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镁系阻燃剂

镁系阻燃剂

镁系阻燃剂
镁系阻燃剂

镁系阻燃剂

来源:世界化工网https://www.doczj.com/doc/c94423489.html,

全文请访问:https://www.doczj.com/doc/c94423489.html,/睡过站了

氢氧化镁是一种阻燃填料,同前面讨论的氢氧化铝一样,是一种无毒阻燃剂,燃烧时不产生腐蚀性气体,不腐蚀模具‘所不同的是,它的热稳定性要比氢氧化铝高,可用于加工温度较高的聚丙烯等塑料。

一、阻燃级氢氧化镁的制备

原理上是以含有氮化镁的卤水、卤矿为原料与苛性碱类在水介质中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而得,但用一般方法制得的氢氧化镁由于表面极性大、粒子之间的集聚成团性强,在塑料中的分散性和相容性都很差,因而大大降低塑料的机械强度和表现性能。

为制得适合于塑料阻燃用的氢氧化镁,必须经过特殊的工艺过程,现以我国兰州化学工业公司研究院制备阻燃剂氢氧化镁的方法为例说明如下。兰化100吨/年阻燃刑氢氧化镁酌生产工艺流程如图4—4。

卤液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这些因索是影响能否生成新型碱式氯化镁的关键。这种新型碱式氯化镁的x—光谱图与普通Mg(OH)2:或针状城式氯化镁[Mg3(OH)5Cl·4H2O]及其他各种有记载的碱式氯化镁的x—光谱图均不同。

生产工艺的第二阶段是由碱式氮化镁经水热处理,促使生成品粒大、比表面积小、具有较好分散性的氢氧化镁。水热处理须严格控制温度为120一250℃,时间1—10h,然后分离出母液和水洗。水热处理是在蒸压釜中进行的、处理时的各项工艺条件对产品质量都有重要影响。

二、阻燃剂氢氧化镁的特性

普通氢氧化镁由于延伸串大、晶粒度大、比表面小这几个因素,和树脂亲和性差,再由于氢氧化镁晶粒间的强力鼓聚,在树脂中分散性差,而且加到树脂中后使加工性能变差,冲击强度明显下降。为了克服这些缺点,已研制出新颖的纤维状阻燃级氢氧化镁。从x—衍射结果看出,它具有三个特点:①在(l01)品面上的延伸率不大于3.O×10-3 ,在3.0×10-3 ~0.1×10-3 之间。②(101)品面上的晶粒在800一1000A之间。⑧比表面积低于20㎡/g,但至少在1㎡/g以上。由于这样的结构,晶粒的表面极性几乎接近于零。

阻燃级氢氧化镁的技术指标为:

Mg(OH)2(%)>93 比表面积(㎡/8)<20

粒度分布95%以上粒径<3μm

CaO(%)<3.0 C1-1 (%)<0.27

热分解温度(℃)340℃

三、氢氧化镁的表面处理

和氢氧化铝一样,氢氧化镁需要表面改性处理。包膜剂一般用油酸钠(或铝、镁)、有机硅偶联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氟聚合物等。用油酸钠的处理方法是将60℃以上的油酸钠水溶液加到氢氮化镁悬浮液中,温度保持在60℃以上,搅摔30min到2h,过滤、干燥。改性后的氢氧化镁加到乙烯—丙烯共荣物中,可达到UL一94的V—0级,冲击强度可达到

9kg/c㎡,如使用未改性的氢氧化镁冲击强度仅为4.7kg/c ㎡。

四、氢氧化镁的阻燃应用

配方①

乙。丙烯共聚物43份氢氧化镁57份

硬脂酸纳1. 5份

成品阻燃性能:UL—94,V-0级,自熄2.4s。

配方②

聚丙烯100份氢氧化镁130份

氧化镁4份

成品阻燃性能:UL一94,V—0级。

在聚丙烯中加入氢氧化镁,其阻挠性能都达到要求,但

其物理机械性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劣化,虽经表面处理后能

得到改善,但是

仍妨碍着它的推广应用。因此,在保证阻燃性能符合要求

的前提

下,进一步研究使其物理机械性能达到使用要求仍是今后

的任务。

氢氧化镁阻燃剂

氢氧化镁阻燃剂 简介 氢氧化镁简称MH,分子式Mg(OH)2,分子量重58.33.白色粉末,相对密度2.39。折射率1.561-1.581。在300℃以下稳定,320℃开始分解,生成氧化镁和水,430℃时分解速度最快,490℃时分解完结。溶于烯酸和铵盐溶液,不溶于水、乙醇。氢氧化镁不仅有阻燃作用,还有一眼功能,无毒、无腐蚀性,多种性能优于氢氧化铝,安全廉价,属于环保型无机阻燃剂。 阻燃机理 氢氧化镁在受热时(340-490度)发生分解吸收燃烧物表面热量到阻燃作用;同时释放出大量水分稀释燃物表面的氧气,分解生成的活性氧化镁附着于可燃物表面又进一步阻止了燃烧的进行。氢氧化镁在整个阻燃过程中不但没有任何有害物质产生,而且其分解的产物在阻燃的同时还能够大量吸收橡胶、塑料等高分子燃烧所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烟雾,活性氧化镁不断吸收未完全燃烧的熔化残留物,从使燃烧很快停止的同时消除烟雾、阻止熔滴,是一种新兴的环保型无机阻燃剂。 分类 阻燃剂按化学成份可以分为有机阻燃剂和无机阻燃两大类。有机阻燃剂又分为磷系和卤系两个系列。由于有机阻燃剂存在着分解产物毒性大、烟雾大等缺点,正逐步被无机阻燃剂所替代。

无机阻燃剂主要品种有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红磷、氧化锑、氧化锡、氧化钼、钼酸铵、硼酸锌等,其中以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因分解吸热量大,并产生H2O可起到隔绝空气作用,其分解后氧化物又是耐高温物质,故二种阻燃剂不仅可起到阻燃作用,而且可以起到填充作用,它所具有不产生腐蚀性卤气及有害气体、不挥发、效果持久、无毒、无烟、不滴等特点。 涂料等高分子材料中,特别是对矿用导风筒涂覆布、PVC整芯运输带、阻燃胶板、蓬布、PVC电线电缆料、矿用电缆护套、电缆附件的阻燃、消烟抗静电,可代替氢氧化铝,具有优良的阻燃效果。 种类间比较 目前国内氢氧化铝用量较多,但随着高聚物加工温度的提高,氢氧化铝易分解,降低阻燃作用,氢氧化镁较氢氧化铝具有如下优点: ①氢氧化镁热分解温度达330℃,比氢氧化铝高100℃,故有利于塑料加工温度的提高,加快挤塑速度,缩短模塑时间; ②氢氧化镁与酸的中和能力强,可较快地中和塑料燃烧过程产生的酸性气体SO2、NOx、CO2等; ③氢氧化镁分解能高,有利于吸收燃烧热,提高阻燃效率; ④氢氧化镁抑烟能力强、硬度小,对设备摩擦小,有助于延长生产设备

纳米级氢氧化镁阻燃剂

纳米级氢氧化镁阻燃剂的研究现状 氢氧化镁作为阻燃剂的阻燃机理为:氢氧化镁受热分解时,释放出H2O,同时吸收大量的潜热,这就降低了树脂在火焰中实际承受的温度,具有抑制高聚物分解和可燃性气体产生的冷却效应。分解后生成的MgO 是良好的耐火材料,也能帮助提高树脂抵抗火焰的能力,而且氢氧化镁的热分解温度高达340 ℃,因此,其阻燃性能十分优越。但普通氢氧化镁用于聚合物阻燃的主要缺点是阻燃效率低以及与基体的相容性差,要使材料的阻燃性能达到一定要求,氢氧化镁的添加量通常要高达50 %以上,这样会对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影响很大,难以达到使用要求。为了使氢氧化镁能更好地用于塑料阻燃,国内外不少研究机构已成功地开发出了不同性能的氢氧化镁。美国Solem 公司开发出了分散性良好,加工温度可达332 ℃的优质氢氧化镁。日本协和化学工业自1973 年开始研究特殊大晶粒,低比表面积的氢氧化镁,1975 年研究成功。该机构最近又开发出了氢氧化镁薄片状粒子和纤维状结晶,但该项技术并未公开。大连理工大学也曾研制出晶粒尺寸大、比表面积小、具有优良阻燃性能的新型氢氧化镁。江苏海水综合利用研究所、兰州化学工业公司研究院以及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等相继致力于研制特殊晶形的氢氧化镁阻燃剂。 应用研究表明:当加入的氢氧化物粒径减小到 1 μm 时,其阻燃聚合物体系的氧指数显著提高。不少文献报道随着粒径的减小,无机粒子对聚合物材料有增强增韧的作用。因此,超细化成为氢氧化镁阻燃剂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在材料科学里面,人们将超细微粒子称谓纳米粒子,是一种介于固体和分子间的亚稳中间态物质。纳米氢氧化镁是指颗粒粒度介于1~100 nm 的氢氧化镁,作为一种纳米材料,它具有纳米材料所具有的共同特点,即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宏观量子效应等,用它填充于复合材料中能大大提高材料的阻燃性能、力学性能和其它性能。研究表明,采用纳米Mg(OH)2的塑料阻燃性能优于普通Mg(OH)2填充的塑料,具有更好的机械加工性,与含磷和卤素的有机阻燃剂相比,纳米氢氧化镁无毒,无味,且具有阻燃,填充,抑烟三重功能,是开发阻燃聚合物的理想添加剂,已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姚佳良等研究了纳米氢氧化镁与微米氢氧化镁填充聚丙烯(PP)体系的阻燃性能、流动性能和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添加相同质量分数Mg(OH)2时,纳米Mg(OH)2填充体系的阻燃性能要好于微米Mg(OH)2填充体系,并在填充量为60 %时达到V-0 级标准,且发烟量少,流动性能和力学性能也要好于微米Mg(OH)2填充体系。 1 制备方法 液相化学法是目前广泛采用的制备纳米氢氧化镁粉体的方法,已用于制备纳米Mg(OH)2的液相法有:直接沉淀法、水热反应法等。 1.1 直接沉淀法 直接沉淀法是在金属盐溶液中加入沉淀剂,仅通过沉淀操作从溶液中直接得到某一目标金属的纳米颗粒沉淀物,将阴离子从沉淀中除去,经干燥即可得到纳米粉体。常见的沉淀剂有NaOH、NH3.H2O、CO(NH2)2等。该法操作简便易行,对设备、技术要求不高,不易引入杂质,产品纯度高,有良好的化学计量性,制备成本较低;但产品粒度较大,粒度分布较宽。邱龙臻等以氯化镁、氢氧化钠为原料,采用表面活性剂包覆的溶液沉淀法制备出了不易团聚的纳米Mg(OH)2粉体,经透射电镜表征,其形态是短轴方向尺寸为6~9 nm,长轴方向尺寸为50~100 nm 的针状粒子。随着Mg(OH)2粒径的减小,光致发光光强度显著增强。将其以1︰1 的比例与EV A 混合,能很好地均匀分散在EV A 基体中,氢氧化镁几乎没有发生团聚现象。而且,EV A/纳米Mg(OH)2复合材料也表现出了优异的阻燃性能,该材料的

氢氧化镁总结资料

中国镁矿分布 1.1概述 镁矿资源主要来源于菱镁矿、含镁白云岩、盐湖区镁盐以及海水等。我国是世界上镁矿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总储量占世界的22.5%,居世界第一。 我国已探明菱镁矿储量34亿吨,居世界之首;含镁白云石资源储量达40亿吨以上;我国4大盐湖区蕴藏着丰富的镁盐资源,其中,柴达木盆地内大小不等的33个卤水湖、半干涸盐湖和干涸盐湖镁盐资源储量60.03亿吨。 1.2菱镁矿资源分布 我国菱镁矿资源丰富、质地优良,主要分布在河北、辽宁、安徽、山东、四川、西藏、甘肃、青海、新疆等9个省区,其中以辽宁省资源储量最大,占全国总储量的85.62%,其次是山东,占全国总储量的9.54%。储量稍大的还有西藏、新疆和甘肃等省区。 我国菱镁矿以镁质碳酸盐地层中层控晶质菱镁矿类型为主,这种矿床规模大,质量优良,工业价值大。成矿时代较多,主要有太古宙、元古宙、泥盆纪和三叠纪,其中以元古宙成矿期最为重要。从大地构造位置上看,层控菱镁矿矿床主要分布于中朝准地台的胶辽台隆(辽宁省营口大古桥至海城一带、山东省掖县一带),其余为山西隆起(河北省邢台县)华北断坳(安徽省霍丘县),祁连山褶皱祁连山间隆起带(甘肃省肃北县)、扬子准地台四川台坳(四川省甘洛汉源地区)、冈底斯-念青唐古拉褶皱系那曲褶皱带(西藏自治区类乌齐县)和天山褶皱系南天山冒地槽褶皱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靖县)。 1.3含镁白云岩 含镁白云岩是以白云石为主要组份的碳酸盐岩,白云石含量约占95%,方解石含量小于5%。白云石成分中的Mg可被Fe、Mn、Co、Zn替代。白云石在自然界分布广泛,按成因分类,白云岩矿床主要有热液型和沉积型两种。 1.3.1热液型白云岩矿床 热液型白云岩矿床一般与前寒武系特别是元古宇镁质碳酸盐岩有关,少数为古生界,成矿时代具有多期多阶段性,一般在区域变质的基础上叠加多次热液作用。常见的矿床组合主要为白云岩+滑石+菱镁矿组合,白云岩一般呈滑石矿、菱镁矿的顶底板或夹层产出,由于该地区菱镁矿矿石质优量大,因此,并没有把白云岩看作矿床。此类组合包括了我国绝大部分的大中型菱镁矿矿床和大部分的大中型滑石矿床,矿石质量好,开采容易。该组合矿床主要在辽东、胶东地区广泛发育。

氧化镁简介

氧化镁简介 管制信息 该品不受管制 名称 中文名称:苦土 英文别名:Magnesium oxide ,Magnesia usta ,Calcined magnesia ,Magcal ,Maglit 化学式 MgO 相对分子质量 40.30 性状 白色细微粉末。无气味。因制备方法不同,有轻质和重质之分。在可见和近紫外光范围内有强折射性。露置空气中易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而逐渐成为碱式碳酸镁,轻质较重质更快,与水结合生成氢氧化镁,呈微碱性反应,饱和水溶液的pH 10.3。但极易溶于稀酸,极微溶于纯水,因二氧化碳的存在而增加其溶解度。不溶于乙醇。相对密度(d254)3.58。熔点2852℃。沸点3600℃。 储存 密封干燥保存。

用途 系测定煤中的硫和黄铁矿和钢中的硫和砷。用作白色颜料的标准。质检项目指标值 总硫量(S),% ≤0.02 灼烧失重,% ≤10.0 盐酸不溶物,% ≤0.03 重金属(以Pb计),% ≤0.005 钙(Ca),% ≤0.05 水溶物,% ≤0.5 氯化物(Cl),% ≤0.02 硝酸盐(NO3),% ≤0.005 磷酸盐(PO4),% ≤0.001 含量(MgO),% 99.9~100.1 铁(Fe),% ≤0.005 锌(Zn),% ≤0.02 钡(Ba),% ≤0.003 硅酸及氨沉淀物,% ≤0.05 化学性质 名称:氧化镁(Magnesium oxide) 俗称:苦土;灯粉;煅苦土

分子式:MgO 分子量:40.30 CAS NO.:1309-48-4 EINECS号:215-171-9[1] InChI编码:InChI=1/Mg.O/rMgO/c1-2 离子方程式: MgO+2H+=Mg2++H2O MgO+2NH4+=Mg2++2NH3↑+H2O 化学方程式: MgCl2(熔融)= Mg +Cl2↑(电解) MgO +C = Mg↑+ CO↑(高温) 性 6.2 mg/L (20°C),reacts 物理性质 活性氧化镁 白色或淡黄色粉末,无臭、无味,该品不溶于水或乙醇,微溶于乙二醇,熔点2852℃,沸点3600℃,氧化镁有高度耐火绝缘性能。经1000℃以上高温灼烧可转变为晶体,升至1500℃以上则成死烧氧化镁(也就是所说的镁砂)或烧结氧化镁。 化学性质:氧化镁是碱性氧化物,具有碱性氧化物的通性,属于胶凝材料 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而逐渐成为碱式碳酸镁,轻质品较重质品更快,与水结合生成氢氧化镁,呈微碱性反应,饱和水溶液的pH为10.3。溶于酸和铵盐难溶于水,其溶液呈碱性。不溶于乙醇。

氢氧化镁阻燃剂的湿法改性研究

氢氧化镁阻燃剂的湿法改性研究 刘建华,郝在晨,梁金龙 (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潍坊262737) 摘要:用湿法改性工艺对氢氧化镁阻燃剂进行了改性研究。在氢氧化镁乳液中加入改性剂和抗流失剂对氢氧化镁实施改性,测试了改性后的氢氧化镁性能。结果表明:抗流失剂的加入有效地防止了改性剂的流失,改性后的氢氧化镁表面亲油疏水,粒径和吸油值均减少。将改性后的氢氧化镁填充于E VA塑料体系中研究其材料的各项性能,发现经湿法改性的氢氧化镁可以显著提高E VA塑料的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 关键词:氢氧化镁;湿法改性;阻燃剂 中图分类号:T Q13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990(2005)06-0050-02 Stud i es on wet m od i f i ca ti on of fl am e ret ardan tM g(O H)2 L iu J ianhua,Hao Zaichen,L iang J inl ong (S handong Ha ihua Group Co.,L td.,S handong W eifang262737,Ch ina) Abstract:The wet modificati on of fla me retardantM g(OH) 2 is studied,in which the modifier and anti-bleeding agent are added in the Mg(OH)2slurry.The perfor mance ofM g(OH)2after modified is deter m ined.The results show that anti-bleeding agent can reduce bleeding rate of the modifier,the modified Mg(OH)2is hydr ophobic and both oil abs or p ti on value and the average dia meter of the particle are reduced.W hen the modified M g(OH)2is filled in the E VA p lastic syste m,the mechanical p r operties and fla me retardati on p r operty of the E VA p lastics can be re markably i m p r oved. Key words:Mg(OH) 2 ;wet modificati on;fla me retardant 氢氧化镁作为阻燃剂,其阻燃、无毒、抑烟、热稳定性高的特性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由于氢氧化镁属于无机物,具有亲水性,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分散性差,因此,必须对氢氧化镁进行改性处理。氢氧化镁改性可分为干法和湿法:干法改性工艺简单,但改性效果不好;湿法改性效果好,但存在着改性剂随水流失、成本上升的问题[1]。本文对氢氧化镁的湿法改性工艺进行了研究,解决了改性剂流失问题,得到了与高分子材料相容性良好的氢氧化镁阻燃剂。 1 实验 1.1 主要原料和仪器 氢氧化镁,脂肪酸改性剂,抗流失剂,EVA40W。激光粒度测试仪,S A-CP3型;机械拉伸实验机,LJ -500N型;氧指数测定仪,DRK-YZY型。 1.2改性方法 在3L烧杯中加入定量一定浓度的没有改性的氢氧化镁乳液,升温至90℃,开动搅拌器,搅拌10m in,加入定量的改性剂,保温搅拌30m in后加入一定量的抗流失剂,继续搅拌1h,过滤,烘干,备用。2 结果与讨论 2.1改性剂流失控制 将计量的改性后氢氧化镁放入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盐酸后煮沸,过滤、洗涤,将滤出物烘干、称重,即为改性氢氧化镁实际含有的改性剂。 实验表明,未加抗流失剂的改性氢氧化镁含有的改性剂只相当于改性剂加入量的70%。当加入抗流失剂后,改性剂的流失明显减少,当抗流失剂的加入质量为改性剂的20%时,改性剂不再流失。这是因为湿法改性所用的改性剂是水溶性的,部分没有被氢氧化镁吸附的改性剂将随过滤流失,而抗流失剂可以和改性剂形成水不溶的鏊合物,避免了流失,提高了改性剂的利用效率。 2.2改性氢氧化镁的表面性质 2.2.1亲油性的变化 氢氧化镁亲油性的变化可以用在水中的沉降量表示,见表1。由表1可知,氢氧化镁随改性剂加入量增大,在水中沉降量明显减少,当100g氢氧化镁加入6g改性剂时,几乎不产生沉淀。这是由于改 05 无机盐工业 I N ORG AN I C CHE M I CALS I N DUSTRY 第37卷第6期 2005年6月

氢氧化镁阻燃剂现状及前景

氢氧化镁阻燃剂现状及发展前景 发布日期:2010-06-15 浏览次数:5 本文综述了无机添加型氢氧化镁阻燃剂国内外生产现状。汇集了国外主要的氢氧化镁阻燃剂生产厂家,以及生产厂家的生产规模和原料来源,并提出了从合成法和天然矿石加工法制取氢氧化镁阻燃剂的近期研究开发动向。 1前言 据统计,1989年世界阻燃剂消耗量达45万吨,其中无机物占一半以上,仅次于增塑剂。在无机阻燃剂中,氢氧化镁阻燃剂由于无毒、无烟、阻燃效果良好,自1980年以来已成为以减毒、抑烟为目标的阻燃研究领域较为活跃的研究课题,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氢氧化镁受热分解时释放出结合水,同时吸收大量的潜热,这就降低了由它所填充的合成材料在火焰中的实际温度,具有抑制聚合物分解和对所产生的可燃气体的冷却作用。分解生成的氧化镁又是良好的耐火材料,也能帮助提高合成材料抗火的性能,这就是氢氧化镁具有阻燃性能的根本原因。氢氧化镁的热分解温度始于340℃,在490℃分解完全。在与热塑性树脂混炼加工过程中是稳定的。就加工的稳定性和难燃性而言,在目前推广的添加型阻燃剂中,氢氧化镁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阻燃材料。此外,氢氧化镁还具有在燃烧初期发烟抑制作用,这一性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氢氧化镁做为一种正式的无机化工产品,到目前为止尚未引起国人的足够重视,其实,该产品近几年来在国外受到广泛的关注。除做为阻燃剂外,应用领域在不断扩展,在诸如工业含酸废水中和处理,烟气脱硫,重金属脱除,水处理等领域较之传统的处理剂(石灰、烧碱、纯碱等)具有无可争议的优越性。加之氢氧化镁不具腐蚀性,PH值较低(仅9. 0 ),使用处理上安全可靠。因此,无论是合成法生产氢氧化镁还是天然资源加工法生产氢氧化镁,近年来均有较快的发展。做为镁质阻燃剂仅仅是氢氧化镁众多应用中的一项应用而已。 随着国内水镁石(天然氢氧化镁矿,Brucite )资源的不断发现(陕西、吉林、辽宁已发现三处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矿床),其开发利用工作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做为综合利用项目之

硅系阻燃剂

1.阻燃剂 1.1 我国阻燃剂需求介绍 我国阻燃剂工业随着我国总体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迎来了一个大发展的机遇,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我国阻燃剂的生产和消费形势持续发展,年均消费增长率超过20%。从2002 年开始,国内阻燃剂消费量急剧上升,增加的市场份额主要来源于电子电器、汽车市场两个方面。 阻燃剂发展趋势则是在提高阻燃性能的同时,更加注重环保与生态安全,在这种背景下,一些传统的溴系阻燃剂已受到日益严格的环保和阻燃法规的压力,迫使用户寻找溴系阻燃剂的代用品,同时也将促进新阻燃材料的问世。这些新的阻燃材料将具有低放热率、低生烟性和低毒性,而且阻燃效率不会降低。由于人们对使用溴系阻燃剂十分审慎,给其发展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但由于溴系阻燃剂在阻燃领域的历史地位,而且在很多应用领域还很难找到合适的代用品,所以溴系阻燃剂在欧洲等国仍然是无可替代的选择。但寻找溴系阻燃剂(特别是十溴二苯醚)的代用品,以逐步实现阻燃剂的无卤化和生态化将是明显的发展趋势之一。今后全球溴系阻燃剂消费量增速缓慢,而代用品将会继续增多。 预计未来5 年内,我国阻燃剂消费量年均增长率可达到15%。 目前我国阻燃剂无论在品种上还是用量上均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随着国家对阻燃技术要求力度的加强,我国阻燃剂的开发和发展将出现更好的广阔前景。我们应该提高开发创新能力,推动阻燃剂工业朝着环保化、低毒化、高效化、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

1.2 常用的阻燃剂 1.2.1 卤系阻燃剂卤系阻燃剂主要是含溴和含氯阻燃剂。含溴阻燃剂包括脂肪族、脂环族、芳香族及芳香一脂肪族的溴化合物,常用的有十溴二苯醚、十溴二苯乙烷、溴化环氧树脂、四溴双酚A、六溴环十二烷、八溴醚等, 这中间尤以十溴二苯醚、十溴二苯乙烷、四溴双酚A 使用量较大。含氯阻燃剂主要是氯化石蜡。 溴系阻燃剂的优点在于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几乎没有影响,根据阻燃机理能显著降低燃气中溴化氢的含量,而且该类阻燃剂与基体树脂相容性好。即使在苛刻的条件下也无析出现象。它们的分解度大多在200?300C 左右,与各种高聚物的分解温度相匹配,因此能在最佳时刻,于气相及凝聚相同时起到阻燃作用,有添加量小、效果好等优点。 1.2.2 硅系阻燃剂硅系列阻燃剂国内生产品种和生产量都很小。使用较多的硅酮聚合物是一种透明、粘稠的聚硅氧烷聚合物,它可通过类似于互穿聚合物网络(IPN)部分交联机理而结合人基材聚合物结构中,这可大大限制硅添加剂的流动性,因而使它不致于迁移至被阻燃聚合物的表面, 且与聚烯烃等高聚物相容。 作为阻燃剂的硅酮聚合物,通常与一种或多种协同剂并用。这些协同剂有H A族有机金属盐(如硬脂酸镁)、聚磷酸铵(PPA)与季戊四醇的混合物、氢氧化铝(ATH)等。它们既能与基材聚合,又能与的互渗性,而且能促进炭层的生成,进而阻止烟的形成和火焰的发展。对于加有填料和未加填料的聚烯烃,由于燃烧时硅酮聚合物能与它们形成炭层,所以既能提高其氧指数,又能降低火焰传播速度。硅铜聚合物不论是用做添加剂或者是

硅烷偶联剂改性氢氧化镁阻燃剂

硅烷偶联剂改性氢氧化镁阻燃剂 氢氧化镁阻燃剂具有抑烟、绿色和环保等优势,但是由于其较低的阻燃效率,应用在高分子基材中往往需要较大的填充量,又因为氢氧化镁作为无机粉体具有亲水疏油,极性大的特点,不利于无机/有机材料的界面复合,较高的填充量会导致添加有氢氧化镁的高分子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大幅下降。为了改善氢氧化镁与高分子基材之间无机/有机界面相容性的问题,本章选用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174)对氢氧化镁进行干法改性,该种硅烷偶联剂可以与醋酸乙烯、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单体共聚,常用于电线电缆行业,在提高复合材料界面相容性的同时,还可以改善电缆料防静电性能[47-48]。 本章对影响干法工艺改性氢氧化镁效果的因素,既改性剂用量、改性温度、改性时间和搅拌速度进行了研究。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通过对改性粉体活化指数的测定,确定了硅烷偶联剂A-174改性氢氧化镁效果的最佳工艺条件,并通过SEM、热重分析和红外光谱等表征手段探讨了硅烷偶联剂A-174改性氢氧化镁的改性机理及改性效果。 1.1 实验 1.1.1 试剂及仪器 Magnifin H-5型氢氧化镁(美国雅宝公司) 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湖北武大有机硅新材料有限公司)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DHG-9140A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 FA2004型电子天平(上海上天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Y100L2-4高速搅拌机(张家港锦丰万科机械厂) DJ-1定时电动搅拌器(金坛市大地自动化仪器厂) JSM-5610LV/INCA扫描电子显微镜(日本电子株式会社) STA449F3同步热分析仪(德国耐驰) Nexus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美国热电-尼高力公司) 1.1.2 改性方法 首先,将氢氧化镁粉体放入干燥箱中,在120℃下干燥5小时以排除原料中吸附的水分,将干燥后的氢氧化镁冷却至室温备用。称取1kg已干燥的氢氧化镁粉末加至高速搅拌机中,在1000rpm的搅拌速度下预热至实验设计温度,当温度升至指定温度时,提高高速搅拌机搅拌速度至某设定值,并使用医用注射器向粉体中加入一定量硅烷偶联剂A-174。在改性进

氢氧化镁阻燃剂

氢氧化镁阻燃剂 姓名:单显朋学号:20130591 班级:材料1305班 【摘要】:随着高分子材料日新月异飞速发展,高分子复合材料应用在人类生活的每一个领域,高分子材料的阻燃技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市场发展的需要,对氢氧化镁的阻燃剂的研发方向也有着改变,更加注重对氢氧化镁的阻燃剂新的性能的研究,励志开发出更加高效的阻燃剂适应市场的进一步的发展。无论从合成资源还是从天然资源制得的氢氧化镁,用于阻燃剂量与日俱增,利用我国丰富的镁资源,依托技术创新开发高附加值的阻燃性氢氧化镁,是镁盐行业面临地一个共同课题。氢氧化镁是阻燃性能好的高效无卤阻燃剂,火灾后不会产生二次污染,都具有抑烟性强、无毒、无腐蚀、不挥发、不析出、安全等特点,已经被公认是环保型阻燃剂,正因为氢氧化镁的安全、环保特性,在塑料、电缆、橡胶等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我国拥有丰富的含镁矿物、富镁废弃物资源,因此氢氧化镁阻燃填料的前景是十分广阔的。本文简单介绍了阻燃剂的分类,氢氧化镁阻燃机理。重点介绍了氢氧化镁阻燃剂的作用、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并指出氢氧化镁阻燃剂是一种新型的,环境友好型的无机阻燃剂。 【关键词】:氢氧化镁阻燃剂环保发展方向 【前言】:随随着高分子材料的发展,高分子材料的易燃性日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对阻燃剂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然而,随着人们对环境等因素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阻燃的无卤化、高效性、抑烟性、无毒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1.阻燃剂的分类 阻燃剂按化学成份可以分为有机阻燃剂和无机阻燃两大类。有机阻燃剂又分为磷系和卤系两个系列。由于有机阻燃剂存在着分解产物毒性大、烟雾大等缺点,正逐步被无机阻燃剂所替代。 无机阻燃剂主要品种有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红磷、氧化锑、氧化锡、氧化钼、钼酸铵、硼酸锌等,其中以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因分解吸热量大,并产生H2O可起到隔绝空气作用,其分解后氧化物又是耐高温物质,故二种阻燃剂不仅可起到阻燃作用,而且可以起到填充作用,它所具有不产生腐蚀性卤气及有害气体、不挥发、效果持久、无毒、无烟、不滴等特点。 2.氢氧化镁的阻燃机理 氢氧化镁在受热时(340-490度)发生分解吸收燃烧物表面热量到阻燃作用;同时释放出大量水分稀释燃物表面的氧气,分解生成的活性氧化镁附着于可燃物表面又进一步阻止了燃烧的进行。氢氧化镁在整个阻燃过程中不但没有任何有害物质产生,而且其分解的产物在阻燃的同时还能够大量吸收橡胶、塑料等高分子燃烧所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烟雾,活性氧化镁不断吸收未完全燃烧的熔化残留物,从使燃烧很快停止的同时消除烟雾、阻止熔滴,是一种新兴的环保型无机阻燃剂。氢氧化镁阻燃剂通过受热分解时释放出结合水,吸收大量的潜热,来降低它所填

氢氧化镁阻燃剂的表面改性进展

氢氧化镁阻燃剂的表面改性进展 介绍了氢氧化镁阻燃剂的阻燃机理,阐述了近年来氢氧化镁阻燃剂的表面改性进展,展望了氢氧化镁阻燃剂的研究方向。 标签:氢氧化镁;阻燃剂;表面改性 卤系阻燃剂虽然具有较好的有机聚合物材料阻燃性能,但材料一经燃烧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严重危害身体健康,加之北美西欧等国家已经取缔卤系阻燃剂的使用,发展新型有效的无卤阻燃剂成为研究的热点。新型无机阻燃剂氢氧化镁用于材料的阻燃不产生有毒物质,具有安全环保的特点,在高分子材料中应用广泛。本文对氢氧化镁阻燃剂的特点进行了论述,重点对其改性研究进行了阐述。 1 氢氧化镁阻燃剂特点 氢氧化镁是白色粉末状的六角形或无定性的片状结晶,其密度为2.39g/cm3,难溶于水,18℃时的溶解度为9*10-3g/L。Mg(OH)2的起始热分解温度比Al (OH)3要高,接近300℃。其最大分解峰温比Al(OH)3高约100℃,约400℃[1,2]。氢氧化镁阻燃性能来源于其特殊的热分解性能。氢氧化镁受热分解为氧化镁和水蒸气。总结其阻燃机理和特点如下[3,4]: (1)氢氧化镁热分解产生的水蒸气可有效稀释氧气浓度,阻碍燃烧; (2)氢氧化镁的热容大,热分解过程中可有效降低高分子基材所吸收的热能,使高分子基材的热分解有所延缓; (3)氢氧化镁形成的表面炭化层可以延缓燃烧,并能够抑制分解气体的燃烧; (4)氢氧化镁分解吸收大量的热量,降低被阻燃材料的溫度,可有效延缓高聚物分解速度; (5)氢氧化镁热分解产生的氧化镁本身就是优良的耐火材料,覆盖于高分子基材表面能够隔绝空气使燃烧受阻; (6)氢氧化镁用作阻燃剂时添加量较大才能提高高聚物的难燃性。 虽然氢氧化镁因其独特的热分解特性赋予其阻燃和抑烟的特性,但氢氧化镁用于高分子基材的阻燃仍受到一定的限制。首先,氢氧化镁具有較高的表面能,未经改性的氢氧化镁易于团聚,分散性能差。其次,氢氧化镁具有很好的亲水性能,而多数聚合物基体材料则是疏水的,两者的相容性差,氢氧化镁过量使用时影响高分子基材的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此外,高填充氢氧化镁导致无机阻燃剂与基体材料的界面处产生裂纹的“夹生”现象[5]。改善氢氧化镁与高分子基材的相

氢氧化镁阻燃剂的制备

氢氧化镁阻燃剂的制备 介绍了氢氧化镁阻燃剂的特点和阻燃机理,重点阐述了氢氧化镁阻燃剂的制备方法,并讨论了其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 标签:氢氧化镁;阻燃剂;制备 非卤化无机阻燃剂近年来成为研究的热点。非卤化无机阻燃剂应用于高分子材料的阻燃,可减少高分子材料燃烧时产生的有毒物质及污染物的产生量,保护环境,减少火灾损失。非卤化无机阻燃剂氢氧化镁是无机阻燃剂的新起之秀,引起广大研究者的兴趣。本文介绍氢氧化镁阻燃剂的特点和阻燃机理,重点介绍纳米氢氧化镁阻燃剂的制备方法,并对其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1 氢氧化镁阻燃剂的特点和阻燃机理 氢氧化镁作为新型的无卤阻燃剂来源于其高温下的热分解反应。当温度达到340℃时,氢氧化镁开始分解,其分解方程式如下: 氢氧化镁热分解过程中生成氧化镁和水,完全分解时温度高达490℃。氢氧化镁热分解所产生的水蒸气能够吸收大量的热量,降低材料的表面温度,减少可燃小分子物质的产生,同时也稀释了高分子材料表面的氧气,使燃烧难以进行;此外,氢氧化镁与可燃物反应产生的碳化层可有效隔绝氧气阻碍可燃物的热分解;热分解产生耐火材料氧化镁能够覆盖聚合物的表面,有效阻止燃烧。同时,氢氧化镁还具有吸烟的作用。 氢氧化镁作为阻燃剂在高分子材料燃烧过程中不产生有害物质,且能够中和酸性气体,避免二次污染,绿色环保。但氢氧化镁表面具有较强的亲水性,与疏水性的聚合物分子亲和力较差。此外,氢氧化镁用作阻燃剂时只有其填充量>40%才具有较好的阻燃效果,但高填充量降低了高分子聚合物材料的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采用特殊的方法制备分散性能好的氢氧化镁阻燃剂成为研究的重点。 2 氢氧化镁的制备 氢氧化镁的制备方法有多种,根据物态的不同,可分为固相法、气相法、液相法。液相法主要有沉淀法和水热反应法,沉淀法依据沉淀剂的种类不同细分为石灰法、氨法和氢氧化钠法,根据沉淀实施的具体方式不同又可分为直接沉淀法、均相沉淀法、溶液沉淀法和沉淀-共沸法以及反向沉淀法。沉淀法是将沉淀剂与Mg2+反应得到氢氧化镁的方法,也是最常用的氢氧化镁制备方法。水热法是以水为溶剂,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进行化学反应制备氢氧化镁的方法。水热处理氢氧化镁时需特殊的高压反应器,成本相对较高。 石灰法制备氢氧化镁的反应式如下所示:

有机硅阻燃剂的研究进展(DOC)

研究生课程论文(2015—2016学年第1学期) 有机硅阻燃剂的研究进展 研究生:谢鑫

有机硅阻燃剂的研究进展 谢鑫 摘要:由于塑料、合成纤维等高分子材料的大量应用,这类材料的可燃性和易燃性使人类面临生命财产安全,这就促使阻燃剂成为安全防火科研的重点之一,我们通过介绍聚合物的燃烧、各种类型的阻燃剂以及其阻燃机理,有机硅阻燃剂在赋予基材优异的阻燃性能之外,还能改善基材的加工性能、耐热性能等;这使得它将成为未来阻燃剂发展的新方向。本文综述了有机硅阻燃剂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燃烧;阻燃剂;有机硅 1.前言 1.1有机硅 有机硅,即有机硅化物,是指含有Si-O键、且至少有一个有机基是直接与硅原子相连的化合物,有机硅是化工新材料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许多其它化工材料无可替代的作用,是名副其实的“工业维生素”和“科技催化剂”。有机硅产品的基本结构是由Si-O链节构成的,侧链则通过硅原子与其他有机基团相连。因此,在有机硅产品的结构中既含有“有机基团”又含有“无机结构”,这样使得其与其他高分子材料相比,具有更突出的性能。由于Si-O键的键能很大使得有机硅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难燃性,而且能改善基材的加工性能、耐热性能[1~2]。这样将有机硅聚合物作为阻燃剂成为了一种非常有意义的课题。 1.2聚合物的燃烧及阻燃 聚合物的燃烧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氧气和着火点,缺一不可,也就是说,当易燃的聚合物暴露在空气中或含有氧气的环境中时,与火源接触后受热,达到它的着火点就会燃烧。聚合物在燃烧时热氧化降解产生自由基,并释放出热量,部分可燃性气体。随之可燃性气体接触空气中的氧发生燃烧,产生大量的热传至聚合物材料表面,会加快聚合物的降解过程,促使燃烧过程变得剧烈,产生对环境和人体具有极大危害的火焰[3]。 阻燃是使基材具有防止、减慢或终止燃烧的一种性能。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

硅氮系阻燃纤维的阻燃机理

硅氮系阻燃纤维的阻燃机理 摘要硅氮系阻燃再生纤维素纤维是一种新型环保材料。该种阻燃纤维采用新型硅氮系阻燃剂添加到纤维素溶液中然后在凝固浴中纺丝成型,再经过二次交联反应成为成品,除了具有阻燃性能好、永久阻燃、可纺织和舒适性好等特性以外,还具有独特的发烟量小、烟气无毒、具有屏蔽层和环保的特点。该阻燃纤维主要用于消防服、军队服装、石化、冶炼、电力等行业工作服、交通工具内饰、公共场所需阻燃卧具、装饰物及儿童、老人服装和其他特殊产业用阻燃纺织品,是一种新型的高端阻燃纤维产品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再生纤维素纤维是碳基高分子,遇热或明火,引发相态和化学变化,导致自由基链式反应,分解释放可燃气体,在氧气存在条件下,产生阴燃或火焰,形成火灾的连续过程。 硅氮系阻燃剂在阻燃纤维中,以氢键或其他范德华力与纤维素接枝、结合,或者部分以纳米形态分散于纤维素非结晶区域,其作用就是阻断碳基高分子的各个引燃过程。其阻燃机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吸热作用:硅氮系阻燃剂在纤维中总含量较高,达到 30%左右,本身又具有高热容量,在高温下发生相变、脱水等吸热反应,降低纤维材料表面和火焰区的温度,减慢热裂解反应的速度,抑制可燃性气体的生成。 2、覆盖保护作用:硅氮系阻燃剂,本身在 800-1200 ℃高温中大部分能保持硅、钛、钙的聚合态不会气化,阻燃剂受热后,在纤维材料表面熔融形成玻璃状覆盖层,成为凝聚相和火焰之间的一个屏障。既隔绝氧气、阻止可燃性气体的扩散,又可阻挡热传导和热辐射,减少反馈给纤维材料的热量,从而抑制热裂解和燃烧反应; 3、气体稀释作用:阻燃剂吸热分解释放出氮气、二氧化碳和氨等不燃性气体,使纤维材料裂解处的可燃性气体浓度被稀释到燃烧极限以下。或使火焰中心处部分区域的氧气不足,阻止燃烧继续。此外,这种不燃性气体还有散热降温作用。它们的阻燃作用大小顺序是:N2>CO2>NH3; 4、凝聚相阻燃:通过阻燃剂的作用,在凝聚相反应区(150—200 ℃),改变纤维大分子链的热裂解反应历程,促使发生脱水、缩合、环化、交联等反应,直至炭化,以增加炭化残渣,减少可燃性气体的产生,使阻燃剂在凝聚相发挥阻燃作用。凝聚相阻燃作用的效果,与阻燃剂同纤维在化学结构上的匹配与否有密切关系; 5、气相阻燃:添加少量抑制剂,在火焰区大量捕捉轻质自由基和氢自由基,降低自由基浓度,从而抑制或中断燃烧的连锁反应,在气相发挥阻燃作用。气相阻燃作用对纤维材料的化学结构并不敏感; 6、微粒的表面效应:部分以纳米形态镶嵌、分散在纤维表面的阻燃剂,在可燃气体中形成惰性微粒,它不仅能吸收燃烧热,降低火焰温度,而且,会如同容器的壁面那样,在微

镁系阻燃剂

镁系阻燃剂 来源:世界化工网https://www.doczj.com/doc/c94423489.html, 全文请访问:https://www.doczj.com/doc/c94423489.html,/睡过站了 氢氧化镁是一种阻燃填料,同前面讨论的氢氧化铝一样,是一种无毒阻燃剂,燃烧时不产生腐蚀性气体,不腐蚀模具‘所不同的是,它的热稳定性要比氢氧化铝高,可用于加工温度较高的聚丙烯等塑料。 一、阻燃级氢氧化镁的制备 原理上是以含有氮化镁的卤水、卤矿为原料与苛性碱类在水介质中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而得,但用一般方法制得的氢氧化镁由于表面极性大、粒子之间的集聚成团性强,在塑料中的分散性和相容性都很差,因而大大降低塑料的机械强度和表现性能。 为制得适合于塑料阻燃用的氢氧化镁,必须经过特殊的工艺过程,现以我国兰州化学工业公司研究院制备阻燃剂氢氧化镁的方法为例说明如下。兰化100吨/年阻燃刑氢氧化镁酌生产工艺流程如图4—4。

卤液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这些因索是影响能否生成新型碱式氯化镁的关键。这种新型碱式氯化镁的x—光谱图与普通Mg(OH)2:或针状城式氯化镁[Mg3(OH)5Cl·4H2O]及其他各种有记载的碱式氯化镁的x—光谱图均不同。 生产工艺的第二阶段是由碱式氮化镁经水热处理,促使生成品粒大、比表面积小、具有较好分散性的氢氧化镁。水热处理须严格控制温度为120一250℃,时间1—10h,然后分离出母液和水洗。水热处理是在蒸压釜中进行的、处理时的各项工艺条件对产品质量都有重要影响。

二、阻燃剂氢氧化镁的特性 普通氢氧化镁由于延伸串大、晶粒度大、比表面小这几个因素,和树脂亲和性差,再由于氢氧化镁晶粒间的强力鼓聚,在树脂中分散性差,而且加到树脂中后使加工性能变差,冲击强度明显下降。为了克服这些缺点,已研制出新颖的纤维状阻燃级氢氧化镁。从x—衍射结果看出,它具有三个特点:①在(l01)品面上的延伸率不大于3.O×10-3 ,在3.0×10-3 ~0.1×10-3 之间。②(101)品面上的晶粒在800一1000A之间。⑧比表面积低于20㎡/g,但至少在1㎡/g以上。由于这样的结构,晶粒的表面极性几乎接近于零。 阻燃级氢氧化镁的技术指标为: Mg(OH)2(%)>93 比表面积(㎡/8)<20 粒度分布95%以上粒径<3μm CaO(%)<3.0 C1-1 (%)<0.27 热分解温度(℃)340℃ 三、氢氧化镁的表面处理 和氢氧化铝一样,氢氧化镁需要表面改性处理。包膜剂一般用油酸钠(或铝、镁)、有机硅偶联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氟聚合物等。用油酸钠的处理方法是将60℃以上的油酸钠水溶液加到氢氮化镁悬浮液中,温度保持在60℃以上,搅摔30min到2h,过滤、干燥。改性后的氢氧化镁加到乙烯—丙烯共荣物中,可达到UL一94的V—0级,冲击强度可达到

氢氧化镁阻燃剂文档

氢氧化镁阻燃剂 [摘要]本文讨论了无机阻燃剂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氢氧化镁阻燃剂的特性、阻燃机理,综述了氢氧化镁的国内外应用标准,详细分析了氢氧化镁针对应用于聚合物特点的改性技术,指出了氢氧化镁阻燃剂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氢氧化镁;阻燃剂;阻燃机理;改性 1 前言 聚合物材料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建筑、电子电气、化工等领域,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但是,绝大多数高聚物都是易燃品,它们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大、温度高、燃烧不完全生成的黑烟、释放出的有毒的腐蚀性气体给消防和救生工作带来困难。为了解决和消除这一隐患,阻燃剂应运而生。聚合物的阻燃技术,除直接选用氧指数高、发热量小的聚合物材料之外,目前最直接的办法是添加阻燃剂。无机阻燃剂中氧化锑类开发最早,但价格较高。从阻燃剂发展趋势来看,以高效、价廉、无污染为特征的无机类阻燃剂符合世界各国环保型材料发展的要求。无机阻燃剂的研究方向是:①非卤化,含卤阻燃剂燃烧时会释放出对人体有害的气体;②超细化,阻燃剂颗粒越细,对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影响越小;③对阻燃剂进行表面处理,以增强它们与一些高聚物的亲和力;④阻燃剂的协同效应,将阻燃剂复配以降低同一阻燃效果下阻燃剂用量。 氢氧化镁是近年来开发的一种新型无机阻燃剂,它具有 热稳定性好、不挥发、不产生有毒气体、不腐蚀加工设备、价格便宜等优点。由于火灾中有80%由烟窒息死亡,因此阻燃剂技术中“抑烟”比“阻燃”更为重要。氢氧化镁属于添加型无机阻燃剂,与同类无机阻燃剂相比,具有更好的抑烟效果。氢氧化镁在生产、使用和废弃过程中均无有害物质排放,而且还能中和燃烧过程中产生的酸性与腐蚀性气体,又是一种环保型绿色阻燃剂;氢化镁热分解温度高,比目前常用的无机阻燃剂氢氧化铝高出140℃,可以使添加氢氧化镁合成材料能承受更高的加工温度,有利于加快挤塑速度,缩短模塑时间,同时亦有助于提阻燃效率,是目前最有发展前途、环境友好的无机阻燃剂,成为近几年各国研究的热点。文介绍其物理化学特性、阻燃机理、应用现状、改性研究及发展趋势[1] 1氢氧化镁的应用 1.1含酸废水处理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如何解决工业废水的排放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可以说这是一个关系到子孙后代生存发展的大问题。在工业排放的废水中,很大一部分是含酸废水。氢氧化镁是一种弱碱,料浆状的氢氧化镁具有非沉淀性和非流动性、使用和调节方便等优点。氢氧化镁的弱碱性使它具有独特的缓冲与中和能力,在使用过程中56值最高不会超过7、中和速度慢,中和产生的颗粒沉降速度快,易于过滤,而且它的吸附能力强,活性大,腐蚀性低。这些优点使氢氧化镁在含酸废水的处理中能够减少操作工序和时间,减少设备投资。因此,氢氧化镁在含酸废水的处理中能够得到广泛应用。 1.2氢氧化镁在渔业水体方面应用 渔业水体中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重金属不仅危及水生生物的生存,同时对人们的生命健康带来严峻挑战。因此,如何保护渔业免受重金属污染是一项十分迫切和艰巨的任务。氢氧化镁被称为“环境友好型”水处理剂,具有活性大、吸附能力强、无腐蚀性、易控制pH值、安全无害等优点。氢氧化镁处理重金属离子废水时,不仅根据溶度积原理发生沉淀转化,而且具有吸附作用使处理效果更佳在模拟废水处理所得最佳实验条件基础上,处理实

硅橡胶阻燃剂介绍大全

硅橡胶阻燃剂介绍大全 一.锑系阻燃剂 1、三氧化二锑(656℃熔点) 2、五氧化锑(70℃分解) 3、锑的卤化物-三氯化锑和五氯化锑 4、锑系阻燃协效机理 二。氢氧化铝阻燃剂(ATH) 1、氢氧化铝理化性能 2、氢氧化铝阻燃剂的制造方法 3、氢氧化铝阻燃剂的应用 三。氢氧化镁阻燃剂 1、氢氧化镁的理化性能 2、氢氧化镁阻燃剂的制造方法 3、氢氧化镁阻燃剂的应用(430℃分解)无毒四。含磷无机阻燃剂 1、红磷阻燃剂(赤磷危险)红磷加热时会产生极毒的磷化氢必须加入磷化氢捕捉剂 2、磷酸二氢铵(磷酸一铵)一盐基磷酸铵(熔点190℃)微溶于醇不溶于丙酮 3、磷酸氢二铵(二碱式磷酸铵;二盐基磷酸铵;双盐基磷酸铵) 4、磷酸三铵(磷酸铵三盐基磷酸铵) 5、聚磷酸铵(APP)与有机阻燃剂相比价廉、毒性低是较理的无机阻燃剂,热稳定 五。含硼阻燃剂 1、水合硼酸锌(FB阻燃剂)无毒无污染、无机阻燃剂、熔点980℃,300℃上失去结晶水 2、硼酸锌的阻燃机理 3、硼酸锌的用途 4、硼酸锌的应用实例 5、偏硼酸钡 六。含钼阻燃剂及抑烟剂 1、三氧化钼、795℃熔点750℃升华、不溶于水易溶于碱生成钼酸盐,可溶于浓硝酸和浓盐 酸或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溶液 3、钼酸钠、熔点687℃溶于水 七。有机阻燃剂 (一)反应型含溴阻燃剂 1、四溴双酚A(TBA或TBBPA)熔点175℃-181℃分解温度240℃,295℃时迅速分解、使用加工温度220℃,不溶于水、溶于碱的水溶液乙醇、丙酮苯水醋等有机溶液、溴含量:57~58% 2、四溴双酚A双(羟乙氧基)醚(EO TBBA)溶点115-118℃失重5%不低于300℃微溶于于水,溶于苯、丙酮、近于无毒 3、四溴双酚A烯丙基醚、(四溴醚)熔点110~120℃含溴量51%不溶于水、可溶于氯苯及氯化烃溶剂中、添加型用于可发性聚苯乙烯 4、四溴邻苯二甲酸酐(TBPA)熔点273~280℃含溴67~68.9%开始分解400℃不溶于水及脂肪族烃类溶剂、可溶于硝基苯、二甲基甲酰胺微溶于丙酮、二甲苯氯代溶剂、二氧 (口恶)烷、有事、抗静电效果 5、三溴苯酚、(TBP)黄色粉末熔占86-92℃理论含溴量58.8%不溶于水 6、双反丁烯二酸酯(FR-2)熔点65-68℃含溴量62%,5%热失重时温度>220℃,不溶于水有毒二溴苯基缩水甘油醚、(BGE-48)黄色到棕色透明液体、含溴量46-52%不浓于水,粘度25℃时150厘泊左右 (二)添加型含溴阻燃剂 1、1,2.二(2,4,6-三溴苯氧基)乙烷。(FR-3B)熔点223-225℃含溴量68-70%不溶于水、5%热失重温度≥310℃。耐光、耐酸、耐碱。和电绝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