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黄鹤楼送别》同步练习3

《黄鹤楼送别》同步练习3

《黄鹤楼送别》同步练习3
《黄鹤楼送别》同步练习3

《黄鹤楼送别》同步练习

1.查资料填空。

黄鹤楼在我国________武汉市____________________。相传始建于______________ ______,历代____________。唐代崔颢、李白,宋代陆游等诗人均有题诗。

2.根据你的初读印象,完成填空。

(1)《黄鹤楼送别》一文写暮春三月,在________________(什么地方),____________送别______________,并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诗出自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拼音和语境写出汉字或词语。

(1)《老人与海鸥》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位普通老人和一群海鸥之间的深厚yǒu yì(),文中的老人有情,海鸥有义,读来令人动容。

(2)爸爸对奶奶的yǐn()食起居都相当关心。

(3)mènɡ()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4.按要求写词语。

(1)描写水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春天的美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摘录文中表示“看”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词填空。

伫立挺立屹立矗立

(1)李白依然()在江边,凝视着远方。

(2)上海大厦()在黄浦江畔。

(3)伟大的祖国()在世界东方。

(4)一排排白杨像()的哨兵。

6.下面的句子分别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将序号填入括号里。

A、语言描写

B、心理描写

C、环境描写

D、动作描写

(1)孟浩然接过酒杯,一饮而尽。()

(2)李白举起了酒杯说:“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不知我们何时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

(3)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

(4)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7.先解释加点的词语,再从文中找出与诗句意思相对应的语句抄写下来。

(1)孤帆远影碧空尽

孤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唯见长江天际流

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际: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句子天地。

(1)李白举起酒杯对孟浩然说:“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作我的兄长和老师。”(改为第三人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写句子。

a.友谊是永世不绝的长江水,是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

b.茅草萋萋,杨柳依依,春早带给人的是勃发的踊跃之情;秋高气爽,万山红遍,秋早带给人的是____________。

9.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终于,李白举起了酒杯说:“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作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时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孟浩然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然后说道:“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虽然我们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画“____”。

誉满天下(称赞名誉)永世不绝(断绝穷尽)

(2)从文中加点的“终于”一词可以感到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____”的内容可用李白诗中的一句话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白一直把孟浩然当作自己的兄长和朋友,原因是敬仰他的__________和________,两位大诗人话别的情景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形容。李白的诗情最后化为了脍炙人口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诗句荟萃。古往今来,友谊和送别是诗歌的主题之一。你能把下面的经典诗句补充完整,并写出古诗的题目吗?

(1)桃花潭水深千尺,。(李白《》)

(2)莫愁前路无知己,。(高适《》)

(3)劝君更尽一杯酒,。(王维《》)

(4)洛阳亲友如相问,。(王昌龄《》)

(5)蜡烛有心还惜别,。(杜牧《》)

(6)游人五陵去,。

分手脱相赠,。(孟浩然《》)

11.妙笔生花。“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此时李白会想些什么呢?嘴里会轻轻地说些什么呢?展开想象的翅膀,用几句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妙语结深情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赠送朋友汪伦的,抒发了他与汪伦所结下的深情厚谊。

传说一年春天,李白漫游到安徽泾县,离汪伦家很近,一直敬仰李白的汪伦知道这个消息喜出望外,决心把李白请到家里住上几天,以便向李白求教。可是,要想让名扬天下的李白到自己家去谈何容易。汪伦毕竟是个有心的人,知道李白四处奔走,游览大好山河,喜欢饮酒吟诗,平易近人。于是,他想出了“妙语请友”的好主意。经人引见,他见到了李白,恭恭敬敬地对李白说:“先生好游,敝处有十里桃花;先生喜饮,舍邻有万家酒店。能否到我家做客?”

李白听汪伦所述,又从他诚实的眼神中看出了汪伦的一片真情,就欣然答应了。

李白来到汪伦的家乡——桃花潭,只见潭水悠悠,野渡舟横,岸上只有一株桃树,孤零

零地开着花。桃花树边有座茅屋,门前挑着一面杏黄酒旗,上面写着“万家酒店”四个大字。李白恍然大悟:噢,汪伦所说的“十里桃花”原来是指乘舟泛游十里才能见到一株桃花;“万家酒店”原来就是一个姓万的人开的酒店。李白忙说:“你很聪明,我俩就交个朋友吧!”

于是,李白便在汪伦家住下了。他们每日促膝交谈,饮酒作诗,很是快活,一住就是半月。

一日,李白想起与好友孟浩然在武昌有约,便告别汪伦要走。临行时,汪伦念念不舍,唱着山歌为他送行。李白十分感动,便吟了《赠汪伦》一诗送给汪伦。两人挥泪而别。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欣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恍然大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几个表达友情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文章开头的诗句补充完整。

(4)用“”在文中画出汪伦的“妙语”,简单写出为什么称为“妙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湖北省蛇山的黄鹄矶上三国吴黄武二年屡毁屡建

2.(1)长江边的黄鹤楼年轻的李白大诗人孟浩然(2)唐王勃四海之内有知己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感觉像邻居一样近。

4.(1)波光粼粼汹涌澎湃浩浩荡荡(2)繁花似锦鸟语花香桃红柳绿(3)仰望远眺凝视

5.(1)伫立(2)矗立(3)屹立(4)挺立

6.(1)D (2)A (3)C (4)B

8.(1)李白举起酒杯对孟浩然说,自从他结识了孟浩然,就一直把他当作自己的兄长和老师。(2)a.万古长青的青松永不枯竭的源头b. 凄凉的感觉

9.(2)他们都不忍心说分别的话(3)烟花三月下扬州(4)人品诗篇依依不舍难分难舍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2.(1)愉快地。一下子明白过来。(2)情深似海深情厚谊手足情深(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4)汪伦以他的聪明才智,巧妙用词,博得李白欢喜,所以称之为“妙语”。

《黄鹤楼送别》说课稿

《黄鹤楼送别》说课稿 《黄鹤楼送别》说课稿范文 一、说教材 《黄鹤楼送别》是国标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25课,这篇课文属于“文包诗”的形式,即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文诗兼美,诗文互照,充满诗情画意,是一篇培养学生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诗意和体会诗人情感的好教材。 二、教学对象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通过自己的个性化阅读来理解、欣赏文本,获得正确的审美体验。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理念和对教材的理解,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维度出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学会本课七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积累表示“看”的意思的词语。 3、通过课文与诗的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依依惜别的思想感情。

本文的教学训练重点是联系语言环境体会诗人的情感,进而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想象,体会诗人与朋友依依惜别的思想感情。 四、说教法和学法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结合文本自身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一、诗文对照,理解诗词大意:二、品词析句,体会诗词情感:三、以朗读为主线,发展学生的能力。学生在课堂中,通过读一读,背一背,想一想,说一说,演一演的方法来学习课文。 五、教学过程 本课采用两课时完成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学会生字新词,反复熟读课文。 (一)直接揭题,了解大意。 课始,我直接揭示课题,并让学生说说课文的大意。 (二)诗文对照,初步感知。 1、指导学生观察课文与以往课文的不同点,提示学生课文中的有些语句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古诗,请学生读课文,并动手找一找,划一划。 2、在理解古诗的过程中,请学生说说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哪些字词或诗句的意思。 3、学生较自由地理解了字词的意思后,此时,我引导学生对古诗进行整合,让学生说说整首诗的意思,使学生对古诗的意思有个整

(完整版)新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反比例函数练习题

新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 第六章反比例函数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是x 轴正半轴上的一个定点,点P 是双曲线y= x 3 (x >0)上的一个动点,PB ⊥y 轴于点B ,当点P 的横坐标逐渐增大时,四边形OAPB 的面积将会( ) A .逐渐增大 B .不变 C .逐渐减小 D .先增大后减小 2.若ab >0,则函数y=ax+b 与函数y=x b 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大致图象可能是( ) A . B . C . D . 3.已知反比例函数y= x k 图象在一、三象限内,则一次函数y=kx-4 的图象经过的象限是( )A .第一、二、三象限 B .第一、二、四象限 C .第二、三、四象限 D .第一、三、四象限 4.如图,直线y=-33x+k 与y 轴交于点A ,与双曲线y=x k 在第一象限交于B 、C 两点,且AB?AC=8,则k=( ) A . 23 B .3 3 C .3 D .23 5.如图,△ABC 的边BC=y ,BC 边上的高AD=x ,△ABC 的面积为3,则y 与x 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 A . B . C . D . 6.如图,正方形ABCD 的顶点A 、B 分别在x 轴、y 轴的正半轴上,反比例函数y= x k (k >0)的图象经过另外两个顶点C 、D ,且点D (4,n )

7.函数y=kx-k 与y= x k (k≠0)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 ) A . B . C .D . 8.如图,点P 是反比例函数y= x 6 的图象上的任意一点,过点P 分别作两坐标轴的垂线,与坐标轴构成矩形OAPB ,点D 是矩形OAPB 内任意一点,连接DA 、DB 、DP 、DO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A .1 B .2 C .3 D .4 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两反比例函数y= x k 1 ,y=x k 2 (x >0,0<k 1<k 2<12)分别交矩形OABC 于点P 、Q 、M 、N ,已知 OA=4,OC=3.则线段MP 与NQ 的长度比为( ) A . 21k k B .1 2k k C.43 D .34 10.如图,直线y=4-x 交x 轴、y 轴于A 、B 两点,P 是反比例函数y= x 2 M ,交AB 于点E ,过点P 作y 轴的垂线,垂足为点N ,交AB 于点F ,则AF?BE=( )A .2 B .4 C .6 D .42 11.如图,矩形ABCD 的对角线BD 经过坐标原点,矩形的边分别平行于坐标轴,点C 在反比例函数y=- x k 2的图象上,若点A 的坐标为(-2,-2),则k 的值为( )A .4 B .-4 C .8 D .-8 12.如图,是反比例函数y= x k 1 ,y=x k 2(k 1<k 2)在第一象限的图象, 直线AB ∥y 轴,并分别交两条曲线于A 、B 两点,若S △AOB =4,则k 2-k 1 的值是( )A .1 B .2 C .4 D .8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的边AB ∥x 轴,点A 在双曲线y= x 5(x <0)上,点B 在双曲线y=x k (x >0)上,边AC 中点D 在x 轴上,△ABC 的面积为8,则k=

最新黄鹤楼送别说课稿教学提纲

一、说教材 《黄鹤楼送别》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的课文。本课属于“文包诗”的形式,即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 诗的创作情境。故事是诗歌的拓展和阐释,诗歌是故事的浓缩和提炼,诗文互照, 情景同现,的确是培养学生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课文和体会诗人情感的好教材。 课文共五个自然段。第一至三自然段写李白在黄鹤楼为孟浩然饯行的情景,后面的 部分写李白在江边目送孟浩然登船远去,触景生情,吟诗抒情。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20XX年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苏教版“文包诗”这一类文章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拟订如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能说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意思,并会背诵这首诗。 2、技能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逐步学会基本的自学古诗的方法。 3、情意目标: 学生在品味朗读的基础上,体会诗人与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形象再现诗歌意境,感受诗歌深远意境。 难点是:理解诗意,用现代语言来讲说古诗的意思。 四、说教法与学法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本课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根据本课教材特点和 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遵循“积极指导自学、合作 、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运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创造学习、前后 联系、读中感悟、角色体验,从而真正掌握学习此类文章的基本学法。

六、说教学思路 在传统教学手段的运行之下,本课教学目标需三教时达成,但由于本课凭借电脑课件辅 助教学,加之,本课件制作采用网页形式,激发学 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所以在网页式多媒体课件支持下,本课可采用两课时达成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学会生字新词,反复读熟课文。 第二课时:在细读课文,品味朗读的基础上,学会《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逐 步学会自学古诗的方法。 这里,我着重说一说第二课时的教学思路: (一)直接揭题,自主定位 课始,说说你对李白和孟浩然的了解,背一背他们的诗。 (二)诗文对应,初步感知 1、快读诗文,找出表明李白送别孟浩然时情景的词语。板书(依依惜别) 2、课件出示诗句,配乐范读,并让学生说说“你认为学习这首诗可以通过什么方法?” 3、初步理解诗句,分4小步进行: 第一步:找:默读课文,找出文中对理解诗句有帮助的句子。 第二步:读:读出所找的句子,课件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对应的诗句和语句。 第三步:说:说说诗句意思,会说哪一句就说哪一句,课件根据学生回答突出相关诗句。 第四步:议:互相讨论,试着把全诗意思完整地说出来。 4、师生共同小结:读通顺并能说出意思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 (三)体验感悟,感情朗读 1、快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他们依依惜别的句子。 2、感悟课文一、二两句。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就请您满饮此杯吧!”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6.1反比例函数18-20年中考真题同步训练一

26.1反比例函数18-20年中考真题 ------同步练习一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2019?柳州)反比例函数y=x 2 的图象位于( ) A .第一、三象限 B .第二、三象限 C .第一、二象限 D .第二、四象限 2.(2019?广西)若点(﹣1,y 1),(2,y 2),(3,y 3)在反比例函数y =x k (k <0)的图象上,则y 1,y 2,y 3的大小关系是( ) A .y 1>y 2>y 3 B .y 3>y 2>y 1 C .y 1>y 3>y 2 D .y 2>y 3>y 1 3.(2020?德阳)已知函数1(2)2(2)x x y x x -+

1.2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第3课时 教案(湘教版九年级下)

探究内容:1.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第3课时) 目标设计:1、能够求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及其交点坐标;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 重点难点:根据已知条件求函数解析式。 探究准备:作图工具、小黑板等。 探究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一次函数y kx b =+ (0k ≠)与x 轴、y 轴交点: x 轴:(,0b k -) y 轴:(0,b ) 反比例函数与x 轴、y 轴无交点。 2、当0k >时,一次函数图象经过一、三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反比例函数图象分两支在一、三象限内,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当0k <时,类似。 二、新知探究: 题例: 1、如图,一次函数y ax b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M 、N 两点。 ⑴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⑵根据图象写出使反比例函数的值大于一次函数的值的x 的取值范围。 分析: ⑴∵点N (-1,-4)在反比例函数k y x =的图象上 ∴41 k -= - 即 4k =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4y x =。 又∵点M (2,M )也在双曲线上 ∴4 22 m == ∴点M 的坐标为(2,2)。 又∵点M (2,2),点N (-1,-4)均在y ax b =+的图象上 N

∴224a b a b +=?? -+=-? 解得 2 2a b =??=-?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22y x =-。 ⑵由图象可知,当02x <<或1x <-时,反比例函数值大于一次函数的值。 解析如下: ∵422y y x x =>=- ∴422x x >- 即21x x >- ① 分两种情况讨论: ①当0x >时,①式可化为220x x --< 即()()210x x -+< ∴2010x x ->?? +? 即21x x >??<-? 或2 1x x -? ∴02x << ②当0x <时,①式可化为220x x --> 即()()210x x -+> ∴2010x x ->?? +>?或2010x x -??>-? 或2 1x x

小学语文(苏教版)黄鹤楼送别教案 (1)

小学语文(苏教版)《黄鹤楼送别》教案 一、检查预习,回忆诗文。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有关的一篇文章《黄鹤楼送别》。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师:课前大家预习了课文,我们先来看看几个词语,你能读对吗? 暮春三月烟雾迷蒙繁花似锦依依惜别杨柳依依沙鸥点点脍炙人口飞檐凌空永世不绝按捺不住誉满天下 师:咱们来看看第一行的词语:烟雾迷蒙繁花似锦暮春三月,对照一下古诗,再读读这三个词,你有什么发现? 生:这三个词正好说出了李白与孟浩然分别时的季节,还可以解释古诗中烟花三月的意思。 师:说得不错,借助词语来理解古诗的意思,你很会学习。 师:词语读对了,咱们找几位同学来读一读文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谁能说说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生:李白为孟浩然在黄鹤楼践行,并写下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 二、初步感知,交流惜别之情。 师:这篇文章讲了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故事,课前预习时大家搜集了资料,你对李白与孟浩然的关系有哪些了解?(板书:李白----孟浩然)生:李白与孟浩然是忘年之交,孟浩然长李白12岁,此时的孟浩然已诗名满天下,李白对孟浩然十分敬仰。 师:刚才同学们读过文章了,那从这篇文章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的情感?(板书:依依惜别) 生:我感受到一种依依惜别之情。 师:你是怎样理解“依依惜别”这种感情的? 生:难舍难分,谁也不愿意离开谁。

师:在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二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呢? 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相关的语句,待会儿我们来交流。 生读:“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我从这体会到李白和孟浩然的依依惜别之情。 师:送别之时正值春意正浓,送别之地,又是天下名胜黄鹤楼,两位诗人真的被暮春三月的美景迷住了? 生:面对分离,两人心中都有依依不舍的感情,所以二人都不愿开口。 师:原来他们有心事,还有其他地方也体现了这种感情吗?。 生:李白说:“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孟浩然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然后说道:“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们虽然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生: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 三、“听其言,观其行。”读出离愁别绪。 师:同学们找的很好,不知你发现了没有,我们刚才找的这些内容都是描写人物的行为和语言的。其实我们在读文章时,要想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就要“听其言,观其行”(板书:听其言,观其行。)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为来体会人物的情感。 (一)读语言 师:那么,咱们就先来读一读人物的语言。 出示:第三自然段 师:自己默读二者的对话,你能从中感受到什么吗? 生:我从李白的对话中体会到他把孟浩然看做自己的兄长和老师,十分敬仰。 师:你该怎样读?他特别不舍得孟浩然走。 师: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 学生读,但读得感情很弱。 师:好,我听出了你语气中的景仰。可我感觉不到不舍,同学们自己练一练,

《白鹭》说课稿 王天沙

《白鹭》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抒情散文《白鹭》。说课的内容分为:说教材分析,说教学目标,说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分析 《白鹭》是小学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文章。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作者首先从外形美的角度,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白鹭颜色、身段的精巧。然后从活动美的角度写了白鹭在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营造出自然清新而又浓郁绵远的意韵。全文条理清楚,语言流畅而传神,给人以美的享受,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白鹭颜色、身段的精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 三、说重难点 重点: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白鹭颜色、身段的精巧。 难点: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四、说教法、学法 考虑到五年级学生对文本的学习能力比较强,再结合本篇文章语言优美,意境如诗的特点,我主要采取设置朗读法和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图片、音乐的渲染和老师的引导下自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另外,由于我班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不高,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意识也不强,所以我还设置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这样既可以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又可以在讨论后确定答案在回答,慢慢提高参与课堂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与之相应,我设置的学习方法主要有:自主学习法和合作探究法。 教法:朗读法、小组讨论法、情境教学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设境激趣,步入新课 小学生的情感极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和感染,所以我会利用多媒体课件放映白鹭画面,让学生先从视觉上去感受白鹭之美,教师在悠扬的乐曲中朗诵杜牧的白鹭诗,引入新课。导语是这样的:“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鱼儿溪水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6.1反比例函数 同步训练

初三数学第二学期人教版(2012)九年级下册 第二十六章反比例函数26.1反比例函数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0m y x x =>的图象交于A (2,1),B (12 ,n )两点,则n ﹣k 的值为( ) A .2 B .﹣2 C .6 D .﹣6 2.对于反比例函数2 y x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点(﹣2,﹣1)在它的图象上 B .它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 C .当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D .当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3.已知反比例函数y =,当1<x <3时,y 的最小整数值是( ) A .3 B .4 C .5 D .6 4.若反比例函数y=k x 的图象经过点(2,3),则它的图象也一定经过的点是( ) A .()3,2-- B .()2,3- C .()3,2- D .()2,3- 5.下列函数中,能表示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的是( ) A .2y x = B .2 y x = C .2y x D .1y x =- 6.反比例函数k y x =与一次函数8161515y x =+的图形有一个交点1 ,2B m ?? ???,则k 的值为( ) A .1 B .2 C .23 D .4 3 7.一次函数y =ax -a 与反比例函数y =a x (a ≠0)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 -

A . B . C . D . 8.已知点()1,A x m ,()2,B x n 都在反比例函数2y x =- 图象上,且120x x <<则m ,n 的大小关系是( ) A .m n > B .m n = C .m n ≤ D .m n < 9.若反比例函数()2221m y m x -=-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则m 的值是( ) A .-1或1 B .小于12的任意实数 C .-1 D .不能确定 10.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一支如图所示,POM ?的面积为2,则该函数的解析式是( ) A .2y x = B .4y x = C .2y x =- D .4y x =- 11.若函数231(1)m m y m x ++=+是反比例函数,则m 的值为( ) A .m =-2 B .m =1 C .m =2或m =1 D .m =-2或m =-1 12.若() k k 3y x -=是反比例函数,则k 必须满足( - A .k≠3 B .k≠0 C .k≠3或k≠0 D .k≠3且k≠0

《反比例函数》第三课时教案

5.2反比例函数(3) 教材分析: 本节课学习用待定系数法来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和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求矩形的面积.确定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让学生进一步立即k的意义. 学生分析: 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学生在学习一次函数时有所了解,所以本节课可以对比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的方法学习,让学生明白由于反比例函数只有一个待定系数k,所以只需知道图象上一个点的坐标就可以求出k.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能运用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2、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归纳能力与数形结合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历分析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进而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交流,并积极发表意见,个性化的表达自己的见解.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难点:用反比例函数知识求矩形面积. 课前准备 教具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 解析式: k y x (k是常数,k≠0) 图象:双曲线 性质:1. 当k>0时, 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一、三象限内.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 而减小; 2. 当k<0时, 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二、四象限内.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设计意图】: 通过对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图象、性质的回顾,一方面巩固学生的旧知,另一方面对本 节课的学习起到引入作用. 自学指导: 阅读课本第20-22页,例3,例4完成以下内容: 1、怎样利用反比例函数的知识求矩形的面积 2、怎样利用反比例函数的知识求三角形的面积

合作探究一: 矩形的面积 任取一点向两坐标轴作垂线得到的矩形面积是一个定值,为|k |. 合作探究二: 三角形的面积 三角形的面积是定值 【设计意图】: 以上结论先由学生独立思考,再由小组合作,在交流中通过思维的碰撞,使思路变得清晰. 当堂检测: 1.反比例函数y =k /x 的图象经过点(-2,-1),那么k 的值为_________. 2.如果点(a ,-2a )在函数y =k /x 的图象上,那么k ______0.(填“>”或“<”) 3.已知反比例函数 ,当____时,其图象的两个分支在第二、四象限内;当______时,其图象在每个象限内随的增大而减小. 4.若ab < 0,则函数y =ax 与y =b /x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大致是( ) 5.如图,面积为2的△ABC ,一边长为x ,这边上的高为y ,则y 与x 的变化规律用图象表示大致为( ) 6.如图,点P 是x 轴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 作x 轴的垂线PQ 交双曲线于点Q ,连结OQ , 当点P 沿x 轴正半方向运动时,Rt △QOP 面积( ). A .逐渐增大 B .逐渐减小 C .保持不变 D .无法确定 7.如图,已知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A (-4,-2)和B (a ,4).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和点B 的坐标; (2)根据图象回答,当x 在什么范围内时,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 8.如图所示,一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二象限内,点A 是图象上的任意一点,AM ⊥x 轴于M ,O 是原点,若S △AOM =3,求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 k 3m 2y x -=

《黄鹤楼送别》的说课稿范文(通用4篇)

《黄鹤楼送别》的说课稿范文(通用4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作者精心整理的《黄鹤楼送别》的说课稿内容(通用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黄鹤楼送别》的说课稿1 教学目标的分析与地位: 《黄鹤楼送别》是苏教版第九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属于“文包诗”的形式,即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古诗的创作情境。本文诗文互照,情景同现,是一篇形式新颖,能培养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和故事情境发展学生情感的好课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能通过文诗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3、学习本文文包诗的写作方法,改写古诗。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诗人与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2、学习用文包诗的方法改写古诗。 教学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文包诗”《黄鹤楼送别》是苏教版教材中较特殊的一篇课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一、诗文对照,理解诗词大意 文章为了降低学生对古诗理解的难度,因而采用诗文对照来进行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诗意。 二、品此析句,体会诗词情感

在理解诗词意思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带动学生情感的发展。通过朗诵古诗和朗读课文,使学生能够入情入景,深刻体会诗人的感情,进而能达到情感的共鸣。 三、以朗读为主线,发展学生的能力 对于诗词的理解,体会诗人的情感采用朗读的方法:个别读、小组读、齐读、悟读,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产生独特的心理感受。在朗读的同时,启发学生想象,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学生在课堂中,通过读一读,背一背,想一想,说一说的方法来学习课文。 教学过程的安排与意图: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让学生背诵已学的李白的古诗,采用指名抽背或领背的方法背诵古诗,并即时给予表扬,这样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同时也拉近了教者与学生的距离,融为一体。 2、教师引出今天将学习一篇与李白有关的文章,齐读课题。采用将课题补完整的方法达到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培养。 二、精讲古诗,理解课文 1、教师范读古诗,学生自读,指名读,在读中适当指导生字的读音。 2、提示学生课文中的有些语句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古诗,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3、请学生默读课文,找出对理解诗句有帮助的词或句,划一划。 4、在理解古诗的过程中,请同学们说说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哪些字词或诗句的意思。通过学生找句子,读一读,说一说,重在引导学生自己在读中悟,悟后能读好。 5、学生较自由地理解了字词的意思后,此时引导学生对古诗进行整合,让学生说说整首诗的意思,使学生对古诗的意思有整体的认识。 三、品词析句,体悟情感 1、光了解了诗意还不够,更要能够体会诗人的情感。让学生自由读一读古诗,看看诗中有一种怎样的情感? 2、学生通过读诗,体会到“依依不舍”之情。自读课文,看看课文有哪些句子能够体现诗人这种“依依惜别”之情。

(完整版)反比例函数专题训练(含答案)-

反比例函数专题训练(含答案) 一、填空题 1.图象经过点(-2,5)的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 . 2.已知函数3 22 )2(---=m m x m y 是反比例函数,且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内,则=m . 3.反比例函数)0(≠= k x k y 的图象叫做 .当k >0时,图象分居第 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 ;当k <0时,图象分居第 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 . 4.反比例函数x y 5= ,图象在第 象限内,函数值都是随x 的增大而 . 5.若变量y 与x 成反比例,且x=2时,y=-3,则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在每个象限内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 . 6.已知函数x m y = ,当2 1 -=x 时,6=y ,则函数的解析式是 . 7.在函数x k y 22--=(k 为常数)的图象上有三个点(-2,y 1),(-1,y 2),(2 1 ,y 3), 函数值y 1,y 2,y 3的大小为 . 8.如图,面积为3的矩形OABC 的一个顶点B 在反比例函数x k y =的图象上,另三点在坐标轴上,则k= . 9.反比例函数x k y = 与一次函数y=kx+m 的图象有一个交点是(-2,1),则它们的另一个交点的坐标是 . 10.已知反比例函数x k y 2= 的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且经过点(k-1,k+2),则k= . 二、选择题 1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变,那么它的底与高的函数关系是( ) A.正比例函数 B.反比例函数 C.一次函数 D.二次函数 12.下列函数中,反比例函数是( ) A.2x y - = B.x y 2-=

2020【新版上市】河北省石家庄市年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三章 函数 第三节 反比例函数同步训练

第三节 反比例函数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限时:______分钟 1.(2018·无锡)已知点P(a ,m)、Q(b ,n)都在反比例函数y =-2 x 的图象上,且a<00 C .mn 2.(2018·广州)一次函数y =ax +b 和反比例函数y =a -b x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大致图象是( ) 3.(2018·湖州)如图,已知直线y =k 1x(k 1≠0)与反比例函数y =k 2 x (k 2≠0)的图象交于M ,N 两点,若点M 的坐标是(1,2),则点N 的坐标是( ) A .(-1,-2) B .(-1,2) C .(1,-2) D .(-2,-1) 4.(2018·嘉兴) 如图,点C 在反比例函数y =k x (x>0)的图象上,过点C 的直线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 B ,且AB =B C ,△AOB 的面积为1.则k 的值为( )

A .1 B .2 C .3 D .4 5.(2018·郴州) 如图,A ,B 是反比例函数y =4 x 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上的两点,且A ,B 两点的横坐标分 别是2和4,则△OAB 的面积是( ) A .4 B .3 C .2 D .1 6.(2018·玉林)如图,点A ,B 在双曲线y =3x (x >0)上,点C 在双曲线y =1 x (x >0)上,若AC∥y 轴,BC∥x 轴,且AC =BC ,则AB 等于( ) A. 2 B .2 2 C .4 D .3 2 7.(2017·长沙)如图,点M 是函数y =3x 与y =k x 的图象在第一象限内的交点,OM =4,则k 的值为________. 8.(2018·盐城)如图,点D 为矩形OABC 的AB 边的中点,反比例函数y =k x (x >0)的图象经过点D ,交BC 边于点E.若△BDE 的面积为1,则k =________.

五年级上册语文《黄鹤楼送别》说课稿

五年级上册语文《黄鹤楼送别》说课稿 五年级上册语文《黄鹤楼送别》说课稿 一.教材简析 《黄鹤楼送别》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的课文。本课属于“文包诗”的形式,即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故事是诗歌的拓展和阐释,诗歌是故事的浓缩和提炼,诗文互照,情景同现,的确是培养学生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课文和体会诗人情感的好教材。 课文共五个自然段。第一至三自然段写李白在黄鹤楼为孟浩然饯行的情景,后面的部分写李白在江边目送孟浩然登船远去,触景生情,吟诗抒情。 二、教学目标 根据2001年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苏教版“文包诗”这一类文章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拟订如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能说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意思,并会背诵这首诗。 2、技能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逐步学会基本的自学古诗的方法。 3、情意目标: 学生在品味朗读的基础上,体会诗人与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形象再现诗歌意境,感受诗歌深远意境。 难点是:理解诗意,用现代语言来讲说古诗的意思。 四、教法与学法: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本课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根据本课教材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遵循“积极指导自学、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运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创造学习、前后联系、读中感悟、角色体验,从而真正掌握学习此类文章的基本学法。 五、教学思路: 在传统教学手段的运行之下,本课教学目标需三教时达成,但由于本课凭借电脑课件辅助教学,加之,本课件制作采用网页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所以在网页式多媒体课件支持下,本课可采用两课时达成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学会生字新词,反复读熟课文。 第二课时:在细读课文,品味朗读的基础上,学会《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逐步学会自学古诗的方法。 这里,我着重说一说第二课时的教学思路: (一)直接揭题,自主定位

八年级数学反比例函数同步练习题人教版

反比例函数练习题 [A 组] 1、下列函数中,哪些是反比例函数?( ) (1)y=-3x ; (2)y=2x+1; (3) y=-x 2 ;(4)y=3(x-1)2+1; 2、下列函数中,哪些是反比例函数(x 为自变量)?说出反比例函数的比例系数: (1) x y 1 -= ;(2)xy=12 ;(3) xy=-13 (4)y=3x 3、列出下列函数关系式,并指出它们是分别什么函数.说出比例系数 ①火车从安庆驶往约200千米的合肥,若火车的平均速度为60千米/时,求火 车距离安庆的距离S(千米)与行驶的时间t(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②某中学现有存煤20吨,如果平均每天烧煤x 吨,共烧了y 天,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4、.已知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100立方厘米,它的长是ycm ,宽是5cm ,高是xcm . (1) 写出用高表示长的函数式; (2) 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3) 当x =3cm 时,求y 的值 5、已知y 与x 成反比例,并且x =3时y =7,求: (1)y 和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当1 3x =时,求y 的值; (3)y =3时,x 的值。 7、写出一个经过点(-3,6)的反比例函数 你还能写出另外一个也经过点(-3,6)的双曲线吗? 8、当m 为何值时,函数 224-=m x y 是反比例函数,并求出其函数解析式. 9、已知y 成反比例,且当4b =时,1y =-。 求当10b =时,y 的值。 10:画出下列函数双曲线,y=-x 2 的图象,已知点A (-3,a )、B (-2,b ),C(4,

c)在双曲线,y=-x 2 的图象令上,请把a,b,c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 [B 组] 11、已知函数221()m y m m x -=+,当m 取何值时(1)是正比例函数;(2)是反比 例函数。 12、(1)已知y =y1+y2,y1与x 成正比例,y2与x 成反比例, 并且x =2和x =3时,y 的值都等于 19.求y 和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若y 与2 x -2成反比例,且当x=2时,y=1,则y 与x 之间的关系式为 13、(03广东)如图1,某个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经过点P .则它的解析式( ) (A ) x y 1=(x >0) (B )x y 1-= (x >0) (C )x y 1=(x <0) (D )x y 1-= (x <0) 第二课时 [A 组]

反比例函数第三课时

18.4.3反比例函数(3课时) (设计人:刘颖----2013.3.21) 【课程目标】 【教学过程】 能力知识思维框架 探究 灵活运用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反比例函数及其图象与性质 能灵活运用函数图象和性质解决一些较综合的问题

10ˊ间的联系, 体会数形结 合及转化的 思想方法 从反比例函数 x k y=(k≠0)的图象 上任一点P(x,y)向x轴、y轴作垂线 段,与x轴、y轴所围成的矩形面积 k xy S= = , 例3.如图,过反比例函数 x y 1 =(x>0)的图 象上任意两点A、B分别作x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 C、D,连接OA、OB,设△AOC和△BOD的面积分别 是S 1 、S 2 ,比较它们的大小,可得() (A)S 1 >S 2 (B)S 1 =S 2 (C)S 1 <S 2 (D)大小关系不能确定 =;当x<-2时;y的取值范围 是;当x>-2时;y的取值范围是 3.已知反比例函数y a x a =-- ()226,当 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求函数 关系式 4已知反比例函数y= 3m x - 的两点 (x 1 ,y 1 ),(x 2 ,y 2 ),当x 1 <00 C.m>3 D.m<3 5下列四个函数中,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 小的是(D) A.y=2x B.y=x+3 C.y=- 2 x D.y= 2 x 6.已知反比例函数 x m y 3 + =经过点A(2,-m) 和B(n,2n),求: (1)m和n的值; (2)若图象上有两点P1(x1,y1)和P2(x2,y2),且 x 1 <0< x2,试比较y1和 y2的大小. 5ˊ 本节课学习了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探讨了反比例 函数的性质. 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双曲线(hyperbola). 2.反比例函数有如下性质: (1)当k>0时,函数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在每个 象限内,曲线从左向右下降,也就是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加而减少; (2)当k<0时,函数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曲线从左向右上升,也就是在每 个象限内y随x的增加而增加. 教学反思: 知识框架 知识梳理例题

送别诗一组群文阅读教案说课讲解

送别诗一组群文阅读 教案

诗中离别情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送别诗六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别董大》、《赠汪伦》、 教学目标: 1. 结合注释,理解四首古诗,了解大意 2.多诵读,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人送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3.初步感知诗歌意象,体会送别的形式多样,但都表达朋友情深。 4.挖掘诗歌文化内涵,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初步感知诗歌意象,体会多样送别方式所包含的诚挚的友情。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打印阅读材料。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经历过分别或看到过分别吗?当时的情景和感受是怎样的呢? 师:是啊,分别时总有那么多的话要叮咛、嘱咐,分别时也总是那么的难舍难分。古时候交通不便,通信极不发达,亲朋好友一旦分别更是数载难以见面,那么他们会用什么样的方式与亲朋好友送别?又会怎样表达自己的情感呢?

师:今天,我们就来走进一组“送别诗”,去感受诗人们送别时的情怀。 二、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 解诗题 师: 你能用一句话说说诗题的意思吗? 生: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去往扬州。 师:知道了地点。这就是黄鹤楼(课件出示图片)传说有神仙在此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使黄鹤楼名声大振。也是李白和孟浩然常去的地方,留下了不少美好的回忆。 师:知道了送别的对象。大家知道孟浩然是什么人吗? 生:也是大诗人。 师:是啊,孟浩然也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文采风流、名满天下,李白非常敬重的师长,也是感情至深的好友,李白曾经写诗给他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可见他们的友情非常深厚。 师:从诗题中我们了解了这么多信息,这就是我们学习古诗的第一步——解诗题(板书:解诗题) 2.读诗文 (1)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中,一起来读读这首诗(相机板书:读诗文)请大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 生自由练习读古诗,指名读古诗,纠正字音,在齐读古诗。 师:咱们读古诗,不单单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出诗歌的节奏来,这就要注意诗歌的押韵和停顿,请大家试着读一读。 (2)、抽生读、师范读、齐读古诗。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同步练习(答案)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1) 【知识要点】 1.反比例函数(0)k y k x =≠的函数是由两个分支组成的曲线. 2.当k>0时图像在一、三象限;当k<0时图像在二、四象限. 3.反比例函数(0)k y k x = ≠的图象关于直角坐标系的原点成中心对称. 课内同步精练 ●A 组 基础练习 1.反比例函数43y x =-的图象在( ) A.第一、三象限 B.第一、二象限 C.第二、四象限 D.第三、四象限 2.若函数k y x =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则函数y=kx-3的图象经过( ) A.第二、三、四象限 B.第一、二、三象限 C.第一、二、四象限 D.第一、三、四象限 3.若反比例函数21m y x -= 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则 m 的取值范围是 . 4.反比例函数k y x =的图象的两个分支关于 对称. 5.某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B 组 提高训练 6. 画出反比例函数8y x -= 的图象.

7.如图是反比例函数()0k y k x =≠的图象在第一象限的部分曲线,P 为曲线上任意一 点,PM 垂直x 轴于点M ,求△OPM 的面积(用k 的代数式表示). 课外拓展练习 ●A 组 基础练习 1.反比例函数,321,,4y y y x x x ==-=的共同点是( ) A.图象位于同样的象限 B.自变量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 C.图象关于直角坐标系的原点成中心对称.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2.以下各图表示正比例函数y=kx 与反比例函数()0k y k x -= <的大致图象,其中正确的是( ) 3.反比例函数k y x = 经过(-3, 2),则图象在 象限. 4.若反比例函数3k y x +=图像位于第一、三象限,则k . 5若反比例函数图象经过(-1, 2 ),试问点(4,-2)是否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为什么

湘教版九上数学第3课时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综合应用教案

湘教版九上数学第3课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的综合应用 【知识与技能】 1.会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综合运用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3.借助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分析、交流的过程,逐步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 能灵活运用函数图象和性质解决一些较综合的问题,培养学生看图(象)、识图(象)能力、体会用“数、形”结合思想解答函数题. 【教学重点】 1.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理解并掌握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并能利用它们解决一些综合问题. 【教学难点】 学会从图象上分析、解决问题,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1.正比例函数有哪些性质? 2.一次函数有哪些性质? 3.反比例函数有哪些性质? 4.我们学会了根据函数表达式画函数图象,那么你能根据一些条件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吗? 【教学说明】对所学的三种函数的性质教学复习,让学生对它们的性质有系统的了解.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1.思考:已知反比例函数k y x = 的图象经过点P (2,4) (1)求k 的值,并写出该函数的表达式; (2)判断点A (-2,-4),B(3,5)是否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 (3)这个函数的图象位于哪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函数值y 随自变量x 的增大如何变化? 分析: (1)题中已知图象经过点P (2,4),即表明把P 点坐标代入解析式成立,这样能求出k ,解析式也就确定了. (2)要判断A 、B 是否在这条函数图象上,就是把A 、B 的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中,如能使解析式成立,则这个点就在函数图象上.否则不在. (3)根据k 的正负性,利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来判定函数图象所在的象限、y 随x 的值的变化情况. 【归纳结论】这种求解析式的方法叫做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 2.已知一个正比例函数与一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P (-3,4),试求出它们的表达式,并在同一坐标系内画出这两个函数的图象. 解:设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分别为y=k 1x ,2 k y x =,其中,k 1,k 2是常数,且均不为0. 由于这两个函数的图象交于P (-3,4),则P (-3,4)是这两个函数图象上的点,即点P 的坐标分别满足这两个表达式. 因此,()2 143,43 k k =?-=- 解得,124 123 k k =- =- 所以,正比例函数解析式为43y x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12 y x =-. 函数图象如下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