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核心技术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竞争优势构建研究

基于核心技术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竞争优势构建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c87127436.html,

基于核心技术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竞争优势构建研究

作者:潘喜润

来源:《北方经济》2008年第05期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由C.K.Prahlad和Gary 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论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中首先提出以来,对核心竞争力的研究直是企业管理界特别是战略管理领域的热点问题。

由于高科技企业本身具有技术密集、知识密集、资本密集的高风险、高收益、高成长的特性,这决定了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机理和构成与其他类型企业有所不同。企业核心技术竞争力是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物质基础,是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而获得长期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所以对高新技术企业核心技术竞争力构建的研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高新技术企业和核心技术竞争力的内涵

(一)高新技术企业的内涵

高新技术企业是由高新技术的概念延伸而来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和办法》(2000)中划定高新技术为:电子与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和新医药技术、新材料及应用技术、先进制造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现代农业技术、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技术、环境保护新技术、海洋工程技术、核应用技术、其它在传统产业改造中应用的新工艺、新技术。

高新技术与传统的技术和产业相比有着许多显著特点。主要体现在:①知识密集、技术密集、智力密集和R&D资金密集是世界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主要特征。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知识、技术、智力和R&D资金密集程度决定着其水平和层次。②创新性。高技术是以世界最新科学成就为基础,通过代价高昂的研究和探索,使技术不断创新。③高风险性。开发高新技术产品要应用新工艺,需要投资较大,要求水平较高,风险也很大。④时空性。当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高新技术从研制、开发到生产应用的周期迅速缩短,高新技术产品的生命周期也在缩短,竞争更加激烈,时空特性更加突出。

(二)核心技术竞争力的内涵

会展产业竞争力分析

会展产业竞争力分析报告 会展业是集商品展示交易、经济技术合作、科学文化交流为一体,兼具信息咨询、招商引资、交通运输、城市建设、商务旅游服务等多种功能的一种新兴产业,它以其特有的专业性、针对性、直接性等特点而逐渐成为国际、国内企业直接面对客户,展示自己的极好平台。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政府部门重视对会展业的开拓,并加大力度促进该产业的发展,因此加强对会展产业竞争力的分析和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发挥该产业所具备的优势和潜力,为今后会展产业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以下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企业结构与同业竞争,机会以及政府行为等几方面对中国会展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 一、生产要素 会展业竞争力的强弱与生产要素有着深远的联系,因为竞争力的创造、发挥与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资源被应用时所产生的效率与效能有关。生产要素大致可以被归纳成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和基础设施等。中国会展业竞争力的迅速增强离不开其所具有的丰富的生产要素,主要是人力资源、资本资源和基础设施。 (一)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对会展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会展业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具备多种能力的人才,如:会展项目策划、会展

项目管理、会展工程管理、会展设计、会展财务管理、展馆的营销和服务、展馆器材的标准化管理、展品运输操作管理等方面的人才。专业的会展人才能更好地规划出展览项目及其细节,也能通过各种合法途径提升展览会的知名度和实现最大的利益追求。但是目前我国会展从业人员中真正掌握外语、精通展览设计、会议组织策划、了解国际惯例、富有实际操作经验的专业人员十分缺乏,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管理水平与国外相比差距很大。现在中国愈来愈重视对会展人才的培养与培训,各大高校也逐渐开设了与会展业相关的专业,目前已有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等11所高校和中专、职业学校开设了与会展业相关的专业。此外美国华盛顿大学、德国内德斯堡大学等也与我国大学考虑合作开展会展专业学科,这为中国会展业拥有更多的专业人才提供了最好的途径,同时会展公司的增加以及其竞争力的增强促使更多公司加强规范培训工作人员,这更进一步地促进了中国会展业的发展与壮大。 (二)资本资源 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状况是影响会展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因为会展业的发展与壮大需要经济的大力支撑,只有生产力水平与经济水平的逐步提高,才能保证会展业的发展顺利进行。我国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与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为我国一些大城市提供了会展经济的发展条件,许多中心城市和省会城市纷纷兴建现代化的大型展馆,着力培育会展经济。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八大条件和四项指标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八大条件和四项指标八大条件: 1、企业申请认定时须注册成立一年以上; 2、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获得对其主要产品(服务)在技术上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识产权的所有权; 3、对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技术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范围; 4、企业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 5、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实际经营期不满三年的按实际经营时间计算,下同)的研究开发费用占同期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1. 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含)的企业,比例不低于5%; 2. 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亿元(含)的企业,比例不低于4%; 3. 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亿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低于3%; 其中,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 六、近一年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同期总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 七、企业创新能力评价应达到相应要求;

八、企业申请认定前一年内未发生重大安全、重大质量事故或严重环境违法行为。 企业创新能力评价(四项指标): 主要从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企业成长性等四项指标进行评价。各级指标均按整数打分,满分为100分,综合得分达到70分以上(不含70分)为符合认定要求。四项指标分值结构详见下表: 1. 知识产权(≤30分) 由技术专家对企业申报的知识产权是否符合《认定办法》和《工作指引》要求,进行定性与定量结合的评价。

(1)技术的先进程度 A. 高(7-8分) B. 较高(5-6分) C. 一般(3-4分) D. 较低(1-2分) E. 无(0分) 解读:注重考查企业技术的含金量,专家的主观判断性增强了,扣分也会是最严重的。如果有发明专利、在发达国家获得PCT专利、科技成果鉴定报告、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奖等,则更有说服力 (2)对主要产品(服务)在技术上发挥核心支持作用 A. 强(7-8分) B. 较强(5-6分) C. 一般(3-4分) D. 较弱(1-2分) E. 无(0分) 解读:知识产权要帮助企业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60%的高新收入要有自主知识产权来支撑。 (3)知识产权数量 A. 1项及以上(Ⅰ类)(7-8分) B. 5项及以上(Ⅱ类)(5-6分) C. 3~4项(Ⅱ类)(3-4分) D. 1~2项(Ⅱ类)(1-2分)

加强技术创新工作,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

加强技术创新工作,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 山东兖矿轻合金有限公司隶属于兖矿集团有限公司,由兖矿电铝分公司行政代管。兖矿轻合金的铝工业型材项目,是兖矿集团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的煤电铝产业“向上游拓展、向下游延伸、实现产业升级”战略规划的重要项目,是目前中国乃至亚洲规模最大的工业铝型材项目。公司工艺先进、装备一流,整体配置达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水平。 公司以高质量的核心技术产品去开拓和占领市场,以顾客完全满意为目的,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 1、加强技术管理 技术创新是经济和产业发展的要求,其原动力更多是由客户需求驱动的。在确定技术项目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哪些技术有助于实现企业发展目标,其实技术管理更重要,更应强调如何辨别、选择,获取并管理技术,如何确保技术最终得到有效应用。只有这样,才可以很大程度上保证科技投入能够有效实现其商业价值 2、创新文化建设 企业在长期的技术创新工作中充分认识到,创新文化竞争成功才是企业长期成功的保证。因此,必须建立起企业内部技术创新文化和氛围。而建设优秀的企业技术创新文化,关键是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从某种意义来说,企业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良好的创新文化。 3、创新队伍建设及激励机制 人才是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保证。为了实现建设工业新高地的战略目标,加快各类人才队伍,特别是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通过企业内在机制的建立和外部环境的改善,充分发挥市场对人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吸引和凝聚各类优秀人才,在企业内部形成优秀人才在数量、结构和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相对优势的人才高地,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加大紧缺人才的引进力度,引进具有本科学历以上人才的同时,并高薪聘请了多名国内知名公司的经营或技术岗位负责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市场化的人才竞争机制。 4、认真研究总结国内外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经验教训,制订科学而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 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是很重要的,过去我们主要是研究外国的经验,其实我们自己也有经验,包括反面的经验即教训。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们出现了一大批比较有竞争力的企业,它们的经验很值得总结。 在总结国内经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既要总结经验,也要总结教训,好的典型和坏的典型都要总结;二是时间要长一点,这样便于发现规律;三是不要就企业总结企业,而是联系产业、地区以及国家竞争力进行总结;四是不要仅罗列一堆素材,而是尽可能加以提炼,提到理性的高度;五是不应仅仅为了宣传自己,而是为了掌握规律、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竞争力。 5、设备、技术、管理共同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力 良好的管理最为重要,而管理背后则是人员素质问题,也就是说,企业运行方式的好坏归根结底是由人的因素决定。企业还需要一大批精干的中层部门主管,以及可以完成基本工作任务的熟练操作工。只有这些主管、操作工和职业经理人精诚合作,企业才会充满活力,保持过人的竞争力。

论企业核心竞争力初稿

论企业核心竞争力 07工商管理指导老师 摘要: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维护和提升是一个循环往复的重复过程,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内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保持持续的优势,就要不断审视自己和竞争对手,不断学习和创新,不断培育、维护和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本文在核心竞争力相关基本理论解析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入世后培育国内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迫切性,针对国内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现状中企业综合实力不强,产品质量相对较差,技术创新能力不高,人员素质偏低等问题提出通过开发企业人力资源,培育企业技术核心能力,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国内企业核心竞争力。关键词:核心竞争力创新培育 序言 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国家之间的竞争最重要的是经济实力的较量,而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就是要有参与国际竞争的大型企业集团;大型企业集团的竞争力和实力,则取决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成长正推动着国家竞争力的飞升。在这个全球竞技场中,为了迎接全球经济竞争日益加剧的挑战,各个国家纷纷完善和加强了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培养,通过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营造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的培养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 随着我国加入WTO,企业的内外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越来越白热化的竞争中,国内企业要想获取竞争优势,不仅要关注外部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机会和挑战,更要发现积累企业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形成有别于其它企业,为本企业所特有的核心竞争力。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获得长久的竞争优势,才能抢占21世纪国际竞争的制高点。 一、核心竞争力的相关基本理论解析 (一)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又译作核心能力或核心竞争能力。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提出来的,是指企业(或企业集团)在竞争中获取、配置关

企业如何获取并保持竞争优势精编WORD版

企业如何获取并保持竞争优势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企业如何获取并保持竞争优势企业的领袖要想在竞争中获胜,并保持长盛不衰,无非是做到“知己知彼”而已。具体而言,就是在参与竞争的同时,对自身的力量有充分地了解,同时对产业环境和对手的情况也基本清楚。只要做到“知己知彼”,就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制定出合适的战略,获得并保持竞争优势。但是,“知己知彼”说起来容易,真正要做到则难上加难。古今中外,没有人不认同“知己知彼”的重要性,然而要落到实处则寥若晨星。原因无它,无非就是缺乏必要的工具和缜密的分析方法。《孙子》的伟大,在于他说出了真理;而《孙子》的局限,则在于他的真理缺乏明晰的边界界定和操作方法。在管理学领域,不乏这种真理式的论断,但是,能把相关的论断转化为可操作性方案的却不多见。所以,人人都知道战略的重要性,都懂得“上兵伐谋”,但一碰到实际,往往只能达到“伐兵”“攻城”的水平。 波特的贡献,就是在战略研究中提出了做到“知己知彼”的分析方法。他是从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两个方面入手的。 企业内部情况:从某种程度上说,管理的本质就是协调。企业内部是由各种不同的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要能够衔接,使得企业作为一个整体运行,必然会涉及到各活动之间的协调。只有各种活动能够前后协调一致,企业的运作才更加有效率。事实上,在波特看来,这些不同活动之间的协调成本,是企业成本构成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一部分。此外,很少有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这些产品多数是一些相关产品或互补产品。所以,产品之间也存在协调问题。 企业每一项活动的成本,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整体成本,关系到企业竞争优势的保持状况。例如,技术研发作为企业的一项辅助活动,对企业产品质量和竞争优势的确立发挥着巨大作用。波特在《战略与互联网》一文中认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大改变了企业

中国手机产业竞争能力分析报告

中国手机产业竞争能力分析报告 到2002年,我国手机生产厂商差不多进展到37家,已形成年产手机1.5亿部的生产能力。初步形成了以北京、天津等9家生产企业为主体的北方基地,以广东地区9家企业为主体的南方基地和以长江三角洲地区6家生产企业为主体的华东基地。 按照信息产业部公布的有关数据,国产品牌手机在2002年取得了群体性突破,除去出口的市场占有率已近40%。究其缘故,除了国内手机厂商的本土优势外,恰当的把握了国内消费者追逐的流行趋势应该讲功不可末。 此次完全调查选用的该竞争力报告从手机产品策略、品牌营销及渠道建设等几个方面详述了国内手机产业的竞争态势。(完全调查/曹增辉)全文如下: 市场竞争格局 1.中国手机产业结构与生产规模 (1)中国手机产业的结构 在庞大市场需求的牵引下,在移动通信专项的推动下,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差不多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投资领域。仅就信息产业部组织调研的3 5家企业来看,总投资额达50.5亿元,其中87%为企业自筹、银行贷款和地点政府配套资金。近几年外商对移动通信整机及配套的基础产品的投资达到170多亿美元。摩托罗拉、诺基亚进一步加大了在中国的投资打算;爱立信、西门子、飞利浦纷纷关掉本国的工厂,转移到中国。与此同时,摩托罗拉、诺基亚、爱立信、阿尔卡特等跨国公司纷纷在我国投资设置面向全球、高水平的移动通信技术开发中心,持续增加研发投入,提升在中国企业的技术水平。我国差不多成为移动通信产品的生产加工研发基地。 移动通信产业的快速进展促进了国内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引导了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带动了企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为加快国内企业进展,

增强国际竞争力,国家加大了对国内通信市场的监管,国务院5号文件规定任何厂商在中国境内生产手机须经信息产业部发放许可证方可生产手机。国内手机市场在国家政策的扶持和爱护下,我国手机生产企业从1997年的5家进展到2002年的37家,已形成年产手机1.5亿部的生产能力。我国手机生产企业初步形成了以北京、天津等9家生产企业为主体的北方基地,以广东地区9家企业为主体的南方基地和以长江三角洲地区6家生产企业为主体的华东基地。北方、南方和华东三大手机生产基地的年产量分不占全国总产量的44.9 %、22.6 %和23.4 %,生产总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 1%。 目前已取得信息产业部GSM手机生产许可证的国产手机企业有1 2家,这12家企业是:中科健、康佳、中兴通讯、南方高科、厦华电子、东方通信、波导、海尔、TCL、首信、南京熊猫、厦新;生产CDMA手机的企业有19家,除了摩托罗拉外,其余18家差不多上国产手机生产企业。它们是波导、中科健、中兴、首信、TCL、海尔、东信、康佳、南方高科、中电通信、大唐、振华科技、浪潮、海信、大显集团、普天通信、天津电话设备厂、厦华。 (2)中国手机产业的生产规模 表1显示出2002年中国手机企业生产、销售和出口情形。 2.国外厂商主导手机市场进展潮流 以后的市场必定是创新者领导的市场。国外厂商将领先品牌的核心优势、杰出的运作和持续创新的产品转化为强劲的赢利。 ·国外厂商应对行业增长态势的变化的综合实力能力强。其新产品系列将带来增长的潜力,专门在游戏、图像和企业市场方面,国外厂商能够充分发挥他们在技术研发、品牌形象、技术实力、产品定位和生产规模方面的优势从而确定了其主导地位。 ·国外厂商通过持续推出具有MMS、Java和扫瞄器功能的彩屏手机等新款手机,连续凭借技术创新的优势加大行业领导者的地位。

高新技术企业的优势

一、关于高新技术企业资质 高新技术企业是指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在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注册一年以上的居民企业。 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资质是企业科技竞争力的重要衡量标准,属于企业无形资产,是企业冲击创业板上市的先决条件,在税收等诸多政策方面受到重点扶植的国家级高成长性企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高新技术企业资质将以无比崇高的影响力,固化、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品牌知名度,让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二、如何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资质 根据国家有关政策,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采用评分制,在知识产权数量、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研究开发的组织管理水平、成长性指标等四个方面,来评价企业利用科技资源进行创新、经营创新和取得创新成果等方面的情况。该四项指标采取加权计分方式,须达到71分(含71分)以上,才能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资质。(附图:高新技术企业资质证书) 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资质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税收优惠;2) 资本价值;3) 市场价值;4) 品牌价值…… 1)税收优惠 ?企业所得税减免40%; ?对企业研发费用,按50%加计扣除或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一个纳税年度内,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定资产加速折旧,减少所得税缴纳; ?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外税; ?直接用于科学研究、科学实验和教学的进口仪器、设备、免征关税; ?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按50-75%征收。 2) 资本价值 ?企业在创业板融资上市的必要条件; ?吸引地方政府、行业组织对企业的政策和资金扶持的必要条件; ?有利于吸引风险投资机构和金融机构的介入,推动企业进入产业化扩张。 3) 市场价值 ?有利于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证明企业在技术水平至少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 ?拥有对产业和行业有影响、带动作用的关键技术、关键创新产品; ?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高端技术开发能力、前沿技术领域竞争力; ?做为投标所需要的必要条件,以及壁垒竞争对手的合法手段。 4) 品牌价值 ?说明企业有较好的潜在经济效益、有望形成新兴产业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项目; ?说明企业是国家重点支持的具有高成长性企业; ?说明企业有较高创新水平和较强市场竞争力; ?负责人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较高的市场开拓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

高新技术企业核心技术竞争力研究

高新技术企业核心技术竞争力研究 摘要:文章在分析高新技术企业和核心技术竞争力内涵的基础上,从如何培育核心技术竞争力和如何保持核心技术竞争力两个方面探讨了高新技术企业核心技术竞争力的构建。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核心技术竞争力;培育;保持 一、高新技术企业和核心技术竞争力的内涵 1.高新技术企业的内涵。高新技术企业是由高新技术的概念延伸而来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和办法》(2000)中划定高新技术为:电子与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和新医药技术、新材料及应用技术、先进制造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现代农业技术、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技术、环境保护新技术、海洋工程技术、核应用技术、其它在传统产业改造中应用的新工艺、新技术。 高新技术与传统的技术和产业相比有着许多显著特点。主要体现在:(1)知识密集、技术密集、智力密集和R&D资金密集是世界高技术及其产品的主要特征。高技术及其产品的知识、技术、智力和R&D资金密集程度决定着其水平和层次;(2)创新性。高技术是以世界最新科学成就为基础,通过代价高昂的研究和探索,使技术不断创新;(3)高风险性。开发高技术产品要应用新工艺,需要投资较大,要求水平较高,风险也很大;(4)时空性。当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高新技术从研制、开发到生产应用的周期迅速缩短,高新技

术产品的生命周期也在缩短,竞争更加激烈,时空特性更加突出。 2.核心技术竞争力的内涵。核心技术竞争力是指能为企业带来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的技术资源和能力。虽然国际上对不同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技术竞争力有不同的描述,但较为一致的共识是,决定一个企业的核心技术竞争力有四个维度:有价值的技术竞争力(能为企业在外部环境利用机会、降低威胁而创造价值的技术能力)、稀有的技术竞争力(极少数现有或潜在竞争对手能拥有的技术能力)、难于模仿的技术竞争力(其他企业不轻易建立起来的技术能力)、不可替代的技术竞争力(不具有战略对等资源的技术能力)。 二、高新技术企业核心技术竞争力的培育 1.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是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核心技术竞争力的前提。战略是企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发展方向,它是企业组织结构设计、资源配置的依据,战略选择的准确与否,将对核心技术竞争力的培育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因此,企业要把战略的制定和核心技术竞争力的培育结合起来,使二者的发展方向与市场趋势相一致。而对市场趋势的把握,则要求企业既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又要以最快的速度从市场上获取信息,并迅速做出反应。 2.塑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是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灵魂。高新技术企业所具有的内在特性决定了企业必须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一是高新技术企业最大的内在特性就是它的创新性。坚持以

什么是企业竞争优势

什么是企业竞争优势 所谓企业竞争优势,是指在产出规模、、、、产品质量、信誉、开发以及和技术等方面所具有的各种有利条件。企业竞争优势是这些有利条件有利构成的整体,是形成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这里所指的企业竞争力,是指、和销售产品和劳务,参与的综合能力。这种能力主要是由企业自身所拥有的所决定的。 企业竞争优势的类型 20世纪90年代中叶,美国信息技术战略家鲍尔(BernardH.Boar)将企业的竞争优势归纳为五种类型: (1)成本优势。这种优势能够使企业更廉价地提供或服务; (2)增值优势。这种优势能够使企业创造出更吸引人的产品或服务; (3)聚焦优势。这种优势能够使企业更恰当地满足特定顾客地; (4)速度优势。这种优势能够使企业比更及时地满足的需求; (5)机动优势。这种优势能够使企业比竞争对手更快地适应变化的需求。 [] 供应链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 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成本优势。 可以降低企业采购成本、和。 (1)的降低。在供应链管理中,通过加强关系的管理,可以降低的。首先,与供应商的合作,可以降低市场采购的风险,降低不确定性,减少。的风险、不完全的往往使企业蒙受损失,失去许多机会。其次,大规模的以及长时间的合作,可以使供应商在上给企业实行优惠。一方面,大规模、长时间的采购本身就降低了原材料的;另一方面,供应商同样由于不确定性的降低而使费用下降。 (2)库存成本的降低。库存成本的降低来源于供饮链管理对市场的能力的增强。在满足一定的服务水平的情况下,的降低可以减少存储费用、、运输费用。任何的和都会增加的管理费用。的增加,会使其搬运费用增加。采用供应链管理后,企业一方面可以通过多批次、小规模的采购和供应商送货来减少原材料的存储费用;另一方面可以减少生产线上的在制品的流动,减少运输费用。最终半成品和产品的数量也会减少。 (3)销售成本的降低。销售成本的降低得益于销售渠道成本的降低。供应链管理了、,在中降低了成本。首先,企业与批发商之间大规模的货物运输,利用了的,降低了。其次,减少了在销售过程发生的带来的损失。

产业竞争力弱分析

产业总体竞争力弱 调研报告指出,经过若干年的产业积聚,基地内古典家具厂家以年均递增100多家的规模突破式地发展,但缺少有相当规模和实力的产销龙头企业,行业“领头羊”的角色长期空缺,绝大部分都处于产业链的末端,大企业的带动性远远不够,行业标杆的引领作用缺失,致使产业的总体竞争力比较弱,专业分工所带来的集群效应远未得到体现。 而随着新会古典家具行情不断看涨,各路商家都来分一杯羹;抄袭克隆,产品同质化经营突出。特别是近两年来,在行业日趋红火的大好形势吸引下,古典家具企业户数在急速增加,尤以安徽、湖南、四川、江西以及本地人开厂为主,部分不懂红木、不懂技术、不会设计、不懂营销,扎堆进驻,简单复制,急速扩张,造成了古典家具行业的恶性竞争,产品质量良莠不齐,致使古典家具产业未红先老,未富先乱。 目前,港澳和北京、上海、广州、中山等地销售的古典家具,相当部分产自新会。但是,调研也发现,由于产销不平衡,市场话语权不够,知名度不高,基地产品营销能力不强,更多的是通过外地家具市场代销,导致生产的产品被别人贴牌,被批发商压价辗转销售到京、津、沪、穗、深和中山等地的专卖场,以翻倍甚至翻数倍的价格卖出,造成产品制造者吃点“残羹冷炙”,而终端销售商则坐享其成,财源滚滚,陷入“为他人作嫁衣裳”的恶性循环中而不能自拔。 调研还指出,古典家具行业准入门槛低,很多投资都是家庭作坊。由于资金链不充裕,这些家庭作坊大多倾向于生产一些简单、量高、价低的产品,缺少构思新颖、独具匠心的作品,品牌创新意识普遍比较缺乏,产品附加值低,缺乏真正在同行业内叫得响的知名品牌,品牌创新之路任重道远。 两项建议 人才是关键 市工商局调研分析认为,要想使新会古典家具产业重走复兴之路,夺取行业的制高点,起关键作用的还是人的因素。 报告建议,应充分发挥新会古典家具行业协会的组织领导作用,不定期邀请古典家具界的名师、巧匠举办讲座,讲授工艺知识,传授技术技能;通过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岗位培训和校企联办等形式,培养高级技工和经营管理人才;开展工艺美术职称和技术等级评定活动,培养一批工艺美术产业带头人和工艺美术大师;注重“师徒相传”的技艺传授方式,使制作工艺得以传承和发展。 培育自主品牌 调研报告还认为,古典家具产业要发展壮大,必须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加大产业宣传力度,注重品牌的档次定位,鼓励产品的差异化经营,提升产品附加值。 报告建议,鼓励企业开发新产品,培育自主品牌,并对争创品牌企业和名牌产品予以30万~50万元奖励,并由新会古典家具行业协会着手申请注册“新会古典家具”的集体商标;培育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尤其是现已具备一定规模和名气的华润、侨发、利兴等企业,引导现有小企业、小作坊转型升级,做大企业规模,提升产品档次,并在企业融资、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等方面予以支持。 设想:质量标准上争取行业话语权

企业成本模式与竞争优势

企业成本模式与竞争优势 未来企业成本模式选择 满足“不同目的,不同成本”要求,成本计量模式应是一个突破会计账户框架的开放系统,它是三层结构的、开放型的、多维成本计量的一个计量系统。 1.成本计量模式的三层结构 成本计量模式应该是一个三层结构模式,即作业层次成本计量、经管控制层次成本计量和公司战略层次成本计量(见图1)。其分析顺序是自上而下:公司战略层成本——经管控制层成本——作业任务层成本。公司战略层次运用价值链分析工具,进行“成本链”相对成本优势分析;经管控制层制定成本预算,进行成本过程控制和评价;作业层成本,计算特定对象成本,利用成本动因分析进行成本改善。而成本计算顺序恰好相反,应该是自下而上:作业层次进行原始成本纪录和成本计算;经管控制层利用成本基础信息汇集进行成本预算控制;而公司战略层次则利用作业层与经管层的成本信息进行战略决策与分析。 2.成本数据库DSS设计思想 为了保证成本信息能支持多目标决策,成本原始数据库结构应该采用DSS设计思想。DSS系统可以支持多目标决策需要;可以解

决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经管决策问题;可以进行人机交互增加适应性;反应速度快,可以应付不同数据输入,等等。设置两个基本库——数据库和方法库,数据库记载会计交易的基本事项,而方法库则存放不同的确认和计量规则(包括会计准则和非会计准则规则,会计准则只是规则中的一种方法)。在信息使用者使用成本信息时,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目的,选择不同的确认和计量规则,组合成与信息使用者决策最相关的成本信息内容,而不是传统成本计量系统将规则固化在会计数据里。 3.突破账户约束的开放系统结构 未来成本计量模式应该突破会计账户系统,在账户系统之外构建一个开放系统。在设计底层作业层次的成本计量系统时,要考虑上两层次即公司战略层次和经管控制层次的需要,以便于数据汇总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图1所示成本计量系统的内在逻辑结构:(1)首先设计成本对象。一般成本对象是多维的,包括产品、服务、工程、客户、作业、部门、商标、计划等。成本对象数量确定要谨慎,因为增加一个成本对象,系统数据处理量将是级数倍增加。(2)根据不同成本对象决定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概念是动态的。直接成本采取追溯方式直接计人特定成本对象,间接成本则需要分配计人。一般来说,将成本划为直接成本越多,成本计算越准确,但计算代价也越大。(3)划分成本等级,确定汇总逻辑关系。制造企业的成本等级一般有产量层次成本、批量层次成本、

最新-中国移动分公司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 精品

中国移动分公司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文章标题:中国移动分公司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中国移动___公司是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移动)在___设立的全资子公司,并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直接领导和管理。 ___是经济大省,交流大省和人口大省,___移动公司的客户数和运营收入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已连续9年稳居第一,客户规模超过5000万。 2019年,中国移动___公司提出了“国际化理念,本土化创新,中国式管理”的创新理念,积极构建通信企业系统化的创新体系,开展“跨部门跨公司.跨行业”的创新活动,营造“人人有创新企业有专利”的创新文化,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为公司推进移动信息专家战略转型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新跨越提供了良好支撑。 创新体系构建与实施背景一、国家提出自主创新发展战略国家提出了“坚持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颁布实施了《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将自主创新提到国家战略层面.提出“十一五“时期着力自主创新.并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十一五“时期的”六个必须”之一。 二、我国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将严重影响行业发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将信息技术作为国家创新的重点突破领域.但目前我国信息产业的整体对外依存度过高.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国际竞争力较弱。 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国外通信企业已在国内申请大量运营业务专利未来将直接影响到我国通信企业的发展。 三、复杂的外部环境要求通信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从渐趋复杂的外部环境来看.技术变革、竞争环境和客户需求的变化.传统语音业务的萎缩和增量不增收.数据业务发展压力的加大.信息化发展的大势.3牌照的发放等.都要求通信企业必须进一步加快创新步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开发更多的新业务.推出更多的信息化产品.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客户需求,提升企业价值。 四、通信企业的创新能力现状呼唤系统化的创新体系从目前来看,我国通信企业缺乏系统化创新体系已成为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瓶颈。 主要体现在:①创新缺乏统一战略.统一理念.统一规划和整体推进,企业的创新往往是分散的,创新工作.创新资源难以整体协调,降低了资源的利用率;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主要指标评析

技术产业劳动生产率、高新技术产业进出口贸易、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能力等六个方面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进行研究,得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十年发展无论在规模数量上还是内在质量上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同国际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进程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 作者简介:李拓晨,男,生于1964年9月,黑龙江省肇东市人,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产业国际竞争力、人力资源开发管理。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十年产值规模评析 产值规模指标是反映高新技术产值总量的指标,它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模实力的直接体现,代表着高新技术产业的整体水平。十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规模发展变化情况见表1。 由表1可知,以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工业总产值逐年增加,2003年28128.5亿元,2004年27768.6亿元,2005年 34367 亿元,2006年产值41996亿元。自1997年到2006年,十年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5.85倍[1]。运用统计数据分析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与制造业总产值的增长变化见图1。由图1不难看出,制造业十年发展存在波动,而高新技术产业一直在稳定快速发展。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占53%,居明显优势地位。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和办公设备制造业以及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的工业总产值大体分别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整理汇编 占全部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的12%、2%、30%、3%。1997年至2004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由7162.68亿元增加到近28000亿元,平均每年增长41%,2004年到2006年平均每年增长近26%,而同期制造业的平均增长速度为18.94%。从数据和图表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和在制造业的比重均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 图1 1997-2006年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对比数据图 5000 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年份(年) 总产值(亿元) 制造业

浅谈企业竞争优势有哪些

浅谈企业竞争优势有哪 些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浅谈企业竞争优势有哪些? 一些被称为生气勃勃、竞争攻势凌厉、无往不胜的企业在扩展到海外时,结果常常并不圆满,原因何在?为什么在海外最成功的企业常常并非在国内最强的企业?举例来说,本田在日本国内的市场份额不及日产的一半、只有丰田的三分之一,但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却连年超过丰田和日产。 新兴工业化经济国家的企业为什么在有些国家营作得很成功,而在一些国家则不然?一家实力强劲的企业在多大程度上能利用自己的国内优势,在海外构筑坚固的竞争地位? 这些问题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企业的国内竞争优势与海外优势之间的联系。企业优势可否转向国外,这一概念迄今仍有待探索。那么,究竟什么是"优势"? 企业的优势和劣势就是企业相对于竞争对手在某一领域的强项和弱项,或相对于企业同行的强项和弱项。构成优势的不是资产和能力,不管它们多么独特、多么难于模仿。优势来自优于相关竞争对手的资产和能力。 优势还与所在地区有关。在一个地方的优势,换个地方未必还是优势,因为竞争对手不同,人们做生意的方式迥异,顾客的需求也有分别。 优势的层次

优势可分成三个层次。在第一层次是企业与顾客之间的介面。这里的优势包括低廉的价格、上乘的质量、卓越的产品系列、响当当的声誉、迅捷及时的交货、供应商优良的服务、优惠的融资条件和融洽的采购/供应商关系等。 在第二层次,优势涉及企业的性质、业务和资源,包括超人一等的特性、业务活动、资产、技能及内外关系等。 最高一层的优势是动态的,包括企业有持续学习的卓越能力和强烈意愿;更新产品和流程;进行技术和企业组织革新;尽管发展有周期性的变化,仍采取长远观点。 在技术发展快捷的行业中,动态的上层优势最管用。而在技术进步慢、发展平稳的行业中,静态的下层优势更重要。不考虑优势的这种层次就无法分析怎么转移企业的优势。 企业在本国相对于其它公司的优势并不等同于(有时甚至截然不同于)它设有分公司国家的企业的优势。原因有三: 第一、起作用的优势因国家而异,因为面临的对手和伙伴、顾客以及环境都不同了。 第二、相对国内竞争对手的优势相对于国外的企业不一定是优势。这完全取决于所处的行业和所在国家的技术是否更先进。 第三、一个国家的一些普通特性使本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会有更强大的优势。例如,"德国制造"这一标牌在德国国内厂家之间的竞争中没什么意义,但在渗入外国市场时却意义非凡。另一些这种

项目申报-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有哪些优势

如果没有诱人的优惠政策以及可以让企业更快发展的条件的话,相信企业也不会争先恐后的去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了,以下就是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可以为企业带来的主要好处。 1、税收减免 认定后的高新技术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税率由原来的25%降为15%,相当于在原来基础上降低了40%。 2、科研经费支持和财政拨款 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可凭批准文件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证书》办理享受国家、省、市有关优惠政策,更容易获得国家、省、市各级的科研经费支持和财政拨款;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将会是众多政策性如资金扶持等的一个基本门槛。 3、国家级的资质认证硬招牌 高新技术企业是一个难得的国家级的资质认证,对依靠科技立身的企业更是不可或缺的硬招牌,其品牌影响力仅次于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

4、提升企业品牌形象 高新认定的企业,能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提供有力的资质,极大地提升企业品牌形象,无论是广告宣传还是产品招投标工程,都将有非常大的帮助。 5、促进企业科技转型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是一项引导政策,目的是引导企业调整产业结构,走自持续主创新创新的发展道路,激发企业自主创新的热情,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6、提高企业市场价值 证明企业在本领域中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高端技术开发能力,有利于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是企业投标时的重要条件。 7、提高企业资本价值 高新技术企业是吸引地方政府、行业组织对企业实施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的重要条件,也更具有吸引风险投资机构和金融机构的实力,从而推动企业快速投入到产业化经营中去。

由此可见,企业进行高新认定可以带企业带来许多的优惠和好处,也能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对于企业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的。这才导致很多企业无论如何都要申请高企认定了吧。 由专家一对一服务为客户科学诊断项目、构建方案、尽可能达到一次通过申请;申请认定中则由专业优秀的服务团队提供高效率高质量的服务,加上系统的资料整理流程和模块,有效保证高成功率;申请认定后还会跟踪服务,协助企业构建科技管理体系。

创新采购方式提升企业竞争力

创新采购方式提升企业竞争力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

创新采购方式提升企业竞争力 创新采购方式提升企业竞争力 【摘要创新发展,抢抓机遇,降本增效,是企业保生存、求发展的唯一出路。按照宣钢挖潜增效的总体要求,以创新优化采购管理思路、创造采购效益为宗旨,改变工作管理思路,创新性地实现了以网上阳光采购电子平台为手段,结合计划的定额管理为基础、扩大招标比价比例、材料备件库存超期计息使用管理、战略合作等方式的采购优化组合方案,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采购成本。 【关键词阳光采购采购计划定额管理战略合作 1.创新采购方式的必要性 在国内,劳动力、土地、能源、资源等要素价格上涨已呈长期化趋势,成本推动上游原料价格上涨的压力持续存在;同时,受产能过剩影响,钢材的市场价格持续走低。物资市场价格的不确定必然存在,主要表现在:①所采购物资价格的不确定性,某些物资市场价格出现波浪式的起伏;②所采购物资市场价格的不均衡性;③某些物资市场供应出现阶段性的紧张,如油品、化工、特殊设备备件等;④主要供应商资金原因形成供应不及时或断档等情况;⑤承兑汇票贴息率的不确定性带来的经营风险。因此,在这种背景之下,多种创新管理思路便应运而生。为保证生产所需和缓解采购资金短缺带来的极大压力,宣钢物资供应处通过改变工作管理思

路,制定出了适合自身发展的采购管理优化组合方案。根据杠杆作用,采购成本每下降1%,相当于利润增长5-10%。因此,如何降低采购成本是企业首要解决的问题。 2.创新采购管理方式的实施过程 2.1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阳光采购电子平台 网上阳光采购是指企事业单位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和质量优先,价格优先的原则,从供应市场获取产品或服务作为自身资源的行为。重点解决以下管理难点: (1)宣钢现有的erp系统,实现了采购定价结果的全部记录和供应商信息的管理,但不能完整记录定价过程。 (2)erp系统不允许供应商登陆进行操作,因此对于供应商报价需要手工进行维护,令供应商对价格保密性持怀疑态度。 (3)供应商管理未实现系统化操作,供应商信息维护数据大,不利于纸质保管。 (4)系统上线前的招标、比价、商谈等定价过程均为纸质操作,资料的保管及保密工作难度较大。 (5)实现多方面的统计功能,系统将支持相关数据的统计。 2.2充分利用信息化办公系统,强化计划管控的定额动态管理 (1)强化计划的严肃性、准确性、及时性,严格按各项

企业核心竞争力论文范文

【摘要】: 在国际化竞争日趋热烈的今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要想形成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必须构建自己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概念入手,介绍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特征和内容,分析了我国企业在打造核心竞争力方面存在的差距,提出培育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在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以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为根基,积极打造适合我国国情和企业特点的高水平的人力资本、核心技术能力和竞争优势,提出要兼收并蓄,形成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品牌整合能力和企业文化,同时,呼吁政府要在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 方面多做工作。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 【正文】: 在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愈演愈烈的背景下,提高我国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形成一批核心能力突出、竞争力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战略意义。对每一个企业来说,要生存与发展,必须不断适应市场变化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创造出比竞争对手更强大的能力即核心竞争力。在现阶段,这已成为企业的生存之本。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使企业在某一市场上长期具有竞争优势的独特的内在能力资源。它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新产品研发、售后服务和各种决策中形成的独特的技术、文化或机制优势,并依托这种优势所产生的巨大的资本能量和经营实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得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的基础,其本质内涵是让消费者得到真正好于、高于竞争对手的不可替代的价值、产品、服务和文化。 企业核心竞争力通常具有如下特征: 1、不易摹仿性。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以特定方式沿着自己独特的技术或管理轨迹,逐步积累,长期形成的,走的是自己的发展之路,个性化发展的特点非常突出,很难被竞争对手完全模仿掌握。比如Intel公司领先世界的芯片技术,联想公司独步中国的销售网络和渠道。 2、不可分离性。核心竞争力与企业息息相关,任何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都非一朝一夕之功,也不可能从天而降,它是企业历经多少年积累所形成的企业理念、企业管理、企业文化等无形资产。多年来依据企业实际而进行的变革和修缮,使这些理念和行为已经与企业融为一体,不可分离。而正是这种不可分离性,使得企业达到了竞争对手难以匹敌的高度,成为企业竞争差 异化的有效来源。 3、动态发展性。竞争,使得竞争对手会竭尽全力弥补自己的不足,逐步缩小与原先拥有核心竞争力企业的差距,直至完全超越,最终使个别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所有企业的一般竞争力,甚至形成差距。比如河北天纶纺织有限公司,从一个旧体制下的国营棉纺厂,历经多年改革,不断加强技术实力,最终成为在国内棉纺技术领域较有影响的企业。 企业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中国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国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赵彦云/张明倩 原载《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年第5期 「标题注释」[基金项目]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中国产业竞争力研究”(03JZD0016) 「作者简介」赵彦云(1957-),男,天津武清人,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北京100872 张明倩(1974-),女,河北保定人,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博士研究生,河北大学经济学院讲师。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北京100872 「内容提要」加入WTO 后,我国国民经济中各产业将面临新的竞争形势,正确评价制造业的区域竞争力,是保证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本文利用1999-2003年我国工业企业数据,对我国制造业产业进行动态基本面分析,研究和评价我国制造业企业区域分布、企业规模状况、技术结构及企业类型。在对我国各区域制造业竞争力结构的稳定性进行考察后,对处于竞争力不同层次的省份进行了要素结构分析。 「关键词」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竞争力要素/竞争力结构 一个国家或地区整体经济竞争力的强弱,是由其主要产业竞争力的强弱决定的。我国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工业制成品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正面临着应对日益开放的国际大市场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一、中国区域制造业产业基本面分析 1.制造业产业竞争力基本指标分析 在提升中国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战略背景下,我国制造业产业在从业企业数量上、制造业增加值及出口创汇能力上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制造业企业数量由1999年的134345家增加至2003年的172755家,增幅达28.59%,制造业增加值和出口额稳步上升,分别由1999年的168020万元、109264万元上升至2003年的335771万元、260786万元,分别实现增幅99.84%和138.68%. 2.中国制造业企业区域分布 通过对我国各省、市、自治区(以下简称省份)制造业增加值和出口额的考察来反映我国制造业区域分布特点和变动趋势(见表1、表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