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

第一单元植物

第1课《我看到了什么》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直接参与科学活动,知道看、听、摸、问、量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在经历观察活动过程中,初步学会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表达、讨论、记录等学习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进行科学观察、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

引领学生亲历观察活动。

【教学难点】

能够学会记录和学会讨论。

【教学准备】

一些观察用的测量工具(如皮尺、放大镜等),观察记录纸。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言

校园里、大路旁、山坡上……到处我们都能看到植物,同学们对校园里的植物最熟悉的是哪些呢?就让我们从身边的熟悉植物——大树开始观察研究吧。

二、看照片上的大树

这是一幅梧桐树的照片,你能发现几点?从图上看大树,我看到了什么?(要求仔细倾听,并大胆说出新的发现,同时区分哪些是真正从照片上获得的信息。)

三、回忆中的大树

1、引导:照片拍得很清楚,但是我们从照片上发现的东西并不多,那么生活中你曾经看到过的大树与这照片上的有什么不一样吗?

2、激趣:同学们的汇报内容真丰富,有的内容大家都看见过,有的内容有人还从来没看见过,而有人可能从来都没真正看过一棵大树呢?是不是?想去仔仔细细

地看一棵真正的大树吗?

3、总结:这样带着目的去仔仔细细看大树时,我们的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四、观察真正的大树

1、引导孩子们交流在头脑中制订好的观察大树的个人计划。(观察内容、观察方法、需要借助的工具等)

2、活动:现在让我们一起去观察一棵真正的大树,我们肯定有更多的发现。同时把观察到的信息,用简短的词语记录下来。

3、评价:

4、总结:观察一棵树让我们获得了这么多的信息,观察一棵树让我们发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那么,观察更多的树呢?请在课外继续观察不同的树。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

第2课《校园的树木》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学情分析】

作为观察生命体的活动,学生最容易接触观察的莫过于校园里的树木了,因此本课从观察校园里的树木入手,帮助学生逐步建立生命体的概念。上一节课解决了科学观察的重要性问题,本课要求学生用观察的方法来具体认识一棵树,并做好较为详细的观察记录,对一棵树进行有序的描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

树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有一定的生存需要。

过程与方法:

用各种方法观察一棵树,描述一棵树。

用简图描述树的整体形状。用拓印树皮的观察树干。

用实物来补充语言描述的不足。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客观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能继续关注树木的变化。

【教学重点】

能尝试通过对树有序的观察描述和比较后指向树木作为生命体的特征。【教学难点】

比较讨论树木的相同之处。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在校园里、大路旁、山坡上……我们都能看到植物,谁能说一说老师说的这个谜语,到底是什么植物?冬天光着头,春夏长绿发,就有一只腿,小鸟喜欢他。(树)

我们美丽的校园中,有许多熟悉的树木,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校园观察树木吧。引入本课课题《校园的树木》。

二、制定观察计划(室内)

1.总任务:分小组进行观察,每个小组尽量观察不同的树木,小组内要分工明确,每个人都要观察,描述一棵树,完成一篇观察笔记。

2.分任务:我们所要观察的树长在校园的哪个地方?我们怎么按顺序来观察一棵树:(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

3.交流:我们可以用哪些新的观察方法来观察新的内容?(画简图、测量树干粗细、闻树叶、看果实、拓印树皮、捡拾标本、对比法……)4.远远的望去,这棵树形状像什么?(伞,扇子……)

5.老师给大树画一张简图。

6.从树的形状上看共有哪几部分组成?(树冠、树干、树根)

7.教师小结

三、观察描述树的方法

1.从远处观察整棵树,我们怎样记录?(树冠形状、树的高度等)

2.从近处有序观察树的各个部分,我们会有哪些新的发现?

生:这棵树真大!看看我捡到的树叶和果实。这是树的果实。这是我的树皮拓片。

(拓印树皮图案的方法: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再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

3.学生操作:拓印树皮

4.让我们一起来把观察到的内容记录下来吧。要写出观察的时间、地点、小组成员。要按观察的顺序来记录。最好能贴上收集到的实物标本。

活动4【活动】总结整理活动

1.整理:分小组根据观察记录整理成观察笔记。

2.描述:分小组描述一棵树:这是我们组的观察记录,能猜出是校园里的哪一棵树吗?

3.比较我们的观察记录,思考、交流:

我们观察了哪些树?这些树的生长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不同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4.总结:通过深入讨论,我们发现了这么多的大树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观察你有哪些收获?

【作业布置】

请选定一课你喜欢的大树,在课外继续观察它,把你的意外发现都记录下来。【板书设计】

校园的数木

树的组成:树冠、树干、树根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

第3课《大树和小草》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学情分析】

有了前面两课的学习经验,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观察能力,对高大的树木也有了较深的印象,但是对路边小草的关注度还不够,很多常见的小草有的学生都不认识,也说不出名字。本年龄阶段的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方向性还不是很强,所以在课堂上教师的引领不可少,特别是对一些问题的研究,如探究的“大树和小草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比较的方法来分析处理信息,最后得出结论。此外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渗透爱护生命、爱护小草、不践踏草坪等情感或环保意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通过观察,发现一些陆生植物生命体的特征;知道小草和大树一样,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但是他们在植株的高矮、茎的粗细和质地方面却不一样。

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观察大树和小草时,能经历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并通过观察比较得出大树和小草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能用维恩图的形式来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到小草和大树一样,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具有爱护小草,不破坏绿化的意识。

培养与人分享、交流的习惯,增强小组合作的能力,提高科学探究的水平【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有条理地指出大树和小草的异同点,并能用维恩图的形式来呈现探究结果。

【教学难点】

能熟练运用维恩图的形式来展示大树和小草的异同点,对陆生植物的普遍性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课件展示:校园的树木图片

导语:上节课,我们观察了校园里的树木,谁能说说大树一般都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板书标题:大树)

追问:哪些生活条件、或者说环境是基本上所有大树都需要的?

(副板书:生长需阳光、水分、营养)

提问:在我们的校园里,有很多植物,除了大树,你还可以看到哪些植物呢?

导语:不错,大树的脚下还有很多小草。今天,我们就低下头去观察研究一下常见的小草。

(板书标题:小草)

二、常见的小草

提问:你们知道哪些小草的名字?

提问: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看看你们能不能把小草的图片和名字对上号!

课件展示:狗尾草的图片

(副板书:狗尾草)

提问:狗尾草有什么特点?

评价:恩,正因为它长得像小狗的尾巴,所以就这样得名了。狗尾草真的和狗的尾巴的结构一样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真的狗尾草,大家来仔细研究一下看!

课件展示:研究要求

1.有条理地展开观察狗尾草的活动

2.画一张狗尾草的简图

3.小组交流观察结果

提问:谁能说说怎么样才算有条理地观察?

评价:听起来很有条理,如果把你讲的倒过来,先观察它的根茎叶,再观察整株,可以吗?大家觉得?

追问:除了看以外,我们还能怎样研究这株狗尾草呢?

提问:可以用嘴尝尝它的味道吗?为什么?

评价:是的。这株草是老师从外面地里挖来的,带着土,大家看到了,还有你们看不到的许许多多细菌,要是吃了可能会让我们肚子痛,或者生病。所以,大家千万不能用嘴去尝哦。

导语:这里,老师再提醒大家,记得边观察,边把信息记录到作业本第3页。好,现在材料员上来领1把放大镜、1株狗尾草,开始观察记录吧。

(教师巡视指导,把握进度)

导语:好。大部分小组已经完成了观察记录。我们来看一下你们的成果。

投影展示:几份学生的作业本简图和记录。

导语:请你结合你的实际观察,有条理地说说狗尾草的特点看!

评语:表达地很有条理。这其实已经是一份很优秀的观察报告了。如果在语文课上评的话,也是一篇很好的作文了。大家看看,这位同学的简图有把刚刚他讲的特征画出来吗?

补充:其实,刚刚同学看到的像稻穗一样的狗尾草“尾巴”就是它的果实串。上面有很多一颗颗的果实,里面都是它的种子。只要把成熟的种子种下去,就能长成现在的一大株狗尾草了!

(副板书:果实串简单板画)

提问:还有同学有观察到其他不一样的地方吗?来讲给大家听听看。

提问:大家发现它的颜色变化了吗?现在是秋天,狗尾草成熟变黄了。那什么季节,狗尾草是绿色的呢?

追问:冬天,狗尾草还生长吗?

也就是说,狗尾草的寿命有多久?

讲解:其实,我们周围有很多小草跟狗尾草一样,都是春天发芽,秋天死亡的。像这样的植物呢,我们给了它们一个叫法,叫做“一年生植物”。

(副板书:一年生植物)

评价:看来只要大家认真地去观察,都有很大的收获。

课件展示:黄花酢浆草图片

提问:现在,谁能把图片上你看到的酢浆草的外形特征描述出来?

课件展示:蒲公英图片

提问:谁来试试描述蒲公英?

课件展示:车前草图片

提问:那车前草呢?

三、比较大树和小草

导语:刚刚我们观察了几种常见的小草,你们能说说小草一般都有哪些特点吗?

(板书:学生回答的关键点

矮小、柔软、一年生……)

提问:和大树的生活条件比起来,小草需不需要那些生活条件?

提问:大叔和小草都是植物,你们能找找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吗?先小组讨论一下,完成作业本下面的维恩图。(板画维恩图)

提问:维恩图就是两个交叠的大圈,是我们科学里面常用的记录两样东西相同点和不同点的图表。大家能看懂维恩图吗?中间重叠的地方你们觉得应该填什么信息?

评价:小小维恩图果然难不倒大家!那么,大家现在开始讨论、填写维恩图吧!

导语:好,大家先停止讨论。我们来听听讨论的结果。你先讲大树和小草的相同点。

(板书:记录关键点)

评价:讲得很全面啊,还有同学有补充相同点吗?

导语:现在我们来说说它们的不同之处。

(板书:记录关键点)

评价:讲得非常有条理,每个特点都对应起来讲了,大家以后要向他学习!

讲解:好,这是大家归纳的大树和小草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我们再来多了解一些知识。大树的树干其实是它的茎,像大树这样,茎比较高大、比较硬的,我们把它叫做木质茎(板书:木质茎)。相反,像小草一样,茎比较柔软的叫做草质茎(板书:草质茎)

而且,有木质茎的叫做木本植物,草质茎的叫做草本植物。这两个称谓,大家应该很熟悉吧!(板书:木本植物、草本植物)

四、铺垫新课,课堂小结

提问:我们看到,大树和小草的相同点里有一条“生活在土壤里”,可不可以说它们都生活在陆地上?

追问:为什么?有什么证据?

评价:很好!我们这些天研究的都是陆地上的植物,其实,水里面也生长着很多植物。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去周围的小池塘里看看有哪些常见的植物。但是,这里,老师提醒大家,去河边一定要注意安全,一定要有大人陪着去,不然掉河里面就危险了!

导语:今天,我们观察了好多小草,也比较了大树和小草的异同点。学了这节课以后,你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呢?

导语:现在大家打开作业本,完成我们剩下的几道选择题。

四、铺垫新课,课堂小结

提问:我们看到,大树和小草的相同点里有一条“生活在土壤里”,可不可以说它们都生活在陆地上?

追问:为什么?有什么证据?

评价:很好!我们这些天研究的都是陆地上的植物,其实,水里面也生长着很多植物。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去周围的小池塘里看看有哪些常见的植物。但是,这里,老师提醒大家,去河边一定要注意安全,一定要有大人陪着去,不然掉河里面就危险了!

导语:今天,我们观察了好多小草,也比较了大树和小草的异同点。学了这节课以后,你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呢?

导语:现在大家打开作业本,完成我们剩下的几道选择题。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

第4课《水生植物》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学情分析】

教材中着重分析了水葫芦这种浮水水生植物在水中沉浮的原因,这种植物在南方的池塘中到处可见,是学生熟悉的观察材料。学生通过前三课学习已经掌握了运用感官来观察的方法,本可延续运用感官,眼看、手摸等方法来研究水生植物材料。在学生的原认知中有很多对水生植物的错误理解,因此在教学时我安排了认识几种常见的水生植物的教学环节,然后对其中的两种水生植物进行细致观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在活动中以自己的亲身体验来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精神。通过科学探究活动了解它们的形态结构,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学生在建构科学概念的过程中既“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得到真正的关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着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2.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空气。

过程与方法

1.用简图画出水生植物的主要形态特征,能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2.在观察中提出问题,探究水葫芦浮在水面上的秘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研究水生植物的兴趣,体会到水生植物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教学重点】

在观察中提出问题,探究水葫芦浮在水面上的秘密。

【教学难点】

探究水生植物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构特点。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前几堂课我们学习了几种植物,有大树和小草。这些小草,大树都是生活在陆地

的,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下另外一类植物,却不是生活在陆地的,你们猜猜它会是生长在那里?

(学生:水里)

对了,就是在水里,我们把这些生长在水里的植物称水生植物。(板书揭题:水生植物)

2.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观察对于我们科学课是多么的重要,也通过观察了解了很多。今

天,我们还是来通过观察来认识水生植物。

3.大家在河边、水池或者在电视上,都看到过很多的水生植物,有哪些水生植物?

二、学习新课

1.观察金鱼藻和水葫芦

(1)我们现在就来观察水生植物,请同学们拿出水葫芦和金鱼藻以其他水生植物。每位同学选择自己喜欢的水生植物进行观察。

观察要求:放入水槽中(为了使金鱼藻能沉在水底有利于观察和简图记录,可在其底部粘橡皮泥),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样子,并用简图把它们画下来;在水槽中观察结束后,然后再拿出来进行观察,并做好记录;在一边观察一边思考,遇到了什么问题?观察是要注意纪律问题。

(2)小组汇报自己的发现以及遇到的问题。老师这里也有这么一个问题:水葫芦怎么能浮在水面上呢?(小组合作交流)

(3)引导学生尝试剖开水葫芦的叶柄,我们会有什么发现?水葫芦的葫芦里面不是实心的,是有很多空隙的,这种海绵状气囊结构很轻,所以能浮在水面

上(适应水生植物的环境)。其它水生植物是不是也有相似的结构?请课外继续探究。

2.比较水葫芦和金鱼藻

(1)刚才我们观察了水生植物,同时也观察了水葫芦和金鱼藻,那么它们有哪些相似之处?(除了形态结构特征外,还可以稍作拓展,如它们都会繁殖后代,都会死亡等。)它们是水生植物,它们的生长需要什么条件?

(2)记录单

3.比较水葫芦和狗尾草

(1)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与陆生植物狗尾草等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2)同学们,还认识这个图形吗?我们继续用维恩图进行比较,再次填写维恩图,老师希望大家能填得更好,完成对植物生命体特征的梳理。(都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都短、都是草本植物,都需要阳光、水分和空气等)【测试】观察水生植物

1.总结水生植物的一些知识:什么是水生植物?水生植物有哪些特征和习性?不同水生植物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水生植物生长需要什么条件?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有些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2.作业:观察其他水生植物做好观察记录。

3.准备材料:

(1)学生准备:捡一些不同形状的落叶、同一种植物的新鲜叶和落叶、记录本。

(2)教师准备:一条枝条上面长着不同老嫩的树叶。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

第5课《植物的叶》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学情分析】

这节课是学生学习科学课的第五课,在第一课中,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什么是科学观察。对大树的观察是一个比较大的系统观察,而这节课是学生将宏观观察转向一个小局部观察的开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树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

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叶也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过程与方法:

统计捡到的树叶的数量和树叶的种数;根据一定的判断依据,划分出同一种树叶和不同种的树叶。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研究树叶的兴趣,培养爱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和意识。【教学重点】

开展观察植物的叶的活动,建构起叶也是有生命的科学概念。

【教学难点】

是否是同一种植物的叶的判断。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课件出示各种各样的树叶)

师:大家观察一下,有什么发现?

预设:学生说出树叶的颜色、形状等方面的知识。调动学生的兴趣。

师:今天我们来研究植物的叶,大家有兴趣吗?(板书课题)

二、科学探究

(课件出示问题一):数一数你捡到了几片叶子?

学生分组活动:数一数,摆一摆,汇报数量。

【设计意图】通过数树叶,让学生再次亲手接触树叶,对自己手中的树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喜爱,在摆放树叶的过程中,初步感知了树叶的相同与不同,为后面的活动打基础。

(课件出示问题二):根据自己的观察,把小组同一种树叶摆放在一起。

1.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动手分树叶。

2.学生活动。

3.汇报交流:我们小组共有几种树叶?

4.师:同学们都非常认真,你们根据什么确定这些树叶是同一种树的叶?

预设:学生可能以形状为标准,形状相同就决定了这些叶是同一种树叶。

5.小结:给叶子分类的方法很多,但是要判断是否同一种叶,就一定要根据叶的形状来分类。

【设计意图】通过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明白怎样判断同一种叶,要分类就得先观察手中叶的特征,并在发现叶有大小、形状、颜色不同的基础上,总结出只有形状相同的叶才是同一种叶。

(课件出示问题三):(出示一些大小不同,颜色不同的树叶),比一比:这些叶是不是同一种叶?

1.学生观察判断。

2.分组讨论:

(1)观察到了什么,才说它们是同一种叶?

(2)观察到了什么,才说它们不是同一种叶?

3.师: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

预设:学生会以形状是否相同来判断。

生活动:观察得出结论,观察到了形状相同,才说它们是同一种树叶。

(3)同一种叶的主要特征有哪些呢?

4.拿出实物学生分组活动:观察发现同一种叶除了形状相同以外,还有许多相同特征。

(学生活动:看,摸,闻,尝)

预设:学生发现叶片上有一根根的细丝;叶边缘有锯齿……

【设计意图】三年级学生刚上科学课,让学生学会观察,善于观察,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获得对叶的全新认识。在观察中获取知识,享受快乐,学会学习,学会倾听,学会与人分享,成为学习的主人。为发现叶的结构组成打下基础。

(课件出示问题四):通过观察不同种类的叶,发现叶有什么相同的结构?

预设:有的学生会认为叶由叶片和叶柄二部分组成;有的学生会认为叶由叶片、叶柄、叶脉三部分组成。

(课件出示叶的结构图)并加以讲解。

师解释:伸出你的一只小手,把你的小手臂当作叶柄,学生自然会说出,手掌就是叶片,手掌上的纹路就相当于叶子的叶脉。

【设计意图】通过形象的比喻,学生马上明白了,叶脉不是叶的一个单独的部分,而是长在叶片上的一部分。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叶的结构。

(课件出示问题五):观察比较新鲜的叶与落叶,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1.思考:长在树上的新鲜叶与落叶的最大的不同表现在哪里?

(新鲜的叶是活的,而落叶是死的。)

2.观察与思考:一种植物的叶,我们能从中看出叶的生长变化过程吗?

3.找一找:能找到这条树枝上有几种不同的生长阶段的树叶吗?

(如叶芽、小叶片、嫩叶、成熟的叶、老叶、将枯的叶等)

师:结合板书比喻:这根枝条好像人类的一生,从左到右分别是幼年、童年、青中年、老年、死亡。检验一下是否贴对了?

改正的过程,也是对各阶段叶的再认识。然后进行讲解:

(1)长在枝头上的是芽,形状最小,是叶最嫩的阶段,叫叶芽;

(2)从大小和颜色上进行对比就可以得出嫩叶;

(3)接着让学生找一找哪一个是“人到中年”的叶子,大家自然想到长大的叶子;

(4)再往下进行就不用老师提醒,学生马上联想到人老时很多人会驼背,叶子的边缘就会卷曲起来这就是枯黄的叶子;

(5)至于枯叶失去了生命特征,就跟人失去了生命特征一样。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动手贴叶子,和形象的比喻来认识叶的各个生长阶段,孩子不仅认识了叶在各个阶段的特征,而且,认识到叶的生命过程与人的一生极为相似。在学习的过程中把科学与人对生命的感悟融合在一起,唤起学生内心深处对生命的珍惜和感动。

三、拓展延伸

1.从你的叶子中找到你认为最特别的一片,记住叶的特征。

2.然后把这些最特别的叶子收上来。用实物投影出来。

问:“这是谁的叶宝宝,它的小主人在那里?”

3.学生活动:认一认,说一说。

【设计意图】检验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并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明白叶也是有生命的,珍惜这些一片片小叶子。

4.师:你喜欢树叶吗?那么不要把捡来的树叶浪费。展开想象的翅膀,用你灵巧的小手,发挥你的聪明才智,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叶的喜爱之情吧。

可以做树叶拓印画、树叶贴画、树叶书签等。

(课件展示一幅幅精美的叶画)

5.小结:叶还有许多秘密,这节课我们还没有发现的,大家可以课下搜集关于叶的知识,然后和同学们共同分享。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展示优美的叶画,让学生把对叶的喜爱之情,转化为具体行动,进行创意小制作,给孩子创造个性发展的空间。把课上的活动延伸到课外,让孩子们带着收获和新的疑问走进生活。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

第6课《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学设计教学导航

【学情分析】

在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上,通过对柳树一年四季生长变化的观察、记录,使学生知道植物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教学目标】

1 能够关注周围植物的变化,坚持记录完成一课植物的变化记录表。

2 植物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有些变化比较明显,有些变化不太明显;植物的变化表现在各个方面,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植物的变化是生命体的特征之一。

3 能用测量的方法比较叶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植物的变化表现在各个方面,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教学难点】

能用测量的方法比较叶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出任务

1.师:我们种下的凤仙花开花了,结果了。

2.师:凤仙花开花和结果有什么联系吗?

二、整理并交流我们的观察记录

交流活动:

1.师:组织学生交流过去几周的观察记录,引领学生重点关注花和果实的生长现象。

2.生:学生分小组交流。

3.师:根据学生的发现,提出一些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

整理观察信息的活动:

1.师:指导学生画凤仙花从花蕾到结果的生长过程。

2.生:在书P14页上“我看到的凤仙花从花蕾到结果的生长变化过程”的画板里画凤仙花从花蕾到结果的生长过程。

3.师:引导学生展示交流,激发学生进一步观察的欲望。

三、研究花变果实的过程

1.师:为了观察凤仙花,我们采摘几朵凤仙花(按生长顺序采摘)。

2.师:指导学生观察花,引领学生发现,果实是由雌蕊发育而来的。

3.师:指导学生解剖花。(解剖花时,要用镊子细心地从外到内撕下花的各部分。提醒学生注意:使用镊子时动作要轻,防止将花的某一部分弄坏,解剖下来的花的各部分,要分类摆放,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花的每一部分的名称。)4.生:学生解剖花。(花的构造:花萼、花瓣、雄蕊、雌蕊)

四、观察凤仙花的果实

1.师:凤仙花的果实是什么样的呢?它在生长过程中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2.师:组织学生观察成熟的凤仙花果实和未成熟的凤仙花果实。引导学生比较观察。

3.师:引导学生关注完全成熟的凤仙花果实,果实里面有什么?(种子)4.生:学生观察凤仙花果实。观察完了以后,学生汇报。

5.师:教师总结。

【作业布置】

继续观察凤仙花的生长变化过程,做好观察记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