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体器官名词的隐喻与转喻研究

人体器官名词的隐喻与转喻研究

人体器官名词的隐喻与转喻研究
人体器官名词的隐喻与转喻研究

人体器官名词的隐喻与转喻研究

人是社会的核心,语言是社会的产物,因此在汉语中存在着大量与人体有关的词语。今天,这些词语已不再单单指称人体器官,而是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人体器官名词的语义从隐喻和转喻两方面进行了分析,进一步说明了人体词语隐喻和转喻的系统性及形成。

标签:人体器官名词隐喻转喻机制系统

为了满足人类交流的需要,语言应运而生。人体词语作为名词与汉语里普通名词一样具有语义的共时性和历时性、多义性和文化性,除此之外,人体词语还具有隐喻性和转喻性两个个性语义特征。其中,人体词语的隐喻性包括对外界事物整体的隐喻和对人体部位的部分隐喻两个方面;人体词语的转喻性包括人体词语转指人、转指长度单位、转指人体相应部位的特征或功能、转指人体部位相应的动作行为四个方面。

一、人体词语与普通名词的共性语义特征

(一)客观性

语义的内容来源于客观世界中客观存在的事物,所以语义是客观的。正是因为世界上客观存在“山、人、狗”等事物或现象,人们才有可能通过认识形成相应的概念从而创造出表现这些概念的音义结合词来。“头”这个词之所以“是人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的最前部分,长着口、鼻、眼等器官”,是由“头”这个器官的特点决定的。古代典籍中没有“人造卫星”“电脑”这些词,因为这些事物在古代不是客观存在的。

(二)历时变化性

语义的历时变化由两方面原因形成。一方面源于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词义以客观世界为内容,客观世界的变化必然引起语义的变化。《汉语大词典》列出的“心”的15个义项中有14个义项呈现出从具体到抽象的演变过程。前三个义项为具体的器官实物义项——“心脏:人和脊椎动物体内血液循环的肌性器官”“心脏所在的部位泛指胸部”和“胃部”。另外有三个义项体现了从实物义到非实物义之间的过渡:“木上的尖刺、花蕊或草木的芽尖等”“某些点心的馅子,如包子心、饺子心”“中心,中央”。这是人们由心脏在人体所处的位置而联想到外界处于中心位置的具体事物。或者进一步舍弃具体事物而仅提取中心位置这一特征,将这个特征的意义赋予“心”,如“中心,中央”义。剩下的8个义项为抽象的义项。

(三)共时多义性

由于各种原因词义在历时变化的过程中,也会丧失有些义项。如“脚”的本义为“下腿”,这一义项早在先秦就已存在,先秦时“脚”还可以用于指称“整个下肢”。”脚”的“足”义在汉末出现,在晋代成熟(董志翘,1985),唐代以后“脚”在基本词汇中已代替“足”,现代汉语中,“脚”指“下腿”或“下肢”的本义已经消亡,“脚”专指“足”,即“接触地面、支持身体和行走的部分”。

(四)文化性

语言是和文化密切相关的,语言词汇反映它所服务的文化。人体词语寄托了古人对自身状况的认识,词义反映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不同民族的人、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生活体验、不同的文化习俗使得不同语言中的人体词语产生了一些独特的派生义。如许多西方人的鼻子向前凸出,这个特征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并引发了他们的有关联想,从而赋予其特有的意义,指“形状和位置似鼻子

转喻与隐喻

转喻与隐喻之相关概念剖析 转喻(Metonymy)是指当甲事物同乙事物不相类似,但有密切关系时,可以利用这种关系,以乙事物的名称来取代甲事物,这样的一种修辞手段。转喻的重点不是在“相似”;而是在“联想”。转喻是认知的一个基本特征,人们利用某事物熟知的或容易感知的方面来代替该事物整体或其他方面。一般我们都知道,人的大脑不是无限的认知数据库,对事物认识不是一对一的关系,一个事物用一个准确的术语或专有的解释去描述,而是通过大脑的创造性,把自己已有的认识与面临的新的认识对象结合起来,加以对照,找出公共的特性,用旧有的思想去解释、认识眼前的新事物,这种用一事物去指称另一相关的事物就叫做转喻。 凸显原则:我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往往更加容易注意到事物的典型特征,也就是认知心理学中的凸显原则,而转喻就是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主要依赖于这一凸显原则。一个事物、一件事情往往都是复杂的,具有很多属性,而人在认识的过程中最容易被该物最突出的、明显的、容易记忆和理解的、留下深刻印象的属性所吸引,即凸显性。立足于这一突出的特性,我们就会以其为参照点,在该领域内(或同一认知模式里)激发另一成分。同时也可以说,,转喻是一个思维过程和投射过程,是一种描述事物的修辞方法,就是把抽象的思维概念具体化的过程,只是这一过程是前一事物对照引出后一事物,从原有的经验结构、认知思维到语言表达的结果。

关联原则:转喻作为一种认知语用现象,其实质上是一种联想认知,遵循关联原则,也就是要理解转喻就必须依靠语用推理。例如:He is fond of the bottle.他喜欢喝酒。用bottle装酒的瓶子,表示wine酒,二者之间有相关联性,用容器代表了所装的物体。这种例子是相当多的,如:head头代指动物的数量,刀剑代指战争等等。这种关联性往往能帮助我们表述认识的更多的事物,但人的认识又是不断进步和发展的,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所以就会有从A→B→C的关联渐递过程。因此我们可以说,转喻具有临时性(对突然间面临的事物即刻做出解释)、创造性(思维的创造)、转借性(用A的特征指代B)、开放性(认知领域很广泛)、和多维性(所选择的属性方面)。 转喻的类型:①以部分代整体,如:The company needs more creative heads.②以地点代替机构,如:The White House’s current occupant is Barack Obama.③以地点代替事件,如:Watergate(水门事件) changed our politics.④以机构代替负责人,如:China and America attended the meeting.⑤以产品出品人代替产品,如:李宁代指“李宁”体育名牌⑥使用物体代替使用者,如:The buser are on strike.⑦控制者代替被控制者,如:Nixon bombed Hanoi.⑧容器代替物体,如:I’ll have a glass.(再来一杯)。 转喻作为一种语言创新运用的重要方式,它大大的提高了语言现有词汇的使用效率,增加了语言的内涵,丰富了语言的表达形式,使语言富有趣味性、审美性、形象性、简洁性和经济性,同时,也扩大了我们的认识领域,促进了对新事物的有效了解。

“头” 转喻、隐喻与一词多义现象

“头” 转喻、隐喻与一词多义现象 【摘要】本文主要对《外语教学》2006年第3期上刊载的李瑛、文旭教授《从“头”认知——转喻、隐喻与一词多义现象研究》一文中的一些结论提出商榷。通过对该文中一些立论的辩驳,进一步讨论隐喻和转喻的本质区别, 隐喻和转喻在多义词词义扩展中的作用以及多义词词义的扩展方式,强调从历时的角度探讨多义词词义扩展机制以及词义演变认知过程的必要性。 【关键词】多义词;转喻;隐喻;历时;认知 一、引言 李瑛、文旭教授在《外语教学》2006年第3期上发表了《从“头”认知——转喻、隐喻与一词多义现象研究》一文(以下简称李文)。该文以英汉head(头)的词义为语料,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比分析了英汉多义词词义延伸的思维结构和呈现方式,并得出了四点结论。笔者对文中两位作者的一些结论持有不同的看法,不揣愚陋,提出几点质疑求教于读者并与两位教授商榷。 二、隐喻和转喻在词义延伸中发挥的作用 李文选取Cambridge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词典中所列的12 个“head”的名词义项为语料,通过分析发现,在12个义项中,本义1项,转喻3项,隐喻与转喻交叉的2项,隐喻6项,由此得出结论:“隐喻性义项多于转喻性义项。以隐喻思维为基础所产生的词义多于以转喻为基础所产生的词义,即在词义延伸中隐喻的作用大于转喻”。 我们对李文的这一结论及其推理过程有三点质疑。首先我们不能完全赞同李文对这些义项的划分。例如,李文认为义项“智力,思维”属于隐喻和转喻的交叉,而我们认为这是转喻的义项。首先我们有必要来看看国内外学者是如何区分隐喻和转喻的。完形心理学依据知觉过程中信息的组织原则来区别隐喻和转喻。其中相似原则和顺接原则为隐喻的认知原则,接近原则和突显原则则是转喻的认知原则(赵艳芳,2001:97-99)。沈家煊(2004:243)认为,转喻是从一个概念过渡到另一相关的概念,是重新分析;隐喻是从一个概念投射到另一相似的概念,是类推。林正军(2005:366)通过总结Lakoff,Johnson,和Gibbs等认知语言学家的观点认为,“转喻建立在邻近性(contiguity)原则基础之上,体现同一认知域中两个元素的相关性;而隐喻建立在相似性(resemblance/similarity)原则基础之上,涉及到两个认知域,强调从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因此,我们认为,隐喻和转喻的本质区别在于相似性还是相关性。就“头”的原义与义项“智力,思维”之间的关系而论,两者之间并无相似性可言,而是以“头”这一事物指代其“思维”属性,其语义延伸是从一个概念过渡到另一个相关的概念,并非李文所说的“从一个域投射到另一个域”。赵艳芳(2001:119)也认为从“头部”到“智力,思维”的词义演变是转喻的思维方式。 其次,李文仅依据对“head”的12个名词义项的分析就得出这一结论,显然是失之偏颇的。我们认为,研究认知思维在词义延伸中的作用,必须尽可能地从历时的角度考察所有的义项。尽管我们无法穷尽多义词的所有义项,尽管多义词的某些义项已经废弃或过时不用了,但仅选取其中某些义项进行分析就轻易下结论,是不够严谨的。有鉴于此,我们利用Shorter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中head的所有义项作进一步的分析。据统计,该词典共收录了head 名词义项32个,形容词义项2个,动词义项14个,并且按照语法和语义特征把所有的名词义项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共7义项,与本义的关系基本上为部分与整体、事物与其属性之间的关系,为转喻义项;第二部分共18义项,其语义基本上表示与“人体的头部”形状或所处的位置相似,以隐喻为主,也有隐喻和转喻交叉的义项;第三部分共7义项,为“头”的功能意义上的延伸,前2项为转喻,其余为隐喻和转喻交叉的义项。可见,单从名词义项来考察,隐喻性义项确实多于转喻性义项,但是如果加上形容词和动词义项,情况就不一样了。“不同词性之间的转化是转移思维的结果,因为同义而不同词性是突显事物不同的方面而已”。

提喻 转喻 隐喻

转喻、提喻、换称三种修辞手法的对比 三种关系类英语修辞手法———转喻、提喻和换称的共同之处都是用某一事物的名称指代另一事物的名称,常常容易使人混淆。其实,如果将这三种修辞手法的用法加以对比分析,就不难区分了。 转喻(Metonymy)、提喻(synecdoche)、换称(antonomasia)这三种修辞手法都属于关系类修辞,它们的共同之处都是用某一事物的名称指代另一事物的名称。目前国内有关英语修辞的教科书中就常将这三种修辞手法混为一谈,使得老师和学生对此模糊不清。其实,如果将这三种修辞手法的定义和用法弄清,就不难区分了。下面就这三种修辞手法的定义、用法以及它们之间的异同作些比较: 1.转喻(Metonymy)的定义与用法 用某一事物的名称代替另一事物的名称的修辞手法叫做转喻或借代。这两种事物之间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A metonymy is a figure of speech that has to do with the substitution of the name of one thing for that of another with which it is closely associated.)转喻通常用下列几种方式指代: (1)根据人名或商品品牌名: Uncle Sam(山姆大叔)→Americans or the American government(美国人/美国政府) John Bull(约翰牛)→the English nation or a typical Englishman(英国/地道英国人) He is reading Shakespeare.他在读莎士比亚作品。 └→(Shakespeare’s works (用作者指代作品) He went in debt just to keep up with the Joneses.他为了与邻里攀比而负债。 └→neighbours(用“琼斯家”指代“邻里”) We drove a Ford to Hyde Park.我们驾驶一辆福特牌小轿车到海德公园去。 └→a car whose make is Ford(用品牌名指代实物) (2)根据实物名称: Finally she married money.她最终嫁给了有钱人。 └→a rich man (用“钱”指代“有钱人”。) I live near an airport and passing planes can be heard night and day.我住在飞机场附近,日夜可 以听到过往的飞机声。└→the noise made by passing planes (用“过往的飞机”指代“噪音”。) (3)根据动植物名称: the big apple(大苹果)→New York city(纽约市) Russian bear(俄国熊)→Russians or the Russian government(俄国人/俄国政府) British lion(英国狮)→England or the English government(英国/英国政府) The flower of the nation was sent off to war.该国的壮小伙子都被送去打仗了。 └→the strong young men the flower通常用来指代“精英”、“精华”等。在句中,它被用来指代“壮小伙子”。 (4)根据工具名: When the war was over, he laid down the sword and took up the pen. └→arms└→(writing 战争结束后,他放下武器,从事写作。 The pen is mightier than the sword.文章胜武力。

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的网络称谓分析研究

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地网络称谓分析-汉语言文学 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地网络称谓分析 辛庆连彭建武 摘要:随着网络地迅速发展、新生事物地不断出现和人们认知能力地提高,一些词汇地语义范畴得以扩大,从而获得了新地语义,而新地语义又与先前地原型语义存在某种联系.认知语言学地发展为网络称谓语地分析提供了新地视角.本文基于原型范畴理论对网络称谓进行语义分析,以帮助人们理解其演变地内在机制,进一步加强对网络称谓地认识和了解. 关键词:网络称谓原型范畴理论词义范畴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地发展、互联网地普及以及人们思维方式地变化,作为时代产物地网络流行语日益兴起.它以其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等特点已成为一种独特地语言现象,并倍受人们地喜爱,俨然成为社会生活中一道亮丽地风景.原型范畴理论是Eleanor Rosch基于维特根斯坦地家族相似性首次提出来地,是对经典范畴理论地一次革命,对语言各个层面地研究都产生了深远地影响(王寅;2007:109).本文选取了颇具代表性地网络称谓语,运用原型范畴理论对其进行认知解读,以分析网络称谓语产生和演变地内在动因及深层机制. 一、网络称谓语地特点 网络称谓语,顾名思义就是指在网络上使用地称谓,是由网民在网络地语言环境下创造出来地具有某种语用特点和修辞风格地词汇.它不仅是网络主体用来表达人际关系地名称,也是人们传达信息,交流思想感情地基础.网络称谓语反映了社会生活中地一些问题和现象.作为一种特殊地语言现象,网络称谓语倍受人们喜爱,它丰富了语言形式,具有新奇性、调侃性、时代性、短暂性等特点.当

今世界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新事物地出现给网络称谓地产生提供了丰富地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原型范畴理论简介 认知语言学是以原型范畴理论为基础地.范畴化是人们基于自身经验,对外界地现象、事件、事物等进行类属划分地心智过程(王寅,2007:89).它是人们认识世界地一种重要方法.范畴化地结果即产生了许多认知范畴,如:碗、杯子、鸟、狗、水果、蔬菜、家具等.人们只有对客观世界进行对比、概括及分类,才能较好地认识客观世界;否则,根本无法认识客观世界地复杂现象,无法识记五彩缤纷地世界中无穷尽地事体,更无法理解各类事体间地种种关系. Eleanor Rosch(1975)提出地原型范畴理论地观点是:①范畴成员有典型成员和边缘成员之分,范畴内地成员拥有不同地地位.原型是范畴内最典型、地位最高地成员,具有最大地家族相似性,其他成员依据与它地相似程度不同而被划分为典型成员或边缘成员.②范畴边界是不确定地,具有模糊性.如我们提到“高”“矮”“冷”“热”等形容词或“鸟”“水果”“家具”等名词范畴时(王寅;2007:126),我们很难确定它们地标准,并且我们对它们地认识含有一定地主观性.③范畴特征地二分性是不全面地,在二分之间可能会存在一个中间值或过渡区.原型范畴理论者使用“属性”这个术语,属性可以不是二分地,具有渐变性、多值性(王寅,2007:124).例如我们有各种形状、颜色、大小、材料地杯子,它们之间存在很大地不同,但我们却可以将它们统称为“杯子”这一范畴,这就说明了范畴地概括性. 三、从原型范畴看网络称谓 原型范畴理论认为范畴中地所有成员是通过家族相似性联系在一起地,也就是

隐喻转喻比较

Cognitive Linguistics Key Points 1. Basic concepts cognitive linguistics cateory categorization prototype prototype theory Metaphor metonymy iconicity grammaticalization 2. The classical theory of categorization 3. The prototype theory of categorization 4. Conceptual metaphor and metonymy 5. Major types of iconicity in language 6. Grammaticalization 10.2 Categorization and categories Have you seen a tree? I bet that strictly speaking you haven’t, for you have seen a willow, a p each tree, or any particular tree, but you haven’t seen an abstract tree. The same is true with the word dog. Have you seen a dog? You haven’t, not in the abstract sense of the word. You have seen a white dog, a yellow dog, your own dog or your neighbour’s dog, but you haven’t seen an abstract dog. A dog (or a tree for that matter) stands for al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pecies it refers to. The special term for this phenomenon is called category. And the mental process of classification is called categorization, which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apabilities of the human mind. Categorization occurs everywhere around us, without it a lot of information would be in disorder. In fact, people are quite able to divide the world into categories, and they can learn to distinguish between different categories such as CAR and BUS. For example, as a student, you may be classified as a FRESHMAN, SOPHOMORE, JUNIOR, or SENIOR; you may also be classified by your major. As to the colour system, we have colour categories, such as RED, WHITE, BLACK, YELLOW, and BLUE. Movies in America have already been categorized as G (General Audiences: used to mean that a film is suitable for anyone to watch), PG (parental guidance: used to describe a film containing scenes, subjects, or language considered unsuitable for children unless they have a parent with them), R (restricted: used to mean that the people under the age of 17 cannot go to a particular film unless they go with an adult), or X (used to mean that a film is not suitable for people under the age of 18). The list of categorization examples is practically endless. But what principles do people use when they do categorizing. Generally speaking, there are two major theories which deal with this problem. One is the classical theory, and the other is the prototype theory. 10.2.1 The classical theory The classical theory of categorization can be traced back to Aristotle, and it is carried forward by structuralist and transformationalist linguists. According to this theory, in the BIRD category, for example, if a creature has two wings, two legs, a beak, feathers and lays eggs (these are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then it is a bird; on the other hand, if a creature has all these features, this is also sufficient for classifying it as a bird. This seems to tell us that categories are defined by a limited set of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s (these conditions are regarded as features). In other words, a thing cannot both be and not be, it cannot both have a feature and not have it, it cannot both belong to a category and not belong to it. This is the first assumption of the classical theory. In the definition of a category, one of two values, either [+] or [–], can be used. For example, the BIRD category has the feature [+two legs], but [–four legs]. This means that a feature is either in the definition of a category, or it is not; an entity either has this feature, or it does not. That is, features are binary. This is the second assumption. Once a category has been established, it has divided the universe into two sets of entities. In this case, some entities are the members of the category, while the others are not. There are no borderline cases. For instance, after the BIRD category is formed, some creatures such as the sparrow, the robin, and the swallow are the members of BIRD, but others such as lions, tigers, and bears are not, because the latter are the members of the BEAST category. The view can be demonstrated in the following figure:

隐喻(metaphor)与转喻(metonymy)界面研究

研修计划 题目:隐喻(metaphor)与转喻(metonymy)界面研究 概要: 转喻和隐喻实际上代表了基于相同认知机制所从体现的不同认知形式。因此,如何从一个合理的思维角度处理两者的接口问题,对于认知语言学的诸多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颇为重要的论题。本文拟立足于转喻和隐喻之关系的起因、传统划界,从认知科学角度对两者接口做系统分析,从认知科学的角度将隐喻和转喻的界面研究扩展到整个人类的认知交流过程中。本研究对隐喻和转喻的划界的研究有助于澄清语言哲学中的许多相关论题,丰富语言研究的认知科学转向,对于揭示语言活动的认知实质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方法论意义。 文献综述: 虽然隐喻和转喻的互动关系已经得到论证,但是我们依然能够很容易地区分两个不同认知过程的影响,而且它们之间的类属性互不包容。但尽管如此,在隐喻和转喻之间还是存在一种真实的不确定性.转喻是一个认知域向另一个认知域的概念映射,两个认知域都包含在同一个理想认知模型内,源域提供通往目标域的心理通道。Radden同时提出了以转喻为基础的隐喻这一中间概念,并认为传统定义下的转喻和隐喻可以视为位于转喻—隐喻连续体轴上两端的原型范畴,以转喻为基础的隐喻占据连续体轴上的中间模糊地带,它们体现了转喻和隐喻之间的互动关系,可以随不同的观察视角更靠近某一端。而且,转喻和隐喻之间的区别不是离散的,而是标量的。 Radden认为, 转喻—隐喻连续体的建立机制可以从经验基础、语用含义、范畴结构和文化模式四个方面加以分析。以转喻为基础的隐喻包括四种情况,即两个概念域具有共同的经验基础,概念域由语用含义联系,概念域涉及范畴结构,概念域由文化模式互相联系,这四种隐喻可能同时发生在某个特定情形中。转喻和隐喻共有的经验基础首先为连续体的建立提供来源,例如,Lakoff概念隐喻MORE IS UP中垂直高度与数量之间的关系就是基于经验基础的转喻关系。范畴结构也为隐喻的转喻基础提供了来源,范畴结构的范畴(整体)与范畴成员(部分)之间的相互指代关系本身就是转喻关系,因此,基本上所有的范畴都具有转喻系,转喻和隐喻是范畴语义拓展的两个基本途径,转喻甚至比隐喻更基本。此外,文化模式对隐喻的转喻基础也具有很强的解释力。文化模式具有内在一致性、稳定性和约束性,其要素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并属于同一经验领域(Lakoff,1980;Radden,2000),例如,上—下空间隐喻中MORE IS UP和GOOD IS UP的文化价值就在人类的隐喻系统中根深蒂固(Lakoff,1980:23)。当我们理解思想和情感时,情感隐喻虽然突显的认知要素和选择的观察视角不同,如ANGER IS HEAT,ANGER ISFIRE等,但理解的认知基础是一致的,属于共同的经验领域,即不同概念隐喻中的ANGER都会导致某种生理反映。 其实,Ungerer(1996:130-136)在对情感隐喻的详细分析中早已注意到转喻和隐喻的互动现象,只是没用“连续体”这个术语而已。他认为,情感所引起的生理反映是情感隐喻的转喻基础,但转喻自身不能提供情感的概念结构,必须借助于隐喻所提供的概念潜势。研究还发现,情感理解对转喻和隐喻的依赖程度受到补偿原则的支配,不同的视角选择、不同的要素突显都会对此产生影响。不同的情感类型的理解会使依赖程度的标量发生变化,例如,ANGER的隐喻理解对转喻和隐喻的依赖程度趋于平衡,但FEAR的隐喻理解更依赖于转喻,而LOVE的隐喻理解则

城市宣传片中多模态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机制研究——以2018年河南宣传片为例

城市宣传片中多模态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机制研究 —— —以2018年河南宣传片为例 唐璐璐 (郑州大学外语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摘要:隐喻和转喻是人类重要的思维认知方式,存在于语言模态和声音、图像、文字等非语言模态之中,并通过相互作用构成多模态语篇的衔接与连贯。文章从多模态转喻和隐喻理论视角出发,以2018年河南宣传片为例,分析宣传语篇中的多模态转喻和隐喻现象以及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阐释了多模态宣传语篇的认知机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转喻和隐喻在语篇推进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功能,二者相互作用,实现了多模态语篇内部的衔接与主题的连贯,达到了宣传片的目的。 关键词:多模态语篇;转喻;隐喻;认知机制 中图分类号:H0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2134(2019)01-0057-05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和转喻是人类基本的认知机制,是人们认识世界、表达情感和组织意义的重要载体。[1]隐喻和转喻现象不仅仅存在于语言模态等单模态中,还存在于声音、图像、文字等其他模态中。[2]与单纯的文字相比,多模态语篇通过语言、图像和声音等各种模态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更加生动形象地传递信息、交流情感。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语言、图像、声音、文字等符号已成为重要的资源,共同作用建构语篇的意义。城市形象宣传片作为一种多媒体传播方式,“是一种灵活地应用声音、图像、文字等多模态符号准确生动地传达城市独特魅力,向全世界展现城市形象的宣传片”[3]。宣传片通过图像、声音、文字等跨模态元素之间的互动配合,将抽象的理念转化为生动可感的具体形像,其中蕴含大量的概念隐喻和转喻,属于多模态语篇研究范畴。但是目前关于城市形象宣传片的研究大多是探讨城市形象的建构,缺乏深层的认知依据分析。随着认知语言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从隐喻方面对多模态语篇进行认知分析。 基于此,本文从认知视角出发,以2018年外交部河南全球推介活动上的城市宣传片为例,分析城市形象宣传片中的多模态转喻和隐喻表征及其认知机制,希望可以丰富多模态的研究领域,加深对宣传片的认知解读,同时为城市宣传片的研究提供有利参考,加大对城市形象的宣传,建立城市在大众心中的良好形象,更好地展现城市魅力,促进各方面发展。 一、多模态隐喻与转喻研究Forceville把“模态”简单定义为“利用具体的感知过程可阐释的符号系统”[4]。为了便于研究,他进一步把模态分为图像符号、书面符号、口头符号、手势、声音、音乐、气味、味道和接触等九类。[5]在此基础之上,Forceville又界定了“单模态隐喻”和“多模态隐喻”[4]。“单模态隐喻是目标域和源域只用或主要用一种模态来呈现的隐喻”[4]。“多模态隐喻指源域和目 DOI:10.13933/https://www.doczj.com/doc/c96112274.html,ki.2096-2134.2019.01.011喀什大学学报Vol.40No.1 第40卷第1期 收稿日期:2018-12-18 作者简介:唐璐璐(1993-),女,河南信阳人,郑州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语用学研究。 57··

人体器官名词的隐喻与转喻研究

人体器官名词的隐喻与转喻研究 人是社会的核心,语言是社会的产物,因此在汉语中存在着大量与人体有关的词语。今天,这些词语已不再单单指称人体器官,而是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人体器官名词的语义从隐喻和转喻两方面进行了分析,进一步说明了人体词语隐喻和转喻的系统性及形成。 标签:人体器官名词隐喻转喻机制系统 为了满足人类交流的需要,语言应运而生。人体词语作为名词与汉语里普通名词一样具有语义的共时性和历时性、多义性和文化性,除此之外,人体词语还具有隐喻性和转喻性两个个性语义特征。其中,人体词语的隐喻性包括对外界事物整体的隐喻和对人体部位的部分隐喻两个方面;人体词语的转喻性包括人体词语转指人、转指长度单位、转指人体相应部位的特征或功能、转指人体部位相应的动作行为四个方面。 一、人体词语与普通名词的共性语义特征 (一)客观性 语义的内容来源于客观世界中客观存在的事物,所以语义是客观的。正是因为世界上客观存在“山、人、狗”等事物或现象,人们才有可能通过认识形成相应的概念从而创造出表现这些概念的音义结合词来。“头”这个词之所以“是人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的最前部分,长着口、鼻、眼等器官”,是由“头”这个器官的特点决定的。古代典籍中没有“人造卫星”“电脑”这些词,因为这些事物在古代不是客观存在的。 (二)历时变化性 语义的历时变化由两方面原因形成。一方面源于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词义以客观世界为内容,客观世界的变化必然引起语义的变化。《汉语大词典》列出的“心”的15个义项中有14个义项呈现出从具体到抽象的演变过程。前三个义项为具体的器官实物义项——“心脏:人和脊椎动物体内血液循环的肌性器官”“心脏所在的部位泛指胸部”和“胃部”。另外有三个义项体现了从实物义到非实物义之间的过渡:“木上的尖刺、花蕊或草木的芽尖等”“某些点心的馅子,如包子心、饺子心”“中心,中央”。这是人们由心脏在人体所处的位置而联想到外界处于中心位置的具体事物。或者进一步舍弃具体事物而仅提取中心位置这一特征,将这个特征的意义赋予“心”,如“中心,中央”义。剩下的8个义项为抽象的义项。 (三)共时多义性 由于各种原因词义在历时变化的过程中,也会丧失有些义项。如“脚”的本义为“下腿”,这一义项早在先秦就已存在,先秦时“脚”还可以用于指称“整个下肢”。”脚”的“足”义在汉末出现,在晋代成熟(董志翘,1985),唐代以后“脚”在基本词汇中已代替“足”,现代汉语中,“脚”指“下腿”或“下肢”的本义已经消亡,“脚”专指“足”,即“接触地面、支持身体和行走的部分”。 (四)文化性 语言是和文化密切相关的,语言词汇反映它所服务的文化。人体词语寄托了古人对自身状况的认识,词义反映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不同民族的人、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生活体验、不同的文化习俗使得不同语言中的人体词语产生了一些独特的派生义。如许多西方人的鼻子向前凸出,这个特征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并引发了他们的有关联想,从而赋予其特有的意义,指“形状和位置似鼻子

隐喻与转喻在惯用语形成中的作用

angels into devils;it is humility that makes men as angels.(骄傲可把天使变成魔鬼,谦虚可把人类变成天使。)Too much humility is pride.(过度谦虚便是骄傲。)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西方文化中的谦虚观又有自己特点:西方人的谦虚观念与宗教基督教有关,在 “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教义的影响下,强调人与人平等基础上的谦虚。上帝是谦虚的,上帝之子的谦逊会得到上帝的恩惠,只有上帝与人之间才存在等级,人应服从上帝的旨意。 同时,谦虚不是贬低个人的实际能力,不是卑贱自我。三、中国文化交际过程中的“中式谦虚”讲到中国文化中的谦虚,一定要区分“谦虚的品 质”与中国人在交际过程中使用的“谦虚礼仪”。前者普遍地被视为一种品质、美德,而后者只是一种交际方法、手段与交际习惯,二者不能混为一谈。在人际交往中中国人常常会使用一种难以定性的策略。说难以定性,是因为它既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谦虚品质,也不能被定性为虚伪、不诚实或说谎。例如:一个人夸奖另外一个人厨艺好或是其他手艺好时,对方往往不会肯定自己的才能,相反,他会说“哪里,哪里,你做得比我好多啦!”等诸如此类的话否定自己。再如:主人请一群客人在自己家中吃饭,主人会尽心尽力准备一桌非常丰盛的菜肴,饭后送客之际,主人不免会说“今天的饭菜简单啦,也不知诸位吃好了没有”。再如:在从对方那里接受自己应得的东西时,接收者往往要推辞一番,而后再不好意思去接受。这样的现象在中国人际交往过程中是经常出现的。笔者姑且称之为“交际过程中的‘中式谦虚’”。值得说明的是,交际双方都不应受到指责,因为这些不客观的因素对双方交际的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交际一方是“编码者”,另一方是“解码者”。作为身处同一文化中人,“解码者”能够准确地理解“编码者”传达的信息。此处的“中式谦虚”只发挥着语言的寒暄功能,而非 诗学功能。四、中西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文化的碰撞 西方文化在交际过程中注重直截了当和自我展现。他们会有话直说,积极主动展现自我。而中国文化在交 际过程中注重螺旋式接近主题、 含蓄与低调。两种交际方式的差异往往会带来诸多交际不畅。随着中国人不断地走出国门,中西交流日益频繁。随着国人走出去的还有中国人的交际方式,这些方式给自己带来了不少尴尬。不妨看看同样的问题西方人是怎样回答和处理的。 若一个人夸奖另外一个人厨艺好或是其他手艺好时,对方会非常高兴地说 “谢谢”,他认为这是对他的能力的肯定。再看一则故事:据西班牙《欧华报》报道,留学生 小张的房东是西班牙人,他有家店面要转让,打算花20欧元找人写中文广告登在报纸上。小张想着几行转让广 告也不难,就自告奋勇,当场给翻译出来。 房东很高兴地拿出20欧元。 小张心里高兴,这么容易就赚了20。不过嘴巴上还是谦虚了一下,中国人嘛,哪里会那么直接地接人家的钱,于是就谦让了一下:“小事,钱就不用啦。”没想到,房东居然真当小事把钱给收回去了。小张看到房东又把钱塞回皮夹,心里非常后悔。小张若直截了当 地接受这20元钱,双方都会高兴的。在房东看来,小张 是放弃了报酬;但在小张看来,房东不应该把钱收回去。 这则故事反映出中西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文化的碰撞。中西方因文化的不同而产生了各具特点的谦虚观和人际交往模式,我们不应该带着谁是谁非、谁对谁错 的眼光看待这种差异。本着文化多元论的精神, 增进相互理解。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已经认识到“入 乡随俗” 的重要性,他们身体力行,在对外交往中慢慢地改变着传统的交际方法,在国际交往过程中做到了游 刃有余。 参考文献:[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2012年第·5期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TaiYuan Urban Vocational college 期 总第130期M ay2012[摘要]: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与转喻的本质是概念性的,是人们认识事物和感知世界的重要方式。国 内外语言学界对隐喻与转喻已经做了很多研究,但对汉语惯用语中的隐喻和转喻的分析却很少 涉及,文章尝试性地探讨了隐喻和转喻在汉语惯用语形成中的作用。 [关键词]隐喻;转喻;惯用语 [中图分类号]H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046(2012)5-0189-02 隐喻与转喻在惯用语形成中的作用 李贵垓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河南信阳464000) 汉语惯用语是与成语、谚语和歇后语等并列的熟语,是现代汉语中极其重要的一类语汇。它短小精悍、通俗形象、带有浓烈的口语色彩,是日常交际中一种常见又具有自身特色的语言现象。传统语言学观认为包括汉语惯用语在内的熟语的意义是不可分解的,是“死喻”,强调其意义的任意性,并认为熟语是独立于人类的概念 系统的。与之相反,近些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深 入,认知语言学家认为熟语是可分解的,其本质是概念 性,而且大多数熟语的意义是可推导的。与熟语意义推 导最为密切的认知机制是隐喻、转喻和常识。惯用语中 所体现的隐喻与转喻特点值得我们从认知角度进一步 研究。18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