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陕西省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_钻石模型_分析

陕西省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_钻石模型_分析

陕西省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_钻石模型_分析
陕西省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_钻石模型_分析

摘要:以波特的“钻石模型”为基础,对作为陕西省经济发展支柱产业之一的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力从生产要素、需

求条件、企业战略与竞争的时空背景、相关与支持性产业、政府作用等角度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陕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明确了陕西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地位,并为提升陕西省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提供了研究基础。

关键词:钻石模型;陕西省;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

陕西省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钻石模型”分析

余金香,谈大军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广州

510006)

作者简介:余金香,华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谈大军,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信息产业。

1陕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概况

陕西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期源于1988年10

月陕西省第1个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西安高新技术产业试验园的成立。1991年,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标志着西安高新技术产业进入起步阶段;2001年,我国第2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的成立,标志着陕西省高新技术产业进入了加速成长期。经过19年的发展,陕西省现有4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示范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2个国家级产业开发带,97个国家级、国家部门或国防科技工业系统的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有航空、航天、软件等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其中,西安高新区在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中,综合排名已跃居第3位,是全国第1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也是全国创办中小型科技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企业数量最多的高新区之一。

2波特产业结构模型

波特的“钻石模型”表明,一个具有较强竞争优

势产业的培育与形成,需要生产要素、需求条件、企业战略与竞争的时空背景、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四大因素的互动与有机结合。其中生产要素与需求条件直接决定了一个地区能否培育一个较好的产业,而另两个因素则决定了该产业能否形成竞争优势,这

4个因素是模型的内生因素,每个因素都会强化或

改变其他因素的表现,而机遇和政府则为模型的外

生因素。模型的6个要素相互强化,共同构成动态的、激励创新的竞争环境,从而形成一国或地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源泉。

3陕西省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钻石模型的

内部因素分析

3.1生产要素状况

3.1.1无形资产聚集程度

高新技术企业的价值体现在技术、专利、人力资本等无形资产上,缺少不动产等抵押资产,因此,本文对高新技术资产聚集程度的研究首先从无形资产来进行分析。2002-2005年陕西省专利的申请和授予量均处于全国中等水平,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与陕西省作为科技大省的地位不相符(见表1)。这表明专利这一无形资产在陕西省的聚集程度并不高,相对于全国其他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并无明显优势。

3.1.2R&D资金投入强度

R&D投入强度是指R&D经费占GDP的比重,

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科技活动经费投入强度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日本R&D投入强度为3.0%,美国为2.7%,韩国为2.6%,瑞典为3.9%。2000-2003年陕西省的R&D投入强度达到2.8%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数(见表2),达到了发达国家水平,这表明陕西省是一个科技投入强省,但陕西省R&D经费总量偏低,因为陕西省的GDP基数很小,是一个经济发展弱省,这表明陕西省科技的投入与经济发展极不成比例,呈现不协调的发展态势。

第20卷总第117期

2007年6月第3期

31

?

20074第2116Science&TechnologyAndEconomy2007Vol.20No.3

年6月3期

第20卷总第117期

3.1.3R&D活动人员聚集度

具有创造性或者具有明显新颖成分的科研活动以及直接为研究与试验发展服务的活动,都属于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R&D活动人员数量和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实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指标,R&D活动人员聚集度是指陕西省

R&D活动人员占全国R&D活动人员的比重。陕西省R&D人员聚集度呈现逐年直线下降的趋势,陕西省R&D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数量逐年稳步上升,但是占全国R&D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比重却呈下降趋势(见表3)。3.2需求状况

3.2.1国内市场占有情况

陕西省中小型高新企业从事的产品和项目都具有很强的用户针对性和广阔的潜在市场。从市场前景来看,多数产品具有较强的功能替代和成本降低作用,下游市场广阔,并且部分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已占据了相当的份额。但是,总体而言,陕西省高新技术企业缺乏名牌产品,国内的市场占有率并不高。因此,充分利用自身的地理优势,占领西北地区的高新技术产品市场,拓展全国市场对其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3.2.2出口状况

2005年陕西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稳步增长,航

空航天技术、电子技术和生命科学技术位于出口前3位,出口产品主要为飞机发动机零部件、

电子元器表1

陕西省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数量(件)

全国排名

数量(件)

全国排名

数量(件)

全国排名

数量(件)

发明专利申请实用新型申请外观设计申请申请量总计发明专利授权实用新型授权外观设计授权授权量总计

6481470376253014610533251524

1718241916172418

11911737493342116911053351609

1319241919172420

10991587531321745911933552007

1520241911182519

16931817656416644511313181894

资料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年鉴2002-2005》[1-4]、《

陕西省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5]

1999年

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陕西省

全国

R&D经费

R&D经费/国内生产总值GDP

R&D经费

R&D经费/国内生产总值GDP

30.552.05%678.90.83%

49.52.98%896.01.00%

51.72.80%1042.51.07%

60.712.98%1287.61.23%

67.992.83%1539.61.31%

资料来源:陕西省科技信息统计网[6]

表3

陕西省及全国R&D人员情况

单位:万人/年

1999年

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陕西省R&D人员全国R&D人员

陕西省R&D人员/全国R&D人员陕西省R&D科学家和工程师全国R&D科学家和工程师

陕西省R&D科学家和工程师/全国R&D科学家和工程师

5.7482.176.99%3.0253.115.69%

6.4092.546.92%4.2069.806.02%

5.7395.655.99%3.7174.275.00%

6.05103.505.85%3.8281.104.71%

5.42109.504.95%3.5386.504.08%

资料来源:中国科技信息网[7],陕西省科技统计信息网相关资料整理

表2陕西省及全国R&D经费及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单位:亿元

32

?

科技与经济2007年6月第3期第20卷/总第117期

件、电子材料和生物医药,出口位居西部前列,且出口市场集中在欧盟、美国、新加坡和香港地区。但是,出口主要集中在西安地区。陕西省高新技术企业的出口年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速度,占全国的比重很小,呈直线下降的趋势(见表4)。这表明陕西在全国高新技术出口中所占的比重在不断降低,对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贡献也越来越小。

虽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和全省的总出口量在增加,但是从2005年的数据可以看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全省出口额比重在下降(见表5)。这表明高新技术企业的出口在全省总出口中的比重下降,对陕西省总出口额的影响力逐渐减小。

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已经

成为国际贸易新的增长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GDP的比重已从1999年的2%增加到2004年的

10%,而近年来陕西省一直在0.4%左右徘徊。虽然

陕西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和GDP总量成正相关关系,但是2004年、2005年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省GDP比重低于2003年的水平(见表6)。这表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GDP的比重在不断下降,它

对陕西省GDP增长的拉动作用在减小。

3.3相关及支援产业

3.3.1金融机构支持

目前陕西省的高新技术产业处于成长期,资金缺口不断加大,除了国家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更需要风险投资来保障其对大量流动资本的需求,但是这一阶段企业产品和市场都不够成熟,经营风险较大,银行出于规避风险考虑,不愿提供贷款,而我国的资本市场品种和规模却又狭小、效率不高,因此,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方式单一、融资成本高等问题已成为了陕西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颈瓶,这就需要构建一个区域性资本市场来解决陕西省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3.3.2科技机构支撑

雄厚的科技资源是陕西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

依托,仅在西安,就有高等院校37所,研究生培养单位52个,市级以上科研机构672家,国家重点实验室55个,专业技术人员40多万人,规模庞大的科技机构是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的动力支撑点。

3.3.3科技人员聚集

科技活动人员亦称从事科技活动人员,包括科

表4陕西省与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情况

单位:亿美元

1999年

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

2005年

年增幅

陕西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陕西省出口额/全国出口额

0.452470.182%

0.683700.184%

0.79464.570.170%

0.87677.070.128%

1.251101.60.113%

1.401655.40.085%

1.8021830.082%

26.6%46.8%

资料来源:《陕西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状况分析》、《

陕西省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表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对陕西省出口贸易的贡献

单位:亿美元

1999年

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高技术产品出口额陕西省总出口额

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全省出口额

0.4511.503.913%

0.6813.105.191%

0.7911.107.120%

0.8713.768.721%

1.2517.357.025%

1.4023.975.840%

1.8030.645.875%

资料来源:王曾涛,阎奕荣《陕西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状况分析》国际贸易.2006

[8]

表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对陕西省GDP的贡献

1999年

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亿美元)陕西省GDP总量(亿元)高新产品出口额/全省GDP

0.451487.60.24%

0.681660.90.32%

0.791844.30.34%

0.872036.00.34%

1.252398.60.41%

1.402883.50.38%

1.803674.750.39%

注: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单位为美元,以中国人民银行2005年9月29日外汇牌价1:7.9087为基准换算成人民币后进行计算。资料来源:《陕西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状况分析》、《

陕西省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高新技术产业化

余金香,谈大军陕西省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钻石模型”分析

33

?

20074第2116Science&TechnologyAndEconomy2007Vol.20No.3

年6月3期

第20卷总第117期

学家和工程师、技术员和辅助人员。高新技术产业不同于传统产业的最大特点就是在生产要素中人力资本对该产业的发展起决定作用,陕西发展高技术产业最大的资源禀赋就是人才。陕西省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多、规模庞大,但存在着严重的人才流失问题,科技活动人员和科学家工程师的数量都在逐年递减,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留住人才的机制以及激励创新者积极性的制度安排。

3.4企业竞争战略、

结构与竞争方式3.4.1企业聚集情况

2006年西安高新区企业聚集位居全国第二,但是近6年来陕西省高新技术企业的个数呈现先增后减再增的趋势(见表7),这说明企业的夭折率比较高。同时,陕西高新区内企业和产业“有山无峰”的状况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在全国有影响力和知名度、对产业起带动效应的大企业和大项目还比较少,多为中小企业或微型企业。

3.4.2

高新区内产业集群专业化程度低

依靠土地和税收等优惠政策来吸引企业进区形

成企业空间聚集是陕西高新区的特点,但这些在空间上已形成一定聚集的企业并未显现出强烈的植根性、支援性、依存性,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业网络尚未形成,高新区内产业集群专业化程度不高,产业链不完整,企业之间的产业和技术关联不高。

3.4.3国力关联度

从陕西省高新企业主营业务的产业链位置、产

品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以及产品对整个国家经济效率、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的作用和贡献来看,高新企业的发展与国家的整体竞争力具有较高的关联。当地高新企业的产业分布大多集中在产业链高端行业,主要包括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环保和新材料等领域。

4陕西省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钻石模型的外部因素分析

政府作用是指通过政策的调节来影响上述四项内生变量。政府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扶持体系涉及面广,包括产业政策、投资政策、税收政策、融资政策、财政政策以及价格、专利、外贸、关税、环境、知识产权、人才培训与流动政策等各个方面。陕西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府的政策倾斜和支持,先后颁布了《关于加速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若干意见》、《陕西省促进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带创业投资业发展暂行规定》、《陕西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西安海关关于对大型高新技术产业适用便捷通关措施的实施办法》、《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建设和发展的决定》等条例。

5结语

综上所述,根据波特的产业结构模型可以看出,陕西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存在着挑战。

陕西省必须充分利用其人才优势,加快科技创新的力度和产学研的结合,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通过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来加快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参考文献[1]

曾培炎.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年鉴2002[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2]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技术产业司,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年鉴2003[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3]

张晓强.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年鉴2004[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10.[4]

张晓强.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年鉴2005[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8.[5]

陕西省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

2006-09-29.http://www.sei.sn.cn/ShowArticle.asp.

[6]

陕西省科技信息统计网.http://www.sninfo.org/kjtj/ke-

ji-tong-ji.htm.

[7]中国科技信息网.http://www.cstnet.net.cn/

[8]

王曾涛,阎奕荣.陕西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状况分析[J].国际贸易,2006.[9]

赵昕.构建区域性资本市场推动陕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J].理论导刊,2004(3).

(收稿日期:2007-04-01)

开发区企业数

高新技术企业数

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

310735584758546558287490

6457808639288941141

表7

陕西省开发区企业数及高新技术企业数

单位:个

数据来源:陕西经济信息网

34

打造核心竞争力方案

背景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的阶段,高等教育面临着深刻变革,就如何提升我院在校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学院、系、各班从11年春期开始开展了长时间深入的讨论,就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外延,核心竞争力的生成机制,开发和培养核心竞争力的途径,核心竞争力与学生人格发展、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核心竞争力培养的内、外部条件等问题,一零级物流专业学生已经形成了较清楚的认识。 此次核心竞争力的讨论,限制在职业人核心竞争力范围内,是指在职场竞争中的竞争对手在短期内难以模仿,职业人长期拥有,使职业人的职业生涯能够稳定发展的可持续性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可以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长期训练加以培养。学院、系、班级加强方向引导、营造良好氛围、提供适当条件,可以加强核心竞争力培养计划的效果,让更多学生受益。 在学院、系不断加强打造建院学子核心竞争力的大背景下,我们结合本年级本专业实际,制定了一系列计划和措施,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在秉承建院优良传统的同时,一定能够创造属于我们这个群体的独特文化、精神和气质,全面提升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方案设计的前提假设 一、能力素质模型(Competency Model)。能力素质划分为五个层次:1、知识(Knowledge)、2、技能(Skill)、3、自我概念(Self-Concept)(态度、价值观和自我形象等)、4、特质(Traits)、5、动机(Motives)。哈佛大学教授大卫.麦克里兰(David McClelland)博士把不能区分优秀者与一般者的知识与技能部分,称为基准性素质(Threshold Competencies),也就是从事某项工作起码应该具备的素质;而把能够区分优秀者与一般者的自我概念、特质、动机称为鉴别性素质(Differentiation Competencies)。 二、大学生的日常表现明确体现出自身社会角色定位和未来规划(如定位不明确,应加强引导,明确定位)。学生群体大致可分为:理论学习类、社会实践和交际类、就业导向类,其他类。应因材施教,提供差别化教育、管理、服务。 三、大学生的深层次鉴别性素质已经形成,同时,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施加影响,能强化符合教育目的的鉴别性素质。 四、核心竞争力提升依赖于符合教育目的的鉴别性素质的强化。

第三章 战略选择-钻石模型分析

2015年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内部资料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第三章 战略选择 知识点:钻石模型分析 ● 详细描述: 1990年,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试图对能够加强国家在产业中的竞争优势的国家特征进行分析。 钻石模型四种要素解释说明 生产要素【第一种分类】:● 初级生产 要素:天然资源、气候、地理 位置、非技术工人、资金等。 ● 高级生产要素:现代通讯、 信息、交通等基础设施,受过 高等教育的人力、研究机构等 。 【第二种分类】:● 一般 生产要素● 专业生产要素:高 级专业人才、专业研究机构、 专用的软、硬件设施等 生产要素【结论】1.一个国家如果想通 过生产要素建立起产业强大而 又持久的优势,就必须发展高 级生产要素和专业生产要素。 如果国家把竞争优势建立在初 级与一般生产要素的基础上 ,它通常是不稳定的;2.一个 国家的竞争优势其实可以从不 利的生产要素中形成

例题: 1.下列情况中,不会造成同业竞争激烈的是()。A.行业增长缓慢B.产品的转换成本高C.行业退出壁垒高D.竞争对手数量非常多正确答案:B 解析:当行业内产品转换成本高时,竞争不会激烈。其余三种情况都会导致竞争激烈。 2.波特的钻石模型分析中的钻石条件指的是()。A.有利因素状况 B.可用于投资的资金以及如何使用这些资金 C.产品或服务必须有强大的国内市场需求 D.企业战略正确答案:C 解析:钻石模型分析涉及的四个因素为:有利因素状况,钻石条件,相关和支持性行业的存在以及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其中钻石条件指的是产品或服务必须有强大的国内市场需求。 3.荷兰的花卉业很发达,并不是因为其良好的自然条件而有了首屈一指的花卉业,而是因为它在花卉的培育、包装及运送上具有高度专精的研究机构和专业人才。按照波特的“钻石模型”分析架构,荷兰的花卉业发达的主要原因是()。 A.强大的国内市场需求 需求条件国内需求:产业发展的动力(本地客户的本质、预期性需求)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 对形成国家竞争优势而言,相关和支持性产业与优势产业是一种休戚与共的关系,例如产业集群的概念 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同业竞争 这是波特开出的企业治理三角习题,指如何创立、组织和管理公司,如何应对同业竞争对手等问题

国外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综述与展望

国外企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综述与展望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萌芽 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又称核心能力或核心专长。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思想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中。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企业内部劳动分上决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进而影响到企业的成长,而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强调企业之间的能力分上,企业内部的能力分上决定企业的成长。李嘉图1817年在《政治经济学和赋税原理》中指出.组织特定的资产、技巧和能力对分工效率影响很大。这可能是竞争力概念的雏形。1959年,潘罗斯(Edith Penrose)发表了其经典著作《企业成长论》( 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潘罗斯认为,一个企业能否获得大于平均收益水平的投资收益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内部特点。所以采用这种战略思维模式的企业不应把制定战略的重点放在外部环境分析和行业选择上,而应放在取得竞争对手不可能模仿(或者难于模仿)的资源和能力上。她从分析单个企业的成长过程入手,对企业拥有的能够拓展其生产机会的知识积累倾向给予高度重视,特别强调了企业成长过程中两种主要的内在机制:1、企业所积累的“标准化操作规程”和“程序性决策”方面的知识的机制;2、企业所积累的用于产生“非标准化操作规程” 和“非程序性决策”的新知识的机制。她认为:企业管理就是一个连续产生新的非标准化操作规程和非程序性决策并不断把它们转化为标准化操作规程和程序性决策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依赖于企业内部的能力资源。到了1957年,社会学家塞斯内克首先用独特竞争力来表示企业同其竞争者相比做得较好之处。 随后,林内德和安德鲁也分别得结论:拥有独特竞争力的组织有望获得更高的经济绩效。1989年夏爱温和料克尔斯提出核心技巧说,认为组织拥有的核心技巧能使其开发出来带来收益的产品和服务,而组织战略成功的关键在于核心技巧的组织整体所拥有的关键能力。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形成 关于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真正意义上的开创者当属Prahalad和Hame。 Prahalad和Hamel发表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文中第一次明确提出“核心竞争力”这一概念。Prahalad和Hamel指出,核心竞争力是能使企业为客户提供附加价值的一组独特的技能和技术的综合体,而不是单个分散的技能或技术:它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核心竞争力是对各种技术学习心得以及各种组织知识的整合与提升。核心能力所提出的中心思想和基本原则,被认为是迄今企业战略理论中最有价值的成果之一,它对指导企业增强竞争实力、营造竞争优势无疑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文章发表以来,一场关于核心竞争力的研究热潮得以掀起。1993年Foss 发表的“核心、能力论”以及1994年哈默和哈尼发表的“企业能力基础竞争论”,等等,这一时期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成为《战略管理》、《管理》和《哈佛商业评论》等美国知名度很高的期刊上关注的热点。 Prahalad和Hamel在1990年第一次提出核心竞争力概念之后,还通过对很多企业的分析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应用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重要观点如下:1、核心竞争力的三个判别标准:用户价值性、独特性、延展性。2、树型理

用钻石模型分析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

用钻石模型分析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 伴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和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制造业迅速成长,制造业是现代工业的主体,其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高低.文章主要运用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从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及辅助产业状况、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方式、机遇与政府六个方面客观地分析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状况,在此基础上找出提升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以期对今后的制造业发展提供政策性的建议. 一、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现状 加人WTO以来。中国制造业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07 年.中国制造业中将近两百类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但中国制造业还存在大而不强,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 1.制造业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我国国民经济20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是与第二产业.尤其是与制造业的高速增长联系在一起的.这也正是工业化中后期的一个显著特征。 2000年一2007年,我国第二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除2001年和2002年不到50%.其余均远高于50%,并且远高于第一、第三产业,制造业在第二产业GDP贡献率占90%以上.因此制造业对中国经济的拉动效应是显而易见的。 2.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优势正逐渐降低。我国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我国的优势产业在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是低劳动成本。低水平的劳动力成本支持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工资水平逐渐上升。低附加值的工厂必然从中国迁移到劳动力成本更加低廉的国家。 3.制造业高附加值产品竞争优势缺乏。虽然我国有200多种制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其中玩具占全球产量的70%,鞋类产品占全球产量的50%.彩电占全球产量的45%。空调占全球产量的30%。纺织品服装贸易占全球的24%,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很少。在2008年度《世界500强》排行榜上,中国企业则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上榜企业数量也只达到35家(内地25家、香港4家、台湾6家)。制造型企业上榜的更是稀少。

贵州茅台的核心竞争力分析

贵州茅台的核心竞争力分析 贵州茅台酒厂集团(简称贵州茅台)由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控股公司、参股公司等近20家企业构成,集团所涉足的产业领域包括白酒、啤酒、葡萄酒、红酒、证券、银行、保险、物业、科研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虽然面对着五粮液、剑南春及众多高中档白酒品牌的激烈竞争,贵州茅台仍然能够保持利润率第一,主要是由于其具有强大的核心竞 争力。故本文拟对贵州茅台的核心竞争力作个详细解析,以为其他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提供借鉴与思考。 一、贵州茅台核心竞争力横向分析 哈默(1994)在《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一文中,提出确定核心竞争力的五个标准:①核心竞争力代表许多单个技能的整合。②核心竞争力不是无生命的事物,它是一个凌乱的学识的累积活动,包括隐性的和显性的知识。③核心竞争力必须能够对顾客感知的价值做出极大的贡献。④核心竞争力必须具有竞争力的独特性。⑤至少从整个公司而不是某项业务的角度来看,核心竞争力应当为企业进入新市场提供入口。据此笔者从财务角度出发,选取盈利能力指标、偿债能力指标、现金能力指标、资产负债能力指标和成长能力指标作为综合反映核心竞争力的五个标准。其中盈利能力指标选取了净资产收益率、固定资产净利润率、每股收益、P/S、主营业务毛利率、成本费用利用率和主营业务比率;偿债能力指标选取了流动负债与经营活动现金流比、资产负债率、速动比率;现金能力指标选取了每股营业收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增长率、现金自给率;资产负债能力指标选取了总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成长能力指标选取了每股收益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扩张率。笔者还特别选取了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销售人员占员工总人数比三个指标来反映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上的贡献;选取了技术人员占员工总人数比来反映核心竞争力在技术上的贡献;选取了固定资产比率、固定资产成新率来反映核心竞争力在设备上的贡献;选取了营业周期来反映核心竞争力在管理上的贡献。

2019年从波特五力模型出发看宁德时代的核心竞争力

2019年从波特五力模型出发看宁德时代的核心竞争力

宁德时代怎么成长起来的,现在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5) 脱胎于ATL,受益国内新能源车市场发展迅速成长 (5) 宁德时代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重要阶段 (5) 公司核心高管产业经验丰富,多次股权激励将高管利益与公司绑定 (6) 纵向一体化布局控成本,产能快速扩张、成立合资公司巩固龙头地位 (8) 公司历史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呈高增长 (9) 怎么看动力电池行业? (12) 动力电池在电动车的定位和发展趋势怎么看? (12) 动力电池作为电动车的核心零部件,将从“够用”向“好用”发展 (12) 动力电池技术迭代和细分需求分化带来产品差异化 (12) 怎样才能做好动力电池? (13) 研发能力决定产品技术领先性 (13) 工程制造能力决定产品品质 (13) 现金流管理能力决定经营持续性 (14) 未来动力电池市场空间有多大? (15) 全球汽车电动化大趋势不可逆转 (15) 我们预计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需求量达到778GWh,未来7年年均复合增速 36% (16) 从波特五力模型出发,宁德时代的竞争力如何? (18) 公司对上游各环节议价能力较强,但同时也受各环节的竞争格局影响 (18) 公司高镍三元的技术领先将使其对下游客户的强议价能力持续 (19) 替代者:氢燃料电池或为互补技术路线,固态电池产业化还有距离 (19) 氢燃料电池:更适用于商用车领域,与现有锂电池体系或互为补充 (19) 固态电池:或为下一代锂电技术,量产还有距离 (20) 已有竞争者:难以挑战公司全球一梯队龙头地位 (20) 从国内看,难有竞争对手超越公司 (20) 从全球范围看,公司已跻身一梯队,竞争力有望位列全球前三 (21) 新进入者:我们对车企自建电池持谨慎态度,第三方电池供应商仍是主流 (25) 盈利预测和估值 (26) 收入拆分 (26) 费用假设 (28)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 (28)

国际竞争力分析模型 波特钻石理论模型

波特钻石理论模型 波特钻石理论模型(Michael Porter diamond Model) 钻石模型又称钻石理论、菱形理论及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波特钻石理论模型简介 “钻石模型”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的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的。波特的钻石模型用于分析一个国家某种产业为什么会在国际上有较强的竞争力。波特认为,决定一个国家的某种产业竞争力的有四个因素: ?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 资源、基础设施。 ?需求条件――主要是本国市场的需求。 ?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这些产业和相关上游产业 是否有国际竞争力。 ?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对手的表现。 波特认为,这四个要素具有双向作用,形成钻石体系(如下图)。 在四大要素之外还存在两大变数:政府与机会。机会是无法控制的,政府政策的影响是不可漠视的。

关于生产要素 波特将生产要素划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初级生产要素是指天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非技术工人、资金等,高级生产要素则是指现代通讯、信息、交通等基础设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力、研究机构等。波特认为,初级生产要素重要性越来越低,因为对它的需求在减少,而跨国公司可以通过全球的市场网络来取得(当然初级生产因素对农业和以天然产品为主的产业还是非常重要的)。高级生产要素对获得竞争优势具有不容置疑的重要性。高级生产要素需要先在人力和资本上大量和持续地投资,而作为培养高级生产要素的研究所和教育计划,本身就需要高级的人才。高等级生产要素很难从外部获得,必须自己来投资创造。 从另一个角度,生产要素被分为一般生产要素和专业生产要素。高级专业人才、专业研究机构、专用的软、硬件设施等被归入专业生产要素。越是精致的产业越需要专业生产要素,而拥有专业生产要素的企业也会产生更加精致的竞争优势。 一个国家如果想通过生产要素建立起产业强大而又持久的优势,就必须发展高级生产要素和专业生产要素,这两类生产要素的可获得性与精致程度也决定了竞争优势的质量。如果国家把竞争优势建立在初级与一般生产要素的基础上,它通常是不稳定的。 波特同时指出:在实际竞争中,丰富的资源或廉价的成本因素往往造成没有效率的资源配置,另一方面,人工短缺、资源不足、地理气候条件恶劣等不利因素,反而会形成一股刺激产业创新的压力,促进企业竞争优势的持久升级。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其实可以从不利的生产要素中形成。 根据推测,资源丰富和劳动力便宜的国家应该发展劳动力密集的产业,但是这类产业对大幅度提高国民收入不会有大的突破,同时仅仅依赖初级生产要素是无法获得全球竞争力的。 国内需求市场 国内需求市场是产业发展的动力。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不同之处在与企业可以及时发现国内市场的客户需求,这是国外竞争对手所不及的,因此波特认为全球性的竞争并没有减少国内市场的重要性。 波特指出,本地客户的本质非常重要,特别是内行而挑剔的客户。假如本地客户对产品、服务的要求或挑剔程度在国际间数一数二,就会激发出该国企业的竞争优势,这个道理很简单,如果能满足最难缠的顾客,其它的客户要求就不在话下。如日本消费者在汽车消费上的挑剔是全球出名的,欧洲严格的环保要求也使许多欧洲公司的汽车环保性能、节能性能全球一流。美国人大大咧咧的消费作风惯坏了汽车工业,致使美国汽车工业在石油危机的打击面前久久缓不过神来。 另一个重要方面是预期性需求。如果本地的顾客需求领先于其他国家,这也可以成为本地企业的一种优势,因为先进的产品需要前卫的需求来支持。德国高速公路没有限速,当地汽车工业就非常卖力地满足驾驶人对高速的狂热追求,而超过200公里乃至300公里的时速在其他国家

核心竞争力钻石模型

核心竞争力钻石模型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什么是核心竞争力钻石模型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钻石模型包括两方面的涵义: 一是指企业核心竞争力水平不仅取决于企业文化、人力资源、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市场营销能力、战略管理能力、生产和服务能力等这些实质性因素水平的程度高低,更取决于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细密程度,每一个因素都分别和其他六个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如下图1所示。 二是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因素中的核心因素,其他六项因素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因素中的外围因素。企业文化与六大外围因素之间都有双实线通道相连。所谓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钻石模型就是由这六大路径支撑起来的,相互间有密切联系的六大因素通过有机结合最后形成一个交叉立体空间结构模型,这种立体结构使企业作为一个整体会有很大的“势能”,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在这六大基本路径的培植与和谐运行中提升的。模型如下图1所示: 核心竞争力钻石模型的构成因素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术,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它使公司在某一特定领域内成为领先者。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种难于模仿的、不可替代的、独特的并且是有价值的能力,是企业的一种“内在的含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主要包括下列七个方面:

1.企业文化。这里所说的企业文化是指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它的基本内容包括企业哲学、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道德和企业风尚。在我国经济转轨时期,我们只能建设并应用初级阶段的企业文化,初级阶段企业文化最好的实践方式是构建“科学决策一企业文化一管理制度”系统。即构建以企业文化为主体的企业管理模式。 2.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包括管理人才、科技人才、管理团队、员工忠诚度、员工素质和工作态度等因素。人力资源由数量与质量两方面构成,人力资源质量是指劳动者具有的综合的劳动能力水平,可用劳动者的健康状况、知识和技能水平及劳动态度来衡量;人力资源数量是指劳动者数量的规模。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人力资源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3.创新能力。创新能力主要是指技术创新能力、研究开发能力、创新意识、专利技术、开发与应用专利技术的能力,其中技术创新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因素。企业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创新,才能不断地积聚力量,积累势能,才能持续发展。 4.组织管理能力。企业组织管理能力涉及到企业的组织结构、信息传递、管理措施、内部管理、管理系统和企业内部制度等方面内容。企业组织管理能力是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小的重要因素之一。

核心竞争力分析

四、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模型分析 1.模型评析 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模型由加里·哈默尔和普拉哈拉德提出,其战略流程的出发点是企业的核心力量,意在重视企业内部动力的重视和分析。 他们认为,随着世界的发展变化,竞争加剧,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强,企业的成功不再归功于短暂的或偶然的产品开发或灵机一动的市场战略,而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现。按照他们给出的定义,核心竞争力是能使公司为客户带来特殊利益的一种独有技能或技术。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建立在企业核心资源基础上的企业技术、产品、管理、文化等的综合优势在市场上的反映,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仿效、并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能力。在激烈的竞争中,企业只有具有核心竞争力,才能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保持长盛不衰。 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模型的内容包括人才竞争力、品牌竞争力、创新竞争力、核心流程管理能力、管理信息竞争力等方面,他们是从不同方面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评价的角度。其借鉴之处在于能够深入分析企业内部力量的构成并给出合理的评价,适用于通过自我主动转型实现价值的福美乐案例。 福美乐核心竞争力分析图 2.人才竞争力维度 福美乐在转型中进行了公司领导力的提升,在经营意识、战略决策能力、高职业素养等方面进行了改变。公司对旅店进行了系列改革,提出了新旅店概念并大胆实践,要求减少不

必要的开支,如仅在入住和结账高峰期才提供接待员等措施的出台。艾柯的经理问自己的四个问题,促使他们对市场需求、竞争、创新等做出思考,这是对管理层的高标准、高要求,提高了人才的竞争力。 3.品牌竞争力维度 福美乐形成了自身的品牌文化底蕴,提高了品牌的市场认知度。将自身品牌与市场紧密衔接进行双向协调,不仅高效而且留住了文化价值。如不时提出新亮点来响应市场需求,留住老客户并吸引新客户。公司争取到了法国旅客中的很大部分,扩大了市场容量、提高了市场份额。 4.创新竞争力维度 创新竞争力是核心竞争力模型的核心维度,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归根到底是创新竞争力的提高。福美乐在进行了客户需求分析和领域前景分析后进行了非星级酒店和一星级酒店、二星级酒店的市场细分,创新地提出了分情况而论的管理经营模式,具有极大的价值,引导其成功。在发现顾客的需求偏好之后做出创新的改变,如取消了标准旅店拥有的昂贵的饭店和引人注意的休息室等,使用自动答话机减少了接待员的服务,进而使得成本降低,专注发展顾客注重的需求。 5.核心服务能力 福美乐注重优质服务能力的培育。建立了对应不同客户需要的核心管理服务体系,极大地满足了客户需求,并把握了客户需求的动向以作调整。调查顾客的满意度,征求顾客对酒店的改进建议,时刻秉持“顾客是上帝”的理念。福美乐发现顾客的偏好是“一晚舒适的安眠”,并不断为满足顾客的这一需求努力,在削减一些他们认为与该需求无关的成本项目之后,把顾客最看重的如隔音效果、卫生、床舒适度等要求做到极致。有较高的质量控制和规模经济,把顾客最看重的几个方面提高到超过一般二星级旅店的层次,吸引了大量的顾客。 6.低成本核心竞争力维度 通过分析顾客的需求,消除了昂贵的饭店和引人注目的休息厅,减少了接待员的服务房间里去除了文具、书桌、装饰品等,并利用规模经济,使得每个房间在建造成本上平均节省一半的费用,低成本使得福美乐提高了竞争力,做到了“开源节流”。

钻石模型

波特钻石模型 一、模型研究对象 分析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的宏观分析工具。 二、主要观点 波特的基本观点就是一个国家在某个行业取得国际成功的可能性程度是该国资源与才能要素、需求条件、关联和辅助性行业以及战略、结构和竞争企业四个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他不仅认为“菱形”中四个组成部分应当同时存在,方可有效地影响和促进竞争力的发展,而且还极力强调政府对四个组成部分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可以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政府行业补贴、资金市场政策、教育政策等影响到该国资源与才能要素。通过制订国内产品标准以及规范和影响购买者需求的法规,政府可以培育和塑造国内需求及其性质。通过政策和法令,政府可以影响某个行业的关联和辅助性行业。通过资金市场法规、税收政策和反托拉斯法等手段,可以影响行业企业之间的竞争。 三、模型介绍 (一)组成要素 “钻石模型”是由四个要素组成的。分别是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及其结构以及同业竞争。这四个要素是构成“钻石模型”的基本要素。此外,波特还在钻石体系内加入了机会和政府两个变量。 (二)模型分析 1.生产要素 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 虽然国家资源要素是Heckscher—Ohlin理论的中心,迈克尔·波特从生产要素特征的角度给予了详尽和新颖的分析。他把各种要素按等级划分成基本要素(或初级要素)和高级要素两大类,前者包括自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人口统计特征,后者包括通讯基础设施、复杂和熟练劳动力、科研设施以及专门技术知识。 波特认为,高级要素对竞争优势具有更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与自然赋予波特钻石理论模型的基本要素不同,高级要素是个人、企业以及政府投资的结果。因此,政府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投资—通过提高人口的普通技能和知识水平,通过刺激和鼓励在高等教育与

何为“钻石模型”

何为“钻石模型” 一、波特“钻石模型”的基本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提出了竞争三部曲理论,并对国家竞争力这一主题构建了“钻石模型”。它是分析国家和地区核心竞争力的宏观分析工具。该模型主要有四个要素组成,分别是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及结构以及同业竞争。这四个要素是构成“钻石模型”的基本要素。 生产要素:波特把生产要素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现代社会,初级生产要素的重要性逐渐减弱,而高级生产要素则发挥着更加重要的角色。 需求条件:在钻石模型中,需求条件主要是指国内市场的需求,内需市场是产业发展的动力,主要包括了需求的结构、需求的规模和需求的成长。 相关支持性产业:波特认为,单独的一个企业以至单独一个产业都很难保持竞争优势,只有形成有效的“产业集群”,上下游的产业间形成良性互动,才能使产业竞争优势持久发展。 企业战略和机构:企业的战略、组织结构和管理者对待竞争的态度,往往同国家环境、产业差异相关。一个企业要想获得成功,必须善用本国的历史文化资源,形成适应本国特殊环境的企业战略和组织结构,融入当地社会,并符合所处产业的特殊情况。 海尔成功的范例 1. “人才第一”作为海尔人才管理的基本理念

人在生产要素中高级生产要素起决定性作用,人力资源已经上升为企业资源的主导地位。在高级人才吸引、吸收、培养方面,海尔实施的“人才是第一产品”的战略,大量高学历、高科技人才加入企业,使海尔高新科技产品层出不穷。海尔还建立海尔大学,培训大量国内外海尔科技与经营人才。人才是企业经营的“第一产品”,把人才和知识放到企业的核心位置,是海尔企业成功的经验。 在研究方面,海尔具有国际化的科技开发水平,不仅拥有自己的中央研究院,而且与美国、日、德、瑞典、荷兰等国的国际化大公司在多项高技术产品方面建立多个联盟,使海尔在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等方面同国际先进技术保持同步水平。 据统计,到2007年海尔申请7883项专利,仅2007年一年就申请了875项,平均每个工作日2项发明专利。 2. 海尔实施“本土化”战略满足海外当地市场需求 在波特的“钻石模型”中,需求条件是指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包括需求的结构、需求的规模和需求的成长以及预期需求。海尔正是很好地学习了该理论的精华,并变通为其在海外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提出了“本土化”战略,开辟当地市场需求,使其产品在国外形成当地品牌,而非来自中国的产品。将开始提出的“海尔的国际化”改为现称“国际化的海尔”。这样,国外市场的需求变化此时相对转化为国内市场需求。 海尔在美国形成了三位一体生产销售模式:营销中心在纽

华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分析

华为公司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华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先进的技术。华为是全球领先的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行业的特点要求其必须具备先进的技术,华为公司具有强大的研发团队(近40000名研发人员),保证了其先进的技术,先进的技术是其产品质量的根本保证,先进的技术也使得华为公司的产品具有了卓越的品质。 2、良好的企业文化。华为人普遍认为,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在企业物质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只有靠文化资源,靠精神和文化的力量,才能战胜困难,获得发展。华为公司的愿景是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为人们提供最先进的电信设备和服务,成为全球最先进的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使命是聚焦客户关注的挑战和压力,提供有竞争力的通信解决方案和服务,持续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战略是以客户为中心。华为良好的企业文化主要体现在其核心价值观上,主要有:成就客户、艰苦奋斗、自我批判、开放进取、至诚守信、团队合作、聚焦、创新、稳健、和谐。华为内部面向市场的态度是通过无依赖的市场压力传递,使内部机制永远处于激活状态。良好的企业文化为团队之间合作的一致性提供了内在基础,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内耗,使得协同效应达到最大化,大大提高了管理的效率,,推动了华为公司的发展。 3、合理的组织结构。华为公司的人力资源分布呈哑铃型结构,研发和市场各占40%,行政和生产人员只占20%;在华为公司内部实行二维结构,即按战略性事业划分的事业部和按地区战略划分的地区公司,同时又建立了完善的沟通机制,保证了组织的灵活性。这样构筑了华为卓越的研发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而这两种能力的结合就构成了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创新能力,极大地推动了华为公司的发展。 4、最普遍的客户关系,即卓越的客户响应。华为公司把战壕修到离客户最近的地方去,在每个地市建立客户服务中心,加强在地市一级城市的营销服务网络,以前的销售经理转变为客户代表,也就是代表客户来监督提高华为的服务水平。客户一有问题,就能在身边和华为的工程师沟通,每当集中采购时,需要地市公司这些使用单位提出需求和意见,构筑了决策者、技术人员、使用者、经营部门、财务部门等等全方位的客户关系,成功地构建了卓越的客户响应机制,最大限度地赢得了客户,推动了华为公司的发展。 5、低成本研发。华为是全球化的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其主要竞争对手是全球先进的电

核心竞争力钻石模型

核心竞争力钻石模型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什么是核心竞争力钻石模型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钻石模型包括两方面的涵义: 一是指企业核心竞争力水平不仅取决于企业文化、人力资源、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市场营销能力、战略管理能力、生产和服务能力等这些实质性因素水平的程度高低,更取决于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细密程度,每一个因素都分别和其他六个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如下图1所示。 二是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因素中的核心因素,其他六项因素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因素中的外围因素。企业文化与六大外围因素之间都有双实线通道相连。所谓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钻石模型就是由这六大路径支撑起来的,相互间有密切联系的六大因素通过有机结合最后形成一个交叉立体空间结构模型,这种立体结构使企业作为一个整体会有很大的“势能”,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在这六大基本路径的培植与和谐运行中提升的。模型如下图1所示: 核心竞争力钻石模型的构成因素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术,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它使公司在某一特定领域内成为领先者。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种难于模仿的、不可替代的、独特的并且是有价值的能力,是企业的一种“内在的含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主要包括下列七个方面: 1.企业文化。这里所说的企业文化是指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它的基本内容包括企业哲学、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道德和企业风尚。在我国经济转轨时期,我们只能建设并应用初级阶段的企业文

化,初级阶段企业文化最好的实践方式是构建“科学决策一企业文化一管理制度”系统。即构建以企业文化为主体的企业管理模式。 2.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包括管理人才、科技人才、管理团队、员工忠诚度、员工素质和工作态度等因素。人力资源由数量与质量两方面构成,人力资源质量是指劳动者具有的综合的劳动能力水平,可用劳动者的健康状况、知识和技能水平及劳动态度来衡量;人力资源数量是指劳动者数量的规模。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人力资源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3.创新能力。创新能力主要是指技术创新能力、研究开发能力、创新意识、专利技术、开发与应用专利技术的能力,其中技术创新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因素。企业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创新,才能不断地积聚力量,积累势能,才能持续发展。 4.组织管理能力。企业组织管理能力涉及到企业的组织结构、信息传递、管理措施、内部管理、管理系统和企业内部制度等方面内容。企业组织管理能力是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小的重要因素之一。 5.市场营销能力。市场营销涉及到企业营销过程、销售网络和销售渠道的管理与控制、市场策划、企业品牌、知名度和信誉度等。对企业来讲,市场营销能力就是创造市场需求的能力,它直接决定了企业把握市场主动权的大小和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企业能否自如地运行在规模经济的水平上。 6.战略管理能力。战略管理能力包括战略规划水平,战略资源配置与实施能力,整合资金、财力、设备及社会关系网的能力。资源能力、战略管理能力是企业在把握未来市场和环境的前提下,明确发展目标和方向,对资源进行有效地利用,并对企业发展进行科学规划、组织管理和控制的能力,是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7.生产和服务能力。‘这里所说的生产和服务能力是指企业满足市场需求的综合能力,包括产品和服务的性能、质量、品种、价格、分销和促销等

用钻石模型分析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备课讲稿

用钻石模型分析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

用钻石模型分析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 伴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和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制造业迅速成长,制造业是现代工业的主体,其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高低.文章主要运用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从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及辅助产业状况、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方式、机遇与政府六个方面客观地分析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状况,在此基础上找出提升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以期对今后的制造业发展提供政策性的建议. 一、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现状 加人WTO以来。中国制造业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制造业中将近两百类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但中国制造业还存在大而不强,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 1.制造业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我国国民经济20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是与第二产业.尤其是与制造业的高速增长联系在一起的.这也正是工业化中后期的一个显著特征。2000年一2007年,我国第二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除2001年和2002年不到50%.其余均远高于50%,并且远高于第一、第三产业,制造业在第二产业GDP贡献率占90%以上.因此制造业对中国经济的拉动效应是显而易见的。 2.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优势正逐渐降低。我国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我国的优势产业在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是低劳动成本。低水平的劳动力成本支持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工资水平逐渐上升。低附加值的工厂必然从中国迁移到劳动力成本更加低廉的国家。 3.制造业高附加值产品竞争优势缺乏。虽然我国有200多种制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其中玩具占全球产量的70%,鞋类产品占全球产量的50%.彩电占全球产量的45%。空调占全球产量的30%。纺织品服装贸易占全球的24%,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很少。在2008年度《世界500强》排行榜上,中国企业则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上榜企业数量也只达到35家(内地25家、香港4家、台湾6家)。制造型企业上榜的更是稀少。缺乏品牌效应,产品附加值必然降低,最终导致处于竞争劣势。4.制造业大部分企业被国外企业主导。在经济全球化下,大规模收购、兼并愈演愈烈。外国企业不断扩大市场份额,有些企业几乎垄断了中国市场。据统计,外资股份在传真机、摄影机市场分别占98%、99%。移动通信占80%。电脑占75%,汽车占70%及数字式程序控制开关占50%.可以说外资在很多企业占有绝对控股地位。在中国微电子产业研发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8家大型企业中。5家是中外合资企业。1家外商独资企业。而5家合资企业中,只有l家由中国企业控股;在工程机械业。126家合资企业中36%由国外控股,47%中国控股,17%对等控股。虽然FDI会促进中国经济发展,但无疑也会带来潜在的威胁。 二、影响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因素 1.生产要素条件方面。波特认为生产要素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而在高级生产要素中高技术人才、知识资源、资金投入等起关键作用。 (1)人力资源。人力资源除了包括劳动力成本外,还包括劳动力熟练程度、高级专业化人才等方面。我国制造业人力资源的实际情况是:全国大中型企业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职工人数为发达国家的l0%~16%.可见,中国制造业的人力资源竞争力比较弱。同时低劳动成本严重制约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很多企业把自动化的工艺化整为零.分解成工人可以简单操作的手工工

核心竞争力分析模型

核心竞争力分析模型 核心竞争力分析模型(Core competence analysis)—分析企业有效竞争和成长的重要工具 目录 1 什么是核心竞争力分析模型? 2 自内而外的企业战略(Inside-out Corporate Strategy) 3 核心竞争力的识别标准 4 识别核心竞争力的三个测试 5 构建核心竞争力 6 核心僵化? 7 核心竞争力分析模型在企业中应用[1] 8 核心竞争力分析模型案例分析 8.1 案例一:沃尔玛的核心竞争力分析[2] 8.2 案例二:房地产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模型 9 相关条目 10 参考文献 什么是核心竞争力分析模型? 1990年,美国著名管理学者加里·哈默尔和普拉哈拉德的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模型是一个著名的企业战略模型,其战略流程的出发点是企业的核心力量。 他们认为,随着世界的发展变化,竞争加剧,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强,企业的成功不再归功于短暂的或偶然的产品开发或灵机一动的市场战略,而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现。按照他们给出的定义,核心竞争力是能使公司为客户带来特殊利益的一种独有技能或技术。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建立在企业核心资源基础上的企业技术、产品、管理、文化等的综合优势在市场上的反映,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仿效、并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能力。在激烈的竞争中,企业只有具有核心竞争力,才能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保持长盛不衰。 自内而外的企业战略(Inside-out Corporate Strategy) 传统的自外而内(Outside-in)战略(例如:波特五力分析模型),总是将市场、竞争对手、消费者置于战略设计流程的出发点上。核心竞争力理论恰好与其相反,认为从长远来看,企业的竞争优势取决于企业能否以低成本、并以超过对手的速度构建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能够造就料想不到的产品。竞争优势的真正源泉是企业围绕其竞争力整合、巩固工艺技术和生产技能的能力,据此,小企业能够快速调整适应变化了的商业环境。核心竞争力是具体的、固有的、整合的或应用型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各种不同组合。 Hamel和Prahalad在他们的《企业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1990)一文中,驳斥了传统的组合战略。根据他们的观点,把战略事业单元(SBU)放在首位,是一个明显的时代错误。Hamel和Prahalad认为,应该围绕共享的竞争核心来构建企业。

核心竞争力钻石模型

什么是核心竞争力钻石模型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钻石模型包括两方面的涵义: 一是指企业核心竞争力水平不仅取决于企业文化、人力资源、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市场营销能力、战略管理能力、生产和服务能力等这些实质性因素水平的程度高低,更取决于这些因 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细密程度,每一个因素都分别和其他六个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如下图1所示。 二是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因素中的核心因素,其他六项因素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因素中的外围因素。企业文化与六大外围因素之间都有双实线通道相连。所谓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钻石模型就是由这六大路径支撑起来的,相互间有密切联系 的六大因素通过有机结合最后形成一个交叉立体空间结构模型, 这种立体结构使企业作为一个整体会有很大的“势能”,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在这六大基本路径的培植与和谐运行中提升的。模型如下图1所示: 核心竞争力钻石模型的构成因素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术,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它使公司在某一特定领域内成为领先者。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种难于模仿的、不可替代的、独特的并且是有价值的能力,是

企业的一种“内在的含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主要包括下列七个方面: 1.企业文化。这里所说的企业文化是指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它的基本内容包括企业哲学、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道德和企业风尚。在我国经济转轨时期,我们只能建设并应用初级阶段的企业文化,初级阶段企业文化最好的实践方式是构建“科学决策一企业文化一管理制度”系统。即构建以企业文化为主体的企业管理模式。 2.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包括管理人才、科技人才、管理团队、员工忠诚度、员工素质和工作态度等因素。人力资源由数量与质量两方面构成,人力资源质量是指劳动者具有的综合的劳动能力 水平,可用劳动者的健康状况、知识和技能水平及劳动态度来衡量;人力资源数量是指劳动者数量的规模。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人力资源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3.创新能力。创新能力主要是指技术创新能力、研究开发能力、创新意识、专利技术、开发与应用专利技术的能力,其中技术创新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因素。企业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创新,才能不断地积聚力量,积累势能,才能持续发展。 4.组织管理能力。企业组织管理能力涉及到企业的组织结构、信息传递、管理措施、内部管理、管理系统和企业内部制度等方

企业知识竞争力的演进路径与价值链管理模型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企业知识竞争力的演进路径与价值链管理模型 作者:陈建校, 方静, Chen Jianxiao, Fang Jing 作者单位: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64 刊名: 中国科技论坛 英文刊名:FORUM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年,卷(期):2009,""(10) 被引用次数:0次 相似文献(9条) 1.期刊论文王江.WANG Jiang企业动态知识竞争力及其识别系统-科学学研究2008,26(2) 在定义企业动态知识竞争力内涵的基础上,针对如何分析和识别企业动态知识竞争力,构建了动态知识竞争力的识别框架,提出了一种基于"递进层次分析法"的动态知识竞争力识别方法.该方法从企业的价值链人手,从客户价值的角度,首先识别出企业的关键知识竞争力;再以延展性和独特性为标准,识别出核心知识竞争力;最后依据动态性识别出企业的动态知识竞争力.并举实例说明了如何应用该方法识别企业的动态知识竞争力. 2.期刊论文王江.金占明.WANG Jiang.JIN Zhanming核心知识竞争力与企业多元化战略-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5,26(10) 在阐明企业核心知识竞争力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核心知识竞争力的价值性、延展性、独特性和动态性的评判标准,给出了一种基于"核心知识竞争力"的企业多元化战略划分方法,并结合实例阐述了基于核心知识竞争力的企业多元化战略选择过程. 3.期刊论文刘希宋.王毅.喻登科2001-2006年我国知识竞争力的战略评价-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19) 在回顾知识竞争力和战略评价文献的基础上,从知识产出、知识经济效益、核心竞争力和持续竞争优势4个维度构建我国知识竞争力战略评价框架,并设计评价指标体系;采集我国2001-2006年的统计数据,利用熵权TOPSIS方法对我国知识竞争力进行战略评价实证分析;再运用计量分析方法研究知识竞争力战略指数与我国人均GDP之间的关系.得出我国知识竞争力稳步提升且大力促进经济增长的结论. 4.学位论文孙倩基于知识竞争力的我国汽车企业研发价值链环节优化研究2007 本文论述了基于知识竞争力的我国汽车企业研发价值链环节优化研究。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激烈竞争,知识在新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而知识取代自然资源和金融资产成为企业极具优势的竞争性资源的观念也逐步得到广泛的认同。因此,企业中基于知识的活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关于知识竞争力的研究也开始逐步深化。 价值链研究是剖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基本工具,它是一种系统性研究企业竞争优势的方法。企业在一个特定产业内所进行的各种业务活动的组合构成了该企业的价值链。总体而言,同一产业内,企业价值链的差异性是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2](M. Porter,1985)。而为了获得并保持持续竞争优势,企业需要根据环境变化和自身情况调整优化其价值链。 在知识经济时代,价值链的优化方向和知识资源的联系越发密切。因此,明确知识在价值链中的分布与作用,进而探讨如何调整企业价值链以获取更大的竞争优势是一个崭新的课题。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变化,许多传统制造业随着产业发展阶段的提升与产业链的不断成熟,已经开始注重技术研发领域的竞争,这其中汽车产业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行业。可是我国汽车企业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和自给自足经济思想的影响,还是过多地将价值链上下游的业务活动都整合在企业内部(即一体化),而忽视了对于高知识含量业务的重视。在汽车知识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我国的整车制造企业还是呈现出制造技术水平落后,缺乏自主品牌与研发能力等不利的局面。如果不对价值链活动进行调整,汽车产业将始终徘徊于低附加值的业务活动之中,无法占领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国际竞争力更无从谈起。因此,从知识竞争力的角度出发,我国汽车企业必须调整、优化价值链,强化知识含量高和增值潜力大的价值链活动,力争获得并保持以知识创新为核心的竞争优势,才能从整体上提高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基于上述研究背景,将研究对象锁定在汽车企业的研发价值链上,通过对价值链优化理论和知识竞争力理论相关文献的回顾,明确在知识背景下企业价值链优化的具体含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企业组织治理形式、知识活动和知识竞争力三者之间的联系。着重考察了我国汽车企业研发价值链的发展现状,并且通过国内外汽车企业研发现状的比较,明确了从知识视角下我国汽车企业研发活动存在的问题。之后,建立了基于知识竞争力的企业研发价值链优化的理论模型,并基于之前的分析提出了假设,并且通过问卷调研的方法收集了36家汽车企业样本,通过数据分析和回归模型得出相关结论。最后,在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汽车企业研发价值链优化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5.期刊论文项国鹏知识管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南开管理评论2001,4(6) 本文分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知识属性,综合出核心知识竞争力和核心能动力是其构成维度,为利用知识管理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了理论前提。并以复杂性科学理论为工具,根据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过程中的知识流,指出了利用知识管理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具体措施,为知识经济形势下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建立它与知识管理的有机联系提供理论启示。 6.期刊论文跨国战略联盟的经济学释义-生产力研究2005,""(8) 西方学者从交易费用解释、价值链、知识竞争力等角度对跨国公司战略联盟进行释义.我们认为,跨国战略联盟是一个具有层次性和综合性的概念:从外观上看,跨国联盟是一种以价值链为纽带的准市场网络组织,其实质则是企业间为竞争而合作的同盟搏弈,企业缔结战略联盟的根本目的有二:降低交易费用,培育、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7.期刊论文焦玉英.张忠衡.JIAO Yu-ying.ZHANG Zhong-heng论企业核心竞争力及其环境、运行机制-中国软科 学2000,""(6) 核心竞争力是伴随知识经济而产生的一个新概念,是传统意义上竞争的深层次发展.本文主要探讨了与企业核心知识竞争力有关的问题及运行机制,诸如以人为本的知识管理及其信息支持机制等.因此,企业应在大力发展其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 8.期刊论文周宁宁.娄安举以知识管理提升对企业知识竞争力的支撑-中国外资2009,""(6) 知识经济时代,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本文通过对知识管理、企业知识竞争力概念以及二者关系的阐述,指出了以知识管理来提升企业的知识竞争力,具有现实意义. 9.期刊论文朱永刚知识型员工激励浅析-中国外资2010,""(2) 21世纪企业最激烈的竞争是人才,知识型员工是企业知识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本文在对知识型员工定义、特点、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措施进行分析,探讨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管理方法,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c9884559.html,/Periodical_zgkjlt200910019.aspx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