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政管理学概论案例分析

行政管理学概论案例分析

行政管理学概论案例分析
行政管理学概论案例分析

案例选集

案例分析基本步骤和要求(参照规范):

1.案例描述——背景材料,关键表述的含义;

2.案例主线——主要事项(成功或失败)的性质、类型、形成发展脉络、影响因素和处理结果;

3.分析方法——观察和分析的方法,所用方法的利弊(优势和不足);特别是如果原案例提供的材料论据不充分,还应该从那些方面收集,最适合用什么方法分析研究;

4.案例发掘——总体评价,哪些方面可深入探讨,相关问题,借鉴与启示。

(注:通过案例反映我国决策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所选案例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供课堂教学讨论使用)

目录

(帮农民朋友算笔帐——江西农民减负政策手册的命运——见复印资料)

求解乡镇财政困境——永州市乡镇财政情况调查分析

高等教育的“钱”“才”抉择——资助高校贫困生的政策措施与实施效果

拆迁十年悲喜剧——政府与百姓相争谁得利

保卫都江堰——世界遗产保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

管理创新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现代化金阳新区的跨越式发展

公共利益与民主管理——中国第一座农民城:龙港

多目标决策的利弊权衡——圆明园“防渗工程”

高素质管理人才与科学决策——中集集团的辉煌业绩

案例分析目的——研讨重点

(农民减负——满足对象需求,初等方法的运用)

读懂调研报告,学会调研方法,收集整理决策信息

目标权衡、规划

决策论、博弈论思想方法的应用

特定事物项目的管理

发展战略管理与创新

管理实践的提炼和新观念、理论关注点

目标排序、科学决策程序规则和系统优化

机制设计,管理综合案例

求解乡镇财政困境

——永州市乡镇财政情况调查分析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乡镇政府是我国现行五级政府的基础,也是政府财政的最薄弱环节。近年来乡镇财政普遍负债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之一,为了了解乡镇财政运行情况,我们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一次乡镇财政情况快速调查,拟通过对乡镇财政情况的调查,探讨解决乡镇负债的有效途径,为解决乡镇财政困难提供参考。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全市按乡镇GDP总量排序分层后,共抽取33个乡镇为样本进行调查。从调查的33个乡镇情况看:平均每乡镇管辖32个村;平均每乡镇3.89万人;平均在编人数88人,最多的有197人,最少的为25人;总计负债8859万元,其中2003年负债2360万元;调查的33个乡镇平均负债268万元,最多负债达1270万元;有负债的乡镇为23个,覆盖面为70%。据推算,全市乡镇政府总负债超过10亿元,相当于2003年全市财政总收入的三分之二。

调查资料表明:我市乡镇债务规模相当庞大,已成为影响乡镇政府正常运转、影响干群关系、拖累乡镇经济发展、影响农村税费改革效果等的重大问题。尤为严重的是,在一些地方,乡镇过度负债的状况仍在继续恶化:一方面,捉襟见肘的财政平衡不了刚性支出,迫使乡镇再度举债,不良信誉更使新的债务成本提高;另一方面,老债务不能按期偿还,利息不断堆积,部分利息被迫转为本金,"雪球"越滚越大,陷入恶性循环。

二、乡镇财政负债形成的原因

(一)经济不发达及财税体制缺陷使乡镇财政处于困境

1、经济发展水平低是乡镇财政困难的基础原因。目前,我市大部分乡镇经济欠发达、市场化程度低、农产品加工业尚属初级阶段,难以形成高附加值、高税利的农产品生产、加工系列,使得乡镇政府难有充足的财源。目前,在全市各乡镇中,以农业经济为主的仍占绝大多数,这些乡镇二、三产业规模小,经济结构单一,在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产业水平不高的情况下,财政收入还是以农业税为主。从调查情况看,财政负债严重的乡镇,大多以农业经济为主,乡镇财政对农业税的依赖程度就更大。

2、"分税制"不完善使乡镇财政缺乏稳定的高收入来源。1994年起我国开始实行"分税制",但至今市以下"分税制"体系并未完全到位,致使许多乡镇财政因分配关系不明确而缺乏稳定的收入增长机制。由于"分税制"采用了不尽合理的基数法,而且企业所得税是按照隶属关系划分的,这一方面使原本就不宽裕的乡镇财源行政性地减少,另一方面又增加了乡镇财政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另外,每年各级财政收入都有硬性任务指标,从而使"分税制"在乡镇级就变相成为了"包税制"。财政收入任务往往是层层分解,限期上解,一些县政府对乡镇实行完不成财政收入则"一票否决",对乡镇政府造成很大压力,迫使一些乡镇财政为了首先保证上解任务完成而使本级财政难以自求平衡,大部分乡镇不得不采取举债方式"买税"、"挖税"和"垫税"完成任务,日积月累,造成基层财政负债越来越大。

3、财政转移支付到位不充足。与"分税制"相配套的是政府的转移支付制度。财政转移支付主要在乡镇主体税收收入不足以提供基本公共品和服务时,用于弥补乡镇财政的收支缺口。转移支付的首要目的,应是保证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乡镇和不同收入阶层在享受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方面达到均等。目前,在分税制体制下,转移支付在于平衡各级政府财政能力,弥补地方政府财政缺口,提供均等化服务,优化各地区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目前各级财政的转移支付制度正在探索和建设之中,对乡镇财政来说,大多还缺乏规范、透明的转移支付办法。调查中一乡镇介绍,该乡镇一年的转移支付有500多万元,但被县级财政截流后实际到位不足200万元。转移支付不能足额到位,加大了乡镇财政缺口。

4、税收管理体制的缺陷加重了乡镇财政困难。目前国、地两税均由条条统管,负责工商各税种的征收,而乡镇财政只负责征收农业四税和相关收入,这客观上造成了一些扯皮现象。另外,税务往往从完成收入任务指标出发,当年任务完成后不愿过多超收,以便为下年"留有余地",随意性大,造成人为的税收流失。税收权的高度集中统一,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乡镇财政收入的能力。

5、税费改革以后,乡镇负债问题大量显露。"税不够,费来凑"是以前各乡镇解决经费不足的主要出路,不少乡镇收入的50%以上是靠各种形式的收费(包括乱收费)筹集的。因此,在国家实行农村税费改革以来,随着收费的控制和农民负担的减轻,乡镇行政职能又没有相应地进行改革,减负规模相应地体现为乡镇收入的减少,就造成了近几年来乡镇债务日益突出的现实,收支矛盾增大。由于行政体制改革未能配套进行,乡镇机构照样臃肿,困难也必然就"水落石出",形成了近年来一些乡镇负债有增无减的现象。

(二)政府职能转轨不到位,乡镇财政支出缺乏有效的制约和监督机制

1、乡镇政府包揽过多经济管理职能。许多乡镇政府债务成因于乡镇企业亏损和破产遗留下来的包袱。数年前出于发展经济、壮大乡镇财力的良好愿望,按照政府直接投资办企业的旧思路,在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号召下,一些乡镇盲目举债上项目,兴办各种乡镇企业,但却由于人才、信息、技术、管理、销售、市场变化等原因,致使不少投资失败。还有不少地方片面理解扶持企业发展,由乡镇政府出面为企业贷款担保,企业不景气,政府也落得个债务缠身。

2、不顾地方条件大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目前,乡镇"达标"和"一票否决"活动层出不穷,如"两基"达标、卫生达标、计生迎检达标、综合治理达标等。因此,乡镇领导考虑问题往往从政绩出发,为了得到升迁或保住乌纱帽,常常不顾地方条件,超越财政承受能力,寅吃卯粮、大兴土木,完成所谓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以致债台高筑。这种不负责任的作法不但得不到批评,反而成为一些人官场升迁的"捷径"。乡镇政府没有余地考虑本地的能力,乡镇财政无力承担时,就向农民集资、干部集资或利用其他借款,财政负担转变成了农民负担或直接累积为负债。从我们调查的33个乡镇情况看,不少乡镇的债务都源于此。

3、乡镇领导短期行为严重。现行的干部考核制度过分注重干部的政绩,却忽视了离任审计的制约。由于纳税人纳税意识差,难管村、"钉子户"等多种因素,税收征管难、短收严重、成本增高。据调查,乡镇每年有30%-40%的农业税和统筹无法正常征收。该收的收不上,该上缴或列支的又不能少,正常的工作要开展,于是出现了垫税和拖欠、借

款办事的现象,工作不能开展就会"出大事"。调查中一乡镇书记坦率地说:"目前乡镇领导的主要工作就是保运转、保不出'事',不管用什么方式,只要弄得到钱,就是本事、就是政绩。"负债对于目前的乡镇领导来说没有有效的制约措施:旧债可以不管,"新官不理旧事";本届政府的负债,可以留给以后的领导处理,形成恶性循环。

4、"庙小僧众",乡镇财政不堪重负。乡镇作为一级政府,配备了政府的全套机构,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我市共有乡镇政府188个,若按500万乡村人口算,每个乡镇平均有约2.7万人,相当一部分乡镇人口偏少或面积偏小,但不管地域多大,人口多少,财政承受能力如何,乡镇机构设置都要求上下对口,导致乡镇机构臃肿、财政供养人口庞大。从调查的33个乡镇情况看,平均每个乡镇吃"皇粮"的为88人,致使乡镇财政不堪重负。一个调查的山区乡,人口仅有5500多人,但乡政府在编和不编人员却达58人,再加上学校、医院、法律服务所、经管站、水利站、文化站、兽医站等"七站八所"人员一百多人,平均35个人就要供养一个吃"皇粮"的。该乡镇政府预算内外收入加起来为30万元,而一年的支出要50多万。调查显示:越是经济欠发达的乡镇这个问题越突出,乡镇机构臃肿的现象仍有增无减。

5、乡镇财务管理混乱,缺乏监督机制。不少乡镇政府或财政所岗位职责不清,财务管理松散,支出缺乏预算约束,随意性强。一些乡镇支出缺乏监督,凭白条支付各种费用,购买小车、租车和招待费用过多过滥,少数领导干部挥霍腐化,人为加重了乡镇债务负担。由于缺乏必要的财政监督机制,一些乡镇领导干部挥霍起来有恃无恐,利用公款大吃大喝,有的"上级请客下级买单",甚至支付"特殊服务"费等。不少"赤字"乡镇将财政支出安排的顺序颠倒过来,本应列入第一位的职工工资、教育经费却被排在最后;而将那些购车、招待、盖办公楼等项目优先安排,原因是拖欠的工资上级迟早要帮助解决,而少花了招待费、没买车却是自己吃亏。

三、庞大的乡镇财政负债的危害

庞大的乡镇债务造成了诸多负面影响:

1、影响了基层政府的正常运转,增加了政府财政的风险。由于财政困难,债务累积,乡镇政府只能疲于应付,其所承担的社会基本保障职能和公共职能根本无法实现,一些乡镇大量挤占专款、拖欠工程款,导致农业等基础设施投入不足。许多乡镇拖欠工资数月不发放,且数额大、时间长,最长的有达一年以上,职工生活无法保障,人心不稳,工作得过且过,使乡镇政府处于半瘫痪状态。从调查的乡镇情况看,仍有三分之一的乡镇还有老拖欠工资未发放的情况。乡镇巨额负债如果不能及时有效解决的话,必然会牵连上级财政,成为引发整体性财政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危及政府信誉,造成极其不良的影响。

2、巨额债务会进一步加重农民负担,影响农村税费改革的效果。在现行体制下,巨额的乡镇债务是难以轻易消除的,因为大部分乡镇财政基本没有偿还能力,经济的发展也不可能一朝一夕发生飞跃,但导致继续增加负债的因素依然存在,使得乡镇债务近似于一个"无底洞",如没有上级财政的支持,只有向农民摊派、集资,别无他途。由此一些地方擅自出台政策,强行征收各项费用的土政策屡禁不止。我们认为如果导致乡镇负债的主要原因不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那么目前正在进行的农村税费改革效果将大打折扣,其战果很难持久。其一,在政府负债中,有一部分是向农民个人借款(白条)、贷款,这部分债务不解决好,农民将"以债抵税",使农业税的正常征收受到影响,会进一步加大县乡政府的压力。其二,税费改革后,收费取消,乡镇总财力剧减,即使上级政府帮助解决了旧债,乡镇政府仍面临大量刚性支出的压力,造成负债的反弹,很快将迫使乡镇政府为维护运转而变相地向农民伸手或借贷。

3、农民的过重负担严重影响党和政府与群众的关系。乡镇负债问题,初看起来只是一般性的经济问题,但它的负面影响远远超出了经济范畴。在许多地方,由此引起的社会问题日益严重,造成乡镇政权和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增加。据调查,凡是负债过重的乡镇,干群关系都比较紧张,干部威信普遍下降,基层政府各项工作阻力重重。

四、解决乡镇财政负债的对策和建议

乡镇政府是我国最基层的一级政府,乡镇的负债问题,关系到党的基层政权建设,关系到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在农村贯彻落实,关系到减轻农民负担、维护社会稳定的大问题。乡镇负债问题由来已久,原因复杂、牵涉面广、化解难度大,如果没有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没有全方位的综合治理和深层次的改革,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解决乡镇债务的总体思路应该是针对其发生的根源而采取标本兼治方式进行。

(一)解决乡镇财政负担过重的长远性、制度性措施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五级政府的行政级次设置,而且各级政府在行政职能上仍然存在着包揽过多的问题。机构臃肿、人浮于事,一方面降低了行政运行效率,另一方面也无疑会增加行政管理成本,以至加重公众的负担。在行政机构过分沉重的情况下,靠简单的"修补"措施显然是不可能有效减轻企业和农民负担的,应下决心从制度上采取根本性的办法。

1、逐步将乡镇政府转变为县级政府的派出机构。这是有效杜绝人员膨胀和减轻农民负担的根本性办法。从行政管理的角度看,政府级次的划分应以高效和便利为原则。世界上绝大多数规模较大的国家都是三级政府的框架设置,而我国目前的五级政府架构,在世界上是最多的。因此,我国行政改革应该朝着"转换职能,精兵简政"的方向努力,政府只管那些社会中介机构和市场无法承担的公共事务,而不再管可以由社会中介机构和市场承担起来的事务。从机构上可以逐步减少政府层次,将乡镇变成为县级政府的派出机构,取消乡镇几大班子,撤并"七站八所",精简机构和冗员。这样一来,乡镇不必要的"脏腑"就可以合并、人员可以大幅度减少,行政运行经费也相应下降。从现实情况来看,随着土地承包的逐步规范,乡镇教育和公安等职能的上划县级,乡级政府职能所剩不多,转变为县级政府派出机构的条件已经成熟。试点可选择在欠发达地区或财政难以为继的乡镇首先实行,从而为根本解决乡镇财政赤字与负债难题

创造条件。另外,对于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一些乡镇,在条件具备时可以升级为县或市,走乡镇小城市化的道路。

2、在暂时不易取消或确实需要保留乡镇一级政府的地方,也要尽快撤乡并镇、精简人员和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框定政府职责和财政支出范围,从根本上消除乡镇政府包揽过多、干预过分的格局,从而为乡镇财政创造较为宽松的环境。减少行政机构设置是未来政府职能转换、减轻企业和农民负担、缓解财政困境的必由之路。撤乡并镇、"拆庙放和尚"是遏止乡镇财政赤字与负债的有效措施,也和改革的大势相吻合。通过撤并乡镇,既减少了行政机构设置,降低了行政费用,也有助于减轻农民负担。

(二)政策和管理层面的解决措施

1、建立领导责任制,遏制乡镇债务再增长。从现实情况来看,领导的重视是解决问题的先决条件之一。各级政府,特别是乡镇政府,要对乡镇的财政负债的危害引起高度重视,积极研究问题形成的具体原因和相应的对策措施,使困扰农村经济、政治发展的财政负债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要树立"增收是政绩、消赤还债也是政绩"的观念,切实防止"新官不理旧事"的历史痼疾,建立一种有效的领导责任制来遏制负债再增长。

2、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消化现存债务。目前一些地方,乡镇债务的化解措施是值得借鉴的。(1)以拍卖、租赁等方式盘活资产、资源,解决部分债务;(2)通过债权债务转换消除债务;(3)搞好乡镇企业的改组转制,转移偿债义务,即一方面把公办企业转变为民营企业,转移偿债义务,另一方面对资不抵债的企业,实行破产改制、资产重组,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4)加大清欠力度,想方设法收回"老债";(5)落实降息、减息政策。一方面要规范利率标准,对已经收到利息超过本金的借款实行"停息挂账",尚未支付的借款利息要降至6‰以下,以降低乡镇偿债压力。为解决旧的债务,上级财政和有关部门通过转移支付或专项补助等方式给予乡镇政府必要的资金援助(包括贴息)是极为重要的。金融部门也可以考虑在适当条件下通过停息挂账、免除部分乡镇债务等方面给予支持。在消除乡镇债务方面,应该适当给予各乡镇不同的债务化解创新空间,以提高基层政府消赤减债的积极性。

3、进一步建立规范的政府间分配体系。从制度上给予乡镇政府较为充裕的财力,如给予相当程度的税收分享比率,相对独立的税种(如财产税),给予乡镇更规范的转移支付。另外要杜绝非规范的负担转移现象,尽量减少对基层政府搞不切实际的"升级达标"活动。与此同时,国家应适当加大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以减轻乡镇政府和农民的负担。

4、采取种种措施防止产生新债务。

(1)大力精简财政供养人口,遏制和削减行政经费的扩张。大力压缩财政供养人口,减轻财政负担,是迫在眉睫的事情。要加强乡镇自身的制度建设,实现乡级财政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实施政务公开,财务公开,强化监督,提高行政工作的透明度。要努力提高乡镇干部素质,使其清正廉洁、精通业务,并结合县乡机构改革严格进行上岗考试,对不具备基本条件的要调换岗位,直至下岗。这将为优化乡镇财政运行创造制度条件和组织保证。

(2)推行综合预算管理。把乡镇的各项预算收入,各部门收入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乡镇收取的各项管理费、自筹资金和统筹资金以及其他未纳入预算管理的财政性资金统一纳入乡镇综合财政预算管理范围,采取统一支出标准、统一核算口径、统一安排资金的方法,管好预算内外资金,解决"三权"归属问题;同时,把实施乡镇综合财政预算管理与实施县级财政综合改革结合起来,提高改革的综合效益。综合财政预算管理延伸到乡镇级应该是规范和壮大乡镇财政的重要举措。

(3)强化收入征管。乡镇政府和财税部门要全面掌握本乡镇的税源情况,将税源的阶段性普查与经常性调查形成制度,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逐步降低税收成本;建立财税部门联席会议制度,落实组织收入目标责任制,及时研究解决问题,确保财政收入全面完成和及时入库;财税部门要建立工商各税、车船税、屠宰税和农业特产税等税源的分类台账,实行户籍化的动态管理。

(4)严格支出管理,确保重点支出。乡镇财政支出,首先要保证的是国家公教人员工资的全额发放。当年新增首先用于个人新增补贴部分的开支和消化工资性欠账。其次是保证乡镇机关运转的最低需要。然后要创造条件逐步增加社会保障、农业、科技、教育、环保等重点支出。乡镇要合理界定支出范围,大力压缩非必要性支出(如招待费等等),优化支出结构。采取财政供养人员和可用财务挂钩的办法,对财政供养人员实施总量控制。要转换乡镇目前的"以支定收"观念,实行"以收定支"。基层政府拥有的资源有限,更应该遵循谨慎财政原则。

5、转变观念,为发展乡镇经济搞好服务,壮大乡镇财政实力。大力发展乡镇经济是乡镇财政走向良性循环的基础。乡镇企业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财源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也造成了一定的乡镇"负担"。乡镇政府要为乡镇经济的发展创造种种便利条件(如信息技术支持等),突破经济成份的界限,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充分发挥其市场优势,多业并举,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转变和均衡协调发展。

(撰稿:湖南省永州市统计局肖伟林,2004年09月22日)

高等教育的“钱”“才”抉择

——资助高校贫困生的政策措施与实施效果

一、资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主要政策和措施

在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和推进高校收费改革的过程中,为解决好高校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问题,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教育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和各地政府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建立起一种比较完善的资助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奖、贷、助、补、减”五个方面。

奖,是指在学校设立各种形式的奖学金,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学习优秀的学生和学习农林、师范、体育、航海、民族等特殊专业的学生;

贷,是指由金融机构针对高校学生开展的各种助学贷款。

助,是指在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及校园环境维护等方面,为经济困难学生设立一些勤工助学岗位,让他们通过从事一定时间的劳动,获取一定的报酬,贴补其在学习期间的一些开支;

补,是指困难补助。每年中央和地方政府,都拨出一定的专款,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补助。国家还规定高校每年都要从所收取的学费中提取10%左右的资金,用于对困难学生的补助;

减,是指减收或免收学费。国家已经作出规定,对学习农林、师范、体育、航海、民族等特殊专业的学生,减免学费。同时还要求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区别情况减收或免收学费;

此外,这些年,为保证刚考入大学的新生能够顺利入学,教育部还明文规定各高校都必须建立“绿色通道”制度,即对被录取入学、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一律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根据核实后的情况,分别采取上述“奖、贷、助、补、减”等不同的措施,确保每一位新生都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无法入学。与此同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还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台了一系列资助地方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和措施。社会各有关方面,也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开展形式多样的资助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活动。

(作者:新华社记者尹鸿祝、吕诺,资料源自新华网https://www.doczj.com/doc/c910345543.html, 2001/09/02)

二、春风吹暖学子心——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施综述

2005年2月5日上午,浙江省学生贷款管理中心与中国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签订了《浙江省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合作协议书》,此举标志着浙江省国家助学贷款新政策的正式实施。中国计量学院计算机专业贫困学生小刘见证了签约仪式后高兴地说:“实行新政策后,我们还贷的时间延长了,压力减轻了。国家助学贷款新政策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我们的关爱。”

今年寒假一结束,青岛高校校园便被一种热烈的气氛包围:全市7所高校推行的“生源地贷款政策”正紧锣密鼓地进行,近千名贫困生提出了申请。走在校园中,从学生的脸上我们读到了一种自信、一种满足。

在中国农业大学的图书馆里,来自甘肃农村的张员激动地说:“助学贷款新政策,仿佛是黑暗里的一道亮光,给我们贫困学生以希望,让我们感到助学贷款已不再是…水中月?、…镜中花?”。

北京林业大学贫困生李亦说:“全社会都在关注助学贷款,要是不好好学习回报国家,我还能对得起谁呀!”

近来,一个个相关政策的及时出台,一笔笔及时到位的助学贷款、一条条畅行的“绿色通道”、一个个专设的勤工俭学岗位、一双双热情帮扶的手……驱散了曾经锁在许多贫困大学生眉头间的忧郁,使他们不再为学费和生活费担忧,可以专心完成学业。而这一切凝聚着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凝聚着有关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也凝聚着社会各界的爱心。

国家助学贷款的顺利实施与银行的积极参与、各地有关部门的积极支持、和高等院校的有力配合等密不可分。

政府:政策抚慰学子心

贫困大学生的上学问题时时牵动着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人的心,他们高度关注高校家庭贫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问题。针对一些地方出现的助学贷款停贷现象,胡锦涛总书记专门批示“此事关系到数以百万计的贫困学生的学业,绝非小事,需慎重处理。”温家宝、黄菊、李长春、刘云山、陈至立等领导同志都先后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2004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了《关于切实解决高校贫困家庭学生困难问题的通知》,教育部、财政部、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的领导高度重视,采取一系列措施改进、完善了资助高校家庭贫困大学生的有关政策,精心部署与本部门有关的各项工作,积极推动按新机制落实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实现重大突破,效果显著。

作为重点落实部门的教育部把助学贷款工作作为今年的工作重点,组织专门班子和力量加以推进。寒假前夕,教育部再次向各地区、各高校发出电报通知,要求确保全面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

前一段时间,贫困生出身的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每天收到贫困学生的来信20余封,他件件必读,还在许多信上写下了批语。他动情地对工作人员说:一定要带着感情来做贫困大学生的助学贷款工作。因为这是一件关系到千千万万学生,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大事情!

“目前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已经实现重大突破,我们终于建立起了一套比较好、规范、可操作的政策、机制,我们已经看清方向和曙光啦!”曾经为助学贷款的事在公开场合流过几次眼泪的张保庆现在的表情已十分舒展。

针对一些贫困学生对过去某些地方一度曾停办助学贷款的事情至今心有余悸,张保庆表示:“请同学们放心,从国家来讲,绝对不会再让这种现象发生。我们已经派人加强日常性的监督,一旦发生这样的问题,我们绝不客气,要予

以追究责任。”

来自教育部的消息:目前,中央部委属高校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进展顺利,所有115所高校全部按新机制启动了此项工作。上海、江苏、湖北、吉林、重庆、山东、北京、湖南、云南、广东、天津、青海、安徽、贵州、浙江、河南、宁夏、西藏、新疆、江西、海南等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本地区内全部高校确定了国家助学贷款承办银行,并开始了贷款发放工作。山西、辽宁、福建、广西、陕西、四川、黑龙江等7个省、自治区已为本地区内部分高校确定了国家助学贷款承办银行。

财政部郑重宣布,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新体系已初步建立。同时中央财政积极调整教育支出结构,财政资金开始更多地用于资助高校贫困学生,以保障这些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据初步测算,国家助学贷款新政策实施后,到今年,预计各级财政累计支付2004-2005学年度国家助学贷款贴息资金和风险补偿金将达到13.5亿元。中央财政每年用于资助普通高校贫困学生的国家奖、助学金总额将增加到10亿元。今年,各级财政部门还将进一步调整支出结构,加大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足额安排财政贴息和风险补偿金。中央财政将继续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开展得好但财政比较困难的10省份安排3亿元资金给予奖励支持。

财政部和教育部还将研究把高校学费10%用于助学的具体措施,最终建立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奖、贷、助、免”有机结合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努力确保广大贫困学生都能通过获取一项或多项资助政策,顺利完成学业。

财政部有关领导说,针对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以往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财政部在2004年4月,就对国家助学贷款的运行机制进行了重大调整,内容主要包括:改革财政贴息方式、延长还贷年限、通过招标方式确定经办银行、建立贷款风险防范与补偿机制等。同时,中央财政拨款10亿元,对占学生总数5%的家庭特困学生每个月发放150元生活费,保证他们能吃上饭。

同时,财政部同教育部联合派出两个组到没有完成银行招标工作的省进行督办,确保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顺利实施。

银行:助学贷款不设限

“新政策”一出台,就让各大国有银行松了一口气。为了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精神,银行作为国家助学贷款的直接参与者也积极行动起来。

今年2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召开了“加快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新政策电视电话会议”。会议要求:“各经办银行新、老国家助学贷款要衔接好,任何银行对发放国家助学贷款不得设置规模和资金限制。”并且,各中标国家助学贷款的银行与高校签订协议的国家助学贷款要及时发放到位,在新学期开学时让申请助学贷款的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能及时拿到贷款。

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支持“科教兴国”的战略高度出发,认为要坚持“支持和防险”并重的方针,推动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实施。他要求各银行要对助学贷款业务的成本、风险、收益进行科学测算。各银监局要鼓励辖区内各商业银行大胆创新、开展良性竞争,支持探索生源地助学贷款等多种模式。银监局要与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密切配合,督促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的中标银行或通过议标方式确定的经办银行按时发放贷款,积极满足贫困学生的贷款需求。对于无正当理由不履行或有意拖延履行放贷义务的经办银行,所在地银监局要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唐双宁还指出,监管机构和银行要把支持“科教兴国”与控制银行风险的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不可偏废。一方面,银行要改进管理,针对助学贷款业务的特点建立专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对于国家助学贷款所形成的不良资产,只要符合《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的有关规定,对经办银行和经办人员可免予责任追究。另一方面,银行要提高主动控制风险的能力,重点要加强贷款流程控制,建立有效的还款监测系统,加强日常还贷催收并做好催收记录等。

“银行系统要不折不扣地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会议精神,扎扎实实地把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落实到位。”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的态度十分坚决。她颇有远见地说:“国家助学贷款既是国家利用财政风险补贴资金和贴息资金撬动银行贷款,资助高校贫困学生、维护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也是商业银行开拓市场面临的新的商机。高校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高校学生这部分特定客户群体,是未来的潜在客户,商业银行要学会发现和培育客户。”

各大国有银行认识到:做好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是银行系统的一项社会责任。银行是经营货币资金的特殊企业,但银行也肩负有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民的社会职责。在有效防范贷款风险的前提下,银行要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努力改进业务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从中标银行落实情况看,到目前为止,教育部部属115所高校通过招投标,已经落实中国银行为其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的承办行。各地方高校,目前已经落实中标银行的共28个省(市、自治区),除西藏有特殊情况准许可以不进行招投标外,还有2个省没有落实。有相当一部分省市在努力做好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同时,积极探索和推进生源地贷款,多方面拓宽助学资金渠道,取得明显成效。

助学贷款上不封顶,按市场需求发放,是中国银行的承诺。曾独家中标全国115所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发放工作的中国银行在去年10月就曾明确表示:中行助学贷款发放“不关门”———没有名额限制,如果学生有申请,符合条件有多少贷多少,每名学生可以得到每年最多6000元的贷款额度。中行新闻发言人王兆文说:我们重新制定了

中央部属高校国家助学贷款业务操作流程,对内部管理办法及相关合同文本进行了修订,统一制定了相关申请文件,并将与全国学生贷款管理中心及有关部门合作,共同建设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防范机制。

今年2月25日,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副行长来到中国农业大学就助学贷款问题与校方进行交流时明确表示:中国银行有义务承担起社会给自己提出的要求,助学贷款是中国银行应该做的。据了解,截止到目前,共有1925名学生与中国银行签定了助学贷款协议,中国银行将向该校学生提供2900多万的助学贷款,目前已经发放1109万。

“中国工商银行将结合最近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增强工作责任感,满怀着对贫困学生的关爱之心,上门入校保证将国家助学贷款及时发放到贫困学生手中。”副行长张福荣的一席话道出了该行做好助学贷款工作的决心。在加快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新政策电视电话会议上,张福荣表示:工行将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贯彻落实,我们明确要求各分行争取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经办银行资格,目前已有11家分行获此资格,占总数的40%,其中在浙江、广东、湖南3个省取得了独家承办资格。

“在做好具有农行特色的…金钥匙?即:一般性商业助学贷款工作的同时,要出台一系列配套措施,确保新助学贷款机制有效运行”。中国农业银行的这一做法也让人眼前一亮。副行长杨琨认为,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一是要落实经办机构和贷款申请方式;专门设计开发了国家助学贷款的电脑操作程序,并在本地率先推出了网上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绿色通道,大大提高了办贷效率。二是要在信贷计划配置上,确保国家助学贷款发放所需的贷款计划,不受规模限制。三是在贷款利息补贴及风险补偿金分配上,省级分行不作任何扣留,全额、及时地划拨到各经办行。

各地:八仙过海显其能

2004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解决高校贫困家庭学生困难问题的通知》正式下发。为使每一名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各地先后制订出台了一系列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与措施,形成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国家奖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绿色通道”社会资助为辅的全方位助学工作体系。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而其中一些切实可行的做法,让人拍手叫好!

上海:该市教委会同有关部门通过招标、议标等形式,确定了63所地方全日制普通高校的国家助学贷款承办银行。上海不仅率先落实了国家助学贷款新政策,而且解决了全部全日制普通高校(包括民办校在内)的学生贷款贴息和风险补偿金,国家助学贷款新政策覆盖了上海高校的所有贫困生。计划贷款总人数为4.5万人,贷款总金额为2.7亿元。

湖北:该省将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工作与贫困地区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结合起来,实施了“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对毕业后自愿到全省29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村任教的大学生,工作满3年的,省教育厅每年给予5000元的奖励,用于偿还助学贷款。

青岛:今年1月开始在全市7所本科院校推行“生源地贷款政策”。国家助学贷款新政策放宽规定:贫困生毕业后两年内开始还款。目前青岛市已有近千名贫困生提出申请。

天津:该市教委、市财政局、人行天津分行、天津银监局发布《天津市国家助学贷款管理办法》,并已从今年寒假开始实施,市属普通高校就读的学生在校期间的贷款利息由市财政补贴,毕业后全部自付,贷款期限由原来的毕业之日起4年内还清延长至6年。天津市还开通了学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校园网,学生可以上网了解国家助学贷款的相关政策,提高了学校和助学贷款管理部门的管理效率。该市已经建立起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多元化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体系,全市普通高校通过审批的助学贷款合同金额达到2.2亿元,实际发放人数14300余人,财政安排贴息近700万元。同时还有一大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奖学金、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各种形式的资助措施完成学业,没有一名学生因经济困难而终止学业。

江苏:2005年该省级财政预算初步安排各类奖助学资金2.43亿元,比2004年净增1.6亿元,以切实保护弱势群体子女受教育的权利。江苏省财政厅有关负责同志表示,2005年省级财政的2.43亿元资金将主要用于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免费发放教科书、资助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免费接受义务教育、资助2万名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接受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为高校品学兼优的经济困难学生设立省政府奖学金和作为高校困难学生借国家助学贷款的贴息及风险补偿等。将党中央、国务院:“确保每个贫困家庭子女都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确保每个考上大学的学生不因贫困失学”的要求落到实处。

贵州:通过农村信用社采取“小额信用贷款”的方式,开办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值得一提。此举有三方面的好处:一是学生家庭是否困难地方政府非常清楚,无须学校发函了解然后排队确定,助学贷款满足率为100%;二是生源地贷款无论学生毕业高就何处,都会与家长保持联系,父母如无力偿还会催促子女还贷。这不仅解决了贫困生“贷款难”的问题,也解决了金融部门对违约学生的担心;三是一般家庭认为为子女借贷是债务,所以一定要偿还。

山东:农信社成了全国唯一一家出面承办国家助学贷款的农村金融机构。山东省农信社的有关人员称:我们本着一种社会责任感毅然决定承担此重任,因为农信社是我省广大农民的金融机构,我们的许多员工见到过农民为了孩子上学把毛票都用上了,连回家的车费都没有。省属高校生源大部分来自省内,省农信社决定把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作为主打品种。省农信社此前开办的学生生源地商业性助学贷款,其发放额度曾经超过4家国有银行的总和。

浙江:据该省学生助学贷款管理中心主任陈龙春介绍,新政策还包括相应的减免政策。如借款学生在校期间或毕业后服兵役,或毕业后自愿到国家需要的艰苦地区、艰苦行业工作,服务期达到一定年限等,经省财政贴息助学贷款协调小组批准,可以减免部分或全部贷款本息。目前,具体的减免措施还在制定中。据介绍:实施国家助学贷款新政策后,浙江省将继续按照有关规定办理生源地财政贴息贷款。

学校:教育铸造民族魂

全国各高校也在助学金、奖学金等方面向贫困大学生倾斜,并成立了规模不等的贫困学生救助基金,最大限度地在物质上扶助贫困生完成学业。

今年,实施国家助学贷款进展得最顺利的要数中央部委属高校,115所高校全部启动了国家助学贷款。

为保证贫困家庭学生能够顺利入学,各高校都建立了“绿色通道”制度,即对被录取的贫困生,一律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根据核实后的情况,分别采取不同办法予以资助。

福州大学构建了一整套“奖、助、贷、减、免、缓”资助体系,除了公共奖学金和国家助学贷款,学校每年还从学杂费中划出368万元设立贫困生专项奖学金,并在校内组织了3000多个勤工助学岗位,总金额达600多万元,基本上使全校近3000名贫困生通过校内劳动,就能获得180元至300元的生活资助。这些助学措施让走进福州大学的贫困家庭学生感到了温暖,消除了顾虑。

四川大学则紧紧抓住人才培养这一中心任务,结合学校实际,形成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以奖助学金为重要辅助,以勤工助学为主要补充的新的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完善了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对于任何一个考上林大的贫困学生,我们都将优先安排好他们的学习、生活,把党和政府对贫困大学生的关心落到实处。”北京林业大学学生处一位负责人说。

中国农业大学的贫困生比例高达30%左右,在全国普通高校中颇具代表性。该校党委书记瞿振元说,该校在充分了解贫困生情况的基础上,整合资源,完善“奖、贷、勤、助、补、免”六位一体的经济资助体系,特别是通过国家助学贷款,帮助贫困家庭学生从经济上解困,实现了学校“不让一个贫困家庭学生因经济原因辍学”的郑重承诺。目前,一笔总额5亿元的贷款正在做前期的授信工作。

社会:众人拾柴献真情

各界对贫困生的关怀渗透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之中。寒假期间,中国人民大学为贫困学生设立了勤工助学岗位,专门为特困学生发放了过节补助,各级领导和老师还深入学生宿舍和食堂慰问留校同学。

关心贫困大学生,更细微地显现在一些特殊的日子。今年春节前,教育部要求各高校保证留校贫困大学生过好春节,共青团中央也筹集了3000万元专款,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春节期间的生活费用。

农历腊月二十九,猴年的最后一场雪飘然而至,窗外天寒地冻,北京工商大学2005年寒假贫困学生春节慰问金发放仪式上党委书记王守法满怀深情地说:“贫困不是耻辱,而应成为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学校在北京市教委、北京团市委、市学联给每位在校贫困生发放200元…学子阳光基金?的基础上,又根据“1+1”原则,给每位在校贫困生再发放200元春节慰问金。”

民间团体没有忘记把关怀的眼光投向贫困大学生。宋庆龄基金会设立的1000万元的“中海油贫困大学生助学基金”,将在4年内资助26所重点高校3333名贫困大学生;今年除夕,上海希望工程办公室单日就收到企业和市民为资助贫困大学生等公益事业的捐款520万元……

为贫困大学生创造勤工俭学条件,仅在春节期间,广州市多家企业响应“广州一家亲”扶助困难大学生勤工俭学计划,为困难大学生提供了500个勤工俭学岗位。这个计划开展以来,用人单位或个人共向困难大学生提供了数千个助学岗位。

解决好贫困生学习、生活问题,是教育扶贫的重大举措。好政策春风化雨,献真情抚慰学子。国家助学贷款,尽管一路走来并不平坦,但可以坚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前面的道路将会越走越宽。

编后语:助学贷款事关千百万贫困学子能否顺利完成学业,事关贫困地区寄托在这些学子身上的脱贫致富的希望,事关国家科教兴国的百年大计,全社会都极为关注。本报也于2月18日辟出专版,反映了这方面的情况。近一个时期以来,我们欣喜地看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助学贷款问题,各主管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求学中的各种困难,地方政府、各银行陆续出台各种举措方便贫困大学生获得助学贷款,各大专院校认真做好相关配套工作,社会各界也纷纷伸出关爱之手,其情其景令人感动。本文特意汇集了这方面的情况予以刊登,以飨读者。

中国财经报记者小舟、小汤,2005-03-11

三、调研分析:中国贫困大学生研究报告

在中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的数量也增加较快,贫困生现象日益突出,并呈逐年迅速上升趋势。据官方公布的数字,目前在全国普通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约240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0%,特别困难学生的比例在5%—10%,人数大概在160万。我国高校贫困生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家长揪心、学校担心、学生忧心的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

贫困对于大学生的严重危害

考上大学本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但面对几千甚至上万元的学费,穷孩子和家长们却乐不起来,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贫困生弃学打工、家长自杀的悲剧。

贫困已经严重影响了贫困学生的身体健康——

高校收费致贫困生激增,三成贫困生无钱回家过年。原因是路费不足或打工凑下学期生活费。今年春节前后媒体的报道令人揪心,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

由于贫困,不少贫困大学生只好选择在外打工甚至身兼数职来“拯救”自己。贫困大学生经济上“捉襟见肘”的窘迫和由此带来的心理尴尬,往往是外人很难感受到的。

严重影响贫困生的生活、学业,损害其身心健康发展。调研表明,贫困生绝大多数基本生活难以保障,其生活状况远远低于学校所在地的最低生活水平。吃饭穿衣问题都甚为严重,一天只吃两顿饭或饥一顿饱一顿的现象在贫困生中很普遍。贫困生的生活常常被描述为“五个馒头过一天,一星期买一次菜,军训服装穿四年”,身体健康受到严重损害。而这些学生因经济上的重负,导致心理上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由此他们容易产生自卑、抑郁、焦虑、孤僻等心理问题,部分学生因此成为经济、身心“双困生”。

成都高校一位辅导员表示,她的班上就有七八位来自贫困山区的学生,每到吃饭时,总不情愿和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同学一块就餐,常常单独一人随便买些饭菜对付了事,有的甚至省到长期不敢吃肉。她说,社会上的贫富悬殊所带来的影响,已深深在大学生身上显现出来。

而许多高校轰轰烈烈的捐赠、助困活动,或在书本封皮标注“贫困生”,或请贫困生代表上台接受捐助,场面虽热,却使一些学生越发难过。一名女生愤然道:“我就是借钱,也不愿接受贫困捐助”。进入寒假后,为了省钱,更为了避开同学就餐高峰,她以方便面度日。

来自大学校园的调查不时撞击着人们的心灵:贫困生都是勤奋而富有才华的,但因为贫困,他们在发奋学习的同时必须忍受生计的煎熬。他们有的连每天在食堂吃素也要精打细算,由于缺少冬衣,我们时常见他们在寒风中发抖的身影。

最近媒体报道,在许多地方有不少农民家庭“因教致贫”。孩子上学就象赌博,为供养一个大学生,贫穷的农民们四处借债,学生毕业后如果找不到工作,那笔债务将让他们一生都难以偿还。武汉中南财经大学的一位家境困窘的女大学生,经常到学校食堂拣别人吃剩的馒头,而且一捡就是近两年。她来自农村,她的餐卡消费明细表表明,2004年,她才花了8、35元。在南京也发现同样的事情,结果引起网站众多的跟帖,社会舆论哗然。

如今的高额学费使得如今的大学里贫困阶层急剧增多,他们的生存实在让人担忧:大学本来是个改变自己和家庭的机会,如今好像一切都变得模糊起来,不明朗的就业前景,高的吓人的学费,由于缺钱导致自己的竞争力明显不如有钱有关系的同学,长此下去实在是让人们对大学的前途产生疑惑,交了那么多钱,我得到了什么?

贫困已经严重影响了贫困学生正常的学业——

调查显示:37.3%的贫困大学生有靠勤工俭学补贴生活费的经历,他们也颇为无奈的表示,经常奔波打工挣钱对正常的学习造成了不良影响。26.1%的贫困学生靠亲友的资助进行学业,还有11.1%的贫困学生的生活费靠政府的助学贷款等各方面的资助。31.9%的贫困大学生家庭年收入在3000元以下,年收入在3001到5000元之间的家庭占26.1%。

贫困生的月生活费约为普通学生月生活费的二分之一,甚至更低,连最起码的吃饭问题都无法保证。他们在生活上大多比较拮据,不得不时刻限制着自己生活上各个方面的花费,时常陷入窘境,乃至连学习用品都难以保证。贫困女大学生的调查显示:有45.6%的贫困女大学生生活困难,只能靠勤工助学勉强维持;有42.2%的贫困女大学生生活紧张,手中的钱必须用心计划,才能维持生活;还有高达6.6%的贫困女大学生生活特别困难,已经无法维持,不能继续上学。84.7%的贫困女大学生承受着家庭经济困难的压力;60.2%的承受着学费书费上升的压力;48.5%的承受着生活费上升的压力;42.0%的承受着学习紧张的压力;还有28.1%的承受着考试不理想的压力和怕与同学谈论钱方面事情的压力。

相当一部分贫困生在缺乏基本的学习、生活条件和身心严重受损的情况下,学业上感到困难和吃力,他们或者因四处奔波打工学习时间不能保障,或者因身心压力和生活困顿而学习时精神不能集中,由此学业受损而影响其长远发展,从而成为高校中的“多困生”。

贫困使大学生产生心理障碍乃至走向犯罪——

从经济条件、地区差异、社会风气等方面客观地看待贫困生的心态,可分为乐观型、焦虑型、自卑型和敏感型。由于贫困生对生活事件的认识、评价、解释和信念的不同,因而他们有的有心理障碍,有的没有。贫困生也有自己的心理优势,培养自尊、自强的意识;调整认识,重构自我,提高自身的能力;学校和社会应扩大和完善贫困生的支持网络,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贫困大学生承受着比一般大学生更大的身心压力。他们为了缓解经济压力,千方百计找机会去打工,同时拼命学习,以期再得到较高层次的奖学金。打工跟学习争时间,争精力,很多贫困大学生因此身心俱疲,久而久之,人格发生变化,甚至出现精神病症状。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还承受着来自同辈群体的压力。家庭富裕的同学出手大方,交游广泛,而贫困的大学生生活拮据,既要学习,又要为生计奔波,没有经济实力和精力进行更多人际交往,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于是,贫困学生容易在心理上产生防卫反应,出现敌对态度和强迫症状。

另外,贫困生在社会上也由于“寒酸”而备受歧视、奚落和嘲笑。强烈的自尊心使他们对“金钱至上”的社会文化表现出从蔑视到敌视的态度。

性格内向,自卑心理较重,不善于表达,“不合群”。一份首都高校贫困大学生状况调查资料表明,有60%的贫困生因贫困而感到羞愧难当;22.5%的贫困生感到很自卑,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并不可抑制地抗拒师生善意的同情;42.2%的贫困生不愿在因特网或其他媒体上公开求助,不愿意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生活相当封闭;40%

的贫困生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受到打击;近20%的贫困生由于贫困而对社会持极端的观点,影响了心理健康。相对于城市学生而言,农村学生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因为他们承受的变化更多。这些变化来自四个方面:环境不适应,农村和城市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环境,农村学生对很多现代化的东西,譬如手机、电脑甚至饭卡,都不会用;学习不适应,农村教育多是“死读书”,而大学强调素质教育,一些贫困生在学习方法上一时难以转变;文化不适应,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很多习惯,包括卫生习惯、生活习惯等都与城市文化规则格格不入;心理不适应,很多贫困大学生有不平衡心理,对家庭和社会有所抱怨,对其他同学有所排斥。他们表面上显得自强,甚至很自负,但事实上内心脆弱而自卑。

龙晓东、廖湘蓉、邓治文在《湖南社会科学》(2003-4)撰文指出,随着大学生资助政策的改革和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贫困生现象及相应的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显得日益突出。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上的原因使他们比其他大学生面临着更大的心理压力和焦虑,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和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从而对心理健康造成一定影响。首先,贫困大学生心理发展面临着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普遍挑战。青春期(12—20岁之间)的核心问题是获得社会自我同一性从而避免人格发展异常的同一性危机。成年早期(20——24岁之间)的核心问题则是寻求情感归属和建立友谊,从而避免孤独感。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应顺利跨越这两个阶段。但我国当前社会文化环境的重大变迁和震荡所带来的多种价值观的冲突及就业压力等,使得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困扰和所诱发的问题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突出。其次,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社会阶层分化造成的贫困生经济困难,容易使贫困大学生形成心理上的紧张、焦虑和自卑情结。特别是当因此而导致学业上失败时,更容易造成恶性循环,使得问题持续加重。此外,校园文化环境对贫困生心理发展产生情境化影响。如果大学校园中缺乏一种以获取知识和追求真理为荣耀的良好学风的话,贫困大学生很容易产生自卑感,进而导致心理上的自我封闭。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困难。它实际上是社会贫困阶层的生活状况相伴随的“贫困文化”现象遗传到青少年身上的综合性反映。因此,与之相适应的教育也不应该采取单一性的方式。高校首先应充分认识到青年贫困大学生的社会人格和心理发展是具有可塑性的,其次应认识到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决不应仅仅限于心理咨询,而应该形成一个包括校园文化建设、思想道德教育和经济帮助体系在内的综合性的教育环境。

调查发现,贫苦是困扰大学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为何不出生在豪门”,面对高档物质享受的无奈,他们发出如此的感慨。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同样是大学生,八十年代也不乏贫困者,但为什么他们能坦然面对,并引之为向上的动力,而今天的你们却造成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呢?作个横向比较似乎可以得出结论,八十年代的大学生是地地道道的缺衣少吃,而今天的大学生却明显带有相对贫困的性质。客观的讲,相对贫困比绝对贫困容易忍耐,公平的说,相对贫困比绝对贫困构成更为复杂的心理压力。但今昔之间大学生对待贫苦的心理承受力为何如此悬殊呢?我们或许可以从当前的双向选择中得到启迪:前途未卜,苦海无涯。呈现在八十年代大学生面前的是一幅社会各界对大学生的旺盛需求和礼遇对待的美好画面,因此他们对前途充满信心,因而贫困也就能坦然面对了。然而进入九十年代以后,教育改革的风暴无可避免地波及到大学生身上,自费上学,双向选择,这对于贫困大学生无疑是雪上加霜,金钱问题是大学生活的主要矛盾,毕业之后的贫困依然未有穷期,正是这种悲观没落的消极心态,严重降低了大学生的心理忍耐力。(鉴于此,合适的心理定位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近年来,大学生面临的压力普遍加大,心理问题增多,影响了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诸方面的和谐发展。要采取切实措施,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专门机构,确保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引发越来越多的家庭和社会问题。贫困生问题决不仅仅是一个贫困生的问题,更是一个家庭和社会问题。目前,绝大多数贫困生家庭为子女筹措高额学费而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甚至负债累累,使整个家庭的生活更趋艰难,难以为继,家长为此忧心忡忡,不少家长因而难以安心工作和生产。近年来,已有不少家长由于为子女筹措学费无门而卖血,疾病久拖不治而成重症的事例,也有甚至为此出现自杀的惨剧。

致公党北京市对北京市某法院审理的100个大学生犯罪案例的调研结果显示:贫困大学生犯罪率较高,且大学生犯罪者多数是法盲。该结果已经作为政协提案的形式提交,市政协已对此提案进行立案。从在校大学生犯罪统计结果看,家庭贫困的学生占有一定的比例。据了解,贫困使一些大学生失去心理平衡,力图以违法手段摆脱困境。毕业以后还贷及就业压力,使得这些贫困大学生始终轻松不起来,从而导致犯罪与消沉、自暴自弃乃至堕落(有的女大学生因贫困而做三陪或二奶,成为暴发户们的玩物)。

尤其值得引起注意的是,有一部分贫困生因家庭经济的过度拮据、生活的困苦无助以及心理上的焦虑抑郁,而对未来迷茫悲观,感到前途无望,由此进一步引发了他们对社会及当前改革的态度看法、社会适应等一系列问题。一项研究表明:近20%的贫困生因为贫困和贫富悬殊巨大,而对社会持悲观、否定甚至极端的观点。

贫困使贫困学生长远发展严重受损——

宁夏大学对在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令人震撼:73.27%的贫困生对生活状况不满意,64.51%的贫困生体会不到生活的幸福,52.53%的贫困生存在抑郁状态或抑郁倾向。如此的心理暗流在大学校园里四处涌动却无宣泄之处。

严重的是,这些问题进一步带来他们在教育和文化上的贫困,一个人拥有的文化资本越多,他就会更容易更快地积累起新的文化资本,因此,那些早年从家庭中继承了丰厚文化资本的人也更易于增加自己的文化资本,无论在学业成就还是在艺术欣赏方面。富裕的个人、家庭和阶层花费金钱和其他资源以便获得文化资本,富裕与贫困学生的文化

资本的差异因此被越拉越大。同样,城市中的生活习惯也被认为是现代文明生活,因而得到社会的推崇。这就迫使贫困生要接受被认为体现现代文明的城市生活习惯,而这种生活习惯必定要建立在经济的基础上,这使贫困生进入高校后面临的第一个考验,就是能否融入“现代文明”,结果由于经济上的原因,贫困生往往无法养成城市的“生活习惯”,常常产生自卑心理。

因为文化资本的差异,一个从穷山沟里出来的学生,要想改变自己的面貌,融入现代社会,要付出比城市孩子10倍、甚至更多的努力。这使一些贫困生常常感到迷茫和困惑,甚至产生心理疾病。

关注和缩小贫困生与其他学生的文化资本差异,是高校必须直面的问题,然而,这个问题却常常被忽视掉。一些贫困生毕业时,不但无法缩小文化资本的差异,相反却更加扩大了差异。由于贫困,他们在求学期间要寻求自救,家教、兼职、勤工助学等,都挤压了学习时间,学习资源也得不到更新,购买一些新的学习工具如电脑等更是无从谈起。文化知识得不到长足的积累,必然会出现更大的知识差异,这样就使他们把知识转为文化资本、转化成财富更加困难。

因此,社会除了要关注贫困生的学费、生活费之外,更要关心贫困生的大学生活,要创造条件,缩小、消除他们和其他同学之间的文化资本差异,使他们能公平地面对社会的挑战,教育部门应该把教育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尽可能消除早期学生之间的文化资本的差异性。

贫寒子弟通过求学改变命运,是中国平等竞争、人尽其才的一个千年传统。无数寒门子弟,在贫瘠的土地上顽强生长,奋力求学求知,不但改变了自身的命运,也改善着我们这个社会的人口素质,而且很多人构成了中华民族的脊梁!而这些人才的挖掘和拯救,将会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现在与未来。

一旦维持其基本生存的生活压力超过了生命承受力,人间的悲剧往往就不可避免会出现和发生。大学生都是国家未来的栋梁,经济窘迫并不是贫困大学生的错。作为政府和社会来说,应该千方百计创造各种必要条件,努力保障贫困大学生最基本的生存、生活权利,为他们“珍爱生命”多给点关爱和救助支撑。

贫困大学生问题分析

改革开放前,中国高等教育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国家统包了个人的高等教育学费与生活费,因此贫困生问题尽管事实存在但未得以显现。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特别是实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改革以后,高等教育部分费用由个人、家庭负担,于是高校贫困生问题日益突出。具体来看,目前中国高校贫困生问题凸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第一,社会原因是贫困大学生产生的根本原因

1.由于我国社会生产力仍较落后,教育基础薄弱,教育总体水平仍欠发达。2003年,首份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中指出,我国目前仍处于教育欠发达国家行列,其中一重要体现是,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例低于4%。这一状况说明,我国的本科生教育不可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实行免费也不能在短时期内实现。

在欧洲,尽管很多大学的免费教育原则现在受到很大冲击,但在相对富裕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国家,如瑞典、芬兰和丹麦,免费教育还没有受到影响。在瑞典,社会民主党政府依靠高税收政策带来的巨额财政收入继续维持着免费教育等社会福利。

在伊拉克,由于10年制裁,政府没钱、学校没钱、老师没钱,30多年的免费教育体制于2000年9月被取消。而在10年前,每学期区区几个、几十个美元的教育费用对于伊拉克普通居民来说根本算不上什么。

在中国,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和城市,也有了免费义务教育的试点。《北京晚报》报道,北京市170万中小学生将成为北京历史上第一次免费义务教育的受益者,开学报到一分钱的学杂费都不用带,全部由市财政“买单”。

由此可见,经济的发展水平从根本上制约着教育的发展水平。经济越发达,社会和政府承担的教育费用就越大。在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即便也存在一些贫困家庭,却由于家庭不承担或只承担较少的教育费用,很少有“贫困生”出现。

2.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尽管教育投入总量很大,人均教育支出却很低。近几年来,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我国教育经费投入总量有了较大的增加。2002年,全国教育投入总量达5480亿元。这一数额,比2001年的4638亿元增加842亿元,增长18.2%;比1997年的2532亿元增加2948亿元,增长116.4%。1997年至2002年,教育投入平均每年增幅达16.7%。

我国公共教育支出仅占世界总支出的1.04%,却负担着全球正规教育在校学生的17.9%,人均教育公共支出仅为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1/4。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调查,在世界153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均教育支出排序中,我国名列第145位。

通过以上两组数据的对比,我们不难看出:尽管我国的教育投入保持了较快增长,为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条件保障,但由于我国有13亿人口这一最大国情,在较长时间内还难以改变人均教育支出很低的现状。每个月几十块钱的生活补助,对高昂学费难以支付的贫困生而言无疑是杯水车薪。

3.由于我国教育体制仍不健全,教育领域内仍存在的教育乱收费等问题加剧了贫困生的负担。2003年,教育部、国务院纠风办等七部委联合进行了教育乱收费专项治理工作。全国累计取消教育违规收费项目2824项,降低收费标准1316项,涉及金额18.87亿元;制止强行征订教辅资料和降低教材价格,减轻学生负担6.12亿元;各地共查处教育乱收费问题8539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606人……

值得注意的是,教育乱收费的受害者并不仅仅是普通学生,也包括贫困生在内。在向学校交纳某些费用时,有时学生也认为不合理,却大多无可奈何,心想“反正钱也不算多,别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然而,对于一般的孩子并不算多的十几、几十元钱对于贫困生而言仍是不小的数目。班干部不想收他们的钱,可是没有办法;有时班主任也不想收他们的钱,可是也没有这个权利。用班费替交或班主任帮着交了,一次两次尚可,久而久之也不是办法。所以这部分费用大多还是由贫困生自己来负担的。请问那些曾被给予党政纪处分的领导干部们,你们怎么忍心把罪恶的手伸向了贫困孩子的口袋?那些还想再搜刮学生钱财的干部们,你们就不能在那么多贫困学子面前良心发现一回么?

此外,高校间奖、贷、助等政策的落实也存在着较大差异,体制亟待调整和完善。一些名牌大学如北大,申请到国家助学贷款是很容易的事,而在一般高校却困难得多。我们不得不承认各高校之间存在的各种差距,但“六位一体”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必须尽快完善,以早日实现全国各地大学生在国家各种资助政策和资金面前的人人平等。

4.家庭贫困是产生贫困大学生的直接原因。地区经济发展失衡社会贫富分化加剧,有统计表明,目前高校大半的贫困生来自“老、少、边、山、穷”地区。同时,近几年,城市贫困家庭尤其是下岗职工家庭数量日趋加大。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尽管国家已尽最大力度采取了多种措施,2002年末,仅国有企业下岗未实现再就业职工人数就为410万人;“现在整个就业形势还比较严峻,下岗职工的再就业率比前两年有所降低,大体上在30%到40%之间”。自1980年代以来日渐扩大的社会贫富差距也无可避免地体现在校园里。我国社会中,传统农村家庭和普通城镇家庭占绝大多数,这些家庭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脱贫致富,贫困大学生问题也就不可能在短期内彻底得到解决。

共青团北京市委、北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最近对北京8所大学来自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显示:高校贫困生占在校学生总数的15%以上;在被调查的贫困学生中,有70%以上来自农村,其中又有57.6%的学生来自“经济落后地区”。调查表明,造成家庭收入低下的原因中,因属“边远地区”的占71.7%、“经济落后地区”的占37.7%,因“家庭人口多”的占15.2%,因“自然灾害”的占14.7%,因“家庭成员下岗”的占8.9%……

以上数字表明:多数贫困生来自边远和经济不发达地区;来自城镇下岗职工家庭的贫困生也占有一定比例。仔细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这些贫困家庭往往具有一些共同特点,主要体现在:

(一)边远或经济落后地区家庭,家庭收入方式单一,家庭成员思想落后。这些家庭多是农村家庭,家庭经济以农牧业为主。众所周知,农民,一是靠地吃饭,如果地少粮食除部分用作口粮外,就根本卖不上几个钱;二是靠天吃饭,若遇上自然灾害,更是颗粒无收,连口粮也没了保障。这样的传统农村家庭,如果没有其他的经济来源或这部分来源十分有限,贫困的程度是可想而知的。若家里再供养一两个大学生,生活就更苦不堪言了!

贫困家庭要摆脱贫困,一方面受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一方面转变人们保守、落后的思想观念也很重要。一些落后地区,封建思想、落后的传统思想还在很大程度上束缚着人们。如,一些农村地区,仍有不少家庭有“重男轻女”思想,这极可能使一个本不富裕的家庭又多要了几个孩子。结果却是,让每个孩子都接受到义务教育都保障不了,更不用谈供孩子上大学了。常常看到的是,为了让自己的兄妹能上大学,姐弟们辍学在家务农或外出打工,即便如此,却大多只能保障上学所须的生活费。

(二)城镇下岗职工家庭,家庭成员自身技能较差,又缺乏资金和技术援助,一旦下岗再就业就很困难。观念的转变、素质的培养,得到政策、资金和技术援助都不是一朝而就和轻易就能实现的事。然而,为了孩子能念书、能上大学,父母们不惜任何代价。哪怕去捡垃圾、拾破烂儿……,去卖雪糕、卖报纸……,去当保姆、做苦工……“可怜天下父母心”,尽管他们整日劳顿乃至积劳成疾,但当面对子女几千元乃至上万元的学费和生活费时,交织在一起的就只有悲伤、无奈和叹息,还有那份望子早日成龙的深切渴望!

第二,教育产业化是贫困大学生问题产生的直接根源

教育体制改革,高校教育产业化,学费越收越多,生活费越来越高,公寓费也日益见长。1996年以来,我国各类高校普遍“并轨”,尽管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收费标准有所不同,但学生人均年缴费用大都在3000~8000元,一些重点院校热门专业则高达万元,再加上住宿费、生活费等,培养一个大学生年平均费用为1万元甚至更多。一般家庭尚难支付,贫困家庭则更难承担,从而导致高校贫困生人数不断加大。随着高校在校生数量快速增加,贫困生的绝对人数也不断上升,全国大学生中贫困生的比例达到了近30%,特困生比例为10%~15%,而在一些边远地区和山区,贫困生和特困生的比例更高,占到一半的比例。近几年,政府、教育部门、高校和全社会都在关注和帮助贫困生,但关注和帮助主要集中在经济层面。贫困生问题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

教育学者杨东平认为,“贫困大学生群体”这一概念出现的标志性时间是1998年。当年中国高校招生收费全面并轨,免费上大学成为历史。次年5月,国家教育部宣布扩大高校招生规模。这直接带来了高校贫困生的大规模增加。

按照我国现行的贫困标准为:人均年收入637-882元人民币,但即使在农村,其燃料费、粮食、蔬菜、医药费、水电费、副食费、车船费……算一下是多少?有几个农民还能养得起大学生?

有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人的教育支出在家庭所有支出中,高居第一位,其比率几乎是世界之首。不少农民和城镇普通职工家庭“因教致贫”,为供养一个大学生,他们四处借债,倾家荡产。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大学生每月生活费低于150元的比例从16%激增到41%,在北京,每月150元的生活费将意味着什么呢?

李富秉先生在《评中国大学的高收费政策》一文指出: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出台了许多改革措施和政策,其中最值得认真检讨的就是高等院校的高额收费政策。它事实上是假“改革”为名,把政府本应承担的相当大部分的

高等教育投入转嫁给民众,构成了学生及其家庭的严重负担,把教育变成了从民众口袋里掏钱的“商业”;这样的所谓“改革”徒然加重社会负担,却丝毫未改变高等院校资金的使用效率;政府让大学生的家庭代替它支付了高等教育投资,却并未降低各级官员奢糜消费的开支,实际上是间接地让学生家庭部分地填补了政府官员们腐败浪费的资金来源。有专家研究显示,在人均GDP低的国家,学费所占的比例不应该太高。印度与中国同为发展中国家,以印度著名的尼赫鲁大学为例,该校学生每学期只要交108卢比的学费和260卢比的住宿费(两项合计相当于人民币70元左右)。中国的大学基本上都是公立的,但政府制定高校收费政策时却把眼光瞄准了美国和日本的私立大学的收费标准。通过“教育产业化”来“扩大内需”,高昂的学费必将把绝大多数工农子女淘汰出局,这样的政策严重违反了社会公正的原则。“高校高收费”政策作为一项“改革”措施,这些年受到广泛而激烈的批评,并不多见。

青海省政协委员王绚提交提案,并代表民盟青海省委作大会发言。提案根据高校收费连年不断攀升和就业形势严峻的现状,指出西部贫困地区孩子上大学难、就业更难,呼吁高校收费不能再高了!提案说,2000年各地高校收费猛涨,普遍提高了15%左右,有的地区提高了20%。西部各省区地方院校的收费标准也上涨不少。而随着物价指数的提高,大学生在校的各种消费也有增无减。

以青海师范大学为例,由于扩招,导致贫困生绝对数不断增加。2004年青海师范大学在校生总人数6841名,贫困生人数4167名,占60%,贫困生中的特困生人数2908名。每个学生每年支出费用最低在7000元以上,包括学费3000元,最低生活费3000元,公寓费800元,书费400元。

王绚委员指出,1992年国家公布的592个贫困县中,西部为307个,占贫困县总数的82.3%。2002年西部12个省区农村人口近2.8亿,人均年收入1771元。其中,属于国家级贫困县的人均收入仍在800元以下。青海师大一个学生每年最低支出7000元,相当于贫困地区9个农民一年的纯收入;一个本科生4年最少花费2.8万元,相当于贫困县一个农民35年的纯收入。一个4口之家的西部农村贫困户家庭,即便有3个身强体壮的劳动力,一年的纯收入也供不起一个大学生。到外地就读的大学生每年最少花费1万元~1.5万元,其家庭经济状况更是苦不堪言。

提案指出,尽管国家与学校都采取措施给贫困生以补助,实施助学贷款,但并没有解除大多数贫困家庭承担的经济压力。有的家庭为供养一个大学生,不惜变卖牛、羊、房屋等生活生产资料,四处举债。对有的家庭来说,供养一个孩子上大学意味着家庭长期处于贫困状态。

由此可见,“高校高收费”政策严重脱离了中国国情,超出了普通家庭的承受能力,是错误的,应该立即纠正!

第三,助学体系尚不完善,难从根本解决问题

自1987年以来,党和政府一直致力于建立一种比较完善的资助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目前已初步建立起一种以“奖、贷、助、补、减、免”为主要内容等多种方式助学体系。各高校、社会各界也以多种方式资助贫困生。应该充分肯定,我国高校贫困生助学工作尽了相当大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相对于日益扩大的贫困生需求,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助学工作及其体系仍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尚未建立起足够强有力的、稳定有效的工作机制,因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贷学金制度不健全,学生贷款难。面对逐年迅速增长的贫困生总数和奖、助学金等的局限,贷学金本应成为解决贫困学生完成学业的基本途径。但遗憾的是,现在对贫困生的贷款比例、数额和次数等都有诸多限制。2002年规定,贫困生的贷款比例不得超过在校学生数的20%,每年可贷款不超过6000元;且贷款手续繁杂,时间、条件等障碍重重,使本已很少能申请的贫困生中往往只有12%-30%的人能够申请成功。而且,在校生只能一次性贷款,如4年学业期间中途突遭家庭、疾病等变故,则不能再次贷款;对于本科毕业继续攻读研究生的贫困生,如本科贷款不先偿还,则研究生期间不能再贷,使其学业难以为继。

高校扩招后,为帮助贫困学生就学,国家出台了助学贷款政策。但是,实施这项政策的商业银行又面临着降低不良贷款的强大压力,当它们发现助学贷款的还贷记录不佳后,就在部分高校暂停了这项业务。带有很强政策性却又定性为商业贷款的国家助学贷款正处于两难境地。

助学贷款处于两难境地。贫困大学生上学的“救急钱”——国家助学贷款在今年走入申贷两难的困境,部分高校的助学贷款已经暂停。

教育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等部门今年1月19日联合发布的一个通知也间接证实了这一情况,通知明确提到“国家助学贷款业务不能擅自停办。对辖区内已经被停办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的高校,中国人民银行各分行要组织有关部门,加强沟通协调,采取积极妥善措施尽快恢复”。

记者从北京部分高校的学生贷款管理部门了解到,今年除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三所知名高校,大部分学校的助学贷款都处在暂停阶段。高校的贫困生都面临着下学期开学的困难,因为银行都基本上停止向高校学生贷款。尽管老生逃避还贷是直接的原因,但深层的原因恐怕更多。现在银行强行停贷,尽管有其道理,但仍然有欺骗众人之嫌疑。众所周知,中国各银行的呆帐坏帐主要不是学生贷款还贷率低所造成的,而主要在于政府一些官员乱上马形象工程,奸商乘机搞虚浮的房地产泡沫所造成的。试想,学生每年的欠款不足100亿,而一个项目所造成的不良信贷可能高达千亿。

每当要拯救经济危机的时候,有权有钱的人首先想到的是将代价最大限度地转稼到穷人身上。高校教育产业化,增加了求知学习的成本,增加了本不富裕的中国公民的负担——特别是农民学生的负担,可是否加大了高校的教学质量,是否提高了教学水平,是否增加了国家教育的整体水平?还是花费在政绩上、贪污上、公饱私囊上呢?现实是残

酷的,无论你是否相信,但眼见为实,高校的高楼越来越多,先生们的薪水越来越高,管理者的腰包越来越鼓,学生的脑子越来越空。

各级各类奖、助学金只能满足极少数贫困生的需求。虽然目前国家和学校设有各种奖、助学金,但由于“奖优”和“助贫”界限不清,未能切实起到奖优、助贫促学的作用,且补助金额只能应急,操作上也不够规范。各种奖学金主要针对学习优秀生,而贫困生却常因经济、身心多重负担而影响学业较大,较难获得奖学金。据统计,贫困生占获奖者比例不超过10%。如贫困生能获得当年奖学金,奖金数额也仅为150-1000元;各高校尽管尽最大努力拿出5%-10%的学费作为勤工助学基金,仅能为约20%的学生提供助学机会,且每人每月仅50-100元。新实施的国家奖学金制度,虽额度较其他奖学金大得多,获一等奖学金者6000元/年,二等奖学金者4000元/年,另外所在学校减免其当年的全部学费,但因其级别高、竞争大,对贫困生来说难度则更大。据统计,特困生占获奖者比例不超过5%。

获得减免学杂费和专门困难补助的贫困生比例更小,多数学校仅限于5%的特困生。这不仅难以满足日益扩大的贫困生需要,而且由于所减免的学费要由学校承担,给学校办学也造成了沉重的经济压力。

高校中勤工助学岗位少、稳定性差、基金短缺等问题突出。各学校往往只能提供极有限的固定或临时岗位以满足极少部分学生的需要。大多数贫困生为维持在校期间的最基本生活,不得不整天四处奔波,忙于各种打工,所从事的又往往是重复性强、耗时间的简单体力活,这不仅加重了贫困生的生活压力,而且占用了大量的学习和休息时间,造成沉重的身心和学业负担,严重影响他们正常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

第四,贫困大学生的产生,学生自身的因素也不可忽视

1.一些贫困生自立程度较低,技能较差,使靠自力解决部分学费和生活费难以实现。由于校园环境的局限性和高校“打工”岗位不足,勤工助学渠道一直不很畅通,严重制约了其作用的发挥;走出校园,发掘社会资源也不理想。尽管有些贫困生高考成绩并不低,但自立程度、各方面实践能力却较差。

我们羡慕发达国家中很多孩子很早就学会了自立,我国社会也不乏一些边上学边做兼职、读书阶段就赚了一大笔钱的学生。但必须承认的是,在我们周围,更多的是能力一般或较差的学生。也许考试时他们各门功课成绩也都不错,但当面临一份只须具备简单专业素质就能胜任的工作时,却只有望之兴叹。

2.某些贫困生学习成绩不佳,影响了其克服贫困的机会。贫困生大多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又未必都如此。我身边就不乏一些家庭确实贫困,学习成绩也确实较差的同学。得不到奖学金倒也无妨,事实是还要常常去交补考费、重修费。“人穷志不穷”,可怜有些孩子似乎连志气也没有了,有时真的让人不解。

3.少数贫困生不尽合理的生活方式加剧了其贫困的程度。贫困生大多生活俭朴、舍不得花半分钱,也未必都如此。从农村进入城市,在都市的霓红闪烁、喧嚣绚丽中,在各种各样的诱惑下,一些原本淳朴的孩子也易迷失方向。向往城市丰富的物质生活是正常心理,而没有钱,却依然要去攀比、去享受,却是可怕的事情。有个别学生,家庭条件本就不好,自己偏又迷恋上网络游戏,甚至沉于其中而不能自拔。偶尔玩一两次尚可,没有抑制地去玩,久而久之,这无疑又是笔不小的消费。

解决贫困大学生问题刻不容缓

目前我国在校的贫困大学生是320万,其中连基本生活都无法保障的特困大学生是100多万,数字惊人。现在贫困大学生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个家庭的问题,也不仅仅是教育问题,而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当前,我国贫困生状况不仅严重影响着贫困生个人及其家庭的正常生活和发展,制约着我国教育的整体质量,更关系着我国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进而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健康发展。

1.必须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科教兴国和实现国家未来发展目标的高度,充分认识解决贫困大学生问题的重要意义

当前中国提出建立和谐社会,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如何促进大学生群体与整个社会的融合和谐。这就要求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采取措施,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困难,为他们的全面和谐发展创造条件。

中央团校专家石国亮博士指出,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国家经济社会生活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就要求继续做好以改革促进发展的同时,必须化解社会矛盾,确保社会的稳定和谐。

学生面临压力大。当代大学生作为思维最为敏锐并且最少保守的青年群体,他们在这个深刻变化的形势中,承受的学业、心理、就业等方面的压力比过去都增加了,极易出现发展不和谐的情况。另外,贫困大学生的思想和实际问题明显增多,这背后也暴露了整个社会的城乡差距、贫富差距、阶层分化等问题,矛盾日益突出。和谐社会应该是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都能够得到妥善协调的社会。同时,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因此必须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在未来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工作是多方面的,其中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至关重要。对此,教育是关键。而资助贫困大学生,通过全面、高层次提升其素质,使其获得知识、增强能力,不仅有利其长远发展,而且有利于帮助贫困地区老百姓从根本上脱贫致富。这是一种根本性的“造血”式的社会扶贫工程,许多受助的贫困大学生和“希望工程”多年实施的结果均表明,通过扶助一个贫困生的就学与成才,常常带动了一个贫困家庭、家族,甚至带动所在乡、村、地区的发展,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是巨大的。由此可见,对高校贫困生问题的高度重视和切实解决,决不仅是一个贫困生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而且直接关系着贫困地区的脱

贫致富与社会发展。

贫困大学生是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特殊群体,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由于三农问题的困扰和城市下岗问题的突出,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日益增多。如何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

贫困大学生的产生,是社会的贫困、家庭的贫困和学生自身素质的“贫困”共同作用的结果。因而,要解决贫困大学生问题,也必须要社会、家庭和学生去共同努力。

首先,政府要继续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经济是教育的基础,是其他一切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没有发达的经济做保障,教育的发展就会受到根本上的限制,贫困大学生问题也就难从根本上得到解决。2004年4月20日下午,国务委员陈至立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所做报告中表示,将尽快使全国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达到4%,2010年力争达到5%。党和政府发展经济,振兴教育的坚定决心使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的教育事业将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而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新阶段,而贫困大学生也必将随这一历史趋势的发展而不断减少。

与此同时,教育体制改革也须不断深入,步伐须不断加快。没有钱,办不好教育;有了钱,不等于就办好了教育。原因是还存在体制上的问题。解决贫困大学生问题,一方面,要求各高校要切实贯彻执行政府和教育部门制定的各项贫困生救助政策,努力健全和完善“六位一体(奖、贷、助、减、补、保)”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另一方面,也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继续抓好教育经费的监控和管理工作,坚决打击教育乱收费现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也必将对解决贫困大学生问题起着积极而重要的促进作用。

我们常说,再富不能富了孩子,再穷不能穷了教育。但实际上,我们有多少孩子和他们的父母咬紧牙关的为了学习在拼搏,在流汗流泪,在期盼着义务教育,在期盼着考上大学的学生能够成人、成材。

“安得金钱千万元,大庇天下学子俱欢颜?”

2。切实落实对家庭贫困学生的资助和扶持政策

要完善国家助学奖学金管理办法,确保占学生总数5%的特别困难的贫困家庭学生得到每人每月150元的助学奖学金。要确保高校学费收入10%用于资助贫困家庭学生的政策措施。完善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政策,使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更加完善。要大力推进高校按新机制和新政策全面落实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千方百计确保占学生总数20%的贫困家庭学生(约240万人)能够得到国家助学贷款,认真研究解决在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的措施,一是进一步加大工作的督办力度,对尚未按新机制、新政策落实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省(区),现场检查、督办,一个省一个省地研究、解决问题;二是对一些确有困难的省(区),协调财政部在贴息资金和风险补偿资金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三是明确要求高校与银行开展全面的银校合作,进一步调动银行开展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的积极性;四是建立毕业生到基层、到艰苦地区工作的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机制。积极推动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当前,建立健全贫困生扶助制度,建构有效的政府、社会、学校等多位一体的贫困生扶助机制,加大资助力度,特别是完善并落实助学贷款制度,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政府统筹、政策导向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政府应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完善国家资助贫困学生的政策和制度”的要求,进一步充分认识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意义,着力完善贫困生助学政策、制度。各级政府包括教育、财政等部门,要高度重视这个问题,积极制定、落实解决贫困生问题的配套政策,从制度上保证贫困生入学与完成学业。

尽快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自1999年开始,中国开始推行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到2004年6月底,已实际发放贷款为52亿元,享受贷款的学生大概有80多万人。各级政府在资助困难学生方面已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有些地方和单位工作不落实,相当一部分学生得不到助学贷款。勤工俭学、助学贷款包括奖学金、助学金,还有不固定的一些捐助和赞助,对于困难大学生的确如甘霖、雨露,但对大多数特困生无疑杯水车薪。据介绍,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困难学生因欠学校的费用毕业了还有可能拿不到毕业证。尽管目前高校救助贫困生的方式有很多,但由于需要救助的更多,所以,真正能得到救助的毕竟还是少数;何况助学贷款手续复杂,申请成功也并不容易。

助学贷款制度是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的根本途径和主要方式。而建立和完善助学贷款制度首先是一种政府行为,应该由政府出面牵头,统筹安排,以规则、条令的形式确定下来,并在切实保障银行的积极性与工作有效性的前提下组织银行具体实施。要依照教育和经济规律,根据大学生需要设立不同种类的贷学金,扩大贫困生贷款的比例和额度;改革借贷方式,充分考虑学生中途突遭变故及继续深造的可能性,允许多次借贷;延长还款年限,允许贫困生在本科毕业后10年内以按揭方式还款。同时,积极促进大学生个人信用系统的建立,建议由教育部门组织专门的咨讯公司参与建构学生个人信用信息系统,这对我国个人信用体系的建立也将是一个极有意义的尝试。

高校应积极建立扶助贫困生的有效机制。要端正办学思想,调整支出结构,增加面向学生特别是为贫困家庭学生提供服务的开支;要严格控制办学成本,规范收费行为,坚决治理各种乱收费现象,最大限度地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目前高校的资助经费多用在“奖、贷、助、补、减、免”上,但所涉及贫困生的面仍较小,补助金额低。为更好地解决贫困生问题,高校首先要依据相应的政策法规,明确界定奖学金和助学金的范围,突出奖学金“奖优”和助学金“助贫”的功能,并进一步完善贫困生学杂费的“减、免、缓”制度。

高校成立专门的学生贷款部门,统一负责组织本校学生的贷款工作。

建立健全已有的助学体系,设立贫困生专项奖励和扶助基金;同时,要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增设专

门的贫困生基金。

创设贫困生“以工助学”工程,积极、稳妥地组织和引导贫困生开展勤工助学活动。

贫困生家庭、贫困生自身须不断转变思想、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承担起自身的那份责任。一方面我们应该认识到,贫困是暂时的,人穷绝不能志穷,只要我们不向困难低头,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一方面我们也要做到,不断去提高个人的思想、文化和其他各方面素质,努力发展个人学习、工作和其他各方面能力。“是金子总要发光”,当自己真的发光之时,贫困也就不再是问题。

全社会广泛参与,共同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贫困生问题是一个社会性问题,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关注和参与。在政府和学校积极发挥主渠道作用的同时,要主动与社会各界建立广泛的联系,争取社会多方热情支持,动员社会团体或个人积极捐资助学,建立通畅的社会捐资渠道,以设立各种扶贫助学基金;倡议企业、社会团体等积极主动地与学校建立贫困生的“对口支援”关系,这不仅可以保障部分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也为企业培养人才,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贫困生的就业问题,推动贫困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当然,在经济上给予贫困生资助的同时,社会和学校必须加强对贫困生的思想和心理健康教育,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在心理上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心态与价值体系,积极引导贫困生自强不息、奋发努力,以切实保障贫困生身心的积极健康发展。

昆明代表团代俊峰等12名代表针对目前贫困大学生生活困难问题提出议案,建议政府给予在校贫困大学生以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议案称,目前许多贫困大学生生活困难问题较为突出,许多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困难而影响正常学习。当前,对贫困大学生的学业资助主要来自学校的助学金、奖学金和银行的助学贷款,以及一些社会捐资助学活动的经费支持,但学校的助学经费有限,解决面窄,而银行助学贷款和社会助学捐款具有商业和慈善性质,存在较多的条件限制以及还款纠纷等经济利益问题,贫困大学生受惠面十分有限。代表们建议,贫困大学生的户口迁入省城,从入学的第一天起就是合法的城镇居民,应该享受到城镇贫困居民所享有的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青海省西宁市政协的一些委员提出,对于贫困大学生的救助,在政府加大投入的同时,应逐步将无偿救助转为有偿救助,受助学生参加工作后再分批偿还救助金,以实现救助基金的滚动发展。

为了不让一个贫困生因经济困难而失学,为了帮助这些贫困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方方面面都伸出了援助之手,耳闻目染的感人事迹可谓不少。然而,相对于众多需要救助的贫困大学生,社会无偿捐赠可谓杯水车薪,根本解决不了所有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困难。又由于捐资助学是一种自觉自愿行为,随机性很大,使得救助资金得不到有效保障,也使得受助严重不均衡:有些贫困生得到了高额或多次资助,而有些贫困生却得不到任何资助。

将无偿捐赠转为有偿救助,不仅可以吸引更多的救助资金,而且可以实现救助资金的滚动发展,循环利用,让更多贫困大学生得到资助。同时,对救助资金进行归口管理,有利于救助资金的协调分配和跟踪催还。

这些提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希望政府及有关部门采纳并尽快予以实施。

中国扶贫基金会于2002年启动了“新长城--特困大学生自强项目”,首批帮助近千名特困大学生步入了大学。今年,中国扶贫基金会决定扩大资助范围,从全国范围内遴选了10001名品学兼优的特困毕业生。

福特基金会于2001年成立了国际奖学金项目,并在2002年正式启动了“提高高校贫困生能力”项目。过去的做法多为个体关怀,而福特基金会这一项目则是整体关注,重点在于帮助学校提高应对贫困生问题的整体能力。传统做法中的帮扶主要从经济上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问题,而这个项目则从学习到就业,从心理到生活等多方面系统地对贫困生进行帮助,还包括培养贫困生人际交往、为家乡服务等方面的能力。

福特基金会在学校立项开办了普通话培训班,请一些专业的老师和本校播音班的学生担任辅导老师,对贫困生进行一对一的训练。现在,贫困生的普通话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约有70%的同学通过了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有50%的同学达到了国家二级乙等的标准。普通话说好了,贫困生敢张口说话表达了,自信心也随之增强。

以前贫困生因为经济和心理的压力,几乎没有做学生干部的机会,也没有组织社团活动的经历,这方面的能力没有机会培养和锻炼,给今后的就业造成了很大的压力。现在有了自己的社团,所有的活动从策划到实施都要独自完成。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组织、协调、交际、表达等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锻炼,现在,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和今后的事业充满了信心。“真正改变一个人的不是钱,而是他自己。”“提高高校贫困生能力”项目所坚持的原则和倡导的理念正在得到贫困生们的认同和接受。

我们有理由相信,有党和政府的重视与关心,社会各界的爱心与援助,贫困大学生一定能从困境中崛起,成为国家的栋梁,与祖国一起进步、成长!

(张殊,2005-04-01首发于《世纪中国》网,https://www.doczj.com/doc/c910345543.html,/newcc/browwenzhang.php?articleid=3322)

拆迁十年悲喜剧

——政府与百姓相争谁得利

不得不正视的问题

2003年8月29日得知南京拆迁户自焚的消息,北京的徐永海在千里外感到一阵后怕——那曾是自己刹那间有过的念头。

徐永海没有实施这个愚蠢的做法,但他的家最终被强拆。至今他和妻子暂居朋友家。

建设部副部长刘志峰在去年9月召开的全国城市房屋拆迁工作座谈会上透露,建设部去年1—8月份受理来信共4820件次,其中,涉及拆迁问题的占28%。上访1730批次,其中反映拆迁问题的占70%;在集体上访的123批次中,拆迁问题占83.7%。另据建设部统计,去年1—7月份,全国因房屋拆除引发三级以上事故共5起,造成26人死亡,16人受伤。《瞭望》杂志提供了这样的数字:从1992年起,有关北京城建问题的群众上访事件骤然增加。以1995年为例,1—7月有163批,3151人次,占那一时期上访批数和人数的46.5%和43.2%。

最著名的拆迁官司发生在2000年2月,10357名被拆迁户联名向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这个被称为万人诉讼的著名事件,在北京的拆迁户中几乎家喻户晓。

拆迁以及引发的公平和稳定的问题,已经成了不得不正视的问题。

从民心工程到商业拆迁

中国城市的拆迁在建国后就已开始。真正大规模的城市扩张和旧城改造始于1990年代。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开始表现出强烈的城市化渴求。

以北京为例。北京的危房改造是在1980年代提出的,实际上1950年代就开始进行了:政府出资、定标准、安置住户,一切由政府包办。

1990年之后,北京先后进行了两次大的危旧房改造。目的是为居民解困。这两次改造使居民的居住条件普遍得到改善。当时,居民回迁率比较高,部分被拆迁居民也被安置于离旧城较近的地段。拆迁是多数危旧房居民盼望的事情,有人认为此时的政府拆迁是最大的民心工程。

此时拆迁矛盾集中在拆迁家庭内部的纠纷上。

由于资金的缺乏,后来的危改开始由政府与开发商结合来搞。早在1990年代初,北京市政府就提出了危旧改造的基本思路“以区为主,四个结合”:改造以区政府为主进行;危改要与新区开发相结合;与住房制度改革相结合;与房地产经营相结合;与古都风貌保护相结合。后来又加上了“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

在商业拆迁的开始阶段,拆迁的外部矛盾便开始出现。北京市律师协会房地产与建筑工程专业委员会律师秦兵总结发现,十年时间,拆迁纠纷从最初的拆迁户家庭成员内部分配问题逐渐演变为拆迁户和开发商、拆迁户和地方政府的矛盾。

成本转嫁

开发商在“危改”中逐渐发觉:危旧房改造大有利益可图。北京一位曾做过房地产的人士说,“年景好的时候”,利润最高可以达到150%。

房产商第一要做的是:用“灰色手段”赎买土地。《房地产导刊》披露,曾有开发商绕过国家规定,拿到土地的渠道多达10个,其中就包括各区“危改”土地。

一家房产公司的知情人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披露:“土地的价格层层加高,占到了项目开发成本的40%-45%,这样开发商只有提高房子的附加值,提高房价才能保住利润。”

在付出“灰色”的高额成本后,开放商只能“从羊身上拔羊毛”了——其一,想方设法提高容积率,办法无非几种:加高建筑,加大密度,增加拆迁率。其二,想方设法降低拆迁成本。

“危改”项目的资金一般靠销售收入来平衡。销售收入中,单位面积收益最高的是公共建设,其次是商品房,最低的为回迁房。利润最低的回迁用房因此被压缩。其结果就是:越来越多的居民因此被迁往郊区,离城区越来越远。政策对外迁有优惠,对回迁的条件开始变得苛刻。

与新建房价的攀升相对,拆迁的补偿标准(货币补偿和房屋产权调换)却逐渐失去吸引力。

以某大城市的拆迁补偿政策为例,可看到补偿标准的节节下滑:

1998年实行的补偿款为:拆迁补偿价格×(原建筑面积+25平方米),即为拆迁户多算25平方米的建筑面积。

2000年政策变更,拆迁面积只能按原建筑面积的1.7倍(通常平房建筑面积少于25平方米,事实中补偿减少)计算了。

2001年11月再度变更,补偿款按原有建筑面积计算。

政策的更迭让城市居民开始觉得拆迁并不划算,但是情势发展,并不是以他们是否愿意为转移的。

谈判机制的缺失

2002年,5位著名专家联名发表了给某市政府的建议书,引起了该政府的高度重视。

建议书指出:被拆迁的居民不断增多,迁居的地段已离市区越来越远。这对于这些居民上班、上学、就医等经常性的生活要求和经济负担都造成了不少困难,对于其中不少的低收入者更是一种难于承受的困难。这样,一项为民解困的德政就逐渐地演变为以营利为目的,着眼于土地投机,吃土地差价,与民争利的“扰民工程”了。

理性地看待,拆迁户和开放商、拆迁户和政府的冲突来自权利不对等造成的利益争议。专家们比较集中的意见是:

一、被拆迁人的权利被漠视。政府在未经过原来住地居民的同意就将土地的使用权转让给开发商,这个过程本身

就违反了《土地管理法》。

二、无对等的谈判机制。为什么要拆?什么时候拆?补多少钱?安置到什么地方?被拆迁人与开发商、地方政府没有一个环节能够平等地对话。实际的情况是主要由开发商说了算,作为个体的被拆迁户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三、补偿标准偏低。补偿款让大多数中低阶层的居民无法在原地买到同等面积和保持同等生活质量的房屋。如果要留在原地,必须自己支付相当金额购置新房。对于收入微薄者而言,只能迁往更远地段。

四、司法救济实际操作中很难做到。现行的拆迁条例被不少法学专家认为是有很大缺陷——首先,它使得强制拆除合法化,其次,它规定在法院未作出裁决之前,可以依法先行剥夺被拆迁人的房屋使用权和所有权。也许屋主胜诉,但房屋被拆是几乎铁定的结局。

博弈中的社会公平

在整个拆迁的博弈中,无论与政府,与开发商,与拆迁公司,被拆迁人都是绝对的弱势。他们无处博弈。接受是他们的惟一选择。

一家媒体报道:旧城正被房地产开发商一块块铲平,政府正在为开发商建造的高层公寓、办公楼和购物中心修建道路,而旧城内的“老居民”将由此失去原有的生存环境。

城市内部的空间隔离正在形成。高收入者正在进入城市的中心并最终占据,他们比别人更加方便地享受到城市生活的便利和优越。而曾经世代居住在城市中心,但经济和社会地位处于弱势的人们被迫迁出。

城市空间的贫富分离被认为是城市发育的必然阶段,但此中的社会公平和合法程序无疑是整个转换中最值得警惕的关键。

出路

专家认为,解决拆迁矛盾的一个基本思路是要理清公权和私权的分界和建立一个让各方都认可的基本规则。为了维护相对稳定和公平的社会环境,社会公权对私权的优越性必须被重新认识。

建立一部新法,或者修改现行的拆迁条例,被认为是解决拆迁问题现实中必要和迫切的事情。

律师界人士认为,应制定《征收补偿法》。这一法律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等价、有效、及时。补偿金要足够合理而且包括精神赔偿;安置地或补偿费所能购置的住房不能降低原有的生活水平;拆迁的计划要提前告知。

经济学者茅于轼则开出了一个现实的经济处方。他认为提高现行的拆迁补偿标准是必须的。他建议补偿标准应该是在市场价格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个增量,他个人认为,10%比较合适。

而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谢立中从另一个角度考虑,寄完全的期望于开发商的“自觉让利”过于天真,他认为拆迁户应该有自己的谈判平台,社区居民真正通过选举产生的基层团体,该为维护权益发挥更多的作用,单个的居民,毕竟力量单薄。

值得警惕的是,一位关注发展中国家的秘鲁学者说,穷国之穷,就在于私权不明确以及腐败。建立公正的谈判平台,建立更透明公开的决策监督制度,也许是解决拆迁问题的不二途径。

(南方周末驻京记者赵凌 2003-09-04)

人民网新闻点击:拆迁户自焚的背后

推土机下的悲剧南京拆迁户自焚事件真相调查

有人说,是黑恶势力的介入,导致了被拆迁居民和拆迁办之间的矛盾激化,进而导致“自焚”惨剧的发生。然而,透过地方相关责任部门遮遮掩掩的面纱,翻开被拆迁者视作保护伞的地方法规,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悲剧的发生几乎就是一种必然。

评说链接:

南方都市报:公民向政府讨价还价的权利为何被漠视(钱跃)

笔者认为,公民向政府讨价还价的权利常常受到漠视甚至被粗暴地剥夺,很大程度上是导致惨祸发生的根本原因。

拆迁的核心问题,不外乎两个,一个是尊重拆迁户的私人财产权,另一个就是补偿。南京市玄武区邓府巷部分拆迁居民与拆迁办在拆迁费上出现争议,这本来是很正常的事。即使如翁彪,起初也并不打算采取极端方式,而是打算与拆迁办讨价还价。作为一个公民,他这样的想法和做法无可非议,他向政府部门讨价还价的权利是很正当的、是应该得到保护的。

笔者并不认为,政府部门应该对公民的要求无条件满足,但即使政府部门认为公民的要求不尽合理,也应该妥善解释,哪怕再行商议,也有望避免进一步的升级。遗憾的是,拆迁办的回答是斩钉截铁的四个字:不要做梦。继而又是:你再不走,老子就揍你。如此高高在上,以不平等的姿态面对本来可以协商的公民,那协商如何能继续下去呢?

讨价还价是文明社会不可或缺的花絮,其中的沟通和妥协,已非常逼近民主的要义。公民与公民之间,可以因为一根油条该卖一元还是两元而讨价还价;员工与老板之间,可以就工资究竟开多少才算合理而进行讨价还价;为什么一到了某些政府部门那里,就把与公民讨价还价的大门一封了之呢?少数政府部门习惯于以所谓的“令行禁止”,来侵犯公民的正当权利和利益,甚至简单地把那些与之讨价还价的公民一概视为“不配合”、“刁民”,不愿与他们作起码的协商,许多惨祸因之而起。拆迁户翁彪“自焚”的惨祸,再一次提醒了某些政府部门:无论如何都不能漠视和剥夺公民与政府讨价还价的权利。

中国青年报:不满拆迁便自焚极端方式能否建立起公平公正?(冯雪梅)

我们在痛斥置人生死于不顾的拆迁者的行为的同时,在对现行的房屋拆迁办法提出质疑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冷静地想一想,翁彪除了自焚之外,还有没有别的方式改变现状?换句话说,他是否必须采用极端方式才能达到维护自己权利的目的?

同是南京,宝善区拆迁办在南通路27号的拆迁中遭遇抗拒。拆迁户们团结一心,不理,不动,派代表与拆迁方及政府各部门对话,采取沟通、上访的方式维护自己的权利。尽管目前双方还处在僵持状态,上访的结果也不尽如人意,但拆迁户们所采取的抗议方式却是冷静而理智的。在这种处理方式中,即没有暴力抵抗事件,也没有伤及任何人的财产和生命安全。

我实在不愿意看到如此极端的抗拒方式。可是,相比于理性而言,极端现象更能引起公众和政府的注意。像拆迁户的上访未必引人关注,自焚事件必然引人关注一样。极端的处理方式,除了带给当事人伤害之外,更进一步的意义可能是唤起公众对一些做法甚至法律法规的质疑,引起舆论关注。但是,舆论的终极目的不仅仅是替一个人、一件事讨公道、抱不平,它还在于呼唤一种合理的、理性的制度,并由此而建立起公众所认可与接受的行为规范,包括法律和政府行为。

以一种极端的、非理性的方式抗拒不合理、不公正,即便能够打碎原有的机制建立起新机制,谁又敢保证以如此方式建立的新制度公平、公正?这个社会的制度并不都合理合法,法律也会出现不公正和偏差,每一个人都有权利要求制度的公平、法律的公正,但是也必须关注代价问题——毕竟生命比任何东西更可贵。

人民网学者新论:政府征地居民动迁是国际惯例(鲍东海)

在国际上,各国政府征地、居民必须动迁是非常普遍的。普遍的规定是:在因政府建设发展的大众需要而征地的情况下,居民必须为大局作出让步,但是政府必须提出需要征地的足够理由及不低于市场价格的足够补偿。以崇拜个人自由和权利的美国为例,美国宪法第五修正案明确指出:“在没有合理的赔偿下,政府无权征收个人地产和财产”。美国五十个州均根据此修正案建立了不同版本的“重要空间法(Eminent Domain)”及动迁细节和补偿办法,Eminent Domain这一词在所有欧美法律专业参考书中均有详细解释。由于美国是一个新兴国家,早期城市规划得比较好,还有市民对城市的规划也积极参与,所以美国没有因为大规模城市改造而进行居民动迁的案例。但是历史上还是因为重要的基础建设需要特别是国防建设,市政府、州政府或联邦政府多次动用了“重要空间法(Eminent Domain)”来从居民手中成功征得土地。这其中不乏居民与政府发生纠纷争执,但是最终在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后都是政府获胜。按照胜诉的美国政府法律代表的话说:“个人利益不能阻碍社会进步”。

美国各州动迁法规虽然在细节上不一,但主要目的都是为了既保证公共基础项目能够顺利实施,又保护居民的合法权益。由于“重要空间法”已经保证了政府可以获得土地的前提,因此如果居民收到动迁通知,动迁便是在所难免;居民可以讨价还价的主要是赔偿金额,动迁法规主要保证能够达到合理的赔偿金额。居民或业主有权通过法院听证或者诉讼的手段来获取合理赔偿。在赔偿金额上美国法律力求达到微妙的平衡,既要防止政府滥用特权给予赔偿过低,又要防止居民漫天要价阻碍发展公益事业。

从法律角度来看,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由于城市或基础建设改造需要对居民住所或土地进行征收是合乎国际惯例的。当然,怎样把这一工作做得更好,在能够保证社会发展进步不受阻碍的情况下,又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个人权益,不是一件容易事。笔者认为,在对一些发达国家“重要空间法”的优劣比较后,对我国的一些动迁法规细节进一步完善,及对居民提供更加迅速合理的补偿,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好办法。

江南时报:给减缓拆迁进度一点掌声(肖余恨)

但这掌声,绝不是喝彩。事实上,就城市拆迁的烦、难而言,还远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因此,还远没有到可以喝彩的时候。城市拆迁是城市经营的必由之路,在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任何一个城市都绕不开这个令人挠头的问题。但是,难,也应理性地分析。

城市拆迁中存在的问题,无非是违规征地、补偿不合理、安置不到位等几种情况。对于违规征地,本身就是一个问题,一些地方政府无视或者轻视被拆迁人的私有财产权,以公权意志来辗压公民的微弱的个人意志,出现与民争利的现象,这是需要特别警惕的。至于补偿不合理,则需具体分析,有的是存在着权力寻租、勾结腐败,有的则是开发商居间巧取豪夺,当然也不排除个别被拆迁户的漫天要价,不过,只要透明地操作,将相关的市价摆到桌面上进行对等谈判,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关键是要有“平等”的“讨价还价”、互相尊重的心态。政府在这方面应多开拓一些思路。

减缓拆迁进度,只是暂时没有激化矛盾,因为城市的经营还是离不开拆迁的,关键是能够多管齐下,切实地尊重和维护被拆迁者的利益,“各级政府要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房地产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循着曾培炎副总理的这一指示精神,我们相信,这一矛盾最终会被弱化和消解的:因为办法总比困难多。

人民网:减缓拆迁进度就能缓解矛盾?(景志强)

近日偶翻旧报,看到意大利人在解决旧城改造中遇民发生矛盾时所采取的有效方法,一是强化社区内部制衡的作用,将拆迁户的利益补偿通过社区来实现,避免了拆迁户直截了当地与政府管理部门发生关系,也避免了政府在旧城改造上的孤军奋战的尴尬局面;二是通过地区议会召开听证会的办法,让那些拆迁户直截了当地参加到听证会现场,并请他们中间的代表出来发表意见,地区议会一手托两家,使政府与拆迁户的利益矛盾不至于发生到拆迁现场;三是

事先将动迁户的利益公示在媒体上,通过比较透明的操作程序,让那些动迁户对于自己的利益早知道,从而化解了相互之间的矛盾。

同样是解决与拆迁户的矛盾,一个是把解决矛盾的方法定位在透明、公开、务实的基础上,另一个却把解决矛盾的定位放在缓和上;一个从根子上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另一个却遇事绕道行的办法;一个是把解决矛盾放在事先,另一却把解决矛盾放到了事后。不能不为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进行探讨。国外化解与拆迁户的矛盾是在拆迁行为之前就得到圆满地解决,矛盾双方皆大欢喜,没有造成任何的损失;国内解决与拆迁户的矛盾非要闹到惊天动地的地步,闹到迫使拆迁工程停下来,政府再行寻找解决矛盾的办法的程度。

减缓拆迁进度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但这种方法不是最终解决矛盾的方法,也不是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既然矛盾已经发生,遇事不怕事,恐怕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换一种思路解决矛盾,把化解与拆迁户的矛盾放在事先进行,总比光停在缓和矛盾上强,维护社会稳定,保护被拆迁人的利益,等肯定是等不来的,缓也肯定是缓不了矛盾的最终解决。

编辑留言:拆迁本是城市发展建设的必然,执行过程中却屡有争端,我们为何缺乏真正解决矛盾的方法?面对自焚惨祸,我们的执法部门该如何反思?拆迁户的极端抗拒方式是否能建立起公平公正?与拆迁户的矛盾,最终需要如何去解决?

拆迁风波频起地产市场“变脸”

2003年,公共性的权利保护意识在个体生命的惨烈遭遇之后被数度唤醒,并推动着政府治理的制度变迁。先是孙志刚事件与收容遣送制度的废止,后是南京拆迁户自焚事件、安徽朱正亮天安门自焚事件与已在酝酿的拆迁制度的变革,公共性的诉求借助于公共媒体的及时调查和报道,正在比以往更有力地参与社会变革的历程。

拆迁这一灰色话题最醒目之处在于交易不公正。无论政府主持的公共建设项目,还是开发商的商业项目带来的拆迁,对于被拆迁者而言都有可能不公正。弱势的被拆迁者面对的谈判对象是地方政府或者从地方政府手中购买了土地使用权的发展商。在政府的公权力尚缺乏充分制约的转轨期间,倾斜的制度设计更容易产生不公正的现象。拆迁过程中不公正现象大量存在的后果将不容小视,一是由于地方政府是拆迁的利益关系方,纠纷直接影响地方政府的治理权威;二是如果不公正成为普遍性现象,并引发普遍性的抗议,将可能形成严重的治理危机。当前对拆迁的公共性关注提示,拆迁不公正的弊症已经到了应该革除的时候。现在的问题是,我们依凭何种力量和何种途径来维护拆迁交易的公正?

是否冀望于房地产商的良心?对于很多房地产开发商而言,拆迁中灰色地带的存在正如土地流转市场的垄断一样,是他们创造利润的一个重要基础。这个利益结构趋于稳定的行业缺乏告别灰色区域的激励;对于许多发展商而言,拆迁公正与金融风险一样根本不是行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是否冀望于地方政府的自我约束?地方政府不难有维护民众利益的表白,在拆迁引起广泛社会关注、执政为民成为政绩考核大方向之后,态度的转换顺理成章:此前说要为大资本创造良好的经商环境,现在则强调维护民众合法权益;此前约束维权律师的作为,现在则支持组织律师志愿团为被拆迁人提供法律服务。尽管如此,在拆迁问题上地方政府仍然面临着原有的利益冲突。本来,政府通过其行政权力依法剥夺公众的土地使用权,应该是基于公共事业的考量;然而,政府作为国有土地的供应者,在土地流转市场上更像一个公司,在拆迁等问题上更注重商业利益。在这种利益冲突中,地方政府很难只通过自我约束控制自身的作为。

还是只能靠立法机关重树拆迁规则来廓清政府在拆迁交易中的角色,通过独立的司法来维护被侵权者利益并提供合理救济。拆迁交易要公正,首先要让被拆迁者的诉求与开发商和地方政府的诉求站在同等的位置;因此,维护拆迁交易公平的关键在于为不同诉求提供平等博弈的制度保障。其中政府的角色尤为关键;不廓清政府拆迁交易中的角色,政府就很难在交易中做到公正。这需要处理制度层面特别是土地管理制度方面的问题,例如,政府在何种条件下可以将土地的使用权转让给开发商(是否可以绕过原住户)?拆迁人的房屋使用权和所有权是否可以在法院作出裁决之前剥夺?如何约束政府立项征地的权力?如何给拆迁交易定价?在立法机关完善相关立法、建立合理赔偿制度之后,约束政府行为才会有良好基础。其次需要维护司法独立。由于地方政府在拆迁交易中有重要利益,如果没有独立的司法,行政权力有所干涉,就根本谈不上维护公正。这样看来,一些地方为了改善拆迁维权状况强调律师的力量固然必要,但更重要的是维护司法独立性。

因此,要改善目前拆迁管理的状况,还有待立法、司法机关的强势介入。有“执政为民”抱负的领导层估计亦将顺应民意,对这一举国关注的重要民生问题施以手段。在这里我们将看到从“民生”问题到法治和民主建设的清晰推进,看到从经济领域的治理向社会政治领域的治理的推进。此前中央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可以看作一种相关的努力。“执政为民”的一个潜力就在于,“民生”问题一经提出,便需要从民主与法治的方向来维护民众利益,对既定利益格局有所调整,改变一种利益肆意凌驾于另一种利益之上的局面,达到经济与社会的均衡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社评20030924)

《新闻周刊》2003-09-28新闻专题拆迁黑洞

一.卷首语:告别“钉子户”

行政管理学案例分析汇总

《行政管理学》案例分析汇总 案例2-1 阳光下的服务 ——天津加强政务服务,建设服务型政府 政务公开这个词,人们越来越熟悉,老百姓申请公租房、办理注册企业等各种手续,常常要和政府部门打支道。对政务公开带来的好处,就更有发言权。政务公开了,老百姓到政府部门办事就更方便了,查找信息的渠道也就更多了。政府的决策更透明,服务也会更主动。对政务公开的新变化,天津当地的老百姓有着很多新感受、新体会。 这几个月来,天津市民粱虹心情一直不错。三个多月前,她和80多岁的老母亲,一起搬进了新房。梁虹住的房子,是天津市政府专门为困难群众建的公租房。屋内设施齐全,住在这里,每个月只要付少量的租金。梁虹说:“这房子54.68平方米,政府给我补贴每月450元,我自己每月只掏420元左右。”梁虹身体不好,没有固定工作,搬到新居前,曾经和家里十几口人挤在一间只有18平方米的房子里。今年3月,梁虹向房管部门提出了租赁公共住房的申请。原以为办理过程会很复杂,没想到申请当天,工作人员审核完材料,当场就给她发了选房证明。之后的选房,更让她印象深刻。选房采取的是公开摇号的方式,梁虹作为住户代表,当时就在现场。梁虹说:“选房要按顺序,在受益人群里,我们通过摇号来排顺序,选房的时候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公证处在场,都是通过公正公开摇号,透明度也高,大家心服口服。”公租房住户汪美说:“公平公正就在那搁着,没有什么可作假,也作不了假。”公租房住户肖金玲说:“每道手续办得都特别轻松,也不用费好些曲折去办,一看证明符合,‘啪’就盖戳,特别痛快、特别透明。” 公开透明,是天津市政府为老百姓办事遵循的基本原则。2007年以来,天津市政府每年坚持实施20项民心工程,每一项从确定到实施,都要通过各种方式广泛听取市民意见。 2010年,政府想对珠江公园进行改造,改造前专门在周边小区召开了听证会。河西区汉江里社区居委会主任王保节说:“当时公园里有个门球场,已经用了十多年了,很旧了,每天老人们还得拉沙子碾那个场地。当时我们提出,这个场馆是不是提升一下、改造一下?政府后来就采纳了。”居民姜秀敏说:“政府采纳了,我们很高兴,这样变成塑胶的,像绿地毯一样,多漂亮。” 在天津,有个大家都熟悉的便民服务热线8890,三万多家企业通过它,为市民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8890的谐音是拨拨就灵,服务平台设置在天津行政许可服务中心。开通六年来,已经办理群众求助事项900多万件,群众满意率始终在99%以上。8890家庭网络服务中心主任朱晓利说:“8890的服务内容有26类,350个子项,涉及市民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群众和企业都是不收费的,是一个公益性的平台。”’在天津行政许可服务中心,除了8890这样的社会服务平台,还设置了为企业法人服务的行政审批平台、公共资源公开

行政管理案例分析第1次作业答案

1、立法、行政、司法的“三权分立”思想是由( A 提出的 A. 孟德斯鸠B。洛克C。潘恩D、杰斐逊 2、公共物品的最显著特征是(B A. 大家共同占有 B. 消费的非排他性 C. 消费的排他性 D. 国家拥有 3、为了弥补或完善决策而制定的决策方案,称为(B A. 积极方案 B. 追踪方案 C. 临时方案 D. 应变方案 4、西方行政学发展的新古典时期,也称为(C A. 传统时期 B. 成熟日期 C. 行为科学日期 D. 现代管理时期 5、我国由人民代表投票选举产生政府领导者的制度属于(D

A. 聘任制 B. 委任制 C. 考任制 D. 选任制 6、下列不属于行政领导权力的来源是(A A .决策权力 B. 归属权 C. 合法权力 D. 奖惩权力 7、公共预算过程的阶段不包括(C A. 编制 B. 执行 C. 控制 D. 决算 8、1980年,我国着手财政管理体制重大改革,实行(A 体制 A. 划分收支,分级包干 B. 划分税种、核实收支、分级包干 9、我国许多地方行政法规都附有实施细则,制定实施细则的行政立法属于(A A .补充性立法

B. 执行性立法 C. 试验性立法 D. 自主性立法 10、从国家行政法规的效力看(A A. 它高于行政规章的效力 B. 它等于行政规章的效力 C. 它低于行政规章的效力 D. 它不能与行政规章比较 11、行政文化在行政主体之间、行政主体和行政对象之间建立信任、沟通关系这表现了行政文化的(B 功能 A. 规范 B. 维系 C. 引导 D. 选择 12、处于行政活动起始阶段的行政文化构成形态是(C A. 行政规范 B. 行政意志 C. 行政心态 D. 行政评价

精选行政管理学案例分析题

《行政管理学》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1984年3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于1985年4月1日施行。 为了做好施行专利法的准备工作,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相应的专利管理机构和专利服务机构。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科委、国家经委、劳动人事部、中国专利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国设置专利工作机构的通知》。专利管理机关具有执法和管理的双重职能。 据此,广州市于1984年l0月成立了广州市专利管理处,属事业单位,定编10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专利纠纷案、专利侵权案、假冒专利案也逐年上升,专利处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广州市人大两次检查广告专利工作,提出整改意见。市委、市府有关部门也想了许多办法,决定将广州市专利管理处改称广州市专利管理办公室,升格为副局级单位管理,编制增加至25人。 1992年9月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修改。修改后的专利法加强了执法的力度,增加了打假的内容、手段,给专利工作赋予了新的内容。专利法的调整,专利工作量的增加,得到市委、市府的关注。考虑到广州专利工作的具体情况,在广州市1995年机构改革时将广州市专利管理办公室改称广州市专利管理局.编制增至35人,归口市科委管理,并明确:市专利局是市政府授权主管全市专利执法和行政管理的机构,安排有13项工作。行政管理工作增加:参与制定知识产权法规、参与重大经济政策的专利保护评价、管理专利技术许可合同、专利权、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以专利为主的无形资产评估等内容;专利执法方面增加:查处将非专利产品冒充专利产品或者将非专利方法冒充专利方法的行为,并做出处理决定等新的内容,并定性专利局就是行政管理和执法。 问题: 1.广州市专利机构设置的依据是什么?20世纪末,我国进行了多次机构改革,每次都较大幅度地削减了机构和人员,为什么专利管理机构能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和发展起来呢? 2.广州市专利机构经历了专利处、专利办、专利局的变化,人员编制由10人,25人.再增至35人。机构规格由低到高,人员由少到多,是否是所有行政机构发展的必然规律?机构设置一般要遵循什么原则?? 答案: 1.答案要点: ???????? (1) 广州市专利机构的设置是根据行政环境提出的要求,为了做好施行专利法的准备工作而设立的。 ???????? (2) 专利管理机构建立和发展的原因:其一,尽管在20世纪末.我国进行了多次机构改革,每次都较大幅度地削减机构和人员,但要看到并不是所有的机构都相应地裁减,必须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看有没有必要。一些机构庞大,冗员过多,当然要削减。相反,有些机构“势单力薄”,当然要加强。其二,专利机构的建立和发展是为了满足行政环境提出的要求,它的发展具有合理性和必然性。 ???????? 2.答案要点: ???????? (1) 并非所有行政机构都象广州市专利机构那样经历规格由低到高、人员由少到多的。有些机构则恰恰相反甚至取消。行政机构的设置与变化应符合行政环境的需要,遵循一定的行政组织编制管理原则。 ???????? (2) 机构设置一般要遵循精简原则、统一原则、效能原则和编制立法原则等。?

公共行政学 课程综述(案例模版)

《公共行政学》课程综述 学校: 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教师: 目录 内容摘要 目录 一、公共行政学的主要内容 (3) 二、行政监督原理在实践中的运用 (4) 三、学习体会和收获 (6) 参考文献

《公共行政学》课程综述 内容摘要:(250字左右)………………………………………………… ………………………………………………… 关键词:公共行政学;内容;原理;体会(不超过5个) 公共行政学,在我国也称为行政管理学或是行政学,是一门研究公共行政组织及其对公共事务管理活动的科学。公共行政学这门课程是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和人类文化学等学科的交叉学科。学习公共行政学能够让我们提高国家各级行机构的效率和能量,使国家的行政活动走向科学、规范、民主与法制。 一、公共行政学的主要内容 公共行政学第一章讲述了公共行政的含义。公共行政就是政府行政,具有公共性.政治性.法制性.民主性.公平性.和高效性的特点。第二章主要介绍行政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影响公共行政的各种内外部因素的总和。它具有复杂性、约束性、多样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行政环境与公共行政的关系是辨证的关系,公共行政必须适应行政环境,行政环境制约、决定公共行政;公共行政对行政环境有改造作用。虽然一般行政环境即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际环境对公共行政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具体环境的作用也不容忽视。组织环境组织文化对公共组织形成团体凝聚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三章介绍政府职能的含义.特点和类型。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起的作用。政府职能有普遍性.强制性.系统性.不可代替性和服务性等特点。论述政府在资源配置方面失效,以及政府干预的限度。划分了政府职能的类型,论述了政府的基本职能内容。第四章主要介绍行政体制就是政府体制。它有政治性.稳定性.系统性.滞后性和继承性等特点。行政体制可分为中央政府

竺乾威《公共行政学》(第三版)课后“案例与思考”讲解

绪论 案例一政府——?掌舵?还是?划桨" 1.如何界定政府的掌舵职能? 答:按照现代社会、现代市场对政府的要求,政府主要应该起到一个?掌舵?的作用。 (1)美国学者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在《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一书中指出:?‘政府’这个词的词根来自希腊文,意思是‘操舵’。政府的职责是掌舵而不是划桨。直接提供服务就是划桨,可政府并不擅长于划桨。?换言之,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政府要像?舵手?一样,把握全局,协调、整合各方力量,保证正确的发展方向。 (2)具体而言界定政府的掌舵职能,就是要确定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角色。政府在生产角色、提供角色、安排角色之间的比重要进行合理改变,即生产角色比重的降低及提供、安排角色比重的提高。 ①政府应放弃不必要的生产职能。政府角色合理定位的关键在于降低政府生产角色的比重,为市场和社会的生产及市场和社会提供空间。帮助政府放弃生产职能有三种途径,即委托授权、政府撤资以及政府淡出。此外,可以在基础设施领域实行民营化。 ②规范市场秩序和社会秩序。政府对公平秩序的维持以法律和规则体系为载体,为各种力量提供基本的行为规范,是市场和社会正常运转的基础,也是政府顺利实现各种制度安排的基础。 ③政府管理能力的提高。?掌舵?作用的最主要体现就是管理能力。政府在放弃部分生产职能后,必须能够承担更多的管理和控制责任。为了承担这些责任,政府要能够管理合同、有效促进竞争、进行合理规制、增强风险共担意识、进行有效金融支持。 2、政企分开涉及哪些重要因素? 答:政企分开的含义包括:一是要把政府的行政职能和所有权职能分开;二是政府所有权职能中,要把资产的管理职能和资产的运营职能分开;三是资产运营职能中,要把资本金的经营和财产的经营分开。其涉及的重要因素具体有以下几点: (1)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开。明确企业的所有权,建立严格的现代企业制度,做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 (2)政府与企业社会职能的分开。将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和企业的经营管理职能实行最彻底的分离,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国有企业应逐步从竞争性生产和经济领域退出,国有企业甩掉不必要的社会职能包袱,通过产权处臵的方法,通过职能分离,压缩国有企业的规模。 (3)政府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与行政职能的分开。通过贸易自由化,放松准入,停止补贴和转移支付等方法促使企业更具竞争性,区分开政府作为资产所有者时的职能与作为一般监管者的职能。以资本为纽带建立起出资关系,实现国有资产由行政管理向产权管理转变的条件,建立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相配套的企业制度和外部环境。 (4)硬化国有企业的预算,特别是通过投资改革,使其向更商业化的信贷靠近,限制软贷款的获得等方法,使其有压力和活力。 (5)改善激励机制。这要求改变国有企业管理者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赋予企业经营者以更大的自由权,另一方面引入新的监督机制,如稽查制度、业绩评议、管理合同等。 3、你如何理解D市政府职能的转变? 答:由计划经济体制转轨到市场经济体制后,我国的各级政府都需要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政府职能的转变。 (1)政府职能转变或者说政府角色定位一直是政府管理中的一个难点,D市政府结合本市的具体情况,抓住职能转变的关键和核心,通过界定产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供与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相配套的企业制度和外部环境、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有效的措施实现了政企分开,理顺了体制,建立起了良好的政企关系。 (2)这个案例也告诉我们,政府职能转变一定要抓住关键,尊重科学发展规律。要通过一系列配套的,符合客观规律的措施实现政府职能的良好转变,从而赢得地区的良好发展,也为政府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也只有在变化的行政环境中积极主动作为,通过自身的努力来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才能建立一个积极负责、有作为的政府形象。

行政管理学案例

下面是某报2002年7月26日的一则报道。请运用行政职能原理分析这一案例指出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谁来牵走这条破船? 编辑同志:环岛路是我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可太阳湾海滨浴场的潮间带却长期搁置着一条废弃的渔船,实在有碍观瞻。在媒体曝光后,这条破船仍“巍然不动”。希望有关部门尽快清除这一瑕疵,恢复环岛路的美丽风光。 ——读者王某 一条破旧不堪的渔船,却让几个职能部门的负责人都皱起了眉头。因为“目前没有相关规定,我们没办法解决。” 16日,记者以《破船脏了环境》为题对王某反映的问题作了报道。18日早晨,记者再次来到该处,看到这条已经腐朽的渔船依然占据着沙滩一隅。记者绕船走了一圈,发现船体上没有牌照或可以显示主人身份的标志。“太阳湾”海滨浴场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条渔船从今年4月份就停靠在这里。他还说,环岛路沙滩上还有不少这类破船,它们与周围的景观极不协调,而且船体的碎片也成了沙滩垃圾的“制造者”。 哪个部门对清理这条木船负有责任?受市机关效能投诉中心委托,当日下午,记者以游客身份,在近一个小时内拨打了多个单位的电话,可是仍然无法找到能牵走这条破船的“主管部门”。 某管理办。工作人员态度还算温和,询问了渔船的停放地,然后说他们管的是海上,沙滩上的事情他们会和执法部门联系。记者

追问这个问题究竟属于哪个部门管,他回答说,环岛路由很多部门管辖,“职责有交叉”。“有没有直接主管的部门呢?”对记者这一问题,他没有回答,只是记下了记者的联系电话,表示“处理后会给一个反馈”。 城监某大队。工作人员听到记者的陈述后,回答说:“可以去看一下”。记者问他们是不是主管部门,他回答说:“如果是侵占沙滩、影响市容就可以管。如果是在水上我们就管不了。”“这艘船是停在海边的沙滩上,你们能管吗?”“如果是沙滩公共的地方,我们就可以管。如果是营利性的,应该别的部门管。”并说该片沙滩属于“太阳湾”的卫生管理范围,应该由“太阳湾”管理处找到船主,视情况清理。“如果找不到呢?”“这个具体情况不太清楚,我们也解决不了。” 某监督局。记者问:“渔船上一般都应该有船牌号,渔船的报废归哪里管?”“归我们。渔船报废后,由我们就地拆解”。“如果是停在海滩上的报废的渔船呢?你们会管吗?”“那要请示领导。”“为什么要请示领导?”“我们现在没有接到通知要管这件事情。”他还说,“这件事情比较复杂,我是值班的,不太清楚该事的具体过程”。同时,他还对记者的游客身份表示质疑。后来他还是记录下记者所说的情况,表示要调查一下这艘船的船主。 某管理局。工作人员说,船可能是当地渔民的,要记者与那里的相关部门联系。记者问,这种情况究竟有没有部门管,他回答说:“目前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最好能找到船主,事情会比较好办,在没有找到船主之前,各个部门都不好贸然处理。”

国开《公共行政学》形考任务完整版参考试题答案

形考任务1:话题讨论 (请同学们在学完第5章后完成本次任务。本次任务为小组讨论形式,请同学们按照要求完成任务。本次任务以25分的成绩计入形成性考核。) 考核内容:围绕“征收公交卡磨损费是否合法”为题进行讨论。 考核要求: 1、教师会提前对同学们进行分组,每组7位左右学生。每个小组设立1名组长,组长可以由教师指定,也可以由小组在讨论前,由小组成员决定。 2、第五周初布置任务,第六周方能开展讨论,每位学生需要提前准备不少于300字的讨论发言提纲。 3、需要确定一名记录员,记录每一位发言者的发言要点。 4、讨论时,组长首先发言,然后自由讨论,讨论要求紧紧围绕讨论题目,不跑题。 5、讨论结束后,由组长汇总各位同学的发言,总结出不少于300字小组讨论的要点及内容。 6、教师根据每一位学生的讨论提纲以及小组讨论的结果给每一位学生评分。 (一)个人讨论提纲(17.5分),不少于300字 (二)小组讨论结果(7.5分),不少于300字 形考任务2:案例分析 (请同学们在学完第11章后完成本次任务。本次任务为案例分析形式,本次任务以25分的成绩计入形成性考核。) 考核形式:案例分析 考核内容: 案例:我国多数城市开展“公厕革命”试点工作,以“服务百姓、便民利民”为宗旨,如广州市天河区试点“公厕革命”,免费提供手纸、洗手液,但和上海、北

京、苏州等地一些实施免费手纸的公厕一样,出现了手纸浪费和偷盗的现象。“每次如厕使用的卷筒纸长度为1.6米”,造成极大浪费。对此人们议论纷纷,寻因“公厕革命”、“免费手纸”推行之路为何如此步履艰难,从而寻找良策。 考核要求:三个问题均需要结合案例进行分析,如果不能结合案例进行分析,最多只能得到60分。 请结合前11章的相关理论并结合案例分析: 1、公共舆论将此现象的矛头指向“国民素质低下”是否合适?(5分) 2、公共管理部门的管理是否规范、科学、方式是否单一?(10分) 3、政府公共管理能力是否需要加强?公共管理方式方法如何转型?(10分)形考任务3:测试题 题目1 管理层次 反馈 题目2 行政规章 反馈 题目3 行政决策参与

行政管理学案例

行政管理学案例 一、深圳机场选址方案之争 案例正文 1987年,关于深圳机场的选址方案有两种:一是在市北建黄田机场;二是在市区南面填海建白石洲机场。建黄田机场的理由是:客源主要来自内陆地区,不会影响城市的发展,便于飞机安全飞行。建白石洲机场的理由是:与香港共用,争取更多的国际客源。机场到底建在哪里,争论非常激烈。反对建白石洲机场的人认为,机场建在白石洲,妨碍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机场自身也无扩展的余地,机场的噪音严重影响深圳大学,而且对附近的红树林和鸟类保护区带来破坏性的影响。赞成建白石洲机场的人认为,与香港争客源是最重要的,上述问题可以采取安装双重玻璃窗和“驱鸟器”等措施来解决。最后决定以“白石洲机场方案”作为首选方案向中央领导汇报,但反对者拒绝在该方案上签字。最后,国务院派出专门的工作组赴实地考察,在多次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后,否定了“白石洲机场方案”,批准了“黄田机场方案”。从深圳机场建成以来的运行情况看,这一决策是正确的。 案例提问 1. 行政决策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2. 深圳机场选址决策过程给我们留下的启示是什么? 案例分析

首先,深圳机场选址决策一案告诉我们,决策必须有选择,即围绕决策目标拟定两个以上的决策方案,比如“白石洲机场方案”或“黄田机场方案”,通过联系实际,综合考虑,对各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最终做出决策,如国务院批准“黄田机场方案”。 其次,决策方案的分析对比、选择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决策者必须具有扎实的工作作风,以科学的态度认真对待。各种决策方案的优劣并不是简单明了的,常常需要从理论到实践的综合分析才能得出结论。“白石洲机场方案”与“黄田机场方案”就各有优劣,关键是要从实际出发,合理做出选择。 最后,决策过程中要尊重不同意见,认真对待不同意见,深入分析不同意见。决策人员认识问题的角度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相异,对决策方案会做出不同的选择,这是正常的。决策方案的选择过程就是不同意见相互影响、相互碰撞、相互补充、取长补短的过程。每一位决策者都应独立思考,坚持原则,追求科学,而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本案例中“白石洲机场方案”反对者的精神可佳,值得发扬光大。同时,每一位决策者都应象别人尊重自己的意见一样去尊重他人的不同意见 二.一起人事任免争议 案例正文

最新行政管理学案例分析题[1]

《行政管理学》案例分析 第2章案例分析 1984年3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于1985年4月1日施行。 为了做好施行专利法的准备工作,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相应的专利管理机构和专利服务机构。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科委、国 家经委、劳动人事部、中国专利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国设置专利工作机构的通知》。专利管理机关具有执法和管理的双重职能。 据此,广州市于1984年l0月成立了广州市专利管理处,属事业单位,定编10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专利纠纷案、专利侵 权案、假冒专利案也逐年上升,专利处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广州市人大两次检查广告专利工作,提出整改意见。市委、市府有关 部门也想了许多办法,决定将广州市专利管理处改称广州市专利管理办公室,升格为副局级单位管理,编制增加至25人。 1992年9月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修改。修改后的专利法加强了执法的力度,增加了打假的内容、手段,给专利工作赋予了新的内容。专利法的调整,专利工作量的增加,得到市委、市府的 关注。考虑到广州专利工作的具体情况,在广州市1995年机构改革时将广州市专利管理办公室改称广州市专利管理局.编制增至 35人,归口市科委管理,并明确:市专利局是市政府授权主管全市专利执法和行政管理的机构,安排有13项工作。行政管理工作增加:参与制定知识产权法规、参与重大经济政策的专利保护评价、管理专利技术许可合同、专利权、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以专 利为主的无形资产评估等内容;专利执法方面增加:查处将非专利产品冒充专利产品或者将非专利方法冒充专利方法的行为,并做 出处理决定等新的内容,并定性专利局就是行政管理和执法。 问题: 1.广州市专利机构设置的依据是什么?20世纪末,我国进行了多次机构改革,每次都较大幅度地削减了机构和人员,为什么专 利管理机构能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和发展起来呢? 2.广州市专利机构经历了专利处、专利办、专利局的变化,人员编制由10人,25人.再增至35人。机构规格由低到高,人员由少到多,是否是所有行政机构发展的必然规律?机构设置一般要遵循什么原则? 答案: 1.答案要点: (1)广州市专利机构的设置是根据行政环境提出的要求,为了做好施行专利法的准备工作而设立的。 (2)专利管理机构建立和发展的原因:其一,尽管在20世纪末.我国进行了多次机构改革,每次都较大幅度地削减机构和人员,但要看到并不是所有的机构都相应地裁减,必须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看有没有必要。一些机构庞大,冗员过多,当然要削 减。相反,有些机构“势单力薄”,当然要加强。其二,专利机构的建立和发展是为了满足行政环境提出的要求,它的发展具有合 理性和必然性。 2.答案要点: (1)并非所有行政机构都象广州市专利机构那样经历规格由低到高、人员由少到多的。有些机构则恰恰相反甚至取消。行政机 构的设置与变化应符合行政环境的需要,遵循一定的行政组织编制管理原则。 (2) 机构设置一般要遵循精简原则、统一原则、效能原则和编制立法原则等。 第3章案例分析 时下,国家机关向社会公开招考领导干部的做法不再是新鲜事了。下面是摘自某市向全国公开选拔副厅、局级领导干部信息中 的部分内容。 参选人员基本条件: 1.思想政治素质好。具有履行职责所需要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努力实现党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事业心强,有强烈的改革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作风民主,顾全大局,清正廉洁,并有实绩。 2.具有拟参选职位所必备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有较强的宏观决策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3.现任正县(处级)职务并任职2年以上(1998年8月31日前任职),现任国有特大型企业中层正职、国有大型企业厂级副职、国有中型企业厂级正职并任职3年以上(1997年8月31日前任职)。 现任副厅、局级以上职务、国有特大型企业厂级副职以上职备和国有大型企业厂级正职职务的,不受任职年限限制。 获得博士学位的海外留学人员,不受本款任职资格条件限制,但应有3年以上工作经历。 4.年龄在45周岁以下(1955年1月1日以后出生),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公共行政学》作业1-4参考答案

《公共行政学》作业1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地方政府体制:是地方政府按照一定的法律或标准划分的政府组织形式。。 2、非营利组织:是指组织的设立和经营不是以营利为目的,且净盈余不得分配,由志愿人员组成,实行自我管理的、独立的、公共或民间性质的组织团体。 3、人事行政:是指国家的人事机构为实现行政目标和社会目标,通过各种人事管理手段对公共行政人员所进行的制度化和法治化管理。 4、公文管理:就是对公文的创制、处置和管理,即在公文从形成、运转、办理、传递、存贮到转换为档案或销毁的一个完整周期中,以特定的方法和原则对公文进行创制加工、保管料理,使其完善并获得功效的行为或过程。 二、单项选择: 1.被称为“人事管理之父”和行为科学的先驱者的是( C )。 A.普耳B.斯密C.欧文D.斯图亚特 2.公共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作《公共行政生态学》于1961年发表,该书的作者是( A)。A.里格斯B.古立克C.德鲁克D.高斯 3.20世纪30年代,古立克把管理职能概括为( A)。 A.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 B.领导、决策、组织、指挥、协调、人事、预算 C.计划、领导、人事、指挥、组织、报告、预算 D.计划、领导、人事、沟通、协调、组织、预算 4、职位分类最早产生于19世纪的( B )国,后被许多国家所效仿。 A、法 B、美 C、中 D、英 5、由立法机关或其他任免机关经过考察而直接任命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是(C)。 A、选任制 B、考任制 C、委任制 D、聘任制 6.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 A.政府职能B.行政监督C.行政决策D.行政体制 7.法国第五共和国宪法所确立的一种中央政府体制是( C)。 A.内阁制B.总统制C.半总统制D.委员会制 8.内阁制,起源于18世纪的( A)国,后来为许多西方国家所采用。 A.英国B.美国C.日本D.加拿大 9.我国最早提出学习行政学的是梁启超,他于1876年在( B)中提出“我国公卿要学习行政学”。 A.《行政学原理》B.《论译书》C.《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D.《行政学》10.对于一般的省、市、县、乡而言,实行民族自治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自治乡就是( A)的行政区。 A.特殊型B.发展型C.传统型D.现代型 三、多选题: 1.下列属于文化环境要素的是( BCDE)。 A.法律制度B.意识形态C.道德伦理D.价值观念E.教育 2.国家公务员的培训主要有( BCDE)等几种形式。 A.综合培训B.更新知识培训C.任职培训D.业务培训E.初任培训3.下列国家实行总统制的有( AD )。 A.墨西哥B.德国C.新加坡D.埃及E.丹麦

行政管理学试题及答案(0002)

行政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行政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山东大学2002年研究生招生考试行政管理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1.行政决策 2.政府职能 3.三权分力 4.绩效 二.简答 1.行政管理的学科特点有那些 2.简述行政权力的分配方式及途径 3.考任制的基本原则 4.西蒙的决策理论及其贡献 5.现代法治的行政特征 三.论述题 1.传统行政权力与现代行政权力相比二者有何不同 2.试述中国政府机构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行政管理课程试卷(第四套) 一、简释题 1.行政干预手段与经济手段 2.行政效益与行政效率 3.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 二、简答题 1.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学的原则是什么? 2.科学地认识和确定行政职能有何意义? 3.简述集体领导与个人负责制的涵义及其辩证关系。 三、论述题 1.试述人事行政的功能和环节。 2.试论述泰罗“科学管理原理”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四、案例分析题 【案例】中共XX县委向县人大常委会、县人民政府提交了19个乡、镇长职

务任免建议名单。第二天,县人民政府便将这19个乡、镇长的任免通知发至县直属单位和有关区、乡、镇,县人大常委会收到以上任免通知后,认为县政府的任免通知违背了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的有关规定,遂建议县政府予以纠正,但未能引起县政府的重视。事隔不久,县人大常委会主要负责同志又向县委反映这一问题,县委也没有明确表态。在这种情况下,县人大常委会专门就此问题举行了常委会议。在常委会上,委员们一致通过了《县人大常委会关于撤销县人民政府不符合法律规定的乡、镇长任免通知的决定》,指出县政府对19个乡、镇长的任免通知不符合法律规定,予以撤销。 【案例分析】请用行政学有关理论分析上述案例中县政府、县人大常委会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行政管理课程试卷(第四套)答案要点 一、简释题 1.行政干预手段与经济手段 行政干预手段是指通过行政系统,采取行政命令、指示、规定和下达指令性计划来进行管理的方法,它具有垂直性、强制性的特点;经济手段是指按照经济运行的规律要求,通过贯彻物质利益的原则来进行管理的方法,它具有间接性、诱导性的特点。两种手段都是行政管理过程的基本手段。 2.行政效益与行政效率 行政效益则是对行政管理活动结果即行政产出的评价;行政效率是指在保证政府活动符合预定目的,并给社会带来有益成果的前提下,行政活动的产出与投入之间的比率。评价行政效率要以对效益的肯定为前提。 3.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 程序化决策是对重复出现的,有一定常规可循的问题的决策;非程序化决策是对偶然发生或首次出现的,没有现成规范和原则可循的问题的决策。非程序化决策一般更为复杂,领导者应将主要精力集中在非程序化决策上。 二、简答题 1.答案要点:⑴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⑵紧密围绕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行政体制改革;⑶加强与相关学科的结合。 2.答案要点:⑴对行政组织建设和科学化有重要意义;⑵对实现行政管理过程的科学化也有着重要意义。 3. 答案要点:⑴集体领导指对重大问题必须由领导集团全体成员讨论,作出决策和决定的制度。个人分工负责是领导成员为执行集体领导的意志而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的制度。⑶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是辩证统一的,集体领导是个人分工负责的前提,个人分工负责是集体领导的基础。 三、论述题 1.答案要点:⑴人事行政的基本功能是:计划和组织;使用和开发;激励和监督。⑵人事行政的主要环节是:职位分类、选拔、培训、考核等。 2.答案要点:⑴泰罗“科学管理原理”的基本内容包括:①时间与动作的研究; ②对工人的挑选和培养;③工人与资方的合作;④实行职能管理制。⑵泰罗“科学管理原理”促进了传统的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转变,对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也起了重要作用。 四、案例分析题 答案要点:

行政管理学案例选编

行政管理学案例选编 函授05行政管理(专)夜大05行政管理(专) 1、行政环境 世界卫生组织每年都对世界主要城市的大气质量污染情况进行监测评比,沈阳作为一个老污染城市历来“榜上有名”,1988年还曾进入到世界十大污染城市第二位。沈阳市属以煤烟型大气污染为主的城市,全市每年燃煤量达1000万吨,这些煤炭的60%都是在冬季取暖中烧掉的。为了使沈阳冬季大气污染严重的情况得到明显改善,沈阳环保部门从去年初开始对各种锅炉、窑炉进行治理,取缔了一批严重冒黑烟的炉窑。结合上述案例,谈谈你对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之间关系的认识。 2、行政职能 给企业定指标、下任务这种计划经济管理方式,在一些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仍然很吃香,1993年初,S 省定出全年的经济工作指标。据此指标又定出了一系列指标,诸如企业亏损额要减少25%;提质降损要达1亿元;生产销售率要达到96%等,这些指标又层层分解到各地市厅局、厂矿企业。有位厂长问:这些指标是根据企业实际制订出来的,还是根据“计划”定出来的?一位负责经济工作的领导同志回答:说实话,我也说不清,只有天知道!对此,有的厂长说:“现在都什么年月了,政府经济管理还是那种上级压下级,一级压一级,一压到底!”还有厂长说:“指标没得准,定得越高,水分越大,必然是下级哄上级,一级哄一级,一哄到顶!”这种落伍于时代的计划经济管理方式何时才能退出历史舞台呢?结合上述案例,谈谈你对我国政府行政管理职能转变的认识。 3、行政监督 (1)某县印刷厂附近的下水道堵塞,造成污水四溢,臭气熏天。附近1000多户居民深受其害,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但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某报记者对此作了专门的采访,并在该报的监督专栏里对有关部门提出了批评和建议,终于促使有关部门马上采取措施。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解决了下水道堵塞问题。请问:1.请从行政监督的角度看,上述报纸的报导和批评属于何种监督?2.这种监督具有什么特点?有何作用? (2)某县人事局自1988年以来在招工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上实行公开办事人员、公开办事制度的办法,以此接受群众监督。这样做的结果,一方面解除了以往在招工时困扰人事局机关及工作人员的人情网,为人事部门减轻了压力;另一方面,广大群众也非常满意,在一定程度上密切了干群关系。试用行政学原理说明某县人事局这种做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4、行政立法 (1)为了加强县文化局的领导班子建设,某县人民政府办公会议决定任命××为该县文化局局长,并以县人民政府的名义发出了正式任命通知。该县人大常委会认为县政府的任命通知违背了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的有关规定,遂建议县人民政府予以纠正,但县人民政府不予理睬。为此,县人大常委会专门召开了常委会议,委员们一致通过了撤销县人民政府关于任命文化局长的决定。请从行政法制、行政监督的角度分析该县人民政府、县人大常委会对上述问题的处理是否得当?为什么? (2)1997年2月初,中共某县县委向该县人大常委会党组和县人民政府党组织提交了19名乡、镇长任职和免职的建议名单。县人民政府随即据此将这19名乡、镇长予以任免,并以县人民政府正式文件的形式发至县直属各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和有关国家机关。该县人大常委会收到此任免文件后,认为该文件违背了宪法、地方各级人大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有关规定,遂建议县政府予以纠正。县政府认为,对这19名乡、镇长的任免是党组织的意见,政府和人大都应坚持党的领导,无权对党组织的建议提出异议,

行政管理学案例分析答案

《行政管理学》案例分析及答案 案例分析一: 会议对于行政管理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但是,会议过多,滥开会议,形成“会海”,则是行政管理的一大弊端。据《人民日报》报道,1985年5月25日至6月5日,某县接到上级会议通知38个,平均一天3个会议,该县领导不知参加哪个会好,无奈只好派一副县长专驻地区开会,人称为“开会县长”。另据不完全统计,1983年全国的会议开支达3.3亿元;1984年全国企业管理费共280亿元,其中直接用于会议的费用达70亿元,占整个管理费的1/4,相当于全国人民近一个月创造的财政收入。而且会议质量低下,严重影响行政效率。正如一副对联所说,“今天开会,明天开会,天天开会;你也讲话,我也讲话,人人讲话。”可实际问题却“无法落实”。所以对此“会山会海”人们深恶痛绝。早在1922年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1893—1930),针对苏联“会海”情况,发表一首讽刺诗《开会谜》,向社会发出呼喊:“假使能再召开一次会,来讨论杜绝一切会议,那该多好!”此诗受到列宁的高度肯定:“我保证这是完全正确。” 提问: (1)对于行政管理来说,会议为什么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而会议过多,滥开会议,形成“会海”,则是行政管理的一大弊端。这又是为什么? (2)针对“会海”甚至“会害”,你对会议进行科学管理有何建议? 答案: 1.答案要点: (1) 会议对于行政管理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是因为会议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而这些作用用于行政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会议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集思广益,丰富领导经验,提高领导水平;贯彻群众路线,实现人民群众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增强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沟通信息,协调关系等。 (2) 适当的会议是必要的,但是会议过多,滥开会议,形成“会海”,则是行政管理的一大弊端甚至“祸害”。这是因为过多的会议不仅不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反而使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富浪费。行政人员忙于“开会”而无暇顾及工作。虽然开会有时也是工作的一部分,但工作绝不是开会。甚至有借开会之名,行吃、喝、玩之实的现象,变相贪污公款。这是绝不允许的。“会海”必须填平,“会害”必须清除。 2.答案要点:针对“会海”、“会害”,对会议的科学管理提出两点意见: (1) 会议管理必须以提高会议效率、重视会议质量为核心。 (2) 遵循精简节约原则。 案例分析二: 某市一化工厂附近的下水道堵塞,造成污水四溢,臭气熏天。附近1000多户居民深受其害,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但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某报记者对此作了专门的采访,并在该报的监督专栏里对有关部门提出了批评和建议,终于促使有关部门马上采取措施。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解决了下水道堵塞问题。 提问: (1)请从行政监督的角度看,上述报纸的报导和批评属于何种监督? (2)这种监督具有什么特点?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 (1)上述报纸的报导和批评属于舆论监督。舆论监督是指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传媒工具,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建议而实施的监督。 (2)舆论监督的特点: ①广泛性。舆论监督是社会各方面都能普遍运用的监督方式,它是以社会所有阶级、阶层、组织、利益集

公共行政学试题及答案

公共行政学作业一 一、名词解释 1、地方政府体制:地方政府是设置于地方各级行政区域内的公共行政管理机关。地方政府体制是地方政府按照一定的法律或标准划分的政府组织形式。 2、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是指组织的设立和经营不是以营利为目的,且净盈余不得分配,由志愿人员组成,实行自我管理的、独立的、公共或民间性质的组织团体。 3、人事行政:人事行政是指国家的人事机构为实现行政目标和社会目标,通过各种人事管理手段对公共行政人员所进行的制度化和法治化管理。 4、公文管理:公文管理就是对公文的创制、处置和管理,即在公文从形成、运转、办理、传递、存贮到转换为档案或销毁的一个完整周期中,以特定的方法和原则对公文进行创制加工、保管料理,使其完善并获得功效的行为或过程。二、单项选择题 1.被称为“人事管理之父”和行为科学的先驱者的是( C )。 A.普耳 B.斯密 C.欧文 D.斯图亚特 2.公共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作《公共行政生态学》于1961年发表,该书的作者是( A )。 A.里格斯 B.古立克 C.德鲁克 D.高斯 3.20世纪30年代,古立克把管理职能概括为( A )。 A.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 B.领导、决策、组织、指挥、协调、人事、预算 C.计划、领导、人事、指挥、组织、报告、预算 D.计划、领导、人事、沟通、协调、组织、预算 4.公共行政环境的( D )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差异性上。 A.约束性 B.复杂性 C.不稳定性 D.特殊性 5.政府由“守夜人”变成“社会主宰者”的时期是( C )。 A.前资本主义 B.由资本主义 C.垄断资本主义 D.当代资本主义

行政案例分析范文

行政案例分析范文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篇一:行政与案例分析小论文1 学习中心:_湘潭______ 分数:_______ 北京大学现代远程教 育作业论文 论文题目_ 案例分析报告-S市暂住证风波___ 课程名称__行政案例分析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015 年 3 月10 日 案例分析报告----S市暂住证风波 案例简介: S市政府及相关行政部门为了追求自身的既得利益而不按正规程序对办理暂住证的外来务工人员胡乱收费,导致暂住证办理秩序紊乱,相关部门的利益性突出,服务性减弱,政府管理难以到位,行政目标难以有效实现,同时,在

进行政策调整时,政府部门未能全面考虑社会实际状况,而导致政策执行困难,引发新的社会问题。 案例分析: 一、本案例反映了S市对外来民工的暂住证管理。 本案例反映了S市对外来民工的暂住证管理。涉及市政府、劳动局、人事局、公安局等行政主体。其职责分别是执行国家宏观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人事行政、维护公共安全等。 二、从行政目标与利益价值相关理论角度,分析暂住证风波出现的原因。从行政目标与利益价值相关理论角度而言,本案例主要说明某些地方政府行政目标错位、一味追求政府部门自身利益,以至造成不良影响。 1.某些政府部门的价值取向出了问题。 在行政权力的运作过程当中,首先是行政权力的出发点是要为公共利益考虑,是为了维护和促进公共利益,而不

是为了某个个人、集团或群体的利益,更不能谋取行政部门自身的利益。 2.行政权力没有体现服务行政的精神。 行政权力运作过程就是为公共利益服务的过程,行政权力主体与相对人的关系,从以往的“命令—服从”关系,变为“服务—受益”关系,政府为社会创办的公共设施、公共福利、公共安全、公共生活等公益事业,都是直接为公众服务的。 3.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没有贯彻公平原则。 行政权力的行使依法进行,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因性别、种族、民族、体貌、财产、地位等而不同,行政权力应为公众提供公平的服务。 4.行政权力活动的公开性和透明度较低。 行政权力不仅要为公众做好服务,而且要让公众知道其服务情况。其公开性和透明度是增强公众对行政单位信任

行政学与行政案例分析试卷答案

行政学与行政案例分析试卷答案(A) 一、名词解释 (每题4分,共20分) 1. 行政:政府依法对国家事务、自身事务和社会事务进行的管理活动; 2. 权变原理:适应管理系统内外的变化适时调整管理对策和方法; 权变原理的前提:管理要素,复杂多变;、权变原理的实质:审时度势,相机权变;权变原理的目的:追求实效,实现目标; 3行政环境:行政环境是行政系统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的总和,也即各种直接或间接地作用和影响行政活动的外部客观因素的总和; 4.行政职能:行政职能是行政管理主体行使国家行政权力,依法对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进行管理所发挥的基本职责、功能和作用,行政职能所确立的是政府应“管什么”的问题,即“政府不应该管什么” 5.行政组织:广义理解:为执行一定事务而将从事共同工作的人们通过权责和任务分配结成系统协调的组织机构; 狭义理解:为执行国家的政务所结成的系统协调的组织机构 二、简答题(每题4分,共20分) 1.简述雷格斯对各国行政模式的划分及特点。 雷格斯(Fred W. Riggis)1961年《生态行政学》:生态模式(Ecological Model)划分各国行政模式: 融合型(Fused Model)的农业型行政模式; 棱柱型(Prismatic Model)的过渡行政模式; 绕射型(Diffracted Model)的工业型三类,各国应结合国情选择; 2.简述行政管理和行政环境的辩证关系。 行政环境决定、制约行政管理、行政管理对行政环境的反作用、保持行政管理和行政环境的动态平衡 3.简述行政管理的构成要素。 人员要素、行为要素、组织要素、时空要素、物质要素 4. 简述传统管理时期、行为科学时期行政学发展的特点 (1)传统管理时期: A.注重组织的静态研究,忽视动态研究 B.注重效率的提高,忽视人的尊严和行为的研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