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寻找集体道德——涂尔干道德视角

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寻找集体道德——涂尔干道德视角

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寻找集体道德——涂尔干道德视角
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寻找集体道德——涂尔干道德视角

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寻找集体道德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寻找集体道德——————涂尔干道德视角涂尔干道德视角涂尔干道德视角

阮 宇

摘要摘要::涂尔干的理论当中的道德理论被国内社会学家作为分析社会现象的视角,本文主要研究该道德视角的提出与发展,以及涂尔干主义目前在国内其所体现出来的效果并结合具体事例说明涂尔干道德视角所面临的困境。

关键字关键字::涂尔干 道德 集体意识

一、社会背景社会背景

西方社会学思想家涂尔干(1858--- 1917)之所以在现在的中国还有如此深的影响,主要在于,社会背景的相似性上,也就是在西方十九世纪末各国社会转型时期与中国正在经历的社会转型至少在表面上有着相似性;而在理论上,我国的学者通过借鉴涂尔干曾经提出来的那一套理论来分析和解决正在出现的社会问题,作为经典社会学三大家之一的涂尔干,笔者认为他所提出的道德视角,正在被我国的学者不断地阐释与尝试着运用于实际操作当中。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国家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就已经出现“失范”、“道德真空”、“规范重建”描述和分析社会问题的工具依然对现在的社会具有很大的效力。所以,笔者主要通过综述国内已经存在的对涂尔干的道德理论的分析成果,来进一步阐述关于对这些理论的思考。

首先,在提出道德这个概念之时,人们都通常会追溯到道德曾经作为一种地方性的不成文的社会约束力,特别是在一个家族内或者在一个地域狭小的村庄内,道德的舆论话语存在甚至强于法律的规范话语。因为法律的规范话语在那样的群体内部的传递性并非那么明显与普遍,更具体地说是因为它的应用不会频繁于道德舆论约束,在群体内部的强制性的命令和渲染性的传递更显得鲜活。

从何时起,人们不再局限于地域的划定,而冲出这种约束呢?不言自明,就在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给予了人们挣脱于血缘和地缘的流动机会,转而形成以业缘关系为主的社会关系形态。

从这个形态而言,道德的发展和状况也与经济息息相关,道德是受到社会结构和社会过程所型塑的,社会结构的变化必定引起道德的变化。

二、道德和经济

道德和经济

“以前经济的地位是一种次要的地位,但在如今,我们可以看到军事宗教和管理等领域的功能都越来越屈从于经济基础。现在只有科学还在与经济孤身奋战,即便是这样,在今天他也已经不再享有任何特权,在大多数情况下,它都在为与经济相关的职业效力[1][ P16]。”这样的情况已经很清晰可见。经济的主宰力量正在强化,一个国家的实力在国际上的具体体现指标也在于经济力量的强弱,所以,经济所具有的地位关系到的不仅是一个社会的发展更是一个民族国家的发展。

“因为经济领域主宰了大多数公民的生活,成千上万的人把精力都投入在了工业领域和商业领域,这样一来,一旦这种环境的道德色彩不浓,许多人就会越出一切道德范围之外[2][ P16]。”

从这样的大背景来看,道德和经济的关系必定是我们所应该讨论的话题,同时我们党中央在2011年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提到的文化大繁荣的方针政策也是一个应景之题。如何在道德色彩不浓的情况下来加强道德的约束力,涂尔干开出的药方就是:职业群体。职业群体能够靠他们所遵从的道德来遏制人们的欲望,而不是各种相互对抗、防范、削弱。在这个意义上,职业群体具有犹如家庭一样的作用,即在职业群体内部人们学会利己和利他,成为一个社会化个体。“集体的角色不仅仅在于在人们相互契约的普遍性中确立一种绝对命令,还在于她主动积极地摄入了每一规范的形成过程[3][ P16]。”

职业群体的提出

三、职业群体的提出

职业群体

1、职业群体

职业群体这个概念和作用提出的可能性在于,现在的居民城市化、经济全球化、国家民族化的趋势,很多事情已经与人们的生活不太相关,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都能知晓当今发生的事情,而不断的信息让人们习惯于成为观众,恰如鲍曼所提出的“单向性的监视”,成为观众缺少的“主体在场”是一种对公共领域的冷漠,甚至会发展成为利己的公共领域被私人领域所侵蚀的地步。“共同意识的发展已经落后于个人意识,他在整体上已经渐渐变得脆弱而又模糊。集体类型也失去了他以前的显赫地位,变得更加抽象不明[4][ P132]。”而涂尔干认为,除非这些

事情与人们的职业有关,即与这个职业群体有关的时候,才有关于人们对此事件的反应。但是职业群体种类的繁多,如果只是靠泛化的规范来作用,那将会造成笼统的概念和笼统的伦理,执行力是微弱的。由此“国家已经不能够再承担经济事务了,因为经济本身对它来说太专业了,只有职业群体才能胜任这项任务[5][P43]。”职业群体与经济生活的关系很密切,它感受到经济的各种需要,同时要求它要像家庭那样的持久性,才能够有足够的持续性和成熟性来承担这一崭新和复杂的角色。“社会成员平均具有的信仰和情感的总和,构成了他们自身明确的生活体系,我们可以称之为集体意识或共同意识[6][P42]。”

职业群体存在的凝聚力使社会整体的病态和“失范”得以整治,任何触犯了集体情感的行为都会受到集体的惩罚。这其中就涵盖了涂尔干的“社会人”,通常与涂尔干形成论敌的亚当·斯密被认为是涂尔干在《社会分工论》当中不致命的批判对象,国内学者也从其二者的分歧论战中挖掘出理论视角。亚当·斯密的纯粹“经济人”受到涂尔干的指责根源在于其二者的出发点分歧,在“个人”和“社会”两端各执一端,“仅仅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斯密和涂尔干的分歧并不构成对立,毋宁说,他们只是揭示了现代人的两张面孔[7]。

笔者需要举出一个例子来说明两者之间所走的面向。以不乱扔垃圾为例,在斯密的理解当中,不允许个人乱扔垃圾或者说个人不愿意乱扔垃圾,在根本上来说是从自己的利益算计出发的,原因就是:自己不扔垃圾是为了干净,从而不会导致我们个人生活在一个像垃圾堆一样的场所里,而别人也同样会这么想,所以大家都不会乱扔垃圾。而在涂尔干的理解当中,是个人已经对外在的强制性的规范进行了个人社会化,从而得到了一套关于道德个体的行为模式,不扔垃圾就是为了自己和他人都不乱扔垃圾,从而在这个共同体当中享受乐趣,就是一种道德生活。乱扔垃圾触怒了集体情感,将受到的是惩罚,即使这种行为不是对一个集体或者国家至关重要,但是如涂尔干所言“大脑固然是重要的,但肠胃也不见得就不是一种重要的器官,后者的病变同前者一样也会危及人的生命[8][P46]。”

针对涂尔干所指的社会道德,孙帅指出,主要在社会在个体身上的全部在场才能导致个人成为自我,如果在社会高于个人的意义上,社会的不完全在场,个人不是走向一种个人的自由,而可能是一种自我的丧失,在社会的不在场情况下,人们可能会使得个人或者集体走向一种重生或者灾变的状况,也就是说,如果人

们都寄希望于社会道德至上,使得社会道德成为个人行动的图腾悬置在个人之上,个人只能获得模糊的伦理法则,个体将走向危险。

以上主要为了表明,“经济人”和“社会人”走向极端都不利于个人自由的发挥。在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中一直存在着张力,在适合的“度”中看问题才得当。

社会密度的增加导致社会分工

2、社会密度的增加导致社会分工

“有人认为,集体意识和个人意识是共同生长、共同强壮起来的,这简直就是信口雌黄!我们已经证明,这两者是分道扬镳的……人类越是进步,社会对自身与自身的统一性就越有深切的感受。这种感是受一定的另一种社会纽带造成的,它非社会分工莫属[9][P133]。”

随着社会容量和社会密度的增加,劳动逐渐产生了分工,这并不是因为外界环境发生了更多的变化,而是因为人类的生存竞争变得更加残酷了,涂尔干提出社会密度这个概念的目的是为社会分工的条件奠定基础,人口的密集增大、城镇的产生和发展、沟通手段和传播手段的数量和速度等的发展的现实必然导致道德密度的变化。这些道德变化的根源是在“以氏族为基础的环节社会”中所没有的,在那样的环节社会中,同质性占据着社会特性地位。而在以异质性为主的有机团结社会当中,社会分工使得个人越来越依赖社会,社会同时也越来越依赖个人。没有社会,个人就不能存在,而没有人的建构,社会也会灭亡。集体就犹如粘合剂,将个人和社会拉近,并切身感受两者的脉搏。

集体道德的效果

四、集体道德的效果

那么,“涂尔干主义”即主要试图通过职业群体和职业伦理的建设来重建社会的道德秩序以解决19世纪西方发达国家所遭遇的经济、社会和精神危机的理论方案是否取得效果以及效果怎样,就被谢立忠用数据统计的方式在《涂尔干主义的历史效果》一文中提出,其处方效果明显,但是效果需分开说明,在微观的群体内部起到的是十分积极的作用,社团劳工关系缓和,对话机制的强化等,但在行业间或者一级企业对话间的效果出现负面影响,表现在出现各行业的对话机制致使工资增长率“拉平化”或者“同步化”从而使得工资和价格出现刚性局面,资源配置受到影响[10]。也就是在讨论涂尔干的道德性视角的同时考虑到其在社会

上和经济上所起的实际效果是不同的,在经济上被认为是与“凯恩斯主义革命”珠联璧合介入社会变迁的药方。关于这一点,涂尔干早已经说过,这个理论的提出本来就在经济方面不渴求有什么效果,主要在于对于社会的效果。这同时也体现了他在理论方面出现的偏向社会秩序的保守倾向。

同样是对涂尔干的集体道德的效果的讨论,陈颀主要对集体意识和情感产生、发展后所造成的极端后果-----集体欢腾[11]。集体欢腾被极端化为一种群体的狂热现象,以史为鉴,能举例出社会历史事件铁铮铮的事实,如我国文化大革命的极右的阶级斗争扩大化的社会局面,集体意识的高度的强化导致大范围的渲染和升温,对社会造成的破坏;在二战希特勒纳粹主义煽动下的种族主义的热潮,致使人性的毁灭和人类的苦难。美国社会学家布劳曾说过,当一个群体以一种不可实现的理想主义至上作为这个群体斗争的动力和口号的时候,这个群体所具有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这被黎朋认为是一群“乌合之众”,是英国托克维尔笔下的“多数暴民”,具有人性关怀的社会学家、哲学家汉娜·阿伦特认为“以某种原因需要政治组织的地方就会有可能出现集权主义 [12][P27]”,“而这类制度如此残暴,如此灭绝人性,以至于当它们在面对一种坚定的,团结一致的抵抗时,很容易在内部垮台,其原因就在于它那种古怪的无本质性[13] [P216]。”涂尔干所推崇的法团主义就是一种激进的集体欢腾的基础,在他的宗教的思想里想得到至善,但是并没有考虑到在通往至善的途径上还是存在着社会重生或者灾变的可能。群体的从众现象有时候会使得那些并不具有现实意义的情感扩大化。在绝对的自由度当中我们可以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死亡,那么在集体欢腾这个现象当中,人们是想得到一种至善的社会状况和道德状况,这是很危险的,因为在至善战胜善的那一个过程当中,会出现混乱的病态,但是在涂尔干的计划表当中并没有框列出对这一状况的对策,那么对这个现象的置之不理对社会的正常发展的隐患将处于一种惊慌失措的级别。由此,我国赋予公民集会、游行和示威等权利,起到“社会安全阀”的作用,也是如应星所言的民间的“气”的释放[14],但同时不是也有相应的规范制度来划定此种集体所该遵守的条例吗?从这点来看,我们是为了能让一种社会事实真正体现出来,但绝非是如狂热的浪潮般袭来,除非制度本身就出现了问题。

涂尔干后期的集体意识的转向

五、涂尔干后期的集体意识的转向

对于集体道德的效果的讨论仍然将会是学界需要继续探讨的论题,社会学家与革命家不同之处在于,社会学家主要是用描述和分析指明方向,而革命家是策划者与执行者。在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上,涂尔干被认为是陷入了了迷惑状态,既然个人需要社会的在场才成为可能,那么个人在本质上就是社会,“失范”是集体意识的缺失,也就是个人意识的缺失。所以社会成为可能的根基在于个人的完善,集体意识的存在就是个人意识表现出来的完整性的体现,也就说个人必须将社会所具有的性能在个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得到全部灌输。

在此,笔者引出与该论题息息相关的现代性问题。现代性的发展使得个人在整个社会当中所承受的压力更大,个性多元发展和群体异质性增长使得社会的秩序需要个人层次的修炼,个人的修炼场所在于集体。在其后期的思想理论中,为处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他寄希望于社会作为集体意识内化于个人。社会作为一种早期所表明的外在强制力的抽象的非人格力量变得具体化。社会的集体道德能够变成个人道德的可能性在于,每个社会化的个人道德当中都存在二重性,包括内在的个人和内在的社会,不是一种自然状态下的外在的结构。

笔者认为,该理论所具有的时代性非常明显,因为在现代生活当中人们不是时时刻刻依靠外在的社会制约来行为的,“社会已是今非昔比,它越是接近现代的形态,这些基础也就越加薄弱……当然,我们不能因此就断言共同意识的整个领域都在缩小,因为与刑法相应的那部分可能会缩小,但其它部分却有可能扩大。尽管那些明确而强烈的意识减少了,但其他意识的数量却在不断的增多,而且这些已是最有可能是个人意识[15] [P114]。”某些强制性的刑法逐渐消失,而人们也不会继续依靠刑法的惩罚来处理过去被认为是犯罪而对于今天却是无关痛痒的事情。个人意识的增长对于社会本身来说一直被认为是解体因素,但涂尔干所言社会在个人的内在形成,也正好补充了起先所说的,即集体意识和个人意识不能共生的观点,在涂尔干后期的理论意义上,此个人意识非彼个人意识,此个人意识是集体意识在个体内部的形成。

六、集体意识研究的转向面临的困境

集体意识研究的转向面临的困境

一是个人的内部的斗争,正如上文提到的,在个人内部存在个人性因素与非

个人性因素,在这二重性当中一直存在着争斗,在面临事情的时候,人们动用的是涂尔干所言的“凡俗”一面亦或是“神圣”的一面都关系都个人所表现出的意识状态。

二是个人对于重新抽象的道德困境表现冷漠,本着能将社会的集体意识具体化为个体内部的初衷,以及个人在处理事情当中经历的内心斗争,却让个人显得无所适从,主要是因为人们在从概念的抽象到了具体的经验抽象的过程中体验到了一种道德的抉择困境。涂尔干认为在这种二元性的对抗过程中所形成的紧张感正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因为个人在“对照自己”的时候都会感觉到社会的存在,从而达到社会型塑个人的目的。悖谬的是,在这种和谐的表面下,其实隐藏着很普遍的冷漠和麻木,人们明白的事理只是悬置在一个高度上,在对照自己的同时社会是出现了,但是如此“内爆”的各种集体意识的存在所导致的是人们各行其是。这恰如普遍的自然法还有永恒法的存在,并不是成文法存在的阻隔。成文法的规范性话语还是在自然法的人性观之下起到了具体的作用,那么,涂尔干的社会在个体当中的内化,是否现实,是否会陷入其早期的泛化的伦理的迷雾当中呢?

既然集体道德或者集体意识在个体内部生成,本质上体现出了社会集体意识,那个体的行动该符合整体的利益,说个体是整体的部件也好是“傀儡”[16]也好,都在于说明个体对整体起到的作用。

2012年1月份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境内的龙江镉污染事件就是一个鲜活的事例。龙江处于河流的上游部分,下游流经的城市有宜州,柳州等城市。在接近春节之时发生了这件事情犹如晴天霹雳,居民日常用水受到严重影响,居民抢购纯净水事件已成事实,纯净水价格的上涨也不是一种流言,在政府的宣称下纯净水价格没有上涨所指的只是本地的纯净水价格,根据调查显示,一桶桶装水的平时价格是7元,但在此期间外地桶装水价格升到25元,只有本地的桶装水仍然7元甚至无人问津。政府也紧急召开发布会控制恐慌局面,宣称镉污染流经的水域已经分段站点用氯化铝进行稀释,居民可以安心用水。但据有关消息却是政府官员并非像自己所宣称那样安心使用自来水,而是在政府部门内部发放了桶装水。放下污染的罪魁祸首不说(其根本就是道德败坏),笔者追溯的是在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政府角色。政府在本质上是服务于人民群众,在个体的行动上表现的

同样是集体赋予的道德情感,但是为什么出现群众依然选择拒绝使用自来水呢?并非是毫无理由。从上文的角度来说,可以指明,在政府行使本身的作用的时候,他们关于在社会层面上的规范和伦理是很清楚的,那就是使得人们在一种和平有序当中生活,生产生活发展,建立政府的公信力,可是,具体到人们的生活的真正的痛苦的时候只是一言以蔽之。不得不由此得出人们思想上明理、情感与行为上的冷漠。

从笔者置身的社会现象来看待涂尔干后来所提出的道德的理论还是颇有微词,只在于完全的个体道德主义并不成其为完美的,个体之所以冷漠是因为同时存在着行动可能性和可行性的困难,道德伦理泛化正是涂尔干所怕,所以才提出职业群体的具体的道德伦理,可是在职业群体的道德伦理上又希冀个体的道德,如此困境是在个人和社会关系当中被处理的问题。

七、小结小结

从经济的发展,到职业群体的提出以及集体意识的效果,再到集体道德与个人道德的关系的讨论,理论上追寻着涂尔干的思想,为读者提供了关于其道德思想的主题脉络,在实际上也给我们在运用道德手段分析现实问题上提供角度。道德生活曾经就是精神生活,但在现在的社会当中,它只是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也是精神生活当中人们永恒的话题。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2]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3]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4] 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5] 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6] 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7]孙帅,2008,《神圣社会下的现代人——论涂尔干思想中的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学

[8] 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9] 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10]谢立中,现代性的问题及处方:涂尔干主义的历史效果,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5期

[11]陈颀,陈颀,走向“集体欢腾”:涂尔干社会理论的危险,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12]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林骧华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

[13]阿洛伊斯·普林茨,爱这个世界——汉娜·阿伦特传,焦洱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14]应星,草根动员与农民群体利益的表达机制——四个个案的比较研究,社会学研究,2007

年第2期

[15] 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16] 李猛,论抽象社会,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1期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阮宇,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

文章来源文章来源::作者投稿

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摘要:“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i社会的发展在把人们拉得越来越近的同时,社会也越来越多元化和多样化,人的个性、独立性和自主性也随之不断增长,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正因为这一关系在不断变化,个人与社会的矛盾和张力是不可能消除的。 关键词:个人;社会;个人与社会关系 一、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思想渊源 在西方,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思想起源于古希腊,繁荣于文艺复兴时期。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开创了个人本位的思想先河。他认为,人通过认识自己可以寻求真理,真理就存在于人的内心之中。文艺复兴时期,新兴的资产阶级个人意识开始觉醒,反对封建禁欲主义、专制主义和宗教统治对人性的压抑,渴求获得政治、经济、文化、思想道德等领域的独立、自由、平等,并与封建宗教统治展开了斗争。但是,由于当时新兴的资产阶级力量还很弱小,最终斗争均以妥协方式而告终。经过百余年的奋斗历程,于十七至十八世纪资产阶级发起了“启蒙运动”,旨在祛除人类对世界与自身的无知状态,用科学武装人类的头脑,涵盖了包含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思想道德等领域。这场运动使资产阶级彻底清除了“上帝”或封建权威对人类生活秩序的支配,使真正独立于上帝或封建等级秩序之外的“个人”最终得以形成。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随之也渐渐进入了学术界的视野。 二、个人与社会关系产生矛盾的原因 卢梭指出私有制的形成是造成人类社会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谁第一个把一块土地圈起来并想到说:这是我的,而且找到一些头脑十分简单的人居然相信了他的话,谁就是文明社会的真正奠基者”ii随着农业的发展,土地私有的不断深化,产生了所有权。人类原始自然的不平等转换成了社会的不平等,即财富、地位、权势、个人功绩方面的不平等,于是社会中产生了穷人和富人的利益冲突。人类最初的平等被打破了,一个人只有损害他人的利益才能扩大自己的财产,因此人们为了争夺自身的利益而使社会陷入了战争。 为了保护私有财产,以少数奴役大多数的穷人,富人和强者就制订不公正的社会契约,这就是社会和法律的起源。最终建立了由富人剥削穷人的国家和政府,同时政府的腐化导致

《道德教育》读书笔记

《道德教育》读书笔记 爱弥尔·涂尔干是法国的教育社会学家,他毕生都致力于教学、研究和著述工作中,他将“至少三分之一,而且通常是三分之二”的心血都倾注在教育学工作上。涂尔干的教育学教学不单单是以教育学为核心的学科活动,更是一种现代意义上的理性实践的尝试。 《道德教育》这本书是一本教育社会学的书,也是涂尔干探讨普通教育学的一个尝试。这本书大致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前言和导言,第二部分讲了道德的三要素,第四部分讲了教育与社会学,第五部分则是一些讨论与讲稿,下面我就涂尔干在文中的某些观点谈谈我自己的一些看法。 1、教育理论是现有能够服务于教学的最有条理的,内容最翔实的,文献资料最充分的思想,如果教育理论超出了它的适当界限,如果它声称要替代经验,颁布各种现成的,此后被机械地使用的公式,那么它就会退化成死的东西,另一方面,如果经验不尊重教育学的思想,那么它反过来就会退化成盲目的惯例,或者被空泛的或散乱的思想所控制。教学是一项实践活动,它的进行必须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如此才能取得成效,而这个理论最好的就是教育理论。凡是要有依据,教学的依据就是教育理论,它指导教育如何进行,如何才能更好地进行。适当中可能还会涉及到教育教学改革的问题,它同样是以教育理论为前提依据的。但是,在我们进行教学或教育教学改革时,一定要灵活运用教育理论,选择适合自己的,以教育理论为基础。但我们也不必完全信奉教育理论,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前的教育理论可能并不适合现在的教育教学,这时我们就要有所选择,有所改变,千万不可固守成规。我们现在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要学生敢于质疑,而在以前的教育中是没有这一理念的。当今,我们的教育也不断地在进行改革,以使教育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在这过程中,我们以已有的教育理论为指导,但同时也在不断完善教育理论。 2、道德的要素主要有三个:纪律精神、对社会群体的依恋、知性精神。涂尔干在文中论述这三个要素过程中呈现了他的道德理论——义务的理论、善的理论和自主理论。在道德性格的形成过程中,童年期的第二阶段小学是一个关键的环节。此前,儿童的年龄非常小,他的智力发展尚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情感生活也过于简单,没有发育。他依然缺乏为能够强化我们道德的各种相对复杂的观念与情感所必需的智力基础。另一方面,如果度过童年的第二阶段,也就是进入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素材 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 部编版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要点解析 一、基础知识我会填 1.在公共场所供大家使用的设施称为公共设施。 2.公共设施在小区、村庄、街头、公因为我们默默提供着都助。 3.公共设施是为了方便大家的生活而设置的。 4.常见的公共设施有,分类垃圾箱、交通信号灯、护栏、公用电话、花坛、休息椅、邮筒、街道指示牌、过街天桥、小区健身器材、路灯、凉亭、公厕。 5.盗窃、损毁路面、井盖、照明等公共设施的,除五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6.损毁公共设施严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7.盗窃、损毁路面、井盖、照明等公共设施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8.应该善待、爱护公共设施。 9.我们应该文明使用公共设施。 10.公用电话坏了,打112维修。 1.路上的窨井盖不见了,打110报警。

12.路灯坏了,向城市建设管理部门反映。 13.小区健身器械坏了,我小区物业管理公司维修。 二、火服金睛我会判 1、公共设施是为了给我们的生活提供方便的,我们可以尽情使用他们,不用爱护他们。 (X) 2.小明总拿石子投路边的路灯,已经打破好几个灯泡了。(X) 3.有人把各类小广告贴在公共汽车站牌上。(X) 4、坐在公园的长椅上左摇右晃,甚至站在上面又蹦又跳。(X) 5.有人偷走了窨井盖。(X) 6.盗商、损毁路面、井盖、照明等公共设施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 7.严重损毁,公共设施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X) 8.严重损毁公共设施的图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这一条例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9.公用电话坏了,打110维修。( X) 10、路灯坏了向小区物业反映情况。(X) 三、眼花缴乱我会选 1.公共设施不会出现在哪里(C) A.小区 B.街头C家里 2.下列哪一项是公共设施(C)

走进埃米尔·涂尔干及其社会学思想

走进埃米尔·涂尔干及其社会学思想 徐鸿望 社会现象是事实,应该被当作实物来看待。——涂尔干自杀是任何一桩直接或间接导源于受害者自身主动的或被动的行为,且受害者知道这一行为的死亡事件。——涂尔干若要为我们的教育事业提供必要的驱动力,我们就必须努力遴选出作为我们道德性情之基础的基本情感。——涂尔干 埃米尔·涂尔干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西方社会学的古典大师,与卡尔·马克思、马克思·韦伯并称“社会学经典三大家”。虽然孔德提出了“社会学”一词,但是,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进入大学的讲堂,却是涂尔干的功劳。 他明确规定了实证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提出了实证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并亲自作了关于自杀论问题的经验研究。其著作《自杀论》是理论与经验研究的首次范例,是公认的实证社会学经验研究的经典。应该说,涂尔干是社会学的真正奠基人。因此,作为一位大二的学子,在理论知识不够丰富的情况下,对涂尔干及其主要社会学思想进行分析、讨论和综述,亦存在其合理性和特殊性。 本文在记述涂尔干生平及其生活背景下,从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方法、社会劳动分工、自杀和宗教四个部分对于涂尔干的主要思想进行理解、分析和综述,好让同学们进一步走进围绕在我们大学课堂的

社会学大家涂尔干;另外,如果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部分同学对涂尔干的喜爱,对社会学的向往,哪笔者将不胜欣喜。 一、生平与著作 埃米尔·涂尔干(Emile Durkheim,又译作迪尔凯姆,1858——1917)生于法国东北部孚日郡首府埃皮纳尔市的一个犹太教教士家庭。幼年曾学习希伯莱文、旧约和犹太教法典。青年时代放弃了宗教信仰,走上实证科学的道路。1879年,21 岁的涂尔干经过两年的连续落榜终于考进“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师从哲学家布特鲁,史学家库朗热等,1882年毕业。1882~1887年,在省立中学教书。其间赴德国游历一年,了解和学习教育学、哲学、伦理学,深受心理学家冯特实验心理学和滕尼斯“社区与社会”的影响。1887~1902年,在波尔多大学教书,并在那里创建了法国第一个教育学和社会学系。1896年,被任命为法国第一位社会学教授,这是法国大学中第一个社会学教授职位。1898年,创建了法国《社会学年鉴》。这本刊物不仅巩固了社会学的学术地位,而且联系了一批学生和学者,在很短时间内,形成了以编辑部为核心的迪尔凯姆学派(又叫法兰西社会学派),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几乎所有著名的社会学家都属于迪尔凯姆学派。1902年后执教于巴黎大学,1906年被任命为巴黎大学教育学讲座教授,这个讲座于1913年改称“社会学讲座”。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中断了这位反战学者的学术研究,并且,他的唯一的

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论文摘要:个人的自我价值是个人作为客体对自己的需要的满足。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不是个人的自我价值,而是个人作为价值主体对社会价值的占有和享用。每个人都应该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的自我价值的高度统一,并且努力使个人的社会价值大于个人的自我价值。 个人价值问题是决定青少年个人追求导向的重要问题,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核心问题。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个人价值观,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人们通用的价值观点(以下简称“通用观点”)包括两个方面,即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这种“通用观点”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对人们的价值观产生着误导。 一、价值关系中的主体和客体是确定的 在个人与社会的价值关系中,“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个人的社会价值”。这里的个人是价值的客体,社会是价值的主体,价值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同样,在“雷锋”与“社会主义中国”的价值关系中,雷锋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雷锋的社会价值,这里的“雷锋”是价值的客体,“社会主义中国”是价值的主体,价值是雷锋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还是在个人与社会的价值关系中,“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就应当是社会的价值。这里的社会是价值的客体,个人是价值的主体,价值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同样,在“雷锋”与“社会主义中国”的价值关系中,“社会主义中国”对“雷锋”的尊重和满足应当是“社会主义中国”的价值。这里的“社会主义中国”是价值的客体,“雷锋”是价值的主体,“社会主义中国”对“雷锋”的尊重和满足是价值。 在一个确定的个人与社会的价值关系中,“通用观点”认为“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个

人的社会价值,个人是价值的客体,社会是价值的主体。同时又认为“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个人的自我价值”,个人也是价值的客体。“通用观点”把“贡献”与“索取”两个相反的价值关系的客体都说成了个人,把“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中本来是主体的个人当作了客体,丢掉了作为客体的社会,显然是错误的。 二、价值的确定和归属 价值的确定者是主体人。客体不是价值的需求者,并且作为客体的物也没有判断的能力。所以,价值不是由客体来确定的。主体人是价值的评价者、确定者。可见,“人是一切价值的尺度”是有道理的。正是由于作为主体的人们的需要各不相同,评价价值的标准各不相同,对价值的追求各不相同,所以,也就形成了人们的不同的价值观。 价值属于客体。价值作为积极作用是由客体发出的,是作用于主体的。但是,价值的归属不是一个所有权的问题。在个人与社会的价值关系中,“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个人的社会价值”。这里的价值的客体是个人,价值的主体是社会。责任和贡献是由个人履行和做出的,是作用于社会并由社会享用的。所以,这个价值属于客体的个人,责任和贡献是个人的社会价值。还是在个人与社会的价值关系中,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应当是社会对个人的价值。这里的价值的客体是社会,价值的主体是个人。尊重和满足是由社会作出的,是作用于个人并由个人享用的。所以,这个价值属于客体的社会,尊重和满足是社会对个人的价值。在一个确定的个人与社会的价值关系中,“通用观点”认为“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个人的社会价值,责任和贡献属于客体的个人,是正确的。但是,同样在这个确定的个人与社会的价值关系中,却认为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个人的自我价值。这就把本来属于客体的社会的价值,归属于作为价值主体的个人,显然是错误的。

道德教育论文:浅谈涂尔干道德教育理论及其对当代教育启示

道德教育论文:浅谈涂尔干道德教育理论及其对当代教育启 示 摘要:爱弥尔·涂尔干(emiledurkheim1858—1917)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和法国教育的“经典作家”,其对道德教育理论的最大贡献在于他第一个把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引入道德领域,把道德作为一个社会事实来研究,挖掘出隐藏在宗教外衣之下的道德三要素:纪律精神、牲牺精神和自律精神,从而为他所提倡的理性道德教育找到了有力根据,也为我国在道德教育领域的进一步探究提供方向。 关键词:道德教育;纪律精神;牺牲精神;自律精神 爱弥尔·涂尔干(emiledurkheim1858—1917)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和法国教育的“经典作家”,社会学古典理论三大奠基人之一。涂尔干对道德教育理论的最大贡献在于他第一个把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引入道德领域,把道德作为一个社会事实来研究,挖掘出隐藏在宗教外衣之下的道德三要素:纪律精神、牲牺精神和自律精神,从而为他所提倡的理性道德教育找到了有力根据。他也因此成为道德社会学的创始人。 一、涂尔干道德教育理论提出的背景 涂尔干的道德教育理论是19世纪末法国社会现实主义的反映。这一时期,法国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

1789年法国大革命所导致的一系列政治革命是涂尔干理论形成最为直接的影响因素。然而,吸引涂尔干关注的却是这些革命活动的消极后果,即在急剧的社会变迁过程中出现的失范(anomie)现象。涂尔干认为,法国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重建社会和道德秩序,加强道德的调节作用。然而,在西方历史上,道德从来都是和宗教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为了呈现出道德最初的面目,涂尔干提出了纯粹理性主义道德教育。 二、涂尔干道德教育理论的内涵 (一)道德的三要素 在涂尔干看来,初等教育的议题是围绕纪律精神、对社会群体的依恋和自主或自决三个道德要素展开的。当涂尔干在研究道德这一社会事实并着手构建理性道德时,他清楚地意识到,长期以来,道德与宗教之间确立了密切联系,如果清除一切宗教性的内容,而又不提供任何理性替代物,那么就有把基本道德观念和情感也清除掉的危险,从而有可能失去理性道德的内容。因为这些基本道德观念和情感,虽然披着宗教外衣,但都是一些从未得到体现的基本道德要素。涂尔干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重新发现隐藏在宗教外衣下的道德基本要素,于是他就开始了对道德要素的考察。 第一,道德的首要要素:纪律精神。涂尔干认为,道德

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人生如戏,生、旦、净、丑,每个人都是演员,每个人都是主角。然而,我们不只是演员,更是创作者。戏剧总有个既定的结局,人生则不同,结果是掌控在自己手中的。 社会,汉字本意是指特定土地上人的集合。在现代意义,社会是指为了共同利益、价值观和目标的人的联盟。社会是共同生活的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社会关系联合起来的集合,其中形成社会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共同文化以及传统习俗。微观上,社会强调同伴的意味,并且延伸到为了共同利益而形成的自愿联盟;宏观上,社会就是由长期合作的社会成员通过发展组织关系形成的团体,并形成了机构、国家等组织形式。 马克思主义认为,从人类的历史发展看,人与动物的最终分离,是与社会的出现相一致的。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同时,社会的发展,又是通过所有个人的集体努力而实现的,一切个人活动的总和构成社会的整体运动及其成就。 人是社会的人,每一个人都存在和活动于具体的、基于特定历史的现实社会当中。人生的内容与复杂多样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密不可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认识和处理人生问题的重要着眼点和出发点。

个人与社会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社会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组成的,离开了人就没有社会,社会是人的存在形式。同时,人是社会的人,没有社会也同样没有个人。社会犹如一个有生命、有活力的有机体。只有有机体的所有细胞都充满活力,这个有机体才能是生气勃勃和生长旺盛的;细胞如果脱离了有机体,也将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条件。社会成员素质的不断提高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推动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 在伦理学领域,个人被看作是道德活动的主体,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集中地表现为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在一些伦理学家看来,个人利益是一切罪恶的根源,他们主张禁欲主义,认为人们为了社会或他人的利益,应该放弃个人一切现实的物质利益,以求得道德上的完善。另一些伦理学家则把个人利益看作是人类行为的唯一动机,主张极端利己主义,认为社会利益是无足轻重的,美德只是以他人幸福为自己幸福的艺术,一切有道德的行为,都是实现个人利益的一种手段。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社会利益是个人利益的基础,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从总体上说是一致的。个人利益是社会所决定的利益,个人利益的满足,只能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通过一定的社会方式来实现。正是千千万万个人的活动,汇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讲解学习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与社会的关系是人生活动的基本关系,个人与社会息息相关、相互影响和制约。人类生存的基础是社会生存,个人与社会不可脱离,并通过社会交往而使生命延续,孤立的个人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存在的。同样,脱离个人的社会也是不可能的,社会中的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活动给社会带来各种各样的影响。 总起来说,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性质是: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组成的,离开了个人也就没有社会;个人是社会的个人,个人是社会关系中的存在,没有社会也同样没有个人。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人生活动的基本关系,个人与社会息息相关、相互影响和制约。人类生存的基础是社会生存,个人与社会不可脱离,并通过社会交往而使生命延续,孤立的个人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存在的。同样,脱离个人的社会也是不可能的,社会中的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活动给社会带来各种各样的影响。 个人和社会概念的相互规定性,反映的是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现实的相互依赖性。其中,个人对社会的依赖性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马克思有一个著名的论断:“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7页)马克思这一包含着丰富思想的论断中的一个基本思想就是个人对社会的依赖性,即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脱离了社会,任何个人都不能生存和发展。换句话说,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对社会的内在的需要。 个体对社会的依赖性,首先是指人作为一种最社会化的动物,其个体在需要的层面上有着对他人和社会的依赖性。个体需要生活于某种人群共同体中,与人共处和交往,受人尊敬、被人信任,等等。 但是,我们不能将个人对社会的这种需要理解为人的纯粹本能性的东西,因为人类以外的其他动物,特别是高级动物也有合群的需要,甚至能够组成有着某种内部分工的“社会”。我们讲个人对社会的依赖性,主要是指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对一定的社会条件的依赖性或需要。这种社会条件,归根到底是作为生产满足人的生存需要的生活资料的手段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们要获得生活资料就必须从事生产生活资料的劳动,而劳动又必须使用一定的生产工具。工具的制造和使用,把个人与他人联系起来,从而促进了交往和通过交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的发展。人们的交往和关系要求通过一定的语言符号来实现和表达,这又促使人类文化得以形成和发展。总之,人只有在一定的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中,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工具和思想文化工具才能生存和发展。因而,个人对社会的依赖性,说到底,是个人对一定的物质工具和文化工具的依赖性。在这里,

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读后感 涂尔干与卡尔?马克思、马克思?韦伯被称为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其理论涉及许多诸多方面。他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和教育家。他一生以教育工作为乐,执教的同时致力于学术研究,著述甚丰,他将“至少三分之一,而且通常是三分之二”的心血都倾注在教育学工作上。涂尔干是第一个以以社会学家的身份系统地将道德,德育纳入自己的研究视野,这为我们研究道德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涂尔干的道德教育思想在其很多著作中都得到体现,教育方面的著作有《教育与社会学》、《道德教育论》,但有关道德教育的内容集中体现在《道德教育》一书中。《道德教育》是以社会学观点分析、研究道德教育问题的。 《道德教育》属于教育社会学的范畴。该卷第三部分收录的是涂尔干有关教育问题的专题讨论以及备课笔记手稿。该书主要涉及教育问题的具体教学和研究,内容丰富、涵盖面广,涉及教育方法和基础教育理论的问题、教育史和教育学史的研究,以及与教学实践和理论探索乃至深刻的社会学实质问题。 “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总是那个庞大的社会体系在某种程度上的缩影,而且各种冲突的思想有很快会在教育界反映出来”而每一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都将是时代的缩影。19世纪的法国乃至欧洲处于极剧动荡的时期,教会控制下的学校教育也不能真正促进学校中科学知识教育的发展,基于这样的背景,涂尔干的教育思想应运而生。 涂尔干重视教育的社会功能,具有强烈的教育入世情怀。教育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发展的原因。入世情怀及时导致其思想的原因,也是其思想所要追求的结果。他认为社会决定了多教育的理解,国家的经济和对外事务以及发生的所有变迁都必然要在学校体质这块专门领域中引起同样深刻的转型。社会还决定了教育的建构,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变迁,这也需要产生相应的新型教育,要真正理解某一教育主题,必须把他放到社会中,放到社会发展演变的历程当中。 涂尔干的社会观是独特的,他将社会视为一个独立的人格。社会是由个人组成,但不是简单的个人的集合体,而是超越于个人之上的具有独立人格的一种存在。涂尔干的社会情怀影响了他的教育观,他认为教育即人的社会化。教育不是要培养远离现实社会的理念中的人,而是要培养合格的公民。所以教育应该面向现实世界,应该有一种入世情怀,将真实的现实世界教给学生,这里有两类知识:对人的知识,对物的知识。只有用这两类知识教育学生而不是偏于某一种,才能培养出真实的、现实的、能走进现实世界、适应现实世界并发展现实世界的人。教育的育人目标是具体的、历史的人性培养而不是抽象的人性培养。尤其是在一个社会大发革、观念不断更新的时代,教育的社会化功能便越发重要。教育要为人的社会化服务,教育就是人的社会化,涂尔干的这一教育思想对于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我国颇具启发意义。 一、道德教育价值重视知识的 涂尔干认为真正的人文教育离不开科学知识,科学知识不仅是整个教育知识中的一个重要领域,而且还是文学知识中的一个领域。他认为我们不仅必须了解那些曾经激发人类心灵的多姿多彩的情感,也必须了解人们曾经拥有的那些重大的道德信念、宗教信念和美学信念,我们应当“在思维中一一体验这些情感”。所以,涂尔干断言,科学与真正的人文教育之间的必然关系甚至更加直接。科学是人类代代相承的工作,每一个环节都是人类集体经验的总结,了解科学知识不仅是了解自然,也是完善对人的了解。所以,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同样是道德所赖以维持的支柱,一种严肃的科学教育是真正的人文教育不可忽缺的前提条件。我们应当以科学家对待事物一样的态度来认识自身。科学所能教给我们的一切,都会影响到我们对于自身的观念。因此,“各门科学的学习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所充当的决不是一种外来侵入的异在元素,决不是一个外来者,一种对体系结构的威胁。”尽管它以外部的世界为导向,

道德体现于细节之中

道德体现于细节之中 ——新时期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与训练 什么是素质? 素质就是不用提醒! 基本思路 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师德教育的现状: 重理论,轻实践; 重说教,轻体验; 重政治,轻情感; 重应然,轻实然; 重理想;轻规范…… 造成的结局: 知行脱节; 言行不一; 知情分离; 情意相悖; 双重人格; 双面人生…… 道德体现于习惯,习惯体现于细节!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2005) 要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师德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不断改进和创新,特别要在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功夫,讲究实际效果,克服形式主义,使师德建设更加贴近实际、贴近教师,把师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具体化、规范化,使之成为全体教师普遍认同的行为准则,并自觉按照师德规范要求履行教师职责。 本次师德培训的重点 注重实效性 加强针对性 提高可操作性 理论篇 新时期: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师职业道德 专题一: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理论解读 专题二:中外教师职业道德的比较与借鉴 专题三:新世纪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师职业道德? 专题四:心理健康与教师职业道德: 专题五:法律视野中的教师职业道德 实践篇 习惯一:热情主动——教师走向成功必备的第一心态 习惯二:端庄大方——教师形象塑造的基本要求 习惯三:规范得体——教师礼仪修养的基本规范 习惯四:宽容公正——教师对待学生的核心原则 习惯五:沟通合作——教师与家长真诚交流的基本原则习惯六:双赢思维——教师之间协作的首要原则 习惯七:关注细节——教师课堂教学必须养成的重要习惯习惯八:不断更新——教师走向终身发展的原则 习惯的力量 亚里斯多德: 人的行为总是一再的重复,因此卓越不是单一的举动,而是习惯。 柏拉图: 人是习惯的奴隶! 英国诗人德莱敦: 首先是我们养成习惯,随后习惯养成了我们。 习惯对我们的生活有绝大的影响,因为它是一贯的。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地影响着我们的品德, 暴露出我们的本性,左右着我们的成败。 习惯左右我们的命运 华人首富——李嘉诚: 栽种思想,成就行为; 栽种行为,成就习惯; 栽种习惯,成就性格; 栽种性格,成就命运! 性格左右命运, 气度影响格局! 行为要变成习惯并非易事! 许多许多的历史才可以培养一点点传统,许多许多的传统才可以培养一点点文化。 文化便是多年的习惯! 校园文化就是师生员工多年习惯的集体养成! 品德由习惯组成 习惯体现与细节之中 细节决定我们教育的成败! 相互提示 让行动变成习惯! 每天十分钟,给行动加分; 我醒示,你自我; 你醒示,我自珍; 给思想一片天,给心一个自由; 醒示影响生活,行动改变明天。 习惯一 热情主动—— 教师走向成功必备的第一心态 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佛学故事: 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为自己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行为负责,而非情绪和由外在的环境来做出决定; 格言:点亮一盏灯,比抱怨黑暗要有效的多! 记住:你无法改变别人,但你可以改变自己! 有趣的计算 什么使生活变得100%完美? 努力工作,知识,爱情,好运,这些通常我们非常看

浅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课程论文浅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课程名称社会工作概论 学生姓名母佳哲 学号2010125026 所在系人文社会科学系 专业名称社会工作 班级2010级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 二○一一年十二月

浅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学生:母佳哲 内容摘要: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时社会学的基本问题,个人决定了社会的起源和社会的性质,而且社会也应该为社会成员谋取个人利益和个人幸福的工具,理想的社会应能提供给人们最大限度的自由以及满足人们发展的客观条件从而保证最大数量的幸福,人的内在需求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因,人与社会是矛盾共同体,相互依存,互生互动,唯有和谐共生才是发展之道。 关键词:社会个人生产力人性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时社会学的基本问题,正如马克思所说:“正像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一样,人也生产社会。”①众所周知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社会,这里是说人类是从属于社会的最基本单位,是人类天然的形成了一个组织,且不依据他们的主观意识而客观产生的一个统一性与对立性相交织的有机整体。“社会”一词最早出现于唐代的古籍中。《旧唐书玄宗上》(本纪第八)中就有记载:“礼部奏请千秋节休假三日,及村闾社会”。此处“社会”一词是目前见到的社、会两字的最早连用,意指村民集会。“社”原址祭神的地方,“会”为聚集之意。今天我们理解的社会的概念是共同生活的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社会关系联合起来的集合,组织机构。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变化发展的生活方式以及各种形式上的变化交替已经使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在其整体内部的分布上出现了种种裂痕,但社会由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的转变,并不是与传统彻底决裂,开始一个全新的阶段②。任何时期的发展都是由那个时期某种特定的形式占据优势从而在整体中引导整个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诸如生产力的发展、智力的发展以及文化等。就个人与社会的发展关系层网来说,从原始社会起历经的几个社会,已经从单纯的合作关系逐步转变为复杂的带有个人因素的合作关系,起初这个社会是一种暂时的和不稳固的结合,接着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及私有制概念的产生,人的私欲进一步膨胀,已无法维持旧的生产关系,随即那种原始的单纯的生产关系开始土崩瓦解,社会结构产生了巨大变迁,来自外界环境的压迫,人的思想也逐渐转向从最初的生存需求转而寻求一种崭新的方式来维持个人发展,这就相当于斯宾塞认为的人类社会逐步从同质性社会向异质性社会进化,从一种不确定的状态到确定状态的发展,这些不同的需求成为了推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42卷,12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②黎民,张小山西方社会学理论..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31

涂尔干的德育思想

涂尔干的《道德教育》 内容简介: 本卷编选的文献均属于教育社会学的范畴。《道德教育》和《教育与社会学》是根据讲义或授课内容整理而成的著作,分别于1925年和1922年发表;而本卷第三部分收录的是涂尔干有关教育问题的专题讨论以及备课笔记的手稿。 本书内容属于教育社会学的范畴,根据涂尔干的讲义或授课内容,以及他有关教育问题的专题讨论和备课笔记等整理而成,其对教育问题的具体教学和研究内容丰富、涵盖面广,涉及教育方法和基础教育理论的问题、教育史和教育学史的研究,以及与教学实践和理论探索连至深的社会学实质问题。读者通过本书可以了解到当时的教育家们所争论的焦点问题和涂尔干处理此类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态度。 前言 第一章导言:世俗道德 第一部分道德的要素 第二章道德的首要要素:纪律精神 第三章纪律精神(续) 第四章纪律精神(终);道德的次要要素:对社会群体的依恋 第五章对社会群体的依恋(续) 第六章对社会群体的依恋(终);前两个要素的关联 第七章道德前两个要素的结论;第三要素:自主或自决

第八章自主或自决(终) 第二部分怎样培育儿童的道德诸要素 第九章纪律与儿童心理学 第十章学校纪律 第十一章惩罚在学校里的运用 第十二章惩罚在学校里的运用(续) 第十三章惩罚在学校里的运用(终);奖赏的意义与用途第十四章对社会群体的依恋:儿童身上的利他主义 第十五章学校环境的影响 第十六章学校环境(终);科学教学 第十七章科学教学(终) 第十八章审美教学与历史教学教育与社会学 初版序言涂尔干的教育学工作 第一章教育:性质与作用 第二章教育学的性质与方法 第三章教育学与社会学 第四章法国中等教育的演进与作用 讨论与讲稿 讨论道德学说的有效作用 讨论性教育 “童年” 讨论寄宿学校和新型学校

政治:7.1.2《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案(二年级下册)

《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理解: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 应用:结合事例说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正确进行人生选择的基础和前提。 能力方面 引导学生通过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关系的分析,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觉悟方面 使学生认识到,个人活动和社会发展、个人与社会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但不能夸大个人的作用。个人应该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成才条件,努力完善自我,以便将来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教学重点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教学难点 如何看待个人成才的条件。 ●教学方法 谈话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多媒体课件《钱学森》) 通过钱学森回国后为祖国的“两弹一星”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引出: 个人活动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板书) [讲授新课] 师:要了解二者关系,首先要区分“人”和“个人”这两个概念。粗看起来“人”与“个人”似乎是一回事,我们日常用语也没有处处把二者区别开来,严格地说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人”是表现人类一般特征(即与其他动物相区别)的概念,概括了所有人的共性,我们在上节课讲授的就是这个共性,但不能说明人们自身之间的差别,只有“个人”这个概念才可能表现出人们之间的差别,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都是具体的活生生的有差别的“单个的人”,故“人”和“个人”的关系就是我们在哲学常识上册中讲到

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人”是只有在思维中才能把握的概念,我们感官接触到的都是“个人”,“个人”中包含了“人”的特征,“人”又概括了所有的“个人”。综上所述“个人”是指具有一定的身体素质,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以及个性心理特征的“单个的人”。其次,要区分“社会”与“社会发展”,“社会”我们在前面作了解释,这个概念指的是这个共同体的静态。那么“社会发展”这个概念可以说指的是这个共同体的动态。社会的发展不仅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上,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内部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之中。如近代历史上,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形态并没有改变,但社会内部已发生了几次大的技术革命,使同一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内部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生了不少变化和进步。 师:我们区分了“人”与“个人”,“社会”与“社会发展”后,现在我们来探讨一下“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怎样的。 生:看书、阅读、思考、举例。(略) 师:让一个同学概括二者关系: 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方面,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的影响,另一方面,社会发展制约着个人的活动。 我们先来看关系的第一方面内容。 1.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的影响 师:为什么个人活动能对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生:个人活动,之所以能对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作用,这主要是由于作为社会的人,具有能动作用,即人具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能力,也是人和物的根本区别所在。人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不仅能够能动地改造自然界,还能够能动地改造人类社会。 师:同样是个人活动,为什么有的人的活动起推动作用,而有的人的活动则起阻碍作用? 生: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之所以性质不一样,这是因为有的人的活动符合社会的发展规律,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其活动就能对社会生活、社会的发展进步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反之就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例如: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之所以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正是因为其行为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 又如:希特勒发动的战争之所以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阻碍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是因为其法西斯战争的性质违背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与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背道而驰。 师:同样是个人活动,为什么有的人的活动起着重大作用,而有的人的活动作用又小得多呢? 生:个人活动对社会的作用之所以有大有小,这是因为在同一社会历史条件下,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知识、实际工作能力以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程度等不完全一样,个人所处的客观环境也不尽相同,

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素材-挑战第一次教学案例

挑战第一次》教学案例 一、教材分析 敢于尝试新鲜事物是创造型人才的基本素质,是《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要求。课程标准在设计思路中指出:“动手动脑、有创意的生活是儿童个性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时代提出的要求。它旨在引导儿童学会学习,发展认识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性,利用自己的知识和聪明才智和探究或解决问题,让生活更丰富更美好,并在此过程中展现并提升自己的智慧,享受创造带来的快乐。”《课程标准》“愉快、积极的生活”部分,要求学生“有应对挑战的信心和勇气”,具体为“敢于尝试有一定难度的任务或活动”;在“动手动脑、有创意的生活部分”,要求学生“有好奇心和多样的兴趣”,具体为“对周围环境充满兴趣,喜欢接触新事物”。“挑战第一次”的关键,是引导学生避免怯懦与鲁莽两种极端倾向,结合生活事件,发展好“勇敢”这一德性。通过第一次的经验回顾 与分享,引导学生懂得挑战队成长的重要意义,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分辨在生活中哪些是可以挑战的事。通过现场挑战,增强学生自我挑战的积极体验,从而坚定学生勇于挑战的品质。 二、学情分析 我班学生中存在以下两种情况:一是谨慎有余而胆量不足,一是鲁莽有余而理性不足。这两类学生在成长中都需要教师引导。造成这些状况的原因是多样的,有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如果父母生性比较谨慎或者比较有开创性,那么学生也可能会有相应的特点。也有受家庭教养方式影响的,比如祖父母辈对孙辈的教养往往会更多溺爱、更多地包办和限制。为了小朋友的安全,有的家长可能会采用过度夸大行为后果的方式,压制学生对新生事物的探索欲。但也有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过于放手,对尚处于小学生低年级阶段的孩子对挑战的渴望缺少必要的鼓励和引导,有的家长会错误地认为多让孩子挑战是培养他们“闯劲”的重要途径,因而过多地支持与表扬。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一方面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与探索,另一方面教会学生理性对待尝试中出现的问题。 三、活动目标课前预习目标。 1. 听一听或读一读《小马过河》的故事。 2. 通过课前的亲子沟通交流引发学生的美好回忆,作好学习的情感铺垫。

涂尔干

简述一下涂尔干的地位著作及主要思想 《社会分工论》,《自杀论》,这两本是社会学的经典中的经典,特别是《自杀论》,和心理学的分析完全不一样,创造了社会失范的概念,社会分工论讲的是社会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从机械团结到有机团结,简单的说就是从大同社会,无差异化的社会变化到细致分工,相互协作的差异社会。还有一本就是《社会学方法准则》,还有就是《宗教生活的基本准则》。 涂尔干坚持的是社会实在论,强调社会结构对个人行为的制约作用,强调从社会事实出发来研究社会,希望通过集体道德的作用来整合社会。 以上是我自己的理解,下面是百度词条的说明: 迪尔凯姆,Emile Durkheim (1858-1917)又名涂尔干。法国社会学家,社会学的学科奠基人之一。 生平和著作1858年4月15日出生于法国孚日省埃皮纳尔一个小城镇的犹太教教士家庭。幼年曾学习希伯莱文、旧约和犹太教法典。青年时代放弃了宗教信仰,走上实证科学的道路。1879年,就学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1882年毕业。1882~1887年,在省立中学教书。其间赴德国一年,学习教育学、哲学、伦理学,深受W.冯特实验心理学的影响。1887~1902年,在波尔多大学教书,并在那里创建了法国第一个教育学和社会学系。1891年,被任命为法国第一位社会学教授。1898年,创建了法国《社会学年鉴》。围绕这一刊物形成了一批年轻社会学家的团体——法国社会学年鉴派。1902年后执教于巴黎大学。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断了这位反战学者的学术研究,他的儿子和许多学生死于战场,他受到极大的刺激。1917年11月15日在巴黎去世。主要著作有:《社会分工论》(1893)、《社会学方法的规则》(1895)、《自杀论》(1897)、《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12)等。 社会学的对象和方法迪尔凯姆为社会学确立了有别于哲学、生理学、心理学的独立研究对象,即社会事实。社会事实具有不同于自然现象、生理现象的特征和特殊的决定因素。它先于个体的生命而存在,比个体生命更持久。它的存在不取决于个人,是先行的社会事实造成的。社会事实以外在的形式“强制”和作用于人们,塑造了人们的意识。这种“强制”既指人们无法摆脱其熏陶和影响,又指对于某些社会规则拒不遵从将受到惩罚。迪尔凯姆认为,一切社会的观念都具有这种强制力;人类大多数的意向不是个人自己生成的,而是在外界的引导、熏陶和压迫下形成的。社会高于个人,社会事实无法用生理学、个体心理学以及其他研究个体的方法来解释,而必须用社会学的方法、观点解释。他说,宗教、道德、法律、社团、协会、语言,以及服装样式均属社会现象,都是社会学特定的研究对象。他还把社会事实分为“运动的状态”和“存在的状态”,前者指与思想意识相关的现象,亦称“团体意识”;后者是社会上一切组织和有形设置。迪尔凯姆注重研究前者。 劳动分工论社会秩序是迪尔凯姆一生学术研究的主题。19世纪后半叶,法国社会动荡不安。他一心要以社会学家的身份回答现实问题,帮助社会维系整合,达到安定。他的3部主要著作《社会分工论》、《自杀论》、《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都紧密围绕着秩序和整合的主题,分别回答社会团结和整合靠什么达到,社会整合与个人是什么关系,团体意识对社会和个人起什么作用3个问题。 迪尔凯姆认为,传统力量统治的社会靠“机械的团结”来维系。特别是在文明程度较低的社会中,同一团体的成员们采取同样的谋生手段,保持同样的习俗,信奉同一图腾,这种共同性使他们意识到大家同属一个集体,而不会离心。这种团体基本上是从“相似性”中生成的社会,即所谓“同质”的社会。该团体的首要任务是使成员们尊重团体的信仰和各种传统,即维

论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论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类正是生活在这样一个五彩缤纷的社会之中。那么,到底“什么叫做人”?“社会又是什么”?“人与社会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这些问题,自古以来就是哲学家们思考、研究的对象。在我国古代思想史上,如孟子、荀子在回答“到底什么是人”的问题上,不乏种种真知灼见。在西方近代思想史上,外国的历代学者也同样有所建树。他们不仅揭示了人的本质,而且提供了大量的合理论据。只不过其中大多数人的思想,都是唯心主义。到了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并运用它来观察人、分析人、认识人,因而才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人的本质问题。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书中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对人的本质的真正科学论断。 每个人都生活于一定形态的社会当中,每天都在接触它,并且是其中的一员。然而,社会究竟是什么?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马克思在《致吉瓦·安年柯夫》的一封信中写过:“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究竟是什么呢?归根结底,它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人类要生存就得进行各种物质生产活动,并且还需接受教育,以丰富自己的精神和情操。这样就必然会与他人交往,建立起一定的生产关系和家庭关系等。这样看来,社会就是人们的一种相互关系的总体,而这种关系又是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 由此看来,单纯的个人与社会无疑是空洞的,没有任何意义。只有把个人与社会联系起来,才能正确认识世界。而马克思则向我们揭示了个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充分科学道理。 首先,人离不开社会。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活动体。人的本质乃是由各种社会关系决定。每个人从出生时呱呱坠地那一天起,就进入到社会。最初,他处于一定的家庭关系中,随之他渐渐长大。他所接触的社会面也越来越广。慢慢地,他会置身于较多的政治关系、法律关系、道德关系。如果一个人生下来就脱离了社会,即使他有着再发达的大脑和健全的躯体,也决不会具备人的本质,他和普通的野兽没有什么区别。正如新闻报道中所说的狼孩,虽然他们在物质结构和功能上与人差不多,但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他们不会说话,只会像狼一样嚎叫,四肢着地,性情也与狼相似。当然,人的确具有“兽性”的一面,这不可避免。恩格斯曾说:“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了人永远不会完全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多些或少些,在于兽性与人性在程度上的差异。”兽性是人的自然属性。人性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只有社会属性,而没有自然属性的人是不存在的。而只有自然属性没有社会属性的人并不是真正的人。有些人自以为人的力量是无限的,甚至可以脱离社会,殊不知他吃的、穿的、用的都是由社会来提供。他们即使不与朋友、亲人交往,也不能与社会脱离关系。试想,将一个人放在孤岛上,让其单个地在那里,也许他会自食其力地生存下去,但那些生存经验也是他从社会中学到的。再说,日久天长,他怎能不感到孤独?至于传奇中所说的奇特人物鲁宾逊,最终不也回到人群中来了吗?况且,他还有一个黑人朋友在长期作伴呢。 再说,社会也要依赖人才能运作。社会是随着人的产生与人同时出现。人是社会历史存在的前提条件,社会是人存在和发展的形式。社会的活力必须依赖于人的活动。社会的产生、构成、发展等全部内容的连贯性,无疑要依赖人的生存机能的扩张。试想,一个没有人的社会,这将是多么荒唐可笑的事!没有人根本不会有社会。就好比一台电脑,它是由许多部件组成,离开这些部件,根本就没有电脑这个客观存在。这些部件相互作用,才构成电脑的实际内容,这样,电脑才不致是一台裸机。从古至今,社会日益发展,人类从刀耕火种进化到今天的大机器生产。有人说,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如果社会上的人都是静止的,并且安于现状,社会又怎能发展?因此,社会的发展也同样要依赖于人。社会是以人的存在为主体而形成,人类生存的基础又是社会的存在。单个的人在现实中肯定寸步难行,脱离群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