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交流调速答案

交流调速答案

交流调速答案
交流调速答案

1.异步电动机从定子传入转子的电磁功率 Pm 中,有一部分是与转差成正比的转差功率 Ps ,根据对 Ps 处理方式的不同,可把交流调速系统分成哪几类?并举例说明。

答:从能量转换的角度上看,转差功率是否增大,是消耗掉还是得到回收,是评价调速系统效率高低的标志。从这点出发,可以把异步电机的调速系统分成三类。转差功率消耗型调速系统:这种类型的全部转差功率都转换成热能消耗在转子回路中,降电压调速、转差离合器调速、转子串电阻调速属于这一类。在三类异步电机调速系统中,这类系统的效率最低,而且越到低速时效率越低,它是以增加转差功率的消耗来换取转速的降低的(恒转矩负载时)。可是这类系统结构简单,设备成本最低,所以还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转差功率馈送型调速系统:在这类系统中,除转子铜损外,大部分转差功率在转子侧通过变流装置馈出或馈入,转速越低,能馈送的功率越多,绕线电机串级调速或双馈电机调速属于这一类。无论是馈出还是馈入的转差功率,扣除变流装置本身的损耗后,最终都转化成有用的功率,因此这类系统的效率较高,但要增加一些设备。转差功率不变型调速系统:在这类系统中,转差功率只有转子铜损,而且无论转速高低,

转差功率基本不变,因此效率更高,变极对数调速、变压变频调速属于此类。其中变极对数调速是有级的,应用场合有限。只有变压变频调速应用最广,可以构成高动态性能的交流调速系统,取代直流调速;但在定子电路中须配备与电动机容量相当的变压变频器,相比之下,设备成本最高。

2.转速闭环转差频率控制的变频调速系统能够仿照直流电动机双闭环系统进行控制,但其动静态性能却不能完全达到直流双闭环系统的水平,这是为什么?

答:它的静、动态性能还不能完全达到直流双闭环系统的水平,存在差距的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分析转差频率控制规律时,是从异步电机稳态等效电路和稳态转矩公式出发的,所谓的“保持磁通Φm恒定”的结论也只在稳态情况下才能成立。在动态中Φm如何变化还没有深入研究,但肯定不会恒定,这不得不影响系统的实际动态性能。

(2)Us = f(ω1 , Is)函数关系中只抓住了定子电流的幅值,没有控制到电流的相位,而在动态中电流的相位也是影响转矩变化的因素。

(3)在频率控制环节中,取ω1 = ωs + ω,使频率得以与转速同步升降,这本是转差频率控制的优点。然而,如果转速检测信号不准确或存在干扰,也就会直接给频率造成误差,因为所有这些偏差和干扰都以正反馈的形式毫无衰减地传递到频率控制信号上来了。

3.对于恒转矩负载,为什么调压调速的调速范围不大?电机机械特性越软调速范围越大?

答:带恒转矩负载工作时,普通龙型异步电动机降压调速时的稳定工作范围为0

4.简述异步电动机在下面四种不同的电压-频率协调控制时的机械特性并进行比较:

1)恒压恒频正弦波供电时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2)基频以下电压—频率协调控制时异步电动机的机械

3)基频以上恒压变频控制时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4)恒流正弦波供电时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答:恒压恒频正弦波供电时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当s很小时,转矩近似与S成正比,机械特性是一段直线,s 接近于1时转矩近似与s成反比,这时,Te = f(s)是对称于原点的一段双曲线。基频以下电压-频率协调控制时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恒压频比控制的变频机械特性基本上是平行下移,硬度也较好,当转矩增大到最大值以后,转速再降低,特性就折回来了。而且频率越低时最大转矩值越小,能够满足一般的调速要求,但低速带载能力有些差强人意,须对定子压降实行补偿。恒Eg /ω1 控制是通常对恒压频比控制实行电压补偿的标准,可以在稳态时达到Φrm = Constant,从而改善了低速性能,但机械特性还是非线性的,产生转矩的能力仍受到限制。恒 Er /ω1 控制可以得到和直流他励电机一样的线性机械特性,按照转子全磁通Φrm 恒定进行控制,而且,在动态中也尽可能保持Φrm 恒定是矢量控制系统的目标,基频以上恒压变频控制时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当角频率提高时,同步转速随之提高,最大转矩减小,机械特性上移,而形状基本不变。基频以上变频调速属于弱磁恒功率调速。

恒流正弦波供电时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恒流机械特性的线性段比较平,而最大转矩处形状很尖。恒流机械特性的最大转矩值与频率无关,恒流变频时最大转矩不变,但改变定子电流时,最大转矩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

5.转子磁链计算模型有电压模型和电流模型两种,分析两种模型的基本原理,比较各自的优缺点。

答:根据定子电流和定子电压的检测值来估算转子磁链,所得出的模型是电压模型。采用电压模型法,由于存在电压积分问题,结果在低速运行时,模型运算困难。根据描述磁链与电流关系的磁链方程来计算转子磁链,所得出的模型是电流模型,采用电流模型法时,由于存在一阶滞后环节,在动态过程中难以保证控制精度。

6.下图为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原理结构图,A,B,C,D分别为坐标变换模块,请指出它们分别表示什么变换?(8分)这些变换的等效原则是什么(2分)?

解:A 矢量旋转逆变换

1-

VR

。B 二相静止坐标变成三相静止坐标变换。C 三相静止坐标系变成二相静止坐

标变换。D 矢量旋转变换 VR,将二相静止坐标下的互相垂直的交流信号变换成二相旋转的互相垂直的直流信号。等效变换的原则是旋转磁场等效或磁动势等效

7.按定子磁链控制的直接转矩控制(DTC)系统与磁链闭环控制的矢量控制(VC)统系在控制方法上有什么异同?

答:1)转矩和磁链的控制采用双位式砰-砰控制器,并在PWM 逆变器中直接用这两个控制信号产生电压的SVPWM 波形,从而避开了将定子电流分解成转矩和磁链分量,省去了旋转变换和电流控制,简化了控制器的结构。2)选择定子磁链作为被控量,而不象VC 系统中那样选择转子磁链,这样一来,计算磁链的模型可以不受转子参数变化的影响,提高了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如果从数学模型推导按定子磁链控制的规律,显然要比按转子磁链定向时复杂,但是,由于采用了砰-砰控制,这种复杂性对控制器并没有影响。3)由于采用了直接转矩控制,在加减速或负载变化的动态过程中,可以获得快速的转矩响应,但必须注意限制过大的冲击电流,以免损坏功率开关器件,因此实际的转矩响应的快速性也是有限的

8.

9.笼型异步电动机铭牌数据为:额定功率kW P N 3=,额定电压V U N 380=,额定电流A I N 9.6=,额定转速

min /1400r n N =,额定频率Hz f N 50=,定子绕组Y 联接。由实验测得定子电阻Ω=1.85s R ,转子电阻Ω=2.658r R ,定子自感H L s 0.294=,转子自感H L r 0.2898=,定、转子互感H L m 0.2838=,转子参数已折

合到定子侧,系统的转动惯量2

m 0.1284kg J ?=,电机稳定运行在额定工作状态,试求:转子磁链r ψ和按转子磁链定向的定子电流两个分量sm i 、st i 。 解:由异步电动机稳态模型得额定转差率

11150014001

150015

N N n n s n --=

== 额定转差

11002/15

sN N N N s s f rad s π

ωωπ===

电流矢量幅值

22

3

3 6.92

s sm st m i i i I A =+=

= 由按转子磁链定向的动态模型得

1m

r r

sm r r

m st s

r r

L d i dt

T T L i T

稳定运行时,

0r d dt

,故

r

m sm L i ,

1000.2898

2.283515 2.658

s r

r

st

s r sm

sm

sm

m

T i T

i i i L

2.493 6.9s sm i i ====

解得

4.79A sm i =

=

2.2835 2.2835 4.79=10.937A

st

sm

i i

转子磁链

10.对于恒转矩负载,为什么调压调速的调速范围不大?电动机机械特性越软,调速范围越大吗? 答:带恒转矩负载工作时,普通笼型异步电动机降压调速时的稳定工作范围为 m

s s o << ,

m

s 本来就不

大,因此调速范围也不大。降压调速时,机械特性变软,但

m

s 不变,故调速范围不变。

11.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时,基频以下和基频以上分别属于恒功率还是恒转矩调速方式?为什么?所谓恒功率或恒转矩调速方式,是否指输出功率或转矩恒定?若不是,那么恒功率或恒转矩调速究竟是指什么?

答:在基频以下调速,采用恒压频比控制,则磁通保持恒定,又额定电流不变,故允许输出转矩恒定,因此属于恒转矩调速方式。

在基频以下调速,采用恒电压控制,则在基频以上随转速的升高,磁通将减少,又额定电流不变,故允许输出转矩减小,因此允许输出功率基本保持不变,属于恒功率调速方式。

恒功率或恒转矩调速方式并不是指输出功率或输出转矩恒定,而是额定电流下允许输出的功率或允许输出的转矩恒定。

12.简述异步电动机双馈调速的基本原理和异步电动机双馈调速的五种工况

指把绕线转子异步电机的定子绕组与交流电网连接,转子绕组与其他含电动势的电路相连接,使它们可以进行电功

率的相互传递。

13.同步电动机调速系统可分为他控式和自控式。试分析并比较两种方法的基本特征,各自的优缺点。

14.在一个转速、电流双闭环V-M 系统中,转速调节器ASR ,电流调节器ACR 均采用PI 调节器。

(1)在此系统中,当转速给定信号最大值Unm*=15V 时,n=nN=1500 r/min;电流给定信号最大值Uim*=10V 时,允许最大电流Idm=30A,电枢回路总电阻R=2Ω,晶闸管装置的放大倍数Ks=30 ,电动机额定电流IN =20A ,电动势系数Ce =0.128V ·min/r 。现系统在Un*=5V ,Idl=20A 时稳定运行。求此时的稳态转速n=? ACR 的输出电压Uc =?

(2)当系统在上述情况下运行时,电动机突然失磁(Φ=0) , 系统将会发生什么现象? 试分析并说明之。若系统能够稳定下来,则稳定后n=? Un=? Ui*=? Ui=? Id=? Uc =?

(3)该系统转速环按典型Ⅱ型系统设计, 且按Mrmin 准则选择参数,取中频宽h=5, 已知转速环小时间常数T ∑n =0.05s ,求转速环在跟随给定作用下的开环传递函数,并计算出放大系数及各时间常数。

(4)该系统由空载(dL I =0)突加额定负载时,电流d I 和转速n 的动态过程波形是怎样的?已知机电时间常数m

T =0.05s,计算其最大动态速降max n ?和恢复时间v t 。

1) α= U*nm /n N =15/1500=0.01 Vmin/r β= U*im /I dm = 10/30=0.33 V/A

U*n =5 V ,n=U*n /α=5/0.01=500 r/min

U c =U d0/K s =(E+I d R ∑)/K s =(C e n+I dLl R ∑)/Ks=(0.128*500+20*2)/30=3.467V

2) 在上述稳定运行情况下,电动机突然失磁(Φ=0)则电动机无电动转矩,转速迅速下降到零,转速调节器

很快达到饱和,要求整流装置输出最大电流I dm 。因此,系统稳定后,

n=0,U n =0

U*i =U*im =10, U i =U*i =10 I d =I dm =30A

U c =U d0/K s =(E+I d R ∑)/K s =(0+30*2)/30=2 V

3) 在跟随给定作用下,转速环处于线性状态,此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是:

()(

)

()112++=

∑s T s s K s W n n N n τ

τn =hT ∑n =5*0.05=0.25s T ∑n =0.05s

K N =(h+1)/2h 2T 2=6/2*25*0.052=48s-2

4) 空载突加额定负载时,转速有动态降落。(p93,94)

Δn b =2(λ-z)Δn N T ∑n /T m =2*(1-0)*20*2/0.128*(0.05/0.05)= 625 r/min [ C b =2FK 2T=2I dN RT ∑n /C e T m =2*20*2*0.05/0.128*0.05=625 r/min ]

最大动态速降:Δn max =(ΔC max /C b )*Δn b =81.2%*625 =507.5 r/min 恢复时间:t v =8.8T=8.8*0.05=0.44s(p81表)

交流调速系统概述

交流调速系统概述 1.1、交流调速系统的特点 对于可调速的电力拖动系统,工程上往往把它分为直流调速系统和交流调速系统两类,这主要是根据采用什么电流制型式的电动机来进行电能与机械能的转换而划分的。所谓交流调速系统,就是以交流电动机作为电能—机械能的转换装置,并对其进行控制以产生所需要的转速。相比于直流电动机,交流电动机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坚固耐用,运行可靠,维护方便,惯性小,动态响应好,以及易于向高压、高速和大功率方向发展等优点。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的迅速发展,交流可调传动得到了广泛的发展,诸如交流电动机的串级调速、各种类型的变频调速,特别是矢量控制技术的应用,使得交流调速系统逐步具备了宽的调速范围、较高的稳速精度、快速的动态响应以及在四象限作可逆运行等良好的技术性能。现在从数百瓦的伺服系统到数百千瓦的特大功率高速传动系统,从一般要求的小范围调速传动到高精度、快响应、大范围的调速传动,从单机传动到多机协调运转,已几乎都可采用交流调速传动。 1.2交流调速系统的应用 由于交流调速系统的优越性,其已经普遍应用于现代工业中,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1)、风机、水泵、压缩机耗能占工业用电的40%,进行变频、串级调速,可以节能。 (2)、对电梯等垂直升降装置调速实现无级调速,运行平稳、档次提高。 (3)、纺织、造纸、印刷、烟草等各种生产机械,采用交流无级变速,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效率。 (4)、钢铁企业在轧钢、输料、通风等多种电气传动设备上使用交流变频传动。 (5)、有色冶金行业如冶炼厂对回转炉、培烧炉、球磨机、给料等进行变频无级调速控制。 (6)、油田利用变频器拖动输油泵控制输油管线输油。此外,在炼油行业变频器还被应用于锅炉引风、送风、输煤等控制系统。 (7)、变频器用于供水企业、高层建筑的恒压供水。 (8)、变频器在食品、饮料、包装生产线上被广泛使用,提高调速性能和产品质量。 (9)、变频器在建材、陶瓷行业也获得大量应用。如水泥厂的回转窑、给料机、风机均可采用交流无级变速。 (10)、机械行业是企业最多、分布最广的基础行业。从电线电缆的制造到数控机床的制造。电线电缆的拉制需要大量的交流调速系统。一台高档数控机床上就需要多台交流调速甚至精确定位传动系统,主轴一般采用变频器调速(只调节转速)或交流伺服主轴系统(既无级变速又使刀具准确定位停止),各伺服轴均使用交流伺服系统,各轴联动完成指定坐标位置移动。

D700变频器实验指导书 (2)

实验三变频器功能参数设置与操作实训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变频器主回路接线; 2.掌握三菱D700型交流变频器的参数设置方法; 3.掌握利用变频器控制电机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利用D700操作面板设置变频器参数,实现变频器的参数恢复出厂值设置。 2、再设置变频器参数,实现通过操作面板操作交流变频器,从而控制电机的起动/停止、正/反方向运转、调速; 3、重新设置变频器参数,实现通过外接端子操作交流变频器,从而控制电机的起动/停止、正/反方向运转以及通过电位器调速。 三、仪器设备 1、三菱的D700型交流变频器一台; 2、电动机一台。

首先,仔细认真的阅读关于D700 变频器的相关资料,了解变频器参数设置的方法,控制端子的定义,各参数的意义,尤其是上表中参数的意义。确定下面各实验步骤中应设置的参数及参数值。写出预习报告,预习报告必须填写好上表中后两列。 实验中依次完成下列实验步骤: 1、恢复出厂值设置 为了本次实验的需要,首先恢复出厂设置,方法是:设置Pr.CL(参数清除)、ALLC(参数全部清除)=“1”,可使参数恢复为出厂设置的初始值。 注意:初始化结束后,系统设定为“显示简单模式的参数”状态(Pr.160=“9999”(初始值)),为了下面的实验必须设置Pr.160=“0”,将系统改为“显示所有参数”状态。 2、在V/F控制模式下(变频器的初始设定模式)的工作 (1)面板操作方式工作 1)设置变频器参数(Pr.79=“1”),将变频器设置成操作面板操作方式; 2)根据实验用异步电动机的名牌数据修改电机额定参数; 3)通过面板操作实现交流变频器的起动/停止、正/反方向运转、调速(预习报告中要写出应设置的参数及参数值,操作的方法)。 4)修改电机的加速时间与减速时间来控制电动机起动与停车时间;体会加减速时间对电机起停过程的影响。 5)观察频率最大为多少Hz时,能用手将异步电动机堵转(即握住电机轴,电机不再能转动)?(思考:按照基频以下为恒转矩工作的性质,无论频率高低,电机输出转矩应该不变,但为什么在较低频率时却能够将电机堵转?在实验报告中加以说明。) (2)外部端子操作方式工作 1)按下面接线示意图所示接线(预习报告中要写出图中用到的端子的意义及接线的意义)。2)设置变频器参数(Pr.79=“2”),将变频器设置成外接端子操作方式; 3)通过外接端子操作和外部电位器控制频率,实现交流变频器的起动/停止、正/反方向运转以及电位器调速(预习报告中要写出应设置的参数及参数值,操作的方法)。 4)观察当外部电位器调至最大时,运行频率是否为变频器基准频率50Hz?如果不是调整参数使之成为基准频率50Hz。(预习报告中要写出应设置的参数,操作的方法)。

长安大学交流调速课程设计

长安大学交流调速课程设计

一.摘要 变频调速是一种新兴的技术,将变频调速技术用于供水控制系统中,具有高效节能、水压恒定等优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绿色、节能、环保已成为社会建设的主题。对于一个城市的建设,供水系统的建设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供水的可靠性、稳定性、经济性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自动化技术、控制技术的发展,以及这些技术在供水系统的应用,高性能、高节能的变频恒压控制的供水系统已成为现在城市供水管理的必然趋势。本次课程设计采用CPM1A PLC控制器结合富士变频器控制两台水泵的各种转换,实现变频恒压供水系统的功能,并且实现故障转换与报警等保护功能,使得系统控制可靠,操作方便。 二.设计要求 一楼宇供水系统,正常供水量为30m3/小时,最大供水量40m3/小时,扬程24米。采用变频调速技术组成一闭环调节系统,控制水泵的运行,保证用户水压恒定。当用水量增大或减小时,水泵电动机速度发生变化,改变流量,以保证水压恒定。 要求设计实现: ⑴设二台水泵。一台工作,一台备用。正常工作时,始终由一台水 泵供水。当工作泵出现故障时,备用泵自投。 ⑵二台泵可以互换。 ⑶给定压力可调。压力控制点设在水泵出口处。

⑷具有自动、手动工作方式,各种保护、报警装置。采用OMRON CPM1A PLC、富士变频器完成设计。 三.方案的论证分析 传统的小区供水方式有: ⑴恒速泵加压供水方式 该方式无法对供水管网的压力做出及时的反应,水泵的增减都依赖人工进行手工操作,自动化程度低,而且为保证供水,机组常处于满负荷运行,不但效率低、耗电量大,而且在用水量较少时,管网长期处于超压运行状态,爆损现象严重,电机硬起动易产生水锤效应,目前较少采用。 ⑵气压罐供水方式 气压罐供水具有体积小、技术简单、不受高度限制等特点,但此方式调节量小、水泵电机为硬起动且起动频繁,对电器设备要求较高、系统维护工作量大,而且为减少水泵起动次数,停泵压力往往比较高,致使水泵在低效段工作,也使浪费加大,从而限制了其发展。 ⑶水塔高位水箱供水方式 水塔高位水箱供水具有控制方式简单、运行经济合理、短时间维修或停电可不停水等优点,但存在基建投资大,占地面积大,维护不方便,水泵电机为硬起动,启动电流大等缺点,频繁起动易损坏联轴器,目前主要应用于高层建筑。 综上所述,传统的供水方式普遍不同程度的存在浪费水力、

SIMULINK交流调速实验报告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仿真实验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机自144 学号:1400150191 学生姓名:杨青青 2017年5月12日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仿真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Matlab仿真软件和Simulink模块库; 2.掌握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工作情况和波形。 二、实验方法 1.启动MATLAB,建立一个simulink的仿真新文件; 2.从simulink的模块库中选择仿真所需要的元件,并按照实验图将它们连接起来; 3.设置实验参数,运行仿真并观察示波器显示的波形。 三、仿真电路 实验电路如下图所示: 四、参数设置 (1)电源参数设置:电源设置为220V,频率为50Hz; (2)负载参数设置:负载选为RL负载,电阻设为100欧,电感为0,电容为无穷大inf;(3)6-脉冲发生器:频率为50Hz,脉冲宽度取10°,“alpha_deg”是移相控制角输入端,单位为度。该输入端可与“常数”模块相连,也可与控制系统中的控制器输出端相连,从而对触发脉冲进行移相控制。 参数设置分别如下图所示: 1)电源参数设置:

2)负载参数设置: 3)6-脉冲发生器: 4)晶闸管参数设置:

五、实验结果记录及波形 1.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电阻负载 (1)电阻负载ɑ=30° (2)电阻负载ɑ=60° (3)电阻负载ɑ=90° 结果分析:有上图的仿真结果分析可得ɑ=30°时

2.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阻感负载电阻和电感的设置如下图所示 (1)阻感负载ɑ=30° (2)阻感负载ɑ=60°

(3)阻感负载ɑ=90° 小结 通过这一次的仿真实验的学习,我了解了matlab的simulink的基本仿真方法,大概的了解了simulink的元件库的模块,以及元件的参数设置。虽然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对软件不熟悉,无法调整设置实验元件等情况,但我同样认识到了matlab对我们学习的便利性和其功能的强大性,今后应该好好学习该软件,多多进行实验仿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验证和巩固,两者相互促进,才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完整版)大学测量学课后练习题答案

第一章 绪论 何谓水准面?何谓大地水准面?它在测量工作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静止的水面称为水准面,水准面是受地球重力影响而形成的,是一个处处与重力方向垂直的连续曲面,并且是一个重力场的等位面。 与平均海水面吻合并向大陆、岛屿内延伸而形成的闭合曲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何谓绝对高程和相对高程?何谓高差? 答:某点沿铅垂线方向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或海拔。 假定一个水准面作为高程基准面,地面点至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相对高程或假定高程。 某点的经度为118°45′ ,试计算它所在6°带及3°带的带号,以及中央子午线的经度是多少? 答:N=INT(118°45′/6+1)=20 L=20*6-3=117° n=INT(118°45′/3+1)=40 l=40*3=120° 测量工作的原则是什么? 答:在测量工作中,为了防止测量误差的逐渐传递而累计增大到不能容许的程度,要求测量工作遵循在布局上“由整体到局部”、在精度上“由高级到低级”、在次序上“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 确定地面点位的三项基本测量工作是什么? 答:确定地面点位的三项基本测量工作是测角、量距、测高差。 第二章 水准测量 设A 为后视点,B 为前视点;A 点高程是20.016m 。当后视读数为1.124m ,前视读数为1.428m ,问A 、B 两点高差是多少?B 点比A 点高还是低?B 点的高程是多少?并绘图说明。 答:m h AB 304.0428.1124.1-=-= m H B 712.19304.0016.20=-= B 点比A 点低 何谓视差?产生视差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消除视差? 答:当眼睛在目镜端上下微微移动时,若发现十字丝与目标像有相对运动,这种现象称为视差。产生视差的原因是目标成像的平面和十字丝平面不重合。消除的方法是重新仔细地进行物镜对光,直到眼睛上下移动,读数不变为止。 水准测量时,注意前、后视距离相等;它可消除哪几项误差? 答:水准测量时,注意前、后视距离相等,可以消除视准轴和水准管轴不平行引起的仪器误差对观测的影响,还可以消除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等外界环境对观测的影响。 7、调整表2-3中附合路线等外水准测量观测成果,并求出各点的高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交流调速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三相交流调压电路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三相交流调压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 (2)加深理解三相交流调压电路的工作原理。 (3)了解三相交流调压电路带不同负载时的工作特性。 二、实验所需挂件及附件 交流调压器应采用宽脉冲或双窄脉冲进行触发。实验装置中使用双窄脉冲。实验线路如图3-23所示。图中晶闸管均在DJK02上,用其正桥,将D42三相可调电阻接成三相负载,其所用的交流表均在DJK01控制屏的面板上。 图3-23三相交流调压实验线路图 四、实验内容 (1)三相交流调压器触发电路的调试。 (2)三相交流调压电路带电阻性负载。 五、预习要求 (1)阅读电力电子技术教材中有关交流调压的内容,掌握三相交流调压的工作原理。 (2)如何使三相可控整流的触发电路用于三相交流调压电路。 六、实验方法 (1)DJK02和DJK02-1上的“触发电路”调试 ①打开DJK01总电源开关,操作“电源控制屏”上的“三相电网电压指示”开关,观察输入的三相电网电压是否平衡。

②将DJK01“电源控制屏”上“调速电源选择开关”拨至“直流调速”侧。 ③用10芯的扁平电缆,将DJK02的“三相同步信号输出”端和DJK02-1“三相同步信号输入”端相连,打开DJK02-1电源开关,拨动“触发脉冲指示”钮子开关,使“窄”的发光管亮。 ④观察A、B、C三相的锯齿波,并调节A、B、C三相锯齿波斜率调节电位器(在各观测孔左侧),使三相锯齿波斜率尽可能一致。 ⑤将DJK06上的“给定”输出U g直接与DJK02-1上的移相控制电压U ct相接,将给定开关S2拨到接地位置(即U ct=0),调节DJK02-1上的偏移电压电位器,用双踪示波器观察A相同步电压信号和“双脉冲观察孔”VT1的输出波形,使α=180°。 ⑥适当增加给定U g的正电压输出,观测DJK02-1上“脉冲观察孔”的波形,此时应观测到单窄脉冲和双窄脉冲。 ⑦用8芯的扁平电缆,将DJK02-1面板上“触发脉冲输出”和“触发脉冲输入”相连,使得触发脉冲加到正反桥功放的输入端。 ⑧将DJK02-1面板上的U lf端接地,用20芯的扁平电缆,将DJK02-1的“正桥触发脉冲输出”端和DJK02“正桥触发脉冲输入”端相连,并将DJK02“正桥触发脉冲”的六个开关拨至“通”,观察正桥VT1~VT6晶闸管门极和阴极之间的触发脉冲是否正常。 (2)三相交流调压器带电阻性负载 使用正桥晶闸管VT1~VT6,按图3-23连成三相交流调压主电路,其触发脉冲己通过内部连线接好,只要将正桥脉冲的6个开关拨至“接通”,“U lf”端接地即可。接上三相平衡电阻负载(1800Ω),接通电源,用示波器观察并记录α=30°、60°、90°、120°、150°及180°时的输出电压波形,并记录相应的输出电压有效值,填入下表: 七、实验报告 (1)整理并画出实验中记录的波形,作不同负载时的U=f(α)的曲线。 (2)讨论、分析实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交直流调速系统系统课程设计》

《交直流调速系统》课程设计 一、性质和目的 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课,在学完本课程理论部分之后,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巩固本课程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获取工程设计技能的能力;综合计算及编写报告的能力。 二、设计内容 1.根据指导教师所下达的《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 2.主要内容包括: (1)根据任务书要求确定总体设计方案 (2)主电路设计:主电路结构设计(结构选择、器件选型、考虑器件的保护)、变压器的选型设计; (3)控制回路设计:控制方案的选择、控制器设计 (4)保护电路的选择和设计 (5)调速系统的设计原理图,调速性能分析、调速特点 3.编写详细的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 三、设计内容与要求 1.熟练掌握主电路结构选择方法、主电路元器件的选型计算方法。 2.熟练掌握保护方式的配置及其整定计算。 3.掌握触发控制电路的设计选型方法。。 4.掌握速度调节器、电流调节器的典型设计方法。 5.掌握绘制系统电路图绘制方法。 6.掌握说明书的书写方法。 四、对设计成品的要求 1.图纸的要求: 1)图纸要符合国家电气工程制图标准; 2)图纸大小规格化(例如:1#图,2#图); 3)布局合理、美观。 2.对设计说明书的要求 1)说明书中应包括如下内容

①目录 ②课题设计任务书; ③调速方案的论证分析(至少有两种方案,从经济性能和技术性能方面进行分析论证)和选择; ④所要完成的设计内容 ⑤变压器的接线方式确定和选型; ⑥主电路元器件的选型计算过程及结果; ⑦控制电路、保护电路的选型和设计; ⑧调速系统的总结线图 系统电路设计及结果。 2)说明书的书写要求 ①文字简明扼要,理论正确,程序功能完备,框图清楚明了。 ②字迹工整;书写整齐,使用统一规定的说明书用纸。 ③图和表格不能徒手绘制。 ④附参考资料说明。

测量学课后习题答案(2)

简答题 1、工程测量的定义及其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工程测量是一门测定地面点位的科学。其主要任务是:测图、用图、放样(放图)。 2、测量上所采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上所用的直角坐标系统有何不同? 答:坐标轴互换;象限编号顺序相反。 3、什么叫大地水准面?测量中的点位计算和绘图能否投影到大地水准面上?为什么? 答:通过平均海水面并延伸穿过陆地所形成闭合的那个水准面。不能,因为大地水准面表面是一个凹凸不平的闭合曲面,这给测量中点位计算以及绘图投影带都会带来很大麻烦。 4、测量选用的基准面应满足什么条件?为什么? 答:条件:1)基准面的形状和大小,要尽可能地接近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要是一个规则的数学面,能用简单的几何体和方程式表达。这是因为:1)所有的测量工作都是在地球表面进行的,是以地球为参照的,所以要保证测量工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2)为了尽 可能地方便测量中繁杂的数据计算处理。 5、水准仪必须满足哪些条件? 答:1)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2)圆水准器轴平行于仪器竖轴;3)当仪器整平后,十字丝必须满足水平的条件

6、为什么把水准仪安置在距离前后视两根尺子大致相等的地 方? 答:可以消除或减弱视准轴水平残余误差、对光透镜进行误差、地球曲率误差、大气折光误差等对高差观测值的影响。 7、为什么水准测量读数时,视线不能靠近地面? 答:尽可能地避免大气折光的影响。 &转点在测量中起何用?转点前视点变为后视点及仪器搬至下一站的过程中,为什么不宽容许发生任何移动?如何选择转点? 答:起传递高程的作用。若发生移动,则前、后两站所测的不是同一个点,就达不到其转递高程的作用。选择转点首先应考虑其要与前、后两点通视并且与前、后两点之间的距离大致相等,一般应选在质地比较坚硬的地面上。 9、用经纬仪照准在同一竖直面类不同高度的两个点子,在水平度盘上的读数是否一样?在一个测站,不在同一铅垂面上的不同高度的两个点子,两视线之间夹角是不是所测得的水平面? 答:一样。不是,两视线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投影夹角才是所测得的水平角。 10、什么叫竖直角?在测竖直角时,竖盘和指标的转动关系与测水平角时水平度盘和指标的转动关系有什么不同? 答:在同一竖直面内,一点至目标的倾斜视线与水平视线所夹的锐角。水平度盘是固定不动的,指标随望远镜的转动而转动;而竖直角观测中,指标是不动的,竖直度盘随望远镜的转动而转动。

交直流调速实验指导书

交直流调速实验指导书 王兵编写 肖伸平审核 湖南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2008年8月

目录 实验一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各主要单元的调试1实验二电压单闭环不可逆直流调速系统调试4实验三带电流截止负反馈的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调试8实验四电压、电流双闭环不可逆直流调速系统调试12实验五转速、电流双闭环不可逆直流调速系统调试16实验六模拟式直流调速装置514C实验21实验七数字式直流调速装置6RA70实验23实验八交流调速装置MM420实验27实验九矢量控制交流调速装置(CUVC)单机实验32十附件35 THWPGZ-2型网络型高级维修电工技能实训智能考核装置简介35

实验一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各主要单元的调试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直流调速系统各主要单元部件的工作原理。 (2) 掌握直流调速系统各主要单元部件的调试步骤和方法。 二、实验所需挂件及附件 三、实验内容 (1)调节器Ⅰ的调试 (2)调节器Ⅱ的调试 (3)反号器的调试 (4)零电平检测的调试 (5)转矩极性鉴别的调试 (6)逻辑控制的调试 四、实验方法 (1)“调节器Ⅰ”的调试 ①调零 将PMT-04中“调节器Ⅰ”所有输入端接地,再将比例增益调节电位器RP1顺时针旋到底,用导线将“5”、“6”两端短接,使“调节器Ⅰ”成为P (比例)调节器。调节面板上的调零电位器RP2,用万用表的毫伏档测量调节器Ⅰ“7”端的输出,使调节器的输出电压尽可能接近于零。 ②调整输出正、负限幅值 把“5”、“6” 两端短接线去掉,此时调节器Ⅰ成为PI (比例积分)调节器,然后将给定输出端接到调节器Ⅰ的“3”端,当加一定的正给定时,调整负限幅电位器RP4,观察输出负电压的变化,当调节器输入端加负给定时,调整正限幅电位器RP3,观察调节器输出正电压的变化。 ③测定输入输出特性 再将反馈网络中的电容短接(将“5”、“6”端短接),使调节器Ⅰ为P(比例)调节器,在调节器的输入端分别逐渐加入正、负电压,测出相应的输出电压,直至输出限幅,并画出曲线。

交流调速系统 与变频器应用(课程设计)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程名称:《交流调速系统与变频器应用》课题名称:造纸机同步控制系统设计 系部名称:自动控制系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1 2014年12月25日

目录 一、造纸机同步控制系统的设计目的 (1) 二、系统的设计要求 (1) 三、造纸机同步控制系统的系统图 (1) 四、控制系统电气原理图 (3) 五、软件设计 (4) 六、程序调试 (5) 七、力控组态及调试 (7) 八、心得与体会 (8) 附录一参考文献 (9) 附录二程序清单 (10)

一、造纸机同步控制系统的设计目的 设计四台电机构成的变频调速同步控制系统:四台电机速度可以同步升降,也可以微调,1#电机微调其他电机同步微调,2#电机微调1#不同步微调,其他电机须同步微调,3#电机微调1#和2#不同步微调,4#电机同步微调,4#电机微调,其他电机均不同步微调。 二、系统的设计要求 1、采用西门子S7-200PLC和MM440变频器。 2、设有启动/停止按钮和速度同步升/降旋钮。 3、每台电机设有选择开关和升/降微调旋钮。 4、采用力控组态软件进行远程控制 三、造纸机同步控制系统的系统图

单相AC 220V 图一、造纸机同步控制系统图 1)就地控制:即外部端子控制,把200PLC程序下载到PLC中,通过外部端子来实现电机的启停,同步增减和微调增减。 2)远程控制:即组态控制,把PLC与力控通过PPI电缆连接,通过组态界面上设置的按钮,开关,速度仪表实现速度的调节。

四、控制系统电气原理图 1)原理图 2)I/O分配图

五、软件设计 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基于以下原则: 1)程序模块化、结构化设计、其中负荷分配、速度增减、初始化、紧纸、速比计算、校验、数据发送、接收等功能由子程序完成,这样结构程序较为简洁。2)程序采用循环扫描的方式对传动点进行处理,简化程序,提高程序执行效率。3)采用中断子程序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确保数据准确快速的传输。 4)必要的软件保护措施,以免造成重大机械损害。该程序通用性强,可移植性好,使用不同的变频器时,只需要进行相应协议的格式定义,即对数据发送、接收、校验程序作相应修改即可满足纸机运行的需要。

测量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习题1 1.什么叫大地水准面它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2.什么叫绝对高程、相对高程及高差 3.测量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和数学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有什么区别 4.什么叫高斯投影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怎样建立的 5.已知某点位于高斯投影6°带第20号带,若该点在该投影带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横坐标y =-306579.210m ,写出该点不包含负值且含有带号的横坐标y 及该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0L 。 6.什么叫直线定线标准方向有几种什么是坐标方位角 7.某宾馆首层室内地面±的绝对高程为45.300m ,室外地面设计高程为-l.500m ,女儿墙设计高程为+88.200m , 问室外地面和女儿墙的绝对高程分别为多少 8.已知地面上A 点的磁偏角为-3°10′,子午线收敛角为+1°05′,由罗盘仪测得直线AB 的磁方位角为为63°45′, 试求直线AB 的坐标方位角=AB α 并绘出关系略图。 答案: 1.通过平均海水面的一个水准面,称大地水准面,它的特点是水准面上任意一点铅垂线都垂直于该点的曲面,是一个重力曲面,其作用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2.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地面点到假设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两点高程之差称为高差。 3.测量坐标系的X 轴是南北方向,X 轴朝北,Y 轴是东西方向,Y 轴朝东,另外测量坐标系中的四个象限按顺时针编排,这些正好与数学坐标系相反。 4、假想将一个横椭圆柱体套在椭球外,使横椭圆柱的轴心通过椭球中心,并与椭球面上某投影带的中央子午线相切,将中央子午线附近(即东西边缘子午线范围)椭球面上的点投影到横椭圆柱面上,然后顺着过南北极母线将椭圆柱面展开为平面,这个平面称为高斯投影平面。所以该投影是正形投影。在高斯投影平面上,中央子午线投影后为X 轴,赤道投影为Y 轴,两轴交点为坐标原点,构成分带的独立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5.Y=+(-306579.210m+500000m)=.790。 ? =?-?=11732060L 6.确定直线与标准方向的关系(用方位角描述)称为直线定向。标准方向有真子午线方向、磁子午线方向、坐标纵轴(X 轴)方向。由坐标纵轴方向(X 轴)的北端,顺时针量至直线的角度,称为直线坐标方位角 7.室内地面绝对高程为:43.80m.女儿墙绝对高程为:133.50m 。 8./ AB 3059?=α 习题2

机车电传动及控制实验指导书190070

机车电传动及控制实验指导书 2006、12-27

交流调速SPWM变频电路及电压频率控制输出特性 「、实验目的 1、了解单相全桥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及正弦波脉宽调制(SPWM调频、调压的工作原理 2、了解单相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的原理及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的基本参数、V/F曲线 3、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交流调速(SPWM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1、实验设备 1、电力电子实验台(主机) 2、RTDJ41单相电容运转电动机(挂箱) 3、RTDJ10可调电阻器(挂箱) 4、RTDL17单相异步电动机SPW变频调节箱(挂箱) 5、RTDL14-2A三相异步电机变频调速系统(挂箱) 6、R TDJ37线绕式异步电机转子专用箱; 7、RTDJ36三相线绕式异步电机(△接法); 8、测试转接盒; 9、根据自己的方案需要的实验设备。 10、双踪示波器 11 、万用表 三、实验原理 3E -弋 *

图2、三相SPWM 变频调速 图1和图2所示分别为单相和三相 SPWI 变频调速的主电路。单相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原理与三 相异步电动机基本相同,下面以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原理来说明,由电机学可知,电机的转速表 达式为: 60 f , n - (1 一 s ) = n 。(1 一 s ) P 其中fi 为定子供电频率;P 为电机的磁极对数;S 为转差率,由上式可知改变定子供电频率 fl 可以改变电机的同步转速,从而实现了在转差率 S 保持不变情况下的转速调节,为了保持电机的最 大转矩不变,必须维持电机气隙磁通恒定,因而要求定子供电电压也随频率作相应调整。即 E^4.44f 1N 1K N1 ESN E 图3、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的控制特性 四、实验内容 1、 构建交流调速SPW M :频电路,研究SPW 碉制的发生原理,测定与SPW 碉制有关的各种波形; 2、 研究比较在不同的 U/f 1比值下系统的特性。 五、实验方法 1按下实验台主电源电路面板上的启动按钮,打开 RTDL17挂箱的电源开关,通过频率设定按钮 在忽略定子阻抗压降的情况下, E 1 U 1,所以 其中, 1 c = 4.44N 1K N 为常数。 为使气隙磁通恒定,在改变定子频率的同时必须同时改变电压 似的恒磁通调速。 U ,即5二const 。从而实现近 f 1 在额定频率以上调速时, 定子电压不可能再与频率成正比地升高, 只能保持在额定值,即U=U N , 此时气隙磁通0随着频率f 1的升高反而比例下降,这一段可看作近似恒功率调速。 U 1 f 1N f 1

双闭环交流调速系统课程设计

皖西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系别:机电学院 专业:10电气 课程设计题目:双闭环串级交流调速控制系统设计学生姓名:诚学号:2010010694 起迄日期: 6 月17日~ 6 月28日课程设计地点:电机与拖动控制实验室 指导教师:世林 下达任务书日期: 6 月17日

摘要 本设计介绍了交流调速系统的基本概况及其研究意义,同时提出了本设计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接着对系统各部分所需元器件进行比较选择并进行总体设计,最后采用工程设计方法对双闭环交流调速系统进行辅助设计,进行参数计算和近似校验。 在调节器选择方面,本设计选择的PI调节器,使得线路大为简化,且性能优良、调试方便、运行可靠、成本降低。触发电路则采用一种新型高性能集成移相触发器(MC787)设计的触发电路,它克服了分立元件缺点,抗干扰性优良,具有输入阻抗高、移相围宽、装调简便、使用可靠、只需一片MC787就可以完成三相相移功能,使用效果较好。 目录

1 绪论 (3) 1.1研究交流调速系统的意义 (3) 1.2本设计所做的主要工作 (3) 2 交流调速系统 (3) 2.1交流电机常用的调速方案及其性能比较 (3) 2.2三相交流调压调速的工作原理 (4) 2.3双闭环控制的交流调速系统 (5) 2.3.1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的组成 (6) 2.3.2 稳态结构图和静特性 (6) 3 电路参数计算 (9) 3.1系统主电路的参数计算....................................................... .9 3.2根据系统方块图进行动态计算 (9) 3.3调节器的设计参数计算 .................................................. . (11) 3.3.1 电流调节器的参数计算 ................................................ .12 3.3.2 转速调节器的参数计算................................................ .14 4 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16 4.1调节器的选择和调整 . (16) 4.2触发电路的设计 (16) 4.3串级调速系统设计 (18) 4. 4双闭环系统设计........................ (19) 5 仿真........................................ .. (21) 6设计体会 (22)

交流调速原理及应用(上传)

交流调速原理及应用 第一单元 交流调速的原理 ——异步电机变压变频调速系统(VVVF 系统) 异步电机的变压变频调速系统一般简称为变频调速系统。由于在调速时转差功率不随转速而变化,调速范围宽,无论是高速还是低速时效率都较高,在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后能实现高动态性能,可与直流调速系统媲美,因此现在应用面很广。 第一节 变压变频调速的基本控制方式 定子每相电动势 m N s 1g S 44.4Φk N f E = 只要控制好 E g 和 f 1 ,便可达到控制磁通Φm 的目的,对此,需要考虑基频(额定频率)以下和基频以上两种情况。 1、基频以下调速 要保持 Φm 不变,当频率 f 1 从额定值 f 1N 向下调节时,必须同时降低 E g ,使 常值=1 f E g 即采用恒值电动势频率比的控制方式。 然而,绕组中的感应电动势是难以直接控制的,当电动势值较高时,可以忽略定子绕组的漏磁阻抗压降,而认为定子相电压 U s ≈ E g ,则得 常值=1 f U s 这是恒压频比的控制方式。

但是,在低频时 U s 和 E g 都较小,定子阻抗压降所占的份量就比较显著,不再能忽略。这时,需要人为地把电压 U s 抬高一些,以便近似地补偿定子压降。 带定子压降补偿的恒压频比控制特性示于图1中的 b 线,无补偿的控制特性则为a 线。 2、基频以上调速 在基频以上调速时,频率应该从 f 1N 向上升高,但定子电压U s 却不可能超过额定电压U sN ,最多只能保持U s = U sN ,这将迫使磁通与频率成反比地降低,相当于直流电机弱磁升速的情况。 把基频以下和基频以上两种情况的控制特性画在一起,如图2所示。 如果电机在不同转速时所带的负载都能使电流达到额定值,即都能在允许温升下长期运行,则转矩基本上随磁通变化,按照电力拖动原理,在基频以下,磁通恒定时转矩也恒定,属于“恒转矩调速”性质,而在基频以上,转速升高时转矩降低,基本上属于“恒功率调速”。 第二节 异步电动机电压-频率协调控制时的机械特性 1、 恒压恒频正弦波供电时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当定子电压U s 和电源角频率w 1恒定时,异步电机在恒压恒频正弦波供电时的机械特性 方程式T e = f (s )如下:2'lr ls 2122'r s ' r 12 1s p e )()(3L L s R sR R s U n T +++??? ? ??=ωωω 当s 很小时,转矩近似与s 成正比,机械特性T e = f (s )是一段直线。当s 接近于1时, 转矩近似与s 成反比,机械特性T e = f (s )是一段双曲线。当s 为以上两段的中间数值时,机械特性从直线段逐渐过渡到双曲线段,如图3所示。

测量学课后练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1、测量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对你所学专业起什么作用? 答: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包括空中、地下和海底)点位的科学。它的任务包括测定和测设两个部分。 测量学在土木工程专业的工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勘测设计的各个阶段,需要测区的地形信息和地形图或电子地图,供工程规划、选择厂址和设计使用。在施工阶段,要进行施工测量,将设计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测设于实地,以便进行施工;伴随着施工的进展,不断地测设高程和轴线,以指导施工;并且根据需要还要进行设备的安装测量。在施工的同时,要根据建(构)筑物的要求,开始变形观测,直至建(构)筑物基本上停止变形为止,以监测施工的建(构)筑物变形的全过程,为保护建(构)筑物提供资料。施工结束后,及时地进行竣工测量,绘制竣工图,供日后扩建、改建、修建以及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在建(构)筑物使用和工程的运营阶段,对某些大型及重要的建筑物和构筑物,还要继续进行变形观测和安全监测,为安全运营和生产提供资料。由此可见,测量工作在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十分广泛,它贯穿着工程建设的全过程,特别是大型和重要的工程,测量工作更是非常重要的。 2、测定与测设有何区别? 答:测定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观测和计算,得到一系列测量数据,把地球表面的地形缩绘成地形图,供经济建设、规划设计、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使用。 测设是把图纸上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3、何谓水准面?何谓大地水准面?它在测量工作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静止的水面称为水准面,水准面是受地球重力影响而形成的,是一个处处与重力方向垂直的连续曲面,并且是一个重力场的等位面。 与平均海水面吻合并向大陆、岛屿内延伸而形成的闭合曲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4、何谓绝对高程和相对高程?何谓高差? 答:某点沿铅垂线方向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或海拔。 假定一个水准面作为高程基准面,地面点至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相对高程或假定高程。 5、表示地面点位有哪几种坐标系统? 答:表示地面点位有大地坐标系、空间直角坐标系、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6、测量学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有何不同? 答: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区别见图。

交流调速系统论文

摘要 对于可调速的电力拖动系统来说,工程上通常分为直流调速系统和交流调速系统两大类。根据电动机在电能和机械能的转换时电流制型式的不同来分类,关于交流调速系统,它利用交流电动机来进行电能—机械能的转换,并且通过控制产生我们所需要的转速。在电力拖动的发展过程中,交流调速系统和直流调速系统一直并存于各个工业领域中,但是,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不同时期,他们所处的地位也有所不同。相对于直流调速系统,交流调速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坚固耐用,运行可靠,维护方便,惯性小,动态响应好,等优点并且在向高速,高压和大功率的发展前景也较好。近年来,很多国家偏向于对交流调速系统的研究。 关键词:矢量控制,交流调速,变频器,变频调速 第一章交流调速系统的发展 1.1交流调速系统的发展历程 在工业发展的初级阶段,交流电动机仅仅作为动力使用而无需调速。随着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电子方面和起重运输机械的发展,才对电动机的调速提出了要求,才有了直流电动机的出现。直流电机提高了生产的连续性和产品的产量以及质量,并且以其快速的正反转,准确的定位逐渐取代了简单可靠的交流电机,并且到了了广泛的运用于各行业。 80年代以来,由于直流调速系统造价高,维护投入大等缺点,在工业较为发达的国家开始使用直流调速系统,并且逐渐取代直流调速系统。这主要是由于电力电子器件,脉宽调制技术,矢量控制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以微处理机为核心的全数字化控制的应用,这才使得简单廉价的交流电机又得以取代直流电机调速系统占据主导地位。 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和应用,才促成矢量控制的出现,更是奠定了现代交流电机调速技术的理论基础,这才使得交流电机调速系统的性能能够与直流调速系统相媲美。国家的重视使得各种各样的的交流调速系统不断被开发,应用,普及,节约了社会上的大量资源,更是将社会上的传统产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1.2交流调速系统的发展趋势 1.2.1交流调速系统的高性能化 交流电动机是一个多变量,强耦合,非线性的被控对象,单单用电压/频率恒定控制是不能满足我们对调速系统的要求的。接下来,交流调速系统将采用矢量控制技术,它将使调速性能达到并且超过直流调速系统。 矢量变换控制是新时期控制技术的发展随之产生的控制理论和技术,它是根据直流电动机的控制特点模拟它的控制方式来进行交流电动机的控制。直流调速的调速性能好的根本原因是交流电动机的转矩比较容易控制,而交流电动机的调速性能差就由于它的转矩难以控制,所以,要想交流电机得到的控制性能和直流电机的一样,就要通过电机统一理论和坐标变换理论,通过将交流电机的定子电流分解成磁场定向坐标的磁场电流分量以及跟它相垂直的坐标的转矩电流分量,将固定的坐标系转化为旋转坐标系解耦后,就是把交流量的控制转化为

调速器试验指导书DOC

调速器试验指导书 目录 1概述1 2依据标准1 3调速系统模型及基本参数2 4测试仪器3 5试验准备3 6试验内容及方法4 6.1静态试验4 6.1.1试验条件 (4) 6.1.2控制方式切换试验 (4) 6.1.3机频断线模拟试验 (5) 6.1.4静特性试验 (5) 6.1.5永态转差系数bp校验 (6) 6.1.6人工频率死区校验 (8) 6.1.7PID调节参数(bt、Td)的校验 (9) 6.1.8PID调节参数(Tn)的校验 (10) 6.1.9接力器最短关闭与开启时间测定 (11) 6.1.10接力器反应时间常数Ty测定 (12) 6.2空载试验13 6.3负载试验14 6.3.1试验条件 (14) 6.3.2一次调频响应时间测试 (14) 6.3.3一次调频动作死区测试 (15) 6.3.4跟踪网频试验 (16) 6.3.5甩负荷试验 (17) 7试验组织与分工17 8试验安全措施及安全注意事项18 9试验计划时间及参加人员19

1概述 为保证电网及发电机组安全运行,使并网运行机组随时适应电网负荷和频率的变化,提高电能质量及电网频率的控制水平,就必须充分发挥发电机组一次调频能力,依照《南方区域电厂并网运行管理若干指导意见》和《****发电机组一次调频运行管理规定(试行)》(以下简称为《规定》)的要求,并根据《DL/T496-2001水轮机电液调节系统及装置调整试验导则》等相关标准,通过对****1号机组进行一次调频试验,检验机组一次调频功能,并在确保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优化一次调频运行参数,以满足系统对其一次调频性能的要求,同时进行参数辨识研究试验,建立与实际调节系统相吻合的仿真模型,满足电力系统稳定计算的要求。 通过现场试验达到《规定》中所要求的一次调频试验机组应该达到的技术指标如下:1)机组一次调频的频率死区控制在±0.034Hz以内; 2)机组的永态转差率一般为3%~4%; 3)水电机组参与一次调频的负荷调整幅度不应加以限制; 4)AGC与一次调频能够协调工作,不相矛盾; 5)机组调速器转速死区小于0.04%; 6)响应行为: ①本电站属于额定水头在50米及以上的水电机组,按规定其一次调频负荷响应滞后时间应小于3s; ②当电网频率变化超过机组一次调频死区时,机组一次调频的负荷调整幅度应在45s 内达到一次调频的最大负荷调整幅度的70%; ③在电网频率变化超过机组一次调频死区时开始的60秒内,机组实际出力与机组响应目标偏差的平均值应在理论计算的调整幅度±3%以内。 2依据标准 2.1《水轮机电液调节系统及装置调整试验导则》(DL/T496-2001) 2.2《水轮机电液调节系统及装置技术规程》(DL/T563-2004) 2.3《水轮机调速器与油压装置技术条件》(GB/T 9652.1-2007) 2.4《水轮机调速器与油压装置试验验收规程》(GB/T 9652.2-2007) 2.5《中国南方电网同步发电机原动机及调节系统参数测试与建模导则》(Q/CSG 11402-2009) 3调速系统模型及基本参数 1)PID调节器 图1 PID调节器仿真模型 2)机械液压系统模型

基于PLC的变频调速系统设计课程设计之令狐文艳创作

《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说明书 令狐文艳 基于PLC的变频调速系统设计 The variable frequency speed regulation system based on PLC design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学院名称 专业名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指导教师 2013年12月1日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研究和设计的基于可编程控制器的变频调速系统的成果,在本次的设计中,我的设计系统主要由PLC、变频器、电动机等几部分组成。经过本次设计和研究,使我对所有器件有了新的认识,尤其对PLC有了更多的了解:PLC是能进行行逻辑运算,顺序运算,计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指令,并能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的工业计算机。首先我们查阅各个器件的资料,先对其有个明确的认识,然后通过老师的指点明白了整个系统的大概工作原理框图后,通过学习资料与老师指点将硬件设备连接成功。本文综合应用电子学与机械学知识去解决基于可编程控制器的变频调速系统,本次设计选用三相异步交流电机,而 PLC和交流电机无论在工业还是生活中都是应用最广,因此本次设计具有相当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PLC;变频器;电动机;调速

目录 1 引言1 1.1 概述1 1.2设计内容1 2 系统的功能设计分析和总体思路2 2.1 系统功能设计分析2 2.2 系统设计的总体思路2 3 PLC和变频器的选择3 3.1PLC的概述3 3.1.1 PLC的基本结构3 3.1.2 PLC的工作原理5 3.1.3PLC的型号选择6 3.2变频器的选择和参数设置6 3.2.1 变频器的选择6 3.2.2 变频调速原理7 3.2.3 变频器的工作原理8 3.2.4 变频器的快速设置8 4 开环控制设计及PLC编程9 4.1 硬件设计9 4.2 PLC软件编程10 4.2.1设计步骤10 4.2.2系统流程框图10 4.2.3 程序的主体11 4.2.4 控制程序T形图11 5 PLC系统的抗干扰设计17 5.1 变频器的干扰源17 5.2 干扰信号的传播方式17 5.3 主要抗干扰措施18 5.3.1 电源抗干扰措施18 5.3.2 硬件滤波及软件抗干扰措施18 5.3.3 接地抗干扰措施18 结论与心得19 参考文献20 附录2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