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试题解题策略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试题解题策略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试题解题策略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试题解题策略

题型1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试题解题策略角度1化学能与热能、电能的相互转化综合判断与计算

[题型解读]化学能与热能、电能的相互转化是高考的必考热点内容。试题形式常与能量图像,电化学装置图为背景进行综合考查,一般难度中档。

近几年高考的命题角度主要有①根据能量图像判断焓变ΔH;②结合盖斯定律进行ΔH计算或书写热化学方程式;③结合背景材料或装置图示进行原电池原理、电解原理的问题分析;④书写一定背景下的电极反应式;⑤一定条件的电化学计算等。预测2016年高考命题不会超出上述命题角度,特别是盖斯定律的应用和一定背景的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仍会是命题的热点。

(1)(2015·菏泽一模)(3分)甲醇是重要的可再生燃料。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2CH3OH(l)+3O2(g)===2CO2(g)+4H2O(g)ΔH=-1 kJ/mol

2CO(g)+O2(g)===2CO2(g)ΔH=-kJ/mol

H2O(g)===H2O(l)ΔH=-kJ/mol

则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015·泰安二模)(19分)氧化还原反应与生产、生活、科技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银制器皿日久表面变黑是因为表面生成了Ag2S的缘故,该现象属于________腐蚀。如果加入一定浓度硝酸将发生反应3Ag2S+8HNO3===6AgNO3+3S↓+2NO↑+4H2O,同时Ag与硝酸反应生成AgNO3、NO、H2O,当生成mL

的气体时,参加反应硝酸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图1

②在如图1所示的原电池装置中,负极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 +的移动方向为________;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电路中转移 mol e -时,交换膜左侧溶液中离子减少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图2

③电解NO 制备NH 4NO 3原理如图2所示,接电源正极的电极为________(填X 或Y),X 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使电解产物完全转化为NH 4NO 3,需要补充的物质A 的化学式为________。

【信息提取】 (2)①n (HNO 3)∶n (NO)=8∶2――――――――――→n NO = mol n (HNO 3)=

mol ;

②右侧通Cl 2――→得电子

右端为正极;左端电极反应为Ag -e -+Cl -===AgCl ;右侧溶液增加Cl -,H +向右侧溶液移动;

\

③NO→NH +

4――→得电子X 为阴极,NO→NO -3――→失电子Y 为阳极。

【标准答案】(1)CH3OH(l)+O2(g)===CO(g)+2H2O(l)ΔH=-kJ/mol(3分)

(2)①化学(2分)mol或4×10-3mol(3分)

②Ag-e-+Cl-===AgCl(2分)向右(2分)

2Ag+Cl2===2AgCl(2分)mol(2分)

③Y(2分)NO+6H++5e-===NH+4+H2O(2分)NH3或NH3·H2O(2分)

【评分细则】(1)化学计量数与ΔH不一致不给分,不注明状态不给分,ΔH 的符号,单位错的不给分。

(2)①只填“化学”才得分,其他不给分;无单位的不给分。

②写成Ag-e-===Ag+不给分,写成2Ag-2e-+2Cl-===2AgCl的给分,mol 漏掉单位的不给分。

③写成3NO+18H++15e-===3NH+4+3H2O也给分,但不配平不给分。

^

1.审题忠告

(1)利用盖斯定律确定热化学方程式或焓变ΔH时要做到:①明确待求热化学方程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②处理已知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和焓变;

③叠加处理热化学方程式确定答案。

(2)对电化学中的电极反应式的书写要做到:

①根据题意或装置图示明确“原电池”“电解池”或“电镀池”;

②明确电极;

③根据电极反应物和介质确定产物进而写出电极反应式。

(3)对电化学计算要利用各电极转移的电子数相等求未知量。

2.答题忠告

(1)对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要注意

]

①注明状态;

②ΔH的符号与单位;

③ΔH与化学计量数的一致性。

(2)对电极反应式的书写要注意

①配平(原子守恒、电荷守恒、电子守恒);

②产物粒子在介质中能存在;

③得、失电子要填准,得电子写(+n e-),失电子写(-n e-)。

(3)对物理量的填写要填准单位,千万不要漏掉单位。

1.(2015·济宁二模)(1)消除汽车尾气中的NO、CO,有利于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已知如下信息:

Ⅰ.

Ⅱ.N2(g)+O2(g)===2NO(g)ΔH1;2CO(g)+O2(g)===2CO2(g)ΔH2=-565 kJ·mol-1

①ΔH1=__________。

②在催化剂作用下NO和CO转化为无毒气体,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间接电化学法除去NO的过程,如下图所示:已知电解池的阴极室中溶液的pH在4~7之间,写出阴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吸收池中除去NO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为探究Ag+和Fe2+反应,按如图连接装置并加入药品(盐桥中的物质不参与反应),发现电压表指针偏移。电子由石墨经导线流向银。放置一段时间后,向甲烧杯中逐渐加入浓Fe2(SO4)3溶液,发现电压表指针的变化依次为:偏移减小―→回到零点―→逆向偏移。则电压表指针逆向偏移后,银为________极(填“正”或“负”)。由实验得出Ag+和Fe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①ΔH1=(+945 kJ·mol-1+498 kJ·mol-1)+(-630×2)kJ·mol-1=+183 kJ·mol-1;

/

②由N2(g)+O2(g)===2NO(g)ΔH1=+183 kJ·mol-1和2CO(g)+O2(g)===2CO2(g)ΔH2=-565 kJ·mol-1,根据盖斯定律可知2NO(g)+2CO(g)===N2(g)+2CO2(g)的ΔH=-ΔH1+ΔH2=-748 kJ·mol-1。

(2)由图所示,阴极反应为HSO-3变成S2O2-4,其反应式为2HSO-3+2e-+2H+===S2O2-4+2H2O。吸收池中的反应为NO和S2O2-4反应生成N2和HSO-3其反应为2NO+2S2O2-4+2H2O===N2+4HSO-3。

(3)根据装置,正向偏移时,Ag++e-===Ag,Fe2+-e-===Fe3+,银为正极;加入浓Fe2(SO4)3溶液,逆向偏移时,银为负极。

【答案】(1)①+183 kJ·mol-1②2NO(g)+2CO(g)===N2(g)+2CO2(g)ΔH

=-748 kJ·mol-1

(2)2HSO-3+2e-+2H+===S2O2-4+2H2O

2NO+2S2O2-4+2H2O===N2+4HSO-3

(3)负Ag++Fe2+Ag+Fe3+(不写“”不给分)

角度2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试题的综合判断与计算

[题型解读]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是高考必考的热点内容,试题的呈现形式常结合图表、图像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解题能力,综合性较强,一般难度为中档。

近几年高考的命题角度主要有(1)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平衡移动的判断;(2)平衡状态的判定;(3)化学平衡常数的定义式、影响因素和含义的理解;(4)反应速率、平衡常数、转化率的相关计算;(5)平衡常数的应用;(6)反应速率和平衡图像的综合分析。预测2016年对反应速率的计算、平衡常数的有关计算和应用仍是命题的重中之重。

'

Ⅰ.(2015·青岛二模)(13分)(1)2SO2(g)+O2(g)2SO3(g)ΔH=-198 kJ·mol-1是制备硫酸的重要反应。在容积为V L的密闭容器中起始充入2 mol SO2和1 mol O2,反应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反应体系总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与实验a相比,实验b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判断的依据________。

(2)二氧化硫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发生如下反应:SO2(g)+NO2(g)SO3(g)+NO(g)ΔH=-42 kJ·mol-1。在1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SO2(g)和NO2(g),所得

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

编号温度

起始时物质的量/mol平衡时物质的量/mol

n(SO2)n(NO2)n(NO)

甲T1

:T2

丙T2a

2(g)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S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丙中,达到平衡时,NO2的转化率为________。

③由表中数据可推知,T1________T2(填“>”“<”或“=”),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2015·泰安二模)(9分)CO可用于合成甲醇,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ΔH=-kJ·mol-1。

(1)在容积为1 L的恒容容器中,分别研究在230 ℃、250 ℃和270 ℃三种温度下合成甲醇的规律。如图是上述三种温度下H2和CO的起始组成比(起始时CO 的物质的量均为 1 mol)与CO平衡转化率的关系,则曲线z对应的温度是________℃;该温度下上述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________。

曲线上a、b、c点对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K3,则K1、K2、K3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

(2)在密闭容器里按体积比为1∶2充入一氧化碳和氢气,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当改变某一反应条件后,下列变化能说明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正反应速率瞬间增大,后逐渐减小

B.混合气体的密度增大

C.化学平衡常数K值增大

D.反应物的体积百分含量增大

【信息提取】Ⅰ.(1)由图中到达平衡的时间不同,平衡时b条件下压强减小的倍数小?温度改变且T b>T a。

(2)①ΔQ=kJ?Δn(SO2)=mol?v(SO2);

②乙中的平衡浓度?K(T2)?α(NO2);

③ΔH=-42 kJ·mol-1?升高温度K减小?T1、T2的大小。

Ⅱ.ΔH=-kJ·mol-1?升温平衡左移?α减小?T(z)>T(y)>T(x)?K a=K b<K c图像a点?α(CO)=50%,n(H2)∶n(CO)=?n(CO)=1 mol,n(H2)=mol。

【标准答案】Ⅰ.(1)升高温度(2分)实验b与a相比,反应速率快,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2分)

(2)① mol·L-1·min-1(2分)②40%(2分)

③<(2分)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T2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1,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T1<T2(3分)

Ⅱ.(1)270(2分)4(2分)K1=K2<K3(2分)

(2)AC(3分)

【评分细则】Ⅰ.(1)“b与a相比,反应到达平衡的时间短,温度高”也可得分;条件只答“温度”不给分。

(2)①漏掉速率单位或单位错不给分;②转化率写成“”扣1分;③“<”写“小于”不给分;未算出K1、K2的值扣2分。

Ⅱ.(1)平衡常数不注单位不扣分,写错扣1分,“K3>K1=K2”也给分;

(2)少A或少C扣2分,多选B或D不给分。

1.审题忠告

(1)对于图像分析要明确三步①“一看”——看图像。a.看面:弄清纵、横坐标的含义。b.看线:弄清线的走向、变化趋势及线的陡与平。c.看点:弄清曲线上点的含义,特别是一些特殊点,如与坐标轴的交点、曲线的交点、拐点、最高点与最低点等。d.看量的变化:弄清是浓度变化、温度变化还是转化率的变化。e.看要不要作辅助线:如等温线、等压线等。②“二想”——想规律。看完线后联想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③“三判断”——得结论。通过对比分析,作出正确判断。

(2)对于反应速率、平衡常数、转化率计算要明确三种量:一是起始量(物质的量或浓度)二是变化量,三是平衡量;用变化量求反应速率和转化率,用平衡浓度求平衡常数。

{

(3)对化学平衡状态的比较分析时要审清两个条件:①恒温恒容;②恒温恒压。

2.答题忠告

(1)利用“三段式”计算v、α、K时,要特别注意用什么时量,用什么物理量计算,心中要清楚,如计算平衡常数K时,不能用平衡时的物质的量,而用平衡时

的物质的量浓度代入。

(2)在填写某些物理量时要注意单位。

(3)在填空时要注意题中要求。

(4)在判断K变化时只考虑温度是否变化。

(5)利用改变容器容积(p改变)判断平衡移动时,要注意体积变化的倍数与浓度变化的倍数的大小。

2.(2015·试题调研)N2O5是一种无色新型硝化剂,其制备和在含能材料合成中的应用成为研究热点。一定温度下,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N2O5发生下列反应:2N2O5(g)4NO2(g)+O2(g)ΔH,加热时混合气体的颜色加深,下表为反应在T1温度下的部分实验数据:

t/s @

50100150200

c(N2O5)/mol·L-1|

(1)上述反应中ΔH________0(填“>”“<”或“=”)。

(2)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得出N2O5分解速率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

(3)100 s内NO2的平均生成速率为________,在T1温度下达到平衡时,N2O5的转化率α(N2O5)=________。

(4)在T1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为________;其他条件不变,在T2温度下,反应100 s时测得NO2的浓度为mol·L-1,则T2________T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T1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时,再向容器中充入mol N2O5,平衡向________

移动,N2O5的转化率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6)已知亚硝酸是弱酸,用NaOH溶液吸收平衡体系中的N2O5、NO2,得到含NaNO3和NaNO2的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溶液中c(Na+)===c(NO-3)+c(NO-2)

B.溶液中c(Na+)>c(NO-3)>c(NO-2)>c(OH-)>c(H+)

/

C.加水稀释该溶液,可使溶液pH小于7

D.溶液中存在c(OH-)===c(H+)+c(HNO2)

【解析】(1)N2O5无色,NO2为红棕色,加热时混合气体的颜色加深,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是吸热反应。(2)从表中实验数据分析,T1温度下,N2O5分解速率先快后慢,最后保持不变。

(3)v(NO2)=2v(N2O5)=-mol·L-1

100 s×2=mol·L

-1·s-1,α(N2O5)=

-mol·L-1

mol·L-1×100%=60%。

(4)反应在T1温度达到平衡时,c(O2)=mol·L-1,c(NO2)=mol·L-1,c(N2O5)

=mol·L-1,K=c O2·c4NO2

c2N2O5=错误!=486;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

平衡常数和反应速率均增大,NO2的浓度应增大,但在温度为T1、反应100 s时,NO2的浓度是mol·L-1,大于T2时的mol·L-1,这说明T2小于T1。(5)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N2O5,反应物浓度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利用中间容器法可得N2O5的转化率将减小。

(6)NaOH与N2O5、NO2的反应分别为N2O5+2NaOH===2NaNO3+H2O,2NO2+2NaOH===NaNO3+NaNO2+H2O,NaNO2在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NO-2+H2O HNO2+OH-,根据物料守恒:c(Na+)=c(NO-3)+c(NO-2)+c(HNO2),A项错误;溶液显碱性:c(Na+)>c(NO-3)>c(NO-2)>c(OH-)>c(H+),B项正确;NO-2水解使溶液显碱性,加水稀释可使其pH接近7,不可能小于7,C项错误;根据质

子守恒知,c(OH-)=c(H+)+c(HNO2),D项正确。

【答案】(1)>(2)T1温度下,N2O5分解速率先快后慢,最后保持不变(3) mol·L-1·s-160%(4)486小于(5)正反应方向减小

角度3水溶液中离子平衡试题的综合判断

[题型解读]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是高考的热点内容,试题呈现的形式多种多样,如表格形式、图像形式和实验形式。题目难度往往较大,综合性较强,思维性较强。

近几年高考的命题角度主要有①水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判断;②水溶液的酸碱性;③酸碱反应过程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④电离常数、水的离子积、水解常数、K sp的关系及其计算;⑤某些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⑥pH曲线的理解与应用等。预测2016年高考仍会以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离子浓度大小比较、c(H+)H2O和pH的计算为重点进行命题。

(

(1)(2015·潍坊二模)(6分)相同温度下等浓度的NH4NO3和NH4NO2两份溶液,测得NH4NO2溶液中c(NH+4)较小,试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ol·L-1NH4NO2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常温下NO-2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K h=________mol·L-1(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已知HNO2的电离常数K a=×10-4mol·L-1,NH3·H2O的电离常数K b=×10-5mol·L-1)。

(2)(7分)美国化学家发明一种新型催化剂可以在常温下合成氨,将其附着在电池的正负极上实现氮的电化学固定,其装置示意图如下:

则开始阶段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忽略电解过程中溶液体积变化,当电池中正极区溶液pH=7时,溶液中NH3·H2O的浓度为________(K b=2×10-5mol·L-1);当电池中正极区呈红色时,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5·济宁二模)(5分)工业上可以用NaOH溶液或氨水吸收过量的SO2,分别生成NaHSO3、NH4HSO3,其水溶液均呈酸性。相同条件下,同浓度的两种酸式盐的水溶液中c(SO2-3)较小的是________,用文字和化学用语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9分)现有① mol/L NaOH溶液和② mol/L HX溶液。已知:①中由水电离出的c(OH-)小于②中由水电离出的c(H+)。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将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某温度下,向一定体积②溶液中逐滴加入①溶液,

溶液中pOH[pOH=-lg c(OH-)]与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则Q点加入①溶液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起始

②溶液的体积;对应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M点________N

点(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③在25 ℃下,将a mol·L-1的NaX溶液与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后测得溶液pH=7,则(填“>”“<”或“=”);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HX的电离常数K a=________。

'

【信息提取】(1)K a=×10-4>K b=×10-5?NH+4的水解程度大于NO-2的水解程度?c(H+)>c(OH-)。

(2)①左通N2右通H2?左电极为正极,右电极为负极?H+移向左侧溶液;

②正极区呈红色?c(OH-)>c(H+)。

(3)HSO-3H++SO2-3?NH+4水解生成H+?HSO-3电离平衡左移。

(4)c(OH-)H2O(①)小于c(OH-)H2O(②)?HX为弱酸;pOH=-lg c(OH-)?pOH

越大,c(OH-)越小;HX H++X-?K a=c H+·c X-

c HX。

【标准答案】(1)NO-2水解呈碱性,使NH+4的水解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动,促进水解(2分)c(NO-2)>c(NH+4)>c(H+)>c(OH-)(2分)×10-11(2分)

(2)N2+8H++6e-===2NH+4(2分)

5×10-3 mol/L(3分)c(NH+4)>c(Cl-)>c(OH-)>c(H+)(2分)

(3)NH4HSO3(2分)HSO-3H++SO2-3,NH+4水解使c(H+)增大,电离平衡左移,c(SO2-3)减小(3分)

(4)①c(Na+)>c(X-)>c(OH-)>c(H+)(2分)

②小于(1分)等于(1分)

③>(2分)(a-×10-5(3分)

【评分细则】(1)NO-2水解呈碱性和促进NH+4水解两要点各1分;离子浓度比较时,不用浓度符号c(X)表示的不给分。

(2)不配平不给分;写成:N2+6H++6e-===2NH3不给分,写成N2+8H2O+6e-===2NH+4+8OH-的不给分;漏掉单位或错写单位不给分;

(3)无“HSO-3H++SO2-3”化学用语,扣1分,要点不全酌情扣分。

(4)②填“<”,“=”不给分;③填“大于”不给分;填(100 a-1)×10-7也给分,其他合理代数式也给分。

1.审题忠告

(1)对于溶液中水电离程度的判断时要做到:①明确酸、碱溶液(抑制水电离)还是水解呈酸性或碱性的盐溶液(促进水电离);②酸、碱电离出的c(H+)或c(OH

-)越大,对水电离抑制越大;水解生成的c(H+)或c(OH-)越大,对水电离促进越大。

(2)对同一溶液中不同粒子浓度比较时,要做到:①明确单一溶液还是混合液;②分析溶液中溶质粒子的电离和水解问题包括程度大小;③分析溶液中粒子的来源途径;④理解溶液中的两守恒(电离守恒和物料守恒)及应用。

(3)对于溶液中某些常数的应用要知道下列关系:①K W=c(H+)·c(OH-),

*

②HA H++A-的K a=c H+·c A-

c HA,

③A-+H2O HA+OH-的K h=c OH-·c HA

c A-,

④K h=K W K a,

⑤XY(s)+Z-(aq)XZ(s)+Y-(aq)的K=c Y-

c Z-=

K sp XY

K sp XZ。

2.答题忠告

(1)在守恒式中要注意系数不能遗漏。

①在列电荷守恒式时,注意离子所带电荷的多少,不要简单地认为只是各离子浓度的相加,如2c(CO2-3)的系数“2”不可漏掉;

②在列物料守恒式时,离子浓度系数不能漏写或颠倒。如Na2S溶液中的物料守恒式中,“2”表示c(Na+)是溶液中各种硫元素存在形式的硫原子总浓度的2倍。

(2)在比较溶液中某些离子大小时①不要忽略水的微弱电离,②不能违背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如氨水溶液与盐酸混合液中不能出现c(NH+4)>c(Cl-)>

c(H+)>c(OH-)。

;

(3)对酸式盐、酸及其盐、碱及其盐的溶液分析时要注意分析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的大小。

(4)对水溶液的平衡常数计算时要做到①写准表达式;②根据题意寻找表达式中各粒子浓度。

3.(2015·北京海淀区期末)电解质的水溶液中存在离子平衡。

(1)醋酸是常见的弱酸。

①醋酸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方法中,可以使醋酸稀溶液中CH3COOH的电离程度增大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滴加少量浓盐酸b.微热溶液

c.加水稀释d.加入少量醋酸钠晶体-

(2)用mol·L-1NaOH溶液分别滴定体积均为mL、浓度均为mol·L-1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得到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随加入NaOH溶液体积而变化的两条滴定曲线。

①滴定醋酸溶液的曲线是________(填“Ⅰ”或“Ⅱ”)。

②滴定开始前,三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最大的是________。

③V1和V2的关系:V1________V2(填“>”“=”或“<”)。

④M点对应的溶液中,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研究沉淀溶解平衡和沉淀转化,某同学查阅资料并设计如下实验。

资料:AgSCN是白色沉淀,相同温度下,溶解度AgSCN>AgI。

操作步骤现象

步骤1:向2 mL mol·L-1AgNO3溶液中加入2 mL

出现白色沉淀mol·L-1 KSCN溶液,静置

步骤2:取1 mL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1滴2 mol·L

溶液变为红色

-1Fe(NO3)3溶液

步骤3:向步骤2的溶液中继续加入5滴3 mol·L-

现象a,溶液红色变浅

1AgNO3溶液

步骤4:向步骤1余下的浊液中加入5滴3 mol·L-1KI

出现黄色沉淀

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步骤3中现象a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步骤4中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①醋酸为弱酸,书写电离方程式时要注意用“”。②a项,浓盐酸电离出的H+抑制CH3COOH的电离;b项,CH3COOH的电离为吸热反应,加热可促进CH3COOH的电离;c项,加水稀释时,促进CH3COOH的电离;d项,加入少量醋酸钠晶体,CH3COONa电离出的CH3COO-抑制CH3COOH的电离。(2)① mol·L-1醋酸溶液的pH>1,故曲线Ⅰ为滴定醋酸溶液的曲线。②三种溶液均抑制水的电离,但由于CH3COOH电离出的H+浓度最小,故其对水的电离的抑制作

用最弱,由水电离出的c(H+)最大。③当二者均恰好中和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相等,但此时生成的醋酸钠溶液由于水解而显碱性,若要求二者均滴定至中性,对于醋酸溶液来说,加入的NaOH溶液较少,故V1<V2。④M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醋酸和醋酸钠,由图中看出溶液显酸性,即c(H+)>c(OH-),由电荷守恒得c(Na+)+c(H+)=c(OH-)+c(CH3COO-),则c(CH3COO-)>c(Na+)故c(CH3COO-)>c(Na+)>c(H+)>c(OH-)。(3)①Fe3+与SCN-可结合成难电离的物质Fe(SCN)3。②由红色变浅可知,平衡Fe3++3SCN-Fe(SCN)3逆向移动,加入的Ag+与SCN-结合生成AgSCN沉淀,故现象a为出现白色沉淀。

【答案】(1)①CH3COOH CH3COO-+H+②bc

(2)①Ⅰ② mol·L-1醋酸溶液③<

④c(CH3COO-)>c(Na+)>c(H+)>c(OH-)

(3)①Fe3++3SCN-Fe(SCN)3

②出现白色沉淀

③AgSCN(s)Ag+(aq)+SCN-(aq),加入KI后,因为溶解度:AgI<AgSCN,Ag+与I-反应生成AgI黄色沉淀:Ag++I-===AgI↓,AgSCN的溶解平衡正向移动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练习题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热是指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 B.1molH2SO4和1molBa(OH)2完全中和所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 C.相同条件下将两份碳燃烧,生成CO2的反应比生成CO的反应放出的热量多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2、用铂电极电解下列溶液时,阴极和阳极上的主要产物分别是H2和O2的是() A、稀NaOH溶液 B、HCl溶液 C、NaCl溶液 D、酸性AgNO 3 3、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一定量的某中纯净物(括号内物质),可使溶液恢复到原来的成分和浓度的是() A、AgNO3 (AgNO3) B、NaOH (NaOH) C、KCl (HCl) D、CuSO4 (Cu(OH)2) 4.已知31g红磷(P,固体)在氧气中燃烧生成P4O10固体放出738.5kJ热量,31g白磷(P4,固体)在氧气中燃烧生成P4O10固体放出745.8kJ热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白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P4(s)+5O2(g)=P4O10(s)△H=-745.8kJ·mol-1 B.红磷转化成白磷时放出热量 C.红磷比白磷稳定 D.31g红磷中蕴含的能量为738.5kJ 5.增大压强,对已达到平衡的下列反应产生的影响是()3X(g)+Y(g) 2Z(g)+2Q(s) A.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正、逆反应速率都没有变化,平衡不发生移动 6.在稀氨水中存在平衡:NH3·H2O NH4++OH-,要使用NH3·H2O和NH4+的浓度都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加NaOH溶液B.加NH4Cl固体C.加盐酸D.加NaCl溶液7.在密闭容器中,反应SO2+NO2NO+SO3(气),达到平衡后,若往容器中通入少量O2,此时将将会发生的变化是() A.容器内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经典压轴题附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经典压轴题附详细答案 一、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 1.过氧乙酸(CH3CO3H)是一种广谱高效消毒剂,不稳定、易分解,高浓度易爆炸。常用于空气、器材的消毒,可由乙酸与H2O2在硫酸催化下反应制得,热化学方程式为: CH3COOH(aq)+H2O2(aq)?CH3CO3H(aq)+H2O(l) △H=-13.7K J/mol (1)市售过氧乙酸的浓度一般不超过21%,原因是____ 。 (2)利用上述反应制备760 9 CH3CO3H,放出的热量为____kJ。 (3)取质量相等的冰醋酸和50% H2O2溶液混合均匀,在一定量硫酸催化下进行如下实验。实验1:在25 ℃下,测定不同时间所得溶液中过氧乙酸的质量分数。数据如图1所示。实验2:在不同温度下反应,测定24小时所得溶液中过氧乙酸的质量分数,数据如图2所示。 ①实验1中,若反应混合液的总质量为mg,依据图1数据计算,在0—6h间, v(CH3CO3H)=____ g/h(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 ②综合图1、图2分析,与20 ℃相比,25 ℃时过氧乙酸产率降低的可能原因是 _________。(写出2条)。 (4) SV-1、SV-2是两种常用于实验研究的病毒,粒径分别为40 nm和70 nm。病毒在水中可能会聚集成团簇。不同pH下,病毒团簇粒径及过氧乙酸对两种病毒的相对杀灭速率分别如图3、图4所示。 依据图3、图4分析,过氧乙酸对SV-1的杀灭速率随pH增大而增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答案】高浓度易爆炸(或不稳定,或易分解) 137 0.1m/6 温度升高,过氧乙酸分解;温度升高,过氧化氢分解,过氧化氢浓度下降,反应速率下降随着pH升高,SV-1的团簇粒径减小,与过氧化氢接触面积增大,反应速率加快 【解析】

宁波高考化学专题题库∶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题

宁波高考化学专题题库∶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题 一、化学反应原理 1.为了证明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步骤1:取8mL0.11mol L -?的KI 溶液于试管,滴加0.11mol L -?的FeCl 3溶液5~6滴,振荡; 请写出步骤1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步骤2:在上述试管中加入2mLCCl 4,充分振荡、静置; 步骤3:取上述步骤2静置分层后的上层水溶液少量于试管,滴加0.11mol L -?的KSCN 溶液5~6滴,振荡,未见溶液呈血红色。 探究的目的是通过检验Fe 3+,来验证是否有Fe 3+残留,从而证明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针对实验现象,同学们提出了下列两种猜想: 猜想一:KI 溶液过量,Fe 3+完全转化为Fe 2+,溶液无Fe 3+ 猜想二:Fe 3+大部分转化为Fe 2+,使生成Fe (SCN )3浓度极小,肉眼无法观察其颜色为了验证猜想,在查阅资料后,获得下列信息: 信息一:乙醚比水轻且微溶于水,Fe (SCN )3在乙醚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 信息二:Fe 3+可与46[()]Fe CN - 反应生成蓝色沉淀,用K 4[Fe (CN )6]溶液检验Fe 3+的灵敏度比用KSCN 更高。 结合新信息,请你完成以下实验:各取少许步骤2静置分层后的上层水溶液于试管A 、B 中,请将相关的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填入下表空白处: 【答案】322222Fe I Fe I +-++=+ 若液体分层,上层液体呈血红色。 则“猜想一”不成立 在试管B 中滴加5-6滴K 4[Fe (CN )6]溶液,振荡 【解析】 【分析】 【详解】 (1) KI 溶液与FeCl 3溶液离子反应方程式322222Fe I Fe I +-++=+; (2)①由信息信息一可得:取萃取后的上层清液滴加2-3滴K 4[Fe (CN )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由信息二可得:往探究活动III 溶液中加入乙醚,充分振荡,乙醚层呈血红色,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及答案 一、化学反应原理 1.某同学设计如下三个实验方案以探究某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 方案一:如图1,在小烧杯里放一些除去氧化铝保护膜的铝片,然后向烧杯里加入10 mL 2 mol·L-1稀硫酸,再插入一支温度计,温度计的温度由20 ℃逐渐升至75 ℃,随后,温度逐渐下降至30 ℃,最终停留在20 ℃。 方案二:如图2,在烧杯底部用熔融的蜡烛粘一块小木片,在烧杯里加入10 mL 2 mol·L-1硫酸溶液,再向其中加 入氢氧化钠溶液,片刻后提起烧杯,发现小木片脱落下来。 方案三:如图3,甲试管中发生某化学反应,实验前U形管红墨水液面相平,在化学反应过程中,通过U形管两侧红 墨水液面高低判断某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序号甲试管里发生反应的物质U形管里红墨水液面 ①氧化钙与水左低右高 ②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充 分搅拌) ? ③铝片与烧碱溶液左低右高 ④铜与浓硝酸左低右高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1)铝片与稀硫酸的反应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方案一中,温度升至最大值后又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方案二中,小木片脱落的原因是_______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4)方案三中,如果甲试管里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则U形管里红墨水液面:左边

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右边。 (5)由方案三的现象得出结论:①③④组物质发生的反应都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如果放置较长时间,可观察到U形管里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6)方案三实验②的U形管中的现象为________,说明反应物的总能量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答案】放热 2Al+6H+===2Al3++3H2↑反应完全后,热量向空气中传递,烧杯里物质的温度降低蜡烛熔化氢氧化钠与硫酸的反应放热低于放热红墨水液面左右相平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小于 【解析】 【分析】 【详解】 (1)金属与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因此铝片与稀硫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6H+===2Al3++3H2↑,故答案为放热;2Al+6H+===2Al3++3H2↑; (2)方案一中,温度升至最大值后又下降的原因可能是反应完全后,热量向空气中传递,烧杯里物质的温度降低,故答案为反应完全后,热量向空气中传递,烧杯里物质的温度降低; (3)方案二中,反应放出的热量,使得蜡烛熔化,小木片脱落,故答案为蜡烛熔化;氢氧化钠与硫酸的反应放热; (4)方案三中,如果甲试管里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装置中气体的压强增大,U形管里红墨水液面:左边低于右边,故答案为低于; (5)由方案三的现象得出结论:①③④组物质发生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如果放置较长时间,热量散失,装置中气体的压强与外界压强相等, U形管中红墨水液面左右相平,故答案为放热;红墨水液面左右相平; (6)方案三实验②属于吸热反应,U形管中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故答案为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小于。 2.水合肼(N2H4·H2O)是一种强还原性的碱性液体,常用作火箭燃料。利用尿素法生产水合肼的原理为CO(NH2)2+2NaOH+NaClO=N2H4·H2O+Na2CO3+NaCl。

高考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解题方法指导

高考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解题方法指导 1、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或运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 2、电解池或原电池方程式的书写或电极反应式书写、新情景下陌生氧化还原型的离子方程式书写 3、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的实验探究 4、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以及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5、化学平衡常数及平衡转化率的计算 6、酸碱中和滴定的扩展应用(仪器使用、平行实验、空白试验、误差讨论) 7、Ksp的计算和应用 8、综合计算(混合物计算、化学式的确定、关系式法、守恒法在计算中的应用) 三、不同知识点的解题技巧 1、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或反应热计算 【方法指导】首先根据要求书写目标热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物、产物并配平,其次在反应物和产物的后面括号内注明其状态,再次将目标热化学方程式与已有的热化学方程式比对(主要是反应物和产物的位置、系数),最后根据盖斯定律进行适当运算得出目标热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热△H,空一格写在热化学方程式右边即可。 注意:并非所给的热化学方程式一定都用到。 2、电解池或原电池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或电极反应式书写、新情景下陌生氧化还原型的离子方程式书写 【方法指导】首先根据题意写出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物、产物,其次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电子守恒配平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系数,再次配平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的系数,最后根据质量守恒添加并配平其他未变价物质的系数。 注意:一般未变价物质是酸、碱或水。 【方法指导】读懂题意尤其是相关示意图,分析电解池的阴极室和阳极室存在的阳离子、阴离子及其放电顺序,必要时根据题目要求还要考虑分子是否会放电。首先写出阴(阳)极室发生还原(氧化)反应的反应物和产物离子(分子),分析其化合价变化,标出其得失电子的情况,然后根据电荷守恒在左边或右边配上其他离子,左后根据质量守恒配上其它物质。注意:①并非放电的一定是离子,应根据题目要求及时调整。 ②用来配平电极反应式的离子(物质)应是电解池中含有的,而且前后不能矛盾。 3、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的实验探究 【方法指导】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探究实验中,控制变量是关键。 4、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以及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方法指导】①判断一个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两个直接标准是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保持不变,另外间接标准是“变量不变”即观察一个可逆反应的相关物理量,采用极端假设的方法(若全部为反应物如何、全部转化为产物该物理量又如何,如果该物理量是可变的而题目说一定条件下保持不变即可认为该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另外也可以用Q与K比较(Q=K则处于平衡状态;Q<K未达平衡状态、v正>v逆;Q>K、未达平衡状态、v正<v逆)。 ②平衡移动的方向、反应物的转化率和产物的产率变化均可通过条件(浓度、压强、温度)的改变,平衡移动的方向加以判断,也可以通过平衡常数的计算得到。但要关注特殊反应的特殊性。 5、化学平衡常数及平衡转化率的计算 【方法指导】平衡常数的计算可用三段法即找出浓度可变的反应物、产物在起始时、转化的、平衡时的浓度,然后带入平衡常数表达式(平衡时生成物浓度系数次幂的乘积与反应物系数

2020-2021备战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附答案解析

2020-2021备战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附答案 解析 一、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 1.研究大气污染物SO 2、CH 3OH 与H 2O 之间的反应,有利于揭示雾霾的形成机理。 反应i :132241SO (g)+H O(g)=H SO (1)227.8kJ mol H -?=-? 反应ii :-133332CH OH(g)+SO (g)=CH OSO H(g)( ) -63.4kJ mol H ?=?硫酸氢甲酯 (1)CH 3OSO 3H 发生水解:332324CH OSO H(g)H O(g)CH OH(g)H SO (1)+=+△H=______kJ/mol 。 (2)T ℃时,反应ii 的CH 3OH(g)、SO 3(g)的初始浓度分别为 -8-1-9-1110mol L 210mol L ????、,平衡时SO 3转化率为0.04%,则K=_____________。 (3)我国科学家利用计算机模拟计算,分别研究反应ii 在无水和有水条件下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分子间的静电作用力用“…”表示。 ①分子间的静电作用力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填“a ”、“b ”或“c ”)。 ②水将反应ii 的最高能垒由_____________eV 降为_____________eV 。 ③d 到f 转化的实质为质子转移,该过程断裂的化学键为____(填标号)。 A .CH 3OH 中的氢氧键 B .CH 3OH 中的碳氧键 C .H 2O 中的氢氧键 D .SO 3中的硫氧键 (4)分别研究大气中H 2O 、CH 3OH 的浓度对反应i 、反应ii 产物浓度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 ①当c(CH 3OH)大于10-11mol.L -1时,c(CH 3OH)越大,c(H 2SO 4)越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②当c(CH 3OH)小于10-11mol.L -1时,c(H 2O)越大,c(CH 3OSO 3H)越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答案】-164.4 4×104L· mol -1 a 20.93 6.62 ACD 反应i 和反应ii 为竞争反应,甲醇浓度增大,促进了甲醇和三氧化硫反应,抑制了三氧化硫和水的反应,硫酸的浓度减小 水的浓度越大,甲醇和三氧化硫碰撞几率越小,生成CH 3OSO 3H 越小,c(CH 3OSO 3H)越小 【解析】

2020年高考化学综合题分类练习卷:化学反应原理练习卷

2019年高考化学综合题分类练习卷:化学反应原理练习卷

化学反应原理练习卷 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当前空气质量检测的主要项目除了PM 2.5外,还有CO、SO2、氮氧化物(NO和NO2)、O3等气体。 (1)汽车尾气中含有NO 和CO气体,可利用催化剂对CO、NO进行催化转化反应: 2CO(g) +2NO(g) N2(g) +2CO2(g) △H ①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N2(g) +O2(g) =2NO(g) △H1 = + 180.5kJ/mol,2C(s) +O2(g) =2CO(g) △H2=-2210kJ/mol ,C(s)+O2(g)=CO2(g) △H3=-393.5kJ/mol,则△H=_________。 ②在一定温度下,将2.0molNO、2.4molCO气体通入到固定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过程中部分物质的浓度变化如下图所示。在0~15min,以N2表示的该反应的平均速度v(N2)=________。若保持反应体系温度不变,20min时再容器中充入NO、N2各0.4mol,化学平衡将_____移动 (填“向左”“向右”或“不”)。 (2)在相同温度下,两个体积均为1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CO、NO催化转化反应,有关物质的量如下表:

容器编 号起始物质的量 /mol 平衡物质的量 /mol N O C O N CO 2 CO2 I 0.2 0.2 0 0 a II 0.3 0.3 b 0.1 0.2 ①容器I中平衡后气体的压强为开始时的0.875倍,则a=________。 ②容器II平衡时的气体压强为p,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平衡常数K 为________。 (3)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并不能破少NO x的排放。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以耐高温试剂Ag-ZSW-5对CO、NO 催化转化进行研究。测得NO 转化为N 2的转化率随温度CO 混存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①在n(NO)/n(CO) =1条件下,最佳温度应控制在_______左右。 ②若不使用CO,温度超过775 K,发现NO的分解率降低,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试题解题策略

题型1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试题解题策略 角度1化学能与热能、电能的相互转化综合判断与计算[题型解读]化学能与热能、电能的相互转化是高考的必考热点内容。试题形式常与能量图像,电化学装置图为背景进行综合考查,一般难度中档。 近几年高考的命题角度主要有①根据能量图像判断焓变ΔH;②结合盖斯定律进行ΔH计算或书写热化学方程式;③结合背景材料或装置图示进行原电池原理、电解原理的问题分析;④书写一定背景下的电极反应式;⑤一定条件的电化学计算等。预测2016年高考命题不会超出上述命题角度,特别是盖斯定律的应用和一定背景的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仍会是命题的热点。 (1)(2015·菏泽一模)(3分)甲醇是重要的可再生燃料。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2CH3OH(l)+3O2(g)===2CO2(g)+4H2O(g)ΔH=-1 275.6 kJ/mol 2CO(g)+O2(g)===2CO2(g)ΔH=-566.0 kJ/mol H2O(g)===H2O(l)ΔH=-44.0 kJ/mol 则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5·泰安二模)(19分)氧化还原反应与生产、生活、科技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银制器皿日久表面变黑是因为表面生成了Ag2S的缘故,该现象属于________腐蚀。如果加入一定浓度硝酸将发生反应3Ag2S+8HNO3===6AgNO3+3S↓+2NO↑+4H2O,同时Ag与硝酸反应生成AgNO3、NO、H2O,当生成22.4 mL的气体时,参加反应硝酸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化学反应原理大题

化学反应原理大题练习 1.(16分)苯乙烯(C 6H 5CH =CH 2)是生产各种塑料的重要单体,其制备原理是: C 6H 5C 2H 5(g)C 6H 5CH =CH 2(g)+H 2 (g) △H =+125kJ·mol -1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__ _____________ 。随着温度的升高, K 值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 (2)实际生产中常以高温水蒸气作为反应体系的稀释剂(稀释剂不参加反应)。C 6H 5C 2H 5 的平衡转化率与水蒸气的用量、体系总压强关系如下图。 ①由上图可得出: 结论一:其他条件不变,水蒸气的用量越大,平衡转化率越______; 结论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加入稀释剂能影响C 6H 5C 2H 5平衡转化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些工艺中,在反应的中途加入O 2和特定的催化剂,有利于提高C 6H 5C 2H 5的平衡 转化率。试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6分)科学研究发现纳米级的Cu 2O 可作为太阳光分解水的催化剂。 Ⅰ.四种制取Cu 2O 的方法 (a )用炭粉在高温条件下还原CuO 制备Cu 2O ; (b )用葡萄糖还原 悬浊液制备Cu 2O ; (c )电解法制备Cu 2O 。原理如右图所示,反应为:2Cu+H 2O=Cu 2O+H 2↑,则铜作为 极; (d )最新实验研究加热条件下用液态肼(N 2H 4)还原新制Cu(OH)2可制备纳米级Cu 2O , 同时放出N 2和水蒸气。该制法的化学方程式为 。 Ⅱ.用制得的Cu 2O 进行催化分解水的实验 平衡转化率/% 101kPa (900K ) 40 60 80 202kPa (900K ) n (H 2O) n (C 6H 5C 2H 5)

2018年高考化学真题与模拟类编:专题14-化学反应原理综合(含答案)

1.【2018新课标1卷】采用N2O5为硝化剂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硝化技术,在含能材料、医药等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1840年Devil用干燥的氯气通过干燥的硝酸银,得到N2O5。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一种气体,其分子式为___________。 (2)F.Daniels等曾利用测压法在刚性反应器中研究了25℃时N2O5(g)分解反应: 其中NO2二聚为N2O4的反应可以迅速达到平衡。体系的总压强p随时间t的变化如下表所示(t=∞时,N2O5(g)完全分解): t/min0408016026013001700∞ p/kPa35.840.342.5. 45.949.261.262.363.1 ①已知:2N2O5(g)=2N2O4(g)+O2(g) ΔH1=?4.4kJ·mol?1 2NO2(g)=N2O4(g) ΔH2=?55.3kJ·mol?1 则反应N2O5(g)=2NO2(g)+ 1 2 O2(g)的ΔH=_______ kJ·mol?1。 ②研究表明,N2O5(g)分解的反应速率() 25 31 210?min N O p kPa υ-- =??。t=62min时,测得体系中2 O p p O2=2.9kPa,则此时的 25 N O p=________kPa,v=_______kPa·min?1。 ③若提高反应温度至35℃,则N2O5(g)完全分解后体系压强p∞(35℃)____63.1kPa(填“大于”“等 于”或“小于”),原因是________。 ④25℃时N2O4(g)2NO2(g)反应的平衡常数K p=_______kPa(K p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计算 结果保留1位小数)。 (3)对于反应2N2O5(g)→4NO2(g)+O2(g),R.A.Ogg提出如下反应历程: 第一步N2O5NO2+NO3快速平衡 第二步NO2+NO3→NO+NO2+O2慢反应 2018年高考试题

化学反应原理期末试题含答案复习课程

化学反应原理期末试 题含答案

化学反应原理期末试题含答案 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CaCO3(s)=CaO(s)+CO2(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ΔH<0 B.NH3(g)+HCl(g))=NH4Cl(s)室温下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ΔH<0 C.N2(g)+3H2(g) 2NH3(g)ΔH<0,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v(H2)和氢气的平衡转化率均增大 D.水的离子积常数K w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水的电离是放热反应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K w变大、pH变小、呈酸性 B.常温下,将pH=4的醋酸溶液稀释后,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降低 C.向0.1 mol·L-1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冰醋酸,溶液的pH减小,醋酸电离程度变大 D.等体积、pH都为3的酸HA和HB分别与足量的Zn反应,HA放出的 H2多, 说明HA的酸性小于HB 3. 分析下列硫燃烧时的能量变化图,判断有关热 化学方程式和说法正确的是( ) A.S(s,单斜)+O2(g)===SO2(g) ΔH=+297.16 kJ·mol-1 B.S(s,正交)===S(s,单斜) ΔH=-0.33 kJ·mol-1 C.S(s,正交)+O2(g)===SO2(g) ΔH=-296.83 kJ·mol-1 D.单斜硫的稳定性大于正交硫的稳定性 4.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H4(g)+H2O(g) CO(g)+3H2(g) ΔH>0,测得c(CH4)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10 min时,改变的外界条件可能是减小压强 B.0~5 min内,v(H2)=0.1 mol·(L·min)-1 C.恒温下,缩小容器体积,平衡后c(H2)减小 D.12 min时,反应达平衡时,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

高考化学反应原理解题技巧

高考化学反应原理解题技巧 襄阳三中樊春潮陈玉华 近几年的高考中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大部分搜索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电化学、物结构与离子平衡理论板块与原始化合物之间的综合题。因此,在平时训练中,应注重计算能力(重点训练平衡常数以及转化率的计算)、语言表述能力(利用平衡移动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提高解读图像的能力,掌握解题技巧。解答此类综合题的基本思路是:仔细审题→弄懂原理→掌握要点→抓住特例→规范答题。 一、综合能力的应用技巧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二综合分析能力水平的高低就体现在考生能否把总会让分解成若干个较简单的单一模块的问题,并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即考生要把答题化为小题,把综合性问题分解为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小问题,降低难度,各个击破。 二、盖斯定律的应用技巧 盖斯定律主要是利用题中信息求某一特定热化学方程 GAGGAGAGGAFFFFAFAF

式的反应热。计算时先要确定热化学方程式的组合关系,在确定△H间的计算关系,技巧如下: 1、确定已知方程式的加减:注意观察已知热化学方程式与待定的热化学方程式,如果待定热化学方程式中的物质在已知热化学方程式中找到且只在该方程式中出现,那么在“=”或“≒”号的同一侧用加法,不同侧用减法。 2、调整化学计量数:如果要消掉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不同,则要调整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使需要消掉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相等(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也要作同倍数的变化),从而快速确定特定热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热所需要的倍数。 GAGGAGAGGAFFFFAFAF

3、注意检查核对:得到计算反应热的关系式后,一定 要核对一下所求的反应热是不是与要求的特定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相对应。 三、平衡计算的应用技巧 1、平衡常数的应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确定后,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就不变。利用平衡常数可以处理多次投料的结果比较问题。 2、常用的计算思路:涉及赔偿的计算常利用“三段式”法,要注意几个关系的应用,反应物的c(平)=c(初)-c (转),生成物的c(平)=c(初)+c(转),反应物的c(初)×a(转化率)=反应物c(转),不同物质的c(转)之比等于它们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四、四大平衡常数的应用技巧 1、化学平衡常数(K):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时,既可根据“相同时间内某物质的增加量是否等于减少量”来判断,也可根据相同温度下浓度商(Qc)与平衡常数(K)的大小关系来判断:Qc=K,已达平衡;Qc>K,平衡逆 向移动;Qc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测试题(供参考)

2017--2018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题 说明: 1.本试卷分第I卷(1—4页)和第II卷(5—8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 Cl 35.5 Fe 56 Cu 64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单项选择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相同 B.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能量多 C.在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D.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不一定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2.关于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使反应充分,可以向酸(碱)中分次加入碱(酸) B.为了使反应进行的更完全,可以使酸或碱适当过量 C.中和热为一定值,实验结果与所用酸(碱)的用量和种类均无关 D.用铜丝代替玻璃棒搅拌,会使中和热测定值偏大 3.稀氨水中存在着下列平衡:NH 3? H2O NH4++OH- ,若要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同时使c(OH-)增大,应加入适量的物质是(忽略溶解热) ①NH4C1 固体②硫酸③NaOH 固体④水⑤加热 A.仅①②③⑤ B. 仅③⑤ C. 仅③ D. 仅①③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一种装置 ②原电池的正极发生氧化反应,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③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原电池的装置均可实现 ④碳棒不能用来作原电池的正极 ⑤反应Cu+2Ag+=2Ag+Cu2+,能以原电池的形式来实现 A.①⑤B.①④⑤C.②③④D.②⑤ 5.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A.甲烷的燃烧热△H =-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及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及答案解析 一、化学反应原理 1.三草酸合铁酸钾K 3[Fe(C 2O 4)3]·3H 2O 是一种绿色晶体,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光照或受热易分解。实验室要制备K 3[Fe(C 2O 4)3]·3H 2O 并测定2- 24C O 的含量。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I .FeC 2O 4·2H 2O 的制备 向烧杯中加入5.0g(NH 4)2Fe(SO 4)2·6H 2O 、15mL 蒸馏水、1mL3moL/L 的硫酸,加热溶解后加入25mL 饱和H 2C 2O 4溶液,继续加热并搅拌一段时间后冷却,将所得FeC 2O 4·2H 2O 晶体过滤、洗涤。 (1)制备FeC 2O 4·2H 2O 时,加入3mol /L 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 .K 3[Fe(C 2O 4)3]·3H 2O 的制备 向I 中制得的FeC 2O 4·2H 2O 晶体中加入10mL 饱和K 2C 2O 4溶液,水浴加热至40℃,缓慢加入过量3%的H 2O 2溶液并不断搅拌,溶液中产生红褐色沉淀,H 2O 2溶液完全加入后将混合物加热煮沸一段时间,然后滴加饱和H 2C 2O 4溶液使红褐色沉淀溶解。向溶液中再加入10mL 无水乙醇,过滤、洗涤、干燥。 (2)制备过程中有两个反应会生成K 3[Fe(C 2O 4)3],两个化学方程式依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2Fe(OH)3+3K 2C 2O 4+3H 2C 2O 4=2K 3[Fe(C 2O 4)3]+6H 2O 。 (3)H 2O 2溶液完全加入后将混合物加热煮沸一段时间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I .2-24C O 含量的测定 称取0.22g Ⅱ中制得的K 3[Fe(C 2O 4)3]·3H 2O 晶体于锥形瓶中,加入50mL 蒸馏水和15mL3mol /L 的硫酸,用0.02000mol /L 的标准KMnO 4溶液滴定,重复3次实验平均消耗的KMnO 4溶液体积为25.00mL 。 (4)滴定时KMnO 4溶液应盛放在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判断滴定终点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5)滴定终点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除硫酸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K 3[Fe(C 2O 4)3]·3H 2O 样品中2-24C O 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抑制2Fe +的水解(答案合理即可) ()()2422422324336FeC O 6K C O 3H O 404K Fe C O 2Fe OH ℃??+++↓?? 分解过量的22H O (答案合理即可) 酸式滴定管 最后一滴标准4KMnO 溶液滴入后,溶液变为浅红色且30s 不再改变 ()244243K SO MnSO Fe SO 、、 50% 【解析】 【分析】 (1)制备242FeC O 2H O ?时,加入3mol/L 硫酸的作用是抑制2Fe +的水解; (2)根据信息第一个生成K 3[Fe(C 2O 4)3]的化学方程式是 ()()2422422324336FeC O 6K C O 3H O 404K Fe C O 2Fe OH ℃??+++↓??;

全国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及答案

全国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及答案 一、化学反应原理 1.硫代硫酸钠(Na2S2O3)是一种解毒药,用于氟化物、砷、汞、铅、锡、碘等中毒,临床常用于治疗荨麻疹,皮肤瘙痒等病症.硫代硫酸钠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稳定,在酸性溶液中分解产生S和SO2 实验I:Na2S2O3的制备。工业上可用反应: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制得,实验室模拟该工业过程的装置如图所示: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b中利用质量分数为70%?80%的H2SO4溶液与Na2SO3固体反应制备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c中试剂为_______ (2)实验中要控制SO2的生成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 (写出一条) (3)为了保证硫代硫酸钠的产量,实验中通入的SO2不能过量,原因是_______ 实验Ⅱ:探究Na2S2O3与金属阳离子的氧化还原反应。 资料:Fe3++3S2O32-?Fe(S2O3)33-(紫黑色) 装置试剂X实验现象 Fe2(SO4)3溶液混合后溶液先变成紫黑色,30s 后几乎变为无色 (4)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初步判断最终Fe3+被S2O32-还原为Fe2+,通过_______(填操作、试剂和现象),进一步证实生成了Fe2+。从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的角度解释实验Ⅱ的现象: _______ 实验Ⅲ:标定Na2S2O3溶液的浓度 (5)称取一定质量的产品配制成硫代硫酸钠溶液,并用间接碘量法标定该溶液的浓度: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基准物质K2Cr2O7(摩尔质量为294g?mol-1)0.5880g。平均分成3份,分别放入3个锥形瓶中,加水配成溶液,并加入过量的KI并酸化,发生下列反应:6I-+Cr2O72- +14H+ = 3I2+2Cr3++7H2O,再加入几滴淀粉溶液,立即用所配Na2S2O3溶液滴定,发生反应I2+2S2O32- = 2I- + S4O62-,三次消耗 Na2S2O3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5.00 mL,则所标定的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mol?L-1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题附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题附详细答案 一、化学反应原理 1.硫代硫酸钠(Na2S2O3)是一种解毒药,用于氟化物、砷、汞、铅、锡、碘等中毒,临床常用于治疗荨麻疹,皮肤瘙痒等病症.硫代硫酸钠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稳定,在酸性溶液中分解产生S和SO2 实验I:Na2S2O3的制备。工业上可用反应: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制得,实验室模拟该工业过程的装置如图所示: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b中利用质量分数为70%?80%的H2SO4溶液与Na2SO3固体反应制备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c中试剂为_______ (2)实验中要控制SO2的生成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 (写出一条) (3)为了保证硫代硫酸钠的产量,实验中通入的SO2不能过量,原因是_______ 实验Ⅱ:探究Na2S2O3与金属阳离子的氧化还原反应。 资料:Fe3++3S2O32-?Fe(S2O3)33-(紫黑色) 装置试剂X实验现象 Fe2(SO4)3溶液混合后溶液先变成紫黑色,30s 后几乎变为无色 (4)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初步判断最终Fe3+被S2O32-还原为Fe2+,通过_______(填操作、试剂和现象),进一步证实生成了Fe2+。从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的角度解释实验Ⅱ的现象: _______ 实验Ⅲ:标定Na2S2O3溶液的浓度 (5)称取一定质量的产品配制成硫代硫酸钠溶液,并用间接碘量法标定该溶液的浓度: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基准物质K2Cr2O7(摩尔质量为294g?mol-1)0.5880g。平均分成3份,分别放入3个锥形瓶中,加水配成溶液,并加入过量的KI并酸化,发生下列反应:6I-+Cr2O72- +14H+ = 3I2+2Cr3++7H2O,再加入几滴淀粉溶液,立即用所配Na2S2O3溶液滴定,发生反应I2+2S2O32- = 2I- + S4O62-,三次消耗 Na2S2O3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5.00 mL,则所标定的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mol?L-1

备战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练习题及详细答案

备战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练习题及详细答案 一、化学反应原理 1.FeSO4溶液放置在空气中容易变质,因此为了方便使用 Fe2+,实验室中常保存硫酸亚铁铵晶体[俗称“摩尔盐”,化学式为(NH4)2Fe(SO4)2?6H2O],它比绿矾或绿矾溶液更稳定。(稳定是指物质放置在空气中不易发生各种化学反应而变质) I.硫酸亚铁铵晶体的制备与检验 (1)某兴趣小组设计实验制备硫酸亚铁铵晶体。 本实验中,配制溶液以及后续使用到的蒸馏水都必须煮沸、冷却后再使用,这样处理蒸馏水的目的是_______。向 FeSO4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经过操作_______、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和干燥后得到一种浅蓝绿色的晶体。 (2)该小组同学继续设计实验证明所制得晶体的成分。 ①如图所示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C 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 取少量晶体溶于水,得淡绿色待测液。 ②取少量待测液,_______ (填操作与现象),证明所制得的晶体中有 Fe2+。 ③取少量待测液,经其它实验证明晶体中有NH4+和SO42- II.实验探究影响溶液中 Fe2+稳定性的因素 (3)配制 0.8 mol/L 的 FeSO4溶液(pH=4.5)和 0.8 mol/L 的(NH4)2Fe(SO4)2溶液 (pH=4.0),各取 2 ml 上述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刚开始两种溶液都是浅绿色,分别同时滴加 2 滴 0.01mol/L 的 KSCN 溶液,15 分钟后观察可见:(NH4)2Fe(SO4)2溶液仍然为浅绿色透明澄清溶液;FeSO4溶液则出现淡黄色浑浊。 (资料 1) 沉淀Fe(OH)2Fe(OH)3 开始沉淀pH7.6 2.7 完全沉淀pH9.6 3.7 ①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 FeSO4溶液产生淡黄色浑浊的原因_______。 ②讨论影响 Fe2+稳定性的因素,小组同学提出以下 3 种假设: 假设 1:其它条件相同时,NH4+的存在使(NH4)2Fe(SO4)2溶液中 Fe2+稳定性较好。 假设 2:其它条件相同时,在一定 pH 范围内,溶液 pH 越小 Fe2+稳定性越好。

(最新整理)化学反应原理综合测试题

(完整)化学反应原理综合测试题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化学反应原理综合测试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化学反应原理综合测试题的全部内容。

2017——2018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题 说明: 1.本试卷分第I卷(1—4页)和第II卷(5—8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 Cl 35.5 Fe 56 Cu 64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单项选择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相同 B。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能量多 C。在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D。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不一定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2.关于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使反应充分,可以向酸(碱)中分次加入碱(酸) B.为了使反应进行的更完全,可以使酸或碱适当过量 C.中和热为一定值,实验结果与所用酸(碱)的用量和种类均无关 D.用铜丝代替玻璃棒搅拌,会使中和热测定值偏大 3.稀氨水中存在着下列平衡:NH 3? H 2 O NH 4 ++OH—,若要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同时使 c(OH—)增大,应加入适量的物质是(忽略溶解热) ①NH 4 C1 固体②硫酸③NaOH 固体④水⑤加热A。仅①②③⑤ B。仅③⑤ C。仅③ D. 仅①③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一种装置

备战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大题培优)附答案

备战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大题培优)附答案 一、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 1.丙烯腈(CH2=CHCN)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用“丙烯氨氧化法”生产,主要副产物有丙烯醛(CH2=CHCHO)和乙腈(CH3CN)等,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丙烯、氨、氧气为原料,在催化剂存在下生成丙烯腈(C3H3N)和副产物丙烯醛(C3H4O)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C3H6(g)+NH3(g)+3 2 O2(g)=C3H3N(g)+3H2O(g) ΔH=-515kJ/mol ①C3H6(g)+O2(g)=C3H4O(g)+H2O(g) ΔH=-353kJ/mol 两个反应在热力学上趋势均很大,其原因是________;有利于提高丙烯腈平衡产率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提高丙烯腈反应选择性的关键因素是________。 (2)图(a)为丙烯腈产率与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最高产率对应温度为460℃。低于460℃时,丙烯腈的产率________(填“是”或者“不是”)对应温度下的平衡产率,判断理由是________;高于460℃时,丙烯腈产率降低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双选,填标号)A.催化剂活性降低B.平衡常数变大C.副反应增多D.反应活化能增大 (3)丙烯腈和丙烯醛的产率与n(氨)/n(丙烯)的关系如图(b)所示。由图可知,最佳n (氨)/n(丙烯)约为1理由是_______________。进料氨、空气、丙烯的理论体积约为________。 【答案】两个反应均为放热量大的反应降低温度,降低压强,催化剂不是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平衡产率应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AC 1 该比例下丙烯腈产率最高,而副产物丙烯醛产率最低 1:7.5:1 【解析】 【分析】 (1)依据热化学方程式方向可知,两个反应均放热量大,即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差大,因此热力学趋势大;有利于提高丙烯腈平衡产率需要改变条件使平衡正向进行,提高丙烯腈反应选择性的关键因素是催化剂; (2)因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平衡产率应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即低于460℃时,对应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曲线应该是下降的,但实际曲线是上升的,因此判断低于460℃时,丙烯腈的产率不是对应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产率降低主要从产率的影响因素进行考虑; (3)根据图像可知,当n(氨)/n(丙烯)约为1时,该比例下丙烯腈产率最高,而副产物丙烯醛产率最低,根据化学反应氨气、氧气、丙烯按1:1.5:1的体积比加入反应达到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