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大学传播学考研试题汇总(1999-2009)

浙江大学传播学考研试题汇总(1999-2009)

浙江大学传播学考研试题汇总(1999-2009)
浙江大学传播学考研试题汇总(1999-2009)

浙江大学1999年传播理论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1、传播

2、信息

3、符号

4、媒介

5、新闻价值

二、简答题

1、新闻与新闻传播的区别是什么?

2、新闻与宣传的关系是什么?

3、怎样正确对待受众的反馈?

4、人类传播史上发生了哪几次重大革命?它给我们的启迪是什么?

三、论述题

1、论抵御西方信息侵略的对策与措施。

2、论传播效果的特征与构成。

3、论市场经济时代的传媒角色与功能。

浙江大学2000年广告学与媒介管理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媒介组合

2、跟进者定位

3、广告策划

4、有效到达率

5、AE模式

二、简答题(4题任选3题,每题10分,共30分)

1、在广告中体现附加价值的作用

2、广告效果的特性

3、国际广告创意发展三阶段

4、4C组合的本质特征

三、分析题(20分)

“品牌延伸”问题是目前广告界讨论中的热点问题。请能运用有关“品牌延伸”的科学理论,分析海尔企业与娃哈哈企业两者所实施的“品牌延伸”战略,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我国广告市场中三大基本要素现存关系分析。

2、媒介产业化过程中的广告管理。

浙江大学2000年广播电视新闻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10%

1、现场报道(广播)

2、解说

3、板块节目

4、镜前采访

5、标志音乐

二、简答题30%

1、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特点是什么?

2、现场报道中记者的作用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3、电视新闻的视听构成主要是哪些方式?特点是什么?

4、主持人节目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5、同期声在电视节目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为什么?

6、为什么广播新闻搞写作时要强调"重复"?它与"简洁明了"的要求是否矛盾?

三、论述题45%

1、试析电视新闻述评的结构形式

2、用声音和画面形式构成的新闻报道与文字报道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3、你是否同意"收听(视)率高的节目就是质量好的节目"这种说法.为什么?

四、写作15%

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广播稿(略)

2000年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传播理论

一、名词解释(5题,每题4分,共20分)

1、新闻: 2守门人:3、传播规律: 4、传播原则: 5、新闻法规: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新闻事业与一般新闻传播活动的联系与区别。

2、有没有内向传播?内向传播可以不用语言吗?为什么?

3、为什么信息接受的真正原动力应该来自接受者本身?国内最权威最专业的新闻学与传播学考研信息共享交流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新闻传播学专业课考研辅导最具价值品牌。

4、弹效果论是传播学者杜撰的吗?为什么?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大众传媒应如何适应和引导受众的动机?

2、评判麦克鲁汉的媒介理论。

浙江大学2001年广告学与媒介管理

一、名词解释(21分)

1、跨文化传播

2、媒介创意

3、暴露频次

4、《蔚蓝诡计》

5、媒介组织

6、消费者的选择权

7、媒介人才的生命周期

二、简答(30分)

1、如何理解罗瑟?瑞夫斯的“独特销售说辞”?

2、广告活动运用“意见领袖”能够达到什么效果?为什么?

3、广告的媒介投放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4、波恩巴克的广告创意三原则?

5、媒介经营管理的原则是什么?必须遵循哪些原则?

三、论述(30分)

1、整合营销传播的核心观点。

2、如何正确履行媒介经营管理的各项职能?

3、媒介市场定位的步骤和依据?

四、综合(19分)

评价哈药“盖中盖”案例。字数600左右。

浙江大学2002年传播理论考研试题(部分)

一.名词解释:

1、阳光模式

2、图像

3、新闻自由

4、终极新闻价值评价

5、媒介策略

6、市场细分

7、广播特写

8、人际传播

二、简答题:

1、什么是新闻组配?有哪几种方法?

2、传播学的分支研究是否会肢解基础研究,为什么?

3、媒介市场定位得步骤与依据。

4、新闻传播过程规律?

5、整合营销传播观点

6、媒介领导的有机组合表现在哪些方面?

三、论述题:

1、试论电视谈话节目兴起的社会因素和理论根源

2、试论电视节目的娱乐倾向

3、广告代理制在我国推行的意义

4、媒介人才管理循环链的特点和所揭示的规律

浙大2002传播理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5题,每题4分,共20分)

1 新闻自由:指公民传收新闻发表意见的自由,具体包括搜集传播收受新闻的自由,开办占有使用接触新闻媒介的自由,以及发表特别是通过新闻传播媒介发表意见与评论的自由。

2 传播效果:新闻媒介所传播的信息被受众接受并活动实际的功利性满足,对受众的思想态度和行为产生实际的影响。

3 人际传播: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借助语言和非语言符号互通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活动。

4 阳光模式:是指以宏观的整体的眼光所抽象出来的,通过信息交换中心(电信局网站)连接各大信息系统进行信息创造分享互动的结构形式。

5 终极新闻价值评价:是指广大新闻接收者依据新闻价值对收取到的新闻进行的判断和评估,它往往以社会效果的形式反映出来。(受众评价)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 新闻传播过程规律有哪些?

不同时期不同国度的传播活动可能形形色色,但是传播的基本过程以及其中所蕴涵的客观规律往往会有许多相同和共同之处,不受意识形态和人民的意志所左右,包括:人类传播活动中的传者和受众之间协同合作的规律双向传播的规律和信息共享的规律,以及信息接受中由浅入深的规律守规合境适时适量的规律认识协调的规律等等。

总之,凡是支配制约信息传播活动的现状与趋势的种种客观性要求。

2 传播学的分支研究会支解基础研究吗?为什么?

不会。传播学的基础研究和分支研究犹如心脏和血管,树干和树枝,它们相辅相成,互生互动,缺一不可。基础研究可以推动促进分支研究,而分支研究也可以丰富充实基础研究,基础传播学不会因向分支传播学输送养料而“支离破碎”,分支传播学也不会因向基础传播学回送营养而将其变得“不伦不类”。

3 为什么说适用于一切目的的和一切分析层次的传播模式是不存在的?

优秀的传播模式并不意味着就是完备的和永恒的传播模式。因为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作为人的认识的反映——传播模式,也不例外,也必然随着认识的变化而变化,要随着人的认识的不断深入而不断完善甚至更换。

人的认识必然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达到成熟。因此,任何优秀的传播模式都不可避免地留有时代的印记,标明认识的间隔,同时存在着某种残缺性暂时性模糊性和简单化等特点。因此,适用于一切目的的和一切分析层次的传播模式是不存在的。

4 舆论权威就是意见领袖吗?为什么?

舆论权威不同于意见领袖,它是指有名号的专业的负责的在大众媒介与受众之间施行舆论影响的意见发布者。

只要大众媒介注意充分发挥舆论权威左右舆论的积极作用,就可以抵消意见领袖的消极作用,提高大众传播的正面效果。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要求:观点鲜明,论述充分,书写规范。每题论述的字数为700字左右。

1 正确看待媒介环境中的各种构成因素。

媒介威望社会意识团队精神行为规范求实精神。

通常,媒介环境五大因素的指标愈向正极发展,媒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愈好,而媒介人员的成就感和积极性就愈高,反之,就差就下降。

但是,要让这五大因素都以整齐划一的步伐向正极的顶点逼近,是难以做到的,而且也没有必要。这是由于媒介的地位历史资源优势不同和媒介所强调的重点各不相同,从而导致上述因素在大多数

媒介环境中总是以非均衡状态呈现。

有的媒介趋向某一因素,有的媒介重视某一因素,也不忽视其他因素,结果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相反,一些试图平均使用力量均衡各种因素比重的媒介,其结果往往是顾此失彼手忙脚乱,失去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效益平平。

可见,设计和优化媒介环境,不要对多种环境因素均等用力,而应该根据媒介的特点和优势,抓特色因素,促普通因素,抓重点因素,促一般因素。

这样就可以使本媒介比较快的速度跻身于优秀的媒介行列。

2 论当下新闻媒介的娱乐化倾向。

娱乐信息有助于缓解压抑情绪,解除心理紧张释放不满情绪。

媒介的娱乐功能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娱乐信息不仅在大众媒介的特定版面时间中占有的百分比越来越大,而且那些看上去是纯新闻纯广告纯理论的内容也越来越具有娱乐化和消遣性。可以这样说,在大众传播中,几乎全部内容都有一种普遍化的游戏和愉快功能,也正是由于娱乐功能的飞速膨胀,使得许多传播学者看到了传播的娱乐功能,而看不到文化功能和搞不清娱乐功能在文化功能中的位置,一味地追求受众,媚俗化的东西泛滥,罪恶暴力性爱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传播理论部分(共75分)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 论中国传播学研究的本土化。

2. 分析梅罗维茨理论与麦克鲁汉、戈夫曼理论观点煌关系。

3. 为什么说语言就是我们的历史、文化和精神?

二、论述题(二题共45分)

说明:要求观点鲜明,论述充分,条理清晰,书写规范,每题论述字数为700字左右

1. 分析西方传播学研究中经验学派与批判学派的差异。(20分)

2. 论分层效果论及其产生的理论背景。(25分)

2003年浙江大学新闻传播理论试题

传播理论(75分)

一、名词解释(5小题,20分)

1 传播媒介

2 信息超载

3 传播规律

4 晕轮效应

5 舆论权威

二、简答(5小题,共40分)

1 传播学的本土化

2 人在沉思默想时是不需要语言的吗?为什么?

3 有适合任何层次,任何目的的传播模式吗?

4 网络传播对守门人人有何影响?

5 谈谈你对“信息发达化,知识贫乏化的理解”

三、论述

谈谈报刊的告知功能减弱,解释功能增强。

浙江大学2003年传播实务研究考研试题

广播电视部分

一、名词解释(3*2=6)

1.观(听)众份额比率

2.陪体(电视画面)

二、简答题(6*2=12)

1.广播非语言符号中写实音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2.电视画面符号组合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三、论述(16*2=32)

1.举例论述广播电视传播过程中强调职业道德的意义。

2.电视传播的正负效应是什么?举例说明正负效应产生的原因。

广告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3*2=6)

1.广告提案

2.有效频次

二、简答题(10*2=20)

1.论述“共同特征”在细分市场中的意义。

2.“创意金字塔”中“注意”作为第一层级其价值何在?

三、论述(20)

周星驰、冯小刚等明星为娃哈哈打造饮料广告,试结合实际从广告创意和信息传播角度,论述其得失所在。

要求观点鲜明,论述充分,条理清晰,书写规范,每题论述字数为700字左右

媒体管理部分

一、名词解释(3*2=6)

1.媒介组织

2.媒介竞争力

二、简答题(6*2=12)

1.媒介管理遵循哪些原则?

2.媒介战略管理的定义以及管理过程。

三、论述(16*2=36)

1.论媒介管理中整体互动的经营导向。

2.媒介领导与媒介管理的区

浙江大学2004年传播实务研究考研试题

广播电视部分

一、名词解释(3*3=9)

1.影调

2.消息(广播)

3.电视图表语言

二、简答题(7*3=21)

1.名字在广播写作中的原则是什么?举例说明为什么?

2.电视编排中“同题组合”的主要形式是什么?简述各自的特点。

3.举例阐述广播节目主持人的作用。

三、论述(20)

以央视“新闻综合”频道为例,谈谈你对中国电视新闻改革必要性和可行性的看法。

广告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5*2=10)

1.促销组合

2.DAGMAR理论

二、简答题(10*2=20)

1.从USP到形象至上到定位,是否具有某种一致性因素?

2.广告活动对建树品牌所具有的意义。

三、论述(20)

奥格威曾一再强调广告的销售实效,但近年来广告领域似乎更关注捕捉潜在的消费者的注意力。试述你的看法。

媒介管理部分(50分)

一、名词解释(3*2=6)

1.媒介管理

2.媒介全球化

二、简答题(8*2=16)

1.媒介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有哪些?

2.媒介管理决策有哪八忌?

三、论述(12+16=28)

1.论媒介管理和企业管理的区别。

2.以报业管理理论,从一到两个方面重点分析《案例》P301-P326,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500。

浙江大学2005年真题——传播实务研究

广播电视部分(共50分)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广播电视与报纸的传播符号,传播样式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2. 简述广播电视传播制度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二、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 以你熟悉的雅典奥运会比赛项目(其他体育赛事亦可)电视直播为例,论述电视新闻

传播过程中主观干预有无合理性?为什么?

2. 保持广播电视节目的高品质和提升其商业价值之间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这个矛盾(举例论述)?

广告学部分(共50分)

一、简答题(每题12分,共24分)

1. 整合营销传播的核心是创造“一个声音”吗?

2. 罗斯。瑞夫斯讲:“USP是表述的哲学,品牌形象是感受的哲学”,谈谈你的看法。

二、论述题(共26分)

(要求:具有专业眼光,逻辑清晰,表述得当。约600字左右。)

《定位》作者提及:“美国广告中怪事不断,明显地变得越来越不赏心悦目,但却越来越有效了。”在中国似乎也有验证,比如脑白金。试结合有关理论加以论述。

媒介管理部分(共50分)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电视节目编排中时段选择的要领有哪些?

2. 媒介人力资源管理有哪些原则?

二、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 论全球媒介由盛而衰的病征及其医治

2. 通过下面的案例,你认为张艺谋运用了什么样的媒介营销理论才创造了一个天方夜谭般的营销神话?这一运用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800。

90分钟的《英雄》将中国历史中的哲学,典故,文化,音乐无一遗漏尽收囊中。秦一统天下是中国历史文明中的经典,翻阅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子的思想论著,确有《说剑》,《天下》篇,与《英雄》的思想内容,叙事脉络颇为神似。文中的“十步杀一人”演绎为《英雄》中的“十步一杀”剑法,影片借庄子的《天下》成就了《英雄》的天下,在分与合的境界中再次讨好了中国传统的“大一统”哲学。纯色,大红,大绿和那透彻的黄迎合了炎黄子孙的民俗情节,整个片子在意境中起承转合与中国文学“化实就虚”的意境不谋而合;比剑于意念中,叙事于意念中,片子在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动静互称中再次彰显了中国经典文化的古韵。中国独特的地理景观也成为影片的卖点,敦煌的当今山,内蒙古胡杨林,四川九寨沟,浙江横店都留下了《英雄》的足迹。

《英雄》当之无愧是国内电影界的群英会。从制作班底到演员阵容,每一位都是娱乐记者全力追捧的重量级人物,康城影帝梁朝伟,柏林影后张曼玉,国际动作巨星李连杰,以及甄子丹,张子怡,陈道明会聚《英雄》,使90分钟的影片成了众星脸谱的大荟萃。同时,张艺谋还广募贤才,奥斯卡最佳配乐大师谭盾,奥斯卡最佳服装奖得主和田惠美,勇夺康城影展技术奖的杜可风,以及香港首

屈一指的动作导演程小东,这些娱乐新闻中吸引眼球的人物加盟《英雄》,为票房的高走高开埋下了伏笔。

《英雄》的亮相,可以说是国产影视剧营销,宣传手段的集大成者。影片开拍之初规定“禁止向外透露拍摄情况,不接受任何采访”以及随后与剧组人员签订合同,不允许向媒体“泄密”,这是好莱坞的欲擒故纵,吊人胃口的营销宣传手段在中国的成功运用。《英雄》在深圳提前试映,50元的影票每人限量(两张)购买,每日限两场,每场限50张售票。《英雄》拷贝分人掌管,一经放映完毕,立即拿走拷贝。观众井场程序比通过飞机安检严格,场面非常唬人。公映期间,文化部和全国扫黄办还成立了打击《英雄》盗版专向领导小组。把首映式搬进了人民大会堂,由北京体育大学选出的200名男大学生装扮成秦军以壮声威,还租用两架包机上海,广州漫天飞,这种“新闻制造”手段的确高人一筹,很吸引媒体注意。大众在惊叹“张艺谋防盗版,邪呼”的同时,争先恐后地涌入影院尽情欣赏《英雄》的“视听盛宴”。

2006年传播理论部分(75分)

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传播学四大创始人及其对传播学的贡献。

2、简述传播效果研究的几大阶段。

3、怎样理解中国媒介组织的多重属性?

二、论述题(第1小题20分,第2小题25分,共45分)

(要求观点鲜明,论述充分,条理清晰,书写规范,每题论述字数为700字左右)

1、判断页首的示意图代表哪种理论,并通过传播实例分析这种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在现实中的运用。(20分)

2、阅读以下材料,就此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从传播学角度加以论述。(25分)

?“现在世界上除了军事上的星球大战之外,还有另一场星球大战,它所涉及的不是导弹,而是通过无线电向世界上各个偏僻地区传播的新闻和意识形态。”(美国《国际论坛先驱报》)

?“如果我们教会苏联的年轻人唱我们的歌曲并随之舞蹈,那么我们迟早将教会他们案我们所需要他们采取的方法思考问题。”(英国《泰晤士报》社论引美前中情局长杜勒斯语)

?“卫星电视是印度人感到,印度的一切都是不好的,而西方文化都是那么美妙。传统的社会价值观正在被摧毁……”(印度作家理查德?克拉斯达)

?“如今美国最大的出口产品不再是地里的农作物,也不再是工厂里制造的产品,而是批量生产的流行文化——电影、电视节目、音乐、书籍和电脑软件。”(保罗?法里《华盛顿邮报》)

浙江大学2009年新闻与传播理论考研试题

传播学

一、简答

1、简述研究受众社会群体特征的一种理论及趋势,并对在当下的价值做出简要评论。

2、谈谈对信息流量(信息爆炸和信息匮乏)控制的辩证认识和应对思路。

3、对《传播学》中的五种媒介理论用一两句话做出评述。

二、论述题

结合2008年汶川地震和奥运报道,论述媒介的功能和责任。

一、名词解释

1.大众

2.传播媒介

3.媒介环境

4.(新闻)接近性

5.政治宣传

二、简答题

1.如果你是一位记者,你认为应如何选择新闻?

2.新闻传播者的专业性特点是什么?

3.为什么说媒介组织是双元、混合的,具有双重性和兼容性的特点?

4.什么叫意见领袖?其中介功能有哪些?

三、论述题

1.论条件效果论产生的理论背景。

2.论信息匮乏的表现与原因。

2009年浙大新闻与传播理论

传播学

一、简答

1、简述研究受众社会群体特征的一种理论及趋势,并对在当下的价值做出简要评论。

2、谈谈对信息流量(信息爆炸和信息匮乏)控制的辩证认识和应对思路。

3、对《传播学》中的五种媒介理论用一两句话做出评述。

二、论述题

结合2008年汶川地震和奥运报道,论述媒介的功能和责任。

新闻学

一、简答

1、从受众的角度看新闻应该具有几个特征

2、一段美国之音的材料(是有关它的报道原则的),谈谈新闻和宣传的关系

二、材料题

一段昆明政府信息公开及接受舆论监督的材料,发表一下这段材料的看法(是关于新闻舆论监督和政府的关系的)

浙大管理学试题

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 1、计划 2、管理者 3、管理职能 4、管理环境 5、权利 6、保健因素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空2分,共15空,共30分) 1、根据管理者在一个组织中所处地位的不同,管理者可分为_____管理者、_____管理者、_____管理者。 2、有效的管理,要求既讲究_____,又讲究________。 3、计划有多种类型,按计划对执行者的约束力的不同,计划可分为______计划和______计划。 4、 ______的存在是组织存在的前提。 5、在组织设计过程中,将各项工作按工作的相同或类似性进行分类的部门化方法,属于_______部门化。 6、以直线为基础,在各级行政领导之下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从事专业管理的组织结构形式为______组织模式。 7、在一个组织中有三种不同性质的权力,它们分别是直线权力、______权利、_______权利。 8、在一个组织中,沟通可分为两大类:______沟通和______沟通。 9、动机是由人的______所引起的。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题8分,共48分) 1、列举管理思想发展史上的主要管理理论学派,简述其基本观点。 2、简述理性决策的基本过程。 3、描述领导者的职责。 4、简述公平理论的基本内容 5、简述控制的基本过程 6、描述组织工作主要内容 四、论述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8分,共36分) 1、请举例说明组织目标及其在组织管理中的重要性 2、根据需求层次理论,归纳总结激励他人的基本方法 五、情景分析题(本题满分18分) 究竟是谁的责任 某天深夜,总经理偶尔发现加油站员工在值班期间违规睡觉。第二天他便把企管部经理叫到办公室批评了一顿,责怪企管部监督不力,制度执行不严。企管部经理感觉很委屈:相关公司制度企管部已经认真制定完成,向公司各个部门交代沟通也很清楚,并且企管部也在认真的监督检查各部门的执行情况,但是不可能面面俱到,深夜里发生这种事,企管部也没有办法避免;况且加油站作为企管部的平级部门,企管

浙大建筑学考研笔记讲解

建筑理论与历史笔记整理 作者: 点击:437 发表时间:2011-4-6 建筑理论与历史笔记整理 讲课:常青 ps黑字为上课内容,黑粗体是老师在黑板上写的标题,蓝字是我的一点补充说明,红字是我后来能够想起的期末考试选择填空部分。另附缪朴的《中国传统建筑的十三个特征》和有一堂课上拍的部分幻灯照片以及最后一堂课的复习笔记(基本上是以前课堂上讲过的,我懒的再输入一边了)和一次讲座笔记。照片拍的不是很清楚,笔记有点散,老师讲的很快,听不懂的就照着说的记了,错误的地方还请见谅。希望笔记对你有所帮助,祝你成功! 课程大纲 (按照我的理解认为重点的,理出的一条线,供你参考) ◆建筑史观(第一讲、第二讲):这门课的意义 ◆建筑意匠(第三讲~第六讲): 从中国传统木构建筑延续性的基本特征追究成因(地理、文化) ◆建筑演变(第七讲~第十一讲) 演变的现象(第七讲):延续中的变异 演变的成因(第八讲~第十一讲): 丝绸之路:魏晋南北朝(第八讲、第九讲) 西风东渐:中国近代建筑(第十讲、第十一讲) ◆建筑保护(第十二讲) ps 常青推荐的书目:《华夏意匠》,《后现代建筑语言》,《大乘的建筑观》李祖元汉宝德,《园冶注释》,《西方的没落》,《斗拱的起源》斯宾格勒,《清式营造则例》,《浮生六记》,《中国传统建筑的十三个特征》缪朴(《建筑师》36,40),<>

其中缪朴的《中国传统建筑的十三个特征》在上课过程中要求我们都读过 <>为研究生教材,常青老师特别推荐 考试: 期中论文《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特征》 期末考试选择填空:上课笔记中内容 作图题:(意象作图)1.《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特征》 2.《21世纪外滩印象》 作文题:《从国家大剧院看保罗?;;安德鲁的建筑历史观》 ps.常青认为这门课的评分应当是论文的形式而非考试,考试是学校安排,迫不得以的。我觉得很对,因为写论文能逼着我们去查很多资料,看许多别人的观点,就算不感兴趣,打着抄一篇论文主意的学生也会去读那么几篇文章的。这远比考试死背笔记来的收获大。所以我也在次提一提,供你参考。 第一讲:概说 ●历史观,历史意识: 1.涉及过去和现在,深入骨髓的理解即往和历史的关系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意]柯罗奇 2.《建筑理论的历史》维特鲁维 3.《建筑学的理论与历史》 特点:⑴记事本末,事件体(类似于《资治通鉴》对事件的分析)对建筑实践的分析, 有的放矢,“分析问题,专题性” ⑵“批判的,开放的,无即定规则的,质疑的” ⑶方法:“分析” ●<> (《建筑学新议程》:二战后西方建筑理论与历史的回顾,60年代初开始。30年代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起点是

【真题】2015年浙江大学833 传热学考研初试真题

更多最新考研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 renrenkaoyan 3,大平板温度分布函数,圆筒壁温度分布函数, 4,俩表面计算角系数的,给了X11,A1,A2,求X21,X12,X22 5,雷偌比拟建立在模型,比拟式,pr= 什么的前提下(pr=1) 6,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处于热平衡时,漫射灰体,一般表面3种情况求吸收比 7,集总参数法是,应用条件, 8影响自然对流换热因数,,,,, 9导热微分方程各项意义,由哪些定律得到, 10黑体辐射函数,因数, 11k=45,h1=75,h2=200,x=20mm,求导热系数= ;用了一段时间后k0=35,则热阻= , 12临界热绝缘半径含义,然后给了h,导热系数,求出Dcr, 13大容器沸腾的几个点,DNB,CHF,还有一个拉格什么点的,传热学书上这些点标的不全,可以参考相关热工水利计算书。 简答题 1管壳换热器,热油走管程,冷空气走壳程,提出5个强化换热的措施 2强化凝结换热措施,珠状凝结可以实现吗? 3肋片原理,及作用 4多孔型隔热保温原理,及措施 5根据火焰颜色判断温度原理,及这个原理的3个应用 计算题 (2)顺排布置,算热量。 (3)比较优缺点。 整个大题主体部分就是08第一道计算题 2. 30mm球,t0=20℃,放在100℃水中,温度变化至80℃是时间,稳定时的时间,其中h,导热系数,密度,比容均给出 3.30mm球,t0=20℃,放在炉膛中,炉壁温度300℃,烟气温度1200℃,黑度0.2,h=10,求稳定时的球温度(2)若黑度=0.1,求球温度 (3)若h=20,求球温度 更多最新考研资讯请扫描上方二维码 爱考机构https://www.doczj.com/doc/c917009511.html, 中国保过保录高端考研第一品牌! 每年每校每专业限招1‐3人 报名电话010‐51283340 QQ:744569778

南大管理学原理历年考研试题(97-11)

2011年 自2010年1月富士康员工第一跳起至2010年11月,富士康已发生十多起员工跳楼事件,引起各界的普遍关注。富士康的管理模式也引发了广泛的议论,甚至有富士康的管理称为“铁血管理”。你如何评价富士康的这种管理模式?从富士康的管理中能得到什么启示? 请利用激励理论解释薪酬保密制度实施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效果或问题,分析如何提高薪酬保密制度的实施效果。 官僚控制系统和小集团控制模式有什么区别?实施不同控制模式的企业在组织结构上有什么不同? 企业中为什么会出现“小道消息”,应该如何对待“小道消息”? 团队成员构成的多元化已经非常普遍。请分析多元化团队在合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障碍,如何克服这些障碍? 2010年 在组织中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应该具备的管理技能有什么异同?为什么? 职能和部门划分可以利用专业分工的优势,但这会造成职能和部门之间的矛盾和沟通障碍,因此横向协调设计是组织结构设计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那么,企业可以运用的横向协调设计有哪些方式呢? “日本战略之父”大前沿一曾指出:专注是赚钱的唯一途径。可口可乐专心做可乐,成为世界消费品领域的领先者;丰田专注于做汽车,成为日本利润最为丰厚的公司。进入一个行业,专业化,然后全球化,这才是赚钱的唯一途径。你是如何理解的。 目前面对全球范围的经济危机,不少企业都以“裁员”的方式应对,请你谈谈对此的看法。如何认识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先发优势”与“后发优势”? 2009年 试简要介绍梅奥——霍桑试验的主要结论,分析根据该实验的结论应该如何提升管理者能力。管理授权是一个两难困境。“一放就乱,一收就死”。你认为这是怎么造成的?应该如何解决这种困境? 有人认为,管理决策制定很容易,只是确定适当的模型,定义变量,带入数字并求出答案。你对此有什么评价? 有人认为,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无为而治。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企业在岗位设置的时候经常面对“因人设岗”和“因事设岗”的问题,在不同的企业往往有不同的倾向。谈谈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2008年 企业招聘中有一句行话————“公司招聘的是技能,解雇的是不合”。请谈谈对这句话的认识,以及企业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如果你理解管理理论,但不具备管理技术和管理工具的运用能力,你还不是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反过来,如果你具备管理技巧和能力,而不具备管理理论,那么充其量你只是一个技术员。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有人说,企业的唯一的社会责任就是利润最大化,又有人说,企业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实体,除了创造利润之外还要承担社会责任、保护和增进社会福利。你是如何认识这个问题的? 泰罗科学管理原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在知识经济和网络社会背景下对企业管理是否仍有指导意义? 创新与其说是管理的一项职能,不如说它渗透与管理的其他职能之中,面对不断变化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总在不断地创新。但是,管理又在不停的进行结

建筑学考研院校排名完整版

2012年全国建筑学专业分档排名 2011年学科目录调整后,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分出不再是建筑学下的二级学科。人居环境科学群由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三个独立的一级学科组成。这样建筑学作为一级学科就只包含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学设计及其理论、建筑技术科学三个二级学科。本排名只考虑这三个二级学科,参考了建筑学硕士、建筑学学士专业学位授权情况,分档意义大于排名顺序。四挡、五档学科意义实为一档。 2011年初教育部新批准了一批一级学科博硕士点。目前有8个高校获得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54个高校获得建筑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 (第一档) 院士领衔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1清华大学 2同济大学 3东南大学 4天津大学 5华南理工大学 6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准一档) 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7重庆大学 8哈尔滨工业大学 国家重点学科分布: 建筑学一级学科: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培育) (第二档) 建筑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有博士点:9华中科技大学 10浙江大学 11湖南大学12大连理工大学 13武汉大学 14南京大学 (第三档) 建筑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有(有建筑学硕士学士授权院校):15厦门大学 16西安交通大学 17西南交通大学 18合肥工业大学 19北京工业大学 20武汉理工大学 21郑州大学 22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23沈阳建筑大学 24昆明理工大学 25华侨大学 有建筑学硕士授予权的学校(共25所):老八校、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沈阳建筑大学、华侨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工业大学、郑州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第四档) 建筑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有(有建筑学学士授权重点院校):26上海交通大学 27中南大学 28 北京交通大学 29中国矿业大学 30太原理工大学 31中央美术学院 32福州大学 33河北工业大学 (第五档) 建筑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有(有建筑学学士授权普通院校):34深圳大学 35南京工业大学 36 北方工业大学 37山东建筑大学 38青岛理工大学 39吉林建筑工程学院40内蒙古工业大学 41广州大学 42河北工程大学 43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44苏州科技学院45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浙大管理学复习要点

考试题型: 选择或判断(15)简答题6(30)论述题(30)案例(25) 1、管理内涵 ?管理是依据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综合运用人力资源和其他资源,创造良好的环境,以有效地实现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实质是人们为了有效实现目标而采用的一种手段。 2、管理的特点 ?管理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协调; ?管理产生的原因在于欲望的无限与资源有限间的矛盾; ?管理的功能是通过科学的方法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以有限的资源实现尽可能多的目标; ?有效管理要求既讲究效率又讲究效益; ?管理是一个由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所组成的一个系统过程;?管理的效果取决于管理者的水平。 ?面对管理问题,我们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兼容并蓄的思维方式,从认识自我、改变自我着手解决管理问题。 3、管理者与操作者的区别 ?管理者是在组织中指挥下属完成具体任务的人,操作者是在组织中直接从事具体工作的人。 ?管理者是在组织中从事管理工作并对此负责的人 ?管理者拥有指挥下属的特权,但也负有要对下属的工作承担责任的额外责任?无任管理者在组织中的地位如何,其所担负的基本任务是一样的,即设计和维护一种环境,使身处其间的人们能在组织内协调地工作,以充分发挥组织的力 4、 5、组织文化的特点 组织文化:处于一定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下的组织,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日趋稳定的、独特的价值观(文化理念),以及以此为核心而形成的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群体意识、风俗习惯等,实质上是组织的共同观念系统,是一种存在于组织成员之中的共同理解。 组织文化的特点:客观性、个异性、民族性、稳定性

6、影响决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他们各自是如何影响决策的。 所面对的问题的类型、决策时所处的环境和决策者的个性是影响决策的主要因素。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划分。是从决策的目的出发,可将问题分为“需改变”的问题和“需实现”的问题;根据问题的明确程度,可分为“结构良好”的问题和“结构不良”的问题;根据问题是否重复出现可分为“经常性”问题和“例外”的问题;从问题的性质出发,可将问题分为“紧迫”的问题和“重要”的问题。不同类型的问题,需要决策者采取不同的决策方式。 主要的决策环境影响因素是信息的可得性和组织文化。决策环境从确定型环境、风险型环境、不确定型环境到模糊环境,信息的可得性也不断下降。而组织文化则不仅影响着决策方式、决策准则,而且影响着决策方案的选取。 7、了解主要的决策方法(上过的) ?从总体上来说,决策方法可归纳为三类: ?第一类是主观决策方法。 决策者根据已知的情况和现有资料,直接利用个人的知识、经验和组织规章进行决策。这一类中包括程序化决策方法、适应性决策方法、创造性决策方法等。主观决策方法简单易行、经济方便,日常生活中大量的决策采用的是主观决策法。?第二类是定量化决策方法。 它的核心是把同决策有关的变量与变量、变量与目标之间的关系,通过建立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求得答案,以此供决策者决策参考。其中包括线性规划、决策树法、期望值法等。定量决策方法在条件具备时一般较客观、准确性高,便于采用计算机辅助计算,并进行多方案选优。 ?第三类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方法。 ?由于大多数管理问题难以完全定量化,因此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方法,如系统动力学、层次分析法、指标评价法等。?各种决策方法各有优缺点,在实际决策中要根据各种决策问题灵活运用?期望值法:多用于风险性决策 –已知发生状态的概率时 –不知道发生状态的概率时 ?保守型(悲观原则或小中取大法) ?进取型(乐观原则或大中取大法) ?稳妥型(最小后悔值原则) 8、目标制定的过程 1、对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包括对外部环境、内部经营条件、组织成员的愿景和追求的综合分析。 2、在分析的基础上拟定总体目标方案,方案要可以做、能够做、愿意做并且值得做,明确做什么,为谁做,做到何种程度。 3、通过限制因素分析、综合效益分析、潜在问题分析,评估各总体目标可行方案并选择决策方案。 4、进行总体目标的具体化,形成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 5、通过横向协调、纵向协调、综合平衡对目标体系优化,最终形成一个“相互支持的目标矩阵”。

(0813) 建筑学

(0813) 建筑学(共 13个一级学科招生单位) 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湖南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浙江大学、沈阳建筑大学{建筑学13强:同济大学、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湖南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浙江大学、沈阳建筑大学} (081300) *建筑学清华大学 (081301) 建筑历史与理论(共 23个二级学科招生单位)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天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华侨大学、山东大学、青岛理工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深圳大学、重庆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建筑历史与理论5强: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 (081302)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共 49个二级学科招生单位) 北京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天津大学、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内蒙古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沈阳建筑大学、吉林建筑工程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厦门大学、华侨大学、南昌大学、山东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山东建筑大学、郑州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大学、深圳大学、重庆大学、后勤工程学院、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长安大学、新疆大学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9强:清华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081303) 城市规划与设计(共 50个二级学科招生单位) 北京工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天津大学、天津城市建设学院、河北农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沈阳建筑大学、吉林建筑工程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东北林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苏州科技学院、浙江大学、浙江林学院、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山东大学、山东建筑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深圳大学、桂林工学院、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科技大学、昆明理工大学、重庆大学、西南林学院、西北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长安大学、兰州交通大学 {城市规划与设计10强:同济大学、清华大学、重庆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浙江大学、} (081304) 建筑技术科学(共 24个二级学科招生单位)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天津大学、河北工程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沈阳建筑

管理学815考研试题教学内容

安徽财经大学 2 0 1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科目:管理学 一、概念辨析题(在论述概念的基础上,比较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每小题1 0分,小计50分) 1.X理论,Y理论 2.程序性计划,非程序性计划 3.正强化,负强化 4.前馈控制,反馈控制 5.集权式领导,民主式领导 一、判断论述题(每小题25分,小计1 00分) 1.选择一项你近期做出并给予你重大影响的决策,如:是否兼职、是否报考公务员等,分析说明: (1)做出决策的基本过程。 (2)如何从不同的备选方案做出选择。 2.假定你准备创办一家经济型酒店,规模在1 5 0人左右,并担任该酒店总经理,主要经营餐饮、小型购物中心和住宿业务,请你分别设计两种组织结构方案,比较其优势与劣势。 3.“目光远大的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不需要理性的或者外在的理由,它们不随趋势和时尚的变化而变化,甚至也不随市场;状况的变化而变化”。你同意上述看法吗?请说明理由。 4.相比较于通用电气、中国石化等这样的大企业而言,为什么那些小型软件企业会更容易实现其组织文化变革呢?

安徽财经大学 20 1 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科目:管理学 一、简述题(每小题1 2分,共60分) 1.管理的一个著名定义是:“通过别人并和别人一道实现组织目标。”说明管理者如何才能有效地做到这一点。 2.管理者在道德方面的领导作用应体现在哪些方面? 3.当管理者越来越经常地使用电脑和软件工具时,他们将台皂够制定更理性的决策,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4.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在现实管理实践中如何运用这种理论? 5.“每位员工在组织控制工作中都起到了作用”,或者“控制仅 仅是管理者的责任”。你同意吗?请说明你的观点。 二、论述题(每小题30分,共9 0分) 1.随着环境的复杂性和变动性的增强,管理决策中的不确定性因素也大为增加,只有那种与外部环境相适应的组织结构才可能成为有效的组织结构。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为什么?如果同意此观点,请说明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提高组织对环境的适应性? 2.在处理所谓外部引进人才一“空降兵”与内部培养人才一“子弟兵”的关系上,有许多企业倾向于给引进人才更多的关注,主要是给予更高的薪金与福利待遇,结果在无形之中挫伤了内部培养人才的积极性。你如何看待这个现象? 3.创新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源泉。由于企业中出现的大量创新活动是有关技术方面的,技术创新成为企业创新的主要内容,因此有人认为创新就是技术创新,你如何评价这个观点?

管理学考研试题

管理学原理总复习资料与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1、以下不属于管理职能的是——。 A、组织活动 B、控制活动 C、有效获取资源 D、计划与决策 2、——是科学管理理论的杰出代表人物。 A、泰罗 B、法约尔 C、韦伯 D、孔茨 3、——提出了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 A、梅奥 B、韦伯 C、麦格雷戈 D、马斯洛 4、——可以很好地说明组织中有一些颇具吸引力的目标却无人问津。 A、公平理论 B、期望理论 C、双因素理论 D、需求层次理论 5、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固定成本为160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0000元,每台售价12000元,试计算该产品的盈亏平衡点是——。 A、14台 B、12.5台 C、7.3台 D、80台 6、统一命令原则是指——。 A、每人只能有一个上司 B、权责对等 C、责任不可委任 D、反映组织系统的互关系 7、以追随者对领导的认同感为基础的权力是属于以下哪种权力——。 A、专家权力 B、个人影响权力 C、奖励权力 D、强制权力 E、合法权力 8、外在的成就象征,比如职称、专用车位等可以满足以下哪种需要——。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社会需要 D、自尊需要 E、自我实现需要 答案:1、C 2、A 3、D 4、B 5、D 6、A 7、B 8、D 1、赫茨伯格提出了——理论 A、需求层次 B、双因素 C 、激励需求 D 、期望 2、管理控制系统实质上也是一个——系统 A 、自动控制 B、完全开放 C、信息反馈 D、完全封闭 3、反馈控制方法中,最重要的,又是最困难的是—— A、财务报告分析 B、标准成本分析 C、质量控制分析 D、工作人员成绩评定 4、最普遍采用的划分部门的方法是按——划分 A、时间 B、职能 C、产品 D、设备 5、将管理活动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的是—— A、法约尔 B、韦伯 C 、德鲁克 D、巴纳德 6、直线型组织结构一般适用于—— A、大型企业 B、跨国公司 C、现场作业管理 D、实行专业化管理的组织 7“知人善任”体现了人员配备的——原理 A职务要求明确B公开竞争 C 用人之长 D 不断培养 8. 主管人员考评最常见的方式是—— A自我考评 B 群众考评C上级考评 D 同事考评

浙江大学管理学真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修订稿

浙江大学管理学真题答 案及评分标准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使用说明: 本群是由馒头师兄(2009年考上浙大企管)所建,目的在于为广大报考浙大管院的同学们提供一个学习、交流、分享的平台。因为考上的先辈都或多或少得到他们师兄师姐们的帮助,所以本群也意在将师兄师姐们的帮助和支持传递下去。因此本群会收集前辈们一些考研心得、珍贵学习资料及学习网站等,希望可以为大家考研提供些指导。但是,对于加入此群的同学,请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1.尽可能把自己的备注名修改成以下格式:哪年考+考的专业+网名或绰号。比如对于馒头来说,就是“9企管馒头”,9代表2009. 对于2011年考浙大管理科学与工程张三来说就是“1管工张三”。此意在方便大家识别身份。 2.如果有什么特别问题请尽可能写成邮件发给你们的学长或学姐,只有你们对自己的问题有了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学长或学姐才会针对性的给予你们意见与建议哦。 3.希望可以在考研休息时间上群聊会儿,本群不是很欢迎加入之后下载完资料就溜的童鞋。希望大家可以进行双方面的沟通与交流。 4.最后,要好好学习,有什么困难可以跟群里朋友一起讨论商量。经过一年努力考上之后的朋友也记得帮助下一届的学弟学妹。 希望大家可以做到以上几点。本群先上传2010真题答案及评分标准,日后还会上传后续资料,敬请关注! 2010年4月5日 ZJU管院考研终极版() 一、单项选择题(): 1、当一个管理者组织制订公司战略以寻求企业进一步发展时,他扮演的管理角色是明茨伯格所说的(): A、领导者 B、发言人 C、企业家 D、混乱驾驭者 2、对于一个生产儿童饮料的企业,下例因素中哪个因素是其具体环境因素?( ) : A、人口数量 B、儿童口味 C、家庭收入 D、计划生育政策 3、小刘的领导要求她解释其所属部门的实际开支与公司预算数额不符之处。在此,这位领导执行的是哪种管理职能。: 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控制

浙大高等传热学复习题部分答案

高等传热学复习题 1.简述求解导热问题的各种方法和傅立叶定律的适用条件。 不论如何,求解导热微分方程主要依靠三大方法: 理论法、试验法、综合理论和试验法 理论法:借助数学、逻辑等手段,根据物理规律,找出答案。它又分: 分析法;以数学分析为基础,通过符号和数值运算,得到结果。方法有:分离变量法,积分变换法(Laplace变换,Fourier变换),热源函数法,Green函数法,变分法,积分方程法等等,数理方程中有介绍。 近似分析法:积分方程法,相似分析法,变分法等。 分析法的优点是理论严谨,结论可靠,省钱省力,结论通用性好,便于分析和应用。缺点是可求解的对象不多,大部分要求几何形状规则,边界条件简单,线性问题。有的解结构复杂,应用有难度,对人员专业水平要求高。 数值法:是当前发展的主流,发展了大量的商业软件。方法有: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边界元法,直接模拟法,离散化法,蒙特卡罗法,格子气法等,大大扩展了导热微分方程的实用范围,不受形状等限制,省钱省力,在依靠计算机条件下,计算速度和计算质量、范围不断提高,有无穷的发展潜力,能求解部分非线性问题。缺点是结果可靠性差,对使用人员要求高,有的结果不直观,所求结果通用性差。 比拟法:有热电模拟,光模拟等 试验法:在许多情况下,理论并不能解决问题,或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或不能完美解决问题,必须通过试验。试验的可靠性高,结果直观,问题的针对性强,可以发掘理论没有涉及的新规律。可以起到检验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结果的作用。理论越是高度发展,试验法的作用就越强。理论永远代替不了试验。但试验耗时费力,绝大多数要求较高的财力和投入,在理论可以解决问题的地方,应尽量用理论方法。试验法也有各种类型:如探索性试验,验证性试验,比拟性试验等等。 综合法:用理论指导试验,以试验促进理论,是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如浙大提出计算机辅助试验法(CA T)就是其中之一。 傅里叶定律向量形式说明,热流密度方向与温度梯度方向相反。它可适用于稳态、非稳态,变导热系数,各向同性,多维空间,连续光滑介质,气、液、固三相的导热问题。 2.定性地分析固体导热系数和温度变化的关系 3.什么是直肋的最佳形状与已知形状后的最佳尺寸? Schmidt假定:如要得到在给定传热量下要求具有最小体积或最小质量的肋的形状和尺寸,肋片任一导热截面的热流密度都应相等。 1928年,Schmidt等提出了一维肋片换热优化理论:设导热系数为常数,沿肋高的温度分布应为一条直线。Duffin应用变分法证明了Schmidt假定。Wikins[3]指出只有在导热系数和换热系数为常数时,肋片的温度分布才是线性的。Liu和Wikins[4]等人还得到了有内热源及辐射换热时优化解。长期以来肋片的优化问题受到理论和应用两方面的重视。 对称直肋最优型线和尺寸的无量纲表达式分析: 假定一维肋片,导热系数和换热系数为常数,我们有对称直肋微分方程(忽略曲 线弧度): yd2θ/dx2+(dy/dx)dθ/dx-θh/λ=0 由Schmidt假定,对任意截面x: dθ/dx=-q/λ=const

2017年浙江大学硕士各专业报录比及平均分

2017年浙江大学硕士各专业报录比及平均分 下列统计中不含非全日制、推免生、单独考试、强军计划、退役士兵计划以及少民骨干计划考生;录取人数中包括了由本校其他相近专业调剂到该专业录取的考生。 010 经济学院020101 政治经济学19 1 393 393 393 010 经济学院020102 经济思想史 2 1 372 372 372 010 经济学院020104 西方经济学25 5 395 367 383 010 经济学院020105 世界经济 1 1 396 396 396 010 经济学院020106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6 1 389 389 389 010 经济学院020201 国民经济学 4 1 378 378 378 010 经济学院020202 区域经济学 6 1 365 365 365 010 经济学院020203 财政学10 1 394 394 394 010 经济学院020204 金融学85 3 398 389 393 010 经济学院020205 产业经济学63 2 423 396 409 010 经济学院020206 国际贸易学27 2 398 380 389 010 经济学院020207 劳动经济学7 1 371 371 371 010 经济学院020209 数量经济学10 1 406 406 406 010 经济学院0202Z1 互联网金融学13 1 402 402 402 010 经济学院025100 金融(专业学位) 451 52 438 394 408 010 经济学院025300 税务18 5 397 378 389 010 经济学院025400 国际商务(专业学位) 58 11 399 368 379 020 光华法学院030101 法学理论12 4 387 342 366 020 光华法学院030103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23 1 410 410 410 020 光华法学院030104 刑法学14 2 368 344 356 020 光华法学院030105 民商法学42 2 350 344 347 020 光华法学院030106 诉讼法学15 1 384 384 384 020 光华法学院030107 经济法学25 3 387 371 381 020 光华法学院030108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5 1 385 385 385 020 光华法学院030109 国际法学21 3 402 345 366 020 光华法学院035101 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 259 50 408 341 370 020 光华法学院035102 法律(法学)(专业学位) 31 2 336 321 328 030 教育学院040101 教育学原理17 1 396 396 396

建筑学专业排名(我国高校)

我国高校建筑学专业排名 本排名仅涉及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技术科学三个学科 未包含城市规划与设计学科。 第一档(三博全): 1.东南大学 2.清华大学 3.天津大学 4.同济大学 5.华南理工大学 6.哈尔滨工业大学 7.重庆大学 8.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老八校) 国家重点学科分布: 建筑历史与理论东南大学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东南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建筑学专业评估通过学校(截止到2008年5月)本科、硕士合格,有效期 东南大学2011.6 清华大学2011.6 天津大学2011.6 同济大学2011.6 华南理工大学2013.6 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6 重庆大学2013.6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6 第二档(有一个博士点或三硕全): 9.华中科技大学 10.浙江大学 11.湖南大学 12.南京大学 13.大连理工大学 14.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15.西南交通大学 16.沈阳建筑大学 17.深圳大学18.昆明理工大学 19.山东建筑大学 20.武汉大学 21.中南大学 22.厦门大学 三学科有博士点的学校:除老八校外.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南京大学 有建筑学硕士授予权的学校(共17所):除老八校外.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浙江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西南交通大学、沈阳建筑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侨大学、(南京大学?) (新八校是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深圳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中南大学、厦门大学、华侨大学) 建筑学专业评估通过学校(截止到2008年5月)本科、硕士合格,有效期 浙江大学2011.6 华中科技大学2014.5 湖南大学2015.5 大连理工大学2015.5 南京大学.本科未续接/硕士2011.5

浙江大学《传热学》单考考试大纲

浙江大学《传热学》单考考试大纲2017年浙江大学《传热学》(单考)考试大纲 参考书目: 1.杨世铭、陶文铨编著《传热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5. 2.王秋旺《传热学——重点难点及典型题精解》,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10 考题类型:填空题(4×10=40分)、选择题(4×10=40分)、计算题(2×15=30分)、问答题(4×10=40分)等。 复习大纲: 第一章绪论 1.1传热的三种基本方式 1.2傅里叶定律 1.3牛顿冷却公式 1.4斯蒂潘-玻尔兹曼定律 1.5传热系数和传热热阻 第二章稳态热传导 2.1导热系数的物理意义 2.2保温材料的定义以及工程应用 2.3导热微分方程及其定解条件(三类边界条件) 2.4热扩散率的物理意义

2.5傅里叶定律和导热微分方程的适用范围 2.6单层圆筒壁稳态导热问题求解 2.7肋片导热的特点 2.8肋片的工程应用 第三章非稳态热传导 3.1集中参数法 3.2毕渥数物理意义 3.3时间常数 3.4傅里叶数的物理意义 3.5傅里叶数和毕渥数对温度场的影响 第四章对流传热理论基础 4.1流动边界层和热边界层定义 4.2二维稳态无内热源边界层方程组 4.3特征数方程 4.4普朗特数的物理意义 4.5雷诺比拟的定义 第五章单相对流传热实验关联式 5.1相似原理的内涵 5.2努赛尔数的物理意义 5.3量纲分析法推导无量纲参数 5.4模化试验的定义 5.5管内强制对流的Dittus-Boelter公式和Gnielinski公式5.6管束叉排和顺排对流动换热的影响

5.7格拉晓夫数的`物理意义 第六章凝结与沸腾 6.1强化凝结传热的途径 6.2大容器饱和沸腾过程的特点 6.3临界热流密度 6.4强化沸腾换热的途径 第七章辐射传热基本定律和辐射特性7.1辐射传热的特点 7.2黑体辐射的斯蒂潘-玻尔兹曼定律7.3普朗克定律 7.4维恩位移定律 7.5兰贝特定律 7.6漫射体的物理意义 7.7温室效应与工程应用 第八章辐射传热计算 8.1角系数定义和性质 8.2两表面封闭系统的辐射传热计算8.3气体辐射的特点 8.4强化辐射传热的途径 8.5遮热板的原理及其工程应用 第九章换热器的设计和校核 9.1通过圆筒壁的传热过程计算 9.2通过肋壁的传热过程计算

1998-2008浙大管理学考研试卷

浙江大学 二00八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管理学编号862 注意: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均无效。 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在管理过程中,“监控活动以确保它们按计划完成”的职能,属于____。 计划 B. 组织 C. 领导 D. 控制 在20世纪30年代,确信管理者的工作是激励雇员做出更答努力,并首先提出组织是一个开放系统观点的学者是____。 亨利·法约尔 B. 马克斯·韦伯 C. 切斯特·巴纳德 D. 埃尔顿·梅奥 某个组织通过一次性支付或按销售提取一定费用,从而给予其他制造业组织商标、技术或产品规范的使用权,这种方式可以称为____。 特许经营 B. 许可证贸易 C. 合资企业 D. 独资企业 4 在不确定情况下,除了有限信息的影响之外,另一个影响决策结果的因素是____。A.风险性 B. 环境的复杂性 C. 决策者心理定位 D. 决策的时间压力 5 某电器公司决定采取收购方式进入家用空调产业,以分散经营风险,从战略层次或类型的角度看,该战略属于____。 公司层战略 B. 事业层战略 C. 职能层战略 D. 技术运作层战略 6 在PERT网络图中,关键路线上的活动的松弛时间是____。 A 最长活动时间 B.最长活动时间与最短活动时间之差 C.各活动所用时间之和D.零 7 在组织设计中,用来描述组织中各项工作标准化以及员工行为受规则和程序约束程度的变量或要素是____。 工作专门化 B. 正规化 C. 管理跨度 D. 部门化 人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经验和态度而有选择地去解释所看或所听的信息,这被称为____。A.选择性知觉 B. 过滤 C. 自我认知 D. 情绪知觉 9 当人们以个体所在的团体为基础来判断某人时,人们所使用的这种捷径被称为____。A.晕轮效应 B. 对比效应 C. 选择性知觉 D. 刻板印象 10 某公司形成了很强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并有一套完整的仪式来调节和引导员工的行为。从控制的角度来看,这属于____。 A.反馈控制 B. 市场控制 C. 小集团控制 D. 官僚控制 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 1、创业精神 2、社会责任 3、竞争优势 4、组织承诺 5、虚拟团队 6、平衡计分卡 简答题(每题6分,共42分) 对组织及其成员而言,为什么说“强文化”比“弱文化”的影响更大? 简述程序、规则和政策及其在决策制定过程中的作用。 一个设计良好的目标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建筑老八校 VS新八校 AND 建筑学新四军

建筑老八校VS新八校AND 建筑学新四军 简介 建筑老八所是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基本依据东南西北的布局而形成:东北: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分出,后改名哈尔滨建筑大学,现哈尔滨工业大学) 华北:清华大学,天津大学 华东: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同济大学 西北:西安建筑工程学院(1956年定名,现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西南:重庆建工学院(重庆建筑大学,现并入重庆大学) 华南:华南工学院(华南理工大学) 被称为"建筑学老八校"的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重庆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老牌土木名校。 现在建筑学界又提出“新八校” 根据建筑学排名,新八校是浙江大学、湖南大学、沈阳建筑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深圳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 风采一、建筑老八校风采依旧 中国王牌建筑院校——“建筑老八校”名单: 第一名、清华大学; 第二名、同济大学; 第三名、东南大学; 第四名、天津大学 第五名、重庆大学; 第六名、哈尔滨工业大学; 第七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第八名、华南理工大学 "老八校"培养了大量的土建类优秀人才,其土木工程专业排名均在全国院校前列,专业实力毋庸质疑,在中国土木界的地位无人能撼,对于很多用人单位来说,"老八校"的出身是一块就业的敲门砖。 附:建筑学新四军“建筑学新四军”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它是根据最新的建筑学学科评估高校排名结果(2007~2009年)并结合该校在全国的影响而定的,基本上都具有建筑学一级或者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基本依据东南西北的布局而形成: 东北:沈阳建筑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中南:湖南大学 华南:浙江大学 被称为"建筑新四军"的是浙江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沈阳建筑大学、湖南大学这四所发展迅速的名校,其中浙江大学建筑学排名第9位,湖南大学建筑学排名第10位,沈阳建筑大学建筑学排名第13位,大连理工大学建筑学排名第17位。 上个世纪50年代初并没有老八校一说

浙江大学传热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高等传热学复习题答案 热动硕士2015 吕凯文 10、燃用气、液、固体燃料时火焰辐射特性。 答:燃料的燃烧反应属于比较剧烈的化学反应。由于燃烧温度较高,而且燃料的化学成分一般都比较复杂,所以燃烧反应的过程是非常复杂的过程,一般的燃料燃烧时火焰的主要成分还有CO 2、H 2O 、N 2、O 2等,有的火焰中还有大量的固体粒子。火焰中还存在大量的中间参悟。在不同的工况下,可能有不同的中间产物和燃烧产物。火焰的辐射光谱是火焰中的各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燃烧中间产物或燃烧产物受火焰加热,要对外进行热辐射。在火焰的高温环境下,固体粒子的辐射光谱多为热辐射的连续光谱,而气体分子的发射光谱多为分段的发射或选择性吸收。此外,还有各物质的特征光谱对火焰的辐射的影响。在工业火焰的温度水平下,氧、氢等结构对称的双原子分子没有发射和吸收辐射的能力,它们对于火焰光谱的影响比较小。而CO 2和H 2O 等结构不对称的分子以及固体粒子对火焰光谱的影响起主导作用。在火焰中大量的中间产物虽然存在时间很短,但对火焰辐射光谱也有一定的影响。(该答案仅供参考) 11、试述强化气体辐射的各种方法。 答:气体辐射的特点有:①不同种类的气体的辐射和吸收能力各不相同;②气体辐射对波长具有强烈的选择性;③气体的辐射和吸收是在整个容积中进行的,辐射到气体层界面上的辐射能在辐射行程中被吸收减弱,减弱的程度取决于辐射强度及途中所遇到的分子数目。 气体的辐射和吸收是气层厚度L 、气体的温度T 和分压p (密度)的函数,(,)f T pL λα=。由贝尔定律,,0k L L I I e λλλ-=?可知,单色辐射在吸收性介质中传播时其强度按指数递减。 由上述可知,强化气体辐射的方法有:提高气体的温度;减小气体层的厚度,;选择三原子、多原子及结构不对称的双原子气体;减小气体的分压。(该答案仅供参考) 12、固体表面反射率有哪几种? 答:被表面反射的能量与投射到表面的能量之比定义为表面反射率。固体表面反射率有: ①双向单色反射率;②单色定向-半球反射率;③单色半球-定向发射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