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北公路交通情况分析

湖北公路交通情况分析

湖北公路交通情况分析
湖北公路交通情况分析

2017年湖北省公路交通情况分析

(简本)

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公路管理局

武汉理工大学

二零一八年

术语

1.五纵四横

五纵四横是根据《湖北省公路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定义的“五纵四横综合运输通道”选取的九条综合运输通道,包括大广通道、京港澳通道、随岳通道、襄荆通道、十宜恩通道5条纵向通道,沪汉蓉通道、福银通道、沪汉渝通道、杭瑞通道4条横向通道。

2.武汉城市圈

武汉城市圈是指武汉、、、、、、、、9个大中型城市所组成的城市群。

3.鄂西南地区

报告中鄂西南地区包含荆门市、荆州市、宜昌市以及恩施州的全部行政辖区。

4.鄂西北地区

鄂西北地区包括襄阳市、十堰市、随州市及神农架林区的全部行政辖区。

5.当量车辆数

当量车辆数指我国现行公路交通情况调查中所调查的各类车型交通量绝对数乘以相应换算系数后的累计值。单位:pcu/d。

6.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

AADT指全年的日交通量观测结果的平均值。

7.拥挤度

路网拥挤度是指路网实际交通量与适应交通量之比。

8.客货车流量占比

客货车流量占比是指在交通流中客车、货车所占百分比。

9.普通国省干线公路

包括普通国道和普通省道。

10.高速公路

包括国家高速和省级高速。

11.干线公路

包括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和高速公路。

2017年是坚持新发展理念、实现全面建成小康、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一年,也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发展、服务水平提高和转型发展的关键一年。公路作为综合运输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

一、研究范围和期限

(一)研究范围

研究范围为湖北省行政区内的干线公路网。其中高速公路的范围是国道和省道中技术等级为高速的公路;普通国省干线的范围是国道和省道中技术等级不为高速的公路。由于交调系统根据最新年报进行了路网编号调整,因此观察里程中很多省道升级为国道,国道规模增加,省道规模减少,由此导致普通国省干线交通量变化较大(2017年湖北省国省干线总观测里程1459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观测里程1553公里,比2016年减少56公里;普通国道观测里程7427公里,比2016年增加3800公里;普通省道观测里程5616公里,比2016年减少2770公里)。

(二)研究期限

本项目研究交通量的期限为2017年1月1日0点至12月31日24点。

(三)编制依据

(1)《湖北省公路交通情况调查资料汇编》(2012-2017)

(2)《湖北省高速公路联网统计数据》(2012-2017)

(3)《湖北省省道网规划》(2011-2030)

(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B01-2014)

(5)《湖北省2017年公路养护统计年报报表》

(6)《历年湖北省统计年鉴》(2012-2017)

(7)《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2030)

(8)《湖北省国省干线公路网交通情况、通行能力分析研究》(2016)

二、公路基础设施

(一)公路总里程

公路总里程不断增加。年末公路总里程为269484公里,比上年增加%,公路密度为公里/百平方公里,增加公里/百平方公里。

(二)公路等级结构

公路等级结构日益完善。年末等级公路为259591公里,占总里程的%,较上年增加%。其中高速公路6252公里,较上年增加%;一级公路5874公里,较上年增加%;二级公路22712公里,较上年增加%;三级公路10795公里,较上年增加%;四级公路213959公里,较上年增加%;等外公路9892公里,较上年减少%。国道14109公里,省道19363公里,县道10514公里,乡道61341公里,

专用公路743公里,村道163415公里,较上年分别增加%、%、%、%、0%、%。国道、省道、县道、乡道的里程比重分别是%、%、%、%。

三、交通量

(一)总体情况

2017年湖北省普通国省干线交通量稍有增长,高速公路交通量保持平稳增长趋势。干线公路年平均日交通量为10692pcu/d,其中,普通国道、普通省道和高速公路年平均日交通量分别为9285pcu/d、7500pcu/d和28958pcu/d。

普通国道年平均日交通量主要集中在2000pcu/d-30000pcu/d范围内,其中,年平均日交通量在2000pcu/d-15000pcu/d的路段里程为公里,占总观测里程的%;年平均日交通量在15000pcu/d-30000pcu/d内的大交通量路段里程为公里,占观测里程的%。普通省道年平均日交通量主要集中在400pcu/d-55000pcu/d,其中年平均日交通量小于2000pcu/d的路段里程为公里,占总观测里程的%;年平均日交通量在2000pcu/d-15000pcu/d的路段里程为公里,占总观测里程的79%;大于15000pcu/d的大交通量路段里程为公里,占观测里程的%。高速公路年平均日交通量主要集中在6000pcu/d-55000pcu/d,其中年平均日交通量在6000pcu/d-15000pcu/d的路段里程为1公里,占总观测里程的%;大于15000pcu/d 的大交通量路段里程为1552公里,占观测里程的%。

表12017年湖北省干线公路分级交通量里程

区。大于15000pcu/d的大交通量路段主要集中在G106的武汉、黄冈、鄂州、黄石,G107的武汉、孝感、咸宁,G207的襄樊、荆门,G220的黄冈,G234的荆门,G312的随州,G316的十堰、襄樊、鄂州、随州,G318的武汉、宜昌、仙桃,G328的襄樊,G230的武汉、黄冈;G347的武汉、宜昌、荆门、孝感,G348的宜昌、孝感市内。

(二)空间分布特征

湖北省干线公路交通量分布不均,各区域交通量差异明显。年平均日交通量较大的市州为潜江、武汉、鄂州、孝感,均位于武汉城市圈内,武汉城市圈以不到三分之一的面积,承担全省干线公路68%的交通量;鄂西南地区承担全省干线公路交通量的17%;鄂西北地区承担全省干线公路交通量的15%。

图12017年湖北省分区域干线公路交通量比重图(三)时间分布特征

1.月分布特征:受春节运输高峰期影响,干线公路1月份月变系数最小,即交通量最大,2-11月的月变系数呈现稳定状态,交通量变化不大,临近年底出行量较大,导致12月交通量有所增加。

图22017年湖北省1-12月干线公路交通量月变系数图

2.周分布特征:大城市及旅游城市的交通量具有很强的周末特征,一般工作日交通量变化不大,周末则增加显着。

3.重大节假日分布特征:重大节假日期间干线公路交通量增长迅速。春节期间交通量远高于其他节假日,是全年的交通高峰。“春节”假期前两天交通量偏低,从第三天(大年初二)开始交通量持续走高,最后一天达到最高16966pcu/d;“清明”假期第一天交通量最高,达到16249pcu/d,后两天交通量有所减少;“五一”假期首尾两天交通量较高,中间一天交通量最低;“国庆中秋”假期是旅客出游的高峰期,假期第一天是旅客出行高峰期,交通量最高,为15906pcu/d,第二天到第五天交通量逐渐减少,最后三天是游客返程高峰期,交通量再次走高。

图3 “春节”交通量分布图

图4 “国庆中秋”交通量分布图

四、客货车流量

(一)总体情况

2017年湖北省干线公路客车平均流量大于货车平均流量,客车平均流量增长幅度较大,货车平均流量增长幅度相对较小。普通国省干线客车平均流量为4353pcu/d,其中,普通国道、普通省道的客车平均流量分别为4460pcu/d和4209pcu/d;普通国省干线货车平均流量为1993pcu/d,其中,普通国道、普通省道的货车平均流量分别为2233pcu/d和1669pcu/d。

图52017年湖北省干线公路客货车平均流量

干线公路中普通国道客车平均流量最大的路线为G230,达到8952pcu/d,平均流量最小的路线为G242,只有1626pcu/d;货车平均流量最大的路线为G107,达到5553pcu/d,货车平均流量最小的路线为G242,只有573pcu/d。高速公路客车平均流量最大的路线为S5,达到16094pcu/d,平均客车流量最小的路线为S68,只有5061pcu/d;货车平均流量最大的路线为G4,达到10340pcu/d,货车平均流量最小的路线为S68,只有1608pcu/d。

(二)空间分布特征

干线公路客货车流量表现出很强的区域不均匀性,武汉城市圈客、货车平均流量分别为64218pcu/d和27732pcu/d,均远超鄂西南、鄂西北地区。

(三)时间分布特征

1.月分布特征:干线公路客车流量月分布波动较大,春节期间1、2月份客车流量较大,分别达到7948pcu/d和7027pcu/d;货车流量月变化则较为平稳,仅12月份有小幅增长。

图62017年1-12月湖北省干线公路客货车平均流量走势2.重大节假日分布特征:重大节假日客车流量增长显着,货车流量变化不大。其中,“春节”假期客车流量远高于其他节假日,是全年的出行高峰。“春节”假期第五天客车流量达到最高,为13613pcu/d;“清明”假期第一天客车流量最高,为9390pcu/d,后两天有所减少;“五一”假期第三天客车流量达到最高峰,为8526pcu/d;“国庆中秋”假期前两天是出行高峰期,第一天客车流量最大为10689pcu/d,第三天到第五天有所减少,最后三天游客返程,客车流量再次增加。

五、交通拥挤度

(一)总体情况

干线公路拥挤度为,其中,普通国道平均拥挤度为,拥堵路段较多;普通省道平均拥挤度为,拥挤度不高但处于拥挤状态的路线数量最多;高速公路平均拥挤度为,路线情况均处于稳定状态。

干线公路中交通拥挤度大于的路线有11条,主要是普通国省道路线。具体情况见表2。

表22017年湖北省普通国道处于拥挤状态的路段

路线简称地市观测站起点止点观测里

程(公

里)

交通拥

挤度

(V/C)

G106 京广线黄冈市官田畈麻城余家寨鄂州市碧石站鄂黄大桥迎宾门

G107 京深线孝感市

孝昌王家湾付山

肖港付山南大立交桥

毛陈

京广立交

张公堤

武汉市

走马岭东山大提额头湾

黄金桥龚家铺郑店10 咸宁市茶庵汀泗桥羊楼司

表32017年湖北省普通省道处于拥挤状态的路段

表4 2017年湖北省高速公路处于拥挤状态的路段

(二)分区域情况

武汉城市圈干线公路交通拥挤度高于鄂西北、鄂西南地区。武汉城市圈区域平均交通拥挤度为,拥挤里程占区域观测总里程的%,鄂西北平均交通拥挤度为,拥挤里程占比%,鄂西南平均交通拥挤度为,拥挤里程占比%,武汉城市圈的平均交通拥挤度和拥挤里程占比相对较高,三大区域及17个行政区的交通拥挤情况见表3。

(三)重大节假日路段交通拥挤度情况

2017年重大节假日期间,干线公路平均交通拥挤度增大,处于拥挤状态的路段数量明显增加,其中普通国道拥挤路段数增加最为明显,平均交通拥挤度也较高。拥挤路段情况见表4。

六、综合运输通道交通情况

(一)交通量

从五纵通道与四横通道的通道总交通量来看,纵向通道交通量总量大于横向通道交通量总量,从比例上看纵向通道交通量约为横向通道交通量的倍。

从通道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来看,湖北省综合运输通道交通总量呈现上升趋势,其中随岳通道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最高,为%,襄荆通道次之,为%。

2017年共有7条通道交通量超过40000pcu/d,其中,京港澳通道交通量最大,达到了74667pcu/d;然后是襄荆通道,交通量约为61417pcu/d,十宜恩通道的交通量最小,只有6915pcu/d。京港澳通道作为南北向交通的“大动脉”,吸

引了大量省间客货运输;十宜恩通道是串联着名景区的旅游大通道,主要承担旅游客运,年平均日交通量相对其它通道最低。

表7 综合运输通道交通量情况

(二)拥挤度

综合运输通道中普通国省道路段的拥挤度普遍高于高速公路路段,且大于1的拥挤路段较多,普通国省道拥挤度最高的路段是京港澳通道的G107孝感至武汉路段,为;高速公路拥挤度最高的路段是京港澳通道中京港澳高速孝感至武汉路段,为。

表8 综合运输通道中拥挤度大于1的路段统计表

六、对策与建议

1.推进拥挤路段扩容升级,构建城市群经济走廊带

湖北省干线公路网中普通国省干线年平均日交通量持续增长,处于拥挤状态的路段较多,交通通行压力较大。为提高湖北省普通国省干线的通行能力,应在确保公路路况稳定的基础上,对普通国省干线拥挤路段进行扩容升级,提高通行能力。

(1)扩大干线公路交通承载量。对G107(孝感、武汉、咸宁路段)、G207(荆州、荆门路段)、G316(十堰、鄂州、随州路段)、G347(武汉路段)、G351(咸宁、黄石路段)、G448(宜昌、孝感路段)、S104(武汉路段)、S108(武汉路段)、S203(黄冈路段)、S217(襄阳路段)、S246(咸宁路段)、S263(随州路段)、S284(十堰路段)、S351(潜江路段)等交通需求大、通行能力不足、拥挤度(V/C)高的路段进行扩容升级。

(2)推进综合运输通道中拥挤路段提档升级建设。针对京港澳通道、襄荆通道、沪汉蓉通道、大广通道等交通量大、增长快、处于拥挤状态路段较多的运输通道,对通道内拥挤度较高的普通国道路段G106(新洲至黄石)、G107(大悟以北、大悟至孝感、孝感至武汉、武汉至咸宁、赤壁以南)、G207(襄阳以北、宜城至荆门、荆州至公安)、G316(随州至枣阳)、G318(仙桃至潜江)、G347(武汉至天门)、G348(当阳至宜昌)等部分拥挤路段增设分流路线;对通道内拥挤度较高的普通省道路线如S113(武贺线)、S217(新宜线)、S241(矮团线)等进行扩容升级。

2.加强公路联通对接,提升干线公路连通度

湖北省干线公路交通量区域差异较大,武汉城市圈以不到三分之一的面积,承担干线公路三分之二的交通量,路网供给量不足制约武汉经济圈的发展。同时,连接县域重点区域的干线公路数量不足,影响湖北省不同区域产业的融合发展。为了优化交通供给,更好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应重视各县域交界处以及省域交界处公路建设的联系,保持技术等级以及车道数之间的连续性,提高干线公路连通度。武汉城市圈重点加密武汉至东南方向和北向的干线路网以满足增加的交通出行需求;西部地区重点进行路网构建,实现区域内外的高速连通,改善边缘区域交通状况,缩小省内差异。

3.加快公路信息化建设,提升干线公路管理水平

(1)完善公路信息化建设的体制,各级公路管理机构应建立公路信息化建设管理机构。

(2)加快干线公路网络化出行服务体系建设,依托现有信息化建设成果,大力实施信息化技术应用和创新,将各信息化平台整合、优化、扩展,提高干线公路重要桥梁、隧道、重点路段实时监测覆盖率。依托社会资源开展公路旅游出行服务大数据建设,及时了解节假日各路段交通情况,提高干线公路服务水平。

4.加大干线公路养护资金投入,提升公路服务水平

“十三五”公路发展重点应逐步转向加强养护、规范管理、提升服务等方面。为适应公路发展新趋势,必须由过去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向建设、养护、管理、服务并重转变,更加突出养护、管理、服务工作,体现“优化存量、控制增量”。

(1)保证路况整体优良。按照养护定额测算标准和交通运输部相关要求,保障小修保养足额拨付,次差路段及时修补,保证路况整体优良。

(2)满足公众出行需求。除了传统的小修、中修和大修这些必要的养护费用以外,由于管理升级和服务拓展,信息化、应急、检测、便民服务等费用也应该考虑进去,满足公众出行需求。

浅析公路交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浅析公路交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事业也得到很大程度的重视,其中公路交通建设发展最为迅速,由于我国大多城市处于内陆,河运海运缺乏、航空交通费用高昂、铁路交通不能直达一些地区,因此,很多运输途径主要依靠公路交通。当前,在我国公路交通建设中,除了公路质量之外,公众最为关注的就是公路交通对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一、公路交通和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 公路交通给区域经济发展既带来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带来消极的影响,两者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具体来说,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区域路网,其结构和功能对区域经济都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公路交通在空间形成的网状体系由于位置和距离的不同,导致其具有的交通条件也存在差异。 同时,区域经济发展也在很多程度依靠公路交通。在投资方评估区域投资环境的时候,除了要考虑当地劳动力数量、劳动力素质以及地方产业政策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公路交通功能,如果一旦决定对区域进行投资,就会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公路交通极度匮乏的地区,其区域经济水平也不会很高。

二、公路交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公路交通属于第二产业,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意味着第二产业的发展。同时,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也可以刺激当地的第三产业,例如物流业、服务业以及旅游业等,这些第三产业都与公路交通事业有着紧密的联系,只有全面提高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才能为第三产业的提高建立坚实的基础。同时公路交通事业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促进第三产业的结构调整。 例如旅游业,随着当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成为了各个地区的重要产业,其发展会带动区域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而发展旅游业的基础就是交通,便利的交通是发展旅游业的保证。 2.加速城市化进程 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可以推进农业集约生产和规模经营,使农村经济体系向高效、高产以及优质的集团化发展,为农产品转型打下基础,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提供条件。同时,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还加速转移了农村部分劳动力,加快了资金、信息以及物流的交

2020年度公路交通转型发展若干问题调研报告

2020年度公路交通转型发展若干问题调研报 告 2020年度公路交通转型发展若干问题调研报告2020年度公路交通转型发展若干问题调研报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公路交通转型发展提出了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时代命题。 **公路交通往哪儿转,转什么,怎么转,是时期必须直面而又难以回避的现实问题。日前,局党委主要负责同志牵头组成调研组,就此在全省公路系统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以来**公路交通发展的主要特点期间,全省公路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省两个率先,服务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以路网完善、管养提升、依法治路、科技创新、安全保畅、惠民服务、资金保障、人才支撑八大工程为重点任务,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总体发展水平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概括起来说有以下五个主要特点一是发展的内涵更加丰富。自觉地把以人为本和生态文明建设写入了公路交通发展总纲领。 **公路发展的内涵从建设为主向养护管理为主转变扩充为建设为主向管理养护和服务为主转变,更加注重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期间,全省公路系统在科技创新、路网运行监

测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各种公路资源通过科技应用得到有效整合,收费公路清理整顿进一步深化,出行服务手段更加人性化和智能化,进一步提升了公路发展与人、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 二是发展的目标更加清晰。站在新的起点上,**公路始终紧扣两个率先的发展定位,以**交通运输现代化为统领,提出了一个网络,三个体系(为公众提供并维护一个安全、畅通、智慧、高效、绿色的公路网络;构建一个公众满意的公路服务体系,建立一个科学高效的公路管理体系,配置一个稳定充分的支撑保障体系)的率先现代化发展愿景。在苏州、徐州率先开展公路养护管理现代化整体示范,辅之以畅安舒美示范工程和重点主题性示范工程,力争到2020年,**公路养护管理基本实现现代化,公路基础设施供给、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三是改革驱动对发展的影响更加凸显。 **公路交通发展的动力主要来源于改革。面对行政管理体制、财税体制、行政审批制度、两个路网体系(以高速公路为主的收费公路体系和以普通公路为主的非收费公路体系)、省管县等一系列改革,**公路加强顶层设计,研究形成了职能定位报告、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体制调研报告、公路养护现代化行动纲要等支撑成果,并在公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顺。

第四节 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第四节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知识清单一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 1.交通运输 (1)概念:作为一个服务部门,利用运输工具将货物或旅客送达目的地,使其空间位置发生转移。 (2)方式: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 (3)现状: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建设得到很多国家的重视,通车里程迅速增加;城市地下铁路和轻轨铁路成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4)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2.交通布局 (1)概念:交通运输业的空间分布和地域组合,包括交通线网的布局和站点、码头的布局两个密切联系部分。 (2)作用:通过合理布局,实现运输合理化,在兼顾生态效益的同时,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知识清单二交通运输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知识清单三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1.为交通运输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决定区域交通运输的发展水平。 2.是交通运输发展的动力。 交通运输工具 指火车、汽车、飞机、船舶、管道;其中管道既是运输方式,又是运输工具。 “一带一路”建设与区域发展 (1)“一带一路”。一带,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陆地。它有三个走向,从中国出发,一是经中亚、俄罗斯到达欧洲;二是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三是中国到东南亚、南亚、印度洋。“一路”,指的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两条,一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二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如下图:

(2)“一带一路”对区域经济的影响:随着中国廉价劳动力时代的终结,劳动密集型产业有望向东南亚部分国家转移,资源密集型产业可以向中东欧油气丰裕国家及矿产资源丰裕的中亚国家转移,而中国可以扩大对这些国家资本、技术及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部分技术密集和高附加值产业(如机电产品、部分装备制造产品),则有望向以中东欧部分国家为代表的工业化后期国家转移,实现技术的互通有无。 任务清单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情境探究 [情境] 目前,全世界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高速公路。2017年我国高速公

交通安全的社会实践报告

安全驾驶,让我们的生命远离车祸---关于家乡户县的交通事故情况调查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的不断进步,人民手头富余的钱越来越多,私家车已经越来越多的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之中。逐渐增多的私家车,数量稳增不降的公家车,以及公交车,班车,货车等等,各式各样的车拥入了这个社会,遍布各个城市,虽然交通的进步和发展给人类创造和增添了财富,成为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但同时它也使我们的交通负担变的十分沉重,而且也使人们的人身安全受到了很大的威胁。2009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38351起,造成67759人死亡、275125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9.1亿元(附录1)。各种悲惨的交通事故每天都在不断地发生,起因也呈现多样化。在我从小长大的家乡户县,我亲眼见证了这里交通的发展,看到了越来越多的车辆,感觉到了越来越沉重的交通压力,但同时我也发现了政府部门对减轻沉重交通负担所做出的贡献,所以在这里我要对我们户县的交通安全情况做一个调查。 在明确的确定了题目之后,我在网上找到了大量的相关资料,从中挑选了典型的,对理论知识有说服力的,大家都比较熟知的材料整理出来。并努力搜索我的脑海,找到自己知道的有关交通安全的事情。然后我去了户县交警大队,拿到了户县近几年交通事故的一些数据:2005年一共发生了955起交通事故,其中死亡34人,受伤586人,直接经济损失915680元;2006年一共发生了1275起交通事故,其中死亡20人,受伤579人,直接经济损失835100元; 2007年一共发生了1199起交通事故,其中死亡21人,受伤577人,直接经济损失862500元; 2008年一共发生了1163起交通事故,其中死亡22人,受伤548人,直接经济损失997780元; 2009年一共发生了1156起交通事故,其中死亡25人,受伤535人,直接经济损失917800元。2010年上半年,我县辖区共发生交通事故569起,死亡12人,伤247人,直接经济损失446000元。以及非常重要的一份内部资料《户县公安局交警大队2010年上半年道路交通事故分析研判》。在交警大队,我不仅拿到了十分重要的资料,而且从警察叔叔那里我更加深入的了解到了交通事故发生的情况,以及作为交警工作的困难。交通事故是不可能避免的,我们只能尽可能的减少事故的发生数量。结束了在交警大队这有意义的一下午,我又了解了两位司机的驾驶情况。一位是我舅舅,他今年快35岁了,但是开车已经有16年之久,在他这么长的驾驶生涯中基本上没有发生什么大的交通事故,只有一次开夜车,到后半夜的时候由于身份疲劳,连抽烟解乏这招都没有作用,结果车子冲出公路撞到了麦垛上面,幸好没有造成什么太大的损失。我舅舅他作为司机,他从小就对车子非常感兴趣,对车子的结构非常了解,对交通安全更是非常了解,没有酒后驾车的经历,所以我对我舅舅还是非常佩服的,理所当然成为我要学习的榜样。还有一位伯伯,开车的时间比较晚,有4年驾龄,没有出过一次事故。只有一次开车的时候,自己感觉非常累,据他自己说,开的时候他都不知道走的是那条路,怎么走的,本来是到咸阳郊区去,但是结果开到了市区里面,所幸的是没有发生意外,他在那里休息好了后才又开车离开。由此可见疲劳驾驶是非常危险的。 人的生命在无情、残酷的交通事故面前是非常脆弱的,对于随时可能来到的交通事故我们应该了解,我们应该事故发生的特征,在路上真正远离交通事故的威胁,所以我们必须要弄清楚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它的特征。为什么交通事故会频繁呢,它主要和哪些因素有关系?我认为应该从路、车、人这交通的三个主要参与者着手,来说明: 首先,外部因素,道路的状况,车辆路检方面未落实以及不合理的城市规划。户县以前的道路比较窄,随着经济的发展,车辆的增多,很多道路都拓宽了,但是有的地方还是和以前一样,而且路面状况比较差。还有就是在有的路口的路段,路上有突起的路包或者陷下去的坑,毫无疑问在路口这中已发生交通事故的敏感地带,凹凸不平的路面肯定会对驾驶员造

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的作用及影响研究

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的作用及影响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公路交通事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构成部分,公路交通对经济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主要对公路交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经济发展对公路交通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公路交通;经济发展;促进作用 一、经济发展与公路交通之间的关系 公路交通对于经济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这和两者之间的紧密联系是分不开的,特别是对于区域经济来讲更是如此。在区域经济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子系统就是区域路网,区域路网的功能与结构都会对区域经济本身的功能与结构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区域公路运输的子系统在空间上展开所形成的就是车站与公路构成的网状结构。而在一个区域之内不同地方因为位置上的不同以及在公路网上到车站的距离与到公路的距离的不同,那么所具备的交通条件就会不同。 二、公路交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直接经济效应 1. 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自身可拉动经济增长。

传递效益为公路建设投资拉动经济的主要体现。公路建设必须依托巨大人力、物力,加大人力、材料与机械需求,才能增加有关产业投资需求及实现就业额、收入增多。除此之外,因投资呈现出的乘数效益,将扩大消费品生产与服务规模,进一步增加投资额,提升工作人员收入水平,实现经济发展。 2.完成公路建设可改善运输条件,进而直接产生经济效益。 完成公路建设项目,改善道路条件可实现经济效益。如行驶里程缩短可对运输效益出现的运输效益有效增强;通过运输速度提升,可减少运输时间带来的时间效益,达到产业运输成本节约效益的目的。利用通行能力提升,可对交通拥挤情况有效缓解,实现增流效益。运输安全性能的增强,可降低交通事故率,降低损失。 3.公路交通优化产业结构。 公路建设与大量公共投资相关,政府可通过公共投资实现区域内再分配,进而利用内需增大、激活经济发展区域,形成内需主??型产业经济结构。公路工程建设可提升城乡区域交流,达到传统劳动力结构改善的目的,并实现本地与相关地区劳动力从农村转向城镇,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第三产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加大现代化发展进程的目的。 (二)间接经济效应

关于城市交通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城市交通情况的调研报告 :11-11 城市交通是城市品味和文明程度的直接反映,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促进我区三创三评目标和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目标的顺利实现,区委、区政府于近日就我区城市交通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湘东区交通基本情况 我区的交通网络主要是由公路和铁路两部分组成,本次调研重点是公路交通网络。湘东,与湖南的长、株、潭经济区毗邻,是江西的西大门,交通十分便利,浙赣铁路、昌金高速公路、320国道自东向西横穿全境,319国道由北向南贯穿全境,距长沙黄花国际机场130公里,距省会南昌290公里,周边可与莲花、芦溪、安源、上栗及湖南攸县、醴陵相接。目前,境内拥有公路总里程1615.55公里(不包括城市道路),每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为189.3公里。其中国家高速公路及连接线2条14.629公里,国道2条41.846公里,省道3条102.202公里(待定),县道14条242.267公里,乡道34条186.257公里,村道818条1028.349公里;拥有一级公路18.328公里(在建),二级公路103.106公里,三级公路69.865公里,四级公路675.797公里,等外公路737.659公里;拥有沥青路126.291公里,水泥路762公里,砂石

路727.259公里;拥有桥梁291座计4392延米。到XX年底为止,全区132个行政村实现村村通油(水泥)路。 二、湘东区交通网络存在的主要问题 公路网是我区经济、社会、综合运输以及人民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设施。尽管我区公路网建设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路网的质量和数量仍不能满足经济跨越式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的客观要求。湘东区公路网仍然是湘东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还存在着许多有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路网发展不平衡,通畅深度不够 我区公路建设重点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核心的地带,呈放射性地向核心外围地域分布,造成了路网发展的不平衡,特别是南部东桥、广寒、白竺三个山区乡镇,路网发展相对滞后。全区132个行政村虽然已实现村村通油(水泥)路,即到村委会所在地已通油(水泥)路,但通自然村的公路大部分是泥砂路,通畅深度不够。 (二)路网等级较低 湘东区路网的技术水平偏低,到XX年底止,全区三级以上公路为202.094公里,仅占全区公路总里程的12.5%,而四级和等外公路达到1413.456公里,占总里程的87.5%,低等级公路相对较多,这远远不能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加速高等级公路的建设,提高农村公路的技术等级,应是路网建设的急中之急。

精选-交通情况调研报告-范文

交通情况调研报告 交通情况调研报告(1) 城市交通是城市品味和文明程度的直接反映,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促进我区三创三评目标和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目标的顺利实现,区委、区政府于近日就我区城市交通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湘东区交通基本情况 我区的交通网络主要是由公路和铁路两部分组成,本次调研重点是公路交通网络。湘东,与湖南的长、株、潭经济区毗邻,是江西的西大门,交通十分便利,浙赣铁路、昌金高速公路、320国道自东向西横穿全境,319国道由北向南贯穿全境,距长沙黄花国际机场130公里,距省会南昌290公里,周边可与莲花、芦溪、安源、上栗及湖南攸县、醴陵相接。目前,境内拥有公路总里程1615.55公里(不包括城市道路),每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为189.3公里。其中国家高速公路及连接线2条14.629公里,国道2条41.846公里,省道3条102.202公里(待定),县道14条242.267公里,乡道34条186.257公里,村道818条1028.349公里;拥有一级公路18.328公里(在建),二级公路103.106公里,三级公路69.865公里,四级公路675.797公里,等外公路737.659公里;拥有沥青路126.291公里,水泥路762公里,砂石路727.259公里;拥有桥梁291座计4392延米。到20xx年底为止,全区132个行政村实现村村通油(水泥)路。

二、湘东区交通网络存在的主要问题 公路网是我区经济、社会、综合运输以及人民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设施。尽管我区公路网建设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路网的质量和数量仍不能满足经济跨越式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 迅速提高的客观要求。湘东区公路网仍然是湘东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还存在着许多有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路网发展不平衡,通畅深度不够 我区公路建设重点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核心的地带,呈放射性地向核心外围地域分布,造成了路网发展的不平衡,特别是南部东桥、广寒、白竺三个山区乡镇,路网发展相对滞后。全区132个行政村虽然已实现村村通油(水泥)路,即到村委会所在地已通油(水泥)路,但通自然村的公路大部分是泥砂路,通畅深度不够。 (二)路网等级较低 湘东区路网的技术水平偏低,到20xx年底止,全区三级以上公路为202.094公里,仅占全区公路总里程的12.5%,而四级和等外公路达到1413.456公里,占总里程的87.5%,低等级公路相对较多,这远远不能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加速高等级公路的建设,提高农村公路的技术等级,应是路网建设的急中之急。 (三)路网结构有待改善 目前,我区的路网框架已初具规模,全区三横两纵的路网格局已经形成:三横包括骨架公路昌金高速、干线公路320国道及白竺

高中生交通协管社会实践报告

高中生交通协管社会实践报告 我参加了校学生会组织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和民警共站马路,为维持城市交通做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爱思范文18:虽然六天的时间活动让我觉得很累很辛苦,但我从中锻炼了自己,并且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也通过多天的站岗,使我有了些关于城市交通和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心得体会。 近年来,上海城市建设飞速发展,道路交通硬件设施明显改善。然而,行人乱穿马路、骑车超越停车线、骑车闯红灯、机动车违章变道、乱停乱放等交通违章现象,也积重难返,它与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形象极不相称。交通行为不文明现象所产生的交通事故居高不下。仅今年一季度,全市因乱穿马路等行人、非机动车的违章就造成了108人死亡。 城市交通问题,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陈良宇同志在今年上海城市交通专题会议上指出,文明交通行为是“上海城市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管理部门提出,要以法治交通,加大管理力度和处罚力度,以逐步实现“三纵三横”主干道、33个文明示范标志区、郊区城镇道路上违章行为基本消除,交通结点明显缓解,交通秩序明显改善。 创造一个良好、畅通、高效的交通环境,是广大市民的共同心愿。上海精神文明建设市民巡访团来信希望市文明办转达他们的倡议:全体市民积极行动起来,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文明走路、文明行车,遵守交通法规,自觉告别陋习,积极投入到“与文明同行”活动中来,不断提高自身交通文明素质,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尽自己一份责任。 从许多市民的来信来电中可以看出,对部分市民交通行为中存在的“行人乱穿马路”、“自行车闯红灯”、“地铁和公交车辆上下车无序”、“出租车上下客乱停车”等不文明现象提出了批评。来信来电纷纷指出,这些现象的存在,加剧了交通拥堵,也损害了上海城市形象。他们呼吁迅速改变部分市民中存在的这些不文明现象。 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市长陈良宇前不久指出,上海人要做可爱的上海人,要做能够体现****先进文化的上海人,要做能够体现城市的国际化、信息化、市场化、法治化水平的上海人,要做能够体现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形象的上海人。 共青团上海市委、市青联的委员们,在倡导“七不”的基础上,此次又推出了“七要”:要尊重每个人、要按规则办事、要尽心做好每件事、要说到做到、要微笑待人、要学会勤俭生活、要时刻准备帮助别人。 如果说“七不”是一个市民的基本素质要求的话,显而易见,“七要”

公路交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探究

公路交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探究 发表时间:2017-09-14T10:14:34.82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13期作者:王鹏[导读] 摘要:公路交通作为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不仅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未来的发展命脉,同时其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与支撑作用。 济南市章丘区公路管理局山东济南 250200 摘要:公路交通作为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不仅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未来的发展命脉,同时其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与支撑作用。公路交通虽然并没有直接创造有形的产品,但是其交通运输功能的发挥却可以在空间上缩短资源流通的距离,在扩大资源流通范围的基础上,极大地提升了物品资源的经济价值。基于此,本文站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就公路交通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影响展开了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公路交通;区域经济;影响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是支撑载体和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公路运输是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运输是一个重要的桥梁是连接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个环节,是实现运输和位移的主要途径。作为最基本的、最普遍的形式运输,公路运输经济的发展,引导生产力布局、沟通城乡、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起着基础支撑作用,为人员流动和商品流通提供了基础;区域经济组成的区域经济总量资源给定区域内活动的配置空间资源和所有经济活动。区域经济发展与道路交通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2 公路交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公路交通作为复杂的网络系统,存在着动静态结合的特点,主要由车辆、公路以及基础设施构成。无论是国际上还是乡村,无论是客运还是货运,公路交通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公路交通运输相对而言有着便捷、灵活的主要特点,能够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我国目前已经有非常完善的地区、城乡之间的公路交通网络。区域经济作为一种自适应经济体系,其较为复杂,区域经济的发展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企业、交通以及人口等,另外区域经济自我调控能力较强,能够对区域经济体系内的各个因素加以调节,从而对内部配置进行优化,从而加强系统内的发展性和组织性,让其能对于外界环境变化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从而为自身发展提供外在保证。交通运输网络在区域经济体系中发挥着血管作用,如果没有交通运输网络,区域经济就难以繁荣。 3 公路交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3.1 公路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1)提高城市的外在形象。公路的形象与城市的外在形象息息相关,与区域经济发展关联密切,完善公路交通运输系统,能够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外在形象,能提升城市软实力,有效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2)改善城市投资环境。经济发展需要资本,要实现资本聚集,必须有良好的投资环境。改善交通运输网,完善交通运输环境,从而对沿线地区的投资环境产生影响,吸引民间资本和外资,民间资本、外资和国有资本等融资体系将发挥明显作用,促进知识性密集型产业发展。(3)优化资源配置。区域经济的发展,公路运输是不同经济能力差异的发展密切相关,主要涉及到城市的地理位置、产业结构、便捷的交通条件,可以使城市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规模经济。城市经济圈经济发达,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道路交通系统将得到改善。(4)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交通运输是连接城乡的重要工具。发展道路交通可以改善经济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随着道路的不断扩张,地方经济的发展可以得到提升。在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公路交通是一个重要的经济环节。中国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工程,该村,实现路路通,推进城乡客运服务均等化,形成城市、城乡、城际、镇村公交客运网络,加快公共交通的建设提供保障和支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城市,公路运输的健康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5)促进第三产业的经济发展。公路运输业的发展加快了地方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对于旅游文化产业来说,发展公路交通可以促进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同时吸引旅游者,促进地方文化旅游的发展。在中国的城市和农村公路建设的发展也有助于促进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步伐。 3.2 公路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 公路交通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集中体现在对土地的利用以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上。从土地资源利用的角度来讲,公路交通的大面积铺设对区域内土地资源形成了巨大的负担,对当地农业的发展构成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如,有些公路的铺设需要穿过耕地,再加上道路两旁防护设施、绿化植被等的建设,使大面积的农业用地被侵占,在数量上使耕地面积大大缩减,使粮食产量降低。而面对我国人口大国的现状,粮食产量的降低,必然会激发庞大人口数量与有限粮食产量之间的矛盾,使各地区面临粮食短缺的威胁,从而困扰当地经济的发展。从生态环境破坏方面来讲,公路交通在铺设的过程中,其建筑材料当中所携带的粉尘以及其他有害成分必然会对公路建设周边的空气质量形成一定的影响,且施工过程中大型机械的运作产生的噪音也会对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干扰。与此同时,建筑所产生的残渣、废料、废水以及填方、挖方等的不适当处理也会对当地的动植物自然生存环境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害。而在工程建成之后,为了对区域内环境进行重新治理,当地政府不得不投入高额的环境治理成本,这对于当地经济发展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负担,严重阻碍了当地经济在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4 加强公路交通运输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4.1 提高公路交通现代信息的能力 目前,我国部分区域公路交通基础设施较为落后,现代信息化不够完善,由于现代信息化具有一定的便捷性和准确性,从而将公路交通运输的基本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提高了公路运输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区域货物的吞吐量,同时,有利于加快货物的流动速度,提高公路运输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4.2 扩大公路交通资金投资市场的规模 公路运输业具有投资规模大的特点,投资回收期长,在我国的实际情况,可以结合道路交通适当投资区域发展,积极引进资本自由投资,实现道路运输市场的不断扩大,让市场经济决定的区域公路交通的发展方向,以避免国有资产流失。为促进道路交通发展的多样性,充分挖掘经济市场潜力。 4.3 公路交通建设要注重节约资源要素,提倡环境保护

2017年湖北公路交通情况分析

2017年湖北省公路交通情况分析 (简本) 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公路管理局 武汉理工大学 二零一八年

术语 1.五纵四横 五纵四横是根据《湖北省公路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定义的“五纵四横综合运输通道”选取的九条综合运输通道,包括大广通道、京港澳通道、随岳通道、襄荆通道、十宜恩通道5条纵向通道,沪汉蓉通道、福银通道、沪汉渝通道、杭瑞通道4条横向通道。 2.武汉城市圈 武汉城市圈是指武汉、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潜江、天门9个大中型城市所组成的城市群。 3.鄂西南地区 报告中鄂西南地区包含荆门市、荆州市、宜昌市以及恩施州的全部行政辖区。 4.鄂西北地区 鄂西北地区包括襄阳市、十堰市、随州市及神农架林区的全部行政辖区。 5.当量车辆数 当量车辆数指我国现行公路交通情况调查中所调查的各类车型交通量绝对数乘以相应换算系数后的累计值。单位:pcu/d。 6.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 AADT指全年的日交通量观测结果的平均值。 7.拥挤度 路网拥挤度是指路网实际交通量与适应交通量之比。 8.客货车流量占比 客货车流量占比是指在交通流中客车、货车所占百分比。 9.普通国省干线公路 包括普通国道和普通省道。 10.高速公路 包括国家高速和省级高速。 11.干线公路 包括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和高速公路。

2017年是坚持新发展理念、实现全面建成小康、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一年,也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发展、服务水平提高和转型发展的关键一年。公路作为综合运输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 一、研究范围和期限 (一)研究范围 研究范围为湖北省行政区内的干线公路网。其中高速公路的范围是国道和省道中技术等级为高速的公路;普通国省干线的范围是国道和省道中技术等级不为高速的公路。由于交调系统根据最新年报进行了路网编号调整,因此观察里程中很多省道升级为国道,国道规模增加,省道规模减少,由此导致普通国省干线交通量变化较大(2017年湖北省国省干线总观测里程1459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观测里程1553公里,比2016年减少56公里;普通国道观测里程7427公里,比2016年增加3800公里;普通省道观测里程5616公里,比2016年减少2770公里)。 (二)研究期限 本项目研究交通量的期限为2017年1月1日0点至12月31日24点。 (三)编制依据 (1)《湖北省公路交通情况调查资料汇编》(2012-2017) (2)《湖北省高速公路联网统计数据》(2012-2017) (3)《湖北省省道网规划》(2011-2030) (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B01-2014) (5)《湖北省2017年公路养护统计年报报表》 (6)《历年湖北省统计年鉴》(2012-2017) (7)《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2030) (8)《湖北省国省干线公路网交通情况、通行能力分析研究》(2016) 二、公路基础设施 (一)公路总里程 公路总里程不断增加。年末公路总里程为269484公里,比上年增加3.46%,公路密度为144.70公里/百平方公里,增加4.75公里/百平方公里。 (二)公路等级结构 公路等级结构日益完善。年末等级公路为259591公里,占总里程的96.33%,较上年增加3.8%。其中高速公路6252公里,较上年增加0.8%;一级公路5874公里,较上年增加7.6%;二级公路22712公里,较上年增加3.2%;三级公路10795公里,较上年增加0.8%;四级公路213959公里,较上年增加4.1%;等外公路9892公里,较上年减少4.5%。国道14109公里,省道19363公里,县道10514

2020年度公路交通转型发展若干问题调研报告.doc

2020年度公路交通转型发展若干问题调 研报告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公路交通转型发展提出了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时代命题。**公路交通往哪儿转,转什么,怎么转,是"xx"时期必须直面而又难以回避的现实问题。日前,局党委主要负责同志牵头组成调研组,就此在全省公路系统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xx"以来**公路交通发展的主要特点 "xx"期间,全省公路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省"两个率先",服务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以路网完善、管养提升、依法治路、科技创新、安全保畅、惠民服务、资金保障、人才支撑八大工程为重点任务,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总体发展水平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概括起来说有以下五个主要特点: 一是发展的内涵更加丰富。自觉地把以人为本和生态文明建设写入了"xx"公路交通发展总纲领。**公路发展的内涵从"建设为主向养护管理为主转变"扩充为"建设为主向管理养护和服务为主转变",更加注重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xx"期间,全省公路系统在科技创新、路网运行监测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各种公路资源通过科技应用得到有效整合,收费公路清理整顿进一步深化,出行服务手段更加人性化和智能化,进一步提升了公路发展与人、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

二是发展的目标更加清晰。站在新的起点上,**公路始终紧扣"两个率先"的发展定位,以**交通运输现代化为统领,提出了"一个网络,三个体系"(为公众提供并维护一个"安全、畅通、智慧、高效、绿色"的公路网络;构建一个公众满意的公路服务体系,建立一个科学高效的公路管理体系,配置一个稳定充分的支撑保障体系)的率先现代化发展愿景。在苏州、徐州率先开展公路养护管理现代化整体示范,辅之以"畅安舒美"示范工程和重点主题性示范工程,力争到2020年,**公路养护管理基本实现现代化,公路基础设施供给、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三是改革驱动对发展的影响更加凸显。"xx"**公路交通发展的动力主要来源于改革。面对行政管理体制、财税体制、行政审批制度、"两个路网"体系(以高速公路为主的"收费公路体系"和以普通公路为主的"非收费公路体系")、"省管县"等一系列改革,**公路加强顶层设计,研究形成了职能定位报告、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体制调研报告、公路养护现代化行动纲要等支撑成果,并在公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顺。 四是发展的因素更加开放多元。社会治理结构的多元化在"xx"公路发展过程中有着深刻的体现,主导公路发展的力量和因素远不仅限于上级行业部门的计划和指令,公路发展环境从以往的相对封闭向相对开放渐变。策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部署、**县域经济的蓬勃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xx"以来,全省继续保持干线公路适度建设规模,稳步推进新一轮国省道网规划落地,并及时启动了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建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的区域经济发展机遇与挑战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国家之间贸易合作频繁,人们的生活条件也在不断优化。“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是对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全新阐述,也是现代经济持续性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从区域经济发展角度入手,客观地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的区域经济发展机遇与挑战,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理论性帮助。 【关键词】“一带一路”倡议;区域经济;机遇;挑战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688(2019)07-0003-02 “一带一路”倡议的兴起与经济、科技的持续性发展创新密切相关,从一定程度上讲,“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也代表着国际化经济、科技的发展。“一带一路”倡议构想的提出,对国家经济文化交流、产能调整及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许多发展契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对此,探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的区域经济发展机遇与挑战具有显著的实际意义。 1“一带一路”倡议的意义 古代丝绸之路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激荡、交相辉映,呈现出一个崇尚和平、开放、包容、互信互利的经营精神,同时这也是当代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元素。在多元化的文化碰撞及交流代表方面,丝绸之路精神并非我国独享,而是所有参与国的共同财富。“一带一路”经济涉及面广,其中包含全球60%以上的人口及30%以上的经济,“一带一路”是我国持续性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和现代化建设的主要途径,也是推动国际经济全球化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带一路”构想主要是对所涉及的国家形成供需融合性发展,发挥沿路国家的优势,将各国资源整合在一个共同发展的国际化平台,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一带一路”倡议在平等的文化环境中创建了合作共赢的平台,从经济角度来看,“一带一路”持续性发展主要以经贸合作为核心,以多国战略性共同发展为目标。“一带一路”对于我国的影响非常突出,涉及国防边境、能源供应、经贸合作等方面,对于我国市场经济、国家安全等均有显著的推动作用。我国经济形势在全球化层面处于持续发展阶段,对于国际化经济形势的依赖性随之提升,在“一带一路”环境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更多可能。2“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机遇 2.1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内需 “一带一路”接壤的国家较多,陆路沿线长度非常长,但是我国西北部地区经贸总量占比并不理想,仅为全国经济总量的6%,外资引入与对外投资的占比不足。由于长期受交通等因素约束,我国西北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在“一带一路”倡议引导下,西北部地区的交通枢纽价值将会更加突出,持续性改善交通便利条件显著,做好基础设施建设显得格外重要。“一带一路”倡议的建设投资在4万亿美元以上。与此同时,农产品、能源等产业可以实现快速发展,在良好交通条件刺激下,民间资本注入效率明显提升。 2.2产能调整优化 “一带一路”倡议主要是在古丝绸之路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地调整优化,并更好地落实经济区域发展,与欧洲、亚太地区等多个经济圈相结合,多国共同发展。“一带一路”辐射区域广泛,涉及大量能源、资源的供应地,资源互补性优势突出,沿线国家处于不同发展阶段,这也为我国农业、纺织业、化工业、能源、交通、通信及金融等多个领域拓宽了发展空间。此外,“一带一路”倡议下,东部、西部等多个城市均有相应的经济圈,例如东部以沿海线路完成欧洲大陆的衔接,西部以陆路线路完成非洲等地区的衔接,这些交通模式能有效缓解产能过剩问题,为我国产能调整及战略优化提供支持。 3“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创新策略 3.1优化地方经济定位 从我国发展现状来看,全国各省市都应积极推进“一带一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的 区域经济发展机遇与挑战 李玉申1,孙玉善2,王恒2 (1.辽宁省工业和信息科学研究院,吉林扶余131200;2.辽宁省重大技术装备战略基地建设工程中心航空航天产业发展部,辽宁沈阳110021) 【作者简介】李玉申,男,吉林扶余人,本科,任职于辽宁省工业和信息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从事科技查新检索与审核工作;孙玉善,女,吉林公主岭人,本科,任职于辽宁省重大技术装备战略基地建设工程中心航空航天产业发展部,助理研究员,从事软科学研究相关工作;王恒,男,辽宁铁岭人,本科,任职于辽宁省重大技术装备战略基地建设工程中心航空航天产业发展部,助理研究员,从事软科学研究相关工作。 3 qiyekejiyufazhan

20xx交通社会实践报告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AN-QP-HT540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Let All Personnel Enhance The Executive Power, Avoid Self- Development And Collective Work Planning Violation, According To The Fixed Mode To Form Daily Report To Hand In, Finally Realize The Effect Of Timely Update Progress, Quickly Grasp The Required Situation.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20xx交通社会实践报告通用范本

20xx交通社会实践报告通用范本 使用指引:本报告文件可用于为规范管理,让所有人员增强自身的执行力,避免自身发展与集体的工作规划相违背,按固定模式形成日常报告进行上交最终实现及时更新进度,快速掌握所需了解情况的效果。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社会在进步,交通也在飞速地发展,各种交通工具也越来越普及。但是在交通迅速发展的同时,交通事故也越来越频繁城市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都带来了严重的损失。各种血和泪的惨痛教训,我们明白向人民普及交通意识,增强人民的安全意识已刻不容缓。随着平顶山市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机动车发展迅猛,满街奔跑的汽车让市民深刻感受现代化便捷生活的同时,也使建设相对滞后的市区道路交通拥堵问题日益加剧,虽然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道路建设的力度,但仍跟不上车辆发展

公路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公路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发表时间:2017-11-10T16:11:58.727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13期作者:王晓东 [导读] 区域经济是由空间资源组成的地区经济集合体,是一定地区范围内产生的资源配置活动和全部经济活动。 河南省励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摘要: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是国家经济现代化的支撑载体和重要标志,公路交通是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交通运输是连接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环节之间的重要桥梁,是实现人和物位移的主要运输途径。作为最基本、最广泛的交通运输形式,公路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引导生产力布局、沟通城乡、保障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发挥着支撑性基础作用,为人员流动和商品流通提供了基础条件;区域经济是由空间资源组成的地区经济集合体,是一定地区范围内产生的资源配置活动和全部经济活动。 关键词:公路交通运输;经济发展;重要作用 引言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交通业在国民经济中逐年上升,它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基础设施和支柱产业。而区域经济的发展更离不开公路交通环境,公路交通的建设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发达的公路交通把社会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各个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促进生产资料的合理分配,整合区域内的各种资源,促进区域内和区域之间的物资、信息、人才和资金等的流动,促使区域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公路交通的发展最终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要致富先修路”,充分证明了公路交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公路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关联性 交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脉。交通若满足不了经济发展需要,则会制约经济发展。交通运输条件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发展。安全高效的公路交通运输系统,能拉近工业中心与经济圈之间的距离,形成统一的市场竞争机制,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便捷的公路交通运输系统便于科学文化传播和人才交流,促进生产资料合理分配,拓宽人们视野,促进人们积极参与经济活动,实现国民经济全面发展。公路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国家或区域经济需要由安全、高效和完备的公路交通运输系统做保障,才会长期发展。高效完备的公路交通运输系统,不仅能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还能改变区域的地理位置的优劣,促进各区域之间协调发展。公路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会导致交通运输发生变化,而交通运输发生变化,必然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交通运输的扩大与增强,将提高社会产值,促进国有经济发展,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与质量安全提升,将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基础,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 2.公路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2.1公路交通运输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传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最突出的表现为不断扩大的区域经济总量规模,换言之,因区域内商品生产量、劳务提高总量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不断增长,同时因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对区域经济总量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因此,交通运输不仅能够对经济系统增长起到直接促进作用,同样还能够对经济总量增长起到间接促进作用。以下三方面分析公路交通运输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1)公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利用投资乘数效益、产业关联效应,拉动区域内公路运输业或有关产业发展,其主要表现为投资效应。2)完成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后,将对区域经济发展效应起到直接促进作业,其主要表现为多个方面,如公路交通运输成本降低、运输时间节约、交通运输安全性提升等。3)完成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后,将对区域经济发展效应起到间接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区域经济空间合理布局与区域经济联系更为密切等。 2.2经济联系与运输联系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是运输联系的基础,它有效的将运输范围内的区域联系在一起,进行客运或者货运流动。而经济联系则是指在区域内的生产要素和生产关系,是宏观层面基于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各项要素的综合。经济联系的范围较为广泛,一般情况下,可以将运输联系归结为经济联系的一部分,二者之间存在相互的影响作用。在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过程中,子系统向着专业化的生产方向发展,但是由于子系统之间的分工不同,对于交通联系的需求方式也有所差异,比如,若子系统之间的生产要素是互补的,可以通过交通运输的方式互通有无,此类运输联系呈双向的表现形式。因此,可以通过区域运输联系所呈现的状态,判断区域内的经济联系密度,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2.3公路交通运输影响产业结构 在经济发展中,优化产业结构的目的在于促进所有产业比重更为合理化,且在比例关系合理的前提下,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层次,换言之,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度化。公路交通运输系统是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其对优化产业结构影响较大。要求做到产业结构合理化。公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规模不断扩大,将大幅度缩小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空间距离,且减短区域间的时间距离,进而优化区域资源,增强生产力、产品流动性,并进一步优化原有不合理、不符合的产业结构,在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的同时,有效配置区域资源,且在此前提下,增强区域间各类产业间的互相作用,最大限度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3.公路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贡献的定量分析 3.1公路建设对农业产业化的影响 农业产业化不但要通过先进的农业技术进行传播,而且要通过大量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带动,并且所需要的销售网络和消费市场规模巨大。不管是生产、销售还是消费来讲,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都是基础保障。加强农村公路建设能够使农业生产物资的运输通道得到提高,使农业技术得到快速传播,农产品的销售网络也能够得到完善,从而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销售效率。所以加强农村公路网络化建设,不但能够使农业科学信息的交流得到很好交流,而且能够使农副产品的流通有效加快,从而改变一家一户的经营方式。 3.2公路建设对农民就业收入的影响 在农村公路网完善以后,农民们破旧的思维方式得到彻底打破,农民的就业通过新的就业平台得到进一步扩大,农民的收入也可以大幅增加。通常情况下,农村地区能够通过招商引资、自然资源利用以及新技术和设备引进等几个途径使就业的机会和岗位进一步增加。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