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工试验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土工试验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土工试验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土工试验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第一章试样制备

1.1.1本试验方法适用于颗粒粒径小于60mm的原状土和扰动土。

1.1.2 根据力学性质试验项目要求,原状土样同一组试样间密度的允许差值为0.03g/cm3;扰动土样同一组试样的密度与要求的密度之差不得大于±0.01 g/cm3;一组试样的含水率与要求的含水率之差不得大于±1%。

1.1.3试样制备需的主要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细筛:孔径0.5mm,2mm。

2 洗筛:孔径0.075mm。

3 台秤和天平:称量500g,最小分度值0.1g;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01g。

4 环刀:不锈钢材料制成,内径61.8mm和79.8mm,高20mm;内径61.8mm,高40mm。

5 其他:包括切土刀、钢丝锯、碎土工具、烘箱、保湿缸、喷水设备等。

1.1.4 原状土试样制备,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将土样筒按标明的上下方向放置,剥去蜡封和胶带,开启土样取出土样。检查土样结构,当确定土样已受扰动或取土质量不符合规定时,不应制备力学性质试验的试样。

2 根据试验要求用环刀切取试样时,应在环刀内壁涂一薄层凡士林,刃口向下放在土样上,将环刀垂直下压,并用切土刀沿环刀外侧切削土样,边压边削至土样高出环刀,根据试样的软硬采用钢丝锯或切土刀整平环刀两端土样,擦净环刀外壁,秤环刀和土的总质量。

3 从余土中取代表性试样测定含水率,比重、颗粒分析、界限含水率等项试验的取样,应按本标准第1.1.5条2款步骤的规定进行。

4 切削试样时,应对土样的层次、气味、颜色、夹杂物、裂缝和均匀性进行描述,对低塑性和高灵敏度的软土、制样时不得扰动。

1.1.5 扰动土试样的备样,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将土样从土样筒或包装袋中取出,对土样的颜色、气味、夹杂物和土类及均匀程度进行描述,并将土样切成碎块,拌和均匀,取代表性土样测定含水率。

2 对均质和含有机质的土样,宜采用天然含水率状态下代表性土样,供颗粒分析、界限含水率试验。对非均质土应根据试验项目取足够数量的土样,置于通风处凉干至碾散为止。对砂土和进行比重试验的土样宜在105~110℃温度下烘干,对有机质含量超过5%的土、含石膏和硫酸盐的土,应在65~70℃温度下烘干。

3 将风干或烘干的土样放在橡皮板上用橡皮锤碾散。

4 对分散后的粗粒土和细粒土,应按本标准表B.1.1的要求过筛。对含细粒土的砾质土,应先用水浸泡并充分搅拌,使粗细颗粒分离后按不同试验项目的要求进行过筛。

第二章含水率试验

2.1.1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粗粒土、细粒土、有机质土和冻土。

2.1.2 本试验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符合下列规定:

1 电热烘箱:应能控制温度为105~110℃。

2 天平: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01g;称量1000g,最小分度值0.1g。

2.1.3 含水率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取具有代表性试样15~30g或用环刀中的试样,有机质土、砂类土和整体状构造冻土为50g,放入称量盒内,盖上盒盖,称盒加湿土质量,准确至0.01g。

2 打开盒盖,将盒置于烘箱内,在105~110℃的恒温下烘至恒量。烘干时间对粘土、粉土不得小于8h,对砂土不得小于6h,对含有机质超过干土质量5%的土,应将温度控制在65~70℃的恒温下烘至恒量。

3 将称量盒从烘箱中取出,盖上盒盖,放入干燥容器内冷却至室温,称盒加干土质量,准确至0.01g。

2.1.4 试样的含水率,应按下式计算,准确至0.1%。

ω0=(m0/m d-1)3100% (2.1.4)

——干土质量(g)

式中 m

d

m

——湿土质量(g)

2.1.5对层状和网状构造的冻土含水率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用四分法切取200~500g试样(视冻土结构均匀程度而定,结构均匀少取,反之多取)放入搪瓷盘中,称,准确至0.1g。

试样质量m

1

待冻土试样融化后,调成均匀糊状(土太湿时,多余的水分让其自然蒸发或用吸球吸出,但不得将土粒带出;土太干时,可适当加水),称土糊质量m

,准确至0.1g,

2

从糊状土中取样测定含水率ω

,其试验步骤和计算按本标准第2.1.3、2.1.4条进行。

h

2.1.6 层状和网状冻土的含水率,应按下式计算,准确至0.1%。

ω=[m1/m2(1+0.01ωh)-1]3100% (2.1.6)

式中ω——含水率(%)

m

——冻土试样质量(g)

1

——糊状试样质量(g)

m

2

ωh——糊状试样的含水率(%)

2.1.7 本试验必须对两试样进行平行测定,测定的差值:当含水率小于40%时为1%;当含水率等于、大于40%时为2%,对层状和网状构造的冻土不大于3%,取两测值的平均值,以百分数表示。

2.1.8含水率试验的记录格式见书《GB/T50123—1999》附录D表D—1。

第三章土粒比重试验

比重瓶法

3.1.1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粒径小于5 mm的各类土。

3.1.2 本试验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比重瓶:容积100ml或50ml,分长颈和短颈两种。

2 恒温水槽:准确度应为±1℃。

3 砂浴:应能调节温度。

4 天平: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为0.5℃。

5 温度计:刻度为0-50℃,最小分度值为0.5℃。

3.1.3比重瓶的校准,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将比重瓶洗净、烘干、置于干燥器内,冷却后称量,准确至0.001g。

2 将煮沸经冷却的纯水注入比重瓶,对长颈比重瓶注水至刻度处;对短颈比重瓶应注满纯水,塞紧瓶塞,多余水自瓶毛细管中溢出,将比重瓶放入恒温水槽直至瓶内水温稳定。取出比重瓶,擦干外壁,称瓶、水总质量,准确至0.001g。测定恒温水槽内水温,准确至0.5℃。

3 调节数个恒温水槽内的温度,温度差宜为5℃,测定不同温度下的瓶、水总质量,每个温度时均应进行两次平行测定,两次测定的差值不得大于0.002g,取两次测值的平均值。绘制温度与瓶、水总质量的关系曲线,见GB/T50123-1999图6.2.3。

3.1.4 比重瓶法试验的试样制备,应按GB/T50123-1999标准第3.1.5第1、2款的步骤进行。

3.1.5 比重瓶法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将比重瓶烘干。称烘干试样15g(当用50ml的比重瓶时,称烘干试样10g)装入比

重瓶,称试样和瓶的总质量,准确至0.001g。

2 向比重瓶内注入半瓶纯水,摇动比重瓶,并放在砂浴上煮沸,煮沸时间自悬液沸腾起砂土不应少于30min,粘土、粉土不得小于1h。沸腾后应调节砂浴温度,比重瓶内悬液不得溢出。对砂土宜用真空抽气法,对含有溶盐、有机质和亲水性胶体的土必须用中性液体(煤油)代替纯水,采用真空抽气法排气,真空表读数宜接近当地一个大气负压值,抽气时间不得小于1h。

注:用中性液休,不能用煮沸法。

3 将煮沸经冷却的纯水(或抽气后的中性液体)注入装有试样悬液的比重瓶,当用长颈比重瓶时注纯水至刻度处;当用短颈比重瓶时应将纯水注满,塞紧瓶塞,多余的水分自瓶塞毛细管中溢出。将比重瓶置于恒温水槽内至温度稳定,且瓶内上部悬液澄清。取出比重瓶,擦干瓶外壁,称比重瓶、水试样总质量,准确于0.001g;并应测定瓶内的水温,准确至0.5℃。

4 从温度与瓶、水总质量的关系曲线中查得各试验温度下的瓶、水总质量。

3.1.6土粒的比重,应按下式计算:

Gs=m

d /(m

bw

+m

d

+m

bws

)3G

iT

(3.1.6)

式中 m

bw

——比重瓶、水总质量(g)

m

bws

——比重瓶、水、试样总质量(g)

G

iT

——T℃时纯水或中性液体的比重

水的比重可查物理手册,中性液体的比重应实测,称量应准确至0.001g。

3.1.7 比重瓶法试验的记录格式见《GB/T50123—1999》附录D表D—6。

第四章界限含水率试验

4.1 液、塑限联合测定法

4.1.1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粒径小于0.5mm以及有机质含量不大于试样总质量5%的土。

4.1.2 本试验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液、塑限联合测定仪:包括带标尺的圆锥仪、电磁铁、显示屏、控制开关和试样杯。圆锥质量为76g,锥角为30°;读数显示宜采用光电式,游标式和百分表式,试样杯内径为40mm,高度为30mm。

2 天平: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01g。

4.1.3液、塑限联合测定法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本试验宜采用天然含水率试样,当土样不均匀时,采用风干试样,当试样中含有粒径大于0.5mm的土粒和杂物时,应过0.5mm筛。

2 当采用天然含水率土样时,取代表性土样250g;采用风干试样时,取0.5mm筛下的代表性土样200g,将试样放在橡皮板上用纯水将土样调成均匀膏状,放入调土皿,浸润过夜。

3 将制备的试样充分调拌均匀,填入试样杯中,填样时不应留有空隙,对较干的试样应充分搓揉,密实地填入试样杯中,填满后刮平表面。

4 将试样杯放在联合测定仪的升降座上,在圆锥上抹一薄层凡士林,接通电源,使电磁铁吸住圆锥。

5 调节零点,将屏幕上的标尺调在零位,调整升降座,使圆锥尖接触试样表面,批示灯亮时圆锥在自重下沉入试样,经5s后测读圆锥下沉深度(显示在屏幕上),取出试样杯,挖去锥尖入土处的凡士林,取锥体附近的试样不少于10g,放入称量盒内,测定含水率。

6 将全部试样再加水或吹干并调匀,重复本条3至5款的步骤分别测定第二点、第三点试样的圆锥下沉深度及相应的含水率,液塑限联合测定应不少于三点。

注:圆锥入土深度宜为3~4mm,7~9mm,15~17mm。

4.1.4 试样的含水率应按本标准式(2.1.4)计算。

4.1.5 以含水率为横坐标,圆锥入土深度为纵坐标在双对数坐标纸上绘制关系曲线(见书《GB/T50123—1999》图8.1.5),三点应在一直线上如图中A线。当三点不在一直线上时,通过高含水率的点和其余两点连成二条直线,在下沉为2mm处查得相应的2个含水率,当两个含水率的差值小于2%时,应以两点含水率的平均值与高含水率的点连一直线如图中B线,当两个含水率的差值大于、等于2%时,应重做试验。

4.1.6 在含水率与圆锥下沉深度的关系图(见《GB/T50123—1999》图8.1.5)上查得下沉深度为17mm所对应的含水率为液限,查得下沉深度为10mm所对应的含水率为10mm液限,查得下沉深度2mm所对应的含水率为塑限,取值以百分数表示,准确至0.1%。

4.1.7 塑性指数应按下式计算:

I p =ω

L

P

(4.1.7)

式中I

p

——塑性指数

ωL——液限(%)

ωP——塑限(%)

4.1.8液性指数应按下式计算

I L =(ω

P

)/I

P

(4.1.8)

式中I

L

——液性指数,计算至0.01。

4.1.9 液、塑限联合测定法试验的记录格式见GB/T50123—1999附录D表D—12。

4.2 滚搓法塑限试验

4.2.1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粒径小于0.5mm的土。

4.2.2本试验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毛玻璃板:尺寸宜为200mm3300mm

2 卡尺:分度值为0.02mm

4.2.3 滚搓法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取0.5mm筛下的代表性试样100g,放在盛土皿中加纯水拌匀,湿润过夜。

2 将制备好的试样在手中揉捏至不粘手,捏扁,当出现裂缝时,表示其含水率接近塑限。

3 取接近塑限含水率的试样8-10g,用手搓成椭圆形,放在毛玻璃板上用手掌滚搓,滚搓时手掌的压力要均匀地施加在土条上,不得使土条在毛玻璃板上无力滚动,土条不得有空心现象,土条长度不宜大于手掌宽度。

4 当土条直径搓成3mm时产生裂缝,并开始断裂,表示试样的含水率达到塑限含水率,当土条直径搓成3mm时不产生裂缝或土条直径大于3mm时开始断裂,表示试样的含水率高于塑限或低于塑限,都就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5 取直径3mm有裂缝的土条3-5g,测定土条的含水率。

4.2.4 本试验应进行两次平等测定,两次测定的差值应符合本标准2.1.7条的规定,取两次测值的平均值。

4.2.5 滚搓法试验的记录格式见《GB/T50123—1999》附录D表D—14。

第五章固结试验

第一节一般规定

5.1.1 本试验应根据土和尾矿的类别与工程要求,分别采用下列方法:

1 压缩试验:适用于粘性土、粘性尾矿、粉土和尾粉土。

2 先期固结压力试验:适用于原状的粘性土、粘性尾矿、粉土和尾粉土。

3 固结系数试验:适用于饱和的粘性土和粘性尾矿。

5.1.2 本试验原状土样的试样制备应按本规程第1.1.1条——1.1.5条的规定进行,扰动土样的试样制备应按《土工试验规程》规定进行,当试样需要饱和时,应按《土工试验规程》规定进行。

5.1.3 本试验中百分表读数应估读至 0.001 mm。

第二节仪器设备

5.2.1 主要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固结仪:主要包括

1 固结容器:如《土工试验规程》中16.2.1所示,环刀内径61.8mm和79.8mm,高20mm。

2 加压设备:杠杆式、榜称式或其他形式的加压设备。最大轴向压力视测定项目分为400kPa及4000kPa二种,其灵敏度应为最大输出压力值的0.02%。

二、百分表:量程10 mm,分度值0.01mm。

三、其他:秒表、滤纸等。

5.2.2 杠杆式固结仪使用前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台面与加压横梁应保持水平,传力拉杆与台面通孔壁应无磨擦。

二、加压杠杆应处于水平状态,杠杆摆动应灵活。

三、固结容器组件应齐全、配套、百分表支架应牢固,百分表表杆应灵活。

四、砝码应与试样面积和压力等级相匹配。

5.2.3 固结仪应定期校正,校正方法应符合《土工试验规程SU14-95》《杠杆式固结仪校验方法》。

第三节压缩试验

5.3.1本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一、在固结容器内,依次放置护环,透水板和滤纸,护环内放入带试样的环刀(刃口向下),套上导环,试样上依次放置滤纸、透水板用传压板,滤纸和透水板的湿度应接近试样的湿度。

二、将容器置于加压框架正中,使传压板与加压框架中心对准,施加1-2kPa的接触压力,安装百分表,将其指针调至最大最程的零点。

三、根据土的自重压力和软硬程度施加第一级压力25kPa或多或50kPa,对于饱和的试样或工程要求浸水的试样,立即向容器内注入纯水,水面应高出试样顶面,并保持该水面至试验结束。对于非饱和试样,宜用湿棉纱围住传压板四周。

四、加压后,每隔1h测记百分表读数一次,直至试样变形稳定为止,变形稳定标准应

为百分表读数每小时的变化不大于0.01mm 。

五、试样在第一级压力下变形稳定后,施加下一级压力,并以此类推。压力等级顺序宜为25、50、100、200、300、400kPa ,最后一级压力应大于土的自重压力与附加压力之和。

六、测记最后一级压力下的试样变形稳定读数,拆卸百分表,退除压力,取出容器,排除容器内的积水。取出传压板、导环、透水板、滤纸、带试样的环刀及护环等,并推出试样,擦净固结容器。需要时应按《土工试验规程》第四章的规定,测定试样的含水量。

5.3.2 某级压力下试样变形稳定后的孔隙比,应按下式计算:

∑△h i e i =e 0- ————(1+e 0) (5.3.2) h 0

式中 e i ——某级压力下试样变形稳定后的孔隙比,计算至0.001;

∑△h i ——某级压力下试样变形稳定后的总变形量,等于该压力下百分表的稳定

读数减去该压力的仪器变形量(mm )。

5.3.3在直角坐标纸上,以孔隙比为纵坐标,压力为横坐标,绘制孔隙比与压力关系曲线,如《土工试验规程(YSJ225-92)》图

6.3.3所示。

5.3.4 某一压力范围内的压缩系数应按下式计算:

a v =(e i -e i+1)/(P i+1-P i )3103 (5.3.4)

式中a v ——压力P i 至P i+1间的压缩系数(Mpa -1),计算至0.01 Mpa -1;

e i+1——在压力P i+1下试样变形稳定后的空隙比;

P i ——土的自重压力或P=100kPa ;

P i+1——土的自重压力与附加压力之和或P=200kPa 。

5.3.5 某一压力范围内的压缩模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E s =(1+e 0)/ a v (5.3.5)

式中E s ——压缩模量(Mpa ),计算至0.1Mpa 。

5.3.6 本试验记录格式应符合《土工试验规程(GB/T50123-1999)》附表D 表D-23。

第四节 先期固结压力试验

5.4.1 本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一、试样安装按本章5.3.1条一至二款的规定进行。

二、根据土的自重压力和软硬程度施加第一级压力12.5kPa 或25kPa ,对于饱和试样,

立即向容器内注入纯水,水面应高出试样顶面,并保持该水面至试验结束。对于非饱和试样,宜用湿棉纱围住传压板四周。

三、加压后,每隔1h测记百分表读数一次,直至试样变形稳定为止,变形稳定标准应为百分表读数每小时的变化不大于0.005mm或每级压力下固结24h。

四、试样在第一级压力下变形稳定后,施加下一级压力,并以此类推,加压时,荷重率宜小于1,一般压力等级顺序为12.5、25、50、75、100、150、200、300、400、800、1200、1600、2400、3200kPa。试验过程中,压力等级可根据土的状态增减,最后一级压力应使e—lgP曲线下段出现不少于三个压力点的直线段。

五、对超固结土必须进行回弹试验。退压应从大于先期固结压力的压力等级开始,按加压等级相反的顺序逐级退压至第一级压力,再按加压等级顺序加压至最后一级压力。每次退压后,每隔1h测记百分表读数一次,直至试样回弹变形稳定为止。回弹变形稳定标准与回压变形稳定标准相同。当退压等级次数超过5次时,可每二级退压一次。

六、测记最后一次压力下的试样变形稳定读数后,按本章第5.3.1条六款的规定拆卸仪器及试样。

注:荷重率等于(P

1-P

2

)/P

1

,其中P

1

、P

2

为相邻两级荷重,P

1

为前一级,P

2

为后一

级。

5.4.2各级压力下的孔隙比应按式5.3.2计算,在单对数坐标纸上,以孔隙比为纵坐标、压力为横坐标,绘制孔隙比与压关系曲线,如《土工试验规程(YSJ225-92)》图1

6.4.2所示,绘图时,纵坐标轴上取e=0.1时的长度与横坐标轴上取一对数周期长度的比值宜为0.4至0.8。

5.4.3 先期固结压力的确定方法:在e—lgP曲线上找出最小曲率半径Rmin点O,过O 点作水平线OA、切线OB及角AOB的平分线OD,OD与曲线的直线段C的延长线交于点E,则对应于E点的压力P

值即为先期固结压力,如《土工试验规程YSJ225-92》》图16.4.2所示。

5.4.4 压缩指数及回弹指数应按下式计算:

C 0(C

s

)=(e

i

-e

i+1

)/(lgP

i+1

-lgP

i

) (5.4.4)

式中C

——压缩指数(e—lgP曲线直线段的斜率),计算至0.001;

C

s

——回弹指数(e—lgP曲线滞回圈两端点间直线的斜率),计算至0.001。5.4.5本试验记录格式应符合《土工试验规程(GB/T50123-1999)》附录D表D-23。

第五节固结系数试验

5.5.1 本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一、试样安装应按本章第5.3.1条一至二款的规定进行。

二、根据土的自重压力和软硬程度施加第一级压力12.5kPa或25kPa,立即向容器内注入纯水,水面就高出试样顶面,并保持该水面至试验结束。

三、加压后,每隔1h测记百分表记数一次,直至试样变形稳定为止,变形稳定应符合本章5.4.1条三款的规定。

四、试样在第一级压力下变形稳定后,施加下一级压力,并以此类推。加压时,荷重率宜等于1,一般压力等级顺次为25,50,100,200,400kPa。

五、固结系数测定应在第一级压力下试样变形稳定后,施加下一级压力时6s、15s、1min、2min15s、4min、6min15s、9min、 12min15s、16min、20min15s、25min、30min15s、36min、42min15s、49min、 64min、100min、200min、400min、23h、24h至稳定。六、测记最后一级压力下的试样变形稳定读数后,按本章第5.3.1六款的规定拆卸仪器及试样。

5.5.2 时间平方根法应按下列方法确定:对某一级压力,以试样变形为纵坐标,时间平方根为横坐标,绘制变形与时间平方根关系曲线,如《土工试验规程(GB/T5012-1999)》图14.1.16-1所示。延长曲线开始段的直线,交纵坐标轴于理论零点d,过d

作另一直线,令其横坐标为前一直线横坐标的1.15倍,则后一直线与

d-√t 曲线交点所对应的时间的平方即为试样固结度达90%所需的时间t

90

5.5.4 某一压力范围内的固结系数应按下式计算:

一、时间平方根法:

Cv=0.848h2/t

90

(5.5.4-1)

式中:Cv——压力P

i 至P

i+1

范围内的固结系数(cm3/s)

h——最长排水距离,即某级压力下试样起始和终了高度的平均值之半(cm)

t

90

——试样固结度达90%所需的时间(s)

二、时间对数法:对某一级压力,以试样的变形为纵坐标,时间的对数为横坐标,绘

制变形与时间对数关系曲线,在关系曲线的开始中段,选任一时间t

1

,查得相对应的

变形值d

1,再取时间t

2

=t

1

/4,查得相对应的变形值d

2

,则2 d

2

- d

1

即为d

01

;另取一时

间依同法求得d

02、d

03

、 d

04

等,取其平均值为理论零点d

s

,处长曲线中部的直线和通

过曲线尾部数点切线的交点即为理论终点d

100,则d

50

=(d

s

+d

100

)/2,对应于d

50

的时间即

为试样固结度达50%所需的时间t

50

,某一级压力下的固结系数应按下式计算:

0.197h2

C v = ———— (14.1.16-2) t

50

5.5.5 本试验记录格式应符合《土工试验规程》附录D表D-24的规定。

第六章三轴压缩试验

第一节一般规定

6.1.1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细粒土和粒径小于20mm的粗粒土。

6.1.2 本试验应根据工程要求分别采用不固结不排水剪(UU)试验、固结不排水剪(CU)。

6.1.3本试验必须制备3个以上性质相同的试样,在没有周围压力下进行试验周围压力宜根据工程实际荷重确定,对于填土,最大一级周围压力应与最大的实际荷重大致相等。

注:试验宜在恒温条件下进行。

第二节仪器设备

6.2.1本试验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KTG全自动三轴压缩仪集机械、电子、自动控制、微机软硬功夫件及传感器等技术于一体。

2 附属设备:包括击样器、饱和器、切土器、原状土分样器、切土盘、承膜筒和对开圆膜,应符合下图要求:

1)击样器(《GB/T50123-1999》图16.2.1-2),饱和器(《GB/T50123-1999》图16.2.1-3)。2)切土盘、切土器和原状土分样器(《GB/T50123-1999》图16.2.1-4)。

3)承膜筒及对开圆模(《GB/T50123-1999》图16.2.1-5及图16.2.1-6))。

3 天平: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01g;称量1000g,最小分度值0.1g。

4 橡皮膜:应具有弹性的乳胶膜,对直径39.1和61.8mm的试样,厚度以0.1-0.2mm 为宜,对直径101mm的试样,厚度以0.2-0.3mm为宜。

5 透水板:直径与试样直径相等,其渗透系数宜大于试样的渗透系数,使用前在水中煮沸并泡于水中。

6 微机:兼容机。

6.2.2 试验时的仪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周围压力的测量准确度应为全量程的1%,根据试样的强度大小,选择不同量程的测力计,应使最大轴向压力的准确度不低于1%。

2 孔隙水压力量测。系统内的气泡应完全排除,系统内的气泡可用纯水冲出或施加压

力使气泡溶解于水,并从试样底座溢出。整个系统的体积变化因数就小于 1.5310-5cm3/kPa。

3 管路应畅通,各连接处应无漏水,压力室活塞杆在轴套内应能滑动。

4 橡皮膜在使用前应作仔细检查,其方法是扎紧两端,向膜内充气,在水中检查,应无气泡溢出,方可使用。

第三节试样制备和饱和

6.3.1 本试验采用的试样最小直径为ф35mm,最大直径为ф101mm,试样高度宜为试样直径的2-2.5倍,试样的允许最大粒径应符合《GB/T50123-1999》表16.3.1的规定,对于有裂缝、软弱面和构造面的试样,试样直径宜大于60mm。

6.3.2 原状土试样制备应按本标准第6.3.1条的规定将土样切成圆柱形试样。

1 对于较软的土样,先用钢丝锯或切土刀取一稍大于规定尺寸的土柱,放在切土盘上下圆盘之间,用钢丝锯或切土马紧靠侧板,由上往下细心切削,边切削边转动圆盘,直至土样被削成规定的直径为止。试样切削时避免扰动,当试样表面遇有砾石或凹坑时,允许用削下的余土填补。

2 对较硬的土样,先用切土刀切取一稍大于规定尺寸的土柱,放在切土架上,用切土器切削土样,边削边压切土器,直到切削到超出试样高度约2cm为止。

3 取出试样,按规定的高度将两端削平、称量。并取余土测定试样的的含水率。

4 对于直径大于10cm的土样,可用分样器切成3个土柱,按上述方法切取ф39.1mm 的试样。

6.3.3 扰动土试样制备应根据预定的干密度和含水率,按本标准第1.0.5条的步骤备样后,在击样器内分层击实,粉土宜为3-5层,粘土宜为5-8层,各层土料数量应相等,各层接触面应刨毛,击完最后一层,将击样器内的试样,应量测其直径和高度。试样的平均直径和高度,试样的平均直径按下式计算:

D 0=(D

1

+2D

2

+D

3

)/4 (6.3.3)

式中:D

1、D

2

、D

3

——分别为试样上、中、下部位的直径(mm)

6.3.4砂类土的试样制备应先在压力室底座上依次入上不透水板,橡皮膜和对开圆膜(见《GB/T50123-1999》图16.2.1-1)。根据砂样的干密度及试样体积,称取所需的砂样质量,分三等分,将每份砂样填入橡皮膜内,填至该层要求的高度,依次第二层、第三层、直到膜内填满为止。当制备饱和试样时,在压力室底座上依次放透水板,橡皮膜和对开圆膜,在膜内注入纯水至试样高度的1/3,将砂样分三等分,在水中煮沸,

待冷却后分三层,按预定的干密度填入橡皮膜内,直到膜内填满为止。当要求的干密度较大时,填砂过程中,轻轻敲打对开圆膜,使所称的砂样填满规定的体积,整平砂面,放上不透水板或透水板,试样帽,扎紧橡皮膜,对试样内部施加5kPa负压力使试样能站立,拆除对开圆膜。

6.3.5试样饱和宜选用下列方法:

1 抽气饱和:将试样装入饱和器内,按本标准第1.2.4条2-4款的步骤进行。

2 水头饱和:将试样按本标准第6.5.1条的步骤安装于压力室内,试样周围不贴滤纸条,施加20kPa周围压力,提高试样底部量管水位,降低试样顶部量管的水位,使两管水位差在1m左右,打开孔隙水压力阀,量管阀和排水管阀,使纯水从底部进入试样,从试样顶部溢出,直到流入水量和溢出水量相等为止,当需要提高试样的饱和度时,宜在水头饱和前,从底部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试样,置换孔隙中的空气。二氧化碳的压力以5-10kPa为宜,再进行水头饱和。

第四节不固结不排水剪试验

6.4.1试样的安装,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在压力室的底座上,依次放上透明帽,直接把土样放在透明帽上,上面放上试样帽,把钢管上已套好的塑料胶膜套在试样上,在把橡皮套套在钢环两端,把膜扎紧,取下钢环,然后,把压力室封闭。

2 做UU试验的试验参数的设置按《KTG全自动三轴压缩仪》的使用说明设置。

3 检查试验参数设定准确无误后启动采集器,状态初始化,传感器归零,试验可开始。

4 试验的数据,微机自动采信和计算。

5 试验成果直接由打印机打出。

第五节固结不排水剪试验

1 在压力室底座上先放透水石,再放湿滤纸,在滤纸上放土,土的制作过程按前6.3.2第1、2、3制作,上面再放湿滤纸,再放透水石,土的周围粘7-9条滤纸条,滤纸条紧贴土样上,不要有空气,然后把已套在钢环上面的乳胶膜套在已放好的土样上面底座先用橡皮套把膜扎紧,再在另一个钢环上把橡皮套扎好套在土样上,土样顶端放上试样冒把已放在钢环上的橡皮套扎在试样冒上,把钢环去掉,把压力室固定好。

2 CU的试验参数按KTG全自动三轴压缩仪的使用说明设定好,检查无误后,微机进入自控状态表,打开三轴仪器的排水阀排浮水,然后打开仪器后面的进水阀,给压力室注水至刚没试样冒为止,然后按照全自动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先把已设定好的试验

参数传入采集器中,启动采集器,状态初始化,传感器归零,开始试验。

3数据由采集器自动采集,可在电脑中保存也可直接用打印机打出。

4 试验结束,电脑中进入自控状态表,打开围压阀给压力室一定的压力把压力室里的水放回容器中,再关闭排水阀,把围压关闭,可以按上述方法进行下一组试验。

第七章渗透试验

第一节一般规定

7.1.1 常水头渗透试验适用于粗粒土,变水头渗透试验适用于细粒土。

7.1.2 本试验采用的纯水,应在试验前用抽气法或煮沸法脱气,试验时的水温宜高于试验温度3-4℃。

7.1.3 本试验以水温20℃标准温度,标准温度下的渗透系数应按下式计算:

k 20=k

T

η

T

20

(7.1.3)

式中:k

20

——标准温度时试样的渗透系数(cm/s)

ηT——T℃时水的动力粘滞系数(kPa2s)

η20——20℃时水的动力粘滞系数(kPa2s)

粘滞系数比查书《GB/T50123-1999》表13.1.3

7.1.4根据计算的渗透系数,应取3-4个在允许差值范围内的数据的平均值,作为试样在该孔隙比下的渗透系数(允许差值不大于2310-n)

7.1.5当进行不同孔隙比下的渗透试验时,应以孔隙比为纵坐标,渗透系数的对数为横坐标,绘制关系曲线。

第二节常水头渗透试验

7.2.1 本试验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常水头渗透装置:由金属封底圆筒,金属孔板,滤网,测压管和供水瓶组成(《GB/T50123-1999》表13.2.1)。金属圆筒内径为10cm,高40cm。当使用其他尺寸的圆筒时,圆筒内径应大于试样最大粒径的10倍。

7.2.2常水头渗透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按本标准书《GB/T50123-1999》图13.2.1装好仪器,量测滤网至筒顶的高度,将调节管和供水管相连,从渗水孔向圆筒充水至高出滤网顶面。

2 取具有代表性的风干土样3-4kg,测定其风干含水率,将风干样分层装入圆筒内,每层2-3cm,根据要求的孔隙比,控制试样厚度,当试样中含粘粒时,应在滤网上铺

2cm厚的粗砂作为过滤层,防止细粒流失,每层试样装完后从渗水孔向圆筒充水至试样顶面,最后一层试样应高出测压管3-4cm,并在试样顶面铺2cm砾石作为缓冲层。当水面高出试样顶面时,应继续充水至溢水孔有水溢出。

3 量试样顶面至筒顶高度,计算试样高度,称剩余土样的质量,计算试样质量。

4 检查测压管水位,当测压管与溢水孔水位不平时,用吸球调整测压管水位,直至两者水位齐平。

5 将调节管提高至溢水孔以上,将供水管放入圆筒内,开止水夹,使水由顶部注入圆筒,降低调节管至试样上部1/3高度处,形成水位差使水渗入试样,经过调节管流出,调节供水管止水夹,使进入圆筒的水量多于溢出的水量,溢水孔始终有水溢出,保持圆筒内水位不变,试样处于常水头下渗透。

6 当测压管水位稳定后,测记水位。并计算各测压管之间的水位差,按规定时间记录渗出水量,接取渗出水时时,调节管口不得浸入水中,测量进水和出水处的水温,取平均值。

7 降低调节管至试样的中部和下部1/3处,按本条5、6款的步骤重复测定渗出水量和水温,当不同水力坡降下测定的数据接近时,结束试验。

8 根据工程需要,改变试样的孔隙比,继续试验。

7.2.3常水头渗透系数应按下式计算:

k

=QL/AHt (7.2.3)

T

——水温为T℃时试样的渗透系数(cm/s)

式中:k

T

Q——时间为t秒内的渗出水量(cm3)

L——两测压管中心间的距离(cm)

A——试样的断面积(cm2)

H——平均水位差(cm)

t——时间(s)

注:平均水位差H可按(H1+H2)/2公式计算

7.2.4标准温度下的渗透系数应按式(7.1.3)计算

7.2.5常水头渗透试验的记录格式见书《GB/T50123-1999》附录D表D-21。

第三节变水头渗透试验

7.3.1本试验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渗透容器:由环刀、透水石、套环、上盖和下盖组成,环刀内径61.8mm,高40mm,

透水石的渗透系数应大于10cm 3/s 。

2 变水头装置:由渗透容器,变水头管,供水瓶,进水管等组成(《GB50123-1999》图13.3.1)。变水头管的内径应均匀,管径不大于1cm ,管外壁应有最小分度为1mm 的刻度,长度宜为2m 左右。

7.3.2 试样制备应按本标准第1.0.4条或1.0.6条的规定进行,并应测定试样的含水率和密度。

7.3.3 变水头渗透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将装有试样的环刀装入渗透容器,用螺母旋紧,要求密封至不漏水不漏气。对不易透水的试样按本标准第1.0.4条规定进行抽气饱和,对饱和试样和较易透水的试样,直接用变水头装置的水进行试样饱和。

2 将渗透容器的进水口与变水头管连接,利用供水瓶中的纯水向进水管注满水,并渗入渗透容器,开排气阀,排除渗透容器底部的空气,直到溢出水中无气泡,关排水阀,放平渗透容器,关进水管夹。

3 向变水头管注纯水,使水升至预定高度,水头高度根据试样结构的疏松程度确定,一般不应大于2m ,待水位稳定后切断水源,开进水管夹,使水通过试样,当出水口有水溢出时开始测记变水头管中起始水头高度和起始时间,按预定时间间隔测记水头和时间的变化,并测记出水口的水温。

4 将变水头管中的水位变换高度,待水位稳定再进行测记水头和时间变化,重复试验5-6次,当不同开始水头下测定的渗透系数在允许差值范围内时,结束试验。

7.3.4 变水头渗透系数应按下式计算:

aL H 1 k T =2.3————2 log —— (7.3.4) A(t 2-t 1) H 2

式中:a ——变水头管的断面积(cm 2)

2.3——ln 和log 的变换因数

L ——渗径,即试样高度(cm )

t 2、t 1——分别为测读水头的起始和终止时间(s)

H 1、H 2——起始和终止水头

7.3.5 标准标准下的渗透系数应按式(7.1.3)计算。

7.3.6 变水头渗透试验的记录格式见《GB/T50123-1999》附录D 表D-22。

第八章 颗粒分析试验

第一节筛析法

8.1.1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粒径小于、等于60mm,大于0.075mm的土。

8.1.2本试验所用的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分析筛:

1)粗筛:孔径为60、40、20、10、5、2mm。

2)细筛:孔径为2.0、1.0、0.5、0.25、0.075mm。

2 天平:称量5000g,最小分度值1g;称量1000g,最小分度值0.1g;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01g。

3 振筛机:筛析过程中应能上下震动。

4 其他:烘箱,研钵,瓷盘,毛刷等。

8.1.3 筛板法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按《GB/T50123-1999》表7.1.3的规定称取样质量,应准确至0.1g,试样数量超过500g时,应准确至1g。

2 将试样过2mm筛,称筛上和筛下的试样质量。当筛下的试样质量小于试样总质量的10%时,不作细筛分析;筛上的试样质量小于试样总质量的10%时,不作粗筛分析;筛上的试样质量小于试样总质量的10%时,不作粗筛分析。

3 取筛上的试样倒入依次叠好的粗筛中,筛下的试样倒入依次叠好的细筛中,进行筛析。细筛宜置于振筛机上震筛,振筛时间宜为10-15min,再按由上而下的顺序将各筛取下,称各级筛上及底盘内试样的质量,应准确至0.1g。

4 筛后各级筛上和筛底上试样质量的总和与筛前试样总质量的差值,不得大于试样总质量的1%。

注:根据土的性质和工程要求,可适当增减不同筛径的分析筛。

第二节移夜管法

8.2.1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粒径小于0.075mm的试样。

8.2.2 本试验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移液管(《GB/T50123-1999》图7.3.2),容积25ml。

2 烧杯:容积50ml。

3 天平: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001g。

4 其他与密度计法相同。

8.2.3 移液管法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取代表性试样,粘土10-15g,砂土20g,准确至0.001g,并按本标准第8.2.4条1-5款的步骤制备悬液。

2 将装置悬液的量筒置于恒温水槽中,测记悬液温度准确至0.5℃,试验过程中悬液温度变化范围为±0.5℃。并按本标准式(8.2.6)计算粒径小于0.05、0.01、0.005、0.002mm和其他所需粒径下沉一定浓度所需的静置时间(或查《GB/T50123-1999》表7.3.3)。

3 用搅拌器沿悬液深度上、下搅拌1min,取出搅拌器,开动表,将移液管的二能阀置于关闭位置,三通阀置于移液管和吸球相通的位置,根据各粒径所需的静置时间,提前10s将移液管放入悬液中,浸入深度为10cm,用吸球吸取悬液。吸取量应不小于25ml。

4 旋转三通阀,使吸球与放液口相通,将多余的悬液从放液口流出,收集后倒入原悬液中。

5 将移液管下口放入烧杯内,旋转三通阀,使吸球与移液管相通,用吸球将悬液挤入烧杯中,从上口倒入少量纯水,旋转二通阀,使上下口连通,水则通过移液管将悬液洗入烧杯中。

6 将烧杯内的悬液蒸干,在105-110℃温度下烘至恒量,称烧杯内试样质量,准确至0.001g。

8.2.4小于某粒径的试样质量占试样总质量的百分比,应按下式计算:

X=(m

x 3V

x

)/(V

x

′3m

d

)3100 (8.3.4)

式中:V

x

——悬液总体积(1000ml)

V

x

′——吸取悬液的体积(=25ml)

m

d

——吸取25ml悬液中的试样干质量(g)

8.3.5颗粒大小分布曲线应按本标准第8.1.7绘制。当移液管法和筛析法联合分析时,应将试样总质量折算后绘制颗粒大小分布曲线,并将两段曲线连成一条平滑的曲线见《GB/T50123-1999》标准图7.1.7。

8.3.6移液管法试验的记录格式见《GB/T50123-1999》附录D表D-11。

第九章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9.1.1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饱和粘土。

9.1.2本试验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变控制式无侧限压缩仪:由测力计、加压框架、升降设备组成(见《GB/T50123-1999》

图17.0.2)。

2 轴向位移计:量程10mm,分度值0.01mm的百分表或准确度全量程0.2%的位移传感器。

3 天平:称量500g,最小分度值0.1g。

9.1.3原状土试样制备应按本标准第8.3.1、8.3.2条的步骤进行,试样直径宜为35-50mm,高度与直径之比宜采用2.0-2.5。

9.1.4 无侧抗压强度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将试样的两端抹一薄层凡士林,在气候干燥时,试样周围亦需抹一薄层凡士林,防止水分蒸发。

2 将试样放在底座上,转动手轮,使底座缓慢上升,试样与加压板刚好接触,将测力计读数调整为零,根据试样的软硬程度选用不同量程的测力计。

3 轴向应变速度宜为每分钟应变1-3%,转动手柄,使升降设备上升进行试验,轴向应变小于3%时,每隔0.5%应变(或0.4mm)读数一次,轴向应变等于、大于3%时,每隔1%应变(或0.8mm)读数一次,试验宜在8-10min内完成。

4 当测力计读数出现峰值时,继续进行3-5%的应变达20%为止。

5 试验结束,取下试样,描述试样破坏后的形状。

6 当需要测定灵敏度时,应立即将破坏后的试样除去涂有凡士林的表面,加少许余土,包于塑料薄膜内用手搓捏,破坏其结构,重塑成圆柱形,放入重塑筒内,用金属垫板,将试样挤成与原状试样尺寸、密度相等的试样,并按本条1-5款的步骤进行试验。9.1.5轴向应变,应按下式计算:

ε

1=△h/h

(9.0.5)

9.1.6 试样面积的校正,应按下式计算:

A

a =A

/(1-ε

1

) (9.0.6)

9.1.7试样所受的轴向应力,应按下式计算:

R

σ=C2———310 (9.0.7)

Aa

式中:σ——轴向应力(kPa)

10——单位换算系数

9.1.8 以轴向应力为纵坐标,轴向应变为横坐标,绘制轴向应力与轴向应变关系曲线(《GB/T50123-1999》图17.0.8)。取曲线上最大轴向应力作为无侧限抗压强度,当曲

线上峰值不明显时,取轴向应变15%所对应的轴向应力作为无侧限抗压强度。

9.1.9 灵敏度应按下式计算:

S t =q

u

/q

u

′ (9.0.9)

式中:S

t

——灵敏度

q

u

——原头试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kPa)

q

u

′——重塑试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kPa)

9.1.10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的记录格式见《GB/T50123-1999》附录D附表D-31。

第十章直接剪切试验

第一节慢剪试验

10.1.1 本试验广泛适用于细粒土。

10.1.2 本试验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变控制式直剪仪(《GB/T50123-1999》图18.1.2,由剪切盒、垂直加压设备,剪切传动装置,测力计,位移量测系统组成。

2 环刀:内径61.8mm,高度20mm。

3 位移量测设备:量程为10mm,分度值为0.01mm的百分表,或准确度为全量程0.2%的传感器。

10.1.3慢剪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原状土试样制备,应按本标准第1.0.4条的步骤进行,扰动土试样制备按本标准第1.0.5、1.0.6条的步骤进行,每组试样不得小于4个,当试样需要饱和时,应按本标准第1.0.4条的步骤进行。

2 对准剪节容器上下盒,插入固定销,在下盒内放透水板和滤纸,将带有试样的环刀刃向上,对准剪切盒口,在试样上放滤纸和透水板,将试样小心地推入剪切盒内。

注:透水板和滤纸的湿度接近试样的温度。

3 移动传动装置,使土盒前端钢珠刚好与测力计接触,依次放上传压板、加压框架,安装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量测装置,并调至零位或测记初读数。

4 根据工程实际和土的软硬程度施加各级垂直压力,对松软试样垂直压力应分级施加,以防土样挤出,施工压力后,向盒内注水,当试样为非饱和试样时,应在加压板周围包以湿棉砂。

5 施加垂直压力后,每1h测读垂直变形一次,直到试样固结变形稳定,变形稳定标准

作业指导书和操作规程的不同讲解学习

作业指导书和操作规程的不同 作业指导书是指为保证过程的质量而制订的程序。 可理解为一组相关的具体作业活动或过程(如抹灰、砌砖、插件、调试、装配、完成某项培训)。 -作业指导书也是一种程序,只不过其针对的对象是具体的作业活动,而程序文件描述的对象是某项系统性的质量活动。 -作业指导书有时也称为工作指导令或操作规范、操作规程、工作指引等。 ·作业指导书的作用 -是指导保证过程质量的最基础的文件和为开展纯技术性质量活动提供指导。 -是质量体系程序文件的支持性文件。 b. 作业指导书的种类 ·按发布形式可分为: -书面作业指导书; -口述作业指导书; -计算机软件化的工作指令; -音像化的工作指令。 ·按内容可分为: -用于施工、操作、检验、安装等具体过程的作业指导书; -用于指导具体管理工作的各种工作细则、导,则、计划和规章制度等; -用于指导自动化程度高而操作相对独立的标准操作规范。 c. ISO9000系列标准中对作业指导书的要求 · "如果没有作业指导书就不能保证5质量时,则应对生产和安装方法制订作业指导书"(GB/T19001-ISO9001--9. 1)。 ·生产作业可由作业指导书规定到必要的程度。应对工序能力进行研究以确定工序的潜能。整个生产中使用工艺规定也应写成书面文件,务个作业指导书中均应引用。作业指导书中应明确规定圆满完成工作以及符合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的准则。……(GB/T19004-ISO9004--10. 1. 1)。 · "应按照质量体系的规定对作业指导书,规范和图样进行控制"(GB/T19004-ISO9004--11. 5)。

2. 作业指导书的内容 常用的作业指导书、工作细则、标准、作业规范通常应包含的内容. 3. 作业指导书的编号与管理 a. 基本要求 ·内容应满足 -5W1H原则 任何作业指导书都须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 Where:即在哪里使用此作业指导书; Who:什么样的人使用该作业指导书; What:此项作业的名称及内容是什么; Why:此项作业的目的是干什么; How:如何按步骤完成作业。 -"最好,最实际"原则 最科学、最有效的方法; 良好的可操作性和良好的综合效果。 ·数量应满足 -不一定每一个工位,每一项工作都需要成文的作业指导书; -"没有作业指导书就不能保证质量时"才用; -描述质量体系的质量手册之中究竟要引用多少个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就根据各组织的要求来确定; -培训充分有效时,作业指导书可适量减少 -某获证企业质量手册中引用的作业指导书清单,详见附表16。 ·格式应满足 -以满足培训要求为目的,不拘一格; -简单、明了、可获唯一理解; -美观、实用。 b. 编写步骤 ·见作业指导书编写流程图 ·流程图说明 -作业指导书的编写任务一般由具体部门承担; -明确编写目的是编写作业指导书的首要环节;

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的区别

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的区别 作业指导书是指为保证过程的质量而制订的程序。 -"过程"可理解为一组相关的具体作业活动(如抹灰、砌砖、插件、调试、装配、完成某项培训)。 -作业指导书也是一种程序,只不过其针对的对象是具体的作业活动,而程序文件描述的对象是某项系统性的质量活动。 -作业指导书有时也称为工作指导令或操作规范、操作规程、工作指引等。 ·作业指导书的作用 -是指导保证过程质量的最基础的文件和为开展纯技术性质量活动提供指导。 -是质量体系程序文件的支持性文件。 b. 作业指导书的种类 ·按发布形式可分为: -书面作业指导书; -口述作业指导书; -计算机软件化的工作指令; -音像化的工作指令。 ·按内容可分为: -用于施工、操作、检验、安装等具体过程的作业指导书; -用于指导具体管理工作的各种工作细则、导,则、计划和规章制度等; -用于指导自动化程度高而操作相对独立的标准操作规范。 c. ISO9000系列标准中对作业指导书的要求 · "如果没有作业指导书就不能保证5质量时,则应对生产和安装方法制订作业指导书"(GB/T19001-ISO9001--9. 1)。 ·生产作业可由作业指导书规定到必要的程度。应对工序能力进行研究以确定工序的潜能。整个生产中使用工艺规定也应写成书面文件,务个作业指导书中均应引用。作业指导书中应明确规定圆满完成工作以及符合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的准则。……(GB/T19004-ISO9004--10. 1. 1)。 ·"应按照质量体系的规定对作业指导书,规范和图样进行控制"(GB/T19004-ISO9004--11. 5)。 2. 作业指导书的内容 常用的作业指导书、工作细则、标准、作业规范通常应包含的内容. 3. 作业指导书的编号与管理 a. 基本要求 ·内容应满足 -5W1H原则 任何作业指导书都须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 Where:即在哪里使用此作业指导书;

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管理办法

企管法规处20XX年发布

文件管控信息

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管理办法 (制度编号:XXX) 1适用范围 本办法规定了XX股份有限公司XX分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库站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的管理内容及要求。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分公司、油库、加油站。控股公司、参股公司参照本办法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办法的引用而成为本文件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中,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2.1《XX集团公司销售企业成品油库操作规程编写规范》(Q/SY 1789-2015)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采用以下定义: 3.1操作规程 指工艺系统或设备从初始状态通过一定顺序过渡到最终状态的一系列准确的操作步骤、规则和程序,而非作业票控制的程序。执行操作过程中遇到异常可以退守到上一个稳定状态,确保安全地逐渐过渡到最终状态。 4风险

5职责 5.1质量安全环保处是公司生产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的监督管理部门,主要负责督促相关业务部门组织操作规程评审和执行过程监督检查。 5.2业务运作二部主要负责监督检查加油站业务中与加油、加气有关的操 作规程、作业指导书的制(修)订、审核及执行过程。 5.3非油品业务处主要负责监督检查加油站与非油业务作业指导书的制 (修)订、审核及执行。 5.4仓储分公司主要负责监督检查所属油库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的制(修) 订、审核及执行过程。 5.5企管法规处主要负责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的发布。 5.6人事处主要负责监督检查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的培训管理。 5.7分公司主要职责为: 5.7.1负责加油站、油库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的(分级)审批; 5.7.2安全投资工程部门负责参与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的审核和评审, 监督检查公司相关制度在本单位的执行。 5.7.3业务运作部门负责组织加油站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审核及执行过程 的监督检查。 5.7.4人事、企管部门负责参与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的评审。 5.8油库主要职责为: 5.8.1负责组织操作规程的编制、初审、上报; 5.8.2负责审批后操作规程的执行及日常管理过程的检查。

作业指导书和操作规程

XXXXXX有限公司 安全标准化体系文件 作业指导书和操作规程 发放号: 受控标识: 管理部门: 2012—4—2 发布2012—4—2 实施编制:XXX 审核:XXX 批准:XXX

目录 第一章作业活动安全技术操作 1.1 交叉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1.2 化学危险品的采购操作规程 1.3 危险化学品的运输操作规程 1.4 化学危险品的储存、保管操作规程 1.5 设备、设施检维修安全操作规程 1.6 装卸、搬运安全操作规程 1.7 变配电设备安全检修规程 1.8 变配电安全操作规程 第二章生产工艺作业指导书 第三章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3.1 电焊机安全操作规程 3.2 母线加工机器安全操作规程 3.3 砂轮机安全操作规程 3.4 台钻安全操作规程 3.5 摇臂钻床安全操作规程 3.6 电动葫芦安全操作规程 3.7 叉车安全操作规程 第4章作业人员安全操作规程 4.1 电工安全操作规程 4.2 机修工安全操作规程

4.3 搬运装卸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4.4 起重工安全操作规程 4.5 电工检修操作规程 4.6 焊工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第1章作业活动安全技术操作 1.1 交叉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一. 目的 为了明确公司厂区内各施工单位之间交叉作业的安全要求和《交叉施工安全协议》办理程序,制定本规定。 二.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企业生产区域的断路作业。 三. 职责 1.交叉作业的部门对交叉作业安全负责 2.作业人员对作业过程负责 3.公司管理部负责《交叉施工安全作业证》的管理和作业现场的监督、检查 4.作业部门安全员负责作业现场的管理、检查 四. 交叉作业安全要求 1.在生产运行区进行交叉作业时,必须填写《交叉施工安全协议》。 2.施工中应尽量减少交叉作业。必需交叉时,施工负责人应事先组织交叉作业各 方,商定各方的施工范围及安全注意事项;各工序应密切配合,施工场地尽量错开,以减少干扰;无法错开的垂直交叉作业,层间必须搭设严密、牢固的防护隔离设施。 3.交叉作业场所的通道应保持畅通;有危险的出入口处应设围栏或悬挂警告牌。 4.隔离层、孔洞盖板、栏杆、安全网等安全防护设施严禁任意拆除;必须拆除时, 应征得原搭设单位的同意,在工作完毕后立即恢复原状并经原搭设单位验收;严禁乱动非工作范围内的设备、机具及安全设施。 5.交叉施工时,工具、材料、边角余料等严禁上下投掷,应用工具袋、箩筐或吊 笼等吊运。严禁在吊物下方接料或逗留。 五. 《交叉施工安全协议》办理 1.项目各施工单位向公司管理部提交项目作业方案,包括作业时间、地点、作业 内容。公司管理部根据施工单位提出的方案判定各施工单位是否存在交叉作业。 2.如果存在交叉作业,由公司管理部组织相关施工单位负责人、技术人员进行交 叉作业协调会议,协调相关施工单位的作业时间,尽量避免交叉作业。 3.如果必须交叉作业时,由交叉作业双方共同签订交叉作业安全协议,明确各自

土工试验方法.

……………………………………⊙……装…………………………⊙……订………………………⊙……线……………………………………17.4含水率试验 17.4.1试验目的和方法 土的含水率是土在105~110℃温度下烘干至恒量时所失去水的质量与干土质量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 含水率是土的基本物理指标之一。它反映了土的干、湿状态。土的含水率是计算干密度、孔隙比、饱和度、液性指数等指标的基本数据和评价土的工程性质的重要依据,是研究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的重要指标。 含水率的试验方法较多,由于烘干法试验简便,结果稳定,故以此法作为测定含水率的标准方法。如果测试条件不能满足采用烘干法或需快速测定含水率时,可分别用如下方法: ● 酒精燃烧法:适用于不含有机质的砂类土、粉土和粘性土。 ● 碳化钙减量法:本方法的原理是用过量碳化钙与土中游离水混合接触产 生化学反应,生成乙炔气体。根据乙炔气体逸出失去的质量,计算求得土的含水率。此方法适用于各类土。 ● 核子射线法:适用现场原位测定填料为细粒土和砂类土的含水率。 以下仅介绍烘干法,核子射线法在土的密度试验中介绍。 17.4.2烘干法 17.4.2.1试验用仪器设备 ● 电热干燥箱:温度能保持在105~110℃。 ● 天平:称量200g ,分度值0.01g ;称量1000g ,分度值0.02g 。 ● 其它:干烘器、称量盒等。 17.4.2.2主要试验步骤: 1)选取有代表性试样(粘性土15~30g ,砂类土30~50g ,砾石类土不少于250g ,碎石类土不少于500g ),放于称量盒内称量湿土质量。 2)打开盒盖,将装有试样的盒放入烘箱内,在105~110℃温度下烘干。 各类土的烘干时间见表17.28。

作业指导书-仪器设备操作规程

第一篇仪器设备操作规程 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操作规程 (4) CBR承载比试验仪操作规程 (5) 电热鼓风干燥箱操作规程 (6) 多功能电动击实仪操作规程 (7) 电动脱模器操作规程 (8) 标准摇筛机操作规程 (9) 电子天平操作规程 (10) 压碎值仪操作规程 (11) 规准仪操作规程 (12) 洛杉矶磨耗机操作规程 (13) 加速磨光机操作规程 (14) 砂当量仪操作规程 (15) 自动双刀岩石芯样两用机操作规程 (16) 砂轮磨平机操作规程 (17) 水泥负压筛析仪操作规程 (18) 凝结时间测定仪操作规程 (19) 水泥比表面积仪操作规程 (20) 水泥净浆搅拌机操作规程 (21) 水泥胶砂搅拌机操作规程 (22) 沸煮箱操作规程 (23) 标准养护室操作规程 (24) 水泥胶砂振实台操作规程 (25) 混凝土成型振动台操作规程 (26) 单卧轴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操作规程 (27)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仪操作规程 (28) 砂浆搅拌机操作规程 (29) 自动恒温双数显沥青延伸仪操作规程 (30) 智能数显沥青针入度仪操作规程 (31)

电脑全自动沥青软化点测定仪操作规程 (32) 沥青旋转薄膜烘箱操作规程 (33) 克利夫兰开口杯式闪点仪操作规程 (34) 标准恒温水浴操作规程 (35) 全自动混合料搅拌机操作规程 (36) 马歇尔电动击实仪操作规程 (37) 全自动马歇尔稳定度试验仪操作规程 (38) 燃烧法沥青含气量测定仪操作规程 (39) 车辙试验机操作规程 (40)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仪操作规程 (41) 车辙试验成型机操作规程 (42) 静水天平操作规程 (43) 液晶显示万能试验机操作规程 (44) 数字式压力机操作规程 (45) 300恒应力压力机操作规程 (46) 标距仪操作规程 (47) 游标卡尺操作规程 (48) 钻孔取芯机操作规程 (49) 贝克曼梁弯沉仪操作规程 (50) 摆式摩擦仪操作规程 (51) 构造深度仪操作规程 (52) 碳化深度测量装置操作规程 (53) 裂缝观测装置操作规程 (54) 渗水试验仪操作规程 (55) 回弹仪操作规程 (56) 恒温恒湿全自动控制仪操作规程 (57)

环刀试验操作规程

环刀试验操作规程 一、编制依据 GB/T50123-199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SL260-98堤防工程施工规范 山东省胶东调水工程第Ⅱ监理标段输水明渠工程质量控制监理细则 二、环刀法压实度试验方法 1、取样: ?仪器设备: 环刀200cm3 (内径70mm)若干套,医用凡士林一瓶,铁锹一把,切土刀一个,铁锤一把。 ?操作:①称取环刀的质量并编号记录,精确到0.01g ② 在压实基面随机选择取样点,取样部位应有代表性,且应在面上均匀分部,不得随意挑选,特殊情况下取样应加以注明。 ③ 应在压实厚度的下部1/3处取样,若下部1/3的厚度不足环刀高度时,以环刀底面达到下层顶面时环刀取满土样为准,并记录压实层厚度。 ④ 上层土用铁锹清除,并做成平面,把以松动的土块清理干净。 ⑤ 然后在环刀内壁涂一薄层凡士林,刃口向下放在取样点上,将环刀盖放在环刀上并加垫木,用铁锤慢慢垂直下压。同时用切土刀沿环刀外侧切削土样,边压边削至土样高出环刀,取出环刀用切土刀整平环刀两端土样,擦干净环刀外壁。用密封性能良好的包装袋封好后加以编号,送到实验室待用。 2、含水率试验?仪器设备: ①电热烘箱:应能控制温度为105~110℃②天平:称量200g,最小分值0.01g;

称量1000g,最小分值0.1g。铝盒若干 ?试验: ①称取环刀和湿土样的总质量。②称取铝盒的质量,记录并编号备用。 ③取环刀中的有代表性的试样放入铝盒,盖上盒盖,称取盒加湿土质量,准确止0.01g。 ④把盒号和盒重填写在记录表中。把盒重加湿土重填写在记录表中,湿土重同样填写。 ⑤打开盒盖,将盒置于烘箱内,在105~110℃的恒温下烘止恒量,烘干时间对粘土、粉土不得少于8小时,对砂土不得小于6小时。 6/将称量盒从烘箱中取出,加上盒盖,放入干燥容器内冷却至室温,称盒加干土质量,准确至0.01g。 ⑦把相应数据填写在记录表内。 ⑧含水量按下式计算含水量=湿土重-干土重 ⑨试样的含水率,应按下式计算,准确至0.1%含水率=(湿土质量/干土质量-1)×100 ⑩本试验应进行两次平行测定,取两次测值的平均值, 3、密度试验 ①试样湿密度计算:应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01g/cm3 土样湿密度=湿土质量÷环刀体积 ③试样干密度计算:应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01g/cm3 土样干密度=湿密度÷(1+含水率×0.01)④压实度计算:应按下式计算 压实度=土样干密度÷最大干密度×100

土工试验操作规程

试样制备 1.1.1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颗粒粒径小于60mm的原状土和扰动土。 1.1.2 根据力学性质试验项目要求,原状土样同一组试样间密度的允许差值为0.03g/cm3;扰动土样同一组试样的密度与要求的密度之差不得大于±0.01 g/cm3;一组试样的含水率与要求的含水率之差不得大于±1%。 1.1.3 试样制备需的主要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细筛:孔径0.5mm,2mm。 2 洗筛:孔径0.075mm。 3 台秤和天平:称量500g,最小分度值0.1g;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01g。 4 环刀:不锈钢材料制成,内径61.8mm和79.8mm,高20mm;内径61.8mm,高40mm。 5 其他:包括切土刀、钢丝锯、碎土工具、烘箱、保湿缸、喷水设备等。 1.1.4 原状土试样制备,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将土样筒按标明的上下方向放置,剥去蜡封和胶带,开启土样取出土样。检查土样结构,当确定土样已受扰动或取土质量不符合规定时,不应制备力学性质试验的试样。 2 根据试验要求用环刀切取试样时,应在环刀内壁涂一薄层凡士林,刃口向下放在土样上,将环刀垂直下压,并用切土刀沿环刀外侧切削土样,边压边削至土样高出环刀,根据试样的软硬采用钢丝锯或切土刀整平环刀两端土样,擦净环刀外壁,秤环刀和土的总质量。 3 从余土中取代表性试样测定含水率,比重、颗粒分析、界限含水率等项试验的取样,应按本标准第1.1.5条2款步骤的规定进行。 4 切削试样时,应对土样的层次、气味、颜色、夹杂物、裂缝和均匀性进行描述,对低塑性和高灵敏度的软土、制样时不得扰动。 1.1.5 扰动土试样的备样,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将土样从土样筒或包装袋中取出,对土样的颜色、气味、夹杂物和土类及均匀程度进行描述,并将土样切成碎块,拌和均匀,取代表性土样测定含水率。 2 对均质和含有机质的土样,宜采用天然含水率状态下代表性土样,供颗粒分析、界限含水率试验。对非均质土应根据试验项目取足够数量的土样,置于通风处凉干至碾散为止。对砂土和进行比重试验的土样宜在105~110℃温度下烘干,对有机质含量超过5%的土、含石膏和硫酸盐的土,应在65~70℃温度下烘干。 3 将风干或烘干的土样放在橡皮板上用橡皮锤碾散。 4 对分散后的粗粒土和细粒土,应按本标准表B.1.1的要求过筛。对含细粒土的砾质土,应先用水浸泡并充分搅拌,使粗细颗粒分离后按不同试验项目的要求进行过筛。 含水率试验 2.1.1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粗粒土、细粒土和有机质土。 2.1.2 本试验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符合下列规定: 1 电热烘箱:应能控制温度为105~110℃。 2 天平: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01g;称量1000g,最小分度值0.1g。 2.1.3 含水率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取具有代表性试样15~30g或用环刀中的试样,有机质土、砂类土和整体状构造冻土为50g,放入称量盒内,盖上盒盖,称盒加湿土质量,准确至0.01g。 2 打开盒盖,将盒置于烘箱内,在105~110℃的恒温下烘至恒量。烘干时间对粘土、粉土不得小于8h,对砂土不得小于6h,对含有机质超过干土质量5%的土,应将温度控制在65~70℃的恒温下烘至恒量。

作业指导书/汽车司机安全规程

编号:CZ-GC-03993 ( 操作规程)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作业指导书/汽车司机安全规 程 Work instruction / safety regulations for drivers

作业指导书/汽车司机安全规程 操作备注:安全操作规程是要求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必须遵照执行的一种保证安全的规定程序。忽视操作规程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就有可能导致出现各类安全事故,给公司和员工带来经济损失和人身伤害,严重的会危及生命安全,造成终身无法弥补遗憾。 汽车司机安全规程 1.严格遵守公安部、交通部《道路交通安全法》、《城市和公 路交通管理规则》。 2.汽车司机必须经过专业训练,经有关部门考试合格,发给执 照后,方可独立驾驶车辆。实习驾驶员除持有实习驾驶证外,应有 正式司机随车驾驶。严禁无证驾驶。 3.开车前严禁饮酒,行车、加油时不准吸烟、饮食和闲谈,驾 驶室不准超额坐人。 4.行车前必须检查刹车、方向机、喇叭、照明、信号灯等主要 装置是否齐全完好。严禁带病出车。 5.汽车起步、出入工厂、车间大门,倒车、调头、拐弯、过十 字路口时,应鸣号,减速,靠右行;通过交叉路口时,应“一慢、 二看、三通过”;交会车时,要做到礼让“三先”(先让、先慢、

先停)。 6.汽车在厂区内行驶,最高时速不得超过10公里;进出厂门、车间、库房,时速不得超过5公里;车间、库房内时速不得过3公里。 7.在车间、库房及露天施工工地行驶时,要密切注意周围环境和人员动向,并应鸣号、低速慢行,随时作好停车准备。 8.严禁超重、超长(车身前后2公尺)、超宽(车身左右0.2公尺)超高、(从地面算起4公尺)装运。装载物品要捆绑稳固牢靠,载货汽车不准搭乘无关人员。 9.停车时要选择适当地点,不准乱停乱放。停车后应将钥匙取下,拉紧手刹车制动器。 10.货车载人时,严禁超过规定人数。汽车开动时,应待人员上下稳定,关门起步。严禁抡上跳下。脚踏板、保险杠严禁站人。 11.在厂内和车间内行驶时,只准走规定的道路。不准从传送带、工程脚手架和低垂的电线下通过。 12.在过铁道时,要减速瞭望,确认无火车时再通过。有横杆

作业指导书-标准操作规程SOP

标准操作规程(SOP)基础知识 标准操作规程(SOP)是各种标准化管理认证和产品认证的重要内容,各行业都有SOP的要求。什么是SOP?简单的讲,SOP就是一套包罗万象的操作说明书大全。一套好SOP 是确保产品或服务质量的必要条件。SOP不仅仅是一套技术性范本,它更重要的涵盖了管理思想、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由于在成熟的行业,都有明确的管理规范和认证体系,因此其SOP的标准化和成熟性都比较高,编写SOP也有依据难度较低。由于目前还没有成熟的实验室管理和认证体系,因此,在检验工作中编写SOP会有些盲然。 首先,SOP具有行业特点,不同的行业都有不同的SOP。就检验工作而言,仪器有仪器的SOP,试剂有试剂的SOP,各个项目有各自不同的SOP,别说是细菌、生化免疫这些学科不同的有不同的SOP,就是同一学科内不同项目也有不同的SOP。所以检验SOP不是一个,而一套。 第二,SOP事无巨细,也就是说只要与项目有关,要详细全面,要包括所有的可能出现的细节。以飞行员操作规程为例,第一条竞然是“坐下”,由此可以看出,SOP涵盖细节程度。SOP不是简单的操作说明,而应该是实用操作大全,应该成为工具书性质的东西。一套理想的SOP应该让一个不懂的学了后就能成为专家。 第三,SOP不是仅仅是详尽的操作说明,它是管理规范的一部分,也包涵着质量控制和管理理念,从中甚至可以看到人员配置等情况。 虽然不同的行业SOP的具体内容是不同的,但是其是有确实的逻辑联系,因此借鉴其他行业特别相近行业的SOP要求是很有价值的。以药品生产SOP为例,其要求是GMP认证所要求的,根据GMP,其SOP的重点见附。 借鉴药品的SOP的重点,检验SOP应该包涵: 1、操作程序:实验和仪器的操作程序、实验器械的取用和实验后的处理、实验台的清洗、实验物溢漏的处理等 2、质量控制:实验和仪器的质量监控,如实验质控数量(高、中、低?),仪器的校正(人员、时间、方法等)、维护和保养、实验的原始记录等。实验原始记录很重要,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除病人资料外,还应有环境参数(天气情况、温湿度等)、使用仪器及仪器情况、样本性状和质量、试剂厂商及批号、同批质控结果以及处理方式(如复查、重抽、发报告)等,尽量详尽。 3、异常结果判断及处理:判断异常结果的指标,及分析处理原因方当及程序。如,是异常给果,还是实验误差或错误?怎么判断?样本正常范围是多少?非正常范围的标本如果处理,大于多少或小于多少复查或与临床联系? 4、流程:应包括样本收发、报告单收发审核、质量和仪器问题处理等都要有明确的流程规定。如谁收标本、谁发报告、多少时间收,多少时间发、向谁收、仪器故障的报养程序等等。 5、试剂和样品质量指标、验收及贮存:谁人进、谁人检、以什么方式贮存、如果保正贮存质量。如:贮存冰箱温度谁监测、试剂失效谁警告、标准菌多久转种等。 6、人员职责:人员职责明确是在流程过程中体现如来的,如仪器坏了,是向谁汇报、由谁处理、报告单谁审核,什么样的异常实验操作员处理,什么样的要报主管等等。当然有人员培训SOP更好。 检验SOP的编写,可以以仪器操作手册、试剂说明书为兰本,根据科室情况加上上下游内容,如样本收集处理、异常结果处理等内容就可以做为项目或仪器SOP使用。各项目SOP 加上样本收集、报告单发放、试剂购买、验收贮存、发放等SOP就基本完成。 附录:

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编写方法

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 编写方法 一、程序文件的编写原则 (1)程序文件必须是涉及到质量管理体系的一个逻辑上的独立部分或活动 由于程序文件是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某项质量活动实施内容、方法和顺序要求的规定,因此程序文件所描述的应该是能够构成一个逻辑上独立的质量活动,这种逻辑上的独立可以是质量管理体系的一个条款的一部分,或涉及多个相关的条款。 程序文件对质量活动应规定目的和范围,实施的具体步骤,实施结果的处理、反馈,以及在实施过程中与各部门的关系等,形成一个逻辑上独立的部分 (2)程序文件应简练、准确,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的要求 程序文件编写应力求简明,用词要准确,避免赘述。要清楚地规定整个质量活动在实施过程中的每一步骤和环节,相关部门的责任及其义务。即使是没有从事过此项工作的人通过程序文件也能清楚地了解此项质量活动的内容和过程,并能很快地明确按其流程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的要求。 (3)程序文件不涉及到纯技术性的细节问题 程序文件是质量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法和步骤,在实施某项质量活

动时,会涉及到一些技术细节和工作细节,这些细节一般情况下由工作文件来确定。 二、程序文件编写规则 1.目的 2.范围 3.职责 4.程序 5.附表或记录 6.相关程序文件 三、程序文件编写的要求 1.人员要求 编写程序文件要落实好编写人员。选择合适的编写人员对程序文件的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文件编写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 1)应该是本部门能胜任的代表 a.程序文件的编写,原则上是自己的部门编写自己的文件,并且编写人员应该是本部门能够胜任的代表。有些组织在建立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时,组织专职编写人员编写某些责任部门的程序文件,这样的程序文件难以得到实施,其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得到实施部门的认可。 b.若条件不具备,本部门无胜任编写者而要由其他人员代为编写时,所编写的程序文件在定稿之前,必须经过本部门的讨论通过和认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作业指导书)

1 试样制备 1.1试样制备 1.1.1本试验方法适用于颗粒粒径小于60mm的原状土和扰动土。 1.1.2根据力学性质试验项目要求,原状土样同一组试样间密度的允许差值为0.03g/cm3;扰动土样同一组试样的密度与要求的密度之差不得大于± 0.01g/cm3,一组试样的含水率与要求的含水率之差不得大于±1%。 1.1.3试样制备所需的主要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细筛:孔径0.5mm、2mm。 2洗筛:孔径0.075mm。 3台秤和天平:称量10kg,最小分度值5g;称量5000g,最小分度值1g;称量1000g,最小分度值0.5g;称量500g,最小分度值0.1g;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01g。 4环刀:不锈钢材料制成,内径61.8mm和79.8mm,高20mm。 5击样器。 6压样器。 7其他:包括切土刀、钢丝锯、碎土工具、烘箱、保湿缸、喷水设备等。 1.1.4原状上试样制备,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将土样筒按标明的上下方向放置,剥去蜡封和胶带,开启土样筒取出土样。检查土样结构,当确定土样已受扰动或取土质量不符合规定时,

不应制备力学性质试验的试样。 2根据试验要求用环刀切取试样时,应在环刀内壁涂一薄层凡上林,刃口向下放在土样上,将环刀垂直下压,并用切主刀沿环刀外侧切削土样,边压边削至土样高出环刀,根据试样的软硬采用钢丝据或切土刀整平环刀两端土样,擦净环刀外壁,称环刀和土的总质量。 3从余土中取代表性试样测定含水率、界限含水率等项试验的取样。 4切削试样时,应对土样的层次、气味、颜色、夹杂物、裂缝和均匀性进行描述,对低塑性和高灵敏度的软土,制样时不得扰动。 1.1.5扰动土试样的备样,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将土样从土样筒或包装袋中取出,对土样的颜色、气味、夹杂物和土类及均匀程度进行描述,并将土样切成碎块,拌和均匀,取代表性土样测定含水率。 2对均质和含有机质的土样,宜采用天然含水率状态下代表性土样,供颗粒分析、界限含水率试验。对非均质土应根据试验项目取足够数量的土样,置于通风处凉干至可碾散为止。对砂土和进行比重试验的土样宜在105~110°C温度下烘干,对有机质含量超过5%的土、含石膏和硫酸盐的土,应在65~70°C温度下烘干。 3将风干或烘干的土样放在橡皮板上用木碾碾散,对不含砂和砾的土样,可用碎土器碾散(碎土器不得将土粒破碎)。 4对分散后的粗粒土和细粒土,应按要求过筛。对含细粒土的砾质土,

安全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安全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安全须知 1.工作前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 2.工作前检查所使用的工具是否完好,设备是否运行正常,若有毛病不得迁就使用,并及时报告、处理。 3.工作前不饮酒,工作中精神集中,态度严肃,不谈笑打闹,并关心他人的安全,自己感到身体不舒适时,应及时报告。 4.不做自己不熟悉和领导没有指派的工作。 5.进行生产时,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设备操作规程和工艺规程。 6.工作地点要保持清洁,地面不得洒有滑油或冷却液,对夹具、工具、半成品、材料、成品等要码放整齐、稳固,避免砸伤或绊倒。 7.如工作需要穿过机床之间的空间时,注意不要碰在机器设备的转动部分和电气部分。 8.使用机器设备和电动工具工作,下班后或因事离开工作地点,必须停车并关好电门。 9.正确使用一切防护保险装置,对机器设备上的保险装置不得随意拆卸。 10.操作旋转机械设备,不准戴手套。生产现场不准穿拖鞋,女工必须戴防护帽,发辫不允许露出,不准穿裙子,不准穿高跟鞋。 11.未经有关部门允许,车间内的一切电气设备不得任意拆卸和安装。 12.如电气发生故障时,则应立即通知电气维护人员抢修。 13.拆卸、安装及修理电气设备时,应首先切断电源,确认无电后再进行工作,不得带电作业。 14.车间内不允许用抛掷方式来传递工具、零件,避免伤人和损坏设备。 15.通道必须保持畅通,不得放置材料、毛坯半成品以及其他物品,更不能在通道上进行作业,以免影响运输和通行。 16.内贮有压力的容器上,不得进行修理工作,避免被喷出的蒸气、气体和其他的物质伤害。 17.厂内各种气瓶的运输,应有专用的小推车,并且用锁链或卡箍固定在推车上,禁止用手肩等扛送,避免倒下碰撞而发生事故。 18.使用吊车工作时,对吊挂的重物必须捆绑牢靠,必须注意运行范围内无故障,不得有阻碍物和人站立在吊车重物下。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上传

目录 1.总则--------------------------------------------------------- 3 2.术语、符号-------------------------------------------------3 3. 试样制备----------------------------------------------------5 4. 含水率试验-------------------------------------------------7 5. 密度试验----------------------------------------------------8 6. 颗粒分析试验----------------------------------------------8 6.2 粘粒分析移液管法试验----------------------------------10 7. 液塑限含水率试验----------------------------------------12 8 固结/黄土湿陷试验---------------------------------------13 9. 直接剪切试验---------------------------------------------17

土工试验方法 1.总则 1.0.1 为了测定土的基本工程性质,统一试验方法,为本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可靠的参数,特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水利、交通等各类工程的地基与填筑土料的基本工程性质试验。 1.0.3 土工试验资料的整理,应通过对样本(试验测得的数据)的研究来估计土体单元特征及其变化的规律,使土工试验的成果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可靠的土性指标,试验结果的分析整理应附录A进行。 1.0.4 土工试验所用的仪器、设备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土工仪器的基本参数及通用技术条件》GB/T15406采用,并定期按现行有关规程进行检定和校准。 1.0.5土工试验方法除应遵守本标准外,商应符合有关现行强制性国家标准。 2.术语、符号 2.1 术语 2.1.1 校准 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计量仪器和测量系统的示值或实物量具有所代表的值与相对应的被测量的已知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2.1.2 测力计 强度试验时所用的钢环或负荷传感器。 2.1.3 平行测定 在相同条件下,采用两个以上的试样同时进行试验。 2.1.4 抗剪强度参数 表征土体抗剪切性能的指标,包括粘聚力和内摩擦角。 2.1.5 土试样 用于试验的具有代表性的土样。 2.2 符号 2.2.1 尺寸和时间

SOP标准作业程序与作业指导书

SOP标准作业程序与作业指导书 标准作业程序与作业指导书 我常常在咨询或者辅导企业的时候有人问到:“如何才能够增强执行力”,这个问题并不难; 其实一个人先有了想法,才会有看法、说法和做法,您必须让执行作业的人,知道自己的岗 位职责需要做哪一些事情?那就是想法;做好的标准那就是看法;执行业务的人能够很清楚 地说出来以上要做的事流程、步骤、注意事项等等以及标准那就是说法,进一步现场去执行 做好,那就是做法,从想法、看法、说法到做法,一个主管部门到底如何培育与培训员工? 需要那一些资料?培训?工具呢?如何做好绩效考核?怎样才能够完善呢?我在之前写的博 客有提到任何一个部门体系建立都需要建立在五个方面:1、制度标准化(System Standardization)、 2、专业手册化(Specialized handbook)、3、培训标准化(Training standardization)4、考核量化(Inspection quantification)5、完善工具化 (Perfect tool)。 建立体系需要的两个基本的概念与技术,那就是标准作业程序SOP与作业指导书,这两个工具与技术很简单,但是很多人不想去彻底做好它,所以导致执行力弱或者低下,当然做好之 后的培训更是重要,让我们先看看看怎么做,下一篇文章再告诉大家怎样来培训与怎么做好

执行力的培训? 标准作业程序 SOP(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 什么是SOP(标准作业程序) 所谓SOP,是 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三个单词中首字母的大写,即标准作业程序,就是将某一事件的标准操作步骤和 要求以统一的格式描述出来,用来指导和规范日常的工作。 SOP的精髓,就是将细节进行量化,用更通俗的话来说,SOP就是对某一程序中的关键控制点进行细化和量化。 SOP的由来 在十八世纪或作坊手工业时代,制做一件成品往往工序很少,或分工很粗,甚至从头至尾是一个人完成的,其人员的培训是以学徒形式通过长时间学习与实践来实现的。随着工业革命的兴 起,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品日益复杂,分工日益明细,品质成本急剧增高,各工序的管理日益困难。如果只是依靠口头传授操作方法,已无法控制制程品质。采用学徒形式培训已不能适应 规模化的生产要求。因此,必须以作业指导书形式统一各工序的操作步骤及方法。 SOP的作用 1) 将企业积累下来的技术?经验,记录在标准文件中,以免因技术人员的流动而使技术流失; 2) 使操作人员经过短期培训,快速掌握较为先进合理的操作技术; 3) 根据作业标准,易于追查不良品产生之原因; 4) 树立良好的生产形象,取得客户信赖与满意。

土工试验检测作业指导书

土工试验检测作业 指导书

一试样制备 1.1.1本试验方法适用于颗粒粒径小于60mm的原状土和扰动土。 1.1.2 根据力学性质试验项目要求,原状土样同一组试样间密度的允许差值为0.03g/cm3;扰动土样同一组试样的密度与要求的密度之差不得大于±0.01 g/cm3;一组试样的含水率与要求的含水率之差不得大于±1%。 1.1.3试样制备需的主要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细筛:孔径0.5mm,2mm。 2 洗筛:孔径0.075mm。 3 台秤和天平:称量500g,最小分度值0.1g;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01g。 4 环刀:不锈钢材料制成,内径61.8mm和79.8mm,高20mm;内径61.8mm,高40mm。 5 其它:包括切土刀、钢丝锯、碎土工具、烘箱、保湿缸、喷水设备等。 1.1.4 原状土试样制备,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将土样筒按标明的上下方向放置,剥去蜡封和胶带,开启土样取出土样。检查土样结构,当确定土样已受扰动或取土质量不符合规定时,不应制备力学性质试验的试样。

2 根据试验要求用环刀切取试样时,应在环刀内壁涂一薄层凡士林,刃口向下放在土样上,将环刀垂直下压,并用切土刀沿环刀外侧切削土样,边压边削至土样高出环刀,根据试样的软硬采用钢丝锯或切土刀整平环刀两端土样,擦净环刀外壁,秤环刀和土的总质量。 3 从余土中取代表性试样测定含水率,比重、颗粒分析、界限含水率等项试验的取样,应按本标准第1.1.5条2款步骤的规定进行。 4 切削试样时,应对土样的层次、气味、颜色、夹杂物、裂缝和均匀性进行描述,对低塑性和高灵敏度的软土、制样时不得扰动。 1.1.5 扰动土试样的备样,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将土样从土样筒或包装袋中取出,对土样的颜色、气味、夹杂物和土类及均匀程度进行描述,并将土样切成碎块,拌和均匀,取代表性土样测定含水率。 2 对均质和含有机质的土样,宜采用天然含水率状态下代表性土样,供颗粒分析、界限含水率试验。对非均质土应根据试验项目取足够数量的土样,置于通风处凉干至碾散为止。对砂土和进行比重试验的土样宜在105~110℃温度下烘干,对有机质含量超过5%的土、含石膏和硫酸盐的土,应在65~70℃温度下烘干。 3 将风干或烘干的土样放在橡皮板上用橡皮锤碾散。 4 对分散后的粗粒土和细粒土,应按本标准表B.1.1的要求过筛。对含

土工试验规程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简称本规程)包括87个测定土的基本工程性质的试验项目和一个土的工程分类方法标准。修订本规程的目的是使公路系统的试验室在进行土工试验时有一个统一的试验准则,使所有的试验及试验结果具有一致性和可比性。 共性技术要求系指土的物理、水理、力学和化学性质试验中带共性的要求或标准,内容涉及土性指标的选择、成果整理、指标换算和试验报告等,系参考其他部门经验并结合公路工程特点制定。 1.O.1 为测定土的基本工程性质,统一试验方法,开为公路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计算指标和参数,制定本规程。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 051—93)(简称《93规程》)自1993年实施以来,已有14年的时间。在此期间,公路建设所涉及的岩土工程问题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低等级公路建设中可以避让的岩土工程问题,在高等级公路建设中山于线形、坡度等技术要求变得无法回避。随着公路建设穿越山区以及黄土、冻土等特殊土地区,要求《公路土工试验规程》提供更多、更可靠的计算参数和判定指标,同时测试技术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对原规程进行重新修订,使《公路土工试验规程》能够满足现时和未来一段时期的公路建设发展需要,规范公路土工测试标准,并使土工试验及试验结果具有一致性和可比性。 1.O.2 本规程适用于各类公路I程的地基土、路基土及其他路用土的基本I程性质试验。 我国建筑、水利、铁路、冶金等系统均有相应的土工试验规程或标准,基本内容与本规程基本相同。本规程在修订的过程中,特别注意到与国家标准的统一和合理衔接。但是由于公路建设的特点,有些试验方法的条件和评判指标不同,在某些具体的参数和规定上有一定的特殊要求,因此与其他行业的规定略有不同。在实际使用中应予以注意。 1.0.3 各项工程应编制合理的试验方案,采集代表性的试样,测算准确的数据和进行正确的资料分析整理,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反映实际情况的各种土性指标。 土的工程分类是土工试验规程对土进行粒组和土的工程性质划分、试验规模和仪器划分的重要依据。本规程中土的工程分类系以国家标准《土的分类标准》 第1页 (GBJ 145—90)最新修订报批稿为基础井依照公路建设特性要求进行编制。各项基本试验遵照《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对《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 051 93)进行了修订。 1.0.4 土工试验资料的分析整理按附录A进行,通过对样本(试验测得的数据)的研究,来估计总体(土体单元)的特征及其变化的规律性。 土工试验资料的分析整理,是提供真实有效、准确可靠的土性指标的重要环节。内容涉及数据记录的准确和客观性、成果整理、土性指标的选择、计算统计方法、误差分析、精度评价等。根据误差分析,对不合理的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其原因;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进行一定的补充试验,以便决定对有疑问数据的取舍和更正。为便于使用,本规程仍保留了《93规程》的附录A部分。 1.0.5 土I试验检测报告,对不同类型和级配特征的土,应提供土的基本颗粒级配、液限和塑限指标;对于特殊土,还应提供描述特殊土基本特征的试验测试指标。 土工试验检测报告,均应包含土的最基本特性参数的描述。对于粗粒土和巨粒土必须进行颗粒分析试验,提供土样的颗粒级配粒组数据和级配特征曲线。对于细粒土除应进行颗粒分析试验,提供土样的颗粒级配粒组数据和级配特征曲线外,还应进行界限含水率试验,提供土样的液限、塑限和塑性指数等。这是可重复再现土工试验结果的基本条件,也是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对于特殊土还应提供描述特殊土基本特征的试验测试指标。 1.0.6 公路土I试验除应符合本规程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在进行土工试验检测前,应对土工试验检测设备进行检查,仪器设备应符合《土工仪器的基本参数及通用技术条件》(GB/T 15406)的规定。根据国家计量法的要求,土工试验所用的仪器、设备应定期检定和校验。对通用仪器设备应按有关检定规程进行检定,对一些专用仪器设备应按相应的校验方法进行校验。 在执行本规程的过程中,对有些内容要求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nJ 25)、《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 112)、《土的分类标准》(GBj 145)、《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 50279)等,以及交通行业指南《盐渍土地区公路设计与施工指南》、《公路工程抗冻设计与施工技术指南》等的规定。 对于《公路土工试验规程》,应主要从试验目的和适用范围、使用的主要仪器设备、主要试验步骤和试验控制标准、试验成果整理方法、试验中应注意的问题,这五个方面进行总结、实践和认识。 第2页2 术语、符号 本章内容为新增内容。术语解释参考了《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50279—1998)和《公路工程名词术语》(JTJ 002—1987)进行编写。 2.1 术语 2.1.1 含水率watercontent 土中水的质量与土颗粒质量的比值,以百分率表示。 在《93规程》中该名词称为“含水量”。近年来国内各行业和高等院校的教科书均将“含水量”改称为“含水率”。因此,修订后的规程也称“含水率”。该指标是土的物理性质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