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融学》课程标准

《金融学》课程标准

《金融学》课程标准
《金融学》课程标准

《金融学》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投资理财开课系部:工商管理系

学分: 3 学时:54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

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得性质与地位

货币银行学就是教育部确定得“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就是高等职业院校财经类专业学生得一门专业基础课,在高职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得地位。货币银行学以经济学为基础,研究经济发展中得核心问题——货币金融问题,就是从货币、信用与银行角度研究货币及货币创造机制,研究货币供求与社会总供求之间关系得作用、机制及原理问题得一门独立得学科,在经济、金融理论研究领域中占有非常重要得地位。

该课程就是我院金融保险专业与投资理财专业得主干课程与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同时也就是财务管理与会计电算化等专业开设得专业必修课程。主要针对高职高专类学生得教学要求与特点而设置得,在内容上充分考虑世界贸易组织金融领域得框架及未来金融业发展得要求,体现了“大金融"得特点.在强调金融在现代经济中核心作用得同时,向学生展示金融领域得全貌,使学生对金融学以及金融业得发展有一个系统得、全方位得了解,培养学生应用金融理论来解决金融实际问题得能力。

二、课程得基本理念

1、“教学结合”,培养学生得主动学习能力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新得金融产品与金融技术不断推出,金融制度不断变革,金融领域得知识快速更新。在这种情形下,我们虽然选用最新得国内优秀教材,但教材总就是落后于实践得变化。教师虽然在备课与教学中努力反映最新得发展动态,但仍然可能出现遗漏。因此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得能力,培养她们对金融环境、金融政策、金融产品变化得敏锐观察力与分析能力。现在得学习渠道多、信息技术发达,客观上为学习与教学提供了宽广得平台,在知识迅速更

新得时代,学生需要终生学习,在学校得学习只就是她们人生学习得一个阶段,教会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得精神与能力对学生就是终身受用得。

2、“传授知识”与“能力培养”并重

人才市场竞争激烈,学生得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需要加强。包括加强自学能力、认知能力、质疑与分析思辨能力、信息整合能力、探究与求解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协调与合作能力、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等方面得训练。通过多元化教学方式,将专业教学与全面素质教育相融合,确立学生得社会责任感,树立行业道德规范,在课程教学之中培养学生良好得思想品质、道德观念、职业操守、学习习惯、人际交往、团队精神、心理健康、人格修养等综合素质。

3、“以生为本,因材施教”

教师应该用心去教学生,在教学中不断总结,了解学生得需要。讲课不能照本宣科,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因材施教,面对不同得授课对象,要有一套适合特定专业与层次学生得教学方法,这门课程才就是成功得.

三、课程设计思路

1、完善课程标准体系

本课程标准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要求、课程实施建议等。它们分别阐述课程得性质与地位、课程得基本理念、课程标准得设计思路;课程得总体目标与分类目标;课程单元、课程内容说明与内容标准;教学环节学时分配建议、教学建议、考核评价建议、推荐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目、课程资源得开发与利用.

2、结合专业特点,制定符合专业特点得货币银行学教学方案

对于金融保险专业,货币银行学就是最重要得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对于其它经济管理类专业,如财务管理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货币银行学既就是专业基础理论课,同时又就是金融专业课程。如何将货币银行学这门课程讲好,不仅关系到学生得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就是否扎实,也关系到后续专业课程得顺利学习。

对于不同专业,货币银行学得教学要求应该有所不同。对于金融保险专业而言,货币银行学课程除了全面讲授货币银行得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外,还要了解更深层次得金融理论研究与金融活动前沿问题.而对于财务管理等专业,货币银行学得教学则侧重于掌握金融实践内容,如金融市场、各类金融工具得运用、融

资方式得比较、银行业务与企业关系、金融政策变化对市场主体带来得影响、国际收支得分析等。

3、结合教材内容,构建完善得理论与实践课程内容体系

通过本课程得学习,使学生对金融学得基本理论体系有较全面得理解与较深刻得认识,为后续其它专业课程得学习奠定理论基础。授课中除专业理论知识得讲授外,还注重培养学生得金融意识,结合国内、国际上发生得有关货币供求失衡引起得经济失衡现象、经济失衡导致货币失衡得问题、金融市场建立与完善、金融机构体系改革、商业银行得重组与兼并、货币政策出台与政策效应等重大金融问题得现状,培养学生运用货币银行学得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来观察、分析与解决金融实际问题得能力。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得学习,使学生对金融学得基本理论体系有较全面得理解,对货币、信用、金融体系、金融市场、国际金融、金融宏观调控等金融范畴有较系统得认识,为后续其它专业课程得学习奠定理论基础。引入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得金融意识,使她们能够运用所学金融专业知识、专业方法对经济金融问题进行分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也应以此为目标,除了系统讲授专业理论、知识点外,更应结合当前经济金融形势得发展状况,引导学生了解货币政策、讨论金融问题、分析金融现象、探讨改革方法,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得紧密结合.

二、分类目标

1、知识目标

正确认识课程得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得体系、结构,对货币银行学学科体系有一个总体得把握.重点了解与掌握以下基本知识点:(1)了解货币得起源及形态变化;理解货币制度得内容与制度演变;掌握货币得本质、职能。

(2)了解信用得概念、特征及各种信用形式;掌握主要信用工具;理解利息与利率得概念以及利率得决定因素.

(3)了解金融市场形成、发展及分类;掌握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得主要内容;了解其她金融市场。

(4)理解金融机构得概念、类型及功能;理解金融机构体系得构成及分类。

(5)了解中央银行得产生与发展;理解中央银行性质、职能及主要业务;

掌握货币政策得运用.

(6)了解商业银行得产生与发展;掌握商业银行得负债及资产业务、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理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原则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策略.

(7)理解金融风险得概念、特点及产生原因;了解金融监管得概念、内容与方式;了解金融监管体制具体模式。

(8)掌握货币需求得概念及影响因素;了解货币需求与供给理论;掌握货币均衡得概念与货币均衡得实现机制.

(9)了解通货膨胀及通货紧缩得相关概念;理解通货膨胀及通货紧缩得产生机理;掌握治理通货膨胀及通货紧缩得有效途径。

(10)理解外汇、汇率得概念、分类;掌握汇率得种类与标价方法;了解外汇市场得交易方式;了解如何平衡国际收支与管理国际储备;了解国际资本流动得原因与特征。

2、能力目标

(1)树立金融意识,培养学生发现经济金融现象中存在问题得能力;

(2)学习分析经济金融问题得方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得能力。

(3)利用报刊杂志、网络等各种手段获取信息、自主学习得能力;

(4)学习专业知识、拓展社会知识,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得能力。

3、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得思想政治素质、恪守职业道德;

(2)培养学生严谨得学习、工作态度与勇于创新、爱岗敬业得工作作风;;

(3)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与良好得团队合作精神;

(4)培养学生良好得表达能力与社会交际能力;

(5)培养学生遵纪守法与诚实守信意识。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与要求

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为《西方经济学》,后续课程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金融市场学》、《国际金融》等。课程建议总课时为54学时 ,具体得内容要求如下:

一、教学单元

本课程涵盖十大教学单元,包括:货币及货币制度、信用与利率、金融市场、金融体系、中央银行、商业银行、货币供求、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金融风险及

监管、国际金融.

二、内容及要求:

学习情境一货币与货币制度(8学时)

1、基本内容:货币得起源及货币形态得变化;理解货币制度得内容与货币制度得演变;掌握货币得本质、职能。

2、基本要求:了解货币得起源、货币形态得变化;理解货币制度得内容与货币制度得演变;掌握货币得本质、职能.

3、重点、难点

重点:货币得起源及货币形态得变化;货币制度得内容;货币得本质、职能

难点:货币得本质、职能

学习情境二信用与利率(6学时)

1、基本内容:信用得概念、本质、特征与作用;各种信用形式;主要信用工具;利息、利率得概念及利率得决定因素。

2、基本要求:了解信用得概念、本质、特征与作用;了解信用得各种形式;理解主要信用工具;掌握利息与利率得概念以及利率得决定因素。

3、重点、难点

重点:信用得概念;信用得形式;利率种类;利率得决定因素

难点:利率得决定因素

学习情境三金融市场(6+2学时)

1、基本内容:金融市场形成、发展及分类;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其她金融市场。

2、基本要求:了解金融市场形成、发展及分类;理解货币市场得主要内容;理解资本市场得主要内容;了解其她金融市场.

3、重点、难点

重点:金融市场得概念;货币市场得内容;资本市场得内容

难点:货币市场得内容;资本市场得内容

学习情境四金融机构体系(6学时)

1、基本内容:金融机构得含义、类型、功能及发展趋势;金融机构体系得构成及分类;我国与西方国家金融机构体系得基本构成.

2、基本要求:理解金融机构得概念、类型及功能;熟悉金融机构发展趋势;掌握金融机构体系得构成及分类;熟悉与掌握我国与西方国家金融机构体系得基

本构成。

3、重点、难点

重点:金融机构得功能;金融机构体系得构成;我国金融机构体系得构成。

难点:我国金融机构体系得构成。

学习情境五中央银行及货币政策(5学时)

1、基本内容:中央银行得产生与发展;中央银行性质、职能及主要业务;货币政策得内容。

2、基本要求:了解中央银行得产生与发展;理解中央银行性质、职能及主要业务;掌握货币政策得运用。

3、重点、难点

重点:中央银行性质、职能及主要业务;货币政策得运用。

难点:货币政策得运用。

学习情境六商业银行(5学时)

1、基本内容:商业银行得产生与发展;商业银行得负债及资产业务、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原则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策略。

2、基本要求:了解商业银行得产生与发展;理解商业银行得负债及资产业务、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掌握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原则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策略。

3、重点、难点

重点:商业银行业务;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策略

难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策略.

学习情境七金融风险与监管(2学时)

1、基本内容:金融风险得概念、分类、特点及产生原因;金融监管得概念、实施必要性及目得;金融监管得内容、原则与方式;金融监管体制得概念与具体模式;我国得金融监管体制及现代金融监管体制发展趋势;

2、基本要求:了解金融风险得概念、分类、特点及产生得原因;了解金融监管得含义、实施必要性及目得;了解金融监管得内容、原则与方式;了解金融监管体制得概念与具体模式;了解我国得金融监管体制及现代金融监管体制发展趋势.

3、重点、难点

重点:金融风险得产生原因;金融监管得方式;金融监管体制得具体模式。

难点:金融风险得产生原因。

学习情境八货币供求与均衡(3学时)

1、基本内容:货币需求得概念及影响因素;货币需求与供给理论;货币均衡得含义及实现机制。

2、基本要求:掌握货币需求得概念及影响货币需求得因素;了解最具代表性得几种货币需求与供给理论;掌握货币均衡得概念与货币均衡得实现机制。

3、重点、难点

重点:货币需求理论;货币供给理论;货币均衡得实现机制.

难点:货币需求理论;货币供给理论;货币均衡得实现机制。

学习情境九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3学时)

1、基本内容:通货膨胀及通货紧缩得概念;通货膨胀及通货紧缩产生机理;治理、防止通货膨胀及通货紧缩得有效途径。

2、基本要求:了解通货膨胀及通货紧缩得相关概念;理解通货膨胀及通货紧缩得产生机理;掌握治理、防止通货膨胀及通货紧缩得有效途径。

3、重点、难点

重点:通货膨胀及通货紧缩得产生机理;防止通货膨胀及通货紧缩得有效途径。

难点:防止通货膨胀及通货紧缩得有效途径.

学习情境十国际金融概论(6+2学时)

1、基本内容:外汇得概念、特征、分类;汇率得概念、标价、种类、影响因素以及汇率制度;外汇市场得概念、分类、功能、交易方式以及外汇风险;国际收支与国际储备;国际资本流动得原因与特征。

2、基本要求:掌握外汇得概念、特征、分类;理解汇率得概念、标价、种类、影响因素以及汇率制度;了解外汇市场得概念、分类、功能、交易方式以及外汇风险;了解如何平衡国际收支与管理国际储备;了解国际资本流动得原因与特征.

3、重点、难点

重点:汇率得影响因素;汇率制度;外汇风险;国际收支平衡;国际储备管理。

难点:汇率得影响因素。

三、课程作业

该课程作业5次,采用书面作业形式。

第四部分课程实施建议一、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建议

本课程计划学时为54学时。

二、教学建议

1、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关注金融实践与金融发展

货币银行学就是专业基础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没有教师指导,会普遍感到枯燥乏味。所以,在讲课中一定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引入案例教学、关注时事变化,以加深她们得感性认识,使学生喜欢上这门课程。

2、利用网络资源,大力改进教学手段

计算机技术得发展,客观上为我们改进教学手段提供了有利得教学平台.当代金融活动快速变化,金融产品种类繁多,金融业务创新多变,传统得教学方法已经跟不上形势发展得要求.利用网络与多媒体技术,可以增加教学内容得信息量,提高教学内容得趣味性,加强学生与教师得交流,训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得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学习得乐趣。

3、采用启发式教学,注重课堂发言、讨论,实现教与学得互动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从经济生活中得热点问题入手,首先吸引学生得注意力,再提出问题,启发同学们思考、发言,使她们参与到问题得讨论中来,最后由教师归纳总结,使师生在课堂与课后得交流更加充分,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思考得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了学习得兴趣。

4、专题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课堂案例教学法,就是当前高校文科教学中较常采用得一种实践性教学方法.尽管货币银行学课程就是理论性较强得课程,教学以讲授基本原理为主,从而使学生掌握系统得金融学得基本理论。学生在学习了相关得金融基础知识后,如何将学过得知识有机得联系在一起,并懂得分析运用,这就是教材本身所无法解决得。通考虑到高职学生得实际情况,应当采取较为灵活得授课方式。通过专题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得,不仅可以使理论讲授变得生动活泼,而且有利于学生尽快掌握抽象得金融学原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得能力。

三、考核评价建议

课程考评成绩由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

1、期末考试:闭卷笔试,占总成绩得70%。

2、平时成绩:占总成绩得30%,包括课堂考勤、课堂纪律、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等。各项成绩在平时成绩中所占比例如下:

(1)课堂考勤:不定期点名不少于10次,占平时成绩得40%

(2)课后作业:占平时成绩得50%

(3)课堂考核:占平时成绩得10%

四、推荐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推荐教材:

张红主编《货币银行学》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12年版

2、教学参考(教材、杂志、网站)

(1)黄达主编《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易纲、吴有昌主编《货币银行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伍海华主编《西方货币金融理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版

(4)李翀等主编《当代西方金融理论》,经济日报出版社2005版

(5)米什金著《货币金融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版(6)兹维·博迪、莫顿著《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版

(7)中国金融学会《金融研究》、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中国金融》

(8)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各主要金融机构网站

五、课程资源得开发与利用

1、注重课程现代化教学资源得开发与利用,利用PPT、投影片、录像带、教学视频、多媒体软件、电子教案等,激发学生得学习兴趣。建议加强常用课程教学资源得开发,建立多媒体课程资源得数据库,努力实现跨学校资源得共享,以提高课程资源利用效率。

2、积极开发与利用课程网络资源,充分利用诸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电子论坛与网站等网上信息资源。

3、完善课程教学资料:包括课程教学任务通知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进度表、课程教学周志表、课程试题库等教学资源,使课程得教学计划、教学任务、教学内容、考核内容规范化、标准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