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知识重点讲解.

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知识重点讲解.

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知识重点讲解.
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知识重点讲解.

第四章建设工程造价构成

§4.1 建设工程造价的含义与特点

一.工程造价的含义

1.第一种含义:从投资者或业主的角度,从项目建设角度提出,广义概念

1)非生产性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就是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的总和;

2)生产性建设项目的总造价是固定资产投资和铺底流动资金投资的总和。

2.第二种含义:狭义概念指为建设某项工程,预计或实际在土地市场、设备市场、技术劳务市场、承包

市场等交易活动中,形成的工程承发包(交易)价格。

二.工程造价的特点

1.大额性

2.单个性。

3.动态性。任何一项建设工程从决策到竣工交付使用,都有一个较长的建设期。在这一期间,如工程变

更、材料价格、费率、税率、利率、汇率等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必然会影响工程造价的变动,直至竣工决算后才能最终确定工程造价。

4.层次性。建设项目总造价、单项工程造价和单位工程造价。

5.阶段性(多次性)。

§4.2 建设工程造价的内容与构成***

一.

建设项目总投资=建设投资+建设期贷款利息+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流动资金

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建设投资+建设期贷款利息+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建设投资=工程费用(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

建筑安装工程费基本预备费和价差预备费 建设期贷款利息=贷款利息+ 融资费用。

1.

1)直接工程费:

①人工费:包括基本工资、工资性补贴、生产工人辅助工资、职工福利费、生产工人劳动保护费。

②材料费:包括材料原价(或供应价格)、材料运杂费、运输损耗费、采购及保管费、检验试验费(对

建筑材料、构件和建筑安装物进行一般鉴定、检查的费用,不包括新结构、新材料的试验费和建设单位对具有出厂合格证明的材料进行检验,对构件做破坏性时间及其他特殊要求的试验费)。

③施工机械使用费:包括折旧费、大修理费、经常修理费、安拆费及场外运费、人工费、燃料动力费、

养路费及车船使用税。

2)措施费:

①环境保护费:环境保护费=直接工程费×环境保护费费率(%)

②文明施工费:文明施工费=直接工程费×文明施工费费率(%)

③安全施工费:安全施工费=直接工程费×安全施工费费率(%)

环境保护费/文明/安全施工费费率=本项费用年度平均支出/(全年建安产值×直接工程费占总造价比例)

④临时设施费:

包括:A.周转使用临建;B.一次性使用临建;C.其他临时设施

临时设施费=(周转使用临建费+一次性使用临建费)×[1+其他临时设施所占比例(% )]

⑤夜间施工费

=(1-合同工期/定额工期)×(直接工程费中的人工费合计/平均日工资单价)×每工日夜间施工费开支

⑥二次搬运费:二次搬运费=直接工程费×二次搬运费费率(%)

⑦大型机械设备进出场及安拆费= 一次进出场及安拆费×年平均安拆次数 / 年工作台班

⑧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模板及支架费=模板摊销量×模板价格+支、拆、运输费用

=一次使用费×(1+施工损耗)×[1+(周转次数—1)×补损率/周转次数—(1-补损率)50%/周转次数]

⑨脚手架费

⑩已完工程及设备保护费= 成品保护所需机械费+材料费+人工费

?施工排水、降水费=Σ排水降水机械台班费×排水降水周期+排水降水使用材料费+人工费

2.间接费

1)规费:包括工程排污费、工程定额测定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医疗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危险

作业意外伤害保险

2)企业管理费:包括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费、差旅交通费、固定资产使用费、工具用具使用费、劳动保险

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财产保险费、财务费、税金、其他

3.利润

综合单价=直接工程费+措施费+企业管理费+利润(+风险)规费、税金以外所有费用

三.设备及工器具费的构成

1.设备购置费:指为建设项目购置或自制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各种国产或进口设备、工具、器具的

购置费设备购置费= 设备原价+ 设备运杂费

1)国产设备原价:指设备制造厂的交货价,或订货合同价。包括:

①国产标准设备原价:分为带有条件的原价和不带有条件原价两种。计算时一般采用带有条件的原价。

②国产非标准设备原价:只能一次订货,计算方法有成本估价法、系列设备插入估价法、分部组合估

价法、定额估价法等。

2)进出口设备原价:指进口设备的抵岸价,即抵达买方边境港口或边境车站,且交完关税等税费后形成的

①进口设备的交货类别:

a)内陆交货类

b)目的地交货类:有目的港船上交货价、目的港船边交货价(FOS)和目的港码头交货价(关税已

付)及完税后交货价(进口国的指定点)等几种交货价。

这类交货类别卖方承担风险较大,在国际贸易中卖方一般不愿采用。

c)装运港交货类:主要有:装运港船上交货价(FOB),习惯称离岸价格,运费在内价(C&F)和运费、

保险费在内价(CIF),习惯称到岸价格。卖方装船后提供货运单据即可。

装运港船上交货价(FOB)是我国进口设备采用最多的一种货价。

②进口设备抵岸价的构成及计算

=货价+国际运费+运输保险费+银行财务费+外贸手续费+关税+增值税+消费税+车辆购者附加费

a)货价:一般指装运港船上交货价(FOB)。

b)国际运费(海、陆、空) = 原币货价(FOB)×运费率 = 运量×单位运价

c)运输保险费= [原币货价(FOB)+国外运费]/(1-保险费率)×保险费率

d)银行财务费:指中国银行手续费。银行财务费= 人民币货价(FOB)×银行财务费率

e)外贸手续费:一般取1.5%,

f)关税= 到岸价格(CIF)×进口关税税率

=FOB+国际运费+运输保险费

g)增值税= (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增值税税率

h)消费税=[(到岸价+关税)/1-消费税税率]×消费税税率

i)车辆购置附加费=(到岸价+关税+消费税+增值税)×进口车辆购置附加费率

③设备运杂费:包括运费和装卸费、包装费、设备供销部门手续费、采购与仓库保管费设备运

杂费= 设备原价×设备运杂费率

2.工器具及生产家具购置费= 设备购置费×定额费率

四.*工程建设其他费——按资产属性分别形成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递延资产)

1.固定资产其他费用

1)建设管理费:包括建设单位管理费、工程监理费、工程质量监督费、招标代理费、工程造价咨询费

2)建设用地费:包括土地征用及补偿费、征用耕地按规定一次性交纳的耕地占用税、建设单位租用建设项

目土地使用权在建设期支付的租地费用。

3)可行性研究费

4)研究试验费

5)勘察设计费

6)环境影响评价费

7)劳动安全卫生评价费

8)场地准备及临时设施费

9)引进技术和引进设备其他费

10)工程保险费:包括建筑安装工程一切险、引进设备财产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险等。

11)联合试运转费

12)特殊设备安全监督检验费

13)市政公用设施费

2.无形资产费用:内容包括:A.国外设计及技术资料费、引进有效专利、专有技术使用费和技术保

密费;B.国内有效专利、专有技术使用费;C.商标权、商誉和特许经营权费等。

3.其他资产费用(递延资产)

五.*预备费、*建设期贷款利息

1.预备费

1)基本预备费;内容包括:

①在批准的初步涉及范围内,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及施工过程中作增加的工程费用;设计变更、局

部地基处理等增加的费用;

②一般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和预防自然灾害所采取的措施费用。

③竣工验收时为鉴定工程质量,对隐蔽工程进行必要的挖掘和修复费用;

④超长、超宽、超重引起的运输增加费用等。

基本预备费估算一般是以建设项目工程费用和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之和为基础,乘以基本预备费率计算。

2)价差预备费:内容包括:A.人工、设备、材料、施工机械的价差费;B.建筑安装工程费及工程建设其他

费用调整;C.利率、汇率调整等增加的费用。

测算方法:一般根据国家规定的投资综合价格指数,按估算年份价格水平的投资额为基数,根据价格变动趋势,预测价值上涨率,采用复利方法计算。

2.建设期贷款利息:借款利息和融资费用。当年借款按半年计息,上年借款按全年计息。

§4.3 建设工程各阶段工程造价的关系和工程造价控制

一.建设工程各阶段工程造价的关系由表及里、由粗到细、逐步细化、最终形成的过程

二.建设工程各阶段工程造价控制

1.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原则

1)以设计阶段为重点的建设全过程造价控制考过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在于施工前的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

2)主动控制,以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3)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是控制工程造价最有效的手段

三.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环节

1.决策阶段做好投资估算

2.设计阶段强调限额设计

3.招投标阶段重视施工招标

4.施工阶段加强合同管理与事前控制:动态纠偏,事前控制工作重点是控制工程变更和防止索赔发生。§4.4 建设工程造价的计价方法

一.工程造价计价的基本方法

1.从工程费用计算角度分析,工程造价计价的顺序

分部分项工程单价—单位工程造价—但项工程造价—建设项目总造价

2.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单位价格和实物工程数量

3.对基本子项的单位价格分析,可以有以下两种形式

1)直接费单价:单位价格=Σ(分部分项工程的资源要素消耗量×资源要素的价格)

形成工程建设定额影响工程造价的关键因素,取市场价格

①发包人工程估价的定额反映的是社会平均生产力水平;

②承包人工程估价的定额反映的是该企业技术与管理水平。

2)综合单价:《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是完成工程量清单中一个规定计量单位项目所需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管理费和利润,并考虑风险点因素组成。而规费和税金,是在求出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和其它项目费后再统一计价,最后汇总得出单位工程造价。

二.工程定额计价与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的异同我国目前工程计价模式实行“双轨制”

1.工程定额计价法

1)第一阶段:收集资料

2)第二阶段:熟悉图纸和现场

3)第三阶段:计算工程量。有条件的尽量分层、分段、分部位计算,再将同类项加以合并,编制工程量汇总表

4)第四阶段:套定额单价。注意分项工程名称、规格和计算单位的一致性,定额换算,可补充定额编制

5)第五阶段:编制工料分析表。根据分部分项工程的实物工程量及定额中项目所列的用工工日及材料数量,

计算出各分部分项工程所需的人工及材料费,相加汇总得单位工程所需各类人工和材料的数量。

6)第六阶段:费用计算。工程实物量——直接工程费——直接费、间接费、利润及税金——工程造价

7)第七阶段:复核。

8)第八阶段:编制说明。

2.工程量清单计价法

1)第四阶段:工程量清单项目组价。套价的结果是该清单项目的综合单价。

2)第五阶段:分析综合单价。一个工程量清单项目有一个或几个定额子目组成,将各定额子目的综合单

价汇总累加,再除以该清单项目的工程数量,即得该清单项目的综合单价。

3)第六阶段:费用计算。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它项目费、规费、税金汇总的工程造价

分部分项工程费=Σ分部分项工程量×分部分项工程项目综合单价

由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和利润组成。

措施项目费=Σ措施项目工程量×措施项目综合单价或措施项目费=Σ分部分项工程费×费率

单位工程造价=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它项目费+规费+税金

单项工程造价=Σ单位工程造价建设项目总造价=Σ单项工程造价

第五章建设工程造价的计价依据

§5.1 工程定额的概念与分类

一.工程建设定额的概念定额——额度,数量标准

——指国家颁发的用于规定完成某一建筑产品所需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数量标准。

二.工程建设定额的分类

1.按定额反映的生产要素消耗内容分类: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消耗定额。

2.按定额的不同用途分类:施工定额、预算定额、概算定额、概算指标、投资估算指标。

3.按定额编制单位和执行范围分类:全国统一定额、地区统一定额、行业定额、企业定额、补充定额

4.按投资的费用性质分类:建筑工程定额、设备安装工程定额、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工程建设其

他费用定额。

§5.3 预算定额、概算定额和估算指标

一.预算定额

——是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和安装工程预算定额的总称。是计算和确定一个规定计量单位的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的人工、材料和施工机械台班的数量标准。

1.预算定额的作用

1)是编制施工图预算、确定工程造价的依据;

2)是建筑安装工程在工程招投标中确定标底和标价的依据;

3)是建筑单位拨付工程价款、建设资金和编制竣工结算的依据;

4)是施工企业编制施工计划,确定劳动力、材料、机械台班需要量计划和统计完成工程量的依据;

5)是施工企业实施经济核算制、考核工程成本的参考依据;

6)是对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进行技术经济评价的依据;

7)是编制概算定额的基础。

2.编制原则

1)社会平均水平原则。在正常施工条件下,以平均劳动强度、平均技术熟练程度,在平均的技术装备条件

下,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需的劳动消耗量就是预算定额的消耗量水平。

2)简明适用原则。

3.预算定额各消耗量指标的确定

1)建筑建工程预算定额计量单位的确定——按照分项工程的形体特征和变化规律来确定

①凡物体的长、宽、高三个度量都在变化时,应采用“立方米”为计量单位;

②当物体有一固定的不同厚度,而它的长和宽两个度量所决定的面积不固定时,宜采用“平方米”;

③如物体截面形状大小固定,但长度不固定时,应以“延长米”为计量单位;

④当体积和面积相同,但重量和价格差异很大,应以重量单位“千克”或“吨”计算;

⑤有的还可以“个”、“组”、“座”、“套”等自然计量单位计算。

2)预算定额消耗量指标的确定——根据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来确定消耗量指标

二.概算定额

——又称扩大结构定额,规定了完成单位扩大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所必须消耗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的数量标准。如挖土只一个项目,不再划分几类土

1.主要作用

1)是扩大初步设计阶段编制设计概算和技术设计阶段编制修正概算的依据;

2)是对设计项目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比较的基础资料之一;

3)是编制建设项目主要材料计划的参考依据;

4)是编制概算指标的依据;

5)是编制概算阶段招标标底和投标报价的依据。

三.概算指标

——以整个建筑物或构筑物为对象,以“m2”、“m3”或“座”等为计量单位,规定了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消耗指标的一种标准。

1.主要作用

1)是基本建设管理部门编制投资估算和编制基本建设计划、估算主要材料用量计划的依据;

2)是设计单位编制初步设计概算、选择设计方案的依据;

3)是考核基本建设投资效果的依据。

四.投资估算指标

——是编制建设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前期工作阶段投资估算的依据。

其中的主要材料消耗量也是一种扩大材料消耗量的指标。

1.内容

——是确定和控制建设项目全过程各项投资支出的技术经济指标。内容因行业不同各异,一般可分为:1)建设项目综合指标:指按规定应列入建设项目总投资的从立项筹建开始至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的全部投资额,包括单项工程投资、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等。

一般以项目的综合生产能力为单位投资表示,如元/t,或以使用功能表示,如医院床位元/床;

2)单项工程指标:指按规定应列入能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使用效益的单项工程内的全部投资额,包括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设备及生产工器具购置费和其他费用。

3)单位工程指标:指按规定应列入能独立设计、施工的工程项目的费用,即建筑安装工程费用。

2.编制方法

1)收集整理资料阶段2)平衡调整阶段3)测算审查阶段

§5.4 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定额

一. 劳动定额

1.概念:亦称人工定额,指在正常施工条件下,某等级工人在单位时间内完成合格产品的数量或完

成单位合格产品所需的劳动时间。

2.分类:时间定额、产量定额。

3.工作时间:指工作班的延续时间。

建筑安装企业工作班的延续时间为8小时/工日。分工人工作时间和机械工作时间。

1)工人工作时间:分定额时间和非定额时间

①定额时间:包括:

a)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

b)基本工作时间:与产品生产直接有关的工作时间,一般与工作量的大小成正比;

c)辅助工作时间:指为保证基本工作顺利完成而与技术操作无直接关系的辅助性工作时间;

d)休息时间:

e)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

②非定额时间:包括多余和偶然工作时间、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时间、违反劳动纪律的损失时间

2)机械工作时间:两种时间的不同点是由机械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

①定额时间:包括有效工作时间、不可避免的无负荷工作时间、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

②非定额时间:包括机械多余的工作时间、机械停工时间、违反劳动纪律的停工时间。

4.编制方法:经验估计法、统计计算法、技术测定法、比较类推法(也叫典型定额法)

二. 材料消耗定额

1.概念:指先进合理的施工条件和合理使用材料的情况下,生产质量合格的单位产品所必须消耗的

建筑安装材料的数量标准。

2.净用量定额和损耗量定额

1)材料消耗定额包括:①直接用于建筑安装工程上的材料;②不可避免产生的施工废料;③不可避免的

材料施工操作损耗。

2)材料消耗净用量定额:直接构成建筑安装工程实体的材料;

材料损耗量定额:不可避免的施工废料和材料施工操作损耗量。

3)关系:材料消耗定额(材料总消耗量)= 材料消耗净用量+材料损耗量

材料损耗率 =(材料损耗量/材料净用量)× 100%

材料消耗定额 =材料消耗净用量×(1+损耗率)

3.编制材料消耗定额的基本方法:现场技术测定法、试验法、统计法、理论计算法

三. 施工机械台班定额——编制施工机械台班定额,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拟定正常的施工条件

2.确定机械纯工作1小时的正常生产率材料纯工作时间是指机械必须消耗的净工作时间。

可分三步进行:A计算机械一次循环的正常延续时间;B计算施工机械纯工作一小时的循环次数;

C求机械纯工作一小时正常生产率

3.确定施工机械的正常利用系数——指机械在弓足半内工作时间的利用率。

1)计算工作班在正常情况下,准备与结束工作、机械开动、机械维护等工作所必须消耗的时间,以及机

械有效工作的开始与结束时间;

2)计算机械工作班的纯工作时间;

3)确定机械正常利用系数。机械正常利用系数=工作班内机械纯工作时间/机械工作班延续时间

4.计算机械台班定额

施工机械台班产量定额=机械纯工作1小时正常生产率×工作班延续时间×机械正常利用系数

§5.5 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单价及定额基价

一.人工单价——人工单价的确定主要参考建筑劳务市场确定

人工费=Σ(工日消耗量×日工资单价)日工资单价(G)=G1+ G2+ G3+ G4+ G5

1.基本工资G1=生产工人平均月工资/ 年平均每月法定工作日

2.工资性补贴G2=Σ年发放标准/(全年日历日-法定假日)+Σ月发放标准/(年平均每月法定工作日)

+ 每工作日发放标准

3.生产工人辅助工资G3=全年无效工作日×(G1+ G2)/ (全年日历日-法定假日)

4.职工福利费G4=(G1+ G2+ G3)×福利费计提比例(%)

5.生产工人劳动保护费G5=生产工人年平均支出劳动保护费/(全年日历日-法定假日)

二.材料单价——一般称为材料预算价格,又称为材料基价

1.材料预算价格的概念及其组成

1)概念:指材料由其来源地(或交货地)运至工地仓库堆放场地后的出库价格。包括构件、成品、半成品

2)组成:①材料原价(供应价格)②包装费③材料运杂费④运输损耗费⑤采购及保管费⑥检验试验费

2.材料预算价格中各项费用的确定

1)材料原价(供应价格);指材料出厂价格、进口材料抵岸价或销售部门的批发价和市场采购价(或信息价)

如同一种材料有几种价格时,要根据不同来源地的供应数量比例,采取加权平均法计算材料原价。2)包装费:包括包装品的价值和包装费。

凡有生产厂家负责包装的产品,此价已计入材料原价中,但应扣除包装品的回收价值。

3)运杂费:包括车船等的运输费、调车费、出入仓库费、装卸费等。

4)运输损耗费:指材料在运输和装卸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损耗。

材料运输损耗=(材料原价+材料运杂费)×运输损耗率

5)采购及保管费:包括采购费、仓储费、工地保管费、仓储损耗

材料采购及保管费=(材料原价+运杂费+运输损耗费)×采购及保管费率

材料预算价格=[(材料原价+运杂费)×(1+运输损耗率)] ×(1+采购及保管费率)

6)检验试验费:不包括新结构、新材料实验费和建设单位对具有出厂合格证明材料的检验、构件破坏性试验

当发生检验试验费时,材料费中还应加入此项费用。

三.施工机械台班单价

——一直施工机械台班使用费,指单位工作台班中为使机械正常运转所分摊和支出的各项费用

1.组成

1)第一类费用:不变费用,指属于分摊性质的费用。包括:折旧费、大修理费、经常修理费和机械安拆费

2)第二类费用::可变费用,指属于支出性质的费用。包括:燃料动力费、人工费、其他费用等。

2.第一类费用的计算

1)折旧费:台班折旧费=机械价格×(1-残值率)×时间价值系数 / 耐用总台数

2)台班大修理费台班达修理费= 一次大修理费×寿命周期大修理次数 / 耐用总台班

3)经常修理费台班经常修理费=Σ(各级保养一次费用×寿命周期各级保养次数)/耐用总台班

4)安拆费及场外运输费

台班安拆费及场外运输费=机械一次安拆及场外运输费×年平均安拆次数/年工作台班

3.第二类费用的计算

1)燃料动力费台班燃料动力费=台班燃料动力消耗量×相应单价

2)人工费台班人工费=人工消耗量×[1+(年度工作日-年工作台班)/年工作台班] ×人工单价

3)养路费及车船使用税

台班养路费及车船使用税=(年养路费+车船使用税+年保险费+年检费用)/年工作台班

四.定额基价——分项工程单价,一般指在一定使用期范围内建筑安装单位产品的不完全价格

1.编制依据:?现行的预算定额;?现行的日工资标准(目前通常采用建筑劳务市场价格);

?现行的地区材料预算价格;?现行的施工机械台班价格

2.确定方法:定额项目基价=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

人工费= 定额项目工日数×综合平均日工资标准材料费=Σ(定额项目材料用量×材料预算价格)机械费= Σ(定额项目台班量×台班单价)

3.确定步骤

?填写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单价;?计算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和分项工程基价;

?复核计算过程;?报送审批

4.定额基价的套用——施工图设计要求与预算定额项目内容一致时,可直接套用预算定额

编制单位工程施工图预算时,大多数项目可直接套用预算定额。套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施工图纸、设计说明和做法说明选择定额项目;

2)要从工程内容、技术特征和施工方法上仔细核对,才能准确确定相对应的定额项目;

3)分项工程项目名称和计量单位要与预算定额相一致。

5.定额基价的换算——施工图中的分项工程不能直接套用时,就需换算

1)换算类型:①配合比材料不同时的换算;②乘系数的换算;③其他换算

2)基本思路:根据某一相关定额,按定额规定增加换入的费用,减少扣除的费用。

换算后的定额基价= 原定额基价+ 换入的费用–换出的费用

3)适用于砂浆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抹灰砂浆及其他配合比材料与定额不同时的换算。

§5.6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

一.编制原则

1.合理确定定额水平的原则

2.简明、适用性原则

3.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二.间接费定额

1.间接费定额的基础数据

1)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度自行完成建筑安装工程工作量/ 年平均在册人数

2)非生产人员比例:一般应控制在职工总数的20%,非生产人员由三部分组成;

①在企业管理费项目开支的人员。如政工、后勤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16%左右;

②在职职工福利费项目开支的医务、理发和保育人员。1%左右

③在材料采购及保管费项目开支的材料采购、保管、管理人员。3%左右

3)全年有效施工天数:

4)工资标准

5)间接费年开支额

2.间接费定额的编制方法

1)以直接费为计算基数:间接费=直接费合计×间接费费率(%)

间接费费率(%)=规费费率(%)+企业挂你费费率(%)

2)以人工费和机械费合计为计算基数:间接费=人工费和机械费合计×间接费费率(%)

3)以人工费为计算基数:间接费=人工费合计×间接费费率(%)

3.规费费率

1)根据本地区典型工程承发包价的分析资料综合取定规费计算中所需数据

①每万元承发包价中人工费和机械费含量;

②人工费占直接费比例;

③每万元承发包价中所含规费缴纳标准的各项系数。

2)计算公式

①以直接费为计算基数:

规费费率(%)=Σ(规费缴纳标准×每万元承发包价计算基数)/每万元承发包价中的人工费含量×人工费占直接费的比例(%)

②以人工费和机械费合计为计算基数

规费费率(%)=Σ(规费缴纳标准×每万元承发包价计算基数)/每万元承发包价中的人工费含量和机械费含量×100%

③以人工费为计算基数

规费费率(%)=Σ(规费缴纳标准×每万元承发包价计算基数)/每万元承发包价中的人工费含量×100% 4.企业管理费费率

1)以直接费为计算基数

企业管理费费率(%)=生产工人年平均管理费/(年有效施工天数×人工单价)×人工费占直接费比例(%)

2)以人工费和机械费合计为计算基数

企业管理费费率(%)=生产工人年平均管理费/[年有效施工天数×(人工单价+每一日机械使用费)]×100% 3)以人工费为计算基数

企业管理费费率(%)=生产工人年平均管理费/(年有效施工天数×人工单价)×100%

三.利润

1.以直接费为计算基数利润= (直接工程费+措施费+间接费)×相应利润率

2.以人工费和机械费合计为计算基数利润=(直接工程费+措施费中的人工费和机械费)×相应利润率

3.以人工费为计算基数利润=(直接工程费+措施费中的人工费)×相应利润率

四.税金

1.计算公式:税金= (税前造价+利润)×税率(%)

2.税率

1)内容:

①营业税:建筑安装企业为3%

②城市维护建设税:根据纳税人所在地为市区的:7%,县镇的:5%,农村:1%

③教育费附加:3%

2)综合税率

①纳税地点在市区的企业:税率=1/[1-3%-(3%×7%)-(3%×3%)]= 3.41%

②纳税地点在县城、镇的企业:税率=1/[1-3%-(3%×5%)-(3%×3%)]= 3.35%

③纳税地点不在市区、县城、镇的企业:税率=1/[1-3%-(3%×1%)-(3%×3%)]= 3.22%例:某市建筑公司承建某县政府办公楼,工程不含税造价为1000万元,求该施工企业应缴纳的营业税。解:含税造价=1000/3.41%=1034.13(万元)应缴纳的营业税=1034.13×3%=31.02(万元)

§5.7 工程建设其它费用定额

一.编制方法

1.建设管理费建设管理费=建设投资中的工程费用×建设管理费费率

改扩建项目的建设管理费费率比新建项目适当降低。

2.建设用地费:建设项目采用“长租短付”方式租用土地使用权。在建设期间支付的租地费用计入建设

用地费,在生产经营期间支付的土地使用费应进入营运成本中核酸。

3.可行性研究费:编制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参照编制项目建议书收费标准并可适当调增。

4.研究试验费:不包括以下项目:

1)应由科技三项费用(即新产品试制费、中间试验费和重要科学研究补助费)开支的项目;

2)应在建筑安装费用中列支的施工企业对建筑材料、构建和建筑物进行一般坚定、检查所发生的费用及

技术革新的研究试验费;

3)应由勘察设计费或工程费用中开支的项目。

5.勘察设计费

6.环境影响评价费

7.劳动安全卫生评价费

8.场地准备及临时设施费:不包括已列入建筑安装工程费用中的施工单位临时设施费用。

9.引进技术和引进设备其他费:单独引进软件只计增值税,不计关税。

10.工程保险费:不投保的工程不计取此项费用,编制投资估算和概算时可按工程费用的比例估算。

不包括已列入施工企业管理费中的施工管理用财产、车辆保险税。

11.联合试运转费

12.特殊设备安全监察监督检验费:无具体规定时编制投资估算和概算时按受检设备现场安装费比例估算。

13.市政公用设施费:不发生活按规定免征项目不计取。

14.专利及专有技术使用费

15.生产准备及开办费

1)新建项目按设计定员为基数计算,改扩建项目按新增设计定员为基数计算:

生产准备费=设计定员×生产准备费指标(元/人)

2)可采用综合生产准备费指标计算,也可按费用内容的分类指标计算。

§5.8 工程造价信息、资料收集与造价指数

一.工程造价资料

1.工程造价资料积累的内容:应包括“量”和“价”,还包括对造价确定有重要影响的技术经济条件。

2.工程造价资料的管理

1)建立造价资料积累制度。

2)资料数据库的建立和网络化管理。

二.工程造价指数

1.按照工程范围、类别、用途分类

1)单项价格指数。是反映各类工程的人工、材料、施工机械及主要设备报告期价格对基期价格的变化程

度的指标。如人工费价格指数、主要材料价格指数、施工机械台班价格指数、主要设备价格指数等。

2)综合造价指数。是综合反映各类项目或单项工程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和设备费等报告期

或基期价格变化而影响工程造价程度的指标。如建安工程造价指数、建设项目或单项工程造价指数等。

2.按造价资料限期长短分类

1)时点造价指数。不同时点价格对比计算的相对数。

2)月指数。不同月份价格对比计算的相对数。

3)季指数。不同季度价格对比计算的相对数。

4)年指数。不同年度价格对比计算的相对数。

3.按不同基期分类

1)定基指数。是各时期价格与某固定时期价格对比后编制的指数。

2)环比指数。是各时期价格都以其前一期价格为基础计算的造价指数。如与上月对比计算的指数。

第六章增决策和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6.1 建设项目投资估算

一.投资估算的内容与作用

1.内容

1)固定资产投资估算:按费用性质分;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工程建设其他费、基本

预备费、涨价预备费、建设期利息、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暂停征收);

2)流动资金估算:流动资金=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二.项目建议书阶段的投资估算

1.投资估算的方法——项目规划和建议书阶段投资估算精度低,可采用简单的匡算法。

1)单位生产能力估算法

C2 = (C1 / Q1)Q2 F

①主要用于建设投资与其生产能力间为线性关系的类型项目。较理想化,精确度较差,如可比性小,

误差大。

②通常分解项目下属车间、设施和装置,分别按此法计算后再汇总。主要用于新建项目或装置的估算;

③应用该法应注意:A.建设条件相同;B.配套工程类似:C.时间性;

④单位生产能力估算法误差较大,可达±30%,只能粗略快速估算。

2)生产能力指数法——又称指数估算法。

C2 = C1(Q2 / Q1)x·F

①主要适用于投资与规模(或容量)呈非线性关系,且单位造价随工程规模(或容量)增大而减小;

②一般情况下0

模的扩大仅靠增大设备规模来达到时,x取值约在0.6—0.7之间;若是靠增加相同规格设备的数量达到增加生产规模时,x取值约在0.8—0.9之间;

③精确度有所提高,一般可控制在±20%以内,且不需详细工程设计资料,只要知道工艺流程及规模即可。

3)系数估算法——也称因子估算法。

①简单易行,但精度不高。一般只能用于建议书阶段。

②国内常用的方法是设备系数法和主体专业系数法,世行投资的项目估算常用朗格系数法;

朗格系数法基本原理:分别计算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再汇总成建设总成本费用。

4)类似项目对比法

5)指标估算法:可用在本阶段和可研阶段,简单易行,适用面广。对一般通用性项目有效,精确度适用。

2.投资估算精度要求

1)项目规划阶段的投资估算:一般允许误差大于±30%;

2)项目建议书阶段的投资估算:精度要求控制误差在±30%以内。

三.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估算

1.投资估算的方法:除了单位生产能力法、生产能力指数法、系数估算法、类似项目对比法之外,还有:

5)比例估算法

I = 1/K·∑Q i P i_

6)指标估算法:

①建筑工程费用估算:

a)单位建筑工程投资估算法:单位建筑工程量投资×建筑工程总量

b)单位实物工程量投资估算法:单位实物工程量的投资×实物工程总量

c)概算指标投资估算法

②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估算

③安装工程费估算:

安装工程费=设备原价×安装费率=设备吨位×每吨安装费=安装工程实物量×安装费用指标

④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估算

⑤基本预备费估算:工程费用和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基本预备费率

7)工程量估算法:适用于简单或单一项目,是本阶段最有效的一种方法。要求可研具有相应的深度,各

专业能按要求估列相应深度的工程量。 C = ∑Q i×K j

2.投资估算精度要求

1)预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估算:控制误差在±20%以内。

2)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估算:审查批准后即是设计的限额,控制误差在±10%以内。

四.投资估算的步骤

1)分别估算各单项工程所需的建筑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安装工程费;

2)在汇总各单项工程费用的基础上,估算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基本预备费;

3)估算价差预备费和建设期贷款利息;

4)估算流动资金。

五.资金筹措

金融机构贷款、多方合资、发行股票、募捐、租赁

§6.2 建设项目设计概算

一.设计概算的作用

1.是编制建设项目投资计划、确定和控制建设项目投资的依据;

没有批准的初步设计及其概算的建设工程,不能列入年度固定资产投资计划。

2.是签订建设工程合同和贷款合同的依据;未经按规定的程序批准,都不能突破设计概算的限额。

3.是控制施工图设计和施工图预算的依据;经批准的设计概算是建设项目投资的最高限额。

4.是衡量设计方案经济合理性和选择最佳设计方案的依据;

5.是考核建设项目投资效果的依据。与竣工决算对比,还可验证设计概算的准确性。

二.内容

1.单位工程概算:按工程性质划分:建筑工程概算和设备及安装工程概算两大类。

2.单项工程概算

3.建设项目总概算:是确定整个建设项目从筹建到竣工验收所需全部费用的文件,由各单位工程综合概

算、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概算、预备费、建设期贷款利息和投资方向调节税概算汇总而成。

如初步设计提出的总概算超过可行性研究报告总投资的10%以上或其他主要指标需要变更时,应说明原因和计算依据,并重新向原审批单位报批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概算文件的组成和编制

1.概算文件组成

1)三级编制(总概算、综合概算、单位工程概算)形式设计概算文件

2)二级编制(总概算、单位工程概算)形式设计概算文件:缺⑤单项工程综合估算表;

2.设计概算的编制方法

1)单位工程设计概算——分建筑工程概算书和设备及安装工程概算书两类,费用只包括工程费用。

①概算定额法:也叫扩大单位法或扩大结构定额法。

对设计文件深度要求较高,精度高,但工作量大,初步设计概算采用此法较困难;

②概算指标法

适用范围:设计深度不高、不能准确计算出工程量,但工程设计技术比较成熟而有类似工程概算指标可以利用。主要适用初步设计概算编制阶段的建筑物工程土建、给排水、暖通、照明等,以及较为简单或单一的构筑工程这类单位工程编制,计算出的费用精度不高;

a)如要提高精度,需对指标进行调整:

Ⅰ设计对象结构特征与概算指标有局部差异时的调整;

结构变化修正概算指标(元/m2)=J + Q1P1-Q2P2

Ⅱ设备、人工、材料、机械台班费用的调整:

设备、人工、材料、

机械修正概算费用=

原概算指标的设备、

人工、材料、机械费用+

∑(换入设备、人工、

材料、机械数量

×拟建地区

相应单价

)-(换出设备、人工、

材料、机械数量

×原概算指标设备、

人工、材料、机械单价

③类似工程预算法:

适用范围;拟建工程设计与已完工程或在建工程的设计相类似而又没有可用概算指标时采用;

④设备购置费概算法:

设备总原价=∑设备原价设备总原价×(1+设备运杂费率)=设备购置费概算。

⑤预算单价法:当初步设计较深,有详细的设备和具体满足预算定额工程量清单时,或对于分部分

项组成简单的单位工程也可采用工程预算定额单价编制概算。

⑥设备价值百分比法:又叫安装设备百分比法,当设计深度不够,只有设备出厂价而无详细规格、

重量时,安装费可按占设备费的百分比计算。常用于价格波动不大的定型产品和通用设备产品。

设备安装费=设备原价×安装费率(%)

⑦综合吨位指标法:当设计文件提供的设备清单有规格和设备重量时,可采用此法。

设备安装费=设备吨位×每吨设备安装费指标(元/t)

2)单项工程综合概算的编制方法:采用“综合概算表”,分别按各个单位工程设计概算汇总成若干个单项

工程综合概算,不计算第二、三部分费用,

对单一的具有独立生产能力的单项工程建设项目,按二级编制形式编制。

3)建设项目总概算的编制:由各单项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建设期贷款利息、预备费、固定资产

投资方向调节税和经营性项目铺底流动资金概算组成。

四.概算的审查和批准

1.设计概算的审查内容

1)审查设计概算的编制依据:①合法性;②时效性;③适用范围。

2)审查概算编制深度:①审查编制说明;②审查概算编制深度③审查概算的编制范围。

3)审查设计概算的内容:

2.审查设计概算的方法:①对比分析法②查询核实法③联合会审法。

3.设计概算的批准——经审查合格的设计概算提交审批部门复核,复核无误后上报有关部门审查批准。§6.3 建设项目施工图预算

一.施工图预算的编制方法

单位工程预算(包括建筑工程预算和设备安装工程预算)——单项工程预算——建设项目总预算。1.单价法

1)工料单价法:普遍采用的方法。

分项工程直接工程费=分部分项工程量×定额基价

单位工程费=Σ各分部分项工程直接工程费

单位工程施工图预算=Σ单位工程费+措施费+间接费+差价+利润+税金

2)综合单价法:分部分项工程综合费用=Σ分部分项工程量×分部分项工程综合单价

由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和利润组成。

单位工程的综合费用=Σ各分部分项工程综合费用

措施费=Σ措施项目工程量×措施项目综合单价或措施费=Σ分部分项工程费×费率

单位工程施工图预算=Σ各单位工程的综合费用+措施费+其它项目费+规费+税金

2.实物量法

定额直接费=Σ人工的实物消耗量×预算编制期的人工市场(信息)价格+Σ材料的实物消耗量×预算编制期的材料市场(信息)价格+Σ施工机械台班的实物消耗量×预算编制期的机械市场(信息)价格定额直接费——其他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税金

二.施工图预算的审查

1.全面审查法:又叫逐步审查法,全面、细致、经审查的预算差错比较小,质量较高,但工作量大;2.标准预算审查法:时间短、效果好;但只是应按标准图纸设计的工程,使用范围小,有局限性。

3.分组计算审查法:

4.对比审查法:

5.筛选审查法:以工程量、造价(价值)、用工三个单方基本值表为“筛子孔”,简单易行,便于掌握,速度快,但解决差错分析原因需继续审查。

6.重点抽查法:重点一般是工程量大或造价较高、工程结构复杂的工程、补充单位估价表、计取的各

会计师基础知识重点整理

提供 第一章 总论 考情分析 本章是会计基础考试中比较重要的一章,也是考生入门会计关键的一章。本章的概念较多,也比较抽象,考生对本章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对后面章节的理解和把握。考试涉及各种题型,最近三年考试平均分为 7 分。本章的学习难度较大,要求考生牢记一些基本的知识点。 第一节 会计概述 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 (一)会计的概念 1. 会计管理活动论认为,会计的本质是人们为了适应生产管理、企业管理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例题 · 判断题】( 2010 年)会计的本质是一种管理活动。( ) 『正确答案』√ 2. 会计信息系统论把会计的本质理解为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背)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二)会计的基本特征 (背)这些专门方法包括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这是会计管理活动区别于其他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特征之一。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 (背)会计的基本职能为核算与监督。 (一)会计的核算职能 会计的核算职能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 通过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背)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提供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以及其他相关经济信息的目的。(背)核算职能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它反映的是资金运动情况。从内容上讲,它体现了(背)记账、算账、报账三个阶段。 (二)会计的监督职能 会计的监督职能是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实施的审查。 (背)会计监督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其中外部监督又分为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会计监督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例题 · 单选题】( 2010 年)会计监督分为( )。 A. 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 B. 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 C. 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 D. 国家监督和外部监督 『正确答案』 B

会计入门基础知识会计基础知识讲解

什么是会计?会计的基本职能是什么? 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运用专门方法对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地核算和监督,提供会计信息,并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逐步开展预测、决策、控制和分析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词典定义: 1、监督和管理的工作,主要内容有填制各种记账凭证,处理,编制各种有关报表等。 2、担任会计工作的人员。 专业定义: 会计是以会计凭证为依据,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的技术方法,全面、连续、系统、综合地反映和监督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并向相关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符合会计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要求的会计信息的一项管理工作。 会计基本职能的是什么: 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进行会计核算和实施会计监督两个方面。 1、是指主要运用货币计量形式,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从数量上连续、系统和完整的反映各个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为加强经济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会计信息。 2、是指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和相关会计核算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 会计的特点: 会计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会计核算阶段,会计核算有如下三个基本特点: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会计核算以货币量度为主、以实物量度及劳动量度为辅,从数量上综合核算各单位的经济活动状况;

2.以真实,合法的会计凭证为依据; 3.会计核算和监督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全面性和综合性。 会计作用 从正面看主要有四点:一是为国家宏观调控、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信息;二是加强经济核算,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数据三是保证企业投入资产的安全和完善;四是为投资者提供财务报告,以便于投资者进行正确的投资决策。 会计分类 按其报告的对象不同可分财务会计(对外报告会计)和管理会计(对内报告会计)两部分。 财务会计:编制财务报表,为企业内部和外部用户提供信息。财务会计的信息是提供广泛的用户。其重点在于报告财务状况和营运状况。 管理会计:主要是对企业的管理层提供信息,作为企业内部各部门进行决策的依据。没有标准的模式、不受会计准则的控制。 按行业分为:工业企业会计、商品流通会计、金融证券会计、保险企业会计、施工企业会计、房地产业会计、邮电通讯会计、农业企业会计、旅游餐饮会计、医疗卫生会计、交通运输会计、文化教育会计、物业管理会计、行政事业会计、上市公司会计、物流企业会计、连锁经营会计、出版印刷会计、私营企业会计、小企业会计(制造业) 会计、小企业会计(商业) 会计、电力企业会计、煤炭企业会计、钢铁企业会计、石油化工会计、汽车行业会计、烟草企业会计、酒类企业会计、食品企业会计、药品企业会计、加工制造会计、轻工纺织会计、外经外贸会计、信息咨询服务业会计、广告服务会计、房屋中介服务会计、市场(农贸、五金、批发、建材、服装等)会计、个人独资企业会计、高新技术企业会计、软件及集成电路会计。 按工作内容分为:总帐会计、往来会计、成本会计、材料会计等。 按工作范围分为:公共会计、私用会计、政府会计。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

第一章总论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国家)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内部、未来信息) 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基础)和监督(质保)会计还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的职能。 4、会计的对象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偿债、交税、分配利润>) 5、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空间范围,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持续经营(核算基础)、会 计分期、货币计量(必要手段) 6、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 7、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 资产=权益(金额不变:资产一增一减、权益一增一减金额变华:资产权益同增、资产权益同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等式也是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映财务状况,编制资产负债表依据) 收入-费用=利润(第二等式,动态要素,反映经营成果,编制利润债表(损益表)依据) 取得收入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发生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第二章会计核算内容与要求 1、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款项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 证金存款、备用金等;有价证券是指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2、收入是指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支出是指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和损失,费用是指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 济利益的总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是判断经营成果及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 3、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交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 4、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 1、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 2、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是合法性、相关性、实用性。 3、账户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记录经济业务的。 4、会计科目(账户)按反映业务详细程度分为总账和明细账。 按会计要素不同可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 5、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及关系: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6、账户的基本结构包括账户名称(会计科目)、记录业务的日期、凭证号数、经济业务摘要、增减金额、余额等。 7、账户分为左右两方,哪方增加,哪方减少取决于账户性质和记录的经济业务,账户余额一般在增加方。 8、会计科目和账户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分类,两者口径一致、性质相同;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开设依据;账户是会计科 目载体和具体运用。无科目,账户无依据,无自由式户,科目无作用;科目无结构,账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实际工作中,科目和账户不加以严格区分,相互通用。 第四章复式记账 1、复式记账按照记账符号不同,分为借贷记账法、收付记账法、增减记账法。 2、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为记账符号,借贷哪方登记增加与减少取决于账户性质及结构。 3、资产、成本、损益(费用)增加为借,减少为贷,负债、所有都权益、损益(收入)增加为贷,减少为借。 4、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会计基础重点知识讲解

2010年《会计基础》重点解析(7-10) 第七章账务处理程序 章比较简单,也比较容易得分,注意掌握。 第一节账务处理程序的意义和种类 一、账务处理程序的意义 账务处理程序也称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或会计核算形式,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相结合的方式。(牢记)包括会计凭证和账簿的种类、格式、会计凭证与账簿之间的联系方法,由原始凭证到编制记账凭证、登记明细分类账和总分类账、编制会计报表的工作程序和方法等。科学合理地选择适用于本单位的账务处理程序,对于有效地组织会计核算具有重要意义。 1、有利于会计工作程序的规化。确定合理的凭证、账簿及报表之间的联系方式,保证会计信息加工过程的严密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牢记) 2、有利于保证会计记录的完整性、正确性。通过凭证、账簿及报表之间的牵制作用,增强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牢记) 3、有利于减少不必要的会计核算环节。通过井然有序的账务处理程序,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保证会计信息的及时性。(牢记) 二、账务处理程序的种类 在我国,常用的账务处理程序主要有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和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其主要区别是各自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登记总账的依据和方法不同。(牢记) 第二节财务处理程序的基本容 一、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基本容 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是一种基本的账务处理程序,其他各种账务处理程序是在这种账务处理程序的基础上发展而形成的。它的特点是直接根据各种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牢记) 在记账凭证财务处理程序下,记账凭证可以采用一种通用的格式,即通用记账凭证;也可采用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三种格式,即专用记账凭证,账簿组织一般应设置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 记账凭证财务处理程序的一般程序是: 2.根据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3.根据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明细分类账。 4.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 6.月末,根据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资料编制会计报表。记账凭证财务处理程序如图7—1所示。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最新整理版)

2015会计基础知识重点(最新整理版) 2015会计基础知识重点,会计基础知识归纳,会计基础知识重点,有需要的同学可以参考会计基础知识重点来进行复习。 第一章总论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国家)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内部、未来信息) 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基础)和监督(质保),会计还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的职能。 4、会计的对象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偿债、交税、分配利润>) 5、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空间范围,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持续经营(核算基础)、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必要手段) 6、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 7、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资产=权益(金额不变:资产一增一减、权益一增一减益同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等式也是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映财务状况,编制资产负债表依据)收入-费用=利润(第二等式,动态要素,反映经营成果,编制利润债表(损益表)依据)取得收入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发生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金额变华:资产权益同增、资产权 第二章会计核算内容与要求 1、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款项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备用金等;有价证券是指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2、收入是指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支出是指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和损失,费用是指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是判断经营成果及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 3、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交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 4、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财务会计基础知识讲解

公司理财 第1讲财务管理基础知识(一) 【本讲重点】 财务与会计的关系 会计的基础知识(一) 财务与会计的关系 【重点提示】 财务与会计的涵 财务与会计的关系 评价现行财务制度 财务与会计的涵 1.会计 会计工作主要是解决三个环节的问题: 会计凭证 会计账簿 会计报表

2.财务 财务不是解决对外报告的问题,而是要解决企业部资金运作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涉及到预测、决策、控制和规划。 财务所要解决的是如何筹集资金,筹集资金以后如何进行投资,项目投资完成以后,在经营过程当中营运资本如何管理,以及最后盈利如何分配的问题,它 财务与会计的关系 1.理论上财务和会计的关系 过去理论上对财务和会计的关系有三种看法: (1)大财务:财务决定会计; (2)大会计:会计决定财务; (3)平行观:财务和会计是一种平行的关系,不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 2.实务上财务和会计的关系 实务上这三种观点不可能同时存在。在我国会计实务中,只有一种观点,即:财务决定会计,财政决定会计,同时财政还决定财务。 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财务和会计的关系就是一个大财务的思想。大财务的思想实际是计划经济的思想。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局面,它有什么弊端? 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我们实际上遵循的是一个大财务的思想,甚至到目前为止,在我们国家的管理体制当中基本还是这样一个思想,如果把财政这个因素考虑进来,那么实际上是财政决定财务,财务决定会计,也就是说我们的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到现在为止都是由财政部门制订和颁布的,财政部门始终是从国家的利益、国家的立场上来制订各种财务制度,进而通过财务的各种标准来制约会计核算,所以财务决定会计它的根源实际上是一种大财政的思想。 还有税务的问题。财会工作经常打交道的一个部门就是税务部门,但是税务部门和财政部门也有关系,实际上在我们国家财政还决定税务,税务再影响会计。所以会计核算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到目前为止都是从国家的角度来对这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汇总(2020年8月整理).pdf

2013会计基础知识重点汇总 第一章总论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国家)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 内部、未来信息) 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基础)和监督(质保)会计还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 评价经营业绩的职能。 4、会计的对象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偿债、交税、分配利润>) 5、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空间范围,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 人)、持续经营(核算基础)、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必要手段) 6、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 润六大会计要素。 7、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 资产=权益(金额不变:资产一增一减、权益一增一减金额变华:资产权益同增、资产权益同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等式也是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映财务状况,编制资产负债表依据) 收入-费用=利润(第二等式,动态要素,反映经营成果,编制利润债表(损益表)依据)取得收入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发生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第二章会计核算内容与要求 1、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款项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 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备用金等;有价证券是指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2、收入是指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支出是指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和损失, 费用是指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是判断经营成果及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 3、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交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 4、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 1、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 2、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是合法性、相关性、实用性。 3、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记录经济业务。 4、会计科目(账户)按反映业务详细程度分为总账和明细账。 5、按会计要素不同可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 6、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及关系: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7、账户的基本结构包括账户名称(会计科目)、记录业务的日期、凭证号数、经济业务摘要、增 减金额、余额等。 8、账户分为左右两方,哪方增加,哪方减少取决于账户性质和记录的经济业务,账户余额一般在

2015会计基础知识重点讲解

【第一章】总论 1.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核算的环节:确认、计量、记录、报告。 2.会计核算的工作:记账、算账、报账。 3.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的关系:会计核算职能和会计监督职能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 系。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核算所提供的各种信息,监督就失去了依据;而会计监督又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障,只有核算、没有监督,就难以保证核算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 4.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5.会计核算四项基本前提之间的关系:会计核算的四项基本前提,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补 充的关系。具体地说: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长度,而货币计量则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手段。没有会计主体就不会有持续经营;没有持续经营就不会有会计分期;没有货币计量就不会有现代会计。6.会计要素共计有六项,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会计要素表现资金运动的静止状态,反映企 业的财务状况,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项。第二类会计要素表现资金运动的显著变动状态,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项。 7.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者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其中,前 两者是由企业所有者直接投入的(例如溢价发行股票),而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是企业在生产过程当中所实现的利润留存企业所形成的部分,因此,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又统称为留存收益。所以,也可以表述为: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和留存收益等。 8.收入与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关系:收入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或 两者兼而有之(部分收入还债),最终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9.费用与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关系:费用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或 者两者兼而有之(广告费,部分欠款)最终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10.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或:资产=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或:资产=权益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归纳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核算和监督企业、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等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 作,同时,它又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 2.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基础,会计监督是会计工作质量的保证。 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 4. 会计核算与监督职能的关系(老师与学生) 5. 会计还具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等职能。 6. 会计对象。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对象。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通常又称为资金运动 7.企业的资金在任一时点上均表现为资金占用和资金来源两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 8.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核心和重点。 9.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 定。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10. 会计主体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11.我国规定,企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12. 【要点提示】记账本位币和报告货币的选用标准常用于正误甄别测试。 没有会计主体,就不会有持续经营,没有持续经营,就不会有会计分期,没有货币计量就不会有现代会计。 13. 权责发生制要求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已经发生和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了,也不应当作为当期 的收入、费用。 14.我国的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除经营业务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业务也采用收付实现制。 15.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 信息对投资者等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1.同一企业不同会计期间的可比,即纵向可比;为达到此要求,企业在选择会计方法时,应保证前后期一致,即使发生了会计政策的变更,也应当按规定方法进行会计口径的调整,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前后期一致。 2.同一会计期内,不同企业之间的可比,即横向可比。为了达到此要求,企业应采用国家统一规定的方法去进行会计处理 )、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 16.会计要素 两个问题:会计要素的确认(定性)、会计要素的计量(定量) 17.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18. 资产的分类 资产按其流动性不同,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讲解文件

2011年会计考试必考知识点 不管是实际工作依旧考试,都离不开会计最差不多的知识——会计要素、差不多等式、差不多报表。 七、会计; 6要素、2等式、2报表 1.形成,3要素:资产所有者权益负债(债权人权益) 1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1报表:资产负债表 2等式:收入-费用=利润 2报表:利润表 八、教材差不多框架 第一章总论,即会计的一些差不多知识 第二章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与一般要求,差不多是按照六要素的顺序来讲。 第三章会计科目和账户,属于专业术语。会计科目是为会计所核算的具体内容起的名字

第四章复式记账法,即会计记账的方法,如何记增加,如何记减少。 第五章要紧经济业务核算,以分录形式讲解了从资金筹集、供产销,一直到利润形成与分配的业务。即以工业企业为例讲了资金运动的整个过程。 第六章会计凭证、第七章会计账簿,即会计信息的书面载体。 第八章账务处理程序,即如何从原始单据一直到报表的。 第九章财产清查,年底出报告之前要保证账簿记录与实物一致,必须对二者核对,即财产清查。 第十章财务会计报告,即最终如何提供信息。 第十一章会计档案,即各种会计资料如何保管、保管多青年等问题。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 (一)定义 会计是以货币为要紧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治理工作。 理解:1.经济治理工作; 2.经济活动,体现了会计的对象——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 3.一个单位,体现了会计主体,会计工作是针对某一特定单位做处理,也确实是站在谁的角 4.反映和监督,即会计的差不多职能。核算出来的结果确实是反映,二者一致;

5.以货币为要紧计量单位,即货币计量。会计以货币为要紧计量单位,货币不是惟一计量单位,而是要紧计量单位。 (二)分类 会计按其报告的对象不同,分为财务会计和治理会计。 财务会计:要紧侧重于向单位外部关系人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流量情况等有关信息,而且侧重于过去的信息; 注: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治理会计:要紧侧重于向企业内部治理者提供进行经营规划、经营治理、预测决策所需的相关信息的,而且侧重于以后的信息。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讲解-会计的差不多职能——核算和监督 (一)会计核算,是会计最差不多的职能。 会计核算指会计以货币为要紧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信息的功能。 注:大纲和核算定义都把四环节叙述成了确认、记录、计算和报告,但准则及教材后面的讲解中重视的依旧计量,而不是计算。比如经常提到确认、计量和报告,及会计要素的五种计量属性。 1.会计核算的四个环节(理解)

2014会计基础知识重点(最新整理版)

2014会计基础知识重点(最新整理版) 2014-05-13 10:32:59 10570 仁和会计小编整理了最新2014会计基础知识重点,会计基础知识归纳,会计基础知识重点,有需要的同学可以参考会计基础知识重点来进行复习。 第一章总论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国家)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内部、未来信息) 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基础)和监督(质保),会计还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的职能。 4、会计的对象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偿债、交税、分配利润>) 5、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空间范围,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持续经营(核算基础)、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必要手段) 6、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 7、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资产=权益(金额不变:资产一增一减、权益一增一减益同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等式也是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映财务状况,编制资产负债表依据)收入-费用=利润(第二等式,动态要素,反映经营成果,编制利润债表(损益表)依据) 取得收入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发生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金额变华:资产权益同增、资产权 第二章会计核算内容与要求 1、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款项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备用金等;有价证券是指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2、收入是指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支出是指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和损失,费用是指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是判断经营成果及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 3、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交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 4、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

2015会计基础知识重点讲解

2015会计基础知识重点讲解

【第一章】总论 1.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核算的环节:确认、计量、记录、报告。 2.会计核算的工作:记账、算账、报账。 3.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的关系:会计核算职能和会计监督职能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 系。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核算所提供的各种信息,监督就失去了依据;而会计监督又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障,只有核算、没有监督,就难以保证核算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 4.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5.会计核算四项基本前提之间的关系:会计核算的四项基本前提,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补 充的关系。具体地说: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长度,而货币计量则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手段。没有会计主体就不会有持续经营;没有持续经营就不会有会计分期;没有货币计量就不会有现代会计。6.会计要素共计有六项,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会计要素表现资金运动的静止状态,反映企 业的财务状况,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项。第二类会计要素表现资金运动的显著变动状态,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项。 7.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者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其中,前 两者是由企业所有者直接投入的(例如溢价发行股票),而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是企业在生产过程当中所实现的利润留存企业所形成的部分,因此,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又统称为留存收益。所以,也可以表述为: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和留存收益等。 8.收入与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关系:收入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或 两者兼而有之(部分收入还债),最终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9.费用与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关系:费用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或 者两者兼而有之(广告费,部分欠款)最终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10.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或:资产=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或:资产=权益

基础会计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一会计的产生 含义:会计是生产(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条件:1 生产过程较为复杂,由于管理的要求才产生了对会计的需要; 2 生产力有一定的发展,剩余产品出现,才有可能产生会计。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 (一)反映(核算)职能:处理、转换经济数据,为各类报表使用人提供信息 特点: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从价值量角度反映。 2、反映已经发生的事实。 3、有综合性、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内容: 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财产收发、增减和使用;债券债务的发生和结算;资本、基金的增减和经费的收支;收入、费用、成本的计算;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其他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事项。 (二)会计监督(控制)职能 特点: 1、伴随会计核算进行,具有完整性、连续性。 2、利用价值指标,以财务活动为主,具有综合性。 3、具有强制性和严肃性。 内容: 1、会计资料真实可靠; 2、经济业务合法性; 3、财产安全和完整; 4、财经法纪执行。 三会计的任务:反映财务情况、监督经济活动、提供会计信息。 四会计的目标:为用户提供决策和有用的财务信息 五会计定义: 以为用户提供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为目标,以核算和监督企业和各单位经济过程为内容的一种管理活动,也是管理经济,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工具。 六会计的特点 1 会计既是一种管理经济的活动,又是经济管理的工具 2 以企业、事业等单位为服务对象 3 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尺度 七会计学学科分类 财务会计:(对外报送会计)管理会计:(对内报送会计) 八会计方法-------实现会计职能的手段。 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会计检查方法 上述三种方法以会计核算方法为基础,互相联系,形成了会计方法体系。 九会计核算方法 内容: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归纳(重要)-会计基础知识必背重点

会计基础重点归纳 第一章总论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会计的概念与目标 第二节会计的职能与方法第三节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第四节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及其质量要求第五节会计准则体系 第一节会计的概念与目标本节主要内容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 二、会计的对象与目标 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 (一)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三种计量单位 { 实物计量辅助的计量单位,计量结果通常无法 劳动计量直接进行汇总、比较。 货币计量主要的统一的计量单位,能统一衡量和综合比较。但不是唯一的计量单位。 单位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统称。未特别说明时,本教材主要以《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介绍企业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 (二)会计的基本特征 1?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2?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3?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4?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 5.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 会计方法是用来核算和监督会计对象,实现会计目标的手段。会计方法具体包括会计核 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和会计检查方法等。其中,会计核算方法是最基本的方法。会计分析 方法和会计检查方法等主要是在会计核算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提供的会计资料进行分析和检 查所使用的方法。 (三)会计的发展历程 会计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发展并不断得到完善。其中,会 计的发展可划分为古代会计、近代会计和现代会计三个阶段。 二、会计的对象与目标 (一)会计对象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具体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 1.资金的投入 资金的投入过程包括企业所有者(投资者)投入的资金和债权人投入的资金两部分,前者属于企业所有者权益,后者属于企业债权人权益即企业负债。 2 ?资金的运用(即资金的循环和周转) 企业将资金运用于生产经营过程,就形成了资金的运用。它又可分为供应、生产、销售 三个阶段。(1)供应过程。(2)生产过程。(3)销售过程。 3.资金的退出 资金退出过程包括偿还各项债务、上交各项税金、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这部分资金便 离开本企业,退出本企业的资金循环与周转。 (二)会计目标

财务会计基础知识讲解

公司理财 第1讲财务治理基础知识(一) 【本讲重点】 财务与会计的关系 会计的基础知识(一) 财务与会计的关系 【重点提示】 财务与会计的内涵 财务与会计的关系 评价现行财务制度 财务与会计的内涵

1.会计 会计工作要紧是解决三个环节的问题:会计凭证 会计账簿 会计报表

2.财务 财务不是解决对外报告的问题,而是要解决企业内部资金运作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涉及到预测、决策、操纵和规划。 财务所要解决的是如何筹集资金,筹集资金以后如何进行投资,项目投资完成以后,在经营过程当中营运资本如何治理,以及最后盈利如何分配的问题,它包括筹资治理、投资治理、经营活动的治理和分配活动的治理。 财务与会计的关系 1.理论上财务和会计的关系 过去理论上对财务和会计的关系有三种看法: (1)大财务:财务决定会计;

(2)大会计:会计决定财务; (3)平行观:财务和会计是一种平行的关系,不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 2.实务上财务和会计的关系 实务上这三种观点不可能同时存在。在我国会计实务中,只有一种观点,即:财务决定会计,财政决定会计,同时财政还决定财务。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财务和会计的关系确实是一个大财务的思想。大财务的思想实际是打算经济的思想。 什么缘故会出现如此一种局面,它有什么弊端? 在打算经济的条件下,我们实际上遵循的是一个大财务的思想,甚至到目前为止,在我们国家的治理体制当中差不多依旧如此一个思想,假如把财政那个因素考虑进来,那么实际上是财政决定财务,财务决定会计,也确实是讲我们的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到现在为止差不多上由财政部门制订和颁布的,财政部门始终是从国家的利益、国家的立场上来制订各种财务制度,进而通过财务的各种标准来制约会计核算,因此财务决定会计它的根源实际上是一种大财政的思想。

《会计基础》各章节知识点结构图

最新2013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各章节框架图第一章总论 会计的含义 核算确认、计量、记录、报告 会计的基本职能内部监督 监督社会监督 外部监督 国家监督 会计对象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会计主体持续经营 会计基本假设(空间)(时间) 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权责发生制(所有的企业) 会计基础 收付实现制(行政事业单位,事业单位除经营业务部分) 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三可两重相谨及)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 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静态要素财务状况 会计要素留存收益=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收入、费用、利润动态要素经营成果 会计计量属性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性净值、现值、公允价值 按六要素分类 会计科目

按统驭及从属关系分类 第三章会计等式及复式记账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静态等式、恒等式)财务状况 会计等式 利润=收入-费用(动态等式)经营成果 复式记账的含义 借贷记账法总账与明细账的平行登记 复式记账的分类增减记账法 收付记账法 第四章会计凭证 会计凭证的含义及作用来源:自制凭证、外来凭证 原始凭证 会计凭证的分类格式:通用凭证、专用凭证 记账凭证 会计凭证的基本内容 会计凭证的填制及审核 会计凭证的传递及保管 第五章会计账簿 会计账簿的含义及分类 账户的基本结构 T形账的运用 会计账簿的登记规则及方法 对账账证核对、账账核对、账实核对、账表核对 划线更正法 更正错账红字更正法 蓝字补充法 结账四步走

账簿的更换及保管 第六章 账务处理程序 科学地采用账务处理程序的意义 三种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优缺点、适用范围 不同账务处理程序最根本的区别是:登记总分类账的依据不同 第七章 财产清查 财产清查的含义、分类及意义 财产清查的步骤 各种财产物资的清查方法 清查结果的处理 归属及账务处理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年 月 日

会计基础重点知识点(整理版)

20XX年会计基础重点知识点(最新整理版) 第一章总论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国家)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内部、未来信息) 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基础)和监督(质保),会计还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的职能。 4、会计的对象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偿债、交税、分配利润>) 5、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空间范围,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持续经营(核算基础)、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必要手段) 6、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 7、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资产=权益(金额不变:资产一增一减、权益一增一减益同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等式也是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映财务状况,编制资产负债表依据)收入-费用=利润(第二等式,动态要素,反映经营成果,编制利润债表(损益表)依据)取得收入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发生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金额变华:资产权益同增、资产权 第二章会计核算内容与要求 1、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款项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备用金等;有价证券是指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2、收入是指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支出是指企业所实际发生

的各项开支和损失,费用是指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是判断经营成果及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 3、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交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 4、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 1、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 2、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是合法性、相关性、实用性。 3、账户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记录经济业务的。 4、会计科目(账户)按反映业务详细程度分为总账和明细账。按会计要素不同可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 5、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及关系: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6、账户的基本结构包括账户名称(会计科目)、记录业务的日期、凭证号数、经济业务摘要、增减金额、余额等。 7、账户分为左右两方,哪方增加,哪方减少取决于账户性质和记录的经济业务,账户余额一般在增加方。 8、会计科目和账户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分类,两者口径一致、性质相同;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开设依据;账户是会计科目载体和具体运用。无科目,账户无依据,无自由式户,科目无作用;科目无结构,账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实际工作中,科目和账户不加以严格区分,相互通用。 第四章复式记账 1、复式记账按照记账符号不同,分为借贷记账法、收付记账法、增减记账法。 2、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为记账符号,借贷哪方登记增加与减少取决于账户性质及结构。

会计基础知识点汇总

会计基础 第一章 %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依据,运用一系列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一定单位的资金运动进行全面,系统,连续,综合地核算与监督,并向相关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符合会计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要求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属于管理范畴。 %会计的基本特征:1.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2.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会计核算,会计分析,会计检查) 3.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 4.会计的本质就是管理活动 %会计的职能:进行会计核算,实施会计监督,评价经营业绩,预测经济前景 %基本职能: 会计核算: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计算和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或特定对象)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并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信息的功能。(反映职能) 5个环节:确认,计量,记录,计算,报告 3项工作:记账,算账,报账 7种方法: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财产清查,成本计算,编制会计报表 除事后核算,还包括事前核算(经济预测,分析和参与经济决策)事中核算 会计监督: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通过预测,决策,控制,分析及考评等方法,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所实施的审查,促使经济活动按规定的要求运行,以达到预期的目的。(控制职能)

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关系: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核算所提供的各种信息,监督就失去了依据;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保证,没有严格的会计监督,就难以保证会计核算所提供的各种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会计对象: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特定主体的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 %工业企业为例: 资金的投入:所有者投入的资金,债权人投入的资金 资金的运用(资金的循环与周转):以生产过程为核心的供应,生产,销售的循环与周转资金形态一次转变: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产品资金—结算资金—货币资金资金的循环:从货币资金形态又回到货币资金形态 资金的周转:资金周而复始地循环 资金的退出:偿还债务,上缴税金,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经法定程序减少资本 %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是指应当进行会计核算的经济业务事项。 %经济业务事项:各单位在日常生产经营和业务活动中的资金运动 经济业务:又叫经济交易,企业与其他单位或个人之间发生的各种经济利益的交换(购买固定资产) 经济事项:企业内部发生的具有经济影响的各类事项(无形资产摊销) %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会计控制的重点) 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 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4资本的增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