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各地区经济发展评价

各地区经济发展评价

各地区经济发展评价
各地区经济发展评价

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承诺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细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参赛队员(签名) :

队员1:

队员2:

队员3:

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

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编号专用页

选择的题号: B

(以下内容参赛队伍不需要填写)

竞赛评阅编号:

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题目:各地区经济发展评价

【摘要】

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资源市场竞争不断地增大,中国的经济实力及综合国力水平近几年时间里都有了大幅度的发展。在经济发展水平向前推进的同时,也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受到自然条件、资源条件、人口数量、政策等影响,产生了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

我们根据2011年的统计数据,先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处理后不用再考虑单位的问题。再对各地区发展经济水平采用因子分析,选取具有决定性的关键因子,根据所得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内部的研究,找出控制所有变量的少数几个变量去描述原始变量之间的相似关系。通过对指标的分析和最后得到的综合因子得分,可以从中看出全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

在因子分析基础上,根据得出影响经济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提取出的两个因素(人均GDP和第三产业)作为聚类分析的指标,运用SAS软件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通过分析元素的指标值来分辨元素之间的差距。按照经济发展水平,把31个地区分成四大类,每一类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差不是很大,可以采用类似或同样的措施去发展。根据这四类的情况,我们提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标准化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一、背景

当今世界已步入了全球性经济大协作,资源市场大竞争,经济循环一体化时代。中国的经济实力及综合国力水平在近几十年的时间里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经济发展水平向前推进的同时,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受到自然条件,资源条件,人口数量,政策等影响,产生了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

地区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地区从贫困、落后的状态向经济化及社会生活化发展的过程。如何客观、正确的地评价各地区的经济状况,选择正确的发展方向,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是实现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国社会主义现在化建设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建立在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所以经济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以问题的关键。

我国虽然国土辽阔,但却是一个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资源与环境状况在各地区差异非常大。因受到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我国各地的发展水平存存在很大差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不平衡的状态。在国家规划下下一步发展战略及出台相关政策时,急需对各个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综合实力做出评价。

二、问题的重述

中国作为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实力及综合国力水平在近几十年的时间里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经济实力的不断攀升,以及经济增长速度的持续加速,令中国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所关注的焦点。在制定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之后,在经济发展水平向前推进的同时,也产生了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国家为了实现各地区的均衡发展,首先需要了解各地区的发展状况,才能采取一系列相应的解决方案。

三、问题的分析

影响城镇化水平的因素是很多的,建立模型目的是为了解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根据模型的结果,提出合理的建议。2011年的表中数据众多,为更好的比较和评估,从中找出来9个具有代表性的数据作为经济因素,分别为GDP(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元),进出口总额(万美元)第一产业(亿元),第二产业(亿元),第三产业(亿元),工业总产值(亿元),储蓄总额(亿元),人均GDP(元),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通过SAS软件计算所选指标,得出样本的因子得分,从而找到与原始变量的相关性,更合理地揭示了影响经济发展水平的因素。

再根据找到的指标用SAS进行聚类,把31个地区,根据经济发展状况相似的分成一类,便可针对这一类地区提出一些建议,适合它们发展。

四、模型的假设

(1)收集的数据真实可靠。

(2)一定时期内经济政策不会有较大的调整。

(3)一定时期内不会爆发较大的自然灾害。

第1 页共4 页

第 2 页 共

5 页 五、符号说明

符号 符号的意义 GDP

国内生产总值 Gd 固定资产投资 GY

工业总产值 JC

进出口总额 DYCY 第一产业 DECY

第二产业 DSCY 第三产业 RJ

人均GDP

i f 31各地区(1,2,,31i =)

i y

标准化值(1,2,

,31i =)

x

平均值 s

标准差

六、模型的建立和求解

1.数据的处理

在建立模型之前,首先对数据进行分析。所给的所有数据数值过大,单位不同意,会导致在后面的分析结果存在很大的误差,提出错误的建议。为了减小误差,使建议更符合实际,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1.1标准化处理

统计学原理告诉我们,要对多组不同量纲的数据进行比较,可以先将它们标准化转化成无量刚的标准数据。而综合评价就是要将多组不同的数据进行综合,因而可以借助于标准化方法来消除数据量纲的影响。标准化(Z-score )公式为:

i i x x

y s

-=

第 3 页 共

6 页 上式中:

1

1n

i i x x n -=∑

()

2

1

11n

i i s x x n -=--∑

通过对数据的选取并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处理后的数据见附录一。 2 .因子分析模型

2.1因子分析法简介

因子分析的基本目的就是用少数几个因子去描述许多指标或因素之间的联系,即将相关比较密切的几个变量归在同一类中,每一类变量就成为一个因子(之所以称其为因子,是因为它是不可观测的,即不是具体的变量),以较少的几个因子反映原资料的大部分信息。

2.2因子分析法的一般步骤

(1)计算k x 及k s (,1,2,

,k j m =),建立基本方程组。

(2)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因子载荷阵A 。

(3)方差极大正交旋转,对变量系数极值化(尽量趋于0或1)。 (4)得到因子得分函数,计算样本因子得分。 2.3因子分析模型

由于问题的个数较多,不便于分析排序,因此,考虑先做因子分子找出影响各地区经济的共同因子,在计算因子得分,通过因子分析得分来分析各地区评价经济的关键因素。

用SAS 软件对九个和经济有关的因素(GDP ,固定资产投资,城工业总产值,进出口总额,储蓄总额,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人均GDP )的数据进行处理(具体数据见附录一)。

Eigenvalues of the Correlation Matrix: Total = 9 Average = 1

Eigenvalue Difference Proportion Cumulative

1 6.90502074 5.60729656 0.767

2 0.7672 2 1.29772417 0.80924975 0.1442 0.9114

3 0.48847442 0.34662689 0.0543 0.9657

4 0.14184753 0.05160472 0.0158 0.981

5 5 0.09024281 0.04499835 0.0100 0.9915

6 0.04524446 0.01680478 0.0050 0.9965

7 0.0284396

8 0.02566622 0.0032 0.9997 8 0.00277346 0.00254074 0.0003 1.0000

9 0.00023272 0.0000 1.0000

2.3.1 特征值(因子贡献率)

运行结果显示了7个因子对应的特征值、因子贡献率等。通常确定因子个数时,要求因子累计贡献率大于80%,结果表明应该选取2个因子,记为F1,F2 ,贡献率分别为76.72%,14.42%.

2.3.2确定因子载荷阵系数,得到初始的特征向量。

Factor Pattern

Factor1 Factor2

GDP 0.99702 -0.03229

gd 0.87199 -0.29471

gy 0.98618 -0.10780

jc 0.82571 0.38352

cx 0.94405 0.15058

dycy 0.71909 -0.63930

decy 0.98555 -0.12323

dscy 0.95633 0.18670

rj 0.44951 0.75478

由于对应实际问题,公共因子的实际意义不好解释,因此考虑将指标的系数极值化,即让系数趋于1或0,趋于1说明公共因子与该指标密切相关,趋于0时,说明相关程度很低,由此,要做因子旋转实现系数的极值化。

因子旋转程序运行结果如下:

The FACTOR Procedure

Rotation Method: Varimax

Orthogonal Transformation Matrix

1 2

1 0.83616 0.54848

2 -0.54848 0.83616

第4 页共7 页

Standardized Scoring Coefficients

Factor1 Factor2

GDP 0.13438 0.05839

gd 0.23015 -0.12062

gy 0.16498 0.00888

jc -0.06210 0.31270

cx 0.05068 0.17201

dycy 0.35728 -0.35480

decy 0.17143 -0.00112

dscy 0.03690 0.19626

rj -0.26458 0.52204

Orthogonal Transformation Matrix表示因子旋转阵,Rotated Factor Pattern 为旋转后得到的因子载荷. Standardized Scoring Coefficients为因子得分系数结果于是得到因子式为

F1=O.01348GDP+0.23015GD+0.16498GY-0.06210JC+0.05068CX+0.35728DYCY

+0.17143DECY+0.03690DSCY-0.26458RJ

F2=0.05839GDP-0.12062GD+0.00888GY+0.31270JC+0.17201CX-0.35480DYCY

-0.00112DECY+0.19626DSCY+0.52204RJ

第一公因子F1主要体现GDP,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总产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第二公因子F2主要体现进出口总额,储蓄总额,第三产业的总数,人均GDP。

根据以上得到的因子得分函数,可以计算各个样本两个因子的得分。

具体因子得分见附录四;

因子得分表为31个样本的9个指标,以及2个公共指标得分,因子F1中山东

得分最高,说明该地GDP,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总产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发展水平高于其他地区,其次是江苏,广东,河南地区。因子F2中的分最高的是广东和上海,其次是福建和江苏,该地区的进出口总额,储蓄总额,第三产业的总数,人均GDP水平较高,得分最低的宁夏,云南,贵州和甘肃地区。

3. 聚类分析模型

3.1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就是分析如何对样品(或变量)进行量化分类的问题。通常聚类分析分为Q型聚类和R型聚类,Q型聚类是对样品进行分类处理,R型聚类是对变量进行分类处理。

本题中我们根据因子分析法找到的关键因素,取人均GDP、第三产业两个因素作为聚类指标,利用系统聚类法对其进行聚类分析。

系统聚类法的基本思想是:距离相近的样品(或变量)先聚成类,距离相远的后聚

第5 页共8 页

第 6 页 共

9 页 成类过程一直进行下去,每个样品(或变量)总能聚成合适的类中。系统聚类法过程是:假设总共有n 个样品(或变量),第一步将每个样品(或变量)独自聚成一类,共有n 类;第二步根据所确定的样品(或变量)“距离”公式,把距离较近的两个样品(或变量)聚合为一类,其他的样品(或变量)仍各自聚为一类,共聚成n-1类;第三步将“距离”最近的两个类进一步聚成一类,共聚成n-2;......;以上步骤一直进行下去,最后将所有的样品(或变量)聚成一类。为了直观地反映以上的系数聚类过程,可以把整个分类系统地画成一张谱图。所以有时系统聚类也为谱系分析。

3.2聚类分析前的一般步骤

(1)确定聚类类型,对样品聚类称Q 型,对变量聚类称R 型。 (2)数据预处理,变换数据。

(3)为了将样品进行分类,研究样品之间的关系。

①用相似系数,性质相近的相似系数的绝对值越接近与1,彼此不相关的相似系数绝对值越接近0

②计算距离,将样品视为P 维空间的一点,通过计算不同样品的距离,距离近的视为一类,距离远的归为不同类。 (4)计算距离矩阵或相似系数矩阵D 。

3.3聚类分析的一般步骤

(1)每个样本独自成类,{}(1,2,

,)i i G X i n ==。

(2)由距离矩阵或相似性系数矩阵D ,找到当前最小的,i j D ,并将类i G ,j G 合为一类得到一个新类{,}r i j G G G =。

(3)重新计算类间的距离,得到新的矩阵D 。 (4)重复第(2)步直到全部合为一类。

3.3.1聚类过程

Cluster History

T

i NCL --Clusters Joined--- FREQ SPRSQ RSQ ERSQ CCC PSF PST2 e

30 f8 f27 2 0.0000 1.00 . . 2234 .

29 f16 f18 2 0.0001 1.00 . . 767 .

28 f21 f29 2 0.0001 1.00 . . 595 .

27 f24 f28 2 0.0002 1.00 . . 428 .

26 CL30 f22 3 0.0002 .999 . . 374 11.3

25 f12 f20 2 0.0002 .999 . . 323 .

24 f4 CL26 4 0.0002 .999 . . 298 2.6

23 CL28 f30 3 0.0004 .999 . . 262 3.9

22 f3 f17 2 0.0004 .998 . . 241 .

21 CL29 f23 3 0.0004 .998 . . 225 5.7

20 f1 f9 2 0.0005 .997 . . 216 .

19 f6 f13 2 0.0006 .997 . . 204 .

18 CL27 f25 3 0.0006 .996 . . 198 3.4

17 CL23 f31 4 0.0007 .995 . . 190 3.2

16 CL24 f7 5 0.0009 .995 . . 182 6.0

15 f14 CL21 4 0.0014 .993 . . 166 5.3

14 CL22 CL15 6 0.0020 .991 . . 146 3.5

13 CL17 f26 5 0.0034 .988 . . 121 8.6

12 f5 CL19 3 0.0036 .984 . . 107 6.3

11 CL16 CL25 7 0.0040 .980 . . 98.8 12.7

10 f10 f19 2 0.0048 .975 . . 92.5 .

9 f11 f15 2 0.0052 .970 . . 89.4 .

8 CL20 f2 3 0.0149 .955 . . 70.2 32.2

7 CL11 CL13 12 0.0160 .939 . . 61.9 15.8

6 CL10 CL9 4 0.0228 .916 .904 0.90 54.9 4.6

5 CL14 CL12 9 0.0375 .879 .874 0.2

6 47.2 30.9

4 CL

5 CL7 21 0.0649 .814 .829 -.58 39.4 17.1

3 CL

4 CL18 24 0.0971 .717 .753 -1.1 35.

5 15.5

2 CL8 CL6 7 0.1327 .584 .596 -.21 40.8 13.8

1 CL

2 CL

3 31 0.5843 .000 .000 0.00 . 40.8

Cluster History表示聚类过程,NCL表示当前系统存在的总个数,Clusters Joined 表示当前加入编号。

3.3.2动态聚类图

第7 页共10 页

factory

f1

f9

f2

f10

f19

f11

f15

f3

f17

f14

f16

f18

f23

f5

f6

f13

f4

f8

f27

f22

f7

f12

f20

f21

f29

f30

f31

f26

f24

f28

f25

0.00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550.60

Semi-Partial R-Squared

图1 动态聚类图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到结果,将全国31个地区可分为4类。

第一类:北京,上海,山东,浙江等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第二类:江西,河北,湖北,湖南,四川,福建,辽宁,内蒙古。该组地区为经济水平

发展较好的省市。可以看出东部地区发展水平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

第三类:山西,黑龙江,陕西,吉林,安徽,广东,重庆,青海,宁夏,新疆为经济发

展水平较差的地区,该些省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较远。

第四类:贵州,甘肃和云南。这些都为西部地区,是全国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地区,该

省份经济产量少,各项指标均在全国的后列。

第8 页共11 页

七、模型的改进

(1)在因子得分时,采用的是最小二乘法,此法有可能会失效。

(2)因子分析只能面对综合性的评价。同时对数据的数据量和成分也有要求。

(3)在样本数据较大时,要得到聚类结论很困难,由于相似性是根据实验对象的反应来建立反应实验对象间的内在关系的指标,而现实中有时尽管从实验对象发现他们之间有密切关系,但事物之间却无任何内在联系,此时,要根据专业知识来聚类分析结果。

八、政策性建议

第一.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经济逐渐从供给约束转化为需求约束,消费对经济拉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尤其是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投资和进口对经济的拉动力迅速下降,进一步证明了消费需求才是经济增长的真正而持久的原动力。扩大农民消费不仅可以有效地化解和消除当前相对过剩的生产能力,而且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创造就业机会,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这是当前我国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增长的关键所在。

第二.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推进中部地区崛起以及支持东部地区经济开放等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根据不同阶段经济发展的特点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行细化和调整,使其有效地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

第三.根据各个地区的比较优势,给予不同的政策倾斜及技术支持,引导不同地区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加速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

第四.西部地区长期以来处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低谷”, 要解决长期以来形成的低谷现象,关键在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形成城乡之间不公平的制度因素,从根本上缩小和消除城乡差距。

第五.完善中西部地区各种保障制度,提供优惠政策,为中西部引进优秀人才,推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可能达到绝对的平衡,但是如果让地区发展水平差距持续拉大,区域间长期不可协调发展,必将对整个国家和谐、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地负面影响,因此,各政府应高度重视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并采取一定的有效的措施,解决差距拉大的问题,逐渐缩小区域间差异,实现全国整体和谐、可持续发展。

第9 页共12 页

九、参考文献

[1]余家林,肖枝红,多元统计及SAS应用,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64-74。

[2]汪小银周保平,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3]李新蕊,2007.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的比较与应用,山东教育学报。6

[4]谢金星,2006,数学模型,第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5]黄燕,吴平,2006.SAS统计分析及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附录

第10 页共13 页

附录一: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

地区ZGDP

(亿

元)

Z居民

消费水

平(元)

Z固定

资产投

资(亿

元)

Z城镇

单位职

工平均

工资

(元

Z工业

总产值

(亿

元)

Z进出

口总额

(万美

元)

Z储蓄

总额

(亿

元)

Z第一

产业

(亿

元)

Z第二

产业(亿

元)

Z第三

产业(亿

元)

Z农村

居民人

均收入

(元)

Z城镇

居民人

均可支

配性收

入(元)

Z人均

GDP

(元)

北京-0.043

03

2.3280

2

-0.5788

5

3.2390

3

-0.703

72

0.0548

9

0.9280

7

-1.2683

7

-0.6873

6

0.9366

2.3896

5

2.2927

6 2.04164

天津-0.417

17

1.2183

7

-0.3602

1

1.3743

4

-0.325

41

-0.0268

6

-0.564

68

-1.2470

1

-0.3730

1

-0.3026

1

1.5944

3

1.1772

7 2.33357

河北0.5822

4

-0.503

68

1.0087

5

-0.5397

4

0.6813

9

-0.1545

8

0.7786

2

1.2509

4

0.6669

8

0.2635

6

-0.118

75

-0.4316

9

-0.1914

4

山西-0.422

44

-0.473

34

-0.3594

1

-0.1709

2

-0.241

38

-0.4697

1

-0.067

32

-0.8088

5

-0.2708

8

-0.5208

9

-0.618

81

-0.4630

9

-0.3310

内蒙古-0.186

19

0.0738

3

0.1240

6

0.0066

7

-0.060

07

-0.4762

-0.645

04

-0.2040

2

-0.0682

6

-0.3378

9

-0.276

22

-0.0372

5 0.90641

辽宁0.4090

4

0.4425

7

1.2051

-0.2721

3

0.5108

5

-0.0209

6

0.4963

7

0.3502

1

0.5261

6

0.2073

3

0.2688

6

-0.0262

0 0.60419

吉林-0.473

04

-0.307

69

-0.3052

8

-0.6995

5

-0.406

87

-0.4380

2

-0.597

72

-0.2302

8

-0.4187

9

-0.5696

3

0.0097

9

-0.5241

2 0.00715

黑龙江-0.320

72

-0.335

23

-0.3003

3

-0.9166

5

-0.2981

1

-0.4236

-0.332

29

0.1554

8

-0.3149

-0.4187

1

0.0363

8

-0.9157

8

-0.2432

1

上海0.1797

3.5221

4

-0.6694

3

3.2492

8

-0.043

08

1.4645

0.7171

1

-1.2786

8

-0.0841

3

0.7249

2

2.8237

9

2.9132

3 2.14526

江苏2.4431

7

0.6806

6

2.5218

7

0.4176

3

2.3505

7

2.1515

5

1.7074

1

1.3956

1

2.4117

2.4074

1.0950

3

1.0691

0 1.11482

浙江1.1726

6

1.3306

5

0.6850

7

0.3870

6

1.1439

6

1.0852

8

1.4267

9

0.0477

2

1.1623

4

1.2517

9

1.8412

7

1.9324

4 1.00808

安徽-0.115

01

-0.425

27

0.4310

7

-0.1594

4

-0.066

36

-0.4042

6

-0.207

59

0.4409

4

-0.0290

1

-0.3448

1

-0.411

05

-0.3731

6

-0.5896

9

福建0.0559

5

0.3372

7

0.0573

4

-0.2313

1

0.0310

0.0793

5

-0.226

54

0.0742

8

0.0807

6

-0.0147

5

0.4276

1

0.8018

3 0.46468

江西-0.387

24

-0.508

03

-0.0635

7

-0.7344

5

-0.328

43

-0.4151

1

-0.449

82

-0.1269

1

-0.3062

3

0.4089

3

-0.193

86

-0.5803

8

-0.5613

2

山东2.1595

5

0.1206

7

2.5302

6

-0.3225

5

2.1910

0.7751

5

1.2778

9

2.2225

8

2.2403

3

1.8052

5

0.2838

8

0.4073

4 0.44281

河南0.7649

9

-0.562

63

1.2113

7

-0.6972

9

1.0274

4

-0.3798

7

0.4140

3

1.8026

6

0.9993

0.1783

1

-0.288

59

-0.4498

6

-0.4308

湖北0.2127

4

-0.298

05

0.4459

9

-0.4627

0.1680

5

-0.3884

0.0286

6

0.9449

0.1886

4

0.0491

3

-0.191

79

-0.4164

7

-0.1668

5

湖南0.2155

6

-0.348

78

-1.2247

3

-0.6077

5

0.1021

-0.4517

1

-0.052

48

1.1256

7

0.1230

6

0.0998

8

-0.300

76

-0.3288

-0.3744

9

第11 页共14 页

第 12 页 共

15 页

附录二:因子分析SAS 代码

data ex17;

input objects$ GDP gd gy jc cx dycy decy dscy rj@@; cards;

/*数据见附录一*/ ;

proc factor data=ex17 method=principal rotate=varimax percent=0.8 score outstat=ex1;

var GDP gd gy jc cx dycy decy dscy rj; run;

proc score data=ex17 score=ex1 out=ex2; var GDP gd gy jc cx dycy decy dscy rj; run;

广东 2.75339 1.05568 1.10857 0.37746 2.72679 4.12576 3.37092 1.03213 2.59143 2.97211 0.62298 1.17292 0.61141 广西 -0.38587 -0.56120 -0.22466 -0.75392 -0.41744 -0.39502 -0.50373 0.46998 -0.40956 -0.51439 -0.74070 -0.32693 -0.58710 海南 -1.08185 -0.55232 -1.15478 -0.45179 -1.11246 -0.48257 -1.05236 -0.79265 -1.12627 -1.00866 -0.34063 -0.41739 -0.41664 重庆 -0.51522 -0.14894 -0.30062 -0.15211 -0.44300 -0.43140 -0.46514 -0.62409 -0.42867 -0.52732 -0.32930 -0.06669 -0.14427 四川 0.31824 -0.44892 0.69049 -0.34964 0.31940 -0.35888 0.58610 1.32169 0.36392 0.00872 -0.44519 -0.50500 -0.55371 贵州 -0.84130 -0.83988 -0.77608 -0.46515 -0.89740 -0.52214 -0.81594 -0.73171 -0.91247 -0.72551 -1.09838 -0.76682 -1.68530 云南 -0.59983 -0.70154 -0.48896 -0.66249 -0.71237 -0.48810 -0.50351 -0.10877 -0.68334 -0.56583 -0.90845 -0.37885 -1.66343 西藏 -1.22688 -1.25327 -1.32233 0.79171 -1.18026 -0.53985 -1.23102 -1.32459 -1.19933 -1.15200 -0.84841 -0.82266 -0.84053 陕西 -0.32599 -0.42546 -0.01312 -0.27317 -0.25759 -0.47963 -0.21466 -0.28171 -0.22749 -0.45239 -0.80771 -0.44046 -0.21642 甘肃 -0.89286 -0.82369 -0.81574 -0.84234 -0.88236 -0.50865 -0.78185 -0.77489 -0.88596 -0.86731 -1.17610 -1.04770 -1.66070 青海 -1.14633 -0.62905 -1.18732 0.03037 -1.05899 -0.54143 -1.14782 -1.25126 -1.08861 -1.11426 -0.94585 -0.93309 -0.42549 宁夏 -1.11366 -0.35728 -1.15662 0.15576 -1.05819 -0.53333 -1.11249 -1.22483 -1.07691 -1.05845 -0.68187 -0.56470 -0.24058 新疆 -0.77258

-0.60561

-0.71789

-0.26423

-0.75908

-0.40618

-0.75998

-0.35619

-0.76344

-0.81851

-0.67126

-0.94982

-0.3570

7

proc print data=ex1;

proc print data=ex2;

run;

附录三:聚类分析SAS代码

data ex;input x1 x2 factory$@@;

cards;

/*数据见附录一*/

;

proc cluster

data=ex method=ward ccc pseudo outtree=tree;

id factory;

run;

proc tree data=tree horizontal;

id factory;

run;

附录四:因子得分

The SAS System 23:04 Wednesday, May 28, 2014 6 Obs objects GDP gd gy jc cx

1 a -0.04303 -0.57885 -0.7037

2 0.05489 0.92807

2 b -0.41717 -0.36021 -0.32541 -0.02686 -0.56468

3 c 0.5822

4 1.0087

5 0.68139 -0.15458 0.77862

4 d -0.42244 -0.35941 -0.24138 -0.46971 -0.06732

5 e -0.18619 0.1240

6 -0.0600

7 -0.47620 -0.64504

6 f 0.40904 1.20510 0.51085 -0.02096 0.49637

7 g -0.47304 -0.30528 -0.40687 -0.43802 -0.59772

8 h -0.32072 -0.30033 -0.29811 -0.42360 -0.33229

9 i 0.17970 -0.66943 -0.04308 1.46450 0.71711

10 j 2.44317 2.52187 2.35057 2.15155 1.70741

11 k 1.17266 0.68507 1.14396 1.08528 1.42679

12 l -0.11501 0.43107 -0.06636 -0.40426 -0.20759

13 m 0.05595 0.05734 0.03100 0.07935 -0.22654

14 n -0.38724 -0.06357 -0.32843 -0.41511 -0.44982

15 o 2.15955 2.53026 2.19100 0.77515 1.27789

16 p 0.76499 1.21137 1.02744 -0.37987 0.41403

17 q 0.21274 0.44599 0.16805 -0.38840 0.02866

18 r 0.21556 -1.22473 0.10210 -0.45171 -0.05248

第13 页共16 页

19 s 2.75339 1.10857 2.72679 4.12576 3.37092

20 t -0.38587 -0.22466 -0.41744 -0.39502 -0.50373

21 u -1.08185 -1.15478 -1.11246 -0.48257 -1.05236

22 v -0.51522 -0.30062 -0.44300 -0.43140 -0.46514

23 w 0.31824 0.69049 0.31940 -0.35888 0.58610

24 x -0.84130 -0.77608 -0.89740 -0.52214 -0.81594

Obs dycy decy dscy rj Factor1 Factor2

1 -1.26837 -0.68736 0.93660 2.04164 -1.28809 1.93828

2 -1.24701 -0.37301 -0.30261 2.33357 -1.35765 1.51235

3 1.2509

4 0.66698 0.26356 -0.19144 1.09353 -0.48884

4 -0.8088

5 -0.27088 -0.52089 -0.33100 -0.42062 -0.12965

5 -0.20402 -0.0682

6 -0.33789 0.90641 -0.3463

7 0.19310

6 0.35021 0.52616 0.20733 0.60419 0.50618 0.19314

7 -0.23028 -0.41879 -0.56963 0.00715 -0.38102 -0.26008

8 0.15548 -0.31490 -0.41871 -0.24321 -0.10147 -0.43872

9 -1.27868 -0.08413 0.72492 2.14526 -1.20374 2.38811

10 1.39561 2.41170 2.40740 1.11482 1.95537 1.38239

11 0.04772 1.16234 1.25179 1.00808 0.50468 1.33448

12 0.44094 -0.02901 -0.34481 -0.58969 0.38325 -0.75335

13 0.07428 0.08076 -0.01475 0.46468 -0.07368 0.19571

14 -0.12691 -0.30623 0.40893 -0.56132 -0.05211 -0.39244

15 2.22258 2.24033 1.80525 0.44281 2.37824 0.09691

16 1.80266 0.99930 0.17831 -0.43080 1.53160 -0.97050

17 0.94490 0.18864 0.04913 -0.16685 0.60042 -0.56933

18 1.12567 0.12306 0.09988 -0.37449 0.31537 -0.56448

19 1.03213 2.59143 2.97211 0.61141 1.75053 2.45459

20 0.46998 -0.40956 -0.51439 -0.58710 0.06063 -0.78304

21 -0.79265 -1.12627 -1.00866 -0.41664 -1.02131 -0.39863

22 -0.62409 -0.42867 -0.52732 -0.14427 -0.48604 -0.16956

23 1.32169 0.36392 0.00872 -0.55371 0.98779 -0.82997

24 -0.73171 -0.91247 -0.72551 -1.68530 -0.44738 -1.02864 Obs objects GDP gd gy jc cx

25 y -0.59983 -0.48896 -0.71237 -0.48810 -0.50351

26 z -1.22688 -1.32233 -1.18026 -0.53985 -1.23102

27 aa -0.32599 -0.01312 -0.25759 -0.47963 -0.21466

28 bb -0.89286 -0.81574 -0.88236 -0.50865 -0.78185

29 cc -1.14633 -1.18732 -1.05899 -0.54143 -1.14782

30 dd -1.11366 -1.15662 -1.05819 -0.53333 -1.11249

31 ee -0.77258 -0.71789 -0.75908 -0.40618 -0.75998

第14 页共17 页

Obs dycy decy dscy rj Factor1 Factor2

25 -0.10877 -0.68334 -0.56583 -1.66343 -0.04265 -1.16167

26 -1.32459 -1.19933 -1.15200 -0.84053 -1.19176 -0.49674

27 -0.28171 -0.22749 -0.45239 -0.21642 -0.16950 -0.30820

28 -0.77489 -0.88596 -0.86731 -1.66070 -0.48269 -1.01635

29 -1.25126 -1.08861 -1.11426 -0.42549 -1.18878 -0.29549

30 -1.22483 -1.07691 -1.05845 -0.24058 -1.21132 -0.19058

31 -0.35619 -0.76344 -0.81851 -0.35707 -0.60143 -0.44280

第15 页共18 页

河南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河南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河南省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河南省各地市的经济发展情况.首先依据恰当的原则,建立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经济发展水平作出大致的分类.最后,分别选用TOPSIS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地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作了综合评价,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得出最终结论. 关键词:综合评价;聚类分析;TOPSIS法;主成分分析法 1 引言 近年来,河南省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经济繁荣的背后也隐藏着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各地市的综合经济实力如何?发展是否均衡?分别有什么优势和劣势?解决这些问题能够使人们清楚认识经济发展现状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为行政部门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对河南省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主要研究了河南省各地市的经济发展状况,首先从GDP总量、人均GDP 等经济指标出发,对河南省经济发展状况作出定性分析.为了对各地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我们选取了四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构建了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在研究过程中,本文主要选用了聚类分析、TOPSIS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地市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得出:郑州市以绝对的优势领跑全省;济源市、三门峡市、洛阳市分列二到四位,处于第二集团,较其他

城市有较大的优势;其余城市的发展还有待努力. 图1论文结构图 2 河南省经济发展概况 2.1 河南省历年GDP增长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目前,河南已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的首位经济大省,也是全国最重要的经济大省之一. 图2河南省历年GDP增长趋势 从图2中可以看出,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河南省的经济总量维持在一个缓慢增长的状态,GDP总量低于1000亿元;之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我省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于2000年突破5000亿元的大关;进入21世纪,国家先后提出了中原崛起和建设中原经济区战略,以此为契机,我省的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GDP总量突破两万亿,仅次于广东、

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的经济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从国 际形势看,欧元区国家的经济合作已经启动,但发展前景不明朗;美国自从经历“9.11”事件之后本国经济陷入低迷,至今尚未全 面恢复;日本经济则长期低速徘徊.尽管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 积极的措施,例如:正式加入WTO;推动APEC的发展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加强同中亚国家的合作等;但整体外部形势依然严峻。这就需要我们从内部经济入手,找到推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在国内经济中,由于存在众多的问题,无法一一列举,所以本文试图从通货膨胀、失业、GDP的增长几个方面来探讨影响中国经济的原因,并且试图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一、对三条曲线的复合与分析 (一)三条曲线在一个坐标系中的复合:图一(% (二)三条曲线各自特点的分析 A、GDP增长率曲线 1、曲线走势:最近中国十几年的GDP增长率变动呈现前快后慢的特点。在第一个阶段,1991——1996年,GDP增长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平均达到11.6%;而在第二个阶段,1997——2001年间,GDP增长保持平稳中速的增长趋势,平均达到 7.8%。前后两个阶段平均增长率差异较大,呈现出比较明显的 阶段性特点。 2、原因

1)、1991——1996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是基于以下方面: 第一,经历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的经济衰退,当时称之为“市 场疲软”之后,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 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第二,邓小平同志的南巡,一方面澄清 了许多人认识上的误区,另一方面,他以个人的远见,在宏观上 为中国创造了一种宽松、积极的氛围,加速了经济的增长。 2)、1997——2001年经济增速下降,主要是以下原因:首先,在经历了1991——1996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之后,一些经济指标过热,造成诸如通货膨胀水平过高等方面的问题。所以国家在宏观上需要执行一套稳健、收缩的财政、货币政策。其次,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虽然没有对我国经济造成直接破坏,但也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的整体外贸环境。重要表现之一就是传统东南亚国家进口市场的缩小,外贸行业整体效益的下滑,对我们这个外贸依存度非常高的国家来说,对经济增速的下降造成了实际的 压力。第三,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的要求,我国陆续开放了一批部门和行业,大力下调平均关税水平;这一系列的举措使国内原本受到很大程度保护的许多产业顿时感受到巨大 的压力,使得这些传统上的经济增长点在实际推动经济增长时显 得力不从心。 B、通货膨胀水平曲线 1、曲线走势:1992——2001年中国通货膨胀水平呈现先 高后低、先正后负的情况,同样具有阶段性的特点。1992——1996年间,平均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保持在12.2%,而1997——2001年其平均水平仅为-0.6%。两个阶段相差13%,这种有趣的现象非常值得我们研究。 2、原因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及发展趋势 社会经济的现代化贯通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全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必然趋势。从内容上看,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为标志,并引起经济结构、政治制度、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842年五口通商以后,西方商品输人与日俱增,尤其是洋纱洋布的输入,摧毁了东南沿海地区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棉纺织业,造成纺与织、织与耕的分离。传统的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其后,随着更多的通商口岸的开放,洋纱洋布得以倾销,进而为机器棉纱纺织业的产生和发展准备了一定的原料和产品市场;陷入破产与失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则为近代机器工业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只是发生在沿海局部地区,内地广阔的农村封建生产关系基本没变。另外,在东南沿海地区,棉纺等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部门也同时受到打击和排挤,这些部门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遏制。 2、近代机器工业的出现 19世纪40年代外国资本的近代机器工业在中国出现。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始。 鸦片战争后,外国商人为了贸易和航运的需要,在通商口岸私自创办了一批船舶维修厂、砖茶厂和机器缫丝厂等。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开办,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机器与技术,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从而为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起了诱导的作用。

自19世纪60年代始,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派大官僚,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军事工业,清政府各省当局大多也创办了自己的军火生产机构。这些军事工业从外国购进设备生产船舰、枪炮、弹药,将大机器工业引入了中国。洋务派在这一时期所创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等民用工业,也都属于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除制造业外,洋务派大官僚李鸿章等人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修筑了铁路,从而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铁路和通讯事业。 二、中国社会经济近代化进程的阶段 1.初步发展阶段(1840~1895 年) (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的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并非法开办企业(这是在中国最早出现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工业)。 (2)洋务运动,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第一次大规模实践,产生了中国机器工业。 (3)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冲击自然经济,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2.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 年) (1)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2)1912—1919 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3.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 年) (1)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官僚资本形成,民族工业发展。 (2)抗战期间,原有的工业在军国主义的大举进攻下遭到严重摧残,近代化被打断。

城市化水平衡量方法的比较研究_王新娜

【城市研究】 城市化水平衡量方法的比较研究 ○王新娜1,2 (1.烟台大学经管学院,山东烟台 264005;2.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辽宁大连 116025) 内容提要:城市化是一种复杂的、多维的社会、经济、文化等的作用过程与结果,这决定了对于城市化水平的度量方法也纷繁复杂、多种多样。目前,学界采用的方法主要可以分为单一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两大类。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选择后者,并采取主成分法、熵值法、层次分析法等各种方法进行估算评价。对于不同的评价方法及其结果,根据多配对样本的K e n d a l l协同系数检验和I C C检验,评价标准及其结果具有一致性。 关键词:城市化;单一指标法;复合指标法;一致性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0)05-0092-04 当前中国已经进入了快速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国内学界对城市化的讨论也异常热烈。由于城市化是一种复杂的、多维的社会、经济、文化等的作用过程与结果,因此国内学者采用繁多的方法进行测度,以期能全面综合反映真实的城市化水平,而这也是城市化研究的逻辑起点和计量基础。本文试图理清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方法,并采用单一指标法、复合指标法(主成分法、熵值法、层次分析法)来比较各种方法测度结果是否一致。 一、城市化水平衡量方法之争 当前国内学界对于城市化水平的测度方法众多,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单一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两大类方法的争论反映了从单一的人口城市化到城市化质量提高和城乡一体化,从城市化的量变到质变的关于城市化内涵理解的演进路径。 (一)单一指标法 城市化的基本标志是大量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并集中地进行工业生产、服务等社会活动[1]。H.E l d r i d g e认为“人口的集中过程就是城市化的全部含义”,C.G.C l a r k则将城市化视为“第一产业人口不断减少,第二、三产业人口不断增加的过程”[2]。单一指标法抓住了城市化的这一本质特征———人口城市化,来对城市化水平进行度量。 这类方法主要采取城市人口比重指标、非农业人口比重指标和城市用地比重指标,其中最为常用的是前两种。但是由于从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通过并实施以来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一直实行严格的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控制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因此早期的城市化衡量方法基本上是采用城镇户籍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反映城市化水平。而这种衡量方法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的确反映了中国城市化的真实水平和状况。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户籍制度的逐渐放宽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劳动力流动性的不断增强,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持续的、大规模的涌入,形成了在城市居住、工作、生活却又被隔绝于城市非农业人口统计之外的暂住人口群体。同时农村改革的成功推进,形成了乡镇企业主导下的农村城市化,使我国城市化的内涵进一步扩展并愈加复杂化。我国市镇的建制标准也多次发生变化,例如1980年实行的撤县建市、撤乡建镇以及市带县的体制,使城镇人口统计口径、标准不一,以非农人口户籍统计数据作为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准显得愈发不合时宜,有失偏颇。城市暂住人口、流动人口是城市活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之一,应该归入城市人口,这已成为学界的共识。国内学者在实际操作中选取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建国以来进行的5次人口普查。一方面,5次人口普查只有节点数据没有时序数据;另一方面,5次人口普查的城镇人口统计口径也频繁变化,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采用市镇行政辖区的总人口作为城镇人口,1964年二普时则改用市镇行政辖区的非农业人口,1982年三普的标准是市镇行政辖区的总人口,1990年四普的口径为设区的市采用区的总人口而对不设区的市和镇采用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的人口,2000年进行的五普口径进一步改变,这给学术界的理论研究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二)复合指标法

衡量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

衡量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 GDP。即县内生产总值,是年度内县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和。正因为其是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和,所以其是不可以叠加的,叠加了就不能真实的反映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了,就会造成一些虚数。比如说是今年一片老城提质改造,产生了产品和服务,算在今年GDP的增幅内。如果你明年又算一遍,跟今年的GDP叠加,那么这片改造后的房屋就被算了两次了,这么叠加出的数字就会成为一个虚数,虚数就不能反映出真实的经济状况,不能反映出真实的经济状况,就失去其最实用、好用指标的作用。说GDP的变化,通常是涨幅多少,上升、下降、回落百分点多少。 人均GDP。即GDP按人头平均后的数字,他反映的内容是看看一个人倒底摊得多大点,看看一年的个人成效行不行,平均就是你尽管没有做事,但是你这个人作为一个数字已经被列入除数了。就是说你是以除数的身份而存在,除完后你就知道你头顶的帽子有多大了。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地方财政”四字用词我是想得通的,但是“一般预算”我就有点不清楚,难道说除了一般预算外,还有特殊预算内的财政收入呢,如果还有特殊预算内的财政收入,那会不会是税改前或者是封建社会时期所谓的苛捐杂税收入呢?是不是有点不符合法律呢?还是说这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说的是平时,非特殊状态,如果是特殊状态时地方财政是可以有除一般预算收入外的特殊预算收入?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这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另外两驾马车是出口和投资。消费体现水平高说明“民富”,特别是除食品等必需品外的消费占比大,更能说明这个地区的人民生活富裕,因为反映出的是个人或家庭能力除了能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外,已经能购买一些非生活必需品,即包含奢侈品在内的其他商品了。所以说一个地方同样数量的人,一年年的消费是可比的。增长回落都可以知道,增长了说明人民生活水平逐步宽容,如果上年摊到个人的数字已经是很宽裕了,那么增长后就是更宽裕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比谁更节约,而现代经济理念则是比谁、比地方间的消费那个更高、更

最新浅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浅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论文关键词】经济发展问题改进措施 【论文摘要】党的十六大以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行势,面对国内经济改革的发展与稳定的艰巨任务,全国各族人民在胡主席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使我国的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 1 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综上所述,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呈现一派祥和的景象。同时也要清醒的看到,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首先使是在经济的发展中如何注意对环境的保护。由于粗放型的增长使我们付出了过大的环境代价。某些地区的企业为了满足致富的需要,大量的排污,使空气和水质发生严重的污染。据媒体报道:地处江南地区的生命资源太湖遭到了严重的污染。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的发源地也受到了严重的污染。由于中国是燃煤大国,传统的燃煤技术使得大量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废气排放到空气中,空气和水质的污染将使人的生命和健康受到严重的威胁,这种以牺牲环境和人民健康为代价而换来的高速发展的GDP是不受欢迎的,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容的。在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与民生有关的问题是居高不下的房价。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应该使大多数人能够买的起住房,能够安居乐业;但是事实却相反,2007年以来,全国特别是大中城市,房价飙升,居民的收入积累赶不上房价的上涨幅度,只好放弃买房。有的居民采取贷款购房的办法,但每月还款的负担很重,几十年的还款

计划使他们喘不过气来。与民生有关的另一个问题是我国目前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号召下,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人民的收入差距开始拉大。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相当一部分城镇居民下岗失业,居民的收入差距逐年拉大,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由于收入差距很大,因此也引起了一部分人对一部分人的不信任,产生了“仇富” 心理。在众多媒体报道的案例说明,在大城市的边缘地区,中西部落后地区,犯罪案件频发,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胡主席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说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农业面临着新的挑战。目前城市建设中,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农村中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所以农村中只留下老人和孩子。在“知识改变命运”的号召下,农村中成长的下一代,也千方百计地离开农村,长此下去,发展农业的人力资源将严重缺乏。在房地产“暴利”的驱动之下,有些地区把粮田变成商品房的开放地,因此我国耕地面积在逐年缩小。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 2 今后的改进措施

河北省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分析

河北省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分析 本文在分析城市化研究领域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究了城市化内涵,并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河北省城市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对近十几年河北省城市化水平进行了评价分析,来更加全面的研究河北省城市化的发展进程;最后对加快河北省城市化提出了对策措施。 标签城市化;河北省;层次分析法;指标体系 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推动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河北省从2008年起在全省开展了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工作,计划利用三年时间,达到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承载能力显著提高、居住条件大为改观、现代魅力初步显现、管理水平大幅提升的工作目标,向经济繁荣、居住舒适的现代化城市迈出关键步伐。经过2年的努力,今天的河北,三年大变样已取得初步成效,城市建设正走向大建设大发展的新时代。本文在这个背景之下,对河北省城市化水平进行了分析。 1 城市化的内涵 城市化,又称为城镇化,是当今世界上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尽管国际学术界对城市化的研究已有数十年的历史,但是,由于各个学科对城市化的理解不一,迄今为止,关于城市化的概念还没有一个完整统一的解释。人口学认为城市化是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社会学认为,城市化是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经济学则认为城市化是农村经济转化为城市化大生产的过程。不同学科对城市化的差异理解,互相补充,使城市化的内涵更为充实。 尽管不同学者对城市化的内涵理解不同,但理论界对城市化内涵的共识还是有的,从根本上说,城市化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农村城市化、城市规模化和城市现代化的过程,包括经济城市化、产业结构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生活方式城市化以及文明程度城市化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是一个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过程。 2 河北省概况 河北省地处华北的腹心地带,北京、天津两市的外围,自古即是京畿要地。漳河以北,东临渤海北京周边,西为太行山地,北为燕山山地,其余大部为平原。总的来说,河北省的地势有三大地貌单元,其中坝上高原平均海拔1200-1500 米,占全省总面积的8.5%,燕山和太行山地,其中包括丘陵和盆地,海拔多在2000 米以下,占全省总面积的48.1%,河北平原是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海拔多在50 米以下,占全省总面积的43.4%。河北省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 河北省海岸线长487 公里,总面积达18.77 万平方千米,总人口7034 万,现有11个省辖市(石家庄、承德、张家口、秦皇岛、唐山、廊坊、保定、沧州、

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

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 经查阅除却书上提到的指标外还有以下指标: 1) 工业生产率- 它是对某国工厂,矿业,公共事业的生产量变化的连续加权式的测量,等同测量他们工业生产能力及在工矿,公用事业中有哪些可用资源可以被利用。(通常指使用效能),制造业这一块可以影响1/4 的经济, 使用效能提供一个多大生产能力在被利用的评估。 2) PMI 指数英文全称Purchase ManagementIndex ,采购经理指数- 是国际通行的宏观经济监测指标体系,对国家经济活动的监测和预测具有重要作用。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将按月发布,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体系共包括11 个指数:新订单、生产、就业、供应商配送、存货、新出口订单、采购、产成品库存、购进价格、进口、积压订单。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是一个综合指数,计算方法全球统一。如制造业PMI指数在50%以上,反映制造业经济总体扩张;低于50%,则通常反映制造业经济总体衰退。 3) CPI指数即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Pricelndex),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如果消费者物价指数升幅过大,表明通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因素,央行会有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风险,从而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因此,该指数过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场欢迎。一般说来当 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INFLATION就是通货膨胀;而当CPI>5%勺增幅时,我们把他称为SERIES INFLATION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 4 ) PPI 是英文Producer Price Index 的缩写,意为生产者价格指数或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目前,我国PPI 的调查产品有4000多种(含规格品9500多种),覆盖全部39 个工业行业大类,涉及调查种类186个。根据价格传导规律,PPI 对CPI 有一定的影响。PPI 反映生产环节价格水平,CPI 反映消费环节的价格水平。整体价格水平的波动一般首先出现在生产领域, 然后通过产业链向下游产业扩散,最后波及

中国产业经济发展历程、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产业经济发展历程、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产业,简而言之,即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或系统。 产业经济学研究的是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等,这些都是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具体对象。产业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经济学科。它以“产业”为研究对象,研究产业的形成、发展和调整,也研究和分析产业内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关系。 它既涉及了偏向宏观的经济问题研究,如产业布局、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等;也涉及微观经济问题的分析,如企业的定价理论、企业的兼并、技术创新等。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在欧美产业经济学中即为产业组织,研究的是市场运行,主要关注企业行为,其与市场结构和市场演变过程具有密切关系,涉及相关的公共政策。我国50 年代受苏联的影响,产业主要指计划经济中的行业和部门,没有明确的产业经济学名称。改革开放后受日本的影响,强调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80 年代末,欧美主流的产业组织理论引入中国,使得以产业组织和公共政策为主的欧美和以产业结构与政策为主的日本体系相结合。针对产业经济本身所具有的不同层次的具体行为规律,产业经济学又有不同的具体研究对象,包括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产业发展、产业政 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建立有效的产业组织结构通过对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可以探求过度竞争或有效竞争不足的形成途径及消除方式;发现规模经济的形成原因及优点等等,从而根据不同的产业,分别制定正确的产业组织政策。研究产业经济学也有利于有效的产业组织的形成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结构的合理均衡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而产业结构的升级则更是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必由之路。寻找产业结构不合理的成因,并以此制定有效的产业结构政策、调整产业的结构,也是研究产业经济学的意义所在。进一步而言,研究产业经济学,探寻产业升级的规律和带动经济起飞的主导产业,利用合理的产业政策加以保护和扶持,便可以实现产业结构向更高的水平演进,以增强整体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的发展。寻找产业合理布局的基本原则 也是促使产业经济学研究进一步深入的动力之

经济增长统计指标

经济增长统计指标:GDP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了解GDP是现今世界上普遍采用的反映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统计指标。掌握GDP的含义,知道GDP的统计范围和方法,能够理解GDP这一统计指标的重要作用和缺陷,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形成辩证思维的能力;学会收集、整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课内阅读、讨论和课外搜集有关信息,以小组为单位的形式参与交流,在同伴互助、分工合作中从而辩证地认识GDP。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够认同推行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感悟绿色GDP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面,增强公民应有的使命感,激发保护资源与环境的责任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GDP的含义难点:绿色GDP 三、教学过程: 教师: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力是如何比较出来的?依据是什么?又如: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我们上海的经济、我们金山的经济实力的提高是用什么标准来评判的?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解决问题: 课题:经济增长统计指标:GDP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谬尔森在其《经济学》中说,GDP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今天,我们能够详尽地谈论国与国的经济水平与差别,谈论国民经济的疲软与复苏,谈论经济政策的出口与实效,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把标尺——GDP。 多媒体演示:GDP的含义 老师:GDP是一个什么样的统计指标?什么是GDP呢? 学生:(略) 老师:GDP是目前世界通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我国从1993年开始正式使用GDP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 GDP是国内生产总值的简称,是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英文缩写(gross总的 domestic国内的意思)。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各个部门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1年)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一个国家的GDP是国内生产总值,一个地区的GDP,称为地区生产总值。 请学生质疑对GDP含义中的“各个部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具体理解。 师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归纳“各个部门”是指GDP生产既包括物质生产部门(生产有形产品),也包

江苏省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 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 年级 2007 专业统计 班级统计072 学号 040307212 学生姓名张轲 指导教师籍艳丽职称 论文提交日期 2010-05-20

常熟理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诚信承诺书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本人签名:日期:2010-05-22 常熟理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常熟理工学院有关收集、保留和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本科生在校期间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常熟理工学院。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毕业设计(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将毕业设计(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毕业设计(论文),并且本人电子文档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 保密的毕业设计(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本人签名:日期:2010-05-22 导师签名:日期:2010-05-22

江苏省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分析 摘要 论文首先阐述了科学进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的意义,并建立江苏省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叙述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的原理和步骤。文章以江苏省各地市2009年的原始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计算出各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排名,再根据城市排名进行聚类分析,把江苏省13个市分为5类,从分析的结果中得出江苏省各市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苏南经济发展最好;苏中次之;苏北最差,针对这个问题对各个区域提出了各自切实可行的建议,以逐步缩小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从而使江苏省的经济发展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关键词:经济发展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本文以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四大指标为依据,综合 论证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基本特点,揭示了中国现时经济结构不合理、就业不充分、经济增长粗放的突出问题,系统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基本对策,包括投资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外资外贸政策等。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一)经济增长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但是在高增长中也存在一定的周期波动。近几年来,中国经济的周期波动已呈振幅缩小、基本稳定的特点。1998~2003年中国经济增长率的谷底值与峰值在7.1%~9.1%之间,相差2个百分点;而在此之前,最低谷底值与最高峰值在3.8%~15.2%之间,相差11.4个百分点。这说明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已不存在所谓“过热或过冷”的问题。按中国要在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在未来十几年内中国将保持年均7%的经济高增长速度。中国现时与未来的经济高增长是有持续动力支持的。这种动力支持主要源于五个方面:一是中国现在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总量水平低。2003年中国GDP只有11.7万亿元人民币(按汇率折算约合1.4万亿美元),只相当于日本经济总量的1/4,故中国有经济高增长的巨大潜力。二是中国劳动力供给充足,仅农村富余劳动力现在就有1~2亿人,尚且中国劳动力的工资水平低,隐藏着巨大的消费需求。三是中国资本或资金供给充足。到2003年底,中国居民储蓄存款高达10.4万亿元人民币,居民外币存款为800多亿美元,两者合计占GDP的比例已超过100%。此外,中国利用外资和现有外汇储备的规模也很大。四是中国非常重视利用和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人才,并努力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从而可以依靠先进技术和人才,支撑现代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改造。五是中国现在具有经济型政府的特点,政府行政手段在配置资源方面发挥一定的重要作用。这种行政手段对资源的配置在很大程度上具有高效率。当然,目前中国经济增长也存在粗放型、质量不高、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突出问题。所以,注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确立以人为本的协调发展观,是推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物价稳定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长期受到通胀的困扰,尤其是在1988~1989年和1993~1995年中国的通胀曾达到严重的程度,年消费价格指数(CPI)分别为18.8%、18%、14.7%、24.1%和17.1%。但是近年来,中国又出现了通缩的迹象。1998~2002年中国的消费价 格指数分别为-0.8%、-1.4%、0.4%、0.7%和-0.8%,其中有三年出现了轻度的通缩。2003年中国消费价格指数又上升到1.2%,特别是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上涨了4.8%和2.3%,这说明现在中国已走出了通缩的阴影,并呈现出通胀的苗头。总之,近几年来中国的物价是基本稳定的。未来中国也不会担心通缩的问题,但中国对通胀却一直非常敏感。主要原因:一是中国在20世纪80~90年代曾遭受过通胀的打击,并且在客观上存在一定的引发通胀的内在因素,特别是受粮食、石油等资源的制约以及受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的影响。二是中国在调控货币供给量方面存在缺陷,特别是受地方政府“倒逼机制”的影响,使中央银行很难有效控制住货币供给量。例如,2003年中国货币发行量(M0)为2468亿元人民币,增长率为14.3%,超计划发行率为64.5%,创建国以来最高发行率;贷款新增加3万亿元人民币,比2002年增发放贷款1.1万亿元人民币,增长率高达58%,是多年来发放贷款最多、最猛的一年,从而不可避免地拉动了物价全面上涨。之所以出现这种

城市常规公共交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城市常规公共交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城市常规公共交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城市常规公共交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007-01-29 交通运输论文 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是城市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所必须的公益性事业。它不仅满足城市居民出行的需求,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对城市功能的正常发挥起到了一定的组织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交通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公共交通所具有的个体交通无法比拟的强大优势也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自1980年代起,我国政府就明确提出了城市客运交通以公共交通为主的发展方针,并且先后发布了相关的技术政策和产业政策,为公交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评价现有公共交通的运行状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可能发挥的潜力,把握公交总体发展水平,可以为公交进一步发展提供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的依据,对整个城市交通系统管理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实用的公共交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可分为两大系统:定点、定线公共交通系统和非定点、定线的公共交通系统。前者包括公共汽车、无轨电车、有轨电车、地铁、轻轨、小公共汽车以及索道、缆车、登山电梯等。后者主要是出租汽车。各种交通方式有各自的运行特征,本文针对最常见的公共汽车交通问题进行研究。 评价是一些归类的指标按照一定的规则与方法,对评判对象从其某一方面或多方面或全面的综合状况做出优劣评定。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应遵循以下原则:

客观性原则:保证评价指标体系的客观公正,保证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准确性和评估方法的科学性; 科学性原则:指标的选择与指标权重的确定、数据的选取、计算与合成必须以公认的科学理论为依据; 非线性原则:城市公共交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评价指标选取应遵循非线性原则,实现指标体系的结构最优化; 实用性原则: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水平评价工作的意义在于分析现状,认清所处阶段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指导实际工作,因此,尽量选取日常统计指标或容易获得的指标,以便直观、简便地说明问题。 涉及公共交通的评价指标至少有几十种,精确的量化不等于评价的准确,对于发展水平的总体评价,应选取尽量少的指标,反映最主要和最全面的信息,每项指标应具有独立性、可量化和通用性。 城市常规公交评价涉及面广、内容多,评价指标选取考虑的因素也多,因此,用简单的`线性结构难以描述各指标的内在联系,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树状的关系结构,运用目标层次分类展开法,将目标按逻辑分类向下展开为若干目标,再把各个目标分别向下展开成分目标或准则,依此类推,直到可定量或可进行定性分析(指标层)为止。目标层次分类法是最常用的方法,选取的指标直接与目标相关,具有层次性,并可随着目标的增多而扩充。 城市常规公共交通的要素包括流动的人、行驶的车、变化的路,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该系统的指标多达数十种,对指标进行归类分析整理,认为评价体系可以从建设投入水平、运营服务水平、综合效益水平三个方面来反映总体发展水平。

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评价分析

安庆市经济社会发展评价分析 摘要:安庆,又名宜城,是位于中国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的一个地级市。原安徽省省会。长江沿岸著名的港口城市,中国民族工业的发源地;历史悠久,二千多年前为皖国,安徽省简称“皖”即源于此。安庆为安徽省皖西南区域中心城市,是安徽省皖西南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交通和航运中心,是皖赣鄂三省交界处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军事战略要地。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核心城市、长江经济带通关一体化开放型城市。 关键词:土地面地人口 GDP 人均GDP 投资消费产业结构社会保障 1 马鞍山市基本情况 1.1城市简介 安庆,古称舒州,别称宜城,简称“宜”。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皖河入江处,安庆素有有“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的美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素有中国“黄梅戏乡”之称,国粹京剧的起源地。 “千年古城、文化之邦、百年省会、戏剧之乡”。二千多年前为春秋古皖国,安徽省简称“皖”即源于此,安徽省的名称是由“安庆府”与“徽州府”各取一字而来。公元1260年建城至今,安庆已有近800年历史,自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至民国二十六年(1938年),安庆是安徽省承宣布政使司和安徽最早的省会所在之地。 1.2城市地理位置、气候 安庆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上段北岸,北纬29°47’~31°17’、东经115”46’~117”44’。长江流经市境200余公里。其四周为:隔江与江西省九江、湖口、彭泽和安徽省东至、贵池、铜陵等地相望;北、西绵亘大别山南脉,与安徽省霍山和湖北省英山、蕲春、黄梅等地峰壑相通;东北与安徽省无为、庐江、舒城等相接。 安庆地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等气候特点,适宜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但由于地处中低纬度,冷暖气团活动和交锋频繁,降水的年际年内变化大。加之地形复

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面貌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观。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谈及中国的经济。经济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毋庸置疑,中国的经济发展是非常迅猛的。经济的腾飞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市场经济日趋繁荣,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减缓。中央为实现“保八”“维稳”等目的也采取了一系列措 施。回归中国经济本质,其发展减缓的原因其实是多方面的。 从国际方面看,首屈一指的自然是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对全世界经济产生 了重大影响,作为活跃在世界市场上的中国自然也没能逃出它的魔爪。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在短时间内波及全球,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出口贸易受到严重影响。国内经济也受到干扰,通货膨胀,失业率上升,社会民生问题层出不穷。中国的经济发展形式严峻,加之中国经济自身存在弊端,其受影 响程度可见一斑。再者,美国等国家实施的贸易保护政策,对中国贸易的发展有着极强的制约作用。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在国际贸易发展极为迅速。占有的市场比率也在逐步上升,由此引得一些国家的焦虑和恐慌,更是被某些大国拿来当牵制中国发展的理由。 国内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主要依赖国际市场,能源资源消耗消耗大,环境损害成本低,经济结构不合理,科技强度不大,凡此种种皆对经济发展有直接的影响。我国现在经济仍以农业、制造业为主,尤其是加工制造业产品多用以出口。而其产品技术含量低,对外依赖大。众多“MADE IN CHINA”的背后体现的其实是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受到严峻挑战。物极必反,过犹不及,中国以能源资源、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的方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经济的发展趋势。加大科技投入,扩大内需,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电子信息行业已经刻不容缓。 第二,经济发展差距日益扩大。中国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地区差异这是显而易见的。其原因有地理位置因素,有国家政策的影响,也有文化及教育水平的差异。沿海地区以其优越的地理环境和国家给予的优厚的政策扶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镇化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国家近年来虽然出台了相关措施来支援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整体看来,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仍旧很大,并且短时间内难以解决。除此之外,城乡差异就显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经济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毋庸置疑,中国的经济发展是非常迅猛的。经济的腾飞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市场经济日趋繁荣,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减缓。中央为实现“保八”“维稳”等目的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回归中国经济本质,其发展减缓的原因其实是多方面的。 从国际方面看,首屈一指的自然是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对全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作为活跃在世界市场上的中国自然也没能逃出它的魔爪。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在短时间内波及全球,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出口贸易受到严重影响。国内经济也受到干扰,通货膨胀,失业率上升,社会民生问题层出不穷。中国的经济发展形式严峻,加之中国经济自身存在弊端,其受影响程度可见一斑。 再者,美国等国家实施的贸易保护政策,对中国贸易的发展有着极强的制约作用。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在国际贸易发展极为迅速。占有的市场比率也在逐步上升,由此引得一些国家的焦虑和恐慌,更是被某些大国拿来当牵制中国发展的理由。 国内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主要依赖国际市场,能源资源消耗消耗大,环境损害成本低,经济结构不合理,科技强度不大,凡此种种皆对经济发展有直接的影响。我国现在经济仍以农业、制造业为主,尤其是加工制造业产品多用以出口。而其产品技术含量低,对外依赖大。众多“MADE IN CHINA”的背后体现的其实是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受到严峻挑战。物极必反,过犹不及,中国以能源资源、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的方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经济的发展趋势。加大科技投入,扩大内需,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电子信息行业已经刻不容缓。 第二,经济发展差距日益扩大。中国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地区差异这是显而易见的。其原因有地理位置因素,有国家政策的影响,也有文化及教育水平的差异。沿海地区以其优越的地理环境和国家给予的优厚的政策扶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镇化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国家近年来虽然出台了相关措施来支援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整体看来,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仍旧很大,并且短时间内难以解决。除此之外,城乡差异就显得尤为突出。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深入推进,城乡差异也愈趋拉大。无论是在基础设施、经济发展、民主政治的推进还是在文化教育方面,农村都明显的落后于城市。有些偏远山村甚至连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给不用谈达到小康水平了。这种畸形的发展使得中国的经济严重不平衡,从富人很富,穷人很穷的现状我们不难看出这种差异所导致的后果。 第三,法律法规不健全,不科学。作为一个法治社会,法律的完善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市场经济时代,经济犯罪必然是不可避免的。可是事实上因为法律建设上的缺失,一些罪行没有对应的法律规范作依据,使得违法犯罪者钻空子,以不正当途径敛财,危害社会利益。

湖南城市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研究

湖南城市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研究 篇一:湖南省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 湖南省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 为了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城镇化发展战略,全面掌握全省城镇化的动态进程,促进城镇化的健康有序发展,特制定本指标评价体系。 一、制定本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 一是全面评价目前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城镇化的评价由原来仅仅根据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及城镇化发展的速度两项指标的简单评价,转为对城镇化发展的全面评价,从而全面了解并深层次认识全省城镇化发展所处的阶段与发展态势。二是及时发现城镇化进程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通过对每一项指标进行评价与分析,并与全省平均水平进行比较,发现城镇化进程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突出问题。三是科学制定“十一五”的城镇化发展目标。在全面评价和分析现状的基础上,及时研究提出下一步的城镇化发展目标,为下一步找准工作重点以及制定有利于促进城镇化发展的政策提供依据。同时通过评价还起到鞭策后进,激励先进的作用。 二、评价指标选取的基本原则1、科学性原则 选取的指标能够真实、客观反映城镇化发展的水平和质量,把指标体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指标的选取和权重要经过专家论证,并在实践中试行,听取各相关单位与部门的意见,

不断修改完善,让整个指标体系能够客观、全面反映城镇化发展情况。 2、全面性原则 选取的指标既要反映城镇化发展的速度,又要反映城镇化发展的质量。指标体系充分反映“水平提高、经济发展、生活方便、环境优美、社会安定”,而且进一步丰富了这五个方面的内涵,扩大与城镇化相关内容的覆盖面,全面反映城镇化的水平与质量。 3、易收集原则 选取的指标当中,绝对部分能够直接通过《湖南统计年鉴》获取,少量指标可以通过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对外公布的指标获取,还有个别指标需要通过简单计算获取。总的来说,所选取的指标易于收集、易于计算。 4、非均衡原则 根据不同指标与城镇化相关程度的差异,给予不同指标以不同的权重。凡是能够体现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内容(城镇化水平、城镇化增长速度、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长速度等),对城镇化发展质量有重要影响的指标(GdP增长速度、地方财政收入增长速度、人均可支配收入、建成区绿地率、社会保障覆盖率等),均给予较高的权重。凡是与城镇化发展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指标,所给的权重为负数,绝对值的大小仍然反映其重要程度。 三、选取的指标内容 选取的指标要反映“水平提高、经济发展、生活方便、环境优美和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