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慢性肾脏病-单病种(副本)

慢性肾脏病-单病种(副本)

慢性肾脏病-单病种(副本)
慢性肾脏病-单病种(副本)

慢性肾功能不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规范

天津市南开医院肾脏内科

凡符合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均可以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

一、慢性肾脏病定义(2001年美国基金会K/DOQI指南)

(一)肾脏损伤(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3个月,可以有或无GFR下降,可以表现为下面任何一条:

1. 病理学检查异常

2. 肾损伤的指标:包括血、尿成分异常或影像学检查异常

(二)GFR<60ml/min/1.73m2≥3个月,有或无肾脏损伤证据

1. 慢性肾脏病的分期

第1期肾小球滤过率(GFR)≥90-120 ml/min/1.73m2。

第2期GFR 60~89ml/min/1.73m2。

第3期GFR 30~59ml/min/1.73m2。

第4期GFR 15~29ml/min/1.73m2。

第5期GFR<15ml/min/1.73m2,或透析。

2. 主要症状本病多隐匿起病,可出现腰部酸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倦怠、乏力或嗜睡、少尿或无尿,并可伴有出血倾向。

3. 主要体征面色晦暗或黧黑、高血压、水肿或胸腹水、贫血。

4. 实验室检查

(1) 肾功能:血肌酐、血尿素氮升高,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内生肌酐清除率<60ml/min/1.73m2。

(2) 尿常规:可出现蛋白尿、血尿、管型尿或低比重尿。

(3) 血常规:不同程度的贫血。

(4) 电解质:高钾、低钙、高磷。

(5) B超:多数可见双肾明显缩小、肾脏皮质变薄。

5. 常见并发症

(1) 肾性贫血:多种原因导致,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需综合治疗。

(2) 肾性骨营养不良:可表现为尿毒症性软骨病、骨质疏松症、纤维素性骨炎和

骨硬化症。

(3) 心血管系统:尿毒症性心包炎、心力衰竭及动脉粥样硬化。

(4) 消化系统: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消化性溃疡及消化道出血。

(5) 皮肤瘙痒、易发生感染、周围神经病变等。

二、西医治疗

(一)原发病及诱因治疗

积极治疗原发病,纠正使肾衰加重的可逆因素,引起肾衰加重的常见诱因包括感染、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蛋白摄入过量、使用肾毒性药物、严重高血压等。(二)饮食治疗

低盐、高热量[35kal/(kg·d)]、必需氨基酸;尿量<1000ml时控制水和钾的摄入。CKD3-4期患者蛋白摄入量控制在0.6-0.8g/kg/d;CKD5期已开始透析患者蛋白摄入量控制在1.2g/kg/d,饮食中的蛋白质至少有50%应是高生物价蛋白。(三)控制全身性和(或)肾小球内高压力,改善肾脏微循环,排除高钾血症慢性肾脏病1-3期患者首选ACE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四)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补充叶酸、维生素B12、静脉或口服铁剂纠正贫血;补充钙剂及阿法迪三或罗钙全治疗肾性骨病;调节血脂;吸附剂治疗。

(五)对症治疗

皮肤瘙痒者可涂抹炉甘石洗剂;心衰者限制水钠摄入、强心利尿等。

(六)慢性肾脏病1-2期可酌情应用中成药黄葵胶囊、金水宝、肾炎康复片等,慢性肾脏病3-4期可酌情应用尿毒清、析清等促进毒素的排出。

(七)透析治疗及肾移植

三、中医辨证分型、治则及方药

(一)正虚证

1. 脾肾气虚

主症: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食少纳呆,腰膝酸软。

次症:脘腹胀满,大便不实,口淡不渴,舌淡有齿痕,脉沉细。

治则:补气健脾益肾

方药:六君子汤加减:党参12g,生黄芪15g,生白术12g,茯苓15g,陈皮6g,

生薏仁15g,川断15g,菟丝子15g。

加减:若属脾虚湿困者,可加苍术、藿香、佩兰、厚朴化湿健脾;脾虚便溏加炒扁豆、炒芡实健脾助运;便干者加制大黄通腑泄浊;水肿明显者加车前子、泽泻利水消肿。

2. 脾肾阳虚

主症:畏寒肢冷,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食少纳呆,腰膝酸软。

次症:腰部冷痛,脘腹胀满,大便不实,夜尿清长,口淡不渴,舌淡有齿痕,脉沉弱。

治则:温补脾肾

方药:济生肾气丸加减:熟附子6g,肉桂6g,干地黄12g,山药15g,泽泻15g,丹皮15g,茯苓15g,车前子30g(包煎),怀牛膝15g。

加减:若中阳不振,脾胃虚寒,脘腹冷痛或便溏者,加干姜、补骨脂温运中阳;若阳虚水泛,水肿较甚者,加猪苓、黑白丑利水消肿。

3. 气阴两虚

主症:倦怠乏力,腰膝酸软,口干咽燥,五心烦热。

次症:夜尿清长,舌淡有齿痕,脉沉细。

治则:益气养阴,健脾补肾

方药:参芪地黄汤加减:太子参15g,生地黄12g,生黄芪15g,山芋肉9g,山药15g,茯苓15g,枸杞子15g,制首乌12g,泽泻15g。

加减:若心气阴不足,心慌气短者,可加麦门冬、五味子、丹参、炙甘草以益气养心;大便干结者,可加麻仁或大黄以通腑泄浊。

4. 肝肾阴虚

主症:头晕头痛,腰膝酸软,口干咽燥,五心烦热。

次症:大便干结,尿少色黄,舌淡红少苔,脉沉细或弦细。

治则:滋肾平肝

方药:杞菊地黄汤加减:熟地12g,山芋肉9g,山药15g,枸杞子15g,丹皮15g,茯苓15g,泽泻15g,菊花6g,潼蒺藜15g,怀牛膝15g。

加减:若头晕头痛明显,耳鸣眩晕,血压升高者,可加钩藤、夏枯草、石决明以清泻肝火。

5. 阴阳两虚

主症:畏寒肢冷,口干咽燥,五心烦热,腰膝酸软。

次症:夜尿清长,大便干结,舌淡有齿痕,脉沉细。

治则:温扶元阳,补益真阴

方药:全鹿丸加减:鹿角片12g,巴戟天12g,菟丝子12g,肉苁蓉12g,炒熟地12g,当归9g,人参6g,茯苓15g,白术12g,黄芪15g,怀牛膝15g。

加减:若虚不受补,恶心呕吐,纳少腹胀者则先予调补脾胃,健脾助运,可选炒山药、云茯苓、生薏仁、谷、麦牙、法半夏、陈皮、焦六曲。

(二)邪实证

1. 湿浊困阻

主症:恶心呕吐,肢体困重,食少纳呆。

次症:脘腹胀满,口中粘腻,舌苔黄腻。

治则:和中降逆,化湿泄浊

方药:小半夏加茯苓汤加味:姜半夏9g,茯苓15g,生姜3g,陈皮6g,苏叶9g,姜竹茹12g,制大黄8g。

加减:湿浊较重,舌苔白腻加制苍术、白术、生薏仁以运脾燥湿,厚朴以行气化湿;小便量少者加泽泻、车前子、玉米须以利水泄浊。

2. 水湿内停

主证:水肿,胸水,腹水。

治则:利水消肿。

方药:五苓散加减:白术10g,茯苓30g,猪苓15g,泽泻15g,生薏仁15g,桂枝10g,车前子30g (包煎)。

加减:若水湿内停日久或伴血瘀者,常在辨证的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利水之品,如益母草、泽兰等。

3. 湿热内蕴

主症:恶心呕吐,身重困倦,食少纳呆,口干口苦。

次症:脘腹胀满,口中粘腻,舌苔黄腻。

治则:清热利湿,宣畅气机

方药:三仁汤加减:杏仁10g,滑石20g,白蔻仁10g,通草10g,竹叶10g,生

薏仁15g,厚朴10g。

加减:若大便秘结者,加大黄通腑泄浊,以保持每日大便2~3次为宜,不宜过分泻下。

4. 瘀血内阻

主症:面色晦暗,腰胀痛。

次症:肌肤甲错,肢体麻木,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涩或细涩。

治则: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9g,红花6g,当归12g,川芎9g,赤芍15g,丹参15g,三七粉3g(冲服)。

加减:若气虚血瘀者,加用生黄芪益气活血,久病瘀滞,难以取效者,可加用祛风通络或虫类活血药,如全蝎、蜈蚣、庶虫、水蛭等。

5. 肝风内动

次症:

治则:

主证:手足搐搦,抽搐惊厥。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9g,钩藤9g(后下),石决明30g,牡蛎30g,怀牛膝15g,杜仲15g,夏枯草15g。

加减:若肝肾阴虚者,加用枸杞子、山茱萸、首乌、白芍、鳖甲等滋补肝肾,养阴熄风。

四、疗效评定标准(参照2002年中药新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一)显效

1. 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

2. 内生肌酐清除率增加≥20%;

3. 血肌酐降低≥20%。

以上1项必备,2、3具备1项,即可判定。

(二)有效

1. 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

2. 内生肌酐清除率增加≥10%;

3. 血肌酐降低≥10%;

4. 治疗前后以血肌酐的对数或倒数,用直线回归方程分析,其斜率有明显意义者。

以上1项必备,其他具备1项,即可判定。

(三)稳定

1. 临床症状有所改善;

2. 内生肌酐清除率无降低,或增加<10%;

3. 血肌酐无增加,或降低<10%。

以上1项必备,2、3具备1项,即可判定。

(四)无效

1. 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2. 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

3. 血肌酐增加。

以上1项必备,2、3具备1项,即可判定。

慢性肾脏病的饮食指导

慢性肾脏病的饮食指导 一、饮食治疗的重要性 正常肾脏具有形成尿液、排泄代谢废物、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分 泌促红素和合成活性维生素D等功能。当肾功能受损后,可出现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贫血、代谢性酸中毒、氮质血症、尿毒症等一系列症状、体症。而饮食治疗可以减少代谢废物的形成,减少有害物质的摄入,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维持良好的营养,减轻肾脏排泄负担,减轻对幸存肾单位的进一步损害,延缓病情发展,是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所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措施。 什么是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饮食治疗?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饮食治疗,并不是简单的补充营养,而是通过合理饮食,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发展的速度,减少或缓病人的某些症状,以及某些并发症的出现,同时改善营养状况,不发生营养不良,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具体来说,饮食治疗的目的在于: 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发展速度; 减轻氮质等代谢产物在人体内的潴留; 尽量纠正人体内各种氨基酸比例的失调现象。以期达到或接近正氮平衡,防止发 生营养不良; 针对病人的某些症状,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情况; 维持病人的营养需要,提高生活质量。 饮食治疗方案的原则和要求: 热量充足。必须保证充足的热量。每日摄入的热量:30-50千卡/公斤体重。如果热量不足,补充的必需氨基酸会作为能量来源耗掉,不仅不会延缓肾功能不全的进展,反而会造成有害的影响。食物中热量的分布:碳水化合物占65%,脂肪类占30%左右,另外少量来自蛋白质。 低蛋白饮食。限量摄入蛋白质的总量,并且在摄入的蛋白质中以优质蛋白质为主,优质蛋白质占总量50%-70%。全日提供的优质蛋白质尽量均匀分配在全日三餐中,一次集中摄入,以达到既减轻肾脏负担,有保证身体更好地吸收利用的目的。 维生素补充充足。维生素参与新陈代谢,为生命活动所必需,应予充分供应,特别时维生素A、B1、B2、C及叶酸个对肾功能不全者尤为重要。

慢性肾脏病定义及分期

慢性肾脏病定义及分期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慢性肾脏病(CKD)的定义及分期 定义:是指肾脏损伤或GFR<60ml/min/持续3个月。(1)肾脏损伤(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3个月,可以有或无GFR下降,可表现为下列异常:病理学检查异常;肾损伤的指标阳性:包括血、尿成分异常或影像学检查异常;(2)GFR<60ml/min/≥3个月,有或无肾脏损伤证据。 慢性肾脏病的分期 慢性肾脏病病人的筛查 1.评估GFR Cockcroft-Gault方程:CCr=[(140-年龄)×体重×(女性)]/(72×SCr) MDRD:CCr=170×(SCr)×(年龄)-×(SUN)-×(白蛋白)×女性) 肌肝清除率,双肾ECT。 2.评价蛋白尿 24H尿蛋白,尿总蛋白/尿肌酐比值。 3.常规 血细胞分析,BG;尿液自动化分析,尿沉渣,尿红细胞形态,尿蛋白电泳;大便常规+OB。 4.凝血功能

凝血功能常规检查(PT,APTT,TT,FG) 5.生化 医保-7-电解质,CA, CO2, GLU, OSMO, 肾功能, 肝功能, ADA ,TBA ,血脂, LPA, CK, LDH, P, MG;血清蛋白电泳;铁蛋白(FERRITIN)。 6.免疫 HCVAb, 梅毒筛选试验, 乙肝三系定性,HBcAb-IGM, HIV-Ab。 ESR, 类风湿因子(RF),C3, C4(ARRAY),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免疫球蛋白测定。 抗核抗体系列测定, ACA, AMA , ASMA, PANCA, CANCA, 抗着丝点抗体测定。 7.肾小管功能 血B2微球蛋白,尿B2微球蛋白,尿莫氏试验。 8.辅助检查 立位胸片(正位),常规十二导心电图检测,肝胆脾脏胰脏彩超检查,双肾双侧输尿管膀胱(前列腺)彩超检查,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左心功能测定、室壁运动分析。 9.骨质疏松方面 腰椎骨密度检查, 股骨骨密度检查,甲状旁腺素。 10.备选检查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液流变学,KUB+IVP,肾动脉彩超,左肾静脉胡桃夹现象彩超,肾脏CT,肾活检。 11.护理医嘱

慢性肾脏病(CKD)定义、诊断及分期

慢性肾脏病(CKD)定义、诊断及分期慢性肾脏病(CKD)定义、诊断及分期 ——KDIGO伦敦研讨会纪要 2009年10月4-6日,慢性肾脏病:改善全球预后(KDIGO)国际机构在英国伦敦召开了慢性肾脏病(CKD)定义、诊断及分期研讨会。其主要目的是汇总全球CKD随访资料,以预后为硬终点,评价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及尿白蛋白与终点事件间关系,对现行CKD诊断和分期系统进行重新评估。 来自全球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位肾脏及全科医师,检验医学、流行病学、统计学专家和社区卫生保健者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这其中既有现行CKD诊断系统的制定和拥护者,也有持不同观点的专家和学者。 唯一受邀参加此次高端学术研讨会的中国大陆学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王海燕教授和王芳医师对此次会议的背景及所获部分成果等内容进行了系统介绍,希望对我国临床医师有所助益。 背景 2002年,美国肾脏病学会(ASN)制定的肾脏病/透析临床实践指南(KDOQI)提出了CKD诊断的全新概念,用以代替既往的“慢性肾损伤”、“慢性肾衰竭”等名称,并制定了分期系统(见右表)。 表2002年KDOQI的CKD分期系统 分期描述根据严重度分类根据治疗分类 肾损伤伴GFR正常GFR?90 T代表移植 1 或升高 肾损伤伴GFR轻度GFR为60~89 2 下降

GFR中度下降 GFR为30~59 3 GFR严重下降 GFR为15~29 4 肾衰竭 GFR<15(或透析) D代表透析 5 注:GFR肾小球滤过率,单位为ml/(min?1.73m2) 2004年,国际肾脏病学会(ISN)的KDIGO采纳了CKD的定义和分期系统并向全球推广,使其分别成为全球肾脏病相关医疗及学术交流的统一疾病分类名词和划分标准。 7年来,CKD领域的新研究不断涌现,尤其是在普通和高危人群中进行的早期CKD流行病学调查,如欧美、我国等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均进行了CKD筛查研究。与2000年相比,目前在Pubmed上可检索到的CKD相关文献已增加1倍以上。肾脏早期评估计划(KEEP)、肾脏和血管终末期疾病预防(PREVEND)等多个CKD随访人群的建立,将有利于进一步明确CKD危险因素和防治措施。 CKD流行病学研究的开展,唤起了公众和非肾脏病专科医师对CKD的关注,提高了CKD是公共卫生问题的意识,推动了CKD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获得了相当的社会效应。 问题 虽然2002年的CKD定义及分期系统堪称CKD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但由于受到当时循证医学证据的限制,仍可能存在不足。随着近年来相关证据的不断积累,对该系统的质疑和争论日益凸显,是否应对其进行修订也被提上日程。 过度诊断, 以KDOQI的CKD定义及分期为依据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CKD的人群患病率为6%,16%,这一比率远高于肾内科医师的日常接诊量,且与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的实际数量亦不成比例;此外,新增的CKD人群主要集中于CKD3期,且以老年人多见。上述结果引发了是否由于CKD的定义导致其患病率被高估的质

慢性肾脏病的饮食指导

慢性肾脏病得饮食指导 一、饮食治疗得重要性 正常肾脏具有形成尿液、排泄代谢废物、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分泌促红素与合成活性维生素D等功能。当肾功能受损后,可出现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贫血、代谢性酸中毒、氮质血症、尿毒症等一系列症状、体症。而饮食治疗可以减少代谢废物得形成,减少有害物质得摄入,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维持良好得营养,减轻肾脏排泄负担,减轻对幸存肾单位得进一步损害,延缓病情 发展,就是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所必不可少得一项基本措施。 什么就是慢性肾功能不全得饮食治疗? 慢性肾功能不全得饮食治疗,并不就是简单得补充营养,而就是通过合理饮食,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发展得速度,减少或缓病人得某些症状,以及某些并发症得出现,同时改善营养状况,不发生营养不良,提高病人得生活质量。 具体来说,饮食治疗得目得在于: 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得发展速度; 减轻氮质等代谢产物在人体内得潴留; 尽量纠正人体内各种氨基酸比例得失调现象。以期达到或接近正氮平衡,防止发生 营养不良; 针对病人得某些症状,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情况; 维持病人得营养需要,提高生活质量、 饮食治疗方案得原则与要求: 热量充足。必须保证充足得热量、每日摄入得热量:30—50千卡/公斤体重。如果热量不足,补充得必需氨基酸会作为能量来源耗掉,不仅不会延缓肾功能不全得进展,反而会造成有害得影响、食物中热量得分布:碳水化合物占65%,脂肪类占30%左右,另外少量来自蛋白质。 低蛋白饮食。限量摄入蛋白质得总量,并且在摄入得蛋白质中以优质蛋白质为主,优质蛋白质占总量50%-70%、全日提供得优质蛋白质尽量均匀分配在全日 三餐中,一次集中摄入,以达到既减轻肾脏负担,有保证身体更好地吸收利用得 目得。 维生素补充充足。维生素参与新陈代谢,为生命活动所必需,应予充分供应,特别 时维生素A、B1、B2、C及叶酸个对肾功能不全者尤为重要、 为什么要低蛋白饮食? 肾功能正常时,食物中得蛋白质经过消化、吸收、分解,其中部分蛋白质、氨基酸被机体吸收利用,以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得需要,还有一部分经过分解产生含氮得废物如尿素氮等,经肾脏由尿液排出体外。

慢性肾脏病蛋白营养治疗专家共识

慢性肾脏病蛋白营养治疗专家共识 近年来,全球终末期肾病患病率持续增长。这与人口老龄化、能够引起肾损害的疾病(特别是糖尿病) 的发病率增加以及透析治疗的普及有关。治疗终末期肾病患者的费用也在增长,这对于全球特别是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经济问题。由全国肾脏病界和糖尿病界专家组成的专家小组在2004 年2 月召开了第一次《慢性肾脏病蛋白营养治疗专家共识》的制定会议,并于2005 年3月对其进行了再修订,旨在指出有关慢性肾脏病(CKD) 病人限蛋白饮食的治疗前景,提供合理的临床饮食治疗方案。 1 营养治疗对CKD 的意义 限制蛋白质饮食是治疗CKD、特别是慢性肾衰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实行低蛋白饮食、尤其极低蛋白饮食治疗时,为防止营养不良,建议给病人同时补充复方α2酮酸制剂或必需氨基酸制剂。已有研究证明,补充复方α2酮酸制剂在延缓肾损害进展上疗效优于必需氨基酸制剂。低蛋白饮食加复方α2酮酸制剂治疗有如下益处: (1) 减轻氮质血症,改善代谢性酸中毒。 (2) 补充机体必需氨基酸,改善蛋白质代谢。(3) 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糖代谢。(4) 提高脂酶活性,改善脂代谢。(5) 降低高血磷,改善低血钙, 减轻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6) 减少蛋白尿排泄,延缓CKD 进展。 2 营养治疗的实施方案 2. 1 透析前非糖尿病肾病病人 2.1. 1 蛋白入量CKD 第1 期[ 肾小球滤过率(GFR) ≥90 ml/ (min?1. 73m2) ] 、2 期[ GFR60~89 ml/(min?1. 73m2) ]原则上宜减少饮食蛋白,推荐蛋白入量0. 8 g/ (kg?d) 。从CKD 第3 期[ GFR < 60 ml/ (min?1. 73m2) ]即应开始低蛋白饮食治疗,推荐蛋白入量0. 6 g/ ( kg ?d ) , 并可补充复方α2酮酸制剂0. 12 g/ (kg?d) 。若GFR 已重度下降[ < 25

慢性肾脏病定义及分期

慢性肾脏病(CKD)的定义及分期 定义:是指肾脏损伤或GFR<60ml/min/1.73m2持续3个月。(1)肾脏损伤(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3个月,可以有或无GFR下降,可表现为下列异常:病理学检查异常;肾损伤的指标阳性:包括血、尿成分异常或影像学检查异常;(2)GF R<60ml/min/1.73m2≥3个月,有或无肾脏损伤证据。 慢性肾脏病病人的筛查 1.评估GFR Cockcroft-Gault方程:CCr=[(140-年龄)×体重×(0.85女性)]/(72×SCr) MDRD:CCr=170×(SCr)0.999×(年龄)-0.176×(SUN)-0.17×(白蛋白)0.318×(0.762女性) 肌肝清除率,双肾ECT。 2.评价蛋白尿 24H尿蛋白,尿总蛋白/尿肌酐比值。 3.常规 血细胞分析,BG;尿液自动化分析,尿沉渣,尿红细胞形态,尿蛋白电泳;大便常规+OB。 4.凝血功能 凝血功能常规检查(PT,APTT,TT,FG) 5.生化 医保-7-电解质,CA,CO2, GLU, OSMO, 肾功能,肝功能, ADA ,TBA ,血脂, LPA, CK,LDH, P,MG;血清蛋白电泳;铁蛋白(FERRITIN)。

6.免疫 HCV Ab,梅毒筛选试验,乙肝三系定性,HBcAb-IGM,HIV-Ab。 ESR,类风湿因子(RF),C3, C4(ARRAY),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免疫球蛋白测定。 抗核抗体系列测定,ACA, AMA , ASMA,PANCA,CANCA,抗着丝点抗体测定。 7.肾小管功能 血B2微球蛋白,尿B2微球蛋白,尿莫氏试验。 8.辅助检查 立位胸片(正位),常规十二导心电图检测,肝胆脾脏胰脏彩超检查,双肾双侧输尿管膀胱(前列腺)彩超检查,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左心功能测定、室壁运动分析。 9.骨质疏松方面 腰椎骨密度检查, 股骨骨密度检查,甲状旁腺素。 10.备选检查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液流变学,KUB+IVP,肾动脉彩超,左肾静脉胡桃夹现象彩超,肾脏CT,肾活检。 11.护理医嘱 测体重qd;测血压、脉搏bid~q8h;低盐低嘌呤饮食;保护双上肢,不打针,不抽血。

膳食纤维与慢性肾脏病的研究进展(完整版)

膳食纤维与慢性肾脏病的研究进展(完整版) 摘要 膳食纤维被誉为传统六大营养素之后的"第七大营养素",是维持人体营养与健康所必需的营养成分。近年来研究显示,膳食纤维的摄入可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本文综述膳食纤维的定义和分类,膳食纤维的摄入量以及在慢性肾脏病的防治作用。 慢性肾脏病(CKD)是指肾脏损伤(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和/或肾小球滤过率(GFR)<60 ml·min-1·1.73 m-2≥3个月[1]。全世界有超过5亿不同程度的CKD患者,其患病率和死亡率高[2],已经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之后,又一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成为全球性重要公共卫生问题。2012年,中国首个CKD流行病学的多中心调查结果发布,我国CKD的总患病率为10.8%[3]。饮食营养治疗是CKD的基础治疗措施之一,通过饮食营养调整,可以达到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的目的,近年也有大量研究显示膳食纤维摄入可以降低CKD的患病率及延缓疾病进展。有横断面研究显示,膳食纤维的摄入量与降低CKD的患病率有关,与尿蛋白的排泄呈显著负相关[4]。适当提高膳食纤维摄入可延缓GFR下降,可降低CKD患者血清的CRP、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硫酸吲哚酚、胆固醇水平[5],但是我国居民的膳食纤维摄入量呈下降趋势[6]。本综述从膳食纤维的定义和分类、膳食纤维的摄入量以及对CKD的防治作用等三方面进行阐述。

一、膳食纤维的定义和分类 1.膳食纤维的定义: 膳食纤维最早是由Hipsley在1953年提出,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膳食纤维的定义一直在讨论和完善中。2008年第30届特殊膳食食品与营养委员会(Codex Committee on Nutrition and Foods for Special Dietary Uses)年会上对膳食纤维的定义达成了共识,定义为"膳食纤维是指10个或10个以上聚合度的碳水化合物聚合物,且该物质不能被人体小肠内的酶水解",主要包括:可食用天然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聚合物;通过物理、化学、酶的方法从天然食物中获得的,基于科学证据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碳水化合物聚合物;或人工合成的,基于科学证据被证实对生理健康有益的碳水化合物聚合物[7]。但是各国基于不同考虑,仍然有很多国家使用"≥3聚合度的碳水化合物为膳食纤维"概念,我国食品标准GB/Z 21922-2008对膳食纤维的定义也同样维持聚合度≥3[8]。 2.膳食纤维的分类: 根据溶解性不同可分为可溶性膳食纤维(SDF)和不溶性膳食纤维(IDF),可溶性膳食纤维包括果胶、树胶、葡聚糖、半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等,主要是发挥代谢功能,如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餐后血糖,降低体内的毒素堆积;不溶性膳食纤维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壳聚糖等,能够

我国慢性肾病发病率10

我国慢性肾病发病率10.8% 远离肥胖就是保护肾脏 肾脏病一直以来都是人们谈之色变的疾病,不仅因为其给日常工作生活带来的诸多不便,更是因为其带来的高额经济负担让普通家庭难以承受,尤其是肾病发展到尿毒症之后,患者和家庭面临的经济和精神负担更加沉重。为提高人们对慢性肾脏病及其相关的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率的认识,经国际肾脏病学会与国际肾脏基金联盟联合提议决定,从2006年起,将每年3月的第二个星期四确定为世界肾脏日。 2017年3月9日,是第12个世界肾脏日。在中国工程院院士陈香美教授的带领下,北京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众多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召开了2017年世界肾脏日科普宣传与学术研讨活动,本届肾脏日的主题是:关注肥胖,保护肾脏。 我国慢性肾病呈“三高一低”式发展 当前,慢性肾病在全球范围内都呈现出发病率升高的趋势,中国也不例外。

中国医师协会张雁灵会长表示,我国目前慢性肾脏病的现状可以用“三高一低”来概括。“三高”是指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医疗消费。首先是高发病率,中国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是10.8%,这个数字和我们自己以及身边所有的人都密切相关,应该引起公众的高度重视。其次是高死亡率,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逐年减退,最终会发展成终末期,目前除了接受透析或肾移植治疗,没有更好的治疗手段。最后是高医疗消费。我国终末期肾病患者数为100-200万,接受透析的患者人数近50万,每名患者每年的透析治疗费用约为6-10万元。目前透析治疗各省医保的报销比例大致在70%-95%之间。无论对于政府还是患者,都将面临巨大的经济负担。 “一低”指公众的认知低,很多人得了慢性肾病却不知道,到察觉出来问题时,肾病已经发展到很严重的程度了。因此,有关慢性肾脏病的常识需要在市民中大力普及。 慢性肾病表现隐匿不易发现 肾脏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在维持机体的新陈代谢,保持内环境、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其发病表现却十分隐匿,甚至很难发现。

慢性肾脏病临床分期

慢性肾脏病临床分期 1.以往根据肾功能受损的不同程度把慢性肾衰竭从轻到重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肾功能不全代偿期:当肾单位受损未超过正常的50%(肌酐清除率50~80ml/min),有贮备的肾功能代偿而不出现血尿素氮等代谢产物增高,血肌酐维持在正常水平,常有夜尿增多外,无任何临床症状。 (2)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肾单位受损超过50%(肌酐清除率50~20ml/min),血肌酐达133~442μmol/L(2~5mg/dl),血尿素氮超过7.1mm01/L(20mg/dl),患者可有无力、纳差、轻度贫血等临床表现。 (3)肾衰竭期:血肌酐升到442~707μmol/L(5~8mg/dl,肌酐清除率降低到20~10ml/min,血尿素氮上升达179~286mmol/L(50~80mg/dl),患者出现贫血、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各系统的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多种临床表现。 (4)尿毒症期:血肌酐达707μmol/L(8mg/dl)以上,肌酐清除率降到10ml/min以下,血尿素氮超过286mmol/L(80mg/dl,患者有明显的酸中毒、贫血及严重的全身各系统症状。 2.近年来根据国际公认的K/DOQI指南,临床按照肾小球滤过率的水平将慢性肾脏病分为5期,其中2~5期为慢性肾衰竭的不同阶段: 1期:肾损害:GFR正常或升高[≥90ml/(min?1.73㎡)]。 2期:肾损害伴GFR轻度下降[60~90ml/(min?1.73㎡)]。 3期:GFR中度下降[30~59ml/(min?1.73㎡)]。 4期:GFR重度下降[15~29ml/(min?1.73㎡)]。 5期:肾衰竭[GFR<15ml/(min?1.73㎡)]。 血尿素氮受诸多因素如蛋白质入量、发热及消化道出血等的影响很大,不能单独作为衡量肾功能受损轻重的指标。血肌酐虽然比较稳定,但在老年人、肌肉萎缩者,其水平偏低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肌酐清除率可作为慢性肾衰竭分期的指标,有利于对患者作出适当的处理。

慢性肾脏病营养治疗专家共识

慢性肾脏病蛋白营养治疗专家共识 发表者:杨爱成(访问人次:962) 一、营养治疗对慢性肾脏病的意义 限制蛋白质饮食是治疗慢性肾脏病(CKD) 、特别是慢性肾衰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施行低蛋白饮食、尤其极低蛋白饮食治疗时,为防止营养不良,建议给病人同时补充复方α- 酮酸制剂或必需氨基酸制剂。但是,已有研究表明,补充复方α- 酮酸制剂在延缓肾损害进展上疗效优于必需氨基酸制剂。研究表明,低蛋白饮食加复方α- 酮酸制剂治疗有如下益处: ①减轻氮质血症,改善代谢性酸中毒; ②补充机体所缺必需氨基酸,改善蛋白质代谢; ③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糖代谢; ④提高脂酶活性,改善脂代谢; ⑤降低高血磷,改善低血钙,减轻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⑥减少蛋白尿排泄,延缓CKD 进展。 [附录1 :CKD 定义及分期] 二、营养治疗的实施方案 (一) 透析前慢性肾脏病(非糖尿病肾病) 病人 1.1 蛋白入量 CKD 第1 、2 期原则上宜减少饮食蛋白,推荐蛋白入量0.8g/ kg·d。从CKD 第3 期起( GFR < 60ml/ min·1.73m2) 即应开始低蛋白饮食治疗,推荐蛋白入量0.6g/ kg·d ,并可补充复方α- 酮酸制剂0.12g/ kg·d。若GFR 已重度下降( < 25ml/ min·1.73m2 ) ,且病人对更严格蛋白限制能够耐受,则蛋白入量还可减至014g/ kg·d左右,并补充复方α- 酮酸制剂0.20g/ kg·d。由于复方α-酮酸制剂含钙(每片含钙50mg) ,因此服药量较大、尤其与活性维生素D 同时服用时要监测血钙,谨防高钙血症发生。在低蛋白饮食中,约50 %蛋白应为高生物价蛋白。2.1 热量摄入 实施低蛋白饮食治疗时, 热量摄入需维持于30 ~35kcal/ kg·d。 3.1 其它营养素 各种维生素及叶酸应充分补充。当出现高磷血症时磷入量应限制在800mg/ d 以下(最佳入量为500mg/ d) 。 (二) 透析前糖尿病肾病病人 1.1 蛋白入量 从出现显性蛋白尿起即应减少饮食蛋白,推荐蛋白入量0.8g/ kg·d。从GFR 下降起,即应实施低蛋白饮食,推荐蛋白入量0.6g/ kg·d ,并可同时补充复方α- 酮酸制剂0.12g/ kg·d。 2.1 热量摄入 实施低蛋白饮食治疗时,病人的热量摄入应基本与前述非糖尿病肾病病人相似,但是,肥胖的2 性糖尿病病人需适当限制热量(总热量摄入可比上述推荐量减少25 0~500kcal/ d) ,直至达到标准体重。由于病人蛋白入量(仅占总热量的~10 %左右) 及脂肪入量(仅能占总热量的~30 %均被限制,故所缺热量往往只能从碳水化合物补充,必要时应注射胰岛素保证碳水化合物利用。 3.1 其它营养素 与非糖尿病肾病CKD 病人要求相同。 [附录2 : GFR 计算公式] (三) 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病人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推荐蛋白入量为112g/ kg·d ,当病人合并高分解状态的急性疾病时, 蛋白入量应增加至113g/ kg·d ;维持性腹膜透析病人推荐蛋白入量

慢性肾脏病定义及分期

慢性肾脏病(CKD的定义及分期 定义:是指肾脏损伤或GFR: 60ml/min/1.73m2持续3个月。(1)肾脏损伤(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3个月,可以有或无GFF下降,可表现为下列异常:病理学检查异常;肾损伤的指标阳性:包括血、尿成分异常或影像学检查异常;(2)GFF^ 60ml/min/1.73m 2> 3个月,有或无肾脏损伤证据。 慢性肾脏病的分期 分期描述2 GFR( ml/min/1.73m ) 1肾损伤,GFR正常或增加卜90 2肾损伤,GFR轻度下降60 ?89 3GFR中度下降30 ?59 4GFR^重下降「15 ?29 5肾衰竭V 15或透析 慢性肾脏病病人的筛查 1. 评估GFR Cockcroft-Gault 方程:CCr=[(140 —年龄)X 体重X (0.85 女性)]/ (72 x SCr) MDR D CCr=170X (SCr)0.999X (年龄厂0.176X (SUN)—0.17X (白蛋白)0.318X (0.762 女性) 肌肝清除率,双肾ECT。 2. 评价蛋白尿 24H尿蛋白,尿总蛋白/尿肌酐比值。 3. 常规 血细胞分析,BG;尿液自动化分析,尿沉渣,尿红细胞形态,尿蛋白电泳;大便常规+OB。 4. 凝血功能 凝血功能常规检查(PT,APTT,TT,FG)

5. 生化 医保-7-电解质,CA, CO2, GLU, OSM0,肾功能,肝功能,ADA ,TBA,血脂, LPA, CK, LDH, P, MG ;血清蛋白电泳;铁蛋白(FERRITIN)。 6. 免疫

HCVAb,梅毒筛选试验,乙肝三系定性,HBcAb-IGM, HIV-Ab 。 ESR,类风湿因子(RF), C3, C4(ARRAY),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免疫球蛋白测定。 抗核抗体系列测定,ACA, AMA , ASMA, PANCA, CANCA,抗着丝点抗体测定。7?肾小管功能 血B2微球蛋白,尿B2微球蛋白,尿莫氏试验。 8. 辅助检查 立位胸片(正位),常规十二导心电图检测,肝胆脾脏胰脏彩超检查,双肾双侧输尿管膀胱(前列腺)彩超检查,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左心功能测定、室壁运动分析。 9. 骨质疏松方面 腰椎骨密度检查,股骨骨密度检查,甲状旁腺素。 10?备选检查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液流变学,KUB+IVP,肾动脉彩超,左肾静脉胡桃夹现象彩超,肾脏CT,肾活检。 11.护理医嘱 测体重qd;测血压、脉搏bid~q8h;低盐低嘌呤饮食;保护双上肢,不打针,不抽血。

最新常 见 肾 脏 疾 病 的 诊 断 标 准

常见肾脏疾病的诊断标准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临床分型: (一)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 1.起病焦急,病情轻重不一。 2.一般有血尿(镜下及肉眼血尿),蛋白尿,可有管型尿(如红细胞管型、颗粒管型等)。常有高血压及水钠潴留症状(如水肿等),有时有短暂的氮质血症。B超检查双肾无缩小。 3.部分病例有急性链球菌或其他病原微生物的前驱感染史,多在感染后1-4周发病。 4.大多数预后良好,一般在数月内痊愈。 (二)急骤进行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进性肾炎) 1.起病急,病情中,进展迅速,多在发病数周或数月内出现较重的肾功能损害。 2.一般有明显的水肿、血尿、蛋白尿、管型尿等,也常有高血压及迅速发展的贫血,可有肾病综合征表现。 3.肾功能损害呈进行性加重,可出现少尿或无尿。如病情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常于数周至数月内需以替代疗法延长生命。 (三)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 1.起病缓慢,病情迁延,临床表现可轻可重,或时轻时重。随着病情发展,可有肾功能减退、贫血、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出现。 2.可有水肿、高血压、蛋白尿、血尿及管型尿等表现中的一项(如血尿或蛋白尿)或数项。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有时可伴有肾病综合征或重度高血压。 3.病程中可有肾炎急性发作,常因感染(如呼吸道感染)诱发,发作时有类似急性肾炎之表现。有些病例可自动缓解,有些病例出现病情加重。 (四)隐匿性肾小球疾病(无症状性血尿或蛋白尿) 1.无急、慢性肾炎或其他肾脏病病史,肾功能基本正常。 2.无明显临床症状、体征,而表现为单纯性蛋白尿或(和)肾小球源性血尿。 3.可排除非肾小球性血尿或功能性血尿。 4.以轻度蛋白尿为主者,尿蛋白定量<1.0g/24h,但无其它异常,可称为单纯性蛋白尿。以持续或间断镜下血尿为主者,无其它异常,相差显微镜检查尿细胞以异常为主,可称为单纯性血尿。 (五)肾病综合征 1.大量蛋白尿(>3.5g/24h); 2.低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30g/h); 3.明显水肿; 4.高脂血症。 上述四条,前两者为必要条件。 常见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诊断标准 急性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中国慢性肾脏病患病率分析及血液透析

中国慢性肾脏病患病率分析及血液透析

中国慢性肾脏病患病率分析及血液透析 市场前景展望 美国肾脏病基金会专家组将慢性肾脏病分为五期。其中晚期肾病患者需要依靠长期透析治疗以替代正常的肾功能,否则就将在几日之内死亡。 美国对慢性肾病的分类 分期特征肾小球率过滤水平防治目标-措施 1 肾损害伴GFR正常或升高≥90 CKD 诊治;缓解症状;延缓CKD 进展 2 肾损害伴GFR轻度降低60-89 评估、延缓CKD 进展;降低CVD 患病风险 3 GFR中度降低30-59 减慢、延缓CKD 进展;评估、治疗并发症 4 GFR重度降低15-29 综合治疗;透析前准备 5 ESRD (终末期肾病)<15 如出现尿毒症,需及时替代治疗 资料来源:产业信息网整理 亚洲是终末期肾病的高发地区,以日本、台湾为代表的发达地区,终末期肾病的点患病率显著高于其他国家。中国由于无法得到有效治疗和统计不全问题,点患病率显著小于可比国家。 各国ESRD 患病率统计 患病率1999年2008年CAGR 澳大利亚585 803 3.60% 日本1443 2126 4.40% 挪威555 816 4.40% 瑞士691 872 2.60% 美国1295 1752 3.40% 智利567 1065 7.30% 马来西亚294 743 10.80% 墨西哥276 1030 15.80% 韩国503 1032 8.30% 台湾1401 2311 5.70% 土耳其252 753 12.90% 中国79.1 资料来源:产业信息网整理

1999 年,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分会进行了第一次的ESRD 登记工作:点患病率是每百万人口33.6;年发病率是每百万人口15.3。但应答率小于50%,报告的发病率和患病率比实际要低很多。 2008 年底,中国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中心管理分会进行的这次登记工作中,点患病率估计可以达到每百万人口79.1,年发病率是每百万人口36.1。由于有4 个省份没有应答,且实际参加登记的透析单位并不全面,导致我国统计结果显著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 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 是指各种肾脏病导致肾脏的上述三大功能渐进性不可逆性减退,直至功能丧失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和代谢紊乱所组成的临床综合征。导致慢性肾衰竭的原发性疾病很多,主要包括慢性肾炎、高血压和糖尿病等。 慢性肾衰竭原发病占比统计 1991-1995年1996-2000年2001-2005年2006-2010年总例数 例数占比例数占比例数占比例数占比例数占比 慢性肾炎233 56.69 291 57.17 350 55.91 399 51.35 1273 54.80 高血压39 9.49 47 9.23 76 12.14 106 13.64 268 11.54 糖尿病27 6.57 39 7.66 60 9.58 108 13.90 234 10.07 肾盂肾炎31 7.54 32 6.29 30 4.79 22 2.83 115 4.95 多囊肾14 3.41 18 3.54 18 2.88 26 3.35 76 3.27 肾缺血10 2.43 16 3.14 19 3.04 27 3.47 72 3.10 泌尿系结 11 2.68 12 2.36 16 2.56 18 2.32 57 2.45 石 前列腺增 8 1.95 14 2.75 16 2.56 26 3.35 64 2.76 生 红斑狼疮10 2.43 12 2.36 14 2.24 12 1.54 48 2.07 痛风肾病 4 0.97 7 1.38 8 1.28 14 1.80 33 1.42 药物肾损 5 1.22 4 0.79 3 0.48 5 0.64 17 0.73 害 肝炎后肝 4 0.97 3 0.59 4 0.64 6 0.77 17 0.73 硬化 过敏性紫 3 0.73 3 0.59 3 0.48 2 0.26 11 0.47 癜 泌尿系结 4 0.97 2 0.39 2 0.32 2 0.26 10 0.43 核 多发性骨 3 0.73 4 0.79 0 0.00 4 0.51 11 0.47 髓瘤 其他 5 1.22 5 0.98 7 1.12 0 0.00 17 0.73 总计411 100.00 509 100.00 626 100.00 777 100.00 2323 100.00 资料来源:产业信息网整理

肾脏病新进展

2012年肾脏病新进展 文章作者:刘志红,章海涛,李世军,龚德华,俞雨生,谢红浪, 秦卫松 肾脏病学在2012年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不仅一系列重要的临床诊疗指南得到公布或更新,对临床起到了良好的指导实践作用,并且一些重要的肾脏疾病如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得到了重新的定义和分类,而一些新技术和新型治疗药物也开始在临床上得到推广和应用。 一、一系列重要的临床诊疗指南得到公布或更新 在2012年度,一系列重要的肾脏病诊疗指南被公布或得到更新。其中包括改善全球肾脏疾病预后组织(Kidney Disease 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KDIGO)公布的肾小球肾炎临床实践指南和急性肾损害临床实践指南、美国风湿病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ACR)公布的狼疮性肾炎筛查和治疗处理指南、欧洲风湿病联盟(European League Against Rheumatism,EULAR)及欧洲肾脏病协会-欧洲透析与移植协会(European Renal Association–European Dialysis and Transplant Association,ERA-EDTA)共同公布的成人及儿童狼疮性肾炎的推荐治疗指南等,而KDOQI(Kidney Disease Outcomes Quality Initiative)也更新了糖尿病和慢性肾脏疾病临床实践指南。这些指南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深度推广和解读,这必将有效提高中国及全球肾脏病的诊疗水平。

KDIGO肾小球肾炎临床实践指南涵盖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肾炎。指南根据循证医学证据,明确了多种肾小球肾炎的治疗指征,规范了治疗方法和疗程。 其中指南在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的治疗中明确指出,LN的治疗必须以组织学改变为基础,而治疗目的是为了获得临床完全缓解。氯喹被推荐用于所有LN患者,最大剂量6~6.5mg/kg。以III或IV型为代表的弥漫增殖性LN肾炎的治疗分为初始治疗和维持治疗,指南推荐使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CTX)或霉酚酸酯(MMF)作为初始治疗方案;在达到诱导缓解后,推荐使用小剂量激素联合硫唑嘌呤(AZA,1.5~2.5mg/kg/d)或MMF(1~2g/d,分次服用)维持治疗。 KDIGO公布的急性肾损害临床实践指南确定了急性肾损害(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定义、分期、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指南不推荐使用利尿剂、小剂量多巴胺及重组人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1)预防或治疗AKI;不主张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抗感染治疗;呼吁重视造影剂导致的AKI (Contrast induced AKI,CI-AKI),如对糖尿病肾病及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使用造影剂检查时应慎重,推荐使用等渗或低渗碘造影剂,避免高渗造影剂导致的CI-AKI。 指南还推荐使用等张生理盐水扩容治疗,不主张口服液体治疗。对于AKI的透析干预治疗,指南虽然没有提出循证学依据,但认为当

慢性肾脏病的分期及防治

慢性肾脏病的分期及防治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内科330006 涂卫平危志强 慢性肾脏病 (chronic kidney diseases CKD)已逐渐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慢性非传 染性疾病。有关资料显示,我国CKD的患病率约9.4%。目前,慢性肾脏病在我国呈现“三高 一低”的状态,即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医疗费、低知晓率。因此,加速开展对慢性肾脏 病的筛查和防治,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 1.慢性肾脏病的定义和分期 在美国肾脏病基金会(NKF)公布的K/DOQI有关CKD评估、分类和分层的临床实践指南中, 提出了CKD及其分期的概念。 1.1. CKD的定义: 慢性肾脏病(CKD)是指肾脏损害(kidney damage)或肾小球滤过率(GFR) 低于60 ml/min/1.73m2持续至少3个月;肾脏损害是指肾脏病理学检查异常,或肾损害的实验 室检查指标(如血、尿成分或影像学检查)异常。 1.2. CKD的分期及防治目标(见表1)。 表1. 美国KDOQI专家组对CKD分期方法的建议 分期特征GFR水平防治目标-措施 (ml/min/1.73m2) 1. 肾损害伴GFR正常或升高 90 CKD诊治;缓解症状; 延缓CKD进展 2 肾损害伴GFR轻度降低60-89 评估、延缓CKD进展 降低CVD)患病危险; 3 GFR中度降低30-59 减慢CKD进展; 评估、治疗并发症 4 GFR重度降低15-29 综合治疗;透析前准备 5 ESRD(终末期肾病)<15 如出现尿毒症,需及时替代治疗* *注:透析治疗的相对指征为GFR=8-10 ml/min,绝对指征为GFR < 6 ml/min;但对晚期糖尿病肾病,则透析治疗可适当提前至10-15 ml/min。 CKD的概念一经提出即受到了广泛关注,它将肾损害及GFR的水平作为CKD诊断、分期的重 要依据,而淡化了基础疾病。CKD定义可以促进CKD的早期发现,并且根据GFR诊断CKD,进行 病情程度分级,从而制定相应的防治计划。 CKD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所有各种类型的慢性肾脏疾病的统称,它不能代替具 体肾脏疾病的诊断。 2.慢性肾脏病的防治 2.1.加强卫生宣教,筛查高危人群,重视早期防治 众所周知,CKD发病率高,而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或没有症状。因此,加强各层面人群 的卫生宣教和健康筛查对CKD的预防和早期治疗意义重大,具体措施有:①.对正常人群,

GFR慢性肾病分期(仅供参考)

肾小球滤过率(GFR)的估计 1、Cockcroft-Gault公式: Ccr=(140-年龄)×体重(kg)/72×Scr(mg/dl) 或 Ccr=[(140-年龄)×体重(kg)]/[0.818×Scr(umol/L)] 内生肌酐清楚率计算过程中应注意肌酐的单位女性按计算结果×0.85 2、简化MDRD公式: GFR(ml/min1.73m2)=186×(Scr)-1.154×(年龄)-0.203×(0.742女性) 注:Ccr为内生肌酐清除率;GFR为肾小球滤过率;Scr为血清肌酐(mg/dl);年龄以岁为单位;体重以kg为单位。 c-aGFR(ml/min·1.73m2)=186×血肌酐-1.154×年龄-1.154×[女性×0.742] ×[中国人×1.233]。 血肌酐的单位换算:1mg/dL=88.41umol/L 血糖换算: 1mmol/L=18mg/dL 表慢性肾脏病的分期

分期描述GFR[ml/(min·1.73m2 说明 1 肾损伤指标(+),GFR正常>90 GFR无异常,重点诊治原发病 2 肾损伤指标(+)GFR轻度降60?89 减慢CKD进展,降低心血管病风险 3 GFR中度降30?59 减慢CKD进展,评估治疗并发症 4 GFR重度降15?29 综合治疗,治疗并发症 5 肾衰竭<15或透析透析前准备及透析治疗 肾小球滤过率的计算公式 正常成人,本指标应大于90毫升/分钟,低于60毫升/分钟时目前就认为已经处于慢性肾衰疾病三期的状态,需要认真进行治疗了。小于15毫升/分钟时应开始进行透析治疗。GFR测定较为复杂,现多采用计算的方法。公式如下: GFR=(140-年龄)*体重 / 肌酐浓度(ml/dl)*72。女性在此基础上再乘以0.85。 肾小球滤过率意义 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浆流量的比值称为滤过分数。每分钟肾血浆流量约660ml,故滤过分数为125/660×100%≈19%。这一结果表明,流经肾的血浆约有1/5由肾小球滤入囊腔生成原尿。肾小球滤过率和滤过分数是衡量肾功能的指标。成人 80~120ml/min;新生儿 40~65ml/min。内生肌酐清除率公式为Ccr=(140-年龄)×体重(kg)/72×Scr(mg/dl) 或Ccr=[(140-年龄)×体重(kg)]/[0.818×Scr(umol/L)] 内生肌酐清楚率计算过程中应注意肌酐的单位女性按计算结果×0.85。注:Ccr(内生肌酐清除率) Scr(血肌酐)

慢性肾脏病患病率

2014年中国慢性肾脏病患病率分析及血液透析市场前景展望【原创】 2014年04月25日 11:2913593人浏览字号:T|T 美国肾脏病基金会专家组将慢性肾脏病分为五期。其中晚期肾病)患者需要依靠长期透析治疗以替代正常的肾功能,否则就将在几日之内死亡。 美国对慢性肾病的分类 资料来源:产业信息网整理 亚洲是终末期肾病的高发地区,以日本、台湾为代表的发达地区,终末期肾病的点患病率显著高于其他国家。中国由于无法得到有效治疗和统计不全问题,点患病率显著小于可比国家。 各国ESRD 患病率统计

资料来源:产业信息网整理 1999 年,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分会进行了第一次的ESRD 登记工作:点患病率是每百万人口33.6;年发病率是每百万人口15.3。但应答率小于50%,报告的发病率和患病率比实际要低很多。 2008 年底,中国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中心管理分会进行的这次登记工作中,点患病率估计可以达到每百万人口79.1,年发病率是每百万人口36.1。由于有 4 个省份没有应答,且实际参加登记的透析单位并不全面,导致我国统计结果显著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 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 是指各种肾脏病导致肾脏的上述三大功能渐进性不可逆性减退,直至功能丧失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和代谢紊乱所组成的临床综合征。导致慢性肾衰竭的原发性疾病很多,主要包括慢性肾炎、高血压和糖尿病等。 慢性肾衰竭原发病占比统计

资料来源:产业信息网整理 随着我国老龄社会的到来,高血压、高血糖等疾病的高发导致慢性肾病的发病率持续上升。我国慢性肾病的发病率高达11%,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区别于欧美国家,目前肾小球肾炎是引起中国人尿毒症的主要原因,但由糖尿病和高血压引起慢性肾衰竭透析患者人数不断增加,逐步成为主流。 中国透析市场理论市场规模巨大

(完整版)慢性肾脏病预防及饮食篇

慢性肾脏病预防篇 淮北人民医院肾内科王苏杭 一.什么是肾脏病 当我们的肾脏出现损伤,无法清除体内的废物及多余水分或受到病菌的侵害,我们的肾脏就病了。许多原因如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糖尿病、高血压、肾结石、狼疮性肾炎等都会引起慢性肾脏病。一旦发生后,肾脏功能的损害由轻到重,知道完全衰竭为止,一般是不可恢复的。但是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能够阻止慢性肾脏病恶化的进程。 二.平常如何防治肾脏病 慢性肾脏病已经成为世界公认“隐形杀手”,如果我们做好早期防治能大幅度降低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 (一)对无肾病的人群预防措施有: 1.减少盐的摄入,饮食清淡,平衡膳食。 2.适当饮水,不憋尿,戒烟,避免酗酒。 3.有计划坚持体育锻炼,控制体重,避免感冒。 4.咽部,扁桃体发炎时,需立即在医生指导下采用抗生素彻底治疗,否则链球菌感染宜诱发肾脏疾病。 5.避免滥用药物,多种药物和化学读物均可导致肾损害。 6.妇女怀孕前应检查有无肾脏病及肾功能损害情况,如有上述情况,应与专科医师研讨可否怀孕。 7.定期做尿常规检查与肾功能检查。亦可同时做肾脏超声检查。

(二)对高危人群如糖尿病,高血压病等患病人群进行积极治疗,防止慢性肾 脏病的发生。 1.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肥胖和高血脂等。 2.针对相关疾病,合理饮食。 3.严格控制自身血压,血糖,血脂和血尿酸等指标在正常范围内。 4.至少每半年一次检测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及肾功能,以便发现早期肾损害。 (三)对早期肾病患者应积极治疗,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控制蛋白尿水平。 1.积极控制原发性肾脏病,控制蛋白尿水平。 2.低蛋白饮食,同时防止营养不良。 3.避免或及时纠正慢性肾病急性加重的危险因素。 4.积极治疗肾功能损害导致的并发症。 5.调整情绪,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6.坚持治疗和随访。 慢性肾脏病饮食篇 一.饮食治疗的重要性 饮食的控制计划,是慢性肾脏病的一种基本治疗方式,可以减轻肾脏负荷,减轻症状,延缓疾病的进展,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