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综合实践说课稿

综合实践说课稿

综合实践说课稿
综合实践说课稿

让创新智慧在指尖流淌

——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巧巧手主题活动之“剪纸”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让创新智慧在指尖流淌》,下面我将从说选题、说活动过程、说活动效果三个方面来对本次综合实践课进行说明。

一、说选题

《巧巧手》是教育科学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三年级上册的第5单元,本单元选择“巧巧手”作为实践活动的主题,主要是由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追求。动手制作是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很容易接触到的实践活动,容易调动学生的兴趣,也便于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亲身体验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年级学生比较喜欢动手制作活动,在美术课中已经有过一些手工制作的经验,因此“巧巧手”这一主题,可以在学生现有能力的基础上让学生保持积极主动的精神状态,使学生对实践活动有比较稳定的兴趣,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围绕“巧巧手”这一主题,学生可以开展的活动很多,如各种废弃物的利用改造、纸的玩法等等,学生可以利用的东西很多,能够创造出的东西也很多,但是要组织一项有针对性的主题实践活动就需要对活动材料做一个框定,适宜的实践活动器材是活动成功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开展更加深入、细致的实践研究。同时,开学之初,学生上升一个年级,迎来新气象,也需要一些新的布置增加新学期的喜气,因此,以纸为主要材料的创新实践活动既给学生极大的热情,又拥有了非常良好的展示舞台。而我则进一步将纸的主题缩小到“剪纸”。剪纸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悠久的文化历史,让学生在此中受到艺术的陶冶又拓展知识与眼界,同时剪纸的实践创新力非常强,剪纸虽然是一张纸、一把剪刀的事,却拥有无比广阔的智慧和实践空间,材料的简单更加延伸了学生的创新发展空间。因此,我确定的剪纸活动的设计理念是“让创新智慧在指尖流淌”,设计的活动目标是:

1、通过对剪纸艺术的研究,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剪纸的有关知识和技能,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体验。

2、学生能通过查阅图书、上网查询等收集剪纸资料,分析和处理资料,并以不同的形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3、学生在小组合作研究中提高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协作能力和交往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此次活动的重点、难点是: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多方面的资料搜集工作,按个人的兴趣爱好进行研究。

2、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互动,将剪纸的研究结果和作品反馈给大家。

二、说活动过程

“剪纸”主题活动,我设计了3课时完成这一主题活动:第一课时为“走进剪纸艺术”并制定活动方案,第二课时为具体开展剪纸实践活动,第三课时是交流与展示。

(一)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以学生走进剪纸,激发对剪纸艺术的兴趣为目的,实施教师授课和学生制定活动方案。

1、导入和简介

实践活动课程要求学生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勇于实践,在实践中去感受和体验,这就

需要每个学生真正愿意主动地参与到活动当中,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来讲,要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就必须以他们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创设直观而有趣的情境,将他们带入活动,产生研究动手的欲望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设计了以下导入和剪纸简介

“同学们,中国剪纸是民间美术中最具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一张普通的红纸,在民间艺人的刀剪之下,几经盘转,倾刻间就可以创造一个充满活力的剪纸世界。几千年来,剪纸以其独特的表现力,与人民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民族艺术史上,谱写着无声的乐章。”

在简单的讲授中,讲述的剪纸起源和发展时,配以播放生动可爱的剪纸作品,学生们睁着好奇的大眼睛紧紧盯着屏幕,仿佛试图从中发现更多的奇妙事情,学生简单了解剪纸这一项活动已上升为一门艺术,受到了艺术的刺激和感染。

2、建立学习小组,制定研究活动方案

在学生对剪纸产生浓厚兴趣并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后,趁热打铁,以剪纸浓厚而有趣的艺术底蕴,激发学生产生研究剪纸的欲望,进而指导学生制定研究活动方案。

同时,我以三个简单而直接的问题叩开剪纸艺术的大门,为制定研究活动方案提供指导和方向:

(1)剪纸的历史和在当代社会的发展

(2)剪纸各种花式的寓意、用途

(3)剪纸的种类、材料、制作方法等

请学生自由组合,找一个自己喜欢的方面加以研究和探索,形成各种汇报方式。

在这个环节上,学生基本上自主地制定学习的计划,按照个人的意愿,进行研究,课后通过网络、书本等途径了解剪纸。

(二)第二课时

在第二课时中,我着重开展了学生的动手实践。学生已经对剪纸有了较为详尽的了解,放手让学生去体验这一门剪纸艺术,他们表现出跃跃欲试的高涨情绪,这时已经不是普通的玩纸,而是带着对民间艺术的崇敬,渴望探索先人的情感和智慧。

在这一课时中,我首先对剪纸的方法做一个简单介绍,以ppt的形式呈现一些学生容易把握的剪纸技巧,如对边折剪、平行连续折剪、六角折剪等等,这些都是比较简易的剪纸模型,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容易接受和把控,在整个课堂中动手实践中效果良好,每位学生都参与到了活动中。

(三)第三课时

我设计第三课时是为了让学生搜集研究的资料和动手实践的作品有展示的舞台,这一课时呈现的是以小组为单位的汇报展示和评价。

第一,在这个课时中,我重点引导学生们办一个剪纸作品展,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的作品与同学进行交流、分享,汇报探索到剪纸知识,以及自己的作品的创作过程、独特之处,并指导学生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从中汲取智慧和创意。

第二,引导学生开展评价活动,采取自评、互评的方式,教师结合学生参与活动的表现,给予学生恰如其分的评价,选出最详尽的剪纸知识、最受欢迎的作品和最有创意的作品。

最后,请学生畅谈关于剪纸以及此次事件活动的感受的体会,说说自己在这实践活动中的收获,也可以说说遇到的困难,活动还存在哪些不足之处。

三、说活动效果

此次活动得到了良好的效果和反馈

首先,此次活动历经的时间跨度比较长,从课内到课外时间,学生的热情也经历了几度起伏,从开始的跃跃欲试到中间搜集资料的瓶颈,再到动手实践的欢愉,让学生体验到了书本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转换和交叉。

其次,动手实践的成果作品得到了良好的展示舞台,搜集到的学生制作的窗花用于新学期教室的布置和装饰,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学生的动手热情又翻了一倍,现在教室里的窗户和墙壁上展示了学生作品,教室也因此弥漫着一股民间艺术的浓厚氛围。

最后,学生在学习剪纸知识的过程中拓展了视野,而且剪纸作为中国一项举足轻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生心中种下了种子。在交流分享的环节中,学生积极参与,既为自己优秀的作品自豪,同时上台展示,学会向别人展示自己的想法,还学会了倾听别人的想法,并通过互相沟通和交流、争辩和讨论,合作完成展示实践活动的任务,学会分享、互助。

最后的最后,学生的智慧在手指与剪刀间叮咚作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