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后习题答案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后习题答案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后习题答案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后习题答案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三案例分析参考答案

问题1:

1.2003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增长,贸易大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2.对外贸易商品结构进一步改善,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比重进一步上升。

3.一般贸易进口快速增长,加工贸易保持平稳发展。

4.中国贸易出口地理方向仍以发达国家为主体,美日欧为主要出口市场。

5.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加大。

问题2:

1.对外贸易额:

2003年的对外贸易额快速的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达85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7.1%。其中出口额4384亿美元,增长34.6%;进口额4128亿美元,增长39.9%。

2.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出口产品结构有所调整,机电及高新技术产品增长较快。机电产品出口额达227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4.8%,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达110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2.6%。

3.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首先我国产品的主要市场仍旧以发达国家或地区为主体,2003全年对美出口92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2.2%;对欧盟出口722亿美元,增长49.7%;对日本出口594亿美元,增长22.7%;其次,邻近或边境国家或地区仍是我国的主要出口市场。如2003年我国对东盟出口309亿美元,增长31.1%;对韩国出口201亿美元,增长29.4%;对俄罗斯出口60亿美元,增长71.4%。

4.对外贸易依存度:

Z=(X+M)/GDP×100%=8512×8.27/116694=60%

第二章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

三案例分析参考答案

问题1:

保护贸易只有在未引起别国的报复行为时才有可能达到保护的目的。但是很显然意大利的保

护贸易引起了关税大战,法国同样采取了关税保护手段,至使意大利的优势产品难以外销,引起了国内经济的动荡,不仅没有达到保护的目的,反而使国内经济严重下滑。

问题2:

中国当时的保护主义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中国工业的发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80年代初期,由于国家长期的保护,没有竞争的压力,再加上体制等其他因素,致使中国的大部分国有工业企业的生产效率严重低下,影响了中国工业经济的发展。

第四章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

三案例分析参考答案

问题1:

中国一直在努力使自己的法律与WTO的精神相衔接,加入WTO后,对中国的法律法规进行了清理、修订,使得中国对外贸易、对外投资、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法律都能符合WTO的规则。自1997年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后,在2001年经过了修正,年底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补贴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障措施条例》,使得我们反倾销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后又于2004年3月31日作了相应修改,并于2004年6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作为我国反倾销方面的专门法规,在反倾销调查的实体和程序上,规范了我国反倾销的调查制度,在保护国内产业免受不公平竞争的损害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该条例与欧美等国的反倾销法律和WTO的反倾销协议相比,仍存在不少差距和问题。

1.目前的反倾销条例属于行政法规,其效力有限,一旦与法律规定不一致,就无法适用。从长远看,应将反倾销条例上升为法律,这也是世界各国的发展趋势。

2. 目前我国反倾销条例相对于欧美等国的反倾销法律和WTO反倾销协议来说,显得较为简单,可操作性较弱,有待根据实践进一步完善,以便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结合国情,保留一定的灵活性和自由裁量权。

3.反倾销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目的在于当国外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向中国出口,并且给中国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造成严重损害或威胁的情况下,可以运用规则来保护自己。对国内企业来讲,自身应具备实力,同时通过法律规则来规范市场。问题2:

新闻纸反倾销案的裁决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此次反倾销案首开了中国产业运用反倾销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先河。肯定性终裁的做出,无疑对国内其他正在遭受国外产品倾销之苦的产业或厂家,通过法律途径,保护自身权益直到了重大借鉴和启发作用。对于中国产业如何学习和运用国际竞争规则,具有榜样的作用和意义。本案肯定性终裁的做出。对国外对中国出口产品动辄实行歧视性反倾销调查,阻碍中国产品向其出口,也起到了一定的威慑作用,使其对中国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时不再像过去那样肆无忌惮.

第五章区域经济一体化

三案例分析参考答案

问题1:

答:冷战结束后,欧洲两极对垒格局崩溃,欧盟趁势提出向中东欧扩展的战略,意欲把因苏联解体和经互会、华约组织解散所出现的“真空地带”——10多个中东欧国家——接纳入欧盟,而中东欧国家也纷纷要求“回归欧洲”。因此,欧盟东扩是欧盟与中东欧国家的相互需求。

(一)欧盟方面的原因

欧盟东扩的计划早已酝酿良久,这不仅是为了建立一个人口众多、经济实力强大、对欧洲事务干预能力强的“统一的大欧洲”,更是为了积累能够与美国抗衡的更强大的力量。具体来讲,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因:

第一,从综合安全建设角度看,东扩是为了保持欧洲的稳定。欧盟一体化及其扩大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稳定欧洲,过去欧洲通过一体化实现了法德和解,把英国纳入共同体也有安全方面的重大意义。过去几年里,东南欧,特别是巴尔干地区呈现不稳定状态,难民问题严重损害了欧盟成员国的国内稳定,影响了政治改革,削弱了经济发展。因此,欧盟东扩在安全方面的考虑是通过东扩向候选国输出稳定,如果欧盟无法顺利地东扩,那么欧盟未来的稳定系数必然要大大削弱。

第二,从政治利益角度看,东扩是欧盟与美、俄争夺欧洲主导权的需要。欧盟要成为维护欧洲和平与稳定的主导力量,需要不断地扩展其成员国。科索沃危机表明,在欧洲地区发生战争危机时,欧洲国家在安全方面仍然依赖美国,这种情况不是短期内所能改变的。只有当欧盟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不断增强后,才能成为这个地区的主导力量。而成员国的增加将是其力量增强的主要来源。

第三,从经济角度看,东扩使欧盟的经济空间得到极大的扩展,从而有利于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首先,东扩能显著地增加欧盟的农业生产潜力,有利于南欧欧盟成员国的农产品在结构上同中东欧新成员的农产品形成互补关系,扩大欧盟内部农业市场,提高欧盟在世界农产品市场的地位。其次,东扩将加强欧盟经济的内向性,新成员国的增加还会产生贸易创造和贸易转向的效果,使欧盟内部贸易迅速扩大,减少其对外部国家的依赖。再次,从投资角度看,中东欧国家与欧盟为邻,劳动力素质较高,但劳动成本低于欧盟国家,因而是欧盟较为理想的投资场所。复次,东扩有助于将西部的人力资源、研究与开发以及所生产的资本密集型投入品同中东欧的劳动密集型投入品相结合,以便在非欧盟市场上形成价格优势与竞争力优势并举的局面。最后,东扩后中东欧新成员国收入水平将提高,这将增加对来自西欧成员国资本品和高质量消费品的需求,有益于扩张现有成员国资本品和消费品的潜在市场。

(二)中东欧国家方面的原因

对中东欧国家来说,加入欧盟不仅可以获得心理上的认同感,更可以获得多方面的安全保障,同时能捞取实实在在的经济实惠。具体来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地缘政治角度看,只有融入欧洲才能使这些国家获得安全保障,促进中东欧国家的民主、稳定和繁荣。加入北约提供的是军事安全上的硬保障,而加入欧盟获得的则是政治、经济和安全上的综合保障。

第二,从经济利益角度看,中东欧国家长期在苏联的控制下,经济主要是在社会主义大家庭理论的指导下,在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进行的畸形发展,导致国民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这些国家国民经济各部门的非均衡发展,使经济发展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减弱了,经济发展蕴含着极大的危机,已经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然而,由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转换到市场经济体制,这些中东欧国家历尽艰难,承受了经济大幅度下滑的巨大压力,它们需要的不仅是经济体制的转换,更需要周边国际环境的支持来使经济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加入欧盟就成为其自然和必然的选择。

欧盟是中东欧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和外资来源,中东欧国家与欧盟的贸易比重占这些国家贸易额的一半以上,其中波兰、匈牙利、捷克三国各占本国的70%、60%、50%。加入欧盟意味着进入单一市场,可以进一步扩大出口、获得外资;同时,可以享受欧盟大量的财政补贴;还有助于这些国家建立有竞争力的、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另外可以提高这些国家的整体福利水平。

第三,从历史背景和心理认同上看,中东欧国家都自视为欧洲的一部分,脱离原苏联的控制后都热切希望“回归欧洲”,而取得欧盟成员国资格是其回归欧洲的最佳象征。

问题二:

消极方面:欧盟东扩会影响中国吸引来自欧盟的FDI。

积极方面:

新欧盟将给中国企业带来巨大的贸易市场

有助于降低中国企业与新入盟10国的交易成本。

有助于增加对中国产品的需求。

有助于中国企业更好地实施“走出去”战略。

第六章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

三案例分析参考答案

问题1:

违反了WTO贸易自由化原则、非岐视原则与促进公平竞争原则

问题2:

属于绿色贸易壁垒

第七章国际贸易术语和商品的价格

二简答题参考答案

4.FOBC3=净价/(1 —佣金率)

=100/(1 — 3%)

=103(美元)

5.净收入=原价×(1 —折扣率)

=520×(1 — 2%)

=509.6(美元)

三案例分析参考答案

[案例1]

问题1:本案例是涉及FOB价格术语下船货衔接的问题。按照FOB术语成交的合同属于装运合同,这类合同中卖方的一项基本义务是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完成装运。然而,由于

FOB条件下是由买方负责安排租船订舱,所以,就存在一个船货衔接问题,处理不当,自然会影响到合同的顺利执行。根据有关法律和惯例,如果买方未能按时派船,卖方有权拒绝交货,而且由此产生的各种损失均由买方负担,因此,在FOB术语下成交的合同,对于装运期和装运港要慎重规定,订约之后,有关备货和派船事宜,双方要加强联系,密切配合,保证船货衔接。

在此案例中,我方作为卖方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在装运期临近时,卖方电告催促买方派船接货,但买方仍没有及时派船接货。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卖方有解除合同之权利,并要求买方赔偿损失。

问题2:本案中我方公司据理力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做法是值得提倡的。后来从有利于交易的角度出发,我方公司未行使解除合同之权而继续履行合同义务也是适当的。如果行情发生了变化或其他原因使合同给我方带来损失时,我方当然可断然行使解除合同之权。[案例2]

问题1:卖方完全有权利凭合同规定的单据要求买方付款,而买方无权拒付。

问题2:

(1)CIF条件成交,是象征性交货,卖方交单就完成了交货责任,而无需保证到货。(2)CIF条件成交,卖方承担货物越过船舷以前的风险、损害和灭失,越过船舷后的损坏和灭失属于买方的责任。

(3)CIF条件成交,是单据买卖,只要卖方提交了全套合格单据,买方就应该凭单付款。所以,买方以货物已全部损失为由拒绝接受单据,拒付货款,是没有道理的。

第八章国际贸易商品的品名、品质、数量和包装

二简答题参考答案

4.(1)卖方最多可装10500箱,最少可装9500箱;

(2)如果卖方实际装运10400箱,对方应付10400箱货的货款。

三案例分析参考答案

1.(1)仲裁应裁定卖方赔偿买方600英磅;虽然合同中规定的品质以具体规格来表示,但卖方后又向对方寄送样品,并且电告对方,“成交货物与样品相似”。这样的做法使得卖方的交货变成了既凭规格、又凭样品交货,卖方交货必须既符合合同的规定,又与样品一致。

卖方有中国商品检验局签发的品质规格合格证书,但这不排除买方的复验权,买方出具了所交货物平均品质比样品低水平%的检验证明,向买方提出了索赔600英磅的要求,是合

理的。

(2)从本案例中,我们应吸取如下的教训:

①凭样品交货是严格的交货方式,不易轻易采用;

②寄送样品的行为要注意,如不凭样品成交,应注明为“参考样品”或“仅供参考”。2.(1)我公司一方面应抓紧时间更换包装,如不更换,可能会造成违反合同,无法收回货款的情况;另一方面应和客户再进行沟通,争取让对方负担更换包装的费用,或让其承担一部分;还可做好仲裁或诉讼处理的准备,让对方付出违反合同的代价。

(2)我方公司应注意,在包装条款的制订上,应更为详细。如买方提供包装,应规定提供包装的最迟时间,迟于规定的时间应向卖方支付违约金,另外,如不能按时提供包装,卖方有权自行处理,但相关的费用应由买方承担。

(3)对客户提出的合同变更,如案例中公司代表的意见应以书面的方式确认。

第九章国际货物运输

三案例分析参考答案

[案例1]

我方的做法属分批装运,将导致银行拒付的结果。

根据《UCP500》的规定:“运输单据表明货物是使用同一运输工具并经由同一路线运输的,即使运输单据注明装运日期及装运地的不同,只要目的地相同,也不视为分批装运。”本案中,我方于3月30日将5000箱货物装上“万泉河”轮,取得3月30日的提单,又于4月12日将5000箱装上“风庆”轮,取得4月12日的提单,尽管两轮的货物在香港转船,均由“顺风”号轮运往旧金山港,但向银行提交的是分别由不同名货轮,在不同时间装运的两套单据,这将无法掩盖分批装运这一事实。所以,银行可以单证不符为由,拒付贷款。[案例2]

我方的行为并不构成违约,银行不能以此为由拒付。

本案中我方由于货源的问题,选择了两个装运港,并将两地的货物装于同一航次同一船只,事实上仍是一次交货,不存在不同航次、不同船舶、不同时间到达目的港的可能,因而不能视为分批装运。

第十章国际货物运输保险

二简答题参考答案

3.投保金额为1×(1+10%)=1.1(万美元)

保险费为11000×(0.6%+0.1%)=770(美元)

4.前450台属于单独海损,后550台属于共同海损。

5.纸张损失属于全部损失中的推定全损;棉布损失属于部分损失。

三案例分析参考答案

1.(1)A公司不应从保险公司获得赔偿;

(2)A公司应向客户要求付款,可根据销售合同采取协商、仲裁或诉讼的方式加以解决。2.(1)B公司不具有可保利益,因为其在4月20日已经将货物转售,且提单已转让,失去了货物的所有权,也就失去了货物的可保利益;

(2)在发生海潮时,保险公司的保险责任已由于货物的分配、分派行为而终止。

第十一章国际贸易结算

三案例分析参考答案

我方免于损失的经验有:

1.当一方对信用证多次要求修改时,应注意对方的修证理由;

2.用信用证方式进口,付款赎单时审单要认真、仔细,有不符点要引起注意;

3.对买方的资信情况要充分调查和了解,尤其是出现上述情况时更应通过多种方式了解买方的商业资信和背景,以避免损失。

第十二章检验、索赔、不可抗力和仲裁

三案例分析参考答案

案例1:通常诉讼处理时限远长于索赔双方协商的过程,英方的做法显然是想通过诉讼拖延问题的解决,并寄希望于本国法院会偏袒己方。根据英方法律规定,当事人一方违反合同中带实质性的主要约定条件,为“违反要件”,受损害一方除可要求损害赔偿外,还有权解除合同。本案就是属于这种情况。但由于对“要件”的判定法律未作具体规定,由法官作出决定,有较大的随意性。英方有暗箱操作的可能性,这显然对我方不利。

对于赔偿依据,通常是要求受损害方出具证据证明其受的损害,如证据不符法院的要求,则不会被采信,这对我方也是不利的。至于赔偿金额,一般规定是按合同中约定的赔偿金额

进行,但英国法律把合同中订立的固定赔偿金额条款从性质上分为两种,一种是预定损害赔偿条款,一种是罚金,即法院对合同规定的固定罚金不予承认,而是根据受损方提出的损失金额的证明另行确定。采用哪种方法确定罚金,完全由法院认定,不在于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采用什么说法。所以这一点在确定损失赔偿金额上对我方也是很不利的。

经验:1)订合同之时,必须规定双方认可的并接受的国际公约及法律体系,以防日后对方国法院偏袒对方。2)另一办法是也可以在合同中规定仲裁条款,且必须写明仲裁地为中国,仲裁结果为终局性质,使对方起诉无效。

案例2:银行可能拒付也可能不拒付。

尽管银行在操作时是以L/C规定为准,而L/C中通常是不写入不可抗力条款的,所以银行只看提单,日期确实晚于L/C规定,因此银行可以拒付。

但国际上的惯例是只要不可抗力的发生有确实可信的官方或合法机构的证明,且在合理时限内提供证据,则银行就应认可,给付货款。(至于损失,可由保险公司赔偿)。因为造成损失的责任不在卖方。(如果银行确实拒付了,则只有与买方打合同官司,买方必须付款。后二批货运可终止,解除合同。)

我方有权要求银行付款,但银行可以不予理睬。

第十四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履行

三案例分析参考答案

案例1:中方公司4月1日提单晚于信用证中规定的“4月1日前出运”的规定,当天装运是不符合要求的。拒付理由二是对的,第一个理由是不对的。因为信用证修改书规定了要分批装运,且我方公司照做了,就是接受了这个修改,所以信用证修改书是有效的,应严格按其执行。中方公司应注意,既然你接受了,就一定要严格遵照执行,以防拒付。

案例2:首先明确案例的表述有自相矛盾之处,故按正常贸易做必要的修改:7月18日进口方付款赎单。7月28日---8月1日进口方提货。

此案中,买方虽尽各种努力以期挽回由于对方过失造成的损失,但由于开证行不配合,还是对出口方付了款,在货款已付的情势下,买方不得已提了货,并交付了货物滞港口多天的港杂费,致使买方比预算多支付了不少费用,发生了实际损失。

整个过程中,买方没有过失,不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而卖方过失明显,倒签提单,有骗货之嫌;且货物装运与合同规定严重不符;并由此引发了后续一连串工作的推迟,而他又反过来就由此引起的迟付货款的损失向买方索赔,所以这一切都是站不住脚的。

处理意见:此案责任应由卖方负全责。既然买方已提货付款,故应由卖方赔偿货物滞港20 多天的额外费用及损失。

网络技术及应用课后习题及答案

Chap1 一、名词解释 计算机网络三要素:1. 网络服务2. 传输媒介3. 通信协议 分布式网络服务:网络服务分布在网络中的多台或所有计算机中 资源控制策略:网络的目的是共享资源,但对资源的共享并不是没有任何条件的共享,任何一个网络都要对自己的提供的资源进行访问控制,以保证资源的安全及可靠性,并限制用户的资源的访问。 WAN:一个非常大的网。不但可以将多个局域网或城域网连接起来,也可以把世界各地的局域网连接在一起。 LAN:一般指规模相对较小的网络,在地理上局限于较小的范围,通信线路不长 C/S: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 B/S:在C/S模型之后发展起来的浏览器/服务器计算模型 客户机/网络模型:用户登录或访问到的不是某个服务器,而是某个网络!用户与某个服务或一组服务连接,其服务并不属于某个服务器,而是属于整个网络。 二、填空题 1.无论是计算机网络软件的开发,还是硬件的研制,都是围绕着网络共享能力的开发。同时,由此引发的网络安全问题的解决成为网络应用开发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2.在每个数据分组中加入分组的控制信息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指明数据发送方和接收方的地址信息,另一个是对数据进行验证的差错控制信息。 3.在计算机网络的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将通过的不仅是多个通信结点,通过还可能是多种和多个网络。 4.计算机网络提供的网络服务具有两种基本方式,它们分别是:集中式网络服务方式和分布式网络服务。 5.集中式网络服务的劣势之一是由于集中式服务汇集于一点,一旦服务器发生故障,将会引起灾难性地数据丢失或降低可用性;分布式网络服务系统的优势之一是分布式网络服务系统的最大优势在于当一处存储设备的出现故障时,只影响该存储系统的文件服务器上的其他存储设备或其他服务器中的数据将不会受到破坏,并能保证网络正常工作并提供服务。 6.任意一个计算机网络都将提供或具备以下五种基本的网络服务,它们是:文件服务打印服务信息服务应用服务数据库服务。 7.应用服务不同于文件服务,他们之间的差别在于应用服务不仅允许计算机之间可以共享数据,同时还允许计算机之间共享处理能力(共享CPU)。 8.通信子网的主要功能是完成对数据的传输、交换以及控制,具体地实现把信息从一台主机传到另一台主机 9. 在网络协议的层次化结构中,相邻层之间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这是指_低一层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改变不影响高层功能的执行。 三、简答题 1.简述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特点。 1. 资源共享 2. 寻址与差错控制 3. 路由选择 4. 会话建立与管理 5. 数据通信与异构多重网络之间的通信 6. 高带宽与多点共享 7. 消除系统之间的差别与加密 8. 负载平衡与拥塞控制 2.简述计算机网络体系架构与计算机网络结构之间的关系。 网络体系结构都是对计算机网络的抽象说明的概念性框架。而网络的实现,则是具体地配置为完成特定的网络服务所需要的设备以及设备之间的连接方式和方法。可见,体系结构是抽象的,而实现则是具体的。然而,任何实现都应该与体系结构一致

计算机网络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 PSE:分组交换设备 PAD:分组装配、拆卸装备 NCC:网络控制中心 FEP:前端处理机 IMP:接口信息处理机 PSTN:电话交换网 ADSL:非对称用户环路 DDN:数字数据网 FR:帧中继 ATM:异步转移模式 ISDN:综合服务数字网 VOD:电视点播 WAN:广域网 LAN:局域网 MAN:城域网 OSI:开放系统互连基本模型 ITU:国际电信联盟 IETF:英特网工程特别任务组 第2章 1.说明协议的基本含义,三要素的含义与关系。 答: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就称为协议。协议三要素: (1)语义:涉及用于协调与差错处理的控制信息。 (2)语法:涉及数据及控制信息的格式、编码及信号电平等。

(3)定时:涉及速度匹配和排序等。 3.计算机网络采用层次结构模型的理由是什么?有何好处? 答:计算机网络系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将一个复杂系统分解为若干个容易处理的子系统,然后“分而治之”逐个加以解决,这种结构化设计方法是工程设计中常用的手段。分层就是系统分解的最好方法之一。 分层结构的好处在于使每一层实现一种相对独立的功能。每一层的功能相对简单而且易于实现和维护。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分层结构有利于交流、理解和标准化。 6.请比较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的异同点。 答:面向连接服务和电话系统的工作模式相类似。数据传输过程前必须经过建立连接、维护连接和释放连接的3个过程;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各分组不需要携带目的的节点的地址。面向连接数据传输的手法数据顺序不变,传输可靠性好,需通信开始前的连接开销,协议复杂,通信效率不高。 无连接服务与邮政系统的信件投递过程相类似。每个分组都是要携带完整的目的节点的地址,各分组在通信子网中是独立传送的。数据传输过程不需要经过建立连接、维护连接和释放连接的3个过程;目的节点接收到的数据分组可能出现乱序、重复与丢失的现象。可靠性不是很好,通信协议相对简单、效率较高。 9.试比较OSI/RM与TCP/IP的异同点。 答:相同点:两者都以协议栈的概念为基础,并且协议栈中的协议彼此相互独立,而且两个模型中都采用了层次结构的概念,各个层的功能也大体相似。 不同点:(1)OSI模型有七层,TCP/IP是四层,它们都有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但其它的层并不相同。 (2)无连接和面向连接的通信范围有所不同。 第3章 3.请说明和比较双绞线、同轴电缆与光纤3种常用介质的特点。 答:双绞线:由螺线状扭在一起的两根、四根或八根绝缘导线组成,线对扭在一起可以减少相互间的辐射电磁干扰。双绞线是最常用的传输介质,可用于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传输。 同轴电缆:也像双绞线一样由一对导体组成,但它们是按“同轴”形式构成线对。最里层是内芯,向外依次为绝缘层、屏蔽层,最外是起保护作用的塑料外套,内芯和屏蔽层构成一对导体。适用于点到点和多点连接。

电路理论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陈希有主编 第一章

答案1.1 解:图示电路电流的参考方向是从a 指向b 。当时间t <2s 时电流从a 流向b,与参考方向相同,电流为正值;当t >2s 时电流从b 流向a ,与参考方向相反,电流为负值。所以电流i 的数学表达式为 2A 2s -3A 2s t i t ? 答案1.2 解:当0=t 时 0(0)(59e )V 4V u =-=-<0 其真实极性与参考方向相反,即b 为高电位端,a 为低电位端; 当∞→t 时 ()(59e )V 5V u -∞∞=-=>0 其真实极性与参考方向相同, 即a 为高电位端,b 为低电位端。 答案1.3 解:(a)元件A 电压和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元件A 消耗的功率为 A A A p u i = 则 A A A 10W 5V 2A p u i === 真实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 (b) 元件B 电压和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元件B 消耗的功率为 B B B p u i = 则 B B B 10W 1A 10V p i u -===- 真实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c) 元件C 电压和电流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元件C 发出的功率为 C C C p u i = 则 C C C 10W 10V 1A p u i -===-

真实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答案1.4 解:对节点列KCL 方程 节点③: 42A 3A 0i --=,得42A 3A=5A i =+ 节点④: 348A 0i i --+=,得348A 3A i i =-+= 节点①: 231A 0i i -++=,得231A 4A i i =+= 节点⑤: 123A 8A 0i i -++-=,得123A 8A 1A i i =+-=- 若只求2i ,可做闭合面如图(b)所示,对其列KCL 方程,得 28A-3A+1A-2A 0i -+= 解得 28A 3A 1A 2A 4A i =-+-= 答案1.5 解:如下图所示 (1)由KCL 方程得 节点①: 12A 1A 3A i =--=- 节点②: 411A 2A i i =+=- 节点③: 341A 1A i i =+=- 节点④: 231A 0i i =--= 若已知电流减少一个,不能求出全部未知电流。 (2)由KVL 方程得

生产运营管理--课后题标准答案

生 产 运 作 管 理 人力1221班 201251211130

1. 需求管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如何理解需求管理在企业生产运作管理中的重要性? 答:需求管理的主要功能: 1)预测顾客需求、输入订单、进行产品决策; 2)与顾客协商交货期、确认订单状态、订单变更的沟通; 3)确定需求的各种来源:包括服务性零部件需求、内部 需求、促销库存和替他渠道库存需求。 需求管理在企业生产运作管理中的重要性表现在: 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 2.什么是代表产品?什么是假定产品?如何进行生产能力和生产任务之间的平衡? 答:代表产品:在结构与工艺相似的多品种的系列产品中,寻则产量与劳动量乘积最大的产品作为代表产品。 假定产品: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产品,只是为了结构与工艺差

异的产品有一个统一的计量单位而假定的。 进行生产能力和生产任务之间的平衡: 计算生产能力的目的是为了衡量生产计划的可行性,因此要进行生产能力与生产任务的平衡,如果生产能力满足不了计划任务的要求,应采取一定的措施扩大生产能力,如果生产能力大于计划任务,则应设法利用生产能力,一面造成无端浪费。生产能力与生产任务的平衡凡是有产量平衡和时间平衡。对于能力不足时段,要提出相应的需求计划,落实生产单位所能提供的能力,对于能力有富余的时段,要尽可能加以利用。 3. 处理非均匀需求有几种策略? 答:如下图:

4.MTO企业和MTS企业如何确定产品品种和数量? 答:MTS企业产品品种的确定 对于大批量生产,品种数很少,而且所生产的产品品种是市场需求量很大的产品,一般没有品种选择问题。 对于多种中批量生产,则有品种选择问题,确定品种选择问题,确定生产什么品种的产品,对企业的利润水平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决策。品种优选就是要确定出最有利于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产品,优选可以采用收入利润顺序法。 MTS企业产品产量的确定 在品种一定的情况下,优化各种产品的计划生产数量,是企业利润达到最大化。确定产量水平,涉及人力、设备、材料、资金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因此,常用一些数学规划方法来优化产品产量。线性规划是用得较多的方法。 MTO企业产品品种的确定 单件小批量生产是典型的定货型生产,其特点是按用户的要求,生产规模、质量、价格、交货期不同的专用产品。大批量生产以其成本低、高效率与高质量取得的优势,使得一般中等批量生产难以与之竞争。但是,单件小批量生产却以其产品的创新性与独特性,在市场中牢牢地站稳脚跟。MTO企业产品数量的确定: 对于单件小批量生产,由于订单到达具有随机性,产品

《计算机网络》第3版课后题参考答案(徐敬东、张建忠编著)

第1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一、填空题 (1)按照覆盖的地理范围,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2)ISO/OSI参考模型将网络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3)建立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目的是:资源共享和在线通信。 二、单项选择题 (1)在TCP/IP体系结构中,与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对应的是:( B ) A.主机-网络层 B.互联层 C.传输层 D.应用层 (2)在OSI参考模型中,保证端-端的可靠性是在哪个层次上完成的?( C ) A.数据链路层 B.网络层 C.传输层 D.会话层 三、问答题 计算机网络为什么采用层次化的体系结构? 【要点提示】采用层次化体系结构的目的是将计算机网络这个庞大的、复杂的问题划分成若干较小的、简单的问题。通过“分而治之”,解决这些较小的、简单的问题,从而解决计算机网络这个大问题(可以举例加以说明)。

第2章以太网组网技术 一、填空题 (1)以太网使用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为CSMA/CD。 (2)计算机与10BASE-T集线器进行连接时,UTP电缆的长度不能超过100米。在将计算机与100BASE-TX集线器进行连接时,UTP 电缆的长度不能超过100米。 (3)非屏蔽双绞线由4对导线组成,10BASE-T用其中的2对进行数据传输,100BASE-TX用其中的2对进行数据传输。 二、单项选择题 (1)MAC地址通常存储在计算机的( B ) A.内存中 B.网卡上 C.硬盘上 D.高速缓冲区 (2)关于以太网中“冲突”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D ) A.冲突时由于电缆过长造成的 B.冲突是由于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错误使用造成的 C.冲突是由于网络管理员的失误造成的 D.是一种正常现象 (3)在以太网中,集线器的级联( C ) A.必须使用直通UTP电缆 B.必须使用交叉UTP电缆 C.必须使用同一种速率的集线器 D.可以使用不同速率的集线器 (4) 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 ) A.集线器可以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放大 B.集线器具有信息过滤功能 C.集线器具有路径检测功能 D.集线器具有交换功能

网络工程原理与实践教程第三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三章课后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 2、路由表 3、园区网广域网远程连接 4、10M基带信号500m 5、8 6、网段中继设备第1、2、5 7、PVC SVC 8、租用专线业务帧中继业务话音/传真业务 9、分段管理灵活安全性 10、144kbit/s 64kbit/s B 16kbit/s D 11、隧道技术 12、30 13、带宽时延信道可信度信道占用率最大传输单元 二.问答题 1、分层设计的原则有两条:网络中因拓扑结构改变而受影响的区域应被限制到最小程度;路曲器应传输尽量少的信息。 2、核心层设计应该注意:不要在核心层执行网络策略:核心层的所有设备应具有充分的可达性。 3、汇聚层设计U标有:隔离拓扑结构的变化;通过路山聚合控制路山表的大小。 4、绘制网络拓扑结构图时注意:选择合适的图符来表示设备;线对不能交义、串接,非线对尽量避免交义;终结处及芯线避免断线、短路;主要的设备名称和商家名称要加以注明;不同连接介质要使用不同的线型和颜色加以注明:标明制图日期和制图人。 3、ATM论坛规定了恒定比特率、实时可变比特率、非实时可变比特率.不指明比特率和可用比特率等5种服务类型。 6、划分VLAN的方式有基于端口划分VLAN;基于MAC地址划分VLAN;基于协议规则划分VLAN;基于网络地址划分VLAN。 7、减少Man网络覆盖时的工程建设成本(利用现有的基站架高)、同时减少网络规划费用 8、1. Q0S【流控技术领域】2.数据缓存【数据缓存技术领域】3.传输协议优化【协议优化技术领域】4.数据压缩 9、开放性原则可扩展性原则先进性与实用兼顾原则安全与可靠原则可维护性原则。 10、(1)园区网是网络的基本单元,是网络建设的起点,它连接本地用户,为用户联网提供了本地接入设施(2)园区网较适合与采用三层结构设计,通常规模较小的园区网只包括核心层和接入层,分布层被划入了核心层,尤其是在交换网络中是如此考虑的(3)园区网对线路成本考虑较少,对设备性能考虑的较多,追求较高的带宽和良好的扩展性(4)园区网的结构比较规整,有很多成熟的技术,如以太网、快速以太网、FDDI,也有许多新兴的技术,如吉比特以太

电路理论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陈希有主编 第五章

答案5.1 解:(1)图(b)电压随时间分段连续,可描述为 01s ()11s 2s 32s 3s t t u t t t t <≤??=<≤??-<≤? (1) 图(a)电容电流与电压为关联参考方向,其关系可表示为 d d d d u u i C t t == 将式(1)代入,可得 1A 01s ()01s 2s 1A 2s 3s t i t t t <≤??=<≤??-<≤? ()i t 的变化规律如图(d)所示。 t /s 图 (d) (2)在关联参考方向下,电容上电压与电流关系又可表示为 1()()d t u t i C ξξ-∞ =? 图(c)所示电流可描述为 1A 01s 01s<2s ()0.5A 2s 3s 0 3s t t i t t t <≤??≤?=?-<≤??>? 已知 (0)0.5C q = 由 q Cu = 可求得 (0)(0)0.5V q u C == 当 3.5s t =时,电容上的电压取决于电流在此刻前的历史,即

0123 3.50123 11111()()d 1Ad 0d (0.5A)d 0d (0)(100.50)V 1V u t i C C C C C u ξξξξξξ-∞=+++-+=++-+=????? 答案5.2 解:(1)根据电容串、并联等效关系,可得 ab 234 110.060.1F 11520C C C C =+=+=++ eq 1ab 110.08F 11 2.510C C C ===++ (2)当电容原未充电时,各电容上的电压分别为 ab 11ab 0.15010V 0.10.4 C U U C C =?=?=++, 2140V U U U =-= 432340.05408V 0.20.05 C U U C C =?=?=++,42332V U U U =-= 则各电容储存的电场能量为 2C111120J 2W C U ==,2C222148J 2 W C U ==, 2C3331 6.4J 2W C U ==,2C444125.6J 2 W C U == 注释:只有对联接到电路前均未充电的电容,才可按电容分压来计算串联电容的电压。 答案5.3 解:电阻消耗的电能为 2R R 002220()()0.5t RC W p t d i Rd Ie Rd R I C ξξξ∞∞ -∞====??? 电容最终储存的电荷为 C C 0 C 0()(0)d (0)()d t RC q q i Cu Ie RCI ξξ∞-∞∞=+=+=?? 电容最终储能为 222C C ()0.52q W R I C C ∞== 由此可知

生产运作管理课后答案

生产运作管理 第一章基本概念 1、社会组织的三项基本职能是什么?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答:基本职能:生产运作、财务和营销。 生产运作是一切社会组织最基本的活动,财务就是为社会组织筹措资金并合理地运用资金,营销就是要发现与发掘顾客的需求,让顾客了解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并将这些产品和服务送到顾客手中。 三项基本职能是相互依存的。其中,发现需求是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有了资金和生产某种产品或提供某种服务的能力,如果该产品或服务没有市场,那将毫无意义;有了资金和市场,但却制造不出产品或提供不了服务,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市场被别人占领;有了市场和生产能力,但没有资金购买材料、支付工资,显然也不行。所以三项职能都相互依赖于其它职能。 2、阐述生产运作管理的定义、内容和目标。 答:定义:生产运作管理是对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与维护过程的管理,它包括对生产运作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 内容:生产运作管理大体可以分为对生产系统设计的管理、对生产运行过程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改进过程的管理。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包括产品或服务的选择和设计、生产运作设施的定点选择、生长运作设施的置、服务交付系统设计和工作设计。 目标:高效、灵活、准时、清洁地生产合格产品和提供满意服务。 3、订货型生产与备货型生产的概念和特点。 答:备货型生产:指在没有接到用户订单时,经过市场预测按已有的标准产品或产品系列进行生产,生产的直接目的是补充成品库存,通过维持一定量成品库存即时满足用户的需要。特点:(1)产品标准化程度高(2)生产效率高(3)用户订货提前期短(4)库存水平高(5)难以满足顾客个性化的需求 订货型生产:指以顾客的订单为依据,按用户特定的要求进行的生产。 特点:订货型生产:(1)产品标准化程度低(2)生产效率低(3)用户订货提前期长(4)库存水平低(5)对顾客个性化需求满足度高 第二章企业战略和运作策略 1、什么是运营战略,以及它与企业战略的关系? 答:运营战略是指在企业战略的总体框架下,决定如何通过运作活动来达到企业整体目标的总体计划,为实现企业战略提供生产运营部门的行为路径。 关系:生产运营战略和企业战略呈一种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一方面,公司级战略统领企业经营的全局,为企业的经营与发展确定目标,指明方向,而生产运营战略作为企业生产运营方面特定活动的行为纲领,必须和企业战略协调一致。另一方面,通过生产运营战略等职能级战略,可以对企业战略进行分解,导出企业战略的途径和政策,将企业总体战略思想和目标加以精确化、具体化,规范人们的决策和行为标准,指导各方面的活动。 2、生产运作总体策略包括哪些内容? 答:生产运作的总体策略包括选择自制还是外包、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选择、组织生产是预测驱动还是订单驱动、采用高效供应链还是敏捷供应链以及配送网络的选择。 3、生产运作系统设计有哪些重要决策? 答: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有四个方面的策略,即选址、设施布置、岗位设计以及工作考核和

计算机网络-清华版_吴功宜(第三版)课后习题解答选择题培训讲学

第一章选择题 1、计算机网络共享的资源是计算机的软件硬件与数据 2、早期ARPANET 中使用的IMO从功能上看,相当于目前广泛使用的路由器 3、关于计算机网络形成的标志性成果的描述中错误的是哦死参考模型为网络协议的研究提供了理 论依据 4、ARPANET最早推出的网络应用是TELNET 5、对ARPANET研究工作的描述错误的是提出了ipv6地址的划分方法 6、以下关于物联网技术的描述中错误的是物联网的应用可以缓解ip地址匮乏问题 7、以下关于无线网络技术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WMAN不需要有基站 8、以下关于计算机网络定义药店的描述中错误的是联网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必须遵循TCP/IP 9、以下属于定义中错误的是“intranet”是依据osi参考模型与协议组建的计算机网络 10、以下关于网络拓扑的描述中错误的是网络拓扑研究的是资源子王中节点的结构关系问题 11、以下关于网络分类的描述中错误的是连接用户计算机身边10m之内计算机等数字终端设备的 网络称为WSN 12、以下关于广域网特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广域网的核心技术是线路交换技术 13、以下关于网络城域网的描述中错误的是第二层交换机是宽带城域网的核心设备 14、以下关于局域网特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提供高数据传输速率(1.544~51.84Mbps)、低误码率 的高质量数据传输环境 15、以下关于蓝牙技术的描述中错误的是与IEEE 802.15.4标准兼容 16、以下关于ZigBee技术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与IEEE802.15.4的MAC层协议不兼容 17、以下关于ISP概念的描述中错误的是第一层的国家服务提供商NSP是由ISOC批准的 18、以下关于internet核心交换与边缘部分结构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边缘部分的段系统是由路 由器组成 19、以下关于环状拓扑结构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环中数据可以沿两个方向逐站传送 20、以下关于数据报传输方式的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数据报方式适用于长报文、会话式通信 第二章 选择题 1.以下关于网络协议与协议要素的描述正确的是A A.协议表示网络功能是什么 B.语义表示是要做什么 C.语法表示要怎么做 D.时序表示做的顺序 2.以下关于网络体系结构概念的描述中错误的是B A.网络体系结构是网络层次结构模型与各层协议的集合 B.所有的计算机网络都必须遵循0SI体系结构 C.网络体系结构是抽象的,而实现网络协议的技术是具体的 D.网络体系结构对计算机网络应该实现的功能进行精确定义 3.以下关于网络体系结构的研究方法优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C A.各层之间相互独立 B.易于实现和标准化 C.允许隔层通信是0SI参考模型灵活性的标志 D.实现技术的变化都不会对整个系统工作产生影响 4.以下关于0SI参考樽型的基本概念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A.术语"0SI参考模型"中的开放是指可以用于任何一种计算机的操作系统 B.0SI参考模型定义了开放系统的层次结构,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 C.0SI的服务定义详细地说明了各层所提供的服务,不涉及接口的具体实现方法 D.0SI参考模型不是一个标准.而是一种在制定标准时所使用的概念性的框架

现代交换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1、为什么说交换是通信网的核心 答:因为交换设备主要是为网络中的任意用户之间构建通话连接,主要完成信号的交换,以及节点链路的汇集、转接、分配,所以交换设备是通信网的核心。 3、交换性能的差别对业务会造成什么影响 答:交换性能对业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业务开放种类、接续速度和接续成功率等方面。 5、分组交换与电路交换在交换思想上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二者有哪些缺点,有哪些可以进行改进的方法 答:(1)电路交换采用面向连接且独占电路的方式,是固定资源分配方式。分组交换对链路的使用时采用统计复用,不是独占的方式,即动态资源分配方式。(2)改进方法:在根据具体的应用兼顾到时延与开销两方面选择分组长度。 第二章1、PCM的时分复用中,随着复用路数的增加,每帧中包含的子支路书增加,其每帧的时间长度是否会随着增加为什么 答:每帧的时间长度不会随之增加,例如,对于语音信号而言,采样频率为8000Hz,则采样周期为1S/8000=125us,这就是一个帧的时间长度,分帧包含的子支路数影响每个时隙的时间长度。 2、利用单向交换网络能否实现用户的双向通信 答:可以,通过分别建两条相互独立的来、去方向通路来实现双向通信。 3、T接线器和S接线器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S连接器即是空间连接器,只能完成不同总线上相同时隙之间的交换,不能满足任意时隙之间的交换要求,T接线器即是时间连接器可以实现在一条复用线上时隙之间交换的基本功能。 4、为什么说TST网络是有阻塞的交换网络 答:因为TST网络中S连接器的出、入线上必须具有相同的、同时空闲的时隙号时方可接通,否则,S接续器某入线上的时隙会由于无对应时隙号而发生阻塞。 第三章1、为什么数字中继中需要做帧同步和复帧同步 答:帧同步可以使收发两端的各个话路时隙保持对齐;复帧同步则可以解决各路标志信令的错路问题。 2、若出现电话机摘机拨号后,其拨号音不能停止的情况,请分析可能出现的原因。 答:(1)发号制式不正确;(2)DTMF收号器发生故障或资源不够、没有接收到用户拨号信息;(3)处理机故障,当收号器收到用户拨出的号码并上交处理机,但处理机故障不能拆除拨号连接;(4)用户接口电路故障。 4、为什么采用多级链表结构存储字冠分析数据比采用顺序表节约空间 答:顺序表针对每个字冠在内存中都会对应有分析字冠并存放分析结果的记录,即使有些字冠前面有些位数的数字是相同的,因此占用很大的存储空间,空间利用效率低,而采用多级链表结构时,对于前面有相同数字的字冠就可以共同分析至不同位数为止,由于相同数字部

电路分析课后习题答案解析第一章

第一章习题 1.1 题1.1图示一段电路N ,电流、电压参考方向如图所标。 (1) 若1t t =时1()1i t A =,1()3u t V =,求1t t =时N 吸收的功率1()N P t 。 (2) 若2t t =时2()1i t A =-,2()4u t V =,求2t t =时N 产生的功率 ()P t 。 解:(1) 111()()()313 N P t u t i t W ==?= (2) 222()()() 414N P t u t i t W ==?-=- 1.2 题1.2图示一段直流电路N ,电流参考方向如图中所示,电压表内阻对测试电路的影响忽略不计,已知直流电压表读数为5V ,电流I 。 解: 10 25 P I A V -===- 1.3 题1.3图示一个3A 的理想电流源与不同的外电路相接,求3A 电流源三解: (a) 223218s P I R W ==?= 电流源输出功率 (b) 3515s P I V W ==?= 电流源输出功率 (c) 31030s P I V W ==?-=- 电流源吸收功率 1.4 题1.4图示某电路的部分电路,各已知的电流及元件值已标出在图中,求I 、s U 、R 。 解:流过3Ω电阻的电流为 12A+6A=18A 流过12Ω电阻的电流为 18A-15A=3A 流过电阻R 的电流为 3A-12A-5A=-14A 可得: I=-14A+15A=1A 18331290S U V =?+?= 151123 1.514 R ?-?= =Ω-

'28 I R -- 1.6 求题1.6图示各电路的开路电压。 解:(a) 20 10530OC U V A V =-?Ω=- (b) 开路时,流过8Ω电阻的电流为 9 31189A ?=+ 流过6Ω电阻的电流为 18 32189 A ?=+ 可得: 26184OC U V =?-?= (c) 开路时,8Ω电阻的电压为 8 208128 V ?=+ 2Ω电阻的电压为 5210A V ?Ω= 可得: 82100OC U V V V V =+-=

计算机网络课后题答案

第三章 1.网卡的主要功能有哪些?它实现了网络的哪几层协议? 网卡工作在OSI模型的数据链路层,是最基本的网络设备,是单个计算机与网络连接的桥梁。它主要实现如下功能: (1) 数据的封装与解封,信号的发送与接收。 (2) 介质访问控制协议的实现。采用不同拓扑结构,对于不同传输介质的网络,介质的 访问方式也会有所不同,需要有相应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来规范介质的访问方式,从而使网络用户方便、有效地使用传输介质传递信息。 (3) 串/并行转换。因为网卡通过总线以并行传输方式与计算机联系,而网卡与网络的通 信线路采用串行传输方式联系,所以网卡应具有串/并行转换功能。 (4) 发送时,将计算机产生的数字数据转变为适于通信线路传输的数字信号形式,即编 码;接收时,将到达网络中的数字信号还原为原始形式,即译码。 2.网卡有几种分类方式? 1.按连接的传输介质分类 2.按照总线类型分类 3.使用粗缆、细缆及双绞线的网卡接口名称分别是什么? 粗缆网卡使用AUI连接头,用来连接收发器电缆,现在已经看不到这种网卡的使用了。 细缆网卡使用BNC连接头,用来与BNC T型连接头相连,现在也很少使用,在一些布网较早的单位还可以见到。连接同轴电缆的网卡速率一般为10 Mb/s。双绞线网卡是现在最常用的,使用RJ-45插槽,用来连接网线的RJ-45插头。 4.简述安装网卡的主要步骤。 对于台式计算机,若使用USB网卡,则只要将网卡插入计算机的USB接口中就可以了; 若使用ISA或者PCI网卡,则需以下安装步骤: (1) 断开电源,打开机箱。 (2) 在主板上找到相应的网卡插槽,图3.8所示为ISA插槽和PCI插槽。选择 要插入网卡的插槽,将与该插槽对应的机箱金属挡板取下,留下空缺位置 (3)将网卡的金属挡板朝向机箱背板,网卡下方的插条对准插槽,双手均匀用 力将网卡插入插槽内,这时网卡金属挡板正好填补了上一步操作留下的空缺位置 (4) 根据机箱结构,需要时用螺丝固定金属挡板,合上机箱即可。 对于笔记本电脑,网卡的安装较为简单。首先找到笔记本的PCMCIA 插槽,如图3.10所示,然后将PCMCIA网卡有金属触点的一头插入PCMCIA 插槽,这样网卡就安装好了 5.集线器是哪一层的设备,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集线器属于物理层设备,它的作用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将一些机器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局域网。 6.在集线器或交换机的连接中,级联与堆叠连接方式有什么异同? 1.级联是通过集线器的某个端口与其他集线器相连,堆叠是通过集线器背板上的专用堆叠 端口连接起来的,该端口只有堆叠式集线器才具备。 2.距离不同堆叠端口之间的连接线也是专用的。堆叠连接线长度很短,一般不超过1 m, 因此与级联相比,堆叠方式受距离限制很大。 3.但堆叠线缆能够在集线器之间建立一条较宽的宽带链路,再加上堆叠单元具有可管理 性,这使得堆叠方式在性能方面远比级联方式好。 7.交换机是哪一层的设备,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交换机是二层网络设备(即OSI参考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

04741计算机网络原理李全龙计算机网络原理-课后习题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原理 第一章课后习题: 一,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就是互联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 二,网络协议的三要素是什么含义各是什么 网络协议的三要素是语法,语义,时序。 语法就是定义实体之间交换信息的格式和结构,或者定义(比如硬件设备)之间传播信号的电平等。 语义就是定义实体之间交换信息中需要发送(或包含)哪些控制信息。这种信息的具体含义,以及针对不同含义的控制信息,接收信息端应如何响应。 时序也称同步。定义实体之间交换信息的顺序,以及如何匹配或适应彼此的速度。 > 三,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是什么 在不同主机之间实现快速的信息交换,通过信息交换,计算机网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这一核心功能。 四,按网络覆盖范围划分,主要有哪几类计算机网络各自的特点 主要有个域网,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个域网是近几年随着穿戴设备,便携式移动设备的快速发展而提出的网络类型,是由个人设备通过无线通信技术,构成小范围的网络,实现个人设备间的数据传输,比如蓝牙。范围控制在1到10米。 局域网通常部署在办公室,办公楼,厂区等局部区域内。采用高速有线或无线链路,连接主机实现局部范围内高速数据传输范围。十米到一公里。 城域网覆盖一个城市范围内的网络,5到50公里。 广域网覆盖通常跨越更大的地理空间,几十公里至几千公里,可以实现异地城域网或局域网的互连。 | 五,按网络拓扑划分,主要有哪几类,各有什么特点 星形拓扑结构,总线拓扑结构,环形拓扑结构,网状拓扑结构,树形拓扑结构,混合拓扑结构。 1.星形拓扑包括一个中央结点,网络中的主机通过点对点通信链路与中央结点连接,中央结点通常是集线器、交换机等设备,通信通过中央结点进行。 多见于局域网个域网中。 优点,易于监控与管理,故障诊断与隔离容易。 缺点,中央结点是网络中的瓶颈,一旦故障,全网瘫痪,网络规模受限于中央结点的端口数量。 2.总线拓扑结构采用一条广播信道作为公共传输介质,称为总线。所有结点均与总线连接,结点间的通信均通过共享的成分进行。 多见于早期局域网。 优点,结构简单,所需电缆数量少,易于扩展。 ~

电路理论课后习题解答04

第四章 电路定理 4-1应用叠加定理求图示电路中电压ab u 。 2Ω 1Ω +- ab u a b 题4-1图 解:画出两个电源单独作用时的分电路如题解4-1图所示。 对(a)图应用结点电压法可得: 1 1 15sin 13211n t u ??++= ?+?? 解得: 13sin n u tV = ()1 1 1sin 21 n ab u u tV = ?=+ 题解4-1图 +- (a) () 1ab u + - (b) ()2ab u 对(b)图,应用电阻分流公式有 11 11351321 t t e i e A --=?=+++ 所以 ()21 15 t ab u i e V -=?= ()()121 sin 5 t ab ab ab u u u t e V -=+=+

4-2应用叠加定理求图示电路中电压u 。 题4-2图 - V 解:画出电源分别作用的分电路图 ①(a) (b) 题解4-2图 - V u 对(a)图应用结点电压法有 1 111136508240108210n u ??++=+ ?++?? 解得: ()1 182.667n u u V == 对(b)图,应用电阻串并联化简方法,可得: 104028161040310403821040si u V ??? ?+ ? +??=?=??? ++ ?+?? ()28 23 si u u V -= =- 所以,由叠加定理得原电路的u 为 ()()1280u u u V =+=

4-3应用叠加定理求图示电路中电压2u 。 3Ω 题4-3图 +- 4Ω 1 2i 3A 2V 1i 2u 解:根据叠加定理,作出电压源和电流源单独作用时的分电路,受控源均保留在分电路中。 (a) (b) 3Ω 题解4-3图 4Ω 2V () 11 i ()11 2i () 12u 3Ω +- 4Ω 3A ()21i ()21 2i ( ) 22u (a)图中 ()112 0.54 i A = = 所以根据KVL 有 ()()1 1 213221u i V =-?+=- (b)图中 ()2 10i = ()2 2339u V =?= 故原电路电压 ()()1 2 2228u u u V =+= 4-4图示电路中,当电流源1s i 和电压源1s u 反向时(2s u 不变),电压ab u 是原来的倍;

陈荣秋版生产运作管理习题及答案

陈荣秋,马仕华 1. 企业经营活动是多个职能有机联系往复循环的过程,其中的职能出了生产,还包括哪些?() A.人力资源B.财务C.营销D.技术 参考答案:ABCD 2. 企业经营活动的多个职能中,哪个职能为企业创造价值而成为企业利润源泉?() A.人力资源B.财务C.营销D.生产 参考答案:D 3. 以下哪些可以作为生产系统绩效衡量的指标?() A.质量B.成本C.生产率D.适应性 参考答案:ABCD 4. 制造业生产类型按照生产稳定性和重复性可以分为哪些类型?()A.大量生产B.成批生产C.试产D.单件小批生产 参考答案:ACD 5. 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问题包括哪些?() A.如何保证和提高质量B.如何保证适时适量将产品投放市场 C.如何使产品的价格为顾客接受D.如何打败竞争对手 参考答案:ABC 6. 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 A.生产运作战略决策B.生产运作系统设计 C.生产运作运行D.新型生产经营方式 参考答案:ABCD 7. 运作经理的工作重点包括哪些?() A.制订生产工艺B.控制生产线员工工资与工作时间 C.担负起决策的职责D.找到合适的方法 参考答案:CD 8. 泰勒通过哪些著名的实验总结了称为“科学管理”的一套思想?()A.霍桑实验B.铁铲实验C.搬运实验D.切削实验 参考答案:BCD 9. 1930-1940,生产运作管理的重要内容是统计质量管理与工业心理学,其中非常著名的实验包括哪些?() A.霍桑实验B.铁铲实验C.搬运实验D.抽样检验 参考答案:AD 10. 产品开发工作需要根据哪些因素做出决策?()

A.产品功能B.质量特性C.产品成本D.产品发展的步骤 参考答案:ABCD 11. 产品开发的动力主要来自哪些方面?() A.领导的决策B.需求的拉动C.同行的建议D.技术的推动 参考答案:BD 12. 以下哪些因素将影响制造流程的选择?() A.不同的产品性质B.不同的生产规模 C.不同的品种数量D.不同的工艺方法 参考答案:ABCD 13. 自然资源条件主要包括哪些?() A.土地资源B.气候条件C.水资源D.物产资源参考答案:ABCD 14. 社会环境条件主要包括哪些?() A.劳动力资源B.基础设施条件C.工业综合化基础D.市场空间 参考答案:ABCD 15. .厂址选址的原则包括哪些?() A.费用原则B.集聚人才原则C.接近用户原则D.长远发展原则 参考答案:ABCD 16. .厂址选择方法主要有哪些?() A.分级加权评分法B.层次分析法 C.线性规划-运输模型方法D.头脑风暴法 参考答案:ABC 17. 厂区平面布置原则包括哪些?() A.工艺原则B.技术原则C.经济原则D.安全和环保原则 参考答案:ACD 18. 工厂平面布置的方法主要包括哪些?() A.模板布置法B.生产活动相关图法C.统计法D.重量-距离模式 参考答案:ABD 19. 生产过程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哪些?() A.基本生产过程B.生产技术准备过程C.辅助生产过程D.生产服务过程参考答案:ABCD 20. .组织生产过程的最主要原则包括哪些?() A.节省原则B.工艺专业化原则C.最高质量原则D.对象专业化原则 参考答案:BD 21. .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包括哪些?() A.生产过程的连续性B.生产过程的平衡性 C.生产过程的比例性D.生产过程的均衡性 参考答案:ABCD 22. .生产类型按照生产方法分为哪几种?() A.合成型B.分解型C.提取型D.调制型 参考答案:ABCD 23. .生产类型按照接收生产任务方式分为哪几种?() A.订货生产方式B.备货生产方式C.借货生产方式D.买货生产方式 参考答案:AB 24. 生产类型按照生产方法分为哪几种?()

网络配置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 1当诊断网络的连接问题时,在PC的DOS命令提示符下使用ping命令,但是输出显示“request times out,”这个问题属于OSI参考模型的哪一层?(C) A.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传输层 E. 会话层 F. 表示层 G应用层 2当从interest 上的FIP站点上下载一个文件的时候,在 FTP操作的过程中,所关联的OSI 参考模型的最高层是哪层?(E) A.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传输层 E. 会话层 F. 表示层 G应用层 3在主机在正确地配置了一个静态的IP地址,但是默认网关没有被正确设置的情况下。这个配置错误最先会发生在OSI参考模型的哪一层? (C) A.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传输层 E. 会话层 F. 表示层 G应用层 4. OSI参考模型的哪一层涉及保证端到端的可靠传输?(D) A.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传输层 E. 会话层 F. 表示层 G应用层 5. OSI参考模型的哪一层完成差错报告,网络拓扑结构和流量控制的功能?(B) A.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传输层 E. 会话层 F. 表示层 G应用层 7. 10Base-T使用哪种类型的电缆介质?(D) A. 以太网粗缆 B. 以太网细缆 C. 同轴电缆 D.双绞线 8. 下面关于CSMA/CD 网络的描述,哪一个是正确的?(A) A. 任何一个节点的通信数据都要通过整个网络,并且每一个节点都要接收并检验该数据 B. 如果源节点知道目的地的IP地址和MAC地址,它所发送的信号是直接送往目的地的。 C.一个节点的数据发往最近的路由器,路由器将数据直接发送到目的地 D. 信号都是以广播的方式发送的 9. 网络中使用光缆的有点是什么?(D) A 便宜 B. 容易安装 C.是一个工业标准,很方便购买 D. 传输速率比同轴电缆或者双绞线都高10.当一台计算机发送一封E-mail给另一台计算机的,数据打包所经历的5个步骤是;(A) A. 数据,数据段,数据包,数据帧,比特 B.比特,数据段,数据包,数据帧,数据 C. 数据包,数据段,数据,比特,数据帧 D. 比特,数据帧,数据包,数据段,数据 第二章 1. 下面哪种网络协议在传输过程中既应用了UDP的端口,有应用了TCP端口?(E) A. FTP B. TFTP C. SMTP D.Telnet E. DNS 2. 下面哪些应用服务使用了TCP传输协议?(BDE) A. DHCP B. SMTP C. SNMP D.FTP E. HTTP F.TFTP 3.下面哪些IP地址是在子网192.168.15.19/28中有效的主机地址?(AC) A. 192.168.15.17 B. 192.168.15.14 C. 192.168.15.29 D. 192.168.15.16 E.192.1 68.15.31 4. 如果被分配了一个C类网络地址,但是需要划分10个子网。同时要求每一个子网内主机数量尽可能多。应该选择下面那一项子网掩码来划分这个C类网络? (C) A. 255.255.255.192 B. 255.255.255.224 C. 255.255.255.240 D. 255.255.255.248 5.当使用子网掩码/28来划分一个C类地址,E (AD) A.30个子网,6台主机 B.6个子网,30太主机 C. 8个子网,32台主机 D. 32个子网,18太主机 E. 16个子网,14台主机 6. 一个B类网络地址,它的掩码是255.255.255.0。下面那些选项是对这个网络地址的正确的描述?(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