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武汉大学秭归地质实习报告

武汉大学秭归地质实习报告

武汉大学秭归地质实习报告
武汉大学秭归地质实习报告

1.前言

?实习的目的、意义

?培养野外地质地理现象的观察能力、深化对自然地理学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专业思维能力

?培养报告的撰写能力,为今后阅读相关文献奠定基础

?培养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

?实习概况

?实习区位置、交通、经济概况

位置::秘归县位于湖北省西部,宜昌市管辖,距湖北省会武汉市1000 余公里,县城位于长江南岸的茅坪镇,著名三峡水库坝址所在区。秘归是楚文化的发源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诞生于此。全县境域面积2400 余

平方公里,县辖7 镇5 乡,202 个行政村,总人口39.5万人(2005 年〉。

交通::水、陆交通比较发达,长江自古以来是黄金交通水路要道,自三峡水库建成后,水路交通更加便捷,容量大幅提升;陆路有江宜高速公路、汉宜铁路、沿江公路干线及通往各乡镇及邻县的公路。

经济状况::全县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

1)煤z 分布于下二叠统的栖霞马鞍山、上二叠统吴家坪、上三叠统沙镇溪和下保罗统

香溪组4 个层位。

2) 金与金银矿z 县内产地有4 处,均为合金石英脉型产,富集于断层破碎带,具一

定规模,品位较高。

3) 铁矿z 主要贮存于上泥盆统写经寺组地层中,属于低磁高磷赤铁矿,有矿床点10

处,品位稳定。1 -4个矿层有一定规模,有开采利用价值。

4)地热z 县内有温泉点1 处,位于平睦河东,唐家堡对岸,处庙娅温泉(又名五龙温

泉),出露于奥陶系灰岩中,泉出露标高46Om,无色无昧无嗅,水温29.5"C 0 水

的总硬度为15.14 德国度。总碱度为5.05 ,pH 值为7工属弱碱性硫酸重碳酸

续水,涌水量129.6 吨/日。

此外还有锺矿、铜矿、铅钵矿、石膏、磷矿、石灰石等矿产。

5)水力资源

境内水系发育,除长江外,发育多条:可溪,其中8 条水系水能蕴藏量17.20万千瓦,可开发量6.06 万千瓦,己部分开发,仍有巨大开发潜力。现已建成水电站多座,己

纳入全国农村小水电初级电气化试点县,火电装机容量3 万千瓦,年发电量1. 8 亿度。

在两河口、杨村桥、磨坪等碳酸岩地区,有较多的岩溶泉,流量0.lm3f秒以上

的有37 处。其中黄龙洞,天生桥等己用于水力发电。其余用于农业灌溉或生活用水。

全县耕地面积2.39 万公顷,多以荒坡谷地为主。农业以多种经营、农林、果、蔬并举。农特资源丰富各样,盛产柑桔、橙、茶叶、烤烟、板栗等,其中脐橙、锦橙、桃叶橙和夏橙号称"峡江四秀气尤以脐橙盛名,有"中国脐橙之乡"的美誉。耕归以良好的形象对外开放,吸引大量产业和旅游者前往,大大促进了县城经济。正在努力实现"

特色农业大县,精品工业强县,三峡旅游名县,库区经济富县"的宏伟目标。

?实习区工程概况

Fds水利水电工程

秭归水力资源十分丰富,除长江外,县境内有10 条河流,水能蕴藏量17.77

万千瓦,全县电站装机容量已达到8 .4万千瓦,是全国农村水电中级电气化建

设试点县。

三峡工程

稀归县境内的主要水利工程为三峡工程。三峡工程全称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

工程。三峡工程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

关键性骨干工程。

三峡工程大坝坝址选定在宜昌市三斗坪,在已建成的葛洲坝水利枢纽上游约40 公里处。长江水运可直达坝区。工程开工后,修建了宜昌至工地长约28 公里的准一级专用公路及坝下游4 公里处的跨江大桥一一西陵长江大桥。还修建了一批坝区码头。坝区己具备良好的交通条件。坝址区河谷开阔,两岸岸坡较平缓,江中有一小岛(中堡岛) ,具备良好的分期施工导流条件。枢纽建筑物基础为坚硬完整的花岗岩体,岩石抗压强度约100 兆帕:岩体内断层、裂隙不发育,太多胶结良好、透水性微弱。这些因素构成了修建混凝土高坝的优良地质条件。三峡工程水库正常蓄水位175 米,总库容393 亿立方米;水库全长600 余公里,平均宽度1.1公里:水库面积1084 平方公里。它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巨大的综合效益。整个工程包括一座混凝重力式大坝,泄水闸,一座堤后式水电站,一座永久性通航船闸和一架升船机。三峡工程建筑由大坝、水电站厂房和通航建筑物兰大部分组成。

?实习时间及路线安排

2.地理背景条件

?气象水文

气候、降水量、蒸发量、水文特征

?地形地貌

秭归县地处我国地势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的过渡阶段,境内山脉为大巴山、巫山余脉…

?构造地质背景

褶皱构造(黄陵背斜、秭归向斜、仙女山向斜)、区域性大断裂(仙女山断裂、九畹溪断裂、新华断裂、太阳坪断裂、水田坝断裂)

?新构造运动及区域稳定性

地壳隆升运动、断裂活动性、地震活动性

3.地层岩性

?岩层分布情况

?岩性特征:类型,成分,结构,构造

?接触关系:侵入接触?沉积接触?整合接触?断层接触?假整合接触?

?产状特征

?岩层的厚度

?风化情况

4.地质构造

?褶皱构造:倒转向斜、平卧褶皱、褶皱要素、形成机理

?断裂构造

各岩性层中的节理发育特征:发育有几组?产状?形成机理?

断层:断层性质?特征?形成机制?产状?

5.河流地貌

?地貌描述:泗溪、牛肝马肺峡、五叠水

?要素:河床、河漫滩、阶地、(物质组成、特征、分选性、磨圆度、物质来源、水动力条件、照片)、瀑布

?瀑布

?

?瀑布是从河床纵断面陡坡或悬崖处倾泻下来的水流。

?组成

?造瀑层,河床中的陡坡地段

?瀑下深潭

?潭前峡谷

?

6.岩溶地貌

?岩溶地貌特征

?岩溶发育条件与发育特征

?含水层、隔水层

岩溶发育格局:补给、径流、排泄

7.水文地质分析

?泉的分布

?泉的形成条件

?泉的含义

?地下水的天然露头为泉。泉的形成与地质构造、岩石性质、地下水有关。

泉水按承压和无压分为上升泉和下降泉两类。泉水从泉口垂直往上冒的

叫上升泉,从泉口往下淌的叫下降泉。

泉的形成应具备三个条件:

?地层条件。地层包括成层的岩石、土层以及土层中夹有的砂砾石层。有裂隙的岩层和有孔隙的砂砾石层,其裂隙和孔隙中充水的称“含水层”。裂而无隙的岩层和孔隙度极差的粘土层,几乎不含流动的地下水,称“隔水层”。“含水层”的存在是泉水形成的首要条件。

?地质构造条件。如地震或岩浆活动引起地壳变动(造山运动),使沉积岩层断裂错位,或产生褶曲。含水层与隔水层在纵向剖面上相抵触,或含水层与不透水的岩浆岩体相抵触,阻断了地下水的去路,地下水被迫溢出地表。

?地形条件。泉或泉群的上游应有足够的补给面积,各含水层接受大气降水的充分补给。

8.地质灾害分析

?以沿途看见的地质灾害现象为研究对象

?地貌特征、岩性特征、构造特征

?危岩体形成的边界条件(临空面、切割面、底滑面)、破坏模式、监测、加固措施

?滑坡分布特征及形成的条件

9.结语

?收获

?感言

?建议

画图

三工位机构工作原理

三工位开关及机构 N2S-40.5系列开关柜配用绝缘螺杆驱动的直动式三工位开关,“合”-“隔离”-“接地”三个工作状态位置形成自然操作联锁;动静触头采用同轴圆柱结构,导电接触采用美国Baseal弹簧触指,不仅改善了电场分布提高了绝缘性能,也提高了开关的动、热稳定性能。 三个工作位置状态: 连接母线(合闸) 与母线隔离(隔离) 连接到接地触头(接地) IST三工位开关 三个位置在操作机构上非常明确。中间位置是隔离位,两端分别为合闸及接地位置。中间隔离位置的动触头在绝缘螺杆驱动下, 向两端极限位运动,使与两端的静触头充分接触,分 别实现合闸和接地。 因此需要时,三工位开关可取消接地,变成隔离开关。 三工位开关的接地只实现了主回路与接地回路的联

接,电缆回路真正的接地由VEG真空断路器合闸完成,因此,IST的接地开关的短路关合能力由断路器实施。 操作机构安装于气箱之外的低压室,可以电动和手动操作。 三工位开关操作机构是非独立的,因此开关运动速度取决于电机的速度或手动操作的速度。 操作机构有以下功能单元组成: -驱动电机 -确定开关位置的微动开关及辅助开关 -机械位置指示 -紧急手动操作系统 -紧急手动操作的机械联锁 三工位隔离刀技术参数: 序号型式/型号IST 1额定电流1250A 2主回路电阻≤25μΩ 3额定工频1min耐受电压 断口118 kV 对地95 kV 额定雷电冲击耐受电压峰值 (1.2∕50s) 断口215 kV 对地185 kV 4额定短时耐受电流及持续时间25/3 kA/s 5额定峰值耐受电流63 kA 6机械稳定性≥2000 7操动机构型式或型号电动并可手动电动机电压AC220V 控制电压AC220V 允许电压变化范 围 85%~110%操作方式三相机械联动

地质灾害调查报告(DOC)

地质灾害调查报告 提交单位: 提交时间:2015年12月 目录 0前言 (3)

1基本灾情 (3) 2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条件 (3) 2.1自然地理条件 (3) 2.2水文气象条件 (3) 2.3地形地貌 (4) 2.4地层岩性 (4) 2.5地质构造 (5) 2.6工程地质条件 (5) 2.7水文地质条件 (5) 2.8区域地壳稳定性 (6) 3地质灾害类型、特征及成因分析 (6) 3.1灾害规模、特征 (6) 3.2地质灾害成因分析 (6) 4地质灾害现状危害及发展趋势 (8) 5已采取的应急防治措施及防治效果 (8) 5.1已采取的应急防治措施 (8) 5.2防治效果及存在问题 (8) 6今后的防治工作建议 (8) 7应急调查准备和安全问题 (8)

0前言 1基本灾情 2014年9月2日13时19分,位于长江一级支流青干河支流锣鼓洞河左岸的杉树槽发生重大岩体滑坡。初步估算,滑坡体总面积3万m2,估计总方量约80万m3。滑坡地点位于秭归县沙镇溪镇三星店村2组、3组交界处,距离青干河河口约5.15 km。滑坡导致G348国道约200m损毁中断,大岭电站3栋房屋被掩埋,损毁柑橘园约60亩,损毁镇村公路2条450m,16个村(居委会)133个供电台区全部停止供电,紧急转移撤离沙镇溪初级中学师生、当地村民、电站职工家属共计953人,估算直接经济损失3220万元。 2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条件 2.1自然地理条件 秭归县位于湖北省西部,长江西陵峡两岸,三峡工程坝上库首。地理坐标为东经110°18'~111°0',北纬30°38'~31°11'。东与宜昌市夷陵区(原宜昌县)的三斗坪、太平溪、邓村交界,南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榔坪、贺家坪接壤,西临巴东县的信陵、平阳坝、茶店子,北接兴山县的峡口、高桥。县境东起茅坪新集镇凤凰山(新县城所在地),西止磨坪乡凉风台,南起杨林桥镇向王山,北止水田坝乡懒板凳垭。县境东西最大横距离66.1公里,南北最大纵距离60.6公里。秭归县版图面积2427平方公里。据2010年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秭归县国土实际总面积22.74万公顷。本次调查的杉树槽滑坡位于秭归中部的沙镇西镇流锣鼓洞河左岸。 2.2水文气象条件 滑坡区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7~19℃,多年平均降雨量1 493.2 mm.降雨具时段和频度相对集中的特点,雨季多暴雨,一日最大降雨量达358 mm.年降雨量由南向北、从低到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3年秭归实习报告

2013年秭归实习报告 目录: 前言 2013年8月22日早上七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工程学院出发前往中国地质大学秭归实习基地进行为期一周的野外实习,历经6个小时的长途跋涉终于到达向往已久的中国地质大学秭归实习基地! 我们信息工程专业两个班的几十号学生在黄鹰、陈占龙等老师的带领下,开始我们秭归实习的脚步。沿着兰陵溪木材检查站——杉木溪大桥东700米——九曲脑中桥东西各100米——九曲脑中桥后700米——泗溪公园外——银杏沱混装码头——湖锦天城采石场——三峡大坝——链子崖——泗溪公园这条线路进行学习,原本是一次别样的野外实习,中途却有几天以天气原因草草了事,使得这次实习存在太多的遗憾!但是从这次实习中,对于我这个未来从事测绘工作的人,是一种难得的经历与体验。 第一章绪论 走进秭归,走进基地 一,实习基地简介 中国地质大学秭归实习基地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茅坪镇西部边缘,北瞰三峡库区库首部分。秭归县位于湖北省西部东临宜昌市,距离湖北省省会武汉市约400公里,武汉至秭归交通十分便利,每天有数班客车直达武汉,到宜昌的班车每15分钟一班。 实习区处于我国三个梯度带的第二个梯度带的大巴山山系的东端。属长江上游下段的三峡河谷地带的鄂西南山区。山脉走向为北东—南西或北西—南东向。气候为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8℃。 水力资源丰富,长江横贯县境,8大溪河水系水电开发潜力巨大,水能理论蕴藏量17.2万千瓦,中小型水电站星罗棋布,秭归已成为全国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建设县,是全国农村水电中级电气化建设试点县。 新中国建立后至1975年,先后有数十个单位或部门进入测区,进行比较深入的地质调查矿产普查或勘探工作,分别对黄陵背斜岩浆岩、变质岩均做过较详细的研究;对鄂西的铁、煤、汞、金、铬铁矿、黄铁矿等做了不同程度的普查勘探工作,积累了丰富资料;对峡东震旦纪至二叠纪地层做了详细的研究,其研究程度较高。近年来,特别是三峡工程开工建设以来,长江水利委员会、中国地质大学、南京古生物研究所、省煤炭局、江汉石油管理局均在区内进行许多专题研究工作,其成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更是加深了区内的地质研究工作。上述研究工作为教学实习提供了丰富的地质资料,为实习基地的建立奠定了坚定的基础。二,秭归县概况 1,行政区划与经济 秭归全县辖7镇5乡,全县总人口约39.5万人(2005),面积2427平方公里(图1-1)。全县耕地面积2.39万公顷,多以荒山林地为主,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农业资源丰富多样,尤以脐橙盛名,有“中国脐橙之乡”的美誉。 秭归县是我国柑桔生产的最重要产地,本县的脐橙尤其是“长红”目前在我国已享有盛名,此外,本县生产的香菇、木耳、核桃、茶叶、中药等,也在省内占有一定市场。 近年来,伴随大坝水库蓄水的递增,网箱养鱼业已悄然兴起,从发展的角度看,其前景将十分看好。

【Selected】秭归实习报告.docx

一、绪论 1、实习基地简介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秭归产学研基地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开展野外实践教学与科研而建成的,属于国家教育部重点支持的实践教学基地,以基地为核心的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研究中心是教育部直接领导下的以地质灾害为主要研究领域的综合性开放平台。 基地概况 基地总规划面积90.84亩,分两期完成。一期工程以教学为主,总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20RR年建成,20RR年正式投入使用,包括综合楼一栋,学生公寓两栋,食堂一栋,澡堂一栋,运动场一块。二期工程以科研为主,总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于20RR年建成,20RR 年正式投入使用,包括专家楼一栋,实验楼一栋,试验场一块。 基地功能以保障性服务为主,主要服务于教学、科研与会务,建有丰富齐全的教学、科研、生活、娱乐设施,集食、住、行、学、研于一体,服务内容涉及到餐饮、住宿、运输、实习、科研、会务等多个领域。 教学资源 基地实践教学区内,地层出露连续完整,三大岩类发育完全,褶皱与断裂等构造现象丰富,闻名遐迩的黄陵花岗岩体(三峡大坝坝基)与原震旦系国际标准剖面成为秭归基地最具特色的基础地质实践教学内容。 此外,世界闻名的三峡工程师现代工程科考上佳选择;以屈原祠为核心的古建筑群是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理想处所;九畹溪国家级户外体育基地是户外运动爱好者的健身圣地;以悬棺群为核心的神秘文化更是中华名族悠久历史的真实再现。 人文环境 基地所在地秭归,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和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的故乡,也是著名的“中国脐橙之乡”,“中国龙舟之乡”,集名人(屈原),名峡(西陵峡),名坝(三峡大坝)于一体,融美丽的自然山水、丰富的人文景观、优秀的明见文化于一炉。 硬件条件 基地的后勤保障设施齐全,配置到位,包括:标准化食堂1座,可提供刷卡式流水用餐、自助式用餐、宴席包间;学生公寓2栋,设有教室备课用房及学生宿舍,可同时供1100余人入住;三星级标准客房52间,专家公寓套房30间;大中小教室6间;多媒体教室2间;中型会议室2间;小型机房1间;陈列室1间;水化学实验室1间,野外渗流试验场1座;篮球场2块;排球场1块;羽毛球场2块。 交通情况 基地位于秭归县城文教区,地处长江之滨、西陵峡畔,与三峡大坝相连。高速公路直达县城,基地于武汉相距300公里,与三峡机场相距50公里,与宜昌火车站相距40公里,与秭归港相距2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基地独特的教学科研体系、齐全的硬件设施、完善的后勤服务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相关院校的到来,迄今为止,基地接待的实习师生、科研人员、会议团队已逾万人,教学实习涉及的专业包括地质学、资源勘查、土地资源管理、石油工程、工程地质、环境工程、水文地质、水利水电、物探、信息工程、行政管理、法学、艺术传媒等等,部分高校已与基地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二、秭归县概况 1、行政区划与经济 秭归全县7镇5乡,全县总人口约39.5万人(20RR),面积2427平方公里。全县耕地面积2.39万公顷,多为荒山林地为主,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农业资源丰富多样,尤以脐橙盛名,有“中国脐橙之乡”的美誉。 秭归县是我国柑橘生产的重要产地,本县的脐橙尤其是“长红”目前在我国已享有盛名,此外,本县生产的香菇、木耳、核桃、中药等,也在省内占有一定市场。 近年来,伴随大坝水库蓄水的递增,网箱养鱼业已悄然兴起,从发展的角度看,其前景将十分看好。 此外,本县尚盛产各种奇石。 秭归县的成矿条件差,矿产资源较少,具有工业价值、并具有一定规模的资源矿产主要为煤

工程地质

三峡库区地质环境概况 (一)地层岩性及工程地质岩类 库区地层除缺失泥盆系下统、石炭系上统、白垩系的一部分和第三系以外,自前震旦系至第四系均有出露(表3-1)。其分布由东至西自老而新展布。三斗坪至庙河段出露前震旦系结晶岩;庙河至香溪为震旦系至三叠系至侏罗系地层;牛口至观武镇三叠系中、下统大面积出露;观武镇以西至库尾近400 Km的库区,侏罗系地层广布,仅在背斜核部出露三叠系及少量二叠系地层。第四系堆积物零星分布于河流阶地、剥夷面及斜坡地带。分布比较集中、体积较大的第四系堆积体大都是崩塌、滑坡体。 区内地层,按其岩相建造和岩体结构特征,可分为四种工程地质岩类: 块状结晶岩类:包括前震旦系块状岩浆岩及混合化的中、深变质岩。仅分布在庙河—三斗坪段。 层状碎屑岩类:主要为三叠系中、上统及侏罗系红层,为区内主要易滑岩类,主要分布于香溪至秭归,奉节至库尾。 层状碳酸岩类:震旦系上统、寒武系、奥陶系下统、石炭系、二叠系和三叠系下统。较集中分布于庙河至奉节的干支流及乌江段。 松散松软岩(土)类:为第四系松散松软堆积,多为斜坡地带的残坡积、崩滑堆积和城镇区人工堆积。为区内易滑岩(土)类。 (二)地质构造 三峡库区全部位于杨子准地台区,北与秦岭地槽相邻。 以巫山与奉节间的齐岳山基底断裂为界(大体自奉节—石柱呈南西向展布),其西为四川台坳(川滇块陷),其东为上杨子台褶带(鄂西块隆)。近库首地段(三斗坪—巴东)位于上杨子台褶带,巴东至奉节处于上杨子台褶带与四川台坳的过度地带。本区主要经历了三次较强的构造运动,即震旦纪前的晋宁运动,侏罗纪末的燕山运动和老第三纪末的喜山运动。晋宁运动使前震旦纪地层强烈褶皱、变质,并伴随多期岩浆岩活动,形成了古老的结晶基底。

三峡大学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三峡大学2013年夏季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姓名:某某某 学号:2011104400 学院:土木与建筑学院 带队老师:某某

实习时间:2013.6.27-2013.6.28

2013年夏季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摘要: 2013年6月26日至27日,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三个班的同学赴秭归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地质实习。实习过程中主要联系课堂所学内容对沿岸公路的地质构造以及岩溶现象、链子崖危岩体的治理情况和新滩滑坡进行了认知与了解,是书本上所学的知识得以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实习概况: 2013年6月27日星期三阵雨转多云 线路概况:早上七点半从学校出发经过约两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链子崖景区的另一侧。在向链子崖行进的过程中,由老师向我们讲解了沿途看到的各种地质现象。在此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地质罗盘仪测定岩层的产状,同时也熟悉了长江两岸的地质地貌情况。在链子崖,则较为详细的了解了关于链子崖危岩体的治理、监测情况。同时,老师也向我们介绍了关于长江对岸新滩滑坡的有关情况。 地质现象:

从一开始,我们所接触到的大都是灰岩,由于道 路的修建,我们不用借助地质锤就可以看到岩石 的新鲜面。 从整体上看,该地区的的灰岩解理较 为发育,同时部分地区可以看到明显的溶蚀现象。 灰岩成分:几乎由纯的方解石构成,其它成分的总 含量常在5%以下,其中较为常见的是粘土矿物、石英粉砂、铁质微粒、海绿石、有机质等。其中有几处可以明显看到其硅质结核和风化作用后留下的黄色粘土。 资料:石灰岩简称灰岩,以方解石为主要成分的碳酸盐岩。有时含有白云石、粘土矿物和碎屑矿物,有灰、灰白、灰黑、黄、浅红、 褐红等色,硬度一般不大,与稀盐酸反应剧烈。 结构较为复杂,有碎屑结构和晶粒结构两种。碎屑结构多由颗粒、泥晶基质和亮晶胶结物构成。颗粒又称粒屑,主要有内碎屑、生物碎屑和鲕粒等,泥晶基质是由碳酸钙细屑或晶体组成的灰泥,质点大多小于0.05毫米,亮晶胶结物是充填于岩石颗粒之间孔隙中的化学沉淀物,是直径大于0.01毫米的方解石晶体颗粒;晶粒结构是由化学及生物化学作用沉淀而成的晶体颗粒。 石灰岩主要是在浅海的环境下形成的。石灰岩按 成因可划分为粒屑石灰岩(流水搬运、沉积形成); 生物骨架石灰岩和化学、生物化学石灰岩。按结构 构造可细分为竹叶状灰岩、状灰岩、团块状灰岩等。 石灰岩的主要化学成分是CaCO3易溶蚀,故在石 灰岩地区多形成石林和溶洞,称为喀斯特地形。有 生物化学作用生成的石灰岩,常含有丰富的有机物 地表灰岩风化作用较为严重 明显可见的硅质结核

【2018最新】秭归水文地质实习报告-范文word版 (20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所得,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修改文字! == 秭归水文地质实习报告 秭归水文地质实习报告 [1] 一、实习目的 本次实习是在校内完成了《地质学与矿物学》课程的教学后,到矿山进行一次课程实践教学实习。 其目的是把《地质学与矿物学》课程的理论实与矿山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认识.判别、分析地质现象的能力。 巩固、深化和扩大地质学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并学会使用地质罗盘及地形地质图,为后续课程及今后工作打下基础。 二、概述 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田位于广西西北部南丹县境内,交通较为便利。 大厂镇位于南丹县西南部,东与车河镇相连,南与河池市金城江区交界,西与吾隘镇相邻,北与城关镇、罗富乡接壤,为柳州华锡集团下属企事业单位所在地。 镇政府驻地距县城41公里,全镇辖7个村民委、4个社区居委会,160个自然屯,165个村民小组。 201X年末总人口32862人(含华锡集团驻镇各单位人口),全镇总面积273.3平方公里,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后实有耕地面积9908.46亩,森林覆盖面积2.77万亩。

大厂镇地理位置优越,216国道过境并直达自治区首府南宁市。 境内已探明锡储量160.5万吨,占全国总量的22.7%、世界总量的6.2%;锑163.5万吨,占全国总量63.3%,世界总量的30.4%;铟6777吨,占世界总量的52.2%,被誉为中国新兴锡都和中国有色金属之乡。 我镇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有色金属产业,辖区内有广西华锡集团下属的生产企业铜坑矿、凤凰公司、再生资源公司、水电厂等和广西高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区直企业,32家民营选矿企业、5家民营冶炼企业。 201X年财政收入5.1个亿,社会生产总值预计突破40亿元大关,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突破4800元。 三、矿区地层特征 矿带内出露的地层主要有泥盆系至三叠系(见图2-5、表2.1),属海相类复理石碳酸盐岩建造,沉积厚度约4325~7851m。 基底地层应属加里东构造层的一套下古生界至前寒武系,可与桂北地区的四堡群、丹州群(板溪群)、震旦系、奥陶系和志留系下统等对比。 陈毓川(1993)[2]对桂北地区各时代统、组地层单元中成矿元素与同类岩石中的背景含量比较,认为四堡群中富集的成矿元素有:W、Sn、V、Fe、Mn、Co[29];丹州群有:Th、Fe、Cr、Co;寒武系是:Th、P、Au、As、Sn、Pb的富集层位;下奥陶统是Cu、Ni、Mo、V的富集层位。 因此,基底地层具有为上覆地层中的矿床提供成矿物质的条件。 四、矿区地质构造特征 矿区的构造线沿北西向分布,主要构造包括大厂断裂和大厂背斜,长坡-铜坑、巴力和高峰等锡多金属矿床沿大厂断裂和大厂背斜自北西向南东呈串珠状排列。 大厂断裂:是丹池断裂派生的次一级断裂,呈压扭性,断裂面在走向和倾向上呈舒缓波状,走向3160-3400,总体倾向北东,倾角400-750,具多期活动的特点,大厂断裂既是导矿构造,又是容矿构造。

湖北秭归地质学实习报告

目录 前言 (1) 路线一(兰陵溪) (1) 路线二(九畹溪) (3) 路线三(泗溪) (5) 路线四(链子崖) (7) 路线五(银杏沱) (9) 路线六(泗溪外) (11) 小结 (12)

前言 八月十九日吃完中饭之后,顶着如火的骄阳,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涌上了即将开往中国地质大学秭归实习基地的长途客车。一路上,大家有的热烈的讨论接下来的实习,有的由于前一晚太兴奋没有睡好觉在稳稳行驶的客车上闭目养神。经过气势宏伟的三峡大坝,走过白云缭绕的大山,在惊叹于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时,同学们都暗自在心里对这一次的实习又增添了一丝期待。 秭归县位于中国湖北省西部,地处川鄂咽喉长江西陵峡两岸。面积2427平方千米,人口42.3万人,汉族为主。矿藏资源有煤、铁、铜、磷、硅石、重晶石等,尤以煤炭质好。秭归为大巴山、巫山余脉和八面山坳合地带。长江流经巴东县破水峡入境,横贯县境中部,流长64千米,于茅坪河口出境,把秭归分为南北两部,构成独特的长江三峡山地地貌。境内地形起伏,层峦叠峰,地势为四面高,中间低,呈盆地形。东部边境扇子山海拔1920米;南部边境云台荒海拔2057米(县境最高峰),茅坪河口海拔40米(县境最低点)。 秭归县鸟瞰图: 这一次的实习,从十九号晚上到达开始,直到二十七号早晨离开实习基地才告一段落。真正的实习历时六天,在这六天里同学们跟随老师参观了兰陵溪、九畹溪、泗溪、链子崖、银杏沱、泗溪外等几处岩层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地点,在饱览湖光山色的同时,我们更是增长了自己对于岩层、地质等方面的了解,所以这一次的实习,大家的收获不可谓不大。下面我将以每一天的行走路线为主线,阐述这些天我在地质学上一些小小的收获。 路线一 时间:2011年8月21上午 天气:阴 地点:兰陵溪 一、黄陵岩体 首先我们来到了334省道7公里以西300米处,在这里,我们需要观察黄陵岩体、崆岭群岩体以及在此处的两种岩体之间的接触关系。

3隧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界垭隧道工程地质初步设计阶段勘察报告 1、前言 工程概况 拟建的界垭隧道位于秭归县周坪界垭村,为秭归县周坪乡至聚集坊公路改建工程中路线穿越东西向山岭地带而建设。隧道轴线呈直线型展布,隧道轴线走向方位角约152°,隧道进、出口与路基相接。隧道按单线双向行车道设计,设计里程桩号为AK5+727~AK6+119,洞内纵坡%,长度为。隧道最大埋深约,属长隧道。隧道进口端设计高程,出口端设计高程。进、出口洞门均采用削竹式洞门。为了保证边仰坡的稳定,尽量恢复洞口自然境观,洞口均设置一段明洞。洞内设计灯光照明,自然通风。 隧道工程按两车道二级公路标准设计,主要设计标准: ⑴设计行车速度 设计行车速度40km/h ⑵隧道建筑限界 主洞建筑限界(m) 本次工程地质勘察主要依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等技术规范、规定进行,主要满足以下技术要求: ⑴初步查明隧址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水文地质条件、地震动参数; ⑵初步查明隧址区地质构造的类型、规模、形态特征,评价其对隧道工程的影响; ⑶初步查明隧道围岩岩体的完整性、风化程度及围岩等级; ⑷初步查明隧道进出口斜坡地带的地质结构、自然稳定状况、隧道施工诱发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 ⑸初步查明隧道浅埋段覆盖层厚度、岩体的风化程度、含水状态及稳定性; ⑹初步查明地震情况,明确隧道区的基本烈度,并结合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特征等因素,提出抗震设计烈度及处理意见; ⑺初步查明隧道区不良地质和特殊性岩土的类型、分布、性质,评价其对隧道工程的影响; ⑻初步提供岩土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指标、围岩级别等设计必需的岩土工程参数; ⑼初步查明岩溶、断裂、地表水体发育地段产生突水、突泥及塌方冒顶的可能性; ⑽初步查明洞门基底的地质条件、地基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和承载力; ⑾初步查明地下水的类型、分布、水质、涌水量。 勘察工作方法及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本次初勘采用工程地质调绘、钻探、物探、原位测试及室内岩土试验等综合勘察方法。于2013年10月20日至2013年10月25日对隧道工程场址进行了初勘。本次初勘完成的工作量见表1-1。 完成主要工作量表表1-1 工程地质勘察质量控制 从外业施工到内业资料整理,均以现行公路行业相关规范、规程及《工程地质初勘勘察大纲》和设计要求为依据,按照相关要求进行质量管理;管理程序上贯彻执行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的各项规定;钻孔质量经监理检查和签署,确认合格,满足设计要求。 2、工程地质条件 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 隧址所在地位于宜昌市秭归县周坪界垭村。隧道进、出口端附近有乡村公路到达,交通较为

三峡大坝中的地质问题

三峡大坝中的地质问题 世界第一大的水电工程,位于西陵峡中段的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三斗坪,距下游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38公里。三峡大坝工程包括主体建筑物工程及导流工程两部分,工程总投资为954.6亿元人民币。于1994年12月14日正式动工修建,2006年5月20日全线建成。这是一个创举,不过一件事物不能单纯的说它是好的,或是坏的,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三峡大坝也一样,正所谓“福兮祸之所伏,获悉福之所倚”三峡大坝具有防洪,发电,航运,养殖,旅游,南水北调等好处,但也引发一些问题,我认为主要有两大方面。一、生态、人文安全以及水坝能引发一些问题 1.生态安全以及水质问题大坝阻挡了淤 泥流向下游,使包括上海地区在内的长江入海口收缩,海洋的咸水正在倒灌入内陆。据了解,三峡库区水质的好坏和变化,不仅取决于库区内的污染物排放和污染治理状况,同时也与上游来水的质量密切相关。三峡库区上游流域面积大,接纳的城市生活污水和农村面源排放的氮磷污染物多,世界野生动物协会今春公布的一份报告称,通过大坝的水流速度正在加快,对下游的防洪大堤造成破坏。未经处理的污水和化肥残留物被不断排入大坝水库,导致巨型水藻生长泛滥,并威胁到下游的水供应。 2.人文安全古今中外,水库大坝一直都是军事对抗中的主要打击目标,也是恐怖分子破坏和要挟的主要目标。因为三峡大坝是静止不动在明处的固定目标,虽然这个坝的确很大,可能要五千万吨核弹正面摧毁,但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他和世界上的许多混凝土重力大坝的结构不同,水轮发电机的26条进水管,以及众多的泄洪管,泄沙管都是安装在大坝中。此外,三峡大坝中还有三道深55米宽34米的横截大坝的槽(一道为升船机用,二道为船闸用),而这三道深槽都只用一层薄薄钢板控制,一旦这层钢板被炸毁,就可造成与溃坝一样的效应。三峡大坝若全溃时,百余亿立方米库水短时间内下泄,坝址至沙市间沿岸,受洪水波直接冲击,灾害损失严重,造成极大地损失。 3.水坝能一起的一些问题①泥石流其中在2010年7月15日晚12点,一场突降特大暴雨引发的泥石流,将长江三峡左畔的湖北秭归县郭家坝镇“掀翻了天”:集镇的农贸市场被泥石流整体掩埋;一幢5层楼房的1-3层被淤泥填满;大街上到处“飘”着冰箱、洗衣机……据统计,此次泥石流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3663万余元,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②崩塌、滑坡与危岩体整个三峡库区移民区共有崩塌、滑坡与危岩体2490处,其中有千将坪滑坡。千将坪滑坡是135米蓄水后发生的,造成了13人死亡,11人失踪,19人受伤以及5736万元以上的经济损失。③水土流失在库区移民迁建过程中大量土石方开挖,造成大面积地表岩土体裸露以及人工弃渣无序倒放,致使长江沿岸水土流失的局面更加严峻。④浸没位于高程180到184米,长江边上的重庆市江北区洛碛镇以及拟围堤土开发、位于高程165到180米长江一级支流的开县河谷冲洪积平坝地区以及兴山县新址古夫镇部分地段 是三峡库区重点浸没地区。⑤塌岸在1999年8月28日下午4点30分巫峡镇聚鹤街、登龙街一带产生了长约330米,向城区宽160米,面积53000平方米,体积53万立方米滑坡变形,造成巨大的社会恐慌和经济损失。蓄水135米后,出现了云阳新县城等局部岸坡的塌岸事件。除了以上还有水库诱发地震,人工高边坡的变形与破坏,地基不均匀沉陷,膨胀土以及岩溶洞穴和矿坑的塌陷问题等。二、工程存在的弊端 1. 断裂构造问题坝区前震旦纪岩体在漫长的地质历史过程中,经受了多期构造运动,留下了以断裂构造为主体的多种构造形迹。断裂构造是控制岩体工程地质条件最主要的因素,坝区的主要

秭归野外地质教学实习报告

秭归野外地质教学实习报告 目录 第一章绪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地层.. (4) 第一节上元古界 (4) 第二节下古生界 (4) 第三节上古生界及第四系 (4) 第三章岩石 (4) 第一节岩浆岩 (4) 第二节变质岩 (4) 第四章构造 (4) 第一节褶皱 (4) 第二节断裂 (4) 第五章矿产 (4) 结束语 (22) 附图Ⅰ秭归县泗溪日月坪南华系莲沱组实测地层剖面图(1∶1000) (22) 附图Ⅱ秭归县泗溪日月坪南华系莲沱组实测地层柱状图(1∶1000) (22) 附图Ⅲ秭归县冀家湾-横墩岩地层构造信手剖面图(1∶5000) (22) 附图Ⅳ秭归县雾河填图区地形地质图(1∶5000) (22)

第一章绪言 实习区地理位置、行政区划、交通(图1-1 实习区交通位置图)、地貌特征、水系、气候概况、工农业概况 实习的目的和任务、实习范围及内容、起止时间、组队情况、指导老师、完成工作量(表1-1 实习工作量一览表) (分段叙述,不列小标题) 第二章地层 概况:实习区主要发育地层简单综述 (实习未见到的地层不描述) 由老 新依次描述 第一节上元古界 小叙(总体描述) 一、南华系 1.莲沱组(Nh1l) 2.南沱组(Nh2n) 二、震旦系 1.陡山沱组(Z1d) 2.灯影组(Z2dn) 第二节下古生界 小叙(总体描述) 一、寒武系 1.岩家河组(Z2∈1y) 2.水井沱组(∈1s) 3.石牌组(∈1sp) 4.天河板组(∈1t) 5.石龙洞组(∈1sl) 6.覃家庙组(∈2q) 7.三游洞组(∈3sy) 二、奥陶系 三、志留系 第三节上古生界及第四系 小叙(总体描述) 一、泥盆系 二、石炭系 三、二叠系 1.梁山组(P1l) 2.栖霞组(P1q)

2021年秭归实习报告

秭归实习报告 目录 第一章绪论 一,实习基地简介 中国地质大学秭归实习基地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茅坪镇西部边缘,北瞰三峡库区库首部分。秭归县位于湖北省西部东临宜昌市,距离湖北省省会武汉市约4公里,武汉至秭归交通十分便利,每天有数班客车直达武汉,到宜昌的班车每15分钟一班。 实习区处于我国三个梯度带的第二个梯度带的大巴山山系的东端。属长江上游下段的三峡河谷地带的鄂西南山区。山脉走向为北东—南西或北西—南东向。气候为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8℃。 水力资源丰富,长江横贯县境,8大溪河水系水电开发潜力巨大,水能理论蕴藏量12万千瓦,中小型水电站星罗棋布,秭归已成为全国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建设县,是全国农村水电中级电气化建设试点县。 新中国建立后至1975年,先后有数十个单位或部门进入测区,进行比较深入的地质调查矿产普查或勘探工作,分别对黄陵背斜岩浆岩、变质岩均做过较详细的研究;对鄂西的铁、煤、汞、金、铬铁矿、黄铁矿等做了不同程度的普查勘探工作,积累了丰富资料;对峡东震旦纪至二叠纪地层做了详细的研究,其研究程度较高。近年来,特别是三峡工程开工建设以来,长江水利委员会、中国地质大学、南京古生物研究所、省煤炭局、江汉石油管理局均在区内进行许多专题研究工作,其成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更是加深了区内的地质研究工作。上述研究工作为教学实习提供了丰富的地质资料,为实习基地的建立奠定了坚定的基础。二,秭归县概况 1,行政区划与经济 秭归全县辖7镇5乡,全县总人口约35万人(25),面积2427平方公里(图1-1)。全县耕地面积39万公顷,多以荒山林地为主,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农业资源丰富多样,尤以脐橙盛名,有“中国脐橙之乡”的美誉。 秭归县是我国柑桔生产的最重要产地,本县的脐橙尤其是“长红”目前在我国已享有盛名,此外,本县生产的香菇、木耳、核桃、茶叶、中药等,也在省内占有一定市场。 近年来,伴随大坝水库蓄水的递增,网箱养鱼业已悄然兴起,从发展的角度看,其前景将十分看好。

三峡地质实习报告

前言 三峡地区号称天然的地质和地貌博物馆,地层、、古生物、岩石、地质构造和地质的内容非常丰富,各种现象比较集中,是一个理想的地质实习基地。 三峡地区各种类型岩石非常丰富,从碎屑岩到石灰岩,从基性岩到酸性岩,从浅变质岩到深变质岩应有尽有,同时出露了扬子地台的结晶基底,由目前华南地区所发现的最古老的岩石。 2010年7月30日,老师们率领着地科系09级的同学们踏上了三峡实习的旅程。怀着满腔热情和好奇心,寻觅惟妙惟肖的“黑锅”,登高俯瞰西陵峡美景,近距离接触随时崩塌的链子危崖,在三峡坝区,纪念园为我们展现了三峡工程曲折的历史;在观景台,三峡大坝,高峡平湖尽收眼底;一路披荆斩棘,横穿白果树瀑布。一路下来我们学到了许多课堂上无法获得的知识,养成野外考察的能力。第一次野外实习,第一份实习报告,笔力难免稚嫩,望老师多多指正。以下是实习区域地质图: 下幅是三峡坝区地图:

考察点具体特征 2009.8.1 星期日多云~晴 秭归县城、横墩岩隧道至棕岩头隧道口沿线 001 茅坪滚装船码头旁人工采石场,长江200О方向 30О50'N,110О57'E,204m 位于黄陵背斜核部的前震旦控岭群杂岩体。 节理: 70О∠70О 杂岩体形成于小于2亿年到几千万年前,由正长石、石英构成,黑云母角闪石较多, 呈碱性。 花岗岩形成于4.5亿年前,冷凝速度快致矿物晶体微小,侵入以斜长角闪石为主的围岩中,穿插暗色矿物造成表面显红色,为氧化铁质。边缘地带带状岩脉穿入,在围岩中有烘烤边。路边散落有风成球状花岗岩。 正断层:275О∠37О 属于小型断层,擦痕较小,具有正、反阶步,擦痕面,形成低温变质矿物叶腊石。又因为其上盘下移,属正断层。 该点为长江流域仅有的黄陵花岗岩地带,基本生成于8.4亿年前左右,属前寒武纪,具10多公里的侵入岩脉,均为黄陵背斜地段。 002 001点以西200m的采石场 30О51'N,110О57'E,199m 岩脉:332О∠84О,斜长石为主,少量正长石,宽约80cm,有烘烤边。 伟晶岩:岩石重融的标记,晶体比较出大,该地段看见的有云母伟晶岩和长石伟晶岩。 003 横墩岩隧道以西500m拐弯处 30О52'N,110О51'E,195m 水平层理:242О∠8О

宜昌实习报告——地貌

宜昌地貌见习报告 姓名:昝帅强 专业:地理科学系班级:0901 班 学号:2009119010103 2010年11月25日

前言: 2010年11月7日到2010年11月9日,作为湖北师范学院地理课学习的一名学生,我和其他同学在系老师的带领下,赴宜昌市三峡地区进行了实习考察。 一、宜昌市概况 宜昌市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地质构造较为复杂,距今18亿年前的元古界到距今百万年前的新生界之间的各个地质时代的地层均有分布,且发育完整,出露齐全。地层是中国南方标准地层区之一,出露的许多典型地质剖面在中外地质领域享有盛名。 宜昌市城区无大断层通过,地壳相对稳定,无孕震构造。据1600多年的记载,城区地震烈度未超过5度。宜昌市位于扬子江淮地台的西部,地质构造总的轮廓是,地域内中、北部为黄陵背斜,东边有当阳盆地,西边为秭归盆地,南边为长阳背斜、仁和坪向斜,西南边为五峰向斜,西北边为神农架背斜,北侧为台缘褶皱带。从地质力学角度看,为新华夏系一级构造第三隆起带南段与淮阳山字型构造体系的复合部位。此外,全市岩溶地形较多,主要分布在五峰、长阳、兴山秭归、宜都等山地、丘陵,岩溶地形多种多样。 二、三峡大坝概况 三峡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正常蓄水位175米。工程设计坝顶高程185米,坝顶长度3035米,总装机容量1820万KW。水库面积为1045 km2,总库容393亿m3。长江三峡水库(175m正常蓄水、五年一遇洪水)干流段(三斗坪至重庆巴南区大塘坝)长574 Km。支流

库段有香溪、大宁河、乌江等50余条较大的一级支流,总岸线长度约5300 Km。 实习任务: 了解宜昌三峡库区以及周边地区的地质、地貌和人文景观,开拓视野,增长同学们的相关专业知识,通过野外实地考察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对知识的掌握和熟知程度,同时加强也加强了师生间的沟通,促进我系的和谐发展。 实习目的: 通过野外实地考察,使同学们学会初步辨别常见的典型地质地貌特征,了解地质地貌野外实习的基本方法。在实践中加强对专业知识的理解,通过实践促进学习,同时也进一步加强和培养学生的实践与考察能力。 实习要求: 野外实习不仅仅是教学的客观需要,而且这是每个此专业的同学应该特别专注的地方。本次的实习要求同学们能够基本掌握了相关的知识,真正达到地理科学系专业学生的实践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目的,真正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学生来。 实习时间:2010年11月7日——2010年11月9日

秭归实习总结

第四章总结(工作内容总结、实习体会) 一、工作内容总结 本次秭归实习我们共跑了九个路线,分别是郭家坝地灾-桥梁、界垭-仙女山构造、兰陵溪-九畹溪底层、聚集坊-链子崖、节理裂隙测量、高家溪、泗溪、大坝-凤凰山库岸、隧道-桥梁-褶皱。期间还进行了两次的室内资料整理。通过实习,我们学习了以下几个方面:(一)地质灾害治理工程。1、泥石流、滑坡治理:郭家坝隧道口泥石流防护工程、中心花园滑坡、飞宝槽滑坡、狮子包滑坡、新滩滑坡;2、危岩体治理:聚集坊危岩体、链子崖危岩体、棺材岩危岩体;3、凤凰山库岸治理 (二)断裂构造的认识。我们首先对仙女山的断裂构造在周坪河定了两个点进行观察,绘制了周坪河仙女山断裂剖面图以及周坪东山两侧仙女山断裂剖面图;然后到界垭村观察九畹溪走滑断层,绘制了界垭村九畹溪断裂构造剖面图。 (三)水文地质调查。主要是岩溶现象调查,对此我们调查了地下水补给区的和尚洞以及地下水排泄区的鱼泉洞,还观察了三处洼地,绘制了和尚洞素描图、鱼泉洞剖面图。此外,我们在干溪沟洪积扇处考察了第四系孔隙水。 (四)地层岩性调查。在兰陵溪-九畹溪路线上,我们从花岗岩侵入崆岭群片麻岩开始,依次考察了南华系、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的地层岩性,并绘制了兰陵溪-九畹溪地层剖面图。 (五)隧道、桥梁以及褶皱构造调查,在第八条路线中,我们认识了马蹄形隧道之鲤鱼潭隧道、典型端墙式隧道棕岩头隧道两处隧道;在九畹溪大桥桥头后山认识了平卧褶皱;认识了属于等截面悬链式钢拱桥的九畹溪大桥、属于石拱桥中坝子桥、属于梁桥的松树坳大桥,绘制了三座桥的立面图;此外,在第七条路线中我们还认识了悬索桥西陵长江大桥。 二、实习体会 经过了本次秭归实习,我对于各种地质现象有了更深的认识,巩固了上一次北戴河实习的知识点,学习到了课本上没有的知识,直观地考察各种地质现象,对下个学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疲惫的出野让我认识到野外工作的艰辛,也对野外工作者感到由衷的敬佩,秭归实习让我明“白艰苦朴素,求真务实”校训的真谛,不在乎条件艰苦,只要在安全的情况下学习到真本事便是我的追求。在实习过程中,班级的同学互相关照,相比于在学校,交流多了起来,在累与艰辛的环境中,人情味更加浓郁,班级归属感更加强烈。总的来说,秭归实习是我的一次宝贵经历。

三峡大学土木工程工程地质实习报告,秭归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实习时间:2011年6月25日至6月27日 实习地点:国家地质公园 实习目的:通过在国家地质公园的野外实习,进一步了解地质学的基本内容,将课本上所学 的知识运用于实际实践活动中,学习运用罗盘仪测岩石的走向,倾向以及倾角.掌握地质学的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了解和掌握地表形态及其发生、发展、结构和分布规律;重点掌握实习区域的地层、岩石地质构造(褶皱和断裂),及野外地质调查基本方法等. 实习工具:罗盘仪,地质锤,背包等. 实习内容:围绕国家地质公园及其附近地质景点进行实地认识与考察,了解一些主要地质现 象,对国家地质公园内的断层现象及断层周围的附带地质现象经行深入了解. 实习流程:6月25日,郭家坝的两个采石场,一个侏罗纪时期的砂岩层,荒口坪的断层崖, 黑岩逆断层构造二叠纪的石灰岩压在白垩纪的砾岩上。 6月26日,二叠纪的平卧褶皱,背斜,利于修路,草图,白垩纪的砂岩,志留纪的泥页岩,杨家岭构造,奥陶纪的石灰岩压在志留纪的泥页岩上。 6月27日,链子崖构造成因,新滩滑坡,龙马溪现象。 实习详情:2011年6月25日星期六早晨八点整,阳光明媚,我们准时从学校出发,一路高 歌,三个半小时后,我们来到了我们的第一站:郭家坝的两个采石场在这里我们认真听老师讲解了如何使用罗盘仪测量岩层的产状,学习了如何测量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明白了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区分岩层的产状和节理以及其测量方法. 由于倾向和走向是互相垂直的,但在野外我们测量一个地层产状一般是测量倾向和倾角,你要上的那个坐标不是x 轴为零度,一般地质上地形地质图件规定北为零度,顺时针方向递增…我们读读数据的时候是读取北针的数据,精确到0.5度.在这里我们测量了接近20组数据. 测量岩层走向 测量岩层倾向 测量岩层倾角 测量节理走向 测量节理倾向 测量节理倾角

长江三峡工程环境地质

长江三峡工程环境地质 胡经国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举世瞩目的跨世纪巨型工程。它具有巨大的防洪、发电、通航、供水、灌溉、水产和旅游以及发展库区经济等综合效益。三峡工程的环境地质条件和环境地质问题如何,对于工程的安全稳定、正常运行和经济合理,对于其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发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根据公开发表的资料和研究成果,概略论述关于长江三峡工程的主要的环境地质条件和环境地质问题,供读者了解和研究参考。 一、长江三峡地区地壳稳定性 长江三峡地区在大地构造上,属于扬子准地台内部的一个由出露的前震旦纪结晶基底构成的稳定地块。其区域地壳稳定性良好。尤其是在我国华南地区,这种地块对于筑坝建库,确实是一种得天独厚、不可多得的优越的环境地质条件。在我国华北地台的古老基底上筑坝甚多,如大伙房、潘家口、岗南、下静游等坝址,筑坝建库以来一直都很安全稳定。加拿大斯堪的纳维亚库坝,建在古老基底上,也很安全稳定。 在长江三峡地区古老地块周围,虽有一些弱活动性断裂,但是其近期的构造活动性和地震活动性都比较微弱。巴东至宜昌剖面的地震和重磁探测成果表明,这一带未反应出有陡梯度的深大断裂存在。在茅坪和秭归两处,分别进行的800米和500米深孔水压致裂地应力测定以及深孔电视和孔隙水压力测定成果,也进一步证明长江三峡地区属于稳定地块区。 二、长江三峡工程坝区环境地质 三斗坪坝址是一个符合长江三峡工程整体要求的大坝坝址。坝区面积为18.7平方公里。坝基岩体为坚硬、完整的花岗岩岩体。专家论证报告指出,三斗坪坝址“基岩完整,力学强度高,透水性弱,工程地质条件优越,适宜修建混凝土高坝”。 岩体结构研究是研究岩体工程地质性质的基础。有关专家在三斗坪坝基和船闸岩体结构研究中,通过对具有典型意义的出露岩体结构面参数的实测,采用计算机网络模拟技术,分别建立了岩体结构面产状、间距、迹长概率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坝基和船闸岩体的工程地质性质进行了评价。该模拟计算成果

秭归自然地理概况

第二章实习区概况 第一节秭归县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中国地质大学三峡实习基地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县城茅坪镇,实习区范围主要位于包括了秭归县境内、另有一小部分位于宜昌夷陵区。 秭归地处湖北省西部,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大坝位于新县城茅坪镇下游仅1公里。 全县辖7镇5乡,分别为茅坪镇、屈原镇、归州镇、沙镇溪镇、两河口镇、郭家坝镇、杨林桥镇,以及水田坝乡、泄滩乡、磨坪乡、梅家河乡、周坪乡。全县目前共有202个行政村、7个居民委员会,1182个村民小组、43个居民小组。 全县总人口约39.5万人(2005),国土面积2427平方公里。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1.53亿元,比2002年增长9%,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4.23亿元、8.69亿元和8.61亿元。 秭归是三峡库区移民大县,新县城于1992年12月26日开工建设,1998年9月28日正式建成,距离三峡大坝1公里,是三峡库区13个县市中最先整体搬迁的县城。 秭归矿产资源丰富,县境内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20多种,为全国重点产煤县、湖北省重点产金县,铁矿的总储量达1.39亿吨,硅石储量达亿吨以上,石灰石遍地都是。 水力资源丰富,长江横贯县境,8大溪河水系水电开发潜力巨大,水能理论蕴藏量17.2万千瓦,中小型水电站星罗棋布,秭归已成为全国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建设县,是全国农村水电中级电气化建设试点县。火电装机3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1.8亿度。 全县耕地面积2.39万公顷,多以荒山林地为主,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近些年,大力发展多种经济和市场农业,全 县基本形成了高山烤烟和反季节蔬 菜、中山茶叶和板栗、低山柑桔的 农业生产基地格局,高效经济林面 积达28万亩。农特资源丰富多样, 盛产柑桔、茶叶、烤烟、板栗、魔 芋,脐橙、锦橙、桃叶橙和夏橙号 称“峡江四秀”,尤以脐橙盛名,全 县脐橙种植面积已达15万亩,因为 规模大、品质好,因此被国家农业 部命名为“中国脐橙之乡”,并多次 获得优质水果金奖和中华名果称 号。 图1秭归县行政区划图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三峡工程 兴建以来,秭归经济和社会得到了长足发展。农业产业建设成效明显,工业骨架基本形成,旅游经济效益逐年增长,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 秭归于1994年被国务院列为“长江经济开放区”,1995年被命名为“中国脐橙之乡”,199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县,2001年被湖北省评为优秀旅游县,2002年被中央文明委表彰为“全国文明县城”,同年获建设部颁发的“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现在秭归人民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