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书面语语法及教学的相对独立性

书面语语法及教学的相对独立性

书面语语法及教学的相对独立性
书面语语法及教学的相对独立性

书面语语法及教学的相对独立性*

An independent grammar for written Chinese i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冯胜利

堪萨斯大学东亚语言文化系

2002/8/30

提要:本文旨在提出现代汉语书面语语法的独立性:它既区别于文言,也不同于口语,而是一种相对独立的语法体系。本文不拟也不可能穷尽这一体系的全部内容,然而,如果文中所发掘的现象属实、所提出的分析合理的话,那么,无论书面语的研究还是书面语的教学(第一及第二语言)都应具有相对于口语和文言的独立性。

Abstract: It has been commonly observed that people who study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have poor professional business writing skills, though they show great improvement in reading, listening and speaking after years of studying in China. (China Daily, July 23, 2002). An important reason for the poor professional writing skills is due to the fact that, a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e written language has an independent grammar from the spoken language in modern Chinese. It can be further argued that there are phrasal structures and syntactic operations that cannot be used in oral speech if they are formed by the written grammar. It can be also shown that the morph-syntactic operations of the written grammar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 spoken grammar. As a result, the grammar of written Chinese must be considered an independent system from both the modern spoken Chinese and the classical literary Chinese. Finally, if this analysis is proven true, the curriculum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and the theory of modern Chinese grammar should all be seriously reconsidered.

关键词:书面语法、句法自由韵律黏着、古词必双而后独立,韵律语法

Grammar of written Chinese, Syntactically-free-but-prosodically-bound,

The foot-based-independence of classical word, Prosodic Grammar

0.引言

在当前国际对外汉语教学中,书面语的教学一直是一个“攻坚堡垒”。Peter Kupfur在北京语言文化大学举办的2002年中文教学发展国际研讨会(7月21-31日)上说:

“M ost of the people who study Chinese as foreign language have poor professional business writing skills, though they have improved a lot in reading, listening and speaking after years of studying in China.”

——China Daily, July 23, 2002.

这里的“professional business writing skills”应当包括所有专业的写作能力和技巧。无疑,这个问题已然成为我们教学与研究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导致问题的原因固然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必然不少,然而,这里想要强调的只有一点:书面语自有一套与口语不同的组词造句规则1。倘果真如此,那么外国学生“have poor professional business writing skills”就恐怕和我们中文老师have a poor understanding of the written language不无关系吧。我们历来把书面语和口语看作现代汉语,因此,说书面语有自己的一套语法,不啻于否定传统的说法——没有人说当代书面语不是现代汉语,更没有人说现代汉语有两套语法。因此,这里提出的问题不仅关系到“现代语法”的体系,而且直接关系到和汉语教学体系有关的一系列问

*本文写讫先后得到冯禹、刘乐宁、陶红印、邢志群、张洪明等先生提出的许多宝贵意见与建议,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1这里所谓的书面语指报刊文件一类的正式文体,亦即《人民日报笔下的美国》所载文章的文体。

题。因为涉及问题广而复杂,首发初探势必挂一漏万,难期必全。2然而,如果下面的事实确凿、分析有据,那么这里提出的问题至少可以引起我们的深思,促发我们的研究,从而为书面语的教学开辟新路。至于是耶非耶?则尚祈方家是正。

1.书面语特有的词汇体系

说书面语自有一套与口语不同的组词造句规则,首先可以从书面语自备的一套词汇形式看出来。众所周知,书面语的词汇区别于口语的词汇形式。譬如:

名词(代词)

口语:爸爸、官儿、同学、不同、美国、选择、我、你、他(它/她)、什么……

书面:父亲、官员、同窗、差异、美、抉择、本、贵、之何……

动词

口语:去、带(枪)、喝(茶)、写、坐(车)、丢、找、到……

书面:往、携(枪)、饮(茶)、著(述)、乘(车)、失、觅、抵……

形容词

口语:容易、怕、小、大、远近、闲、好、沉、一样、长……

书面:易、惮、微、巨、遐迩、瑕、佳、重、同、久……

副词

口语:特别、很、仍然、不、没有、有些、都、越来越

书面:甚、颇、依然/犹、未、无/未、略、皆/均、日益

介词

口语:在/从/到

书面:于

助动词

口语:必须、要、应当、应该、不能、能、

书面:须、将、当、宜、不得、得、能够、

连词

口语:跟、而且、还有、除了这个以外、也(要)、要是不这样、如果、但是、

书面:与、且、以及、此外并(将)、否则(不然)、若、但(而)

可见,书面有自己的一套词汇。这里只举数例以见一斑。当然,“说法儿”的不同不等于“语法”的不同。书面语与口语不同的组词造句规则是由以下面几个方面构成的。

2.书面语特有的句法运作 --- [双+双]的格律模式

2.1.口语书面相互对应

先看口语和书面相互对应的表达形式(不只是词汇形式)。譬如:

口语:就是…也…;把+NP、要是…就、在…方面很(有)A/V

书面:即使…也…;将+NP、倘若…就、A/V于(适/敢/用/忙/便…..)

如果这种“对应”只是词汇的替换(如前两例)3,那么还不足以说明口语与书面的语法不同,因为他们可以按照同一法则来组织。然而这种对应不只是词汇的替换,而且还有造句法的替换。以最后一对为例:

2事实上,陶红印在《试论语体分类的语法学意义》一文里即已提出按不同文体区分多种语法的主张,尽管所论与本文所据不尽相同。

3

其他例子尚有很多,譬如:

(1)以……为主;

他善于写作(他在写作方面很有才能)。

她精于书画而拙于音乐(她在书画方面很精到,在音乐方面很拙笨)。

他严于律己(他在对待自己的方面很严格\他对自己很严格)。

显然,这种对应是把口语“在…方面很(有)A/V”的造句格式替换成“A/V于…”的句法结构。就句法而言,二者属于不同的结构,不仅仅是构成该结构的词汇的不同(如“于”与“在”)。[A/V于…]源于文言、用于书面而绝非口语的形式。所以书面的语法有与口语绝异者。

2.2. 口语里没有的句法格式

更能说明书面语法独立性的是下面口语里没有的句法格式。譬如(参冯禹,2000):

(1)A/V而A/V(少而精);

(2)为NP所V;

(3)[NN]之A(品种之多、质量之好,是近年来少有的);

(4)[ADV+V]为+VV(深为不满、广为流传、大为惊讶);

(5)为NP而V(为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我们知道,现代口语已经丢失了连接两个VP的连词(而),然而,书面语里仍然可用“而”来连接两个形容词。譬如:

该方法的产品制造,不仅少而慢,而且质量低劣。

四个现代化的雄伟目标,伟大而艰巨。

这不能说不是现代汉语,但是不能说是现代的口语语法。既是现代言语又不是口语语法,那么只能是独立于口语的现代书面语法。现代书面语具有自己独立的语法有此而可见其谛矣。其他诸例(2-5)也无不如此。足见书面语的独立语法不是零星偶见,而是自成系统的体系。

2.3. 书面语独立发展的新形式

口语里没有的语法现象可以说明书面语的独立性,而其对句法运作独具的韵律限制,则更能说明其语法体系的系统性。譬如(“*()”表示其中的成分不能可有可无):

进行+[VV]:进行批*(判)

加以+[VV]:加以批*(判)

遭到+[VV]:遭到批*(判)

举行+[NN]:举行会*(议)

侵入+[NN]:侵入*(学)校/*(他)国

滥用+[NN]:滥用*(职)权

安装+[NN]:安装机*(器)

大有+[NN]:大有*(希望)/文*(章)

坚持+[NN]:坚持*(真)理

无疑,这里“进行、加以、遭到”等均非口语形式,而是书面语自身发展出来的表达形式,所以是书面语法独立于口语的典型表现。有趣的是,这些形式均遵循一条严格的语法规定,即它们后面的成分必须都是双音节形式,否则便诘屈聱牙。这种限制不是孤立的现象,而是一种系统性的要求。譬如4:

面临+倒闭无法+工作

(2)A而言之(大而言之、小而言之);

(3)就/以……而论/言/说/看(就口语和书面语不同而论,现代汉语有两套语法);

4注意,现代口语也表现出这种2+2的要求,如:“喜欢打扮、喜欢聊天”等等,所不同者,是口语“可单”而书面“必双”,如:“喜欢吃、喜欢玩”等等。这里我要感谢刘乐宁兄为我提出的这种对立。

被迫+停业陷入+困境/僵局

公然+逃跑依法+逮捕

非法+行医贪图+享乐

不求+上进专心+学习

禁止+说话集中+力量

予以+批评增加+投资

导致+疾病抢夺+财物

共同+协商持枪上学

并肩+战斗炮打+司令部

开枪+警告从事+教学

日益+猖獗采取+措施

设立+机构严厉+惩罚

一经+发现极其+不满

基本+完成经受+批评

更加+出色极为+不满

四处+逃窜列举+事实

前面双音节成分的句法性质可能不同,后面双音节的成分也不必都是动词,然而这里的统一要求只有一条:双求双——前面双音节成分要求后面的必双。大量的事实都说明书面语中有一种“双音配双音”的一致要求。这种一致性的要求不是语法是什么?不是系统是什么?不言而喻,这里的例子都是书面语,而这里的例子又都有法。既然如此,这种“法”不视为书面语独立系统的语法又如何解释呢?当然,这里的“法”是韵律,然而如果书面语必须遵从韵律之法,那么书面语语法体系的特征不正是韵律语法吗?仅据此证,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起码理论上)相信:汉语书面语的语法是以韵律为模式的语法体系。这一结论还可以从如下例证得到证实。比较:

书面口语

无法+*学没办法学

禁止+*说/*玩不让说/不许玩

经受+*批挨批了

共同+*谈一块谈

*持着枪去…拿着枪去…

这些例子说明:同样结构在口语里没有“必双”的严格要求,但在书面语里,数量(2+2)不对则句不合法。书面与口语的不同,信而有征。这并不是说口语不受韵律的制约(事实正相反,参冯胜利2000),但书面语无所不受韵律的制约。这才是问题关键所在。以往的学者未尝不言口语与书面的差别5,但大多只论词汇而未及其法。如果我们这里的分析是正确的话,那么韵律正可作为书面语规律的发覆之秘。

2.4. 书面语独有的句法运作

书面语无所不受韵律的制约,是说书面语色彩越浓,韵律的控制就越强。正因如此,2求2的要求也就越严格。下面的例子可以作为此说的铁证。如:

从美国过境→过境美国

从波黑撤军→撤军波黑

在中南海讲学→讲学中南海

在北京城火爆→火爆北京城

在山神庙收徒→收徒山神庙

在城外待命→待命城外

在陵云崖遇险→遇险陵云崖

在昆明湖荡舟→荡舟昆明湖

为亚运会备战→备战亚运会

5参黄季刚(侃)、张中行等有关论述。

与美国队激战→激战美国队

向国家队挑战→挑战国家队

……

这种格式只见于书面语而不见于口语;同时,它们也不再是书面题目的表达法,而正以迅猛之

势侵入正常的书面表达。譬如“此次比赛也是整个备战亚运会的重要环节”一类的句子日见其

多(见《人民日报海外版》)。当然,这种句式是古语的遗留,但它已进入现代书面语的句法

系统,绝非传统秦汉意义上的文言文。无论如何,当代的书面语法既别于古代汉语,也异于当代

口语。“讲学中南海”可以说,但“*上课中南海”则不上口;“荡舟昆明湖”可以,但“划

船昆明湖”则否,因为“上课”、“划船”都是口语成分,和书面的句法运作掺在一起,自然

有不伦不类之嫌。事实上,书面不仅要用词汇和口语拉开距离,其移位范畴也不为口语所有。[动+宾]前移是书面语独有的句法运作,如下图所示(参冯胜利,2002):

v P

NP v’

更有趣的是,这种与口语不同的书面运作并非简单的移位,它还受到严格的韵律制约。首先,

这里的动宾不能多于两个音节,如:

*过国境美国

*收徒弟山神庙

*遇危险陵云崖

第二,其中的地点名词不能少于两个音节:

*待命京:在京待命

*过境日:从日过境

这里,“(动+宾)不能多于两个音节”和“(地点名词)不能少于两个音节”的结果显然是韵律制约。若设这里的韵律条件为X,那么前者是X≯2(亦即[V+N]≯2);而后者则为X≮2(亦即[NP]≮2)。其综合的结果则是:2≯X≯2,亦即:X=2。这正是标准韵律词的典型表现(参冯胜利,2000),其韵律规则井然而不可违。我们认为,和现代口语不同的书面格式才是造成书面语区别于口语的本质所在,更重要的是这种格式不仅在于词汇和词序的不同,关键在于韵律的直接制控。而这种形式只在书面不见口语的事实,说明书面语特征越强,韵律制约就越严的规律。

3.书面语特有的构语方式:单+单

前面说的是“双求双”,事实上,书面语的韵律语法体系远不止[2+2]。其语法体系的系统性表

现在构成书面语特色的所有成分的所有韵律要求上。因此,研究书面语的语法体系必须从用以

表现书面语特征的所有词汇和手段的韵律特征入手,看它们是如何在韵律规则的要求下彼此结

合的。如此,才能发掘出潜在词汇背后法则,才能发“何以文言可以嵌入时文”的千载之覆。

3.1.古语多单,故必双而后独立

当代书面语可取文言以为己用,这无须赘论(见前面的例子)。然而,“何以文言可以嵌入时文”则向无论及。这里,我们从“文言怎样才能嵌入时文”来回答这个问题。我们知道,古语

多单,而今语尚双(所谓双音节化)。6因此,古为今用必成双而后能独立。换言之,文言词汇(单音节)必须与今词(或古词)结伴为双才能在书面语中出现,否则必不为今语语法所容。至于句中古语是“前贴”还是“后附”则视语境而定,但必须“成双”则为不二法门。此文言如何嵌入时文的一大法则。今人行文虽习焉而不察,但均暗合而不悖。譬如:

口语:来参观旅游的人不应该去/应该去。

书面:观光游客*不宜往/ *宜前往/不宜前往/。

“宜”是“应该”、“往”是“去”。然而,“*不宜往”、“*宜前往”均不合法。“往”是古语,所以必双而后可独立,于是“往”必加“前”而后上口。“宜”也是古语,同样必双而后为今用,所以“宜前往”必加一“不”字才不致拗口。“不宜+前往”是2+2,于是“宜”也成双、“往”也成双,这才各得其宜(注意:“*各得宜”不合法,原因亦同)。这就是为什么对外国人来说中文非常奇怪:可以说“不宜”但不能说“宜”;可以说“不宜前往”但却不能说“不宜往”。类似的例子还有:

*四环以外准鸣笛。四环以内不准鸣笛。

哪家的句法只能否定不能肯定、什么样的语言去掉副词就不合法呢?汉语之谜靠韵律规律才能发覆,而有了“古语必双7而后独立”的规则,诸多表面怪异的句法现象均可涣然冰释。8

3.2.现代语素的古代用法:

顺此而推,我们还可以深入现代汉语的背后,研究我们称为“现代语素古代用法”的使用规则。我们发现,很多延续古代用法的现代语素(或语词),同样遵循着上面提出的“必双”规则。譬如:

大=使劲儿:大[V/A]:大骂、大吃、大笑、大睡

吃=入:吃[N]:吃水、吃土、吃刀

定=稳:[V]定:站定、坐定

定=确定不变:[V]定:站定、坐定、说定、走定、吃定

定=使定:定[N]:定睛、定影、定形、定编

发=呈现出:发[V/A]:发白、发亮、发酸、发胖、发涩

过=于:[A]过:高过、强过

古代单音词汇一般都负载诸多义项。这些词义有的分化为不同双音词,有的没有相对的双音词。值得注意的是现代汉语的单音词很多都在特定的语境里仍沿用着它古代的意义和用法。它们虽今犹古。说它们“犹古”不只是词义,更重要的是由其“古义”(不如此则不为古)而决定的古代用法(语法)。因此,这一类词也必双而后能独立。不如此则无法解释口语里“*大骂街”所以不合法的原因;而书面语如“政府媒体都在大(*广)播反战新闻”所以“不辞”的原因,也是违反了必双的要求。有了本文的理论,这些现象其实都是“言文一律”。所不同的是,口语(言)里的这类形式日趋词化(如“大笑”、“大吃”等)而书面语(文)里则仍很能产。因此,现代语素的古代用法仍然在当代的韵律句法控制之下履行着它拉开书面与口语距离的历史使命。

3.3.单双对应:单则粘着双则自由

根据本文的理论,不仅上述诸多现象在我们书面语韵律句法的理论下得到合理的解释,下面的现象仍然可以证明我们分析。请看:

据=根据,据[N]:据实、据此、据理

6今语也有大量单音节词,而如何解释单双并存的关系需专文详论,故这里从略。

7这里所说的“必双”必须是一个单音节粘着成分和另一个X0成分的组合。

8当然,如何区分古词和今词古义二者的不同,仍然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同时“必双”的单音词在什么环境、跟什么成分的合法组合,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这里无法一一备论。

本=原本,本[N]:本心/意/题/土

趁=趁着,趁[N]:趁势/时/机/热

当=正当当[N]:当头、当场、当面、当胸、当年、当时

忽=忽然,忽[V]:忽听、忽见、忽高忽低、忽左忽右、忽上忽下

互=互相,互[V]:互赠、互助、互通

够=足够够[V]:够用、够花、够使

深=深入地,深[V]:深究、深思、深问

细=详细地,细[V]:细查、细问

这是我们所谓的“单双对应词”(冯,2001):一个词有单音和双音两种形式。这里单双对应词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双音为今(现代汉语)单音为古(文言文)。因此,根据我们的理论,如果拆双成单的“单”属古词古义(或今词古义)的话,那么它们就必然遵循上面“必双而后可用”的规则限制。这就是为什么“据”必须组合成“据实、据此、据理”才能使用的缘故,因为单必粘着,双则自由。上述其他例子也充分表明,事实正是如此。

3.4.句法自由韵律黏着型词汇

根据“单必粘着双则自由”的原则,我们还可以解释一批不能单说但却可以单用的词语形式。譬如方位词“前、后、左、右、上、下”等等,一般都说他们是粘着语素,而不属独立的词。为什么呢?主要是因为他们不能单说。譬如:“*房的前”不合法。至今人们仍然主要用这条标准来判定“粘着”与“自由”。对传统而言,这无可厚非。然而,就本文的理论来看,这条标准有逻辑上的严重漏洞。试想:如果用能否单说来决定某一形式是否独立为词的话,我们必须首先保证“不能单说”都是句法的原因而不存在其他的因素。然而怎么保证不能单说不是由其他原因造成的呢?传统的理论没有交代9。此其一。第二,如果确有其它的因素,那么不能单说的形式是不是仍属“粘着”呢,是不是就自由了呢?传统的说法也没有论及于此。这是理论上的问题。实践上,如上文所论,有些形式不能单说因为它们是单音节形式的缘故(因为不足一个音步,参下文)。因此,不能单说的形式不一定不是词,因为它们虽不能单说(韵律的原因),但却可以单用(句法上的属性)。不仅虚词如此,有些实词也一样。譬如:

a.*在美国,考上一般的大学很易。

a’. 你能考上耶鲁大学,可真是不易呀!

b.*他的两只眼睛在书上定,一动不动。

*他的两只眼睛定了,一动不动。

b’. 他的两只眼睛定在书上,一动不动。

他的两只眼睛定住了,一动不动。

c.*黑客企图窃一宗绝密文件。

c’. 黑客企图窃走一宗绝密文件。

d.*我们必须先围他们,再进攻。

d’. 我们必须先围住他们,再进攻。

我们必须先围起他们来,再进攻。

我们必须先把他们围在村里,再进攻。

例句(a-d)里面的“易、定、窃、围”都不能单说,按照传统的分析,都不能算作词(而是粘着语素=bound morpheme)。然而,如果不是词为什么它们可以独立用在(b’-d’)的句子之中呢?当然有人会说那是因为它们后面或前面有其他成分的帮助,例如“-住”、“在…”、“-起来”或“不”等。这不错,但是补语(-住、-起来”)、介宾(PP)、以及否定词(不)怎么能在句法上跟非自由(词汇)形式组合呢?如果词是句法运作的最小形式,那么粘着成分根本无法自由占据句法的位置而生成合法的句子。除非我们把“定在(书上)”、“围在(村里)”统统当作词,否则句法理论不允许一个粘着形式占居一个自由成分的位置。然而,要把它们一律处理为词,那么汉语中所有的[V+P]都成了词,这不仅实践上,理论上也很难接受。

9当然,传统学者注意到虚词不能单说但仍然是词的事实,但只限虚词,不包括实词,而这里涉及的远不止虚词一类。

不仅上面的例子给传统的分析带来困难,下面方位词的用法同样使以往的分析进退维谷。我们知道,虽然单音节方位词不能单说(比较“前”和“前面”),然而它们却可以单用。譬如:

房子的前后种上了西瓜。

桌子的上下堆满了报纸。

他们家从前到后都栽上了花草。

今天,他家从里到外都是人。

传统认为单音节单纯方位词都是粘着的,因此不能独立使用。然而,“前后”、“上下”并没有粘着于地点名词(如:屋子前后、桌子上下),而只是两个同类成分的并列,而句子也合法。可见传统的“粘着”并不绝对。更能说明问题的是“从上到下”一类形式,这里,如果说方位词也要粘着在“从”或“到”上,那么什么句法性质要方位词跟介词粘着呢?前者(上下)没有粘着的合理对象,后者(从里到外)缺乏粘着的道理。其结果,单音方位词到底是粘着还是自由也难以断定了。当然,有人会说:“从前到后”、“前后”这样的形式和单音节方位词分属不同的句法性质。然而,除了硬性规定,没有充分的理由把它们的语义和词性区分开来。因此也难以信人。事实是:它们可以和任何地点名词自由结合(只要语义允许)。譬如:房前、门前、眼前、黑板前、桌椅前、台前…。据此,我们不能说它们不能“自由活动”(更参下例),因此说方位词不能独立不是其句法的性质。然而,“*房子的前、“*桌子的后…”的确不能单说。不能单说不是粘着什么呢?我们认为,它们是粘着,但不是句法或词法性的粘着(有固定的范畴、对象和方向),而是韵律粘着、句法自由的形式。所谓韵律粘着是说方位词必须以音步的形式出现,单音节不足音步所以要粘着在相邻的成分之上(只要语义和韵律允许即可)。这就是为什么它们虽不能单说却可单用的原因所在。根据这个理论,下面句中使用的单音节方位词也就不足为奇了。

你走前,我走后。

前怕狼,后怕虎。

前追后堵

这里,排比对举的韵律结构克服了单音节分量不足的弱点,因此韵律粘着的要求也便不复作用。单音节方位词不但可以单用,也可以单说了。由此可见,单音节方位词不能独立不是句法的性质,而是韵律所致,因为它们属于句法自由而韵律粘着型词语。有趣的是,这种句法自由而韵律粘着的形式,在书面形式里极为能产。10因此构成了书面语语法独立特征的又一大特色。显然,这种韵律粘着语的特点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汉语词汇特点的认识,也可以促进我们对汉语教学的研究。书面语法中的“韵律粘着语”随处可见,因此它必将成为我们研究与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4.书面语法独立于口语与文言的必然性

书面语法的独立性还可以从书面语自身存在的必要性上看出来。无疑,书面语包含大量的口语成分,但这并不是书面语所以成立的根本所在。11书面语也使用着许多文言的成分,但它不就是文言文。事实上,书面语既不是口语也不是文言。我们知道,口语繁赘,书面简当。所以“简与美相乘,自与造次口谈不能同状”(《黄侃日记》),这是书面独立的原因之一。此外,口语随便通俗,书面则正式庄重。所谓“方圆异德、雅俗殊形”(《黄侃日记》)。正式庄重则要求表达的语言有足够的音量(古人“凝重多出于偶”者,即谓此也)。然而,汉语单音节不成音步故难以承当“凝重”之任,于是韵律词(由两个音节组成的音步)便适足其用。同时,口语因随便通俗而不足以表达庄重,于是没有适量的非口语形式则无法表现正式的风格。这就意味着“拉开书面与口语的距离”则势属难免,所谓“文与言判,非苟而已也”

10 .也可以说这些句法自由韵律粘着的成分在语义上是“古的”而韵律和句法上是“今”的。感谢刘乐宁兄为本文指出这一点。

11

自黄遵宪《杂感》“我手写我口”(1868)及五四白话文运动以来,很多学者都尝试和追求言与文的一致性。然而只要看一下《人民日报笔下的美国》一书中所载的文章就不难看出,“一致”不但至今没有达到,而且距离在加大。是努力不够呢,还是不可能呢?坊间确有用“咱也念过什么主语呀,谓语呀伍的……”来写论文谈理论者。然而,如果人民日报也用这种方式发表新华社社论,就颇有点像“穿着背心作报告”了。无论怎么说,书面语和口语的不同不但是事实,而且是需要。

(《黄侃日记》)。从手段上看,这种“拉开距离”的需要要么靠古代的文言词汇来完成,要么用现代词语的古代用法来实现。然而,当代书面语终究不是文言文(单音节语言),因此古代以及口语中的单音词语如果不成双结对,一则无法造成它与文言的距离,再则无法表达庄重的效果,更重要的是无法满足现代汉语韵律系统要求(韵律构词与韵律句法迫使下的双音化)。无论怎样,书面语的存在不仅是“拉开与口语距离”的需要,同时也是“避免与文言同流”的结果。不难想象,既要区别于口语又要不同于文言,“书面语必须具备自己独立的语法体系”则是一种必然的结果。因为它不独立则无法区别,无法区别则无法存在。然而,书面语的存在有目共睹,同时它不同于口语和文言也是事实,这又反过来证明了我们的结论。不仅如此,它所以形成自身的体系是以“取单合双”为机制,这就不可避免地要把韵律作为它生成机制的基本原则。12因此,说“书面语法就是韵律语法”也便成了不期而然的结果。

5.韵律制控书面语法的必然性

由上可见,所谓书面语,实际就是韵律控制下的组词造语法。无疑,书面语的词汇和口语不同,但这绝不只是词汇替换的问题。替换词汇可以不管单双,但书面语单双必究:该双者不能单,应单者不能双。其中的个例和细则虽有待进一步的发掘和阐释,但总体规律不外如下数端(“σ”代表音节):

(a). *[σ] →[σσ]韵律词

单音节不足构成一个音步因此不成韵律词,故书面词语必双而后独立;

(b).[σσ]韵律词→[σσ]韵律词+[σσ]韵律词

一个韵律词单位选择另一个韵律词单位与之搭配;

(c)文章的内容越严肃,韵律词的要求就越强烈。

当然,这不是说口语不受韵律的制约。但是,书面语离口语越远,其词语构造所受的韵律控制就越大,因为若不如此则不成其为现代汉语(反而有流于文言的危险)。从另一个角度看,书面语中文言(及句法自由韵律粘着)的成分越多,所受的韵律制约就越大。因为古代词语以及当代韵律粘着语必须在现代韵律的框架内才能出现。我们不妨这样说,如果是词汇把书面和口语的距离拉开的话,那么是韵律把这个距离控制在“现代”的范围之内而不使流于文言。反过来说,如果是古代词语把书面拉近文言的话,那么,同样是韵律(当代韵律构词和韵律句法规则)使书面语最终独立于文言。原因很简单,上举“*不宜往”、“*宜前往”诸例,在当代书面语里虽不合法,但在文言文里却并不违法。13显然,上述种种不仅是以往中文教学所未曾注意的规律,也是以往语法论著中所未曾描写的法则。据此,我们认为书面语的语法就是以韵律语法为基础建立起来一套语法体系。韵律语法我们定义为:

韵律语法

如果该语言的计算系统(Narrow Syntax)必须在韵律规定的条件限定下才能合法运作的话,那么该语言的计算系统就是韵律语法(韵律制约下的构词造句法)。

6.书面语教学的必经之路

汉语日常口语受到韵律制约的现象,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书面语的对外汉语教学也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然而,汉语书面语也为韵律所制约的现象,至今尚未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我们知道,语言教学的深入有赖于语言规律的认识。因此,如果说韵律句法是汉语的一大规律,那么忽视这一规律则无法将教学引向深入,更何况韵律本是辖制汉语词语和表现汉语特征的中心因素。我们认为,比日常口语更突出,汉语书面语的构成,离开韵律则扞隔难通,因为,如上文所示,诸多汉语书面语的语法特征,都需在韵律的框架内才能合法运作。因此,离开韵律,要么文句诘屈聱牙不合语法、要么风格冲突而不伦不类。无论如何,书面语的语法若果真如此,那么汉语教学要么不教书面语,要么不能不教韵律及其制控的构词造句法。教书面语而不教韵律语法,不啻于教语言而不教规律,其“少慢差费”且不说,而“以其昏昏,使人昭

12“取单合双”的现象在现代口语也比比皆是,但它们与书面的异同需深入研究。注意:文章以师古而雅,而语词因频久而俗,所以口语里取单合双的现象尚需认真鉴别。

13譬如:“闻其不宜子。”《史记·春申君传》、“夫以服请,不宜往。”《史记·索隐》、“果尔,宜前导。”《涉异志》。可见这里的当代书面语语法和文言文语法,绝然不同。

昭”的实际效果也可想而知矣。至于怎么教,那是我们从事研究与实践长期课题。然而,无论怎么教,培养学生构建韵律词的能力则必不可少。举例来说:

[σ]法

守[σ]→[σσ]→ [[σσ][σσ]]

守法→ [遵守][法律]

[σσ]

守法→[σ]法→[σσ]法官……

[σ]守→[σσ]守职、守约……

就是说,书面语教学必须训练学生“由单组双、拆双为单”等组词造语的语文能力。至于为什么古代语词必须靠韵律而后能出现、为什么口语单音词可以相对自由等理论问题,则是将来进一步研究的问题(限于篇幅不拟这里展开论证)。总之,韵律词(单音词组合者)越多,书面化的程度就越高,单音词越自由,口语化的程度就越强。因此韵律词的组合与运用是鉴别书面语体的形式标志。如果风格还不是语言教学的首要任务,那么书面语的正式文体不能不是我们研究和教学的重要内容。朱德熙先生(1987)曾指出:“目前专门研究口语的语法著作不多见,专门研究书面语的书更是绝无仅有。为了使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深入下去,恐怕应该对口语语法和书面语语法分别进行细致的研究。”今天的情况虽已大为改观,但分别的研究仍有待深入(参胡明杨,1993)。我们认为:书面语是以韵律词为主的构词造句法。如果是这样,不研究韵律词无法将书面语教学推向深入。标准韵律词是1+1(字+字),因此,我们可以由此推得一个必然的结论:有关书面语韵律词构件的习得与组合,是汉语教学必不可少基础训练。据此,我们提出书面语基本训练的第二条,亦即造句或炼句的转写训练,如:

口语:很多人都带着枪到学校上课。

书面:很多人都携枪上学。

口语:很多人都拿着枪抢东西,所以到大街上买东西的时候要特别小心。

书面:很多人都持枪抢劫,故上街购物,须格外小心。

换言之,书面语的基础训练(或起点)不在“谋篇”而在“造句”。如果这一条也能成立的话,那么下面的推理必然随之而至:高年级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必须具备汉语“由单组双、拆双为单”的语文能力和技巧,否则无法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就是说,书面语韵律语法的建立也向我们的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冯胜利,2000.《汉语韵律句法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________2001.“从韵律看汉语‘词’‘语’分流之大界”《中国语文》1:27-37。

________2002.“韵律构词与韵律句法之间的交互作用”。将刊于《中国语文》。

冯禹,2000.《现代汉语书面语学习手册》.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黄侃,1922.《黄侃日记》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胡明扬,1993“语体与语法”《汉语学习》1993年2期。

陶红印,2002.《试论语体分类的语法学意义》,手稿。

张中行,1995.《文言和白话》,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朱德熙,1987.“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中国语文》1987年4期。

关于少儿英语语法教学方法及游戏

可乐谷互动英语语法教学 可乐谷互动英语Planet涉及到的语法内容主要有: (1)是动词am, is, are的用法; (2)名词的单复数变化; (3)情态动词; (4)现在进行时; (5)一般现在时; (6)一般过去时; (7)一般将来时; (8)There be结构; (9)have的用法等。 (10)方位介词 建议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语法教学: 1、在情境中感知语法知识 采取多种形式学习,变抽象为直观: 在可乐星球Planet阶段,学生语言积累和储备不够丰富,不能以讲解的形式向学生灌输语法知识,因此创设情境,在情境中不断重复呈现相关语言,给学生大量的相同结构的语言输入,是帮助学生感知语法结构,形成语法意识的最佳途径。 在planet 1/2中,几乎所有的语法点都可以用情景教学法来进行。 如:planet 1 unit 9主要语法是方位介词on/under/in的学习。操作过程如下: 在比赛进行前,老师应带领学生进入planet 1 unit 9 Let’s Talk先复习一下本单元语法点在对话的运用,让学生对方位有个具体的印象。 操作过程以分组比赛的形式进行: (1)老师把学生分成两组,给每组学生发一盒子和一个球。 (2)每次每组请一个学生上来比赛。 (3)学生根据老师说的句子把球放到正确的位置,快且准确的胜出。 如:全体学生问:Teacher, teacher, Where is the ball? 当老师回答“The ball is on the box. ”时,台上的学生应立即把球放到正确的位置。 通过运用演示、动手操练、对话等直观的的教学方法,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不知不觉地实现对词和句的表现规律的认识和理解,然后让学生观察分析并找出规律,归纳和总结出语法规则,使学生对某一语法现象理解更透彻,使语法更容易被学生掌握应用。 2、在交际活动中模仿学习语法知识 交际教学法强调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使用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方法,倡导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钻研精神和自学能力;注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互动作用;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学以致用的意识,最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交际能力。因此语言交际是学生习得语法知识的有效途径。 在planet 3 unit 6《What Are You Doing?》可在交际活动中模仿学习语法知识。

试论中等专业学校英语新课程中的语法教学

试论中等专业学校英语新课程中的语法教学 发表时间:2012-06-29T14:25:05.107Z 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12年第6期供稿作者:王彩霞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任务型教学模式已是势在必行。 王彩霞(山西省吕梁市经济管理学校山西吕梁033300) 摘要:“语法隐形,功能为纲”是英语新课程的一大特点。语法教学再次受到冲击,甚至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似乎一提到语法教学就是在走老路、与教学改革背道而驰。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尽量淡化语法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少教甚至不教语法。新课程究竟还需不需要语法教学呢?本文从语法教学的角度解读了新《英语课程标准》,对语法教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以及语法教学的方法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英语新课程语法教学重要性与必要性新教法 一、引言 “语法隐形,功能为纲”是英语新课程的一大特点。语法教学再次受到冲击,甚至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似乎一提到语法教学就是在走老路、与教学改革背道而驰。在实际教学中,语法教学似乎已成为“落后”的代名词,于是,部分教师尽量淡化语法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少教甚至不教语法;还有些教师虽然教语法,但心里总有“理不直,气不壮”的感觉。 那么,新课程究竟还需不需要语法教学呢?笔者在此试论自己的几点看法与大家一起探讨。 二、语法教学在英语新课程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新《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五方面的内容。知识是语言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基础”,并列出了详细的语言知识分级目标。由此可见,新课程只是“要改变英语课程中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而并不是全盘否定语法教学。试想,中国人学汉语都要学语法,中国人学英语怎能不学语法呢? 新《英语课程标准》倡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任务型教学模式已是势在必行。任务型教学的特点是“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其语言学习模式以习得为主;语法教学强调语言知识的讲解和传冢 溆镅匝 澳J揭匝У梦 鳌 eith Johnson认为,人们学习语言最好采用习得与学得相结合的模式,因为学得能够有意识地获得陈述性知识,而习得能够无意识地获得过程性知识,二者可以互相转化、相辅相成。从这一理论来说,语法教学不仅不会与任务型教学相抵触,反而可以起到促进作用。 新《英语课程标准》规定初中毕业生应达到五级目标,高中毕业生应达到八级目标。新《英语课程标准》在五级认知策略的目标描述中提到:“注意发现语言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举一反三”,“在使用英语中,能意识到错误并进行适当的纠正”,“必要时,有效地借助母语知识理解英语”。在八级认知策略的目标描述中提到:“善于总结所接触语言材料中的语言规律并加以应用”。总之,应“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发现、归纳和实践等方法,学习语言知识,感悟语言功能”。语法教学能突显语言的规律性,化繁为简,使学生少走弯路,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认知策略。适当地讲授语法知识,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去理解、记忆和运用语言,自觉进行练习,全面发挥认知学习的积极作用,提高学习的效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三、走出语法教学的误区,探索应用新教法 1.走出语法教学的误区 英语语法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能掌握外语的遣词造句规则,培养语言能力。其目的是:使学生能正确地实际掌握英语,最终在用英语交际时不必或基本上不依靠语法规则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理解别人的话语。因此,中学英语语法教学的性质是为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服务,它不是进行语法理论研究,不能为教语法而教语法。因此,中学英语教师应该一方面明确英语语法教学的重要性,重视语法教学;另一方面,也要明确语法教学只是英语教学的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重新强调语法教学决不意味着又要走上一味死抠语法、把英语课变成语法讲解课的老路。 2.探索应用新教法 纵观我国英语教学历史,传统的语法教学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句型操练和语法翻译的教学方法至今还为一些教师津津乐道。这种教学方法的确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的基本结构,但随着功能语法和交际教学法的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语法不仅只与语言结构有关,单纯地学习语法结构是没有意义的。教语法的真正目的在于让学生用正确的语言形式进行交流。科学地进行语法教学,就要探索和应用新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语法教学效率,使其更好地为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服务。 ①注意语法课的趣味性。学习兴趣作为活跃的心理因素,对学习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学习兴趣一旦形成,学生便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英语教师教授语法要不断变化形式、不时改变教学活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根据语法特点,教师在上课时使用幻灯、图片、图表、简笔画、动作表情、实物、录像等手段使其形象化、直观化,能帮助学生理解内容,教会学生发现乐趣,深切感受语法教学的意义。 ②综合使用演绎法和归纳法。传统语法教学方法是用演绎法或归纳法来进行的。演绎法往往由理论到实践,即教师先讲解某个语法点的概念,列出语法规则,再给出大量例句;归纳法则往往由实践到理论,先让学生接触语言材料,通过学习大量例句,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进而对材料进行加工,最后总结归纳出语法规则。演绎法较为简捷、省力、省时,学生易于接受,不足之处是容易忽视学生的兴趣,出现填鸭式教学;归纳法则正好相反,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学习语法,有利于调动学习积极性,但若教法不当,容易出现效率低下、事倍功半的情况。较为合理的做法就是把二者结合起来,既适当演绎又及时归纳。比如,在进行简单语法教学时可采用归纳法,在进行较难的语法教学时可采用演绎法。 ③利用情境引出语法点,体现交际性原则。语言是活的,具有实用性和交际性。语法能力是交际能力的一部分,高考语法考查也总是放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因此,在孤立的句子中机械地进行语法教学是错误的。我们应把语法结构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在实际的语言材料中、真实的交际情境中,去感知、理解、记忆,从而达到灵活运用、自然掌握的目的。同时,语法教学要重视师生情感的沟通,语法句型的操练要有情景、有意义,要尽可能减少枯燥乏味的机械训练,所举例句、短文应尽可能地贴近现实生活。近几年来,交际

初三英语教学方法与技巧

初中英语教学方法与技巧(节选) 非常遗憾的是,因为全文有近3万字,版权又属于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只是选录了其中的四个部分(共15个部分),以权作一个介绍吧。这类东西倒也很多,几乎所有的教学法的书都会写这么一部分,您自然可以找到。 为了帮助您更好地使用《新标准英语》初中教材,我们遵循外语教育理论、外语学习理论、心理学理论等,结合我国广大中学英语教师丰富的实践经验,简要编写了一个教学方法与技巧的说明,供大家在教学中参考。若您刚从事英语教学,我们希望为您提供一些可以学习使用的教学方法和技巧;若您是一位有教学经验的教师,我们希望为您提供一些可以参考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我们首先介绍任务型教学这一基本教学方法,然后从基本技能的培养与基础知识的教学各个方面简单作一些介绍。 I.基本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教育部,2001),因为任务型教学被认为是在培养学生运用能力方面“现有的最有效的方法(the most effective means currently available, P. Skehan, 1998)”。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approach)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英语教育最新发展成果,是“交际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es)的最新发展。 对于任务有着不同层面的定义,总的来说,任务是一种教学活动,“是一件以意义为中心的活动,使学习者使用目的语参与到理解、处理、输出和/或互动之中。”(D. Nunan, 1989)依据对D. Nunan, J. Yalden, P. Shekan等人的著作和《英语课程标准》等文献的阅读分析,结合对按照任务型教学思路编写的小学教材《新标准英语》、初中教材《新目标英语》的分析,我们可知,任务型教学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任务型教学是交际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es)的一种新的形态,是交际法的发展,而不是交际法的替代物。(J. Yalden) 2.任务型教学强调教学过程,力图让学生通过完成真实生活任务而参与学习过程,而让学生形成运用英语的能力,因此,任务型教学克服了以功能为基础的交际教学法不重视过程的不足。(D. Nunan, P. Skehan) 3.任务型教学仍然强调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但从更广泛地层面强调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P. Skehan) 4.任务型教学强调以真实生活任务为教学中心活动,修正了以功能为基础的教学的活动中存在的真实性不足的问题。(D. Nunan) 5.任务型教学要求教学活动要有利于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也就是说,任务型教学并不反对语言知识教学,而是倡导以语言运用能力

浅析初中语文语法教学

浅析初中语文语法教学 语法教学在我国中学语文学科教育中一直呈现摇摆不定的发展走势。从2011年开始,教育部在新课程标准规定中也提出了“要随文学习语法知识,适度强化语法教学”的基本教育原则,希望以此来强化初中语文教学。在当前的新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这一语法教学已经被得到充分重视,本文就从多个方面例证解析了当前初中语文语法教学的有效策略。 标签:初中语文;语法教学;知识体系;有效策略 语法是初中语文学科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它体现于语文教学中的方方面面,所培养的是学生在语文素养方面的相关能力技巧。在初中语文语法教学中,它应该做到自身工具属性与学科人文属性的相互统一,帮助初中生完善交际工具功能性。 一、初中语文语法教学知识体系的构建策略 初中语文语法教学知识体系在构建过程中应该注重对语法自身知识内容的有效编排,强调课程标准化与教学方式多元化,严谨依据教学改革来提出教学知识体系的构建策略,即要围绕教材基础展开的语法知识体系构建。 语文教材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他们以教材为主要纲领来统筹其中的语法教学内容,保证教学内容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相对程度的增减与重组,保证语法知识从难到易、从死知识转化为活应用,这样有助于提高语文语法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在新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所涵盖的语法知识点较多,无论是《金色花》、《秋天的怀念》,还是《赫尔墨斯和雕像者》,对初中生而言它们都仅仅是简单的语文课文标题,学生本身不会对“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这一并列短语,或者“金色花”这一名词的语法属性有所察觉和关注。在学生脑海里,它们只是零星的、不成形的碎片,整体上缺乏对它们在语法层面上的认知。为此,教师就需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来帮助学生指出这些基础的语法点,并以点带面的给出某些初中中语法知识的结构内容,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语法知识体系。 具体来讲,教师可以根据语法单位级别来删偏去难,将某些简单实用的词汇短语或句型留下,强化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语法知识体系,并形成它们之间的彼此相互呼应。同时也为学生传授一些复句常用关联词语类型,例如递进、选择、因果、并列、假设以及条件等等。在初中,上述的语法基础知识应该合理分配与3个年级的6个学期当中,针对七年级学生就要首先做好从小学到初中的教学过渡,注重强化语法教学中的形象思维逻辑,为他们安排编写实际词汇和短语,整体上要求教学内容易易于理解;到了八年级,要以虚词和句子成分更多的语法知识为主;九年级则要在语法教学中加入更多难度更高的复句练习。综上所述,6个学期被合理分配利用后,就保证了整个初中阶段语法教学过程的充实,让每个

(完整版)高中英语语法知识思维导图

什么是语法? +表语 +宾语 +间接宾语+直接宾语 +宾语+宾语补足语 to/-ing s not

一般现在时vs.一般过去时

一般将来时 将来时表示将来某个时间要发生的 动作或存在的状态,也表示将来经 常或者重复发生的动作,常与表示 将来的时间副词连用,例如:soon, next week, this afternoon, tomorrow We will graduate next year. 我们明年毕业。

进行时(1) (V+ing) 现在分词(V+ing) 现在分词(V+ing)?

进行时(2)

完成时(1) Part1 完成时的句型构成 1-1 陈述句型:S+has/have+过去分词(p.p.) I have already finished my homework.(我已经完成了我的作业) 1-2 否定句型:S+has/have+not+过去分词(p.p.) Sandy has been a nurse in this hospital for 15 years.(珊蒂已经在这家医院担任护士长达15年了。) 1-3 疑问句型:Has/Have+s+过去分词(p.p.)? Have you ever seen Peter in past 3 months?(过去3个月内,你看见过彼吗?) 2-1 陈述句型:S+had+过去分词(p.p.) This proposal had been deliverde by Eva before Aaron finished it. (这个计划在艾伦完成以前,伊娃就已经提交出去了) 2-2 否定句型:S+had+not+过去分词(p.p.) I had not finished my work when he visited me last week.(上周他来拜访我以前,我还没有完成工作。) 2-3 疑问句型:Had+s+过去分词(p.p.)? Had you ever been to a blind date before you married?(你结婚以前曾经参加相亲吗?) 3-1 陈述句型:S+shall/will+have+过去分词(p.p.) They wll have finished the meeting by now. (他们现在应该已经开完会了) 3-2 否定句型:S+shall/will+have+not+过去分词(p.p.) We will have not made 10 apple pies by the end of today.(我们在今天结束之前不能做完10个苹果派。) 3-3 疑问句型: Shall/Will+ s+have+过去分词(p.p.)? Will they have already left by the time we get there?(我们到的时候,他们会不会已经离开了? )

英语语法教学的策略

英语语法教学的策略 摘要英语教学要注重在教学中方法策略的应用本文就引入, 及“四位一体”实践教学法谈了自己的经验。 关键词教学策略地位方法 目前在英语教学中, 语法教学的地位已处于有史以来的最低谷。许多教师对此理解不够准确, 甚至很是偏颇, 他们认为教学的重点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于是" 淡化语法观念" 的论调有日益高涨之势。为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重新审视语法教学的地位, 进一步阐明语法教学的必要性, 并深入探讨语法教学改革之策略尤为重要。 一、语法在语言教学中的地位 什么叫语法?张道真教授说" 语法是研究词性变化和句子结构的科学。研究词性变化的部分称为词法, 包括词的语法形式和词的搭配特点。如名词的数、格、动词的时态、语态等都属于词法的范围。研究句子结构的部分称为句法, 如句子成分、语序以及句子的种类等都属于句法范围。"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 而语法更是指导人类使用语言交际工具的工具。无论哪种语法, 都是经过若干年人们经过语言的交际而总结出来的一种语言法规, 反过来又用于指导实践。比如: 中国人说汉语不管识字的和不识字的, 他们用以交流的语言都是符合汉语规范的。小孩生下来到会说话, 一代传一代, 自然文盲人说的话也符合语言规范了。但是对于外语, 那就不行了, 因为你不了解外语的法则, 比如我们说英语, 不了解英语语法, 你能说出地道的英语和英美人交谈吗?从这几年的中考试题看, 无论是单项选择, 还是完形填空、情景交际、单词拼写、词形变换, 乃至书面表达,无不与语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对中学教师来说, 词法和句法的教学更显得重要了。 二、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 参天的大树离不开粗壮的根, 高耸人云的摩天大楼靠的是坚实的基础。写文章或发表言论好象建房子, 词汇就像建筑材料, 语法就像建筑框架和建筑技术。英语语法教学是使学生会说地道英语, 会写地道英语文章的一门很重要的技能课。教师不但“教会”还要“会教”。 1.从学生的实际要求入手 我的教学原则是: From the students 从学生而来, 取之于学生; To the students 到学生中去, 教之于学生; For the students 为学生而教,为学生而思。教师要经常深入学生当前的思想, 懂得他们需要什么,以及他们的苦衷和要追求的是什么, 是学习基础差, 还是学习不得法, 知识漏洞的多少, 是词法差还是句法乱等等。尤其是对学习后进生和优秀生的了解尤其重要, 尽管他们人数少, 但是他们将影响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他们的了解得越透彻, 就越能更为有效地把knowledge 传授给学生。For the students, 这坝活动最能体现一名教师的人生观, 它将影响学生走出校门后做·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2.从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4P”课堂教学模式入手 在教学过程中PI———Preparation 是一种有目的的有准备的在课前完成的学习任务。预习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预习要顾及到一堂课的教学, 预习的内容应包括" 语言、词汇、语法、听力、句型等等, 同时对课文中出现的新知识, 要鼓励学生敢于面对, 善于把它们与旧知识进行有机的融合, 人教版英语教材每个单元都设有要学话题的重要句型, 学生在预习后, 可以找出本单元的重点句型, 同时又可与曾经学过的相似句型进行 比较或联想。P2 Presentation 是主要由教师传授的正规的课堂教学, 是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来进行的。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好这一阶段, 对它的效果要有预测。有教才有学, 有学才有教, 两者相辅相成。对低年级的学生, 教师要多讲,多提供刺激, 来引发学生反

中职英语语法教学的对策研究

中职英语语法教学的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18-10-24T10:25:04.590Z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5期作者:李兴华[导读] 在中职英语的教学和学习中,语法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四川省德昌县职业高级中学李兴华四川凉山 615500 【摘要】在中职英语的教学和学习中,语法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要想学好英语,单纯的掌握好一定的单词量,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正确的运用语法知识,盘活这些英语词汇,组成一定的句子,然后表达出自己所要表达的含义。语法,语之用法,学习语法的最终目的是用来交际的。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语法常识才能有效的提高英语表达、理解、阅读和写作等各方面的能力,才能扎实地掌握语言知识,实现学以致用,学位所用的目的。本文中,必须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提出了一些中职英语语法教学的方法,希望能提高语法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中职英语;语法教学;对策;能力 一、革新观念,高度重视 对于我们国家的外语教育来说,特别是在中职院校,对英语的教学多数是单词量的积累和基础听力能力的训练,几乎对语法教学视而不见,很少在教学的过程中给与足够的重视,有的甚至都没有专门的语法课教学,只有在英语课堂上一提而过,更谈不上专业化的语法教学和训练了,所以我国英语语法的教学发展十分滞后,鉴于此,我们必须转变思想,强化认识,给语法教学足够的重视,给与国民待遇。近些年,随着交际教学法的兴起,英语语法的教学确实地位有多下降,很多的学校已经没有开设专门的语法教学了。因为,这些人认为只要在课堂上提供有意义的交际,语法就会被学习者习得。实质上课堂交际法和语法知识的传授是紧密相联的,但要注意语言知识归根到底是为发展语言能力服务的,在课堂教学中不能走极端,要认识到语法知识是基础,用语言交际是目的,课堂交际化是方法。要做到既重视语言知识的积累,又重视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其实无论教育观念如何转变,教学方法多么先进,英语语法的学习和教学都不容忽视,必须给与充分的肯定和重视。 二、讲究方法,突出重难点 对于中职英语课的学习,我们必须首先要弄清楚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了解英语语言运用的规律,提高他们运用英语的能力,也包括考试能力,要做到把语法知识的传授贯穿在课堂交际之中,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做事我们必须抓住重点与核心,分清轻重缓急,排好轻重顺序,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对于语法的学习也是一样,我们必须改进教法,改善学习方法,弄清楚英语语法学习的重难点。针对英语语法的学习,我们首先要掌握哪些常用的基本的语法,针对难度系数较大,运用频率较低的语法,我们可以选择性的学习。如中职英语教材中五个基本时态(the present tense. the present perfect tense. the present continuous tense, the future tense)是教学的重点,要求学生领会五个基本时态的概念、含义、动词结构等,并通过训练能熟练运用。对不要求掌握的项目应让学生了解熟悉其意义,做到心中有数,碰到能认即可,如其它三个时态(the past perfect tense. the past continuous tense. the future in the past)就属这一范畴,只要了解就行了,随着学习深度的加深,这些在慢慢的掌握,总之要做到心中有数,避免盲目就轻。我们知道,人的学习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突出重点,掌握重点知识。 三、创设环境,突出语法运用能力的重要性 学习任何语言都离不开良好的环境,没有环境的支撑,再好的方法也不会产生良好的效果。比较母语和英语学习,主要差异在于英语学习缺少语言环境和氛围,因此,将“死”的语法知识放到灵活的语境中教学,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可采取活动法、图式法、情境对话法等方式。要想学好英语就必须创设已经的学习环境,对于语法课的学习,我们就可以按照课堂内容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学习氛围,在此环境下,突出语法学习的重要性。比如教授条件状语从句时,可采取造句接龙法,帮助同学认清条件状语从句的语法特征,在接龙造句中既巩固语法知识,又培养交际能力。老师给出一个句子:If it is fine tomorrow, we’ll go camping. 让学生一个接一个造出语义连贯的句子:A:If we go camping tomorrow, we’ll ask Helen to join us. B:If Helen goes with us tomorrow, we’ll ask her to tell us an interesting story. C:If she tells us an interesting story, we’ll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就会感到英语语法学习的重要性,同时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实现知识性、趣味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统一。 四、及时总结,查缺补漏 语法是语言的结构方式,是语言表达的直接载体,是词汇重组的桥梁,在英语知识的运用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中应克服教材中语法知识比较分散的不足,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教材中不断出现的新的语法结构进行观察积累,及时归纳这些规律,把它与以前学过的容易混淆的语法结构进行适当的比较,让学生逐步形成一个全面的语法体系。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适合自己的方法,只有在英语语法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的进行反思,进行归纳总结,然后查缺补漏,实施对比记忆和学习,就会事半功倍,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在教完八个基本时态,进行综合复习时,教师可将八个时态的最基本时间状语、动词结构运用场景等特征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体会各时态间的联系、不同之处,在运用中进行对比,在思考中得到升华。 【参考文献】 [1]王宇.中职英语语法教学的相关问题研究与思考[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1(5) [2]陈敬.浅谈中职英语语法创新教学的策略探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3)

中专英语语法知识点总结

中专英语语法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词类、词法、句子成分和句法 第二章: 名词的数:1. 名词复数的构成可数名词复数规则变化和一些常见名词不规则变化形式。 2. 不可数名词没有复数形式 3. 名词作主语时, 句中主、谓语的一致关系。 4.名词的所有格 第三章: 冠词:1. 冠词的分类的基本用法 2. 不定冠词(a, an )和定冠词(the)的基本用法 3.一些不加冠词的情况 第四章: 代词: 1.人称代词的主格、宾格 2.名词性物主代词、形容词性物主代词的构成及用法 3.自身代词、指示代词(this,that,these,those,it)和不定代词(some,any,no,none,many,much,few,little,each,every,one,all,both,neither,other,another)的构成及用法 第五章: 数词:1. 数词的分类: 基数词和序数词 2. 数词的几种用法,重点掌握1----9种 第六章: 形容词和副词 1. 形容词和副词基本用法:“the+形容词”表示某一类人或物, 形容词修饰something, everything, anything, nothing等不定代词时的位置,副词在 句中的位置,常见副词短语。 2. 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要求重点掌握形容词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构成及用法。学习中注意规则变化形式及少数不规则变化的形式。学习中注意规则变化的形式及少数不规则变化的形式。在用法上,要注意在比较级之后一般跟有than 引出的比较的另一方;在最高级之后一般跟有限定范围的介词短语,而且在最高级的前面要有定冠词the 。 3.比较等级的特殊用法 第七章: 动词的时态这是语法教学的重点,重点要求掌握:“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一般 将来时”(be going +动词不定式,be+动词不定式表将来)“一般过去 时”,“现在完成时”和“过去完成时”。要求掌握这六种时态的构成 和用法。现在分词构成和常用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过去分词;弄清 楚几种时态所表示的不同时间概念,尤其当不同时态交替所用时,要 注意对比,在使用中加深理解。时间状语往往对于时态有提示作用, 但在没有明确时间状语的情况下,学生应能根据上下文及所要表达的 意思选用适当的时态。其余六种时态做一般性了解。 第八章: 动词的被动语态 1.被动语态构成以及用法2.注意主动结构与被动结构之间的相互转换 第九章: 虚拟语气虚拟语气的构成及用法,并且要求学生了解除条件句以外的其它特殊用法 第十章: 情态动词can, could, may, might和must, need的基本用法以及情态动词be able to和can的比较,ought to与should的比较

浅谈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方法和技巧

浅谈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方法和技巧 发表时间:2017-07-24T11:59:54.35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7年8月总第236期作者:刘维妮 [导读] 语料脱离了语境,语言学习便失去了真实性和趣味性,学生对语法学习提不起兴趣,缺乏积极性,学习效率低下。 山东省昌邑潍水学校261000 摘要:初中英语语法在整个中学阶段占着重要的地位。语法需要教,而且要教好。本文分析了当前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存在的误区及 其成因,探讨了语法教学的方法,以期提高语法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语法教学误区语法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 一、当前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存在的误区 1. 选择语料局限于课本内容。许多教师在设计语法练习和进行语法操练时仅仅围着课本内容转,编排的练习往往缺乏语言情境。语料 脱离了语境,语言学习便失去了真实性和趣味性,学生对语法学习提不起兴趣,缺乏积极性,学习效率低下。 2.教学形式侧重机械讲练。许多教师认为语法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会学生语法知识和辨析语法现象,使其掌握解题技巧。因此,在教学 过程中教师往往采用机械讲练的方式。机械的“教”导致机械的“学”,学生在运用语言时往往忽略了语境,在交际中难以准确运用所学的语法项目。 3.知识巩固偏重书面练习。在复习巩固语法知识时,许多教师常采用的方式是书面练习。其实,这种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仍然含有应试 的成份,语言知识得不到真实的运用,故很难转化为长期记忆,更难以内化为语言运用能力。 4.评价设计缺乏导向功能。好的语言测试既能评价教学效果,也能反馈教学。然而,当前初中英语测试普遍重结果、轻过程,对知识 的考察也是重形式、轻语境。单一的测试使评价失去了应有的激励与导向功能。 产生上述误区的主要要原因是许多教师不明确语法教学的目的,教学设计忽视了语言习得的规律,不符合初中学生的身心和认知特 点。教师应重新认识语法教学,使教学方法与教学目的、语言学习规律和学生的实际相符。 二、具体的语法教学方法 1.在语境中进行语法教学。新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提供大量语言实践的机会,使学生通过体验、感知、实践、 参与和交流等方式学习语言、形成语感,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发现和归纳等方式掌握语言的规律,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以“任务式”进行语法教学。新课程标准提倡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实践性强、具有明确目标的任务型教学方式,使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目 标,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实践、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语言。任务型教学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能强化其学习动机,提高其学习兴趣,培养其合作精神,使其形成学习策略,并增进其对英语文化的理解。采用任务式进行语法教学,一定要在学生了解相关语法项目的基本结构及其基本功能后进行。教师设计的任务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将抽象的语法知识融入真实的生活情境之中。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可以改变目前语法教学中过于重视语言形式而忽视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弊端。 3.通过做游戏学习语法。在游戏中呈现语言可以激发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容 易,事半功倍。众所周知,在初中阶段,学生很难区分形容词性物主代词与人称代词,在实际运用中常常混淆错用。这跟老师的教学方法密切相关。如果老师只是简单地向学生陈述两者的不同之处及使用场合,不仅枯燥乏味,学生也未必能真正理解、记忆和正确地使用。假如老师能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把这个知识点融入有趣的游戏中,学生不仅能乐学和学会,而且记得牢固。例如,在呈现whose引导的疑问句和形容词性物主代词时,教师可以从几位学生那里各借来一支笔,然后与学生一起开展guessing game。T:whose pen?S1:Maybe it’s S2’s pen.T: Your pen?S2:No,it’s not my pen.T:It’s not her pen.接着,教师逐个改变提问对象,继续猜测游戏,通过这种方式依次呈现物主代词。在游戏中,教师自然地呈现了目的语,学生也在情境中轻松自然地感悟了目的语。 4.语法教学应与听说读写相结合。新教材的编写以话题为主线,当某个话题需要运用某些语法项目时,对话或课文中就会出现这些语 法项目。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贯穿语法教学,作适当的讲解和操练都是必要的。学习语法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同时在阅读课文时也可以巩固所学的语法知识。这样,学生既掌握了语法知识,又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5.运用多媒体教学,摒弃“一支粉笔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运用多种媒体进行语法教学,特别是电脑课件效果更 好。也可以利用课件讲解归纳现在进行时的用法,使学生形成清晰的语法概论。还可以利用课件提供针对性的练习。多媒体使单调无味的语法教学变得兴趣盎然,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6.把握好语法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本课的重点和难点、语法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如不是本单元需要掌握的内容,不 可延伸过多、讲解过深,点到为止。否则,学生会越听越糊涂,根本接受不了,而且浪费时间,老师该讲的没来得及讲,学生该掌握的没有掌握。教师可以通过集体备课来讨论确定,统一语法教学的广度、深度和进度。 7.传统的语法教学好方法不可丢。“背诵”在我国这样的非英语国家,特别是广大的农村中学,仍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这里所说的 背诵不是“死记硬背”的“背”,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并能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所学语法知识。只有“死去”才能“活来”。

小学英语语法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小学英语语法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小学英语语法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语法教学主要不是针对小学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小学本身接触的语法现象很有限,没有多少需要系统处理的,二是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也不太适合给他们讲语法。 但常有老师问这个问题,小学英语教不教语法,不教的话教材中出现的一些语法现象咋处理?教的话,怎么教法? 这说明,小学英语虽然简单,可也不可避免地遇到语法问题,有些单靠听说活动任务来处理,效果可能不是最好地,也就是说,某些语法现象也有必要从结构形式上进行某种处理,也就是一般说的语法教学了,下面就小学英语语法教学谈24个字的浅见,请大家指正。 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这24个字就是:先例后法、意义领先、提醒注意、点到为止、随遇随点、适时归纳。 “先例后法,意义领先”,是说不在接触足够实例的情况下解释语法现象,不脱离实例讲结构。解释语法现象的时候首先从意义出发,结合语言使用来解释,不离开意义讲结构,更不要背“口诀” “提醒注意”是在听说读写实际语言材料中遇到需要处理的语法现象时,教师明确点明这种用法,适当解释其形式和意义。“点到为止”是仅仅结合当时具体例子解释,不作不必要的拓展。比如第一次接触名词复数的时候,学生遇到了apples,可能会问这个s是干什么用的?这时候告诉学生这个S表示“不是一个”就行了。遇到teeth,学生会问牙不是tooth吗?可以让学生先记住,表示一个牙的.时候EE,表示多个牙的时候就OO了,不必把名词复数的各种情况和变化形式全部展示给学生。

“随遇随点”是说前面接触过的语法现象后面再遇到,比如名词的各种复数形式,每次遇到都应该结合当时的例子明确提示。“适时归纳”是当一类语法现象学生遇到的实例已经足够多了,比较熟悉了,可以进行简单的总结。比如学生接触了名词复数的几种形式变化后,可以把学生以前学过的例子集中到一起,师生共同总结归纳,找出规律。但是不必要“求全”,没接触过得没必要急着“补充”。 从反面说,主张“先例后法、意义领先、提醒注意、点到为止、随遇随点、适时归纳”也就是反对离开语境和意义讲语法规则,不主张离开意义背口诀;反对语法知识点支离破碎,主张适时归纳,但也反对没有足够感性积累的情况下过早归纳;语法规则的归纳反对教师灌输,提倡教师提供典型实例,学生或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反对不顾学生需要和接受能力追求全面。

浅谈初中英语语法教学 董海红

浅谈初中英语语法教学董海红 发表时间:2019-04-22T09:43:29.107Z 来源:《科学教育前沿》2019年01期作者:董海红[导读] 【摘要】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准确运用英语的能力。教师在语法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把语法讲解和语法运用结合起来,以笔头、口头等多种形式将语法练习有机地融入课堂交际活动之中。【关键词】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摘要】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准确运用英语的能力。教师在语法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把语法讲解和语法运用结合起来,以笔头、口头等多种形式将语法练习有机地融入课堂交际活动之中。 【关键词】初中英语语法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9)01-083-01 一、初中语法教学的重要性 语法学习是语言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语法学习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初中英语教师要认识语法教学的重要性,要从传统单纯的语法讲解中解脱出来,勇于创新,把语法教学渗透于听、说、读、写的每一个环节中,使语法教学具有趣味性、实践性、互动性。 二、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方法 1. 导入形式多样,激发学生学习语法的兴趣 语法内容广泛,规则多、框框多。很多学生对语法望而生畏,一上语法课就没精神。要想改变学生对语法课的看法,提高学习兴趣,课堂导入是关键。俗话说:先入为主。而导入"既是一堂新课的开始,又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第一环节"。这个环节如果设计得自然、新颖,就会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使学生精神为之一振,不致于还没开始上课,心理上就抵触语法课了。教师在课前可以出示一段对话导入,让学生在讨论中去发现语法,在不知不觉中自我发现、自我学习。也可以播放歌曲导入,如播放歌曲Yesterdayonce more来教学一般过去时态,使学生在聆听歌曲的快乐之中欣然接受语法学习。或以听力对话形式引出一个新的语法等等。导入的形式要根据语法的教学内容灵活多样,从根本上吸引学生。 2.在语境中进行语法教学,增添课堂趣味性 英语语法相对繁琐,这样就更需要良好的教学环境,所以要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和归纳方式,掌握语言规律,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初中生对一切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思维活跃,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所以教师教学中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者最新最热门时事新闻添加到例句中,更好地揣摩语境句意来解决语法问题。贴近生活与实际,不用刻意去追求语法形式与结构的复杂化,在各方面做到有时效感和时尚感。在语法教学中,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趣味任务,让学生在任务活动中运用语法知识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课堂上体会和领悟语言形式的表意功能、把教师所教的语法规则转化为自己的,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对语法的学习。 3. 在语篇中进行语法教学 学生如果只是机械地在句子中练习语法,久而久之会感到枯燥无味。语法课应与阅读活动紧密结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语法点放入语篇中,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语言,思考单个语言句子如何贯穿为一整篇文章。阅读过程是学生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在阅读中分析这些语法现象,使学生加深对语法知识的理解,避免了学生对语法知识感到乏味。也可以在篇章中检测学生语法知识的掌握,语法听写就是这样一种对学生语法知识考核的一种方式。初中课堂语法听写法步骤如下:首先第一次听时,学生听大意,不做记录,一至三次;第二次听时记录下关键词,一般为实义词,三至四次;接着学习者在小组之间讨论,然后构造出一篇短文。然后不同小组之间交换文章,分析批改文章,或者教师讲评普遍存在的语法错误,最后让学生联系实际,仿照此文给自己的朋友写一封信,描述自己的学习生活。这样学生既系统的学习了语法知识,又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 在听、说、读的基础上,训练学生写的能力 能听懂、读懂文章的语法句式,这只是表明学生对这种语法形式的表意功能理解了,还需要进行有效的表达训练。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汉译英句子翻译、编写对话和写作练习等,加强和巩固学生对语法知识的运用,使学生从对语法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由表及里,深入理解。?语法课,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把语法规则归纳总结成条条框框,让学生去记去背,然后进行大量的训练。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地去听去学,没有主动学习语法知识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没有积极性,效果不太理想。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新课程改革中要求教师要转变在教学中的角色。教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交流互动的过程,教师要根据课程的目标、学习活动的要求、学习过程的需要以及学生的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参与者和合作者。这就明确规定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从侧面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语法课课堂教学设计中,就要充分体现这一点。在教师的组织、指导和帮助下,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听、说、读、写,去分析、讨论、归纳总结相关语法知识,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5.开展有益的课外活动,拓宽学生语法学习途径 课外活动不能是大量题海练习形式,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课外活动应该形式多样,比如说创办班级英文报纸、设立电影赏析课、开展英语竞赛、引导收听英文广播录音、引导学生收集名言佳句等,这些活动都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语法学习效果。 总之,在语法教学中,只要我们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采取多种方法各种手段进行教学,一定可以使单调乏味的语法教学变得生机盎然,妙趣横生。 参考文献 [1]陈扬. 浅谈初中英语语法教学.《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5.21 [2] 王艳更.浅谈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方法[J].《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14.0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