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届高三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学案40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

2014届高三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学案40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

2014届高三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学案40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
2014届高三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学案40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

学案40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 考纲要求 1.种群的特征(Ⅰ)。2.种群数量的变化(Ⅱ)。3.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一、种群的特征

1.种群密度

(1)概念: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__________,是种群________的数量特征。

(2)调查方法

①样方法????? 适用于 和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取样方法有 和 两种

②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想一想 标志重捕法的使用条件是什么?

2.出生率和死亡率: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个体数目占________________的比率。

3.迁入率和迁出率:单位时间内____________的个体占该种群个数总数的比例。

4.年龄组成

(1)概念:种群中各________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2)类型

①增长型:种群中________个体很多,________个体很少,种群密度会________。②稳定型: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________,种群正处于________时期。③衰退型:________个体较少,而____________个体较多,种群密度会________。

想一想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决定因素有哪些?

二、种群数量的变化

1.构建种群增长模型

(1)方法: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提出________→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________形式对事物性质进行表达→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对模型进行____________。

(2)意义:更直观地反映出种群数量的增长趋势。

2.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

(1)条件:________________条件充裕、气候适宜、__________等。

(2)数学公式:________________。

(3)特点:种群数量连续增长,呈“J”型。

3.种群数量增长的“S”型曲线

(1)条件:自然界的____________是有限的。

(2)概念: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________的增长曲线。

(3)K 值:又称____________,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________。

(4)特点: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K 值、即环境最大容纳量)后将停止增长,有时在K 值左右保持相对稳定。

动动脑 自然界中生物种群的增长常表现“S 型增长”的实质是什么?

探究点一 种群的概念和数量特征

分析完成种群数量特征模型、理解种群数量特征:

思维拓展

1.预测种群密度(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首先依据的是年龄组成情况,其次是性别比例,由此推导预测出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从而确定种群的变化趋势。

①内蒙古草原上的全部牛是一个种群②池塘中所有的鱼是一个种群③稻田中所有的三化螟是一个种群④种群密度的决定因素是年龄组成、性别比例⑤种群密度的大小决定于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A.①③⑤ B.②④ C.②④⑤ D.③⑤

听课记录:

探究点二种群密度的调查——取样调查法

完成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填空,并加以理解:

1.样方法

(1)概念: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________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2)适用范围:________的种群密度调查,昆虫卵、蚜虫和跳蝻的密度调查等(这些生物运动能力________,活动范围________)。

(3)方法步骤

准备:观察地形,注意安全

确定调查对象

确定样方????? 样方数量:调查双子叶草本植物时,样方数目一般 为10个样方大小:调查双子叶植物时,样方大小一般为

1 m 2的正方形取样方法:随机取样,常用的有 和

计数每个样方内所调查植物的数量,并记录

计算种群密度:某植物种群密度=________________

2.标志重捕法

(1)概念:在被调查动物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进行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____________分布)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

(2)适用范围:活动能力____、活动范围____的动物。

(3)计算公式

个体总数N 个体数M = 个体数n 重捕的标记个体数m 探究示例2 (2011·南京调研)下列有关生物种群数量调查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调查蝗虫幼虫跳蝻,用标志重捕法

B .调查马尾松,小样方划分为1 m 2左右

C .调查蒲公英,只计数小样方内的个体数

D .调查趋光性农业害虫,可用定位设置灯光诱捕,定时计数法

听课记录:

探究点三 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分析完成“J”型曲线、“S”型曲线对比表:

的增长曲线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这个种群的增长曲线是“S”型,该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种群数量大约是500只B.如果此种群是鱼类,则捕捞后的种群数量控制在曲线的b点最合适

C.如果此种群是老鼠,我们限制其种群数量的最好方法是尽量降低K值

D.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快点在b点,环境阻力明显增大是在迁入6年后开始的

听课记录:

实验探究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1.实验原理:(1)用液体培养基培养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受培养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的影响。

(2)在理想的无限环境中,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呈____________曲线;在有限的环境下,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呈________________曲线。

2.实验流程

思维拓展

1.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遵循“数上线不数下线,数左线不数右线”的原则计数。

2.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小误差。

3.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

4.溶液要进行定量稀释。

5.计算1 mL菌液的数量。

探究示例4(2011·海南卷,2)关于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酵母菌既含有核基因,又含有线粒体基因

B.酵母菌无氧呼吸的终产物经主动运输运到细胞外

C.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在培养早期呈“J”型增长

D.碳源充足和不充足的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K值不同

听课记录:

题组一种群数量特征及数量变化

1.(2011·海南卷,23)南极冰藻是以硅藻为主的一大类藻类植物,长期生长在南极海冰区-2℃~4℃的环境中,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磷虾主要以南极冰藻为食,企鹅主要以磷虾为食。自1975年以来,磷虾种群密度下降高达8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南极冰藻组成了一个种群

B.企鹅种群密度也会随着磷虾种群密度下降而下降

C.南极冰藻、磷虾、企鹅与该海冰区的其他生物组成群落

D.-2℃~2℃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南极冰藻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大

2.(2011·盐城质检)如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平均值)随时间(单位:年)的变化关系。经调查在第5年时该种群的种群数量为200只。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多选)( )

A.由图可知,该物种迁入新环境后,其种群数量一直呈“J”型增长

B.理论上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400只

C.导致第5年到第9年这段时间内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下降、种群数量减少的原因主要包括天敌、生活空间和资源等

D.如果该种群为东方田鼠,则将其数量控制在200只左右可有效防治鼠患

3.下图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

B.BC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出生率一定小于死亡率

C.B到C变化过程中,其天敌捕食成功率将会增加

D.曲线Y表明自然状态下种群无法实现最大增长率

4.(2010·山东理综,8)

如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

5.下图是对某地种植的广东松种群年龄结构调查结果,该种群的最终发展趋势是( )

A.总能量增加B.种群密度上升

C.环境阻力不变D.营养级能量降低

题组二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和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探究

6.下列有关调查种群密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五点取样和等距取样是样方法取样的常用方式,遵循了随机取样的原则

B.调查古树木、蝗虫的幼虫、某种蛇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

C.标志重捕法调查得到的种群密度一般不是最精确的现实反映

D.将M只鹿标记,在捕获的n只鹿中有m只被标记,则该鹿群约有(M×n)÷m只

7.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多选

A.4

B.4个试管内的种群同时达到K值

C.试管Ⅲ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Ⅱ不同

D.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开始下降

8.(2011·江苏卷,25)在野外试验站,研究棉蚜发生期开放和封闭条件下、不同初始密度(1和20头/叶)的棉蚜种群密度变化,各实验组均放置规格、数量相同的棉叶,结果如下

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

A.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先于封闭条件下衰退,可能与迁出有关

B.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先于封闭条件下达到密度峰值,可能与迁入有关

C.开放和封闭条件下种群数量均在达到K值时开始衰退

D

题组三综合题

9.(2010·东城区质检)在某一片小麦田中,长有许多杂草,还有食草昆虫、青蛙、蛇等动物活动。某研究小组对该农田生态系统进行研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研究小组要估算该农田中荠菜的种群密度,应采用________法;在取样时,关键要做到________________。

(2)此农田中新迁入了一种食草昆虫,下图甲是与这种昆虫种群数量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请说出种群在B点后死亡率明显增加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点)。

(3)请根据图甲在图乙坐标系中画出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将A、D标在纵坐标的合适位置上)。

10.(2011·江苏卷,26)下图为不同培养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葡萄糖浓度和乙醇浓度的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AB段酵母菌呼吸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曲线BC段酵母菌呼吸的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酵母菌种群数量从C点开始下降的主要原因除葡萄糖大量消耗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T1~T2时段,单位时间内酵母菌消耗葡萄糖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在T3时取样,统计的酵母菌种群数量明显高于D点对应的数量,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出现错误等。

学案40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

课前准备区

一、1.(1)个体数最基本(2)①植物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

想一想①标志个体在整个调查种群中分布均匀;②未标志个体和被标志个体都有同样被捕的机会;③调查期间没有迁入和迁出;④调查期间没有新的出生和死亡。

2.该种群个体总数 3.迁入或迁出 4.(1)年龄期

(2)①幼年老年增大②适中稳定③幼年中老年减小

想一想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决定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根源是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空间、人类影响等多种生态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中。

二、1.(1)合理假设数学检验或修正 2.(1)食物和空间没有敌害(2)N t=N0λt

3.(1)资源和空间

(2)趋于稳定(3)环境容纳量最大数量

动动脑种群的增长率在各个阶段不相同所致。

课堂活动区

探究点一

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出生率死亡率性别比例

探究示例1 D [①中全部“牛”及②中全部“鱼”包含有许多种牛或鱼,超出“同种生物个体总和”的范畴,因而不属于一个种群。③为单位空间中的“同种个体总和”,应属一个种群。④中决定种群密度的应为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思路导引①全面理解种群的基本概念。②题干所给的全部“牛”、“鱼”、“三化螟”是不是超出单位空间的“同种个体总和”?③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什么?决定种群密度的因素是什么?

探究点二

1.(1)平均值(2)植物弱小(3)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所有样方内种群密度之和/样方数

2.(1)重新充分混合(2)强大(3)初次捕获标记再次捕获

探究示例2 D [调查蝗虫幼虫跳蝻的种群密度,用样方法。一般而言,温带地区每个样方的大小,乔木为100 m2,灌木为16 m2,草本为1 m2,所以调查马尾松,小样方划分为100 m2左右。调查蒲公英,除计数小样方内的个体数外,还要把样方两个相邻的边及顶角处的个体统计在内,其他边缘不作统计。]

探究点三

气候适宜有限淘汰的个体数环境容纳量N oλt

探究示例3 D [该图表示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K值约为500只;图中b点对应K/2,此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b点后,种群增长速率逐渐减小,说明环境阻力在不断增大。]

实验探究

1.(1)成分、空间、pH、温度(2)“J”型“S”型

探究示例4 B [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具有细胞核以及线粒体等细胞器,因此具有相应的核基因和质基因;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O2和酒精,二者均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膜;用培养液培养酵母菌时,培养早期营养物质及其他生活条件充足,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随着营养物质的消耗和代谢废物的积累,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变缓;碳源是酵母菌生活的必需条件,碳源不足或生存空间受限时会使酵母菌的K值降低。] 构建知识网络

空间特征种群密度“J”“S”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课后练习区

1.A [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形成种群,南极冰藻不只包括一种生物,故不能组成一个种群;企鹅以磷虾为食,其数量增多会导致磷虾数量减少,磷虾减少后又可导致企鹅数量减少,二者数量最终在一定范围内达到动态平衡;生物群落是指在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南极冰藻的最适生长温度是2℃,在-2℃~2℃范围内,随温度升高,光合作用强度增大。]

2.ACD [本题中的柱状图表示的是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与时间的关系。第1~5年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不断增大,种群数量增加得越来越快;第5年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大,此时种群数量增加最快;第5~9年种群数量增长速率虽然逐渐减小,种群数量增加得越来越慢,但种群数量依然在增多。由此可判断,图示时间内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但未达到K值);由

于第5年时该种群数量为200只,等于K/2,故理论上K值(环境容纳量)为400只;防治鼠患时,若将其数量控制在K/2左右,则在该条件下鼠种群具有最大的增长速率,很快就会恢复到较大的数量,应将其数量控制在200只以下。]

识图析图种群年龄组成图型解读

(1)曲线图

①图解

②析图:图甲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出生率>死亡率,种群数量增加,属增长型;而图乙相反,应为衰退型。

(2)统计图

①图解:下图A、B为两个国家人口的年龄组成图,纵轴表示年龄,横轴表示各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②析图:a.男女比例在各个年龄段接近1∶1。

b.A国家各个年龄段比例适中,应为稳定型。

c.B国家幼年个体特别多,老年个体少,应为增长型。

d.B国家若需要控制人口,则最有效的措施是计划生育,而且几十年后可能面临老龄化问题。

(3)柱形图

①图解

②析图:图A中幼年个体少,老年个体多,为衰退型。

图B中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为增长型。

图C中各年龄段比例适中,应为稳定型。

3.B [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BC段种群增长率虽然下降,但种群数量仍在增加,故B项叙述错误。B到C变化过程中,由于种群数量增加,其天敌捕食成功率将会增加。自然状态下,空间和资源总是有限的,种群无法实现最大增长率。]

4.C [在K/2时,种群的净补充量最大,因此对于有害动物不宜在此防治,因此A错;由于人类与自然种群不同,受其他因素如计划生育的影响,故该图示不能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因此B错;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用于指导生产实际,故C正确;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日捕获量最大,因此D错。]

低,环境阻力下降。]

6.B [由于蛇的活动范围较广,故调查其种群密度不宜采用样方法,而是标志重捕法。] 7.ACD [由表格数据信息可知:Ⅱ、Ⅲ的区别在于培养液体积不同,所以C正确;Ⅱ、Ⅳ的区别在于酵母菌起始数量不同,所以D正确;由于实验刚开始四个试管营养条件均充足,故初始阶段都经历了“J”型增长。]

8.AB [封闭条件与开放条件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能否阻断种群的迁入和迁出,在初始密度相同的条件下,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大,种内斗争逐渐加强,开放条件下容易在种群密度比较大时出现迁出现象从而导致种群数量减少,故A项正确;在初始密度相同的情况下,开始种内斗争较弱时,开放条件下容易出现外来种群迁入现象,从而使种群增长速度过快而率先达到密度峰值,故B项正确;分析图中的四条曲线可知,种群的密度在达到最高点时,都没有出现一段时间内种群数量保持稳定的现象,即达到K值的现象,所以四条曲线最高点所对应的种群数值并不一定是种群的K值,因此,无论是开放条件还是封闭条件,种群数量并不一定在达到K值时开始下降,故C项错误;因实验中放置规格、数量相同的棉叶,随种群数量的增加,棉叶减少,导致棉蚜因缺少食物而使种内斗争加剧,但种群数量减少后棉叶数量更少,种内斗争不会减弱,故D项错误。]

9.(1)样方随机取样

(2)生活资源和空间有限、天敌增多(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3)要求:画成“S”型曲线;纵坐标上A点对应起点,D点对应K值。

10.(1)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2)乙醇含量过高培养液的pH下降(3)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少酵母菌种群数量增多

(4)取样时培养液未摇匀,从底部取样未染色,统计的菌体数包含了死亡的菌体

解析(1)酵母菌为兼性厌氧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AB段无乙醇产生,故在AB段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有氧呼吸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2)随着培养时间的推移,酵母菌数量减少的原因有营养物质的消耗、有毒物质(如乙醇)的积累和培养液pH的变化。(3)T1~T2时段,一方面,酵母菌数量多,分解掉的葡萄糖量增多;另一方面,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因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少,故达到维持酵母菌正常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时需消耗的葡萄糖的量大大增加。(4)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因取样时未将培养液摇匀而从底部取样,会导致测量值比实际值偏高。另外,若未染色,显微镜下统计的是所有酵母菌的总数,包括活菌和死菌,也会导致测量值比实际值偏高。

学案41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考纲要求 1.群落的结构特征(Ⅰ)。2.群落的演替(Ⅰ)。3.土壤中的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一、群落的结构

1.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______的集合。

各种种群之和=群落,或种群――→种间关系群落

2.物种组成

(1)丰富度:群落中________数目的多少。

(2)特点:不同群落________不同。

(3)探究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3.种间关系

(1)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

(2)竞争

①概念: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____________等。

②结果:相互抑制或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劣势甚至灭亡。

(3)寄生: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________,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4)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______。

想一想 雌螳螂在交配后将雄螳螂吃掉,是捕食吗?

4.空间结构

(1)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________现象。

(2)水平结构: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常呈________分布。

二、群落的演替

1.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__________代替的过程。

2.类型

(1)初生演替

①概念:在一个从来没有被________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______,但被________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②过程: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 阶段

(2)次生演替

①概念: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________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________或其他________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②过程:弃耕农田→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3.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________和________进行。

想一想 弃耕农田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一定能形成树林吗?

探究点一 群落及其种间关系

1.什么是群落?什么是丰富度?

2.种间关系类型有哪几种?

思维拓展

1.竞争关系可致使劣势物种灭绝,以利于优势种得到更多的资源与空间。

2.捕食关系中,捕食者一般不会导致被捕食者灭绝;寄生关系中,寄生生物一般不会导致宿主死亡。这都与长期的自然选择有关,在相互选择的作用下,捕食者与被捕食者,寄生者与宿主长期共存。

3.种内斗争为种内关系,竞争(不同种生物争夺同种食物或生活空间的现象)为种间关系,种间斗争包含竞争。生存斗争内容更丰富,既包括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又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关系,图示如下:A代表生存斗争、B代表种内斗争、C代表种间斗争、D代表竞争。

探究示例1(2010·广东理综,2)谚语“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种间关系是( )

A.竞争B.共生C.寄生D.捕食

听课记录:

探究点二群落的空间结构

完成下列填空:

1.群落的垂直结构

(1)植物的分层现象与________有关,群落中的________总是随高度的下降而逐渐减弱,依次是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

(2)在高山植物群落中,不同海拔地带的植物呈垂直分布主要是受________的制约。

(3)动物的分层与其________________等有关。可以说,群落中植物的________现象决定了动物的分层现象。

2.群落的水平结构

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光照强度、地形、湿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分布着________的生物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它们常常呈________分布。

思维拓展

1.生物在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上的位置配置关系有利于提高生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2.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直接影响群落中动物的垂直结构,动物种类的多少是随植物层次的多少而变化的,因此,由于森林的植物层次比草原植物层次多,所以森林群落一般比草原群落的动物种类多。

探究示例2下图为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对此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

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

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

D.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

听课记录:

探究点三 群落的演替

1.在裸岩的演替过程中,首先进入群落的生物是地衣而不是其他生物,原因是地衣可以分泌有机酸,能够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的速度。

2.在演替过程中,优势种往往不同。如地衣阶段优势种为地衣,但在苔藓阶段,由于地衣矮小,与苔藓争夺阳光方面处于竞争的劣势,所以在苔藓阶段优势种不再是地衣而是苔藓。

3.群落演替是一种群落代替另一种群落,而不是一个种群代替另一个种群。所以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种群也并没有随着群落的演替而消失。

探究示例3 (2011·海南卷,24)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围湖造田活动对群落演替有影响

B .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

C .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

D .弃耕农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是初生演替

听课记录:

题组一群落及种间关系

1.如图,纵轴表示海洋不同深度中鱼类的食物分布状况,曲线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鱼的数量变化。下列对此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

A.海洋中的鱼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B.此图表明鱼类对食物的竞争状况

C.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捕食状况

D.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共生关系

2.(2011·镇江质检)下列有关生物丰富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丰富度是指单位面积或空间内生物个体数目的多少

B.越靠近热带地区,生物的丰富度一定越高

C.一般来说,某个区域生物丰富度越高,该区域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越高

D.在探究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的过程中,要对取样土壤中的各种生物个体逐个计数3.(2011·安徽卷,6)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

B.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C.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

D.该岛屿一定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

4.下表显示一个岛上的国家公园中狼和驼鹿种群变化情况(无猎捕现象),下列结论中最

A

B.狼和驼鹿的数量变化相互没有关系

C.驼鹿数量随狼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D.两个种群的数量同时增加或减少

5.下图表示两个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

A.甲可表示火灾后森林进行的演替

B.甲的演替速度比乙快、历时短

C.甲中①②处的物种组成相同

D.若气候条件适宜,甲乙均可演替成森林

6.(2011·大纲全国卷,4)某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下列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

B.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

C.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

D.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

7.关于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演替是群落根本性质发生变化的现象

B.只有群落的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才会出现群落的演替

C.演替过程只要不遭到人类的破坏和各种自然力的干扰,其总的趋势是会导致物种多样性的增加

D.不论是成型的群落还是正在发展形成过程中的群落,演替现象一直存在,它贯穿于整个群落发展的始终

题组二土壤动物丰富度研究

8.(2009·江苏生物,24)科研人员对江苏某地沿海滩涂米草群落和裸露泥滩的大型底栖(土壤)动物丰富度进行了对比研究。在相同取样条件下,利用一种常用底泥采样器(50 cm×50 cm×30 cm)采得各动物类群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如下表。下列有关本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有(多选

A

B.米草群落的大型底栖动物种群密度高于裸露泥滩

C.改用另一规格的常用底泥采样器会影响对比研究的结论

D.改变采样的时间会影响采集到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

9.下列关于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为了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B.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C.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收集样土中的小动物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

D.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

题组三综合题

10.(2011·南通质检)下表是某地区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相关量统计,试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1),

从数据分析,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物种丰富度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

(2)统计表明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生态系统光能利用率变化与叶面积指数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绘制生产者呼吸量与叶面积指数之间的关系坐标曲线图。

(4)下图是1953~1996年间该生态系统生物量(有机物量)统计图,据图你可以得出的生物量演变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对该地区某时间群落结构进行调查时,可以采用________法对植物丰富度进行调查,同时注意调查不同物种______________情况,以获得群落的垂直结构。

学案41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课前准备区

一、1.种群 2.(1)物种(2)丰富度

3.(2)①资源和空间(3)体表(4)彼此有利

想一想不是捕食,捕食必须发生在不同物种生物个体之间,而雌雄螳螂属同一物种。

4.(1)分层(2)镶嵌

二、1.另一个群落 2.(1)①植物植被彻底消灭②森林(2)①土壤种子繁殖体 3.速度方向

想一想不一定,还受气候等环境条件的影响。

课堂活动区

探究点一

1.群落: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如一个池塘内的所有生物。

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2.互利共生、寄生、竞争和捕食。

探究示例1 A [“苗多欺草,草多欺苗”的意思是说禾苗多时草难以生长,草多时禾苗难以生长,禾苗与草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思路导引

探究点二

1.(1)光照强度光照强度(2)温度(3)食物及栖息场所分层

2.不同镶嵌

探究示例2 C [植物群落出现分层现象的原因主要与光照(森林)、温度(高山)等因素有关,环境因素影响植物群落的分层现象。植物群落的分层现象可以用来指导农业生产,譬如玉米和大豆间种,提高光能的利用率。]

思路导引①植物群落垂直结构、水平结构的分层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②考虑分层现象对植物利用自然资源的意义。

③考虑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的关系。

④考虑不同类型的植物的生活习性对光、对水等。

探究点三

1.没有被植物覆盖被彻底消灭了土壤条件种子繁殖体漫长较短

2.能预见可测的森林增加增加多结构不可逆高

探究示例3 D [围湖造田改变了群落演替的方向,破坏了生态平衡;演替过程中,群落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都在不断变化;次生演替是在原有植被已被破坏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与初生演替相比,次生演替的速度快;弃耕农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是次生演替。]

构建知识网络

丰富度互利共生寄生垂直结构初生演替次生演替

课后练习区

1.D [纵坐标为甲、乙、丙三种鱼类的食物分布,有共同的食物资源和生存空间,故构成竞争关系。]

方法技巧对种间关系的相关曲线确定

(1)互利共生曲线——同步变化(同生共死)。

(2)捕食曲线——不同步变化的此消彼长(不会导致某种生物灭绝)。

(3)竞争曲线——看最终结果,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下降甚至降为0;只要曲线中提示两种生物有共同的空间或食物,则必为竞争,竞争激烈程度取决于空间、食物的重叠范围。

(4)两种生物甲和乙以同一植物为食,但取食的部位不同并不构成竞争关系——如09全国理综: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例09年江苏卷中人吃玉米籽粒,而牛吃秸秆。

2.C [生物丰富度是指生物种类的多少,而不是个体数量的多少。]

3.B [由题干可知,该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最初无植被覆盖,故在该岛上发生的群落演替是初生演替,而不是次生演替,B项错误。初生演替的时间较长,D项正确。人类的参与可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C项正确。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即物种的镶嵌式分布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A项正确。] 4.A [本题以表格的形式呈现信息,考查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数量变动关系。刚开始捕食者狼数量随着被捕食者驼鹿数量增加而增加,后来由于狼过多造成驼鹿数量锐减,直至最后二者数量都大致稳定。]

5.ABD [甲表示的是次生演替,故A正确;乙是初生演替,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快、历时短,故B正确;在群落演替的不同阶段,物种的种类和组成不同,故C错误;不论初生演替还是次生演替,若气候条件适宜,最后都可以演替成森林,故D正确。] 6.A [草坪和树林两个群落中的植物都具有分层现象,导致其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

象。]

7.B [群落的演替是一直存在的,它贯穿于整个群落发展的始终,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任何一个群落都不可能是不变的,即使其内的生物种群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但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种群特征也可能发生改变,没有绝对不变的群落。另外根据群落演替的概念,演替应该是其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的过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如一个种群被另一个种群所代替。在自然状态下,演替的总趋势是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种群稳定性的提高,因此我们说群落演替的顶极阶段是森林阶段。]

知识归纳对群落演替的分析

(1)演替的原因:①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和动物的活动;②群落内部环境变化;③种内和种间关系的改变;④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⑤人类的活动。

(2)演替的特征

①方向:有一定的方向性。②能量:总生产量增加,净生产量逐渐降低,群落有机物总量增加。③结构:营养结构更加复杂,物种多样性增加,稳定性增加。④生活史:生物个体增大,生活周期变长,生态位变窄。⑤物质循环:由开放转为封闭,交换速度变慢。

8.AD [比较表中裸露泥滩与米草群落的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和个体总数,可判断A正确,B错误。C错误,D正确,物种数和个体总数与常用底泥采样器的规格无关,但与取样的时间和地点等因素有关。]

实验方法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调查

(1)丰富度调查方法:由于大多数土壤小动物身体微小、活动范围小,标记个体难以与无标记个体充分混匀,因

此,土壤小动物调查一般不能采用标志重捕法,而是采用取样器取样进行采集、调查的方法。

(2)丰富度的统计方法:一是记名计算法(指在一定面积的样地中,直接数出各种群的个体数目,这一般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二是目测估计法(指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等级的划分和表示方法有非常多、多、较多、较少、很少等。)

(3)利用诱虫器采集土壤小动物的原理:诱虫器利用土壤小动物趋暗、趋湿、避高温的特性,使土壤小动物从土样进入诱虫器下部的试管中,达到采集目的。

9.B [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但由于身体微小,不适合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可采用取样器取样调查的方法。]

10.(1)次生演替逐渐增加(2)随着叶面积指数的增大,光能利用率升高(或正相关) (3)呼吸量=总初级生产量-净初级生产量,描点、连线如下图:

(4)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态系统的生物量逐渐增加,最终趋于稳定(5)样方空间上的分布(分层)

解析(1)从题干信息可知:群落演替的起点不是原始裸地,而是从原来的植物群落所发生的演替,故为次生演替,演替的结果是群落物种的丰富度增加。(2)从表格数据可看出在演替过程中随着叶面积指数的增加,生态系统光能利用率也增加。(4)生物量演变的规律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态系统的生物量逐渐增加,最终趋于稳定。(5)对该地区某时间群落结构进行调查时,可以采用样方法对植物丰富度进行调查,对不同物种空间分布情况的调查可获得群落的垂直结构。

学案42 生态系统的结构

考纲要求生态系统的结构(Ⅰ)。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及成分

1.概念:由________与它的________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空间范围:有大有小,其中________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是地球上的________及其________的总和。

3.成分

(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①物质:________、无机盐、空气。

②能量:热能、________能。

(2)生产者

①范围:主要是________,属于________生物。

②地位:生态系统的________成分。

③作用:通过光合作用或________________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

(3)消费者

①范围:主要是________,包括植食性动物、________动物、杂食性动物和寄生生物等。

②作用:消费者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外消费者对于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等具有重要作用。

(4)分解者

①范围:主要是________和________。

②作用:将动植物遗传残骸中的________分解成无机物。

思考植物都是生产者,动物都是消费者,细菌都是分解吗?

二、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

(1)概念: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由于________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2)特点:________是食物链的开始;消费者所处营养级不固定;一条食物链一般不会超过________营养级。

2.食物网

(1)概念: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________。

(2)功能: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___的渠道。

想一想一种生物在食物网中是否只占有一个营养级?

探究点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及成分

1.什么是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有哪些功能?

2.填表完成生态系统各成分的比较

生产者

________(主要)、 光能自 养细菌、化能 自养细菌等 ______

将______合成______,把____或无机物中的______转变成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是一切消费者和分解者的物质和能量来源

基本成分

消费者 营____生活的和____生活的 各种生物(如 肺炎双球菌、 菟丝子、病毒)

异养型

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____循环; 有助于植物传粉和种子传播 非基

本成

分解者 ____微生物(主要 是细菌 和真菌)、某些 营____生活的

动物等

异养型

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 分解成______,保证物质循环顺利进行 基本成分 关系 ______和______是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两大桥梁;生产者与各级消费者以捕食关系建立的______和______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

思维拓展

1.个体――→同种群落――→同环境中所有

群落+无机环境→生态系统 2.各成分相互关系

(1)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唯一能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转变成生物体内的物质和能量(有机物及其贮存的化学能)的成分,因此,可以说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2)从理论上讲,无机环境、生产者和分解者是任何一个自我调节的生态系统必要的基础成分,消费者的功能活动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根本性质,所以消费者不是生态系统必要的基本成分。消费者是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成分。

3.四种成分的判断

(1)图示

(2)析图

①先据双向箭头“”确定“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和“生产者”,再根据两者中有“3”个指出箭头的D 为“生产者”,有“3”个指入前头的C 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最后根据D→A→B,确定A 为消费者、B 为分解者。

②若问D 、A 、B 具体是什么生物,则D 主要为绿色植物,A 为动物,B 为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

教案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教案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教案 一、教材分析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一节论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是一个最基本的生物学观点,也是理解“人与生物圈应该和谐发展”的理论基础。所以该节在本书中乃至在本学科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分1课时来进行教学。主要内容有:生态因素、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等概念;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 二、学情分析: 通过对第一章学习,学生对什么是生物有一定了解,还没有把生物放到环境中去定位。本节课主要讲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其知识内容不深,自然界中的实例较多,通过演示实例后再进行归纳就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出环境中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2)举例说出环境中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3)举例说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 (4)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思考、分析问题等能力。学会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尝试学习“提出问题”“设计简单的对照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和得出结论”等实验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同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与相互影响的观点。 (2)培养学生关爱生物,树立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举例说明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关系。 难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对资料及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的能力等。 五、教学准备 课前准备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和教学相关图片,如:沙漠、草原和森林分布图和小麦田示意图,打斗的北极熊,竹节虫的拟态等图片。 六、教学方法 联系实际生活法、观察法、讨论法、启发诱导、多媒体、提问法,开展师生互动等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高中生物 种群的特征

种群的特征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种群的特征,我准备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方面来加以介绍。 一、教材分析 首先,分析一下教材。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该内容是学生的视角从微观、个体水平到宏观、群体水平的转折点,对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有重要的意义。教材讲述了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种群的特征,为学习本章重点内容之一种群数量的变化打下基础,为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学习埋下伏笔。教材着重讲到了调查种群密度的两种方法,以及种群的其它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其中还涉及了探究活动、模拟实验,我将新课教学安排为两课时,本节为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掌握种群密度调查的方法分类,步骤和要点。 二、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我将种群的特征目标确定如下: 1、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种群密度调查的方法分类,步骤和要点,特别是样方法的细节。标志重捕法则要会进行相关计算。 2、技能目标——通过模拟调查种群密度,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实践能力 3、情感目标——学生通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能了解本节课的实践价值,比如害虫的数量控制、牲畜的养殖量的确定等。 三、教学过程 1、引入:通过前面第1-3章的学习,我们知道:从个体水平看,生物能够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维持自身的稳态,完成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而在自然界,任何生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从第4章开始我们要转变视角,从微观到宏观,即以群体为研究对象。 2、模拟调查,亲身体验:通过教材中蒲公英的密度调查问题,初步让学生形成种群调查的两大方法,逐个计数和估算法,然后让学生讨论如何用估算法来统计、如何减少误差、如何处理边线上的数量,从而让学生初步了解估算法的步骤、细节。 3、归纳小结:对于种群密度各种调查方法的适用对象,注意要点逐一讲解、板书。 四、反思 课不足之处:板书的注意了休息,但不够美;,从时间上看,如果讲述过程更快一点,留几分钟让学生进行小结就更完整了。 从本次活动来看,我还是有收获的,本节内容在高考中考试频率比较低,也不太好讲出亮点,按以往的教学,可能一节课会将种群的其他特征都讲了,本次经过反复琢磨,讲述的方法有提高,比原来有新意,所以只要做有心人什么内容都能讲出色彩。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教案

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生物第一单元第二章的第一节内容。本节课安排两课时完成。我主要是对第一课时的教学作简要分析说明。 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有:生态因素、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等概念;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 第一课时,突出概念教学,围绕材料中小麦田里各种生态因素对小麦影响分析。再通过搜集实例,利用多媒体或图片展示,帮助学生了解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密切关系,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生物与环境是统一的整体,建立关爱生物,保护环境的意识,最终认识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二、学情分析: 通过对第一章学习,学生对什么是生物有一定了解,还没有把生物放到环境中去定位。本节课主要讲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其知识内容不深,自然界中的实例较多,通过演示实例后再进行归纳就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举例说出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举例说出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举例说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思考、分析问题等能力。 学会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与相互影响的观点。 培养学生关爱生物,树立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举例说明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关系。 难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对资料及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的能力等。 五、教学准备 课前准备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和教学相关图片,如:沙漠、草原和森林分布图和小麦田示意图,打斗的北极熊,竹节虫的拟态等图片。 六、教学方法 联系实际生活法、观察法、讨论法、启发诱导、多媒体、提问法,开展师生互动等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七、教学课时1课时

高中生物 种群的特征教案(高二生物)

第4章种群和群落 4.1 种群的特征 一、教材分析 《种群的特征》这节内容是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内容,是学生在前面刚学了稳态及其调节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宏观层次来分析生命系统的特征,而种群的特征又是后面学习生态系统的基础。通过具体生物现象与事例的列举、问题的设计用比较法进行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结构、性比率、种群分布型和种群的存活曲线等特征的教学。通过分析与讨论,理解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直接影响种群密度,年龄结构和性比率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密度。本节内容最后老师不能忘记回归课本,通过设问:对于蝗灾,采取相应措施时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可提示学生蝗虫的分布有季节性、区域性)引出种群空间特征的三种形式和种群的存活曲线。本部分的有些内容侧重于阐述生态学的原理和规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教学中要把握好深广度。比如,对种群密度的估算方法,可结合实例进行分析,对抽样统计(样方法是其中的一种)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避免单纯讲述概念。 二、教学目标 1、列举种群的特征。 2、尝试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 [教学重点] 种群的特征。 [解决方法] ⑴首先让学生列举具体的事例,展开讨论,说明种群的概念。 ⑵种群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数量上的变化,教师结合生活、生产中的具体事例讲解。 2、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 样方的选择和确定。 [解决方法] ⑴教师首先讲清楚选择样方的原则:随机取样、样本数量足够大、取样过程没有主观偏见等;取样的方法: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⑵完成探究活动。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方法 探究法。教具准备:模拟材料,探究材料。 六、学生活动 1、学生完成教材中探究活动的操作。 2、思考、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七、教学程序 (一)明确目标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第1课时 [问题探讨]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50个红色圆形和50个绿色三角形随机排列的图案纸,发放给学生,先不告知学生图形和三角形的具体数目,提问:估算一下数量是多少?学生回答之,教师总结:估算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在科学研究的许多领域中都要运用;估算存在着误差,运用科学方法进行估算可以缩小误差,最大限度地保证得到的结果符合客观事实。怎样才能既简便又准确地获得统计数据呢? 一、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学生阅读教材P60、62相关内容,设置下列问题: 1、举例说明什么是种群? 2、一个鱼塘中的全部鱼是一个种群吗? 3、一片森林中全部的蛇是一个种群吗? 4、什么是样方? 5、如何确定样方?要选取几个样方? 6、多取几个样方结果会不会准确些? 7、为什么要研究种群密度?

高中生物与环境复习提纲教案

生物与环境模块总结 一、结论性语句 1.种群各个特征的关系: (1)在种群的四个特征中,种群密度是基本特征,与种群数量呈正相关。 (2)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迁移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 (3)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则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间接影响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的,是预测种群密度(数量)未来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 2.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产生的条件:无限制的环境、理想的环境(食物、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无天敌。) 特点:种群数量连续增长。 3.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产生的条件:在有限制的环境条件下。 特点: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将停止增长并在K值左右保持相对稳定。 4.所有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都具有的分层现象。 生物群落在水平方向上,种群密度会有差别。(即有分区层现象) 5.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它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它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蓄洪防旱;净化水体、维系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 6.农田生态系统的特点:(1)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人们种植的农作物是农田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员;(2)动植物种类较少,群落结构单一。一旦人的作用消失,农田生态系统就会很快退化。

7.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1)人类活动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2)城市生态系统对其他生态系统具有高度的依赖性,同时对其他生态系统产生强烈的干扰。 8.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传递效率大约是10%—20%。 9.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理解: “物质”指的是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生态系统指的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特点:(1)具有全球性;(2)循环往返。 10.抵抗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核心:抵抗干扰,保持原状。) 恢复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在遭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以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核心:遭到破坏,恢复原状。) 11.生态系统之所以具有抵抗力稳定性,是因为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12.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小,抵抗力稳定性就越低。 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大,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 13.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存在相反关系。 14.生物圈稳态的自我维持:(1)从能量角度来看,源源不断的太阳能是生物圈维持正常运转的动力。(2)从物质方面来看,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各种必需的物质。生物圈内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所形成的三极结构,接通了从无机物到有机物,经过各种生物的多级利用,再分解为无机物重新循环的完整回路,形成了一个在物质上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3)生物圈具有多层次的自我调节能力。 15.生物多样性的定义: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设计完整版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 设计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平安城中学张雅楠 一、概念分析 本节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重要概念。每种生物都离不开他们的生活环境,同时又能适应、影响和改变环境。生物与环境之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以及生态因素概念的理解,生物与环境关系中的基本观点的建立。探究实验活动中变量的控制和对照实验的设置,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要帮助学生完成思维方式的转化,抓住概念的本质,从感性经验、身边实际入手,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的环境,生态因素,以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等概念,最终理解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重要概念。 二、教材分析: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选自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的第二章第一节,内容包含了本书的第一个探究实验。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第一章《认识生物》的知识后,以生活中常见的鼠妇为话题,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理解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活的影响,并理解其在农工业方面的应用。再介绍生物因素对生物生活的影响,让学生从两个方面理解环境对生物生活的影响,最后学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三、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形象思维发达而抽象思维欠缺,生物知识有限,生态系统的知识学生虽有一些接触,但缺乏深层次的理解,本节课的概念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重要概念知识单靠老师讲述,理解上是有困难的,但他们对生物知识很感兴趣,热情很高,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教师来说是项挑战。 四、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初中生物的第三节,学生对生物学还不甚了解,所以这节课的成败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对学生形成正确的生物学观点,从整体上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根据课程目标,力求设计多个探究性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体会、感悟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并有意识地渗透保护环境、尊重生命、关爱动物的教育,是我设计这节课的初衷。本节课构想的主线是“生物与环境”,由多个学生活动构成。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的活动是初中生物课中的第一个探究性实验,学生没有科学探究的基础,所以老师要将探究的一般过程告诉大家,帮助学生设计探究方案,引导学生尝试控制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体会实验变量的控制和对照实验的设置,把重点放在实验结果的分析上,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环境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理解环境与生物的关系。有意识地点出探究的一般过程,让学生在感性上对科学探究有个认识,为后面上升到理性上的学习作好铺垫。在建立“生态因素的概念”、认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时就要以实例让学生去感悟,并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的实验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这些内容。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生物与环境第二章生态系统复习教案 教育文档

复习课教案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课题】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章【课型】复习课【复习目标】明确生态系统的概念,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1. 描述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2. 概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学会能量流动的计算。3. 举例说出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4. 形成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天的观点,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5. 【复习模式】五环节复习模式、合作探究【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归纳法、点拨法、小组竞学【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思维导图【教学过程】

课考题类型和年考题8学生认真分析近前分值,引起学的类型和分值。展生对本节课示复习内容的高度重视。 衔从上表可以得出,近5年考题类型和分值比较固定,以综合题形式出现,分值固定在8接分,占整个学业水平测试总分值的16%,是初中生物四大块重要内容之一。透过考题,我过们发现,考点主要集中在.......,(展示学习目标)。渡 根据考教师向学生出示本节课复习目标:题考察知识 点和知识点考察频率,将目请同学们大家朗读本节课知识点分为标复习目标,明确需要复习的知识必考点、常考导点。点和预测点,入增强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页 1 第

落识强化知自我回顾的基础上,相互提问,实。针对存在的将答案呈现给对方,或者大组帮助,问题小组讨论,以小纸条的形式呈现给老师。 问题展示一: “螳螂捕实通过具体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书写一、食物链的书写所包含的食物链,黄雀在后”强化学生蝉,例, 并标出各生物所代表的成分及点的对知识合

其他同学在练习其营养级级别。理解与应用。作其他同学予完成后,本上完成。探以补充、纠正。究 二、食物链的书写方法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参与食物链的1. 请一位同学结合食物链的书写链食总结物书写,不包含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其的书写方法,过程总结食物链的书写方法,2.起点(第一营养级):生产者培同时养他同学予以补充。学终点:不被其他生物捕食的最高级消 3.析结分总生费者能力。 4.箭头指向:被捕食者→捕食者 三、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其各自的作用 其他同学认真请一位同学回答,页 2 第

1.第一节_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教材分析】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这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旨在使学生认识到“家”中有很多成员,他们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处在动态变化之中。本节课人和其他生物都是生活在生物圈中,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 了基本的条件,生物的生存、延续和发展与生物圈息息相关。 【教学目标】 ①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②举例说出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③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④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 【教学重难点】 重点:①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②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 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难点: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 【教学过程】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①根据经验举例并做出分析,从 而归纳出结论。 ②分析教师举出的例子,从而归纳 出结论。 ①引导学生根据经验举出影响 生物生存的例子,并通过分析,帮 助或引导学生归纳出影响生物生 存的环境因素。 ②教师举例,引导学生分析,并归 纳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探究的一般过程①各小组通过教师的引导,以各自 收集鼠妇为背景,分析、讨论、归 纳出探究的一般过程。 ②学生分析教师举的例子,最终归 纳出探究的一般过程。 ①可直接以鼠妇为例来引导学生 分析、讨论,从而帮助其归纳出探 究的一般过程。 ②教师可直接举例,引导学生分 析,从而帮助学生归纳出探究的一 般过程。 制定实验方案及设计实验方案时的注意事项①各组讨论并制定方案,根据方案 中出现的问题引出变量和对照实 验。 ②学生自学,互相答疑,从而让学 生懂得什么是变量和对照实验。 ①教师通过引导,各小组制定实验 方案,并利用在相互讨论中提出的 问题,引导学生懂得设计实验时控 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的重要性。 ②充分放权,让学生自学,但注意 把握学生对变量和对照实验的理 解。 实验探究①班额适中的,可在班级中由各组 同学按方案进行。 ②若班额大,可以在室外由各组自 己选择实验地。 ①教师巡回指导。 ②教师可在巡回指导中选出有代 表性的小组进行后面的结果交流。 结果交流①各小组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报 告,并与其他组进行交流。 ②有代表性的小组展示报告并与 其他同学交流。 ①教师引导同学从各组的报告中 发现问题,吸取经验。 ②教师选出有代表性的小组进行 交流,并引导其他同学发现问题,

高中生物种群的特征教学设计

种群的特征教学设计 任何生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形成种群,种群作为一个整体具有一些个体所不具备的特征。在“第1节种群的特征”中,我们认识到种群主要有四个基本特征: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这也是我们的教学重点,本身概念不难理解,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具体实践中掌握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课文中介绍了两种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其中样方法主要是用来调查植物种群密度的方法,在用样方法作调查时一定要做到随机取样。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比较强、活动范围比较大的动物。种群的这四个特征也不是没有联系的,其实都是围绕种群数量这个核心来讲的。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实际调查种群密度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种群的特征。 教学难点样方的选择和确定。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种群的特征。 第2课时,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三维目标 1.列举种群的特征。 2.尝试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3.通过学生野外调查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掌握样方法的实际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 4.通过学生自己列举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来理解迁入率和迁出率对种群密度的决定作用。 5.通过图表分析,了解我国人口各阶段的增长情况及各阶段形成的原因。 6.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种群调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7.通过了解种群的概念,使学生树立时空观念和变化发展、相互联系、统一整体等观点。通过了解种群特征,对学生进行适应、整体等生命科学观点教育,并注意联系人类种群对学生进行人口教育。

生物和生物圈复习课教学设计

生物和生物圈复习课教 学设计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生物和生物圈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本次的单元设计是为初二结业考服务,考虑到参加结业考的学生要复习八个单元的内容,而每个星期只有两节生物课且有些单元的重点知识都很多,在这种内容多时间少的情况下,本人采用的是抓主干去枝叶的复习思想。知识点的确定参考《生物课程标准》和《教师教学用书》对本单元的要求(见附件1、2)。题目来源于《中考总复习》及历年的初一测试试卷,在题目的选取上以精简、典型及涵盖主要考点相对多为原则。复习策略先复习各知识点,然后再构建整个单元的知识框架。 第一单元分两章,其中有两个对照实验。由于对照实验既是生物学的重点,又是难点,故本人将这两个实验放到对照实验专题复习课,这样处理,使本单元的复习时间为两节课。本节课为第一课时。 二、本课时的复习知识点: 1.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2.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3.描述生物圈的范围。 4.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5.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6.举例说出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7.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8.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9.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10.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11.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12.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13.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三、重点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先复习此知识块。边提问复习边由教师构建此知识框架。或给出框架的局部(组成学案的一部分),在教师引领下,红色部分学生完成。 (2)此知识框架操作的顺序 先复习生物的概念、基本特征及生存所需条件。 接着指出生物所需要条件由生物圈提供,再进入生物圈的概念及范围的复习。 第三步引导学生分析几种常见的现象,进入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复习,明确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依存,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的整体。 第四步复习生态系统的概念、类型(最大的生态系统)及组成。 第五步由生物的捕食关系引出食物链和食物网,让学生加强对食物链的数法和写法、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以及捕食过程中能量的流动的掌握,其中还贯穿着保护生物圈的意识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这种理念,让学生形成爱护生物的情感。 相应练习:

最新生物学八年级生物下册第8单元《生物与环境》导学案精品版

2020年生物学八年级生物下册第8单元《生物与环境》导学 案精品版

第八单元生物与环境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简述并理解掌握本单元的知识点。 2、通过对知识点的复习分析,学会分析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3、通过模拟考场的活动,学会利用知识答题、解题的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 1.重点:简述《生物与环境》这一单元的知识点。 2.难点:培养学生利用知识解题、答题的能力。 三、学习过程: (一)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1: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知识点2: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共同构成生态系统。比如一片草原、一条河流、一个池塘,甚至一片农田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个生态系统。 知识点3: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产者: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消费者: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 以植物为食) 生态系统的组成分解者:腐生性的细菌、真菌(把动植物体中的有 机物分解成简单的物质,供植物直接利 用。) 非生物部分: 阳光、温度、水分、空气、土壤等等知识点4: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形成了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也叫捕食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2)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有多条食物链相互关联使生物之间形成了复杂的营养关系。 ③食物链和食物网反映了生物之间因食物关系而形成的复杂关系,是生态系统的 营养结构基础。 知识点5: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1)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和能量就是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之间进行运输和传递的。能量是沿着食物链依次流动的。 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性和逐级递减 (一般说,10℅-20℅传递给下一个环节。) (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组成生物体的物质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往返、循环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八年级下册生物第七单元第八单元知识点

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植物的生殖 1、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 (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 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例:扦插,嫁接,压条,分株,组织培养等(植物)。 水螅的出芽生殖,细胞的分裂生殖、克隆等(动物)。 3、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 ? 变异:是指亲子间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 、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行为方式等特征的统称。 2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3、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例:转基因超级鼠和小鼠。 4、生物遗传下来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 5、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但有些性状是否表现,还受到环境的影响。 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 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 3、染色体: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4、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构成。 5、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6、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7、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8、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 第三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1.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1)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2)无中生有为隐性。2.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 ,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 3.体细胞中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生殖细胞只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 子代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分别来自亲代双方。(例如,亲代D D×dd,子代Dd.) 4、子一代(Dd)中,虽然隐性基因d控制的性状不表现,但它还会遗传下去。 5、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4.禁止近亲结婚原因:后代患遗传病的机率增大。 5、孟德尔的遗传图解子一代子二代 亲代的表现型:高茎矮茎亲代的表现型:高茎高茎 亲代的基因型:DD d d 亲代的基因型:Dd D d 生殖细胞的基因: D d 生殖细胞的基因:D d D d 子代的基因型: Dd 子代的基因型: DD Dd Dd dd 子代的表现型:高茎子代的表现型:高茎高茎高茎矮茎 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 1、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男:44条+XY 女:44条+XX) 2、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一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男:XY,女:XX. 3、生男生女机会均等,为1:1。 4、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第五节生物的变异 1、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2、变异的类型:可遗传的变异,不遗传的变异。 3、变异的原因:遗传物质的改变,环境变化。 4、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例子:人工选择、杂交育种、太空育种(基因突变) 第三章生物的进化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 1、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比较。

2019届高考高三生物总复习第28讲-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学案含答案.docx

2019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含答案 第 28 讲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 [ 考纲要求 ] 1. 种群的特征( Ⅰ ) 。 2. 种群的数量变化( Ⅱ ) 。 3. 实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 的动态变化。 考点一种群的特征及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1.种群的特征 (1)种群的概念 种群是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2)种群的数量特征及相互关系 ①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②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 ③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不直接决定种群密度,年龄组成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从而 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性别比例能够影响种群的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深化拓展种群年龄组成的类型及判断技巧 (1)统计图

(2)曲线图和柱形图 项目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曲线图 柱形图 (3)各图示共性及判断技巧 无论何种图形,均应注意各年龄段个体的比例。增长型中的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稳定型 中的各年龄段个体比例适中;衰退型中的幼年个体少、老年个体多。 2.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项目样方法标志重捕法调查对象植物或活动范围小的动物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调查程序 深化拓展种群密度调查方法中的 4 个关键点 (1)关键点 1: 样方法中样方的选择要合适 ①随机取样:常用五点取样法( 如图 1) 和等距取样法 ( 如图 2) 。 ②大小适中:乔木100 m 2、灌木16 m2、草本 1 m 2;样方数量不宜太少;一般选易辨别的双子叶植物 ( 叶脉一般呈网状) 。

③数量合适:样方太少,误差偏大;样方过多,工作量增大,因此要选择合适的数量。 (2)关键点 2:样方法中的计数要准确: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若有正好在边界线上 的,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 (3)关键点 3:标志重捕法中标记物要合适,不能过于醒目;不能影响被标记对象的正常生理活 动;标记物不易脱落,能维持一定时间。 (4)关键点 4:标志重捕法中两次捕捉间种群数量要稳定:被调查个体在调查期间没有大量迁入 和迁出、出生和死亡的现象。 3.种群的空间特征及类型 (1)含义:种群中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 (2)类型 ( 连线 ) 1.有关种群及其特征的判断 (1)一座山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 √) (2)年龄大小、随机分布、种群密度均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 × ) (3)橡树种子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空间特征,由于薇甘菊入侵导致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属于数 量特征 ( √ ) (4)种群出生率增加,种群密度一定增大( × ) (5)稳定型的种群的种群数量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稳定( ×) (6)性别比例是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 (7)田鼠的种群密度是由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的(√) 2.有关种群密度的调查的判断 (1)草地中跳蝻的种群密度一般不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 ) (2)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最好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3)池塘中变形虫、草履虫这些单细胞动物的种群密度的调查可用抽样检测法(√) (4)对农作物上的蚜虫、植物叶片上的昆虫卵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5)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时,要选择植物生长茂盛处取样(× )如图是有关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据图分析:

北师大版生物专题复习 《生物与环境》教案

专题复习《生物与环境》教案 一、考纲要求 1、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1)举例说出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2)举例说明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举例说出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3)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3.生物圈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4.活动:向学生提供某些生物的区域分布资料,讨论温度、水分、空气、光等因素对生物生活的影响。通过室外观察和室内实验,探究影响鼠妇(或蚯蚓等)分布的环境因素。 二、重要概念(5个) 1.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2.一个生态系统包括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 以及非生物环境。 3.依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不同作用,一般可分为生产者、消 费者和分解者。 4.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然后 通过食物链(网)传给消费者、分解者,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着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5.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三、概念图 1.“课标”第3主题“生物与环境”中第1、4(部分)、5个概念的综合概念图:

2.“课标”第3主题“生物与环境”中第2、3个概念的综合概念图: 包括 主要包括 包括各种 包括各种包括主要有 例如例如例如例如例如包括 生态系统的组成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阳光绿色植物动物腐生微生物草食动物腐生的细菌和真菌肉食动物杂食动物略 略 略 略 略 水分空气土壤 温度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设计说明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兴趣参与课堂探究活动并愿与小组其它同学合作和交流,体验探究的乐趣。 2、能够对影响鼠妇生活的因素作出假设,尝试模仿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经历实验的过程并认真观察和记录。 3、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 4、能从自己的生活中举出影响生物生存的非生物因素的例子。 5、能从自己的生活中举例说明生物和生物之间的关系。 6、能举例说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重点和难点: 重点:探究的一般过程,模仿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难点:模仿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教材分析: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选自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探索生命的奥秘》的第一章第二节,内容包含了本书的第一个探究实验。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第一节有关周围生物的知识后,以生活中常见的鼠妇为话题,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理解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活的影响,再介绍生物因素对生物生活的影响,让学生从两个方面理解环境对生物生活的影响,最后再自然的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学生分析: 省会城市的孩子很少接触过鼠妇,对这种生物了解不多。由于这是本书安排的第一个探究活动,七年级(初一)的学生对探究性学习又很少经历,因此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对探究的每一个步骤的思考都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具有相当多的不确定因素,需要教师积极加以引导。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一、创设情境, 学生提问。四人一组,捕捉鼠妇(课前); 发言说明如何捕到鼠妇,提出问题。带领组长在室外观察鼠妇,指出鼠妇即“西瓜虫”、“潮虫”。 对学生发言进行评价,对学生的问题有选择的回答,留下有探究意义的问题。 二、逐步深入,体验探究的过程思考回答遗留下的问题,作出各自的假设; 在讨论发言中设计出实验方案; 四人一组实验操作,观察现象,记录数据,分组汇报结果; 讨论数据的处理方法; 处理数据; 汇报处理结果; 得出结论。积极引导学生思考; 讲述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引导提问,将个别学生未想到的实验方案的细节讲清楚,确保实验的科学严谨性; 纠正错误做法,表扬表现好的实验小组; 评价结果; 启发学生利用好数学工具;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第八单元检测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题 序一二总 分 得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疾病中,不属于传染病的是( ) A.蛔虫病B.流行性感冒C.糖尿病D.淋病 2.如图所示的蚊子属于传染病流行环节中的( ) A.传染源B.传播途径C.病原体D.易感人群 3.不属于传染源的是( ) A.未治愈的感冒患者B.艾滋病病毒携带者 C.乙肝病毒D.携带H7N9禽流感的家禽 4.下列传染病与其病原体的配对错误的是( ) A.肺结核与结核杆菌B.蛔虫病与蛔虫 C.足癣与细菌D.天花与天花病毒 5.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 ) A.水传播和饮食传播B.饮食传播和接触传播 C.空气传播和飞沫传播D.虫媒传播和接触传播 6.下列各项措施中,不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 A.消灭蚊子苍蝇B.饭前便后要洗手 C.按照计划进行预防接种D.消毒空气、戴口罩、通风等措施 7.艾滋病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所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下列关于艾滋病和HIV的描述,正确的是( ) A.HIV没有细胞结构,属于原核生物B.HIV有细胞结构,属于真核生物 C.HIV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繁殖D.HIV是艾滋病的传染源 8.如图是有关免疫的漫画,能形象表示人体第三道防线的是( ) 9.下列关于免疫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B.特异性免疫是天生就有的 C.免疫分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D.预防接种属于计划免疫 10.下列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A.流感病毒抗体抵抗流感病毒B.水痘病毒抗体能杀死水痘病毒 C.溶菌酶能杀死许多病菌D.乙肝病毒抗体抵抗乙肝病毒 11.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人体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都是人生来就有的 B.人体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都具有特异性 C.抗体与抗原结合后还需吞噬细胞才能将抗原清除 D.抗原初次和再次侵入人体时,机体产生抗体的速度没有差异 12.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春天是高发季节,要做好个人卫生、保持室内通风,及时接种麻疹疫苗,出现感染症状及时就诊,并采取隔离措施。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保持室内通风是切断传播途径B.采取隔离措施是控制传染源 C.麻疹病毒属于抗原D.麻疹疫苗属于抗体 13.下列关于艾滋病病毒和艾滋病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与艾滋病病人握手会感染艾滋病病毒 B.艾滋病病毒的结构可以使用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 C.和艾滋病病人共同进餐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 D.性传播、血源传播和母婴传播是艾滋病病毒传播的三个主要途径 14.下列有关健康生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近视眼可以通过佩戴凸透镜矫正 B.药品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非处方药的标识是OTC C.吸烟可以使人打起精神,所以说吸烟对人体无害 D.艾滋病是传染病,可通过母婴传播和同桌进餐传播 15.小李同学为了宣传安全用药,草拟了四条宣传标语。其中不恰当的是( ) A.只用中药,不用西药B.安全用药,重于泰山 C.科学用药,安全用药D.是药三分毒,用药遵医嘱 16.抢救地窖、溶洞、矿洞内因缺氧而昏迷的人,首要的急救措施是( ) A.立即为昏迷者催吐、洗胃B.让昏迷者立即脱离电源 C.将昏迷者迅速转移到通风良好的环境D.清除昏迷者口、鼻中的污物 17.媒体时有关于中小学生溺水事件的报道。对溺水致呼吸、心跳停止者实施急救,下列措施不恰当的是( ) A.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B.做人工呼吸前,检查呼吸道内是否有污物 C.进行人工胸外心脏按压,配合进行人工呼吸 D.只需进行人工胸外心脏按压,无需进行人工呼吸 18.了解必要的用药知识和急救措施,对于保障身体健康,挽救生命具有重要意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处方药适用于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伤小病 B.静脉出血,要压迫伤口近心端止血 C.药吃得越多,病好得越快,若同时服用几种药则疗效更好 D.心肺复苏,先做30次胸外心脏按压,再做2次人工呼吸 19.珍爱生命,关注健康,下列叙述或做法错误的是( ) A.使用药物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B.接种乙肝疫苗可以预防流行性感冒 C.常用的人工呼吸法是口对口吹气法D.坚持体育锻炼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20.下列关于健康的观点中,正确的是( ) A.健康就是指身体强壮、不生病B.性格孤僻、不愿与人交往和健康无关

第八章复习生物与环境单元训练

第八章复习生物与环境单元训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一组动物行为中,依次分别受光、温度、水分直截了当阻碍的是() A.动物的夏眠、动物的换毛、动物的冬眠 B.动物的冬眠、鸟类的换羽、鱼类的洄游 C.鸟类的迁徙、动物的冬眠、鸟类的换羽 D.鸟类的换羽、鱼类的洄游、动物的夏眠 2.在其他条件都适宜时,下列因素中增强哪一项,对提高家禽产卵量阻碍最大()A.光照强度B.每日光照时刻 C.食物D.温度 3.图8-9-1表示接种到一定容积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的生长曲线图,曲线中表示种群数量增长速度最快的一点和由于有限空间资源的限制,使种内斗争最为剧烈的一段分别是() 图8-9-1 A.E点、CD段B.E点、DE段 C.D点、EF段D.D点、FG段 4.推测某地人口以后进展趋势的要紧依据是() A.人口数量B.人口密度 C.性别比例D.年龄结构 5.将水域生态系统区分为海洋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的依据是() A.水域的宽度和深度B.水中盐度的高低 C.水中有机物的含量D.水中O2的含有量 6.连接生命世界和无机自然界的两个重要环节是() A.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B.消费者和非生物成分 C.生产者和消费者D.生产者和分解者 7.下列最可能用于同一生物的一组名词是() A.初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B.次级消费者、自养型生物 C.分解者、腐生生物D.生产者、异养生物 8.当两个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种群占有同一生境时,最有可能发生() A.竞争B.突变 C.地理隔离D.互利共生 9.棉红蛉虫是棉田的害虫,它的蛹生活在茧内。金小蜂将卵产在茧内的蛹体内,金小蜂幼虫以蛹为食。以上事实揭示的生物现象是() ①互利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内斗争⑤种间斗争 A.①⑤B.①③⑤ C.②④D.②⑤

北师大版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教案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二课时) 第一课时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教学目的: 1、通过探究实验,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2、了解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3、尝试设计实验方案,学会使用不同的方法处理相同的数据。 教学重点: 1、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2、活动“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观察、探索、思考、练习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什么叫生态系统? 【导入新课】 那么生物与环境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呢? 【进行新课】 同学们请考虑一个问题:鱼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在什么环境下生长情况良好?在什么情况下生命又会受到危险呢? 请一位同学总结一下:什么是环境? 【讲述】 所谓环境,就是生物生活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有很多因素影响到了鱼的生活。大家猜测一下?对,有阳光、空气、水、温度、植物、动物、人等。 【提问】 根据大家的经验,这些因素又可以分为几大类? 这些因素统称为生态因素。根据它是否有生命,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生物因素,它是指生物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请同学们看图(P161--6)进行归纳 【讲述】 同学们归纳的很好。生物之间彼此的影响分为二类,一是同种之间,一是不

同种之间的(举例说明)同种之间有种内互助、种内争斗。不同种动物之间互惠互利,捕食的关系。 下面我们通过探究实验来说明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讲述】 探究性实验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请同学们看书P15进行小组组讨论,根据实验步骤,设计出你组的实验方案,课后按照方案,实施实验,下节课进行交流。(学生讨论。。。。。) 教师提示: 1、选取的材料应湿润,营养物质丰富。 2、实验中只探究一个可变因素的作用,即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通过改变这一个因素来观察该因素与被研究现象之间的关系。 3、作好记录。 第二课时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目的:通过测量,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 教学难点:活动“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 教学方法:观、思、探、读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什么是生态因素?分为哪几类? 2非生物因素有哪些? 【引出课题】 上节课我们安排了探究实验,请小组派代表介绍你组的实验情况 【各组汇报】 【讲述】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讲述 通过同学们亲自动手实验,大家对环境影响生物这一点应该有了很深的理解,同时对探究实验也有了初步的认识,今天同学们多数探究了温度对霉菌的影响,课后咱们可以对湿度食品种类进行探讨。 由于环境影响生物,所以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环境。依靠环境提供物质,能量,信息,条件……因而使生物对环境形成适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