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平谷新城规划

平谷新城规划

平谷新城规划 2005-2020

目录

第一章总则 (2)

第二章发展目标与策略 (5)

第三章区域协调发展与城乡统筹 (10)

第四章新城总体发展 (19)

第五章社会事业发展及公共设施规划 (23)

第六章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29)

第七章资源节约、保护与利用 (34)

第八章城市文化发展与文物、风景名胜区保护 (36)

第九章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38)

第十章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45)

第十一章防灾减灾规划 (51)

第十二章产业发展与布局引导 (61)

第十三章地下空间规划引导 (64)

第十四章城市设计引导 (66)

第十五章新城开发控制与建设标准 (72)

第十六章新城近期发展与实施政策 (75)

第一章总则

第1条平谷新城规划立足于科学发展观,在深入分析平谷区域和新城发展重要条件的基础上,确定城市性质和发展目标,合理控制城市规模,提

出新城发展策略。为有效配置城市资源,合理规划城乡发展空间,促

进平谷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奠定基础,实现平谷新城在空间、

功能、产业、公共设施等方面的全面整合与提升。

第2条指导思想和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和实现现代化为目标,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

展观,抓住机遇,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平谷新城

的竞争力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1)贯彻科学发展观。结合平谷实际,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平谷新城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协作;统筹城乡发展,推进郊区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进

程,实行城乡统一的规划管理;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调好平谷

新城发展与浅山地区、基本农田、生态环境的关系;统筹经济社会发

展,协调好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与空间布局的关系;统筹国内发展和对

外开放要求,提高城市现代化和国际化水平。

(2)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宜居城市的典范,构建良好的人居环境,提升经济活力和保障就业,切实解决好交通、上学、看病等关系人民群众切

身利益的问题。切实保障合理配置各级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并进行人

性化的细节设计。

(3)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城市,解决好城市长期发展的保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确立

“节约优先”的思想,实施节地、节水、节能和节约材料的建设标准。

(4)尊重城市历史和城市文化,全面展现和挖掘城市文化内涵,保护城市

历史文化资源。

(5)建立高效、便捷的城市支撑体系,切实保障城市安全。建设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高标准、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按照适度超前,优先发展

的原则,建设高效、安全的现代化市政基础设施体系。

(6)突出城市规划的综合性和有机整体性,保障经济社会、人口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促进城市地上和地下、交通设施建设与土地开发、城市与

区域、城市与村镇发展建设的和谐有序。

第3条发展的优势条件

(1)地处京津冀北结合部,利于区域经济协作。

(2)环境好、污染少,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发展旅游休闲度假产业的“后发优势”。

(3)水资源丰富,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

(4)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为新城发展提供了机遇。

第4条发展的限制性条件

(1)缺少与中心城以及京津等地的便捷交通联系,区位优势难以充分发挥。

距中心城远,同时缺少与中心城以及京津地区的快速联系通道,使平谷一方面难以充分利用首都的人才、技术、信息等资源优势,另

一方面,京津冀北结合部的区位优势难以充分发挥。

平谷虽然地处京津冀北的结合部,但也是北京郊区个别没通高速公路的区县之一。由于对外交通不畅,过去三地之间在跨区域旅游、

制造业、流通业及其他方面的区域协作与联系并不紧密。

平谷周边有黄崖关长城、盘山、东陵等著名景区景点,目前交通上主要依靠平蓟路和天津到蓟县的公路。现状平蓟路标准较低,不能

满足大量的交通需求。目前,天津至蓟县的高速公路已经建成,因此,

尽快修建京平-平蓟高速公路,打通京津快速通道,对解决平谷与京

津之间的快速联系,加强区域协作是十分必要也非常迫切的。

(2)平原耕地快速减少,乡镇企业土地效益低下,亟待节约用地和转变经

济增长方式。

第5条规划编制重点

(1)从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平谷区在京津冀以及全市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

(2)关注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城乡绿化系统,处理好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的关系。

(3)合理控制城镇规模,完善区域城镇体系,根据区域内不同地区的发展条件,制定分类指导的规划策略。积极引导平谷北部山区(包括浅山

区)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有效控制该地区人口和产业的大规模集聚,

促进平谷新城发展、重点镇建设和村庄整合,进一步优化小城镇和中

心村的发展布局。

(4)进一步完善新城职能,促进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

(5)推动资源的节约与有效利用,提高土地、水、能源等各类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发展循环经济,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6)发挥政府职能,完善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公共设施、基础设施、城市安全等体系,特别是满足山区农民的生产生活需求,建设以

百姓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的社会服务体系。

第6条规划的基本依据

(1)国务院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

(2)《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3)《东部发展带协调规划(2005年-2020年)》

(4)限建区规划

(5)相关法律、法规、条例、标准规范

第7条规划范围为平谷区行政辖区,总面积1075平方公里。其中平谷新城规划范围包括兴谷、滨河街道办事处、平谷镇、王辛庄镇以及大兴庄镇

东部和山东庄镇的一部分,总用地面积110平方公里,新城规划建设

区总用地面积27.5平方公里。

第8条规划期限为2005年-2020年

近期2005年-2010年

远期2011年-2020年

远景2020年以后

第二章发展目标与策略

第9条新城发展定位

平谷新城是北京十一个新城之一,是北京东部的都市型工业、现代制

造业、物流及休闲度假基地。

第10条新城及地区的主要职能

(1)是京东地区以服装、食品加工等都市工业和适度的现代制造业为主的工业生产基地。

(2)是京津发展走廊上的重要通道和具有口岸功能的综合物流中心。

(3)是京郊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

(4)是北京东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生态环境保护地。

第11条新城发展目标

京东发展门户,山水宜居新城、清洁制造中心、精细果蔬基地、生态休闲绿谷

(1)京东发展门户:依托连接北京和天津港的快速通道,平谷将成为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节点地区,是北京东部重要的经济发展门户。

(2)山水宜居新城:维护自然山水格局,合理规划城乡空间布局,提升建设品质,构筑依山傍水、尺度宜人、配套完善、特色鲜明的山水宜居

新城。

(3)清洁制造中心:抓住成为北京东部发展带重要节点的契机,结合生态

涵养发展区和水源保护区的特点,发展环境友好型都市工业和现代制

造业。推动制造业、都市工业清洁化生产,大力发展环保型装备制造

业,形成产业聚集,使平谷成为首都周边具有示范效应的清洁制造中

心。

(4)精细果蔬基地:结合平谷林果业和蔬菜种植业的传统优势,依托与中心城、空港、海港的快速通道优势,推动果品蔬菜产业升级,着力发

展精细化、外向型、高附加值的果品蔬菜生产,使平谷成为首都郊区

的优质精细果蔬供应基地。

(5)生态休闲绿谷:以生态涵养为前提和基础,积极转变增长方式,大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京东生态绿谷。第12条城市发展的阶段目标

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促进地区分工与协作,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积

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以汽车配件、电子、服装、食品加工等工

业为主的工业结构,促进二产,带动三产。将平谷新城建设成北京东

部和周边地区的常年休闲度假基地和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安全便捷、

就业充分的宜居新城。

第一阶段,到2010年,针对目前新城经济总量较低、对外交通闭塞、

功能不够完善、建设标准较低的状况,实施“强二兴三优一”的产业

发展战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总量的提高。同时,以经济发展

为基础,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实现城市公共设施及交通条件初步改善,

城市功能有所调整,人口素质稳步提高,就业岗位大幅度增加,形成

宜居新城的雏形。

第二阶段,到2020年,以建设节约型社会为目标,实现城市经济增长

方式的转变,将平谷新城建设成为城市功能齐全、公共设施完善,交

通快捷方便、人口结构优化、就业岗位充分、循环经济发展的宜居城

市典范。

第三阶段,到2050年,以实现首都和谐社会为目标,在提升新城环境

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带动周边城镇和乡村以及京津冀北地区

的快速发展,实现区域协调、城乡统筹、和谐发展的城乡建设格局。第13条城市发展策略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首都和谐社会为主线。强化生态环境和

资源集约利用的前提地位和市政交通设施的服务引导作用,保障公益

性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促进社会文化全面发展。

依托区位优势大力发展通道经济,促进京津城镇走廊的发展;围绕开

发区建设,发展现代制造业和都市工业,促进产业升级;借助区域旅

游资源优势和新城良好的自然生态条件,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居住与产

业发展环境,努力建设和谐社会、宜居城市、节约型社会。

第14条经济发展策略

(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2)以兴谷经济开发区为龙头,发展以汽车配件为主的现代制造业和都市型工业,带动新城整体经济的发展。

(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振兴商业,搞活商品流通,促进城市繁荣;发展休闲度假业,形成区域性的休闲度假基地;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4)2020年,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7000美元;第三产业比重超过50%,第二产业比重保持在40%左右,第一产业比重在10%

以下。

第15条社会发展策略

(1)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积极促进社会公平。全面履行政府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能,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建成包

括计划生育与养老服务、就业与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与人民健康、教

育文化体育事业、社区服务等在内的完善的社会发展体系。

(2)坚持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优化人口素质结构。

(3)重点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增加教育投入。中小学办学条件在全部达到市颁基本标准基础上,逐步达到一般标准和较高标准。山区儿童入学

率达到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100%。

(4)积极发展文化、广播事业。完善文化设施,加强文物保护工作。扩大广播电视覆盖率,实现各乡镇有线电视、有线广播信号光缆传输,有

线电视覆盖率达100%。

(5)加强医疗卫生和保健工作,发展体育事业,提高人民身体素质。

第16条区域协调发展策略

(1)坚持城乡统筹发展,以全区总体发展为目标,以新城建设为重点,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全面发展”的区域发展格局。

(2)继续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坚持科教兴农,增加农业投入,继续进行副食品生产基地建设,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化。保护

耕地资源,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加快山区开发建设,对贫困的深

山区,走“下山入川”之路,充分利用山区资源,发展多种经营。

(3)充分发挥区域内农副产品、劳动力资源优势,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工业、食品加工、服装纺织等劳动密集型的都市工业,发展农村经济,

并为农民提供就业岗位。

(4)发展现代物流业,建成京津冀北地区的物流集散地。同时,根据平谷区的生产优势和现有市场条件,建立服装、毛织、农副产品等批发市

场。

(5)积极发展旅游事业,区内的旅游景点和周边地区的旅游景点结合起来形成区内、外两个旅游体系,成为京津冀地区重要的观光、游览和休

闲度假基地。

第17条资源和生态环境发展策略

(1)重视生态安全和环境建设,以山前生态保护、水系综合整治和地下水源保护为目标,从资源环境保护、灾害隐患和建设防护几个方面,综

合分析平谷新城及地区的生态本底条件,合理控制城市规模,将城市

建设活动有效控制在本地区的生态承载能力之内,做到社会经济发展

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统一,确实保证城市安全。

(2)高效利用资源,加强环境保护,提高环境质量。从市区天然气输气管网接引天然气供应平谷,提高新城的能源供应水平;发展多种形式集

中供热,使用清洁能源,建设清洁节能型城市;加快污水处理厂和污

水网的建设,确保大气、水体等环境质量,保护地下水资源;加强雨

洪利用与中水回用,高效利用再生水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新能源和

可再生资源,推广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能源新技术产业化进程,

鼓励利用垃圾、污泥进行发电和制气。

(3)以创建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加强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加强水环境治理与保护,严格控制大气污染,确保区域大气质量良好,做好声环

境的控制和改善工作。同时,加强植树造林、绿化环境,建设生态示

范区,发展绿色产业。

(4)以景观生态理念为指引,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与城市景观建设相和谐。

以新城内泃河和洳河景观建设为重点,在构建城市景观的同时考虑景

观的生态功能。

第18条空间发展策略

(1)区域协调发展,构筑面向区域综合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加强与环渤海地区、与中心城及市域其他新城的相互联系与协作。

(2)城乡统筹发展。加强新城和重点镇建设,带动周边地区发展;促进村镇整合,引导工业向小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提高城乡人居环境

质量,构筑城乡协调发展的空间结构。形成重点镇带动一般镇、平原

镇带动山区镇、小城镇带动农村的发展格局。同时,根据乡镇的发展

条件,因地制宜地选择企业用地。鼓励山区乡镇下山办企业和农村产

业用地与城镇工业小区集中规划建设,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切实保护

区域生态环境。

(3)新城空间整合。在现有空间格局基础上集中紧凑发展,加强市政、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搞好危旧房改造工程,新城建设要把旧区

改造和新区建设结合起来,构筑完整的城市空间结构。

第三章区域协调发展与城乡统筹

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思想,实现区域与城乡协调发展,构建符合和促进区域与城乡协调发展的城镇结构和空间布局;促进新城理性增长,确立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和布局结构。确立新城分区,实施分区域发展策略。

第一节区域协调发展

第19条目标与原则

(1)加强与京津冀地区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专业市场培育等多方面的协调与合作,促进新城的综合发展。

(2)与中心城协调发展,充分发挥疏解中心城人口与职能的作用,合理引导城市整体产业布局和人口分布,为发展都市工业和休闲度假业创造

条件。

(3)与东部发展带其他新城协调发展,发挥优势、明确分工、促进合作,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共同促进东部发展带的整体协调发展。

(4)与北部山区协调发展,维护城市生态环境,承接北部山区的人口迁移和产业集聚。

第20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发挥平谷位于京津冀北结合部的区位优势,加强与京津冀地区在产业

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专业市场培育等多方面的合作,并寻求差异化

的发展策略,在区域内形成分工与协作、协调互补的发展格局。

第21条区域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协调发展

(1)区域交通设施协调发展

加强平谷新城与周边省市、中心城、东部发展带其他新城以及北部山

区的交通联系,促进区域统筹发展。完善区域铁路、公路网络,促进

大型交通基础设施的区域共享。区域交通运输枢纽布局与城市交通系

统良好衔接,实现区域交通与城市交通一体化,引导城市空间与区域

空间结构协调发展。

(2)区域市政基础设施协调发展

在全市范围内统一协调能源、水资源的配置,根据新城发展需要,提

出对能源、水资源的控制要求;协调好区域内重大市政基础设施与城

市发展区以及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城市基础设施要高标准、适度超

前建设。除防洪标准按照国家标准要求外,其它基础设施建设指标应

达到中心城标准。

(3)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全面统筹应成为渗透到社会经济发展、城镇空间布

局、交通组织方式、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各个领域的理念与原则。城

市建设应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与资源环境保护、灾害避让等因

素相协调,构建有利于环境的交通体系和安全、可持续的城市生命线

系统,建设低耗、节约、清洁型城市。

平谷在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方面应协调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整体协调平谷-顺义-密云-怀柔的山前生态保护工作。

②整体协调各区、县绿色开敞空间、休闲游憩系统建设。

③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等应与天津市、河北省相协调。

第二节城乡统筹发展

第22条目标与原则

新城发展建设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按照“布局

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和“村镇规模化、工业园区化,就业城市

化”的原则,构筑城乡一体、统筹发展的格局。

(1)提高农村综合发展实力。加快郊区经济发展,实现总量增长、结构优化、效益提高和就业能力增强;推进农村城市化和农民市民化,加快

郊区社会事业发展。

(2)强化新城和城镇的带动作用。实施以新城、重点镇为中心的城市化战

略,与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逐步形成分工合理、高

效有序的网络状城镇空间结构。

(3)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城镇化,搞好现有村庄整治和新村、新社区等新型农村居民点建设。适度进行农村居民点的整合,改善生态环境,集约

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服务水平,逐步推动产业向

规模经营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

第23条城乡统筹发展引导

(1)产业布局统筹发展引导

统筹城乡产业结构,使城市的产业布局与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合理分工,

形成产业互动链条,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和产业

层次的提升。在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发展规模农业、巩固农业基础地

位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扶持和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2)公共服务设施统筹发展

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重点加强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

社会事业发展。逐步建立城乡一体的公共财政制度,在财政政策方面

向农村倾斜,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交通通信、信息文化

等公共事业的专项资金支持,优化投入结构,将农村社会的公共产品

投入从主要由农民负担转变为由公共财政承担,同时加大财政对欠发

达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特别是对欠发达农村的公共事业的扶持力度。

加快小城镇,特别是重点发展城镇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

事业发展,参照城市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标准,完善农村居民点的基

础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3)交通、市政基础设施统筹发展

加强新城公路系统建设,尤其加强重点镇与新城之间的交通联系。加

强城乡之间的公共交通联系。

协调好区域内市政基础设施与农村地区居民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之间

的关系,特别是垃圾综合处理厂、重要的供电、燃气等能源供应廊道

等重大市政基础设施。

农村居民点积极推广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利用,完善农村社区的

供水、排水、环卫等设施的建设。

(4)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平谷地区的生态影响要素主要包括应保护的河湖水体、林地、水源地,

应避让的地质环境较不适宜区等。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以山前生态保

护、水系综合整治、地下水源保护为重点。

新城和马坊的部分地区受地震断裂带影响易发生沙土液化和地裂缝,

为城市建设地质较不适宜区,重点地区和重大建设项目要加强地质灾

害安全性评估工作,不宜修建高密度和高层数的建筑和人居工程;新

城中、西部分布有地下水源防护区,各类建设应满足水源保护要求;

金海湖位于海子水库下游、泃河上游,城镇发展应注意结合水系综合

整治和山水景观建设;平谷地区沿山前生态保护带分布有大片现状林

地,应注意保持其连续性,并应因地制宜与城市绿化隔离、景观建设、

前山脸水土保持以及水体环境治理相结合进行保护;平谷新城绿地率

应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5)资源节约、保护与利用

切实采取措施,提高农村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合理确定城乡土地利

用规模,确保城乡建设用地总量控制。

结合农村城市化建设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节水型农业,普及喷

灌、滴灌等献计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调蓄能力。积极稳妥地利用再

生水替换部分农业灌溉水源。

利用农村地区的优势,积极推广太阳能、沼气等可再生能源。

第24条城镇结构与空间总体布局

在平谷区域范围内构建“一纵两横”三条发展轴线和五个重点发展区

的区域空间总体布局,形成“新城-镇”的城镇结构,合理控制城镇

规模,优化城市功能结构,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以新城和重点镇带动城乡协调发展,形成重点镇带动一般镇,小城镇

带动农村,分工合理、高效有序的网络状城镇空间结构。

第25条空间总体布局:

“一纵”+“两横”+“五个发展区”

(1)“一纵”

沿密三路工业、物流产业发展轴,是全区的食品、服装加工等都市工

业的发展基地,是山区与平原贸易的集散地,北部的刘家店镇还是设

施农业及休闲度假基地。

(2)“两横”

一是沿顺平路——平蓟路沿线城市综合发展轴,联系中部综合产业发

展区和东部旅游发展区,重点发展都市工业,现代制造业、文化娱乐

和旅游业。

二是沿规划京平-津蓟高速公路沿线的文化旅游休闲产业轴,联系京津

两地,发挥平谷南山地区的资源环境优势,以东高村文化产业集中地

和夏各庄镇中心为基础,发展休闲产业及跨区域旅游产业。

(3)“五个发展区”

新城综合发展区:以平谷新城为中心,包括兴谷经济开发区,滨河工

业开发区和东高村都市工业集中区在内的区域,以综合发展为主。

西南部工业物流发展区:以马坊镇为中心,包括物流中心在内的区域,

以工业、物流业为主。

西部工业贸易发展区:以峪口镇为中心的区域,以工业、商贸业为主。

东部旅游发展区:以金海湖镇为中心的区域,以旅游业为主。

北部旅游林果业发展区:指北部山区,以旅游资源和农副产业为依托

发展旅游和林果业。

第26条城镇发展策略

(1)类型划分

平谷区全部或部分纳入新城的乡镇有4个。全部纳入的有平谷镇和王

辛庄镇,部分纳入新城的镇有大兴庄镇和山东庄镇。

平谷区新城周边型乡镇有1个,即东高村镇。

平谷区相对独立型乡镇有11个。

(2)发展策略

纳入新城型城镇:全部纳入新城的城镇要与新城统一规划,提高基础

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促进新城尽快形成规模。部分纳入新城的

城镇是新城的有机组成部分,要着重处理好与新城的相互关系,城镇

自身发展应与新城发展相协调。

新城周边型城镇:在功能定位、产业布局、城镇规模、用地布局等方

面都应与新城地区协调发展;同时应避免盲目扩大规模,以保证新城

周围拥有必要的绿色空间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相对独立型城镇:城镇发展主要依靠城镇自身的区位条件和资源优势,

走自主创业的道路,以发展城镇特色产业为主。对位于城市对外交通

走廊上、用地条件好、限制条件少的城镇应在政策上予以扶持、重点

培育,适当扩大城镇规模,为周边村庄和集镇的集聚创造条件,为农

村城镇化搭建平台;对于那些位于山区、半山区并承担着区域管理职

能的城镇,应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以提高城镇基

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为重点,为周边农民提供现代化的生产和

生活条件。

第27条城镇规模控制与引导

(1)人口规模控制与引导

2020年,平谷区规划常住人口规模规划控制在61.4万人以内。其中城

镇人口44.6万人,乡村人口16.8万人,城镇化水平将达到70%以上。

积极引导人口的合理分布,大力推动新城发展和农村城镇化进程,促

进人口向新城和小城镇集聚。2020年,新城城镇人口规划控制在25.7

万人以内,镇中心区人口规划控制在18.9万人以内,乡村人口16.8万

人。

(2)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与引导

2020年,平谷区新城和镇中心区城市建设用地总计49.7平方公里,人

均建设用地111.4平方米。其中,新城城市建设用地规模27.5平方公

里,人均建设用地面积107平方米;城镇中心区建设用地规模约22.2

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17平方米。

根据平谷区大力发展旅游度假和物流产业的构想,规划适当缩减新城

和镇中心区的建设用地规模,在区域范围内安排物流中心用地1.6平

方公里,度假居住用地0.4平方公里,分散的市政基础设施0.36平方

公里,以满足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相对合理的需要。

在区域范围内还安排了平谷电厂、环卫场站等区域性交通、市政基础

设施用地10.4平方公里,保留现有中央及市属单位用地、特殊用地、

市属旅游设施等用地1.2平方公里,规划新增旅游设施用地2平方公

里,以达到服务首都建设全局,落实各项建设用地,满足区域协调发

展的需要。

(3)农村建设用地规模控制与引导

2020年平谷区规划农村建设用地争取控制在36平方公里以内,其中

农村居民点用地26.7平方公里,农村本地产业用地约0.85平方公里,

农村道路用地8.52平方公里。今后十几年将通过严格农村建设用地管

理和农村居民点的适当整合,使农村居民点用地在现有基础上逐步减

少,规划期内人均农村建设用地争取控制在200平方米左右,远景人

均农村建设用地达到150平方米。为杜绝“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现

象,规划农村工业及部分商贸用地与平原镇工业区集中建设,同时,

鼓励山区乡镇下山办企业,另规划农村异地产业用地7.45平方公里

规划实施过程中,应发挥政府的调控和引导作用,制定相关政策,保

证山区乡镇和农村异地产业用地能够切实为农村所用,提高区域整体

生态环境。

第28条城镇发展导则

规划城镇等级结构为:1个新城、11个镇、2个乡。其中,重点镇3个。

重点镇(3个):分别是峪口镇、马坊镇和金海湖镇。

一般镇(8个):分别是马昌营、东高村、山东庄、夏各庄、南独乐河、大华山、刘家店和镇罗营镇。

马坊镇是平谷西南部地区的经济、文化和商贸物流中心,是一个以工业和物流业为主的重点镇。应增强其辐射能力,带动西南部地区发展。空间布局上以现有城镇中心为基础,向西南方向发展,城镇北部以生活区为主,南部以工业区为主。2020年,规划镇域人口4.5万人,镇中心人口3.6万人。规划城镇建设用地4.32平方公里、物流中心用地1.6平方公里、异地农村产业用地2平方公里。

峪口镇是平谷西北部地区的经济、文化和集贸中心,是以工业、山区与平原贸易为主的重点镇,辐射带动西北部乡镇的发展。规划城镇建设用地在现状基础上向西、向南发展。北部以生活区为主,工业主要集中在南部。2020年,规划镇域人口4.7万人,镇中心人口3.6万人。规划城镇建设用地4.2平方公里,度假居住用地0.4平方公里,异地农村产业用地2.6平方公里。

金海湖镇是平谷东部地区的经济、文化和集贸中心,是以旅游、商贸为主的重点镇,同时也是区域东部旅游区的旅游服务基地,辐射带动东北部乡镇的发展。2020年,规划镇域人口3.5万人,镇中心人口2.8万人。规划城镇建设用地3.36平方公里,保留金海湖景区现状旅游设施用地0.57平方公里,预留旅游设施用地0.3~0.5平方公里。

马昌营镇位于密三路沿线,是区域工业发展的重点地区,是以工业为主的一般镇。2020年,规划镇域人口3.3万人,镇中心人口2.0万人。规划城镇建设用地2.4平方公里,异地农村产业用地1.65平方公里。

马昌营镇的城镇规模中已经包含了大兴庄镇规划东南部过境通道以西部分的人口和用地。

山东庄镇位于新城东北部,镇域西南部少量用地已成为平谷新城建设

区的组成部分,该镇与新城联系紧密,城镇建设应与新城统盘考虑,

镇域北部的旅游资源可以作为新城职能的重要补充。2020年,规划镇

域人口1.8万人,镇中心人口0.7万人。规划城镇建设用地0.72平方

公里。

东高村镇位于平谷新城南部,是以乐器生产为主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一

般镇。2020年,规划镇域人口3.3万人,镇中心人口1.0万人。规划

城镇建设用地1.2平方公里,异地农村产业用地1.2平方公里。

夏各庄镇是市区备用水源所在地,担负水源保护职责,以发展旅游度

假产业为主,禁止发展污染型工业。2020年,规划镇域人口4.5万人,

镇中心人口3万人。规划城镇建设用地3.5平方公里。

南独乐河镇位于金海湖-大溶洞风景名胜区边缘,城镇建设应与风景

名胜资源相协调,产业发展以乡村民俗旅游、现代农业以及环保型工

业为主。2020年,规划镇域人口2.2万人,镇中心人口0.7万人。规

划城镇建设用地0.84平方公里。

刘家店镇是北部山区型城镇,以现代农业、旅游、休闲度假业为主。

2020年,规划镇域人口0.9万人,镇中心人口0.4万人。规划城镇建

设用地0.4平方公里。

大华山镇是北部山区型城镇,以现代农业、民俗旅游业为主。2020年,

规划镇域人口2.1万人,镇中心人口0.8万人。规划城镇建设用地0.96

平方公里。

镇罗营镇是北部山区以农业为主的一般镇,其产业发展应注意山区生

态资源的保护。2020年,规划镇域人口1.0万人,镇中心人口0.3万

人。规划城镇建设用地0.3平方公里。

现有的黄松峪、熊儿寨两个乡规划仍然保留,人口规模控制在0.7万

人以下。

第29条村庄建设与发展

积极推进农村居民点整合。根据村庄的区位、规模等条件,采取纳入

城镇、保留发展、整体搬迁等分类指导的整合策略,将村庄数量减少

到200个左右。选择交通条件优越、经济基础好、水资源和土地资源

充足、建设限制条件少、现状规模大、对周围农村居民点有一定辐射

和带动作用的村庄作为重点发展的中心村,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设施,建设现代化农村新型社区

在区域范围内,积极促进城镇化地区村庄的改造(涉及约50个村);

有计划地引导生存条件恶劣地区村庄搬迁或加强防护措施(涉及约14

个村);积极引导位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核心区等自身发展条件

受到限制的村庄搬迁和整治工作。

第四章新城总体发展

第一节城市规模

第30条合理控制人口规模

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20年,平谷新城人口规模规划控制在30

万人以内。考虑到目前平谷区重点镇带动作用较差和经济发展水平相

对较低的特点,平谷区将以城乡统筹发展为重点,强化重点镇的带动

作用。因此,2020年平谷新城人口规模调整为新城规划区28.8万人,

新城规划建设区人口规模25.7万人。

第31条强化人口增长引导

(1)平谷新城人口增长以机械增长为主,应注意积极引导高级专业技

术人才向新城集聚,通过吸引有较高人力资本和创新能力的人口,提

升新城的总体竞争能力。

(2)平谷新城还具有承接山区人口向平原转移以及本地区农民城镇化

的功能。因此,应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本地人口尤其是本地农村

人口的就业能力,促进本地人口的就业比例和在新城的稳定就业。

(3)通过避免低端产业在新城聚集及推进“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的

关于平谷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项目B地块(南大门)项目核准的批复

关于平谷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项目B地块(南大门)项目核准的批复 你单位《关于北京市平谷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项目B地块(南大门)项目核准的请示》收悉。根据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平谷分局《关于北京市平谷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项目B地块(南大门一期)项目“多规合一”协同平台审核意见的函》(京规自(平)供审函〔2020〕0002号)、《关于北京市平谷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项目B地块(南大门二期)项目“多规合一”协同平台综合会商意见的函》(京规自(平)供审函〔2020〕0003号)、《关于北京市平谷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项目B地块(南大门)整体规划情况的复函》(京规自平函〔2020〕289号)等相关文件,经研究,同意北京海悦置业有限公司开发建设北京市平谷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项目B地块(南大门)项目。现就有关核准事项批复如下: 一、土地前期开发 (一)建设地点:平谷新城05街区。具体用地范围由规划自然资源管理部门确定。 (二)规划用地:规划总用地面积183684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用地114872平方米,代征道路用地47332平方米,代征绿化用地21480平方米。具体规划用地指标由规划自然资源管理部门核定。 (三)规划建设规模及内容:建筑控制规模为 208875 平方米(不含地下面积),建设内容为住宅及配套、公共设施、中小学合校、托幼等。具体建设规模指标由规划自然资源管理部门核定。 (四)工作内容:进行征地、拆迁工作和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前期开发完成后,回迁安置房地块先行组织供应,经营性用地达到入市交易条件后入市交易。 二、回迁安置房建设 (一)规划用地:位于PG00-0005-6021地块,安置房的具体用地四至、用地面积由规划自然资源管理部门确定。 (二)建设规模及内容:建筑控制规模约为9479平方米(不含地下面积),建设内容为安置房及配套。具体规划指标由规划自然资源管理部门核定。 三、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总投资估算为 64365 万元,所需资金全部由北京海悦置业有限公司筹措解决。 四、本批复附《建设项目招标方案核准意见书》1份,请项目单位据此依法开展招标工作。在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确有特殊情况需要变更招标方案的,应当报市发展改革委重新核准。 五、本批复有效期2年。 六、回迁安置住房建设请进一步向规划自然资源管理部门落实规划建设方案,在项目批

浙江省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浙江省十三五规划纲要内容全文

浙江省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浙江省十三五规划纲要内容全文 浙江省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2016年浙江省十三五规划纲要内容全文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 ——《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制定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解读刚刚闭幕的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制定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明确了我省“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要求、重点任务和举措,是五大发展理念与浙江实际相结合的集中体现,是指导我省未来五年发展的基本遵循,是我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 为更好地学习领会《建议》精神,省委政研室有关负责人对《建议》主要内容做了解读。 一、关于我省“十三五”发展的基本背景 “十二五”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省委团结带领全省人民,深入实施“八八战略”,按照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部署,顽强拼搏、开拓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1.我省“十二五”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一是将以比较雄厚的经济实力迈入“十三五”。2014年,我省GDP跨过4万亿元大关,预计今年将达到4.3万亿元左右,人均GDP将超过12000美元,迈入高收入经济体门槛。二是将以不断提高的发展质量和效益迈入“十三五”。经济结构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变的趋势更加明显,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信息经济、金融产业等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转型升级找到了跑道、见到了曙光。三是将以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迈入“十三五”。国家战略举措有力推进,“四张清单一张网”率先实施,港口体制改革实现重大突破,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商事制度等改革不断取得新成效。四是将以不断提高的协调发展水平迈入“十三五”。城乡居民收入继续稳居全国省(区)第一,城乡居民收入比进一步缩小,原26个欠发达县

城市公园中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构建技术以平谷新城滨水生态公园为例

城市公园中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构建技术以平谷新城滨水生态公园为例 发表时间:2018-09-18T10:58:57.09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5期作者:于淼 [导读] 摘要:本文以城市公园景观中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技术为研究对象,采用案例研究、文献查阅、实地调研等方法,研究分析城市公园中低影响力开发雨水系统设计原则与思路,总结了城市公园雨水系统技术措施的特点。 北京市工程公司北京 100031 摘要:本文以城市公园景观中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技术为研究对象,采用案例研究、文献查阅、实地调研等方法,研究分析城市公园中低影响力开发雨水系统设计原则与思路,总结了城市公园雨水系统技术措施的特点。结合工作实践经验,以平谷新城滨水生态公园为例,阐述城市公园雨水系统规划设计思路及方法,详细介绍公园在是一个集雨水渗透与收集、雨水储存与调蓄及雨水处理与净化方面的内容,可作为其他城市公园雨水系统构建措施的参考。 关键词: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生态设计,构建技术 一、低影响开发雨水技术概况与发展历程 低影响力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是20世纪90年代末发展起的暴雨管理和面源污染处理技术,旨在通过分散的,小规模的源头控制来达到对暴雨所产生的径流和污染的控制,使开发地区尽量接近于自然的水文循环。 与国外相比,我国应用低影响开发技术较晚,2014年10月,我国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而后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海绵城市建设相关的政府文件与导则。海绵城市建设遵循生态优先原则,采用“灰绿互补”的技术措施体系,通过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和其他规划的衔接来落实建设目标,实现城市良性水文循环。公园是城市的绿肺,是落实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重要载体。城市公园位于中心城区,是集合城市生态和城市服务功能的区域性公园,主要服务于居住区居民,为居民提供近距离休闲娱乐、康体健身、亲近自然的场所,数量众多,使用频率很高。因此,城市公园雨水技术应用是我国落实城市海绵功能的重中之重。 二、城市公园中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原则 1、区域统筹原则 城市公园建设工程中,应参照现状基本条件,合理保护河流、湖泊、坑塘、沟渠等水生态敏感区域,并结合这些区域及周边条件进行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规划设计,基于整体城市规划建设的统筹安排,合理确定公园雨洪管理的服务范围和区域。将城市公园建设纳入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全局规划中去,发挥出整体效益。 2、源头控制原则 对于城市公园的雨水管理,应该坚持源头控制的原则,降低雨水径流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增加雨水就地下渗处理,就地蓄滞净化等技术手段,降低其对环境的影响,减轻雨水污染,提高雨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3、生态效益原则 通过平面布局、地形控制、生态空间与绿地空间合理布局等多种方式,将低影响开发设施融入到绿地规划设计中,尽量满足周边雨水汇入绿地进行调蓄的要求。低影响力开发应用到城市公园中去,本着不将问题复杂化,以低成本集成实现系统功能的高效化,让自然做功是低影响开发设计的重要策略和原则。 4、合理科学原则 通过合理设置绿地下沉深度和溢流口、选择适宜乡土植物和耐淹植物等方法,避免植物受到长时间浸泡而影响正常生长,影响景观效果。 三、城市公园中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思路 城市公园中低影响开发和雨水系统的设计思路主要包含前期对公园基础资料汇总和梳理,对公园影响雨洪过程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公园补水和耗水过程设计达到水量平衡,确定合理的雨洪管理方案,通过渗透回灌、截污收集、储存调蓄、处理净化、防洪排涝等多个雨洪管理系统的具体设计对雨洪管理进行落实,在公园的功能分区设计中,结合不同的雨洪管理环节,合理地对功能分区进行安排。最后还要确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过程保证雨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四、城市公园中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技术措施 1、雨水渗透与收集 (1)透水铺装 透水性铺装兼有良好的渗水性及保湿性,它既兼顾了人类活动对于硬化地面的使用要求,又能通过自身性能接近天然草坪和土壤地面的生态优势以便减轻城市非透水性硬化地面对大自然的破坏程度透水性铺装地面以下的动植物及微生物的生存空间得到有效的保护,因而很好地体现了“与环境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近年来透水性铺装已经在公园建设和改造中获得大量应用。透水铺装通常包含透水地砖、嵌草砖、卵石及碎石和木屑等种类。 (2)下沉式绿地 下沉式绿地是一种分散式、小型化的绿色基础设施(生态基础设施),其下凹深度一般超过绿地50-100mm左右,在不增加用地面积、少量建设成本的条件下,能够实现绿地多功能化、就地消纳雨水径流、减少外排雨水量、雨水资源化利用、改善生态环境等多种目标,将道路、硬化铺装周围的绿地设计为一系列的下沉式绿地,在石材铺装的边缘设置雨水收集沟与渗滤沟,消纳硬化地表产生的雨水径流。 下沉式绿地的优点是可以减少绿化灌溉用水量和改善环境的作用,对于雨水流经土壤的物理过滤效果突出,缺点为下沉区域的雨水中污染物容易对绿色植物生长造成不利的影响。在植物种植方面,应结合植物不同的姿态、花期、色彩、质感及大小等因素进行组合。

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关于高校的解读

三一文库(https://www.doczj.com/doc/c010699266.html,)/总结报告/情况报告 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关于高校的解读 国家教育事业“xx”规划编制工作现已正式启动,教育部近日要求各地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做好教育“xx”规划编制工作。 通知指出,“xx”规划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2020年)》最为关键的五年规划。科学编制和实施好教育“xx”规划,对应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挑战、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通知要求,做好教育“xx”规划编制工作需坚持改革创新的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为总任务,坚持“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创新国家教育制度,完善现代教育体系,调整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公平。 通知还强调,教育“xx”规划编制工作大体分三个阶段,从现在起到XX年底为基本思路研究与规划框架稿起草阶段,从

XX年1月到XX年3月为规划文本编制阶段,XX年3月到6月为规划发布与宣传阶段。各地要以这个进度为参考,制订本地区规划编制的时间表,明确各阶段的工作重点。 【教育】 ●提高教育质量 ●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 ●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 ●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 ▼解读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短板在中职” “普及”是指在86.5%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 “这里的普及应该是在毛入学率86.5%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达到90%以上。”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体制改革研究室主任王烽向新京报记者表示,目前,我国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已达到86.5%。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6年山东省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解读

2016年山东省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解读 2016年山东省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解读中共山东省委文件鲁发〔2015〕19号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制定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15年11月26日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十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第一个百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纲领性文件,是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山东重要讲话和对山东工作重要批示中,要求山东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努力在推动科学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这是对山东工作的极大信任和殷切期望,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人民幸福美好新生活,是全省人民的热切期盼,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十三五”时期是我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的决胜时期,“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十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立足省情实际,全面分析国内外形势,认为我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既具有充分条件也面临艰巨任务,必须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打下的坚实基础上,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全会研究了“十三五”时期我省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就制定“十三五”规划提出以下建议。一、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是顺利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基础的关键五年。全面总结山东“十二五”时期重大成就,科学分析国内外发展趋势和山东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认真研究今后五年发展目标任务,对编制好山东“十三五”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一)“十三五”时期发展的基础条件。“十二五”时期是山东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面对国内外环境复杂变化和诸多挑战,全省上下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批示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为目标定位,提升发展标杆、提升工作标准、提升精神境界,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有效应对新旧动力转换带来的压力和发展转型带来的挑战,胜利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取得显著成绩,综合实力又迈上一个大台阶。预计2015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6.4万亿元,人均超过1万美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突破5500亿元。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结构明显优化;覆盖全省的“两区一圈一带”区域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进程明显加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支撑保障能力明显增强;改革开放持续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明显加快;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稳步推进,城乡面貌明显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民主法治不断健全,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社会治理能力明显提升;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五年来,全省人民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团结奋斗、开拓进取,谱写了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新篇章,为我省“十三五”时期创新前行、持续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十三五国家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全文

十三五国家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全文 索引号:000014349/2016-00252主题分类:商贸、海关、旅游\旅游 发文机关:国务院成文日期:2016年12月07日 发文字号:国发〔2016〕70号发布日期:2016年12月26日 国务院关于印发 “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国发〔2016〕7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 2016年12月7日 (此件公开发布) “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把握机遇迎接大众旅游新时代 第一节“十二五”旅游业发展成就 专栏1“十二五”旅游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第二节“十三五”旅游业发展机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旅游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我国旅游业将迎来新一轮黄金发展期。 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有利于旅游业成为优势产业。旅游业具有内生的创新引领性、协调带动性、开放互动性、环境友好性、共建共享性,与五大发展理念高度契合。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将进一步激 发旅游业发展动力和活力,促进旅游业成为新常态下的优势产业。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通过市场配置资源和更为有利的产业政策,促进增加有效 供给,促进中高端产品开发,优化旅游供给结构,推动旅游业由低 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提升。 旅游业被确立为幸福产业有利于优化旅游发展环境。旅游业作为惠民生的重要领域,成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将推动各级政府更 加重视旅游业发展,促进更多的城乡居民参与旅游,带动企业投资 旅游,旅游业发展环境将进一步优化。 良好外部环境有利于我国旅游业发展。全球旅游业将持续稳定发展,增速将继续高于世界经济增速。亚太地区旅游业保持强劲增长,全球旅游重心将加速东移,我国旅游业发展处于较为有利的国际环 境之中。 “十三五”期间,我国旅游业处于黄金发展期、结构调整期和矛盾凸显期,也面临不少挑战。主要是旅游业发展的体制机制与综合 产业和综合执法的要求不相适应,政策环境有待优化;旅游基础设施 和公共服务明显滞后,补短板任务艰巨;游客的文明素质和从业人员 的整体素质有待提升,市场秩序有待规范等。这些问题要在“十三五”期间重点加以解决。 第三节“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趋势 “十三五”期间,我国旅游业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需求品质化。人民群众休闲度假需求快速增长,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个性化、特色化旅游产品和 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旅游需求的品质化和中高端化趋势日益明显。

北京市平谷区新城兴谷集中供热改扩建工程项目

项目名称:北京市平谷区新城兴谷集中供热改扩建工程项目 建设地点:北京市平谷区兴谷街道办事处公示时间:2007-6-22至2007-7-1 建设项目主要内容: 第一章工程概况及污染源分析 1.1工程概况 1.1.1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 项目名称:北京市平谷区新城兴谷集中供热改扩建工程 建设单位:北京市平谷区兴谷街道办事处(属平谷区政府派出机构) 建设性质:改扩建 1.1.2工程内容及规模 1.1.2.1项目地理位置 该项目位于北京市平谷区兴谷开发区中南部,现项目用地为兴谷开发区原第二供热站。原厂址占地面积不能满足本供热厂要求,需征用北面的龙燕水泥制品厂和西面的华业仓库及东面的鑫贝达设备安装公司用地。 厂区南侧紧邻北京市老才臣食品有限公司、北京世纪福瑞祥服装服饰有限公司;西南侧为新型防火材料厂、盛唐饮料和健天数据;西侧为北京达娜制衣有限公司和闲置机械厂;东北侧为北京九鼎集团。供热厂西侧约300 m处为兴谷西路,北侧紧临平谷北街,东侧紧临兴谷路,南侧约250 m处为平谷大街;项目周边交通便利,场地内地势平坦。 1.1.2.2工程内容 本项目的工程内容主要包括:主厂房、除尘装置、脱硫塔、脱硝装置、引风机房、烟囱、辅机房、煤库、输煤廊、转运楼、辅机办公楼、渣库、蓄水池、泵房、门卫、地磅房、供热一次管网、换热站、围墙、大门的建设以及生产设备的安装。 1.1.2.3工程规模 (1)厂区规模 供热厂厂区占地面近期3.41hm2,建(构)筑物占地面积33155 m2,道路广场占地面积5750m2,围墙长度1034m,绿化面积0.85hm2,绿化系数25%。其总图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 表1-1 总图技术经济指标 (2)集中供热规模 兴谷集中供热改建规划分两期进行,见表1-2。 本次评价针对2010年规划阶段进行,燃煤集中供热厂本期工程规划5台70MW燃煤热水锅炉,2010年供热量350MW,负责585万平方米建筑物冬季采暖供热,锅炉房总热功率在350MW。 1.1.2.4设备选型及主要设备 根据项目资料本项目按5台锅炉配套,供热厂本期锅炉房主要设备明细表见表1-3。 表1-3 供热厂本期锅炉房主要设备明细表

浙江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浙江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doc

浙江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2019年浙江十三 五规划纲要解读 浙江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浙江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二) 丝绸、黄酒、茶叶等历史经典产业,着力把文化创意产业培育成为万亿产业。组织实施万亿产业发展规划,创新产业引导扶持政策,充分发挥产业基金的引导带动作用,促进产业集群化、高端化、特色化、智能化发展。高标准建设好聚焦万亿产业、兼顾历史经典产业的特色小镇,突出产业高端要素集聚特色,加强创新链与产业链衔接,切实推动产业创新落地。加大省级产业集聚区创新提升力度,突出核心区块建设,加快打造大产业集聚发展高地。 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大力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健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升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水平。创新农业经营方式,着力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全面建成“三位一体”合作经济组织体系。深入实施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坚守耕地红线,实施千万亩耕地质量提升工程,全面完成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任务,打造现代农业园区升级版,增强主要农产品安全保障能力。加强农业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和农业技术创新,发展现代种业,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全面提升先进制造业竞争力。制定实施《中国制造2025浙

江行动纲要》,深入实施“四换三名”工程,统筹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龙头企业,建设一批信息科技、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创新中心,抢占制造业新一轮竞争制高点。以国内和国际市场引领制造业提升,提高浙江制造产品品质,打响浙江制造品牌。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发展,谋划实施智能化改造工程,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加快“浙江制造”向“浙江智造”转型。推进互联网和制造业统筹发展,发挥互联网拓市场促发展的平台和渠道作用,推动制造方式和营销方式变革。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扩大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实施范围,推动设备更新和新技术应用。推进传统块状经济整治提升,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切实消除环境污染、安全生产和治安隐患,加快发展成为具有稳定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集群。 着力打造现代服务业新引擎。提升发展金融、信息、物流、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支持发展养老、家政、教育文化等生活性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大力推进流通现代化,以流通业变革带动生产方式变革。深化各类服务业改革试点,加强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建设,促进服务业规模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 积极发展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实施浙江“互联网+”行动计划,建设特色明显、全国领先的电子商务、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金融创新、智慧物流、数字内容产业中心,发展分享经济,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深度融合。推进产业组织、商业模式、供应链、物流链创新,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推广

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框架DOC

培训部十三五规划 一、“十二五”时期取得的主要成就、主要经验及存在问题 (一)、成就及经验: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院实现了快速发展.一方面对在校学生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上,另一方面面向社会对在岗、下岗、失业人员,复员转业军人,农村劳动力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形成了双“轮”前进的发展态式。 十二五以来职业培训部为了提升培训质量,增强学员就业能力,真正以培训促就业,职业培训部多元化多角度地对培训模式进行创新改革,确立了前期调研——中期培训——后期咨询服务——第三方评价的培训流程,依据社会需求,有的放矢、科学合理的开展培训工作,共计培训学员4万余人。几年来,在硬件方面,建设专业操作教室,模拟实际操作场景,缩短课堂学习与实际工作的距离;软件方面,加大教师培训学习力度,提升师资内涵,创新咨询服务,制作教学课件三十余套,提升课程的实用性与针对性;人员结构由松散型管理到形成团队管理,先后成立了起点咨询公司、失业教研室、农转教研室、创业教研室、教学教研室、实践指导教研室、综合办公室等机构,人员由18人发展到45人;打造了月嫂品牌专业,实现了由政策性培训向收费培训的转型发展。 十二五期间,职业培训发展形势充满了不可预计的变化,面对随之而来的挑战与困难,职业培训部时刻重视对自身工作的改革与调

整,把稳方向,完善流程。2010年通过四个创新:招生模式创新、教学模式创新、工作流程创新、培训项目创新。2011年提出保质保量抓好四个落实,打造精品工程:落实开班审批和班主任跟班制度、落实实名制和电话回访制度、落实授课教师管理制度、落实技术咨询和实践指导制度。2012年优化五个强化:强化质量监督、强化制度管理、强化创新能力、强化教科研能力、强化培训品牌。2013年结合当地经济,瞄准服务市场,通过四个着重:着重月嫂品牌专业建设、着重创业培训专业建设、着重有偿培训专业建设、着重服务领域专业建设。2014年通过质量要数量,实行三个并重:数量与质量并重、检查与评价并重、流程与制度并重。职业培训部逐年夯实基础厚积薄发,抓住机遇谋划发展,加强内涵提升管理,实现了快速发展。职业培训人的付出换取了丰硕的成果。被授予国家级残疾人培训基地、省级创业培训基地、鸡西市总工会、鸡西市妇联、鸡西市退役士兵定点培训基地、鸡西市中小企业局定点培训基地、消防安全培训基地等。 (二)、存在问题: (1)专业建设师资方面没有形成成人教育的543梯队,教师队伍基本素质普遍较低,80%的专业没有专业学科带头人,没有本专业教师,师资队伍不稳定。教学观念和理念需要更新,需要学习和借鉴发达地区家庭服务业的经验。 (2)没有固定的专业教室,培训教学环境与学院的发展不同步。实训设备、教学辅助设备缺少,需要加大教学硬件和场地投入。

平谷区城北湿地公园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平谷区城北湿地公园建设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1 项目概况 1.1 项目由来 北京作为国际大都市,市内绿地、湿地面积相对较少,每到双休日,市民都涌向郊外疗养度假。平谷区以其优美的生态环境和明显的地缘优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都市现代人。随着平谷新城滨河森林公园的建成,新城东、南、西生态环境得到大幅改善,但新城北部地区生态环境质量亟待提升,因此,平谷区园林绿化局决定建设城北湿地公园,进一步满足人们观赏游憩的需求。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平谷分局在《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平谷分局关于平谷区城北湿地公园建设工程征求意见的函复》(平规函复字[2013]038号)中“拟建项目与平谷新城规划无矛盾,原则同意湿地公园项目建设”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253 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和程序要求,受平谷区园林绿化局委托,北京博诚立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承担了平谷区城北湿地公园建设工程(以下简称“拟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经现场踏勘、收集资料、环境监测和公众参与调查后,编制完成了拟建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1.2 评价标准 1.2.1 环境质量标准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 2012)中的二级标准。 (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建设项目临近的地表水体为洳河,位于项目用地西侧。根据《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307-2005)附录A中的“北京市五大水系各河流、水库水体功能划分与水质分类”,洳河属蓟运河水系,洳河上段水体功能为一般鱼类保护区,水质分类为Ⅲ类,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 (3)地下水质量标准 地下水水质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中的Ⅲ类标准。 (4)声环境质量标准 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1类和4a标准。 1.2.2 污染物排放标准 (1)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项目职工食堂厨房设施的油烟排放执行国家《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中的中型有关标准。 (2)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根据北京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307-2005),在划定的II、III类水体功能区内,禁止新建排污口,拟建项目位于洳河Ⅲ类水体功能区,禁止新建排污口。拟建项目运营期工作人员及游客产生的生活污水经防渗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污水管道,进入新建的污水处理站统一处理。生活污水处理后回用于景观用水,不外排 (3)噪声排放标准 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拟建项目运营期场界噪声排放标准执行《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中的1类标准。 (4)固体废物 生活垃圾、污泥的处置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有关规定。

北京规划新城地面沉降影响分析_杨艳

67 【作者简介】 杨 艳(1982-),女,硕士,北京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地面沉降监测研究中心)工程师。 贾三满(1961-),男,北京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王海刚(1980-),男,硕士,北京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高级工程师。周 毅(1983-),男,硕士,北京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工程师。【修改日期】2013-09-28 【文章编号】1002-1329 (2013)11-0067-05 【中图分类号】TU984;P642.26【文献标识码】B 【摘要】地面沉降是发生在平原地区城市的最主要地质灾害之一,北京平原区是我国目前地面沉降发育严重的地区之一。文章首先概述北京平原区地面沉降发展现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合北京规划新城发展布局,按照灾害严重区、较严重区、一般区和轻微区四级标准对各规划新城进行地面沉降危险性分区评价;综合分析地面沉降与规划新城建设相互影响关系:地面沉降灾害对新城建设造成一定破坏和潜在威胁,而规划新城建设也将促使局部地区地面沉降灾害进一步发展。在上述基础上提出规划新城建设过程中应加强监测、减少地下水开采、科学规划、合理避让等工作建议。 【关键词】规划新城;地面沉降;影响分析;危险性评价;北京 ABSTRACT: Land subsidence is the main geological disaster in the plain region. The plain area of Beijing is one of the areas with serious land subsidence.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and subsidence and its main in ? uencing factors. Then,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layout of planned new cities of Beijing, the paper conducts land subsidence risk assessment for each planned new city according to the four-level standard of seismic area, serious area, general area, and minor area. The paper further analyzes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 subsidence and new city construction: on the one hand, land subsidence can cause certain destruction and potential threat to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ity; on the other hand, the new city construction can result in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land subsidence in certain areas. In the end,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ity, such as strengthening the monitoring process, reducing groundwater exploitation, conducting scienti ? c planning, making reasonable avoidance, etc. KEYWORDS: planned new city; land subsidence; impact analysis; risk assessment; Beijing 北京作为我国首都,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一个人口接近两千万的国际化大都市。在城市规模日益扩大、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缺水形势严峻、土地资源供应紧张等与人口分布集中、功能布局不合理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为解决城市发展中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问题,保障首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要求,建设通州、顺义、亦庄、大兴、房山、昌平、怀柔、密云、平谷、延庆、门头沟11个新城,在原有卫星城基础上,起到疏解中心城人口和功能、带动周边区域发展的规模化城市地区的作用[1]。 北京平原区是国内地面沉降发展最为快速的地区[2~5],地面沉降已经成为影响北京城市规划和经济建设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并广泛分布于规划新城区域内,对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日趋明显[6]。规划新城建设是北京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而做好地面沉降灾害防控工作是规划新城城市地质安全的重要保障。 1 北京地面沉降概况1.1 地面沉降发展现状 北京市位于华北平原西北边缘,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面沉降主要发生在永定河冲洪积扇、温榆河冲洪积扇和潮白河冲洪积扇交接地带粘性土层累计厚度较大地区,分布区域占整个北京平原区域面积的2/3。昌平沙河-八仙庄地区、顺义高丽营-平各庄-天竺一带、朝阳孙河-金盏-三间房一带、通州城区-梨园-台湖一带、大兴榆垡-礼贤地区等均是北京地面沉降发生较早、发展较快的区域。近年来在海淀山后、平谷城区等地,地面沉降发展迅速,并逐渐成为新的沉降中心区域。截止到2009年,北京平原区 北京规划新城地面沉降影响分析 杨 艳 贾三满 王海刚 周 毅 北京规划新城地面沉降影响分析 杨 艳 贾三满 王海刚 周 毅 ANALYSIS ON IMPACT OF LAND SUBSIDENCE ON PLANNED NEW CITIES IN BEIJING YANG Yan; JIA Sanman; WANG Haigang; ZHOU Yi

“十三五”规划总体思路的解读

十三五规划编制基本思路,十三五规划纲要十三五规划解读2015年4月17日,国家发改委主持召开的全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标志着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工作正式展开,目前各级政府正在紧锣密鼓开展前期准备工作。与“十一五”、“十二五”规划相比,“十三五”规划面临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有很大的不同。再加上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历史阶段,这就需要“十三五”规划以新的思路,提出新办法以解决新问题。 十三五规划的定义 十三五规划是指2016年至2020年的战略分析、定位、目标、纲要和路线图。“十三五”规划要求规划编制必须强化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科学设定规划目标指标,积极推进市县规划体制改革,坚持开放民主编制规划,使[1] 更加适应时代要求,更加符合发展规律,更加反映人民意愿。中国已站在新的更高的起点上,“十三五”时期要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胜利实现,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编制好“十三五”规划意义重大而深远。 1.“十三五”总体规划定位 总体规划,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对象编制的综合性和纲领性规划,是编制专项规划以及制定各项政策和年度计划的依据。 2.“十三五”总体规划规划期 “十三五”规划的规划期以2016—2020年这五年为主,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相衔接。

3.“十三五”总体规划内容 规划内容总体上要注重体现:科学发展观、地区特色、空间布局和约束、项目策划、可操作性措施。同时内容要具体,主体要明确,要突出规划的方案性,使之成为解决问题的规划。 规划的内容框架,主要包括展望部分、指导性部分、行动纲领部分以及实施机制部分。展望部分包括引言、现状分析、面临的背景和发展趋势;指导性部分由总体目标、导向性内容组成;行动纲领部分是整个规划内容的主体部分,包括发展的重点领域、各领域的主要任务、重大项目的空间布局,保障措施(政策、资金);实施机制部分是为了保证规划的贯彻落实而完善的有针对性的、可操作性的实施机制,主要包括组织领导、宣传、规划实施的协调、项目和资金的配置、规划的评估、规划的管理、监督等方面的内容。 4.“十三五”总体规划的形式 规划正本。由文字和图件组成,其中图件包括:区位图、生产力总体布局图、功能区域布局图、产业布局图、城镇体系布局图、土地利用布局图、主要基础设施布局图(综合交通、水利、电网、通讯网等)、重要项目分布图等等。 附件。由文字性附件(定义、解释、说明、论述等内容)和项目库组成。 版本。纸质版本和电子版本。 5.“十三五”总体规划的编制程序 “十三五”总体规划的编制程序分为前期研究、形成规划基本思路、形成规划纲要框架、形成规划纲要、审查发布几个阶段。

最新-2019北京平谷区初中排名 精品

2019北京平谷区初中排名 想让孩子在北京平谷区上中学,不知道平谷当地有什么中学?编辑本文提供北京市平谷区中学名单情况,提供平谷区各中学的分布,为你选择在平谷地区的中学,平谷区有哪些中学比较好,平谷重点中学有哪些? 学校位于平谷区马坊新城,交通便利,环境优美。 校园包括初高中教学楼、学生宿舍楼、行政办公楼、图书馆、体育馆、运动场、食堂等。 硬件建设均以北京师大附中为参照标准,为学生提供一流的学习环境。 学校目前共有高一、高二年级8个教学班275名学生;初中三个年级11个教学班320名学生;教职工126人,博士、硕士学历者占25以上。 学校实行一个法人,一体化管理的办学模式,确保管理同步进行。 分校校长由北京师大附中校长刘沪法人兼任,北京师大附中派出校长助理李磊担任分校执行校长兼党支部书记,派出刘莉娟、董长华两位干部担任分校德育副校长和教学副校长。 高中教师全部具有国内名校的博士或硕士学位,或有海外学习和工作经历。 建校以来,学校的发展备受关注,北京市、平谷区和北京师范大学领导对我校的工作高度重视。 北京市委常委、教工委苟仲文书记、北京市政协赵文芝副主席、市教委李奕委员等领导都曾在区委、区政府领导陪同下视察我校。 北师大刘川生书记和董奇校长、曹卫东副校长也多次研究和指导分校工作。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平谷第二分校位于平谷区夏各庄新城,计划2019年9月开学。 3、平谷三中 平谷区第三中学,是平谷区初中大校,位于北京市平谷区文化南街5号,教学质量居平谷前列。 2019年中考平谷状元出自平谷三中,全县前十名有七名为三中学生。 平谷三中每个年级有教学班18个左右,每班35——45人。 平谷三中有优秀的教师队伍、领导班子。 平谷三中不仅教学质量优秀,文艺、科技、体育等方面也名列前茅。

关于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年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根据纲要,未来,你的生活将发生以下变化退休和养老方面,退休年龄将延迟,养老金将适当提高。工资收入方面,最低工资标准和工资指导线将完善,公务员的基本工资将定期调整。社保方面,生育和医疗保险将合并实施,医保异地就医结算将加快推进,这将为不少人省去往返奔波报销的麻烦。 出台延迟退休年龄方案 ——今年将拿出方案 【政策】纲要提出,制定出台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方案。 【解读】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官方已多次提到要出台延迟退休方案。人社部部长尹蔚民日对媒体表示,备受关注的延迟退休将坚持三个原则,一是小步慢走、逐步到位,二是区分对待,分步实施,三是事先预告,做好公示。按照工作计划,今年将拿出延迟退休方案,但还需要履行有关程序,然后向社会公布。 为何要延迟退休?尹蔚民日曾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现在人口预期寿命大大提高,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越来越快。无论是从开发人力资源,还是保持养老、医疗基金的持续健康运行,都需要对法定退休年龄进行调整。 如何进行延迟退休?尹蔚民透露,每年推迟几个月的时间,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再达到法定退休的目标年龄。“我举个例子,比如五年以后,你是岁退休,这个政策施行以后,可能你是岁零月退休,这样大家便于接受。第二个人可能是第二年退休,他可能就是岁零月退休。” 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 ——今年总体上涨左右 【政策】纲要提出,逐步建立覆盖全体参保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合理调整机制,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 【解读】,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再提高%,月人均达到元。,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提高左右。 可见,以后养老金的涨幅更强调“适当”。人社部有关负责人曾表示,一方面,中国经济发展速度、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物价涨幅、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均放缓。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养老保险赡养负担不断加重,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不断提高,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越来越大,基金支撑能力出现下降趋势。养老金调整既要切实保障退休人员基本生活,也不宜超过经济、社会各方面承受能力。 ——适度放缓调整频率

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

精心整理 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 我国十三五规划中涉及到哪些环保内容呢?聘才网小编马上为您解读,详 细请看下文。解读十三五规划中的环保政策日前,《人民日报》公布“十 三五”规划的十个目标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首度被写入五年规划,这说 当前, 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并提,形成“新五化”。随即,在7月1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等多项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政策,进一步健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完善生态文明政策体系,

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做出了全面规划和部署。今年9月,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该方案被视为生态文明各领域改革的纲领性文件,阐明了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理念、原则、目标、实施保障等重要内容,提出要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此方案设定了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目标,也就是在 化带来的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因而生态文明建设也日益紧迫。“‘十三五’期间,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包括生态空间、生态资源、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制度等在内的完整体系,而以往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体系没有这么完整。同时,一系列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将建立起来,

特别是考核、评价、奖惩制度将建立起来,各个主体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将更加明确。同时,新的环保法开始严格实施。”李佐军表示。而对于未来一段时间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工作,李佐军认为,需要在以下六个方面采取行动。第一,优化资源能源利用结构,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即大力发展低碳能源、清洁能源等,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 排放 明体制改革的大幕。环保领域的业内人士也对“十三五”充满期待。平安证券研究报告认为,“十三五”规划将把环保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相结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十三五”时期的硬性任务,有望在未来5年内为“环境质量目标导向”背书。除了原有的四项常规污染物的总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