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

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

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
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

No. C20130012013-04

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

徐建国1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No. C2013001 2013年4月2日

摘要:基于索洛模型的增长核算,忽略了资本积累中“嵌入”的技术进步,低估了技术进步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经验上,亚洲四小龙曾被批评经济增长中要素增加的贡献很大,而技术进步的贡献太小,增长不可持续。但是亚洲金融危机后迅速复苏,保持了高速增长,并进入了高收入国家行列。长期经济发展史上,投资率有一个上升的趋势,美国、德国经济起飞后的投资率远高于经济起飞更早的英国,后来日本在投资率则更高。近年来,印度投资率页随着经济增速大幅上升,超过我国1990年代的水平。对于后发展的国家而言,新增投资中包含了当时先进的技术,并且使用新资本品过程中可以促进人力资本的累积和技术的进步。简言之,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投资本身是技术进步的最重要方式。

关键词:增长核算;过度投资;全要素生产率;经济结构;长期经济增长

1本文原是作者在反思中国经济发展,特别是投资在其中的作用时的笔记,缘起在于目前对“过度投资”的批评意见很多,但是投资又确实带来了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整理成文过程中,为了行文的简明和流畅,没有加入太多理论推导和技术性注解。本文亦没有尝试做系统全面的文献综述,而只是选择性引用一些相关的文献,特别是与投资和技术进步的讨论有关的文献。毕竟,对于经济增长的优秀教科书和文献综述已经很多。整理成文的一个动因,是在北京大学讲授经济增长期间,觉得一些话可能没有说很清楚,因而也需要对学生有一个补充交代。批评与建议请联系:62759293或者jgxu@https://www.doczj.com/doc/c911260739.html,。

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Jianguo Xu

Beijing University

Abstract:Growth accounting overlooks new technology “embodied” in capital formation and thus underestimates the contribution of technology progress to economic growth. Empirically, the Asian tigers rebound quickly after the Asian financial crisis, casting doubt on the doubt of the technology contribution of their growth. For developing economies, investment embodies technology and leads to improved efficiency. The employment of new capital goods in production also promotes human capital accumulation via learning by doing. In short, for developing economies, investment is the most important channel for technology improvement.

Keywords: Growth accounting; Overinvestment;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Economic Structure; Long-term growth

一、引言:从索洛模型说起

关于经济增长的一个基本争论,是关于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和关系。具体说,到底是技术进步还是资本积累导致了长期经济增长?这二者对于长期增长的含义有何不同?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是两个独立的过程还是交互的过程?如果是交互的过程,那么是技术进步导致了资本积累,还是反过来?对于发展中国家还要问,这种关系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是基本相同,还是有显著不同?正确回答这些问题对于理解我国的高投资率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对于未来经济形势的判断,以及政策制定,都具有基础性的意义。

罗伯特·索洛(Robert Solow)在1956年创立的索洛模型,是研究经济增长的基准模型,对后来的理论与实证研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这一模型把经济增长归结为要素增长和技术进步,推导出稳态的增长路径和决定参数,提供了一个描述和理解经济增长的可操作的参照系统。后来的经济增长模型,包括内生增长模型,都是在索洛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扩展。3

简而言之,索洛模型把产出写成资本和劳动的函数:。其中,代表资本,代表劳动,代表生产技术,给定资本和劳动投入,产出随着的提高而增加。文献中经常使用的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生产函数,即,具有边际收益递减,规模报酬不变,资本与劳动的收入份额不变等重要性质,这些性质给建立和推导模型带来很大便利,也可以帮助描述、概括一些常见的增长特征。

2几乎与索洛同时创建索洛模型的是Swan(1956)。在索洛模型中,储蓄率是外生的,后来Cass(1965)和Koopmans(1965)等人引入家庭的最优决策,把储蓄率内生,拓展了索洛模型,因而索洛模型也被称作Solow-Swan-Cass-Koopmans模型。

3代表性的内生增长模型包括模型(Arrow(1962),Frankel(1962),Romer(1986),Lucas(1988)),产品多样性模型(Romer(1987,1990)),和熊彼特类型模型(Aghion和Howitt(1992))。

索罗模型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利用增长核算(Growth Accounting)的方法对经济增长进行分解,也就是把经济增长分解为“要素投入增加”和“技术进步”两部分,前者包括劳动人口的增加、人力资本的增加、资本的积累,后者包括科学技术知识的进步、规模经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等等。4

这一分解的意义在于分析经济增长的来源。倘若一个经济的增长仅仅依赖于投入的增加,而不是技术进步,那么这种增长将是不可持续的。原因很简单,任何一个经济的要素资源都是有限的,特别是劳动力资源是有限的,要素投入不可能无限增加。更重要的是,要素投入增加还受到边际收益递减的约束,无法成为持续的经济增长的源泉。相反,技术进步可以是无限的,而且不受边际收益递减的约束。索洛模型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清晰说明只有技术进步才能维持长期的、持续的经济增长。

索洛模型的这一含义,被广泛接受和传播,对于人们观察和思考经济增长,有着深远的影响。比如说,我国的投资一直增长很快,远快于GDP的增长,投资占GDP的比重也很大,且有上升的趋势(图1),近年来接近GDP的差不多一半,引发投资是否过度,经济增长是否能够持续的争论和担心。这一争论对于思考未来的经济增长和政策制定有着方向性的意义。

再比如,亚洲四小龙虽然保持了长期的高速增长,但是也没能逃脱增长主要依靠要素累积,技术进步贡献很少的批评。在1990年代,特别是在亚洲金融危机以后,四小龙的增长模式受到很多批评。这些担心和批评无疑是合理的、重要的,但是事关对于未来经济增长的判断,事关基本的经济政策导向,还是要大胆批评,小心求证。经济分析虽然并不复杂,却往往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5

4增长核算首先由Solow(1957)本人提出,并对后来对增长的实证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成为理解经济增长的一种重要方法。早期的代表性文献还包括Kendrick(1961),Denison (1962),Jorgenson和Griliches(1967)。近年来,应用增长核算的方法理解亚洲经济增长引起了广泛争议,参见Young(1995,2003),Hsieh(2002)。

5经济现象的两个重要特点导致了方法论上的困境。其一,人们都具有一定的经济常识,因而经济分析看起来是一个进入门槛很低的行业。然而,经济现象和所有的社会现象一样,其实非常复杂,影响因素很多,必须充分积累,全面观察,才能得到较为全面的理解,进行较为准确的分析。只掌握部分的观察,或者有意无意忽略一些重要的方面,往往导致片面的解

图1:资本形成总额占GDP的比重(1978-2011)

二、增长核算遗漏了什么?

还是从索洛的经典分析说起。在索洛模型中,以及后来的拓展中,技术进步由一个独立的参数(经常用字母A指代)来表示,或者外生,或者内生,但是与资本积累都是分开的。这里面不甚清楚的是,技术进步在现实经济中是如何体现的?理论分析中,可以用一个参数来表示技术进步,这样数学上也很好处理。然而,现实中的技术进步,却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参数,而是要有实实在在的载体的。

新技术的有效应用,和几个关键的要素是联系在一起的:1)新的机器设备,比如说新的炼钢技术,需要对应的一整套设备;2)辅助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的基础设施,比如说,没有便利的交通,无论什么产品也运不出去,也就谈不上打开市场了;3)新的生产要素的采用,比如说,农业技术的进步,与不断改进

读甚至误导。其二,数理方法的运用大幅推动了现代经济分析,对经济学的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数理方法的一个难点是有些重要的因素难以量化而被忽略,导致分析结果可能产生偏差。另外,数理方法抽象掉了一些重要的对真实世界的观察,这本身无可厚非,因为每一种方法都有所侧重。但是,需要把抽象掉的重要观察补回来,结合使用数理方法和经验观察,才会有较好的分析和结论,否则也容易导致偏差和误导。

的化肥,农药,种子的发明和改进是分不开的;4)具有使用新要素,操作新机器的人,这里面不仅需要基础教育,还需要专业培训;5)与新技术、新的生产方式相适应的、新的生产组织方式。

上面这五大要素,大都是需要投资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研发投资、人力资本投资。然而,在增长核算当中,其中很大部分的投资,包括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和研发投资,都是算入资本积累的。6由于技术进步在增长核算中是扣除所有要素增长后的残差,因而这些记入投资的项目都增加要素积累的贡献,同时减小技术进步的贡献。7

需要追问的是,倘若没有这些投资,技术进步如何实现?实验室里的成果,最终是要固化在机器设备中的。新的生产要素,人力资本所代表的技能,也是要和恰当的机器设备结合才能带来生产力的。没有这些投资,技术进步是无法与经济增长结合的。这一层讨论的含义是,投资既带来资本积累,也体现了技术进步。根据索洛模型进行的增长核算,可能忽略了资本积累中包含的技术进步,因而低估了技术进步的贡献。

三、回首亚洲金融危机:不同增长路径下的“技术进步”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著名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关于“亚洲无奇迹”的著名论断。1994年,克鲁格曼在《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杂志发表题为《亚洲奇迹的神话》(The Myth of Asia's Miracle)的文章,分析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这亚洲四小龙的增长因素,发现东亚国家的经济增长靠的主要是要素投入的增加,也就是高劳动参与率、高储蓄、高投资,而非技术进

6人力资本投资大部分情况下不计入投资。家庭的学校教育支出是记入消费的,企业的培训支出一般也不计入投资,公共支出中的教育支出也不计入投资。倘若这些支出计入投资而形成人力资本,那么资本存量将增加,索洛残差将减小。

7在增长核算中,要素增加是从国民经济统计中直接核算出来的,从经济增长中扣除要素增加的贡献,就得到技术进步的贡献,因而,技术进步也被称作“索洛残差”。因为增长核算并不直接计算“技术进步”,而只是用一个残差项来替代,因而讨论中也称之为“对于经济增长的原因的无知”(Abramovitz(1956))。

步。因为要素投入总有限度,而且边际产出递减,在这一证据基础上,克鲁格曼做出了“亚洲无奇迹”的著名论断,并预言“亚洲奇迹”难以持续。

克鲁格曼是一个雄辩的写手,在前苏联刚刚解体、东欧国家刚刚发生剧变的背景下,他把亚洲四小龙与前苏联类比,指出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经济增长当中都没有技术进步,确实让人猛然警醒。在克鲁格曼的眼里,亚洲四小龙和前苏联一样是“纸老虎”,无法对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地位形成威胁。把经济增长问题置于国际竞争的语境下讨论,亦增加了克鲁格曼文章的影响。

克鲁格曼无疑是幸运的,他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做出了这一论断,随着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他声名鹊起,被认为是“成功预测了”亚洲金融危机的人。

克鲁格曼的这一预言,为部分观察研究中国经济发展的人津津乐道,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的经济增长也严重依赖投资,比起亚洲四小龙等国家有过之而无不及。克鲁格曼对亚洲四小龙的批评,对我国也毫无疑问是适用的。近年来讨论中,对于我国投资过高的批评,也是不绝于耳。

然而,将近二十年以后,回头再看克鲁格曼的批评,值得商榷之处颇多。首先,哪一个经济体不经历经济波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波动很大,期间不乏大起大落,拉美国家的经验就是明证。即便是美国也经历过大萧条,而且大约每10年就经历一次经济衰退,大约每30年经历一次大的经济危机,但是似乎没有人说美国的经济增长没有技术含量。毕竟,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是两个问题,不能拿经济波动现象来讨论经济增长。

其次,亚洲金融危机以后,这些经济体的表现明显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表1比较了2000-2010年东南亚、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经济增长速度,发现东亚国家的增长速度还是要快得多,大约有4.8%,而世界平均只有2.7%,东亚国家比世界平均快了超过2个点,比高收入OECD国家更是快了超过3个点。为了剔除2007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表1进一步比较了2000-2007年的情况,发现大致同样的结论。熟悉经济增长的人应该很了解的是,2-3个百分点的

差别,可是非常大的。在20世纪以前,超过1%的经济增长,被广泛认为是不可能的。再举个例子来说,倘若欧美经济增速多出两个点,那么主权债务就会很容易被经济增长消化掉,就不会有那么多人讨论欧洲债务危机了,甚至不会有“欧债危机”这个词。

表1:亚洲金融危机后的东南亚和世界经济增长

年均GDP增长率(%)人均GDP

2000-2010 2000-2007 (2010美元现价)

香港 4.44 5.28 31800

台湾 4.09 4.42 18683

韩国 4.57 5.16 20500

新加坡 6.03 6.35 42000

平均: 4.78 5.30 28246

印度尼西亚 5.20 5.05 2950

马来西亚 5.03 5.62 8370

泰国 4.40 5.06 4610

平均: 4.88 5.24 5310

日本0.91 1.52 43100

美国 1.81 2.60 46700 OECD:高收入 1.68 2.42 39500 OECD:所有国家 1.73 2.47 34600

世界平均 2.67 3.25 9160

数据来源:台湾数据来自经济学家智库(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数据库,其他国家数据来自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指标(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WDI)数据库。

需要指出的是,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一些国家的科技进步也在提升,产业也在迅速升级当中。比如说韩国,在金融危机以后迅速恢复,十年间的平均增速达到5.16%,人均GDP达到2万美元以上,而且韩国在电子、汽车等产业的技术进步是有目共睹的。比如说,现在的三星电子产品的质量已经受到广泛赞誉,可以和日本的高端电子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竞争。

最后,倘若拉长历史的视角,二战以后很少有国家(地区)能够保持长时间的高速增长,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步入高收入国家行列。除去富于石油等自然资源的国家,亚洲四小龙是为数不多的例外。从这个角度讲,四小龙是无愧于“奇迹”一词的。

然而,我们依然还需要回答一个问题,就是为何根据同样的增长核算方法,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的份额要大很多,而亚洲四小龙却要小很多。根据著名增长经济学家罗伯特·索洛、爱德华·丹尼森(Edward F. Denison)等人的计算,美国的经济增长中,大约只有八分之一归因于资本积累,四分之一归因于人口增加,六分之一归因于教育水平提高,剩下的大约50%归因于资源配置优化、规模经济、知识积累等因素,而这些都归入广义的“技术进步”。

作为比较,根据另一位增长经济专家阿伦·扬(Alan Young)的仔细计算,亚洲四小龙的增长中技术进步的贡献要小得多,其中香港好一些,但也只有30%,台湾和韩国分别只有28%和17%,而新加坡的技术进步的贡献只有2%,只考虑制造业的话甚至是负数。这些人都是严谨的学者,他们的计算结果值得仔细揣摩。

其中新加坡的情形比较极端,也很有启发性。根据阿伦·扬的计算,1970-1990二十年间,整个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的贡献几乎为零,只考虑制造业的话甚至为负。然而,很难相信新加坡二十年的经济增长中没有技术进步的贡献。何况,新加坡的增长速度、人均收入在亚洲四小龙中是最好的,很难相信技术进步贡献最小的国家最后表现最好。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假设新加坡做的是最简单的加工制造,为了扩大生产而买了一台新型设备,可以大大增加生产能力,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根据增长核算,这是一笔投资,是不计入技术进步的。然而,这种方法没有考虑新型设备中包含的新技术,也没有考虑新设备带来的生产中进行的所有人力资本积累。实际上,新技术总是要体现在新的机器设备,或者其他生产要素当中的,否则新技术如何进入生产?

上面的例子说明传统的增长核算低估了技术进步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倘若如此,依然有一个问题需要回答,就是为何这种低估在亚洲四小龙比在美国要大得多?毕竟方法是一样的,如果低估的程度是一样的,就依然不能解释上述差别。

其实这不难理解。发达国家处于科技的前沿,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研发,而且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教育投入。在此期间,物质资本逐步积累,人力资本也逐步增加,技术水平逐步进步,资源配置方式慢慢变化,生产组织效率逐步提高。在这个过程中,资本积累的速度比较慢,而且由于时间跨度大,折旧也比较多,而技术水平、资源配置方式、生产组织效率的提高,都会反映在“索洛

残差”当中,被增长核算解读为广义的技术进步。

相比较而言,东亚国家是后发国家,主要利用、改进现有技术,在短时间内通过购买现成的设备,提升基础设施来吸收、利用现有技术,并且和受过良好基础教育的劳动力人口进行结合,配套引进生产组织方式。这样,东亚国家的经济增长,更多地表现在投资增长上,并不奇怪。各国发展路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也是自然的,理应进行具体分析,而不是强求简单雷同。8

克鲁格曼在贸易领域卓有建树,并因此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其经济学造诣毋庸置疑。然而克鲁格曼对于增长核算的应用,却值得商榷,至少在细节上值得商榷。然而,细节决定成败,经济分析往往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特别值得反思的是,我们对于投资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否有一些偏见?对于研究经济增长的学生来说,还要进一步反思已有模型的缺陷,或者对已有模型的误读,以及产生的误导。

四、发达国家早期的“过度投资”

在反思了有关亚洲四小龙的争论以后,我们可以进一步把历史的广角镜继续往前倒推。四小龙的经济增长被批评依赖要素投入,特别是高投资,那么在发达国家早期的历史上是不是也有投资过高的批评?早期的资本、劳动力、教育等各种数8关于东亚经济增长模式的争论,陈坤耀(Edward K.Y. Chen,1997),郑玉歆(1998),林毅夫和任若恩(2007)进行了深刻的分析。

据比较难以获得,有的数据的质量也值得担忧,计算全要素生产率比较困难,因此我们主要看发达国家的历史上是否也存在“过度投资”。

工业革命以来,英国、荷兰率先经济起飞,比利时、法国等其他欧洲国家紧接其后,然后美国、加拿大等先后接过了经济起飞的接力棒,二战以后则是日本等国家。换一个角度来看,相对于更早起飞,当时已经相对“发达”的英国、法国等国家,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在历史上的一些时段都可以看作是“发展中国家”。此外,二战以后的重建时期,很多受到战火破化的国家收入水平低于战前,但是世界的技术进步并未停止,这些国家也可以看作是“发展中”国家。这样,倘若我们上文的逻辑正确,应该观测到一种趋势,就是从英国、法国到美国、澳大利亚、日本,我们应该观测到投资率的上升。也就是说,在美国高速发展的阶段,其投资率应该比早期的英国高很多,而后来日本的储蓄率应该比美国高一些。

搜集整理经济发展的早期历史,看起来证据支持这种猜测,表2总结了一些代表性发达国家早期的投资率。1780年以前,英国投资率只有5%左右,到了1870年的投资率也不到10%,其后的投资率大致稳定在这一水平,一直不太高,二战以后的恢复时期也只有16%。相对于英国,经济起飞稍晚一点的意大利、丹麦、挪威、瑞典等国家的投资率要高一些,一战以前达到了15%左右的水平,大约比英国提高了5个百分点。

从大约1870到一战爆发以前的四十多年时间里,德国、美国、加拿大的经济发展很快,人均收入都翻了一番还要多,而英国、意大利等国只增长了大约50%。相应地,德国、美国、加拿大的投资率也进一步上升,达到20%左右,比意大利、丹麦、挪威、瑞典等国家又上升了5个百分点。

从1914-1945年间,世界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其间大部分国家的投资率有所下降,比如英国、德国、美国、加拿大,但是也有例外,比如意大利。二战以后的重建时期,大部分国家的投资率有明显上升,除英国外都达到了20%以上,其中挪威达到了30%左右。二战以后经济起飞的代表是日本,投资率达到30%,这已经是大家很熟悉的情况。

表2:发达国家早期的投资率

国家年份投资/GDP

1770之前5%

英国1800-1830 7%

1895-1914 10%

1952-1958 16%

意大利1880左右10%

1896-1915 15%

1946-1955 21%

德国1851-1870 13%

1871-1890 18%

1891-1913 23%

1952-1958 24%

美国1840左右14%

1890左右22%

1946-1955 22%

加拿大1870-1915 20%

1896-1915 23%

1921-1940 23%

日本1887-1906 10%

1897-1916 11%

1952-1958 30%

数据来源:摘自Kuznets(1961)。为简明计,合并了一些年份,并省略了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及其中间的数据。

从1760到1960年代这大约200年的时间,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分水岭。在此之前,世界经济的增长很缓慢,东西方的差距也不大。在这200年期间,欧洲完成工业革命,成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而进一步细看这200年,我们发现经济起飞早、增长时间长、速度慢的国家的投资率要低一些,而经济起飞晚、增长时间短、增长快的国家的投资率要高一些。直观上这其实很好理解,后起国家直接利用先进技术,短时间内需要购置更多设备,收入的增长浓缩在更短时间里,投资率自然高一些。

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是,当初德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投资率远高于当时的发达国家英国,更加远高于英国历史上的投资率,不知当时有没有很多“过度投资”的热烈争论?倘若有,不知事后人们怎么看。

近年来印度的经验也很有意思。我国的学者时常喜欢把中国与印度作比较,因为印度和我国既有人口总量、幅员面积等方面的可比性,又有很多不同,比如政治制度、宗教传统、经济结构等方面。传统上,印度的投资率一直不是很高,新世纪以前基本在25%以下(图2)。可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印度经济增长的加速伴随着投资率的大幅上升,2004年以来达到30%以上,2006年来更是达到了35%以上。按照“传统”的国际比较,这也是高得异常的投资率。别忘了,现在印度的人均收入还只有1500多美元,可比价格计算相当于我国1990年代中后期的水平,而那时我国的投资率还不到35%,低于现在印度的投资率。随着印度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印度的投资率有可能会进一步上升,会不会向我国一样达到45%以上,让我们拭目以待。

图2:印度的投资、制造业和净出口(占GDP%,1960-2011)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 WDI)数据库。净出口坐标在右轴。

需要指出的是,印度的经验也帮助撇开一些容易引起混淆的因素。首先,印度的服务业相对很发达,但是制造业并不发达,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不到15%,但是投资率依然可以很高,说明投资率和制造业虽然相关,但并不是必然的关系。倘若印度的制造业更发达,投资率有可能还要高一些。第二,印度大多数年份是一个净进口的国家,说明投资率高和净出口也没有必然的关系。净出口相当于国内在国外的净储蓄,净出口多的话,意味着国内的储蓄超过了国内的投资而已。在国内投资需求受到资金约束的情况下,投资率会因为储蓄的增加而增加,净进口不过是利用了国外的储蓄而已。

五、反思增长模型

上述理论分析,以及对于历史和近年来的国际经验的讨论,都表明增长核算方法低估了投资对于技术进步和长期经济增长的作用,且低估的程度在处于落后、学习地位的发展中国家可能要大一些。一个重要的渠道,是落后国家可以通过投资吸收采用先进技术,促进技术进步,以及人力资本的积累。

实际上,文献中对于这一问题早有探讨。增长核算方法的创始人,同时也是索洛模型的创立者,罗伯特·索洛本人早在1960年(Solow(1960)),就提出了投资当中蕴涵着技术进步的观点,并命名为“嵌入式技术进步”(embodied technology progress),也就是说技术进步是“嵌入”在资本形成当中的。后来的研究也试

图在增长核算中考虑这一因素,对增长核算进行调整。然而,调整的结果却远不如人意。例如,一种主流的方法倾向于用投资价格指数修正实际投资,由于投资品价格趋于下降,这一方法实际上夸大了投资的贡献,进一步减小了技术进步的贡献。

索洛引入了“嵌入式技术进步”这一重要概念,但是同时也产生了新的问题。索洛意义上的嵌入式技术进步,只考虑了资本累积过程本身的技术进步,也就是生产资本品的成本减少,但是没有考虑新的资本品蕴涵了新的技术和生产能力。准确而言,索洛意义上的“嵌入式技术进步”,表达的是生产资本品需要的投入的

减少,也就是生产每一个单位的资本品(比如机器设备)耗费的资源减少,这实际上是资本品部门相对于消费品部门的技术进步,或者称之为“相对技术进步”,而不是“总体技术进步”。

在古典索洛模型的抽象世界里,只有一个消费品,并且资本品是从消费品转变而来的,这时资本品部门的“相对技术进步”其实也反映了一些“总体技术进步”的成份。实际上,在这一简化的世界里,消费品是“计价物”,资本品可以视为存储和(扩大)再生产消费品的一种设备。生产资本品消耗的消费品的减少,其实可以看作是“存储技术”的进步,并可以进一步看作是生产消费品的技术的进步。从这个角度理解,“相对技术进步”也包含了一般性的生产技术的进步。

然而,“相对技术进步”与“总体技术进步”依然不同。即便在最简单的索洛模型中,资本依然要和劳动结合来生产,制造最终产出,这一过程中体现在“生产函数”当中。生产函数的变化,是索洛意义上的“嵌入式技术进步”无法体现的。比如说,人们研发出一种新的技术,可以大幅提高产出,这种技术体现在一种新的设备(以及与设备配套的人力)当中。这种新设备可能耗费很多资源,也可能耗费很少资源,但是其代表的生产能力与生产设备耗费的资源数量是两个维度的概念。索洛意义上的“嵌入式技术进步”只能体现后者,而不能体现前者。举一个例子,现在的电子计算机质量越来越好,价格越来越便宜,这是生产计算机的技术进步的结果,但是计算机普及使用能够带来的技术进步,却是另外一回事情。

可见,索洛(1960)年倡导的“嵌入式技术进步”,其实只是狭义的技术嵌入,而广义的技术嵌入,需要考虑新的资本中蕴涵的新的生产技术。在数学表达上,索洛意义上的技术嵌入只考虑了总生产函数:中的累积方式的变化,而没有考虑其实生产技术应该是资本的函数。这样生产函数就可以写作。

这样的生产函数能够表达广义的“嵌入式技术进步”的思想,但是随之而来也带来了数学处理上的变化。比如说,常用的Cobb-Douglas的生产函数就不再适用了,因为如果生产技术是资本的函数,如果不对这个函数形式加以约束,那

么总体生产函数的形式就应该是不断变化的。理论上,我们可以对的形式加以约束,使得总体生产函数依然保持类似于Cobb-Douglas函数的形式。最简单情形,假设是的指数函数(当指数为1时退化为线性函数),而依然是Cobb -Douglas形式,那么总体生产函数依然是指数形式,但是资本项的指数变大,而且指数的和要大于1。但是此时的一个重要变化是,当Cobb-Douglas生产函数的指数和大于1,如何进行增长核算?如果进行惯常的增长核算,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应该进行什么样的修正?应该如何解读?

但是在生产函数的指数和大于1的情况下,如果一定要进行增长核算,需要给资本项一个大于常见的资本份额的指数(也就是资本累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的权重),这时会减小索洛残差。倘若这个指数足够大,那么索洛残差项可以达到零,甚至小于零。背后的经济逻辑是,由于技术进步的外部性,以及技术进步嵌入在资本累积当中,资本累积也具有“外部性”,或者称为“溢出效应”。倘若继续按惯常的方法赋予权重,则资本中包含的技术进步的贡献没有考虑,索洛残差被高估。

这里可能有一点奇怪,就是考虑了嵌入式技术进步以后作为“技术进步”的代表的索洛残差会进一步减小。理解这一点的切入点在于,如果我们考虑了所有的因素而没有遗漏,索洛残差理论上应该为零。索洛残差之所以大,就是因为我们遗漏的多。现在我们少遗漏了一项,嵌入在资本积累中的技术进步,因而索洛残差变小了。

回到新加坡的例子。根据Young(1995)的核算,新加坡的增长中技术进步的成分很低,无非说是索洛残差很低。其实这不难理解。作为一个具有启发意义的比方,不妨把新加坡经济简化理解为把几个先进的工厂搬到一个岛上,经济生活的其他方面都不发生变化,经济增长体现为这几个工厂的产出的增长。这种情况下,工厂雇用的资本和劳动力可以完全解释工厂的产出的增加,因而没有留下太大的残差。一定要找残差的话,不妨把这些工厂的利润当做是残差,因为利润是支付了生产成本、资本和劳动收入份额之后的剩余。现实中我们知道新加坡政府的主

权基金数目可观,反应新加坡企业的利润不菲。9从这个角度看新加坡经济并非没有“索洛残差”,而是有很大的索洛残差。10相比之下,香港、台湾、韩国等经济体的较大的索洛残差,更多反映了这些经济体的经济组织的变化。这些经济体比新加坡大许多,经济组织形式复杂许多,新加坡那样简单地可以用几个先进工厂来等价。当然,这些都是一个程度的问题。

如此修改生产函数的情况下,对于索洛残差的解释也要发生一点变化。首先,这时候索洛残差的概念不一样了,我们不能再说索洛残差是技术进步,至少不能是全部的技术进步,因为部分的技术进步已经在资本积累中体现了。其次,我们甚至也不能说索洛残差是我们对经济增长的无知。一个更准确的说法,是索洛残差是我们对于经济增长的无知的部分,我们知道的部分,已经被分解出来了。最后,把索洛残差解读为“总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简称TFP),容易产生误导,也与拓展的生产函数不符合,不妨考虑放弃这种解读。

有一点无论如何应该明确,那就是增长核算的目标,本来就不应该是寻找一个大的索洛残差,而是达到尽量小的索洛残差。理想状况下,如果考虑了所有的增长贡献因素,索洛残差应该等于零。

六、内生增长理论与“嵌入式技术进步”

索洛模型假定技术进步外生,后来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把技术进步内生了,从而拓展了索洛模型。代表性的内生增长模型包括模型(Arrow(1962),Frankel (1962),Romer(1986),Lucas(1988)),产品多样性模型(Romer(1987,1990)),和熊彼特类型模型(Aghion和Howitt(1992))。这些内生增长模型,把技术进步内生了,但是对于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的关系,特别是嵌入式技术进步的理解,并没有投入太大的注意力。

9根据美国主权财富基金研究所(Sovereign Wealth Fund Institute)的统计,到2012年,新加坡的主权债投资基金为2475亿美元(https://www.doczj.com/doc/c911260739.html,/fund-rankings/),这一数字与与新加坡的年度GDP相当。

10把利润等同于索洛残差只是一个比喻的说法。一个重要的区别是利润去除了利息,但是包含了自有资本的回报,因而利润实际上包含了资本的收入份额和索洛残差两个部分。

当然,新的资本品中包含着新技术这一点,是绕不开的。其实在早期的模型中,就已经明确涉及了“嵌入式技术进步”的概念。早在1962年,肯尼思·阿罗(Kenneth Arrow)在探讨经验积累与技术进步的关系时,就大胆根据资本品必然与生产伴随的观察,采用资本存量作为经验累积的一个间接测量。阿罗假定新的资本品总是比旧的资本品带来的产量高,这里面就蕴含了“嵌入式技术进步”的概念。

然而,阿罗的侧重点在于“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在他的模型里,技术进步是资本存量的函数,资本存量是生产经验的一个测度,生产经验的多少决定了技术进步的快慢,因为知识是在生产活动中产生的。而且,阿罗在文中也指出,他仅仅考察了在生产资本品过程中的学习和知识累积,没有考虑在使用资本品过程中的学习和知识积累,而后者其实对于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发展中国家通过购买资本品,与自己的劳动力结合,可以大幅促进自己的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积累。

其实,在函数形式上,模型可以完全包含投资中嵌入技术进步这一思想。只可惜,阿罗着眼于“干中学”这一技术进步的方式,而不是资本积累包含技术进步这一思想。究其原因,视角不同可能是一个重要考量。阿罗的着眼点,更多是一个先进国家在技术前沿上的技术进步,而不是一个落后国家的学习和进步。

经济增长的文献,立足点往往在于长期的经济增长,实证的证据也大多来自欧美发达国家。对于这些国家而言,因为已经处于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前沿,发展的核心动力来自技术进步,经济增长的模式是技术进步导致产出增加,带动投资增加,技术进步是源头。而对于落后国家而言,因为没有处于技术前沿,在追赶发达经济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进口”已有的技术,而这种进口,往往是通过投资实现的,发展的模式是投资增加带动技术进步,导致产出增加,这里投资增加是源头,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模式有着很大的不同。这一不同,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追赶时不可不予以考虑。

七、计量关系与因果关系

对于“过度投资”不可持续的另外一个更直接的回应,来自计量经济学家。认真修习过计量的人,都会明白一点:计量关系永远不能被解读为因果关系。计量关系本质上是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不管是根据简单的简约化模型(reduced form model)计算出来的简单相关,还是根据复杂的结构性模型(structure model)计算出来的复杂相关,都依然还是相关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

在解读计量结果时,学者们通常会把发现的相关关系与某种理论结合,说明实证发现支持了某种理论,而根据该理论,考察的变量之间存在某种因果关系。但是这里面有两个层次:一是证据支持了理论,二是该理论假定了某种因果关系。倘若把两个层次混淆,直接认为是“证据表明了因果关系”,就大错特错了。倘若一个计量证据可以证明或者证否一个理论,把两个层次合二为一在证据很强的情况下似乎也无伤大雅。遗憾的是,经济学上没有这样的证据,经济学上的证据往往都是很间接的,计量的结果最多只能在一系列的假设条件下提供一些支持或者不支持的证据,我们不断积累计量的证据来支持或者不支持某一理论,从来不能证明或者证否一个理论。实际上,经济研究的演化方式,是不断积累证据,然后修正理论,然后积累更多的证据,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

把这一层关于计量的讨论简单应用到增长核算上,一个结论跃然纸上:增长核算只是表明增长中的直接贡献因素是什么,但是并没有任何关于增长原因的论述,因而增长核算也就完全不能拿来做增长原因,特别是增长持续性的讨论。从“增长的直接贡献因素”到“增长原因”,这看似很小的一步之间,却有天壤之别。增长核算可能发现要素投入的增加,比如资本积累和劳动参与率的提高,可以几乎完全解释经济增长,但是这一结果却对增长的根本原因毫无涉及。比如说,这一核算结果没有回答一个最基本的问题:要素投入为何会增加?非洲资源也很丰富,为什么不大幅增加要素投入而促进经济增长?增长核算研究的是增长本身,而不是增长的原因,因而在从增长核算中解读增长的原因时,总要有一个引申、解读的过程,这一过程要非常小心。

八、结语:舒尔茨的批判

对索洛模型的缺点的最深刻分析之一,来自另一位诺奖得主西奥多·舒尔茨(Theodore W. Schultz)(Schultz(1964))。在分析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经济增长时,舒尔茨强调了新的生产要素的重要性,发现农业技术的进步,其实就是新的生产要素不断被发明,并推广应用的过程。比如,培育新的适宜当地的品种,新的品质好的肥料,新的更好的机械,这些新的生产要素代表了是农业技术进步的本质。这些要素的发明和应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进步,释放了农业劳动力,使得工业发展成为可能,也推动了经济增长。

谈到经济增长理论时,舒尔茨对索洛模型的方法论表示了担心,认为索洛模型过于重视综合生产函数(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忽视了具体的生产过程,特别是忽视了新的生产要素的重要性。舒尔茨特别担心的是,综合生产函数这种方法把技术进步置于一个“黑箱子”当中,掩盖了技术进步的实质,其实是不利于深入理解技术进步这一经济增长的核心概念的。

可惜的是,尽管舒尔茨早有批评,但是后来索洛模型还是愈发流行起来,对于后来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综合生产函数尽管粗略,但是可以把生产用一个简单的函数形式来表达,是一个极为便利的方法。在真实与便利之间,现代经济分析似乎对于后者更加偏爱。为了便利,人们可以包容模型的弱点,甚至选择视而不见。

索洛本人,对于他的模型产生的误导,其实不无察觉。在1987年他自己的诺奖发言中,就提到了他自己在模型中的妥协,并强调他自己早就知道要素积累的重要性,早在1958年就提出了“嵌入技术进步”的概念。可惜,后来的经济增长理论的演化,依然大致沿着“总体生产函数”的路径,对于技术进步的具体过程,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特征,重视不够。一种理论一旦发明,人们就会根据自己的便利而选择使用,发明者本人也没有办法。这验证了中国的一句古话:开弓没有回头箭。

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

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 作者:XXX 日期:2020年6月7日 此文档格式为word,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第八章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 「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考察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中资本和剩余价值所采取的各种 具体形式。资本的具体形式有产业资本(包括工业资本和农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相应地作为剩余价值具体形式的则有 产业利润、商业利润、借贷利息和资本主义地租。在剩余价值的这 些具体形式中,利润是它们的基础,所以在这一章中首先剖析利润 和平均利润。学习本章要着重掌握剩余价值怎样转化为利润,剩余 价值率怎样转化为利润率,利润怎样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怎样转 化为生产价格。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对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各种具体 形式的考察,了解资本主义剥削阶级的各个集团怎样瓜分剩余价 值,以及资本主义的国民收入怎样进行分配。 第一节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一)生产成本 资本主义企业生产的商品价值,包含三部分:不变资本价值 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由于生产成本范畴把商品价值中的C+V独 立化了,商品的价值构成也就发生了形式上的变化。用k代表生产 成本,则商品价值W=c+v+m变成了W=k+m。 资本主义条件下,商品的生产成本和商品的实际生产费用是不同的量。前者是按资本的耗费计量的,后者是按全部劳动耗费计量的。资本的耗费等于商品价值中的C+V,而劳动耗费则包括全部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耗费,等于商品的价值,即c+v+m。可见,资本主义生产成本只是商品价值的一部分,即只由资本的耗费来计量,这是由资本主义生产的性质所决定的。因为,资本家是实际的商品生产者,同时他又是雇佣劳动的剥削者。资本家在生产上耗费的只是他的资本,商品价值中的剩余价值不需要他花费什么,它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所以,资本家在计算商品生产的费用时,只计算他自己的资本耗费,而不去计算商品生产中的全部劳动耗费。

第三章 资本的积累过程

第三章资本的积累过程 第一节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第二节资本有机构成和相对过剩人口 第三节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3.1 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一、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和资本积累 一、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一)生产与再生产 1、定义:不断重复、不断更新的生产就是再生产。 2、再生产的特点: 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3、再生产的类型: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 4、扩大再生产的类型 ——扩大再生产从其实现的方式来看,分为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两种类型。 外延扩大再生产是指依靠生产场所,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数量,来扩大生产规模。 内涵扩大再生产是指依靠生产资料效率的提高,也就是通过生产资料质量的改善,技术的进步,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扩大生产规模。 (二)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1、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指资本家把剥削来的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再生产只是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 2、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特点 (1)可变资本是由工人创造的; (2)全部资本是由工人创造的; (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工人的个人消费也从属于资产阶级,即再生产出可供资本家剥削的劳动力。 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一)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1、定义:是资本家把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追加资本,从而使生产规模得以扩大的再生产。扩大再生产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 2、扩大再生产的源泉——资本积累 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 3、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资本家对高额剩余价值的追求的内在动力和资本家为避免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的外在竞争压力都促使资本家不断地进行资本积累。 (二)资本积累的实质 资本积累的实质: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扩大生产规模,从而进一步无偿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三)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 1、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 2、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 3、所用资本与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 4、预付资本量的大小。 §3.2 资本有机构成和相对过剩人口

第4章 资本积累(习题及答案)

第4章资本积累 一、单选题 1.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 A.扩大再生产 B.简单再生产 C.剩余价值生产 D.生产关系再生产 2.资本积累的源泉是: A.资本集中 B.资本积累 C.剩余价值 D.资本家省吃俭用 3.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是: A.资本集中 B.资本积累 C.劳动生产率提高 D.劳动人数增加 4.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是: A.剩余价值资本化 B.暴力迫使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 C.剥夺生产者 D.资本家之间的相互剥夺 5.资本主义人口过剩的原因是: A.社会上生活资料数量不能养活现有人口 B.资本主义社会人口自然增长太快 C.生育过多、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D.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使资本对劳动者的需求相对减少 二、多选题 1.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要以个别资本的增大为前提。个别资本增大的形式有:CD A.资本循环 B.资本积累 C.资本集中 D.资本积聚 2.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原因是:CD A.不扩大再生产就会阻碍社会发展 B.技术进步的客观要求 C.资本家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 D.资本家之间的激烈竞争 3.资本集中的方式是:AB A.以大鱼吃小鱼的方式,兼并中小资本 B.以组织股份公司的方式,把许多分散的小资本集合成大资本 C.以民主协商的方式,吸收中小资本 D.以资本积累的方式,吞并小资本 4.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的区别是:ABCD A.资本积累是以积累为基础 B.资本集中不是以积累为基础 C.资本积累能够增大社会资本 D.资本集中不能增大社会资本 5.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经常存在的几种形式是:ABC A.流动过剩人口 B.停滞过剩人口 C.潜在过剩人口 D.自然过剩人口 6.在机器大工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产社会化的主要表现是:BCD A.企业之间加剧竞争,中小企业被吞并或变成大企业分支机构 B.企业生产是以许多人共同劳动为基础的大生产 C.各企业、各部门的生产联结为相互依赖的整体 D.生产为日益扩大的市场而进行,并进一步形成世界市场

第3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习题及答案)

第3章资本和剩余价值 一、单选题 1.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B A.在流通中进行不等价交换 B.劳动力成为商品 C.小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D.劳动起家勤俭节约 2.个别资本家之所以要不断改进技术,因为:A A.追求超额剩余价值 B.生产相对剩余价值 C.降低劳动力价值 D.生产绝对剩余价值 3.剩余价值率用公式来表示为:B A.m′=v/m B.m′=m/v C.m′=m/c D.m′=m/(c+v) 4.剩余价值的产生条件是:A A.既不在流通中产生,也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 B.在流通中产生 C.不在流通中产生 D.在商品交换中产生 二、多选题 1.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的条件是:BC A.劳动力所有者是小生产者 B.劳动力所有者必须具有人身自由 C.劳动力所有者是一无所有的 D.劳动力所有者是一无所有的奴隶 2.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是:AC A.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B.超额剩余价值生产 C.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D.一般剩余价值生产 3.资本主义工资的基本形式是:AC A.计件工资 B.名义工资 C.计时工资 D.实际工资 4.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是:AB A.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 B.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值过程 C.价值形成过程 D.商品生产过程 5.马克思根据资本在价值增值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分为:AC A.不变资本 B.商业资本 C.可变资本 D.生产资本 6.在等价交换原则基础上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办法是:AB A.降低劳动力的价值 B.提高两大部类的劳动生产率 C.降低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 D.把工人工资压低到劳动力价值以下 7.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ABD A.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 B.维持劳动者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 C.劳动力买卖过程中所需的费用 D.劳动者掌握生产技术所必需的教育和训练费用 8.作为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剩余价值率是:ABC A.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B.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的比率 C.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 D.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的比率 9.资本主义工资:ABCD A.掩盖了劳动力商品买卖的实质 B.掩盖了劳动与劳动力的区别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 根据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对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分析,马克思根据以下公式: Ⅰ生产资料 +m + c v 6000 1000 1000 4000= Ⅱ消费资料 +m v + c 500 3000 500 2000= 为了第二年的社会生产能够继续进行,这两大部类的产品都必须实现。社会总产品是通过以下三个方面的交换而实现的。 首先,第一部类内部的交换。第一部类中的4000c,在实物上是由各种生产资料构成的,在价值上它代表本部类已经消耗的不变资本价值。为了维持简单再生产,生产中消耗了的4000c必须用新的生产资料来补偿,而第一部类本身是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因此,这部分产品可以通过第一部类内部各部门各企业之间的交换而得到实现。 其次,第二部类内部的交换。第二部类中的产品500v+500m,在实物上是由各种消费资料构成的,在价值上代表本部类工人和资本家个人消费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500v是工人的工资,需要购买消费资料;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500m全部用于个人消费,也需要购买消费资料,而第二部类本身是生产消费资料的部类,因此,这部分产品同样可以通过第二部类的相互交换而得到实现。 再次,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通过上述两个方面的交换,第一部类还剩下1000v+1000m的产品,这部分产品在价值上代表本部类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它是用于第一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个人生活消费的消费基金,但这部分产品在实物上都是生产资料,无法在第一部类内部实现,而必须与第二部类的消费资料相交换。同时,第二部类剩下的2000c的产品,它们在价值上代表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需要用生产资料来补偿,但这部分产品的实物却是消费资料,无法在第二部类内部实现,必须与第一部类的生产资料相交换。通过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使第一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得到了个人消费所需的价值2000的消费资料,而第二部类的资本家得到了生产需要的价值2000的生产资料,并使:Ⅰ(1000v十1000m)和Ⅱ2000c两部分产品都得到实现。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Ⅰ 4000c + 1000v +1000m =6000 生产资料

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

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的第七篇《资本的积累过程》中用了五章篇幅,论述了资本积累理论。这一部分内容,长期以来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阶级性最鲜明的体现,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积累的本质、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得出“两个必然”的结论。但是,如果我们抽去其阶级对抗性质,从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性去考察,可以看出,它也深刻地阐述了资本运作的内在规律。如果能将其中的基本原理运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并深谙此道的话,也有助于现代我国民营企业做大做强,走上成功之道。由此可见,它也是提升我国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论依据,并从中还可以预测出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方向。本文试图就这一方面问题作一些探索性的思考。 一、资本积累的源泉是民营企业做大做强的动力 (一)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源泉的论述 1、资本积累就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把剩余价值当作资本使用,或者说,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叫做资本积累”。(《资本论》第一卷P634) 2、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积累就是资本的规模不断扩大的再生产”,(同上P636-637)“竞争迫使资本家不断扩大自己的资本来维持自己的资本,而他扩大资本只能靠累进的积累。”(同上P649-650)

3、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政治经济学一般都把资本理解为“重新用来生产剩余价值的积累财富”。(同上P644)“为了要积累,人们必须把剩余产品一部分转化为资本。”(同上P636)“一定价值从一定量剩余价值所借以体现的产品量,随劳动生产力而增大。”(同上P663)“在生产资料的效率、数量和价值增进时,从而在积累陪伴劳动生产力发展而增进时,劳动所有的力量,都当作资本的力量投射出来,象商品所有的价值形态,都当作货币的形态射出来一样”(同上P666-667) (二)转变企业发展战略是民营企业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根据马克思的分析,民营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一方面不断地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不能分光吃光,要为企业发展留后劲。另一方面要加强内部管理,节约成本,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企业的目的是追求剩余价值,通过资本积累,可以带来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促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在我国50强民营企业中,比如,联想、新希望、万向、科龙、东方、美的、横店和雅戈尔等,无论是总资产规模,还是销售收入规模,或是净利润规模,其绝对量都是排名最前的。这种情况既说明了它们所拥有的经济实力,同时也表明了它们在长期市场竞争中所进行的有效积累。 但是,当一个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其成长的步伐会逐渐放缓。这是一般企业发展的一条具有普遍性的规律。在50强企业排序中,我们可以看出,许多规模和名气均较大的民营企业,其竞争力指数排名反而比较靠后。这就存在大型民营企业在做大之后如何拥有核

第三章 资本积累与再生产

第三章资本积累与再生产 一、单项选择题 1 、资本有机构成是指 ( ) 。 ①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的比例②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 ③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④由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2 、资本积累的实质是 ( ) 。 ①以暴力剥夺小生产者,把社会财富集中到资本家手中 ②不断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扩大资本和生产规模,进一步无偿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③资本家通过节制享受欲望来发展社会生产 ④资本家靠辛勤劳动发家致富 3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区别在于,资本积聚会使()。 ①社会资本总额增加②个别资本规模扩大 ③剩余价值总量增长④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4 、资本集中是 ( ) 。 ①单个资本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②全部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 ③把众多中小资本合并成大资本④地主剥夺农民土地,把生产资料土地归自己所有 5 、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取决于 ( ) 。 ①总资本的大小②不变资本的大小 ③可变资本的大小④生产规模的大小 6 、相对过剩人口是指 ( ) 。 ①人口增长快于生产增长②生产资料增长赶不上人口增长 ③劳动力的供应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要④劳动力就业量日益减少

7 、个别资本通过发行企业债券扩大其资本的支配范围属于()。 ①资本积累②资本积聚 ③资本集中④资本垄断 8 、个别资本通过股份制扩大其资本的支配范围属于()。 ①资本积累②资本积聚 ③资本集中④资本剥削 二、多项选择选题 1、影响资本积累数量的因素包括() ①对工人的剥削程度②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 ③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④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 ⑤预付资本量的大小 2、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联系和区别是 ( ) 。 ①都是个别资本增大的途径 ②资本积聚增大社会资本总量,资本集中不增加社会资本总量 ③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都增加社会资本总量 ④资本集中较快,资本积聚较慢 ⑤资本积聚受社会财富增长的限制,资本集中不受社会财富增长的限制 3 、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是 ( ) 。 ①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②资本不足的必然产物 ③资本主义特有的人口规律④各社会共同的经济现象 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4 、资本集中()。 ①是分散资本的合并②能增大个别资本 ③能增大社会资本④能促进资本积聚

考研政治真题知识点透析资本积累

2016考研政治真题知识点透析:资本积累 政治经济学部分在考研政治真题中虽然不会考查材料分析题,但是在选择题中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很多考生要因为没有对这一部分的内容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十分较多。一般来说,政治经济学的考查形式和哲学部分是有一定区别的。哲学部分更多的通过材料型题干来考查哲学原理的应用,而政治经济学部分则以识记型题目为主,但也需要注意的是识记型题目也不是简单的内容再现,而多以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来命题。资本积累是政治经济学剩余价值理论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在历年考研政治真题中曾经命制过题目。如20XX年考研政治第20题。 从内容上来讲,资本积累的本质、源泉和后果都是命题的重要考点。考生首先要记住其相应知识点的结论,才能在做题中来判断选项的正确与否。首先,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由此就可以考查资本积累与剩余价值的关系,资本积累就是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的过程。第二,影响资本积累规模大小的因素,此知识点容易命制选择题,主要由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所用资本和索菲资本之间的差额以及资本家垫付资本的大小。对于此知识点考生也不需要死记硬背,前文讲到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也就意味着只要影响剩余价值的因素都是影响资本积累规模大小的,所以考生在做题时只要判断选项是否影响剩余价值的大小,如果影响则为正确选项,否则,则是错误选项。第三是资本积累的后果,关于资本积累的后果要记住三个后果,一个历史趋势,三个后果是资本主义社会两极分化加剧、相对过剩人口增加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历史趋势

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胜利。掌握以上三个知识点就把握了资本积累的核心考点,做题就会迎刃有余。 回顾20XX年真题第20题,题干引用马克思的话语,考查资本积累与相对过剩人口的关系。资本积累是资本家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而资本家通常会用于购买不变资本,因此就会提高资本有机构成,而可变资本的比重就会相对减少,说明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由此就造成了工人失业现象加剧,而就产生了相对过剩人口,但并不能就此得出结论失业人口规模呈现越来越大的趋势是有资本积累造成的。这样就能选出正确的答案。 【2016考研政治精华考点班】没复习好?找萌神任燕翔带你10小时攻克马原、史纲,重点内容深入精讲,知识体系与做题技巧穿插讲授。全程直播,随时互动;快速掌握要点,就在11月2、3、4、5四天10小时一步到位;考研小白的福音,零起点全程无障碍!

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生产与积累

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生产与积累 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程与简单商品生产过程,有相同点,都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某种产品的劳动过程,也都包含一个价值形成的过程。但又有不同点,它不仅是价值形成过程,而且是价值增殖过程。 一是资本家有权支配工人的劳动,二是资本家有权占有劳动产品。这是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决定的。由于资本家有权支配工人的劳动,资本家在购买工人的劳动力后,就有权延长劳动时间,当劳动时间延长到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时间这个一定点时,剩余劳动和剩余价值就产生了,而由于资本家又有权占有劳动产品,凝结在商品的剩余价值就被资本家占有。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它们的意义在于一是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它表明,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创造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由可变资本雇佣的劳动者创造的。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二是这种划分也为确定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既剩余价值率,可以用剩余价值和可

变资本之比来表示。 剩余价值生产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和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按照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资本家有权延长劳动时间,但无限延长时间会受到两个因素的制约,一是生理的因素,二是道德的因素。特别是由于过度延长劳动时间给工人阶级带来巨大的损害,必然会受到工人阶级的抵抗。资本家转而在调整必要劳动时间与剩余劳动时间的比例上下功夫。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方法,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这叫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其结论为一是资本家用来支付给工人的工资表面上看是资本家的,是资本家养活工人,但在再生产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它是工人自己创造的,即不是资本家养活工人,而是工人养活自己,并且也是工人养活了资本家; 二是不仅可变资本而且全部预付资本归根到底都是工人创造的; 三是工人的个人消费从属于资本家,工人没有独立的地位。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资本家获得剩余

资本与剩余价值

资本与剩余价值(精选)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基石。本章将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分析,说明剩余价值产生的秘密,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以及其它有关剩余价值分割的问题。本讲重点要深入理解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掌握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条件,剩余价值生产的实质和方法以及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和形式。了解资本积累过程是资本家用古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作为资本从而进一步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的过程。 资本的本质——在现实生活中,资本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如货币、机器、厂房、原料、商品等,但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体现在物上的生产关系。资本的主要特征有:(1)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2)资本是一种运动;(3)资本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体现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范畴。 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剩余价值的本质就是雇佣工人创造的新价值中超过劳动力价值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部分价值,它直接体现着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劳动时间实际分为两部分: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与之相对应,劳动也分为两部分: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叫剩余劳动时间,在这个时间内耗费的劳动叫剩余劳动。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方法。这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早期以手工劳动为主时期的主要方法。随着手工劳动转向机器生产,新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越来越成为加强剥削的主要方法。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借助于工人的具体劳动,把原有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价值量没有发生变化,叫做不变资本;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由劳动力的使用创造出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使预付资本价值量发生了变化,叫做可变资本。 马克思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 (1)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通过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说明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而只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因此,工人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2)为考察资本主义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这种剥削程度用剩余价值率表示。 资本主义制度下工资的本质——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工资有两种基本形式,即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工资在现象上表现为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使得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具有了隐蔽性。因此,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在本质上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工资有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之分。名义工资是指以货币数量表现的工资。实际工资是指工人得到的货币工资所能购买到的物品和服务的数量。

经济增长的源泉_劳动积累与资本积累

经济增长的源泉_劳动积累与资本积累
中 共 中 央 党 校 学 报 $3/012.02" 第 卷第 期 . ) !"#$%&’ "( )*+ ,&$)- ./*""’ "( )*+ 0+%)$&’ 0"112))++ "( )*+ 03,303 $年 月 4562#$$) #$$) # 经济增长的源泉* 劳动积累与资本积累 桁 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 经济研究所! 北京 &"##+)$’
!摘要" 经济增长来源于劳动积累%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而技术进步归根结底 也来源于劳动 积累和资本积累& 因此$经济增长的源泉是劳动积累和资本积累& 更进一步看$资 本积累本质上也是 劳动积累的结果$是劳动积累在特殊生产方式%特殊生产形式上的具体表现& 因此 $我们将经济增长 过程还原为劳动创造价值的过程$并分析它在具体生产关系中的具体体现& 资本积 累从劳动积累中 分化出来$从而实现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是特殊历史阶段的产物& 从劳动积累到 资本积累%再到更 高形式上的劳动积累$是实现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劳动积累! 资本积累! 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
1 / 15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
b5E2RGbCAP
!文章编号" )$$*%+,$)-#$$).$"%$$$)%$’
采取了剩余方法计算技术进步! 即经济增长除了来 ’数量的增长外!剩 源于资本"劳动等要素&包括土地一 资本积累" 劳动积累与技 术 余部分全部归之于技术进步$ 进步 但是!技术进步本身并不是独立的因素!它仍然 劳动"资本和技术!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据 是由劳动和资本要素产生的$这种 (三分法)中用(剩 此!经济增长可以划分劳动积累型"资本积累型"技 余方法)解构经济 增长!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它没 术进步型三种形式# 不仅是劳动与资本的数量增长 有解释生产要素除了数量积累之外的其它积累方 能够带来外延扩大再生产过程!而且! 劳动生产率或 式!即劳动或资本时间上的非同质性&质变’带来经 资本产出率提高还 能够产生内含扩大再生产过程济增长# 除此而外!劳动%资本和技术进步之间的交 $ 但 是!在新古典主义生产函数中!劳动和资本在时互作用!也具有增长效应&即所谓残差效 应’!这些因 间 上具有同质性!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资本设备生素同样归结为技术进步! 也是不甚合理的# 产能 力的提高不再体现在劳动积累或资本积累第一!(技术进步) 这 个概念所包含的经济内容 过程之 中! 而是将劳动生产率和资本产出率的变是各种因 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它将技术进步独立于 化计算在 技术进步之中!因而扩大了技术进 步概念资本和劳动等生产要素之外而存在! 那么! 技术进 的外延$它 收稿日期! 修回日期!" #$$!%"#%!$%! !##!&"!&#’
p1EanqFDPw
作者简介桁 林"#$男$浙江台州人$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教授%国务院 关税税则专家咨询委员& 研 !" "($)&究方向是新增长%资本市场与宏观政策&DXDiTa9E3d $)
2 / 15

资本与剩余价值(精选)

资本与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基石。本章将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分析,说明剩余价值产生的秘密,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以及其它有关剩余价值分割的问题。本讲重点要深入理解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掌握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条件,剩余价值生产的实质和方法以及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和形式。了解资本积累过程是资本家用古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作为资本从而进一步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的过程。 资本的本质——在现实生活中,资本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如货币、机器、厂房、原料、商品等,但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体现在物上的生产关系。资本的主要特征有:(1)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2)资本是一种运动;(3)资本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体现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范畴。 〗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剩余价值的本质就是雇佣工人创造的新价值中超过劳动力价值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部分价值,它直接体现着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劳动时间实际分为两部分: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与之相对应,劳动也分为两部分: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叫剩余劳动时间,在这个时间内耗费的劳动叫剩余劳动。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方法。这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早期以手工劳动为主时期的主要方法。随着手工劳动转向机器生产,新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越来越成为加强剥削的主要方法。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借助于工人的具体劳动,把原有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价值量没有发生变化,叫做不变资本;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由劳动力的使用创造出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使预付资本价值量发生了变化,叫做可变资本。马克思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

(价值管理)第六章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各种形式

第六章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各种形式 一、名词解释 成本价格、利润、利润率、年利润率、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生产价格、商业资本、商业利润、生产性流通费用、纯粹流通费用、借贷资本、利息、利息率、银行资本、银行利润、金融资本、金融寡头、参与制、商业信用、期票、汇票、银行信用、银行券、国家信用、金融市场、股票、债券、股息、股票价格、创业利润、虚拟资本、虚拟经济、实体经济、泡沫经济、资本主义地租、租金、级差地租、虚假社会价值、绝对地租、土地价格 二、单项选择题 ⒈商品的成本价格是:() ①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②超额利润的转化形式; ③平均利润的一部分;④所费资本补偿价值的转化形式。 ⒉平均利润是:() ①各职能部门预付总资本获得的利润;②部门内部各企业获得的利润; ③企业主收入的总和;④部门之间各企业获得的利润。 ⒊商业利润是:() ①平均利润的一部分;②企业利润的一部分; ③商业资本家获得的平均利润;④超额利润的一部分。 ⒋平均利润形成后,超额利润:() ①各部门内部的所有个别资本都可获得;②只有部门内部的先进企业可获得; ③部门内部各企业都不能获得;④部门之间各企业都不能获得。 ⒌银行利润率是() ①银行利润与银行全部资本的比率;②平均利润率; ③平均利润率与利息率之差;④银行利润与自有资本的比率。 ⒍股票价格是() ①股票价值的货币表现;②等于股票票面额; ③股息收入的资本化;④股权收入。 ⒎经营优中等土地的农业资本家:() ①只须缴纳级差地租;②既要缴纳级差地租,又要缴纳绝对地租; ③拥有土地所有权;④不须拥有土地经营权垄断。 ⒏垄断条件下银行的新作用使银行变成了:() ①信用中介;②万能的垄断者;③支付中介;④普通的中介人。 ⒐按距离实际资产的远近程度,虚拟化程度的上升顺序为() ①组合证券,金融衍生物,传统的股票等,政府债券; ②金融衍生物,政府债券,组合证券,传统的股票等; ③政府债券,传统的股票等,金融衍生物,组合证券; ④传统的股票等,政府债券,组合证券,金融衍生物。 ⒑虚拟经济可:() ①脱离实体经济;②不以实体经济为基础; ③产生泡沫经济;④不需宏观调控。 三、多项选择题 ⒈利润和剩余价值的相互关系:()()()()() ①二者本来是同一个东西②前者是后者的转化形式③后者是前者的本质 ④前者掩盖资本主义剥削关系⑤后者体现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第五章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B 2.D 3.B 4.C 5.B 6.A 7.D 8.B 9.C 10. C  二、多项选择题  1.CD 2.DE 3.ABC 4.BDE 5.AE 6.CDE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四、名词解释  1.个别资本: 指各自独立发挥资本职能的资本;  2.社会资本: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所有单个资本所组成的总和。 3.社会总产品:又称社会总商品资本,是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年内所生产出来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4.价值补偿: 指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如何通过商品的出售以货币形式回流,用于补偿在生产中预付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并且还要取得剩余价值  5.实物补偿:指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转化为货币以后,如何再进一步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产品。  6.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与社会总产品的实物形态是由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构成相适应,社会生产可划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是生产资料的生产,第二部类是消费资料的生产。  7.经济危机:又称经济衰退。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以生产相对过剩为基本特征的危机。  8.固定资本更新:是以厂房、机器、设备等物质形式存在的那部分生产资本,由于磨损或其他原因而用新的物质形式来替换。  9.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 是从一次经济危机爆发到下一次经济危机爆发所经历的时期。  五、简单题  1.(1)从社会总产品的构成上看,实物构成表现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价值构成是由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所组成。  (2)从社会生产上看,按产品的最终用途划分,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为第一部类;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为第二部类。  2.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图式是:  Ⅰ4000c+1000v+1000m=6000  Ⅱ2000c+500v+500m=3000  运用该图式,可知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顺利进行遵循的条件是Ⅰ(v+m)=Ⅱc,以及由此引申的两个条件:  Ⅰ(c+v+m)=Ⅰc+Ⅱc,Ⅱ(c+v+m) =Ⅰ(v+m)+ Ⅱ(v+m)表示。  3.(1)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必须从社会总产品出发的原因。社会资本再生产即社会资本的运动。社会资本运动一方面包括生产性消费,即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各种生产资料;另一方面又包括个人生活消费,即资本家和工人对生活消费品的消费。与此相适应,社会资本运动既包括与生产消费相适应的资本流通,又包括与个人生活消费相适应的一般商品流通。正因为社会资本的运动既包括生产消费又包括个人生活消费,因而考察社会资本运动必须从社会总产品为出发点,因为只有社会总产品才既包括用于生产消费的生产资科,又包括用于个人生活消费的生活资料。  (2)社会总产品的内涵。社会总产品是指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以年为单位)所生产出来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4.(1)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两个基本原理。第一,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构成及社会生产划分成两大部类。从实物形态来看,社会总产品按其最终用途,可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与此相适应,社会生产便分为两大部类,一是制造生产资料的部类,又称第Ⅰ部类,二是制造消费资料的部类,又称第Ⅱ部类。第二,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从价值形态来看,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可分为不变资本价值(c)、可变资本价值(v)、剩余价值(m)三个组成部分。  127 128

第三章+剩余价值的生产、分配与资本积累3

第三章剩余价值的生产、分配与资本积累3 一、资本总公式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 三、剩余价值的产生 四、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 五、资本雇佣劳动制度下工资的本质 ●工资的现象 资本主义工资在现象上是工人劳动的报酬,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劳动不是商品,没有价值或价格 这是因为: 第一,劳动要能够当作商品来出卖,在出卖之前必须已经独立存在。但工人在劳动力市场上与资本家发生买卖关系时,其活劳动是不存在的,雇佣工人的劳动是买卖结束之后才进行的。而买卖结束之后,工人的劳动又是在资本家的监督之下进行,已经不属于工人,工人无权出卖。如果工人想使自己的劳动取得独立的存在形态,就必须把活劳动变成物化劳动,即变成劳动产品。但这时,作劳动力主体的不是工人,而是小商品生产者。 第二,商品的价值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物,价值量的大小是由劳动时间的多少决定的。如果说劳动是商品,也有价值,那么它的价值又是怎样决定的呢?只好说,劳动的价值是由劳动来决定的,12小时劳动的价值等于12小时的劳动。这显然是一种毫无内容的同义反复。 第三,如果说工人的劳动是商品,又有价值,那么,在等价交换的原则下,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应该等于工人劳动创造的全部价值。如此一来,资本家得不到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就不存在了。 ●工资的本质 资本雇佣劳动制度下工资的本质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劳动力价值是确定工资的内在依据,劳

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工资水平的波动。 六、利润和平均利润 1.成本价格和利润 资本是能够带来价值增值的价值。资本价值增值运动上升到社会表面,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等各种具体形态,在以产业资本为核心的资本所有者与资本支配者集团中间进行分配。首先对产业资本价值增值运动及其转化进行分析与考察是必要的。所谓产业资本就是投在物质生产部门,支配雇佣劳动,直接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资本。 ●成本价格与利润 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与剩余价值(m)作为商品价值的三个本质的组成部分的揭示,是认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实质的客观需要。但在现实经济运动中,对于一个资本家企业而言,这种区分则是不必要的。 在资本家看来,其商品价值无外乎是两部分:一部分是成本价格(用K来表示,K=C+V),即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价值和可变资本的界限是混淆的,二者都被看作是资本主义的生产费用;另一部分是利润,即资本价值的增值部分--剩余价值。当人们把剩余价值在观念上当做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形态,叫做利润,用P来表示。这样,商品价值的构成就由W=c+v+m,转化为W=K+P。 ●利润率的概念 随着剩余价值被当做全部预付资本产物这种观念在人们头脑中的固化,随着剩余价值转化利润,剩余价值率也转化为利润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以P′表示利润率,以C表示预付总资本,则利润率的计算公式为: p′=m/C 不同部门和企业的利润率水平是不同的。如以一年为期,年利润率的计算公式可以分解为: P′=M/C=m ′·v·n/C=m′·v/C·n 其中P′代表一年利润率,M代表年剩余价值,C代表预付总资本,m′代表一个生产过程的剩余价值率,v代表预付可变资本,n

政治经济学第三章-资本和剩余价值

第三章资本和剩余价值 一、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本章是在上一章所阐明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分析,阐明马克思创立的剩余价值生产理论。主要应了解剩余价值的来源和资本的本质,认识资本主义生产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明确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本章还进一步阐明了与剩余价值理论有密切联系的资本主义工资理论,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实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根本对立的经济根源。 二、需要把握的知识点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产生和资本的原始积累;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及其意义;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及其形式。 三、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四、阅读书目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4章第3节,第5章第2节,第10章。 2.恩格斯:《〈雇佣劳动与资本〉1891年版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第341~348页。 五、本章的基本内容介绍 第一节货币转化为资本 一、资本总公式 货币本身不是资本,在前一章讲过,货币是商品交换的最后产物。另一方面,货币又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即资本最初表现形态是一定数量的货币。我们比较一下它们的流通形式就可以看得清楚。 作为货币的货币,它的流通公式是W-G-W。在这个公式里,商品生产者首先出卖自己的商品取得货币,再用货币去购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这是商品流通形式,货币是在商品流通中发挥作用。作为资本的货币,它的流通公式是G-W-G流通形式,货币是在资本流通中发挥作用。这两个公式即有共同点,这两种流通都是价值的运动过程,又有区别。 形式上的区别: (1)买和卖的对立的两阶段具有相反的次序。 (2)货币在这两种流通形式中的作用不同。 本质的区别: (1)它们的目的或动机不同。 (2)它们的内容不同。 (3)它们的运动限度不同。 (4)这两种流通都是价值的运动过程,但二者是有区别的。 二、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一)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G-W-Gˊ这个总公式的矛盾何在呢?从资本流通形式上看,它是和价值规律相矛盾的。

资本论课程作业 资本积累过程

资本的积累过程 资本的积累过程在整个资本论体系中它的理论地位可以从这样两个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总的来说,本篇在《资本论》第一卷的范围内,是把资本积累当作资本直接生产过程的一个要素加以考察,这句话至少包含了两层意思,在这里讲的资本积累过程或者说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过程不是与资本生产过程相对立的另外一个理论部分,而是从属于资本的生产过程这个理论,而且是直接生产过程。因此从这个意义上人们把资本论第一卷划分三大块,大体结构上是对的,但是说成是三个理论就错误了。第一篇讲价值理论,第三到六篇讲剩余价值理论,第七篇讲积累理论,如果把这种说法当做是教条,三大块是三个不同的理论这样的看法那就是一种形而上学错误的看法,整个资本论第一卷都是讲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而这个直接生产过程就是剩余价值生产过程。所以第七篇也不例外。这里不是和资本生产过程相对立的,相独立的,相分割的另外一个理论,把积累当做资本直接生产过程的一个要素考察,这是在第七篇前言里讲过的。首先说明了积累理论不是另外一个独立的理论,而是从属于资本的生产过程。而资本论第一卷对资本直接生产过程的分析所要揭示的问题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公式和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最一般最基本、最本质的规定。是在抽象程度最高的层次上来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与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最基本最本质的规定。所以第七篇仍然从属于资本生产过程,用来说明资本主义最本质的经济关系的。 作为资本的直接生产要素这句话决定的第二点,这里所讲的资本的积累和再生产过程暂时撇开了流通过程这个中介。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是一个对立的统一。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就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在这里,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互为中介。所以资本的生产过程是包含资本的流通过程在内的一个再生产过程。但是在本篇范围内对于资本积累过程和在生产过程的分析是暂时撇开了它的流通过程。把资本的积累和再生产过程仅仅看作是生产过程单纯的重复或者是扩大规模的重复,把流通的中介只在必要的范围内提一下,所以研究对象的性质把握这一点,第七篇这里讲资本积累过程是把它当作直接生产过程的一个要素来考察。从另一方面上说,如果资本论全三卷的理论联系来看,一二三卷不仅作为从整体上有一个抽象上升的理论发展过程,而且对应的篇章也有这样的关系。如果从全三卷的关系来看,那么第七篇同时具备了这样两个地位和作用。第一,它成为由资本论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向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的一个过渡的中介和起点。因为在这篇里面资本的生产过程已经看作是一个连续的往复不断的过程。而这个连续不断的过程是以流通为中介。因此要进一步八五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经济运动的全貌,哪怕是在抽象层次上完整地把握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全貌就必须把流通过程纳入到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再生产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资本的流通过程从另外一个意义上就叫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里多次指出以流通为中介的再生产过程。第二,它又是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的逻辑起点。第一卷第七篇和第二卷第三篇所讲有一个共同点。这个共同点都要涉及到资本在生产的物质条件问题。这都是它们的前提,这是共同的,这个物质前提包括两个方面:一个实物方面,一个价值方面。那么在第一卷第七篇我们简单地把它作为一个前提。 虽然在第一卷第五篇涉及到价值的再生产,但那是部分的。价值和实物是不一样的,只有劳动力的价值是属于真正的再生产。第三,跟第三卷的关系来看,主要是从第三卷里的第三篇利润率的下降,资本积累导致利润率的下降,导致资本过剩时的人口过剩,导致由于消费不足而引起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导致资本的毁灭。那么如果说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主要是从社会总资本的内部结构和比例失调的角度,以资本主义生产周期的角度说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不可避免性和它的物质基础。那么第一卷的第七篇则是从社会两极分化的角度,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这个角度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不可避免性。在不同的周期变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