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盛世思维 史学智慧——看百集大型电视系列纪录片《中国通史》

盛世思维 史学智慧——看百集大型电视系列纪录片《中国通史》

盛世思维 史学智慧——看百集大型电视系列纪录片《中国通史》
盛世思维 史学智慧——看百集大型电视系列纪录片《中国通史》

盛世思维史学智慧——看百集大型电视系列纪录片《中国通史》

卢葳

近日,由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制作出品、中国社会科学院监制的百集大型电视系列纪录片《中国通史》在CCTV6黄金时段再度七集连播。如果说,年初首轮试播从《诸葛亮治蜀》到《炀帝功过》的七集让观众感到新颖别致,那么此次包括汉末三国到东晋门阀百年乱世和唐太宗、武则天、唐明皇三朝治世在内的第二轮七集精选,则让人看到了史学的智慧。

由汉而唐,是中国历史上波澜壮阔的大治-大乱-大治,豪杰辈出,群雄逐鹿,大起大落的戏码以令人眼花缭乱的速度上演。宏观来看,这段历史最能体现打天下与治天下的区别,也最能体现人与时代的互动。

《三国鼎立》、《西晋统一》、《门阀政治》三集,最精彩处乃是时间。从司马懿灭曹爽夺权到司马炎正式取代曹魏建立西晋,用了三代;从晋武帝灭蜀到出兵东吴完成统一,用了15年;从晋武帝一统天下到晋愍帝屈辱求降,仅仅37年;从大汉到大唐,用了300余年。

21世纪号称快餐时代,一切都发生得太快,今天出点子,明天就要行动,后天就要实现。可历史告诉我们,有些事情,快不了。一个雄心,一个心愿,需等待天时、地利、人和,英雄最重要的素养,实为忍耐与等待,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最精髓的智慧:时用。从这点来说,历史,才是货真价实的“成功学”。

打天下如此,治天下呢?晋武帝以为统一了,隋文帝以为统一了,尽皆幻灭。直到唐太宗继位,成为那段乱世中第一个懂得反思的人——当然,也是因为前人的种种教训,才有了他的反思。在《西晋统一》中,镜头从完成大业忽而转到洛阳师范学院美术老师苟斌,转得尤其漂亮,用《金谷春晴》的创作引出西晋在第一代就开始纸醉金迷的教训。

而《贞观之治》在描述太宗诸般功业之前,大量镜头留给了他的反思:“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与先前那些或权欲熏心或好大喜功的霸主相比,太宗对权力与责任的敬畏,让人看到了怎样的人才可托付天下。此处,北京大学教授吴宗国对唐代“法律首先是管官吏的”的点评也恰到好处。接下来的四集,逐步勾勒出了真正的盛世思维。

从“三国之争就是人才之争”到武则天的人才选拔功绩再到盛世所需人才标准,《中国通史》体现出了中国史学界缺席已久的对于“人”的关注——早年间以论代史的僵化思维下,“人性”被完全忽略。片中,无论曹操、刘备等枭雄,还是谢安、李林甫等权臣,抑或李世民、武则天、李隆基等帝王,在关于何谓英雄、何谓人才的讨论上,显示出了正史团队的价值取向。

早些年,史学常被等同于考据,然而从司马迁的时代开始,史学就是一种“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大智大慧。近来对历史感兴趣的民众渐多,却往往迷恋于细碎,难有框架概念。将纠结的个体的人放回宏大的时空坐标,这正是史学的真功夫所在,也是历来人文学科均奉史学为“明智”的缘由。

要将博大精神的中国历史浓缩为一集45分钟的片子,只有足够深入的团队才能做到浅出。以家喻户晓的三国为例,片中提取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三个节点,以暂时的平衡对照必然的统一大势,框架逻辑相当清晰,也是史学与电影“剪辑”思维的巧妙结合。

各学术专家的点评,常能起到点睛作用。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楼劲对“活命哲学”的总结、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后滨对“盛世”的解读、北京大学教授吴宗国对治国人才需求的分析,都非常精彩。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所用丰富的视听手段和专业的镜头语言仍为毫无疑问的亮点,特别是3D动画的大量运用,现代科技在呈现中国浩荡历史的同时,更抓住了传统文化最能牵动古今情丝的关节点:东方审美。

纪录片影评写作方法

那么,下面我们就详细讲讲。首先,什么叫影评具体概念?有人会说,那不就是看完电影对影片的评价吗?错!你说的观后感,观后感与影评最大的区别:前者是人主观上的感受,而后者是客观专业的分析;前者强调他的思想内容和教育意义,后者是从专业的角度:比如从结构,画面,色彩,表达方式,剪辑是否流畅,拍摄手法,同期声表现等等更加深层次的分析,凸显现实意义和成功之处! 影评通常评什么类型的片子?如果影评是编导的重点的话,那么纪录片就是影评的重中之重。但总体范围归为三类,记录片,专题片,艺术片。前两者可以归为一类,在国外,前两者统称为纪录片,因为他们具有很多共性,真实时间真实环境发生的真人真事。而国内由于诸多原因把它分开,其实没有本质区别。 由上述分析,我们就可以理解纪录片最大的特点就是纪实性,纪录片的本性应当是客观物质现实的复原。在纪录片的创作中,集中反映不经人为控制的叙事结构,坚持纪录片的纪实本性,并不排斥可以拥有其他属性,如艺术性政论性文学性哲理性等,但他们都服从于纪实性,而且通过纪实性来表现。通俗点说,纪录片就是一部人物形象环境事件真实真实反映生活的新片种,客观反映极少有编导主观色彩。但是无论这部电影反映的一系列属性,前提必须真实。 那么该怎么评纪录片呐?在这里向大家讲一个固定格式套路:结构——真实性——画面——色彩,如果你按这个套路走的话,即使你语言不够华丽,分数也差不到哪去,不会看着很乱,没有条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纪录片的分析中,把握长镜头是非常重要的,长镜头伴随纪录片至始至终,通过长镜头记录特写画面,用中景全景对人物的表情,景物的描述,反映人物内心世界烘托气氛,从而阐述现实意义,比较成功之处。 而艺术片因为不是重点(不是重点不代表不会考)在这里不多说了。但在大致套路跟记录片差不多:结构——画面特点——色彩,唯一不同的地方少一个真实性。除了上述,艺术片需语言优美,词汇华丽才能体现其艺术性。 1.评主题。力求有独到见解,深入挖掘。《秋收起义》一片多数文章都认为这部影片反映了秋收起义历史,成功地刻画了毛泽东的形象,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为中国革命找到了斗争方向。而我根据列宁关于领袖的论述和中央关于毛泽东思想的界定中认识到,影片反映了毛泽东作为一个杰出的革命领袖在斗争中成长的历程,也揭示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原因与过程,从这一新的视角展开评论。 2.评现实意义。也与主题有关,但更侧重于现实作用,现实题材的影片如《孔繁森,我对你说》的评论重在党员干部的廉政爱民方面,评《离开雷锋的日子》的《大写的人》重在新时期学雷锋的积极意义。历史影片的评论也要观照现实。 3.写观后感。要联系现实,融进自我,或是褒扬先进,批语落后,针贬时弊;或是进行自我观照,寻找差距,激励鞭策。中小学生的影评文章多属此类。要注意的一是不能写成"故事简介+自我对照",二是要紧扣影片,而不是从影片中抽出一个话题,离开对影片的评论。如

浅谈电视纪录片创作片中“情景再现”手法的运用

谈谈电视纪录片创作中“情景再现”手法的运用试讲人:周合强西北师范大学广播电视艺术(电视编导方向) 各位尊敬的老师: 大家上(下)午好! 开始试讲之前,我首先想各位提一个挑战性的问题:当我们在面对电视纪录片特别是历史题材的电视纪录片时,当我们已经习惯于口述历史时,能不能“让画面说话”?好,带着这个问题,我开始讲一下电视纪录片创作“情景再现”手法的运用这个问题。 电视从业者和研究者们都知道,我国电视纪录片创作,尽管从数量上看逐年递增,但有个性、高水准的纪录片并不多见。创作题材雷同、主体模糊、有明确;记录手法大同小异的情况也普遍存在。中国纪录片在国际上虽时有获奖,但题材狭窄,主要局限在人文类、环境与自然类,不少种类在国际大奖中尚处于缺席状态。 【例一:2000年10月底举行的“北京国际科教纪录片展评研讨会”聚集了近200部来自各国的科学纪录片,但没有一部中国纪录片。 例二:2001年第14届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上,中国纪录片处于“缺席”的尴尬境地。电影节主席阿里说,作为一个大规模的电影节,中国是被“漏掉了”的一块。】 为了满足国内电视纪录片播放需求,不少电视台根据市场需求转而购进国外优秀纪录片。全国纪录片无论从创作还是从市场看,都处于不容乐观的状态。如何走出困境,实现中国纪录片创作的持续发展,这是纪录片人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进入21世纪,细心的观众可以发现,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走向了更加多元化的发展道路。一些原本无法进入纪录片创作的影像创作手法,也随着视觉传播的日益繁荣而得到了人们的认可。这其中,情景再现就是当下最时兴,也是争议最大的手法之一。特别是在一些电视新闻专题类节目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人为导演的、再现过去某一事件某一过程和细节的“情景再现”。由于这类“情景”再现是事后人为摆拍的,时间、地点、人物都是虚拟的,由此引起了人们对新闻真实性的质疑。“情景再现”是否违背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如何看待和运用“情景再现”,成为当前值得探讨的一个话题。 【例三:2005年,中国纪录片界两部耗资上千万元,也引起了巨大反响的纪录片《1405?郑和下西洋》和《故宫》相继播出。情景再现作为两部系列片主要的表现方式,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作为电视纪录片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下面我来进行一个大致的的梳理。】 一、“情境再现”概念界定及与纪录片的区别 进入21世纪,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走向了多元化的发展道路。在纪录片的领域中一些原本不敢运用的手法,如今也开始大量运用。其中,“情景再现”就是当下最时兴,也是争议最大的手法之一。有学者认为,这种手法会破坏纪录片的真实性,但也有专家认为,情景再现是有根据的还原,不是凭空捏造,不是杜撰虚构,是构筑于真实基础之上的再现。“情景再现”也称“真实再现”,指的是电视工作者用一种虚构的,类似影视剧中的扮演的方式,

纪录片的十大创作方式

纪录片的十大创作方式 一、强化故事性纪录片是供人们观赏的艺术品,“好看”是纪录片的“核”。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好看呢?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讲故事”。那么故事又是从何而来的呢?笔者认为,故事是由矛盾构成的。我们在选材或者拍摄的时候,首先要看所拍摄的题材中有没有矛盾,能不能形成矛盾,创作中是否拍到矛盾或有故事化因素的情节细节。作者还要在后期的剪辑中,不妨使用设置悬念、人物铺垫、交叉叙事、加快节奏等故事片创作手法,以加强纪录片的故事化创作。在真实纪录的基础上,纪录片故事的叙事方式与故事片并没有多大区别,如悬念、细节、铺垫、重复、高潮等,这不仅是故事片的专利,也可以在纪录片中派上用场。一般说来,打击犯罪纪录片的收视率会高于普通纪录片,如《中华之剑》、《潜伏行动》曾经引起收视冲击波,画面故事中的未知元素构成了视觉的悬念。在纪录片的创作中,我们不管使用上述哪一种创作形式,纪录片都不应该是严肃的政治论文和哲学讲义,它应该是供人们观赏沟通的艺术品。而艺术品的主要价值就是好看。事实上,我们今天看到的纪录片中,已经大大加强了节目的故事性。象长纪录片《毛毛告状》、《伴》等,不仅片中有故事、矛盾,还有人物冲突。近日评出的第四届《中华荟萃》纪录片奖中,获得一等奖的《草台帮的头家》《简

洁人生》、《马明山的故事》等节目都是故事性强、可视性强的作品。去年获得中国纪录片大奖的《陈小梅进城》、《纸殇》、《阮奶奶征婚》等,更是纪录片故事化的典范。细节也是纪录片故事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细节的地方往往是最出“故事” 的地方。细节作为情节的一部分也直接参与故事,换句话说,细节是被“放大了”的小故事,纪录片留给人印象最深的往往是一个个真实感人的细节。日本获国际大奖的《小鸭子》里,编导在公园内野鸭成长迁移的过程中捕捉了这群野鸭中最小最弱的一只并用两个细节扣住观众心弦:一是当鸭群纷纷离开池塘,只剩最后一只最小的不能飞,它几次想条跳过最后一个石阶,却一次一次总是失败,它并不灰心,再跳,再跳……直至跳了十几次,才成功。这个细节在展示过程中,观众绷紧了神经,心也随着小鸭子的起跳而跳动。第二个细节是当鸭群长大,欲离开皇家公园时,所有的小鸭均挥舞着翅膀直冲云霄,惟独那只最小的鸭子试飞了一次又一次,毫不气馁的小鸭直至第八次才稳稳地升空与伙伴们会合。这一细节是鸭子故事的终结,也给了观众巨大的心灵冲击与感情洗礼。然而今天,有些创作者一谈起纪录片的故事化,就害怕把自己的纪录片说成是故事片。实际上,我们把纪录片拍的象故事片那么好看不是更好吗!纪录片与故事片 的根本区别不在于故事性,而是故事本身的“虚构还是非虚构”。二、追求戏剧化没有冲突也就无所谓戏剧化,纪录片中

纪录片拍摄创作体会模板分析

纪录片拍摄制作体会 专业: 学号: 姓名

摘要 纪录片是我在8月初至9月底期间拍摄的作品。这部作品主要是记录一个女孩为了梦想而努力,一个人在陌生的城市学舞蹈的生活。这是我的毕业作品。 这篇文稿是写我在制作这部纪录片的过程中的真实体会,含概了我在前期怎样策划、如何选题的,在拍摄及后期制作中自己遇到的问题,在完成这部作品的过程中获得的收获与不足以及作品中运用了哪些理论知识,和自己的理解。 关键词:纪录片拍摄策划制作体会

Abstract KEYWORDS:

目录 1、作品产生经过 (1) 1.1 作品产生背景 (1) 1.2 作者在作品中承担的具体工作,岗位,署名情况 (1) 1.3 作品完成过程中主要工作环节说明 (2) 1.3.1 前期策划 (2) 1.3.2 作品大致方向 (3) 1.3.3 拍摄 (3) 1.3.4 后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作品完成期间的收获与不足 (4) 2.1 获得的收获 (4) 2.1.1 写作的收获 (4) 2.1.2 摄像的收获 (6) 2.1.3 后期收获 (6) 2.2 存在不足 (7) 2.2.1 策划的不足 (7) 2.2.2 沟通的不足 (7) 2.2.3 拍摄的不足 (6) 3、理论概括 (9) 3.1 纪录片 (9) 3.1.1纪录片解说词的作用 (9)

3.1.2 纪录片解说词的撰稿 (10) 3.1.3字幕 (10) 3.2 后期制作 (8) 3.2.2 摄像中采访的拍摄方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 段落的组合与剪辑(电视画面编辑198) (8) 4、建议 (10) 致谢 (11) 参考资料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件 . (12)

中国纪录片创作的四个阶段

纪录片创作的起步期(1958—1978) 从1958年到1978年,纪录片经历了两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一是北京电视台创办后至文化大革命前的健康成长阶段 二是“文化大革命”期间饱受挫折,在夹缝中生长阶段 纪录片创作初期的基本特征 一、起步期电视纪录片的典型特征之一是从拍摄方式到表现手法都与纪录电影相同,这种状况与当时的电视技术手段尚处于初级阶段密不可分。 二、由于当时苏联是我国各个行业学习的榜样,前苏联纪录电影中流行的创作观念深深地影响着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 三、以宣传、报道为己任的新闻式纪录片早期的电视纪录片与新闻片也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早期的电视纪录片实际上是以宣传、报道为己任的长新闻片。 四、以现实生活为内容的客观纪录尽管这时期的纪录片创作以模仿为主,缺乏自身特点,但制作者们也开始发现并下意识地发挥电视纪录片的电视特性,注重题材的真实自然与质朴无华,注重细节描写。 总的来讲,这一时期,纪录片的题材面还十分狭窄,艺术形式和手法僵化,公式化、概念化以及形式主义之风在创作中有所体现。尤其是特殊时期,在错误路线的指导下,题材选取受到限制。 纪录片创作的发展期(1979—1990) 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也给电视纪录片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过去遭到禁止的选题领域如今得到开放,公式化、模式化以及形式主义手法也得到批评和矫正,电视纪录片空前繁荣和发展。短短十余年,中国电视纪录片迎来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发展高潮。 纪录片发展表现 一、纪录片创作发展期的总体特征这个时期的特征显著,较之起步期,纪录片从题材到品种,从作品风格到表现手法都面目一新,纪录片从小众传播走向大众传播。这个时期,纪录片创作突破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题材禁区,形成以风光片和政论片为代表的新格局,主题先行成为突出特征。此外,还出现了《地方台30分钟》、《神州风采》、《人民子弟兵》、《动物世界》等播放纪录片的专栏。 1.以山水风光为代表的广阔题材这一时期的纪录片选材广泛,不断开拓出人文、历史、自然科学等新的创作领域。反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面貌的纪录片饱含激情,以抒情诗、风情画的手法,纵情歌颂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建设者, 2.以系列片为标志的丰富品类纪录片题材的扩展极大地丰富了纪录片的内容,随之而来的足纪录片体裁形式和品种门类的大发展。从内容上讲,有风光片,人物纪录片,政论片,军事片。从篇幅上看,有短小精悍微型片,也有长达几十集的系列片。从手法上讲,有“歌画配”或“乐画配”的电视音乐片 3.以《地方台50分钟》为代表的众多专栏栏目化播出是电视纪录片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结果。随着电视制作技术的进步和电视覆盖面的日益扩大,电视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4,主题先行风格占据主导地位强烈的宣传意识,浓郁的政论色彩,鲜明的主体意识共同形成了纪录片创作发展期我国电视纪录片的主题先行的纪录风格。宣传教育成为纪录片的基本社会功能。 政论片的盛行是主题先行风格的一个重要表现。 平民化纪录片时期(1993一1998) 背景: 经过前一时期的几次纪录片传播的轰动,加上“纪录片编辑室”、“生活空间”等栏目的开

《电视记录片创作-》实验教学大纲

《广电节目策划》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广电节目策划课程编号:23082020 课程总学时:36 实验学时数:16 课程总学分:2 实验学分:1 实验项目数:5 一、目的与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实验部分的演练学习,让学生根据记录片的基本特点、分类和规律,熟悉电视纪录片制作的基本步骤;掌握电视记录片选题与策划的基本技能;掌握电视纪录片制作的基本技术与基本技巧;学会正确的分析与解剖电视纪录片制作的相关技术与管理艺术。本实验课程将使学生能够了解电视记录片节目的各种形式,指导学生参与电视记录片的制作实务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电视记录片的创作能力。本实验课程要求学生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分析能力,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并熟悉电视摄像与编辑的基本技能。二、项目内容、能力标准和学时分配序号项目名称主要内容应达到的能力标准学时分配实验场所影视制作做一份电视记影片调研与学会做电视片市场1号实验1 录片现状调研

3 学时分析调研与分析室与分析报告影视制作完成一个电视影片选题与掌握电视纪录片选1号实验2 记录片选题与6 学时策划题的基本技巧室策划学会与掌握电视纪户外记录影片拍拍摄一部电视 3 录片拍摄的技能与9 学时摄记录片技巧 学会与掌握电视纪影视制作记录影片编编辑所拍摄记 4 录片编辑制作的技9 学时 1号实验辑录片能与技巧室影影视制影片评判与电视记录片作掌握电视纪录片评 5 9 学时作1号实解析品评判与解析议标准与方法验室三、使用教材与参考书《电视纪录片创作教程》,王列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年 11 月。四、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考核方式:(一)上机实战操作(二)实验作品呈现(三)实验报告呈现评分办法:上机实战操作:期末在规定时间内要求学生按要求完成电视纪录片制作任务,根据任务的完成所花时间、熟练程度情况给与相应的成绩,占实验成绩的60%;实验作品呈现:完成三分钟电视短片的摄像,从拍摄技巧、画面构图、主题表现三方面评

电视纪录片与电视专题片的区分

电视纪录片与电视专题片界分 贾秀清 电视的纪录片与专题片到底有什么区别? 这是我在工作中遇到频率最高的问题之一。提问者既有高等院校电视艺术学科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甚至博士研究生,也有很多在一线从事电视节目创作的记者、编导、摄像和相关节目的管理人员。乍一看,这个问题似乎不成问题, 似乎没有学术的深度,也似乎上升不到需要研究一番的高度,但当你被真的很认真地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你就能体会到这不仅是一个问题,并且是一个关系到电视节目创作原则、创作规律、创作类型构成的基本的理论问题,它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才能体会到事情远远不像问题表面所透露出来的信息那么 简单:回答这个问题是困难的,要在两者之间画一条清晰地易于分辨的线是困难的。 在实践者那里,往往电视纪录片就是电视纪录片、电视专题片就是电视专题片,一切来自约定俗成、经验使然,虽不易说清但大家似乎心中自有界分:电视 纪录片就是那种注重生活原生态的纪实片,电视专题片就是比较传统的倚重解说表达、带有宣教腔的那种类型。但假如沿着这个思路再细说下去就有点剪不断理 还乱了:电视纪录片追求客观真实/电视专题片难道就不是吗?电视纪录片的题 材来自客观现实/电视专题片的难道就不是吗?电视纪录片追求纪实性、排斥导 拍摆拍/难道电视专题片追求纪实性、排斥导拍摆拍就不行吗?电视纪录片可以 尽量不用解说或少用解说/难道解说“惜墨如金”的电视专题片佳构还少吗?比 如形象电视专题片《美在广西》等。要么,也许两者的区别可能在于一些创作元 素的调度方式不同吧:电视纪录片讲究使用长镜头、电视纪录片的拍摄视角应该调整为人眼的平视角度、电视纪录片可以不使用音乐、电视纪录片的解说总是唠家常似的低八度……,没错,电视纪录片的确可以这样做,但反过来将这些做法放在电视专题片那边就行不通吗?不然,你发现实际情况并没有太大出入,任何一种创作手法并不独属于两者之中的任何一方。如此这般在具体的创作细节上寻找两者的界限显然是有局限性的,毕竟具体的创作细节是一个变数,它所具备的个性成分是不能替代普遍规律的。其结果,就是使我们的很多创作因为类型定位不清而显得不伦不类,无法做到创作中情致的始终如一。 在理论者那里,曾经有过一些对电视纪录片与电视专题片加以区别的思考, 但其提出的界定标准与实践界的诸多模棱两可的经验性话语大同小异:要么徘徊于两者在审美表象上的差异,要么踯躅于两者在个别创作元素具体把握方式上的

电视纪录片创作中的节奏处理

电视纪录片创作中的节奏处理 一部成功的纪录片,往往有很多方面值得细细探究。从题材的选择到画面的拍摄,从谋篇布局到后期制作,无不经过主创人员的一番苦心经营。笔者以为,一部优秀的纪录片,之所以引人入胜,除了题材因素之外,其要领取决于节奏安排的技巧。节奏安排得当,就能激起观众欲罢不能的收看欲望;相反,不注重节奏,不加选择地堆砌一些生活事件,就会流于“自然主义”,作品难免陷入拖沓沉闷的泥沼,更遑论调动观众的情绪了。 所以,在创作实践中,我们要了解纪录片节奏的内涵,把握纪录片的节奏,使节奏真正成为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节奏的构成形态 节奏一词来源于音乐术语,指音响运动的轻重缓急。尽管纪录片的构成要素是画面,但它与音乐节奏的形成有异曲同工之处。正如音乐节奏取决于音响的长短与音响的强弱变化一样,纪录片创作同样需要通过类似有序的变化,有机的组合,形成起伏有致的节奏。本文所探讨的纪录片节奏,是指电视画面的编辑章法,内在旋律的构成,以及内部组合的艺术规律。 电视纪录片的节奏强弱,归根到底取决于对时间和空间的处理。时空的长短、快慢、张弛都是影响节奏的重要因素。纪录片的节奏有两种基本形态构成:一为“外部节奏”,一为“内部节奏”。 所谓“外部节奏”,主要是指画面上一切主体的运动,以及镜头转换的速度而产生的节奏。也就是观众可以直接耳闻目睹到的节奏形态。如画面转换节奏,解说词快慢节奏,音乐旋律节奏等。这些节奏形态有机地交融在一起,构成了作品的外部节奏。 格林伦在谈到电影的节奏时说:“画家运用色彩与线条,雕刻家运用凝固的硬块,作曲家运用乐音,作家和诗人运用字音和韵律,而电影创作者呢 他们又运用什么呢 就是“运动”。 电视纪录片无疑离不开运动。而这种运动主要体现为时间的运动、空间的运动、时空交融的运动三种形态: 1.时间运动节奏 一部电视纪录片是由无数镜头编辑、组合而成的。作品中的每一处组接,相当于音乐中的旋律或诗歌中的韵脚,这是作品造成节奏的基本方法。一个镜头在屏幕上停留时间越短,作品的节奏便越快;一个镜头在屏幕上停留时间越长,作品的节奏便越慢。也就是说,短镜头造成快节奏,长镜头造成慢节奏。 2.空间运动节奏 一部纪录片无论有多长,其容量都是有限的,我们必须学会对空间进行取舍,要学会在有限的空间里表现尽可能大的空间。 电视纪录片的节奏,不只体现为时间因素 镜头长度,还体现为“空间”形态。随着时间的推移,电视空间也在不断变化、延伸、扩展。动态的镜头本身所体现出的动作内容同时承载了上述功能,造成节奏的徐疾快慢。如画面上快速奔跑的骑兵,庄严而匀称的送葬人流,均形成了空间运动的节奏:前者为快节奏,后者则为慢节奏。 3.时空交融的运动节奏 纪录片的厚度来自时间和空间。没有时间上的积累,生活基本上成了一个死的标本;而如果没有足够的空间延伸,事件和人物的纪录就会不同程度地丧失外界的客观参照和内在的主观判断及联想,同样使人产生不信任感,孤立的事件和人物就像空中楼阁一样荒诞,显出一副自说自话的可笑面孔。 事实上,在一部电视纪录片的节奏体现中,既无单一的时间运动,也无单一的空间运动,

浅析纪录片的创作与创新-毕业论文

浅析纪录片的创作与创新 ——以纪录片《滑板少年》为例 摘要 纪录片纪录了历史,再现了现实,不仅给我们带来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也带来了深重的社会思考,成为影视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影视界进入了大繁荣的时代,纪录片的创作也越来越多,丰富了纪录片的艺术园林。然而,在当下这个文化大爆炸的时代,纪录片也需要快速的发展和创新,从而对纪录片的创新研究成为了学术界的一个重大课题。 本文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纪录片的实践拍摄,从纪录片的定义及发展对纪录片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再以纪录片的创作与创新为重点,分别探析了纪录片的创作理念、纪录片的创作方式、纪录片内容创新、纪录片形式创新,最后结合毕业设计纪录片《滑板少年》分析了其创作和创新之处,对我大学四年的专业知识的学习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也提高了纪录片创作的实践的能力。 【关键词】纪录片创作创新

目录 前言 (3) 一、纪录片概述 (4) 1.1纪录片的定义 (4) 1.2纪录片的发展 (4) 二、纪录片的创作 (5) 2.1纪录片的创作理念 (5) 2.2纪录片的创作方式 (6) 2.2.1纪录片的创作方式的独立性 (6) 2.2.2纪录片创作的旁观与介入 (7) 三、纪录片的创新 (7) 3.1内容创新——纪录片题材的跨越性 (7) 3.2形式创新——新媒体环境下数字特效的应用 (9) 四、毕业设计——纪录片《滑板少年》创作体会 (10) 4.1创作来源 (10) 4.2选题初衷 (11) 4.3创作历程 (12) 4.4创作感受 (12) 结论 (14)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7)

前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高速发展,新媒体技术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使得影视界得到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机会,各种影视艺术形式也层出不穷。同时,人们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文化层次和知识水平更是不断提高,所以,人们对于纪录片的数量要求和质量要求也就更高。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内许多优秀的纪录片横空出世,如《故宫》、《敦煌》、《郑和下西洋》、《新丝绸之路》、《舌尖上的中国》、《最后的山神》等,这些纪录片制作精良、精彩纷呈,但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使用了在创作的过程中进行了创新,由此在中国纪录片界,关于纪录片的创作创新受到了纪录片创作的广泛讨论和学术研究者的重点研究。纪录片的创作需要坚持基本的创作理念,然而,在这基础之上,最重要的是进行创新,在创新之上拓展纪录影像的表现范围,变革创作者纪实观念。纪录片的创作需要遵循哪些理念?有哪些基本的创作方式?在这些基本的创作理念之上的实践运用,又应该怎样进行创新发展?这些问题都需要对纪录片进行深入的探究与剖析。 关于纪录片创作与创新的研究,在国内外的纪录片研究中皆是热点课题。例如,在国内,张佳妮在《新媒体时代下纪录片的创新实践》中这样认为,“随着新媒体的蓬勃发展,纪录片开始突破以传统媒体为主要承载媒介和传播渠道的局面,纪录片本身的创作生产、传播方式渠道、营销手段等一系列环节,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转变,新媒体带给纪录片的更多是有利的发展条件,使纪录片传播方式不断多元化、加强了与观众之间的互动、满足了大众需求。但是,分析纪录片的现状,还有很多需要改进之处。”

电视纪录片的特点

电视纪录片的特性 时至今天。曾经依靠跟拍、同期声、长镜头等纪实手法为自己打天下的纪录片因为经常流于冗长和平庸而失去了大众的青睐。" 那么,纪录片足以打动人的特性到底是什么呢?我想我们需要重新梳理一些相关概念。首先,我们碰到的理论堡垒是"真实"。这可以说是当前电视纪录片创作者们最感困惑也最难把握的一个命题。 一、 当代中国的纪录片运动是以对"真实"的追求开始的。但是所谓"真实"其实是有条件有范围的。这就是在何种程度上有效的价值观念。"客观真实"是一个意识形态的神话,从哲学意义上说,"客观真实"只是一个形而上学的命题,它强调用"摹写"的方式使主客观达到统一的理论,其缺憾在于它忽视了观察者,忽视了观察者的观察视野对结果的影响,而实际上任何一个观察者都必须立足于地球,立足于他的文化背景,立足于他的个体经验,这在哲学解释学中被称为"合法的偏见",这种"合法的偏见"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揭示人在历史中生活中的真实状态。对于一个客观事物来说,并不存在惟一具有真实意义的描述,真实需要多元的描述,事实与事实的关系是多元的。只要这种观察者的角度是存在的,是现实合理的,它就是有效的,实际上,如果我们一定要按照"客观真实"再现真人真事的话那也未必做得到。当镜头对准一个人时,他的一举一动是否在于他真实本意的自然流露,其中有几分即兴表演的成分?

事物的出现、发展、结束是一个相对过程,必须有主客体同时介人才能成立。为此,对于纪录片的创作者而言,"真实"实际上包含着两重意义,一是客观真实,源于客观真实又高于客观真实的概念,它更注重的是价值二是价值真实,其中,价值真实更应该被强调。从某种角度上说,纪录片的文化意义其实就是它的价值意义。在纪录片创作过程中,价值意义正是我们选题、拍摄和剪辑的重要标准。 纪录片当然是对一个真实事件的纪录行为。但它同时又是作者的创作行为,它是人类的文化产品和传播产品。实际上,纪录片的创作行为应该在拍摄之前,它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在全片拍摄之前的创造行为,它建立在对拍摄任务、材料的理解和接触上。二是在拍摄过程中,随时地超前创造,一个新的现象。一个新认识,马上产生一个新的拍摄计划,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下一步拍摄。从这个角度上说,"纪录"实际上是一种手法,它旨在使整个片子看起来有"真实感",从而促使受众接受作者的 思想。 在纪录片创作过程中,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真实加上"圈套"。这里的"圈套"指的是创作者为拍摄对象人为设置的情境。它并不是要拍摄对象去表演,而是让拍摄对象在这个情境中被动地但是自然地表现出它应有的反映。这个过程正如格里尔逊所说的是"创造性地处理现实",这里有一个生动的例子。美国纪录片大师怀斯曼就经常依据对象的大体走向,为他设计一个客观环境,让他在这个环境中作出应有的反应。与此同时。他也经常不按生活的自然流程来剪辑和结构他的片子,而是使用一种非常戏剧化的形式来表现,他将这种表现称之为"对现实的一种虚构",实

纪录片作品分析

《荆楚来客》 ——纪录片分析 我们小组在新学期学习纪录片拍摄课程时花了一个学期完成了一部微型人物传记纪录片《荆楚来客》。 我们小组选题定位是拍摄外国留学生,荆楚理工大学现在外国留学生有很多,学校有专门的中文课程是留学生学习的,一开始来校看到很多留学生很惊奇,现在看到他们,我会思考他们在学校的学习以及生活和我们有什么迥异,正好这个学期的纪录片创作课让我能带着这样的疑问去定位拍摄外国留学生,满足我的好奇心,也让大家知道留学生在华的情况,所有我们小组选择了留学生这样的主题,满足大家的好奇心。 外国的留学生在华生活是孤独的,我们不仅有语音上交流的困难,还有宗教信仰的不同,更有生活习惯和礼仪的不同。所以,我们和留学生交流沟通要有耐心和爱心,他们需要我们的友爱和关心。我们在中国人,也是东方之主,我们要尽地主之谊来对待留学生,我们中国博大精深,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我们国家向来推崇友爱和善,孔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是我们中国的待客之道,所以我们拍摄留学生而取名是《荆楚来客》。再用纪录片纪实的拍摄手法拍摄留学生客观的展示留学生的学习生活,让大家了解留学生的生活状态,满足大家的好奇心,也是了解留学生和他们深层的交流做朋友,也让大家能好好的尽地主之谊,给留学生留下好印象,知道我们中国人的友好仁义。 我们纪录片拍摄选取的主人公是一名黑人留学生,他名字叫马乐迪,他来自科特迪瓦,我们主要拍摄的是他和他朋友李明的生活日常,因为我们拍摄的是微型纪录片,影片的时长只有八到十分钟,所以我们无法淋漓尽致的将留学生的全貌展现给大家看,所以我们用的是蒙太奇的剪辑技巧在影片中选取了留学生的各个生活点,展示给大家看,大致的讲述了他们的生活。所以我们运用了画外音的形式和舌尖上的中国一样进行纪录片编辑,里面还有纪录片的采访,用来补充采访对象画面缺失的信息,使得我们小组的纪录片最大程度上传达最全面的留学生生活的状态。 我们纪录片主要拍摄的是从我们第一次遇见留学生,然后和他们交流后成为朋友。我们用镜头语言拍摄了环境人物让大家和我们一起来认识留学生熟悉留学生和他们做朋友。我们会在镜头语言里了解留学生的生活变化,了解中国学生和留学生的生活学习差异性。 纪录片首先用的是声画同步的拍摄手法拍摄我们的留学生主人公,然后运用采访的形式和留学生马乐迪交流,让马乐迪用汉语介绍自己,让大家了解他。后来我们拍摄了留学生上课不守时的情景。拍摄老师都上课了马乐迪姗姗来迟,我们中国学生和留学生的学习教育方式不同,所以我们对待上课的态度不一样。也体现了我们和留学生的学习差异性。在我们中国上课要守规矩,准时上课是一个学生的必须做到的,也是校规中严格要求的。鲁迅为了上课不迟到在课桌上刻了早,提醒自己要上课准时,所以上课准时是中国学生对自己的要求。而留学生并没有这样,国家的教育方式不一样,他们更是把老师当做是朋友,西方化的教育方式更解放学生的思想,让大家能自由思考,解放学生的思想天性,国外的教育是实践出真知,而我们的老师是最大程度让学生能记住课本里的知识。所以我们上课必须要准时,这或许是我们和留学生的学习的差异,从而形成鲜明的对比。

浅谈纪录片的创作手法

浅谈纪录片的创作手法 格里尔逊也是第一次正式提出“纪录片”这个概念的。其主要特征就是“画面+解说。”但表现手段太简单,不够客观,被人称为“上帝式的独白”。 约翰?格里尔逊只有一部个人作品《漂网渔船》。这部49分钟的纪录片奠定了他的经典地位。在他的个人作品《漂网渔船》里,始终表达着一种崇高而有人文价值的主题——劳动的尊严与工人的价值。他所监制的纪录片当中,绝大多数的作品都围绕着工人劳动来说事。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他比每一位纪录片导演都伟大,因为他的热心与无功利性让不少纪录片导演熠熠闪光。 自从电视纪录片走入荧屏以来,它就开始以一种其他任何电视节目都难以替代的独特的存在价值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近几年,不但纪录片创作有了一定的规范、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而且还涌现出了一大批独立制片人和DV爱好者。 纪录片是一种叙事艺术,电视纪录片是一种艺术的展现真实场景纪实性的节目形态,多角度的挖掘生活素材,通过纪实的真来表现生活中的美和丑,给观众提供一个真实的人生体验,一种强烈的情感共鸣,电视纪录片的魅力就在于它讲述的是生活中的真人真事,通过电视拍摄和编辑手段,展现凝练的生活,揭示不同的人生,激起人们对自己生存空间的审视,为了吸引观众的关注度,纪录片还要具有一定的故事性,故事性已经成为了电视纪录片吸引和打动观众的重要因素。 纪录片作为一种纪实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艺术形式,纪实性也就是影片的真实性应该是纪录片生存的基础,而艺术性的结合则体现在影片的故事性的强调上,在纪录片真是的讲述故事的创作过程中,恰当的运用艺术元素,展现故事性,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纪录片的可视性。故事是纪录片中揭示表现主题的情节,它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和趣味性,能够吸引观众,感染观众的情绪。但是单单依靠一个真实的故事来传达趣味性和艺术性是不够的,在纪录片的拍摄和剪辑中,后期还辅以艺术化的手法,增加情节的曲折性,还可以将音乐和画面结合,使得情节更具有节奏性,更能增强影片的关注度。 格里尔逊的《漂网渔船》,导演使用的配乐和字幕都相当的简单,可能在1932年这样的手法已经很不简单了,不愧是纪录片教父的作品,在这样黑白无声的影片中,观众还是能体会到精彩的内容。 导演为了增加影片的可视性,在影片剪辑时使用了大量的蒙太奇手法,例如14分时,渔船到达,水手开始撒网的时候,其中抛浮标那个镜头反复出现,而和多次出现的水手拉网的镜头相隔开,以我们的日常经验,这显然是与实际不同的,顺序被打乱重组了,但是就是这样的镜头却与背景的配乐巧妙的结合起来,并且加深了观众对这几个镜头的印象,如果导演只是按照事情发展排出影片,而不作出任何艺术性的修饰,那么这些享誉全球的经典作品就和我们的家庭录像无异了。轮机工添煤、航船在海上披波斩浪、厨师在作饭、鱼群“落网”、睡觉、在暴风雨中拉网的船员、到达渔港时大家兴奋得放下食物跑出船舱......这是一次典型的渔船出海过程。即便我们观众也会意识到这其中的不少镜头、乃至情节是有意制造出来的,但这不妨碍我们了解到真实的渔业活动的全过程(影片第四部分讲的是鱼被运上岸后的运输、贩卖、加工过程),了解到船员们的精神特质。将纯粹镜头前的经验升华到对事物的整

浅谈电视纪录片创作片中“情景再现”手法的运用

浅谈电视纪录片创作片中“情景再现”手法的运用

谈谈电视纪录片创作中“情景再现”手法的运用 试讲人:周合强西北师范大学广播电视艺术(电视编导方向) 各位尊敬的老师: 大家上(下)午好! 开始试讲之前,我首先想各位提一个挑战性的问题:当我们在面对电视纪录片特别是历史题材的电视纪录片时,当我们已经习惯于口述历史时,能不能“让画面说话”?好,带着这个问题,我开始讲一下电视纪录片创作“情景再现”手法的运用这个问题。 电视从业者和研究者们都知道,我国电视纪录片创作,尽管从数量上看逐年递增,但有个性、高水准的纪录片并不多见。创作题材雷同、主体模糊、有明确;记录手法大同小异的情况也普遍存在。中国纪录片在国际上虽时有获奖,但题材狭窄,主要局限在人文类、环境与自然类,不少种类在国际大奖中尚处于缺席状态。 【例一:2000年10月底举行的“北京国际科教纪录片展评研讨会”聚集了近200部来自各国的科学纪录片,但没有一部中国纪录片。

例二:2001年第14届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上,中国纪录片处于“缺席”的尴尬境地。电影节主席阿里说,作为一个大规模的电影节,中国是被“漏掉了”的一块。】 为了满足国内电视纪录片播放需求,不少电视台根据市场需求转而购进国外优秀纪录片。全国纪录片无论从创作还是从市场看,都处于不容乐观的状态。如何走出困境,实现中国纪录片创作的持续发展,这是纪录片人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进入21世纪,细心的观众可以发现,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走向了更加多元化的发展道路。一些原本无法进入纪录片创作的影像创作手法,也随着视觉传播的日益繁荣而得到了人们的认可。这其中,情景再现就是当下最时兴,也是争议最大的手法之一。特别是在一些电视新闻专题类节目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人为导演的、再现过去某一事件某一过程和细节的“情景再现”。由于这类“情景”再现是事后人为摆拍的,时间、地点、人物都是虚拟的,由此引起了人们对新闻

浅析中国纪录片的创作手法

浅析中国纪录片的创作手法 【摘要】纪录片必然记录的是真人真事真情景,纪录片的本性就在于探索和揭示现实生活的真实原貌,力求客观真实地展示生活的内在本质,所以纪实性成为纪录片的首要品格。然而、什么样的纪录片能够产生巨大的视觉和心理冲击?当下,大众的眼球被更多的资讯文化吸引,此时我们的纪录片应更多的思考如何夺取受众眼球。笔者认为不仅仅是客观的纪实。更重要的是:闪耀着哲理和诗意的光芒。 【关键词】纪录片;中国纪录片;创作手法 1.纪录片的界定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以不能虚构情节、不能用演员扮演、不能任意改换地点环境、不能变更生活进程为其基本特性。在人类影像发展史上,纪录片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试图寻求对现实世界的关照与摹写,把人类自身的发展和与自然的抗争以影像的形式再现或表现于世,它对于生活的逼真的批判性与尖锐性更给人类在高速发展的历程中以反思空间。纪录片可以分为电影纪录片和电视纪录片。 2.主题开掘的哲理化 纪实是一种创作风格,是一种对现实生活进行艺术观照的特殊方式。纪实的最终目的并非仅仅为了“纪实”,而是要开掘某种社会的、文化的主题。因此,主题开掘的哲理化也就必然成为纪录片创作的重要内容。当代纪录片的创作者并不满足于琐碎地纪录生活,而是力图选取一种独特的视点,注目于流动变幻着的人生;不满足于简单地纪录一个人的生活经历而是对象作为一种思考和表现的材料,带进来某种历史的、哲学的、文化的深层背景;不满足于构筑生动的叙事情节,而总是热衷呈现故事外的意蕴。概言之,当代纪录片在表现方位上实施了“透过人看世界”与“透过世界看人”的交叠和互补,更加突出了人作为艺术表现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的中心位置,唤醒人在某种生存状态下种种潜在的历史、哲学精神。 3.叙事方式故事化 随着信息时代观众对电视节目的“多元化”需求,中外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者正在以探索和发现的眼光,以创新的思维追求题材和表现手法的“多样化”,以寻找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国内外同行越来越广泛地在创作中运用了“故事化”的表现手法,即在真实纪录的前提下,利用矛盾冲突,进行销垫、悬念,省略、兴奋点等技巧设置,对素材进行故事化处理,其就更易于为观众所接受和认可。使我们讲述的真实的故事对娱乐和资讯丰富的当今观众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 3.1“悬念”手法 “悬念”在词典中解释为:欣赏戏剧、电影或其他文艺作品时,对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的关切心情。“悬念”常常运用在叙事性文学作品中,把波澜起伏的情节安排得扣人心弦,从而唤起读者浓烈的“穷根究底”的兴趣,使之以紧张迫切的心情期待着它的发展而欲知后事如何,这种方法叫做悬念设置法。随着故事性在纪录片中的频繁运用,悬念的手法也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其中。在纪录片《复活的军团》中,悬念设置贯穿全篇,整个纪录片就围绕着一个个疑问,将庞杂的事件理出一个头绪来,并且在片子当中适时的抛出问题,让观众带着问题去看,而且在解决一个问题的同时再拋出一个问题,这样反复交替同时设置很多个铺垫,才能一直吸引住观众的眼球。

纪录片创作与赏析

纪录片创作与赏析的教案 1、关于纪录片定义的调查 日本东京放送(NHK)科教栏目的创始人、纪录片资深导演YASUMA (安间总介先生)在1996年曾经搞过一个关于电视纪录片定义的调查,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a、欧洲、北美、以及日本这些不同区域90%左右的被访者认为他们所在的国家没有关于"电视纪录片"的统一定义。 b、问及这些纪录片人自己有没有关于电视纪录片的定义的时候,结果100%的人都认为自己心中有一个纪录片的定义。 2002年,我又与安间总介先生对中国的50位有5年以上纪录片创作经历、并有作品在国际或国内获得大奖的纪录片人做了一个联合调查,其结果较大不同: a、中国的纪录片人认为国内没有纪录片统一定义的比例与别的国家大致相同,达90%以上; b、中国纪录片人自己心中有纪录片定义的比例却远不如别的国家那么高,还不到30%。这些调查说明了很重要的两点:世界各地对于纪录片都没有一个统一而明确的定义;中国的纪录片人不太张扬自己的个性、创造的意识总体上也不如国外的纪录片人。 其实纪录片是非常需要创造性的,近些年来不断出现的形式,加上纪录片所关注内容的无限丰富性,都在证明纪录片的生命力。另一方面,虽然很难给纪录片下一个大家都认可的定义,并不等于说纪录片没有属于自己的东西,恰恰相反,纪录片拥有一些非常明显的品性。事实上纪录片比任何其他的影视样式都努力地寻找自己的定义。下面就来列举分析一些不同的关于纪录片的定义。 2、关于纪录片的不同表述 在西方的影视论著中,很少对纪录片作明确的正面定义,往往用"非虚构" non-fiction 这样笼统的界定进行观照。在法国更有人把所有非虚构的影视作品通称作纪录片。 a、1991年法国《电影词典》称:具有文献资料性质的、以文献资料为基础制作的影片,称为记录电影。 这个定义强调的是"文献"的品质,无论是起来源还是其目的都指向了"文献",可见其对于纪录片历史感和真实性的追求。 b、《朗文英语词典》:纪录片--通过艺术提供事实;

纪录片分析

以近几年国际电影节电视节和国内获大奖的纪录片为例,分析纪录片的发展走向及特点。 “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著名纪录片导演顾兹曼的名言在全世界广为流传。确实,纪录片仿佛一本本“国家相册”,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成长,成为镌刻在几代国人心灵深处的集体记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独立纪录片在我国发展起来,为中国纪录片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使得我国纪录片呈现多态性,出现了我国纪录片百花齐放的势态。本文试以《俄亚纳西人》和《舌尖上的中国》两部纪录片为例,浅析纪录片的发展走向及其特点。 纪录片的发展走向 1、多元化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秘书长王锋说过:中国的纪录片创作已进入了题材多样化的时期,纪录片人应当把握这一历史机遇,无愧于时代的厚赠,面向实际,以开阔的视野和独到的眼光,善于从生活中发现和选择题材。在内容开掘上,开拓历史的视野,无论是自然还是人文,无论是历史文化还是现实生活,创作者都要有历史的视野以及正确的历史观,对待历史和反映历史。在主题提炼和内容开掘上,创作者还应树立历史责任感。一要自觉地尊重历史的本来面目,二要自觉追求历史的真实,三要自觉承担起记录历史的责任,让自己的创作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并对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就像2013年刚出现的《舌尖上的中国》,它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全方位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美食文化。因其目不暇接的奇幻画面、质朴生动的美食故事和展现的独特东方智慧荣获第八届半岛国际纪录片节评审团大奖。这是一次创新,展现了纪录片多元化的走向。在以往的影像素材里,中国美食更多以“烹饪大师”或“美食名家”结构,展现的是“精湛的厨艺”和“繁复的过程”,能够看到的电视节目也多以“比赛”形式出现。 商业化 “商业化”这个词在当今的社会可以说是无时无刻不出现在我们的身边。在当今社会的文化大背景下纪录片工作者想要自己来处理事情或者来进行拍摄、创作等,如果不遵循当今的规律,那必然会走弯路;如果纪录片的发展不适应时代的潮流必然会遭到淘汰。所以在当今社会下纪录片走市场化娱乐化的道路是必然的。正如有些学者所说:纪录片走商业化是对的,在商业化的道路上我们应把纪录片当成产品来处理。如今纪录片的故事化可以使纪录片具备很多种影视元素,它可以激发观众的兴趣,提起观众的欲望,吸引观众,这种故事性的做法弥补了纪录片的缺陷,这让纪录片的表现力度大大增强。 在《舌尖上的中国》中,中国美食更多以轻松快捷的叙述节奏和精巧细腻的画面,向海内外观众展示中国的日常饮食流变,中国人在饮食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独特的味觉审美,以及上升到生存智慧层面的东方生活价值观。更重要的是,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让人们感知这里的国民对待生活、对待家庭、对待社会抱持着什么样的态度。这种纪录片不仅能增加纪录片的收视率,吸引一大批爱美食的观众前来观看与品尝,也借此宣传了中国的美食文化。 趣味性较强 凡有人类和生命的地方就会有情感,情感在艺术创作中非常重要,它是创作的动力与核心,一旦抽取它,创作就会干涩、失去生命的弹性。富有情感、趣味与故事的自然类纪录片更容易走向世界。就如2013年,由农民导演周元强执导、农民演员担纲的情景喜剧《快乐乡村》就入围第九届半岛国际纪录片电影节,该影片讲述的是关于改革开放后的某乡村文化站组织当地农民自筹资金,拍摄电视剧的故事。里面拍摄情节搞笑风趣,为纪录片增加了喜感,博得一定的收视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