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红外遥控接收光电模块HS0038的特点

一、红外遥控接收光电模块HS0038的特点

一、红外遥控接收光电模块HS0038的特点

第二节红外遥控接收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及故障检修

一、红外遥控接收光电模块HS0038的特点

1.红外遥控接收器的作用

红外遥控接收器装在电视机内的板面上,其作用是接收红外遥控发射器发送的红外遥控信号,将其解调出功能指令码,送到微处理器去识别与处理。

2.早期生产的红外遥控接收专用集成电路的特点

在使用时,需要外接红外光电二极管及其他外围元件,典型应用如图所示。它们需要采用金属外壳封装,否则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其遥控距离也比较有限。

3.红外遥控接收光电模块HS0038的特点

长虹2118A型机中采用的是红外遥控接收光电模块HS0038,大大提高了抗干扰性能和控制灵敏度,使遥控距离更远。

红外遥控器电路(接收电路)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第18周-19周

目录 1、总体方案的设计与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选题及要求 (1) 1.2、原理与方案 (1) 1.2.1、红外线与红外接收二极管 (1) 1.2.2、红外接收电路 (1) 1.2.3、电源电路 (3) 1.2.4、红外接收总电路 (3) 1.2.5、元器件的选择 (4) 1.2.3方案确定 (4) 2、总电路图,印刷图及相关说明 (5) 2.1、原理图 (5) 2.2、清单图 (5) 2.3、PCB (6) 2.4、PCB三维图 (6) 2.5、PCB板3D显示图 (7) 3、计算机仿真及相关说明 (9) 3.1、仿真电路图 (9) 3.2、仿真过程 (9) 4、电路制作与调试 (11) 4.1、元件确定 (11) 4.2、元件检测 (11) 4.3、仪表仪器 (11) 4.4、电路板制作 (11) 4.5、电路板调试 (13) 4.6、调试常见故障与处理方法 (15) 5、心得体会 (16) 6、参考文献 (17)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种家用电器设备也随之进入千家万户,一些家用电器开关在使用的时候非常麻烦,为了方便大家使用,现在社会上也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控制开关,其中包括红外遥控开关,红外遥控是目前家用电器中用的较多的遥控方式。 红外遥控有以下特点: 1、抗干扰能力强。由于其无法穿透墙壁,故不同房间的家用电器可以使用通用的遥控器而不会产生相互的干扰; 2、电路调试简单,操作简单; 3、成本低,符合大众消费观念。 由于其抗干扰能力强,操作简单等诸多有点,红外遥控已经广泛应用于彩色电视机、DVD、空调、组合音响等各种家用电器上。 基于红外遥控发射与接收原理,我们小组设计了一款简易红外遥控电路,通过这个设计,不仅可以明白红外遥控的工作原理,还能在之后自己DIY红外遥控开关。相信通过这个设计也能让其他人对红外遥控开关的工作原理有进一步的了解。

红外接收头详解

红外接收电路通常由红外接收二极管与放大电路组成,放大电路通常又由一个集成块及若干电阻电容等元件组成,并且需要封装在一个金属屏蔽盒里,因而电路比较复杂,体积却很小,还不及一个7805体积大! SFH506-38与RPM-638是一种特殊的红外接收电路,它将红外接收管与放大电路集成在一体,体积小(大小与一只中功率三极管相当),密封性好,灵敏度高,并且价格低廉,市场售价只有几元钱。它仅有三条管脚,分别是电源正极、电源负极以及信号输出端,其工作电压在5V左右.只要给它接上电源即是一个完整的红外接收放大器,使用十分方便。 它的主要功能包括放大,选频,解调几大部分,要求输入信号需是已经被调制的信号。经过它的接收放大和解调会在输出端直接输出原始的信号。从而使电路达到最简化!灵敏度和抗干扰性都非常好,可以说是一个接收红外信号的理想装置。 HS0038信号电平: 38kHz红外发射接收到时:OUT低电平输出 38kHz红外发射接收不到时:OUT高电平输出 Hs0038的使用注意事项: 1: 38kHz红外发射信号在HS0038接收角度范围边沿区域时,接收信号不断振荡无法稳定,因此为保证信号质量,使用时发射接收尽力正对为好; 2: HS0038用于数据通讯时,在标准RS232下,波特率设置不要大于2400bps,否则HS0038无法区分到接收的信号(2400bps接近其带宽极限了)。 红外线一开始发送一段13.5ms的引导码,引导码由9ms的高电平和4.5ms 的低电平组成,跟着引导码是系统码,系统反码,按键码,按键反码,如果按着键不放,则遥控器则发送一段重复码,重复码由9ms的高电平,2.25ms的低电平,

单片机红外遥控原理

红外遥控原理 人的眼睛能看到的可见光按波长从长到短排列,依次为红、橙、黄、绿、青、蓝、紫。其中红光的波长范围为0.62~0.76um;紫光的波长范围为0.38~0.46。比紫光的波长还要短的光叫紫外线,比红光的波长还要长的光叫红外线。红外线遥控技术就是利用波长为0.76~1.5μm之间的近红外线来传送控制信号的。常用的红外遥控系统一般分发射和接收两个部分。发射部分的主要元件为红外发光二极管。它实际上是一只特殊的发光二极管,由于其内部材料不同于普通发光二极管,因而在其两端施加一定电压时,它便发出的是红外线而不是可见光。目前大量使用的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出的红外线波长为940nm左右,外形与普通5发光二极管相同,只是颜色不同。红外发光二极管一般有黑色、深蓝、透明三种颜色。判断红外发光二极管好坏的办法与判断普通二极管一样:用万用表电阻挡量一下红外发光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即可。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要用专门的仪器才能精确测定,而业余条件下只能用拉距法来粗略判定。接收部分的红外接收管是一种光敏二极管。 在实际应用中要给红外接收二极管加反向偏压,它才能正常工作,亦即红外接收二极管在电路中应用时是反向运用,这样才能获得较高的灵敏度。红外接收二极管一般有圆形和方形两种。由于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射功率都较小,所以红外接收二极管接收到的信号比较微弱,因此就要增加高增益放大电路。 前些年常用μPC1373H、CX20106A等红外接收专用放大电路。最近几年不论是业余制作还是正式产品,大多都采用成品红外接收头。成品红外接收头的封装大致有两种:一种采用铁皮屏蔽;一种是塑料封装。均有三只引脚,即电源正、电源负和数据输出(VO或OUT)。红外接收

红外遥控信号的解码

红外线遥控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通信和遥控手段。由于红外线遥控装置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功能强、成本低等特点,因而,继彩电、录像机之后,在录音机、音响设备、空凋机以及玩具等其它小型电器装置上也纷纷采用红外线遥控。工业设备中,在高压、辐射、有毒气体、粉尘等环境下,采用红外线遥控不仅完全可靠而且能有效地隔离电气干扰。 1 红外遥控系统 通用红外遥控系统由发射和接收两大部分组成。应用编/解码专用集成电路芯片来进行控制操作,如图1所示。发射部分包括键盘矩阵、编码调制、LED红外发送器;接收部分包括光、电转换放大器、解调、解码电路。 图1 红外线遥控系统框图 2 遥控发射器及其编码 遥控发射器专用芯片很多,根据编码格式可以分成两大类,这里我们以运用比较广泛,解码比较容易的一类来加以说明,现以日本NEC的uPD6121G组成发射电路为例说明编码原理(一般家庭用的DVD、V CD、音响都使用这种编码方式)。当发射器按键按下后,即有遥控码发出,所按的键不同遥控编码也不同。这种遥控码具有以下特征: 采用脉宽调制的串行码,以脉宽为0.565ms、间隔0.56ms、周期为1.125ms的组合表示二进制的“0”;以脉宽为0.565ms、间隔1.685ms、周期为2.25ms的组合表示二进制的“1”,其波形如图2所示。

图2 遥控码的“0”和“1” (注:所有波形为接收端的与发射相反) 上述“0”和“1”组成的32位二进制码经38kHz的载频进行二次调制以提高发射效率,达到降低电源功耗的目的。然后再通过红外发射二极管产生红外线向空间发射,如图3所示。 图3 遥控信号编码波形图 UPD6121G产生的遥控编码是连续的32位二进制码组,其中前16位为用户识别码,能区别不同的电器设备,防止不同机种遥控码互相干扰。该芯片的用户识别码固定为十六进制01H;后16位为8位操作码(功能码)及其反码。UPD6121G最多额128种不同组合的编码。 遥控器在按键按下后,周期性地发出同一种32位二进制码,周期约为108ms。一组码本身的持续时间随它包含的二进制“0”和“1”的个数不同而不同,大约在45~63ms之间,图4为发射波形图。 图4 遥控连发信号波形 当一个键按下超过36ms,振荡器使芯片激活,将发射一组108ms的编码脉冲,这108ms发射代码由一个引导码(9ms),一个结果码(4.5ms),低8位地址码(9ms~18ms),高8位地址码(9ms~18ms),8位数据

红外检测模块

红外检测模块 红外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是由红外发射管发出不可见的红外光,红外光经检测面反射后被接收管接收,从而检测到物体。在红外检测模块设计制作过程中,关键要考虑其检测距离、灵敏度和工作稳定性(受日光的影响)等问题。 方案一: 红外线不经任何调制,直接发射,接受电路采用运放整形电路。电路如图1。 图 1 红外发射接受电路 该电路比较简单,容易实现。但因其发射的红外线未经调制,其检测距离近,特别易受日光影响,对环境要求比较高。 方案二: 发射的红外经过调制,接受电路采用锁相环型。电路如图2。 图2 红外测速及液面检测电路 锁相电路的振荡信号由LM567的⑤脚输出,送至Q6放大,驱动红外线发射管发出方波信号。集成电路uA741、红外接收管D1及其外围元件组成红外线接收电路,红外线接收管D1将接收到的红外线信号转变成本身阻值的变化,经

电阻R38、电容C29耦合到uA741的②脚,由uA741进行放大。当探测到物体时,LED绿灯亮。 在红外发射与接收中要考虑到发射元件与接收元件都存在着方向性。因此存在着一个位置,在这个位置上传感器可获得最大的灵敏度。另外,还存在着一个传感器可以正常工作的范围,如图3所示。 图3 红外发射与接收元件的方向性 利用LM567⑤脚脉冲信号驱动红外发光管,除了利用锁相环路解码器LM567提高检测灵敏度并消除太阳光等背景光的干扰外,还能使红外发光管在平均输入功率不变的情况下比直流驱动方式增加一倍的发射功率。在红外探测器前端加红外滤光片可去除可见光,使红外光通过,进一步提高了抗干扰能力。 该电路的最大特点是实现了红外线发射与接收工作频率的同步自动跟踪,即红外发射部分不设专门的脉冲发生电路,而直接从接收部分的检测电路引入脉冲(实为LM567的锁相中心频率信号),既简化了线路和调试工作,又防止了周围环境变化和元件参数改变造成的收、发频率不一致,使电路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大大增强。该探测器在实验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无线遥控模块

51单片机综合学习系统之无线遥控模块应用篇《电子制作》2008年6月站长原创, 如需引用请注明出处 大家好,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已经对51单片机综合学习系统的使用方法及学习方式有所了解与熟悉,学会了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基本知识,体会到了综合学习系统的易用性与易学性,这一期我们将一起学习无线电遥控的基本原理与应用实例。 先看一下我们将要使用的51单片机综合学习系统能完成哪些实验与产品开发工作:分别有流水灯,数码管显示,液晶显示,按键开关,蜂鸣器奏乐,继电器控制,IIC总线,SPI总线,PS/2实验,AD模数转换,光耦实验,串口通信,红外线遥控,无线遥控,温度传感,步进电机控制等等。 图1 51单片机综合学习系统 上图是我们将要使用的51单片机综合学习系统硬件平台,如图1所示,本期实验我们用到了综合系统主机、200米无线遥控器,无线接收板,综合系统其它功能模块原理与使用详见前几期《电子制作》杂志及后期连载教程介绍。 PT2262/PT2272无线模块工作原理 PT2262/2272是台湾普城公司生产的一种CMOS工艺制造的低功耗低价位通用编/解码电路,是目前在无线通讯电路中作地址编码识别最常用的芯片之一。PT2262/2272最多可有12位(A0-A11)三态(悬空,接高电平,接低电平)地址设定

管脚,任意组合可提供531441个地址码。PT2262最多可有6位(D0-D5)数据端管脚,设定的地址码和数据码从17脚(Dout)串行输出,可用于无线遥控发射电路。 PT2262和PT2272的引脚排列见图2。对于编码器PT2262,A0~A5共6根线为地址线,而A6~A11共6根线可以作为地址线,也可以作为数据线,这要取决于所配合使用的解码器。若解码器没有数据线,则A6~A11作为地址线使用,这种情况下,A0~A11共12根地址线,每线都可以设置成“1”、“O”、“开路”三种状态之一,因此共有编码数312=531441种;但若配对使用的解码器的A6~A11是数据线,例如PT2272,那么这时PT2262的A6~A11也作为数据线用,并只可设置为“1”和“0”两种状态之一,而地址线只剩下A0~A5共6根,编码数降为36=729种。 图2 PT2262、PT2272引脚排列图 该编解码器的编码信号格式是:用2个周期的占空比为1:3(即高电平宽度为1,低电平宽度为2,周期为3)的波形来表示1个“0”,用2个周期的占空比为2:3(即高电平宽度为2,低电平宽度为1,周期为3)的波形来表示1个“1”,用1个周期的占空比为1:3的波形紧跟着1个周期的占空比为2:3的波形来表示“开路”。地址码和数据码都用宽度不同的脉冲来表示,两个窄脉冲表示“0”;两个宽脉冲表示“1”;一个窄脉冲和一个宽脉冲表示“F”也就是地址码的“悬空”。 编码芯片PT2262发出的编码信号由地址码、数据码、同步码组成一个完整的码字。解码芯片PT2272接收到信号后,其地址码经过两次比较核对后,VT脚才输出高电平,与此同时相应的数据脚也输出高电平。PT2262每次发射时至少发射4组字码,因为无线发射的特点,第一组字码非常容易受零电平干扰,往往会产生误码,所以2272只有在连续两次检测到相同的地址码加数据码才会把数据码中的“1”驱动相应的数据输出端为高电平和驱动VT端同步为高电平。当发射机没有按键按下时,PT2262不接通电源,其17脚为低电平,所以315MHz的高频发射电路不工作,当有按键按下时,PT2262得电工作,其第17脚输出经调制的串行数据信号,当17脚为高电平期间315MHz的高频发射电路起振并发射等幅高频信号,当17脚为低平期间315MHz的高频发射电路停止振荡,所以高频发射电路完全收控于PT2262的17脚输出的数字信号,从而对高频电路完成幅度键控(ASK调制)相当于调制度为100%的调幅。 PT2272解码芯片有不同的后缀,表示不同的功能,有L4/M4/L6/M6之分,其中L表示锁存输出,数据只要成功接收就能一直保持对应的电平状态,直到下

万能学习型红外遥控器制作(毕业设计)

学号 密级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万能学习型红外遥控器设计 院(系)名称:×××× 专业名称:××××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二○○九年五月

BACHELOR'S DEGREE THESIS OF ×××× UNIVERSITY Design of Universal IR Learning Remote Controller College :×××× Subject :×××× Name :×××× Directed by :×××× May 2009

摘 要 随着家用电器种类的增加和无线遥控产品的普及,红外遥控器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针对国内红外遥控学习技术成熟,但产品化程度低的特点,本文自主设计一种具有红外学习和触屏显示功能的红外遥控器,借此促进红外遥控学习技术在国内市场的产品化推广。 在红外解码方面,传统方法采用单片机中断或者查询方式采集红外信号,环境不理想情况下可能需要多次解码,本文借助电脑辅助记录全波形,通过相关软件优化波形,解码一次即可成功;在红外发射方面,本文通过实验发现红外发射距离受载波占空比和红外二极管贯通电流影响,通过调试将38KHz载波红外信号发射距离提高到10米;在红外接收方面,进行了红外干扰测试;在触屏校验方面,通过实验获取触屏数据,利用matlab参数估计lsqcurvefit函数求得校正参数,解决了触屏漂移问题;在彩屏显示方面,将遥控器所有按键简化为方向键和确认键,虚拟数码管显示按键位置,避免了单片机片上资源紧张的问题,此外,彩屏仅支持16位R5G6B5格式数据,一张176*220图片占用72. 6KB空间,造成极大浪费,本文借此讨论了适合本系统的图片压缩技术,给出了一种具体的图片压缩格式。 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本文先后制作了遥控接收解码装置、遥控编码发射装置、万能学习型红外遥控器,以SAA3010遥控器作为典型代表(遵循飞利浦RC-5编码协议),成功的实现了红外编解码、发射接收、按键触屏双输入、彩屏显示等基本功能,最终制作的万能学习型遥控器在功能上可以完全代替SAA3010遥控器。 关键词:红外学习;红外解码;单片机控制;声卡采样;触屏校验

红外遥控学习模块在空调控制的应用说明电脑RS232口控制红外遥控

红外遥控学习模块在空调控制的应用说明 电脑RS232口控制红外遥控学习模块控制空调典型应用电路: 电路说明 1. 该电路与电脑主机配合总共可以对最多28个红外遥控按键进行学习和发射. 2. 可以控制3路红外发射管同时发射,安装在不同的3个方向. 3. 为了能更好控制空调,一体化红外接收头应采用亿成光电的金属外壳红外接收头PIC-331LM如下图

红外接收头购买联系方式: 亿成光电 深圳赛格广场二楼2108室 电话: 83681812 83681792 联系人: 马惠贞 4. 红外发射管采用亿光电子的IR333,如果需要大角度的可以选用正负40度的. 5. 模块晶振必须采用11.0592MHz 6. +5v直流供电 7. 有指示灯显示,绿灯是发射和学习指示,红灯是错误指示 在正式应用时最好加上指示灯.

红外遥控学习模块参考图: 以上图片仅供参考,产品以实物为准 模块具有8个引脚,定义如下 1.X2: 接晶振一端,晶振必须用11.0592M 2.X1: 接晶振另一端 3.CI/B: 控制指令输入端,也作模块内部忙状态指示 一个控制指令由双字节组成,即控制指令本码和控制指令反码,波特率9600, N81格式 格式如下:

每一位的时间要比较精确,为104uS左右,否则命令接收将不可靠!控制指令反码是控制指令本码求反,控制指令本码与控制指令反码之间时间间隔必须大于2ms小于100ms. 支持以下56条指令 0x00—0x1b对应28路红外控制指令 0x80—0x9b对应28路红外学习指令 不在此范围的指令一律为无效命令 在不送指令时此引脚也作模块内部忙标志,若为低电平表示模块忙,主机不能发命令 注意: 主机在模块忙时发命令由于此引脚为低电平模块也收不到,直到模块忙完主机才能发新的命令 建议:两个指令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得小于200ms,保证被控设备有足够时间处理 4.+5: 接5V直流电源,电源范围4.6—5.5v,纹波<20mv 5. ERR: 错误提示,为高电平表示没有错误,低电平有错误 在以下任何情况下会显示错误, 命令接收错误 收到了指令码但没收到指令反码 无效命令 红外学习错误 此引脚的错误提示状态会持续到下一次接收到了正确的命令或红外学习正确了

红外接收头工作原理

红外接收头一般是接收、放大、解调一体头,一般红外信号经接收头解调后,数据“0”和“1”的区别通常体现在高低电平的时间长短或信号周期上,单片机解码时,通常将接收头输出脚连接到单片机的外部中断,结合定时器判断外部中断间隔的时间从而获取数据。重点是找到数据“0”与“1”间的波形差别。 3条腿的红外接收头一般是接收、放大、解调一体头,接收头输出的是解调后的数据信号(具体的信号格式,搜“红外信号格式”,一大把),单片机里面需要相应的读取程序。 红外通信是利用红外技术实现两点间的近距离保密通信和信息转发。它一般由红外发射和接收系统两部分组成。发射系统对一个红外辐射源进行调制后发射红外信号,而接收系统用光学装置和红外探测器进行接收,就构成红外通信系统。 先讲一讲什么是红外线。我们知道,人的眼睛能看到的可见光按波长从长到短排列,依次为红、橙、黄、绿、青、蓝、紫。其中红光的波长范围为0.62~0.76μm;紫光的波长范围为0.38~0.46μm。比紫光波长还短的光叫紫外线,比红光波长还长的光叫红外线。红外线遥控就是利用波长为0.76~1.5μm之间的近红外线来传送控制信号的。 常用的红外接收头有以下外形:更多… IRM38A系列???????? IRM138S系列????????? IRM38B系列?????????????? MN系列???????????????? IRM338系列 相关的规格书请到这里下载:红外接收头规格书 红外遥控系统 常用的红外遥控系统一般分发射和接收两个部分。发射部分的主要元件为红外发光二极管。它实际上是一只特殊的发光二极管,由于其内部材料不同于普通发光二极管,因而在其两端施加一定电压时,它便发出的是红外线而不是可见光。目前大量使用的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出的红外线波长为940nm左右,外形与普通发光二极管相同,只是颜色不同。红外发光二极管一般有黑色、深蓝、透明三种颜色。判断红外发光二极管好坏的办法与判断普通二极管一样:用万用表电阻挡量一下红外发光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即可。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要用专门的仪器才能精确测定,而业余条件下只能用拉距法来粗略判定。 接收部分的红外接收管是一种光敏二极管。在实际应用中要给红外接收二极管加反向偏压,它才能正常工作,亦即红外接收二极管在电路中应用时是反向运用,这样才能获得较高的灵敏度。红外接收二极管一般有圆形和方形两种。 由于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射功率一般都较小(100mW左右),所以红外接收二极管接收到的信号比较微弱,因此就要增加高增益放大电路。前些年常用μPC1373H、CX20106A等红外接收专用放大电路。最近几年不论是业余制作还是正式产品,大多都采用成品红外接收头。成品红外接收头的封装大致有两种:一种采用铁皮屏蔽;一种是塑料封装。均有三只引脚,即电源正(VDD)、电源(GND)和数据输出(VO或OUT)。红外接收头的引脚排列因型号不同而不尽相同,可参考厂家的使用说明。成品红外接收头的优点是不需要复杂的调试和外壳屏蔽,使用起来如同一只三极管,非常方便。但在使用时注意成品红外接收头的载波频率。红外遥控常用的载波频率为38kHz,这是由发射端所使用的455kHz晶振来决定的。在发射端要对晶振进行整数分频,分频系数一般取12,所以455kHz÷12≈37.9 kHz≈38kHz。也有一些遥控系统采用36kHz、40kHz、56kHz等,一般由发射端晶振的振荡频率来决定。 红外遥控的特点是不影响周边环境、不干扰其它电器设备。由于其无法穿透墙壁,故不同房

无线通讯模块介绍

cc1100/RF1100SE、NRF905、NRF903、nRF24L01无线收发模块开发指南简介 cc1100/RF1100SE微功率无线数传模块 基本特点: (1) 工作电压:~,推荐接近,但是不超过(推荐) (2) 315、433、868、915MHz的ISM 和SRD频段 (3) 最高工作速率500Kbps,支持2-FSK、GFSK和MSK调制方式 (4) 可软件修改波特率参数,更好地满足客户在不同条件下的使用要求高波特率:更快的数据传输速率 低波特率:更强的抗干扰性和穿透能力,更远的传输距离 (5) 高灵敏度(下-110dBm,1%数据包误码率) (6) 内置硬件CRC 检错和点对多点通信地址控制 (7) 较低的电流消耗(RX中,,,433MHz) (8) 可编程控制的输出功率,对所有的支持频率可达+10dBm (9) 无线唤醒功能,支持低功率电磁波激活功能,无线唤醒低功耗睡眠状态的设备 (10) 支持传输前自动清理信道访问(CCA),即载波侦听系统 (11) 快速频率变动合成器带来的合适的频率跳跃系统 (12) 模块可软件设地址,软件编程非常方便 (13) 标准DIP间距接口,便于嵌入式应用 (14) 单独的64字节RX和TX数据FIFO (15) 传输距离:开阔地传输300~500米(视具体环境和通信波特率设定情况等而定) (16) 模块尺寸:29mm *12mm( 上述尺寸不含天线,标配4.5CM长柱状天线) cc1100/RF1100SE微功率无线数传模块应用领域:极低功率UHF无线收发器,315/433/868/915MHz的ISM/SRD波段系统, AMR-自动仪表读数,电子消费产品,远程遥控控制,低功率遥感勘测,住宅和建筑自动控制,无线警报和安全系统, 工业监测和控制,无线传感器网络,无线唤醒功能,低功耗手持终端产品等 详细的cc1100/RF1100SE模块开发文档可到下载 NRF905无线收发模块 基本特点: (1) 433Mhz 开放 ISM 频段免许可证使用 (2) 接收发送功能合一,收发完成中断标志 (3) 170个频道,可满足多点通讯和跳频通讯需求,实现组网通讯,TDMA-CDMA-FDMA (4) 内置硬件8/16位CRC校验,开发更简单,数据传输可靠稳定 (5) 工作电压,低功耗,待机模式仅 (6) 接收灵敏度达-100dBm (7) 收发模式切换时间 < 650us

红外遥控器设计(方案)(1)

毕业实践环节毕业设计(典型性项目)说明书红外遥控器设计(方案)

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设计)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毕业论文(设计)授权使用说明 本论文(设计)作者完全了解**学院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论文(设计)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论文(设计)并向相关部门送交论文(设计)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论文(设计)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设计)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保密的论文(设计)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日期:

注意事项 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 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 2)原创性声明 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 4)外文摘要、关键词 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 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 7)参考文献 8)致谢 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 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3.附件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 4.文字、图表要求: 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字迹工整,打印字体及大小符合要求,无错别字,不准请他人代写 2)工程设计类题目的图纸,要求部分用尺规绘制,部分用计算机绘制,所有图纸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规范。图表整洁,布局合理,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不准用徒手画3)毕业论文须用A4单面打印,论文50页以上的双面打印 4)图表应绘制于无格子的页面上 5)软件工程类课题应有程序清单,并提供电子文档

红外遥控课程设计

单片机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 基于单片机红外线遥控控制 LED灯显示系统设计与制作班级:电子科学与技术1101 姓名:李婷 学号:110803025 2013年12月11日

目录 第一章设计要求 (3) 第二章硬件系统设计 (3) 2.1基于单片机红外线遥控控制LED灯显示系统框架图 (3) 2.2单片机控制系统及其基本电路 (4) 2. 2.1 单片机最小系统 (4) 2.2.2时钟电路 (5) 2.2.3复位电路 (5) 2.3基于单片机红外遥控控制LED系统的设计原理 (6) 2.3.1单片机红外遥控控制LED显示系统原理 (6) 2.3.2单片机红外遥控控制LED系统码分制原理 (7) 2.4红外遥控发射系统电路设计 (8) 2.4.1指令按键电路 (8) 2.4.2 发射电路 (9) 2.4.3 显示模块 (9) 2.5红外遥控接收系统电路设计 (11) 2.5.1接收电路 (11) 2.5.2 LED灯显示电路 (11) 2.6硬件原理图 (12) 第三章软件系统设计 (12) 3.1 红外线发射电路程序流程图设计 (13) 3.2 红外线接收电路程序流程图设计 (13) 第四章系统测试与分析 (14) 4.1 利用Proteus和keil进行仿真调试 (14) 4.2 仿真图 (16) 第五章总结 (18) 附录1 (18) 附录2 (22) 参考文献 (25)

赣南师范学院 2013 — 2014 学年第_1_学期课程论文行政班级:电子科学与技术1101 学号:110803025 姓名:李婷

图2-1 系统的设计总框图 2.2单片机控制系统及其基本电路 2.2.1单片机最小系统 单片机晶振电路:对于MSC-51一般的晶振频率可以在1.2MHz—12MHz 之间选择,这是电容C可以对应的选择10pF—30pF。当使用89C55时晶振频率可以提高到24MHZ。对于本设计的电容C用30pF,晶振选用11.0592MHz。晶振电路如下图3-1所示,一条引脚接在XTAL1,另一条接在XTAL2。单片机的复位电路:为了防止程序执行过程中失步或运行紊乱,此处采用了上电复位及手动复位电路,电路图如下图2-1所示: 图2-2-1 单片机最小系统图

红外接收电路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主从红外通信系统的研究与设计2009-11-17 21:24出处:中华电子网作者:刘永春、王秀碧、陈彬【我要评论】[导读]发射端将二进制数字信号调制成某一频率的脉冲序列,经电光转换电路,驱动红外发射管以光脉冲的形式发送到空中。接收端将接收到的光脉冲转换成电信号,再经解调和译码后恢复出原二进制数字信号。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PIC18F248的主从式红外通信系统,主要设计了红外接口电路以及主机和从机通信软件流程。 1、引言 红外通信是目前比较常用的一种无线数据传输手段,其具有无污染、信息传输稳定、信息安全性高以及安装使用方便等优点,并且可以在很多场合应用,如家电产品,工业控制、娱乐设施等领域。红外通信是利用950nm近红外波段的红外线作为传递信息的载体,通过红外光在空中的传播来传递信息,由红外发射器和接收器实现。发射端将二进制数字信号调制成某一频率的脉冲序列,经电光转换电路,驱动红外发射管以光脉冲的形式发送到空中。接收端将接收到的光脉冲转换成电信号,再经解调和译码后恢复出原二进制数字信号。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PIC18F248的主从式红外通信系统,主要设计了红外接口电路以及主机和从机通信软件流程。 2、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在主从式红外通信系统中,主机及从机的红外发射电路相同,红外线的载波频率都为38KHz,在同一时间内,可以是主机发射,从机接收;或者从机发射,主机接收。 2.1 红外发射电路设计 红外发射器电路主要由单片机,驱动管Q1和Q2、红外发射管D1等组成,电路如下: 红外发射器工作原理为:单片机通过I/O端口控制整个发射过程。其中,红外载波信号采用频率为38KHz的方波,由PIC18F248的CCP模块的PWM功能实现,并由CCP1端口传输到三极管T2的基极。待发送到数据由单片机的TX端口以串行方式送出并驱动三极管Q1,当TX为“0”时使Q1管导通,通过Q2管采用脉宽调制(PWM)方式调制成38KHz的载波信号,并由红外发射管D1以光脉冲的形式向外发送。当TX为“1”时使Q1管截止,Q2管也截止,连接Q1和Q2的两个上拉电阻R1和R3把三极管的基极拉成高电平,分别保证两个三极管可靠截止,红外发射管D1不发射红外光。因此通过待发送数据的“0”或“1”就可控制调制后两个脉冲串之间的时间间隔,即调制PWM的占空比。比如若传送数据的波特率为1200bps,则每个数位“0”就对应32个载波脉冲调制信号。红外发射管D1采用TSAL6200红外发射二极管,其实现将电信号转变成一定频率的红外光信号,它发射一种时断时续的高频红外脉冲信号,由于脉冲串时间长度是恒定的,根据脉冲串之间的间隔大小就可以确定传输的数据是“0”还是“1”。 2.2 红外接收电路设计 红外接收电路主要采用Vishay公司的专用红外接收模块HS0038B。接收电路及

无线遥控发射接收模块

无线遥控发射接收模块 这是一种目前用途非常广泛的200米四键遥控模块,常用于报警器设防、车库门遥控、摩托车、汽车的防盗报警等,这类用途要求遥控器的遥控距离并不远,一般50米足够了,但要求:遥控模块价格低廉,发射机手柄体积小巧、外观精致,耗电尽可能省,工作稳定可靠。 这里提供的发射机体积非常小巧,体积只有58x38x8毫米,采用桃木花纹的优质塑料外壳,带保险盖,防止误碰按键,天线拉出时长13厘米,遥控器只有20克。 产品名称: 200米四键遥控模块价格:20元/个 外形尺寸: 58x38.5x13毫米发射功率:20毫瓦工作电流: 14毫安 工作电压:12V A27报警器专用电池 图为发射器外形,面板上有A、B、C、D四位操 纵按键及一个发射指示灯。发射机内部采用进口 声表谐振器稳频,频率一致性非常好,稳定度极 高,工作频率315MHZ频率稳定度优于10-5, 使用中无需调整频点,特别适合多发一收等无线 电遥控系统使用,而目前市场上的一些低价位无 线电遥控模块一般仍采用LC振荡器,稳定度及 一致性较差,即使采用高品质微调电容,当温度 变化或者震动后也很难保证已调试好的频点不 会发生偏移,造成发射距离缩短。 图中两发射器效果一样,只是外表不同

这是发射机等效电路图 1000米四键遥控模块——价格:35元/个 手持式微型无线编码遥控模块的使用距离一般为50~100m,对某些需要四五百米甚至更远操作距离的应用场合,这类遥控模块便显得无能为力。

这里介绍一种800米四通道遥控接收模块,它的特点是:发射器内部采用了声表面谐振稳频技术,可靠性达到工业级水准,空旷地实测有效距离可达1000m,是目前性能较好,距离较远的遥控产品。

双路无线遥控继电器模块使用手册

双路无线遥控继电器模块使用手册 【简要说明】 一、尺寸:72mm X50mm X25mm 长X宽X高 二、主要芯片:无线遥控 SC2272 315M发射接收继电器 三、工作电压:输入直流5V~36V; 四、特点: 1、最大控制负载300W。 2、具有输出指示灯; 4、发射器具有信号发送指示灯。 5、最大切换电流10A 6、采用螺旋压接端子 7、抗干扰能力强,穿墙能力强。 8、工作频率315M 9、接线方便 10、遥控距离,无障碍小于100米,有障碍小于30米 11、工作环境:湿度小于80% ,温度 -20度至70度 12、使用寿命:大于一百万次 五、有详细使用说明书 配套遥控器主要参数 1、工作电压:DC12V 2、工作电流:≤9mA 3、工作频率:315MHz 4、编码类型:焊盘 5、发射距离:100米(空阔地) 6、编码类型:固定码 7、编码芯片:PT2264(PT2262、SC2262),厂家每个批次芯片型号不同,三款芯片完全兼容 8、外壳颜色:桃木 9、振荡电阻:1.5M

【标注图片】【接线说明】【原理图】 【元件清单】

【PCB尺寸图】

四键遥控器和超再生固定码接收模块可以组成四路无线发射接收电路,遥控器的四位数据码对应模块的四路输出,可以方便的组成无线遥控发射接收电路,该产品广泛适用于广大电子爱好者的家庭、工业遥控类电子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可很好的作为单片机的信号输入源,特别适合大中院校学生电子电路设计、毕业设计中的遥控电路部分,可与单片对接,或加一级放大驱动继电器或小型直流电机。接收板有自锁、非锁、互锁三种型号。 【选型说明】 非锁、自锁、互锁三种工作方式说明 非锁型SC2272-M4输出又称点动输出,数据脚输出的电平是瞬时的而且和发射端是否发射相对应,可以用于类似点动的控制,有遥控信号时数据脚是高电平,遥控信号消失时数据脚立即恢复为低电平,适用于如电动门、电动门锁、与单片机对接等只需要一个高电平的电路等电路等。

红外遥控器信号接收和显示的设计1

电子电路综合设计总结报告 题目:红外遥控器信号接收和显示的设计 摘要: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红外遥控器越来越多的使用到电器设备中,但各种型号遥控器的大量使用带来的遥控器大批量多品种的生产,使得检测成为难题,因此智能的红外遥控器检测装置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在该红外遥控器信号的接收和显示电路以单片机和一体化红外接收器为核心技术,具体由单片机最小系统、单片机和PC机间的通信模块、红外接收模块、数码管显示模块和流水灯模块组成。在本系统的设计中,利用红外接收器接收遥控器发出的控制信号,并通过软件编程将接收信号存储、处理、比较,并将数据处理送至数码管显示模块。总之,通过对电路的设计和实际调试,可以实现红外遥控器信号的接收和显示功能。根据比较接收信号的不同,在数码管显示电路及流水灯电路上显示相应的按键数字或闪烁变化功能,并可实现单片机及PC机之间的通信功能,使得控制信号能在PC机上显示。

关键词:单片机红外接收器HS0038 解码串口调试

设计任务 结合单片机最小电路和红外线接收接口电路共同设计一个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信号接收和转发系统,用普通电视机遥控器控制该系统,使用数码管显示信号的接收结果。 1、实现单片机最小系统的设计。 2、当遥控器按下数字键时,在数码管上显示其键值。如按下数字键1,则在数码管上显示 号码01。 3、当遥控器按下音量△及音量▽时,用两位数码的周围段实现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旋转的流 水灯功能。(为使得音量的增减清晰显示,试验中在单片机的P1口外接一排流水灯,具体功能的实现见方案的可行性论证) * 运用串口调试助手,在遥控器有按键按下时,将其键值显示在PC机上。 * 当遥控器按下频道△及频道▽时,在数码管上显示加1或减1后的数值。 一、系统方案比较和论证 1、方案比较和选择 为了实现系统整体功能,红外解码部分是核心,红外解码是指将遥控发射器所产生的红外遥控编码脉冲所对应的键值翻译出来的过程。下面将系统方案做一论证,通常有硬件解码和软件解码两种方案。 方案一:此方案中,使用专用遥控器作为控制信号发出装置,当按下遥控器的按键后,一体化红外接收装置接收到遥控器发出的设置控制信号,然后将信号送到专用的解码芯片中进行解码,解码后将信号送到单片机,由单片机查表判断这个信号是按键数值信号或控制音量、频道等信号,当确认是何种信号后,启动子程序,然后进行查询。每次红外接收头接收到红外信号传到解码器中,解码器解码完毕后送到单片机,单片机再通过查表确定这些数值并进行相应功能的控制。设计原理图如图1所示。 图1、方案一设计原理图 方案二:此方案中,采用普通的家用遥控器作为控制信号发出装置,当按下遥控器的按键后,一体化红外接收装置接收到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控制信号,然后把这个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传到单片机中,利用单片机对这个信号进行解码,解码完成后查表确定是按键数值信号或控制音量、频道等信号,启动子程序,进行相应的显示数字等功能。然后查询,重复上述流程。设计原理图如图2所示。

红外线接收头

VS1738

型号:VS1738 1.简介: VS1738 VS1738内含高速高灵敏度PIN光电二极管和低功耗、高增益 前置放大IC,采用环氧树脂塑封封装设计,该产品已经通过 REACH和SGS认证属于环保产品,在红外遥控系统中作为接收 器使用。 2.特性: ●环氧塑封封装; ●宽工作电压,2.7-5.5V; ●低功耗;宽角度及长距离接收; ●抗干挠能力强,能抵挡环境干挠; ●输出匹配TTL、CMOS电平,低电平有效。

型号:VS1738 5.应用电路图: 6.原理图: 7.光电参数(T=25℃ Vcc=3.0V/5.0V f0=38KHZ): 参 数 符号 测试条件 Min Type Max

型号:VS1738 8.测试波型: 10.极限参数:

型号:VS1738 11.可靠性测试: 测试项目 测试条件 测试时间测试数 合格数焊接耐热温度 温度260℃±5℃ (非受力状态下) 5秒以内 20 20 静电破坏实验 电容100PF,电阻1.5kΩ, 静电电压4KV,各引脚 20 20 振动实验 频率:10-50Hz/1min 振幅:1.5mm X、Y、Z/30min 30分钟 20 20 高温储存 温度85℃±2℃ 240小时 20 20 低温储存 温度-25℃±2℃ 240小时 20 20 高温高湿储存 温度85℃;湿度85% 240小时 20 20 低温-25℃(30秒), (焊点需离树脂胶体根部2MM以上) a.浸锡:请在260℃且5秒以内一次焊接完成,同时应避免树胶胶体浸入锡槽内。

型号:VS1738 190 15.包装方式: 1).防静电袋(如右图) 产品标签:正贴于防静电袋正中间 尺寸:150X190 数量:每包500PCS l a b e l 150 l a b e l

(完整版)无线遥控模块PT2262控制原理

1 2 3 * LJ 5 Li 1 1 11 11 9 L0 无线电遥控,就是利用无线电波对被控对象进行远距离控制,在 工业控制、航空航天、冢电领域应用广泛。 一、无线遥控模块的构成: 由发射部分和接收部分组成。 发射部分由,按键,编码芯片,315M 调制器,功率放大电路 等构成 其中编码部分电路由PT2262编码IC 来组成,具体电路见图所示 SK 矗同

接收部分由无线信号接收电路,解码芯片构成 触发信号一FT2262编码一315MHz?制器一尊功率抜大—\编码输出 接收头 mm D0,D1,D2,D3为按键状态输出端,当某个按键按下后,相应的数据端口就输出高电平,在这几个端口加一级放大就可以驱动继电器,功率三极管,进行负载遥控开关控制。也可以直接连到单片机的I/O脚上,通过单片机采集数据端口状态,然后进行外部控制。 二、编码解码芯片PT2262/PT2272 PT2262/2272是一对带地址、数据编码功能的无线遥控发射/接收芯片。其中发射芯片PT2262-IR将载波振荡器、编码器和发射单元集成于一身,使发射电路变得非常简洁。 接收芯片PT2272的数据输出位根据其后缀不同而不同,数据输出具有暂存”和锁存”两种方式,方便用户使用。后缀为“M为暂存型” 后缀为“为锁存型”其数据输出又分为0、2、4、6不同的输出,例如:PT2272-M4则表示数据输出为4位的暂存型无线遥控接收芯

名称 管脚? 说明 DQ-DE 7-3. 10-1? 1 数据输入端,有一个为"1"即有編码发出,内部下拉, Vcc IB- 电源正端(+ ) 7ss- 0 电源负端〔-) TE 14 編科启动端’用于多数据的編码芨射,低电平有数 OSCI 16- 振荡电阻输入端,与0兀2所接电阻决定振荡频率 DSC2 15 标蒜电阻振茹器输由端 Dout 17 編码输出端(正常时为低电平) 喪1:编诂电路PT2262管■知功能赛 名称 管脚? 说明 M-A11 1-乳 10-19- 地址管脚,用于进行地址编码,可置为"0笃T 笃 W (悬空〉,必须与2262 一致,否则不幣码 DO-DE 7-8, 10-13 地址或数据管脚■当做为数据管脚时,只有在地址期与 2262 一致,数据管脚才能输岀与2262数据端对应的高 电平』否则输出为低电平,锁存型只有在接收到下一数 据才能转换 Vcc 18 电源正端(+ ) Uss 9 电源负端O ) DIN 14 数据信号输入端,来自接收模块输出端* OSCI 16- 振荡电阻输入端,与0咒2所接电阻决定振荡频率 0SC2 15 振汤电阻振霸器输出端 VT 17 解码有效确认输出端(常低)解码有效变成高电平(瞬 态) 蔻N 解码电路PT2272 19營功能表 在通常使用中,我们一般采用 8位地址码和4位数据码,这时编 码芯片PT2262和解码芯片PT2272的第1?8脚为地址设定脚,有三 种状ftO t 1 18 J VCD AL 匚 2 H 3 Bout 匚 3 1& 2 QSCl 匚 4 15 3 DSC2 A 4 L. 5 14 J T E AS r £ 13 1 All .-'D5 Afe/DO 匚 ? 12 3 A L 0/D 4 flTfDi 匚 8 11 2 A^/ia Wss 匚 9 10 3 JL8/I? 1 1 s 2 17 3 1& 4 1 5 5 14 G 13 T 12 5 11 3 VDD 1 VT 3 OSCI □ 0SC2 □ DIN □ D5 □ D4 J D3 J D2 El FT236Z-IR EEC-LELru-c-L &12 ^04501 S A A A- A A D D s V OSCI OSC2 AO Al A10/U4 A11/H5 FT 226 2-1R 内部原理框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