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锅炉指标解释

锅炉指标解释

锅炉指标解释

第一节锅炉技术经济指标

1.1 锅炉运行技术经济指标

1.1.1 锅炉实际蒸发量

锅炉实际蒸发量是指锅炉的主蒸汽流量(kg/h)。应取锅炉末级过热器出口的蒸汽流量值,或者根据进入锅炉省煤器的给水流量来进行计算确定,具体计算可根据汽轮机运行技术经济指标中主蒸汽流量的计算方法确定。

1045吨/小时

1.1.2 锅炉主蒸汽压力

锅炉主蒸汽压力是指锅炉出口的蒸汽压力值(Mpa)。应取锅炉末级过热器出口的蒸汽压力值。如果锅炉末级过热器出口有多路主蒸汽管,应取算术平均值。

17.5MPa

1.1.3 锅炉主蒸汽温度

锅炉主蒸汽温度是指锅炉过热器出口的蒸汽温度值(℃)。应取锅炉末级过热器出口的蒸汽温度值。如果锅炉末级过热器出口有多路主蒸汽管,应取算术平均值。

540度

1.1.4 再热蒸汽压力

锅炉再热蒸汽压力是指锅炉再热器出口的再热蒸汽压力值(Mpa)。应取锅炉末级再热器出口的蒸汽压力值。如果锅炉末级再热器出口有多路再热蒸汽管,应取算术平均值。

3.2MPa

1.1.5 再热蒸汽温度

锅炉再热蒸汽温度是指锅炉再热器出口的再热蒸汽温度值(℃)。应取锅炉末级再热器出口的蒸汽温度值。如果锅炉末级再热器出口有多路主蒸汽管,应取算术平均值。

540度

1.1.6 锅炉给水温度

锅炉给水温度是锅炉省煤器入口的给水温度值(℃)。应取锅炉省煤器前的给水温度值。

272.2度

1.1.7 过热器减温水流量

过热器减温水流量是指进入主蒸汽系统的减温水流量(t/h)。对于主蒸汽系统有多级减温器设置的锅炉,过热器减温水流量为各级主蒸汽减温水流量之和。

一级14.5、二级7.35

1.1.8 再热器减温水流量

再热器减温水流量是指进入再热汽系统的减温水流量(t/h )。对于再热汽系统有多级减温器设置的锅炉,再热器减温水流量为各级再热汽减温水流量之和。

0 t/h 1.1.9 排烟温度

排烟温度指锅炉末级受热面后的烟气温度(℃)。对于锅炉末级受热面出口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烟道,排烟温度应取各烟道排烟温度的算术平均值。

149度 1.1.10 锅炉氧量

锅炉氧量是指锅炉省煤器后的烟气中氧的容积含量百分率(%)。对于锅炉省煤器出口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烟道,锅炉氧量应取各烟道烟气氧量的算术平均值。

3-5% 1.1.11 送风温度

送风温度指锅炉空气系统风机入口处的空气温度(℃)。对于有两台送风机,送风温度为两台送风机入口温度的算术平均值;对于采用热风再循环的系统,送风温度应为冷风与热风再循环混合之前的冷风温度。

26度

1.1.12 飞灰含碳量

飞灰含碳量是指飞灰中碳的质量百分比(%)。对于有飞灰含碳量在线测量装置的系统,飞灰含碳量为在线测量装置分析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对于没有在线表计的系统,应定期进行取样分析化验。

1.8%左右 1.1.13 煤粉细度

煤粉细度是指将煤粉用标准筛筛分后留在筛上的剩余煤粉质量与所筛分的总煤粉质量之比(%)。对于直吹式制粉系统,应在磨煤机出口的一次风粉管道上进行煤粉取样;对于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应在细粉分离后进行煤粉取样。

通常是R90大约为35% 1.2 锅炉热效率

1.2.1 输入—输出热量法(正平衡)热效率计算

输入-输出热量法热效率是指锅炉输出热量占输入热量的百分率(%)。

对于锅炉效率计算的基准,燃料以每千克燃料量(煤)为基础进行计算,输入热量以燃料的收到基低位发热量来计算,基准温度以送风机入口空气温度来计算。

1001

⨯r

g Q Q =

η

式中:ηg ——锅炉热效率,%;91.7%

1Q ——每千克燃料的锅炉输出热量,kj/kg ;

r Q ——每千克燃料的锅炉输入热量,kj/kg ; 设计值 15535kj/kg

wh w rx ar net r Q Q Q Q Q +++=1,

式中:ar

net Q , ——收到基低位发热量,kJ/kg ;

rx Q ——燃料的物理显热,kJ/kg ;

1w Q ——用汽轮机抽汽或者其它外来汽源加热暖风器空气而带入锅炉系统内

的热量,kJ/kg ;

wh Q ——燃油雾化蒸汽带入锅炉的热量,kJ/kg 。

一般情况下,输入热量可以认为是燃料的低位发热量。即:

ar net r Q Q ,=

锅炉输出热量则应根据汽水系统的设置来确定热量平衡界限,主蒸汽系统以锅炉省煤器入口至末级过热器出口为界限,确认给水、减温水、排污、抽汽及主蒸汽的相关参数;再热汽系统以锅炉再热器入口至再热器出口为界限,确认再热器入口蒸汽、抽汽、再热减温水及再热汽的相关参数。这些需确定的参数包括流量、温度及压力,并由温度及压力求出相应的焓值,即:

[]

j jh i i D h D B

Q ∑-∑=

1

1 式中:D i ——工质离开热平衡界限时的质量流量,kg/h ; h i ——工质离开热平衡界限时的焓值,kj/kg ;

D j ——工质进入热平衡界限时的质量流量,kg/h ; h j ——工质进入热平衡界限时的焓值,kj/kg ; B ——锅炉燃料的消耗量,kg/h 。

注:对于不能确定的流量可以根据汽水平衡的原则计算而得。工质的流量应符合汽水平衡,即:

j i D D ∑=∑

锅炉输出热量应根据汽水系统的设置来确定热量平衡界限,按下式计算:

[]

zj zj gj gj lzr lzr gl

gs gs qt qt pw pw c zr zr gq h D h D h D h D h D h D h D h D B

Q ----∑+++⨯=

11

式中:D ——锅炉实际蒸发量,kg/h ;

gq h ——锅炉主蒸汽焓值,kJ/kg ;

zr D ——锅炉再热器出口蒸汽流量,kg/h ;

c zr h ——锅炉再热器出口蒸汽焓值,kJ/kg ;

D pw ——锅炉的排污流量,kg/h ; h pw ——锅炉排污焓值,kJ/kg ;

gs D ——主给水流量,kg/h ;

gl

gs

h ——锅炉给水焓值,kJ/kg ; D lzr ——冷再热蒸汽流量,kg/h ; h lzr ——冷再热蒸汽焓值,kJ/kg ; D gj ——过热器减温水流量,kg/h ; h gj ——过热器减温水焓值,kJ/kg ; D zj ——再热器减温水流量,kg/h ; h zj ——现热器减温水焓值,kJ/kg ;

D qt ——锅炉其它输出流量(包括吹灰、疏水及其它自用蒸汽,kg/h ; h qt ——锅炉其它输出的焓值(包括吹灰、疏水及其它自用蒸汽),kJ/kg ;

1.2.2 热损失法热效率计算

热损失法锅炉热效率ηg 按下式计算:

10016

5432⨯+++)+-

=(r

Q Q Q Q Q Q η )(10065432q q q q q ++++-=

式中:2Q ——每千克燃料的排烟损失热量,kJ/kg ;

3Q ——每千克燃料的可燃气体未完全燃烧损失热量,kJ/kg ;

4Q ——每千克燃料的固体不完全燃烧损失热量,kJ/kg ; 5Q ——每千克燃料的锅炉散热损失热量,kJ/kg ; 6Q ——每千克燃料的灰渣物理显热损失热量,kJ/kg ; 2q ——排烟热损失,%;

3q ——可燃气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 4q ——固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 5q ——锅炉散热热损失,%; 6q ——灰渣物理显热热损失,%。 1.2.2.1 排烟热损失

排烟热损失是指末级热交换器后排出烟气带走的物理显热占输入热量的百分率。 Q2=(K1*排烟处过剩空气系数+K2)*(T 排烟温度-T 冷空温度)/100 在MIS 可以简便计算

K1取3.62 K2取0.9(取自《燃煤锅炉燃烧试验技术与方法》第406页) 排烟处过剩空气系数可用空预器入口氧量计算出空预器入口过剩空气系数加上本月热试组提供的空预器漏风率反推出。即py α=21/(21-空预器入口氧量)*漏风率/0.9+21/(21-空预器入口氧量)

1002

2⨯=

r

Q Q q O

H gy

Q Q Q 22

2

2+=

式中:gy

Q 2 ——干烟气带走的热量,kJ/kg ; O

H Q 22

——烟气所含水蒸气的显热,kJ/kg 。

)(2

sf py gy p gy gy

t c V Q -=⋅θ )(2222

sf py O H p O H O

H t c V Q -=⋅θ

式中:V gy ——每千克燃料燃烧生成的实际干烟气体积,m 3/kg ;

O H V 2——每千克燃料燃烧产生的水蒸汽及相应空气湿分带入的水蒸汽体积,m 3/kg ;

py θ ——排烟温度,℃;

sf t ——送风温度,℃;

py p c ⋅ ——干烟气从o t 至py θ的平均定压比热,kJ/(kg·

K)。

O H p c 2⋅——水蒸汽从o t 至py θ的平均定压比热,kJ/(kg·

K)。 如果采用燃料的元素分析对排烟热损失进行计算,应参照GB10184中的计算方法。 如果用燃料的工业分析进行简化计算,可以按如下计算方法。 实际干烟气体积可以通过下式计算:

c

gk py c gy gy V V V )1()(00)(-+=α

式中:c gk V )(0——每千克燃料燃烧所需的理论干空气量,m 3/kg ;

c

gy V )(0——每千克燃料燃烧产生的理论干烟气量,m 3/kg ;

py α ——空气预热器出口的过剩空气系数。

理论干空气量及理论干烟气量用下式计算:

)(1000

1

)(,20ar net c

gk Q K V ⨯=

c gk c gy V K V )()(010⨯=

1K 、2K 可根据燃料的种类及燃料无灰干燥基挥发份的数值在下表中选取。

表1

烟气中所含水蒸汽容积可用下式计算:

])(293.1100

9[

24.10

2k gk py ar ar O H d V M H V α++=

式中:H ar ——燃料收到基氢含量,%; M ar ——燃料收到基水分含量,%;

d k ——环境空气绝对湿度,kg/kg 。

燃料收到基氢含量可以在上表中选取,或选取近期的煤质元素分析数值。

一般情况下,干烟气的平均定压比热可以取1.38 kJ/(kg·K),水蒸汽的平均定压比热容可以取1.51 kJ/(kg·K),空气绝对湿度可以取0.01kg/kg 。 1.2.2.2可燃气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

可燃气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是指排烟中可燃气体成分未完全燃烧而造成的热量损失占输入热量的百分率。对于燃煤锅炉可以忽略。

对于燃油及燃气锅炉可燃气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的计算应参照GB10184进行计算。

3q 取0

1.2.2.3固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

固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是指锅炉灰渣可燃物造成的热量损失和中速磨煤机排出石子煤的热量损失占输入热量的百分率。

sz

r

ar q Q C A q 4427.337+=

-

固体未完全燃烧损失=337.27*燃料收到基灰分含量*灰渣中平均碳量与燃煤灰量之比率/每千克燃料的锅炉输入热量

式中:sz

q 4——中速磨煤机排出石子煤的热量损失率,%; A ar ——燃料收到基灰分含量,%;

-

C ——灰渣中平均碳量与燃煤灰量之比率,%。

1004

⨯=r

L sz

net

sz sz Q B Q B q

式中:sz

net Q ——中速磨煤机排出石子煤的低位发热量,kJ/kg ;

L B ——锅炉燃料累计消耗量,t ;

B sz ——石子煤的排放量,t 。

式中:

lz α——炉渣占燃煤总灰量的质量含量百分比,%;

fh

α——飞灰灰量占燃煤总灰量的质量含量百分比,%;

lz C ——炉渣中碳的质量百分比,%

fh C ——飞灰中碳的质量百分比,%按各值班取样化学录入值

飞灰每班用一个值,事后补录,炉渣一个月用一个值,由热试组取样

lz α、fh α的数值可根据最近灰平衡试验或锅炉性能试验来选取。对于固态排

渣煤粉锅炉,可以代之以

lz α=10、fh α=90;对于液态排渣煤粉锅炉,可以代之以

lz α=30~90、fh α=10—lz α;

对于燃油及燃气锅炉固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可以忽略。 1.2.2.4散热损失

散热损失=0.22*额定蒸发量/实际蒸发量

锅炉散热损失是指锅炉炉墙、金属结构及锅炉范围内管道(烟风道及汽、水管道联箱等)向四周环境中散失的热量占总输入热量的百分率。热损失值的大小与锅炉机组的热负荷有关,应根据GB10184中的规定选取和计算,计算公式为:

1.2.2.5灰渣物理热损失

灰渣物理热损失是指炉渣、飞灰排出锅炉设备时所带走的显热占输入热量的百分率。:

6()()100100100fh py o fh ar

lz lz o lz r

lz fh t c A t t c q Q C C αθα⎡⎤

--=

+⎢⎥--⎢⎥⎣

式中:lz t ——炉膛排出的炉渣温度,℃;

lz c ——炉渣的比热,kJ/(kg ·K);

fh c ——飞灰的比热,kJ/(kg ·K)。

对于固态排渣煤粉锅炉,炉渣温度可以取800℃;炉渣的比热可以取0.96 kJ/(kg ·K)。 液态排渣煤粉锅炉t lz =t 3+100℃(t 3 为煤灰的熔化温度)。

对于液态排渣煤粉锅炉,炉渣温度t lz =t 3+100℃(t 3 为煤灰的熔化温度FT ,℃),炉渣的比热可以取1.10 kJ/(kg ·K)。

鉴于排烟温度一般介于100℃—200℃之间,飞灰的比热一般可以取0.82 kJ/(kg ·K)。 当燃煤的折算灰分小于10%(即

%104187,

net ar

Q A )时,固态排渣火室炉可忽略炉

渣的物理热损失;火床炉及液态排渣炉、旋风炉可忽略飞灰的物理热损失。

对于燃油及燃气锅炉灰渣物理热损失可以忽略。 1.3 空气预热器漏风率:

空气预热器漏风率是指漏入空气预热器烟气侧的空气质量流量与进入空气预热器的烟气质量流量之比(%)

90'

'

"⨯-=

αααL A 式中:L A —— 空 气 预 热 器 漏 风 率,%; '

α

—— 空 气 预 热 器 入口的过剩空气系数;

"α—— 空 气 预 热 器 出口的过剩空气系数;

一般每个月可用试验组试验值

第二节 锅炉辅机设备技术经济指标

2.1 引风机单耗、耗电率

引风机单耗是指锅炉产生每吨蒸汽引风机所消耗的电量。

L

yf yf D W b =

式中:yf b ——引风机单耗,kw ·h/t ;

L D ——统计期内主蒸汽流量累计值,t ;

yf W ——引风机消耗的电量,kw ·h ;

引风机耗电率是指引风机消耗的电量与机组发电量的比率。

100⨯=

f

yf yf W W w

式中:yf w ——引风机耗电率,%;

f W ——机组发电量,kw ·h ;

2.2 送风机单耗、耗电率

送风机单耗是指锅炉产生每吨蒸汽送风机消耗的电量。

L

sf sf D W b =

式中:sf b ——送风机单耗,kw ·h/t ;

sf W ——送风机消耗的电量,kw ·h ;

送风机耗电率是指送风机消耗的电量与机组发电量的比率。

100⨯=

f

sf sf W W w

式中:sf w ——送风机耗电率,%;

2.3 一次风机(排粉机)单耗及耗电率

一次风机(排粉机)单耗是指锅炉制粉系统每磨制一吨原煤一次风机(排粉机)消耗的电量。

L

pf pf B W b =

式中:pf b —— 一次风机(排粉机)单耗,kw ·h/t ; pf W —— 一次风机(排粉机)消耗的电量,kw ·h ;

一次风机(排粉机)耗电率是指一次风机(排粉机)消耗的电量与机组发电量的比率。

100⨯=

f

pf pf W W w

式中:pf w —— 一次风机(排粉机)耗电率,%。

2.4 密封风机单耗及耗电率

密封风机单耗是指制粉系统磨制一吨原煤密封风机消耗的电量。

L mf

mf B W b =

式中: mf b —— 密封风机单耗,kw ·h/t ;

mf W —— 密封风机消耗的电量,kw ·h ;

密封风机耗电率是指密封风机消耗的电量与机组发电量的比率。

100⨯=f mf

mf W W w

式中:m f w —— 密封风机耗电率,%。

2.5 磨煤机单耗及耗电率

开发MIS 时候研究看能否分开各台磨煤机电量和煤量

磨煤机单耗是指制粉系统每磨制一吨原煤磨煤机消耗的电量。

mm

mm mm B W b = 式中:mm b ——磨煤机单耗,kw ·h/t ;

mm B ——磨煤机出力,t ;

mm W ——磨煤机消耗的电量,kw ·h 。

对于存在多台磨煤机的锅炉,磨煤机单耗是指各台磨煤机单耗的加权平均值。 L

mm mm n i mf B b B b ∑==1 磨煤机耗电率是指磨煤机消耗的电量与机组发电量的比率。

100⨯=f

mm mm W W w 式中:mm w —— 磨煤机耗电率,%。

2.6 给煤机单耗及耗电率

gm gm

gm B W b =

式中:gm b ——给煤机单耗,kw ·h/t ;

gm B ——给煤机出力,t ;

gm W ——给煤机消耗的电量,kw ·h 。

对于存在多台给煤机的锅炉,给煤机单耗是指各台给煤机单耗的加权平均值。 L gm gm n i gm B b B b ∑==1

给煤机耗电率是指给煤机所耗用的电量与机组发电量的比率。

100⨯=f gm

gm W W w

式中:gm w —— 给煤机耗电率,%。

2.7 制粉系统单耗及耗电率

制粉系统单耗为制粉系统(包括磨煤机、给煤机、一次风机(排粉机)、密封风机等)每磨制一吨原煤所消耗的电量。

gm m f pf m m zf b b b b b +++=

式中:zf b ——制粉系统单耗,kw ·h/t ;

制粉系统耗电率是指制粉系统消耗的电量与机组发电量的比率。

100⨯=f zf

zf W W w

式中:zf W —— 制粉系统消耗的电量,kW ·h ;

zf w —— 制粉系统耗电率,%。

2.8 炉水循环泵单耗及耗电率

炉水循环泵单耗是指锅炉每产生一吨蒸汽炉水循环泵所消耗的电量。

L

lx lx D W b =

式中:lx W —— 炉水循环泵消耗的电量,kW ·h ;

lx b ——炉水循环泵单耗,kW ·h/t ;

炉水循环泵耗电率是指炉水循环泵所消耗的电量与机组发

电量的比率。

100⨯=f

lx lx W W w 式中:lx w —— 炉水循环泵耗电率,%。

2.9 锅炉排污率

锅炉排污率是指锅炉运行中排污量与锅炉实际蒸发量的比率。

100⨯=D D L pw

pw

式中:pw D ——锅炉排污量,kg/h ;

pw L ——锅炉排污率,%。

如有锅炉排污计量装置的直接测量。

不能直接测量的可以通过化学盐平衡法或用补水率法进行计算。

化学盐平衡是指给水带入的盐分应等于蒸汽带走的盐分与随同排污水排走的盐分之和。由此可以通过对给水、排污水(炉水)及饱和蒸汽中盐分的分析来计算排污率。

100⨯--=gs pw b

gs pw S S S S L

式中:gs S —— 给水中的盐分含量,mg/kg ;

b S —— 饱和蒸汽中的盐分含量,mg/kg ;

pw S —— 排污水中的盐分含量,mg/kg ;一般情况下可以视作等于炉水的盐分含量。

补水率法是指汽机维持恒定工况时,通过对锅炉开关排污时机组补水率的变化来计算锅炉排污率。

bh pw D L ∆=

式中:bh D ∆—— 机组的补水变化率,%。

2.10 除灰系统单耗及耗电率

除灰单耗是指锅炉每燃烧一吨煤除灰系统消耗的电量。

L

ch ch B W b = 式中:ch b ——除灰单耗单耗,kW ·h/t ;

ch W ——除灰系统消耗的电量,kW ·h 。

除灰系统耗电率是指除灰系统消耗的电量与机组发电量的比率。

100⨯=f

ch ch W W w 式中:ch w —— 除灰系统耗电率,%。

2.11 脱硫耗电率

脱硫耗电率是指统计时间内脱硫设备总耗电量与全厂发电量的比率。

100⨯∑=f

tl tl W W L 式中:tl L ——脱硫耗电率,%;

tl W ——脱硫设备总耗电量,kW ·h 。

锅炉效率标准

锅炉效率标准 一、燃料燃烧效率 燃料燃烧效率是指燃料在锅炉中燃烧时,实际燃烧量与理论燃烧量的比值。为了提高锅炉效率,需要确保燃料在锅炉中完全燃烧,减少燃烧不完全导致的浪费。同时,应选择合适的燃料,确保其与锅炉的匹配性。 二、锅炉热效率 锅炉热效率是指锅炉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蒸汽或热水与输入的能量之比。提高锅炉热效率意味着减少能量损失,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对锅炉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其良好的工作状态。 三、蒸汽温度和压力 蒸汽温度和压力是衡量锅炉性能的重要指标。蒸汽温度和压力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锅炉效率。因此,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调整蒸汽温度和压力,确保其在合适的范围内。 四、锅炉用水处理 锅炉用水质量直接影响到锅炉的效率和使用寿命。因此,需要对锅炉用水进行处理,去除水中的杂质和硬度,以降低水垢的形成和水腐蚀的发生。同时,应定期检查锅炉水质,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 五、锅炉安全性能 锅炉安全性能是保障员工和设备安全的重要因素。为了确保锅炉安全性能,需要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保养,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同时,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六、排放标准 锅炉排放的烟气和废水等废弃物需要符合国家排放标准。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对锅炉进行技术升级和改造,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同时,应加强对排放物的监测和管理,确保其符合环保要求。 七、能耗标准

锅炉能耗是衡量其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为了降低能耗,需要选择高效的锅炉设备和技术,优化能源利用方案。同时,应加强对能耗的监测和管理,确保其符合国家能耗标准。 八、设备维护与保养 设备维护与保养是保障锅炉高效运行的重要措施。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定期对锅炉设备进行检查、清洗、润滑等维护保养工作,确保其良好的工作状态。同时,应建立健全的维护保养管理制度,提高维护保养水平。

锅炉指标解释

锅炉指标解释 第一节锅炉技术经济指标 1.1 锅炉运行技术经济指标 1.1.1 锅炉实际蒸发量 锅炉实际蒸发量是指锅炉的主蒸汽流量(kg/h)。应取锅炉末级过热器出口的蒸汽流量值,或者根据进入锅炉省煤器的给水流量来进行计算确定,具体计算可根据汽轮机运行技术经济指标中主蒸汽流量的计算方法确定。 1045吨/小时 1.1.2 锅炉主蒸汽压力 锅炉主蒸汽压力是指锅炉出口的蒸汽压力值(Mpa)。应取锅炉末级过热器出口的蒸汽压力值。如果锅炉末级过热器出口有多路主蒸汽管,应取算术平均值。 17.5MPa 1.1.3 锅炉主蒸汽温度 锅炉主蒸汽温度是指锅炉过热器出口的蒸汽温度值(℃)。应取锅炉末级过热器出口的蒸汽温度值。如果锅炉末级过热器出口有多路主蒸汽管,应取算术平均值。 540度 1.1.4 再热蒸汽压力 锅炉再热蒸汽压力是指锅炉再热器出口的再热蒸汽压力值(Mpa)。应取锅炉末级再热器出口的蒸汽压力值。如果锅炉末级再热器出口有多路再热蒸汽管,应取算术平均值。 3.2MPa 1.1.5 再热蒸汽温度 锅炉再热蒸汽温度是指锅炉再热器出口的再热蒸汽温度值(℃)。应取锅炉末级再热器出口的蒸汽温度值。如果锅炉末级再热器出口有多路主蒸汽管,应取算术平均值。 540度 1.1.6 锅炉给水温度 锅炉给水温度是锅炉省煤器入口的给水温度值(℃)。应取锅炉省煤器前的给水温度值。 272.2度 1.1.7 过热器减温水流量 过热器减温水流量是指进入主蒸汽系统的减温水流量(t/h)。对于主蒸汽系统有多级减温器设置的锅炉,过热器减温水流量为各级主蒸汽减温水流量之和。 一级14.5、二级7.35

1.1.8 再热器减温水流量 再热器减温水流量是指进入再热汽系统的减温水流量(t/h )。对于再热汽系统有多级减温器设置的锅炉,再热器减温水流量为各级再热汽减温水流量之和。 0 t/h 1.1.9 排烟温度 排烟温度指锅炉末级受热面后的烟气温度(℃)。对于锅炉末级受热面出口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烟道,排烟温度应取各烟道排烟温度的算术平均值。 149度 1.1.10 锅炉氧量 锅炉氧量是指锅炉省煤器后的烟气中氧的容积含量百分率(%)。对于锅炉省煤器出口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烟道,锅炉氧量应取各烟道烟气氧量的算术平均值。 3-5% 1.1.11 送风温度 送风温度指锅炉空气系统风机入口处的空气温度(℃)。对于有两台送风机,送风温度为两台送风机入口温度的算术平均值;对于采用热风再循环的系统,送风温度应为冷风与热风再循环混合之前的冷风温度。 26度 1.1.12 飞灰含碳量 飞灰含碳量是指飞灰中碳的质量百分比(%)。对于有飞灰含碳量在线测量装置的系统,飞灰含碳量为在线测量装置分析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对于没有在线表计的系统,应定期进行取样分析化验。 1.8%左右 1.1.13 煤粉细度 煤粉细度是指将煤粉用标准筛筛分后留在筛上的剩余煤粉质量与所筛分的总煤粉质量之比(%)。对于直吹式制粉系统,应在磨煤机出口的一次风粉管道上进行煤粉取样;对于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应在细粉分离后进行煤粉取样。 通常是R90大约为35% 1.2 锅炉热效率 1.2.1 输入—输出热量法(正平衡)热效率计算 输入-输出热量法热效率是指锅炉输出热量占输入热量的百分率(%)。 对于锅炉效率计算的基准,燃料以每千克燃料量(煤)为基础进行计算,输入热量以燃料的收到基低位发热量来计算,基准温度以送风机入口空气温度来计算。 1001 ?r g Q Q = η

锅炉参数及热效率

第四节锅炉参数及热效率 一、锅炉参数 锅炉参数是表示锅炉蒸汽产量和质量的指标。蒸汽锅炉的主要参数是额定蒸发量、额定蒸汽压力和额定蒸汽温度。 1.额定蒸发量 蒸汽锅炉每小时所产生的蒸汽数量,称为这台锅炉的蒸发量,又称为“出力”或“容量”。用符号“D”表示,常用的单位是t/h。 锅炉蒸发量有额定蒸发量、经济蒸发量和最大连续蒸发量之分。 (1)额定蒸发量蒸汽锅炉在额定蒸汽压力、额定蒸汽温度、额定给水温度下,使用设计规定的燃料并保证效率时所规定的每小时的蒸发量。锅炉产品金属铭牌上标示的蒸发量,就是锅炉的额定蒸发量。 (2)经济蒸发量蒸汽锅炉在连续运行中,效率达到最高时的蒸发量称为经济蒸发量。经济蒸发量约为额定蒸发量的75%~80%。 (3)最大连续蒸发量蒸汽锅炉在额定蒸汽参数、额定给水温度和使用设计燃料的条件下,长期连续运行时所能达到的最大蒸发量称为最大连续蒸发量。这时锅炉的效率会有所降低,因此应尽量避免锅炉在最大连续蒸发量下运行。 2.额定蒸汽压力 蒸汽锅炉在规定的给水压力和负荷范围内长期连续运行时,应予保证的出口蒸汽压力称为额定蒸汽压力。常用单位是MPa。锅炉产品金属铭牌上标示的压力,就是锅炉的额定蒸汽压力。对于有过热器的蒸汽锅炉,其额定蒸汽压力是指过热器出口处的蒸汽压力;对于无过热器的蒸汽锅炉,其额定蒸汽压力是指锅筒出口处的蒸汽压力。 3.额定蒸汽温度 蒸汽锅炉在规定的负荷范围内,额定蒸汽压力和额定给水温度下长期连续运行所必须保证的出口蒸汽温度称为额定蒸汽温度,单位是℃。锅炉产品金属铭牌上标示的温度,就是锅炉的额定蒸汽温度。对于有过热器的蒸汽锅炉,其额定蒸汽温度是指过热器出口处的过热蒸汽温度;对于无过热器的蒸汽锅炉,其额定蒸汽温度是指锅炉额定蒸汽压力下所对应的饱和温度。 二、锅炉的热效率 锅炉热效率是表示进入锅炉的燃料所能放出的全部热量中,被锅炉有效吸收热量所占的百分率。热效率是锅炉的重要技术经济指标,它表明锅炉设备的完善程度和运行管理水平。锅炉的热效率的测定和计算通常有下列两种方法:1.正平衡法 用被锅炉利用的热量与燃料所能放出的全部热量之比来计算热效率的方法叫正平衡法,又叫直接测量法。正平衡热效率的计算公式可用下式表示: 式中锅炉蒸发量——实际测定,kg/h;

蒸汽锅炉的主要参数

蒸汽锅炉的主要参数 蒸汽锅炉是一种将水加热转化为蒸汽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能源供应领域。蒸汽锅炉的性能主要受到一系列参数的影响,这些参数直接关系到锅炉的效率和安全运行。本文将详细介绍蒸汽锅炉的主要参数,并对其作用和影响进行解析。 1. 蒸发量 蒸发量是衡量蒸汽锅炉产生蒸汽能力的重要参数,它表示单位时间内锅炉产生的蒸汽质量。蒸发量的大小取决于锅炉的热传递效率和燃料燃烧效率。提高蒸发量可以增加蒸汽产量,提高锅炉的工作效率。 2. 蒸汽压力 蒸汽压力是蒸汽锅炉输出蒸汽能力的重要指标,它直接影响到蒸汽的使用效果和设备的选型。蒸汽压力越高,蒸汽的温度和热能都会增加,适用于高温高压的工艺需求。但过高的蒸汽压力会增加设备成本和能源消耗,同时也会带来安全隐患,因此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选择。 3. 蒸汽温度 蒸汽温度是蒸汽锅炉输出蒸汽能力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它决定了蒸汽的热能大小和使用范围。蒸汽温度的提高可以增加热能传递效率和设备的热效益,但也会增加设备的复杂性和成本。

4. 烟气温度 烟气温度是衡量蒸汽锅炉热能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它表示锅炉排出烟气的温度。较高的烟气温度意味着热能的浪费和能源的损失,因此需要通过优化锅炉结构和调整燃烧参数等方式降低烟气温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5. 热效率 热效率是衡量蒸汽锅炉能源利用效果的重要参数,它表示单位燃料转化为有效热能的比例。热效率的提高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同时也能增加锅炉的经济性和可持续发展性。提高热效率的方法包括提高燃烧效率、降低烟气散失和采用余热回收等技术手段。 6. 进水温度 进水温度是指锅炉水进入锅炉的温度,它直接影响到锅炉的热传递效率和能源消耗。较高的进水温度可以提高蒸汽产量和热效益,但也会增加设备的压力和热应力,因此需要在安全范围内选择适当的进水温度。 7. 燃料种类 燃料种类是蒸汽锅炉能源来源的重要参数,常见的燃料种类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生物质等。不同燃料的燃烧特性和能源含量不同,会影响到锅炉的燃烧效率、排放物产生和经济性。选择合适的燃料种类可以提高锅炉的性能和环境友好性。

锅炉能效比标准

锅炉能效比标准 一、燃烧效率 燃烧效率是指锅炉燃烧燃料时,燃料中可燃物完全燃烧所释放的能量与燃料总能量之比。燃烧效率是衡量锅炉燃烧性能的重要指标,高的燃烧效率意味着燃料能量的有效利用,可以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环境污染。一般来说,锅炉的燃烧效率应不低于85%。 二、传热效率 传热效率是指锅炉受热面吸收的热量与燃料燃烧产生的总热量之比。传热效率是衡量锅炉传热性能的重要指标,高的传热效率意味着受热面能够更有效地吸收和传递热量,从而提高锅炉的热效率。一般来说,锅炉的传热效率应不低于90%。 三、热效率 热效率是指锅炉输出的热量与燃料输入的能量之比。热效率是衡量锅炉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高的热效率意味着能源的有效利用和减少能源浪费。一般来说,工业锅炉的热效率应不低于75%,而电站锅炉的热效率则根据不同容量和类型有所差异。 四、蒸汽温度 蒸汽温度是衡量锅炉产汽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前提下,蒸汽温度越高,蒸汽含有的水分越少,蒸汽品质就越高。一般来说,工业锅炉的蒸汽温度应不低于150℃,而电站锅炉的蒸汽温度则根据不同容量和类型有所差异。 五、蒸汽压力 蒸汽压力是衡量锅炉产汽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前提下,蒸汽压力越高,蒸汽含有的水分越少,蒸汽品质就越高。一般来说,工业锅炉的蒸汽压力应不低于1.0 MPa,而电站锅炉的蒸汽压力则根据不同容量和类型有所差异。 六、受热面

受热面是指锅炉内接受热量并传递热量的部件。受热面的设计、材料和布置方式对锅炉的热效率、燃烧性能和安全性都有重要影响。一般来说,锅炉的受热面应具有足够的面积和布置合理的结构,以实现高效的热量吸收和传递。 七、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是锅炉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监控和控制锅炉的运行状态。控制系统应具有自动化、智能化和安全可靠的特点,能够实现对锅炉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和故障预警,从而提高锅炉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八、安全性能 安全性能是衡量锅炉可靠性和稳定性的重要指标。锅炉应具有完善的安全保护装置和措施,如超温保护、超压保护、熄火保护等,以保障运行安全。此外,锅炉的设计和制造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结构损伤、疲劳断裂等安全隐患。

燃气锅炉吨位标准

燃气锅炉吨位标准是指燃气锅炉的额定蒸发量,通常用吨(t)来表示。吨位标准对于选购和使用燃气锅炉都非常重要,因为吨位标准直接关系到锅炉的能力和适用范围。在以下文章中,我将详细介绍燃气锅炉吨位标准的相关内容,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选择适合的燃气锅炉。 一、什么是燃气锅炉吨位标准? 燃气锅炉吨位标准是指锅炉的额定蒸发量,即锅炉每小时蒸发的水量。吨位标准通常用吨(t)来表示,例如1吨燃气锅炉即表示该锅炉每小时蒸发1吨水。 二、燃气锅炉吨位标准的分类 根据国家标准,燃气锅炉的吨位标准分为小型燃气锅炉、中型燃气锅炉和大型燃气锅炉三类。 1. 小型燃气锅炉:吨位标准小于等于10t的燃气锅炉属于小型燃气锅炉。这类锅炉通常适用于家庭、饭店、宾馆等小规模场所,其特点是结构简单、体积小、安装方便。 2. 中型燃气锅炉:吨位标准在10t~75t之间的燃气锅炉属于中型燃气锅炉。这类锅炉适用于工业企业、学校、医院等中等规模的场所,其特点是稳定性好、效率高、使用寿命长。 3. 大型燃气锅炉:吨位标准大于75t的燃气锅炉属于大型燃气锅炉。这类锅炉适用于发电厂、化工厂、钢铁厂等大型工业场所,其特点是功率大、产能高、需要较大的占地空间。 三、选择合适的燃气锅炉吨位标准的因素 选择合适的燃气锅炉吨位标准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 用途和场所:根据锅炉的使用场所和用途确定吨位标准。家庭和小型商业场所通常选择小型燃气锅炉,而工厂和大型企业则需要根据产能要求选择中型或大型燃气锅炉。 2. 热负荷计算:根据所需的热负荷来计算合适的吨位标准。热负荷是指锅炉需要供应的热量,它与场所的面积、环境温度等因素有关。通过热负荷计算可以确定所需的吨位标准范围。 3. 经济性考虑:选择燃气锅炉吨位标准时还需考虑经济性。一般来说,较大吨位的燃气锅炉投资成本高,但在大规模生产中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经济效益。而较小吨位的燃气锅炉投资成本低,但对于大规模生产可能不够满足需求。 四、燃气锅炉吨位标准的重要性 燃气锅炉吨位标准直接关系到锅炉的能力和适用范围,选择合适的吨位标准对于锅炉的正常运行和效率至关重要。如果吨位过小,无法满足工作需求,容易导致锅炉工作不稳定,供热效果差。而吨位过大,则可能造成资源浪费和投资成本过高。因此,选择适合的吨位标准能够提高燃气锅炉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性。 总结: 燃气锅炉吨位标准是衡量锅炉蒸发能力的重要指标,根据不同场所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吨位标准至关重要。小型燃气锅炉适用于家庭和小型商业场所,中型燃气锅炉适用于中等规模的工业场所,大型燃气锅炉适用于大型企业和工业场所。在选择吨位标准时,需要考虑用途、热负荷和经济性等因素,以确保燃气锅炉的稳定运行和经济效益。希望以上内容对您理解燃气锅炉吨位标准有所帮助。

蒸汽锅炉的参数

蒸汽锅炉的参数 一、蒸汽锅炉的定义和作用 蒸汽锅炉是一种将水加热为蒸汽的设备,利用蒸汽产生动力或供热的过程。它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电力供应、供热系统和生活领域,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二、蒸汽锅炉的参数分类 蒸汽锅炉的参数可以分为两大类:基本参数和性能参数。 1. 基本参数 基本参数是指蒸汽锅炉在设计和运行过程中固有的特点和条件,包括容量、压力、温度和热效率等。 (1) 蒸汽锅炉容量 蒸汽锅炉容量是指蒸汽锅炉设计为每小时产生的蒸汽量,单位通常为吨/小时。 (2) 蒸汽锅炉压力 蒸汽锅炉压力是指蒸汽锅炉内部蒸汽的压力,通常以巴(bar)或兆帕(MPa)为单位。 (3) 蒸汽锅炉温度 蒸汽锅炉温度是指蒸汽锅炉内部蒸汽的温度,通常以摄氏度(℃)为单位。 (4) 蒸汽锅炉热效率 蒸汽锅炉热效率是指蒸汽锅炉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蒸汽的能效比,是衡量蒸汽锅炉能源利用效果的重要指标。

2. 性能参数 性能参数是指蒸汽锅炉在运行状态下的技术指标,包括蒸汽质量、燃料消耗量、排气温度和运行稳定性等。 (1) 蒸汽质量 蒸汽质量是指蒸汽中所含湿蒸气的含量,一般通过饱和度来表示,饱和度为100%表示干蒸汽。 (2) 燃料消耗量 燃料消耗量是指蒸汽锅炉在产生一定蒸汽量时所使用的燃料量,是评价蒸汽锅炉经济性和环保性的重要指标。 (3) 排气温度 排气温度是指蒸汽锅炉排出的烟气温度,高排气温度意味着热能没有被充分利用,会造成能源浪费。 (4) 运行稳定性 运行稳定性是指蒸汽锅炉在不同负荷下保持稳定运行的能力,包括负荷调节范围、蒸汽压力稳定性和蒸汽温度波动等。 三、影响蒸汽锅炉参数的因素 蒸汽锅炉的参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锅炉设计、燃料种类、燃烧方式、水质和燃烧控制等。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因素对蒸汽锅炉参数的影响。 1. 锅炉设计 包括锅炉的结构设计、传热面积和管道布局等,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蒸汽锅炉的容量、热效率和运行稳定性等参数。

锅炉水质指标及其监测意义

水质指标及其监测意义 工业锅炉水质标准中各项水质指标及其监测意义如下: 1悬浮物指经过滤后分离出来的不溶于水的固体混合物的含量;悬浮物含量越高,水就越混浊;对于小型工业锅炉,如采用澄清的自来水作水源,运行中可不监测悬浮物含量; 2总硬度通常指水中钙、镁离子的总含量,是防止锅炉结垢的一项很重要的指标;对锅炉来说,水中的硬度越小越有利于防止结垢; 3总碱度指水中能接受氢离子的一类物质的含量;由于碱度物质能与硬度物质反应,生成疏松的水渣,可随排污除去,从而防止锅炉结垢,所以工业锅炉的锅水必须保持一定的碱度;但锅水碱度太高,易影响蒸汽品质,有时还会引起碱性腐蚀,因此锅水碱度应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 4pH值即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是表示溶液酸碱性的一项指标;pH值的范围为0~14,pH=7时为中性,pH<7时为酸性,pH>7时为碱性;通常要求锅炉水质达到一定的碱性,有利于防止腐蚀和防垢; 5溶解氧指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含量;水中的溶解氧易造成锅炉设备和给水管道的腐蚀,所以应尽量除去; 6溶解固形物、电导率和氯离子溶解固形物也称为蒸发残渣,可近似地表示水中的总含盐量;锅水溶解固形物含量的变化可直接反映出锅水的浓缩程度,当其含量过高时,易造成蒸汽大量带水,恶化蒸汽品质,严重时还会发生汽水共腾,因此需通过合理的排污来控制其含量;由于溶解固形物的测定较为繁杂且费时,一般锅炉运行中常用测定方法简便的电导

率或氯离子来代替,但它们之间的比值关系需经测试确定,并定期校正; 2-亚硫酸根该项指标是为采用加亚硫酸钠来除氧的锅炉而设的,不加亚硫酸钠的7SO 3 锅水无亚硫酸根; 3-磷酸根磷酸根可消除残余硬度,防止结垢,并可在金属表面形成磷酸铁保护膜, 8PO 4 减缓腐蚀,所以锅内常加入磷酸盐水处理剂;监测磷酸根可更好地控制磷酸盐的加入量; 9相对碱度指锅水中游离氢氧化钠的量与溶解固形物的量之比值;是为防止锅炉胀接或铆接部位产生苛性脆化而定的一项指标;对于全焊接锅炉,一般不会发生苛性脆化,所以可不控制该项指标; 10含油量天然水一般不含油,所以平时可不作监测,但当水源水受油污染时,应监测含油量,以确定是否可作锅炉给水; 11含铁量指水中所含有的总铁离子含量;这是2001年水质标准修订时,针对燃油燃气锅炉的给水新增的控制指标;这主要是由于通常燃油燃气锅炉受热面的热负荷较高,如给水含铁量较高,易造成锅炉结生氧化铁垢,并会引起沉积物下的腐蚀; 三、锅炉水质日常控制及锅炉的排污 1.水质简化分析指标及其控制 工业锅炉水质标准的各项指标中有的只需定期监测即可,有的则需每班监测,即称为日常简化分析;一般简化分析的控制指标为:pH值、硬度、碱度和氯离子;对于用除氧器除氧的还需测给水的含氧量;对于额定工作压力大于1.0hPa的锅炉,还应监测锅水磷酸根含量;

工业锅炉参数

工业锅炉参数 工业锅炉是一种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热能设备,因其具有节能、环保、高效等特点,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而工业锅炉参数则是工业锅炉功能的核心,它决定了锅炉能否稳定、高效地运行。在此,我们将详细介绍工业锅炉参数及其重要性。 一、工业锅炉的种类及区别 工业锅炉根据蒸汽压力和燃料种类的不同,可分为高压锅炉、中压锅炉、低压锅炉、燃气锅炉、燃油锅炉、固体燃料锅炉等几种,下面我们来一一了解它们之间的不同点。 1. 高压锅炉:蒸汽压力在10.0~39.9MPa范围内的锅炉称为高压锅炉,广泛应用于发电厂、化工厂、钢铁厂等领域。其燃料以燃煤为主,也可使用燃气、重油、催化裂化气油等复合燃料。 2. 中压锅炉:蒸汽压力在 3.9~9.8MPa范围内的锅炉称为中压锅炉,大部分应用于热电联产、制药厂等领域。其燃料以燃煤为主,也可使用燃气、重油、催化裂化气油等复合燃料。 3. 低压锅炉:蒸汽压力在0.1~3.9MPa范围内的锅炉称为低压锅炉,广泛应用于食品厂、化肥厂、热水供暖等领域。其燃料以燃气、燃油、煤炭为主。

4. 燃气锅炉:燃气锅炉是一种以天然气、城市煤气等为主要燃料的锅炉,它具有清洁、安全、高效的特点,亦可采用沼气、焦化炉煤气等为燃料。 5. 燃油锅炉:燃油锅炉是指以重质或轻质燃料油为燃料的锅炉,具有运行成本低、热效率高等优点,适用于各种工业、农业领域。 6. 固体燃料锅炉:固体燃料锅炉是指使用煤炭、木材、秸秆等固体燃料的锅炉,适用于发电厂、化工厂、制药厂等领域,但由于其产生的污染物较多,受到了限制。 二、工业锅炉的主要参数 1. 蒸汽质量 蒸汽质量是工业锅炉参数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也是判定锅炉性能好坏的一个标志。蒸汽质量直接关系到工业锅炉的稳定运行与生产效率。蒸汽质量包括蒸汽干度和蒸汽含水量两个指标,干度越高,则蒸汽排放的水分越少,工业锅炉效率就越高。 2. 热效率 热效率是衡量工业锅炉运行的重要参数之一,它是指工业锅炉燃料转化成蒸汽所产生的热量与实际输入的热量之比。一个高效的工业锅炉,需要在保证质量前提下,提高热效率,以实现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 3. 蒸汽产量

锅炉节能标准

锅炉节能标准 锅炉节能标准是指在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等各个环节中,根据能 源利用效率、热效率、环保要求等多个因素对锅炉的能源消耗和热效 率进行规范,以达到节约能源、减少排放、提升性能等目的的一系列 标准要求。 目前,我国的锅炉节能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锅炉的能源利用效率要求。能源利用效率是指锅炉在使用能源 时所转化为有效热量的比例,也是评价锅炉节能效果的主要指标之一。我国对各种类型的锅炉有着不同的能源利用效率要求。以燃煤锅炉为例,根据锅炉类型存在不同标准。目前我国对于居民采暖用燃煤小型 锅炉,能源利用效率不低于70%;对于工业应用、燃气、燃油等不同 类型的锅炉也有不同的标准要求。 其次,锅炉的热效率要求。热效率是指锅炉在使用燃料后,产生的有 效热量与燃料热值的比例。我国的热效率要求是指在不同负荷下,锅 炉的热效率要达到一定的标准,以减少燃料浪费和二氧化碳等有害气 体的排放。 最后,是锅炉环保要求。锅炉的污染物排放是影响环保水平的重要指

标之一。我国通过制定锅炉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锅炉在使用时进行 严格的排放限制,确保锅炉运行过程中污染物及废气排放量达标,减 少环境污染。 在执行锅炉节能标准方面,我国也在不断加强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建设,例如《环境保护法》、《节能法》等,在加强技术研发和宣传推广的 同时,通过政企合作、产学研合作等多种方式,实现锅炉节能标准与 绿色环保的目标。 总之,锅炉节能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是推动我国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 双重目标的重要措施之一。在今后的锅炉节能标准制定和执行中,还 需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加强监管力度,确保锅炉的安全、高效、环保 性能,为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贡献更多力量。

锅炉判定标准

锅炉判定标准 一、燃烧效率 锅炉的燃烧效率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判定标准包括燃料燃烧的充分性、火焰温度和燃烧室设计等。优秀的锅炉应能够高效地燃烧各种燃料,确保燃料充分燃烧,减少浪费和污染物排放。二、热效率 锅炉的热效率是指其产生热能与消耗燃料能量的比值。高热效率的锅炉能够有效地利用能源,减少能源的浪费。在判定锅炉的热效率时,应考虑其长时间稳定运行时的性能表现。 三、污染物排放 锅炉的污染物排放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指标之一。判定标准包括烟气中各种污染物的含量,如二氧化碳、硫化物、氮氧化物等。符合环保标准的锅炉应能够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 四、水质要求 锅炉的水质要求是保证其正常运行和防止腐蚀的关键因素。判定标准包括水的硬度、酸碱度、氯离子含量等。使用符合要求的水质可以保证锅炉的安全和经济运行。 五、安全性能 锅炉的安全性能是判定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判定标准包括安全阀、压力表、水位计等安全附件的性能和灵敏度,以及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等。优秀的锅炉应配备完善的安全设施,并能够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六、耐久性 锅炉的耐久性是指其在使用寿命内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判定标准包括材料的质量、焊接质量和防腐措施等。符合耐久性要求的锅炉应能够在长时间内保持良好的性能表现。 七、维护保养 锅炉的维护保养是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判定标准包括设备的日常检查、定期保养和大修等。易于维护保养的锅炉可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减少维修成本。 八、经济性 锅炉的经济性是客户选择设备的重要因素之一。判定标准包括设备的购买价格、运行成本和维修费用等。符合经济性要求的锅炉应能够在保证性能和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客户的总成本。 九、操作方便性 锅炉的操作方便性是衡量其使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判定标准包括设备的操作界面、控制系统的智能化程度和操作人员的培训等。优秀的锅炉应具备简单易懂的操作界面和便于监控的控制系统,以便操作人员能够快速上手并减少操作失误。 十、可靠性 锅炉的可靠性是指设备在规定条件下无故障地执行指定功能的能力。判定标准包括设备的故障率、平均无故障时间等。符合可靠性要求的锅炉应能够在保证性能和质量的前提下,具备高可靠性和低故障率的特点。

锅炉主要经济指标

锅炉主要经济指标 一、厂用电率:是指发电厂生产电能过程中消耗的电量(厂用电量)与发电量的比率。 二、标准煤:每吨煤的低位发热量为7000千卡(应用基的低位发热量为29308kJ∕Kg)O 三、原煤产汽率:产汽量与入炉煤量的比值。 四、标煤产汽率:标准煤低位发热量/原煤低位发热量X产汽量/入炉煤量 五、锅炉效率:锅炉效率的统计分为正平衡效率和反平衡效率两种方法。 1、锅炉正平衡效率:从锅炉的输入热量和输出热量直接求得锅炉效率。 锅炉效率(%)=输出热量÷输入热量义100% 2、锅炉反平衡效率:采用从入炉热量中扣除各项热损失求得锅炉效率。 锅炉效率(%)=100-(排烟热损失百分率q2+化学不完全燃烧热损失百分率q3+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百分率q4+散热损失百分率q5+灰渣物理热损失q6)% 1排烟热损失:燃料燃烧后产生大量烟气从锅炉尾部排放时带走的热量形成的热损失。影响排烟热损失的主要因素是排烟温度和排烟量。2化学不完全燃烧热损失:燃烧过程中所产生的可燃气体(一氧化

碳、氢、甲烷等)未完全燃烧而随烟气排出形成的热损失。 3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由飞灰、炉渣中未燃尽的残存碳形成。影 响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因素有燃煤的性质、煤的颗粒度(0- 13mm)、炉膛结构、燃烧方式、锅炉负荷、运行工况、运行操作水平。(飞灰含碳量8%、渣含碳量2%) 4散热损失:由炉墙、构架、管道、和其它附件向周围散布的热量损失。它与保温质量、外界气温有关。 5灰渣物理热损失:这项损失与锅炉排出的炉渣温度有关。 六、主蒸汽压力:指锅炉出口和汽轮机入口主蒸汽压力,以兆帕(Mpa)表示。 七、主蒸汽温度:指锅炉出口和汽轮机入口主蒸汽温度,以摄氏度(℃)表示。 八、烟气含氧量:是反映烟气中过剩空气的多少,是氧量与烟气量的体积百分比。烟气含氧量的大小影响燃烧效果,氧量不足,增加化学不完全燃烧热损失。氧量过大则风机电耗增大,排烟量增大,排烟热损失也增大。一般控制在3~5%∙ 九、给水温度:除盐水经除氧器加热、除氧后的水温。 十、排烟温度:锅炉低温空气预热器的出口烟气温度。排烟温度过高排烟热损失增大,排烟温度过低易产生硫腐蚀。 十一、床温:炉膛沸腾层各部温度,一般控制在850~950°C,超温易结 焦,床温过低易造成燃烧不稳定甚至熄火。 十二、料层差压:炉膛底部物料的浓度,一般控制在8000-9000Pa,

锅炉水质指标及其监测意义

锅炉水质指标及其监测意义 水质指标及其监测意义 《工业锅炉水质》标准中各项水质指标及其监测意义如下: (1)悬浮物指经过滤后分离出来的不溶于水的固体混合物的含量。悬浮物含量越高,水就越混浊。对于小型工业锅炉,如采用澄清的自来水作水源,运行中可不监测悬浮物含量。 (2)总硬度通常指水中钙、镁离子的总含量,是防止锅炉结垢的一项很重要的指标。对锅炉来说,水中的硬度越小越有利于防止结垢。 (3)总碱度指水中能接受氢离子的一类物质的含量。由于碱度物质能与硬度物质反应,生成疏松的水渣,可随排污除去,从而防止锅炉结垢,所以工业锅炉的锅水必须保持一定的碱度。但锅水碱度太高,易影响蒸汽品质,有时还会引起碱性腐蚀,因此锅水碱度应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 (4)pH值即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是表示溶液酸碱性的一项指标。pH值的范围为0~14,pH=7时为中性,pH7时为碱性。通常要求锅炉水质达到一定的碱性,有利于防止腐蚀和防垢。 (5)溶解氧指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含量。水中的溶解氧易造成锅炉设备和给水管道的腐蚀,所以应尽量除去。 (6)溶解固形物、电导率和氯离子溶解固形物也称为蒸发残渣,可近似地表示水中的总含盐量。锅水溶解固形物含量的变化可直接反映出锅水的浓缩程度,当其含量过高时,易造成蒸汽大量带水,恶化蒸汽品质,严重时还会发生汽水共腾,因此需通过合理的排污来控制其含量。由于溶解固形物的测定较为繁杂且费时,一般锅炉运行中常用测定方法简便的电导率或氯离子来代替,但它们之间的比值关系需 经测试确定,并定期校正。 (7)SO32-(亚硫酸根) 该项指标是为采用加亚硫酸钠来除氧的锅炉而设的,不加亚硫酸钠的锅水无亚硫酸根。 (8)PO43-(磷酸根) 磷酸根可消除残余硬度,防止结垢,并可在金属表面形成磷酸铁保护膜,减缓腐蚀,所以锅内常加入磷酸盐水处理剂。监测磷酸根可更好地控制磷酸盐的加入量。 (9)相对碱度指锅水中游离氢氧化钠的量与溶解固形物的量之比值。是为防止锅炉胀接或铆接部位产生苛性脆化而定的一项指标。对于全焊接锅炉,一般不会发生苛性脆化,所以可不控制该项指标。

锅炉的主要参数

锅炉的主要参数 锅炉的主要参数 , 包括锅炉产生热能的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的指标。如蒸汽锅炉的主要参数是生产蒸汽的数量和蒸汽的压力、温度 , 热水锅炉的主要参数是热水的流量和热水的压力、温度。 一、锅炉出力蒸汽锅炉的出力是指每小时所产生的蒸汽数量 , 也称为锅炉的蒸发量 , 用以表示其产汽的能力。蒸发量又称为容量 , 用符号 D 来表示 , 常用的单位是“t/h“。 新锅炉出厂时 , 铭牌上所标示的蒸发量 , 指的是这台锅炉的额定蒸发量。所谓额定蒸发量 , 是指锅炉燃用设计的燃料品种 , 并在设计参数下运行 , 即在规定的压力、温度和一定的热效率下 , 长期连续运行时每小时所产生的蒸汽量 热水锅炉的出力是指锅炉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长期连续运行 , 每小时输出热水的有效供热量 , 称为锅炉的额定供热量。热水锅炉的额定供热量用热功率表示 , 其单位为“MW“。 二、锅炉压力 压力是指垂直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力 , 通常叫压力 ( 实际上是压强 ) 。用符号 p 表示 , 单位是“MPa“。 锅炉的压力是根据所用金属材料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的强度 , 受压元件的几何形状以及受压特点等条件 , 按照国家颁布的有关强度计算标准 , 对各个受压元件分别进行壁厚计算 , 然后从中选出一个所能承受的压力最低值 , 作为这台锅炉的最高允许使用压力。 蒸汽锅炉内为什么会有压力呢 ? 这是因为锅炉内的水吸收热量后 , 由液体状态变成气体状态 , 体积膨胀。由于锅筒是密闭容器 , 蒸汽不能自由膨胀 , 而被迫压缩在锅筒内 , 因此对筒壁就产生压力。热水锅炉压力主要由热水本身的压力造成的。热水锅炉的水是由给水泵送入锅炉的 , 给水泵的出口压力减去管道阻力就是锅炉的给水压力。大气压力是指空气作用在地球表面上的质量力。由于 1m3 空气在 0 。 C 时的质量为 1.29kg, 所以地球上部的大气层对地球

锅炉水质指标及水质标准

锅炉水质指标及水质标准 (一) 水质指标 水质指标时表示水的质量好坏的技术指标。主要有以下几项: 1.悬浮物。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将水过滤别离得到的不溶于水的物质的含量,单位mg/L 。 2.硬度〔YD 〕。水中能够形成水垢或水渣的钙、镁盐的总含量,包括暂时硬度和永久硬度。 暂时硬度直重碳酸盐硬度,即23)(HCO Ca ,23)(HCO Mg 硬度,可以再加热煮沸过程 中使之沉淀消除;永久硬度指非碳酸盐硬度,包括钙,镁的硫酸盐和氯化物等。暂时硬度和水永久硬度简称暂硬和水硬。 表示硬度的单位有以下几种,其中〔1〕为我国法定单位,〔2〕及〔3〕是国外常见单位,也是国内过去的惯用单位。 〔1〕mmol/L 〔毫摩尔/升〕:每升水中含有钙、镁离子的一价毫摩尔数或钙、镁盐的一介毫摩尔数,及以一价离子为基点的毫摩尔数。它在数值上与过去使用的毫克当量/升相同。采用本单位便于进行化学反响计算;同时,既可以表示某种物质,也可以表示该物质中的正离子或负离子。 〔2〕德国度:与每升水中含10mg CaO 相当的钙、镁盐或钙、镁离子的含量,叫做1德国度或简称1度。 由于1mmol/L 的CaO 是28mg/L ,所以, 1度= 28 10 mmol/L=0.357mmol/L 1mmol/L=2.8度 〔3〕ppm 〔百万分单位〕:指1百万份水中含有1份3CaCO ,或者每升水中含有 1mg 3CaCO 这样的硬度。 由于3CaCO 的一价摩尔质量为50g/mol ,1mmol/L 3CaCO 是50mg/L 3CaCO ,所以有: 1ppm= 50 1 mmol/L=0.02mmol/L 1ppm=0.02×2.8度=0.056度 1mmol/L=50ppm 1度=17.86ppm 3.碱度〔JD 〕。水中由于离解或者水解而使- OH 浓度增加的物质的总含量,称为碱度。 水中碱度主要由碱及碳酸盐、重碳酸盐、磷酸盐等构成。由碱直接离解出- OH 者叫氢 氧根碱度;由碳酸根、重碳酸根水解出- OH 者叫碳酸根碱度及重碳酸根碱度。 水中暂硬是钙、镁的重碳酸盐,在水中也水解出- OH ,因此暂硬也构成碱度,叫暂硬 碱度。暂硬碱度是碳酸盐碱度及重碳酸盐碱度的一局部。 纳与负离子构成的碱度,如NaOH ,3NaHCO ,32CO Na ,43PO Na 等,叫钠盐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