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学第七章

经济学第七章

经济学第七章
经济学第七章

第七章生产成本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哪一项是生产者的隐含成本?

a、向其管理人员支付的薪水

b、对自有设备提取的折旧

c、财产税

d、对属于其他厂商所有的设备支付的租

2、会计中的利润通常:

a、比经济利润小,因为前者未将隐含成本扣除

b、等于经济利润,因为会计利润包含所有的机会成本

c、比经济利润大,因为前者未将隐含成本扣除

d、比经济利润大,因为前者未将明显成本扣除

3、经济利润的计算方法是:

a、用总收益减除明显成本

b、用总收益减除隐含成本

c、用正常利润减除隐含成本

d、用总收益减除明显成本和隐含

成本

4、下述定义哪一个是正确的?

a、会计利润+经济利润=正常利润

b、经济利润-会计利润=明

显成本

c、经济利润=会计利润-隐含成本

d、经济利润-隐含成本=会计利

5、假定某企业某年发生隐含成本20万元,明显成本100万元,

如果其以300元的单价售出4000件产品,则其会计利润

a、为10万元,且经济利润为零

b、为20万元,且经济利润为零

c、为10万元,且经济利润为10万元

d、为0,且经济损失为20万

6、所谓“短期”的基本特征是:

a、存在进入障碍,使新企业不能进入该行业

b、企业没有充足的时间来改变其生产规模

c、企业没有充足的时间将其产出量减为零

d、企业没有充足的时间来改变其投入使用的任何资源的数量

7、下述哪一种情况表示的是一种长期调整

a、农民向其种植的农作物追施一次化肥

b、钢铁厂压缩其购进的煤炭和铁矿石的数量

c、面对来自国外的竞争,某手表厂卖掉了它的一个分厂

d、某超级商场多雇了四名职员

8、“短期”和“长期”的根本区别在于:

a、在短期内至少有一种资源投入是固定的,而在长期内所有的

资源投入都是可变的

b、在短期内所有成本都是固定的,而在长其内所有成本都是可

变的

c、收益递减规律在长期内适用,在短期内不适用

d、规模经济在短期内可以出现,在长期内则不会

9、收益递减规律表明:

a、由于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的作用,竞争性企业的长期平均

成本曲线将呈U形

b、当生产超过某一阶段后,将新增的可变资源投入到某种不变

要素中所带来的边际产品量是递减的

c、由充分竞争行业生产的商品的需求曲线具有负斜率

d、当连续消费某种商品超过一定数量后,消费者从新增单位商

品的消费中获得的满足感递减

10、下述哪一项对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和边际产量(MP)

的描述是不正确的?

a、AP在TP达到最大值之前达到最大

b、TP增加时,AP持续增加

c、当可变投入要素带来的MP为零时,TP达到最大

d、MP在AP的最高点与AP相交

11、连续地将可变要素合并到不变要素上,边际产量(MP)

a、在生产的各阶段上都是递减的

b、最初可能上升,然后递减,但永远不会成为负数

c、最初可能上升,然后递减,并最终变为负数

d、始终低于平均产量(AP)

12、如果企业所雇佣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名工人分别导致总产量增加

了24、18和9个单位,由此可知:

a、第二名工人的边际产量是18个单位

b、三名工人的总产量是51个单位

c、三名工人的平均产量是17个单位

d、以上都对

13、如果在短期某企业的总产量是增加的,则:

a、边际产量也必然增加

b、边际产量必然减少

c、边际产量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d、平均产量必然增加

14、下述说法哪一个不正确?

a、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会增加

b、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

c、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达到最大

d、当总产量达到最大时,平均产量也最大

15、下述哪一项最可能成为固定成本的一部分?

a、产品销售费

b、财产保险费

c、非熟练工人工资

d、原材料成本

16、平均固定成本(AFC)

a、在其最高点与边际成本相交

b、可通过将平均变动成本和平均总成本相加求得

c、随产量增加而递减

d、其曲线为U形曲线

17、当AFC曲线处于下降阶段时

a、ATC曲线也必然下降

b、ATC曲线可能上升,也可

能下降

c、MC曲线必然下降

d、AVC曲线必然下降

18、假定在短期内某企业生产100单位的产品,其ATC为200元,AVC

为150元,则该企业的TFC为:

a、5000元

b、0.5元

c、500元

d、50元

19、如果ATC曲线处于下降阶段,则:

a、MC必然大于ATC

b、AFC曲线必然在AVC曲线之

c、MC必然小于ATC

d、TC曲线必然处于下降阶段

20、其他条件不变,如果企业的可变要素的价格下降,则

a、无法预测生产成本受到的影响

b、MC、AVC和ATC都

会下降

c、MC、AVC和AFC会下降

d、AVC会下降,但MC不变

21、其他条件不变,如果企业的FC增加10万元,则

a、AFC和ATC会增加

b、AFC和AVC会增加

c、MC和AVC会增加

d、AVC和ATC会增加

22、如果在短期里企业决定停产,则其成本

a、为零

b、等于其边际成本

c、等于其固定成本

d、等于固定成本和边际成本之和

23、若技术进步使各个产出水平所需的可变要素数量下降,其他条件

不变,则

a、AVC曲线会向下移

b、MC曲线会向下移

c、ATC曲线会向下移

d、以上全对

24、如果在短期内某企业生产了500单位的产品,TFC为750元,AVC

为2元,则该企业此时的ATC为:

a、2.5元

b、5元

c、3.5元

d、4元

25、假定在生产10件产品时,某企业的AVC为22元,AFC为5元,

MC为30元,由此可知:

a、该厂商的ATC为35元

b、该厂商的ATC为57元

c、该厂商的TC为57元

d、该厂商的TC为270元

26、当规模不经济出现

a、长期平均总成本本曲线会处于下降阶段

b、长期平均总成本曲线会处于上升阶段

c、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总成本曲线会相交

d、平均固定成本会上升

27、如果企业在长期内使其生产规模扩大一倍且其ATC下降,由此可

知:

a、使用的工人数增加一倍

b、实现了规模经济

c、该企业正处于收益递减阶段

d、出现了规模不经济

28、如果某企业的生产规模扩大10%会使产出增加15%,则:

a、实现了规模经济

b、出现了规模不经济

c、收益递减规律产生了效应

d、该企业的长期ATC曲线将上升

29、如果企业将全部投入减少12%后发现产出只下降了8%,由此可以

推测该企业原来的生产:

a、处于规模不经济阶段

b、处于平均产量(AP)小于边际产量

(MP)状态

c、处于规模经济阶段

d、处于规模效益最低点上

30、规模不经济

a、属于长期现象

b、属于短期现象

c、符合收益递减规律

d、符合收益递增规律

二、判断对错题

1、生产X产品的机会成本是指如果资源不用于生产X而可能生产

出来的其他产品的数量。

2、所谓短期是指在该时期内所有的成本都是固定的。

3、变动成本可以定义为:随产出量的变化而同方向增减的成本。

4、收益递减规律解释了为什么长期平均总成本曲线呈U形。

5、出现规模不经济的主要原因是随着经营规模扩大造成管理和协

调的困难。

6、在短期内,当产量为零时企业的变动成本为零。

7、在短期内,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固定成本递减。

8、如果边际成本曲线位于平均变动成本曲线下方,则平均变动成

本正在下降。

三.简答题

1、比较说明经济学中的经济利润、正常利润和会计利润的区

别。

2、造成规模经济的原因有哪些?

四.作图说明题

作图说明ATC、AVC、AFC和MC之间的关系。

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七章

第七章 复习思考题 参考答案 1、为什么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并解释相应的TR 曲线、AR 曲线和MR 曲线的特征以及相互关系。 解答:垄断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其理由主要有两点: 第一,垄断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就是市场的需求曲线,而市场需求曲线一般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所以垄断厂商的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化。 第二,假定厂商的销售量等于市场的需求量,那么,垄断厂商所面临的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表示垄断厂商可以通过调整销售量来控制市场的价格,即垄断厂商可以通过减少商品的销售量来提高市场价格,也可以通过增加商品的销售量来降低市场价格。 关于垄断厂商的TR 曲线、AR 曲线和MR 曲线的特征以及相互关系,以图7-1加以说明: 第一,平均收益AR 曲线与垄断厂商的向右下方倾斜的d 需求曲线重叠。因为,在任何的销售量上,都是P=AR 。 第二,边际收益MR 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且位置低于AR 曲线。其原因在于AR 曲线是一条下降的曲线。此外,在线性需求曲线的条件下,AR 曲线和MR 曲线的纵截距相同,而且MR 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AR 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的两倍。 第三,由于MR 值是TR 曲线的斜率,即dQ dTR MR ,所以,当MR>0时,TR 曲线是上升的;当MR <0时,TR 曲线是下降的;当MR=0时,TR 曲线达极大值。 图 7-1 垄断竞争厂商的AR 与TR 之间的关系

2、根据图7-22中线性需求曲线d 和相应的边际收益曲线MR ,试求:(1)A 点所对应的MR 值;(2)B 点所对应的MR 值。 解答:(1)根据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意义,可得A 点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 25 )515(=-=d e , 或者,2)23(2=-=d e ,根据)11(d e P MR -=,则A 点的MR 值为:MR=2×(2×1/2)=1。 (2)方法同(1)。B 点所对应的MR =-1。 3、图7-23是某垄断厂商的长期成本曲线、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试在图中标出: (1)长期均衡点及相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2)长期均衡时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 曲线和SMC 曲线;(3)长期均衡时的利润量。 解答:本题的作图结果如图7-23所示: (1)长期均衡点为E 点,因为,在E 点有MR=LMC 。由E 点出发,均衡价格为P 0,均衡数量为Q 0 。(2)长期均衡时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 曲线和SMC 曲线如图所示。在Q 0 的产量上,SAC 曲线和SMC 曲线相切;SMC 曲线和LMC 曲线相交,且同时与MR 曲线相交。(3)长期均衡时的利润量有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即л=(AR(Q 0)-SAC(Q 0)Q 0 图 7-23 4、已知某垄断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为STC =0.1Q 3-6Q 2+14Q+3000,反需求函数为P=150-3.25Q 。求:该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与均衡价格。 解答:由垄断厂商 的短期成本函数STC =0.1Q 3-6Q 2+140Q+3000 得边际成本140123.02+-=Q Q MC , 厂商的总收益23.25Q -150Q 3.25Q)Q -(150Q P TR ==?=, 其边际收益Q MR 5.6150-=; 垄断厂商要实现短期均衡的条件是MC MR =,即Q Q Q 5.6150140123.02-=+-,解之得均衡产量:)(20舍去负值=Q

《宏观经济学》习题7

宏观经济学》习题 7 第七章 宏观经济政策 、基本概念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挤出效应 财政政策乘数 投资的利率系数 货币 货币政策乘数 货币幻觉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宏观经济 1.财政政策可影响总需求,从而使就业和国民收入得到调节。() 2.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会使利率上升,收入减少。() 3. IS 曲线越平坦,政府扩大支出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越小。() 4. LM 曲线越陡峭,政府扩大支出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越大。() 5. 在 LM 曲线呈垂直状的情况下,政府支出乘数和财政政策乘数相等。() 6. 因为政府增加支出与增加税收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是相反的, 所以政府增加同样的 支出和税收对国民收入没有影响。() 7. 只要挤出效应小于 100%,政府支出的增加就能刺激国民收入的增长。() 8. 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越敏感,财政政策乘数就越大。() 9. 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越不敏感,货币政策的效果越小。 10. 投机需求的利率系数越大,货币政策的效果越大。() 11. 在凯恩斯陷讲中,由于挤出效应等于零,所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十分有效。 ) 12. 财政制度内在稳定器有助于缓和经济的波动, 但不能消除经济萧条和通货膨胀。 ) 13. 挤出效应越大,财政政策对经济活动的影响越大。() 14. IS 和LM 曲线的交点一般位于中间区域,说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有效。() 15. 在凯恩斯区域挤出效应完全;在古典区域挤出效应等于零。() 16.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同时使用, 会引起利率上升的同时产出增加。 (-) 需求的利率系数 政策 充分就业 物价稳定 经济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 摩擦性失业 自愿 失业 非自愿失业 财产税 所得税 流转税 累进税 累退税 比例税 财政制度 自动稳定器 度平 衡预算 充分就业 存款准备 金政策 、判断题( F , T ) 补偿性财政政策 功能财政 再贴现 政策 年 预算盈余 单一货币供给规则 公开市场业务

微观经济学第十章答案

第十章练习 1答: 局部均衡主要是分析研究单个市场、居民或者企业的均衡。局部均衡分析法在分析时,只以一种商品为研究对象,而假定“其他事物不变”,即这种商品价格只取决于这种商品本身的供给和需求的作用,而不受其他商品的价格和供求状况的影响。 一般均衡是将所有相互联系的各个市场看成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每个商品的需求和供给不仅仅取决于该商品本身的价格,还与其他商品(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相关。各个商品的价格不能单独决定,必须和其他商品一起联合决定。只有当整个经济中所有商品的供给和需求相等时,市场才达到一般均衡。 两者的区别在于假定“其他事物是否变化”,即其他产品的供需数量和价格是否变化。 2答: 瓦尔拉斯假定,在市场上存在一位“拍卖人”。该拍卖人的任务是寻找并确定能使市场供求一致的均衡价格。他寻找均衡价格的方法如下:首先,他随意报出一组价格,家户和厂商根据该价格申报自己的需求和供给。如果所有市场供求均一致,则他就将该组价格固定下来,家户和厂商就在此组价格上成交;如果供求不一致,则家户和厂商可以抽回自己的申报,而不必在错误的价格上进行交易。拍卖者则修正自己的价格,报出另一组价格。改变价格的具体做法是:当某个市场的需求大于供给时,就提高该市场的价格,反之,则降低其价格。这就可以保证新的价格比原先的价格更加接近于均衡价格。如果新报出的价格仍然不是均衡价格,则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找到均衡价格为止。这就是瓦尔拉斯体系中达到均衡的所谓“试探过程”。 3答: 福利经济学是一种明确表明在西方社会价值判断标准条件下,研究整个经济配置与个人福利的关系的经济学。 4答: 经济状态的任何改变都不能使此状态中的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变得更好,而不使别人的境况变坏。也就是说,如果不使别人的境况变坏,就无法使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变得更好的经济状态。包括交换帕累托最优,生产帕累托最优,交换和生产帕累托最优。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边际替代率应相等;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边际技术替代率应相等;生产与交换的的帕累托最优条件:边际转换率等于边际替代率。 5答: 当存在生产的外部经济时,MSC<MPC=P=MPB=MS B,这个经济生产的商品量太少,以致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当存在消费的外部经济时,MSB>MPB=MPC=MSC,这时,消费的商品量太少,以致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存在生产的外部不经济时,MSC>MPC=P=MPB=MSB,这个经济生产的商品量太多,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存在消费的外部不经济时,MSB<MPB=MPC=MSB,这时,消费的商品量过大,也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6答: 因为可以证明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能满足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边际替代率应相等;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边际技术替代率应相等;生产与交换的的帕累托最优条件:边际转换率等于边际替代率。 7答: ①增加一种产品,必然会减少另一种产品,否则就不是最优,产品Y的产量是产品X产量的

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课后练习答案第七章

微观第七章习题 一、名词解释 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价格歧视博弈纳什均衡 占优策略均衡 二、选择题 1、对于垄断厂商来说,()。 A、提高价格一定能够增加收益; B、降低价格一定会减少收益; C、提高价格未必会增加收益,降低价格未必会减少收益; D、以上都不对。 2、完全垄断的厂商实现长期均衡的条件是()。 A、MR=MC; B、MR=SMC=LMC; C、MR=SMC=LMC=SAC; D、MR=SMC=LMC=SAC=LAC。 3、完全垄断厂商的总收益与价格同时下降的前提条件是()。 A、Ed>1; B、Ed<1; C、Ed=1; D、Ed=0。 4、完全垄断厂商的产品需求弹性Ed=1时()。 A、总收益最小; B、总收益最大; C、总收益递增; D、总收益递减。 5、完全垄断市场中如果A市场的价格高于B市场的价格,则() A、A市场的需求弹性大于B市场的需求弹性; B、A市场的需求弹性小于B市场的需求弹性; C、A市场的需求弹性等于B市场的需求弹性; D、以上都对。 6、以下关于价格歧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价格歧视要求垄断者能根据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对其进行划分; B、一级价格歧视引起无谓损失; C、价格歧视增加了垄断者的利润; D、垄断者进行价格歧视,消费者就必定不能进行套利活动。 7、垄断竞争的厂商短期均衡时,()。 A、一定能获得差额利润; B、一定不能获得经济利润; C、只能得到正常利润; D、取得经济利润、发生亏损和获得正常利润都有可能。 8、垄断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点上,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处于(B)

A、上升阶段 B、下降阶段 C、水平阶段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9、垄断竞争厂商实现最大利润的途径有:(D) A、调整价格从而确定相应产量 B、品质竞争 C、广告竞争 D、以上途径都可能用 10、按照古诺模型下列哪一说法不正确,()。 A、双头垄断者没有认识到他们的相互依耐性; B、每一个寡头都认定对方的产量保 持不变;C、每一个寡头垄断者都假定对方价格保持不变;D、均衡的结果是稳定的。 11、斯威齐模型是() A、假定一个厂商提高价格,其他厂商就一定跟着提高价格; B、说明为什么每个厂商要保持现有的价格,而不管别的厂商如何行动; C、说明为什么均衡价格是刚性的(即厂商不肯轻易的变动价格)而不是说明价格如何决定; D、假定每个厂商认为其需求曲线在价格下降时比上升时更具有弹性。 12、在拐折的需求曲线模型中,拐点左右两边的弹性是()。 A、左边弹性大,右边弹性小; B、左边弹性小,右边弹性大; C、两边弹性一样大; D、以上都不对。 13、与垄断相关的无效率是由于()。 A、垄断利润 B、垄断亏损 C、产品的过度生产 D、产品的生产不足。 三、判断题 1、垄断厂商后可以任意定价。 2、完全垄断企业的边际成本曲线就是它的供给曲线。 3、一级价格歧视是有市场效率的,尽管全部的消费者剩余被垄断厂商剥夺了。 4、许多学院和大学对贫困学生提供奖学金。可以认为这种政策是一种价格歧视。 5、垄断厂商生产了有效产量,但它仍然是无效率的,因为它收取的是高于边际成本的价格,获取的利润是一种社会代价。 6、完全垄断厂商处于长期均衡时,一定处于短期均衡。 7、垄断竞争厂商的边际收益曲线是根据其相应的实际需求曲线得到的。 8、由于垄断厂商的垄断地位保证了它不管是短期还是长期都可以获得垄断利润。 四、计算题 1、已知某垄断者的成本函数为TC=0.5Q 2+10Q,产品的需求函数为P=90-0.5Q, (1)计算利润最大化时候的产量、价格和利润; (2)假设国内市场的售价超过P=55时,国外同质的产品将输入本国,计算售价p=55

金融学7第七章课后答案翻译

第七章课后答案翻译 1.a,在纽约买IBM公司的股票同时在NYSE卖出,你将获得每股2美圆的套利 b,经过一段时间后,两地价格将会相等。 c,假定购买股票的成本为每笔交易额的1%,就将会有一个2%的差异,在这个事例中大概有0。70美圆 2.a,这是违背一价定理的,这是因为在一个洲有强加的销售税,而另一个州却没有,不合法的套利行为将发生,违法者将在免税的州买进大量的酒,而在有征税的州卖出,却不付税 b,很有可能酒店将开在免税的州并且靠近有征税的州的边境上,居名将会在免税的商店买酒,有征税的州的商店将会没有生意 3. a、由于1盎司黄金值$100和DM155,所以1马克应该价值100/155=$0.645。 b、市场价格比其应该的价格要便宜,用美元兑换成马克,再用马克购买黄金,最后再用黄金换回美元。 例如: 1)开始你有1百万美元,那时你所能筹集到的最多的资金来进行三角套利。 2)用这1百万美元购买1666667马克 3)再用马克购买10752.69盎司黄金 4)把黄金兑换成1075269美元 从而你能得到75269美元 4、 5、 美元英镑德国马克日元 美元$1$1.50$.5$.01 英镑£0.671= .67 / 2= .67 / 100 德国马克DM2.0= 2 / .671= 2 / 100 = 100 / 21 日元¥100= 100 / .67 美元英镑德国马克日元 美元$1$1.50$.5$.01

英镑£0.67£1£.33£.0067 德国马克DM2.0DM3.0DM1.0DM.02 日元¥100¥150¥50¥1 6, a, 你应该尽量找一些最近所销售的可比房屋的信息和情况,如果你能说服税务所,你的房屋与最近销售的房屋是可比较的,而最近 所销售的可比房屋的市价低于$525,000,你就会得到一个好的评 估结果。你可以从房地产经纪人那里得到你想要的信息。 b, 你房子的估价和你隔壁公寓的市价差额是$35,000 ($525,000 -$490,000)。如果你能说服税务所,隔壁公寓所缺少的卧室的市 价少于$35,000,税务所就会同意你的观点,你的房子的估价应 该少于$525,000。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可比房屋的销售曲线图显 示,增加一间房间(或其他类似的东西)的市价是$10,000,你 就可以说,你的房子的估价应该是$500,000而不是$525,000。7, 可能的原因是: ITT公司的风险高于标准普尔500,也许它本身就是个高风险行业,或者有更高的负债率。 ITT公司所公布的销售额比它们预期的还高。或者他们使用了特殊的会计准则,导致通货膨胀(或许通胀是因为ITT的新算法。) 8, 很合理地,你的P/E为11 (= (8 + 14) / 2),(申请一个 P/E of 11x 盈利 (= (8 + 14) / 2)),因为你的负债权益比刚好在这两个公司之间。所以,你的公司每股价值是11x $2.00 = $22.00。 9 a,销售额的倍数 0.8 x = $12000000 x 0.8 = $9600000 净收入的倍数 12 x = $1000000 x 12 = $12000000 帐面价值的倍数 0.9 x = $10500000 x 0 .9 = $9450000 公司的价值区间应该是 9000000 到 12000000 b,比区间的最大值还多 10.投资者有可能相信没有这个糟糕的CEO公司的未来预期会更好(比

微观经济学,课后练习题,答案第十章

第十章博弈论与信息不对称 一、选择题 1.博弈中,局中人从一个博弈中得到的结果被称为() A.收益 B.支付 C.决策 D.利润 2.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是:()。 A.一个纳什均衡 B.不是一个纳什均衡 C.和纳什均衡没有关系 D.不是每一个博弈都有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 3.用囚徒困境来说明两个寡头企业的情况,说明了:() A.每个企业在做决策时,不需考虑竞争对手的反应 B.一个企业制定的价格对其它企业没有影响 C.企业为了避免最差的结果,将不能得到更好的结果 D.一个企业制定的产量对其它企业的产量没有影响 二、判断题 1.一般地在一个博弈中只有一个上策。() 2.囚徒困境说明个人的理性选择不一定是集体的理性选择。() 3.一个博弈中只能有一纳什均衡。() 4.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不是一个纳什均衡。() 5.若一个博弈出现了皆大欢喜的结局,说明该博弈是一个合作的正和博弈。() 6.博弈中知道越多的一方越有利。() 7.在动态博弈中先行动者总是占有优势。() 三、计算题 1.在喝酒的过程中,人们经常玩“鸡、虫、虎、杠”的游戏助兴。这个游戏规则是,双方同时叫出上面四种物品中的一个,其中规则是“鸡胜虫,虫胜杠,杠胜虎,虎胜鸡,负者罚酒一杯”。假如胜者的效用为1分,负者的效用为-1分,则: (1)一个局中人的策略都有哪些? (2)写出这个博弈的支付矩阵。 (3)此博弈有纯策略的纳什均衡吗? 2.假定企业A和B都是服装制造商,它们都可以选择生产高档或中档产品,其支付矩阵如下(利润单位:万元):

(1)这两个企业有没有上策? (2)该博弈中有几个纳什均衡?有几个?请指出。 (3)若企业A可以先决定生产其产品,试用博弈的扩展形式来分析该博弈中的纳什均衡。 3.若两家企业A与B在做广告与不做广告间展开博弈,他们的支付矩阵如下(单位:万) (1)这是不是一个“囚徒的困境”? (2)若对局一次,其纳什均衡是多少? (3)若该博弈重复3次,两企业都采用“以牙还牙”策略。假如企业A在第一次对局中不做广告,试考虑企业B在第一次做广告或不做广告时,分别计算企业B的累计利润,试问企业B将如何行动? 4.假设一个卡特尔面临潜在进入者的进入,它可能采取价格战或接纳的策略,相应的支付矩阵如下(单位:万元): (1)若卡特尔威胁潜在进入者,一旦后者进入市场将展开价格战,这一威胁是否可信? (2)若卡塔尔投入60万以扩大生产能力,此时威胁是否变得可信? 四、问答题 1.说明上策均衡与纳什均衡之间的联系? 2.试举出现实经济中信息不对称的例子。 3.(1)一个人身患绝症,在保险公司未察觉的情况下,他购买双份保险,不久便去世,其亲属得到了双倍赔偿。 (2)一个人已购买人寿保险,为了从保险公司得到赔偿来满足家庭的生计需要,企图自杀。但自杀不再人寿保险赔偿之列,他在一场预谋的车祸中丧身。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第七版,课后答案,西方经济学18第十章博弈论初步

第十章 博弈论初步 第一部分 教材配套习题本习题详解 一、简答题 1.什么是纳什均衡?纳什均衡一定是最优的吗? 解答:(1)所谓纳什均衡,是参与人的一种策略组合,在该策略组合上, 任何参与人单独改变策略都不会得到好处。 (2)不一定。如果纳什均衡存在,纳什均衡可能是最优的,也可能不是最优的。例如,在存在多个纳什均衡的情况下,其中有一些纳什均衡就不是 最优的;即使在纳什均衡是唯一时,它也可能不是最优的,因为与它相对应的支付组合可能会小于与其他策略组合相对应的支付组合。如:囚徒 困境。 2.在只有两个参与人且每个参与人都只有两个策略可供选择的情况下, 纯策略的纳什均衡最多可有几个?为什么? 解答:在只有两个参与人 (如 A和 B)且每个参与人都只有两个策略可供选择的情况下,纯策略的纳什均衡最多可有四个。例如,当A与B的支付矩阵可分别表示如下时,总的支付矩阵中所有四个单元格的两个数字均有下划线,从而,总共有四个纳什均衡。 A 的支付矩阵=??????22211211a a a a B 的支付矩阵=??? ???2221 1211b b b b 例如:a 11=a 12=a 21=a 22,b 11=b 12=b 21=b 22就会得到以上四个纳什均衡。 具体事例为: 73737373?? ?? ??

3.在只有两个参与人且每个参与人都只有两个策略可供选择的情况下,纯策略的纳什均衡可能有三个。试举一例说明。 解答:在只有两个参与人且每个参与人都只有两个策略可供选择的情况下,纯策略的 纳什均衡可能有4个、3个、2个、1个和0个五种情况,所以可能有3个。例如,当参与 人A与B的支付矩阵可分别表示如下时,总的支付矩阵中恰好有三个单元格的两个数字均有下划线,从而,总共有三个纳什均衡。 A 的支付矩阵= ??? ???22211211a a a a B 的支付矩阵=11122122b b b b ???????? A 、 B 共同的支付矩阵=1111121222222121a b a b a b a b ?? ?????? 具体事例为: 76157323?? ?? ?? 4.在只有两个参与人且每个参与人都只有两个策略可供选择的情况下,如何找到所 有的纯策略纳什均衡? 解答:可使用条件策略下划线法。具体步骤如下:首先,把整个博弈的支付矩阵分解 为两个参与人的支付矩阵;其次,在第一个 (即位于整个博弈矩阵左方的)参与人的支付矩阵中,找出每一列的最大者,并在其下画线;再次,在第二个 (在位于整个博弈矩阵上 方的)参与人的支付矩阵中,找出每一行的最大者,并在其下画线;然后,将已经画好线的两个参与人的支付矩阵再合并起来,得到带有下划线的整个博弈的支付矩阵;最后,在带有下划线的整个的支付矩阵中,找到两个数字之下均画有线的支付组合。由该支付组合 代表的策略组合就是博弈的纳什均衡。 5.设有A、B两个参与人。对于参与人A的每一个策略,参与人B的条件策略有无 可能不止一个?试举一例说明。 解答:例如,在如表10—1的二人同时博弈中,当参与人 A选择上策略时,参与人 B 既可以选择左策略,也可以选择右策略,因为他此时选择这两个策略的支付是完全一样 的。因此,对于参与人A的上策略,参与人B的条件策略有两个,即左策略和右策略。 表10—1

微观经济学第七章 习题答案

MR,试求: 图7—1 (1)A点所对应的MR值; (2)B点所对应的MR值。 解答:(1)根据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意义,可得A点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 e d =eq \f(15-5,5)=2 或者e d =eq \f(2,3-2)=2 再根据公式MR=P eq \b\lc\(\rc\)(\a\vs4\al\co1(1-\f(1,e d ))),则A点的MR值为MR=2×eq \b\lc\(\rc\)(\a\vs4\al\co1(1-\f(1,2)))=1 (2)与(1)类似,根据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意义,可得B点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 e d =eq \f(15-10,10)=eq \f(1,2) 或者e d =eq \f(1,3-1)=eq \f(1,2) 再根据公式MR=P eq \b\lc\(\rc\)(\a\vs4\al\co1(1-\f(1,e d ))),则B点的MR值为MR=1×eq \b\lc\(\rc\)(\a\vs4\al\co1(1-\f(1,1/2)))=-1 2. 图7—2(即教材第205页的图7—19)是某垄断厂商的长期成本曲线、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试在图中标出: (1)长期均衡点及相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2)长期均衡时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曲线和SMC曲线; (3)长期均衡时的利润量。 图7—2

图7—3 (1)长期均衡点为E点,因为在E点有MR=LMC。由E点出发,均衡价格为P0,均衡数量为Q0。 (2)长期均衡时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曲线和SMC曲线如图7—3所示。在Q0的产量上,SAC曲线和LAC曲线相切;SMC曲线和LMC曲线相交,且同时与MR曲线相交。 (3)长期均衡时的利润量由图7—3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即π=[AR(Q0)-SAC(Q0)]·Q 0。 3. 已知某垄断厂商的短期总成本函数为STC=0.1Q3-6Q2+140Q+3 000,反需求函数为P=150-3.25Q。 求:该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与均衡价格。 解答:因为SMC =eq \f(d STC,d Q )=0.3Q2-12Q+140,且由TR=P(Q)·Q=(150-3.25Q)Q=150Q-3.25Q2,得MR =eq \f(d TR,d Q )=150-6.5Q。 于是,根据垄断厂商短期利润最大化的原则MR=SMC,有 0.3Q2-12Q+140=150-6.5Q 整理得3Q2-55Q-100=0 解得Q=20(已舍去负值) 将Q=20代入反需求函数,得 P=150-3.25Q=150-3.25×20=85 所以,该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为Q=20,均衡价格为P=85。 4. 已知某垄断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为TC=0.6Q2+3Q+2,反需求函数为P=8-0.4Q。求: (1)该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价格、收益和利润。 (2)该厂商实现收益最大化时的产量、价格、收益和利润。 (3)比较(1)和(2)的结果。

经济学基础第7章

第七章一般均衡与效率 第一节一般均衡理论 一、资源的稀缺性和需要的无限性 (一)一般均衡与局部均衡 1、局部均衡分析方法: (1)定义:讨论一个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时,假定其他市场的供求为给定不变的,该市场的变动不影响其他市场,其他市场也不影响该市场。这种把单个市场孤立起来 进行研究的方法叫局部均衡分析方法。 (2)优点:可以使我们很容易明白供求力量怎样相互作用,以决定单一商品的价格和产量。 (3)局限性:忽略了市场之间的相互影响。 2、一般均衡分析方法:把所有市场放在一起,同时研究所有市场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的决定, 这一分析方法称之为一般均衡分析方法。 3、一般均衡状态是指,所有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的状态。 4、一般均衡状态满足以下条件: (1)每个消费者依据其偏好和预算线来选择最大化其效用的商品组合,预算线由投入品价格和产品价格决定。 (2)每个消费者依据现行投入品价格和产品价格,选择他所提供的投入品数量。 (3)厂商在给定的现有技术、产品需求、投入品供给约束条件下,选择最大化其利润的决策,而且从长期来看,厂商的经济利润为零。 (4)所有市场(包括投入品市场和产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即在要素及产品的现行价格下,所有商品的供求都相等。 (二)一般均衡的存在性 1、在一组相当宽泛的条件下,可以实现市场均衡。这些条件包括: (1)所有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即所有的产品都是同质的;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单个家庭或厂商对市场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交易费用为零;信息是完全的。 (2)每个家庭即是产品需求者,又是投入品的供给者,收入来自他们供给的要素,而且收入全部用于消费,他们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追求效用最大化。每个家庭的效用函数都是连 续的,且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3)每一个企业都是要素的需求者和产品的供给者,它们在生产函数的约束下追求利润最大化,且等产量线凸向原点,不存在规模报酬递增。 (4)只考虑最终产品的生产和交换,没有中间产品。

宏观经济学第七章-充分就业-古典模型讲课讲稿

第七章充分就业古典模型 一选择 1.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是实际变量 a.就业量 b.价格水平 c.通货膨胀率 d.,名义工资率 2.实际GDP和闲暇之间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a.因失业率上升引起资本存量增加时,会向内移动 b.表面闲暇增加会导致实际GDP减少 c.在就业量增加的情况下会移动 d.以上三个选项都正确 3.就业量的增加 a.引起一国生产函数向上移动 b. 引起一国生产函数向下移动 c.导致沿着一国生产函数向较高实际GDP向水平方向变动 d. 导致沿着一国生产函数向较高价格向水平方向变动 4.货币工资率为10美元/小时,价格水平为100.如果价格水平上升到200,而货币工资率不变,别么 a.实际工资率是原来的两倍 b.实际工资率上升,但不是原来的两倍 c.实际工资率不变 d.实际工资率下降 5.5个工人的总产出是200美元,6个工人的总产出是222美元。那么第6个工人的边际产量是 a.40美元 b.37美元 c.22美元 d.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6.劳动需求曲线是向下倾斜的,这是因为 a.随着雇佣工人的增加,劳动边际产量递减 b.劳动供给曲线是向上倾斜的 c.当资本增加时,劳动需求曲线移动 d.以上选项都不正确,原因是劳动需求曲线是向上倾斜的 7.随着实际工资率的上升,劳动供给量会增加,这是因为 a.这仅仅是因为已经工作的人们增加他们劳动供给量。 b.这仅仅是因为实际工资率的上升引起了劳动参与率的提高 c.这是因为已经工作的人们增加了他们的劳动供给量,并且实际工资率的上升引起了劳动参与率的提高 d.以上选项都不正确,原因是实际工资率的上升引起了劳动供给量的减少 8.实际工资率的上升

微观经济学第十章

第十章垄断性竞争条件下的产量与价格决策 一、单项选择题 1、垄断性竞争市场的主要特征是: a、很少几个占统治地位的企业,进入障碍较少 b、数量众多的企业,严格的进入限制 c、数量众多的企业,进入障碍较少 d、很少几个占统治地位的企业,严格的进入限制 2、在垄断性竞争市场中,进入市场 a、完全没有障碍 b、比在充分竞争市场中困难,但比在纯粹垄断市场中容易 c、比在纯粹市场中更困难 d、完全禁止 3、非价格竞争是指: a、不同行业产品之间的竞争 b、竞争对手之间对相互之间的价格变动视而不见 c、以广告、促销及改变产品的特性等手段进行竞争 d、降低生产成本,但并不由此降低价格 4、下列哪一项不是垄断性竞争市场的特征? a、非价格竞争 b、产品存在差异 c、进入市场较容易 d、在长期内在ATC的最低点上进行生产 5、垄断性竞争行业既有竞争因素也有垄断因素,其垄断因素主要源于: a、串通共谋的可能性 b、较严格的进入障碍 c、产品的差异性 d、决策时的相互依赖性 6、垄断性竞争企业与充分竞争企业最显著的区别在于: a、前者不追求利润最大化 b、后者只有降价,才能增加销售 c、前者的需求曲线完全缺乏弹性 d、前者销售的是相似的但并不完全相同的产品 7、垄断性竞争市场和充分竞争市场的相似之处在于: a、都没有进入障碍,即使有也非常少 b、都肯定在短期内能获得经济利润 c、都生产存在差异的产品 d、在两种市场中单个企业面对的需求曲线都具有完全弹性 8、垄断竞争企业的边际收益曲线 a、具有负斜率且与需求曲线合而为一 b、与需求曲线合而为一且与横轴平行 c、具有负斜率且位于需求曲线下方 d、由于企业是“价格制定者”,所以其边际收益曲线不存在 9、垄断性竞争企业 a、在短期内获得正常利润,但在长期内遭受损失 b、在短期内可能获得利润也可能遭受损失,但在长期内获得正常利润

西方经济学第七章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题目1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构成国民经济简单循环的是() 选择一项: A. 出口与进口 B. 厂商与居民 C. 投资与储蓄 D. 政府与居民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厂商与居民 题目2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产值是指() 选择一项: A. 国民收入 B. 国民生产总值 C. 国内生产净值

D. 国内生产总值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国内生产净值 题目3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实际收入,即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的总和扣除间接税净额和对企业转移支付后的余额是指() 选择一项: A. 国民生产总值 B. 国民收入 C. 国内生产总值 D. 国内生产净值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国民收入 题目4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国内生产净值等于() 选择一项: A. 国民生产总值-国外要素净收入

B. 国民收入-公司所得税-公司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险税+政府转移支付和利息支出 C. 国内生产总值+本国公民在国外的资本和劳务所创造的价值或收入-外国公民在本国的资本和劳务所创造的价值或收入 D. 国内生产总值-折旧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国内生产总值-折旧 题目5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国民收入等于() 选择一项: A. 国内生产总值-折旧 B. 国内生产净值-(间接税-政府对企业的补贴)-企业转移支付 C. 国民生产总值-国外要素净收入 D. 国民收入-公司所得税-公司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险税+政府转移支付和利息支出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国内生产净值-(间接税-政府对企业的补贴)-企业转移支付 题目6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宏观经济学第七章答案

第七章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国将其一定时期内的全部国际经济交易根据交易的内容和范围,按经济分析需要设置账户编制出来的统计报表。 2.经常项目:记录本国与他国之间发生的商品和劳务交易,以及因收益取得、转移支付所引 起的货币收支情况的项目。 3.资本和金融项目:记录资产所有权在国际间流动情况的项目。 4.汇率:不同国家货币之间的交换比率。 5.实际汇率:指一国的物品与劳务同另一国的物品与劳务交换的比率。 6.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本国货币来表示的汇率。 7.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外国货币来表示的汇率。 8.固定汇率制度:是指一国中央银行规定汇率,并保持汇率基本不变,将其波动范围控制在 一定幅度之内的汇率制度。 9.浮动汇率制度:是指政府不对汇率进行干预,汇率水平完全由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确定 的汇率制度。 10.国际收支均衡函数:指国际收支平衡时收入y和利率r的关系的函数。 11.BP曲线:在其他有关变量和参数既定的前提下,以利率为纵坐标,国民收入为横坐标的 坐标系中,国际收支均衡函数的几何图形表示。 12.马歇尔-勒拿条件:指本国货币贬值能否改善一国贸易收支状况,取决于出口商品的需求 13.弹性和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如果两者之和的绝对值大于1,则本国货币贬值可以改善 一国贸易收支状况。 14.IS-LM-BP模型:将BP曲线引入IS-LM模型,即在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条件下 加入国际收支均衡的条件,便可以形成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模型,这一模型被称为 IS-LM-BP模型。 二、选择题 DA DBC CADDA AACB 1.D.一个国家的任何交易,如果有外汇收入,则记入国际收支平衡的“贷方”。 2.A.比较优势理论中认为比较优势是产品生产的机会成本差异,即劳动生产率差异的产生。 3.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固定 汇率制度。 4.B.外国对该国的出口品和资产的需求增加,会使外汇市场上对本国的货币需求增加,促 使本国货币升值。 5.C. 6.C.“美国过公民对外国物品的需求增加”和“外国人对美国物品的需求减少”是等价的都 会使其需求曲线向左方移动。 7.A.在BP的上方任取一点,与其对应的均衡点相比,利率相同,收入较低。由净出口含顺 可知,其相应的净出口值较高,即有nx>F。即国际收支盈余点。 8.D.国外利率的提高将使得净资本流出增加,BP曲线将往左移。 9.D.间接标价法下地汇率上升意味着一单位的外国货币能兑换更多的本国货币,即外币升 值,本币贬值。 10.A. 11.A. 12.A.在内部达到平衡出现国际顺差的时,表明IS曲线与LM曲线的交点位于国际收支平衡

微观经济学第十章——第十二章

A.为什么灭火器在消费中表现出正外部性? 答:对灭火器的使用不仅可以减少使用者自己的损失,还可以减少其他人的生命、财产损失,所以灭火器的使用有正消费外部性。 B.画出灭火器市场图,标出需求曲线、社会价值曲线、供给曲线和社会成本曲线。答:灭火器的使用有正的外部性,它的社会价值曲线高于它的需求曲线。 C.指出市场均衡产量水平和有效率的产量水平。直观地解释为什么这两种量不同。 图10-2 灭火器市场图 答:如图10-2所示,市场均衡的产量水平是Q1,有效率的产量水平是Q2。灭火器有正消费外部性,它的社会价值曲线高于它的需求曲线,同时它的供给曲线等于其社会成本曲线。社会价值曲线与供给曲线交点的产量是社会有效率的产量;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交点的产量是均衡水平的产量。因此,两个产量不同。 D.如果每个灭火器的外在收益是10美元,说明能引起有效率结果的政府政策。答:政策应该对每消费一个灭火器,向消费者补贴10美元。 3.根据联邦所得税法,对慈善组织捐款可以免税。政府这种政策用什么方法鼓励私人解决外部性? 答:政府的这种政策用一种变相性的补贴方法鼓励私人解决外部性问题。免税鼓励人们向慈善组织捐款。慈善组织是私人解决外部性的方法之一,它通过对具有正外部性的行业和行为资助,使外部性内在化。 4.瑞格喜爱以高音量演奏摇滚乐,卢西阿诺喜爱歌剧,并憎恨摇滚乐。不幸的是,他们在一座墙薄如纸的公寓楼中是邻居。 A,这里的外部性是什么? 答:这里的外部性是:瑞格用高音量播放摇滚乐,使邻居卢西阿诺受到噪音干扰,因为卢西阿诺憎恨摇滚乐。 B.房东可以实行什么命令一控制政策?这种政策会引起无效率的结果吗? 答:房东可以规定房客不得在房间里开大录音机、收音机或电视机的音量。这种政策可能会引起无效率的结果。它虽然使卢西阿诺避免忍受摇滚乐干扰之苦,但也使瑞格无法享受自己喜爱的音乐。如果高音量摇滚乐使卢西阿诺所承受的成本小于瑞格的收益,这项政策就是无效率的。 C.假设房东允许房客做自己想做的事。根据科斯定理,瑞格和卢西阿诺如何自己实现有效率的结果?什么妨碍他们实现有效率的结果?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第七版,课后答案,西方经济学18第七章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第七章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第一部分 教材配套习题本习题详解 一、简答题 1.根据图20中线性需求曲线d 和相应的边际收益曲线MR ,试求: (1)A 点所对应的MR 值; (2)B 点所对应的MR 值。 图7-1 答:由图7—1可知需求曲线d为P=-351+Q , TR(Q)=P ·Q= -Q Q 35 12+, 所以MR=TR ′ (Q)= -35 2+Q (1)A 点(Q=5,P=2) 的MR 值为:MR (5)= -35 2+Q =1; (2)B 点(Q=10,P=1) 的MR 值为: MR (10)= -35 2+Q =-1 本题也可以用MR=P(1--d E 1 )求得: E A =2,P A =2,则MR=P(1-- d E 1 )=2x (1- 12 )=1 E B =12,P B =1,则MR=P(1--d E 1 )=1x (1- 10.5 )=-1 2.图7—2是某垄断厂商的长期成本曲线、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试在图 中标出: (1)长期均衡点及相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2)长期均衡时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曲线和SMC 曲线; (3)长期均衡时的利润量。

图7—2 解答:(1)如图7—3所示,长期均衡点为E点,因为在E点有MR=LMC。由E点出发,均衡价格为P 0 ,均衡数量为Q0。 (2)长期均衡时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曲线和SMC曲线如图7—3所示。在Q0的产量上,SAC曲线和LAC曲线相切;SMC曲线和LMC曲线相交,且同时与MR曲线相交。 (3)长期均衡时的利润量由图7—3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即: π=[AR(Q0)-SAC(Q0)]·Q。 图7—3 3.为什么垄断厂商实现MR=MC的利润最大化均衡时,总有P>MC? 你是如何理解这种状态的? 解答: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由于厂商的MR=P,所以完全竞争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原则MR=MC可以改写为P=MC。这就是说,完全竞争厂商的产品价格等于产品的边际成本。 而在垄断市场条件下,由于垄断厂商的MR曲线的位置低于d需求曲线的位置,即在每一产量水平上都有P>MR,又由于垄断厂商是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MR=MC来决定产量水平的,所以,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均有P>MC。这就是说,垄断厂商的产品价格是高于产品的边际成本的。而且,在MC曲线给定的条件下,垄断厂商的d需求曲线以及相应的MR曲线越陡峭,即厂商的垄断程度越强,由利润最大化原则MR=MC所决定的价格水平P高出边际成本MC 的幅度就越大。 鉴于在垄断市场上的产品价格P>MC,经济学家提出了一个度量厂商垄断程度的指标: 勒纳指数。勒纳指数可以由 1 (1 e MR P =-)=MC推导出, 1 (1 e MR P =-)=MC,整理得, 勒纳指数为:1 e P P MC - =。显然,P-MC与e呈反方向变动。市场越缺乏弹性,垄断程 度越强,d需求曲线和MR曲线越陡峭时,P-MC数值就越大,勒纳指数也就越大。 二、计算题

微观经济学第十章第十二章

2.考虑灭火器市场。 A.为什么灭火器在消费中表现出正外部性? 答:对灭火器的使用不仅可以减少使用者自己的损失,还可以减少其他人的生命、财产损失,所以灭火器的使用有正消费外部性。 B.画出灭火器市场图,标出需求曲线、社会价值曲线、供给曲线和社会成本曲线。答:灭火器的使用有正的外部性,它的社会价值曲线高于它的需求曲线。 C.指出市场均衡产量水平和有效率的产量水平。直观地解释为什么这两种量不同。 图10-2 灭火器市场图 答:如图10-2所示,市场均衡的产量水平是Q1,有效率的产量水平是Q2。灭火器有正消费外部性,它的社会价值曲线高于它的需求曲线,同时它的供给曲线等于其社会成本曲线。社会价值曲线与供给曲线交点的产量是社会有效率的产量;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交点的产量是均衡水平的产量。因此,两个产量不同。 D.如果每个灭火器的外在收益是10美元,说明能引起有效率结果的政府政策。答:政策应该对每消费一个灭火器,向消费者补贴10美元。 3.根据联邦所得税法,对慈善组织捐款可以免税。政府这种政策用什么方法鼓励私人解决外部性? 答:政府的这种政策用一种变相性的补贴方法鼓励私人解决外部性问题。免税鼓励人们向慈善组织捐款。慈善组织是私人解决外部性的方法之一,它通过对具有正外部性的行业和行为资助,使外部性内在化。 4.瑞格喜爱以高音量演奏摇滚乐,卢西阿诺喜爱歌剧,并憎恨摇滚乐。不幸的是,他们在一座墙薄如纸的公寓楼中是邻居。 A,这里的外部性是什么? 答:这里的外部性是:瑞格用高音量播放摇滚乐,使邻居卢西阿诺受到噪音干扰,因为卢西阿诺憎恨摇滚乐。

B.房东可以实行什么命令一控制政策?这种政策会引起无效率的结果吗? 答:房东可以规定房客不得在房间里开大录音机、收音机或电视机的音量。这种政策可能会引起无效率的结果。它虽然使卢西阿诺避免忍受摇滚乐干扰之苦,但也使瑞格无法享受自己喜爱的音乐。如果高音量摇滚乐使卢西阿诺所承受的成本小于瑞格的收益,这项政策就是无效率的。 C.假设房东允许房客做自己想做的事。根据科斯定理,瑞格和卢西阿诺如何自己实现有效率的结果?什么妨碍他们实现有效率的结果? 答:根据科斯定理,瑞格和卢西阿诺可以就此事进行协商,比较他们各自的成本和收益,达成一个协议。要么,瑞格向卢西阿诺支付一定的金额以补偿卢西阿诺忍受摇滚乐的痛苦;要么,卢西阿诺向瑞格支付一定的金额以补偿瑞格不能享受自己喜爱的音乐的损失。 但达成协议有时是很困难的。有时会因为高昂的交易成本使谈判无法进行;有时会因为各方都竭力要达到更好的交易而使谈判破裂。假设瑞格从听摇滚乐中得到400美元收益,而卢西阿诺由于听摇滚乐要承受700美元的成本。虽然瑞格放弃听高音量的摇滚乐,同时卢西阿诺向他进行支付是有效率的,但是,如果瑞格想要600美元,而卢西阿诺只愿意支付500美元。当他们就价格争执时,摇滚乐仍然以响亮的声音在公寓楼里回荡。 5.据传闻,瑞士政府对养牛业进行补贴,而且,越是能吸引旅游者的地区,补贴越多。你认为这种政策会有效率的一个理由是什么? 答:这种政策使旅游业的外部性内在化。旅游者多的地方,当地的养牛业必然受到不良影响。为了将养牛业维持在一个合意的水平,瑞士政府给予其补贴,而且,越是受旅游业的负外部性影响大的地区,补贴越多。这种政策是有效率的。 6.酒的消费越多,引起的汽车事故也越多,因此,就给那些不喝酒又不开车的人带来了成本。 A.说明酒的市场,标出需求曲线、社会价值曲线、市场均衡的产量水平,以及有效率的产量水平。 答:酒的消费有负外部性,它的社会价值小于其私人价值。酒的有效率产量小于市场均衡时的产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