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建设与管理理论——党课讲稿(41页)

社会建设与管理理论——党课讲稿(41页)

社会建设与管理理论——党课讲稿(41页)
社会建设与管理理论——党课讲稿(41页)

社会建设与管理理论

(讲稿)

前言

跟大家介绍一下社会建设与管理理论的实践,主要想介绍这么几个内容:(一是)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的概念界定,还有一些简要回顾;再有国外社会管理的主要观点和典型的实践经验;第三个就是国内社会建设与管理的主要观点和重要指示精神;第四个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管理走过了什么路,当前有哪些比较典型的经验;最后一个我国社会管理创新发展的思路和对策;最后一点我讲讲北京的思路和对策。

一、“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的概念界定

1.社会: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这个“社会”,是相对于政治、经济、文化而言的小“社会”

第一个概念性的东西,我们说到社会建设、社会管理,最主要的是“社会”。社会这个概念我考证了一下,这个词最早见唐代。《旧唐书·玄宗》上有这样的记载:“礼部奏请千秋节休假三日,及村闾社会。”这里所讲的“社会”是我们目前在中国文字记载里见到“社”和“会”两个字连在一起的。但是那个时候的“社会”意义和现在的意义不一样。古的“社”是指祭神的地方,“会”是聚会的地方。他设计上的概念就是:大家聚集在一

起祭神的地方叫做社会。这是汉语的“社会”的愿意。他跟我们现在的社会不可同日而语。

西方对词解释也有很多。有的观点“社会”不仅是个体的集合还是客观存在的实体。也有观点认为社会是一个地区具有相同特征的许多人的名称并非实体。马克思认为社会是人类生存共同体,其本质是生产关系的总和,是以共同物质生产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

(以上是)跟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汉语“社会”这个词怎么来的,最早出现在什么时代,西方对社会怎么解释的,马克思是怎么认为的。

实际上我们界定社会的观念有几个层次,第一是相对自然界而言,这是大范围的社会观念,出来自然界以后全是社会。第二是相对国家而言,个人、家庭之外是社会,社会之外是国家。第三是相对于政府市场而言,政府、社会、市场共同构成了我们国家社会的运行。

其实社会这个词他有大中小之分,大的社会就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的社会。比如说,我们经常提到的社会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实际上是大概念的社会。中观的社会一般是相对经济领域而言,比如说我们的国民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这个经济和他们两个是并列的,除了经济以外全是社会。再有一个就是小的社会,党的十七大提出来的四位一体总体格局下的社会。就是相对于政治、经济、文化而言的社会,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

四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社会,是小的概念。我们现在经常提的社会管理、社会建设的概念是四位一体总体布局下的概念。

相对于政治、经济、文化而言的小社会,就是我们现在说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这个社会,他的界定范围是在这儿。

2.社会建设:十七大提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国外没有社会建设这个概念。西方国家的英语语境下,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这两个概念都没有,他们认为社会和经济一样有自身发展的规律,政府做的只能是引导和促进,而建设一般是有规划有计划地来人为地去做、去推动,他们觉得建设这个词是计划经济体的主要特征。在国外说社会建设和管理,更多地从社会发展、社会服务、社会福利、社会工作和社会参与这方面来说。

“社会建设”这个词最早出现在上个世纪20年代初,当时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在1917年撰写了《建国方略》之三,叫《民权初步》,也叫《社会建设》,提出了“社会建设”的概念。孙中山先生这个“社会建设”的概念,它的核心思想是教国民民权,同我们今天的社会建设也不是同一个含义。

在孙中山之后,社会建设这个概念还有著名的社会学家也在用。1935年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孙本文(音)先生也在用,他撰写了《社会学原理》这本书。这本书有一节叫“社会建设和社会指导”。他怎么定义社会建设的?孙本文先生说社会环境的需要与人民愿望而从事的各种社会事业,谓之社会建设。孙本文先生在1933年创办过一本刊物叫《社会建设》。他是哈佛毕业的

博士,就是我们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哈佛毕业的博士,他应该是建国之前我国比较著名的社会学家。当代有一个著名的社会学家叫亚历克斯·英克尔斯,在他的《社会学是什么》一书中几次提到这个人,他说孙本文博士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是社会学原理等重要论文的著作者。

刚才我们说的社会建设是十七大提出来的,四位一体的社会建设。对社会建设,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这样也不可能有一个比较准确的概念,但是他有一些特性,比如说主导型、综合性、服务型、复杂性、长期性等等。

再有一个,十七大提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这个文章里面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个“民生”实际上指的是老百姓的生活。拿我们现在的话说,老百姓生活根基在于勤劳,只要勤劳了就不会缺衣少食。

《辞海》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带有人文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语义。

再有一个孙中山先生提出了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民生是旧三民主义之一。他当初提出民生主要是为了平均地权。他主要是说让耕者有其田,后来增加了节制资本,在我们现代社会中民生、民族、民权实际上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民生之本也由原来的生产、生活资料上升到生活形态、文化模式,它也有精神方面的需求。

3.社会管理:既有政府对社会的管理,更有社会对自身的管理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社会管理”的概念。考证了一下,社会管理的概念也是一个外来词。大概来源是这样的,社会管理源自于前苏联和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上个世纪大概70年代的概念。在我们国内,最早社会管理这个词出现在1987年,北京大学王思斌等翻译了一本书叫《社会管理:某些理论与实践问题》,这本书的作者是前苏联社会学家奥马洛夫(音)。奥马洛夫认为,社会管理是管理主体对社会系统的有科学根基的影响,为了使系统实现他的目标和任务,这种影响的实现要从加工反映系统特征,信息的结果出发,要借助于对人民的生活适当组织和协调。

奥马洛夫把社会分成四个领域,有经济、政治、社会(这个社会是狭义的社会),以及精神或者思想这四大领域。这样相应的,社会管理与经济管理、政治管理、精神管理是一种并列的管理活动。他的目的就是克服社会阶级之间在劳动和生活条件的差异,实现社会一体化。

所以说,社会管理这个词在概念起源上强调了执政党和国家权力为塑造社会秩序消弭阶级差异而对社会进行的干预。实际上,前苏联和前东欧国家说社会管理的时候,更多地说政府对社会怎么管理。

但是实际上大家知道,现在我们国家提社会管理,不是这个概念。既有政府对社会的管理,更有社会对自身的管理。实际上

就是说,不是政府单方面的事,需要社会、各界、各方、各个阶层多元参与共同致力。社会管理这个词是源自前苏联和前东欧这些国家,我并不是说前苏联和前东欧这些东西都不好,但是我们有很多东西是实践证明后来我们出了很多问题。

这样专家学者对“社会管理”的概念有一个狭义和广义的。因为社会这个概念有狭义和广义的,这样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概念也有狭义和广义,实际上我们说的社会管理就是四位一体相对于政治、经济、文化的社会管理。

传统的社会主要是政府一元管理。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社会一般强调多元管理,强调善治。社会管理的功能,按照去年2月份总书记在省部级领导干部社会管理专题研讨班上讲的,就是完善公共规则,规范社会行为,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保障公共权益,维护社会秩序,应对社会风险,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正实现社会和谐,它的目的就是让社会和谐有序充满活力,让人们生活在这个环境里更加幸福美好。

再有,传统的社会治理模式主要是讲社会秩序,讲管理型治理模式,效率是他的核心价值。在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中,服务是他的核心价值。不同的治理模式,不同的管理理念,他的核心价值是不一样的。

政府、市场、还有社会,在社会管理中是三个主题。在这三个主题中,政府更强调的是基本的公平性,市场强调了是效率性,

社会组织强要的是公益性,这样公民强调的是自律性,如果把这都做到了,社会、市场、社会以及个人他实际上就是契约关系,通过契约把大家规定下来,每个人都遵守契约,这样社会才有秩序,社会更好的发展。

再介绍一下社会管理的变迁,从历史上来有农耕社会的社会管理,那个时候村庄、社区、家庭乡绅来从事社会管理工业文明时代社会管理,因为工业文明以后有时也有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所以政府越来越多的参与了社会管理再有一个现在的信息时代的社会管理,就是政府主导下的全球化管理社会这是整个世界来讲的。

4.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关系

我们讲半天,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他们到底是什么关系?

去年5月30号中央政治局会议没开之前,中央没有正式印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社会创新管理意见》之前,我们很多领导干部觉得社会管理是个大概念,社会建设是一个小概念,但是我们北京一致认为社会建设是一个大概念,社会管理是一个小概念。

去年5月份,政治局会议讨论研究社会管理的问题,这个会议上就提出了,社会管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体布局中的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管理是一个小概念,社会建是一个大概念,后来把把这个正式写入7月5号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创新型社会管理的意见》里头。

这就是说社会管理是社会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现在中央十七大提出来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但是建设不仅仅是改善民生,在民生的基础上应该是更好地发挥的功能。

中央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改称中央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把社会治安改成社会管理是一个进步。还停留在管理的层面上,有我们现实阶段的需求,因为我们现在的问题太多了。可能现在特别是从政法系统来讲,我们还必须加强管理。我个人认为我们更多的问题不是管理的问题,是怎么服务的问题,我们把服务搞好了实际上就可以延伸过去。

二、国外社会管理的主要观点和典型的实践经验

1.国外社会管理的主要观点

国外的社会管理有一些理论,比如新公共政策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福利社会理论、福利国家理论、社会治理理论、公民社会理论等等。

概念也很多,不同的执政党采用不同理论学派的观点,但也有公认的东西,比如说福利国家理论、公共服务理论。像国外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经验,像美国、新加坡,有很成型的,他不叫社会管理,叫社会治理方面,他有他的特色。

现在我们讲最多的就是治理理论,治理理论的目的就是善治,善治的核心就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现在你已经觉得很好了,但是其实不是一样的,还有比他更好的办法。原来政府管,后来社会协同管理,最后公众管理大家一起管,每一种模式的更新都会

有更好的效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2.典型实践经验:美国、新加坡

经验说一下美国。在美国不叫社会管理,他的社会治理有点意思,主要是“三只手”,一个是政府之手;一个上帝之手;一个是民众之手。三只手发挥重要的作用。

政府和民众大家都知道,上帝实际上就是宗教,宗教在人的生活中有很重要的作用。我们现在很多人既不信上帝、也不信马克思主义、什么也不信就信钱。一个民族或者一代人没有精神寄托,没有信仰,没有价值理念这是很可怕的东西。上帝不管存在不存在他是一种约束他是一种寄托。我们佛教也不信,拜佛的都是想升官发财,想让孩子进一个好学校去拜一下,好多人拜完了还不去还,基本上是这个态度。

美国的社会管理可以概括为四个层面:一个是政府的作用,政府之手管大的方面,管政策管公共服务。第二个是公民社会机制,社会组织是独立的社会组织,不依附于政府,公民是具有独立人格的公民,他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第三个,社区层面,(这个)做得比较好,外国的社区实际上真正的社会共同体,很多问题在社区的层面上解决。第四个,企业层面,国外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你看国外的富人,挣了很多钱他会捐出去,做慈善事业。我们现在有很多富人为富不仁。不管他钱是怎么挣的不说,本来有很多富人起家的过程中就不是很干净的。这是过去的事,我们没有必要说这个事,但是挣了钱以后应该管住。我们有的企业为

了留名,比如我说在汶川地震的时候,发布会上先说出来自己捐多少,最后实际上它没有做到。其实履行社会责任是最基本的,我们做得也不是特别好

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国家,华人国家,还是我们亚洲的国家。他实际上就是一党执政,就是人民行动党,其他的政党发展不起来。我觉得新加坡经验在我们全国推广可能有困难,但是我想在北京城区有意义。有的人老说新加坡经验我们不好学,他是一个城市,但北京城八区也是一个城市,北京的城八区能做到新加坡的地步吗?做不到,我们就别找客观理由。你没做或者你没努力就不要说他怎么样。

新加坡主要是法律比较严格,他那有的犯罪用藤条抽你,但是关键是一种羞辱。还有人性化服务比较好。新加坡下雨比较多,因为处于热带,街边上有帐篷。上面修成走廊似的,这样老百姓出行比较方便。再一个他比较强调中华民族的传统儒家文化,强调家庭的作用。他比较讲究我们中华古代文化。

其实根据专家学者的归纳,国外社会管理主要有三种模式:一个是以美国代表的,市场取向,以市场经济为核心,国家是一个弱国家,社会是一个强社会。特别是社区这个层面,有很多社区通过他解决。第二个是以瑞典、英国为代表的福利国家,国家福利特别好,从生到死从摇篮到坟墓都有福利。英国自己宣称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建成福利国家的国家,但实际上世界上福利最好的国家是瑞典,我们好多的时候说我们搞社会主义,北欧说你们

搞的不是社会主义,我们才是社会主义。他的福利搞的特别好,包括你免费上大学,但是你想上私立的大学好的大学他不管你。不过他们公立的包括义务教育搞得比我们好,包括医疗卫生这种东西,我们做得远远不如人家。第三个就是以新加坡、韩国为代表的国家支配性社会管理,东方的文化管理主要在儒家的文化圈里,政府在社会发展中处于主导地位。其实包括新加坡也是这样,只是借鉴了西方的一些东西,社会组织比较发达一些。

3.国外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的实践经验

国外社会管理或者社会建设的实践经验归纳这么几条:一个是他重视制度建设,实际上制度建设就是我们说的依法治国,我们也提依法治国方略,但是我们的依法治国做得还是有缺陷。第二个强调人文关怀,突出公民参与,人性化管理,大家共同参与进来,再有一个他提倡政府和民间合作,政府和社会组织合作,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第三个坚持道德和法律并重,实际上就是我们说的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第四个注重效率和公平,我们以前讲在首次分配中讲效率,第二次分配中讲公平。第五个强调政府投入和社会参与相结合,很多事政府是主导,不光是政府在投入,社会也在投入、企业也在投入。再一个(第六个)国外重视专业化和经济化管理。比如说有社工做一些专业化的服务,针对老人、残疾人不同群体的人,有不同服务方式,服务方法特别专业,手段比较精细,科技手段、信息化经济化的水平比较高。

三、党中央的指示精神和国内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的主要观点

1.党中央的指示精神

下面给大家介绍国内的观点和中央对这个事怎么要求的。中央从第一代领导人到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第三代领导人江泽民到现在锦涛总书记这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都有一系列的论述。这个论述应该是一脉相承,不断发展和延伸的。

我们第一次提出社会管理的职能是93年,93年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经济部门转变职能的时候,说要“加强政府社会管理职能”。

到十六大的时候,政府的职能就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后来就提出,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共参与这种社会格局。

“社会建设”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报告。这个报告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的时候,强调要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在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提出了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后来提出来“四位一体”。

到十七大的时候,在总书记的报告中有独立篇章来阐述“社会建设”。实际上我们现在回头看来,我们提出四位一体建设实

际上原来就有原型,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新民主主义政治、新民主主义文化、新民主主义经济。到党的十七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多了一个社会建设,实际上我们还是延伸着。我们党的的理论从第一代延伸下来,如果大追溯的话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只不过现在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强调我们自己的理论创新。党的十七大提出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经济建设实际上就是建设市场经济体制,政治建设就是将来施行民主政治,文化建设就是先进文化,社会建设就是建设和谐社会。

很多专家说,2011年是中国社会管理创新之年,主要是因为2月19号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和社会创新研讨班上发表了主要讲话。讲话的核心问题是社会管理,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社会管理的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营造良好的事业环境。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社会管理”首次单独成篇。在十二五规划中,社会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被领导、被中央所证实。

再有就是我刚才说去年5月份中央政治局开会专门研究了社会管理创新问题,实际上就是研究了刚才我介绍的那个意见。

再有一个,2011年7月份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讲话,讲话中说,社会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就是要求遵守社会规律,重视社会矛盾,妥善解决人民内部矛盾

和其他社会矛盾,增加和谐因素,增加社会活力,减少不和谐因素。这个意见去年7月5号印发。

刚才我已经介绍了,去年8月份“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正式更名为“中央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9月28号中央综治委召开了社会管理创新电视电话会议。去年底中央综治委在全国开了一个会,周永康同志在北京强调要从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加强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统筹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社会稳定,更好统筹规划设计,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坚持典型引路,加快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符合本地特点的社会管理体系。作为政治局常委中央主要领导,周永康同志说要从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就是对社会管理创新认识有了一个新的高度。

刚才我们说了一下中央的一系列论述,我们可以把中央的论述概括为:第一个中央讲社会建设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同等重要,四个建设是并列的,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个社会管理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管理的核心是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主要任务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管理体系,实现社会公正活力有序和谐运行。第三个社会建设包括五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方面完善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相适应的公共服务和保障新体系。第二个方面是形成社会发展变化新

特点相适应的能够保障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社会管理创新模式,第三个方面是健全推进基层民主自治,动员公众广大参与,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有效激发社会生机活力的新体制机制。第四个方面就是形成遵纪守法、理性科学、开放包容、诚心友爱、文明有礼、积极向上的社会文明环境。第五个方面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与政治相适应的,能够保障人民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这五个方面是我们后来北京制订十二五时期社会主义规划四大体系的理论根据。

2.国内学者的主要观点

介绍完中央的观点和重要的精神,现在看看我们国内的学者对社会管理、社会建设是怎么看,大概是这四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社会建设就是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主要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城乡一体化。认为社会建设改变社会事业,社会事业就是社会建设,就是改善民生。这是一种观点。

第二种观点认为社会建设主要是中央说的加强社会管理,主要是维持社会秩序,协调社会关系,保持稳定,促进社会和谐。这是一种观点,社会管理就是社会建设。

第三种观点,社会建设是(建设)与我们社会转型建设、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经济结构相协调的橄榄型的社会结构。国外社会学家提出一种理论,一个社会能不能稳定,社会阶层必须

是橄榄型的,或者阶级是橄榄型的。穷人和富人特别少,中产阶级特别大,中产阶级占多数这个社会就会稳定。我们现在中国社会不是这个社会,我们很多人还是比较贫穷,收入比较低。将来只有中产阶级占绝大多数的时候,我们社会才是稳定的。

还有一种观点,政府、市场、社会是三足鼎立,认为社会建设就是建设社会或者社会重建。主要是建设公民社会,形成一个制约权力、驾驭资本、遏制社会失序的社会主体。

专家的观点就是这么四种。一种认为改善民生的社会事业就是社会建设,一种认为社会管理创新就是社会建设,还有一种认为调整社会结构是社会建设,再有一个就是建立政府、市场、公民社会三足鼎立的社会。不论是那种观点,各有所长。专家的观点不可能完全依照党和政府的理论体系,但对我们政策理论创新会有一定的启发会有一定的作用。

四、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管理实践

下面简单介绍下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管理实践,主要分几个阶段,主要有哪些典型经验。

1.阶段划分

大概划分是这样:1949年到1957年主要是改造旧社会建设新中国,巩固新政权,主要是把苏联的经验照抄照搬,社会建设服从社会主义改造,意识形态构建。

从1958年到1977年主要是指令性模式,就是计划经济,人民公社,城市单位制,主要是一大二公搞平均主义,其中还有十

年文革浩劫。

从1978年到2002年实行改革开放,农村包产到户。城市企业改制,大量的单位人变成社会人.

2003年到现在:2003年非典,以非典事件为契机,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建设服务型政府、责任性政府、法制政府,然后又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际上2003年是一个转折点。2011年中央提出加强社会主义管理。

实际上大概分这么几个阶段,50年代、70年代到2003年到现在。

2.社会管理实践

大概我们现在讲得比较多的,除了我们北京社会建设走在全国前列,上海有独特的经验,主要是特大城市的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再有一个深圳,外来人口特别多。深圳大概1600万人,有1200万是流动人口。我们北京2000万人,800万是流动人口。深圳的流动人口管理肯定是比我们好,要不然你想他四百万对一千二百万,我们是一千二百万对八百万。当然我们这儿是首都,有些事做起来比他有难度。再有一个杭州的经验,主要说用民主来促进民生,还有南通、长沙、南京、成都等等一些经验。

这些经验都是中央综治委在全国确定了试点单位,多数都是这样单位的经验。深圳刚才说,他管好流动人口,深圳的思路比较有意思,比如说我们北京搞拆迁给被拆户谈,人家也知道,就跟政府来回博弈,博弈到最后满足了才能签,补的有的几百万后

来上千万,甚至有的快到亿了。深圳的政府市委研究室去年到北京来,我们在一起交流。他讲市委市政府对面就是一个城中村,他说我不去拆,我拆干什么?我拆了给他多少钱,我把这个城中村改造一下,他改造跟我们改造不一样,不像我们50个重点村一下子就建成城市了。他的村子里,把公共厕所、燃气,还有地下水,电,弄进去就不玩了:你要愿意住你就住。他们还有一种观点,就是政府拿出那么多钱去给拆迁户,这个钱实际上是每一个公民的,是财政的钱,你不能拿大家的钱给一个人,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合理。

五、我国今后社会管理创新的发展趋势

下面跟大家介绍一下我国今后社会管理创新的发展趋势。

1.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第一个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因为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们在讲转变发展方式,实际上有一个经济体制转轨,社会发展转型的问题。社会发展转型可能是大家提的最多的问题,我们现在的社会实际上从传统的社会到现代社会转变,或者说从传统的农业到现在的工业社会转变,我们国家还有一个传统的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我们国家现在的问题为什么这么多。

我们可以分析下别的国家走过的路,包括现在比较文明发展的国家,实际上也走过了这个过程。国外从最初的状态走到现在的文明,大概走了二三百年的路,我们现在从推翻帝制讲,是100年,如果从建国来讲实际上才60多年,如果从改革开放才

30年。我们用了30年走完人家上百年的路,速度太快了。速度太快,随之而来会有很多问题,我们现在的问题实际上是转型中的问题。也不一定说有多么严重,但是如果我们解决不好可能要出问题,如果解决好了我们可能跟世界比较发达的国家一样。

我们现在社会转型有几个特征,社会焦躁不安,大家都心里不踏实,总觉得心里有事没有安全感,比较着急。比如说日本核辐射了,我们去抢盐去。日本的核辐射跟你中国的盐有关系吗?

再有一个利益矛盾冲突特别大,所有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包括政府也好,把财政的钱挣得更多,这样他更有权力去支配。有钱人想挣更多的钱,穷人也在想我的利益要有人来维护。有的大家不退步,所以就出现群体性事件,酿成矛盾纠纷了,利益冲突加剧。

再一个社会风险频发。现在可能一件小事就会引起突发事件。现在公共安全有很多的领域有很多的隐患,以前因为信息不发达,工业化程度没有现在这么发达,所以可能有也少。再一个过去传播你可以压住,现在网络人人都可以发言,人人都有麦克风,根本压不住。

再一个公众需求多样性。以前工人、农民、解放军、教师、知识分子特别简单的划分,现在你说社会各个阶层太多了,除了我们体制内的,体制外的有多少人。另外一个据现在的统计,除了我们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从业的人员,在我们传统的体制以外的,现在已经将近70%的在传统的体制之外工作,经

济产值也占我们70%。实际上就是说大多数人在体制外工作。这样(问题)就是,怎么样把这些人联系到我们的体制之内,或者说联系到我们党的周围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因为你执政是靠民意靠老百姓,大多数老百姓已经不在你的体制之内,这样你怎么办?所以说我们社会建设要解决这个问题。

再一个社会竞争比较激烈。大家都知道,考公务员也好,考研究生也好,大家都在考都在挤。企业之间、社会之间的竞争弄得大家压力特别大,所以我们现在社会包括个人心理问题特别多。以前也听说有自杀的,但是现在很常见就跳楼的。甚至有的先把孩子扔下去自己再跳下去,实际上就是压力太大了。大家住在城市里,几乎不互相往来,没有一个人能倾诉,没有一个人说给他开导或者帮助他解决问题,所以他觉得一点一点地精神就崩溃了。社会问题比较多压力大。

再有一个犯罪问题上升。实际上这些发达国家在转型过程中也有这个问题。犯罪问题,包括刑事犯罪,包括官员腐败贪污的问题,包括食品药品的问题,也有这个过程。我看了一个资料,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台湾的食品问题就跟我们现在是一模一样。也是企业家政府不作为,老百姓受害,因为出现了几个大事,老百姓开始来逼着这个政府做这个事。可以说实际上台湾整体的文明程度,他发展的程度比我们快将近30年。台湾大家看到的是一面,说立法院老打架,但是社会秩序要比我们好得多。就跟日本似的,政府天天倒台,但是政府该干政府的,老百姓该干自己

热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党课讲稿材料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党课讲稿材料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党课讲稿材料 根据上级党委的安排,今天由我来给大家讲一次党课,党课的题目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借此机会将我前一阶段“两学一做”中的一些感悟与大家进行交流。 目前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什么?做什么?大家都很清楚了,但是,“两学一做”要达到什么样的成果许多党员还存在误区。部分党员认为学习、做笔记、做好本职工作就行了,其实这是片面的认识。“两学一做”真正的作用和目的是恢复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让每一个党员时刻明白自己的党员身份和职责,增强党性认识,真正融入基层党组织生活中去,最终落实在强化理想信念,落实到讲纪律守规矩上。集团公司和市委督导组对我院检查的重点是基层组织建设、运行是否正常,党员的组织生活是否正常开展,希望我们各支部能真正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组织生活的开展,把支部建设成党员之家,职工之家,真正成为我党的战斗堡垒。就基层党组织建设我谈几点认识。我们知道,医院党组织是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整个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党建工作可以为医院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对增强医院凝聚力,提高医院综合竞争力,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甚至不要,所以,我认为有必要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进行统一认识。 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

础”。常言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事实也确实是这样,党的建设必须要注重基层和基础建设。只有我们把基层和基础的工作做好了,把基础夯实了,我们党的建设的大厦才能建得又高又稳。所以,我们需要非常积极地加强我们党的基层组织和我们的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我们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我们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只有发挥了这两个作用之后,我院才能有坚强的发展基础,才能有战无不胜的力量,我们的祖国才能够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包括实现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这样一个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 首先,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组织基础。 我们都知道...

党课讲稿:加强学校作风建设-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加强学校作风建设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我们的作风如何,直接关系到我校教师队伍的形象,影响着家长与学校的关系,对于树立教师形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就如何加强党员和教师作风建设现状进行分析,谈一点加强和改进学校作风建设的看法。 一、学校作风建设现状及原因分析 当前我学校在作风建设中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对作风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部分同志视作风为小节,抓得不够坚决,教师党员不以为然,对师生的感情不深,执教方法简单粗暴;在工作理念上,重管理、轻服务,服务学生、服务教学、服务教师的观念没有完全到位和确保落实;在工作方法上,作风不够扎实,工作中深入调查研究不够,开拓创新不够,存在形式主义和经验主义苗头;在管理机制上,科学性不够,各种检查、汇报、评比疲于应付,工作效率不高。 现阶段学校存在作风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观念因素。意识决定行为,受社会不良风气特别是社会文化心理的影响,少数教师忘记了“教师称号”所负有的神圣使命,没有明确“为谁教育、为谁表率、为谁服务”的问题,存在观念意识淡薄,对自身的“育人服务型”角色定位不清,甚至还有一定的抵触情绪。二是管理因素。领导决策的科学化、制度建设的规范化和教师队伍管理的正规化有待进一步健全

和完善,在职责划分上还存在交叉和重叠的情况,在用人上存在激励程度不足,影响了部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同时,目标责任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不落实,责任追究还存在滞后的情况,在教师队伍中存在吃空饷、上花班,迟到早退严重,小病大养,无病呻吟等现象,社会反响严重,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给作风建设带来不利的影响。 二、加强和改进学校作风建设的途径 改进学校工作作风必须与时俱进,按照中央和教育局“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大胆创新,要从体制、机制、制度改起,从领导作风改起。主要措施有:我校深入开展以“正风气、强素质、树形象、促发展”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努力实现见转变、见提升、见发展的“三个见”活动,奋力推进我校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一)以学校文化环境建设为依托,营造作风建设的良好氛围。 校园文化环境是软环境,它包括社会或学校内人员在共同生活中长期积淀的思维模式、价值标准、师生心理和行为方式乃至道德风尚和行为准则等,校园文化环境无时不在潜移默化中对个体乃至群体的态度、行为和作风产生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因此,良性的校园文化环境是优良作风的“孵化器”,对作风建设起事半功倍之效,从校园文化环境着手,以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建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作风建设上的许多问题,进一步打牢作风建设思想基础。

基层党组织建设年发言稿

关于永川区开展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年活动 动员大会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春暖花开,万象更新,正值全国两会召开之际,我们欢聚一堂开展“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年动员活动”,在此我谨代表全校师生对各位领导和来宾莅临我校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 按照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在十八大召开之年,党中央作出又一重要部署,确定2012年为基层组织建设年。这是深化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机遇,旨在把创先争优活动和基层组织建设年融为一体,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近年来,我们坚持“强化意识,提升能力,促进学校发展”这一主题,注意把握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学校中心任务的内在关系, 以抓党的基层建设来促进学校的改革发展,通过推行“一讲二评三公示” 深入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使党组织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战斗堡垒作用,使广大党员牢记宗旨、心系群众,为推动我校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和组织保证,使我校的各项工作呈现出勃勃生机。 当然,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个别党员同志仍然存在着困惑和迷惘,总认为自己处在基层农村学校无所作为,事业上缺乏动力。但是,当我们看看身边同样来自基层的先进人物杨善洲、郭明义、李林森等,

他们通过在平凡的岗位上平凡的工作而成为时代的先锋,就会明白只要我们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淡泊名利,心襟坦荡,就一定能够实现自身价值,得到人民群众的信耐和尊重,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以“基层党组织建设年”为契机,继续开展“创先争优”“三亮三比三评”等活动,不断提高学校党支部的先进性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党员同志的聪明才智,立足本职,服务农村义务教育,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促进学校建设发展,推动农村义务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一是继续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扎实开展饮奶工程、爱心午餐工程、爱心爸妈关爱工程等活动,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健康快乐的成长。二是继续做好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加强安全教育,强化“人防、物防、技防”,进一步巩固完善新型校园警务机制,确保校园安全,让群众满意,维护社会稳定。三是继续深化课堂改革和实践,积极关注学生的养成教育,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让广大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质的学校教育。 最后,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加强学校党组织建设活动中,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扎实开展“创先争优”,努力工作,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十八大的胜利召开! 谢谢大家! 二〇一二年三月十日

基层组织建设发言稿

基层组织建设发言稿 【篇一:基层组织建设年讲话稿】 在全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中央确定今年为基层组织建设年,这是深化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机遇。2月初,中央组织部专门召 开视频会议进行了全面部署,部长作了重要讲话,提出了?五个进一步?的要求。省委在上个星期的全省基层党建视频会上提出了重点推进?四项工程?的具体目标。市委也相应开展了以?一联三进?为主题 的活动。作为中心城区,如何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的精神,扎 实有效地开展好基层组织建设年,我讲几点意见。 一、深化认识,统一思想 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 动的重要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市委的要求部 署上来。 1.深刻认识“基层组织建设年”的重大意义。在创先争优活动向纵深推进的关键时刻,把今年确定为基层组织建设年,这是中央为了强 组织、增活力,创先争优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而作出的一项重 大决策部署。第一,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是进一步深化创先争优 活动的重要举措。加强基层组织既是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任务,也 是创先争优活动的基础和保证。中央确定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基 层组织建设年,使今年的创先争优活动有了更加明确和丰富的内容。我们要按照中央、省市委确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的要求,认真总结 在创先争优中抓基层组织建设的成功 经验、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进一步丰富完善基层党建工作,不断 把创先争优活动引向深入。第二,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是夯实基 层基础、增强党的凝聚力的有效途径。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 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 堡垒。近年来,我区基层党组织不断加强和改进,凝聚力、战斗力 不断提高。但是基层党组织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部分党组 织作用不能有效发挥,党员管理监督还不够全面到位,少数党员先 进性、先锋模范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等。认真研究和解决基层组织建 设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基层党建整体水平,既是我们各项工作 的重中之重,也是当务之急。基层组织建设年为我们搭建了非常重

讲政治知敬畏守规矩党课讲稿

讲政治知敬畏守规矩党课讲稿 古人云"无规矩不成方圆",规和矩,本是校正圆形﹑方形两种不同的工具。现在我们所说的规矩,可以解释成遵守或养成一定的法则、标准、规范或行为习惯。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守规矩是以对党、对人民、对家庭、对自己负责的态度,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 守规矩要靠自觉,这是党员干部最起码的行为准则。对自己要求严一些,标准高一些,才是把讲规矩视为一种责任,一种担当;从懂规矩,到守规矩,是一种自觉,一种成熟,一种忠诚。只有自觉遵守规矩,按党性原则办事,按政策法规办事,按制度程序办事,才是担当起责任和使命。 守规矩不仅是把工作中该自己做的事主动做好,更要提高自身主观能动性,凡事不等不靠,处处为广大人民群众做出榜样。对既定决策部署,不折不扣,一抓到底,不敷衍应付;该配合的工作,不遗余力配合好,不推诿不扯皮。"不以事小而不为,不以事杂而乱为,不以事急而盲为,不以事难而怕为。" 党员干部要养成这样一种习惯意识,守规矩,做遵守规章制度的模范,这是一种责任担当,更是让整改落实、建章立制不步入形式主义、不走过场的重要手段。 让守规矩成为习惯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做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要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让守规矩成为一种习惯。 虽然规矩是客观存在的,但要做到知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却非易事。"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思想意识一度盛行,一部分党员干部在这种意识影响下,用"活思维"看待规矩,为实现个人利益拼命钻政策法律空子、打 "擦边球" , "不为遵循规矩找理由,只为破坏规矩找借口".于是,一些不良风气迅速蔓延:不讲工作业绩讲感情,热衷于拉关系、走后门,人浮于事;不讲原则不守规矩搞变通,阳奉阴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人情大于法等。产生的蝴蝶效应是政府公信力下降,社会道德缺失。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任何破坏规矩的行为都会受到"规矩"的惩罚,从中纪委披露的一大批案件可以看出,心存侥幸、破坏规矩者,其结果必定会受到党纪国法的处罚。 守规矩就要知规矩、懂规矩,养成守规矩的行动自觉。有些党员干部工作能力很强,但规矩意识淡薄。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的王松阳,任团结镇镇长期间,带领团结镇闯进全国百强镇之例,但因为不守规矩,由"公认"的"先进、典型、能人",沦落阶下之囚。党员干部要牢记在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树立法纪意识,真正做到知法、学法、用法、守法,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坚定性,时刻记住法律与纪律的"红线",在原则面前懂得坚守,在需求面前学会选择,在诱惑面前坚决抵制,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社会的认可,才能让自己的人生出彩。

地税党课讲稿:加强作风建设 促进工作落实

地税党课讲稿:加强作风建设促进工作落 实 同志们: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市委十届十一次全委会精神,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促进工作落实,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今天,根据局党组的安排,由我给大家上党课,这堂党课的题目是:加强作风建设,促进工作落实。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大家一起学习、探讨,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如何加强作风建设 作风建设既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又是一项现实而紧迫的工作。当前,我们要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抓住当前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开展工作。对每个干部来说,要在工作、学习、生活实践中自觉磨砺,点滴养成,逐步培养优良作风。 加强作风建设,必须勤于学习,自觉加强党性修养。一个人素质的高低,除了他的能力、知识外,最重要一点就是看他的修养。人的修养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后天形成的。它的形成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学习。我们在座的各位都是党员干部、国家公职人员,对于我们来说,不仅要具有良好的个人修养,而且还应具有良好的党性修养。党性是什么?党性

就是规章、是制度、是原则,是为党的理想而形成的坚定信念和顽强意志。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性问题。早在1941年1月中共中央的有关决定中就提出要加强全党的“党性教育和党性学习,决不可轻视这个绝大的问题”。如果一个人平时不注重自己的学习,不加强党性修养,其作风必将腐败,必将走上犯罪的道路。陈良宇、成克杰、庞家钰等,都是活生生的教材。以上三位高官的贪污腐败,其根本原因都是其本人放松了自身的学习,放弃了自己的党性原则而造成的,所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会上特别提出要求,要求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加强学习,加强作风建设,这是当前我们广大党员干部的行动指南。因此,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真正做到一身正气、一尘不染,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党性原则。 加强作风建设,必须要讲正气,树新风。所谓正气,是指顺应历史发展规律,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为人民群众所认同的价值观念所体现出来的气节。讲正气也是我国传统思想道德的精髓。千百年来,一直把志存高远、修身养德、尊义重节、公正廉明、自强不息等作为做官、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广泛渗透于政治、军事、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名节重泰山,利

精选廉政教育专题党课讲稿:坚守底线 不越红线

精选廉政教育专题党课讲稿:坚守底线不越红线 同志们: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切实履行好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进一步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全面加强公安机关纪律作风建设,促使全体民警职工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做到自身正、自身硬、自身净,确保全局上下政令警令畅通,为贯彻落实局党委各项决策部署提供坚强有力的纪律保证,今天我为大家讲一次廉政教育专题党课。本次党课的题目是《坚守底线不越红线》。 古往今来,人们崇尚清廉,都把清廉看成是一种美德,一种境界,一种社会追求。多少人因为清廉而流芳百世,又有多少人因为不廉洁而声名扫地,悔恨终生。众所周知,清正廉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消极不廉洁现象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水火不相容,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愿背道而驰。近些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惩治不廉洁的决心越来越大,制度越来越完善,监督越来越严格,人民群众对反腐倡廉的期望越来越高,建立一个清正廉洁、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成为全社会的共同愿景。“士有百行,以德为首”。德为立身之本,修身立德是每一个党员干部保持党的先进性,时刻做到廉洁自律,勤政为民的思想基础。只有引导党员民警、干部职工始终保持自身的纯洁性,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才能恪守道德情操,增强自身免疫力,经受权利考验,时刻做到权为民所

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廉洁自律,清正为民。如何教育广大党员民警、干部职工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造一支风清气正的公安铁警队伍,这是一个需要我们不断深入思考和持之以恒加强解决的问题,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与同志们共同探讨。 首先,在思想境界上,要强化四种意识 第一,必须增强党的意识。这是树立正确权力观的前提。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发展壮大,就是因为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然需要我们始终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一定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入党没有什么便宜可占,当官没有什么特权可享,只能是为人民多做工作,甘于奉献,这是一切共产党人的思想和行为准则。领导干部不廉洁,都在理想信念这个总关口上出了问题。河北省国税局原局长李真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李真34岁当上省局局长,36岁时被中央纪委立案查处,40岁时以受贿罪、贪污罪被判处死刑。在李真不长的人生道路上,“升官发财”、“贪图享受”的非无产阶级思想根深蒂固,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在他的人生观中根本就没有思想基础。李真因理想信念上的缺失导致了政治上的动摇,政治上的动摇又造成了方向上的迷失,致使他的政治鉴别力和判断力出现了根本性的错误,与党已经是离心离德。象李真这种年轻干部,一开始就迈歪了步子,升得快,跌得也快,升得高,摔得也惨。

基层组织建设年领导讲话稿

基层组织建设年领导讲话稿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中央确定2012年为基层组织建设年,这是深化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利契机。3月6日,区党工委召开了全区动员大会,对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进行了动员和部署。3月13日,管委会对基层组织建设年做了再动员再部署,更加具体的明确了目标任务、方法步骤和保障措施。全乡各村、社区和村民事务管理办公室要深刻认识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的重要性,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党工委的决策和部署上来,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改革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把这项活动抓实抓细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我们党的事业根基在基层,血脉在基层,活力在基层。切实加强基层建设,既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行之有效的工作途径。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我们要围绕乡村体制改革为中心,以“党员干部大走访、大调研、大宣传”活动为载体,以做好群众工作为基础,真正把党的声音和温暖带下去,把群众的心愿和心声带上来,把各种矛盾和问题化解掉,必将对推进城市化进程产生深远影响。 (一)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是夯实党的执政根基的重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基层组织建设年大举措。大举措。党的基层组织担负着直接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责任。只有每个基层党组织都健全而充满

活力,整个党的组织才能坚强有力,朝气蓬勃。面对乡村体制转型的新形势、新任务,离不开群众的积极参加,离不开对群众切身利益的有效维护。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就是为了维护和发展群众的利益,夯实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 (二)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是加快乡村体制改革的现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实需要。实需要。随着区的快速发展,工作职能、工作性质和工作对象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已经承担了街道办事处的工作职能,进行乡村体制机制改革势在必行,大势所趋。稳妥解决村集体资产处置,处理群众的民生和稳定等关键问题,关键在于要使各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就是要进一步发挥党组织联系群众的优势,进一步提高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破解难题能力、服务民生能力、维护稳定能力,为推进城市化进程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三)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是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平的重要途径。平的重要途径。党的基层组织是开展基层工作的重要组织保障。近年来,随着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不断发展壮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发挥,有力的推动了全乡社会的和谐发展。目前,全乡(街)有17个党支部,669名党员。新时期,伴随高新区的发展,基层党组织面临着新的课题,如:农村党员老龄化、独立社区组织活动经费不足、个别社区活动场所面积不达标、少数党员作用发挥不够,等等。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就是要集中时间,集中精力,着力解决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培训讲稿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培训讲稿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培训讲稿 根据安排,今天和大家一起学习基层组织建设方面的基本知识。下面,我从三个方面与大家共同学习。这三方面分别是: 一、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 二、我镇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三、进一步明确今后一段时间全镇党组织建设工作任务 下面我们开始从第一方面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应知应会的基本 知识开始学习 这一方面主要分三点: (一)党组织设置的相关程序 (二)民主生活会的程序 (三)一些基本概念 (一)党组织设置的相关程序 党组织设置的相关程序主要讲3个方面。党的组织包括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重点讲一下基层组织的设置。 1、党的基层组织的设置:党的基层组织包括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 委员会和支部委员会。 党的基层组织的组织形式,应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人数而定。一般情况下,党员超过100人的基层单位,可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下面再分设若干总支部或支部;党员超过50人不足100人的,可设立党的 总支部,下面分设若干支部;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50人以下的,可 设立党的支部。不足3人的可以和邻近单位组成联合支部。党的各级基层委员会的设立均需上一级党组织批准。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必须报经县委批准。党小组的划分。党小组不是党的一级组织。为便于管理党员和开展活动,党支部一般应根据本单位党员的数量和分布情况,划分若干党小组,一个支部所划分的党小组不宜过多。一个党小组不应少于3名党员(其中至少要有一名正式党员)。有的党支部党员比较少,活动比较方便,也可不划分党小组,由支部书记直接组织党员的活动。 2、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工作程序党章规定:凡是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

2021作风建设辅导党课讲稿

2021作风建设辅导党课讲稿 一、加强党员干部生活作风建设的重要性。(一)实践党的宗旨、保持党的先进性的要求。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代表。党员干部保持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生活作风,既是党的性质决定的,也是保持党的先进性要求在生活方面的具体体现,是党员干部必须坚守的生活准则。 (二)新形势下反腐倡廉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一些触目惊心的案例一再告诫我们:一些党员干部没有被困难压倒,但却倒在糖衣炮弹面前,而这些党员干部的腐败堕落,往往始于不良的生活作风。因此,加强党风建设,遏制腐败现象,必须从抓好党员干部的生活作风着手,这是我们党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切入点。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的统一体。党员干部不仅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更是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建设的带头人。因此,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在人民群众中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党员干部的生活作风往往是民风和社会风气的标杆。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必须高度重视生活作风问题,以自身文明、健康、向上的行为来影响和带动人民群众共同建设和谐社会。

二、部分党员干部不良生活作风的主要表现及成因。(一)部分党员干部不良生活作风呈“四化”。在新形势下,部分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产生了不正确的思想观念,出现了不健康的社会交往方式和不文明的生活方式,概括起来有“四化”: 1.价值取向功利化。新旧体制的转轨,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加上一些不良思想的影响,使党员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受到很大冲击,部分党员干部的价值取向日趋功利化: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重个人利益,轻国家集体利益。 2.人际关系庸俗化。一些党员干部把市场经济中的等价交换原则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把手中的权力作为获取回报的筹码。一是上下级之间搞人身依附和裙带关系。二是社会交往中热衷于建立亲属、同学、战友、老乡等不同层次的社交圈子。奉行实用主义,讲哥们义气,编织“关系网”或建立官商相傍、互惠互利的利益同盟,使正常的人际关系庸俗化。 3.生活方式享乐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一些党员干部认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已经过时了。因此,在工作和生活中追求享乐。有的借工作之名挥霍公款,吃喝玩乐;有的借工作之机巧立名目,游山玩水;有的借工作之时讲排场比阔气,攀比成风。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实事求是——作风建设党课讲稿(27页)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实事求是 (党课讲稿) 前言 大家好,我们接着讲关于作风建设的问题,那这一讲讲的是“实事求是”这个命题。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实事求是是极端重要的理论武器,极端重要的作风路线,为何这样说?实事求是这个话说了大家都懂,但为什么单单只有共产党这样,绝非如此,任何一个政党要是能够做到实事求是,它肯定能够永远地执政下去,因为不是任何一个民族,不是任何一个文明,更不是所有人都能够真正参透实事求是的意味。世界上许许多多的文明都是在宗教思想的引领之下形成的,那宗教思想来自于实践,但它的追求未必真的符合现实生活,所以,要在人的生活领域的所有方面、所有的环节都做到实事求是,这实在是不太容易,其实对于个人而言也是这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都有自己认同的原则,可自己人推的理想和原则未必也符合情况,不然的话人生怎么会经常遭遇挫折呢。对于一个人是这样,对于一个党更是如此了,我们讲实事求是,必须得先领会实事求是的含义,它有哪几个层次。 一、“实事求是”要求党员干部会学习、善于学习 首先,实事求是要求党员干部会学习、善于学习,那为什么

要从学习的角度谈实事求是?因为实事求是首要体现的是一种学习态度,其次,它体现的是一种实践态度,当然,这是我们做到实事求是的步骤,从另外一个层次上来说,实践是根本性的,我们是为了能够有实事求是的实践,才有了实事求是的学习,但对于一个人能否做到实事求是来说的话,先得实事求是的学习,才有实事求是的实践。 实事求是为何会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在作风建设当中的一个追求?它直接的引导是来自于毛泽东主席的这句话,“实事求是,努力工作”,这是1941年冬,毛泽东主席为中央党校的题词。 当时中央党校的教育长彭真,曾向毛泽东请示,为中央党校要题一个校训,毛泽东说应该是实事求是,不尚空谈。所以很多人回忆到,毛泽东是1943年11月为中央党校题词“实事求是”的,根据是1943年11月7日,中央党校大礼堂竣工前有人提议要在大礼堂正门上挂一个校训题词,于是就有人请中宣部的范文澜,说:“范老先生写几个字吧。”结果范老先生写了几个字,自己感到不满意。于是他就提出索性找毛主席来说,毛主席同意了,就写了“实事求是”这四个大字。其实毛泽东在1941年就有了这样一个题词,当时他不是在中央党校大门口提的,这是他在报纸上提的一番字,其实“实事求是”这个字最早应追溯到1941年。这是一个典故。 但实事求是,为什么毛泽东主席会提这四个字?其实是得益于他扎实的国学功底,毛主席非常厉害,他的中国传统哲学的修

党课讲稿: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党课讲稿: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我们要充分认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以下是由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党课讲稿: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党课讲稿: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根据上级党委的安排,今天由我来给大家讲一次党课,党课的题目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一、充分认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 集团公司和市委督导组对我院检查的重点是基层组织建设、运行是否正常,党员的组织生活是否正常开展,希望我们各支部能真正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组织生活的开展,把支部建设成党员之家,职工之家,真正成为我党的战斗堡垒。就基层党组织建设我谈几点认识。我们知道,医院党组织是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整个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党建工作可以为医院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对增强医院凝聚力,提高医院综合竞争力,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甚至不要,所以,我认为有必要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进行统一认识。 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

础”。常言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事实也确实是这样,党的建设必须要注重基层和基础建设。只有我们把基层和基础的工作做好了,把基础夯实了,我们党的建设的大厦才能建得又高又稳。所以,我们需要非常积极地加强我们党的基层组织和我们的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我们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我们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只有发挥了这两个作用之后,我院才能有坚强的发展基础,才能有战无不胜的力量,我们的祖国才能够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包括实现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这样一个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 首先,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组织基础。 我们都知道我们的党和西方的许多政党是不一样的,我们的党不是说为了在议会里面取得执政地位而建立起来的党。相反,我们的党是在领导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过程当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我们是先有基层组织,然后才逐渐的发展壮大,然后变成一个具有非常严密而完整组织体系的这样一个政党。我们党现有党员8900多万,基层党组织450多万,基层组织是整个党的组织体系里面的组织细胞,正是因为有了我们的基层组织,所以我们的党是一个非常严密、组织性非常强、有着完整组织体系的大党。如果试想一下,没有我们的基层党组织,那么我们的党不可能有现在这么强大的战斗力,也不可能有现在这么强大的凝聚力,那么它可能变成

坚守底线,全面加强机关纪律作风建设(专题党课讲稿)

坚守底线,全面加强机关纪律作风建设(专题党课讲 稿) 同志们: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切实履行好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进一步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全面加强XX机关纪律作风建设,促使全体XX职工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做到自身正、自身硬、自身净,确保全局上下政令警令畅通,为贯彻落实局党委各项决策部署提供坚强有力的纪律保证,今天我为大家讲一次廉政教育专题党课。本次党课的题目是《坚守底线不越红线》。 古往今来,人们崇尚清廉,都把清廉看成是一种美德,一种境界,一种社会追求。多少人因为清廉而流芳百世,又有多少人因为腐败而声名扫地,悔恨终生。众所周知,清正廉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消极腐败现象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水火不相容,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愿背道而驰。近些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惩治腐败的决心越来越大,制度越来越完善,监督越来越严格,人民群众对反腐倡廉的期望越来越高,建立一个清正廉洁、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成为全社会的共同愿景。“士有百行,以德为首”。 德为立身之本,修身立德是每一个党员干部保持党的先进性,时刻做到廉洁自律,勤政为民的思想基础。只有引导党员XX、干部职

工始终保持自身的纯洁性,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才能恪守道德情操,增强自身免疫力,经受权利考验,时刻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廉洁自律,清正为民。 如何教育广大党员XX、干部职工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造一支风清气正的XX铁警队伍,这是一个需要我们不断深入思考和持之以恒加强解决的问题,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与同志们共同探讨。 首先,在思想境界上,要强化四种意识 第一,必须增强党的意识。 这是树立正确权力观的前提。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发展壮大,就是因为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然需要我们始终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一定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入党没有什么便宜可占,当官没有什么特权可享,只能是为人民多做工作,甘于奉献,这是一切共产党人的思想和行为准则。领导干部腐败,都在理想信念这个总关口上出了问题。我们一定要时刻牢记自己入党时的誓言,不断增强党性观念,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第二,必须增强群众意识。 这是树立正确权力观的核心。权力观问题,说到底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感情问题,是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我们一定要自觉摆正与群众的位置,增进与群众的感情,与群众同甘共苦,决不可与

[组织人事]党课讲稿

[组织人事]党课讲稿 党课讲稿——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 大家下午好!我是XX,非常高兴能和战友同志们共同探讨我们今天的党课主题--。 第三十一条规定,“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我们党是个有近8900万名党员、44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的大党,抓住党支部建设这个核心,党的建设就能牵一发而动全局。今天,我就围绕“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从构建“党员-党小组-党支部”党组织网络的角度,讲讲如何把党支部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让党支部把“集结号”吹起来。 一、从党员层面来说,要做到“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事业成败,关键在人。我们党要先进,依赖党的每一个成员体现先进。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就要从每一个党员抓起抓队伍建设;每一个党员在实践中树旗帜就等于抓住了支部建设的支撑点。 首先,其中最关键的一个党员就是支部书记。实践证明,抓基层党支部建设首先要抓支部书记,党支部工作做得好与差,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能否有效发挥,关键取决于党支部书记的作用。党支部书记“官”不大,作用却极大,我们讲,有人管事,有人谋事,就不怕支部不发展。怎么选配好党支部书记呢?必须实事求是,在实践中发现好的典型和骨干,注意加强对他们的培养,不仅要看专业技能和工作能力,更要看有没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服务意识,是否热爱党务工作,自身模范作用发挥怎样,在群众中有没有号召力。比如我们交警二大队党支部书记金汉才同志,始终带领支部党员坚持党务、警务、服务三务合一,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当然,光靠书记和支委一班人是不够的,还必须提升每一名党员的党性修养。比如,推行党员承诺制,按照公开党员身份、岗位、职责的原则,党员做出公开承诺,组织签订。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组建党员服务队、开展“星级党员”评比等活动,鼓励党员喊响“看我的、让我上”的口号。基层党支部通过党员汇报、党内互动约谈等,定期掌握并分析讲评党员的思想、工作和作风情况,用组织的力量约束党员的思想和行为,比如我们组建了思想心理工作小组,这都是很好的做法。提升党员党性修养的另外一方面,就是要密切联系群众。从一定意义上讲,做到了“群众利益在前,个人利益在后”,就体现在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上,就在群众中树起了一面体现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旗帜。作为一名公安交警战线上的共产党员,更应该要把群众放在心上。正因为如此,我们为侦破20XX年桂花交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基层党建工作(讲课稿)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基层党建工作 根据培训安排,结合组织工作实际,重点讲四个大方面:一是要把握好当前的基层党建形势,二是要有科学的工作方法;三是要有端正的工作态度。讲的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一、要把握好当前的基层党建形势 干好基层党建工作,首先要对当前的基层党建形势有一个正确的分析和把握,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从社会宏观环境看,自由、民主、平等,是全社会追求的目标。中国共产党作为在中国的唯一执政党,立足国情提出了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坚持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从而促使各级党委更加重视基层,更加重视民主,更加注重权利,更加注重和谐。这种目的是明确的、方向是正确的,措施也是有力的。但还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基层党建将持续不断地面临一些新情况、新挑战:一是经济结构转型给基层党建工作提出了新难题。随着经济发展、企业改制,各类新经济组织大量涌现。这些组织没有主管单位、规模小、变化快,而且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为根本,对建立党组织和开展党的活动积极性不高,有的甚至加以抵制。虽然符合条件的都建立了党组织,但没有建立党组织的新经济组织就成了党建工作的“空白点”。从巩固党的组织基础、阶级基础、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着眼,必须重视和解决好党的工作难进入、

难开展的突出问题。 二是社会组织机构变化给基层党建工作拓宽了新领域。当前,社会组织单元正发生巨大变化,专业市场、经济园区、农民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活动团体、住宅小区等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的重要空间。这些社会组织的基础单元,成为基层党建工作新的重要领域,是新时期基层党建必须面对和研究的新问题。 三是党员教育管理方式明显滞后于形势发展。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日趋明显。这“四个多样化”,造成党员的思想认识状况、生产生活方式等发生了相应变化,出现了党员在产业和地区之间流动越来越频繁,部分下岗失业人员中的党员思想情绪波动明显,党员因寻求就业或再就业造成不能正常参加党组织活动,不良社会风气冲击党员的理想信念等不容忽视的新问题。特别是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生活困难党员的关怀服务,不称职党员的教育转化等工作,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更显得十分重要。 面对这样的基层党建形势,从中央到地方,都特别地关注,从工作体制、机制、制度、办法等方面,及时进行了调整和完善:一是由高度重视变为极为重视。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以加强农村党建保障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强化基层党建进行了长篇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必须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员队伍作风建设党课讲稿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十几天来,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全体党员通过听动员报告、学习和讨论中央和省委的有关文件,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大家都表示,要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积极认真的态度投入到这次教育活动中去。教育活动开局良好。现在省人大机关的先进性教育活动正处于学习阶段的第二个专题,即按照"三个代表"要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和改入党的作风建设。3月28日,学忠同志以"共产党员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题给省级机关厅以上的党员干部上了一堂党课。这个讲稿已发给了每个党员同志,希望大家认真学习贯彻。根据省委关于在学习阶段省级党员领导同志都要讲党课的要求,我们省人大的党员副主任要分别到有关部门讲一课。今天,我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必须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员队伍作风建设》为题,讲一讲我的学习心得,作为我在学习阶段的一个发言。下面,我讲三个问题。一、党的作风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党的先进性是党的生命线,保持党的先进性是我们党的建设的根本问题,是我们党能否坚持与时俱进,始终站在时代前列的重大问题,是"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核心问题。先进性不是抽象的,它是与作风建设紧密相连的,或者说,先进性体现在优良的作风上。我们党的先锋队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以良好的作风来体现,党组织的创造力战斗力凝聚力要靠良好的作风来保证,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以良好的作风来实现。人民群众是从党组织和党员的活动来认识和看待党的。没有一个良好的作风,共产党的先进性、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就无从谈起,"三个代表"就"代表不了"或"代表不好",我们党就难以担负起领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任。抓住作风建设,就抓住了新形势下推入党的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就抓住了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切入点,也就抓住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根本。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在延安时期,毛同志倡导并领导了以整顿学风、党风和文风为主要内容的整风运动,指出"我们要完成打倒敌人的任务,必须完成这个整顿党内作风的任务"。1945年毛同志将党的优良作风科学精辟地概括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并号召全党大力发扬这三大作风。三大作风使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空前提高,对于党领导人民夺取全国胜利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成为执政党。一个执政党,取得政权不易,巩固执政地位更难。难就难在我们党成为执政党以后,将面临着更多的诱惑、考验与挑战,增加了一些党员干部脱离群众的危险。1949年3月,毛同志在建国前夕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及时告诫全党要警惕党内产生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要求全党同志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党把端正党风、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为重要任务提上日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邓同志指出"执政党的党风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问题",并告诫全党"如果哪个党组织严重脱离群众而不能坚决改正,那就丧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败,就会被人民抛弃"。为了实现党风的根本好转,十二大以后集中进行了整党工作。面对改革开放的新情况,党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措施,反对各种不正之风,强调“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等,有力地推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2篇基层党支部书记讲党课讲稿

2篇基层党支部书记讲党课讲稿 同志们: 根据区纪委《关于在全区开展党政正职和基层支部书记讲廉政党课优秀讲稿和优秀讲课视频评选活动的通知》要求安排,今天我在这里给全体党员讲一堂廉政方面的党课,下面围绕利益关主题,就党员干部应当树立什么样的利益观、党员干部如何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和大家共同认识、体会一下。 一、党员干部应当树立什么样的利益观我们的党员干部究竟应当树立什么样的利益观呢?换句话说,也就是什么样的利益观才是我们所应当具有的正确的利益观?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从利益观说起。如果要给利益观下个定义的话,首先就要弄清楚什么是“利益”。通俗地说,利益其实就是好处。从这个意义上说,利益观就是一个人对好处所持的看法和态度。 利益观是受世界观支配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利益观。可见,利益观是有阶级性的,资产阶级利益观的核心就是个人利益至上,就是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那一套。这种利益观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和诱惑力,至今仍在一些人的头脑中根深蒂固。远的不说,就是在我们的党员干部队伍里,被资产阶级利益观困扰者也大有人在。以谋取私利为目标的“有权不使过期作废”等错误观念,正是

这种利益观的真实写照! 随着我们党执政时间的不断延续,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随着国内外形势的不断变化,随着我们干部队伍成分的不断更新,绝大多数同志能够在正确的利益观指导下,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艰苦奋斗,努力工作。但也应当看到,确有一些党员干部经不住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腐蚀与诱惑,利益观上出现了偏差,导致内心世界的颓废与堕落,直接反映在现实生活中,其主要表现如下:一是与民争利、以权谋私,凭借手中的权力,非法谋取个人、家庭和小团体的利益,甚至为了钱、权、色等不可告人的目的,不惜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二是贪图享乐、奢侈挥霍,把吃喝玩乐当成人生的最大乐趣,视艰苦奋斗为“冒傻气”,整天沉湎于纸醉金迷之中;三是突出自己、好大喜功,把个人出名获利当作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甚至为了个人名利而不惜劳民伤财;四是心术不正、勾心斗角,把旧时的官场作风带进现实生活,终日里谋人不谋事,干工作敷衍塞责、得过且过,却把心思用于贬低别人、抬高自己,以求升官晋爵;五是见风使舵、庸俗市侩,对上级阿谀奉承,对同事拉拉扯扯,对朋友居心叵测,对群众漠不关心,凡事以对个人是否有利为准则;六是盲目攀比、怨天尤人,收入同多的比、待遇同高的比、条件同好的比,总觉得自己吃亏。事业不成怨条件、工作不力怨环境、关系不顺怨领导、业绩平平怨下属,好像党和人民总是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