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药学基础复习总结中医精简版

中医药学基础复习总结中医精简版

中医药学基础复习总结中医精简版
中医药学基础复习总结中医精简版

《中医药学基础》复习总结打印版给力中医药!大家加油哦! 11470

上篇中医基础理论

1.中医学发展及著作

我国现存文献中最早的一部中医学典籍-《黄帝内经》,总结了春秋战国以前的医疗成就和治疗经验。

东汉时期张仲景著成《伤寒杂病论》,经后人整理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二部分,称“方书之祖”,开创了辨证论治的先河。

晋代王叔和著《脉经》,我国最早的脉学专著丰富了脉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隋代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是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书。

金元时期出现了医史上著名的金元四大家的学术争鸣,刘完素-寒凉派,张从正-攻下派,李东垣-温补派,朱丹溪-滋阴派。

清代的王清任,发展了瘀血致病的理论,

2. 中药学发展及著作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药学著作,

《新修本草》我国第一部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

《本草纲目》集本草学大成之著作,总结了16世纪以前我国本草学的成就,

第二节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和完整性,以及人与外界环境的密切关系,这种整体思想,称为整体观念。

(二)辨证论治:

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邪正之间的关系等,最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论治,则是根据辨证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同病异治:在同一种疾病当中,由于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病理变

化不同,既证不相同,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法也就不相同。

具体体现

异病同治: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有时可以表现出相同或类似的病理变化,出现相同或近似的证。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就可采用相同的方法治疗。

第二章阴阳五行

(一)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既可以代表相互关联、性质相反的两种事物和现象,又可以用以说明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阴阳的对立制约(1)属性相对(2)相互制约(3)相互排斥

2、阴阳的互根互用(1)相互依存(2)资生促进

3、阴阳的消长平衡(1)此消彼长、此长彼消(2)皆消、皆长

4、阴阳的相互转化(1)渐变(2)突变

(三)五行的生克乘侮1、相生:五行中某一行对另一行的促进和助长作用。

2、相克:五行中某一行对另一行的抑制和制约关系。

3、制化:相生和相克的结合。

4、相乘:五行相克太过为害。

5、相侮:五行反克为害。

第三章气血津液: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第一节气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之一。

(一)气的运行:升降出入--气机。人体各种生理活动的基础,而且只有在脏腑、经络等组织器

1、从生成来源分:肾中精气;脾胃运化来的水谷精微之气;肺吸入的清气。

2、从分布部位和功能分

(1)元气最基本、最重要的气

(2)宗气

(3)营气功能:营养全身和化生血液。

(4)卫气运行于脉外之气,相对营气

功能: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温养脏腑肌肉皮毛等;调节腠理的开合,汗液的排泄,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第二节血功能:营养和滋润作用;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

第四节气血津液关系气化是血液生成的动力

生血:营气和津液转化为血气为化生血液的原料--营气

气为血帅行血:血液运行主要靠气的推动

摄血:气对血液有统摄和约束作用,使其循于血管之中不致溢出脉外

载气:气为载体,气必须依附于血而运行全身

血为气母养气:血为气的功能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补养气而保持充盛。

气属阳,津属阴气能生津、行津、摄津

津能载气

血与津液:血来源于脾胃的水谷精气;相互渗透,相互转化;“津血同源”

第四章脏腑经络脏腑古称“藏象”

第一节五脏共同的生理功能特点:化生和贮藏精气。

(一)心

1、主要生理功能(1)主血脉:心脏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

(2)主神志:神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2、与其它组织器官的关系

在体合脉,在窍为舌,在志为喜,在液为汗(汗为血之液),其华在面

[ 附]心包又称心包络,是心的外围,有保护心脏、代心受邪的作用。

(二)肝

1、主要生理功能(1)主藏血: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及防止出血

(2)主疏泄:疏泄指疏通、条达、升发的特性,调畅人体全身气机的功能

2、与其它组织器官的关系

在体合筋,在窍为目,在志为怒,在液为泪,其华在爪

(三)脾

1、主要生理功能

(1)主运化:运指转运输送,化指消化吸收。

运化水谷精微

运化水液

(2)主升清:“脾气主升”“脾以升为健”

(3)主统血:﹦气摄血

2、与其它组织器官的关系

)主气、司呼吸、主声音

(2)主宣发肃降:宣发即宣布发散;肃降即清肃下降。

宣发表现:排浊气;水谷精微和津液;卫气

在体合皮,在窍为鼻,在志为忧,在液为涕,其华在毛

(五)肾

1、主要生理功能(1)主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

(2

(3)主纳气:摄纳肺吸入的清气、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

2、与其它组织器官的关系

在体合骨,在窍为耳和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其华在发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形似腑而功似脏

*既是六腑又是奇胆之腑的是胆。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

经--经络系统的主干;络--经脉别处的分支

第一节六淫

一、六气和六淫的概念:六气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自然界的气候变化,

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致病邪气的总称。二、六淫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一)风邪致病特征: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

2、风性主动,善行而数变

3、风为百病之长,易兼诸邪

(二)寒邪致病特征: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2、寒性收引、凝滞、主痛

(三)暑邪致病特征: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2、暑性升散,耗气伤津

3、暑多挟湿

(四)湿邪致病特征:1、湿为阴邪,遏伤阳气,阻遏气机

2、湿性重浊

3、湿性粘滞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五)燥邪致病特征: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2、燥易伤肺

(六)火邪致病特征:1、火为阳邪,其性炎上

2、火易耗气伤津

3、生风动血

4、易致肿疡

5 、易扰心神

第五节痰饮和瘀血

痰饮(一)概念:痰饮是机体津液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一般稠厚为痰,稀薄为饮,合。痰为广义和狭义之分。(脾为生痰之源)

(二)致病特点1、阻滞气机运行,影响气血运行

2、影响水液代谢

3、易于蒙蔽心神

4、致病范围广

瘀血(一)概念:是血运失常,血液停滞而成的病理产物。

疼痛

(1)部位固定,病症繁多

肿块

出血

第六章发病与病机

第一节发病

一、正气不足与发病正气不足为发病的内在根据

二、邪气与发病邪气入侵是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

第六章诊法诊断疾病的方法,中医诊法是望、闻、问、切四诊。

(一)一般望诊望神:有神、少神、无神、假神

望面色:红、白、黄、青紫

望形态

(二)舌诊正常舌象:淡红舌,薄白苔。

(三)脉诊正常人的脉象又称平脉、常脉

1、平脉的特点:正常脉象,具有胃、神、根三个特点

2、部位和方法:寸关迟三部,浮中沉取共九候。

3、正常脉象: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从容和缓,节律

一致,一呼一吸脉搏4---5次\分(60---90次\分)

4、病脉:浮沉定表里,迟数定寒热,虚实定虚实。

第八章辨证

第一节八纲辩证

八纲辨证是运用表里、寒热、虚实及阴阳八个辨证的纲领对疾病所在的病位、性质和邪正斗争消长状况进行分析归纳,明确其诊断的方法。

一、表里

表与里是指病位深浅和病情轻重的二个纲领。

二、寒热

寒热是辨别疾病的性质的二个纲领。寒热反映机体阴阳的偏盛和偏衰,阴盛或阳虚表现为寒证,阳盛和阴虚表现为热证。

寒证热证鉴别要点

证型口渴二便面色四肢舌脉

里寒证口不渴或尿清白冷舌淡迟

渴喜热饮便溏苔白

里热证口渴喜尿赤红赤热舌红数

冷饮便秘苔黄

三、虚实

虚与实是辨别邪正盛衰的二个纲领。“邪气盛为实”、“精气夺为虚”。

四、阴阳

阴与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表、热、实属阳,里、寒、虚属阴。

1、阴证:广义而言,凡符合阴的一般属性的证候;狭义指虚寒证而言,其病机是阳气虚衰。

2、阳证:广义而言,凡符合阳的一般属性的证候;狭义指实热证而言,其病机是热邪炽盛。

(2)易于阻滞气机;3)影响血脉运行;

(4)影响新血生成;

气滞

气逆

二、

三、津液病的辩证津液不足,水液内停

第九章预防与治则

第一节预防:一、未病先防二、既病防变

第二节治则

一、治病求本:寻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和关键病理机制,并针对病因和病理机制进行治疗。

运用原则

1、正治与反治

正治和反治是针对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本质之间的关系而设的治疗原则。

(1)正治法:疾病临床表现和其本质相一致的情况下应用

的治法。采用性能与疾病本质相反的药物来治疗的方法,如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

(2)反治法:疾病临床表现和其本质不一致的情况下应用的治法。

采用性能和疾病表面现象相同的药物来治疗。

2、治本与治标急则治标

缓则治本

标本同治

中篇中药学基本知识

第十章中药学基础理论中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应用于防治疾病的药物

第一节中药性能

一、四气又名“四性”,是药物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是反映药物影响人体寒热病理变化以及阴阳盛衰的作用性质。

二、五味指辛、甘、酸、苦、咸5种药味(真实滋味不止5种还有淡、涩味)

辛:散(发散表邪)、行(行气活血)。

甘:补(补益)、缓(缓急止痛和缓解毒性)、和(和中焦、调和诸药)。

酸:收敛固涩,此外有生津和开胃作用

苦:泄(通泄、降泄和清泄)、燥(燥湿)。

咸:泻下和软坚。

三、归经含义:归经是指药物对机体某一部位或某些部位(脏腑或经络)的选择性作用,是用以表示药物作用部位、作用范围的一种性能,有“定位”作用。

归是药物作用部位的归属,经是人体的脏腑经络。归经即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四、升降浮沉

是药物作用于机体所表现的趋向性,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是上行发散、沉是下行泄利。因为疾病病位有上下表里之不同,病势趋向有上下内外之不同,故药物有升浮沉降之不同。药物作用趋向确定与以下几方面有关:

1、与性味有关

2、与药物质地有关

3、与炮制有关

4、与配伍有关

第二节影响中药作用的主要因素

一、影响中药内在质量的因素P113-115

(一)中药的品种

(二)中药的产地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的植物、动物和矿物“道地药材”

(三)中药的采集 1.植物药材的采收 2.动物及矿物类药材的采集

(四)中药的炮制炮制是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前的必要的加工过程,包括对原药材进行一般修治整理和部分药材的特殊处理。

炮制目的:(1)减毒(2)改变药性或功效(3)增效(4)改变药物的作用趋向

(5)便于贮存和粉碎加工

二、中药使用方式对临床效应的影响

(一)中药的配伍“中药七情”

七情中各情的含义

1单行:单用一味药物即可发挥治疗作用。如清金散。

2相须:两种性能相同的药物配伍,可产生协同作用,增强疗效。如石膏配知母,大黄配芒硝。3相使:两种药性能功效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但一药为主一药为辅,辅药能增强主药的作用。如黄芪配茯苓,黄连配木香。

4相畏:即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如半夏畏生姜。

5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如生姜杀半夏。

6相恶:两种药物配伍,一种药物能破坏或降低另一种药物的功效。如人参恶莱菔子。

7相反:两种药物合用后,能发生毒副作用。如十八反。

(二)用药禁忌

1、配伍禁忌

(1)十八反:即乌头反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甘草反海藻、大戟、芫花、甘遂;藜芦反人参、丹参、沙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

本草明言十八反,

半蒌贝蔹及攻乌,

藻戟芫遂俱战草,

诸参辛芍叛藜芦

(2)十九畏

2、妊娠禁忌禁用药:毒性较强或药性较烈的药物。

慎用药:烈性或有小毒的药物。

3、服药时的饮食禁忌“忌口”

一般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粘腻、不易消化和某些刺激性的食物。

(三)中药的用量

是指每一味中药对成人每日的用量。用量的多少应根据药物的性质、剂型,配伍的不同以及病人的体质强弱、病情轻重等情况决定。

(四)中药的用法

特殊的煎法:如先煎、后下、另煎、烊化、包煎、泡服和冲服。

服法:煎剂通常每日一剂,分二次服。

服药时间一般宜饭前服。

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物食后服;安神药宜睡前服;驱虫药一般宜空腹服。

第十一章常用中药

第一节解表药

1、定义: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解表药。

2、性能特点:大多味辛、质轻(花、叶、草),药性升浮,主散,有发汗、透邪功能,还有透疹、平喘、利尿和利咽功能。

3、分类和适应证

发散风寒药--性味辛温——风寒表证

(2)注意解表药使用因时因地而异。

(3)入汤剂不宜久煎。

一、发散风寒药

【性味】

【功效】

注意比较!

桂枝

【性味】辛、甘,温。

【功效】1、发汗解肌:风寒表证。

2、温通经脉:寒凝血滞诸痛证。如胸阳不振,胸痹胸痛;妇科血寒

月经病;风寒湿痹等。

紫苏

【性味】辛,温。

【功效】1、发汗解表:用于外感风寒,咳嗽痰多。

2、行气宽中:脾胃气滞,胸闷呕吐以及妊娠呕吐。

3、解鱼蟹毒:用于食鱼蟹后,引起的呕吐、泄泻,腹痛等症。

【药用部位】发散风寒用紫苏叶,行气和胃用紫苏梗

二、发散风热药

薄荷

【性味】辛、凉。

【功效】1、疏散风热:风热表证;温病初起。

2、清头目,利咽喉:风火上攻的头痛目赤,咽喉肿痛。

3、透疹止痒:麻疹、风疹。

4、疏肝解郁:肝气郁结。

【用药用法】入汤剂宜后下。薄荷发汗力较强,故体虚多汗者不宜使用。

柴胡

【性味】辛、苦,微寒。

【功效】1、疏散退热:风热表证;邪在少阳。

2、疏肝解郁:肝气郁结,月经不调,胸胁痛。

3、升阳举陷:气陷证。

葛根

【性味】甘、辛,凉。

【功效】1、解肌退热:风热或风寒表证项背发急。

2、生津止渴:热病口渴或消渴。

3、透发麻疹:麻疹疹出不畅。

4、升阳止泻:各类泄泻。

第二节清热药

1、定义:凡是药性寒凉,具有清解里热作用,用于治疗里热证的药物,称为清热药。

2、性能特点:大多苦寒,部分为甘寒或咸寒。

3、分类和适应证1、清热泻火药—气分实热证

2、清热燥湿药—湿热证

3、清热解毒药—热毒证

2、清热药性多寒凉,易伤阳气,阳虚者慎用;易化燥伤阴,故阴虚者也慎用。

一、清热泻火药

石膏

【性味】辛、甘,大寒。

【功效】1、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温病热入气分证及肺、胃热证。

栀子

【性味】苦,寒。

【功效】1、泻火除烦:热病烦燥。

2、清热利湿:湿热证。

3、凉血解毒:血热吐扭证。

二、

黄芩

【性味】苦,寒。

【功效】1、清热燥湿:善清上焦湿热。

2、泻火解毒:以清肺热为长,火毒疮疡证。

3、安胎:胎热不安。

4、凉血止血:血热吐衄。

【用法】本品清热生用,安胎炒用,止血炒炭,清上焦热宜酒炒用。

黄连

【性味】苦,寒。

【功效】1、清热燥湿:善清中焦湿热,为治湿热泻痢的要药。

2、泻火解毒:善清心胃实火。

黄柏

【性味归经】苦,寒。

【功效】1、清热燥湿:善清下焦湿热。

2、泻火解毒:疮疡肿毒等。

3、退热除蒸:阴虚火旺证。

【用法】清热燥湿解毒多生用,泻肾火,除蒸退热多盐水炒用,止血多炒炭用。

三、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

【性味】甘,寒。

【功效】1、清热解毒:热毒疮疡证。

2、疏散风热: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

3、清热解暑:暑热烦渴及小儿热疮痱子。

四、清热凉血药

2、养阴生津:阴虚内热及消渴证。

【比较】鲜生地味甘苦性大寒,作用与干地黄相似,滋阴之力稍逊,但清热生津,凉血止血之力较强。

五、清虚热药

青蒿

【性味】苦、辛,寒。

【功效】1、清虚热、退骨蒸:温病后期低热不退,阴虚内热,骨蒸劳热。

2、清热解暑:暑热烦渴及暑湿证。

3、截疟:用于疟疾。

【注意】不宜久煎。

第三节泻下药

1、定义:凡能引起腹泻或滑利大肠,促进排便的药物称为泻下药。

2、分类适应证

(1)攻下药—大多苦寒---清热泻火—里热实证(宿食燥屎实热)

(2)润下药—大多植物种仁---润肠通便—肠燥便秘证

(3)峻下逐水药—大多苦寒有毒—逐水消肿—水肿水胀

3、注意:本类药物,作用峻猛,易伤正气,凡久病、年老体弱及胎前产后、月经期等,均应慎用

一、攻下药

大黄【别名】川军、酒军、锦纹、将军

【性味】苦,寒。

【功效】1、泻下攻积:热结便秘,胃肠积滞。

2、泻火解毒:热毒证,烧烫伤及火热上炎。

3、凉血止血:血热妄行证。

4、活血祛瘀:血瘀证。

5、清利湿热:湿热淋证及黄疸等。

【注意】不宜久煎。后下。

芒硝

【性味】苦、咸,大寒。

【功效】泻下、软坚、清热:用于实热积滞证;大便燥结;咽痛、口疮目赤及痈疮肿毒等。近

2、分类和适应证

(1)祛风湿散寒药-祛风湿、散寒止痛-风湿痹痛属寒者。

(2)祛风湿清热药-祛风湿,清热消肿-风湿热痹。

(3)祛风湿强筋骨药-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风湿日久所致的腰膝酸软无力、疼痛等。

3、注意:本类药物辛散燥烈,易伤阴血,故阴亏血虚者,慎用本品。

一、祛风湿散寒药

独活

【性味】辛、苦,微温。

【功效】1、祛风湿止痹痛:风湿痹痛,以下部为宜。

2、散寒解表:风寒表证或兼湿邪者。

【比较】羌活和独活都有散寒解表和祛风湿作用,羌活善治上半身痹痛,独活善治下半身痹痛;羌活解表作用较强,独活祛风湿作用较强。

二、祛风湿清热药

2、利水消肿:用于水肿,痰饮证。

【用法】祛风止痛宜木防己,利水退肿宜汉防己。

三.祛风湿强筋骨药

桑寄生安胎

【性味】苦、甘,平。

【功效】1、祛风湿,益肝肾,强筋骨:风湿痹痛。对肝肾不足,腰膝酸软,筋骨无力之痹痛尤为适宜。

2、安胎:用于胎漏下血,胎动不安。

第五节化湿药

1、定义:凡是气味芳香,具有化湿运脾作用的药物,称为芳香化湿药。

2、性能、功效及适应证:

化湿药味多辛、苦,性偏温燥,主归脾胃二经,能醒脾化湿,健脾和胃,适用于湿阻中焦(脾胃)证。此外,化湿药还有芳香解暑之功,湿温、暑湿等证,亦可选用。

3、注意:

1、本类药物多属辛温香燥之品,易于耗气伤阴,故阴虚血燥及气虚者宜慎用。

2、因其芳香,多含挥发油,系其有效成分,故入煎剂宜后下,不宜久煎。

苍术

【性味】辛、苦,温。

【功效】1、燥湿健脾:湿阻脾胃或脾虚生湿证。

2、祛风除湿:风寒湿痹。

3、明目:用于雀目、眼目昏涩。

4、烟熏消毒

广藿香

【性味】辛,微温。

【功效】1、化湿和中:湿阻中焦证。

2、解暑发表:暑季胃肠型感冒。

3、止呕:用于各种呕吐证。

4、治癣:手癣、足癣。

砂仁

【性味】辛,温。

【功效】1、化湿行气:湿阻脾胃或脾胃气滞证。

2、温中止泻:脾胃虚寒泄泻。

3、行气安胎:妊娠恶阻,气滞胎动不安。

第六节利水渗湿药

1、定义:凡能通利水道、渗泄水湿,以治疗水湿内停病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利水渗湿药。

2、分类、性能及适应证:

利尿消肿药-甘淡、平(寒)-利尿消肿

-水肿、小便不利、痰饮-茯苓

利水渗湿药利水通淋药-苦(甘),寒-清热利湿

-淋证-车前子、滑石

利湿退黄药-苦寒-清热利湿、利胆退黄

-湿热黄疸-茵陈蒿、金钱草

3、注意:1、常与行气药配伍。

2、易耗伤津液,阴津亏损而致小便短少者忌用。

茯苓

【性味】甘,淡,平。

【功效】1、利水渗湿:水湿内停,水肿等。

2、健脾补中:脾虚湿盛证。

【功效】1、利尿通淋:用于湿热淋病。

2、渗湿止泻:用于湿胜泄泻。

3、清肝明目:用于目赤涩痛,目暗昏花,翳障等。

4、清肺化痰:用于痰热咳嗽。

【用法】入煎剂宜(纱布)包煎。

第七节温理药

1、定义:凡是药性温热,具有温散里寒作用,治疗里寒证的药物,称为温里药。

2、性能和适应证:

大多味辛热。

里寒实证:脾胃寒实证

寒滞肝脉—温肝散寒

里寒证肺寒痰饮证—温肺化饮

脾胃虚寒证-温中散寒

里虚寒证肾阳虚证(亡阳)-温肾助阳(回阳)

3、注意:辛温燥烈,易伤阴液,凡热证、阴虚内热证

或孕妇忌用或慎用。

附子

【性味】辛,大热。

【功效】1、回阳救逆:亡阳证。

2、温肾助阳:肾阳虚证。

3、散寒止痛:风寒湿痹。

【用法】本品应先煎,以减其毒性。

【部位】本品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

第八节理气药

1、定义:凡以疏理气机,治疗气滞和气逆证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理气药。

2、性能特点:大多辛苦温而芳香。辛能行散,苦能降逆,芳香能走窜,性温能通行。具有调气理脾、疏肝解郁、顺气降逆等功效。

3、注意(1)多辛温香燥,易伤气阴,气阴不足者慎用。

(2)多含挥发性成分,不宜久煎。

厚朴

【性味】辛、苦,温。

【功效】1、行气燥湿:用于湿阻、气滞、食积所致的脾胃不和、脘腹胀满。为消胀除满的良药。

2、降逆平喘:用于咳嗽气喘痰多之证。

药品调剂中心实习小结

药品调剂中心实习小结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篇1:药品调剂中心实习小结本人自药房实习以来,在领导和同事的关怀下,通过自身的努力和经验的积累,知识不断拓宽,职业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在实习期间内,本人把专业课本《药事管理学》、《中医药学概论》等课本带在身边,理论联系实际,更好的作用于自己的工作中。把全心全意为人名服务牢记心中,以礼待人,热情服务,耐心解答问题,为患者提供一些用药的保健知识,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准,让患者能够用到安全有效、稳定的药品而不断努力。 当患者取药时,我们应以礼貌热心的态度接受患者咨询,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同时向患者详细讲解药物的性味、功效、用途、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及副作用,以便患者能够放心使用。在配药过程中,不能依据个人主见随意更改用药剂量,有些要含有重金属,如长期使用会留下后遗症和不良反应,要保证患者用药和身体安全。 在西药房实习期间内,我在领导和几位老师的带领下,从片剂方面开始实习,之后是针剂、精麻药一一实习,刚进去的时候因为不熟悉,会有不知所措之感,时间一长就轻车熟路了,检查药方,估价,取药。审药,发药,每个步骤都能一丝不苟的进行,坚决拒绝出现错误,得到了领导和带教老师的一致好评。 在西药房实习之后,我又来到了中药房,和西药房的感觉一样,刚开始很生疏,熟悉后就不会了。在中药方实习期间,主要是掌握中药材的性能和鉴别方法,以便于取药的准确性高。常用的鉴别方法有基源鉴别法,性状,显微镜和理论鉴别法,有经验鉴别法比较简便易行(眼看、手摸、鼻闻、品尝和水试、火试)一种药性状鉴别法为例,如何鉴别茎木类中药:包括药用木本植物的茎火仅用其木材部分已极少数草本植物的茎藤。其中,茎累中药药用部位为木本植物茎藤的,如鬼见羽;药用为茎髓部的,如灯山草,通草等。 木类中药药用部位木本植物茎形成层以内各部分,如苏木、沉香、树脂、挥发油等。鉴别根茎的横断面是区分双子叶植物根茎和单子叶植物根茎的重点,双

中医内科实习小结

( 实习报告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中医内科实习小结Summary of TCM internal medicine practice

中医内科实习小结 本人于2007年8月开始在XX市中医院实习。本抱着潜心学习中医的决心来到大连,但实际情况与我所想竟全然不同。 第一次是在内科门诊与中医老教授抄方学习,让我受益非浅。我经常与肾病的中医专家王荣欣老师谈论中医的各种学术问题。我们畅所欲言,我的很多问题也得到了解决。最后我们既是师生,又是好友。她常借我买的一些书看,我也经常到她的门诊去听她看完书后的体会,我就能比较和我看完书后的体会有何不同。那三周和后来的几次拜访是我学到东西最多的时间。 后来就是连续的病房实习。那时我深刻体会到这些医生对中医知识的缺乏。我有时问自己:“这是中医院吗?”因为他们看病治疗几乎都是以西药为主。中药只是补一补正气,提高一下免疫力之类的,根本不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他们还含笑而说:“周四是开大

方的日子。”而开一些很大的方,很多味药,价格也很高。不仅如此,他们还让学生开这些方,“看着差不多就行”就下医嘱了。偶尔有时候会改方,但原因竟然是学生开的某几味药太便宜,换几个差不多功效的而价格高一些的药。难道这就是我将来要工作的我们中国的中医院的情况吗? 在神经二病房的时候,我的同学因没在带教老师陪同下去与患者交流而被主任痛骂。他只是想去补充收集一下老师没有收集完整的中医四诊资料而已。 学校要求我们要写16篇临床病历。我虽然觉得抄这些病历几乎提高不了自身的什么修为,但还是决定硬着头皮抄两篇交差。还没等下笔就被主任痛骂,说些什么这是患者的隐私,不能让你抄之类的。看来她对我印象不怎么样。骂得好!我本就觉得这是浪费我时间,不抄了。 当我要转到普外实习的时候,我终于忍不住了。我断然拒绝了医院的安排,自己去找了内科门诊的主任---大连治脾胃病最有名的中医—李吉彦教授。他平时是不带学生的。但看到我的诚意,又经

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心得体会

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心得体会 本篇是从老师之授课讲稿、论文著作、毕业题词、带教面授等方面选录整理而成,内容极其丰富,哲理非常深刻,传道用心良苦。篇中有反映老师对祖国医学无比酷爱,及执着精神;有显示老师发扬祖国医学的抱负、构想,及发挥中西医之长,使中医学成为最完备医学的热诚期盼;有对《伤寒论》至高无上经典的学习体会;有对后之异军突起温病学说的研究心得;有对末学诲人不倦的"中医千万不能丢失辨证论治法宝"的谆谆教导;有毫不隐私的古方运用、药物研究的经验传授;有为初学者开辟门径、备勤学者临床参考、朗朗成诵、易于记忆、选方能尽左右逢源之妙的自创歌诀等等。 总之,吾等若认真研读,必将和医案一样获益匪浅! 中医焉可称为草药医生。中医和西医根本不同,有人把西医看作科学医生,而把中医视为草药医生。我们不否认西医之诊疗是以科学为基础.然将中医看作草药医生,是对中医根本没有认识。中国医学是中国固有之医学,和中华文化有关,有独立的学术体系,此种医学是由生活实践之经验积累而产生的。即循着积累之经验,不断地应用与体验,乃发现了其中的原理原则,而成为一种专门性的学问。如汉·张仲景综合前人治伤寒的经验,归纳起来,著《伤寒论》一书,将治伤寒分为六经,从表到里,从阳到阴,以比较推理之逻辑治学方法,显示出伤寒之学理,从而成为后世治伤寒的法则。是例证之一。 中医临床是以"证"为依据,因之历代许多医学名家,所著的浩如烟海的医书,可以咸视之为"证治学",即"辨证论治"。证治学为从病象研究治法,即从病象,分辨病证的阴阳、虚实、表里、寒热,然后处方,以取得疗效。这其间存在着盈虚消长之道理,充分体现出辨证论治是基于一种哲理之学问。以理治学,即为科学。斯为例证之二。有人以中医不懂生理而诋毁之,殊不知,+中医之生理学.是研究脏腑功能的。虽对实质方面固然缺少确实性,是个缺陷,然基于中医学为独立的学术体系,中医之特殊性为辨证论治,因之,中医学屡经年移代革之经验、发展,而成为行之有效的专门学问,则充分表明:中医临床所本的是"证治学",不是从生理上求治法。同时,亦毫无疑义地表明:中医研究脏腑功能之生理,是完全正确的,及他对"证治学"建立之功勋是不容抹杀的。此为例证之三。于此可见,谓中医是草药医生,不是认识不够,即是排斥异己者,有心轻薄中医。 事实上已经证明,并将继续得到证明:凡是一种有用学术,必有益于世人,决不会被排斥而磨灭的,中医也应无例外。辨证必须掌握三要诀1.辨主次一个证候有几个不同之症状,相同之症状可出现在不同证候之中,因之,要根据症状来辨别证候,就要抓住能反映疾病本质的主证。(1)患者比较突出的症状,最感痛苦、最严重的症状。例如:患者突然腹痛,要辨别腹痛属于什么证候,必须将其他兼证结合起来进行审辨,辨明他与主证有无联系。如腹痛的同时兼有反酸、呕吐、泄泻、胃脘拒按、泻后腹痛即减等证,那么,此腹痛即可断定为"饮食内伤"证。(2)要确诊一个证候,非有此不能成立诊断之症状。例如:患者头痛头晕,其一面赤耳鸣,怔忡不宁,证属肝阳上扰;其一胸满呕逆,食少苔腻,证属浊痰上泛。此两个证候,前证若无面赤,肝风证不能成立;后证若无苔腻,浊痰证亦不能成立。因为头痛头晕,由肾气上逆而致者,也可出现耳鸣;由心脾两虚而致者,也可出现怔忡不宁;由胃中寒饮上逆而致者,也可出现胸满呕逆等症。(3),在整个病情变化中,对一切症状之产生和消退,有决定性意义之症状。例如:温病病在气分,舌苔黄白相兼;病人血分,舌现绛色。在气分则证见壮热烦渴,大便秘结;入血分则证见夜热更甚,神昏惊厥。这些症状咸随舌苔转变而转变的,从此也可以说明以舌苔黄白,舌现绛色作为温病在气分、血分的主证是正确的。2.辨同异将要确定一个证候,发现其中一两个症状,一般是不应该在此证候出现,那么,就应当根据此一两个症状及其特点重新考虑,从"同中辨异"。同中辨异,不仅从多数相同的症状中,可以找出不同差别,就是一个症状,也有同异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释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①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②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双重性 ③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知识体系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 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其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继《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医学著作,创造性的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之四气五味的理论,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后经宋代林亿等整理而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书。《伤寒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 1)魏晋隋唐时期: 《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所著,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 《脉经》:晋代王叔和所著,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所著,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所著,使脏腑辨证更加完善。 2)宋、金、元时期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所著,确立了三因之病因分类法。 “金元四大家”: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 刘完素(河间)主寒凉,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火热论; 张从正主攻邪,认为病皆由邪生,故“邪去则正安”; 李杲(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治以补益脾胃; 朱震亨(丹溪)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而主养阴。 3)明、清时期 出现了大批集成性著作。如明代张介宾之《景岳全书》,李中梓之《医宗必读》,清代王清任之《医林改错》等。 叶桂(天士),吴塘(鞠通)等为代表,创立了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温病的辨证论治的体系,形成了“温病学派”。 4)近代和现代 三、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1、整体观念 (1)定义: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相联,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影响,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及其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称之为整体观念。中医的整体观念贯穿与中医的生理、病理及诊治等各个方面。 (2)整体观念主要内容 1)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①生理上的整体性:五脏一体观;形神一体观。 ②病理上的整体性; ③诊治上的整体性。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①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气候 昼夜晨昏的变化 地域环境 ②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2、辨证论治

中药学毕业实习心得体会【精选三篇】

中药学毕业实习心得体会【精选三篇】导语:当患者取药时,我们应以礼貌热心的态度接受患者咨询,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中药学毕业实习心得体会【精选三篇】文章,仅供参考! 中药学毕业实习心得体会本人自药房实习以来,在领导和同事的关怀下,通过自身的努力和经验的积累,知识不断拓宽,职业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在实习期间内,本人把专业课本《药事管理学》、《中医药学概论》等课本带在身边,理论联系实际,更好的作用于自己的工作中。把全心全意为人名服务牢记心中,以礼待人,热情服务,耐心解答问题,为患者提供一些用药的保健知识,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准,让患者能够用到安全有效、稳定的药品而不断努力。 当患者取药时,我们应以礼貌热心的态度接受患者咨询,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同时向患者详细讲解药物的性味、功效、用途、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及副作用,以便患者能够放心使用。在配药过程中,不能依据个人主见随意更改用药剂量,有些要含有重金属,如长期使用会留下后遗症和不良反应,要保证患者用药和身体安全。 在西药房实习期间内,我在领导和几位老师的带领下,从片剂方面开始实习,之后是针剂、精麻药一一实习,刚进

去的时候因为不熟悉,会有不知所措之感,时间一长就轻车熟路了,检查药方,估价,取药。审药,发药,每个步骤都能一丝不苟的进行,坚决拒绝出现错误,得到了领导和带教老师的一致好评。 在西药房实习之后,我又来到了中药房,和西药房的感觉一样,刚开始很生疏,熟悉后就不会了。在中药方实习期间,主要是掌握中药材的性能和鉴别方法,以便于取药的准确性高。常用的鉴别方法有基源鉴别法,性状,显微镜和理论鉴别法,有经验鉴别法比较简便易行(眼看、手摸、鼻闻、品尝和水试、火试)一种药性状鉴别法为例,如何鉴别茎木类中药:包括药用木本植物的茎火仅用其木材部分已极少数草本植物的茎藤。其中,茎累中药药用部位为木本植物茎藤的,如鬼见羽;药用为茎髓部的,如灯山草,通草等。木类中药药用部位木本植物茎形成层以内各部分,如苏木、沉香、树脂、挥发油等。鉴别根茎的横断面是区分双子叶植物根茎和单子叶植物根茎的重点,双子叶植物根茎外表常有木栓层、维管束环状排列,幕布有明显的放射状纹理,中央有明显的髓部,如苍术、白术等。单子叶植物外表无木栓层或仅具较薄的栓化组织,通常可见内皮层环纹,皮层及中柱均有维管束小点散步,无髓部,如黄精、玉竹等。另外还有皮类中药,叶类中药,花类中药,果实及种子中药,全草类中药,澡菌地依类中药,树脂类中药和矿物,动物类中药的性状鉴别。

中医专业技术工作总结三篇

中医专业技术工作总结三篇 篇一 现就中医药技术的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取得的成绩 全县有中医药技术人员113名,其中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中医卫生技术人员47人,村卫生室中医卫生技术人员66人。按计划应培训113人,实际培训109人,培训率为96%。经过培训每个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适宜技术知晓率达到了90%以上,乡镇卫生院开展不少于10项,村卫生室不少于4项的中医药适宜技术,中药处方也有所增长,比开展培训前增长了10个百分点,群众的满意度达到了90%以上。 二、具体做法和体会 建立我县中医药人员培训工作组织领导体系,保证工作顺利开展。卫生局及时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xx县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医政股全面负责推广工作,并明确了各股室的具体职责。同时还成立了以县医院院长为组长,业务院长为副组长,中医内、外科、理疗科和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专家指导委员会,组织实施全县基层推广工作,提供相关技术咨询指导,从组织上保证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卫生局通过各种会议反复向各医院院长、分管人员强调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工作的重要性,使大家充分认识到提高我县基层中医药人员的业务素质,对于振兴中医、发展中医,贯彻新时期卫生工作“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我县当前和今后卫生工作的重点。希望能引起各医疗单位负责人和广大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从而在思想认识上保证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切实保障了最广大基层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采取多种培训学习方式进行业务培训,提高我县中医药人员综合素质。 1.加强县中医院对基层中医药人员的指导。县中医院依托市中医医院的对口帮扶支援积极利用下乡、义诊等活动对基层的中医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指导查房等业务培训,并且深入到病床旁指导基层中医药人员进行临床实践和技术操作,全年共指导基层20余次。同时,市级培训结束后,县中医院及时承担了培训人员为期15天的临床实践操作实习,充发发挥了中医院对基层中医药人员的技术指导作用。 2.以乡镇为单位开展培训。我县山大沟深,人员居住分散,结合我县实际情况,以乡镇为单位进行了培训。从x月1日起,各乡镇医院陆续成立了培训领导小组,确定主讲老师,制定培训课程表、准备培训教材以及培训地点、教室等各项工作,并建立严格的考勤制度。专人负责技术培训全过程的考勤,以督促教学和培训效果。县医院和各乡镇卫生院均集中对本单位和村卫生室的中医药人员进行了为期20天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在理论培训结束后,进行了统一闭卷考试,真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 中医学:就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与防治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与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基础理论:就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就是阐释与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①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②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双重性 ③中医学就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知识体系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 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其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继《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医学著作,创造性的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之四气五味的理论,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后经宋代林亿等整理而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书。《伤寒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 1)魏晋隋唐时期: 《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所著,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 《脉经》:晋代王叔与所著,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所著,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所著,使脏腑辨证更加完善。 2)宋、金、元时期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所著,确立了三因之病因分类法。 “金元四大家”: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 刘完素(河间)主寒凉,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火热论; 张从正主攻邪,认为病皆由邪生,故“邪去则正安”; 李杲(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治以补益脾胃; 朱震亨(丹溪)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而主养阴。 3)明、清时期 出现了大批集成性著作。如明代张介宾之《景岳全书》,李中梓之《医宗必读》,清代王清任之《医林改错》等。 叶桂(天士),吴塘(鞠通)等为代表,创立了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温病的辨证论治的体系,形成了“温病学派”。 4)近代与现代 三、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1、整体观念 (1)定义:人体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相联,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影响,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及其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称之为整体观念。中医的整体观念贯穿与中医的生理、病理及诊治等各个方面。

中医科年度工作总结.

中医针灸科年度工作总结 在本年度的工作中,我们中医科在院领导班子及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圆满完成了医院交给的各项任务,并始终本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科内全体同志积极努力、密切配合,认真负责地完成了各项诊疗工作和治疗任务,得到了院领导的肯定和广大患者的信任并赞扬。 一年来,我们注重强化科室职工队伍思想建设,进一步增强服务理念,不断改善服务态度,让病人得到满意,医生要把病看好,还要搞好医患关节,为更多的病人解决痛苦。注重加强科室内部管理学习,加强三基训练,打好基本功,继续壮大科室队伍,加强科室力量,我们充分发挥中医中药的独特治疗特点,结合我院实际,深入广泛宣传及配合应用大型医疗设备以及开展的新项目等辅助检查手段,提高治疗效果也为医院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积极学习卫生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医疗安全,提高病人满意度,把医疗安全意识贯彻始终,把医疗护理规章制度、法规条例落实到每一个环节。全年就诊人次突破10000余人次,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并根据患者病情配合针灸、理疗等手段,在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风湿骨病等方面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又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科室的知名度,使中医科工作更上一层楼。 在我院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的里,我科在院领导正确的领导下,围绕我院的工作主题开展各项工作,在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创建平安医院、医疗护理技术创新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我科全体医

护人员以医院制定的“核心制度”为指引,锐意创新,奋发图强,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培养人才,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圆满完成了度制定的各项工作计划。为总结经验,改进不足,现将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思想政治方面:我科全体医护人员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在狠抓业务学习的同时,坚持不懈的学习科学发展观,党的民族政策,无论是党员还是普通职工都深知新疆的稳定是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经济飞速发展的根本和保证。全体医护人员表示坚决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旗帜鲜明的站在反对民族分裂的战线上,努力加强科室内的民族团结,进一步提高了科室的思想政治意识,增强科室工作人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医德医风方面:我科一直注重提高医护人员的思想品德教育,提升医务人员道德修养,努力营造和谐的医患氛围。我们认真组织科室医师,反复学习了医院的各种文件及规章制度。提升科室服务质量,树立起优质的服务特色和行为规范。组织科室医务人员认真学习《医务人员医德规范》以及医务人员“十不准”,紧密围绕“服务”的基本理念,鼓励服务创新,为患者提供热情周到、便捷高效的服务,切实解决病人的生活和经济方面的困难,坚决杜绝医疗行业不正之风,增强医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切实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工作人员形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科及医院在广大患者心中的形象,我们运用多种形式,强化正面教育,普及医德医风和岗位职业道德的修养,经常学习模范人物与先进典型的光辉事迹,发扬先进和模范的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精神。科内定期召开会议,强调安全和质量,每月进行自查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纯干货)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纯干货)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善诊者,按脉察色,先别阴阳。中医学基本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之间相对立,依存互根不分离,消长转化并发展,阴平阳秘为目的。人身阴阳为生理,阴平阳秘为和气。调理阴阳救偏弊,虚实寒热定根基。 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脏:心、肝、脾、肺、肾。 六腑: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 奇恒之腑:脑、脉、骨髓、胆、女子胞。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五脏所主: 1、心位胸中外护包,血脉神志汗液晓,开窍于舌华在面,君主之宫藏神要记牢。 2、肺司呼吸主降宣,卫气外布皮毛间,通调水道开窍鼻,古人又谓水上源。 3、脾为中焦主运化,统血肌肉四肢间,开窍于口华在唇,后天之本仓廪官。 4、肝为胁部主藏血,疏泄又分两种说,一说消化主情志,一说消化主疏泄。其华在爪主筋健,开窍于目记心田。

5、肾为腰部主藏精,生殖发育是本能,纳气生髓又主骨,主水开窍二阴经。其华在发通于脑,开窍于耳记心中。左肾右命根基在,先天之本不可轻。 六腑: 中清之腑为之胆,水谷之海在胃间,受盛之腑为小肠,传化糟粕大肠间,气化津液为膀胱,上焦如雾精气漫,中焦如沤浮游谷,下焦如渎水莫断。 脏腑之间关系:心血肺气紧相依,心血脾胃不可离,生成运转不可息,心肝血液不可离, 心火肾水相交济,各少其位为不及,心中无水火上炎,肾中无火水凌心, 肺气脾血土生金,肺气宣发脾健运。肝血肺气相互根,肺肾水病卧不稳。 肝主疏泄脾统血,相互依赖病郁结。脾肾为本先后天,前因后果必有缘, 肝肾精血又同源,相互依存为本根。心与小肠热必降,肺与大肠咳不畅。 脾升胃降气正常,胆与肝脏互影响,肝失疏泄湿热旺,肾与膀胱气化常。 一有病变尿不利,气化不利膀胱伤。腑与腑经以通畅,一不通畅即有伤。 气血津液气:真气者受之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元气

2019年最新医院中医科个人工作总结工作总结文档【五篇】

====工作总结范文精品文档==== 2019年医院主治医生个人年度总结 范文 一年来,在医院党组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全院的发展大局,认真开展各项医疗工作,全面履行了主治医生的岗位职责。 一、加强政治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一年来,能够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各项学习活动,做到思想上、政治上时刻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时,坚持学以致用、用有所成的原则,把学习与工 作有机结合,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特别是通过参加医院组织的各项评比活动,对照先进找差距,查问题,找不足,自己在思想、作风、纪律以及工作标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 二、认真负责地做好医疗工作。 “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是医疗工作者的职责所在,也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闻工作的进步在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我以对历史负责、对医院负责、对患者负责的精神,积极做好各项工作。一是坚持业务学习不放松。坚持学习麻醉学理论研究的新成果,不断汲取新的营养,促进自己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二是坚持“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原则,热情接待每一位患者,认真对待每一例手术,坚持把工作献给社会,把爱心捧给患者,从而保证了各项工作的质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全年共计接待患者人,实施手术例,治愈病人**人(次)。 三、严格要求自己,积极为医院的发展建言出力。 作为医院的一员,“院兴我荣,院衰我耻”,知情出力、建言献策是义不荣辞的责任。一年来,紧紧围绕医院建设、医疗水平的提高、业务骨干的培养等方面开动脑筋、集思广益,提出合理化建议,充分发挥一名老同志的作用。同时,严格要求自己,不摆老资格,不骄傲自满,对比自己年长的同志充分尊重,对年轻同志真诚地关心,坚持以工作为重,遵守各项纪律,坚持代病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树立了自身良好形象。 一年来,在领导的帮助和同志们的支持下,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组织的要求还差得很远,与其它同志相比还有差距,在今后工作中,要继续努力,克服不足,创造更加优异的工作成绩。 欢迎下载使用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气一元论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气一元论 中国古代哲学的物质观,从五行的多元论到阴阳二气的二元论,最终统一于气的一元论。“太极一气产阴阳,阴阳化合生五行,五行既萌,遂含万物”。天地万物皆本于气,人亦因气而生。气是构成天地万物以及人类生命的共同的本始物质,人的生死、物之盛毁,都是气聚散变化的结果。 气,是中国古代哲学标示物质存在的基本范畴,是运动着的、至精至微的物质实体,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基本元素,是世界的本原,是标示着占有空间、能运动的客观存在。气是中国古代对世界本原的粗浅认识,从云气、水气到量子、场,无不涵盖其中,可谓“至大无外”,“至小无内”。 气又是一个涵盖物质与精神、自然与社会的哲学范畴,其内涵既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又是主观的道德精神,兼容并包,错综复杂。 在中医学理论体系,就生命物质系统——气、血、精、津、液而言,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活力很强、运动不息、极其细微的物质,是生命物质与生理机能的统一。在生命物质系统的各种具体的物质概念中,气是最大的概念。 气是构成万物的本原。气是絪緼运动,至精至微的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人的生长壮老已,健康与疾病,皆本于气,故曰:“人之生死" ,全赖乎气。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死”。 总之,气是连续性的一般物质存在,充塞于整个宇宙,是构成世界的本原,是世界统一性的物质基础。气是构成万物最基本的物质要素,万物是

气可以感知的有形存在形式。气规定万物的本质,气的内涵揭示了气的物质性和普遍性、无限性和永恒性。 天地之气动而不息,运动是气的根本属性,气是具有动态功能的客观实体,气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之中,或动静、聚散,或絪緼;清浊, 或升降、屈伸,以运动变化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或形式。天地运动一气,毂万物而生。 气是构成宇宙的物质基础,气聚而成形,散而为气。形和气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而形和气的相互转化则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物之生由乎化,化为气之化,即气化。形气之间的相互转化就是气化作用的具体表现。气生形,形归气,气聚则形生,气散则形亡。形之存亡由乎气之聚散。 气贯通于天地万物之中,具有可入性、渗透性和感应性。未聚之气稀微而无形体,可以和一切有形无形之气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能够衍生和接纳有形之物,成为天地万物之间的中介,把天地万物联系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感应,即交感相应之谓。有感必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气有阴阳是两,两存在于一之中。气是阴阳的对立统一体,阴阳对立的双方共同组成气的统一体,它们是一切运动变化的根源。气之阴阳两端相互感应而产生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 新陈代谢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人之生死由乎气,气是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这种生命的物质——气,经常处于不断自我更新和自我复制的新陈代谢过程中。气的这种运动变化及其伴随发生的能量转化过程称之为“气化”。“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精化为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就是对气化过程的概括。 人体的脏腑经络,周身组织,都在不同的角度、范围和深度上参与了

1月医院药房实习报告正式版

For the things that have been done in a certain period, the general inspection of the system is also a specific general analysis to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1月医院药房实习报告正 式版

1月医院药房实习报告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报告资料适用于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事情,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同时也是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找出成绩、缺点和不足,并找出可提升点和教训记录成文,为以后遇到同类事项提供借鉴的经验。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本人自药房实习以来,在领导和同事的关怀下,通过自身的努力和经验的积累,知识不断拓宽,职业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在实习期间内,本人把专业课本《药事管理学》、《中医药学概论》等课本带在身边,理论联系实际,更好的作用于自己的工作中。把全心全意为人名服务牢记心中,以礼待人,热情服务,耐心解答问题,为患者提供一些用药的保健知识,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准,让患者能够用到安全有效、稳定的药品而不断努力。

当患者取药时,我们应以礼貌热心的态度接受患者咨询,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同时向患者详细讲解药物的性味、功效、用途、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及副作用,以便患者能够放心使用。在配药过程中,不能依据个人主见随意更改用药剂量,有些要含有重金属,如长期使用会留下后遗症和不良反应,要保证患者用药和身体安全。 在西药房实习期间内,我在领导和几位老师的带领下,从片剂方面开始实习,之后是针剂、精麻药一一实习,刚进去的时候因为不熟悉,会有不知所措之感,时间一长就轻车熟路了,检查药方,估价,取药。审药,发药,每个步骤都能一丝不

年度中医科工作总结

20XX年度中医科工作总结 20XX年7月成立中医科,中医科在院领导的准确领导下,全体医护人员齐心协力,克服困难,完成了下半年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成绩有困难也有不足,为了总结经验,克服不足,以利今后更好的开展工作,现将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思想政治方面: 我科全体医护人员在狠抓业务学习的同时,坚持不懈的学习科学发展观,努力加强科室内的人员团结,进一步提高了科室的思想政治意识,增强科室工作人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我科得到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得到医院的大力支持,对我科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经济扶持,添置了必要的中医设备(中药粉碎机),为研发中药粉剂提供了物质基础。 三、业务情况: 中医科今年7月到11月门诊人次3558人,去年同期2048人,上涨73%,会诊病人较同期有所提高。复诊率80%左右。科室在其他科室的配合之下,业绩有了很大的提高,并得到众多患者对医务人员的工作态度和治疗效果的肯定。就诊人群面已经波及关外十八个县及牧区四.紧抓科室制度建设 认真组织医德医风学习及政治思想学习,各种法规法制的学习,各种规章制度的学习,建立健全科室制度,用制度管人,量化到每一个人。

把医德医风学习、政治思想学习与“三好一满意”、“三甲复审”、行风评议、防火防盗安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综合目标责任同布置同落实同考核,并与当月绩效工资挂钩,奖惩分明,并在科内实行月考核,此项考核与年终履职考核及先进个人的评比相挂钩。设立考核指标及考核项目,做到全年有记录,用数据说服人,带动全科工作。五.科室存在的问题: 1.三个院区距离太远,不方便新城门诊患者及传染病院区和二医疗区会诊病人取药。 2.从全国来看,中医的效益均不是很好,都存在吃不饱的问题。请各科室给予支持和帮助,特别肿瘤,消化内科,妇产科,心内呼吸科等病人,请介绍其来我科。我科一定会配合好其它科室,尽心尽力治疗好病人,使患者早日康复,实现互利共赢。 3.医患沟通上有明显不足,经验不足。 2018年工作要点 一.二医疗区增设中药房,引进免煎中药(引进免煎药后,系统设定协定方,例如:下乳方,清胰汤等,方便各个科室直接开单,避免会诊所耽误的时间及治疗的最佳时机,免煎药同时可以给 藏药提供相应的原材料) 二.和皮肤科研制皮肤病外用中药粉剂。 三.中医科和肿瘤相关科室密切合作,共同发展。中医注重提高病人免疫功能,通过调整自身免疫功能来抑制肿瘤生长,放疗、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提纲 绪论 中医学与中医基础理论得基本概念 中医学就是发祥于中国古代得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得科学。 中医基础理论就是关于中医学得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思维方法得学科,也就是阐述与介绍中医学得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思维方法得课程 一、中医基础理论得体系得形成与发展(历代名医与代表著作) (一)先秦、秦、秦汉时期——形成时期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二)隋唐时期——充实、系统化时期 《针灸甲乙经》、《脉经》、《诸病源候论》 (三)宋、金、元时期——争鸣、突破时期 《三因记忆病证方论》宋陈无择“三因学说”、《小儿药证直诀》 刘完素(刘河间)——寒凉派 李杲(东垣老人)——补土派 朱震亨(朱丹溪)——滋阴派 二、中医理论体系得主要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人体自身得整体性与人与自然、社会环境得统一性两个方面 (二)辨证论治——辨析疾病资料以确立症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得思维与实践过程 1、病、症、证得概念 病:即疾病,就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得机体阴阳失调、脏腑功能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得一个完整生命过程(重点在全过程) 症:即症状与体征得总称,就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得个别、孤立得现象可以就是病人异常得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也可以就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得异常征象(就是病与证得基本要素) 证:即证候,就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得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得有内在联系得、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得症状与体征构成(重点在现阶段) 2、辩证与辨病 辩证与辨病都就是认识疾病得思维过程。辩证就是对证候得辨析,以确定证候为目得;辨病就是对疾病得辨析,以确定疾病得诊断为目得。辨明疾病得病因、病位、病性、病势,即辨明疾病从发展到转归得总体病机辨病论治:辨析疾病资料以确立疾病得诊断,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得思维与实践过程 同病异治: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得疾病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得体质不同,故反映得证候也不同,因而治疗也就有差异 异病同治:几种不同得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得病机,大致相同得证,故可用大致相同得治法与方药来治疗 第一章中医学得哲学基础与主要思维方法 第一节精气学说 精、气、神得概念 精:又称精气,一般泛指气,就是一种充塞于宇宙之中得无形而运动不息得极细微物质,就是构成宇宙得本源,在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得精粹部分,就是构成人体得本源 气:存在于宇宙之中得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得极细微物质,就是宇宙万物得共同构成本源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1) 李本强 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 阴阳的对立制约: 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 阴阳的互根互用: “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2) 李本强 11. 阴阳的转化: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化;⑥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13.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14. 凡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阴消阳长)的虚热证,宜用补阴治之。这种治疗原则,称之为“阳病治阴”;又称作“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15. 凡阳虚不能制阴而致阴盛(阳消阴长)的虚寒证,宜用补阳治之。这种治疗原则,称之为“阴病治阳”;又称作“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16. 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3) 李本强 五行学说、 1.五行学说应用于中医学领域,主要是以五行学说的基本规律来阐释人体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体表与内脏的有机联系,以及人体与外在环境的统一,从而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药学发展史

中医药学发展史 摘要:中医药学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中医药学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它既古老又充满生机,千百年来一直有效的指导着临床实践,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为世界医学的发展和全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关键词:中医药学的起源、中医药学理论的确立、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回眸百年中医药的历史长河,我们或许更能深切认识此次中医中药中国行的意义和价值。伴着中华民族近代百年的跌宕起伏,刻着中华文化烙印的中医药也走过坎坷多艰之途。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中医药遭受质疑之声始终不曾断绝,2006年一度为全社会关注的所谓“取消中医”论调,再次给中医药发展投下阴影。 《诗经》是我国现存文献中最早涉及药物的书籍,仅植物药就有杞(枸杞)、艾(艾叶)、桑椹等50多种。《尚书》中已有“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的记载,这可能与当时多用大剂量且副作用较大的药物治病有关。同时也说明人们当时对药物的性能及副作用已有一定的了解。《礼记》中关于“孟夏月也……聚蓄百药”,则反映了人们已注意到在一定的采集季节广泛采集贮存药物。到了西周、春秋时期,药物品种增加,人们的用药经验也日益丰富。此时虽还没有出现药物学专著,但在很多文献中都有关于药物的记载。如《周礼·天官》中述的“五药”,可能是对药物的初步分类;书中还有对胆矾、丹砂、雄黄、礐石、磁石这“五毒”炼制的外用腐蚀药,这可能成为中国古代使用化学药物的最早记录。《诗经》中也有关于药物的丰富记载,书中记录了大量的动植物,虽然没有明确指明这些动植物的药用作用,但是许多都是后世所使用的药物,如芣苢(车前)、藚(泽泻)、葛(葛根)、薇(白薇)、芩(黄芩)、虻(贝母)、荑(白茅)、壶(葫芦)、木瓜、枣等。《诗经》中对一些植物的采集、采地及食用的效果也有一些记载。《山海经》是在先秦文献中记载药物最多的,其中还明确指出了药物的功

中医内科工作总结

中医内科工作总结 篇一:XX年中医科工作总结. XX年迎春林区人民医院中医科工作总结我科在院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在各兄弟科室的支持配合下,全体医护人员齐心协力,努力工作,按照年初的工作计划,突出重点与难点,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了总结经验,克服不足,以利下半年更好地开展工作,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我科对医务人员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在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加强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以《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为指引,自查自纠工作,使每位医务人员都具有良好的医德和医风。 二、我科得到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得到医院的大力支持,对我科投 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添置了必要的中医设备(脑循环治疗仪、中药雾化机),为成功创建重点专科提供了物质基础。 三、加大对中医中药“治未病”的宣传力度,积极推广中医特色重点 专科,开设“冬病夏治”门诊,开展了多项具有传统特色的治疗,如电针、三伏贴、刮痧、火罐、药罐、耳针、艾灸、按摩推拿、正骨等。以满足广大群众对中医防治病的

需求。加大对针具严格消毒,实行“一人一针”制,针具为一次性使用,改变以往一针长期应用的局面,彻底解决针污染问题。 四、中医理疗室在其他科室的配合之下,业绩有了很大的提高,并得 到众多患者对医务人员的工作态度和治疗效果的肯定。就诊人群面已经波及虎林、854农场、852农场、856农场,扩展就诊人 群面。 五、业务情况: 中医科上半年门诊人次1124(不包括复诊病人)人,住院人数27人较去年有所提高。中医科上半年总收入万元较去年同期27万元提高万元。 六、下半年工作方向 下半年我科准备开展埋线疗法、火针疗法、及蜂疗在风湿性疾病上的应用。脑血管疾病系统评估及康复治疗。膏方防治中医“未病”的临床跟踪等新项目。利用目前科室人才有目的发展个性化治疗,扩展中医科治疗项目。 七、我科工作中的不足 在上半年里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不足之处如人员队伍年轻化,诊治经验不足,推拿手法和正骨手法运用不纯熟。诊疗范围局限保守。还需医院给予我科人员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心得

中医基础理论 我们都知道,《中医基础理论》是学习中医很重要的一门学科,而且这也是中医学的基础,所以打好基础比什么都重要。也许对大多数同学来说,这门课很枯燥,又或许对于一部分同学来说老师幽默的讲课方式为枯燥的课堂增添了不少的乐趣,不管怎么样这门学科的重要性都是不可忽略的。三个月过去了,在这我讲讲我的一些学习心得。 一、了解中医发展 绪论部分讲解了中医学的科学属性,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中医理论体系的特点,需要掌握的内容并不是那么多,所以只需要对四大经典有一定的了解,当然这也是作为一名中医学生应该知道的,也许学习中医这些都是需要背下来的,但在这门学科中我们需要掌握的就只是了解而已,同时金元时期的“金元四大家”对中医理论和实践有突破性创新为中医学的发展起到里程碑的作用,所以这也是我们应该掌握的重点,当然还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对于这部分知识没有更好的其他方法,只有靠多花时间读一读,背一背,当然时不时的复习也是很重要的。 二、从中医到哲学 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有关世界本原和发展变化的宇宙观和方法论,是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最有影响的古代哲学思想,也是中医学的重要思维方法。这部分内容深奥而且没有条理性,学好这部分知识需要的是有中医学独特的思维方式,然而世界观是思维方式的基础,它为人们认识和把握外部世界提供了思维背景和认识框架,从而决定了人们的四维空间和思维内容。所以我们需要通过看更多的相关书籍从而去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人的世界观以及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自己对内容的足够了解,这看似深奥的中医哲学相信也不在话下了。 三、联系生活实际 我们学习医学无非就是想通过自己的双手救死扶伤,为人类出去病痛,让世人都拥有健康的身体,幸福的生活。而疾病源于生活,是生活中一些因素引起的,病因的种类很多,如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等,均可导致发病而成为病因,而这些都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或者有的不那么常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