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方文献在公共图书馆中的地位和作用

地方文献在公共图书馆中的地位和作用

地方文献在公共图书馆中的地位和作用
地方文献在公共图书馆中的地位和作用

地方文献是指本地方的一切具有历史价值的图书、文物史料。它是某一地方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且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而发展。它记录着某一地方人类从事社会实践、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的全部史实和经验,是后人借助于进一步认识社会及自然界获得继续发展的基本知识。根据文化部(82)图局字第5号文关于省(自治区、市)图书馆工作条例第一章第二条“省馆应……结合本省实际,利用书刊资料,为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二)为本地区的经济建设服务和科学研究提供书刊资料”,“(四)搜集和保存文化典籍和地方文献”的规定,以及第二章第三条“省馆应根据本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各个领域的需要……逐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适合当地读者需要的藏书,本省(自治区、市)正式出版物和有关本地区的地方资料应尽全收集”的藏书要求,收藏、整理和利用地方文献为本地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省公共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我馆的老前辈杜定友先生早在40年代就强调,“各地方的图书馆,对于保存地方文献,尤为专有之责。以广东文献而论,负保存责任的,当然广东省立图书馆了。”(杜定友:《广东文化与广东文献》)又说:“提倡读书运动,供应参考资料,这是每一个图书馆的责任,但是一个省立图书馆,则除此以外更有重要的责任,就是保存广东文献。”徐信符先生也在《广东省立图书馆广东乡贤著述书目序》中指出:“学术枢机,其重要莫如图书馆。顾学校图书馆,其性质略有不同。学校以各种科学为重,地方以各地文献为重。民国廿八年中央法令修正图书馆规程,省图有储集地方文献等语。其第一条施教方法,言应发展地方特征。规定工作大纲,其第二章第六条云:办理特藏地方文献,及编纂提要说明,读部令所颂,可知省立图书馆与地方文献关系最大。”由此可见,我们的前人,早就十分重视把地方文献的收藏和使用放在公共图书馆工作的重要地位。在我国是这样,在其他国家也如此。据1953年苏联中央文化事业管理局编印的苏联省(边区、自治共和国)图书馆条例规定:“收集、保藏和研究地方文献与本地出版物,并在参考目录中加以介绍,以飨读者;编制地方文献目录;参考目录部……利用省(边区、自治共和国)图书馆和博物馆图书索引,完成科学机关、党、苏维埃与经济组织所需要的地方图书目录的特殊任务,参加地方文献的补充工作……。”足见,苏联也是把地方文献作为公共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由于地理环境优越,自明末清初以来为中外交通枢纽,故广东文化受中原和西方文化影响较深,发展较快,广东虽然曾被称为南蛮之地,但自唐朝张九龄、宋余靖辈出之后广东人在中国文化史上已略有地位,到苏东坡入粤后,广东文化更受到莫大影响,特别是明代以诗文见重,在学术上又卓然成家,树立岭学之大业的陈白沙先生,可称为当时广东文化的匠宗。据一些史书记载:他的门人湛甘泉若水,更发扬光大之,与王阳明分庭抗礼。其时,书院林立,士子载道,论学之风,弥漫全粤。广东的文化遂得到逐步发展,各种地方文献资料也越来越丰富,涌现了不少私人藏书楼。如黄文裕的宝书楼,陈琴轩的万卷堂,张西园的赢经书,屈翁山的四百三十二峰草堂,吴荣光的筠清馆,丁日昌的持静斋,伍崇曜的远爱楼,潘士诚的海山仙馆,陈兰甫的东塾书楼,孔广陶的卅三万卷楼,康有为的万木草堂……正是这些藏书楼的出现,使各种地方文献资料得以一代一代保存下来。更值得一提的是,自清代阮元督粤后,设学海堂,并刻皇清经解、十三径注疏等巨著,广东的刻书出版业由此出现。虽然当时广东刻书业比不上杭、蜀、闽,但有张之洞在广州南园设广雅书局(以刊刻史书著名,后汇集为广雅丛书),有伍崇曜的粤雅丛书,有潘士诚的海山馆丛书。公私藏书和刻书出版业的出现,保存和发展了广东的地方文献资料,为民国元年建立的省图书馆(当时叫广雅书局图书馆)以后陆续入藏地方文献创造了有利的物质条件。广东省图书馆真正进行广东地方文献的征集和入藏工作,是在1941年杜定友先生担任省图书馆馆长,在粤北曲江负责恢复省馆工作时开始的。杜先生在各种场合呼吁政府和民众要重视地方文献的征集。他说:“文化不是凭空可以创造的,历史事实是不可抹煞的,保存文献的重要,希望政府当局、社会人士,加以十二分的注意。”(杜定友:《广东文化与广东文献》)为征集地方文献,他更是亲力亲为,呕心沥血,竭尽毕生。广东文献特藏室,也名广东史料室,就

是他受职于危难之际,重建省馆时创设的。他还要求收集地方文献必须做到“片纸只字”、“巨细不遗,宁滥毋阙”。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省馆的广东地方文献资料入藏从无到有,从少到多。1948年入藏只有20403册,到1957年增加到75000余册,至现在已发展到18多万册,在省馆总藏书中占相当的地位。地方文献不但在藏书组织上早就被中外公共图书馆所重视,而且在资料价值上也同样受到古今统治者及民众所重视,被广泛使用。例如:汉帝灭秦,萧何入关,首先收的是秦国的图籍。当时汉高祖问萧何:“乃公以马上得天下,何用诗书为?”萧何答:“天下可以马上得之,也能马上治之乎?”汉书艺文志曰:“汉兴,改秦之败,广开献书之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使谒者陈农,诏求遗书于天下。”于是,“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仓定章程,僵武修文,汉室大治。”《隋书》载:“昔者先王之化民也,以五方土地,风气所生,刚柔、轻重、饮食、衣服各有其性,不可迁变,是故疆理天下,物其土宜,知其厉害,达其志而道其欲,齐其政而修其教,故曰:‘广各大川异制,人居其间异俗’。”又录:“禹别九州,定其山川,分其析界,条其物产,辨其贡斌,斯之谓也。”可见,古代统治者为巩固其政权,懂得利用地方文献,并通过对其收集和研究,总结出经验教训,制定出新的统治办法。今天,地方文献更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我馆广东地方文献专藏,大量地为党政领导机关的干部和科研人员所利用,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尤其近几年,对地方文献的需求日益增多。仅1984年,使用我馆广东文献的读者达7519人次,资料流通量44354册次,收到了显著效果,如382种东西沙群岛资料,不少是难得的影本,对国防、外交和经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974年我国从南越傀儡集团手中收复西沙群岛,当时,这批资料为证实西沙群岛是我国的神圣领土,起了重要作用。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孙中山文献资料,我馆收藏有1700多种,2100多册,包括孙中山先生的传记、年谱、照片、著述、手迹、演讲和录音、唱片,以及研究孙中山先生生平、回忆纪念孙中山先生革命一生的著述等一大批。这些文献资料也受到海内外研究孙中山先生的广大学者的重视,并经常被使用。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20周年,我馆于去年11月特建立了孙中山文献专藏室。相信,该室的文献资料在今后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地方志和乡土志,是地方文献资料中的重要内容,是以行政为单位、为范围进行分门别类的综合记录。我省地方志和乡土志,既反映了我省各地天文、气候、地形、自然灾害、自然资源以及动植物、水族等生长、迁移、灭绝的过程,又反映了各地人民不同时期的社会生活,尤其是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情况及其所取得的成就,对研究我省经济史、政治史、文化史、军事史和科技史,都是不可缺少的参考资料。自从国务院指示各省重新编纂地方志以来,我省各地先后成立了地方志编纂机构。去年以来,随着修志工作陆续开展,前来我馆地方文献参考室查阅资料的读者日渐增多,除我省的市(地)、县及机关、学校、企事业等单位的读者外,还有中南地区部分市、县的同志。地方文献参考室每天几乎座无虚席,有时甚至要加座位才能满足需求。馆藏8742册广东方志和广东史料,成为省内外地方志编纂的“热门货”。在读者登记册上,1984年3月12日65名读者中,专为编地方志而来的就有18人,参阅广东史和方志157册次。广州中药一厂厂志编写组一行4人,在地方文献参考室整整蹲了一个多月,参阅各种史料70条种,300多册,终于查到广州中药一厂的前身,即广州马伯良药房的原始记载,为编好厂史添色加辉。广东《新安县志》卷2中记载“粤为炎服,多燠而少寒,三冬无雪,四时似夏,一雨成秋……西南海滨,厥土涂泥,水气上蒸,春夏淫霖,庭户流泉,衣生自醭,即秋冬之间,时多南风,而础润地湿,人肤理疏而多汗。谚曰:急脱急着,强于服药,此气候之大较也。”这些记载,为研究我省地理史、水利史的学者提供了材料。还有广东族谱资料,我馆入藏344种,为研究我省民族源流、迁徙、发展、分布以及婚姻关系等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东是对外开放的重要省份之一,不少外籍华人来到我馆地方文献参考室寻根,追寻自己的祖宗。这些地方文献对海内外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学者也有很大的吸引力。来自法国的清史研究者巴斯蒂夫人,来我馆查阅清史专藏的资料,回国后给我们来信,赞誉

我馆地方文献资料丰富,是国外许多图书馆所不能比拟的。前年和去年,我馆地方文献参考室共接待美、日及港澳地区的研究者27人,为海内外人士研究中国的历史和现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食物疗法治疗疾病,促进身体健康有一定效果,我国民间早已应用,在历史文献中也早有记载。随着今天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保健食品和药膳应运而生。因而地方文献引起了有关部门的兴趣。广州市药物研究所从地方文献清史专藏中查阅到清宫庭慈禧太后的食谱和民间流传的许多食物疗法秘方。该所的研究人员和特级点心师罗坤一起,参考这些文献资料,配制了能治多种慢性疾病的点心和药膳,利用地方文献为食品业的改革做了尝试,既造福于人民,又为食品业开拓了一条新路子。当前,我省旅游业蓬勃发展,急需各地的名胜古迹资料,以作导游或了解我国文化之用。这些资料也大部分出自地方文献,如《羊城古钞》、《广州域坊志》、《广东风俗掇录》等,经常被这部分读者所借阅。广东地方文献在省馆的读者服务工作中越来越发挥出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地方文献的征集和整理在公共图书馆中还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致力于图书馆工作凡40余载的杜定友先生,在地方文献征集工作方面为我们树立了楷模。据徐信符先生《广东文献的收藏》一文记载:“复原初(指省馆复办)……惟以藏书无多,锐意搜罗,适香港发见日敌前所劫掠广州图书已捆束,欲运往台湾者凡三百余箱,消息传来,馆长杜定友亲自到香港交涉,起回各书……所得的书……关于广东文献著述最为大宗,广东府志、广东各县人民族谱,大为充物。”杜先生不但为丰富地方文献竭尽余力,而且亲自制定了把粤人著述、广东史料、广东出版物等三大类广东文献作为地方文献的收录范围,提出了“片纸只字”、“巨细不遗,宁滥毋阙”、“要永久继续,没完成之日”的收藏指导思想。即使在广州临近解放,战事纷繁,国民党反动派仓皇溃逃,地方一片混乱的年代,他与同人也不忘地方文献的征集工作。他们冒着危险,走上广州街头,把国民党政府机关和官员由于溃逃时丢弃的书籍文件拾回图书馆。而且四出张贴上书“征求图书,保存文献,敬惜图书,公诸同好,嘉惠士林。随手废弃,识者痛之。”的五彩广告。竟因此而收到3万多册书籍资料,使之不至于战乱而荡然无存。杜先生之所以数十年如一日,百折不挠地献身于地方文献工作,最根本在于他对地方文献的价值有深刻的认识。正如他在《广东文化与广东文献》一文中所说的:“要研究广东文化,不是看一部书,著一部史所能完成的,我们要从各方面去探讨,从多角度去研究,更非一人一生一时一地,所能尽其蕴藏,窥其全貌。博观约取,由于点滴之功,竹头木屑,都是有用之材。”因此,他把“研究乡邦文化,发扬民族精神”,作为收藏广东文献的目的。由于社会制度的局限,在那“庸夫俗子,每视古籍如土苴”的国民党统治时期,他的一片爱国苦心得不到反动当局的重视,官方从来没发过一份征集地方文献的文件,全靠图书馆直接向社会各团体征集或登报,或跑旧书店、旧书摊。解放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下,才开始由政府发文征购。1957年,杜定友先生在南京“全国图书馆人员训练班”上做了关于地方文献的搜集和使用的演讲后,对全国各省馆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目前,兰州、安徽、天津等省市已走在我馆前面。我馆虽然是重视地方文献最早的公共图书馆,但由于受十年浩劫的影响,采购人员变动太大,造成对地方资料的采购、征集缺乏连贯性,一些新的文献由于征集、采购不及时而出现了断层的状况。旧的地方文献,又有相当部分由于管理不善、收藏条件差而频于绝种。因此,要更好地发挥地方文献在公共图书馆中的作用,必须妥善处理好收、藏、用三者的关系。在公共图书馆中,建立和建全地方文献的专门征集机构,不断提高征集、管理人员对地方文献的认识和业务素质,是丰富地方文献馆藏的基本保证。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渠道经常向各政府部门、机关、团体、人民群众宣传有关保护、收藏地方文献的重要性,使全社会都关心和支持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加强对地方文献的现代管理,是当务之急。目前,我们无论在管理条件和管理方法上,大部分都是原来沿用下来的旧一套,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极不相称,随着科学技术的普及和应用,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管理图书和文献资料,正在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最近,图书管理局已注意了对旧文献资料的抢救工作。去年,全国成立了图书缩微中心,我馆也配备了缩微

技术装置。省人民政府还批准我们建立应用电脑技术的广东地方文献数据库,并把该项目作为重点科研项目,同意免税引进4台电脑和拨出专款。这是促进地方文献逐步走向现代化管理的良好开端。图书馆是靠国家拨款的公共事业单位,目前经费较紧缺,经常出现捉襟见肘的状况。如果各部门、各行业都能关心和重视图书馆工作,都来重视发展地方文献工作,从各方面给予支持和协助,那么,地方文献资料必将对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起更大的促进作用,我们殷切地期望着这一天的到来。〔出处〕《广东图书馆学刊》,1986年第3期

2020年整理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doc

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 建标 108 -2008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市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施行日期 2008年11月1日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8年北京

前言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促进公共图书馆设施建设,加强公共图书馆建设决策科学化与管理规范化,依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二○○四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投资估算标准、建设项目评价方法与参数编制项目计划〉》(建标[2005]19号)编制《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 《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编制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党和国家有关发展图书馆事业和加强公共建筑工程管理的方针政策,立足中国现实,参考国际标准,功能优先,经济适用,使图书馆建筑能够满足体现现代图书馆理念的图书馆服务活动的开展。 《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确定了公共图书馆建设项目的规模分级和项目构成,给出了公共图书馆的总建筑面积和分项面积控制指标,提出了公共图书馆建设选址、总体布局的原则要求,明确了公共图书馆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基本要求。 《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的主编部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北大街10号,邮编:100020),主编单位是中国图书馆学会,批准部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驻防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负责解释。 本标准编制组成员: 组长:詹福瑞 执笔人:李国新、冯守仁、朱为振 起草人(按姓氏笔画为序):邓菊英、尹岚宁、冯守仁、刘志学、朱为振、李国新、汤更生、张广钦、洪森、富平、程亚男 2007年11月

我国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实践案例比较分析

我国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实践案例 比较分析 我国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实践案例比较分析-图书管理论文 总分馆制在西方国家是一种成熟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管理模式,它能实现图书馆服务一体化与服务延伸。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统筹服务设施网络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总分馆体制的建立能有效利用资源,通过体系化的管理和服务,对资源进行统筹分配和专业化管理,实现资源在体系各层级图书馆之间的共享,实现网络化管理,提高文献的利用率,是实现普遍均等服务的有效形式。 我国在十年前就开始对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区域网络化服务和延伸服务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各地

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的建设与管理模式,如嘉兴模式、苏州模式、禅城模式等等。虽然许多理论以及实践文章都对这些模式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但人们对嘉兴、苏州、禅城等三个规范意义上的总分馆服务体系的了解仍然停留在粗线条和表面。本文通过厘清和比较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区别,让人们对总分馆服务体系有进一步的了解。 1 案例概括 嘉兴乡镇图书馆是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多级投入、集中管理、资源共享、服务创新的乡镇图书馆总分馆建设模式[1]。 苏州城区总分馆,即“苏州图书馆——社区分馆”建设模式为:苏州图书馆与分馆所在地基层政府合作建设分馆,双方签订协议以确认彼此责任的模式[2]。 佛山市联合图书馆实施目标为:统一标示、统一平台、统一资源、统一管理、分散服务”的佛山市联合图书馆体

系,形成纵横双向的服务网络。纵向上构建市、区、街道(镇)和社区(村)四级图书馆服务网络;横向上,联合其他类型图书馆作为联合图书馆的成员馆,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服务。 他们总分馆模式的特征各不相同,主要体现在:嘉兴模式一是“三级投入”,二是集中管理[3];苏州模式最突出的特色包括紧密型总分馆关系、“ 动态资产权”基础上的通借通还、“孵化”式馆员培训、扁平结构的服务网络构建[4];佛山市禅城区联合图书馆总分馆体系是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走社区化、专业化发展道路,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标志、资源高度共享[5]。 2 构建方式的比较分析 从上述概括可以看出,这三种总分馆模式均采用公共服务体系下总分馆长效运行机制。但它们在具体建立和运行的模式上存在差异。 总分馆建设的主体和客体 美国的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有统一的

谈谈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谈谈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广大群众对于精神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而图书馆可以有效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更加满足目前的生活状态。我国建设的公共图书馆属于公益性的事业,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目的就是为人们提供知识信息,传承人类的文化遗产以及开展社会教育等任务。因此,对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随着信息技术及互联技术的快速发展,公共图书馆也要充分利用科学技术,不断优化完善自身的模式,丰富自己的功能,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发展趋势;数字图书馆;信息技术;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G255.75 引言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我国才正式有了互联网,经过这些年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对人们的生产生活越来越重要,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很大的改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迫使公共图书馆进行改革,不断进行创新优化。由于市场经济的变化,也使公共图书馆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导致公共图书馆也必须要进行转变,将实体与网络结合起来,打造新型的适合目前社会形势需要的公共图书馆。 1 公共图书馆与战略管理理论 1.1 战略管理与战略规划 “战略”一词最早是由军事领域引进,逐渐融入到企业管理当中,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创新,“战略”已经成了企业非常重要的管理理论。公共图书馆属于公共与非营利组织,应用战略管理理论具有重大意义。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由安索夫正式提出了“战略管理”由。管理人员为了确保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对内外部环境、条件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而对经营活动进行指导。 战略资源就是对自然、人工资源的统称。公共图书馆的战略资源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主要包括:技术、教育、服务、人才以及馆藏等等。公共图书馆实施战略管理,就是为了确保自身的发展不受阻碍,所以在开展经营活动的时候会开展战略制定、评价的工作。 1.2 战略规划定位分析 (1)公共图书馆战略规划的必要性。第一点,我国社会环境的发展要求就必须要开展战略规划。发展战略与发展环境之间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随着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环境发射改变,相应的战略也必须要进行调整。随着全球经济时代的到来,公共图书馆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这就要通过战略思维开展规划工作。 (2)公共图书馆战略规划的实际体现。战略规划最为突出的优点就是可以面对所有复杂的环境。实际在进行规划的过程中,团队主要是由图书馆人员以及其他的利益组成,第一步需要做的就是对图书馆环境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之后据分析结果对目标进行确定。 2 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发展现状 2.1 宏观外部环境 (1)政治环境。自建立公共图书馆一来,最为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传承人类文化,在保存的过程中起到社会教育以及开发智力资源的作用,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2013年文化部颁布了《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早《规划》中对公共图书馆进行了明确指示,公共图书馆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保障的主要阵地,是城市文明进步的标志。在2015年也出台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强调了公共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建设、免费开放工作、统筹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对公共图书馆运行机制及管理体制进行创新优化;从法律体系、人才建设、以及财税上有效保障了图书馆服务。(2)经济环境。

公共图书馆治理中的政府职能转变

公共图书馆治理中的政府职能转变 推动公共图书馆治理变革,首先要解决政府职能错位、越位和缺位的问题。要打破一级政府管理一个公共图书馆的体制,从政府办图书馆和管图书馆为主向为图书馆服务为主转变,通过培育图书馆行业协会和构建图书馆理事会制度,由管制型政府转向服务型政府,由集权行政转向分权行政,由公共管理转向公共治理,在图书馆治理层面实现决策控制权和管理执行权的分离。 标签:公共图书馆;治理政府;职能;定位 公共治理理论认为,政府的主要义务不是直接提供公共服务而是为公共服务提供政策支持、条件保证和环境保障。政事必须分开、管办应该分离,这是政府改革的未来发展趋势。换句话说,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科学把握图书信息服务职能与公共管理职能的界限,创新公共图书馆治理机制,改变政府行政管理权限过于集中的状况,把现在由政府承担的部分社会管理职能交给公共图书馆承担,实现单一公共管理向多中心治理转变。 一、政府在公共图书馆治理中的职能困境与科学定位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政府实行的是全能主义行政理念,推行“小社会、大政府”的管理模式,在公共图书馆领域造成政府职能错位、缺位和越位问题,使公共图书馆服务效率不高。这主要表现为:政府包办一切,管办不分,公共图书馆自主权不够,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的区别;行政部门对公共图书馆的具体事务采取直接干预方式,管理太宽、太死,图书馆发展活力不强;对设施建设、购书经费等基础条件保障不够,公共财政对公共图书馆的事业性投入太少,图书馆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强、供给方式滞后,供给效果公平不够,政府的本职责任履行不到位,图书馆普遍服务大打折扣。 政府在公共图书馆治理中的错位、越位与缺位,与公共权力的配置结构不科学、不合理有关。长期以来,政府被认为是公共图书馆事务的唯一责任主体,各级政府基本上垄断了管理公共图书馆的权力,掌握了所有的核心资源。就是说,政府一方面是公共图书馆提供服务的有力组织者,同时又是公共服务的生产者、提供者。由于行政体制与财政体制的传统模式一直没有调整,导致很多公共图书馆依旧按照“一级政府管理一个图书馆”的理念,分级建设和管理图书馆。这种体制的最大特点是政府本位,即在建设主体层面,从中央到地方,每一级政府成为该地区公共图书馆的责任主体,只要建立多少个公共图书馆,就确立相应数量的建设主体,最终形成了多级管理单元。一般来说,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主体行政级别越低,那么经济能力与配置资源的权限就越小,其图书信息的服务供给能力就越低。这种图书馆资源按权力等级配置的制度安排,严重阻碍了公共图书馆服务向城市边缘、边远人群和农村居民延伸的路径,也导致城乡、地区之间的资源配置严重失衡。从管理主体来看,各级政府设置了相应的图书馆管理单位和建设单元,拥有业务、人事、财务管理权,具有相对独立性。这种多级管理主体的突出特点是自上而下的单一领导与管理,与多级建设主体相配套,管理层级的多层次

new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新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2012)

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图书馆服务资源、服务效能、服务宣传、服务监督与反馈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县(市)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街道、乡镇级公共图书馆以及社区、乡村和社会力量办的各类公共图书馆基层服务点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0001·1标识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一部分:通用符号 建标108-2008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 建标[2008]74号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公共图书馆(public library) 由各级人民政府投资兴办、或由社会力量捐资兴办的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图书馆,是具有文献信息资源收集、整理、存储、传播、研究和服务等功能的公益性公共文化与社会教育设施。 3·2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 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努力建设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设施网络、资金人才技术保障、组织支撑和运行评估为基本框架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架构,其建设原则是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体现出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捷性的发展定位。 3·3 服务资源(service resources) 公共图书馆在开展服务过程中所拥有的物力、财力、人力等各种物质要素,主要包含了硬件资源、人力资源、文献资源和经费资源。 3·4 服务效能(service efficiency) 公共图书馆投入的各项资源在满足读者和用户需求中体现的能力和效率。 3·5 区域服务人口数(regional service population) 各级公共图书馆所在行政区域的常住人口数。 3·6 呈缴本( legal deposit copy) 根据有关法律或法令规定,出版者每出版一本新书刊都要免费呈缴一定的样本给指定图书馆,这种制度称为呈缴本制度,所呈缴的样本为呈缴本。 3·7 文献提供(docum ent supply) 也可称文献传递,是指图书馆或其他文献收藏机构根据读者要求,利用互联网、电子邮件、邮递等方式为本地或异地的读者直接提供所需原本文献和复制文献的服务形式。 4总则 4·1为促进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公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改善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条件,提高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效能和管理效益,制定本标准。

基层公共图书馆为农业服务研究论文

基层公共图书馆为农业服务研究论文 刘士新(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图书馆,内蒙古通辽,028000) 建立和谐社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的十七大的重要内容,多年来,为适应农村社会文化的发展繁荣,各级图书馆为农业服务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效。探索基层公共图书馆为农业服务的经验,研究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新形势、新特点、新问题,对于从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农村现代化发展需要出发,开发农业文献资源、为振兴农村经济服务,是有十分重要意义的。 一、适应需求 由于我国广大农村生产体制的变革推动了我国农业向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方向转化,推动了农村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一定规模的商品经济生产转化,推动了向单纯靠传统经验向传统经验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现代农业生产转化,也推动了农业发展对科学技术的需要,依靠农业科学技术提高生产力的意识在农村日益增强,科学技术已与农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正如农民所说:“靠劳动发展生产是有限的,靠科学发展生产是无限的。”拿粮食专业户来说,同样价格出售粮食,谁的本钱小,谁的收入就多,谁就有竞争力。这就形成了农民需要科学,农民促进科学与生产力发展的态势,从而决定了为农业服务的对象由过去的农业技术知识和生产技能,因而农村就出现了自下而上的学科学、用科学的新形势。这个新形势促进了图书馆为农业服务工作的发展,反过来又推动了农村经济的更快发展。因而,图书馆应紧紧抓住这一契机,适应农村发展带来的对图书馆的多向性的需求,提供多种方式的服务,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传播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丰富农村读者的精神和文化生活,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小康生活的快速发展。 二、研究特点 为了完成为农业生产、生活服务的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图书馆必须不断深入研究读者工作为农业服务的特点与规律,即:研究新形势下农村、农民和农业生产的特点和规律,以便总结、积累和丰富为农业服务的内容,不断提高服务效益。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就整个农民队伍来说,他们已从原来

广东茂名地区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研究

广东茂名地区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导致很多地区的文化发展跟不上时代的需求。在大力实现小康社会的今天,区域文化建设不仅是本地区人民的需求,更是整个社会的希望。所以,作为社会公共文化的服务机构,区域图书馆的建设至关重要。本文以广东茂名地区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为例,探讨其建设标准,提出相关的建议。 标签:广东茂名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 在《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提出,公共服务体系要面向大众,扩展服务范围,让更多的公民享受公共文化服务。而图书馆作为重要的文化服务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价值,区域文化发展中,图书馆的建设是必要的内容。《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中提出,图书馆要立足现实,参考国际标准,实现更多功能,且要有经济实用的价值。如今的图书馆建设应该满足现代化图书馆理念,开展现代化的服务。所以,本文针对茂名地区的图书馆建设标准进行了分析。 一、广东茂名地区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存在的问题 1.公共图书馆建设财政投入不足,服务单一 广东地区经济发展较好,但是茂名地区的发展却和广东经济在国内经济“排头兵”这一现象有所区别,更不符合广东“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的目标。因为经济的限制,导致茂名地区文对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较少,图书馆建设量较少。在缺少专项资金投入的情况下,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较为单一。无论是文献资料的种类还是数量都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图书种类不均衡,无法按照需求来实施服务。而且公共图书馆的服务缺乏现代化元素,服务职能较为单一,图书馆仅仅开设了常规业务,没有发挥真正“公共文化中心”的功能。 2.图书馆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性 当下,图书馆很多的管理人员并不是本职人员,很多的管理人员是兼职,所以在服务的时间和质量上无法满足实际的需求。在图书馆的管理中尤为明显的是管理人员流动性大、业务能力低下、缺乏专业性的服务。此外,因为不是本专业人员,也没有经过专业技能的培训,图书管理人员的业务知识储备以及综合素养不足,对公共文化的服务更是认识不到位。 3.区域重视力度较低,缺乏创新性的服务 作为公共服务的图书馆,不同于营利性机构,需要更多志愿者加入,但是因为在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对于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并不重视,导致图书馆的发展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即使有图书馆的建设,也落后于现代化的需求,缺少创

新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未来发展方向研究

新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未来发展方向研究 发表时间:2019-07-30T09:42:40.00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作者:杨千柳 [导读] 摘要:公共图书馆作为公益性的阅读服务机构,不仅是知识信息的聚集的宝库,还是公众获取信息知识进行学习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传播文化、共享信息以及进行社会教化等的平台。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图书馆内蒙古鄂尔多斯市 017000 摘要:公共图书馆作为公益性的阅读服务机构,不仅是知识信息的聚集的宝库,还是公众获取信息知识进行学习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传播文化、共享信息以及进行社会教化等的平台。在新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备受瞩目,如何创新完善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提高阅读服务的质量,促进其持续健康发展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对新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研究,以期为图书馆的建设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时代;公共图书馆;未来发展方向;研究 公共图书馆作为为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机构,在提高社会科学文化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在当前阶段,公共图书馆的社会价值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在创造和应用知识方面还存在较大缺陷,同时在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在新时代背景下,一定要对公共图书馆的管理和发展进行改革创新,推动图书馆的信息知识真正转化为生产力,同时促进公共图书馆自身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发挥其社会价值,推动社会文化的进步以及人们精神面貌的改变。 一、公共图书馆未来发展理论概述 在当前阶段大多数公共图书馆都认同公共图书馆的未来发展包括以下内容,在未来公共图书馆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势必会更加突出,其在国家文化和社会文化建设中占据的重要地位会更加凸显,同时其文化服务功能也会增强,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以及终身学习发展的需求,在新时期通过公共图书馆自身建设的改革优化,其社会价值会发挥得更充分。这具体体现在:首先公共图书馆相较于传统图书馆服务功能会更加强大,成为城市居民开展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图书馆的内涵和外延都将得到拓展;其次,公共图书馆会融入信息网络技术,传统的文化单向传播交流方式将向着双向的互动交流转变,与新时代和新技术的结合,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交流和练习会更加便捷和密切;最后,公共图书馆会改变传统的以书为核心的工作方式,在未来发展中图书馆的各项服务工作将围绕读者的需求来开展,其将会更加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价值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公共图书馆的未来发展不止在于实体图书馆的发展,还包括虚拟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并且在新时代,数字图书馆更是公共图书馆未来发展的一个大趋势。 二、新时代数字图书馆的特征 数字图书馆是基于数字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上发展起来,通过数字网络技术可以转变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方式,通过网络共享实现公共图书馆的主动服务。在信息网络技术的支持下,数字图书馆可以将原有的信息资源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发布和宣传,再加之对读者进行便捷式阅读的引导,实现知识信息资源的共享,同时数字图书馆不仅可以为读者提供更多语言数字资源,还能为读者提供信息数字化的远程服务,全方位满足读者的需求。 数字图书馆相较于传统图书馆而言具有强大的功能,它以网络多媒体、超文本、超媒体等技术方法为支撑,不仅能实现智能化的信息检索,还能为为读者提供更多生动形象且具体现实的可视化信息。同时数字图书馆不仅功能强大,还操作简便,读者在进行检索操作时只需要输入一个信息检索点就可以得到相关的所信息资源,为得到更加精确的资料还可以直接输入关键词等信息进行精确检索,数字图书馆会根据输入指令检索出读者所需的内容。 三、新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未来发展方向 1.实现公共图书馆传媒平台的有效整合 在新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阅读指导方面,不仅保留了传统媒介并发挥其优势,还融入了更多新兴媒介进行图书馆的宣传推广,如微信、微博、图书馆网页等,这样能够拓宽阅读指导服务的途径,使读者能够多方面地接受到信息,从而实现更加便捷的阅读。同时在新时代公共图书馆融入新媒体技术能够转变传统图书馆的单向交流方式,增强图书馆平台的互动性,实现媒体平台的整合。图书馆传媒平台的整合是多方面的,实现了对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功能和价值的全面解读,为公共图书馆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首先公共图书馆开设微信公众号能够及时地向读者推送新闻资讯,并为读者提供检索和下载文献的平台,在推送信息时应用新技术融入音视频资料,不仅能够更新读者的视听体验,凸显图书馆特色,还能够更加吸引读者,同时定期的微信推送可以帮助读者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受时空限制的文献检索和下载提高了公共图书馆移动服务的水平。其次,公共图书馆利用微博平台进行宣传营销,在符合大众认知的基础上使用个性化的语言增强了与读者之间的互动,根据大数据的信息整合分析,还能对读者的阅读兴趣进行归类,微博平台可以为读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阅读服务,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通过个性化的微博服务提高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微信和微博只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两种传媒平台,新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未来发展会整合更多的传媒平台,以此俩提升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 2.实现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管理 公共图书馆本身就是一个开放性的公益性阅读服务机构,其作用在于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多信息资源以及文献资源,丰富社会公众的社会文化生活,帮助公众进行终身学习,同时公共图书馆还服务于社会的精神文化建设。在公共图书馆的未来发展中需要实现现代化管理,从而实现其社会价值的充分发挥,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中,一方面是要借鉴国内图书馆管理的先进理念、经验以及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从而转变管理理念和服务方式,树立起现代化管理理念,形成主动服务方式;另一方面是要在公共图书馆的各方面管理中融入信息化技术,加强图书馆数据库的建设,利用网络技术为公众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且通过信息化平台建设提高管理的信息技术水平。 3.实现公共图书馆的人性化服务 新时代公共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方向必定包括人性化的服务,即是以读者为中心,贯彻人本主义理念。首先,在信息时代,信息更加丰富,信息发布和获取的渠道也更加广泛,而读者在阅读兴趣和阅读方式上都有很大的差异,阅读个性化需求增加,这就需要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更具个性化,而个性化服务的前提是要充分关注读者的特殊化需求,挖掘特色,实现文化、娱乐及人文关怀服务的一体化。其次,为满足读者更广泛更优质的阅读需求,公共图书馆会加强与文化馆和博物馆的合作,同时完善图书馆的功能,对接无线客户端使读者可以轻松预约查询、预定、归还等业务,还可进行扫码阅读海量电子图书。最后,公共图书馆为彰显人文特色,突出人性化服务特征,还会实现个性化的阅读定制,读者可以根据标签、收藏来获取感兴趣的资源。在新时代公共图书馆只有注重人文特色,注重人性化服务,才能实现

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广州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图书馆服务资源、服务效能、服传、服务监督与反馈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县(市)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街乡镇级公共图书馆以及社区、乡村和社会力量办类公共图书馆基层服务点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0001? 1 标识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一部分:通用符号 建标108-2008 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 建标[2008]74号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公共图书馆(public library) 由各级人民政府投资兴办、或由社会力量捐资兴办的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图书馆,是具有文献信息资源收集、整理、存储、传播、研究和服务等功能的公益性公共文化与社会教育设施。 3.2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 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努力建设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设施网络、资金人才技术保障、组织支撑和运行评估为基本框架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架构,其建设原则是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体现出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捷性的发展定位。 3.3 服务资源(service resources) 公共图书馆在开展服务过程中所拥有的物力、财力、人力等各种物质要素,主要包含了硬件资源、人力资源、文献资源和经费资源。 3.4 服务效能(service efficiency)

利用公共图书馆服务基层文化建设的思考

利用公共图书馆服务基层文化建设的思考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越来越受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基层公共图书馆是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社会教育的重要阵地,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的主体设施之一。文化主管部门应根据本地区的发展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配套建设,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及文化资源状况等形成功能互补、具有相当规模的文化建设网络,树立本地区主体文化形象与风格。图书馆作为地方文化建设的主体部门,应加大投资、丰富资源,通过开展特色文化活动等方式,满足读者的新需求,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品牌。 一、服务基层文化建设 图书馆作为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在使学习者获取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应该让他们掌握接受新知识的方法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才能适应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建设人才。图书馆负有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为学习者提供学习的环境、优质的服务和丰富的馆藏,充分发挥其自身特有的优势,全面提高社区居民综合素质,服务基层文化建设。 政府层面的“开源”对于图书馆来说是最大的帮助。文登区委区政府除了砸錢建新馆,每年拨专款用于图书馆建设,文登区图书馆不仅保持着2至3万册的年馆藏补充量及现代化设备持续升级,还在农村、城市、企业等建成20家基层分馆,按照农村地区图书交流机制建成农村图书交流中心,全面推行免费借阅、办理免费通用借阅证、免费电子阅览等“十免费”服务。同时区图书馆发挥自身优势,深入到基层文化建设和社区教育的各个层面,具有服务性和学术性。 二、适应基层文化建设需要 文登区图书馆通过打造优质环境,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努力构建和谐统一,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在图书馆内通过张贴名人名言或警言警句,通过组织阅读历史书籍,组织读书征文活动,面向广大市民,促进他们更全面深刻地了解中华民族的奋斗史和创业史,了解我国基本国情。 同时,要加大对图书馆藏文献开发力度,保证图书馆藏文献具有健康性、趣味性、娱乐性。让学习者身心愉悦,在阅读中增长知识的同时得到健康有益的启迪。文登区图书馆开通了读者服务微信平台,为爱阅读的广大市民搭建起与图书馆沟通交流的新渠道,方便他们通过微信免费进行图书查询、续借、借阅查询、修改密码等。 文登区图书馆还从专业的角度对读者的阅读加以引导,根据读者的需求调整馆藏图书的比例,如采用“你选书、我购书”的模式,根据广大市民读者的需求进行和补充图书种类。同时广泛应用现代网络技术,升级图书馆的电子设备,增加电子阅览设备,增加图书馆服务终端,开通自助借阅、自助还书、自助续借等功能,方便广大市民读者。

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建标108-2008)

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建标108-2008) [作者:办公室] 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建标108-2008)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市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施行日期2008年11月1日 前言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促进公共图书馆设施建设,加强公共图书馆建设决策科学化与管理规范化,依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二○○四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投资估算标准、建设项目评价方法与参数编制项目计划〉》(建标[2005]19号)编制《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 《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编制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党和国家有关发展图书馆事业和加强公共建筑工程管理的方针政策,立足中国现实,参考国际标准,功能优先,经济适用,使图书馆建筑能够满足体现现代图书馆理念的图书馆服务活动的开展。 《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确定了公共图书馆建设项目的规模分级和项目构成,给出了公共图书馆的总建筑面积和分项面积控制指标,提出了公共图书馆建设选址、总体布局的原则要求,明确了公共图书馆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基本要求。 《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的主编部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北大街10号,邮编:100020),主编单位是中国图书馆学会,批准部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驻防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负责解释。 本标准编制组成员: 组长:詹福瑞 执笔人:李国新、冯守仁、朱为振 起草人(按姓氏笔画为序):邓菊英、尹岚宁、冯守仁、刘志学、朱为振、李国新、汤更生、张广钦、洪森、富平、程亚男 2007年11月 目录

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发展趋势

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发展趋势 摘要:公共图书馆领域中最引人注目的领域就是阅读推广。在阅读推广发展的 背景下,全社会应该重视阅读问题,推动图书馆改革创新。近年来,公共图书馆 的推广处于四个阶段,包括:阅读推广活动日常化,开展阅读推广的地区差距缩小,图书馆馆阅读推广部门边界消失,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阅读推广。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发展趋势 在国际图书馆的论著资料中,阅读推广与学习素养、读写能力、终身学习等 因素息息相关。阅读推广的主体可以是政府机构,也可以是个人组织,或者是互 联网平台助手。本文所研究的图书馆阅读推广,主要是图书馆展开的促进阅读学 习素养的一系列公益活动。 1 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发展的背景 1.1社会对于阅读的重视 图书馆阅读推广具有一定的社会背景,主要表现在全社会对于社会阅读问题 的关注,我国是一个热爱阅读的民族,阅读在国民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诗书济世是我们引以为傲的传统。但是,在1999年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中显示,我国国民阅读率连续10年在逐渐下降,低至百分之五十的结果被媒体传播,并将此数据用作与其他国家相比较。尽管各个国家之间的数据比较不能作为反映 国民阅读率的真实性,但其传播速率之快冲击了我国国民的阅读自信心,因此, 国家和社会人士对于全民阅读开始了广泛的关注,通过媒体平台开始推广阅读, 宣传阅读,甚至提出设立阅读日的建议。直至今日许多图书馆的推广活动都是以 城市读书活动为起点进行发展的。 1.2图书馆领域相关专家的引导 中国图书馆协会在推动我国图书馆推广阅读发展的进程中可以说是功不可没,在2003年,图书馆协会已经将全面阅读列入改回日程,同年,在北京首次启动 世界图书日活动。2009年成立阅读推广委员会,多次评选为先进单位。此外,近 年来还参与建立了多种促进阅读推广的公益活动,并且在中国图书协会的影响下,部分城市也开始效仿成立地方阅读推广委员会,都在积极宣传和普及图书馆阅读 推广的重要措施。 阅读推广不仅受到国家的重视,也受到全社会相关专家学者的重视,据学术 网统一,关于推广宣传图书馆阅读的学术论文和专著数量在逐年增加,特别是随 着研究深入,一大批青年学者也投入到阅读推广的建设领域中,拓展了我国图书 馆推广理论领域。 1.3推动图书馆服务改革创新 进入新世纪以来,图书馆的服务理念也在不断创新,从图书馆的开放到追求 平等、免费服务。目前来看,我国大部分图书馆以及实行了免费阅读服务,但是,免费阅读服务不能看做是图书馆的创新行为,基层图书馆至今还存在门可罗雀的 现象,并没有形成借阅阅读的热潮,更有甚者,图书馆阅览室成为了写作自习室,占用阅览室的座位进行写作办公。这些现象真实的反映出我国图书馆阅读率下降 的原因。所以,更加要开展图书馆服务的改革创新,由于传统的书刊外界与信息 咨询已经基本完善,因此,图书馆服务改革创新的目标主要放在阅读推广等新型 服务,用来吸引读者走进阅读。

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建标108-2008)

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建标108-2008)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促进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加强和规范公共图书馆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建设项目的决策水平,加速公共图书馆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以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利用图书馆的权利,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的知识、信息和文化需求,依据法律、法规及国家现行政策,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本标准是公共图书馆建设项目科学决策和合理确定项目建设、投资水平的全国性统一标准;是编制、评估和审批公共图书馆建设项目建议书及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是有关部门审查公共图书馆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和检查工程建设全过程的尺度。 第三条本标准适用于县级以上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公共图书馆。街道、乡镇、新建居民区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参照本标准执行。 第四条公共图书馆事业属于社会公益性事业,公共图书馆建设属于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应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城市建设规划,纳入政府投资计划。 第五条公共图书馆建设应贯彻执行国家发展文化事业和加强公共建筑工程建设管理的方针政策,以人为本,科学规划,规模适当,功能优先,经济适用,环保节约,以大型图书馆为骨干,以中小型图书馆为基础,立足于构建覆盖全社会的普遍均等、惠及全民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 第六条公共图书馆应按照统筹兼顾,量力而行,逐步改善的原则进行建设。 第七条公共图书馆建设项目宜一次规划建成。投资确有困难的可分期实施,并留有发展余地。 第八条公共图书馆的改建或扩建项目,应充分利用原有场地和设施。 第九条公共图书馆建设除执行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其他有关标准、规范、规定的

要求。 第二章规模分级、项目构成与选址 第十条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公共图书馆规模,应以服务人口数量和相应的人均藏书量、千人阅览座席指标为基本依据,兼顾服务功能、文献资源数量与品种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确定。 服务人口是指公共图书馆服务范围内的常住人口。 第十一条公共图书馆分为大型馆、中型馆、小型馆。其建设规模与服务人口数量对应指标见表1。 公共图书馆建设规模与服务人口数量对应指标表1 第十二条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内容包括房屋建筑、场地、建筑设备和图书馆技术设备。 第十三条公共图书馆的房屋建筑包括藏书、借阅、咨询服务、公共活动与辅助服务、业务、行政办公、技术设备、后勤保障八类用房。 各级公共图书馆用房项目设置见附录一。 第十四条公共图书馆的场地包括人员集散场地、道路、停车场、绿化用地等。 第十五条公共图书馆的建筑设备包括给水排水、通风空调、强弱电及网络布线等。 第十六条公共图书馆的技术设备包括电子计算机、网络设备和相关外围设备,视听及

图书馆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图书馆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摘要:图书馆是一个孤立的实体,是一种使人类记忆得到保存的社会性质的机械装置,将图书中的内容复制到人们大脑中的一个工具。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应该符合时代进程。在信息时代,传统的图书管理模式的众多弊病不断暴露,给图书馆的发展带来很大的阻力。针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素质偏低,图书更新较慢的问题,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要充分的应用信息数字化的管理模式,从而降低图书采购成本,提高图书馆的提高整体水平。 关键词:图书馆;管理;现状;发展;趋势 近年来兴起的数字化管理模式却取得了相当优秀的成果,各大图书馆相继采用数字化图书管理系统之后都给自身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本文以分析传统图书馆管理上的缺陷和漏洞入手,重点分析新型的图书馆图书管理模式,并对我国的图书馆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提出更加贴合实际的创新型图书管理模式。 一、我国图书馆管理研究现状 1、不重视全面平衡发展。各类型图书馆管理研究不平衡。环顾国内图书馆管理研究领域,很多研究成果多倾向于高校图书馆管理研究,高校图书馆管理研究一直成为图书馆

学研究的热点领域,而关于公共图书馆和其他类型图书馆管理的研究成果相对不多,相对薄弱。作为国内图书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图书馆和其他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应该与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相对平衡。 2、忽视实践研究。没有健全的实践研究,对理论借鉴比较生疏。我国图书馆管理研究在很大程度上都没有将实践深入其中,对实践性的研究活动没有提高重视,只是为了研究而进行研究。过多的理论研究占据近十年图书馆管理研究的半壁江山,而实践研究相对不足,也很少看到相关的案例分析和研究,这将导致今后图书馆事业的畸形发展。 3、缺乏前瞻性和预见性。不具备完善的法制化和制度化的研究,研究内容和现代社会极不相符。多数有关图书馆的研究和如今图书馆的内外在因素极其不符,是一种非常被动的反应,没有针对环境变化而存在的主动性反应。不管是在图书馆业务管理上,还是知识管理的研究上以及关于网络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管理的研究,都缺少应有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即使有所涉猎,也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缺少实践的根基,难见可以操作的方案。 二、我国图书馆管理研究落后的原因 1、图书馆管理实践相对传。图书馆管理实践极大的影响了图书馆管理研究。即使我国图书馆管理研究在理论方面提出了很多新颖的观点和方式,可是图书馆管理实践方面还

公共图书馆服务标准

公共图书馆服务标准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总则 (2) 5 服务资源 (2) 6 服务效能 (5) 7 服务宣传 (6) 8 服务监督与反馈 (7)

公共图书馆服务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县(市)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街道、乡镇级公共图书馆以及社区、乡村和社会力量办的各类公共图书馆基层服务点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建标108-2008) 《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建标[2008]74号) 《文化部办公厅开展县以上公共图书馆第四次评估定级工作的通知》(办社文发(2009)8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公共图书馆

指由各级人民政府投资兴办,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图书馆,是具有文献信息资源收集、整理、存储、传播、研究和服务等功能的公益性与社会教育设施。 3.2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指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努力建设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设施网络、资金人才技术保障、组织支撑和运行评估为基本框架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架构,其建设原则是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体现出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捷性的发展定位。 3.3 服务资源 指公共图书馆在开展服务过程中所拥有的物力、财力、人力等各种物质要素,主要包含了硬件资源、人力资源、文献资源和经费资源。 3.4 服务效能 指读者和用户对公共图书馆所提供服务的期望,与公共图书馆投入的各项资源转换成直接的、技术性的业绩在读者和用户心中所产生的认知。 3.5 呈缴本

网络环境下基层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创新

网络环境下基层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创新图书馆是知识传播和收集的主要机构,是对人类精神文明成果进行有效整 合主要部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基层的公共图书馆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我们迎难而上。在当今网络环境下,基层公共图书馆的工作主要围绕着如何更好的为读者提供服务来开展,需要我们利用好各种信息和自身的资源,充分发挥和体现自身价值,全面为读者服务。 标签:网络环境基层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创新 公共图书馆是知识传播和收集的主要机构,包含了人类精神文明的先进成果。图书馆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和意义。随着科学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接触知识和储存知识的方式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在新时期,基层公共图书馆的主要工作就是做好基层公共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 一、在网络环境下基层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应该树立的理念 1.读者至上 在我国的公共图书馆事业近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读者至上的服务理念逐渐被接受并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事业实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和变革,这就要求公共图书馆需要及时的转变服务理念,真正的意识到服务理念在图书馆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应该依托文献资源、信息资源和检索资源优势,通过各种服务将读者和图书馆紧密的联系到一起,准确、及时、灵活的向读者提供全方位的读者服务工作。这是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宗旨,并要要求始终将这项宗旨贯穿于整个图书馆事业中。提高基层公共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就应该树立读者至上的理念,彻底改变过去读者服务过程中那种被动的服务方式,树立全面的、动态的读者服务新意识。 2.以人为本 在网络环境下,基层公共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理念在于对于人知识成果和先进的精神文明进行传播,通过各种形式的服务工作,最大程度的满足读者的需求,这就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全面体现。在基层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开展过程中树立以读者为本的理念,提高读者服务的质量,在工作中应该注重向读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加强读者和图书馆之间的诚信关系,在服务过程中树立全面尊重读者,相信读者和爱护读者以及服务读者的服务理念,要想做到这方面的要求,就需要我们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图书馆内应该设置充满学术氛围的人文环境和文化气息;其次,在图书馆服务工作开展过程中,应该制定一系列方便服务读者的服务措施,积极的应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提高图书文献的检索效率,为读者提供查阅、检索、借阅、归还一体化的服务模式;再次,还应该全

试论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的可持续发展

试论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的可持续发展 公共图书馆以加强公共文化基础建设,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惠民化,有效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服务方向。要想合理有效的满足我国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就要实行总分馆制。本文通过对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意义的阐述,例举其面临的现状,并针对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为了公共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标签: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可持续发展 为响应我国党和政府“加强文化基础建设”的号召,我国各级公共图书馆都积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推进总分馆制的可持续发展。贯彻落实总分馆制体系,有利于发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便利性、公益性、均等性等特点,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发挥公共图书馆的作用,加强我国基础文化建设。 一、推行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的意义 1.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的概念 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是指在一个合适的地域单元内,由一个或多个建设主体建成一个”公共图书馆群”,形成图书馆服务体系。在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体系内,通常由总馆主导协调多个分馆共建共享,实行文献资源统一采购、编目、配送,统一服务政策和服务标准,通借通还。在运作机制上,总分馆实行资源的统一配置和共享,由总馆进行各类资源的统一采购、分编、加工和物流配送,建立统一的业务建设标准,采用统一的管理系统和服务平台。在管理体制上,地方政府直接交由图书馆委员会或图书馆管理局负责整个辖区内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宏观管理和规划,公共图书馆的业务和行政具体事务由馆长负责。 2.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的意义 2.1满足读者需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公共图书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在图书馆内得到良好的阅读资源和阅读环境,还期望能更加便利化阅读。但据统计显示,我国在省市县相应的行政区内,大多只有一家公共图书馆,且大型图书馆能够波及的范围为8km,而小型图书馆只能波及4km,很难通过一家公共图书馆总管满足人们需求。而通过总分馆制,在总图书馆周边设置大量分馆或图书网店,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让人们在家门口就能读到书。 2.2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得到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党的十七大提出要贯彻落实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体系的推进。从现阶段我国各地经济实力水平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