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下室外墙(挡土墙)的计算

地下室外墙(挡土墙)的计算

地下室外墙(挡土墙)的计算
地下室外墙(挡土墙)的计算

地下室外墙(挡土墙)的计算

1 计算方法

1.1计算简图

①根据墙板长边与短边支承长度的比例关系,地下室外墙(挡土墙)、窗井外墙按双向板或单向板计算。

②对单层或多层地下室外墙,当基础底板厚度不小于墙厚时,可按底边固结于基础、顶边铰接于地下室顶板的单跨或连续板计算。

当基础底板厚度小于墙厚时,底边按铰接计算。

窗井外墙顶边按自由计算。

墙板两侧根据实际情况按固结或铰接考虑。

③墙板的支承条件应符合实际受力状态,作为墙板支座的基础和内墙(或扶壁柱),其内力和变形应满足设计要求。

1.2计算荷载

图一地下室外墙压力分布

地下室外墙承受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

竖向荷载包括地下室外墙自重、上部建筑(结构构件和围护构件)竖向荷载、地下室各层楼板传递的竖向荷载。

水平荷载包括土压力(地下水位以下为土水混合压力)、地下水压力、室外地面活

荷载引起的侧压力、人防外墙等效静荷载。

2计算中需注意的问题

2.1《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地基与基础》(2009年版)[1]第5.8.11条和《北京市建筑设计技术细则-结构专业》(2005版)[2]第2.1.6条对室外地面活荷载,建议取5kN/m2(包括可能停放消防车的室外地面)。

该规定适用于有上部结构的地下室外墙,且当考虑消防车时消防车重不超过30吨。其出发点是行车道距离建筑物外墙总是有一定距离的,即一般情况下汽车不可能紧贴上部建筑外墙行驶(《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对室外行车道

距离建筑物外墙的距离有明确规定),消防车更不可能紧贴上部建筑外墙进行消防扑救(因消防云梯车在工作时受云梯高度和仰角的制约必须与建筑物外墙保持一定距离)。

但是,对于没有上部结构的纯地下车库,或处于上部结构范围之外的地下室外墙,以及消防车重超过30吨的,笼统地按5kN/m2计算是有问题的,应当根据车道与地下室

外墙的位置关系、地下室顶板覆盖层厚度及其应力扩散角、车辆轮压按实际情况计算。

2.2文[1]第5.8.5条计算水压力时,当勘察报告提供了地下室外墙水压力分布时,按勘察报告计算;当勘察报告未提供时,可取历史最高水位和近3~5年的最高水位的平均值(水位高度包括上层滞水),水压力按静止压力直线分布计算。文[2]第

3.1.8条则相对更为简化,要求验算地下室外墙承载力时,水位高度可按最近3~5年的最高水位(水位高度包括上层滞水)。

如果勘察报告提供了抗浮设计水位,在计算地下室外墙承载力时应按抗浮设计水位计算。

2.3计算地下室外墙土压力时,对采用大开挖方式施工的地下室,当没有护坡桩或连续墙支护时,地下室外墙土压力取静止土压力。《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9.

3.2条的条文说明指出,静止土压力系数宜通过试验测定,当无试验条件时,对正常固结土,静止土压力系数可按表24估算。静止土压力系数K=1-sinφ(φ为土的内摩擦角)。当基坑支护采用护坡桩或连续墙时,除考虑支护结构和地下室外墙共同作用的

情况外,地下室外墙土压力按静止土压力系数K乘以折减系数0.66计算(文[1]第5.8.11条,文[2]第2.1.16条)。例如,北京地区静止土压力系数K一般取0.5,乘以折减系数0.66后即为0.33。

2.4计算地下水位以下土对地下室外墙的侧压力时,土的重度应取有效重度。有效重度=饱和重度-水重度(取10kN/m3),不应用天然重度减去水重度计算有效重度。

当岩土工程勘查报告只提供了土的天然重度而没有提供饱和重度时,可根据报告提供的土粒比重(土粒相对密度)和孔隙比求出饱和重度,即:

饱和重度=[(土粒比重-1)/(1+孔隙比)]×水重度

有效重度一般在8~13kN/m3。北京地区一般第四纪土的有效重度可取11kN/m3。

2.5文[1]第5.8.11条提出,配筋计算时,外墙的侧向压力分项系数取1.3。这是指在完成荷载组合之后,对其荷载效应乘以该分项系数,适用于仅考虑水平荷载的情况。

从受力状态上讲,地下室外墙属于压弯构件,同时存在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一般情况下,地下室外墙计算时可以忽略竖向荷载作用,是因为竖向荷载引起的效应在荷载效应组合中所占比例很低,对配筋结果的影响很小。但是对于地下室外墙上部有较大荷载的情况,例如地下室外墙与上部结构剪力墙相连的情况,当竖向荷载较大已经不可忽略时,仍应按恒、活荷载效应的比例确定具体分项系数,按压弯构件计算,并与按纯弯计算的结果比较,选较大值配筋。

2.6计算地下室外墙配筋时,如果考虑地下室外墙扶壁柱的支承作用,就必须考虑按外墙传递的荷载计算扶壁柱的内力和变形。当扶壁柱与上部结构框架柱相连时,扶壁柱的内力要考虑上部结构的整体作用。当上部结构的柱距较大时,可在地下室外墙加设扶壁柱,用以减小墙板的跨度,进而减小扶壁柱承担的水平荷载。当扶壁柱承担较大的上部结构传递的竖向荷载时,应按压弯构件计算。当扶壁柱承担的竖向荷载较小时,例如仅地下室设置的扶壁柱,可按底端固结、顶端连续的竖向单跨梁(或连续梁)计算。

2.7对剪力墙结构的地下室挡土墙,应尽可能利用垂直于外墙方向的剪力墙作为外墙板的支座,按双向板计算配筋。对框架结构的地下室挡土墙,按竖向单向板计算配筋较为稳妥。挡土墙配筋可以采用通长钢筋+附加短筋(竖向、水平或两者兼有)的方式,而不必一律通长,以节约钢材。

2.8窗井墙当平面长度较大时,可在其中部设置内隔墙作为窗井墙的支座,根据窗间墙长度确定工字形截面,按底部嵌固于基础、顶部铰接于地下室顶板的竖向梁计算其承载力和变形。

图二窗井墙

2.9根据一般民用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所处的环境类别[3],外墙外侧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取30mm已经足够,如无特殊需要,不必加厚。设有防水层的人防外墙,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取30mm。[4]

2.10当室内有回填土及刚性地坪时,可以考虑刚性地坪的有利作用,减小外墙的计算高度。此时,应要求施工时先回填室内,后回填室外,回填土的压实系数不应小于0.94。

2.11当地下室外墙计算时确定底部为固结支座(即外墙固结于基础),侧壁底部与相连的基础底板应满足弯矩平衡条件,底板的抗弯能力不应小于侧壁。尤其对窗井外墙、地下车道外墙敞口段,车道侧壁等悬臂构件,要特别注意底板的抗弯能力不应小于侧壁底部。

2.12由于一般地下室外墙所受弯矩是底部最大,因此一般竖向钢筋置于外层,水平钢筋置于内层,使挡土墙在承受水平荷载时有效高度最大,抗弯能力最高。《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11G101-1》规定地下室外墙的水平筋在内层,但当设计有不同要求时,应按设计要求施工。当大多数墙板的两侧弯矩相较于底端为大时,就应改换钢筋内外位置。

2.13地下室外墙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尽量采用低等级,因为混凝土强度等级越高,水泥用量越大,就越容易产生收缩裂缝。混凝土强度等级的确定,同时应符合规范规定的环境类别。当地下室有防水要求时,根据相关规范,地下室外墙的抗渗等级应由最大

水头与墙厚之比确定,且不低于P6。

2.14有抗震设防的建筑物,其地下室外墙防水保护墙不应采用聚苯板,而应采用非粘土砖保护墙或厚度很薄(一般5mm)的聚乙烯泡沫塑料片材,以保障地下室四周土体对建筑物的有效约束。某些建筑设计图集中,允许采用聚苯板作为保护墙,是错误的。

2.15当为两层或多层地下室时,其外墙可根据侧向压力、层高的大小,自下而上逐层减小墙厚,以节约混凝土和钢材。

2.16地面层开洞位置(如楼梯间、地下车道)地下室外墙顶部无楼板支撑,计算模型的支座条件和配筋构造均应与实际相符。

3 结语

本文简单讨论了地下室外墙(挡土墙)的计算问题,期待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地基与基础》(2009年版),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0年12月。

[2]北京市建筑设计技术细则-结构专业,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6月。

[3]GB 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5月。

[4]2009年版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防空地下室,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年12月。

地下室挡土墙单侧支模方案(实用、常备)

地下室南北挡土墙单侧支模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地下室为一层,地下室层高4.2m(结构施工高度为3.85m),地下室混凝土挡土墙厚度为300㎜。 受场地条件的约束,本工程在深基坑土方开挖时,南北两侧边土钉墙距挡土墙的距离较小(底部约350㎜),未留土建工程施工作业面,根据交底会议确定,混凝土挡土墙外侧采用砖胎模作为外侧模板,外墙内侧仍需支设模板,形成了混凝土挡土墙内侧模板的单侧支模,即地下室挡土墙模板支设时无法采用常规的对拉螺栓加固,其内侧模板须采用单侧支撑加固的措施。 二、施工方案 为了确保达到清水混凝土的质量要求,地下室墙、柱及梁模板采用15mm厚镜面多层板,顶板模板采用12mm厚竹胶板,龙骨采用60×80方木,模板支撑系统采用钢管扣件式脚手架。柱模采用方钢加固。 南北混凝土挡土墙内侧采用15mm厚镜面多层板,龙骨采用60×80方木,龙骨间距250mm,龙骨外用双层钢管将多层板拼装成大块墙模板,用塔吊吊装就位。东西挡土墙不采用砖胎模,混凝土外墙采用新型对拉止水螺栓加固,对拉螺栓直径φ14mm,对拉螺栓横向和竖向间距均为406mm,南北砖胎模部位,混凝土外墙内侧模板为单侧支模。

为了确保单侧支模牢固可靠,在墙体混凝土浇筑时不发生变形、移位、跑模,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和现场条件,采取以下措施:(1)地下室模板支撑系统采用钢管扣件式满堂架,支撑立杆间距纵、横方向均按900mm布置(遇有梁部位间距可适当调整),支撑架搭设时,纵横方向必须全部用横杆连接成整体,且每隔3m设一道剪刀撑,以增加支撑架的整体稳定性。 (2)地下室结构采用墙、柱与顶板分开施工,施工缝分别留在基础梁顶面和框架梁底部。为了防止墙模受砼侧压力而产生胀模、防止水平支撑位移,在浇筑底板时,埋设2排地锚,纵向间距为1M,地锚可采用短钢管或者Φ28的短钢筋。地锚处放置纵向水平钢管与斜撑和剪刀撑采用扣件连接。 (3)墙模板用钢管水平撑杆与满堂支撑架连接,水平撑杆竖向间距为500mm,横向间距为500mm,水平撑杆长度不小于3m,并应保证撑杆在支撑架的水平连杆上至少有三道用扣件扣紧。在混凝土墙下部1.5m 高范围内的钢管扣件式满堂架上,还应设二道水平剪刀撑,剪刀撑的支点可设在已浇筑完的框架柱上。

地下室外墙计算书

WQ1计算书 条件:1、土质参数:容重γ=18kN/mm ,浮容重γ` = 11kN/mm ,静止土压力系数K=0.50,地下水位设防高度为4400mm; 2、地下室参数:覆土层厚h1=800mm,地下室侧墙计算跨度Lo=3400mm,临水面保护层为50mm;地面堆载q=10kN/mm ,侧壁厚度d=285mm,截面有效高度ho=235mm 3、材料参数: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fc=16.7 N/mm ,钢筋抗拉强度为fy=360N/mm ; 挡土墙荷载工况示意图 计算:1、荷载计算,土压力按静止土压力计算[《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6.2] 堆载折算为土压力q1=K×q=0.50×10=5.00kN/mm 地下水位以上土压力q2=K×γ×h1=0.50×18×0.80=7.20kN/mm 地下水位以下土压力q3=K×γ`×(h2 + h3)=0.50×11×(1.00+3.40)=24.20kN/mm 水压力q4=γw×(h2 + h3)=10×(1.00+3.40)=44.00kN/mm 2、支座弯距计算,按单向板底端固定顶端简支计算,查静力计算手册 m1=q1×Lo /8=5.00×3.4 /8=7.23kN.m m2=q2×Lo /15=7.20×3.4 /15=5.55kN.m m3=q1×Lo /15=24.20×3.4 /15=18.65kN.m m4=q1×Lo /8=44.00×3.4 /15=33.91kN.m 3、强度计算:土压力及水压力均按恒载考虑,[《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6.2],按支座调幅0.8计算 m=0.8×1.35×(m1+m2+m3+m4)=70.56kN.m ξb=0.8÷{1+360÷[20000×(0.0033-<30-50>×0.00001)]}=0.5283 《砼》规公式7.1.4 x=ho-√(ho -2×m/α1/fc/b)=235-√(235-2×70.559928×1000000/1/14.3/1000) =22.03mm<ξb×ho=124.15mm As=α1×fc×b×x/fy =1×14.3×1000×22.03/360=875mm ,根部实配 12@75,As=1508,承载力满足要求。 4..裂缝计算:地下水位取常年水位,根据勘察报告取为黄海高程4.0m 条件:1、土质参数:容重γ=18kN/mm ,浮容重γ` = 11kN/mm ,静止土压力系数K=0.50,

地下室外墙挡土墙的计算

地下室外墙(挡土墙)的计算 1计算方法 1.1计算简图 ①根据墙板长边与短边支承长度的比例关系,地下室外墙(挡土墙)、窗井外墙按双向板或单向板计算。 ②对单层或多层地下室外墙,当基础底板厚度不小于墙厚时,可按底边固结于基础、顶边铰接于地下室顶板的单跨或连续板计算。 当基础底板厚度小于墙厚时,底边按铰接计算。 窗井外墙顶边按自由计算。 墙板两侧根据实际情况按固结或铰接考虑。 ③墙板的支承条件应符合实际受力状态,作为墙板支座的基础和内墙(或扶壁柱),其内力和变形应满足设计要求。 1.2计算荷载 图一地下室外墙压力分布 地下室外墙承受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 竖向荷载包括地下室外墙自重、上部建筑(结构构件和围护构件)竖向荷载、地下室各层楼板传递的竖向荷载。 水平荷载包括土压力(地下水位以下为土水混合压力)、地下水压力、室外地面活荷载引起的侧压力、人防外墙等效静荷载。 2计算中需注意的问题 2.1《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地基与基础》(2009年版)[1]第5.8.11条和《北京市建筑设计技术细则-结构专业》(2005版)[2]第2.1.6条对室外地面活荷载,建议取5kN/m2(包括可能停放消防车的室外地面)。 该规定适用于有上部结构的地下室外墙,且当考虑消防车时消防车重不超过30吨。其出发点是行车道距离建筑物外墙总是有一定距离的,即一般情况下汽车不可能紧贴上部建筑外墙行驶(《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对室外行车道距离建筑物外墙的距离有明确规定),消防车更不可能紧贴上部建筑外墙进行消防扑救(因消防云梯车在工作时受云梯高度和仰角的制约必须与建筑物外墙保持一定距离)。 但是,对于没有上部结构的纯地下车库,或处于上部结构范围之外的地下室外墙,以及消防车重超过30吨的,笼统地按5kN/m2计算是有问题的,应当根据车道与地下室外墙的位置关系、地下室顶板覆盖层厚度及其应力扩散角、车辆轮压按实际情况计算。 2.2计算水压力时,当勘察报告提供了地下室外墙水压力分布时,按勘察报告计算;当勘察报告未提供时,可取历史最高水位和近3~5年的最高水位的平均值(水位高度包括上层滞水),水压力按静止压力直线分布计算。则相对更为简化,要求验算地下室外墙承载力时,水位高度可按最近3~5年的最高水位(水位高度包括上层滞水)。 如果勘察报告提供了抗浮设计水位,在计算地下室外墙承载力时应按抗浮设计水位计算。 2.3计算地下室外墙土压力时,对采用大开挖方式施工的地下室,当没有护坡桩或连续墙支护时,地下室外墙土压力取静止土压力。《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静止土压力系数宜通过试验测定,当无试验条件时,对正常固结土,静止土压力系数可按表24估算。静止土压力系数K=1-sinφ(φ为土的内摩擦角)。当基坑支护采用护坡桩或连续墙时,除考虑支护结构和地下室外墙共同作用的情况外,地下室外墙土压力按静止土压力系数K乘以折减系数0.66计算(文[1]第5.8.11条,文[2]第2.1.16条)。例如,北京地区静止土压力系数K一般取0.5,乘以折减系数0.66后即为0.33。 2.4计算地下水位以下土对地下室外墙的侧压力时,土的重度应取有效重度。有效重度=饱和重度-水重度(取10kN/m3),不应用天然重度减去水重度计算有效重度。

地下室挡土墙计算

地下室外墙计算(DXWQ-1) 项目名称构件编号日期 设计校对审核 执行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本文简称《混凝土规范》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本文简称《荷载规范》 钢筋:d - HPB300; D - HRB335; E - HRB400; F - RRB400; G - HRB500; P - HRBF335; Q - HRBF400; R - HRBF500 ----------------------------------------------------------------------- 1 基本资料 1.1 几何信息

2 计算内容 (1)荷载计算 (2)内力计算 (3)配筋计算 (4)裂缝验算 3 计算过程及结果 单位说明: 弯矩:kN.m/m ,竖向力:kN/m ,钢筋面积:mm 2/m ,裂缝宽度:mm 荷载说明: 永久荷载:土压力荷载,竖向荷载 可变荷载:地下水压力,地面荷载,竖向荷载 3.1 荷载计算 3.1.1 竖向荷载 竖向荷载基本组合:N=1.40×0.00+1.35×0.10=0.14kN/m 竖向荷载准永久组合:N q =0.50×0.00+0.10=0.10kN/m 3.1.2 侧压力荷载 (1)土压力: 按静止土压力计算,静止土压力系数K b = 0.500 (2)地面荷载导算侧压力: p k = 0.500×20.00 = 10.00kN/m 2 2 p K b h

3.2 内力计算 3.2.1 竖向压力计算 竖向压力基本组合:0.14kN/m 竖向压力准永久组合:0.10kN/m 3.2.2 弯矩计算 (1)弯矩正负号规定 内侧受拉为正,外侧受拉为负 (2)计算类型 按双向板(Lx = 3.000m,Ly = 3.700m)计算 3.3 配筋计算 3.3.1 计算配筋面积 竖向按压弯构件计算,水平向按纯弯构件计算 3.3.2 裂缝控制配筋 不进行裂缝控制配筋计算

地下室外墙计算书

地下室外墙计算书1、地下室外墙(DWQ1)计算 主动土压力系数Ka取0.5 土重度r=18KN/m3无地下水地下室9.9m深 按单向板计算 主动土压力q土=rHKa=18x0.5x9.9=89.1KN/m 地面荷载产生侧压力q活=10x0.5=5KN/m ①竖向配筋计算 计算简图 三种压力产生的弯矩

①地下二层弯矩 支座基本组合弯矩值M C=(Ms+Mw)x1.27+1.4xMm=168.6KN·m 支座准永久组合弯矩值M Cq=Ms+Mw+0.5Mm=129.9KN·m 跨中基本组合弯矩值M BC=(Ms+Mw)x1.27+1.4xMm=81N·m 跨中准永久组合弯矩值M BCq=Ms+Mw+0.5Mm=61.9KN·m ②地下一层弯矩 支座基本组合弯矩值M B=(Ms+Mw)x1.27+1.4xMm=147.1KN·m 支座准永久组合弯矩值M Bq=Ms+Mw+0.5Mm=106.4KN·m 跨中基本组合弯矩值M AB=(Ms+Mw)x1.27+1.4xMm=67.2N·m 跨中准永久组合弯矩值M BCq=Ms+Mw+0.5Mm=46.2KN·m 假设壁厚地下二h2=350,地下一h1=300,混凝土强度C35 (1)地下二层配筋 地下室外墙外侧查表可知选筋C16@100的裂缝(0.20mm)和承载力弯矩分别为134.76KN·m、233.2KN·m,大于支座计算准永久弯矩129.9KN·m和基本组合弯矩168.6KN·m,满足要求。且配筋率0.574%,合适。 地下室外墙内侧侧查表可知选筋C12@100的裂缝(0.20mm)和承载力弯矩分别为91.61KN·m、122.1KN·m,大于支座计算准永久弯矩61.9KN·m和基本组合弯矩81KN·m,满足要求。且配筋率0.323%,合适。 ∴外侧钢筋选配C16@100 As=2011mm2/m

挡土墙计算方法

挡土墙计算方法 挡土墙的形式多种多样,按结构特点可分为:重力式、衡重式、轻型式、半重力式、钢悬臂式、扶壁式、柱板式、锚杆式、锚定板式及垛式等类型。当墙高<5时,采用重力式挡土墙,可以发挥其形式简单,施工方便的优势。所以这里只介绍应用最为广泛的重力式挡土墙的设计计算方法。 一:基础资料 1. 填料内摩擦角。当缺乏试验数据时,填料的内摩擦角可参照表一选用。 表一:填料内摩擦角ψ 2. 填料标准容重γ 3. 墙背摩擦角δ(外摩擦角) 填土与墙背间的摩擦角δ应根据墙背的粗糙程度及排水条件确定。对于浆砌片石墙体、排水条件良好,均可采用δ=ψ/2。 1)按DL5077-1997〈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及SL265-2001〈水闸设计规范〉 ??? ?? ? ?-=-=-=-=?δ?δ?δ?δ)(时:墙背与填土不可能滑动)(时:墙背很粗糙,排水良好 )(:墙背粗糙,排水良好时 )(:墙背平滑,排水不良时 0.167.067.05.05.033.033.00 从经济合理的角度考虑,对于浆砌石挡土墙,应要求施工时尽量保持墙后粗糙,可采用δ值等于或略小于?值。

2)原苏联电站部水工挡土墙设计规范取用的外摩擦角δ值如下表。 ξ:填土表面倾斜角;θ:挡土墙墙背倾斜角;?:填土的内摩擦角。 ` 4. 基底摩擦系数 基底摩擦系数μ应依据基底粗糙程度、排水条件和土质确定。 5.地基容许承载力 地基容许承载力可按照《公路设计手册·路基》及有关设计规范规定选取。 6. 建筑材料的容重 根据有关设计规范规定选取。 7. 砌体的容许应力和设计强度 根据有关设计规范规定选取。 8. 砼的容许应力和设计强度 根据有关设计规范规定选取。 二:计算 挡土墙设计的经济合理,关键是正确地计算土压力,确定土压力的大小、方向与分布。土压力计算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墙身、填土与地基三者之间的共同作用。计算土压力的理论和方法很多。由于库伦理论概念清析,计算简单,适用范围较广,可适用不同墙背坡度和粗糙度、不同墙后填土表面形状和荷载作用情况下的主动土压力计算,且一般情况下计算结果均能满足工程要求,因此库伦理论和公式是目前应用最广的土压力计算方法。填土为砂性土并且填土表面水平时,采用朗肯公式计算土压力较简单。 土压力分为主动、被动、静止土压力,为安全计,应按主动土压力计算。 1)库伦主动土压力公式:

地下室外墙的计算书理正工具箱,连续梁

地下车库外墙WQ1计算书 ============================================ 一.配筋计算 1 计算简图: 2 计算条件: 荷载条件: 均布恒载标准值: 0.00kN/m 活载准永久值系数: 0.50 均布活载标准值: 0.00kN/m 支座弯矩调幅系数: 100.0% 梁容重: 25.00kN/m3计算时考虑梁自重: 不考虑 恒载分项系数: 1.35 活载分项系数: 1.40 配筋条件: 抗震等级: 非抗震纵筋级别: HRB400 混凝土等级: C30 箍筋级别: HRB400 配筋调整系数: 1.0 上部保护层厚度: 40mm 面积归并率: 0.0% 下部保护层厚度: 25mm 最大裂缝限值: 0.000mm 挠度控制系数C : 200 截面配筋方式: 双筋 3 计算结果: 单位说明: 弯矩:kN.m 剪力:kN 纵筋面积:mm2箍筋面积:mm2/m 裂缝:mm 挠度:mm ----------------------------------------------------------------------- 梁号1: 跨长= 4100 B×H = 1000 ×300 左中右弯矩(-) : 0.000 0.000 -97.487 弯矩(+) : 0.000 47.163 0.000 剪力: 48.639 -14.322 -134.016 上部as: 50 50 50

下部as: 35 35 35 上部纵筋: 600 600 1184 下部纵筋: 600 608 600 箍筋Asv: 953 953 953 ----------------------------------------------------------------------- 4 所有简图:

关于地下外墙计算及配筋建议

关于地下外墙计算及配问题规定 《建筑结构设计常遇问题及对策》434 关于地下室外墙的配筋设计问题(SATWE 程序?地下室外墙的平面外验算、配筋,程序按如下方式进行: ?1。按单向板计算墙板上中下的弯矩,计算时取上下嵌固、和上端简支下端嵌固两种模型,取平均值设计; ?2。按纯弯板设计、和压弯薄柱设计,两者配筋取大。?3。按人防要求,验算延性比。 验算弯矩——白线 按纯弯板配筋弯矩取 上中下的大值 按压弯配筋弯矩取上中下的大值,轴力取设计值

地下外墙设计建议如下: 1、如果有条件,地下外墙采用具有计算面外荷载的有限元程序进行计算,这种模型可以考虑地下外墙四周的边界支承情况,配筋量会比传统计算减少25%左右; 2、如果没有条件,也要针对不同的地下外墙支承情况人工调整。 3、关于最小配筋率问题,要区分地下外墙受力情况,区别对待; 情况一:如果地下外墙本身受力情况就是竖向单向板。那么竖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应不小于0.20%及45f t /f y 中的较大值,水平分布筋单面最小配筋率应不小于0.15%,间距不宜大于150mm;注意此时水平钢筋应设置在竖向钢筋外侧。 情况二:如果地下外墙本身受力情况就是双向板。那么竖向和水平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应不小于0.20%及45f t /f y 中的较大值,间距不宜大于150mm; 4、水平钢筋宜设置在竖向钢筋外侧; 5、地下外墙与基础连接必须注明见11G101‐3 P58 (三) 地下外墙筋在基础中的锚固或搭接交流 沟通分享439 图集注明:当图集有多种做法时 ,设计应写明在那页选用哪个具 体节点。当未指明时,则为设计 人员自动授权施工人员可以按任 意节点施工。 2014.12.10

地下室外墙计算原理及方法

地下室外墙计算原理及方法 1、高层建筑一般都设有地下室,根据使用功能及基础埋置深度的不同要求,地下室的层数1至4层不等。 2、地下室外墙的厚度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根据荷载情况、防水抗渗和有关规范的构造要求确定。《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JGJ 6-99)规定,箱形基础外墙厚度不应小于25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05)规定,承重钢筋混凝土外墙的最小厚度为25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 地下室外墙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考虑到由于强度等级过高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大,容易产生收缩裂缝,一般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宜低不宜高,常采用C20~C30。有的工程地下室外墙有上部结构的承重柱,此类柱在首层为控制轴压比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较高,因此在与地下室墙顶交接处应进行局部受压的验算,柱进入墙体后其截面面积已扩大,形成附壁柱,当墙体混凝土采用低强度等级,其轴压比及承载力一般也能满足要求。 3、地下室外墙所承受的荷载,竖向荷载有上部及地下室结构的楼盖传重和自重,水平荷载有地面活载、侧向土压力、地下水压力、人防等效静荷载。风荷载或水平地震作用对地下室外墙平面内产生的内力值较小。在实际工程的地下室外墙截面设计中,竖向荷载及风荷载或地震作用产生的内力一般不起控制作用,墙体配筋主要由垂直于墙面的水平荷载产生的弯矩确定,而且通常不考虑与竖向荷载组合的压弯作用,仅按墙板弯曲计算墙的配筋。 4、地下室外墙的水平荷载组合:见图11.12-1外墙水平荷载 (1)地面活荷载(取10KN/m2)、土侧压力; (2)地面活荷载、地下水位以上土侧压力、地下水位以下土侧压力、水压力; (3)上列(1)加人防等效静荷载或(2)加人防等效静荷载。 图11.12-1中的各值:见p475 荷载分项系数除地面活荷载的为1.4外,其他均为1.2。 5、地下室外墙可根据支承情况按双向板或单向板计算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弯矩。由于地下室内墙间距不等,有的相距较远,因此在工程设计中一般把楼板和基础底板作为外墙板的支点按单向板(单跨、两跨或多跨)计算,在基础底板处按固端,顶板处按铰支座。在与外墙相垂直的内墙处,由于外墙的水平分布钢筋一般也有不小的数量,不再另加负弯矩构造钢筋。 6、地下室外墙可按考虑塑性弯矩内力重分布计算弯矩,有利配筋构造及节省钢筋用量。按塑性计算不仅在有外防水的墙体中采用,在考虑混凝土自防水的墙体中也可采用。考虑塑性变形内力重分布,只在受拉区混凝土可能出现弯曲裂缝,但由于裂缝较细微不会贯通整个界面厚度,对防水仍有足够抗渗能力。 7、有窗井的地下室,为房屋基础能有有效埋置深度和有可靠的侧向约束,窗井外墙应有足够横隔墙与主体地下室外墙连接,此时窗井外侧墙应承受水平荷载(1)或(2),因为窗井外侧墙顶部敞开无顶板相连,其计算简图可根据窗井深度按三边连续一边自由,或水平多跨连续板计算。如按多跨连续板计算时,因为荷载上下差别大,可上下分段计算弯矩确定配筋。 8、当只有一层地下室,外墙高度不满足首层柱荷载扩散刚性角(柱间中心距离大于墙的高度),或者窗洞较大时,外墙平面内在基础底板反力作用下。应按深梁或空腹桁架验算,确定墙底部及墙顶部的所需钢筋。当有多层地下室,或外墙高度满足了柱荷载扩散刚性角时,外墙顶部宜配置两根直径不小于20mm的水平通长构造钢筋,墙底部由于基础底板钢筋较大没有必要另配附加构造钢筋。 9、地下室外墙竖向钢筋与基础底板的连接,因为外墙厚度一般远小于基础底板,底板计算时在外墙端常按铰支座考虑,外墙在地板端计算时按固端,因此底板上下钢筋可伸至外墙外

框架结构砖砌地下室挡土墙计算

18,比况建饥预术 1999年第4期(总第78期) 框架结构砖砌地下室挡土墙计算 刘玮黎虹寒军 (黑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150008 【摘要】地下室外墙作为挡土墙承受墙侧土压力,在框架结构中,竖向荷载较小,计算模型为抗 弯构件。而砖砌体抗弯、抗剪承载力均较小,为使砖砌地下室外墙能够承受较大土压力而墙厚不致过 大,本文介绍了‘加圈梁减小计算高度’的方法。 【关键词】砖砌地下室外墙挡土墙抗弯构件抗弯承载力圈梁间距 ,问题提出 在一般工程中,采用普通红砖砌筑地下室墙取材 方便,造价较低,是较为常用的结构方案。地下室外墙 作为挡土墙承受墙侧土压力,在框架结构中竖向荷载 较小,验算其承载力时不能象砖混结构地下室墙当作 偏心受压构件,而是作为抗弯构件来计算。墙越高土 压力越大,土压力产生的弯矩和剪力越大。但由于砖 砌体抗弯、抗剪承载力均较低,墙高受到很大限制。以 MU10红砖、M10水泥砂浆砌筑砖墙为例,当墙侧土容 重 20kN/m3,内摩擦角220,地面荷载为5kN/mz时, 490mm墙厚满足抗弯强度时墙高1.925 m; 620mm墙厚 满足抗弯强度时墙高2.278m。可见通常厚度砖墙作 为半地下室外墙尚可满足,地下室较深时则需要增加 墙厚,但层高越高时,增加墙厚对提高抗弯能力收效越 小,要么则需采取可靠构造措施,总之,提高抗弯、抗剪 承载力是砖砌地下室墙的关键问题。 2计算模型和计算方法 在实际工程设计中,通过计算可以发现墙的高度 是决定挡土墙所承受弯矩和剪力大小的主要因素,而 砖墙的承载力则相对墙高是一个定值,所以减小墙的 计算高度是解决该问题的出发点,根据这个原理我们 在设计中采用了‘加圈梁减小计算高度’的方法来解决 如上问题。当挡土墙中部一定高度加设一或几道圈梁 时,其计算模型可见图二。这样,挡土墙就由一个墙段 变成了几个墙段的组合,每个墙段独立承受该墙段侧 面土压力。圈梁的间距就是墙段的高度,在验算砖砌 地下室外墙的时候可以用确定圈梁间距的方法来控制 土压力产生的弯矩和剪力,使之小于该墙的抗弯抗剪 承载力。 为保证圈梁高跨比符合要求,必须在砖墙中每隔 一定距离设构造柱,作为圈梁支点。在本文中所设置 圈梁构造柱均为受弯构件,必须在验算砖墙强度的基 础上再另外对圈梁、构造柱强度进行验算。

地下室外墙设计计算书(附配筋图)

地下室外墙设计计算书(附配筋图)

地下室外墙计算(WM-1) 项目名称构件编号日期 设计校对审核 执行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本文简称《混凝土规范》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本文简称《荷载规范》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 50038-2005), 本文简称《人防规范》 钢筋:d - HPB300; D - HRB335; E - HRB400; F - RRB400; G - HRB500; P - HRBF335; Q - HRBF400; R - HRBF500 ----------------------------------------------------------------------- 1 基本资料 地下室层数1地下室顶 标高(m) -1.20 墙宽L(m)1.000外地坪标 高(m) -0.15

层高表 层层高(m)外墙厚 (mm) -1层7.250400 板边支撑条件表 板边顶边底边侧边 简支固定自由支承方 式

土压力计算方法静止土压力静止土压力系数0.500 水土侧压计算水土分算 地下水埋深(m)0.550 土天然容重18.00

(kN/m3) 土饱和容重 (kN/m3) 20.00 上部恒载-平时(kN/m)0.00上部活载- 平时(kN/m) 0.00 上部恒载-战时(kN/m)---地面活载- 平时(kPa) 0.00 砼强度等级C35配筋调整 系数 1.0 钢筋级别HRB4 00竖向配筋 方法 按压弯 外纵筋保护层(mm)50竖向配筋 方式 对称 内纵筋保护层(mm)15裂缝限值 (mm) 0.20 泊松比0.20裂缝控制 配筋 √ 考虑p-δ 效应 ㄨ 1.4 计算选项信息

地下室侧壁挡土墙设计

地下室外墙计算结果 遵循规范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计算方法:一维杆件有限元法。 水土压力模式:静止土压力(水土分算) 土压力分项系数=1.2,水压力分项系数=1.0 裂缝宽度 Wmax=0.2mm,堆载 P=40kN/m*m, c=25mm 土层分布及力学性能详地下室结构简图。 第 1层外墙,墙厚h= 300mm,层高L=4.1m 混凝土强度:C35,纵筋fy=360MPa 无人防组合强度计算结果(最小配筋率Umin=0.20%):上支座跨中下支座 M= -62.4 35.6 -78.7 As= 686 386 872 裂缝验算结果: 上支座跨中下支座 M= -54.8 31.6 -70.2 As= 928 535 1250 928 1 —1250 裂缝验算(无人防荷载)单位: 1地下室侧壁设计 在地下室侧壁设计时,采用水土分算。地下水位算至H=50.00; 土压力按静止土 压力计算。土的有效重度丫 =10kN/m3,土压力系数取静止土压力系数 K=1-sin ,根据《深基坑工程设计施工手册》的84页,压实的残积粘土取 K=0.50。为考虑侧壁与 基坑支护间的填土引起的侧压力,地下室侧壁全高考虑地下室室外活载(5kN/m2)引起的侧压力。同样,该侧压力采用静止土压力系数K=0.50。 因为需要控制侧壁外侧的裂缝宽度为[w ma>]=0.2mm,所以侧壁的配筋由裂缝宽度验算控制而不是由强度控制,故以下的计算均仅计算结构受力的标准组合。 P = 40kN/m*m H = 4. 05ni r- 18. 0kN/m*3 4>= 30.0 度c 5. OkN/m'2 第 下 地 Mi 璃 fc fy U n 高 厚 - V 1 4 =300[llEli C35 360X/mm_2 1.CB1设计 地下室结构简图

最新地下室挡土墙计算书

地下室挡土墙计算书

地下室外墙计算(DXWQ-1) 项目名称构件编号日期 设计校对审核 执行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本文简称《混凝土规范》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本文简称《荷载规范》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 50038-2005), 本文简称《人防规范》 钢筋:d - HPB300; D - HRB335; E - HRB400; F - RRB400; G - HRB500; P - HRBF335; Q - HRBF400; R - HRBF500 ----------------------------------------------------------------------- 1 基本资料 1.1 几何信息 层高表 板边支撑条件表

1.2 荷载信息 1.3 配筋信息 1.4 计算选项信息

2 计算 (1)荷载计算 (2)内力计算 (3)配筋计算 (4)裂缝验算 荷载说明: 永久荷载:土压力荷载,上部恒载-平时, 可变荷载:地下水压力,地面活载,上部活载-平时平时组合:平时荷载基本组合 战时组合:战时荷载基本组合 准永久组合:平时荷载准永久组合(用于裂缝计算) 2.1 荷载计算 2.1.1 墙上竖向压力 平时组合(kN/m):1.200×0.000+1.400×0.000=0.000 准永久组合(kN/m):0.000+0.500×0.000=0.000

2.1.2 侧压荷载计算 (1) 土压力标准值(kPa) 水土分算,土侧压系数按主动土压力计算,土的内摩擦角15.0o ,主动土压力系数: ) 地下室顶面,标高-1.200, 总埋深1.000,全位于地下水位以上 ===p k h ??0.588191 11.172 =p w 土压力起算位置,标高-0.200 =p 0 =p w -1层底,标高-4.500,总埋深4.300,地下水位以上2.700,地下水位以下1.600 =+=+=p k h 1k ( ) -sat w h 2?? 0.58819 2.7??0.588( )-2010 1.6 39.572 === p w w h ?10 1.6 16 地下水位处, 标高-2.900,埋深2.700 ===p k h ??0.58819 2.7 30.164 =p w 式中: p --------土压力(kN/m 2) p w --------水压力(kN/m 2) k --------土压力系数 r --------土的天然容重(kN/m 3) r sat --------土的饱和容重(kN/m 3) r w --------水的重度(kN/m 3)

地下室外墙在设计中几点注意事项

地下室外墙在设计中的几点注意事项摘要:关于地下室的设计在实际工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特别是地下室外墙需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多,比如计算模型的选取、承受的荷载取值与传递、外墙的保护层厚度以及外墙钢筋和外墙抗裂性的问题。 关键词:地下室外墙计算模型荷载取值 abstract:in the actual project , the design of the basement will encounter many problems, especially the basement wall need to consider more factors, such as the calculation model selection, the loads value and pass the protective layer thickness of the external walls and external walls of steel and external wall crack resistance problem. keywords: basementthe calculation model of external wallload value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目前,人们的居住水平越来越好,楼房建设发展的越来越迅速,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城市化规模越来越明显,地下空间的利用越来越重要。建造最多的就是地下室,地下室可作为车库、储藏间、自行车库或是设备用房使用,这样避免了在地面上建仓库或自行车棚,增加小区绿化和公共场地面积,节约了土地面积的使用率,对

地下室挡土墙设计要领及算例

地下室挡土墙计算 地基基础 1.室外地面活荷载:一般可取10kN/m2,荷载较小时也可取5.0kN/m2 2.土侧压力系数: (1)一般可取静止土压力系数0.5; (2)考虑到支座处可认为无侧向位移,为静止土压力,跨中部分随着侧向位移的增大,逐渐趋向于主动土压力,我院综合取0.4, (3)地下室施工采用护坡桩时可取0.33. 3.覆土重度:以前习惯取18,现在习惯取20,也有的院取19. 4.砼强度:宜取C30,有利于控制裂缝。 5.外侧保护层:《全国民用建筑人防技术措施》3. 6.2 注4上规定保护层厚度:“地下室外墙迎水面有外防水层取30”; 《防水规范》规定取50是直接取用前苏联的规定,不适用于一般的地下室结构。 6.裂缝限值:有外防水时取0.3mm,无外防水时取0.2mm 7.调幅系数:不宜调幅太大,最多0.9,建议0.95。 8.考虑室内填土的有利作用:当基础埋深低于室内地坪较深时(>2m时),可考虑室内填土的有利作用, 此时,应要求回填时先回填室内后回填室外(此项作用不大)。 9.配筋:地下室外墙为控制收缩及温度裂缝,水平筋间距不应大于150,配筋率宜取0.4%~0.5%(内外两侧均计入),有扶壁柱处应另增设直径8mm短钢筋,长度为柱宽加两侧各 800mm,间距150mm(在原有水平分布筋之间加此短筋) 10.其他: (1)无上部结构柱相连的地下室外墙,支撑顶板梁处不宜设扶壁柱,扶壁柱使得此处墙为变截面,易产生收缩裂缝,不设扶壁柱顶板梁在墙上按铰接考虑,此处墙无需设暗柱。(2)地下室内外墙除了上部为框剪结构或外框架-内核心筒结构的剪力墙延伸者外,在楼层不需要设置暗梁,所有剪力墙在基础底板处均不需要设置暗梁。 (3)单层或多层地下室外墙,均可按单向板或连续单向板计算,最上层地下室楼层板处按铰支座,基础底板处按固端 (4)窗井外侧墙顶部敞开无顶板相连,其计算简图可根据窗井深度按三边连续一边自由,或水平多跨连续板计算,如按多跨连续板计算时,因为荷载上下差别大,可上下分段计算弯矩确定配筋。 (5)实际工程的地下室外墙截面设计中,竖向荷载及风荷载或地震作用产生的内力一般不起控制作用,通常不考虑竖向荷载组合的压弯作用,仅按墙板弯曲计算墙的配筋。 11. 参考文献: 《砼结构设计禁忌与实例》第四章禁忌28 (李国胜主编) 《建筑结构技术通讯》2009年第一期P29页(李国胜) 《地基基础设计实例》朱丙寅娄宇主编

地下室外墙挡土墙计算书

地下室外墙挡土墙计算书 3.1地下室挡土墙高2.5m,挡土墙构造柱最大间距3.1m外墙厚370mm,砖标号MU15.水泥砂浆M10,地面荷载5KN/m2,墙侧土容重20kN/m3,静止土压力系数K=0.50。(取Im宽板带计算) 3.2 中部不设圈粱时砖墙承载力验算 (1) 根据《土力学基础工程》(简称《土力学》)计 算土压力: ql=kql=0.5×5×1=2.5kN/m q2=kγh l=0.5×20×2.5×1=25kN/m (2) 根据《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简称<手 册》)计算墙内力: Mmax=Ma= q1H2/8+q2H2/I5=2.5×2.52/8+25×2.52/I5=12.4kN.m (3) 根据现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简称《砌规》)计算砖墙承载力: [M]=γa f tm W=1×0.33×103 xl ×0.372/6=7.5kN.m (4)验算承载力: M>[M]不满足强度要求 剪力验算略。 3.3 中部加设一道圈粱时砖墙承载力验算 (1) 根据《土力学》计算土压力: ql=2.5kN/m q2=kγh l=0.5×20×1.5×1=15kN/m q3=kγh l=0.5×20×1.0×1=10kN/m (2)根据《手册》计算墙内力: Mbc= q1H12/8+q2H12/93=2.5×1.52/8+15×1.52/93=2.9kN.M<[M] Ma=(q1+q2)H22/8+q3H22/I5=(2.5+15)×1.02/8+10×1.02/15 =2.8kN.m<[M] Qc=qlHl/2+q2H1/6=2.5×1.5/2+15×1.5/6 =5.63KN Qb上=qlH1/2+q2H1/3 =2.5×1.5/2+15×1.5/3=9.34KN Qb下=(ql+q2)H2/2+q3H2/10=(2.5+15)× 1.0/2+10×1.0/10=9.75KN Qa=(ql+q2)H2/2-12/2+2q3H2/5=(2.5+15)×1.0/ 2+10×1.0×2/5=12.75kN (3)根据《砌规》计算砖墙承载力 [M]= γa f tm W=7.5kN.m [Q]=γa f v bz=0.9×0.17×103×1×0.37×2/3

【设计经验】地下室挡土墙的设计要点

地下室挡土墙的设计要点 1.室外地面活荷载:一般可取10kN/m2,荷载较小时也可取5.0kN/m2 2.土侧压力系数: (1)一般可取静止土压力系数0.5; (2)考虑到支座处可认为无侧向位移,为静止土压力,跨中部分随着侧向位移的增大,逐渐趋向于主动土压力,我院综合取0.4, (3)地下室施工采用护坡桩时可取0.33. 3.覆土重度:以前习惯取18,现在习惯取20,也有的院取19. 4.砼强度:宜取C30,有利于控制裂缝。 5.外侧保护层:《全国民用建筑人防技术措施》3. 6.2注4上规定保护层厚度:“地下室外墙迎 水面有外防水层取30”;

《防水规范》规定取50是直接取用前苏联的规定,不适用于一般的地下室结构。 6.裂缝限值:有外防水时取0.3mm,无外防水时取0.2mm 7.调幅系数:不宜调幅太大,最多0.9,建议0.95。 8.考虑室内填土的有利作用:当基础埋深低于室内地坪较深时(>2m时),可考虑室内填土的有利作用,此时,应要求回填时先回填室内后回填室外(此项作用不大)。 9.配筋:地下室外墙为控制收缩及温度裂缝,水平筋间距不应大于150,配筋率宜取0.4%~0.5%(内外两侧均计入),有扶壁柱处应另增设直径8mm短钢筋,长度为柱宽加两侧各 800mm,间距150mm(在原有水平分布筋之间加此短筋) 10.其他: (1)无上部结构柱相连的地下室外墙,支乘顶板梁处不宜设扶壁柱,扶壁柱使得此处墙为变截面,易产生收缩裂缝,不设扶壁柱顶板梁在墙上按铰接考虑,此处墙无需设暗柱。 (2)地下室内外墙除了上部为框剪结构或外框架-内核心筒结构的剪力墙延伸者外,在楼层不需要设置暗梁,所有剪力墙在基础底板处均不需要设置暗梁。 (3)单层或多层地下室外墙,均可按单向板或连续单向板计算,最上层地下室楼层板处按铰支座,基础底板处按固端 (4)窗井外侧墙顶部敞开无顶板相连,其计算简图可根据窗井深度按

两层地下室外墙计算【连续梁】

地下室外墙计算(DXWM-2) 项目名称构件编号日期 设计校对审核 执行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本文简称《混凝土规范》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本文简称《荷载规范》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 50038-2005), 本文简称《人防规范》 钢筋:d - HPB300; D - HRB335; E - HRB400; F - RRB400; G - HRB500; P - HRBF335; Q - HRBF400; R - HRBF500 ----------------------------------------------------------------------- 1 基本资料 1.1 几何信息 地下室层数2地下室顶标高(m)-1.500 墙宽 L(m) 1.000外地坪标高(m)-0.300 层高表 层层高(m)外墙厚(mm) -1层 4.000300 -2层 3.900300 板边支撑条件表 板边顶边底边侧边 支承方式简支固定自由

1.2 荷载信息 土压力计算方法静止土压力静止土压力系数0.500 水土侧压计算水土分算地下水压是否调整ㄨ 地下水埋深(m)0.000

土天然容重(kN/m3)18.00土饱和容重(kN/m3)20.00 上部恒载-平时(kN/m)0.00上部活载-平时 (kN/m) 0.00 上部恒载-战时 (kN/m) ---地面活载-平时(kPa)10.00 1.3 配筋信息 砼强度等级C40配筋调整系数 1.0 钢筋级别HRB400竖向配筋方法纯弯压弯取大外纵筋保护层 (mm) 40竖向配筋方式对称 内纵筋保护层 (mm) 20裂缝限值(mm)0.20 泊松比0.20裂缝控制配筋√ 考虑p-δ效应ㄨ 1.4 计算选项信息 竖向弯矩计算方法连续梁 板计算类型·平时组合弹性板 支座弯矩调幅幅度(%)0.0 塑性板β--- 活载准永久值系数0.50 水压准永久值系数0.50 活载调整系数 1.00 2 计算 (1)荷载计算 (2)内力计算 (3)配筋计算 (4)裂缝验算 荷载说明: 永久荷载:土压力荷载,上部恒载-平时, 可变荷载:地下水压力,地面活载,上部活载-平时 平时组合:平时荷载基本组合 战时组合:战时荷载基本组合 准永久组合:平时荷载准永久组合(用于裂缝计算)

地下室挡土墙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防治措施方案

地下室档土墙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防治措施 王强 某高层建筑檐口高度100.4米,该工程地上三十四层,地下两层,地下室面积为55000㎡,地下室筏板面标高-9.9米,抗水板板面标高-11.9米,地下室顶板面标高-0.2~-2.2米。主楼基础采用1.7米厚的筏板基础,其余为承台基础,地下室抗水板厚400mm,由后浇带划分为十六个区域。地下室承台和底板于2010年04月底开工,07月上旬顶板浇筑完成。地下室外墙设计厚度负二层400mm、负一层为300厚,混凝土强度为C35(承受上部主楼的地下室外墙为C40)。地下室从四月底至七月上旬按后浇带的划分区段的先后顺序进行施工,分区的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第十天拆开墙柱的侧模,结果发现地下层的剪力墙体出现多条裂缝,特别是大部分地下室挡土墙(部分内墙)与水平方向垂直相交的次梁作用处,有一条从梁底到基础顶的细裂缝,但未发现贯穿性裂缝。 上述裂缝的宽度一般在0.3mm以上,少部分在0.3mm以下,这些裂缝较有规律:比较竖直,两端尖细、中间宽,是在墙模板拆除时发现裂缝的,可以肯定它不是外荷载引起的裂缝(因为当时尚未上荷、挡墙外侧亦未回填土方以及整个梁板模板支架尚未拆除),经过初步分析,它应该是混凝土温度收缩时所引起的干缩裂缝。 1 墙体裂缝分析 1.1 材料方面的分析

1.1.1 掺合料的总掺量过多。该工程地下室墙体设计厚度为400mm,属大厚度混凝土墙体,为了降低水化热,在买不到矿渣水泥的情况下,现场砼搅拌站在普通硅酸盐水泥中,掺合了水泥用量的18%的粉煤灰和7%的磨细矿渣。按现有大体积砼施工规范,粉煤灰或矿粉掺量不得大于水泥用量的15%,两者合掺时不得大于水泥用量的20%。从理论上讲,粉煤灰取代部分水泥可以降低水泥的水化热升温,有助于减少混凝土的温度收缩和干燥收缩。但本工程除了掺入粉煤灰之外,还掺入了磨细矿渣,掺合料的总掺量过多。掺合后的标准稠度需水量较大,但保持水分的能力较差,泌水性较大,使混凝土的干缩性增大。 1.1.2 配置C35和C40混凝土的单方水泥用量过大。本工程的C40混凝土,在扣除取代掺合料后的水泥用量还需360Kg/m3。由于水泥用量多,导致混凝土多余水分增大。混凝土失水后,收缩也加大。 1.1.3 混凝土用水量多。该工程地下室混凝土采用泵送混凝土,坍落度较大为150mm,掺水量达到了190Kg,水灰比超过了0.5,其结果也增大了混凝土的收缩,增大了墙体开裂的可能性。 1.1.4 原材料温度过高。砂、石料场完全暴露在露天,未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遮挡,加之是在夏季的高温时节施工,致使砂石入主机后搅拌出来的拌合物温度过高,增加了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的可能性。 1.2 设计方面的分析 1.2.1 钢筋保护层厚度太厚。地下室外墙竖向钢筋设计为Φ18@200,水平筋为Φ16,位置在竖筋的内侧,地下室外墙外侧竖向钢筋保护层要求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