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重庆市綦江区教师招聘考试《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 真题及答案

2020年重庆市綦江区教师招聘考试《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 真题及答案

2020年重庆市綦江区教师招聘考试《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 真题及答案
2020年重庆市綦江区教师招聘考试《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 真题及答案

2020年重庆市綦江区教师招聘考试《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真题及答案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在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享有()津贴。

A、特殊岗位补助

B、生活补助

C、艰苦贫困地区补助

D、特殊奉献补助

【答案】C

2、学生的知识与学习同教师表达的清晰度()。

A、无关系

B、有负相关

C、有利有弊

D、有显著的相关

【答案】D

3、()是评价教学结果的最客观和可靠的标准,教学结果的测量必须针对于此。

A、教学目标

B、教学目的

4、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的成绩时而上升时而下降的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A、不平衡现象

B、不协调现象

C、停顿现象

D、起伏现象

【答案】D

5、在()中,想像又可分为再造想像和创造想像。

A、知觉想像

B、动作想像

C、有意想像

D、无意想像

【答案】C

6、学习某材料,10遍正好记住,那么一共学习()遍效果最好。

A、8

B、10

C、12

D、15

【答案】D

7、学生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特定的()属性的人。

A、自然

B、社会

C、实践

D、现实

【答案】B

8、以肌肉骨骼的运动实现的程序化、自动化和完善化的外显活动方式是()。

A、动作技能

B、智力技能

C、练习

D、能力

【答案】A

9、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分为()。

A、二个等级

B、五个等级

C、三个等级

D、四个等级

【答案】B

10、教育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的教育家是()。

A、裴斯泰洛奇

B、赫尔巴特

C、夸美纽斯

D、柏拉图

【答案】B

重庆教师公招考试最新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汇总

最新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试题、题库及答案汇总 目录: 题库套卷(一)........................... 错误!未定义书签。题库套卷(二).......................... 错误!未定义书签。题库套卷(三).......................... 错误!未定义书签。题库套卷(四)...................................... - 2 - 题库套卷(五)...................................... - 9 - 题库套卷(六)..................................... - 16 - 题库套卷(七)..................................... - 24 - 题库套卷(八)..................................... - 32 - 题库套卷(九)..................................... - 39 - 题库套卷(十)..................................... - 47 - 《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解析(一) ................... - 53 - 《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解析(二) ................... - 60 -

最新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试题、题库及答案汇总 题库套卷(四) 一、单项选择题 1.新课程特别强调引导学生建立( C )的新学习方式。 A.合作学习、接受学习和体验学习 B.探究学习、实践研究和反复巩固学习 C.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D.自主学习、小组学习和班级学习 2.实行国家、地方、学校课程管理,为的是增强课程的( B )。 A.统一性 B.适应性 C.规范性 D.选拔性 3.对于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和父母或者其篷监护人应当相互配合,加以管教;无力管教或者管教无效的,可以( D )。 A.劝其退学 B.取消学籍 C.让其自由发展、成长D.送专门学校使其继续接受教育 4.普通中小学经常组织诸如生物、物理、航模等兴趣小组,主要是为了( C ): A.深化课堂教学 B.培养竞赛人才 C.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D.充分发挥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学习潜力 5.某寄宿小学派车接送学生,途中有学生提出要上厕所,司机在路边停车5分钟,5分钟过后,司机没有清点人数就将车开走。小学生王某从厕所出来发现车已经开走,急忙追赶。在追赶过程中摔倒在地,将门牙跌落三颗。王某的伤害应由谁来承担责任? ( B ) A.司机负责 B.所在寄宿学校负责 C.司机和所在寄宿学校共同负责 D.司机和王某共同负责 6。下列选项中体现了“问题解决”的是( C )。 A.回忆一个人的名字 B.幻想自己是美人鱼 C.用一个词来造句 D.荡秋千 7.下列选项中,体现了迁移的是( D )。 A.学生学习解决一元二次方程,老师测验一元二次方程 B.学生学习古诗文后,老师让学生默写 C.学生刚学习一篇文章,老师带领学生用真实情景演示出来 D.学生学习一位数加法,作业是两位数加法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 B )。 A.民事责任B.刑事责任 C.-般责任 D.行政责任

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十套)

真题1 2009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和答案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D;2、A;3、C;4、C;5、D。 1、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A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B 转变旧的学习方式C倡导建构的学习D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2、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应做到()。 A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B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D充分地给学生传授科学知识。 3、我国基础教育新的课程管理制度是实行()。 A国家统一管理制度B国家和地方二级管理制度C 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制度 D学校校本管理制度。 4、“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差异()。 A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B将学生按优中差分班教学C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D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 5、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课程评价。 A强调学生学会学习; B强调新的学习方式;C突出甄别和选拔功能D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新课程改革的心理学依据是(多元智力)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3、新课程改革贯彻(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坚持(民主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 4、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三、判断并改错(每小题2分,共10分。正确的划“√”,错误的划“×”,并将错误的改正) 1、开发校本课程就意味着要编写教材。() 2、教学实施中教师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3、叙写教学目标时,行为的主体应该是教师。() 4、新课程把中小学教材由“审定制”改为“国定制”。() 5、研究性学习关注的是研究的结果和学生的收获。()1、×。改为:开发校本课程意味着展示学校的办学特色。2、√。3、×。改为:叙写教学目标时,行为的主体应该是学生。4、×。改为:新课程把中小学教材由

2010年教师招聘考试学前教育考试试题和答案A

2010年教师招聘测试学前教育测试试题和答案 幼儿园教育理论和实践》测试卷(供参考) 测试时间150 分钟出卷时间2009 年2 月2 日 说明:考生应将全部答案都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作无效处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答案。每小题1分,共20分) 1. 健康是指人的()的健全状态。 A.心理和社会适应B.心理适应C.身体和心理的适应D.身体、心理和社会的适应2. 以下不属于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内容的是()。 A.生活习惯和能力 B.保护自身安全 C.身体活动的知识和技能 D.能听懂并理解多重游戏规则 3. 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基本形式是()。 A.正规的健康教育活动B.日常生活活动C.户外体育活动D.早操活动 4. 要求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身体锻炼活动时,合理安排以及注意调节幼儿身体练习时身体和心理所承受的负荷的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原则是()。 A.适量的运动负荷原则B.全面发展的原则C.经常化原则D.多样化原则 5. 小班幼儿户外体育活动时间一般应该控制在()分钟之内。 A.30 B.20 C.40 D.15 6. 在幼儿交谈中,常听到一幼儿说了“鸡肉是肉”,另一幼儿马上说“牛肉也是肉”,这是经常发生在幼儿初期的()。 A.即时的、完全的模仿 B.延迟模仿 C.创造性模仿 D.即时的、不完全模仿 7. 幼儿语言实践的最佳途径是()。 A.语言教学活动B.早期阅读C.游戏活动D.欣赏文学作品8. 学会安静地听同伴说话,不随便插嘴是对()年龄段的要求。 A.小小班B.小班C.中班D.大班 9. 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对语言发展比较的孩子来说,选用指导方法合理的是()。 A.直接指导的运用要多于间接指导 B.运用直接指导 C.运用间接指导 D.间接指导的运用要多于直接指导 10. 问一个两三岁的儿童,“你们家有几个人?”“家里有爸爸、妈妈,还有我”,却说不出“一共有几个人”。说明这时的幼儿学习数学具有()心理特征。 A.从个别到一般B.从不自觉到自觉C.从具体到抽象D.从同化到顺应11. ()幼儿能学习按物体的一个特征进行分类。 A.小小班B.小班C.中班D.大班 12. 科学教育的基本目标有三个()。 A.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精神 B.科学知识、科学技能、科学精神 C.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习惯

2015年广东省东莞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2015年东莞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回忆) 重点回忆教育学、心理学、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知识和生物学科教 学法知识。由于记忆力有限,题目的顺序有出入。 一、单选题(每小题 1.1分,共40 小题,每题四个选项,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当教育反映先进阶级的利益时,教育对社会发展起()作用,当教育反映落后 阶级的利益时,教育多社会发展起()作用。 A推动推动B推动阻碍C阻碍阻碍D阻碍推动 2敏感期是谁提出的()C蒙台梭例D斯坦纳 3先给出了几个原则,只记得有小步子原则,后面列举了这几个原则相应的教学 模式,问该教学模式还有哪些()A程序教学模式D掌握学习模式 4奠定教育心理学基础的是哪本书()A桑代克《教育心理学》 5有机磷中毒会抑制那种酶的活性。() A葡萄糖激酶C碳酸酐酶 6识别SD序列的是() A 3端16SRNA B 5端18SRNA C 5端16SRNA D 3端18SRNA 7三羧酸循环的最后一步是() B什么生成草酰乙酸 C苹果酸生成延胡素酸 8 DNA修复包括直接修复和间接修复,以下属于直接修复的是() A SOS修复B光修复C切除修复 9生物课程的性质是 A面向全体中学生,提高全体公民的生物科学素养 B 面向部分学生,获得科学文化知识 C 面向部分高中学生 10 下列关于演示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B 实验现象尽量明显,易于观察 C为了有预期实验结果,可以人为干扰实验 D操作正确,不放过每一小步骤 11下列概念图中哪个概念是最核心最基本的概念()(给与了一个细胞的概念图)C细胞 12调节基因的产物() A辅阻遏物B阻遏蛋白 13下列氨基酸属于生酮氨基酸的是() A亮氨酸B丝氨酸C甘氨酸D甲硫氨酸 14 Km米氏常数的意义是() A反应速率为最大反应速率一半时的酶浓度 D反应速率为最大反应速率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15反刍动物有四个胃,,分泌胃酸的是() A瘤胃B瓣胃C网胃D皱胃 16外周免疫器官是()

重庆市教师招聘综合基础知识试题

重庆市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试重庆市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试 重庆市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试 《综合基础知识》试题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 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 历史唯物主义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二者一起揭示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3. 马克思主义有阶级性,因而没有科学性和真理性。(?) 4. 邓小平理论初步回答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 ? ) 5.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产物。(?) 6.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7.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 8. 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9. 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和罢工的自由。(?) 10.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我国公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最基本的一项政治权利。(?) 11. 为了提高办事效率、行政处罚的程序一般采取简易程序。(?) 12. 行政立法是抽象行政行为。(?) 13. 我国刑法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14. 民族乡、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撤消民族乡、乡、镇人民政府的不合理规定(?) 15. 社会优抚是为了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而提供的救助和补贴。(?) 16. 货币政策可分为扩张的和紧缩的货币政策(?) 17. 充分就业是社会公平稳定的标志(?) 18.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是充当维护经济秩序的“守夜人”。(?) 19. 新型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把社会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结合起来。(?) 20. 价格机制和供求机制在功能和作用上二者是不一致的。(?) 21.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下个人收入分配的基本形式。(?) 22. 激光是一种自然光。(?) 23. 蛋白质和水是构成一切生命物质的基本性质。(?) 24. 机关应用文比其它应用文行文格式更加灵活自由。(?) 25. 会议记录与会议纪要是作用相当的两种公文。(?) 26. 定稿是经过审核、签发或会议正式通过的最后完成稿,是制作公文正本的标准依据,已具备正式公文的法定效力。(?) 27. 机关应用文是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处理事务时所使用的具有直接实用价值和一定惯用体式的文书。(?) 28. 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所作的“决议”不是法定公文,只能视为一种事务文书。(?) 29. 函有时可以用来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含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等命题的提出者是( ) A、夸美纽斯B、洛克C、杜威D、赫尔巴特 C 【解析】“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是杜威教育理论中的三个核心命题。 2、“教学相长”、“及时而教”等教育思想最早出自于我国的( ) A、《学记》B、《论语》C、《大学》D、《中庸》 A 【解析】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着。其中的主要思想有:“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及时而教”(在好的时机教书)。 3、教师必须十分重视自身的发展,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 ) A、复杂性、创造性B、连续性、广延性 C、长期性、间接性D、主体性、示范性 D 【解析】主体性指教师的劳动手段是教师自身。示范性指教师言行举止都会成为学生仿效的对象,教师的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可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因此,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4、熟练地骑车、熟练地织毛衣中的注意是( ) A、无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 D 【解析】不随意注意也称为无意注意(involuntary attention),是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随意注意也称为有意注意(voluntary attention),是服从于预定目的、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后注意:事前有预定目的,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 5、鲁班发明锯子是借助于( ) A、定势 B、变式 C、问题解决 D、原型启发 D 【解析】当我们进行创造性想象时,往往会从其他事物中得到启示,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我们把这种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称作“原型”。鲁班爬山时,手不小心被一种丝茅草割破,疼痛之余,他找到了秘密所在:草叶边缘的毛刺就是“利器”。用同样的方式处理一下铁片,岂不可以断木如泥?锯子的雏形就这样产生了。 6、我国最早实施中小学六三三分段的学制是( )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 6、D 【解析】略。 7、美国学者孟禄提出的教育起源理论被称为( ) A、需要起源论B、意识起源论C、生物起源论D、心理起源论 D 【解析】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其倡始人是19世纪末期法国的社会学家、哲学家利托尔诺。美国的心理学者孟禄从其心理学观点出发,批判了利托尔诺的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论。

2020广东广州市教师招聘考试音乐模拟试题

2020广东广州市教师招聘考试音乐模拟试题 第一部分教育综合知识 1、学生在知道“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概念之后,再学习“四边形”的概念这种学习是( )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归属学习 2、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遗忘规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遗忘在学习之后马上开始 B.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很慢 C.过了一定的时间之后几乎不再遗忘 D.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 3、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 )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A.5 B.6 C.7 D.8 4、根据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 ) A.予以开除 B.取消教师资格 C.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D.给予行政处分或解聘 5、语文考试后,小明找到老师,求老师加2分使自己及格。老师认真分析了小明平时情况,老师对他说:给你加2分行,但你下次考试要还老师20分。小明高兴地答应了。这以后,小明认真听课,在后来的一次语文考试中考了80分,案例中的老师( ) A.违背教师的职业道德,错误地行使了自己的权利 B.违背了教学评价中的客观性原则 C.有效利用了因势导利 D.不断更新教学方法 6、某语文教师在上新课《蜡烛》一课前,向学生问道:“看到题目你们想到什么呢?”等学生发表了看法后,教师再次问道:“这篇课文的蜡烛有什么作用?又会有什么象征意义呢?”这种导入新课的方式是( ) A.链接导入法 B.情景导入法 C.设置导入法 D.典故代入法 7、很多学生在加入共青团后,会按照团员的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在遵守校规校纪方面也会表现得更加模范,这是由( )促成的纪律。

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

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特训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 A.孟子 B.荀子 C.墨子 D.孔子 2.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 A.道德品质 B.健壮体魄 C.实践能力 D.创造能力 3.《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4.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练习复习 D.考试 5.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回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得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叫做()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实验法 6.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还要求具有一定的() A.研究能力 B.学习能力 C.管理能力 D.交往能力 7.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 A.程序性课程 B.练习性课程 C.地方性课程 D.实践性课程 8.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型、放任型和()

A.专政型 B.指导型 C.民主型 D.溺爱型 9.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几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A.一 B.二 C.三 D.四 10.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以下哪种文化的统一体?() A.社会文化 B.精神文化 C.人文文化 D.地方文化 11.学业评价是指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作业的优点或价值作出() A.判断 B.诊断 C.评定 D.评分 12.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 A.人生观教育 B.价值观教育 C.素质教育 D.心理健康教育 13.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和() A.有差异性的认识 B.有个性的认识 C.有领导的认识 D.有基本的认识 14.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有: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和() A.个性化 B.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C.个别化 D.教育权利的平等化 15.教育目的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 A.评价作用 B.选拔作用 C.决定作用 D.主导作用 16.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这就要求教师正确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以及() A.智力发展与创造力发展的关系 B.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C.智力发展与体力发展的关系 D.思想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17.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2010年教师招聘考试科学考试完整版

一、填空(1分1空)15分 1.实验法分为单组实验法,等组实验法和循环法 2.儿童在观察活动中常常表现出随意性、情绪性、笼统性和短暂性 2.太阳光透过三棱镜,把白光虑成红橙黄绿蓝靛七色 3.化学变化的特征是生成了新的物质,钢铁变绣是化学变化,铁线弯曲是形态改变 4.生物分类单位有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5.生物多样性通常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组成部分。 6."三维"课程目标是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选择2分一个10个20分 1.下列哪个是对气候的描述 A、B、狂风暴雨C、四季分明D、风和日丽 2.下列"节能减排"的措施中哪个是错误的 A、B、使用环保购物袋,减少白色垃圾C、步行上下班,减少尾气排放D、少使用空调,节约用电 3.沙漠植物的叶子都是针状的,这是因为 A、减少水分蒸发 B、减少受光照面积 C、 D、 4.太阳系的小行星带位于之间 A、木星与土星 B、火星与木星 C、金星与火星 D、 5.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因为 A、质量大 B、体积大 C、能发光 D、能发热 6.下列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此题配图 A、树的倒影 B、筷子断了(水中) C、手影 D、放大镜放大字 7.月食发生时太阳、地球、月球的排列是怎样的 A、太阳-月球-地球 B、太阳-地球-月球 C、地球-太阳-月球 D、 8.蜜蜂巢是由许多个形的组成的 A、四边形 B、五边形 C、六边形 D、八边形 9.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后变形,力撤走后又恢复,我们说这个物体具有 A、弹性 B、弹力 C、重力 D、拉力 三、名词解释 1.研究性学习 答: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 以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获得的各种课题或项目设计、作品的设计与制作等为基本的学习载体; 以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学习到的科学研究方法、获得的丰富且多方面的体验和获得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基本内容;以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开展研究为基本的教学形式的课程。 2.观察法 答: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客观对象,收集、分析事物感性资料的一种方法。 观察法是研究性学习中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是学生搜集资料的基本途径,是其他研究方法的基础。 四、简答

广东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

2009年广东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在下列每题的空白处填上正确的字词,每空1分,共17分) 1、杨贤江写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2、教育的本质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3、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是( )、( )。 4、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是(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5、( 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由夸美纽斯正式提出并推行的,1862年我国在( 京师同文馆)首先执行了这个制度。 6、1903年颁布的(癸卯学制),是中国最早实行的近代学制。《奏定学堂章程》 7、普通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一般原理和中、小学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是师范学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是()相结合的学科。理论性与应用性 8、义务教育,也叫( ),是由国家用立法形式确定下来强制实行的国民基础教育。强制教育 9、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矛盾 10、教学手段就是指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以及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 11、现场教学和个别指导是中小学教学的( 辅助型式) 。 12、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是备课、上课、(课外辅导)、作业批改(成绩考核)四个环节组成。 13、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各科教学)渗透德育。 14、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内容,具体体现在中小学各类(课程计划)和各科课程标准、教科书之中。 15、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之间的矛盾 二、选择题(下列四项备选答案中有一项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26分) 16、“长善救失”、“教学相长”的教学思想是由( )首先提出的:⑴《论语》⑵《孟子》⑶《学记》⑷《劝学篇》

历年重庆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历年重庆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 1.教育的本质属性是( )。 A.阶段性 B.育人性 C.服务性 D.时代性 2.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始于(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3.在教育,提出的“白板说”和绅士教育理论的学者是( )。 A.夸美纽斯 B.洛克 C.裴斯泰洛奇 D.赫尔巴特 4.以美国教育家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派倡导的“三中心”是指( )。A.儿童、教材、活动 B.教师、活动、经验 C.儿童、活动、经验 D.教师、经验、教材

5.决定着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权的主要因素是( )。 A.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B.社会人口数量 C.社会文化传统 D.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6.学校在让学生学习经典时,要注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体现了教育的哪种文化职能?( ) A.传递-保存文化 B.传播-交流文化 C.创造-更新文化 D.选择-提升文化 7.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 )。 A.决定作用 B.动力作用 C.基础作用 D.主导作用 8.既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的是( )。 A.教育方针 B.教育政策 C.教育目标 D.教育目的 9.德国教育家凯兴斯坦纳曾提出,教育的目的是造就合格公民。这种教育目的论属于( )。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集体本位论 D.教育元目的论 10.当前我国九年义务制教育学制年限划分采用的是( )。 A.六三制 B.五四制 C.九年一贯制 D.多种形式并存 11.教师要具有一定的教育机智。这表明教师劳动具有( )。A.创造性 B.长期性 C.连续性 D.示范性 12.在中学阶段开设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属于( )。A.学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活动课程 D.社会课程 13.编写教材( 教科书)的直接依据是( )。 A.课程计划 B.课程目标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历年真题及参考答案

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题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用0—9这十个数字组成最小的十位数是(),四舍五入到万位,记作 ()万。 2、在一个边长为6厘米的正方形中剪一个最大的圆,它的周长是()厘米,面积 是() 3、△+□+□=44 △+△+△+□+□=64 那么□=(),△=()。 4、汽车站的1路车20分钟发一次车,5路车15分钟发一次车,车站在8:00同时发车后, 再遇到同时发车至少再过()。 5、2/7的分子增加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增加()。 6、有一类数,每一个数都能被11整除,并且各位数字之和是20.问这类数中,最小的数是 () 二、选择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 题干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自然数中,能被2整除的数都是 ( )

A、合数 B、质数 C、偶数 D、奇数 2、下列图形中,对称轴只有一条的是 A、长方形 B、等边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圆 3、把5克食盐溶于75克水中,盐占盐水的 A、1/20 B、1/16 C、1/15 D、1/14 4、设三位数2a3加上326,得另一个三位数3b9.若5b9能被9整除,则a+b等于 A、2 B、4 C、6 D、8 5、一堆钢管,最上层有5根,最下层有21根,如果是自然堆码,这堆钢管最多能堆() 根。 A、208 B、221 C、416 D、442 6、“棱柱的一个侧面是矩形”是“棱柱为直棱柱”的( ) A.充要条件 B.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C.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7、有限小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 ) A.十进分数 B.分数 C.真分数 D.假分数 8、() A. -2 B. 0 C. 1 D. 2 9、如果曲线y=xf(x)d 在点(x, y)处的切线斜率与x2成正比,并且此曲线过点(1,-3)和(2,11),则此曲线方程为()。 A. y=x3-2 B. y=2x3-5 C. y=x2-2 D. y=2x2-5

2010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模拟测试题2

2010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模拟测 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认为实验归纳法是获得真正知识的必由之路,为后来的教育学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的是( )。 A.苏格拉底 B.夸美纽斯 C.培根 D.梅伊曼和拉伊 2.下列哪一观点是亚里士多德的思想( )。 A.美德是否可教 B.教学具有教育性 C.人的和谐发展和年龄分期 D.教育即生活 3.独立形态时期的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是( )。 A.《雄辩术原理》 B.《康德论教育》 C.《大教学论》

D.《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 4.与封建社会教育特征不符的是( )。 A.师生关系民主化,出现了双轨制 B.教育具有阶级性和宗教性 C.以“四书五经”等经典为教育内容 D.官学与私学、书院和社学并存 5.首先提出“普及教育”口号的是在( )时期。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6.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是( )。 A.壬寅学制 B.壬戌学制 C.甲午学制 D.癸卯学制 7.“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 )的教育目的观。 A.教育无目的论 B.社会本位论

C.科学本位论 D.个人本位论 8.对残疾儿童的教育要依据( )的特征进行。 A.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B.儿童身心发展的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C.儿童身心发展的统一性 D.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9.“教育对人的肉体和精神都要关心,但主要关心的应当是灵魂,教育应当建立在精神本质占优势的基础上”,这一观点是( )教育目的论。 A.神学的 B.科学本位 C.社会本位 D.个人本位 10.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是( )。 A.哲学观念 B.人性假设 C.理想人格 D.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11.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的发挥应注意( )。 A.强调德育的外在强制性

重庆各区县教师招聘笔试科目

一、北碚区:考试分为笔试(含公共科目笔试和专业科目测试)和面试。 笔试 1.公共科目笔试(分值为100分) 教育类岗位:《综合基础知识(教育类)》,该科目包括《综合基础知识》和《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2.专业科目测试(分值为100分) 教育类的岗位专业科目测试为教育政策法规、教育心理学和教学设计等内容 二、北部新区:考试分为公共科目笔试、专业科目测试及面试 1. 公共科目笔试 公共科目为《综合基础知识(教育类)》。公共科目分值100分 三、沙坪坝区:考试考核分为笔试和面试 笔试分为《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测试两科,每科分值为100分,总分200分,公共科目笔试内容为《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详见《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https://www.doczj.com/doc/c915300634.html,/u/cqhrss/news_57634.shtml),《专业科目》测试内容为所报考岗位“相关专业知识” 四、江北区:笔试分为公共科目笔试和专业科目测试,采取闭卷的方式进行,由江北区人力社保局和江北区教委统一组织。 报考公共科目笔试内容为《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占70%、《综合基础知识》占30%,分值为100分。专业科目测试内容为本专业(行业)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分值为100分 五、渝中区:笔试采取闭卷方式进行,科目为《综合基础知识》、《教育公共基础知识》,两者合并为一科考试,分值为100分。《综合基础知识》、《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大纲以2015年2月11日在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发布的考试大纲为准 六、渝北区: 笔试内容及方式:采取闭卷方式进行。笔试内容为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分值各为100分。公共科目笔试内容为《公共基础知识》和《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参照2015年考试大纲)(各占50%),专业科目笔试内容为学科专业知识。 七、九龙坡区:笔试内容: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和《综合基础知识》两门学科。笔试分值100分。 八、南岸区:考试考核分为笔试、专业能力测试和结构化面试。笔试、专业能力测试和结构化面试分值各100分 笔试(分值100分) 笔试采用闭卷方式进行。笔试内容包括按照国家人社部关于加强分类实施公开招聘,进一步提升考试考核科学性的总体要求,本次公开招聘笔试具体科目为:《综合基础知识》(分值占70%)和《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分值占30%),两者合并为一科考试,分值为100分。《综合基础知识》、《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大纲以2015年2月11日在重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发布的考试大纲为准九、巴南区:考试考核分为笔试和面试 笔试 1.笔试采取闭卷的方式进行。笔试分为《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测试两科,每科分值为100分,总分200分,公共科目笔试内容为《综合基础知识(教育类)》(考试内容以2015年上半年在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发布的考

2010年各地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2010年各地教师招聘试题集 一、选择 1. 1903年,在美国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1.1)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A] 2. 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1.2)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D] 3.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一般在 (2.1) A.2岁 B.4岁 C.5岁以前 D.1—3岁 [ A] 4.儿童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在(2.2) A.2-3岁 B.4岁 C.5岁以前 D.1—3岁 [B ] 5.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 A.行为系统 B.意识特点 C.综合心理特征 D.品德与修养 [ C] 6.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2.4) A.控制 B.基本看法 C.改造 D.意识 [ D] 7.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3.1) A.地升华 B.发挥 C.表现 D.持久的变化 [ D]

8.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 A.能力 B.技能 C.兴趣 D.刺激—反应联结 [D ] 9.提出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的巴甫洛夫是 A.苏联心理学家 B.美国心理学家 C.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 D.英国医生 [C ] 10.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A.斯金纳 B.布鲁纳 C.奥苏伯尔 D.桑代克 [C ] 11.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 (4.1) 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 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 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 D.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 [ C] 12.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感兴趣而形成的动机,可称为 A.近景的直接动性机 B.兴趣性动机 C.情趣动机 D.直接性动机 [ A] 13.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 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B.社会性动机 C.间接性动机 D.志向性动机 [A ] 14.由于个体的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作 A.外部学习动机 B.需要学习动机 C.内部学习动机 D.隐蔽性学习动机 [C] 15.由于外部诱因引起的学习动机称作

2019年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库及答案解析

2019年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 库及答案解析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学习系列材料时,首尾部分容易记住,中间部分不易记住,这种现象是()。 A、遗忘 B、首因效应 C、近因效应 D、系列位置效应 【答案】D 【解析】系列位置效应是指记忆材料在系列位置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发生的影响,包括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前面材料容易记住是首因效应,结尾材料容易记住是近因效应。故选D。 2、班级组织构建的首要原则是()。 A、有利于教育的原则 B、目标一致的原则 C、可接受性原则 D、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原则 【答案】A 【解析】有利于教育的原则是班级组织构建的首要原则,班级组织的所有工作都是围绕着有利于学生的教育展开的。故选A。 3、下列属于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组成部分的有()。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思想教育 【答案】ABCD 【解析】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因此,正确答案是

ABCD。 4、在一堂数学课上,同学们就其中延伸出来的一个新概念发生激烈争论,各执己见。此时,老师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A、因势利导,鼓励学生课后探究 B、及时干预,强行制止学生争论 C、暂停教学,即时请教专业人员 D、不加干预,让学生继续争论 【答案】A 【解析】课堂发生激烈争论,各执己见,老师要能够因势利导,鼓励学生课后探究。故选A。 5、中小学生旷课的,学校应当()与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取得联系。 A、查名原因后 B、在当日 C、在学校领导同意后 D、及时 【答案】D 【解析】中小学生旷课的,学校应当及时与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取得联系。故选D。 6、妈妈为小楠和小董榨了两杯同样容量的鲜果汁,分别装在大小不同的两个玻璃杯里,妈妈让小楠先拿,小楠说“我要这杯多的”,小董在旁边说“其实两杯是一样多的”。根据两姐妹的回答,可以判断出小楠和小董分 别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和前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D、感知运动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 【答案】B 【解析】前运算阶段儿童认知发展的特征之一为思维不守恒性。本题中小楠还未形成守恒的概念,小董已形成守恒概念,因此小楠处在前运算阶段,小董处在具体运算阶段。故选B。 7、考试时,因老师站在小明一旁一个字都写不出来,这种现象属于()。 A、社会助长 B、社会惰化 C、社会抑制 D、社会促进

2019年重庆市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真题及详解

2019年重庆市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真题 (总分100, 考试时间120分钟)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60 小题,每小题1 分,共60 分) 1. 我国古代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的典籍是()。 A 《学记》 B 《中庸》 C 《大学》 D 《论语》 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1 答案:A 是中国教育史上和世界教育史上最早、最完整的、成体系的教育学专著。故答案选A。 2. 人的发展总是受到社会的制约,这意味着()。 A 教育要坚持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B 教育要充分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 C 教育目的的确定不应从个人出发 D 教育要为社会生活做准备 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1 答案:B 教育目的的制定既要考虑个人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 3. 学校教育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个体个性化与个体()。 A 社会化 B 道德化 C 群体化 D 趋同化 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1 答案:A 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规范,即个体社会化。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即个体个性化。 4. 针对我国目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对学生品德要求出现差异甚至对立的现象,应强调贯彻的德有原则是()。 A 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繁 B 理论联系实际 C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D 正面启发积极引导 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1 答案:C 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等几方面的教育形成合力,加以组织、调节,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的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体现的是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2014-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历年各地真题试卷练习

2011年佛山禅城区教师招聘笔试真题 一、选择题(1.5*20=30) 主要是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规、学校事故处理办法等,有部分教育时事题 1.我国国家教育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2.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3、所谓“全面发展”的教育是指德智体美劳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教学内容方面主要针对传统课程内容的 5、教学工作的五个基本环节是备课、上课、课外作业、课外辅导、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 7、在中小学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目的是素质教育、新课改 8、十多年来,一直作为国家教育工作“重中之重”的“两基”是指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9、教育公平是我国的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指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方面。(十七大提出的) 11、教师的心理品质主要包括 12、下面的描述最可能代表专家型教师特征的是()。案例分析题,挺简单的 13、根据学习心理学原理,可以将教师反思过程最恰当地概括为()。不肯定 14、下列难以受教育影响的素质是()。案例分析,不肯定 A 爱玩电子游戏 B考试老是看错题 C不爱和同学交往 D总是写错别字 15、在一个不好的集体里,不良行为很少有市场;在一个不好的群体里,好学生也会附和不良行为,这一现象的恰当解释是()。案例分析,好像是从众 16、假如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家庭作业的行为,最恰当的安排是()。做过的,先有行为,后有强化。以前外公都是这样激励我考试考第一的,看来外公也是一个激励高手 17、下面哪个报告具有学习评价意义?不肯定 18、表扬的使用原则?我是选择一有进步就表扬,不知道对不 19、老师布置给学生的作业任务应该是()不肯定,但觉得应该会对的 二、判断题(一题一分)15分 15道。都是客观题判断,比较国家教育目的、教育方法正确与否等等,不难 三、简答题(5分*4题=20分) 1、谈谈你对当前强调“教育均衡”、“教育公平”的理解 2、怎样衡量教学是否有效? 一堂好课应是一堂有意义的课。对学生来说,至少要学到东西,再进一步可锻炼了能力,进而发展到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有意义的课,也就是一堂扎实的课,不是图热闹的课。 一堂好课应是一堂有效率的课。一是对面上来说,对全班多少学生有效率;二是效率的高低,没有效率就不算是好课。有效率的课,也就是充实的课,是有内容的课。 一堂好课应该是有生成性的课。即一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实情感、智慧的交流,这个过程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这样的课可以称为丰实的课,内容丰富,多方活跃,给人以启发。 一堂好课应该是常态下的课。课堂的价值在于通过师生碰撞,相互讨论,生成许多新的东西。这样的课称为平实的课。要淡化公开课,多上研讨课。不管谁在听课,教师都要做到旁若无人,心中只有学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