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届高考数学知识点题型测试11

2014届高考数学知识点题型测试11

2014届高考数学知识点题型测试11
2014届高考数学知识点题型测试11

2014高考数学知识点题型测试11

考查重点是直线间的平行和垂直的条件、与距离有关的问题.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特别是弦长问题),此类问题难度属于中等,一般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有时也会出现解答题,多考查其几何图形的性质或方程知识.

1. 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

(1)点斜式:y -y 1=k (x -x 1)(直线过点P 1(x 1,y 1),且斜率为k ,不包括y 轴和平行于y 轴的直线).

(2)斜截式:y =kx +b (b 为直线l 在y 轴上的截距,且斜率为k ,不包括y 轴和平行于y 轴的直线). (3)两点式:

y -y 1y 2-y 1=x -x 1

x 2-x 1

(直线过点P 1(x 1,y 1),P 2(x 2,y 2),且x 1≠x 2,y 1≠y 2,不包括坐标轴和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

(4)截距式:x a +y b

=1(a 、b 分别为直线的横、纵截距,且a ≠0,b ≠0,不包括坐标轴、平行于坐标轴和过原点的直线).

(5)一般式:Ax +By +C =0(其中A ,B 不同时为0). 2. 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

当不重合的两条直线l 1和l 2的斜率存在时: (1)两直线平行l 1∥l 2?k 1=k 2. (2)两直线垂直l 1⊥l 2?k 1·k 2=-1.

提醒 当一条直线的斜率为0,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时,两直线也垂直,此种情形易忽略. 3. 三种距离公式

(1)A (x 1,y 1),B (x 2,y 2)两点间的距离:|AB |=x 2-x 12

+y 2-y 12

.

(2)点到直线的距离:d =|Ax 0+By 0+C |

A 2+

B 2(其中点P (x 0,y 0),直线方程为:Ax +By +

C =0).

(3)两平行线间的距离:d =|C 2-C 1|

A 2+

B 2

(其中两平行线方程分别为l 1:Ax +By +C 1=0.l 2:Ax +By +C 2=0).

提醒 应用两平行线间距离公式时,注意两平行线方程中x ,y 的系数应对应相等. 4. 圆的方程的两种形式

(1)圆的标准方程:(x -a )2

+(y -b )2

=r 2

.

(2)圆的一般方程:x 2+y 2+Dx +Ey +F =0(D 2+E 2

-4F >0). 5.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相交、相切、相离,代数判断法与几何判断法. (2)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相交、相切、相离,代数判断法与几何判断法.

考点一 直线的方程及应用

例1 (1)过点(5,2),且在y 轴上的截距是在x 轴上的截距的2倍的直线方程是 ( )

A .2x +y -12=0

B .2x +y -12=0或2x -5y =0

C .x -2y -1=0

D .x -2y -1=0或2x -5y =0

(2)若直线l 1:x +ay +6=0与l 2:(a -2)x +3y +2a =0平行,则l 1与l 2间的距离为( ) A. 2

B.82

3

C. 3

D.833

答案 (1)B (2)B

解析 (1)当直线过原点时方程为2x -5y =0,不过原点时,可设出其截距式为x a +y

2a =1,

再由过点(5,2)即可解出2x +y -12=0. (2)由l 1∥l 2,

知3=a (a -2)且2a ≠6(a -2),2a 2

≠18, 求得a =-1,

所以l 1:x -y +6=0,l 2:x -y +2

3=0,两条平行直线l 1与l 2间的距离为d =????

??6-2312

+-12

=82

3

. (1)要注意几种直线方程的局限性.点斜式、两点式、斜截式要求直线不能与x 轴垂直.而截距式方程不能表示过原点的直线,也不能表示垂直于坐标轴的直线.

(2)求解与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有关的问题时,主要是利用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的充要条件,即“斜率相等”或“互为负倒数”.若出现斜率不存在的情况,可考虑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去研究.

(1)直线l 1:kx +(1-k )y -3=0和l 2:(k -1)x +(2k +3)y -2=0互相垂直,则k =

( )

A .-3或-1

B .3或1

C .-3或1

D .3或-1

(2)过点(1,0)且倾斜角是直线x -2y -1=0的倾斜角的两倍的直线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 (2)4x -3y -4=0

解析 (1)∵l 1⊥l 2,∴k (k -1)+(1-k )(2k +3)=0, 解得k 1=-3,k 2=1.∴k =-3或1.

(2)设直线x -2y -1=0的倾斜角为α,则所求直线的倾斜角为2α. 由已知得tan α=1

2,

则tan 2α=2tan α

1-tan 2

α=2×121-1

2

2

=43, 所以所求直线方程为y -0=4

3(x -1),

即4x -3y -4=0. 考点二 圆的方程及应用

例2 (1)已知圆C 过点(1,0),且圆心在x 轴的正半轴上.直线l :y =x -1被圆C 所截得的

弦长为22,则过圆心且与直线l 垂直的直线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

(2)已知A (-2,0),B (0,2),实数k 是常数,M ,N 是圆x 2

+y 2

+kx =0上两个不同点,P 是圆x 2

+y 2

+kx =0上的动点,如果M ,N 关于直线x -y -1=0对称,则△PAB 面积的最大值是________.

答案 (1)x +y -3=0 (2)3+ 2

解析 (1)设圆心坐标为(x 0,0)(x 0>0),由于圆过点(1,0),则半径r =|x 0-1|.圆心到直线

l 的距离为d =

|x 0-1|2

.由弦长为22可知? ????|x 0-1|22=(x 0-1)2-2,整理得(x 0-1)2

=4.

∴x 0-1=±2,∴x 0=3或x 0=-1(舍去).

因此圆心为(3,0),由此可求得过圆心且与直线y =x -1垂直的直线方程为y =-(x -3),即x +y -3=0.

(2)依题意得圆x 2

+y 2

+kx =0的圆心(-k 2,0)位于直线x -y -1=0上,于是有-k

2-1=0,即k =-2,因此圆心坐标是(1,0),半径是1.由题意可得|AB |=22,直线AB 的方程是

x

-2+y 2=1,即x -y +2=0,圆心(1,0)到直线AB 的距离等于|1-0+2|2

=32

2,点P

圆的标准方程直接表示出了圆心和半径,而圆的一般方程则表示出了曲线与二元二次方程的关系,在求解圆的方程时,要根据所给条件选取适当的方程形式.解决与圆有关的问题一般有两种方法:(1)几何法,通过研究圆的性质、直线和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进而求得圆的基本量和方程;(2)代数法,即用待定系数法先设出圆的方程,再由条件求得各系数.

(1)已知圆C :x 2

+(y -3)2

=4,过点A (-1,0)的直线l 与圆C 相交于P 、Q 两点,若|PQ |=23,则直线l 的方程为

( )

A .x =-1或4x +3y -4=0

B .x =-1或4x -3y +4=0

C .x =1或4x -3y +4=0

D .x =1或4x +3y -4=0

(2)已知圆C 的圆心与抛物线y 2

=4x 的焦点关于直线y =x 对称,直线4x -3y -2=0与圆

C 相交于A ,B 两点,且|AB |=6,则圆C 的方程为________.

答案 (1)B (2)x 2

+(y -1)2

=10

解析 (1)当直线l 与x 轴垂直时,易知x =-1符合题意;

当直线l 与x 轴不垂直时,设直线l 的方程为y =k (x +1),线段PQ 的中点为M ,由于|PQ |=23,易得|CM |=1.

又|CM |=|-3+k |k 2+1=1,解得k =43,此时直线l 的方程为y =4

3(x +1).故所求直线l 的

方程为x =-1或4x -3y +4=0.故选B.

(2)设所求圆的半径是r ,依题意得,抛物线y 2

=4x 的焦点坐标是(1,0),则圆C 的圆心坐标是(0,1),圆心到直线4x -3y -2=0的距离d =|4×0-3×1-2|42+-32

=1,则r 2=d 2

+(

|AB |2

)2=10,故圆C 的方程是x 2+(y -1)2

=10. 考点三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例3 (2013·江苏)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A (0, 3),直线l :

y

=2x -4.设圆C 的半径为1,圆心在l 上.

(1)若圆心C 也在直线y =x -1上,过点A 作圆C 的切线,求切线的 方程;

(2)若圆C 上存在点M ,使|MA |=2|MO |,求圆心C 的横坐标a 的取值范围. 解 (1)由题设,圆心C 是直线y =2x -4和y =x -1的交点,解得点C (3,2),

于是切线的斜率必存在.

设过A (0,3)的圆C 的切线方程为y =kx +3, 由题意,|3k +1|k 2+1=1,解得k =0或-3

4,

故所求切线方程为y =3或3x +4y -12=0.

(2)因为圆心在直线y =2x -4上,所以圆C 的方程为 (x -a )2

+[y -2(a -2)]2

=1.

设点M (x ,y ),因为|MA |=2|MO |,所以x 2

+y -32

=2 x 2+y 2,化简得x 2+y 2

+2y

-3=0,即x 2

+(y +1)2

=4,所以点M 在以D (0,-1)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上. 由题意,点M (x ,y )在圆C 上,所以圆C 与圆D 有公共点,则2-1≤|CD |≤2+1, 即1≤a 2

+2a -32

≤3.

由5a 2

-12a +8≥0,得a ∈R ; 由5a 2

-12a ≤0,得0≤a ≤

12

5

. 所以点C 的横坐标a 的取值范围为?

?????0,125.

(1)讨论直线与圆及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要注意数形结合,充分利用圆的几何性质寻找解题途径,减少运算量.研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主要通过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和半径的比较实现,两个圆的位置关系判断依据两个圆心距离与半径差与和的比较.

(2)直线与圆相切时利用“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垂直,圆心到切线的距离等于半径”建立切线斜率的等式,所以求切线方程时主要选择点斜式.通过过圆外一点的圆的切线条数可以判断此点和圆的位置关系.过圆外一点求解切线长转化为圆心到圆外点距离利用勾股定理处理.

(1)(2013·江西)过点(2,0)引直线l 与曲线y =1-x 2

相交于A 、B 两点,O 为坐标原点,当△AOB 的面积取最大值时,直线l 的斜率等于 ( )

A.3

3

B .-

3

3

C .±

3

3

D .- 3

(2)(2013·重庆)已知圆C 1:(x -2)2

+(y -3)2

=1,圆C 2:(x -3)2

+(y -4)2

=9,M ,N 分别是圆C 1,C 2上的动点,P 为x 轴上的动点,则|PM |+|PN |的最小值为 ( )

A .52-4 B.17-1 C .6-2 2

D.17

(3)(2013·山东改编)过点P (3,1)作圆(x -1)2

+y 2

=1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A ,B ,则直线AB 的方程为________,△PAB 的外接圆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 (2)A (3)2x +y -3=0 (x -2)2

+(y -12)2=54

解析 (1)∵S △AOB =1

2|OA ||OB |·sin∠AOB

=12sin∠AOB ≤12

. 当∠AOB =π

2时,S △AOB 面积最大.

此时O 到AB 的距离d =

22

. 设AB 方程为y =k (x -2)(k <0), 即kx -y -2k =0. 由d =

|2k |

k 2+1=22

得k =-33.

(也可k =-tan∠OPH =-

33

). (2)设P (x,0),设C 1(2,3)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C 1′(2,-3),那么|PC 1|+|PC 2|=|PC 1′|+|PC 2|≥|C 1′C 2|=2-32

+-3-42

=5 2.

而|PM |+|PN |=|PC 1|+|PC 2|-4≥52-4.

(3)易知点P (3,1)与圆心C 连线和AB 垂直,圆心为点(1,0),点

P (3,1)

与圆心连线斜率k =1-03-1=1

2,故直线AB 斜率k AB =-2,结合图

形易知A 点坐标为(1,1),由点斜式得直线AB 的方程为y -1=- 2(x -1),即2x +y -3=0.

又由CA ⊥PA ,CB ⊥PB 知,A 、P 、B 、C 四点共圆,且CP 为其直径. ∴△PAB 的外接圆方程为(x -2)2

+(y -12)2=54

.

1. 由于直线方程有多种形式,各种形式适用的条件、范围不同,在具体求直线方程时,由

所给的条件和采用的直线方程形式所限,可能会产生遗漏的情况,尤其在选择点斜式、斜截式时要注意斜率不存在的情况. 2. 确定圆的方程时,常用到圆的几个性质:

(1)直线与圆相交时应用垂径定理构成直角三角形(半弦长,弦心距,圆半径);

(2)圆心在过切点且与切线垂直的直线上; (3)圆心在任一弦的中垂线上;

(4)两圆内切或外切时,切点与两圆圆心三点共线;

(5)圆的对称性:圆关于圆心成中心对称,关于任意一条过圆心的直线成轴对称. 3. 直线与圆中常见的最值问题

圆上的点与圆外点的距离的最值问题,可以转化为圆心到点的距离问题;圆上的点与直线上点的距离的最值问题,可以转化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问题;圆上的点与另一圆上点的距离的最值问题,可以转化为圆心到圆心的距离问题.

4. 过两圆C 1:x 2

+y 2

+D 1x +E 1y +F 1=0,C 2:x 2

+y 2

+D 2x +E 2y +F 2=0的交点的圆系方程为x

2

+y 2

+D 1x +E 1y +F 1+λ(x 2

+y 2

+D 2x +E 2y +F 2)=0.

5. 两圆相交,将两圆方程联立消去二次项,得到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即为两圆公共弦所在的

直线方程.

1. 若圆x 2

+y 2

=r 2

(r >0)上有且只有两个点到直线x -y -2=0的距离为1,则实数r 的取值

范围是________. 答案 (2-1,2+1)

解析 注意到与直线x -y -2=0平行且距离为1的直线方程分别是x -y -2+2=0、x -y -2-2=0,要使圆上有且只有两个点到直线x -y -2=0的距离为1,需满足在两条直线x -y -2+2=0、x -y -2-2=0中,一条与该圆相交且另一条与该圆相离,所以|2-2|2

,即2-1

2. 过点O (0,0)作直线与圆C :(x -45)2

+(y -8)2

=169相交,在弦长均为整数的所有直线

中,等可能地任取一条直线,则弦长不超过14的概率为________. 答案

932

解析 已知圆C 的半径为13,C (45,8), ∵|CO |=452

+82

=12<13,

∴O 点在圆C 的内部,且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 ∈[0,12],

∴直线截圆所得的弦长|AB |=2r 2

-d 2

∈[10,26],其中最短和最长的弦各有一条,长为11到25的整数的弦各有两条,共有32条,其中弦长不超过14的有1+8=9(条),

∴所求概率P=9

32

.

(推荐时间:70分钟)

一、选择题

1.“a=0”是“直线l1:(a+1)x+a2y-3=0与直线l2:2x+ay-2a-1=0平行”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 C

解析当a=0时,l1:x-3=0,l2:2x-1=0,

此时l1∥l2,所以“a=0”是“直线l1与l2平行”的充分条件.

当l1∥l2时,a(a+1)-2a2=0,解得a=0或a=1.

当a=1时,l1:2x+y-3=0,l2:2x+y-3=0,

此时,l1与l2重合,所以a=1不满足题意,即a=0.

所以“a=0”是“直线l1∥l2”的必要条件.

2.a,b,c分别是△ABC中角A,B,C的对边的边长,则直线x sin A+ay+c=0与直线bx -y sin B+sin C=0的位置关系是( ) A.平行B.重合C.垂直D.相交但不垂直

答案 C

解析∵直线A1x+B1y+C1=0和A2x+B2y+C2=0垂直的充要条件是A1A2+B1B2=0,而b sin A+a(-sin B)=0,∴两直线垂直.故选C.

3.(2013·广东)垂直于直线y=x+1且与圆x2+y2=1相切于第一象限的直线方程是( ) A.x+y-2=0 B.x+y+1=0

C.x+y-1=0 D.x+y+2=0

答案 A

解析与直线y=x+1垂直的直线设为:x+y+b=0.

则|b|

2

=r=1,所以|b|=2,又相切于第一象限,

所以b=- 2.

4.已知圆C关于y轴对称,经过点(1,0)且被x轴分成两段弧长比为1∶2,则圆C的方程为

( )

C .x 2

+(y ±33)2=4

3

D .x 2

+(y ±

33)2=1

3

答案 C

解析 由已知圆心在y 轴上,且被x 轴所分劣弧所对圆心角为2

3π,设圆心(0,a ),半径

为r ,

则r sin π3=1,r cos π

3=|a |,

解得r =

2

3

,即r 2

=43,|a |=33,

即a =±

33,故圆C 的方程为x 2

+(y ±33)2=43

. 5. 设P 为直线3x +4y +3=0上的动点,过点P 作圆C :x 2

+y 2

-2x -2y +1=0的两条切线,

切点分别为A ,B ,则四边形PACB 的面积的最小值为 ( )

A .1 B.

3

2

C .2 3 D. 3

答案 D

解析 依题意,圆C :(x -1)2

+(y -1)2

=1的圆心是点C (1,1),半径是1,易知|PC |的最小值等于圆心C (1,1)到直线3x +4y +3=0的距离,即10

5=2,而四边形PACB 的面积等

于2S △PAC =2×(12|PA |·|AC |)=|PA |·|AC |=|PA |=|PC |2

-1,因此四边形PACB 的面积

的最小值是22

-1=3,选D.

6. 两个圆C 1:x 2

+y 2

+2ax +a 2

-4=0(a ∈R )与C 2:x 2

+y 2

-2by -1+b 2

=0(b ∈R )恰有三条公

切线,则a +b 的最小值为 ( )

A .-6

B .-3

C .-3 2

D .3

答案 C

解析 两个圆恰有三条公切线,则两圆外切,两圆的标准方程为圆C 1:(x +a )2

+y 2

=4, 圆C 2:x 2

+(y -b )2

=1, 所以|C 1C 2|=a 2

+b 2

=2+1=3, 即a 2

+b 2

=9. 由(

a +b

2

)2

a 2+

b 2

2

得(a +b )2

≤18,所以-32≤a +b ≤32,当且仅当“a =b ”时取

“=”.∴选C. 二、填空题

7. 已知直线l 1与圆x 2

+y 2

+2y =0相切,且与直线l 2:3x +4y -6=0平行,则直线l 1的方

程是________.

答案 3x +4y -1=0或3x +4y +9=0

解析 依题意,设所求直线l 1的方程是3x +4y +b =0,则由直线l 1与圆x 2

+(y +1)2

=1相切,可得圆心(0,-1)到直线3x +4y +b =0的距离为1,即有|b -4|

5=1,解得b =-

1或b =9.因此,直线l 1的方程是3x +4y -1=0或3x +4y +9=0.

8. (2013·山东)过点(3,1)作圆(x -2)2

+(y -2)2

=4的弦,其中最短弦的长为________.

答案 2 2

解析 由题意知,当弦的中点与圆心的连线与弦垂直时弦长最短,此 时,点(3,1)为弦的中点,如图所示. ∴|AB |=2|BE |=2|BC |2

-|CE |2

= 24-2=2 2.

9. 若直线l :ax +by +1=0始终平分圆M :x 2

+y 2

+4x +2y +1=0的周长,则(a -2)2

+(b

-2)2

的最小值为________. 答案 5

解析 由题意知,圆心坐标为(-2,-1), ∴-2a -b +1=0, ∵a -22

+b -22

表示点(a ,b )与(2,2)的距离, ∴a -22+b -22

的最小值为|4+2-1|

4+1

=5,

∴(a -2)2

+(b -2)2

的最小值为5.

10.(2013·湖北)已知圆O :x 2+y 2

=5,直线l :x cos θ+y sin θ=1(0<θ<π2

).设圆O 上

到直线l 的距离等于1的点的个数为k ,则k =________. 答案 4

解析 圆心O 到直线l 的距离d =

1cos 2

θ+sin 2

θ

=1,

而圆O 半径为5,∴圆O 上到l 的距离等于1的点有4个. 三、解答题

11.如图所示,已知以点A (-1,2)为圆心的圆与直线l 1:x +2y +7=0

相切.过点B (-2,0)的动直线l 与圆A 相交于M ,N 两点,Q 是

MN 的中点,直线l 与l 1相交于点P .

(1)求圆A 的方程;

(2)当|MN |=219时,求直线l 的方程;

(3)BQ →·BP →

是否为定值?如果是,求出其定值;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解 (1)设圆A 的半径为R .

∵圆A 与直线l 1:x +2y +7=0相切, ∴R =|-1+4+7|5

=2 5.

∴圆A 的方程为(x +1)2

+(y -2)2

=20.

(2)当直线l 与x 轴垂直时,易知x =-2符合题意; 当直线l 与x 轴不垂直时,设直线l 的方程为y =k (x +2), 即kx -y +2k =0.连接AQ ,则AQ ⊥MN . ∵|MN |=219,∴|AQ |=20-19=1. 由|AQ |=

|k -2|

k 2+1

=1,得k =3

4.

∴直线l 的方程为3x -4y +6=0.

∴所求直线l 的方程为x =-2或3x -4y +6=0. (3)∵AQ ⊥BP ,∴AQ →·BP →

=0. ∴BQ →·BP →=(BA →+AQ →)·BP → =BA →·BP →+AQ →·BP →=BA →·BP →.

当直线l 与x 轴垂直时,得P ? ????-2,-52. 则BP →=? ????0,-52,又BA →

=(1,2),

∴BQ →·BP →=BA →·BP →

=-5.

当直线l 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l 的方程为y =k (x +2). 由???

?

?

y =k x +2,

x +2y +7=0,

解得P ?

??

?

?-4k -71+2k ,-5k 1+2k .

∴BP →=? ??

??-51+2k ,-5k 1+2k . ∴BQ →·BP →=BA →·BP →=-5

1+2k -10k 1+2k

=-5.

综上所述,BQ →·BP →是定值,且BQ →·BP →

=-5. 12.已知曲线C 的方程:x 2

+y 2

-4x +2y +5m =0.

(1)当m 为何值时,此方程表示圆;

(2)若m =0,是否存在过点P (0,2)的直线l 与曲线C 交于A ,B 两点,且|PA |=|AB |,若存在,求直线l 的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 (1)方程可化为(x -2)2

+(y +1)2

=5-5m , 当5-5m >0,即m <1时表示圆.

(2)当m =0时,曲线C 的方程为x 2

+y 2

-4x +2y =0. ①当直线l 斜率不存在时,

即直线l 方程为x =0,A (0,0),B (0,-2),|PA |=|AB |,符合题意. ②当直线l 斜率存在时,设直线l 方程为y =kx +2,

联立方程组?

????

y =kx +2,

x 2+y 2

-4x +2y =0.

有(1+k 2

)x 2

+(6k -4)x +8=0. 依题意有Δ=4(k 2

-12k -4)>0, ∵|PA |=|AB |,

∴A 为PB 的中点,∴x B =2x A .

∴????? x A +x B =

4-6k

1+k

2,x A x B

=8

1+k 2

即?????

x A

=4-6k 31+k 2

x 2

A =4

1+k 2

.

解得k =-5

12,满足Δ>0,

∴直线l 的方程为5x +12y -24=0.

综上所述,直线l 的方程为x =0或5x +12y -24=0.

13.已知点P 是圆F 1:(x +3)2

+y 2

=16上任意一点,点F 2与F 1关于原点对称.线段PF 2的

中垂线与PF 1交于M 点. (1)求点M 的轨迹C 的方程;

(2)设轨迹C 与x 轴的左、右两个交点分别为A ,B ,点K 是轨迹C 上异于A ,B 的任意一

点,KH ⊥x 轴,H 为垂足,延长HK 到点Q 使得HK =KQ ,连接AQ 并延长交过B 且垂直于x 轴的直线l 于点D ,N 为DB 的中点.试判断直线QN 与以AB 为直径的圆O 的位置关系. 解 (1)由题意得,F 1(-3,0),F 2(3,0),圆F 1的半径为4,且|MF 2|=|MP |, 从而|MF 1|+|MF 2|=|MF 1|+|MP |=4>|F 1F 2| =2 3.

∴点M 的轨迹是以F 1、F 2为左、右焦点的椭圆,其中长轴长2a =4,焦距2c =23,则短半轴长b =a 2

-c 2

=4-3=1, ∴点M 的轨迹C 的方程为x 2

4+y 2

=1.

(2)如图,设K (x 0,y 0), 则x 20

4

+y 2

0=1. ∵HK =KQ ,∴Q (x 0,2y 0). ∴OQ =x 2

0+2y 02

=2,

∴Q 点在以O 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上,即Q 点在以AB 为直径的圆O 上. 又A (-2,0),∴直线AQ 的方程为y =2y 0

x 0+2

(x +2). 令x =2,得D (2,

8y 0

x 0+2

). 又B (2,0),N 为DB 的中点, ∴N (2,

4y 0

x 0+2

). ∴OQ →=(x 0,2y 0),NQ →

=(x 0-2,2x 0y 0x 0+2).

∴OQ →·NQ →

=x 0(x 0-2)+2y 0·2x 0y 0x 0+2

=x 0(x 0-2)+4x 0y 2

x 0+2

=x 0(x 0-2)+x 04-x 20x 0+2

=x 0(x 0-2)+x 0(2-x 0)=0. ∴OQ →⊥NQ →

.∴直线QN 与圆O 相切.

高考数学高考必备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高考前重点知识 第一章?集合 (一)、集合:集合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工集合的性质: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记为A胃A ; ②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记为。包A ; ③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①〃个元素的子集有2〃个.〃个元素的真子集有2〃 -1个.〃个元素的非空真子集有2〃-2个. [注]①一个命题的否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一定为真.否命题。逆命题. ②一个命题为真,则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原命题。逆否命题. 交:A,且x e B} 2、集合运算:交、并、补产AU6Q{xlxeA或xe* 未卜:或A o {% £ (/, 且x任A} (三)简易逻辑 构成复合命题的形式:p或q (记作〃pvq〃); p且q (记作〃p 八q〃);mEp(i己作、q〃) o 工〃或〃‘〃且"、"非"的真假判断 种命题的形式及相互关系: 原命题:若P则q;逆命题:若q则p; 否命题:若1 P则1 q ;逆否命题:若1 q则]Po ④、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 i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为真。

@、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6、如果已知p=q那么我们说,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 件。 若p=q且q = p,则称p是q的充要条件,记为p<=>q. 一.函数的性质 (工)定义域:(2)值域: (3)奇偶性:(在整个定义域内考虑) ①定义:①偶函数:/(—x) = /(x),②奇函数:/(—x) = -/(X) ②判断方法步骤:a.求出定义域;b.判断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 对称;c.求/(-X);&比较/(T)与/(X)或/(T)与—/(X)的关系。 (4 )函数的单调性 定义: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I内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1f X2, 。语当X1VX2时,都有f(XT)Vf(X2),则说f(X)在这个区间上是增函数; (2语当X1f(X)则说f(X)在这个区间上是减函数? 二.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指数函数> = /(〃>。且"。1)的图象和性质

最新高考数学压轴题专题训练(共20题)[1]

1.已知点)1,0(F ,一动圆过点F 且与圆8)1(2 2 =++y x 内切. (1)求动圆圆心的轨迹C 的方程; (2)设点)0,(a A ,点P 为曲线C 上任一点,求点A 到点P 距离的最大值)(a d ; (3)在10<

3.已知点A (-1,0),B (1,0),C (- 5712,0),D (5712 ,0),动点P (x , y )满足AP →·BP → =0,动点Q (x , y )满足|QC →|+|QD →|=10 3 ⑴求动点P 的轨迹方程C 0和动点Q 的轨迹方程C 1; ⑵是否存在与曲线C 0外切且与曲线C 1内接的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求出一个这样的平行四边形,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⑶固定曲线C 0,在⑵的基础上提出一个一般性问题,使⑵成为⑶的特例,探究能得出相应结论(或加强结论)需满足的条件,并说明理由。 4.已知函数f (x )=m x 2+(m -3)x +1的图像与x 轴的交点至少有一个在原点右侧, ⑴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⑵令t =-m +2,求[1 t ];(其中[t ]表示不超过t 的最大整数,例如:[1]=1, [2.5]=2, [-2.5]=-3) ⑶对⑵中的t ,求函数g (t )=t +1t [t ][1t ]+[t ]+[1t ]+1的值域。

高考数学重点知识点汇总.doc

高考数学重点知识点汇总 高考数学重点知识点 1.进行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时,不要忘了全集和空集这两种特殊情况,不要忘记了借助数轴和维恩图进行求解 2.在应用条件时,易A忽略是空集的情况 3.你会用补集的思想解决有关问题吗? 4.简单命题与复合命题有什么区别?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什么?如何判断充分与必要条件? 5.你知道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形式的区别吗? 6.求解与函数有关的问题易忽略定义域优先的原则 7.判断函数奇偶性时,易忽略检验函数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这一点 8.求一个函数的解析式和一个函数的反函数时,易忽略标注该函数的定义域 9.原函数在区间[-a,a]上单调递增,则一定存在反函数,且反函数也单调递增;但一个函数存在反函数,此函数不一定单调 10.你熟练地掌握了函数单调性的证明方法吗?定义法(取值,作差,判正负)和导数法 11.求函数单调性时,易错误地在多个单调区间之间添加符号和或单调区间不能用集合或不等式表示. 12.求函数的值域必须先求函数的定义域。 13.如何应用函数的单调性与奇偶性解题?①比较函数值的大小;②解抽象函数不等式;③求参数的范围(恒成立问题).这几种基本应用你掌握了吗?

14.解对数函数问题时,你注意到真数与底数的限制条件了吗? (真数大于零,底数大于零且不等于1)字母底数还需讨论 15.三个二次(哪三个二次?)的关系及应用掌握了吗?如何利用二次函数求最值? 16.用换元法解题时易忽略换元前后的等价性,易忽略参数的范围。 17. 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解转化时,你是否注意到:当时,方程有解不能转化为。若原题中没有指出是二次方程,二次函数或二次不等式,你是否考虑到二次项系数可能为的零的情形? 18.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时,你是否注意到:一正;二定;三等. 19.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及其几何意义是什么? 20.解分式不等式应注意什么问题?用根轴法解整式(分式)不等式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21.解含参数不等式的通法是定义域为前提,函数的单调性为基础,分类讨论是关键,注意解完之后要写上:综上,原不等式的解集是. 22.在求不等式的解集、定义域及值域时,其结果一定要用集合或区间表示;不能用不等式表示. 23.两个不等式相乘时,必须注意同向同正时才能相乘,即同向同正可乘;同时要注意同号可倒. 24.解决一些等比数列的前项和问题,你注意到要对公比及两种情况进行讨论了吗? 25.在已知,求的问题中,你在利用公式时注意到了吗?需要验证,有些题目通项是分段函数。

高考数学新题型测试研究

第24卷第1期 数 学 教 育 学 报 Vol.24, No.1 2015年2月 JOURNAL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Feb., 2015 收稿日期:2014–10–18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高考能力考查与内容改革创新研究(GFA111006) 高考数学新题型测试研究 任子朝,章建石,陈 昂 (教育部考试中心,北京 100084) 摘要:为深化高考内容和形式改革,数学科研制了5种新题型:多选题、逻辑题、数据分析题、举例题和开放题.从中国东部、中部、西部省份中各选取一省,每个省抽取省重点、市重点和普通中学3个层次学校的高三学生进行试测,各省抽样一千多人,总共有4 205人参加测试.试测统计数据、问卷调查和考后座谈表明:数学科开发的题型新颖别致,能有效考查数学能力,区分度良好,促进中学教学方式的转变,受到学生和教师的欢迎. 关键词:高考;新题型;试测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894(2015)01–0021–05 1 研究背景 1.1 问题提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目标:“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改革的出发点主要有两方面:首先是更好地体现高考的选拔功能.高考选拔的目标发生了巨大转变,已经从对学科知识的全面评价向学习能力的重点测量转变,高考成为有力推动选拔有创造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其次是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高考科目的设置主要着眼于在高校人才选拔中发挥基础性和通用性的作用,这样的科目设置模式可以为学生个性潜能和学科特长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数学作为高考中重要的基础学科,要积极进行考试内容和形式的改革,发挥基础学科的重要作用. 1.2 题型试测 题型是题目的呈现方式,是实现考查目的的重要手段.高考的考查目标和考查重点进行改革以后,需要新的题型呈现考查要求,实现考查目的.为更好地考查考生的数学能力,高考数学科进行了题型创新设计的专题研究,开发了5种新题型.为检验新题型的考查效果,抽取考生进行试测.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的选取 试测的考生为当年参加高考高三学生,考虑到中国教育地区之间存在差异,不同学校的学生之间也存在差异,为了检测新题型的效果,选取不同地区的学生作为被试.根据被试样本的抽样原则,从东部、中部、西部省份中各选取一省进行试测,每个省抽取省重点、市重点和一般学校的高三学生进行试测,每省抽样一千多人,样本基本代表了中国高三学生的平均水平.这次试测总共发放试卷4 205份,其中有效试卷3 800份,有效率90.36%.试卷不分文理科,所有考生使用相同的试卷,试测考生中文科考生占38%,理科考生 占62%. 2.2 研究内容 这次试测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试题的难度[1]、区分 度[1],新题型与传统题型的相关性[1],学生对新题型的适应程度,教师和学生对新题型的接受程度和改进建议. 2.3 研究工具 2.3.1 试测试卷 数学科开发了5种新题型(参见附录),分别是: 1. 多项选择题:选择题的答案不唯一,存在多个正确选项. 2. 逻辑题:以日常生活的语言和情景考查推理、论证、比较、评价等逻辑思维能力. 3. 数据分析题:给出一些材料背景以及相关数据,要求考生自己读懂材料,获取信息,根据材料给出的情境、原理以及猜测等,自主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并解决问题. 4. 举例题:要求考生通过给出已知结论、性质和定理等条件,从题干中获取信息,整理信息,写出符合题干的结论或是具体实例. 5. 开放题:试题开放设问,答案并不唯一,要求考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究,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 试测试卷将新题型和高考中现有的题型组合成卷,测试时长60分钟,满分75分,时间和满分都是正式高考的一半.高考中现有题型选取了单项选择题,目的是为和新题型进行对比,测试新题型的考查效果.试卷测试结构如表1所示. 1 需要指出的是,有些新题型是在现有题型的基础上发展

高考数学高考必备知识点总结

高考数学高考必备知识点 总结 Jenny was compiled in January 2021

高考前重点知识回顾 第一章-集合 (一)、集合:集合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1、集合的性质: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记为A A ?; ②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记为A ?φ ; ③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①n 个元素的子集有2n 个. n 个元素的真子集有2n -1个. n 个元素的非空真子集有2n -2个. [注]①一个命题的否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一定为真.否命题?逆命题. ②一个命题为真,则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原命题?逆否命题. 2、集合运算:交、并、补. {|,}{|} {,} A B x x A x B A B x x A x B A x U x A ?∈∈?∈∈?∈?U 交:且并:或补:且C (三)简易逻辑 构成复合命题的形式:p 或q(记作“p ∨q ” );p 且q(记作“p ∧q ” );非p(记作“┑q ” ) 。 1、“或”、 “且”、 “非”的真假判断 4、四种命题的形式及相互关系: 原命题:若P 则q ; 逆命题:若q 则p ; 否命题:若┑P 则┑q ;逆否命题:若┑q 则┑p 。 ①、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 ②、原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为真。 ③、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6、如果已知p ?q 那么我们说,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条件。

若p ?q 且q ?p,则称p 是q 的充要条件,记为pq. 第二章-函数 一、函数的性质 (1)定义域: (2)值域: (3)奇偶性:(在整个定义域内考虑) ①定义:偶函数: )()(x f x f =-,奇函数:)()(x f x f -=- ②判断方法步骤:a.求出定义域;b.判断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c.求 )(x f -;d.比较)()(x f x f 与-或)()(x f x f --与的关系。 定义: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I 内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 1,x 2, ⑴若当x 1f(x 2),则说f(x) 在这个区间上是减函数. 二、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x 且对数函数y=log a x (a>0且a ≠1)的图象和性质:

高考数学数列大题专题

高考数学数列大题专题 1. 已知等比数列432,,,}{a a a a n 中分别是某等差数列的第5项、第3项、第2项,且1,641≠=q a 公比 (Ⅰ)求n a ;(Ⅱ)设n n a b 2log =,求数列.|}{|n n T n b 项和的前 2.已知数列}{n a 满足递推式)2(121≥+=-n a a n n ,其中.154=a (Ⅰ)求321,,a a a ; (Ⅱ)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Ⅲ)求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3.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有12a =,11353n n n n S a a S --=-+(2)n ≥ (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2)若(21)n n b n a =-,求数列n a 的前n 项的和n T 。 4.已知数列{n a }满足11=a ,且),2(22*1N n n a a n n n ∈≥+=-且. (Ⅰ)求2a ,3a ;(Ⅱ)证明数列{n n a 2}是等差数列; (Ⅲ)求数列{n a }的前n 项之和n S

5.已知数列{}n a 满足31=a ,1211-=--n n n a a a . (1)求2a ,3a ,4a ; (2)求证:数列11n a ??? ?-?? 是等差数列,并写出{}n a 的一个通项。 622,,4,21121+=-===++n n n n n b b a a b a a . 求证: ⑴数列{b n +2}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⑵n a n n 221-=+; ⑶4)1(2221-+-=++++n n a a a n n Λ. 7. .已知各项都不相等的等差数列}{n a 的前六项和为60,且2116a a a 和为 的等比中项. (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n n S n a 项和及前; (2)若数列}1{,3),(}{11n n n n n b b N n a b b b 求数列且满足=∈=-*+的前n 项和T n .

高考数学新题型归纳

2019年高考数学新题型归纳 (一)解析几何中的运动问题 解析几何中的创新小题是新课标高考中出现频率最高的题型,09、10、11年高考数学选择填空压轴题都出现了运动问题。即新课标高考数学思维从传统分析静态模型转变为分析动态模型。因此考生需要掌握在运动过程中对于变量与不变量的把握、善于建立运动过程中直接变量与间接变量的关系、以及特殊值情境分析、存在问题与任意问题解题方法的总结。 在解此类创新题型时,往往需要融入生活中的很多思想,加上题目中所给信息相融合。在数学层面上,需要考生善于从各个角度与考虑问题,将思路打开,同时善于用数学思维去将题目情境抽象成数学模型。 (二)新距离 近几年兴起的关于坐标系中新距离d=|X1-X2|+|Y1-Y2|的问题,考生需要懂得坐标系中坐标差的原理,对于对应两点构成的矩形中坐标差的关系弄清楚就行了。近两年高考大题中均涉及到了新距离问题,可是高考所考察的内容不再新距离本身,而在于建立新的数学模型情况下,考生能否摸索出建立数学模型与数学思维的关系。比如2019年压轴题,对于一个数列各个位做差取绝对值求和的问题,由于每个位取值情况均相同,故只需考虑一个位就行了。在大题具体解题中

笔者会详细叙述。 (三)新名词 对于题目中出现了新名词新性质,考生完全可以从新性质本身出发,从数学思维角度理解新性质所代表的数学含义。此类创新题型就像描述一幅画一样去描述一个数学模型,然后描述的简洁透彻,让考生通过此类描述去挖掘性质。新课标数学追求对数学思维的自然描述,即不会给学生思维断层、非生活常规思路(北京海淀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题的解析几何大题属于非常规思路)。比如2009年北京卷文科填空压轴题,就是让学生直观形象的去理解什么叫做孤立元,这样肯快就可以得到答案。 (四)知识点性质结合 此类题型主要结合函数性质、图象等知识点进行出题,此类题一般只要熟悉知识点网络结构与知识点思维方式就没有问题。比如2019年高考北京卷填空压轴题,需要考生掌握轨迹与方程思想,方程与曲线关于变量与坐标的一一对应关系。再比如2009年北京卷填空压轴题,就是对数列递推关系进行了简单的扩展,考生只要严格按照题目的规则代入就可得到答案。此类题型需要考生对于知识点的原理、思维方法有深层次的理解才能够很快做出答案。上面提到的两道题均没有考对应知识点的细节处理问题,而是上升的数学思维方法的层次。

高考数学主要考查哪些知识点

2019年高考数学主要考查哪些知识点 第一,函数与导数。主要考查集合运算、函数的有关概念定义域、值域、解析式、函数的极限、连续、导数。 第二,平面向量与三角函数、三角变换及其应用。这一部分是高考的重点但不是难点,主要出一些基础题或中档题。 第三,数列及其应用。这部分是高考的重点而且是难点,主要出一些综合题。 第四,不等式。主要考查不等式的求解和证明,而且很少单独考查,主要是在解答题中比较大小。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 第五,概率和统计。这部分和我们的生活联系比较大,属应用题。 第六,空间位置关系的定性与定量分析,主要是证明平行或垂直,求角和距离。 第七,解析几何。是高考的难点,运算量大,一般含参数。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

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高考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既全面又突出重点,扎实的数学基础是成功解题的关键。针对数学高考强调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我们一定要全面、系统地复习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正确理解基本概念,正确掌握定理、原理、法则、公式、并形成记忆,形成技能。以不变应万变。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是对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的考查,考查时与数学知识相结合。 对数学能力的考查,强调“以能力立意”,就是以数学知识为载体,从问题入手,把握学科的整体意义,用统一的数学观点组织材料,侧

高考数学19个专题分章节大汇编

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分类汇编:1集合 一、选择题 1 .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重庆数学(理)试题(含答案))已知全集{}1,2,3,4U =, 集合{}=12A , ,{}=23B ,,则()=U A B e( ) A. {}134, , B. {}34, C. {}3 D. {}4 【答案】D 2 .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辽宁数学(理)试题(WORD 版))已知集合 {}{}4|0log 1,|2A x x B x x A B =<<=≤= ,则 A. ()01, B. (]02, C. ()1,2 D. (]12, 【答案】D 3 .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天津数学(理)试题(含答案))已知集合A = {x ∈R | |x |≤2}, A = {x ∈R | x ≤1}, 则A B ?= (A) (,2]-∞ (B) [1,2] (C) [2,2] (D) [-2,1] 【答案】D 4 .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福建数学(理)试题(纯WORD 版))设S,T,是R 的两个非空子集,如果存在一个从S 到T 的函数()y f x =满足:(){()|};()i T f x x S ii =∈ 对任意 12,,x x S ∈当12x x <时,恒有12()()f x f x <,那么称这两个集合“保序同构”. 以下集合 对不是“保序同构”的是( ) A. *,A N B N == B. {|13},{|8010}A x x B x x x =-≤≤==-<≤或 C. {|01},A x x B R =<<= D. ,A Z B Q == 【答案】D 5 . (高考上海卷(理))设常数a R ∈,集合{|(1)()0},{|1}A x x x a B x x a =--≥=≥-,若A B R ?=,则a 的取值范围为( ) (A) (,2)-∞ (B) (,2]-∞ (C) (2,)+∞ (D) [2,)+∞ 【答案】B. 6 .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山东数学(理)试题(含答案))已知集合A ={0,1,2},则集合B ={} ,x y x A y A -∈∈中元素的个数是

2021届新高考版高考数学专项突破训练:专项4 新高考·新题型专练

2021届新高考版高考数学专项突破训练 专项4 新高考·新题型专练 一、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1.已知集合M={0,1,2},N={x||x - 1|≤1},则() A.M=N B.N?M C.M∩N=M D.(?R M)∪N=R 2.已知i为虚数单位,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复数z=的虚部为 B.复数z=的共轭复数= - 5 - 2i C.复数z=i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第二象限 D.若复数z满足∈R,则z∈R 3.采购经理指数(简称PMI)是国际上通行的宏观经济监测指标体系之一,对国家经济活动的监测和预测具有重要作用.制造业PMI在50%以上,通常反映制造业总体扩张,低于50%,通常反映制造业总体衰退.如图1 - 1是2018年10月到2019年10月我国制造业PMI的统计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 - 1 A.大部分月份制造业总体衰退 B.2019年3月制造业总体扩张最大 C.2018年11月到2019年10月中有3个月的PMI比上月增长 D.2019年10月的PMI为49.3%,比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 4.已知函数f (x)=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f ( - 2)=4 B.若f (m)=9,则m=±3

C.f (x)是偶函数 D.f (x)在R上单调递减 5.已知(ax2+)n(a>0)的展开式中第5项与第7项的二项式系数相等,且展开式中各项系数之和 为1 02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展开式中奇数项的二项式系数之和为256 B.展开式中第6项的系数最大 C.展开式中存在常数项 D.展开式中含x15项的系数为45 6.已知向量a=(1,2),b=(m,1)(m<0),且满足b·(a+b)=3,则() A.|b|= B.(2a+b)∥(a+2b) C.向量2a- b与a- 2b的夹角为 D.向量a在b方向上的投影为 7.已知函数f (x)=sin(2x -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f (x)的最小正周期是π B.f (x)=是x=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C.函数f (x)在区间(,)上单调递增 D.函数y=|f (x)|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后所得图象的对称轴方程为x=π(k∈Z) 8.同时抛掷两个质地均匀的四面分别标有1,2,3,4的正四面体一次,记事件A={第一个四面体向下的一面出现偶数},事件B={第二个四面体向下的一面出现奇数},事件C={两个四面体向下的一面同时出现奇数,或者同时出现偶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A)=P(B)=P(C) B.P(AB)=P(AC)=P(BC) C.P(ABC)= D.P(A)P(B)P(C)=

高考数学必备知识点总结

2019年高考数学必备知识点总结 1、混淆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 命题的“否定”与命题的“否命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命题p 的否定是否定命题所作的判断,而“否命题”是对“若p,则q”形式的命题而言,既要否定条件也要否定结论。 2、忽视集合元素的三性致误 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无序性、互异性,集合元素的三性中互异性对解题的影响最大,特别是带有字母参数的集合,实际上就隐含着对字母参数的一些要求。 3、判断函数奇偶性忽略定义域致误 判断函数的奇偶性,首先要考虑函数的定义域,一个函数具备奇偶性的必要条件是这个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如果不具备这个条件,函数一定是非奇非偶函数。 4、函数零点定理使用不当致误 如果函数y=f(x)在区间[a,b]上的图像是一条连续的曲线,并且有f(a)f(b)0,那么,函数y=f(x)在区间(a,b)内有零点,但f(a)f(b)0时,不能否定函数y=f(x)在(a,b)内有零点。函数的零点有“变号零点”和“不变号零点”,对于“不变号零点”函数的零点定理是“无能为力”的,在解决函数的零点问题时要注意这个问题。 5、函数的单调区间理解不准致误 在研究函数问题时要时时刻刻想到“函数的图像”,学会从函

数图像上去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函数的几个不同的单调递增(减)区间,切忌使用并集,只要指明这几个区间是该函数的单调递增(减)区间即可。 6、三角函数的单调性判断致误 对于函数y=Asin(ωx+φ)的单调性,当ω0时,由于内层函数u=ωx+φ是单调递增的,所以该函数的单调性和y=sin x 的单调性相同,故可完全按照函数y=sin x的单调区间解决;但当ω0时,内层函数u=ωx+φ是单调递减的,此时该函数的单调性和函数y=sinx的单调性相反,就不能再按照函数 y=sinx的单调性解决,一般是根据三角函数的奇偶性将内层函数的系数变为正数后再加以解决。对于带有绝对值的三角函数应该根据图像,从直观上进行判断。 7、向量夹角范围不清致误 解题时要全面考虑问题。数学试题中往往隐含着一些容易被考生所忽视的因素,能不能在解题时把这些因素考虑到,是解题成功的关键,如当a·b0时,a与b的夹角不一定为钝角,要注意θ=π的情况。 8、忽视零向量致误 零向量是向量中最特殊的向量,规定零向量的长度为0,其方向是任意的,零向量与任意向量都共线。它在向量中的位置正如实数中0的位置一样,但有了它容易引起一些混淆,稍微考虑不到就会出错,考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完整)2019-2020年高考数学大题专题练习——圆锥曲线(一).doc

2019-2020 年高考数学大题专题练习——圆锥曲线(一) x 2 y2 2 的直线与 12 1.设 F , F为椭圆的左、右焦点,动点P 的坐标为 ( -1,m),过点 F 4 3 椭圆交于 A, B 两点 . (1)求 F1,F 2的坐标; (2)若直线 PA, PF 2, PB 的斜率之和为 0,求 m 的所有 整数值 . x2 2 2.已知椭圆y 1,P是椭圆的上顶点.过P作斜率为 4 k(k≠0)的直线l 交椭圆于另一点A,设点 A 关于原点的 对称点为 B. (1)求△PAB 面积的最大值; (2)设线段 PB 的中垂线与 y 轴交于点 N,若点 N 在椭圆内 部,求斜率 k 的取值范围 . 2 2 5 x y = 1 a > b > 0 ) 的离心率为,定点 M ( 2,0 ) ,椭圆短轴的端点是 3.已知椭圆 C : 2 + 2 a b ( 3 B1, B2,且MB1 MB 2. (1)求椭圆C的方程; (2)设过点M且斜率不为0 的直线交椭圆C于 A, B 两点,试问 x 轴上是否存在定点P ,使 PM 平分∠APB ?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x2 y2 4.已知椭圆C 的标准方程为 1 ,点 E(0,1) . 16 12 (1 )经过点 E 且倾斜角为3π 的直线 l 与椭圆 C 交于A、B两点,求 | AB | .4 (2 )问是否存在直线p 与椭圆交于两点M 、 N 且 | ME | | NE | ,若存在,求出直线p 斜率 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5.椭圆 C1与 C2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分别在x 轴与y轴上,它们有相同的离心率e= 2 ,并 2 且 C2的短轴为 C1的长轴, C1与 C2的四个焦点构成的四边形面积是2 2 . (1)求椭圆 C1与 C2的方程; (2) 设P是椭圆 C2上非顶点的动点,P 与椭圆C1长轴两个顶点 A , B 的连线 PA , PB 分别与椭圆 C1交于E,F点 . (i)求证:直线 PA , PB 斜率之积为常数; (ii) 直线AF与直线BE的斜率之积是否为常数?若是,求出该值;若不是,说明理由.

高考数学重点知识点汇总

高考数学重点知识点汇总 高考,意味着什么?那是一座窄窄的桥,千军万马将要从这里挤过,要发挥的优势和能力,来保证自己不被淘汰。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1 (1)先看“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当命题“若p则q”为真时,可表示为p=q,则我们称p为q 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这里由p=q,得出p为q的充分条件是容易理解的。 但为什么说q是p的必要条件呢? 事实上,与“p=q”等价的逆否命题是“非q=非p”。它的意思是:若q不成立,则p一定不成立。这就是说,q对于p是必不可少的,因而是必要的。 (2)再看“充要条件” 若有p=q,同时q=p,则p既是q的充分条件,又是必要条件。简称为p是q的充要条件。记作p=q

回忆一下初中学过的“等价于”这一概念;如果从命题A成立可以推出命题B成立,反过来,从命题B成立也可以推出命题A 成立,那么称A等价于B,记作A=B。“充要条件”的含义,实际上与“等价于”的含义完全相同。也就是说,如果命题A等价于命题B,那么我们说命题A成立的充要条件是命题B成立;同时有命题B成立的充要条件是命题A成立。 (3)定义与充要条件 数学中,只有A是B的充要条件时,才用A去定义B,因此每个定义中都包含一个充要条件。如“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这一定义就是说,一个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的充要条件是它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显然,一个定理如果有逆定理,那么定理、逆定理合在一起,可以用一个含有充要条件的语句来表示。 “充要条件”有时还可以改用“当且仅当”来表示,其中“当”表示“充分”。“仅当”表示“必要”。 (4)一般地,定义中的条件都是充要条件,判定定理中的条件都是充分条件,性质定理中的“结论”都可作为必要条件。 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2 基本事件的定义:

高考数学新题型分类

2019年高考数学新题型分类 新课标以来,高考数学中出现了创新题型,以第8、14、20题为主,创新题型是建立在高中数学思维体系之上的一中新数学题型。2019年高考数学新题型分类为以下几点: (一)解析几何中的运动问题 解析几何中的创新小题是新课标高考中出现频率最高的题型,09、10、11年高考数学选择填空压轴题都出现了运动问题。即新课标高考数学思维从传统分析静态模型转变为分析动态模型。因此考生需要掌握在运动过程中对于变量与不变量的把握、善于建立运动过程中直接变量与间接变量的关系、以及特殊值情境分析、存在问题与任意问题解题方法的总结。 在解此类创新题型时,往往需要融入生活中的很多思想,加上题目中所给信息相融合。在数学层面上,需要考生善于从各个角度与考虑问题,将思路打开,同时善于用数学思维去将题目情境抽象成数学模型。 (二)新距离 近几年兴起的关于坐标系中新距离d=|X1-X2|+|Y1-Y2|的问题,考生需要懂得坐标系中坐标差的原理,对于对应两点构成的矩形中坐标差的关系弄清楚就行了。近两年高考大题中均涉及到了新距离问题,可是高考所考察的内容不再新距离本身,而在于建立新的数学模型情况下,考生能否摸索出建立数学模型与数学思维的关系。比如2019年压轴题,对于一个数列各个位做差取绝对值求和的问题,由于每个位取值情况均相同,故只需考虑一个位就行了。在大题具体解题中笔者

会详细叙述。 (三)新名词 对于题目中出现了新名词新性质,考生完全可以从新性质本身出发,从数学思维角度理解新性质所代表的数学含义。此类创新题型就像描述一幅画一样去描述一个数学模型,然后描述的简洁透彻,让考生通过此类描述去挖掘性质。新课标数学追求对数学思维的自然描述,即不会给学生思维断层、非生活常规思路(北京海淀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题的解析几何大题属于非常规思路)。比如2009年北京卷文科填空压轴题,就是让学生直观形象的去理解什么叫做孤立元,这样肯快就可以得到答案。 (四)知识点性质结合 此类题型主要结合函数性质、图象等知识点进行出题,此类题一般只要熟悉知识点网络结构与知识点思维方式就没有问题。比如2019年高考北京卷填空压轴题,需要考生掌握轨迹与方程思想,方程与曲线关于变量与坐标的一一对应关系。再比如2009年北京卷填空压轴题,就是对数列递推关系进行了简单的扩展,考生只要严格按照题目的规则代入就可得到答案。此类题型需要考生对于知识点的原理、思维方法有深层次的理解才能够很快做出答案。上面提到的两道题均没有考对应知识点的细节处理问题,而是上升的数学思维方法的层次。(五)情境结合题 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

上海高考数学知识点重点详解

{}{}{}如:集合,,,、、A x y x B y y x C x y y x A B C ======|lg |lg (,)|lg 高考前数学知识点总结 1. 对于集合,一定要抓住集合的元素一般属性,及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中元素各表示什么? 2.数形结合是解集合问题的常用方法:解题时要尽可能地借助数轴、直角坐标系或文氏图等工具,将抽象的代数问题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然后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解决; 3.已知集合A 、B ,当A B ?=?时,你是否注意到“极端”情况:A =?或B =?; 4. 注意下列性质:(1) 对于含有n 个元素的有限集合M, 其子集、真子集、非空子集、非空真子集的个数依次为n 2,n 21-, n 21-, n 2 2.- ()若,;2A B A B A A B B ??== (3):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5. 学会用补集思想解决问题吗?(排除法、间接法) 6.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 若为真,当且仅当、均为真p q p q ∧若为真,当且仅当、至少有一个为真p q p q ∨ 7. 命题的四种形式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互为逆否关系的命题是等价命题。) 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同假;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同假。 8.注意四种条件,判断清楚谁是条件,谁是结论; 9. 函数的三要素是什么?如何比较两个函数是否相同?(定义域、对应法则、值域) 10. 求函数的定义域有哪些常见类型? 11. 如何求复合函数的定义域? 12. 求一个函数的解析式或一个函数的反函数时,需注明函数的定义域。 13. 反函数存在的条件是什么?(一一对应函数) 求反函数的步骤掌握了吗?(①反解x ,注意正负的取舍;②互换x 、y ;③反函数的定义域是原函数的值域) 14. 反函数的性质有哪些? ①互为反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y =x 对称;②保存了原来函数的单调性、奇函数性;

高三数学专题复习知识点

高三数学专题复习知识点 【篇一】 1.进行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时,不要忘了全集和空集的特殊情况,不要忘记了借助数轴和文氏图进行求解. 2.在应用条件时,易A忽略是空集的情况 3.你会用补集的思想解决有关问题吗? 4.简单命题与复合命题有什么区别?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什么?如何判断充分与必要条件? 5.你知道“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形式”的区别. 6.求解与函数有关的问题易忽略定义域优先的原则. 7.判断函数奇偶性时,易忽略检验函数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8.求一个函数的解析式和一个函数的反函数时,易忽略标注该函数的定义域. 9.原函数在区间[-a,a]上单调递增,则一定存在反函数,且反函数也单调递增;但一个函数存在反函数,此函数不一定单调 10.你熟练地掌握了函数单调性的证明方法吗?定义法(取值,作差,判正负)和导数法 11.求函数单调性时,易错误地在多个单调区间之间添加符号“∪”和“或”;单调区间不能用集合或不等式表示. 12.求函数的值域必须先求函数的定义域。 13.如何应用函数的单调性与奇偶性解题?①比较函数值的大小;②解抽象函数不等式;③求参数的范围(恒成立问题).这几种基本应用你掌握了吗? 14.解对数函数问题时,你注意到真数与底数的限制条件了吗? (真数大于零,底数大于零且不等于1)字母底数还需讨论 15.三个二次(哪三个二次?)的关系及应用掌握了吗?如何利用二次函数求最值?

16.用换元法解题时易忽略换元前后的等价性,易忽略参数的范围。 17.“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解”转化时,你是否注意到:当时,“方程有解”不能转化为。若原题中没有指出是二次方程,二次函数或二次不等式,你是否考虑到二次项系数可能为的零的情形? 18.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时,你是否注意到:“一正;二定;三等”. 19.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及其几何意义是什么? 20.解分式不等式应注意什么问题?用“根轴法”解整式(分式)不等式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21.解含参数不等式的通法是“定义域为前提,函数的单调性为基础,分类讨论是关键”,注意解完之后要写上:“综上,原不等式的解集是……”. 22.在求不等式的解集、定义域及值域时,其结果一定要用集合或区间表示;不能用不等式表示. 23.两个不等式相乘时,必须注意同向同正时才能相乘,即同向同正可乘;同时要注意“同号可倒”即a>b>0,a24.解决一些等比数列的前项和问题,你注意到要对公比及两种情况进行讨论了吗? 25.在“已知,求”的问题中,你在利用公式时注意到了吗?(时,应有)需要验证,有些题目通项是分段函数。 26.你知道存在的条件吗?(你理解数列、有穷数列、无穷数列的概念吗?你知道无穷数列的前项和与所有项的和的不同吗?什么样的无穷等比数列的所有项的和必定存在? 27.数列单调性问题能否等同于对应函数的单调性问题?(数列是特殊函数,但其定义域中的值不是连续的。) 28.应用数学归纳法一要注意步骤齐全,二要注意从到过程中,先假设时成立,再结合一些数学方法用来证明时也成立。

例谈近几年高考题中的新题型

例谈近几年高考题中的新题型 江苏省泰州市民兴实验中学丁益民(225300) 综观这两年各地高考数学试题便会发现几乎每份试卷,都有一定量的新定义题.这类题目的特点是命题者通过文字或图表等给出了中学数学内容中没有遇到过的新知识,这些新知识可以是新概念、新定义、新定理、新规则或新情境,并且这些解题的信息有可能不是直接给出的,要求解题者通过观察、阅读、归纳、探索进行迁移,即读懂新概念,理解新情境,获取有用的新信息,然后运用这些有用的信息进一步演算和推理,从而考察学生在新的情景下,独立获取和运用新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索能力. 就这两年高考题型的走势来看,高考新题型的结构形式大约有以下的7种。 一、情境新颖型 新的立意,新的背景,新的表述,新的设问都能创设试题的新颖情境. 【例1】(2020年全国卷Ⅲ)计算机中常用的十六进制是逢16进1的计数制,采用数字0~9 十六进制0 1 2 3 4 5 6 7 8 9 A B C D E F 十进制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例如,用十六进制表示:E+D=1B,则A×B=【】 A.6E B.72 C.5F D.B0 【点示】情境新颖有三:(1)数符新颖,除熟悉的0,1,…,9这10个数字之外,还有新数字A、B、C、D、E、F. (2)数制新颖,16进制. (3)数意新颖,16进制中的数11,如果说个位数上的1与10进制中的1“数意”相同的话,那么十位数上的1则是另外一种“数意”了;自然,F1这个数在10进制中已经不是两位数了. 【解答】我们用符号[x](10) ,[y] (16) 分别表示10进制和16进制中的数. 依题意,有 [16](10)=[10](16) 则有A×B=[10×11](10) =[110](10)=[6×16+14](10)=[6×10+E](16) =6E. 答案为A. 二、研究学习型 【例2】(2020年江苏卷)相同的正四棱锥组成如图所示的几何体,可放棱长为1的正方体内,使正四棱锥的底面ABCD与正方体的某一个平面平行,且各顶点 ...均在正方体的面上,则这样的几何体体积的可能值有 (A)1个(B)2个 (C)3个(D)无穷多个 【点示】研究有三:(1)正方体内接几何体 的空间模型;(2)截面图形;(3)新课标要求的 三视图. 【解答】法一:本题可以转化为一个正方形可以有多少个内接正方形,显然有无穷多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