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电站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效果分析评价

水电站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效果分析评价

水电站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效果分析评价
水电站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效果分析评价

水电站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效果分析评价

摘要:本文介绍了水电站工程的自然地理特点,分析了水电站工程的水土保持监测范围及施工过程中水土流失的特点,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工程防治措施,评价了各项措施的总体效果。结果表明,该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效果良好,达到目标值。可为同类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预测和水土保持防治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水电站工程;监测;分析评价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是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占用或扰动地表,使得影响水土流失的因子发生变化,加剧水土流失的成因、数量、强度、影响范围、危害及水土流失防治效果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1]。通过监测及时掌握建设及生产过程中的水土流失,对于协助建设单位落实水土保持方案、优化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及时准确掌握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状况和防治效果,促进项目区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和及时恢复等具有重要意义[2]。

1 项目及项目区概况

甘肃省碌曲县洮河多松多水电站工程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双岔乡多

松多村附近的洮河干流上,电站为低坝无调节引水式电站,电站厂房距碌曲县城约60km。本工程建设规模为:电站枢纽正常挡水位2915m,装机容量21MW,多年平均发电量91 06万KW.H ,利用小时数4336h,工程属Ⅳ等小(Ⅰ)型工程。

多松多水电站工程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西秦岭山地,工程区呈侵蚀、剥蚀褶皱山地区河谷地貌景观。该项目区地处内陆高原,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具有冬春季长、夏秋季短、气温日差较大的特点。工程区年平均降水量558.1mm,多年平均气温2.0℃。

项目区属于省级水土保持重点预防保护区。项目区水土流失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

2 工程建设期水土流失的特点

2.1 施工准备期

在施工准备期,主要是三通一平工作,以及进行部分挖方及填方工作,在原地貌土地的扰动和土方的流转过程中,造成原有的地面覆盖物或地表结皮被清除,大面积的土地将完全暴露在外,土体疏松,可能导致裸露地面的水土流失。

2.2 土建施工期

在土建施工阶段,主要是进行基坑开挖、桩基工程及建(构)筑物的建设,施工材料运输、土石方外运和回填量均很大,堆置的松散土体较多,在土石方流转过程中,极易产生弃土弃渣流失。

3 监测范围

本项目建设区面积29.19hm2,具体包括:枢纽区、引水系统、厂房区、库区淹没区、料场、弃渣场、施工道路、枢纽及厂房施工区等工程的永久用地和临时用地。

4 水土保持监测结果

4.1 水土流失量的监测

【精品文档】

水土流失量的监测主要通过不同侵蚀单元的原地貌与扰动地表在监测期内土壤侵

蚀厚度的测量、调查,分别推算其土壤侵蚀模数,由此计算工程建设产生的新增土壤流失量。

4.1.1 原地貌侵蚀模数

项目区水土流失类型以水蚀为主。根据《甘肃省水土保持区划》及碌曲水文站的观测资料,项目区土壤侵蚀强度为轻度,土壤侵蚀模数背景值为1100t/km2?a。

4.1.2 地表扰动侵蚀模数

水土保持监测人员在各施工扰动区布设了简易水土流失观测场,对各监测点的数据进行了采集、整理与分析,监测结果表明:面蚀比较明显,侵蚀厚度最大达到0.8mm,最小0.1mm,但无明显沟蚀,根据扰动地表监测点数据,得出扰动地表平均土壤侵蚀模数4 500t/km2?a。

4.1.3 不同防治措施侵蚀模数

根据同类项目《甘肃省碌曲县洮河阿拉山水电站工程监测总结报告》监测成果类比确定,扰动地表在防治措施逐步实施完毕后初步发挥效益时的土壤侵蚀模数为610t/km2?a。

4.2 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监测结果

分析保持实施后的3个侵蚀单元上扰动土地整治率。该工程防治责任范围内扰动土地面积29.19hm2,水土流失治理面积为5.80hm2,硬化面积为3.34hm2,扰动土地整治达99.46%(目标值95%)。

水土流失总治理度:经监测,该工程防治责任范围内水土流失面积5.85hm2,目前完成水土流失治理措施达标面积5.80hm2,水土流失总治理度为99.15%(目标值9 0%)。

拦渣率。本工程建设期内土方回填后多余部分运至道路区铺筑道路,其他建设过程中开挖的土石方经合理调配利用后挖填基本平衡,再无永久弃土弃渣。根据现场调查,本工程施工过程中土方调运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造成一定的流失,因此,确定本项目拦渣率可达到98%(目标值95%)。

土壤流失控制比。根据前面采取防治措施后土壤侵蚀模数分析计算结果,采取各类水土保持防护措施后项目区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610t/km2.a,则土壤流失控制比为0.82(小于1)。

林草植被恢复率与林草覆盖率。植物措施总面积5.80hm2,扰动土地面积29.19 hm2,项目区可恢复植被面积为5.85hm2,因此植被恢复率为99.15%(目标值97%),植被覆盖率63.11%(目标值25%)。

从以上可知,该工程扰动土地整治率、水土流失总治理度、拦渣率、土壤流失控制比、林草覆盖率、林草植被恢复率6项指标均达到了防治目标要求。

4.3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监测结果

已完成的水土保持防护措施有:土地整治面积5.8m2,排水沟长770m,干砌石护坡长1764m;植物措施面积为5.80hm2,其中厂房区绿化面积1.20hm2,厂房施工区绿化面积0.60hm2;枢纽区土坝后渣场绿化面积1.77hm2;道路回填弃渣场绿化2.1

2

水土保持竣工验收资料清单

水土保持竣工验收资料 清单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1、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或项目初步设计报告书)及相应的批复文件; 2、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批稿)及相应的批复文件; 3、项目规划意见书、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等文件; 4、水土保持施工总结报告(含各阶段的验收资料); 5、水土保持监理报告; 6、水土保持监测报告; 7、水土保持工程竣工决算报告; 8、施工总平图?CAD,设计变更、施工时序及堆土位置、堆土量说明; 9、土石方量及调配情况; 10、竣工图纸CAD、绿化景观工程施工设计资料及工程量(excel表格、透水铺装、停车场铺装、景观绿化等CAD图及效果图); 11、土建工程(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工程量及投资结算工程完工后的总投资及水土保持工程专项投资投资明细(excel表格),水土保持工程专项投资分别列出工程措施(如表土剥离、表土回填、土地整治、排水沟、挡渣墙、护坡等)、植物措施(如栽植乔灌木、播撒草籽等)、临时措施(如临时拦挡、临时覆盖、临时排水沟等)的工程量及对应的投资; 12、实际占地、实际防治责任范围; 13、工程实际工期(实际开完工时间)及水土保持工程施工进度安排; 14、项目区及周边照片(施工前期和施工期)施工中关于水保的一些图片;? 15、相关单位名称及委托时间(监理单位、监测单位、施工单位、主体设计单位、质量监督单位); 16、工程建设大事记(主要涵盖前期进展、基坑开挖、土方回填、主体完工、室外施工、绿化施工、接受的监督检查等时间点); 17、图件: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工程竣工图、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总体布置图、排水措施典型设计图、拦挡工程典型设计图、植物绿化布设图(CAD 图); 16、其他资料:水土保持补偿费缴纳凭证复印件、拆迁移民安置情况。

水土保持监测报告

安福县安平水电站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报告 建设单位:安福县安平实业开发有限公司监测单位:吉安市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 二O一八年十月

安福县安平水电站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报告 批 准:王晓华 核 定:曾红鹰 审 查:陈巧云 校 核:刘澄宇 项目负责:刘女英 编制人员:刘女英 沈彦晨 建设单位:安福县安平实业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吉安市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 二O一八年十月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特性表 项目名称 安福县安平水电站水土保持监测报告 建设地点 江西省安福县 工程等级 小(一)型水电 所在流域 赣江流域 工程总投资 2103.99万元 工程总工期 2007年21月至2010年元月 项目概况 安平水电站总装机容量3*630KW,水库正常高水位80.5m,正常高水位以下库容为53.8万m 3 。安平电站枢纽工程主要建筑物有:翻 板闸坝、冲砂闸、引水渠、发电厂房、升压站等。安平水电站总投资2103.99万元,其中土建投资747.59万元。工程于2007年12开工建设,2009年3月完成土建工程,2010年元月正式发电。 责任范围面积 50.61hm2 损坏水保设施面积 8.81hm2 项目建设区 8.81hm2 扰动地表面积 8.81hm2 直接影响区 41.8hm2 水土流失预测总量 2946.87t 减少水土流失总量 2693.65t 地貌类型 丘陵地貌 国家或省级防治区类型 不属于国家级和省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及重点预防区 水土保持监测主要技术指标 监测单位全称 吉安市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 监测指标 监测方法(设施) 监测指标 监测方法(设施) 1、原地貌水保状况 调查监测 5、水保工程及效果调查、定位观测 2、防治责任范围 GPS、直尺等测量 6、降雨状况 调查监测 3、水土流失量 定位观测 7、大风状况 调查监测 监测内容 4、扰动面积 GPS、直尺等测量 其它指标 调查监测 分类分级指标 目标 值(%)达到 值(%)建设期监测防治面积 扰动土地整治率 90 98.2 水土流失总治理度 82 94.5建设工程占地面积8.81hm2 扰动地表面积 8.81hm2 土壤流失控制比 1.0 1.1 拦渣率 90 97.3永久占地 5.61hm2 采取的水 保措施面积 6.98hm2 林草植被恢复率 92 95.4 临时占地 3.65hm2 可恢绿化面积 6.14hm2 防治效果 林草覆盖率 17 66.5 直接影响区 41.8h m2 林草面积 5.86hm2 水土保持治理达标评 价 本工程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合理,完成了工程设计和水土保持方案所要求的水土流 失的防治任务,水土保持设施工程质量总体合格,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项目区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善。自工程运行以来,未发现重大质量缺陷,水土保持工程运行情况基本良好,达到了防治水土流失的目的,整体上已具备较强的水土保持功能,能够满足国家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的要求。 监测结论 总体结论 效果显著,达到方案设计要求。 主要建议 加强水保措施后期管护,特别是加强植物措施的补植补栽,确保成活,使植物措施充分发挥控制水土流失的作 用。

应知应会-水土保持

水文应知应会水土保持复习大纲 1、水土保持、土壤侵蚀、土壤侵蚀强度、土壤侵蚀程度等概念; 水土保持:水土保持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蓄水保土耕作措施是水土保持的主要措施。《中国水利百科全书水土保持分册》水土保持(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减轻洪水、干旱、风沙灾害,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生态环境,支撑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公益事业。 土壤侵蚀:土壤侵蚀是指土壤及其母质在水力、风力、冻融或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土壤侵蚀强度是指常用单位面积上在一定时间内土壤及其母质被侵蚀的重量,土壤侵蚀强度是根据土壤侵蚀的实际情况,按微度、轻度、中度、强度、极强度、剧烈等分为不同级别。 土壤侵蚀程度:土壤侵蚀程度(degree of soil erosion)是指任何一种土壤侵蚀形式(侵蚀形式主要有水力侵蚀、风力侵蚀、重力侵蚀、混合侵蚀)在特定外营力种类作用和一定环境条件影响下,自其发生开始,截止到目前为止的发展状况。 2、水土保持监测站点类型 按照监测目的和作用,水土保持监测点分为常规监测点和临时监测点。 常规监测点是长期、定点定位的监测点,主要进行水土流失及其影响因子、水土保持措施数量、质量及其效果等监测。山东监测站点为水蚀和风蚀监测,其中水蚀监测点主要有观测场、小流域控制站、坡面径流场。 临时监测点是为某种特定监测任务而设置的监测点,其采样点和采样断面的布设、监测内容与频次应根据监测任务确定。临时监测点应包括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点,崩塌滑坡、泥石流和沙尘暴等监测点,以及其他临时增设的监测点。

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

湖北省远安县杨柳矿区麻坪矿段磷矿详查—勘探坑探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 建设单位:湖北宜安联合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编制单位:湖北友好生态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二零一九年四月

湖北省远安县杨柳矿区麻坪矿段磷矿详查—勘探坑探工程 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责任页 编制单位:湖北友好生态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批准:赵春华高级工程师 审查:龚建华高级工程师 校核:刘华丽工程师 项目负责人:刘华丽工程师 编写人员:王超助理工程师(第三、四章) 李腾飞助理工程师(第一、二章) 张姝玄助理工程师(第五、六、七章) 向翱助理工程师(附件、附图)

目录 1建设项目及项目区概况 (1) 1.1项目概况 (1) 1.2项目区概况 (6) 1.3区域水土流失现状 (12) 1.4水土保持工作情况 (14) 1.5监测工作实施情况 (15) 2监测内容和方法 (23) 2.1监测内容 (23) 2.2监测方法 (26) 3重点对象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30) 3.1防治责任范围监测结果 (30) 3.2建设期扰动土地面积 (31) 3.3土石方监表测结果 (32) 3.4监测土石方平衡情况 (33) 4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监测结果 (34) 4.1工程措施及实施进度 (34) 4.2植物措施及实施进度 (39) 4.3临时措施及实施进度 (41) 5.土壤流失情况监测 (45) 5.1水土流失面积 (45) 5.2土壤流失量 (45) 5.3水土流失危害 (49) 6水土流失防治动态监测结果 (50) 6.1扰动土地整治率 (50) 6.2水土流失总治理度 (50) 6.3拦渣率 (51) 6.4土壤流失控制比 (51) 6.5林草植被恢复率 (52) 6.6林草覆盖率 (53) 6.7运行初期水土保持分析 (53) 7结论 (55)

地表水厂建议书

给水工程设计规模与内容 一﹑取集水工程 根据水源地水文地质条件,取水构筑物采用管井。井群生产井井数按最高日供水量和井群开采状态下每井出水量确定;为安全供水,按规范取生产井数的20%作为备用井。 燕家佐证水源地供水规模5万m3/d,出水量为7920m3/d的水源井6眼(其中生产井5眼,备用井1眼),出水量为4080m3/d的水源井4眼(其中生产井3眼,备用井1眼),总计10眼。 燕家佐证水源地以燕家佐证镇为中心占地约2.5 km2,水源井间距为300~600m;水源井井管直径分别为300mm和426mm。 燕家佐证水源地单井取水量为330m3/h和170m3/h,平均地面高程为56.0m;根据“水文地质勘察报告”和水泵使用年限,动水位埋深取15.0m;清水池最高水位高程58.5m。经计算,井群所需水泵最大扬程34.67m,最小扬程32.07m。选用井用潜水泵。潜水泵选定详见表5-1,潜水泵设计主要参数详见表5-2。 为加强水源井卫生与安全防护,每井均建半地下式深井泵房,共10座。为保证潜水泵正常运行、实现自动控制和维护管理,每台潜水泵的出水管上设有必要数量的阀门和仪表,详见附图水-01。每座深井泵房的建筑面积22.95 m2,总建筑面积229.50m2,总占地0.30ha。 水源地井群系统联络管道,根据供水安全要求进行布置;经水力计算,联络管道管径DN300-600,总长度4927m。 管材选用球墨铸铁管,管道接口采用橡胶圈柔性接口,与阀门等设施连接处采用法兰连接;管道阀门选用蝶阀。水源地联络管道平面布置图详见附图水-04。

表5-1潜水泵选定表 表5-2 潜水泵设计主要参数

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2018)

前言 简述项目情况、水土保持监测过程及成果并附水土保持监测特性表 1 建设项目及水土保持工作概况 1.1 建设项目概况 1.1.1 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地理位置(点型工程介绍到乡级,线性工程应说明起点、走向、途径县级名称)、建设性质(新建或改建)、工程规模与等级、项目组成、投资(概算总投资、土建投资)、建设工期(开工与完工时间、总工期)、占地面积、土石方量(挖方、填方、借方、弃方)等。 1.1.2 项目区概况 简要介绍项目区地形地貌(地形特征、地貌类型)、气象(气候类型、将数量、雨季时段、风速及主导风向、风季时段、冻土深度)、水文(水系、水功能区划)、土壤(土壤类型)、植被(植被类型与林草覆盖率)、容许土壤流失量、侵蚀类型与强度、国家(省级)防治区划等情况。 项目区点型工程按乡(镇)或县级行政区域确定,线型工程按县或地市级行政区域确定。 1.2 水土保持工作情况 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防治水土流失情况,包括建设单位水土保持管理(机构设置及制度建设),“三同时”制度落实,水土保持方案编报,水土保持设计及施工过程中变更、备案,水土保持监测意见的落实情况,监督检查意见落实及重大水土流失危害事件处理情况等。

1.3 监测工作实施情况 1.3.1 监测实施方案执行情况 对照监测实施方案,说明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路线、布局、内容和方法等实施情况。 1.3.2 监测项目部设置 接受委托时间、监测进场及技术交底时间、监测项目部组成及技术人员配备等。 1.3.3 监测点布设 监测点的位置、类型、数量及影像资料等。 1.3.4 监测设施设备 包括固定观测设施的建设情况,监测设备投入使用情况等。 1.3.5 监测技术方法 简要介绍一般监测方法(包括遥感监测、实地测量、地面观测、资料分析等)类型,重点介绍针对工程特点采用的监测方法,如无人机、实时监控等。 1.3.6 监测成果提交情况 包括监测实施方案、记录表、水土保持监测意见、监测季度报告、监测年度报告、监测总结报告等成果的提交时间、对象(建设单位和水行政主管部门)等。

水土保持监测、水土保持监理

1.水土保持监测定义 水土保持监测为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保持水土资源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出发,运用地面监测、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多种信息获取和处理手段,对水土流失的成因、数量、强度、影响范围、危害及其防治效果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是水土流失预防监督和治理工作的基础。 2.水土保持监测目的 (1)为建设单位提供方案实施信息,以便加强管理。 (2)验证防治措施布设的合理性,进一步完善防治措施体系,促进防治措施到位,提高防治效果。 (3)为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执法、水土保持设施专项验收提供依据。 (4)为同类项目水土流失预测和布设防治措施体系提供借鉴资料。 (5)为研究不同类型项目的水土流失规律、防治技术提供基础。 (6)及时发现重大水土流失危害隐患,以便采取有效地防治措施。 3 监测内容 3.1 监测内容 水土保持监测应在建设前、建设期和自然恢复期对水土保持措施的完好性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巡查、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项目建设区监测应包括项目区土壤侵蚀背景值的监测、项目区水土流失因子监测、项目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变化调查、项目区水土流失动态状况监测(包括危害性监测)、水土保持防治实施效果监测以及水土流失6项防治目标监测等几个方面。监测到的成果能够充分反映本建设项目在生产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效果。 3.1.1 项目区水土流失因子监测及水土保持生态调查 (1) 针对影响项目区土壤侵蚀的地形地貌、土壤植被以及气候因子等自然因素在建设前后的变化情况进行调查。主要包括植被类型、植被覆盖度、关键地貌部位的坡度坡长地形的变化情况;土壤的侵蚀特性(如表层土厚度、质地与机械组成、

水土保持自查报告

XX工程水土保持工作自查报告 一、主体工程进展情况 二、水土保持工作开展情况 (一)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及变更情况 《XX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已按要求报送至山东省水利厅,山东省水利厅于XXXX年XX月XX日进行了批复;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目前无变更。 (二)水土保持后续设计编报及设计变更报批情况 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目前无后续设计。 (三)水土保持组织管理 为在XX项目建设中认真贯彻水土保持的法律法规,落实水土保持责任制,规范各参建单位及相关人员的生产和管理行为,满足项目水土保持要求,公司成立了XX有限公司水土保持领导小组。并下发了《XX项目水土保持管理办法》,规范XX段项目建设期内水土保持管理工作,保证项目水土保持管理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实现了水土保持管理的阶段性目标。 (四)水土保持措施实施 (1)线路工程区(路基、桥梁、交叉工程区):临时措施方面大部分已按照原方案设计落实完毕。方案设计的工程措施如水保工程预制件预制已开始,边坡防护、排水沟、泄水槽等工程施工开始进行。绿化工程也开始准备。

(2)施工便道区:临时措施已按照原方案设计落实完毕。便道恢 复工作因施工还未实施。 (3)施工生产生活区:临时措施方面已按照原方案设计落实完毕。工程措施方面方案设计的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因未到该部分内容施 工阶段还未实施。 (五)取、弃土场防护情况 本项目采用地方供土,设计无取、弃土场 (六)水土保持监理、监测工作开展 (1)本项目水土保持监理单位为山东龙信达咨询监理有限公司,监理机构依据监理合同、设计文件和图纸、施工验收规范等对建设单位认真履行监理职责,对施工单位严格要求。本着独立、科学、公正的工作态度在委托授权范围内开展工作。项目监理机构对工程质量、进度、投资实施了有效控制;制定了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监理规划和监理细则;工作中重程序,讲原则,遵守监理工程师职业道德、科学、客观、公正地开展工作。 (2)本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单位为山东景环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监测单位按照监测服务合同约定组建了水土保持监测项目部,编制了水土保持实施方案,按照监测频次定期,依据天气及现场实际情况不定期多次对全线进行实地调查监测,收集了影像资料,对现场情况做了监测记录,并按要求上报《XX段工程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意见书》 多期以及季度、年度《XX段工程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报告》 (七)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情况 本项目目前未进行自主验收。

水保监测实施方案最新版

承张高速公路承德至承张界(大滩)段水土保持监测实施方案 建设单位:河北承德承张高速公路管理处 编制单位:江河水利水电咨询中心

目录 1综合说明 (1) 1.1监测任务缘由及实施组织 (1) 1.2项目概况 (1) 1.2.1项目建设意义 (1) 1.2.2工程规模与特性 (2) 1.3项目区概况及水土保持背景状况 (5) 1.4监测范围和监测分区 (7) 2建设项目及项目区概况 (7) 2.1项目概况 (7) 2.1.1工程规模与特性 (7) 2.1.2工程组成 (12) 2.1.3工程占地 (23) 2.1.4土石方平衡 (25) 2.1.5施工工艺与进度 (25) 2.2项目区概况 (28) 2.2.1自然概况 (28) 2.2.2社会经济概况 (32) 2.3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 (35) 2.3.1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 (35) 2.3.2项目区水土流失防治概况 (35) 2.3.3连接线原有公路水土保持工作开展情况 (37) 2.3.4同类项目水土流失防治经验 (37) 2.4水土流失防治布局 (40) 2.4.1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分区 (40) 2.4.2防治目标 (44) 2.4.3水土保持措施体系 (45) 3水土保持监测 (46) 3.1监测依据 (46) 3.2监测目的 (46) 3.3监测原则 (46) 3.4监测范围和监测分区 (47) 3.5监测方法 (48) 3.6监测时段及频次 (48) 3.6.1监测时段 (48)

3.6.2监测频次 (49) 3.7监测内容和方案 (49) 3.7.1监测内容 (49) 3.7.2水土保持监测设计 (51) 3.7.3监测设施及设备 (51) 3.8监测制度 (53) 4监测内容和方法 (55) 4.1监测内容 (55) 4.1.1本底值监测 (55) 4.1.2施工期(含施工准备期) (55) 4.1.3试运行初期 (56) 4.2监测指标及方法 (57) 4.2.1监测指标 (57) 4.2.2监测方法 (58) 4.3监测设施、设备 (62) 5预期成果及其形式 (64) 5.1数据记录 (64) 5.2水土保持监测报告 (64) 5.3附件 (64) 6监测工作组织与质量保证体系 (65) 6.1监测人员组成 (65) 6.2监测质量控制体系 (65)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

重庆曼哈顿城房地产开发项目一期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重庆曼哈顿城房地产开发项目一期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送审稿) 建设单位:重庆两江房地产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重庆德和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2008年9月

重庆曼哈顿城房地产开发项目一期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报批稿) 批准: 核定: 审查: 校核: 编写: 参加工作主要人员:

重庆曼哈顿城房地产开发项目一期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

前言 重庆市巴南区位于长江中上游结合部,地处四川盆地东部边缘,属重庆主城核心九区之一,东与涪陵、南川接壤,南与綦江相连,西与江津、九龙坡、大渡口毗邻,北与南岸、江北、渝北、长寿交界。具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和良好的区位优势。 重庆曼哈顿城房地产开发项目一期位于巴南区李九路组团地块,东临渝南大道,南接红光大道,北侧为李九路,西面为李家沱正街。交通条件良好,区位优势明显。 工程所在地属低山-丘陵地貌区,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通告》(渝府发[1999]8号)、《重庆市水土流失公告》(2006年6月),项目区所在的巴南区属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其平均土壤侵蚀模数3366.84t/(km2·a)。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重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本工程需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2008年8月,重庆两江房地产有限公司委托我单位承担《重庆曼哈顿城房地产开发项目一期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编制工作。 接受任务后,我单位收集了工程地区的自然、社会经济、环境及水土流失方面的基础资料,并对项目占地区及直接影响区内的水土流失现状作了详尽的调查工作。结合工程地区自然、社会环境现状与规划及工程建设特点,在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内划分不同区域,分别进行水土流失预测,并采取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的办法,

关于印发《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设计与实施计划编制提纲(试行)》的函

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文件 水保监…2006?16号 关于印发《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设计与实施计划编制提纲(试行)》的函 各流域机构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土保持监测总站,各水土保持监测分站,各水土保持监测资格证书持证单位: 为了规范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保证监测成果质量,促进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健康发展,我中心组织编制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设计与实施计划编制提纲(试行)》(见附件)。现印发你们,请在工作中参照使用,并及时反馈意见和建议。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设计与实施计划》是由承担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单位,根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用于规范和指导监测技术人员开展项目监测活动的技术文件,其重点是:依据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及其批复文件,经过一定深度的现场查勘和调查,针对项目的具体特点,对水土保

持监测的内容、时段、监测点布设、主要观测指标及其方法与频率、监测工作组织管理、实施进度和预期主要成果等进行设计。该文件可作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技术服务合同的技术条款或附件,使监测工作有章可循、监测工作进度与监测成果质量得到保证。 附件: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设计与实施计划编制提纲 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 二○○六年七月六日 主题词:水土保持监测设计实施计划提纲 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 2006年7月6日印发

附件: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设计 与实施计划编制提纲 第一章综合说明 简要说明开发建设项目概况及建设意义、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其水土保持背景状况、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情况、监测任务缘由及其实施组织等。 第二章编制依据 包括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技术标准、应用的主要技术资料和监测技术服务合同等。 第三章建设项目及项目区概况 1、开发建设项目的概况。重点介绍与水土保持相关的生产组织与施工工艺,突出选址(选线)、施工场地布置、取料、弃渣、土地扰动、挖填土(石)方及其流向等方面的情况。 2、项目区自然和社会经济概况。自然概况重点介绍项目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地面组成物质(或土壤)、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工作状况等。社会经济概况主要介绍项目所在(经)县(区)的人口、人均收入、人均耕地和产业结构等情况。 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主要包括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预测的水土流失重点区域、工程征占地(行政隶属、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实施细则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实施细则

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

内容提要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实施细则》是由承担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单位,根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用于规范监测活动的技术文件。为了指导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保证监测工作质量,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编制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实施细则技术指南》,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法律法规依据,规范性文件依据,技术标准依据,技术文件与相关文件依据,以及水土保持监测技术服务合同等编制依据。(2)项目建设规模、工程布局、水土保持防治责任范围、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布局以及水土保持防治目标等概况。 (3)项目区水土保持影响因素、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状况。 (4)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目标、原则。 (5)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的内容及其指标、方法、监测样点布设和设施设备等。 (6)监测工作组织、监测数据与成果质量保证制度等组织管理。(7)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预期成果及其形式。 (8)有关内容的说明。

目录 1总则 (3) 2编制依据 (4) 2.1法律法规 (4) 2.2规范性文件 (4) 2.3技术标准依据 (4) 2.4技术资料及其批复文件 (5) 2.5技术合同 (5) 3建设项目概况 (6) 3.1开发建设项目概况 (6) 3.2项目建设规模与工艺流程 (6) 3.3水土保持防治责任范围 (6) 4 项目区水土保持状况 (7) 4.1水土保持影响因素概况 (7) 4.2社会经济概况 (8) 4.3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状况 (8) 5 水土保持监测目标和原则 (10) 5.1监测目标 (10) 5.2监测原则 (11) 6监测内容和方法 (12) 6.1监测内容 (12) 6.2监测方法 (15) 7组织管理 (18) 8预期成果及其形式 (19)

水土保持监测常识

水土保持监测常识 1 (水土保持监测)是指对水土流失发生、发展、危害及水土保持效益进行长期的调查、观测和分析的工作。 2 水土保持监测是(把脉山河)的基本国情调查。 3 水土保持监测点的布设可分为(常规监测点)和(临时监测点)。 4 水土保持监测时段一般通常分为(建设期)和(运行初期)。 5 水土保持监测成果应报(上一级监测网络统一管理)。 6(水土保持监测预报)是国家生态建设宏观决策的基本依据,是水土保持事业的重要组成,是提高水土保持现代化水平的关键基础。 7 (水土保持监测费)就是对某区域进行水土流失监测所需要的费用。 8 对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监测费据监测内容及工作量定,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对主体工程具备水土保持功能工程按其投资的(0.2%)计算,二是对水保方案新增措施按其一至三部分投资的(1%—1.5%)计算。 9 制定S L 277-2002《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的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和水利部第12号令(《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 10 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共(七章)内容分别是1> 总则

2> 监测站网 3> 监测项目与监测方法 4> 遥感监测 5> 地面观测 6> 调查 7>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 11 沿坡面向下运动的水流称为(坡面径流)。 12 坡面径流包括(地表径流)和(壤中流)。 13 坡面径流小区是1877年由德国土壤学家(沃伦)设计的,用于观测和研究森林植被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14 (径流小区)是观测坡面水土流失量的常用方法。 15 利用径流小区观测坡面的水土流失量,是将在微小面积测定的结果扩展到整个坡面,属于(尺度扩展)。 16 石油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通常采用的监测方法有(调查监测、地面定点观测与巡查监测) 17 监测资料实行报送制度分为(季报)和(年报)每季度末当月的(20号),对本季度监测情况进行汇总上报,年报时间为当年(12月25号)。 18 植被是覆盖地表的(植物群落)的总称,有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之称,也可分为(林草植被)和(作物植被)。 19 郁闭度等于(有林冠覆盖的点数)/(布点总数)×100%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单位水平评价管理办法(试行)

附件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单位水平评价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为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单位水平评价工作,保证监测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取消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单位资质认定行政审批事项相关工作的通知》(办水保函〔2014〕611号)和《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章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从事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单位,应按照本办法的规定申请进行水平评价。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对符合现行法律法规、政策和本办法规定的申请单位颁发《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单位水平评价证书》(以下简称“水平评价证书”)。持证单位应在水平评价证书规定的范围内开展工作。 第三条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单位水平评价工作坚持科学、公开、公正、公平,从业单位自愿申请的原则。 第四条水平评价证书分为甲级、乙级两个等级。 取得甲级水平评价证书的单位,可以承担各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水土保持方案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取得乙级水平评价证书的单位,可以承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水土保持方案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第五条从事监测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并接受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培训,且每4年内至少参加1次知识更新培训。 第六条中国水土保持学会负责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单位水平

评价工作,包括水平评价证书的申请、延续、变更、颁发等管理工作。 省级水土保持学会受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委托,承担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平评价证书申请、延续材料的接收、转报及相关工作。尚未成立省级水土保持学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其水平评价证书管理的相关工作由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承担。 第七条水平评价证书的颁发、延续、取消等文件经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水平评价证书管理部门审查,学会理事长签发。 第八条水平评价证书实行总量控制、集中受理、动态管理。集中受理时间提前1个月公告。 第九条水平评价证书的颁发、延续和取消等应当征求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第十条申请甲级水平评价证书的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独立企业法人或者事业单位法人资格,具有固定工作场所、组织机构健全、组织章程和管理制度完善; (二)注册资金不少于500万元或者固定资产不少于1000万元; (三)具有水土保持监测相关专业学历、技术职称和从业经历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20人。其中,具有水土保持专业学历的不少于6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不少于6人,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不少于10人,参与过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设计、监测、监理、验收评估、规划编制或者科学研究工作的不少于6人。以上人员不得同时在其他持证单位从业; (四)技术负责人具有水土保持监测相关专业的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从事水土保持工作5年以上;

xxxxx工程水土保持报告

xxxxxxxxxxxxxxx工程 水土保持监理工作报告 xxxxxxxxx监理有限公司 二Oxxx年xxx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编制主要依据及规范、标准 三、水土流失情况 四、防治责任范围 五、主体工程设计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 六、植物措施 七、监理单位的控制体系 八、附语 九、主要经验及存在问题

xxxxxxxxxxxxxxx工程 水土保持监理工作报告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位于xxx新城,其范围东靠xx公路,西侧为私营工业城,北起xx,南至xx江,根据规划,xx江以南、xx河以西由于地势低洼地区属于围圩电排区,区域内部水系属平原河网,与xx江、xx江间设有节制闸控制,主要河道有xx河xxx河、xx河等,这些河道既承着平原排涝的任务,又是农田灌溉的主要水源。新城一期提出了以四周道路为堤,内部河道与外界河网交接处设置节制闸,洪水期间,闸门关闭,区块内部形成防洪排涝封闭体系,区内涝水主要经内部河网及中心湖调蓄后由泵站“强排”至xxxxxxxxx 。为提升xxxxxxxxx 排涝能力对其进行河道整治。 江北区xxxxxxxxx xxxxxxxxx 整治工程整治范围为北起x江,南至xx桥,总长4010米,河道控制宽度为25米,河底控制高程 -1.37m~-1.87m,其中xx村的xx家(长540米)、xxx村(长180米)段河道进行规划红线控制,目前以现状宽度实施临时护岸,xxx 家村河面最小宽度14米,xx家河面最小宽度18米,该段河道河底高程按-1.0 m控制。改建xxx闸,设计总净宽3×5米,闸底高程-1.37 m;河道沿线配套防汛道路2.611KM,位于xxxxxxxxx 右岸,道路总宽3米,局部地段6米,采用泥结碎石路面;新建跨xxxxxxxxx 支河桥梁3座,沿河道两侧种植绿化。本期为一期工程范围为xx (K1+320)至半xx桥,河道中心线长2690米,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分为三个部分;1、河道部分,包括河道疏浚拓宽、堤岸防护、防汛道路及零星工程配套工程;2、桥梁部分,包括新建3座跨支河桥梁,修缮跨河桥梁4座;3、绿化部分,沿河绿化。工程总投资15450万元,其中土建投资约xx万元,本期工程投资为xxx万元,本工程为20xx年xx月xx日正式开工,计划工期为xx天。 二、编制主要依据及规范、标准 作为工程质量评定依据和标准的主要规范、规程有: (1)《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发[2003]38 号文);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实施方案

附件: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设计 与实施计划编制提纲 第一章综合说明 简要说明开发建设项目概况及建设意义、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其水土保持背景状况、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情况、监测任务缘由及其实施组织等。 第二章编制依据 包括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技术标准、应用的主要技术资料和监测技术服务合同等。 第三章建设项目及项目区概况 1、开发建设项目的概况。重点介绍与水土保持相关的生产组织与施工工艺,突出选址(选线)、施工场地布置、取料、弃渣、土地扰动、挖填土(石)方及其流向等方面的情况。 2、项目区自然和社会经济概况。自然概况重点介绍项目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地面组成物质(或土壤)、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工作状况等。社会经济概况主要介绍项目所在(经)县(区)的人口、人均收入、人均耕地和产业结构等情况。 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主要包括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预测的水土流失重点区域、工程征占地(行政隶属、

性质和利用类型)、防治目标、措施布局、主要工程量和实施进度安排等。第四章水土保持监测布局 1、监测原则与目标。根据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和项目实际情况,确定监测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2、监测范围及其分区。根据《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 )的规定,结合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分析确定监测范围及其分区。 3、监测点布设。根据确定的监测范围及其分区,分析确定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措施监测的重点地段和重点对象,提出监测点布局。监测点可以根据监测目的、指标的不同,分为观测样点和调查样点。观测样点要有设施设备的配置设计,调查样点要求设立标志,根据监测指标采用相应监测仪器或设备进行量测以获取数据。 4、监测时段和工作进度。根据主体工程施工计划和水土保持工程的要求,确定监测时段及工作进度。一般情况下,监测时段包括项目施工准备期之前、施工期(含施工准备期)、水土保持措施运行初期(或林草植被恢复期)等各个阶段。 第五章监测内容和方法 1、监测内容。根据工程项目的生产组织和施工工艺特点,分析确定项目施工准备期之前、施工期(含施工准备期)、水土保持措施运行初期(或林草植被恢复期)等各个阶段的主要监测内容。 在施工准备期之前,主要是对监测范围的地形地貌、地面组成物质、植被、水文气象、土地利用现状、水土保持措施与质量、水土流失状况等基本

水土保持监测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简介 ?一、定义 ?水土保持监测是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对水土流失的成因、数量、强度、影响范围、 危害及其防治成效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是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综合治理、生态修复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为国家生态建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李智广) ?近年来随着水土保持工作的蓬勃发展,对监测工作提出了加快发展的要求。 二、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必要性及意义 (1)水土保持监测是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基础和手段。 (2)水土保持监测是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的重要基础。 (3)水土保持监测是国家保护水土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4)水土保持监测是社会公众了解、参与水土保持的重要基础。 三、水土保持监测机构与站点 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各级政府批准成立的水土保持监测机构,即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流域监测中心站、省级监测总站、重点防治地区监测分站和监测站;二是根据监测任务需要,经科学论证,在全国各地设立的水土保持监测站点,包括为国家提供基础数据的监测点、水土流失抽样调查点、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监测点等,大中型生产建设项目的监测点也属于站点之一。 四、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 (一)开展水土保持监测是生产建设单位的法定义务 (二)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的意义 (三)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是法制化、规范化管理的要求 (四)生产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应按国家、部有关规定执行 五、生产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资质管理制度 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应具备水土保持监测资质。水利部于2003年制定了水土保持监测资质管理办法,2004年《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令第412号)将水土保持监测单位资质颁发确立为国家行政许可事项,2012年11月17日,水利部发布第45号令《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资质管理办法》。规定了承担水土保持监测的机构应具有开展监测工作的基本条件:一是要有独立法人资格和固定的工作场所;二是要具有健全的技术、质量和财务管理制度;三是要具有水土保持及相关专业的高中级技术人员,且须经过专门培训,取得上岗证书;四是要具有现场监测、观测、量测、分析与计算的

申请水土保持监测单位水平评价证书常见问题解答(随时更新)

申请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单位水平评价 常见问题“问与答” 1、问:错过了申请的截止日期,是否可以补交材料? 答:不可以,电子版材料在申请截止日期24点前收到为准,纸质版材料以当地邮戳或快递收件时间为准,逾期不予受理。 2、问:提交了申请材料,想补充材料或更换材料是否可以? 答:材料一旦提交到中国水土保持学会,为了公平,任何单位都不允许再补充材料或更换材料。 3、问:为了装订漂亮,想在申请书上另加一个封面,可以吗? 答:另加封面可以,但为了分类方便,一定要把封面的内容打印在其上。 4、问:质量保证体系证书是必须的吗? 答:对于已有证书的单位这个是必须的,鉴于新申请时间上的问题,本次新申请的单位如果来不及办理质量管理认证证书的,可以提供质量管理制度一类的材料;乙级升甲级的这个必须有,不然达不到甲级的条件。 5、问:监测设备都需要哪些? 答:根据各单位需要提供,并不是列表中的所有。 6、问:技术负责人必须具有5年以上从事水土保持工作的经历的证明材 料有何要求? 答:只要提供5年前的1份证明材料即可,证明材料可以是水土保持

相关研究论文,也可以是各种项目的报告,包括水土保持研究项目、水土保持生态项目和生产建设项目。 7、问:技术人员总人数越多越好吗? 答:在满足人员基本要求的情况下,建议多报,万一其中有部分人员不能满足要求而被剔除后,因基本条件中技术人员总数不足而失去机会。 8、问:技术人员专业要求、职称要求和从业经历要求都必须满足吗? 答:技术人员必须具有水土保持及相关专业的学历,或职称,或从业经历。从业经历要求见下一条。 9、问:非水土保持及相关专业毕业,具有水土保持相关工作经历,需要 提供什么材料才可作为技术人员上报? 答:非水土保持及相关专业毕业,有5年及以上水土保持相关工作经历,且曾参加过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监测或技术评估培训的人员,提供证明材料后可作为技术人员计入。有5年及以上水土保持相关工作经历,只要提供5年前的1份证明材料即可,证明材料可以是水土保持相关研究论文,也可以是各种项目的报告,包括水土保持研究项目、水土保持生态项目和生产建设项目。 10、问:技术人员参加过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设计、监测、监理、验收评 估、规划编制或者科学研究的证明材料有时间限制吗? 答:没有时间限制,只要有就可以,业绩证明也可以是以前其他单位的工作业绩,业绩证明也要求报告封面有监测单位和建设单位公章,责任页有名字。

水保设施验收意见书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 验收鉴定书 项目名称 xxxxxx 公司项目编号 01 建设地点 xxxxxx地点 验收单位. xxxxxx公司 2018年 11 月 15 日

xxxxx公司 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意见 (一)项目概况 (1)建设地点 (2)主要水土保持措施 工程措施 植物措施 (3)防治目标 (4)建设内容 (二)水土保持方案批复情况 项目建设总体意见 同时要求建设单位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三)水土保持初步设计或施工图设计情况 (四)水土保持设施完成情况情况和主要结论 工程措施 排水沟 沉砂池 硬化道路

植物措施 水土保持补偿费 (五)验收结论 (1)扰动土地整治率 (2)水土流失总治理度 (3)土壤流失控制比 (4)拦渣率 (5)林草植被恢复率 (6)林草植被覆盖率 (六)后续管理要求 (1)水土保持工程管护 (2)水土保持工程管护办法 附件: 1、xxxxx县水土保持局关于xxxxx公司水土保持方案的批复; 2、xxxxx县水土保持局监督检查文件; 3、水土保持补偿费缴费凭证; 4、主体工程平面图; 5、水土保持措施分布图; 6、水土保持设施验收会议及现场验收图。 会议主题:2018年xxxxx公司水土保持设施验收会议;

主持单位:xxxxx公司; 时间:2018年11月15日; 地点:xxxxx公司; 参加人员及验收组: 建设单位(xxxxx公司 xxxxx人名); 验收报告编制单位(xxxxx公司xxxxx人名);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单位(xxxxx公司 xxxxx人名); 施工单位(xxxxx公司 xxxxx人名); 验收组就xxxxx公司水土保持设施进行现场检查评估,形成如下自主验收意见。 (一)项目概况 (1)建设地点:为xxxxx县中台镇南店子村; (2)主要水土保持措施: 工程措施 排水沟130米(暗渠60米,明渠70米),沉砂池2个8.5立方。旁边公路局挖70米长方形明渠(明渠为公路局建设暗渠宽40公分,明渠宽60公分,沉砂池规格:2.5*1*1,3*1*2)。硬化道路800平米。 植物措施

水土保持监测方案(投标可用)

1水土保持监测布局 1.1监测目标与任务 通过对项目区的水土流失成因、流失量、流失强度、动态变化以及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效益等进行监测,能够及时掌握工程各区水土流失情况和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效果,协助建设单位落实好水土保持方案,加强水土保持设计和施工管理。掌握项目水土流失和防护效果,及时发现隐患,提出对策建议。提供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技术依据和公众监督基础信息,促进项目区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和及时恢复,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造成的水土流失和对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1.2监测范围及分区 1.2.1监测范围 依据《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GB 50433-2018),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应包括项目永久占地、临时占地(含租赁土地)以及其他使用与管辖区域。根据《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等相关文件要求,结合现场监测踏勘结果,确定工程监测范围。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分区详见表2-1。 表2-1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统计表 1.2.2监测分区及水土流失特点 根据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水土保持防治分区,结合工程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特点,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范围划分。工程水土保持监测分区情况见表2-2。 表1-1工程水土保持监测分区及水土流失特点

1.3监测重点及布局 1.3.1水土保持监测布局及其实施组织情况 如我公司承担了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任务,在接受任务后我公司将组织技术人员成立监测小组对现场进行了踏勘和资料的收集与分析,然后根据有关规定和项目的实际情况,编写完成监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监测实施方案》)。 本监测实施方案首先确定项目的监测范围为防治责任范围,后划分监测分区,最终确定本项目布设的水土保持监测点个数。 根据《水土保持方案》提出的监测时段划分为施工期和自然恢复期。施工期:监测委托后应对各监测点进行一次全面的监测,以了解当前的水土流失状况。施工期间,主体工程建设进度、水土流失影响因子、水土保持植物措施生长情况至少每3个月监测记录1次。如遇台风暴雨等情况应及时加测,台风暴雨过后1周内应完成水土保持设施损毁、水土流失危害等内容监测。水土流失灾害事件发生1周内完成监测。 自然恢复期:①水土流失量监测按水、风蚀季节进行,大风和大雨后要及时加测;②植被生长、成活率、盖度及防治土壤侵蚀效果工程实施后以及恢复一年后各测1次;③工程措施防治效果,在工程实施前后各测1次;④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工程实施前后秋末监测一次;⑤土地整治面积及效果,在工程实施前后各测一次。 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水土流失因子、水土流失状况和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监测工作主要通过调查监测、定位监测、临时监测和巡查的方法获取相关资料,在部分水土流失重点监测区域采用布设简易坡面量测、沉沙池等措施对其水土流失状况进行观测。 项目监测工作结束后将共向业主提交监测实施方案、水土保持监测季度报告、监测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