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2:GPIO实验指导书

实验2:GPIO实验指导书

实验2:GPIO实验指导书
实验2:GPIO实验指导书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实验指导书

黄鹏程、谢勇编写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物联网工程

厦门理工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院(系)

2017 年2 月

实验2:GPIO实验

实验学时:2

实验类型:(演示、验证√、综合、设计研究)

实验要求:(必修√、选修)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LPC1768的Keil 专用工程模板的使用;

2. 能够在EasyARM-1768 开发板上运行第一个程序(无操作系统);

3. 熟悉LPC1700系列CortexM3 微控制器的引脚连接模块的配置;

4. 熟悉LPC1700系列CortexM3 微控制器的GPIO 控制。

二、实验内容

在EasyARM1768开发板的硬件平台上,基于GPIO点灯demo示例并参考教材P57GPIO循环灯实例,结合流水灯模块和按键模块,实现流水灯显示实验。要求实现三种方式的流水灯实现,并且通过三个按键实现三种不同方式的切换。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

GPIO是嵌入式控制器上一个很常见但又应用广泛的功能模块,它也是学习嵌入式控制器时必须要学习的第一个实验。学习GPIO的使用牵连到引脚连接模块的配置,故本实验需要同学掌握LPC1768微控制器引脚连接模块的配置和GPIO的控制。

1.引脚连接模块

引脚连接模块主要用于控制器引脚的功能选择以及模块配置,主要设计两个寄存器:PINSELx和PINMODEx。其中PINSEL寄存器用于引脚功能选择(一般是四选一),PINMODE用于设置引脚的上拉下拉情况。如下图所示。

如何设置PINSEL寄存器:

注:一个引脚需要寄存器中的2位才能实现功能选择,同时引脚的功能默认值是00,即为GPIO。

2.GPIO模块

GPIO是通用型输入/输出(General Purpose I/O)的简称,主要用于工业现场需要用到数字量输入/输出的场合,例如:继电器、LED、蜂鸣器等的控制;传感器状态、高低电平等信息的输入等。

GPIO输入输出的相关控制寄存器,有控制方向的FIOxDIR寄存器,有配置输出高电平的FIOxSET寄存器,有配置输出低电平的FIOxCLR寄存器,有反映微

控制器引脚状态的FIOxPIN寄存器,如下图所示:

值得一提的是:有别于PINSELx寄存器的2位控制一个引脚,GPIO的相关寄存器均为一个位对应一个引脚。如下图所示:

四、实验组织运行要求

老师集中讲解+学生自主动手实验

五、实验条件

?PC机一台;

?EasyARM-1768实验开发平台一套。

六、实验步骤

第一次实验,各位同学可以通过自底向上的方式完成本实验,即对各个功能模块,可先实现一些小小的模块测试实验,待各个模块均会使用之后,把这些模块整合起来,实现本GPIO实验的要求。若一次性就把所有功能模块的代码都写好,在调试,会增加调试的难度。推荐实验顺序:

1.熟悉点灯的demo程序,并烧写测试;

2.在点灯实验的基础上实现三种流水灯显示方式;

3.熟悉按键模块的使用,编写小程序,测试按键模块的功能;

4.整合实现,实现三个按键切换三种流水灯的实验效果。

本实验没有统一的实验步骤,请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验情况设计实验步骤。

七、思考题

八、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请按照厦门理工学院标准的实验报告格式编写。

九、其它说明

控制工程基础实验指导书(答案) 2..

实验二二阶系统的瞬态响应分析 一、实验目的 1、熟悉二阶模拟系统的组成。 2、研究二阶系统分别工作在ξ=1,0<ξ<1,和ξ> 1三种状态下的单 位阶跃响应。 3、分析增益K对二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的超调量σP、峰值时间tp和调 整时间ts。 4、研究系统在不同K值时对斜坡输入的稳态跟踪误差。 5、学会使用Matlab软件来仿真二阶系统,并观察结果。 二、实验仪器 1、控制理论电子模拟实验箱一台; 2、超低频慢扫描数字存储示波器一台; 3、数字万用表一只; 4、各种长度联接导线。 三、实验原理 图2-1为二阶系统的原理方框图,图2-2为其模拟电路图,它是由惯性环节、积分环节和反号器组成,图中K=R2/R1,T1=R2C1,T2=R3C2。 图2-1 二阶系统原理框图

图2-1 二阶系统的模拟电路 由图2-2求得二阶系统的闭环传递函 12 22 122112 /() (1)()/O i K TT U S K U S TT S T S K S T S K TT ==++++ :而二阶系统标准传递函数为 (1)(2), 对比式和式得 n ωξ== 12 T 0.2 , T 0.5 , n S S ωξ====若令则。调节开环增益K 值,不仅能改变系统无阻尼自然振荡频率ωn 和ξ的值,可以得到过阻尼(ξ>1)、 临界阻尼(ξ=1)和欠阻尼(ξ<1)三种情况下的阶跃响应曲线。 (1)当K >0.625, 0 < ξ < 1,系统处在欠阻尼状态,它的单位阶跃响应表达式为: 图2-3 0 < ξ < 1时的阶跃响应曲线 (2)当K =0.625时,ξ=1,系统处在临界阻尼状态,它的单位阶跃响应表达式为: 如图2-4为二阶系统工作临界阻尼时的单位响应曲线。 (2) +2+=222n n n S S )S (G ωξω ω1 ()1sin( ) (3) 2-3n t o d d u t t tg ξωωωω--=+=式中图为二阶系统在欠阻尼状态下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e t n o n t t u ωω-+-=)1(1)(

电子线路实验指导书

电子线路实验指导书

————————————————————————————————作者:————————————————————————————————日期:

电子线路实验 指导书 苏州大学 电子信息学院

前言 电子线路实验是电子、电气类专业在电子技术方面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实验教学能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的电子技术理论知识去处理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工程技术人员必须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 本书从工程实用的角度出发,选编18个实验,覆盖了教学基本要求中的主要内容,某些部分作了适当加深加宽。并强调了理论和实际之间存在的差异。通过这些实验学生应逐步掌握下列内容: (1)常用电子电路元件的特性、选用和基本参数测量方法 (2)常用电子仪器设备的使用 (3)常用电子量的测量原理和测量方法 (4)常用电子电路的选型、设计、安装、调试及故障排除方法对同一实验,指导书设计了若干组不同的性能指标。学生应根据指导老师的安排,任选一组参数进行电路设计、安装和调试。

实验须知 为保证实验质量,必须在实验的各个环节上做到以下要求: 一、实验前 (1)电路选型:根据电路功能要求和性能指标,结合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查阅有关电子电路资料,确定电路的形式,画出电路原理图,必要时画出实际连线图。 (2)电路设计:根据要求的性能指标,对电路进行理论设计和计算,确定所选用元件的规格、型号和实际数值,列写元件清单,并把他们标注在电路图上。(3)测试方案设计:根据电路的性能指标和测量原理,确定测试方法和步骤,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和设备,并列出仪器设备清单。 二、实验过程 (1)电路安装 按照电路原理图,以有源器件为核心,合理布局,逐级安插元器件并连接走线。要特别注意电源线、地线、信号输入线和输出线的安排,仔细核对元件数值、极性和管脚位置。电路安装完成后,应对照电路原理图,认真检查电路板上的元件连接情况,避免漏接、错接。 (2)通电及直流工作状态检查: 将电源电压调调整到要求值,并按正确的极性接入电路板然后接通直流电源。通电后,首先检查电路板上直流电源电压是否正常。逐级检查有源器件的直流工作点,判断是否在正常范围。如有相应调节元件,应将直流工作点调到要求值。(3)动态调试和性能指标测量: 根据拟定的测试方案,调整信号源的输出波形,将其接入板。逐级检查电路的输出,并记录数据和波形计算电路的性能指标。如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应分析原因,重新调整电路或改进电路。实验过程中,发现电路异常,应立即断开电源,以免损坏元器件及仪器设备。 三、实验后 实验结束后,应及时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整理原始记录数据,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指导书

苯甲酸红外光谱的测绘—溴化钾压片法制样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红外光谱仪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熟悉红外光谱仪的主要应用领域。 3、掌握红外光谱分析时粉末样品的制备及红外透射光谱测试方法。 4、熟悉化合物不同基团的红外吸收频率范围.学会用标准数据库进行图谱检索 及化合物结构鉴定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 红外光谱分析是研究分子振动和转动信息的分子光谱。当化合物受到红外光照射,化合物中某个化学键的振动或转动频率与红外光频率相当时,就会吸收光能,并引起分子永久偶极矩的变化,产生分子振动和转动能级从基态到激发态的跃迁,使相应频率的透射光强度减弱。分子中不同的化学键振动频率不同,会吸收不同频率的红外光,检测并记录透过光强度与波数(1/cm)或波长的关系曲线,就可得到红外光谱。红外光谱反映了分子化学键的特征吸收频率,可用于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和定量测定。 根据实验技术和应用的不同,我们将红外光划分为三个区域:近红外区(0.75~2.5μm;13158~40001/cm),中红外区(2.5~25μm;4000~4001/cm)和远红外区(25~1000μm;400~101/cm)。分子振动伴随转动大多在中红外区,一般的红外光谱都在此波数区间进行检测。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主要由红外光源、迈克尔逊干涉仪、检测器、计算机和记录系统五部分组成。红外光经迈克尔逊干涉仪照射样品后,再经检测器将检测到的信号以干涉图的形式送往计算机,进行傅立叶变换的数学处理,最后得到红外光谱图。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具有灵敏度高、波数准确、重复性好的优点,可以广泛应用于有机化学、金属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催化、材料科学、生物学、物理、环境科学、煤结构研究、橡胶工业、石油工业(石油勘探、润滑油、石油分析等)、矿物鉴定、商检、质检、海关、汽车、珠宝、国防科学、农业、食品、生物医学、生物化学、药学、无机和配位化学基础研究、半导体材料、法庭科学(司法鉴定、物证检验等)、气象科学、染织工业、日用化工、原子能科学技术、产品质量监控(远距离光信号光谱测量:实时监控、遥感监测等)等众多方面。 三、仪器和试剂 1、Nicolet 5700 FT-IR红外光谱仪(美国尼高力公司) 2、压片机(日本岛津公司) 3、压片模具(日本岛津公司) 4、玛瑙研钵(日本岛津公司) 5、KBr粉末(光谱纯,美国尼高力公司) 6、苯甲酸(分析纯) 四、实验步骤 1、样品的制备(溴化钾压片法)

C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2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指导 第一部分上机实验的指导思想和要求 1.上机实验的目的 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不能满足于“懂了”,满足于能看懂书上的程序,而应当熟练地掌握程序设计的全过程,即独立编写出源程序,独立上机调试程序,独立运行程序和分析结果。这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必须十分重视实践环节,保证有足够的上机实践时间。 上机实验的目的是: (1)加深对讲授内容的理解,尤其是一些语法规定。 (2)熟悉C语言程序开发的环境。 (3)学会上机调试程序。也就是善于发现程序中的错误,并且能很快地排除这些错误。要学会根据“出错提示”,分析并找出错误。 2.上机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1)了解所用的计算机系统(包括C编译系统)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2)复习和掌握与本实验有关的教学内容。 (3)准备好上机所需的程序。 (4)对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应事先作出估计;对程序中自己有疑问的地方,应作上记号,以便在上机时给予注意。 (5)准备好调试和运行时所需的数据。 3.上机实验的步骤 (1)调出C编译系统,进人C工作环境。 (2)输人自己编好的程序 (3)检查一遍已输人的程序是否有错(包括输入时打错的和编程中的错误),及对改正。 (4)进行编译。如果在编译和连接过程中发现错误,输出窗口会出现“出错信息”,根据提示找到出错位置和原因,加以改正,再进行编译,如此反复,直到顺利通过编译和连接。 (5)运行程序,并分析运行结果是否合理和正确。在运行时要注意当输入不同数据时所得到的结果是否正确。此时应运行几次,分别检查在不同情况下程序是否正确。 4.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预习报告(实验目的,题目,程序清单(或算法流程),疑难问题等);(2)实验数据;(3)实验过程报告;(4)实验小结。 第二部分关于程序的调试和测试 l.程序错误的类型 主要有以下几种: (1)语法错误:不符合C语言的语法规定。会在编译时被发现并指出。属于“致命错误”,不改正是不能通过编译的。对一些在语法上有轻微毛病但不影响程序运行的问题(如定义了变量但始终未使用),编译时会发出“警告”。虽然程序能通过编译,但不应当使程序“带病工作”,应尽可能将程序中所有“致命错误(error)”和“警告(warning)”的因素都排除。 (2)逻辑错误: 程序无语法错误,也能正常运行,但是结果不对。例如求s=1+2+3+…+100,有人写出以下语句: for(s=0,i=1;i<100;i++) s=s+i; 语法没有错,但求出的结果是1+2+3+…+99之和,而不是1+2+3+……100之和。这种错误

《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指导书XXXX版(简)

北方民族大学《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指导书 主编 校对 审核 北方民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二○一三年九月

目录 实验一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性能分析 (2) 实验二LC正弦波振荡器的综合分析 (8) 实验三振幅调制与解调电路研究与综合测试 (12) 实验四频率调制与解调电路研究与综合测试 (22) 实验五锁相环的工作过程及综合分析 (29)

实验一 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性能分析 (综合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小信号谐振放大电路的组成和性能特点。 2.熟悉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3.学会频响特性的测试。 二、实验仪器与器材 1. 高频电子技术实验箱中小信号谐振放大器实验模块电路(RK-050) 2. 示波器 3. 信号源 4. 扫频仪 三、小信号调谐放大器实验电路 图1-1为小信号调谐放大器实验电路(RK-050)。图中,201P 为信号输入铆孔,当做实验时,高频信号由此铆孔输入。201TP 为输入信号测试点。接收天线用于构成收发系统时接收发方发出的信号。变压器21T 和电容12C 、22C 组成输入选频回路,用来选出所需要的信号。晶体三极管21BG 用于放大信号,12R 、22R 和52R 为三极管21BG 的直流偏置电阻,用以保证晶体管工作于放大区域,且放大器工作于甲类状态。三极管21BG 集电极接有LC 调谐回路,用来谐振于某一工作频率上。本实验电路设计有单调谐与双调谐回路,由开关22K 控制。当22K 断开时,为电容耦合双调谐回路,12L 、22L 、42C 和52C 组成了初级回路,32L 、42L 和92C 组成了次级回路,两回路之间由电容62C 进行耦合,调整62C 可调整其耦合度。当开关22K 接通时,即电容62C 被短路,此时两个回路合并成单个回路,故该电路为单调谐回路。图中12D 、22D 为变容二极管,通过改变ADVIN 的直流电压,即可改变变容二极管的电容,达到对回路的调谐。三个二极管的并联,其目的是增大变容二极管的容量。图中开关21K 控制32R 是否接入集电极回路,21K 接通时(开关往下拨为接通),将电阻32R (2K )并入回路,使集电极负载电阻减小,回路Q 值降低,放大器增益减小。图中62R 、72R 、82R 和三极管22BG 组成放大器,用来对所选信号进一步放大。 202TP 为输出信号测试点,202P 为信号输出铆孔。

橡胶制品作业指导书

橡胶制品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YTDQR5.2-4 编制: 审核: 批准: 天津市亚腾达橡塑制品发展有限公司 2015年1月1日实施

目录 一、橡胶制品生产工艺流程 (2) 二、橡胶制品生产工艺流程图 (2) 三、硫化工艺作业指导书 (3) 四、平板硫化机工作压力的控制规定 (5) 五、橡胶制品检验 (6)

一、橡胶制品生产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 生胶切割、称量→开炼机塑炼胶、配料称量→开炼机轧胶→出片→快检→硫化成型→修边→成品→检验→入库 以上工序轧胶为关键工序,硫化为特殊工序。时间和温度为炼胶质量控制点,硫化过程中的时间、温度和压力为质量控制点。 二、橡胶制品生产工艺流程图 备注:★表示特殊过程 ☆表示关键过程

三、硫化工艺作业指导书 (一)、硫化工艺 1、准备:开机前检查硫化机电源、线路、管路等是否安全、完好;开机检查各部件是否运转正常,同时将机台擦拭干净。根据计划和图纸选择模具,擦拭模具,着重内腔检查、擦拭清理工作,然后预热模具,达到所需温度,并检查模腔是否干净。 2、检查案秤准确度。 3、操作工根据《橡胶制品工艺卡》裁减胶片及称量胶片,按照程序要求将定量胶片装入已预热好的模具和注胶槽中,然后加盖上模具顶盖。 4、将装好的模具放入平板硫化机中心对称部位加压注胶或合模。 5、将硫化机平板升降二至三次,以排除模具内的空气,使胶料充满模腔。然后保持规定的恒定压力和温度。 6、硫化时间、温度、压力控制。硫化时间、压力、温度根据“硫化工艺卡”实施操作并记录。 7、硫化机运转正常后将操作工具及其他物品放在车间规定的区域内,不可混放;剩余胶边料在专用容器中存放,以备返炼。 8、制品出模时,严禁用利物撬开,以免损坏制品外观质量,出模后清理模具一遍,再进行下一模操作。 9、出模后的产品经修边自检,自检合格后放入待检区,由专职质检员进行检验。

过程装备控制技术与应用实验指导书2 (2)

过程装备控制技术与应用实验指导书(过控装备与控制工程教研室) 南昌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二0一0年五月

前言 本实验指导书系根据《过程装备控制技术与应用》课程及实验室已有设备而设置的实验内容编写的。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增强感性认识,加深对书本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动手能力,熟悉和掌握仪表实验工作的一般方法,为将来的实验工作和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实验要求

在实验过程中,务必做到以下几点: 1、实验前必须预习有关实验内容; 2、进入实验室后,应首先认真听取实验介绍,以提高操作效率; 3、熟悉并检查实验装置的组成部分及连线; 4、按实验要求连接实验装置后,需经老师检查方可进行操作; 5、实验过程中,应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爱护设备。在实验过程中未按操作 步骤进行而造成仪器、设备、工具等损坏以及发生事故,待查明原因后,按学校有关规定予以赔偿; 6、实验后,各小组须整理清点实验工具,并交老师核查; 7、按实验具体要求,认真完成实验报告。 在做实验报告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实验目的; 2、了解实验内容; 3、熟悉实验装置; 4、掌握实验方法; 5、制定实验步骤; 6、处理实验数据(数据准确、表格合理、图形清晰); 7、得出实验结果; 8、提出分析建议(注意现象,分析误差等原因)。 目录 一、实验一弹簧管压力表的校验 (5) 二、实验二热电偶与动圈仪表的配套使用 (7) 三、实验三自动电子电位差计的校验 (10) 四、实验四自动电子平衡电桥的校验 (12) 五、实验五 XMZ-102数显仪表的校验 (13) 六、实验六 XMZ-101数显仪表的校验 (14) 七、实验七电容式差压变送器认识与校验 (15)

非线性电子线路实验指导书

非线性电子线路实验指导书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 电子技术实验室

实验要求 1. 实验前必须充分预习,完成指定的预习任务。预习要求如下:(1)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分析、掌握实验电路的工作原理,并进行必要的估算, (2)完成各实验“预习要求”中指定的内容。 (3)熟悉实验任务。 (4)复习实验中所用各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 使用仪器和学习机前必须了解其性能、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顶,在使用时应严格遵守。 3. 实验时接线要认真,相互仔细检查,确定无误才能接通电源,初学或没有把握应经指导教师审查同意后再接通电源。 4. 高频电路实验注意 (1)将实验板插入主机插座后,即已接通地线,但实验板所需的正负电源则要另外使用导线进行连接 (2)由于高频电路频率较高,分布参数及相互感应的影响较大。所以在接线时连接线要尽可能短。接地点必须接触良好。以减少干扰。(3)做放大器实验时如发现波形削顶失真甚至变成方波,应检查工作点设置是否正确,或输入信号是否过大。 5. 实验时应注意观察,若发现有破坏性异常现象(例如有元件冒烟、发烫或有异味)应立即关断电源,保持现场,报告组导教师。找出原因、排除故障,经指导教师同意再继续实验。

6. 实验过程需要改接线时,应关断电源后才能拆、接线。 7. 实验过程中应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认真记录实验结果(数据、波形、现象)。所记录的实验结果经指导教师审阅签字后再拆除实验线路。 8. 实验结束后,必须关断电源、拔出电源插头,并将仪器、设备、工具、导线等按规定整理 9. 实验后每个同学必须按要求独立完成实脸报告。

实验目录 实验一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 (1) 实验二石英晶体振荡器(实验版1) (4) 实验三振幅调制器(实验板2) (6) 实验四调幅波信号的解调(实验板2) (9) 实验五变容二极管调频振荡器(实验板3) (12) 实验六相位鉴频器(实验板3) (14) 实验七集成电路(压控振荡器)构成的频率调制器(实验板4).17 实验八集成电路(锁相环)构成的频率解调器(实验板4) (20)

R语言实验指导书(二)

R语言实验指导书(二) 2016年10月27日

实验三创建和使用R语言数据集 一、实验目的: 1.了解R语言中的数据结构。 2.熟练掌握他们的创建方法,和函数中一些参数的使用。 3.对创建的数据结构进行,排序、查找、删除等简单的操作。 二、实验内容: 1.向量的创建及因子的创建和查看 有一份来自澳大利亚所有州和行政区的20个税务会计师的信息样本 1 以及他们各自所在地的州名。州名为:tas, sa, qld, nsw, nsw, nt, wa, wa, qld, vic, nsw, vic, qld, qld, sa, tas, sa, nt, wa, vic。 1)将这些州名以字符串的形式保存在state当中。 2)创建一个为这个向量创建一个因子statef。 3)使用levels函数查看因子的水平。 2.矩阵与数组。

i.创建一个4*5的数组如图,创建一个索引矩阵如图,用这个索引矩 阵访问数组,观察结果。 3.将之前的state,数组,矩阵合在一起创建一个长度为3的列表。

4.创建一个数据框如图。 5.将这个数据框按照mpg列进行排序。 6.访问数据框中drat列值为3.90的数据。

三、实验要求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向量、矩阵、数据框、列表、因子的创建和使用。

实验四数据的导入导出 一、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从一些包中读取数据。 2.熟练掌握csv文件的导入。 3.创建一个数据框,并导出为csv格式。 二、实验内容 1.创建一个csv文件(内容自定),并用readtable函数导入该文件。 2.查看R语言自带的数据集airquality(纽约1973年5-9月每日空气质 量)。 3.列出airquality的前十列,并将这前十列保存到air中。 4.查看airquality中列的对象类型。 5.查看airquality数据集中各成分的名称 6.将air这个数据框导出为csv格式文件。(write.table (x, file ="", sep ="", https://www.doczj.com/doc/c913288547.html,s =TRUE, https://www.doczj.com/doc/c913288547.html,s =TRUE, quote =TRUE)) 三、实验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从包中读取数据,导入csv文件的数据,并学会将文件导出。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指导书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箱简介 THCGP-1型 仪器介绍 ●信号源: 本实验箱提供的信号源由高频信号源和音频信号源两部分组成,两种信号源的参数如下: 1)高频信号源输出频率范围:0.4MHz~45MHz(连续可调); 频率稳定度:10E–4;输出波形:正弦波; 输出幅度:1Vp-p 输出阻抗:75?。 2)低频信号源: 输出频率范围:0.2kHz~20 kHz(连续可调); 频率稳定度:10E–4;输出波形:正弦波、方波、三角波; 输出幅度:5Vp-p;输出阻抗:100Ω。 信号源面板如图所示 使用时,首先按下“POWER”按钮,电源指示灯亮。 高频信号源的输出为RF1、RF2,频率调节步进有四个档位:1kHz、20kHz、500kHz、1MHz档。 按频率调节选择按钮可在各档位间切换,为1kHz、20kHz、500kHz档时相对应的LED

亮,当三灯齐亮时,即为1MHz档。旋转高频频率调节旋钮可以改变输出高频信号的频率。另外可通过调节高频信号幅度旋钮来改变高频信号的输出幅度。 音频信号源可以同时输出正弦波、三角波、方波三种波形,各波形的频率调节共用一个频率调节旋钮,共有2个档位:2kHz、20kHz档。按频率档位选择可在两个档位间切换,并且相应的指示灯亮。调节音频信号频率调节旋钮可以改变信号的频率。分别改变三种波形的幅度调节旋钮可以调节输出的幅度。 本信号源有内调制功能,“FM”按钮按下时,对应上方的指示灯亮,在RF1和RF2输出调频波,RF2可以外接频率计显示输出频率。调频波的音频信号为正弦波,载波为信号源内的高频信号。改变“FM频偏”旋钮调节输出的调频信号的调制指数。按下“AM”按钮时,RF1、RF2输出为调幅波,同样可以在RF2端接频率计观测输出频率。调节“AM调幅度”可以改变调幅波的幅度。面板下方为5个射频线插座。“RF1”和“RF2”插孔为400kHz ——45MHz的正弦波输出信号,在做实验时将RF1作为信号输出,RF2接配套的频率计观测频率。另外3个射频线插座为音频信号3种波形的输出:正弦波、三角波、方波,频率范围为0.2k至20kHz。 ●等精度频率计 (1)等精度频率计面板示意图: (2)等精度频率计参数如下: 频率测量范围:20Hz——100MHz 输入电平范围:100mV——5V 测量误差:5×10-5±1个字 输入阻抗:1MΩ//40pF (3)使用说明: 频率显示窗口由五位数码管组成,在整个频率测量范围内都显示5位有效位数。按下‘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亮,此时频率显示窗口的五位数码管全显示8.,且三档频率指示灯同时亮,约两秒后五位数码全显示0,再进入测量状态。

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

《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 郭广思王连琪 沈阳理工大学 2006年10月

一伯努利方程综合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伯努利方程是水力学三大基本方程之一,反映了水流在流动时,位能、压能、动能之间的关系。 1.了解总水头线和测压管水头线在局部阻力和沿程阻力处的变化规律; 2.了解总水头线在不同管径段的下降坡度,即水力坡度J的变化规律; 3.了解总水头线沿程下降和测压管水头线升降都有可能的原理; 4.用实例流量计算流速水头去核对测压板上两线的正确性; 不同管径流速水头的变化规律 (二)设备简图 本实验台由高位水箱、供水箱、水泵、测压板、有机玻璃管道、铁架、量筒等部件组成,可直观地演示水流在不同管径、不同高程的管路中流动时,上述三种能量之间的复杂变化关系。

(三)实验原理 过水断面的能量由位能、压能、动能三部分组成。水流在不同管径、不同高程的管路中流动时,三种能量不断地相互转化,在实验管道各断面设置测压管及测速管,即可演示出三种能量沿程变化的实际情况。 测压管中水位显示的是位能和压能之和,即伯努利方程中之前两项:g p Z ρ+,测速管 中水位显示的是位能、压能和动能之和。即伯努利方程中三项之和:g v g p Z 22 ++ρ。 将测压管中的水位连成一线,称为测压管水头线,反映势能沿程的变化;将测速管中的水位连成一线,称为总水头线,反映总能量沿程的变化,两线的距离即为流速水头g v 2/2。 本实验台在有机玻璃实验管道的关键部位处,设置测压管及测速管,适当的调节流量就可把总水头线和测压管水头线绘制于测压板上。 注:计算所的流速水头值是采用断面平均流速求得,而实测流速水头值是根据断面最大速度得出,显然实测值大于计算值,两者相差约为1.3倍。 (四)实验步骤 1.开动水泵,将供水箱内之水箱至高位水箱; 2.高位水箱开始溢流后,调节实验管道阀门,使测压管,测速管中水位和测压板上红、黄两线一致; 3.实验过程中,始终保持微小溢流; 4.如水位和红黄两线不符,有两种可能:一是连接橡皮管中有气泡,可不断用手挤捏橡皮管,使气泡排出;二是测速管测头上挂有杂物,可转动测头使水流将杂物冲掉。 (五)报告要求 实验报告是实验后要完成的一份书面材料。实验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实验名称、班级、实验人姓名、实验时间、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结论与讨论等多项内容。实验报告一律用流体力学实验报告用纸书写。 (六)讨论题 1. 什么是速度水头,位置水头,压力水头?速度水头、测压管水头和总水头什么关系? 2. 总水头线和测压管水头线在局部阻力和沿程阻力处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单片机实验指导书2

MCS51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实验指导书 唐山学院信息工程系 单片机实验室 2008年9月

实验一 P1口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学习P1口的使用方法; 2.学习延时子程序的编写和使用; 3.学习单片机实验系统的使用方法和程序的调试方法。 二、实验题目 1.P1口做输出口,接八只发光二极管,编写程序,使其循环点亮。 2.P1口低四位接四只发光二极管L1-L4, P1口高四位接开关K1-K4,编写程 序,将开关的状态在发光二极管上显示出来。 三、实验原理说明 P1口为准双向口,P1口的每一位都能独立地定义为输出线或输入线,作为输入的口线,必须向锁存器相应位写入“1”,该位才能作为输入。8031中所有口锁存器在复位时均置为“1”,如果后来往口锁存器写入过“0”,再作为输入时,需要向口锁存器对应位写入“1”。 延时程序的编写可以用两种方法,一种是用定时器来实现,一种使用指令循环来实现。在系统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后一种方法。 如果系统晶振为6.144MHz,则一个机器周期为12/6.144μs即1/0.512μs。 现要编写一个延时0.1s的程序,可以大致写出如下: MOV R7, #200 DE1: MOV R6, #X DE2: DJNZ R6, DE2 DJNZ R7, DE1 上面 MOV、DJNZ指令均为两个机器周期,所以执行一条指令需要1/0.256us, 现求出X值:(X*1÷0.256+1÷0.256+1÷0.256)*200+1÷0.256=0.1*106 指令3 指令2 指令4 指令1 计算出X=126,代入上式可知实际延时约为0.100004s。 四、连线方法 题目1:8031的P1.0—P1.7分别接发光二极管L1—L8 题目2:P1口的P1.0—P1.3接L1-L4, P1口的P1.4—P1.7接K1-K4 五、实验电路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指导书副本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箱简介 HD-GP-Ⅲ型 一、产品组成 该产品由3种实验仪器、10个实验模块(其中1、6、9号模块属于选配模块)及实验箱体(含电源)组成。 1.实验仪器及主要指标如下: 1)频率计: 频率测量范围:50Hz~99MHz 输入电平范围:100mVrms~2Vrms 测量误差:≤±20ppm(频率低端≤±1Hz) 输入阻抗:1MΩ/10pF 2) 信号源: 输出频率范围:400KHz~45MHz(连续可调) 频率稳定度:10E-4 输出波形:正弦波,谐波≤-30dBc 输出幅度:1mVp-p~1Vp-p(连续可调) 输出阻抗:75Ω 3) 低频信号源: 输出频率范围:200Hz~16KHz(连续可调) 频率稳定度:10E-4 输出波形:正弦波、方波、三角波 输出幅度:10mVp-p~5Vp-p(连续可调) 输出阻抗:100Ω 2.实验模块及电路组成如下: 1)模块1:单元选频电路模块 该模块属于选件,非基本模块 包含LC并联谐振回路、LC串联谐振回路、集总参数LC低通滤波器、陶瓷滤波器、石英晶体滤波器等五种选频回路。 2)模块2:小信号选频放大模块 包含单调谐放大电路、电容耦合双调谐放大电路、集成选频放大电路、自动增益控制电路(AGC)等四种电路。 3)模块3:正弦波振荡及VCO模块

包含LC振荡电路、石英晶体振荡电路、压控LC振荡电路等三种电路。 4)模块4:AM调制及检波模块 包含模拟乘法器调幅(AM、DSB、SSB)电路、二极管峰值包络检波电路、三极管小信号包络检波电路、模拟乘法器同步检波电路等四种电路。 5)模块5:FM鉴频模块一 包含正交鉴频(乘积型相位鉴频)电路、锁相鉴频电路、基本锁相环路等三种电路。 6)模块6:FM鉴频模块二 该模块属于选件,非基本模块 包含双失谐回路斜率鉴频电路、脉冲计数式鉴频电路等两种电路。 7)模块7:混频及变频模块 包含二极管双平衡混频电路、模拟乘法器混频电路、三极管变频电路等三种电路。 8)模块8:高频功放模块 包含非线性丙类功放电路、线性宽带功放电路、集成线性宽带功放电路、集电极调幅电路等四种电路。 9)模块9:波形变换模块 该模块属于选件,非基本模块 包含限幅电路、直流电平移动电路、任意波变方波电路、方波变脉冲波电路、方波变三角波电路、脉冲波变锯齿波电路、三角波变正弦波电路等七种电路。 10)模块10:综合实验模块 包含话筒及音乐片放大电路、音频功放电路、天线及半双工电路、分频器电路等四种电路。 二、产品主要特点 1.采用模块化设计,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模块,既可节约经费又方便今后升级。 2.产品集成了多种高频电路设计及调试所必备的仪器,既可使学生在做实验时观察实验现象、调整电路时更加全面、更加有效,同时又可为学生在进行高频电路设计及调试时提供工具。 3.实验箱各模块有良好的系统性,除单元选频电路模块及波形变换模块外,其余八个模块可组合成四种典型系统: ⑴中波调幅发射机(535KHz~1605KHz)。 ⑵超外差中波调幅接收机(535KHz~1605KHz,中频465KHz)。 ⑶半双工调频无线对讲机(10MHz~15MHz,中频4.5MHz,信道间隔200KHz)。 ⑷锁相频率合成器(频率步进40KHz~4MHz可变)。 4.实验内容非常丰富,单元实验包含了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的大部分知识点,并有丰富的、有一定复杂性的综合实验。 5.电路板采用贴片工艺制造,高频特性良好,性能稳定可靠。 三、实验内容 1. 小信号调谐(单、双调谐)放大器实验(模块2)

《塑料成型工艺学实验》指导书

《塑料成型工艺学实验》课程指导书 适用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1001~2班 指导老师:刘雄祥 一、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塑料成型工艺实验》是塑料成型工艺学课程结束后的一次综合性专业 实践,是学生结合专业课程所学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实际训练。通过实验使学生更深入掌握和巩固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的基本原理、基本工艺过程、基本操作与控制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技术技能和动手能力。 本实验的主要任务是: 1、高速混合机工艺操作实验 2、PVC 挤出造粒工艺操作实验 3、注射成型工艺操作实验 二、实验教学环节与课时安排 本实验课时为8学时,在《塑料成型工艺学》课程结束后进行。学生83人分组 进行,每组10~11人,每组实验一天(8 课时),由老师指导完成以上三个实验,共8个组8天做完,每组各自在上机前事先按给定材料设计一个PVC 配方,每组按各自的配方按如下顺序做实验: 配方计量 高速混合 挤出造粒 注射成型。 具体实验课时分配如下表: 表1 高分子材料成型工艺实验课时分配表 本实验要求学生在进入实验室实验前必须熟悉掌握实验指导书内容和相关实验设备的操作规程、安全知识和操作方法,没有掌握这些知识的不得上机实验。

高材1001~1002班《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实验按排表 三、安全注意事项 1、进入实验室必须遵守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 2、上机实验前必须熟悉安全操作规程及操作方法,禁止在不了解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时盲目操作,因此而造成仪器设备损坏者,要照价赔偿。 3、实验配料过程中不得徒手接触化学制剂或撒落到身体皮肤上,已防中毒。必须用专用工具盛装称量物料,配料操作后必须注意洗手。 4、对于高温操作,应戴好帆布手套,以防烫伤。 5、实验时,必须专心一致,相互协同,不得各行其是,不得喧哗吵闹。 6、实验时必须作好详细操作记录和数据记录以及不正常现象及处理方法记录。 7、实验结束,应按操作规程停机,并清洁仪器设备,搞好现场清洁卫生。 四、实验内容与要求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2.

北京林业大学 实验任务书 备注:实验共分4次,其中实验1――实验3为设计性实验,实验4为综合性实验,具体安排下面一一列出。

北京林业大学 10学年—11学年第 2学期数据结构实验任务书 专业名称:实验学时: 4 课程名称:数据结构任课教师:李冬梅 实验题目:线性表的基本操作 实验环境: Visual C++ 实验目的: 1、掌握线性表的定义; 2、掌握线性表的基本操作,如建立、查找、插入和删除等。 实验内容: 定义一个包含学生信息(学号,姓名,成绩)的的顺序表和链表,使其具有如下功能: (1) 根据指定学生个数,逐个输入学生信息; (2) 逐个显示学生表中所有学生的相关信息; (3) 根据姓名进行查找,返回此学生的学号和成绩; (4) 根据指定的位置可返回相应的学生信息(学号,姓名,成绩); (5) 给定一个学生信息,插入到表中指定的位置; (6) 删除指定位置的学生记录; (7) 统计表中学生个数。 实验提示: 学生信息的定义: typedef struct { char no[8]; //8位学号 char name[20]; //姓名 int price; //成绩 }Student; 顺序表的定义 typedef struct { Student *elem; //指向数据元素的基地址 int length; //线性表的当前长度 }SqList;

链表的定义: typedef struct LNode{ Student data; //数据域 struct LNode *next; //指针域 }LNode,*LinkList; 实验要求: (1) 程序要添加适当的注释,程序的书写要采用缩进格式。 (2) 程序要具在一定的健壮性,即当输入数据非法时,程序也能适当地做出反应,如插入删除时指定的位置不对等等。 (3) 程序要做到界面友好,在程序运行时用户可以根据相应的提示信息进行操作。 (4) 根据实验报告模板详细书写实验报告,在实验报告中给出链表根据姓名进行查找的算法和插入算法的流程图。 (5) 上传源程序和实验报告到ftp的相应班级所在文件夹。顺序表的源程序保存为SqList.cpp,链表的源程序保存为LinkList.cpp,实验报告命名为:实验报告1.doc。源程序和实验报告压缩为一个文件(如果定义了头文件则一起压缩),按以下方式命名:学号姓名.rar,如070814101薛力.rar。

实验指导书模板2

请大家按照以下要求更改自己负责的实验(实训)指导书 一、最大标题1 宋体二号加粗居中单倍行距两个空格 二、最大标题2 宋体三号加粗居中 1.5倍行距两个空格 三、一级标题宋体小四加粗两端对齐首行缩进2个字符 1.5倍行距顶格 四、正文宋体小四常规两端对齐首行缩进2个字符 1.5倍行距 五、正文页边距左、右、上2.5cm。下2.1cm 六、注意事项: 1.最重要的是内容不能出错,前后语句要连贯,意思表达完成。 2.标点符号要使用准确。 3.每个结束句子后面要有句号。 4.所有标题号手动输入,不能自动生成。 5.标题级别:一、(一)1.(1)① 七、请大家在群里原文件更改,更改后的文件写上姓名+负责课程(王旭霞+人体解剖学) 八、附件一、附件二模板。

实验指导书模板二: 第二部分内科护理学(最大标题1) 实训一胸腔穿刺术(最大标题2) 一、实训目的(一级标题) (一)胸腔积液性质不明者,抽取积液检查,协助病因诊断。(二级标题) (二)胸腔内大量积液或积气者,抽取积液或积气,以缓解压迫症状,避免胸膜粘连增厚。 (三)脓胸抽脓灌洗治疗,或恶性胸腔积液需胸腔内注人药物者。 二、实训仪器 (一)胸腔穿刺包:内含弯盘2个、尾部连接乳胶管的16号和18号胸腔穿刺针各1根、中弯止血钳4把孔巾1块、巾钳2把、棉球10个纱布2块、小消毒杯2个、标本留置小瓶5个。 (二)消毒用品:2.5%碘酊和75%酒精,或0.5%碘伏。 (三)麻醉药物:2%利多卡因5ml。 三、实训内容 (一)患者体位抽液时,协助患者反坐于靠背椅上,双手放椅背上或取坐位,使用床旁桌支托;亦可仰卧于床上,举起上臂;完全暴露胸部或背部。如患者不能坐直,还可来用侧卧位,床头抬高30°抽气时,协助患者取半卧位。 (二)穿刺部位一般胸腔积液的穿刺点在肩胛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隙或腋前线第5肋间隙。气胸者取患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隙或腋前线第4-5肋间隙进针。 (三)穿刺方法常规消毒皮肤,局部麻醉。术者左手食指和拇指固定穿刺部位的皮肤,右手将穿刺针在局部麻醉处沿下位肋骨上缘缓慢刺人胸壁直达胸膜。连接注射器,在助手协助下抽取胸腔积液或气体,穿刺过程中应避免损伤脏层胸膜,并注意保持密闭,防止发生气胸。术毕拔出穿刺针,再次消毒穿刺点后,覆盖无菌敷料,稍用力压迫容刺部位片刻。 四、注意事项 (一)术前护理 1.心理准备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穿刺目的操作步骤及术中注意事项,协助患者做好

实验二 橡胶混炼和压制实验指导书

《橡胶混炼和压制实验》 实验指导书 岑兰 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 二0一三年七月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橡胶开炼机、密炼机、平板压制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学习规范的炼胶操作。 3、制备试样,测试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 二、实验原理 橡胶的混炼是将生胶和配合剂在开炼机或密炼机上混合均匀并达到一定分散度,制备符合性能要求的混炼胶。影响开炼机混炼效果的因素主要有胶料的包辊性、装胶容量、辊距、辊温、加料顺序、混炼时间等。 不同生胶及配方体系的加料顺序不同,如天然橡胶加料顺序原则上是:生胶→硬脂酸→氧化锌、促进剂、防老剂→填料→软化剂→硫黄→薄通→下片。 混炼操作方法可采用薄通法或三角包操作法。 (1)薄通法 ①将辊距调到1.4mm,使橡胶包辊,时间1分钟; ②加硬脂酸,两边各作1次3/4拉刀捣胶,时间1分钟; ③加氧化锌和硫磺,两边各作1次3/4拉刀捣胶,时间2分钟; ④均匀将填料加在辊筒上,当加入大约1/2时,放辊距到1.9 mm,并两边各作1 次3/4拉刀,当填料全部加完时,两边各作1次3/4拉刀捣胶,时间10分钟; ⑤加促进剂,每边各作3次3/4拉刀捣胶,时间3分钟; ⑥取下胶料,调辊距到0.8 mm,并将整辊胶竖着薄通6次;时间3分钟; ⑦调大辊距(2.5mm左右),使胶料包辊,出片。 (2)三角包操作法 采用较小辊距(1-1.5mm)或较大辊距(2-2.5mm),操作时先将包在前辊上的胶料横向割断,随着辊筒的旋转将左右两边胶料不断地向中间折叠成一个三角包,如此反复进行到规定的次数,使辊筒之间的胶料不断地由两边折向中间,再由中间分散到两边进行混合。然后放大辊距(2.5mm左右),包辊、出片。 硫化是橡胶加工中最重要的工艺过程之一。硫化胶性能随硫化时间的长短有很大变化,正硫化时间的选取,决定了硫化胶性能的好坏。采用橡胶无转子硫化仪可测定未硫化胶料的硫化特性。实验时,硫化仪的下模腔作一定角度的摆动,在温度和压力作用下,胶料逐渐硫化,其模量逐渐增加,模腔摆动所需要的转矩也成比例增加,由转矩值的大小可反映胶料的硫化程度。

实验指导书2——原理图设计

实验二、原理图设计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原理图文件的建立方法。 2、掌握放置原理图元件的方法。 3、掌握原理图的绘制方法。 二、实验步骤: 1、创建PCB设计项目: 1)、执行菜单命令File->New->PCB Project,创建一个PCB项目文档。 2)、执行菜单命令File->Save Project,将创建的项目文档保存在自建的目录下,文件扩展名为*.PRJPCB。 3)、执行菜单命令File->New->Schematic,创建一个原理图文档,保存该文档,方法同上。文件扩展名为*.SCHDOC。 2、工作环境设置: 1)、设置图纸尺寸及版面:在编辑原理图文档之前,首先应根据实际电路的规模和复杂程度来设置图纸的尺寸、图纸方向及标题栏等,在design->document options中的standard style 下拉菜单中设置图纸尺寸,图纸颜色在design-> document options中的sheet color,可设成214(浅黄色)。 2)、设置工作环境:一般包括设置网格大小及类型、光标类型等。在工作区单击鼠标右键,”preferences”->”Graphical editing”->Cursor Grid中,Cursor选Large cursor 90,visible grid 选dot grid。Grid color选213。多采用默认值。 3、加载元件库: 1)、加载已知元件库:单击右下角面板中的system->libraries标签,在弹出的libraries 对话框中,单击libraries按钮,弹出available libraries对话框,在installed标签下,单击install,找到要添加的元件库(如果加载刚建立的abc.schlib,则文件类型一栏要选择Schematic Libraries(*.SchLib,*.Lib), 如果加载Protel提供的整合库,则文件类型一栏要选择Integrated Libraries(*.IntLib)),单击打开,即可将元件库添加进来。注:如在弹出的available libraries 对话框,选中一个库文件,单击remove,则移除该库。 2)、查找元件库:当我们在已加载的库中找不到所需元件时,需查找所需的器件所在的库,然后加载该库。单击右面板标签“system->library”,然后单击“search”,选择要查找的安

电子线路CAD实验指导书-参考模板

电子线路CAD实验指导书 电子信息工程系

目录 实验一Altium Desinger 认识实验 (1) 实验二两级阻容耦合三极管放大电路原理图设计 (6) 实验三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 (14) 实验四小信号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15) 实验五8031 单片机存储器扩展小系统电路原理图设计 (16) 实验六原理图元件库编辑 (18) 实验七PCB板尺寸定义与PCB参数设置 (20) 实验八闪光灯控制电路图设计和PCB图自动布局、自动布线 (21) 实验九制作元件封装 (24)

实验一Altium Designer 认识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Altium Designer 的启动、关闭和文件管理等基本操作 2. 熟悉Altium Designer的操作界面二、实验内容与步骤 二、实验内容与步骤 1. Altium Designer 的启动 按以下几种方法启动Altium Designer: ( 1 )单击任务栏上的“开始”按钮,在调出的“开始”菜单组中单击“Altium Designer” 菜单项。 ( 2 )单击任务栏上的“开始”按钮,在调出的“开始”菜单中将鼠标指针移到“程序( P )”菜单项,停留片刻在调出的“Altium Designer”菜单组中单击“Altium Designer”菜单项进行启动。 ( 3 )直接在桌面上双击Altium Designer 图标。 启动主应用程序之后,系统即可进入设计主窗口。Altium Designer启动后的操作界面如图1-1所示。 2. Altium Designer 的关闭 关闭Altium Designer 主程序的方法有: ( 1 )选择“ File ”菜单,然后在弹出的下拉菜单组中选择“ Exit ”菜单项。 ( 2 )单击主窗口标题栏上的“退出”按钮,或者直接双击“系统菜单”按钮。 ( 3 )按下 ALT + F4 组合键。 在退出Altium Designer程序时,如果修改了文档而没有保存,则会出现一个对话框,询问用户是否保存文件。若要保存文件,单击“ Yes ”按钮;若不想保存文件,单击“ No ”按钮;若想退出的操作,单击“ Cancel ”按钮。 3. 文件管理 (1)创建设计文件 ①单击Altium Designer主画面的File →New→Project→PCB Project 创建工程项目,后缀名PriPCB。在project视窗中如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