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纳米机器人在医疗上的应用及原理

纳米机器人在医疗上的应用及原理

纳米机器人在医疗上的应用及原理
纳米机器人在医疗上的应用及原理

纳米机器人在医疗上的应用及原理

王赛087514

(材料学院C085)

摘要:纳米生物学的近期设想,是在纳米尺度上应用生物学原理,发现

新现象,研制可编程的分子机器人,也称纳米机器人。合成生物学对细胞信号传导与基因调控网络重新设计,开发“在体”或“湿”的生物计算机或细胞机器人,从而产生了另种方式的纳米机器人技术。纳米技术应用于医疗之后,会在攻克许多顽症方面为人类带来新的希望。

关键词:纳米技术纳米机器人医疗分子马达

人们常说:“不要用放大镜看人”。因为那样看到的人都是缺点。然而,在纳米医疗时代,医生们偏偏喜欢“用放大镜看人”,只要你愿意,医生可以派纳米机器人帮你改掉身上的所有“缺陷”。

一、纳米机器人在医疗上的作用

1、细胞与基因的修复

随着人类对物质控制能力的不断进步,将会诞生分子大小的机械部件,可以组装成比细胞还要小的微型机器。人工制造的“细胞修复机”,在纳米计算机的操纵下,可以逐个的原子进行操作修复,修正DNA的错误,维护个别细胞的成分。

2、清理体内垃圾

人的机体是一个保持自然平衡的有机体,通过新陈代谢可以起到吸收新鲜养分、排除有害物质的作用。但有时候人体自身平衡出现问题,无法实现自我平衡。例如,铅、汞中毒,无法排出,也无法被分解。这时如果派纳米机器人进入体内,就会极具目的性的把这些有害物质清除体内,使人体恢复自然平衡。

3、养护血管

人体的脑部血管常会有些天生脆弱的地方,平时不表现,但在意想不到的时候,可能突然发生破裂,导致脑溢血。如果我们事先派纳米机器人进入血管,细细检查,并且一一修复那些脆弱血管,就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

有时血管中会产生血栓,堵塞血液正常流动。如果把纳米机器人导入血管,可以把血栓打成小碎片,避免血栓的发生。

二、纳米机器人结构与特点

1、纳米机器人的结构

25年内,纳米技术学家期望实现这些存在于科学陈列室中的想法,创造出真实的、可以工作的纳米机器。这些纳米机器有微小的“手指”可以精巧地处理各种分子;有微小的“电脑”来指挥“手指”如何操作。“手指”可能由碳纳米管制造,它的强度是钢的100倍,细度是头发丝的五万分之一。“电脑”可能由碳纳米管制造,这些碳纳米管既能做晶体管又能做连接它们的导线。“电脑”也可能由DNA 制造,用适当的软件和足够的灵巧性进行武装的纳米机器人可以构建任何物质。

2、纳米机器人的独到特点

组成纳米级原件的元素主要有碳、氢、氧、硫,其中碳元素最总要。这是因为由碳原子组成的金刚石和纳米碳管强度高,为化学惰性,不会引起免疫反应和过敏休克反应,所以应用性强。

不过,纳米医学的独到之处在于它的精确性。随着纳米技术的进步,医疗纳米机器人将装备通信和导航系统。同时人体也会置入通信和导航系统。这样医生可以在分子水平上精确控制进入人体的纳米机器人。每种医疗纳米机器人表面装有特定的抗体,能与人体特定的细胞抗原结合,从而保证医疗纳米机器人准确到达要修复的组织和器官中。人体内的纳米机器人通过其表面抗体与细胞表面抗体的专一性,准确识别并作用于专一部位,从而完成医疗任务。

三、纳米机器人的工作原理

医疗纳米机器人被注入人体后,开始在人体内循环。然而,处于循环状态的医疗纳米机器人在靶域之外,完全不具有活性。当纳米机器人进入靶域后,靶域细胞表面抗体会被医疗纳米机器人检测到。此刻,医疗纳米机器人转入活性状态。当然,纳米机器人要得到监管医生的声音指令后才最终转入治疗状态。由于人体内已经置入了导航系统,所以整个治疗过程完全处于监管医生控制之下。

纳米机器人还可以携带化学药物,并且准确送达靶细胞,并且,其表面传感器能检测周围药物的浓度,从而控制药物的释放剂量。

有关医疗纳米机器人在人体内的驱动问题,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人员在活细胞内的能源机制启发下,制造出的一种马达。这种微型马达以三磷酸腺苷酶为基础,依靠为细胞内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高能分子三磷酸腺苷(ATP)为能源。

美国科学家正在进行一项新研究,让纳米仪器利用为精子长距离游动提供能量的生物能为动力,用来释放药物,或者在人体内执行机械功能。首先,这些研究人员针对精子的特殊部位,用一个可以粘贴在特殊的金表面的标签取代了己糖激酶(糖酵解的第一个酶)。这种酶即使在受到限制的时候,仍然能产生作用。接着,他们在糖酵解途经的第二个酶——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上作了标记。这种酶在受到限制后,还仍然具有活性。粘附在相同支撑物上的这些酶会依次产生作用,第一个反应的产物成为第二个反应的基础。

参考文献

姜忠义纳米生物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

李易纳米技术取得进展【J】国外科技动态 1998.11

李沐纯等.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

纳米机器人——分子仿生学新领域《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评价》2001

张立德等奇妙的纳米世界化学工业出版社

工业机器人原理及应用实例

工业机器人原理及应用实例 一、工业机器人概念 工业机器人是一种可以搬运物料、零件、工具或完成多种操作功能的专用 机械装置;由计算机控制,是无人参与 的自主自动化控制系统;他是可编程、 具有柔性的自动化系统,可以允许进行 人机联系。可以通俗的理解为“机器人 是技术系统的一种类别,它能以其动作 复现人的动作和职能;它与传统的自动 机的区别在于有更大的万能性和多目 的用途,可以反复调整以执行不同的功 能。” 二、组成结构 工业机器人由主体、驱动系统和控制系统三个基本部分组成。主体即机座 和执行机构,包括臂部、腕部和手部, 有的机器人还有行走机构。大多数工业 机器人有3~6个运动自由度,其中腕 部通常有1~3个运动自由度;驱动系 统包括动力装置和传动机构,用以使执 行机构产生相应的动作;控制系统是按 照输入的程序对驱动系统和执行机构 发出指令信号,并进行控制。 三、分类 工业机器人按臂部的运动形式分为四种。直角坐标型的臂部可沿三个直 角坐标移动;圆柱坐标型的臂部可作升 降、回转和伸缩动作;球坐标型的臂部 能回转、俯仰和伸缩;关节型的臂部有 多个转动关节。 工业机器人按执行机构运动的控制机能,又可分点位型和连续轨迹型。 点位型只控制执行 机构由一点到另一点的准确定位,适用于机床上下料、点焊和一般搬运、 装卸等作业;连续轨迹型可控制执行机 构按给定轨迹运动,适用于连续焊接和 涂装等作业。 工业机器人按程序输入方式区分有编程输入型和示教输入型两类。编程 输入型是将计算机上已编好的作业程 序文件,通过RS232串口或者以太网等 通信方式传送到机器人控制柜。 示教输入型的示教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由操作者用手动控制器(示教操纵 盒),将指令信号传给驱动系统,使执 行机构按要求的动作顺序和运动轨迹 操演一遍;另一种是由操作者直接领动 执行机构,按要求的动作顺序和运动轨 迹操演一遍。在示教过程的同时,工作 程序的信息即自动存入程序存储器中 在机器人自动工作时,控制系统从程序 存储器中检出相应信息,将指令信号传 给驱动机构,使执行机构再现示教的各 种动作。示教输入程序的工业机器人称 为示教再现型工业机器人。 具有触觉、力觉或简单的视觉的工业机器人,能在较为复杂的环境下工作; 如具有识别功能或更进一步增加自适 应、自学习功能,即成为智能型工业机 器人。它能按照人给的“宏指令”自选 或自编程序去适应环境,并自动完成更 为复杂的工作。 四、主要特点 工业机器人最显著的特点有以下几个: (1)可编程。生产自动化的进一步发 展是柔性启动化。工业机器人可随其工 作环境变化的需要而再编程,因此它在 小批量多品种具有均衡高效率的柔性 制造过程中能发挥很好的功用,是柔性 制造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拟人化。工业机器人在机械结构 上有类似人的行走、腰转、大臂、小臂、 手腕、手爪等部分,在控制上有电脑。 此外,智能化工业机器人还有许多类似 人类的“生物传感器”,如皮肤型接触 传感器、力传感器、负载传感器、视觉 传感器、声觉传感器、语言功能等。传 感器提高了工业机器人对周围环境的 自适应能力。 (3)通用性。除了专门设计的专用的 工业机器人外,一般工业机器人在执行 不同的作业任务时具有较好的通用性。

扫地机器人原理及实现

扫地机器人结构及控制系统设计 自动清扫机器人是当今服务机器人领域一个热门的研究方向。从理论和技术上讲,自动清扫机器人比较具体地体现了移动机器人的多项关键技术,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从市场前景角度讲,自动清扫机器人将大大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适用于宾馆、酒店、图书馆、办公场所和大众家庭。因此开发自动清扫机器人既具有科研上的挑战性又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家用智能清扫机,包括计算机、传感器、电机与动力传动机构、电源、吸尘器、电源开关、操作电位计等,在清扫机的顶部共设有三个超声波距离传感器;清扫机底部前方边沿安装有5个接近开关,接近开关与超声波距离传感器一起,构成清扫机测距系统;清扫机装有两台直流电机;在清扫机的底部安装有吸尘器机构。自动清扫机器人的功能是自动完成房间空旷地面尤其是家居空旷地面的清扫除尘任务,打扫前,要把房间里的物体紧靠四周墙壁,腾出空旷地面。清扫机完成的主要功能:能自动走遍所以可进入的房间,可以自动清扫吸尘,可在遥控和手控状态下清扫吸尘。 本文所介绍的自动清扫机器人的总体布局方案如图1所示,前后两轮为万向轮,左右两轮为驱动轮。驱动轮设计采用两轮独立且各由两台步进电动机驱动的转向方式,通过控制左右两轮的速度差来实现转向。考虑到机器人实际应用的实用性,本驱动系统设计成一个独立的可方便替换的模块,当机器人驱动系统发生故障时,只需简单步骤就可以对驱动部分进行替换。同时为了机器人能够灵活的运动,从动轮选用万向轮。 下图为自动清扫机的三维立体图:

自动清扫机器人车箱体采用框架式结构。从下至上分隔成三个空间:第一层装配各运动部件的驱动电机、传动机构;第二层为垃圾存储空间;第三层装配机器人控制系统、接线板、

解析医疗机器人九大关键应用技术

解析医疗机器人九大关键应用技术 目前,机器人已经是制造业和其它重复劳动中的标准配置。并且机器人市场的需求正在转向,从过去的工业领域转向民生领域。特别是医疗、养老和教育行业,对于智能服务机器人的需求非常迫切,服务机器人在这些行业的应用将会很有市场前景。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医疗、护理和康复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由于人们对生活品质追求的提高,使得医疗不管在质上还是量上都要满足更高水准的要求。另一方面,医护人力相对缺乏,医疗及健康服务机器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而在医疗应用环境中,机器人的出色表现是需要过硬的技术来支撑的,目前医疗机器人工作首要要害技术有以下几项: 机器视觉技术:中医智能机器人专注于中医的“望、闻、问、切”,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其主要功能为面诊、舌诊、问诊及脉诊。首先通过机器人的视觉采集人体的面像和舌像,通过机器手或手环采集人体的脉搏,利用先进的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算法,智能判读人体的面像、舌像和脉搏数据,再结合问诊信息,最后通过中医医理模型推断人体的整体健康体质类型,并根据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的康复建议,包括保健原则、饮食药膳、起居养生、穴位按压、中医功法和音乐疗法等。

优化方案技术:医用机器人已然叫机器人,那就离不开机器人的基础理论和要害技术,包括安排、控制、传感、人机交互、遥操作和资料等等,这方面和传统机器人没有太大不一样。方案时要脱节传统工业机器人的“影子”,结束轻量化、精密、活络机器人安排构型立异方案。 系统集成技术:医用机器人有“医用”的分外内在,恳求安全有用。系统集成时一定要面向详细的手术流程需要,思考手术室如何运用,留心人机成效学的研讨。假设医生不接受你的系统,你理论工作做得再好、技术再抢先也不行能得到推行运用,所以医用机器人更偏重“医生-机器人-病人”三者的共融。

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课程标准

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基本信息 先修课程:机械设计基础、电气控制与PLG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 后续课程: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自动化工业生产的安装与调试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二、课程性质 工业机器人技术是一种综合性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包括传动机构、伺服系统、数据处理、人机对话以及与机器人工作性质对应的控制功能等。 本门课程致力培养学生具有机器人安装、调试和维护方面等基础知识的专业选修课,课程理论和应用技术紧密结合,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生产现场最需要的工业机器人的实际应用技术。 三、课程的基本理念 以典型案例为载体,设计课程结构;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基础,改革课程内 容;以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四、课程设计 该课程以工业机器人常用的技术原理与应用知识为载体,让学生了解工业机器人基 本原理和应用技能为目标,选取基本工业机器人的机械机构和运动控制、基本操作、搬运机器人及其操作应用、码垛机器人及其操作应用、焊接机器人及其操作应用、涂装机器人及其操作应用、装配机器人及其操作应用等内容,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组织教学内容,以典型案例为载体讲述工业机器人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了解和掌握工业机器人应

用能力。教学的过程是:案例导入T相关知识一案例讲解一知识拓展。 五、课程的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本门学习领域课程工作任务的完成,使学生了解工业机器人的分类、特点、组成、工作原理等基本理论和技术,掌握工业机器人的使用的一般方法与流程,具备工业机器人选型、操作以及工作站设计等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使学生达到理论联系实际、活学活用的基本目标,提高其实际应用技能,并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独立思考的习惯,同时通过教学过程中的案例分析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和职业素质养成意识以及创新思维的能力。 (二)具体目标: 1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工业机器人的结构,工业机器人的环境感觉技术,工业机器人控制,工业机器人系统等方面的知识。 2、能力 (1)了解如何操作工业机器人,完成简单的动作。 (2)掌握各种工业机器人的构造原理以及特点。 (3)能分析出简单的故障所在。 (4)能设计出简单的末端操作器。 3、素质 (1)培养学生对机器人的兴趣,培养学生关心科技、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2)培养科学的学习态度与作风,利用先进技术进行开拓创新的专业思维。 (3)培养良好的专业触觉。 六、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一)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

一种全向移动机器人的实现

一种全向移动机器人 的实现 --------------------------------------------------------------------------作者: _____________ --------------------------------------------------------------------------日期: _____________

机械电子学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及理论 班级:研1501 学号: 姓名:鹿昆磊 指导教师:李启光 日期: 2016年5月13日 一种全向移动机器人的设计

摘要:轮式机器人作为移动机器人中的重要分支之一,由于其承载能力强、定位精度高、能源利用率高、控制简单等优点,长久以来一直受到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关注。移动机器人的研宄涉及到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等多门学科。因此,对轮式移动机器人进行研宄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对四轮独立驱动和转向移动机器人的机械结构设计、运动学以及控制程序设计进行了分析研宄。 关键词:移动机器人;四轮独立驱动和转向;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branch of mobile robotics, wheel mobile robot has long been paid attention to by the research people at home and abroad for its high load ability, positioning accuracy, high efficiency, simple control, etc. Mobile robot has close relation to many technologies such as control theory, computer technology, sensor technology, etc. Therefore, research on the mobile robot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KEYWORDS: Mobile Robot; Four Wheel Drive and Steering; 0 前言 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渊的影响。首先,机器人被使用在那控需要重复劳动的场合,它不仅能够很好的胜任人类的工作,还可以更有效、快捷地完成工作任务。其次,在一些危险、有毒等场合,机器人也被用来代替人类去完成相应的工作。最后,机器人被运用在那些人类暂时无法到达的地方,例如深海、空间狭窄等地方。 陆地移动机器人大致分为轮式移动机器人、腿式移动机器人、履带式移动机器人、跳跃式移动机器人等几种。其中轮式移动机器人以其承载能力强、驱动和控制简单、移动方便、定位精准、能源利用率高、现有研宄成果较多等良好的表现更受科研人员热捧,许多科研人员纷纷加入其中作进一步研究、探索。 本文使用45度麦克纳姆轮,四轮独立驱动形式工作,在平面内可以实现3自由度运动,它非常适合工作在空间狭窄、有限、对机器人的机动性要求高的场合中[1]。 1 工作原理 单独的麦克纳姆轮无法实现全方位移动,需要多个( 至少4个) 才能组成全方位移动平台。因此,有必要对全方位移动平进行运动学分析,以便为全方位移动平台控制算法提供理论依据。 图1是一种麦克纳姆轮,典型的采用4个麦克纳姆轮的全方位移动平台如图2所示,图中车轮斜线表示轮缘与地面接触辊子的偏置角度,滚子可以实现2自由度的运动,一个是绕车轴旋转的运动和一个绕滚子轴向的旋转运动。 以移动平台中心O点为原点建立 全局坐标系, 相对地面静止; 是车轮 i中心。在平面上,全方位移动平台具有 3 个自由度,其中心点O 速度车轮绕轮轴转动的角速度是,车轮中心的速度是,辊子速度是。 图1 麦克纳姆轮

2020年医疗机器人行业专题研究报告

2020年医疗机器人行业专题研究报告

内容目录 1、医疗机器人市场中国崛起 (4) 1.1 医疗机器人市场发展迅速,亚太地区成为新重心 (4) 1.2 美国引领医疗机器人发展,中国医疗机器人企业崭露头角 (5) 2、骨科机器人是群英逐鹿的赛道 (8) 2.1 骨科机器人市场竞争分析 (9) 2.2 骨科机器人技术发展情况 (9) 3、直觉外科公司分析 (12) 3.1 直觉外科发展历程 (12) 3.2 直觉外科商业模式—耗材收入逐渐成为主力 (13) 3.3 直觉外科的各阶段估值分析 (15) 4、 REWALK外骨骼机器人—商业化前景黯淡 (16) 4.1 Rewalk业绩无法兑现,股价持续走低 (18) 4.2 日本Cyberdyne公司与Rewalk同样遭遇 (19) 5、天智航—骨科机器人龙头公司 (20) 5.1 产、学、研、医结合,填补国内骨科机器人空白 (20) 5.2 创始人为实际控股人,通过参股资本追踪领域前沿 (20) 5.3 核心团队简介 (21) 5.4 产品核心技术指标 (22) 5.5 初期以设备销售收入为主的商业模式 (22) 5.6 财务情况分析 (23) 5.7 天智航投资价值分析 (24) 图表目录 图1:全球医疗机器人市场规模预测 (4) 图2:2016年医疗机器人全球市场份额分布 (5) 图3:中国医疗机器人市场规模预测 (5) 图4:中国医疗机器人领域新成立公司数 (5) 图5:医疗机器人分类 (6) 图6:手术机器人在医疗机器人中占比 (6) 图7:达芬奇机器人系统全球装机分布情况 (7) 图8: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 (7) 图9:国外主要医疗机器人公司 (7) 图10:国内主要医疗机器人公司 (8) 图11:2018年骨科机器人新增装机量 (9) 图12:国内骨科机器人下游分布占比 (9) 图13:骨科机器人手术示意图 (10) 图14:骨科机器人双平面定位技术示意图 (11) 图15:国内获证上市的骨科机器人公司 (11) 图16:直觉外科产品更迭过程 (13) 图17:Ion机器人肺活检系统 (13) 图18:达芬奇机器人组成部分 (14) 图19:直觉外科商业模式 (15) 图20:2019年直觉外科各类收入占比 (15) 图21:Rewalk Personal及Restore系统 (16)

工业机器人使用与维护

机电工程学院课程报告 课程名称:工业机器人使用与维护 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年级: 2012级 班级:机械一班 姓名: 学号: 任课老师: 一、前言 机器人技术是融合了电子技术、机械技术等多种新兴技术的一种高新技术。工业机器人先后经历了从第一代示教再现机器人、第二代离线编程机器人,到现在的第三代智能机器人三个过程。焊接

作为工业“裁缝”,是工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加工手段,焊接质量的好坏对产品质量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同时由于焊接烟尘、弧光、金属飞溅的存在,焊接的工作环境又非常恶劣。随着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实现焊接产品制造的自动化、柔性化与智能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采用机器人焊接已经成为焊接技术自动化的主要标志。 二、焊接机器人目前的使用情况 我国焊接机器人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汽车、摩托车、工程机械、铁路机车等主要行业。汽车是焊接机器人的最大用户,也是最早的用户。早在 20 世纪 70年代末,上海电焊机厂与上海电动工具研究所合作研制了直角坐标机械手,成功应用于上海牌轿车底盘的焊接。一汽公司是我国最早引进焊接机器人的企业, 1984 年起先后从 KUKA 公司引进了 3 台点焊机器人,用于当时“红旗牌”轿车的车身焊接和“解放牌”车身顶盖的焊接。 1986 年成功地将焊接机器人应用于前围总成的焊接,并于 1988 年开发了机器人车身总焊线。20 世纪 80 年代末和 20 世纪 90 年代初,德国大众公司分别与上海和一汽成立合资汽车厂生产轿车,虽然是国外的二手设备,但其焊接自动化程度和装备水平让我们认识到了与国外的巨大差距。随后二汽在货车及轻型车项目中都引进了焊接机器人。可以说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的技术引进和生产设备、工艺装备的引进使我国的汽车制造水平由原来的作坊式生产提高到规模化生产,同时使国外焊接机器人大量进入中国。由于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高速发展带

医疗机器人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医疗机器人销售规模及重点竞争企业 一、医疗机器人市场发展规模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医疗机器人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表示,2014年全球医疗机器人的销量为1224台,与2004年全球医疗机器人销量为386台相比,年复合增速达12.2%。 图表2004-2014年全球医疗机器人销售情况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商业机器人市场于2015年达到了59亿美金,主要受益于在商业机器人中占比极大的医疗及手术机器人的迅速增长,未来市场份额有望在2025年达到170亿美金,取代军用机器人板块成为第二大机器人市场。 图表2015-2020年机器人市场细分以及增速情况 单位:十亿美元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医疗机器人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表示,截止2016年1月,全球医疗机器人行业每年营收达到74.7亿美元,预计未来5年年复合增长率能稳定在15.4%,至2020年,全球医疗机器人规模有望达到$114亿美金。其中,手术机器人占60%左右市场份额。 目前北美市场目前为最大市场,而由于政府医疗投入加大,医疗系统重组和人们对微创手术意识加强,未来市场重心将逐渐往亚洲市场转移。2013年全球外科手术辅助机器人总销售额达14.95亿美元,其中达芬奇机器人全球销售额达6.33亿美元,占比42.43%。截至2014年底,全球共装机达芬奇机器人3266台,其中美国2223台(68%),欧洲549台(16.8%),亚洲350台(10.7%),我国内地共29台(7.96%),其中9台在北京(2.76%)。 二、医疗机器人市场竞争格局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医疗机器人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表示,医疗机器人在国外属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行业,主要是由市场的供需情况决定的,竞争比较激烈。而技术更迭周期短的行业特性也决定了拥有核心技术以及突破性独创理念的公司将快速抢占市场份额。 目前全球医疗机器人行业中欧美地区的医疗企业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处于市场主导地位,全球最大的10家医疗机器人企业中大部分是美国和欧洲公司。其中,美国医疗机器人行业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已发展到30多个。这些医疗科技公司拥有庞大的资源网络、全面的服务内容和优秀的研发团队。能够为医院、及其他医疗机构提供更科学、精确、安全的手术辅助服务。

医疗机器人及其应用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 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 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 医疗机器人及其应用 摘要 医疗机器人主要用于伤病员的救援、转运、手术和康复,是医疗卫生装备信息化、智能化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医疗机器人技术是集医学、生物力学、机械学、机器人等诸多学科为一体的新型交叉研究领域,已经成为国际机器人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通过对手术机器人和康复机器人等医疗机器人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介绍,表明医疗机器人在军用和民用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医疗机器人,伤病员,手术,康复 引言 从20世纪90年代起,国际先进机器人计划(IARP)已召开过多届医疗外科机器人研讨会,在发达国家已经出现医疗机器人市场化产品。目前,先进机器人技术在医疗外科手术规划模拟、微损伤精确定位操作、无损伤诊断与检测、病人安全救援、无痛转运、康复护理、功能辅助及医院服务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

用,这不仅促进了传统医学的革命,也带动了新技术、新理论的发展。医疗机器人在战创伤救治方面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受到外军的广泛重视。美国国防部高等研究计划局(DARPA)为美国陆军未来战场伤病员救援和医疗设计了高度集成化、机器人化和智能化的医疗系统。 1.1研究背景 近年来,西方许多先进国家都进行专门立项投资。积极开展医用机器人方面的研究。如美国国防部开展了Telepresence Surgery (临场感手术) 技术研究。用于战场模拟手术培训和解剖教学,NASA已经在美国加州与意大利米兰之间进行了这方面的试验,欧共体技术专家Maurice在IEEE SPECTRUM期刊中表示。欧共体正在制定一项新的计划,其中将机器人辅助外科手术及虚拟医疗技术仿真作为重点研究发展计划之一。日本也制定国家计划开展高技术医疗器械研究发展。许多著名的国际会议,象IEEE Robotics and Automation,IEEE Eng,In Medicine and biology Society,IEEE System,Man and Cybernetics等都将医用机器人与计算机辅助外科单独列为一个专题,在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多次召开国际会议;1996年,机器人工业协会将Eagleburger 最高荣誉奖授予了W.Barger和H.Paul博士,表彰他们在医用机器人技术临床研究方面的贡献) 。 目前,医疗机器人的研制主要集中在外科手术、康复和医院服务机器人系统等几个方面。 1.2外科手术机器人研究现状 瑞士洛桑大学研制出一种脑外科手术机器人,手术时患者的头部被固定在一个钢制框架内,医生通过CT观察病人颅内情况,并将有关的手术数据输入到控制机器人的计算机中。计算机自动识别脑中的病灶,并规划出通往病灶的途径,

基于 ROS 平台的移动机器人的设计与运动仿真

基于ROS 平台的移动机器人的设计与运动仿真摘要:ROS 究竟是如何工作的呢?ROS 中每一套算法是独立的一个包,包与包之间的数据交换主要采用TCP/IP 协议(对用户隐藏,用户需要发布或订阅主题以提供或取得数据),采用这种形式是由于ROS 的算法包是由全世界不同的个人,学校或实验室贡献的,这样做可以降低耦合性,如果一个node 崩溃不会影响到其他。基于ROS 这个平台,有助于提高开发设计的效率及降低成本。本论文主要阐述了基于ROS 平台移动机器人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对移动机器人进行了运动仿真,得到其运动轨迹和控制方法,为后续项目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0引言 ROS 被称为机器人操作系统,其实ROS 充当的是通信中间件的角色,即在已有操作系统的基础上搭建了一整套针对机器人系统的实现框架。ROS 还提供一组实用工具和软件库,用于维护、构建、编写和执行可用于多个计算平台的软件代码。 值得一提的是,ROS 的设计者考虑到各开发者使用的开发语言不同,因此ROS 的开发语言独立,支持C++,Python 等多种开发语言。因此,除了官方提供的功能包之外,ROS 还聚合了全世界开发者实现的大量开源功能包,如思岚科技(SLAMTEC)就发布了针对其 自主研发的激光雷达RPLIDAR 的ROS 功能包rplidar_ros。这些开源功能包与ROS 一起构成了强大的开源生态环境。 ROS 的系统结构设计也颇有特色,ROS 运行时是由多个松耦合的进程组成,每个进程ROS 称之为节点(Node),所有节点可以运行在一个处理器上,也可以分布式运行在多个处理器上。在实际使用时,这种松耦合的结构设计可以让开发者根据机器人所需功能灵活添加各个功能模块。 1理论分析 1.1控制电机转动 电机的控制我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电机转动方向的控制,另一个为电机转速的控制。电机转动的方向我们用两个MCU 引脚来控制,假如PIN_A=1,PIN_B=0 时,电机正转; PIN_A=0,PIN_B=1 时,电机反转;PIN_A=0,PIN_B=0 时,电机停止。电机速度的控制则需要一个PWM 输出引脚,我们通过控制输出不同的PWM 值来控制电机转动的速度。

医疗机器人系统的研究和发展

医疗机器人系统的研究和发展 摘要:医疗机器人主要用于伤病员的救援、转运、手术和康复,是医疗卫生装备信息化、智能化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通过对手术机器人和康复机器人等医疗机器人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介绍,表明医疗机器人在军用和民用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是目前机器人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关键词:医疗机器人;伤病员;手术;康复 一、引言 从2 0世纪9 0年代起,国际先进机器人计划(IARP)已召开过多届医疗外科机器人研讨会,在发达国家已经出现医疗机器人市场化产品。目前,先进机器人技术在医疗外科手术规划模拟、微损伤精确定位操作、无损伤诊断与检测、病人安全救援、无痛转运、康复护理、功能辅助及医院服务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不仅促进了传统医学的革命,也带动了新技术、新理论的发展。医疗机器人在战创伤救治方面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受到外军的广泛重视。美国国防部高等研究计划局(DARPA)为美国陆军未来战场伤病员救援和医疗设计了高度集成化、机器人化和智能化的医疗系统。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年来. 西方许多先进国家都进行专门立项投资. 积极开展医用机器人方面的研究/ 如美国国防部开展了Telepresence Surgery ( 临场感手术) 技术研究. 用于战场模拟0 手术培训和解剖教学,NASA已经在美国加州与意大利米兰之间进行了这方面的试验,欧共体技术专家Maurice在 IEEE SPECTRUM期刊中表示。欧共体正在制定一项新的计划,其中将机器人辅助外科手术及虚拟医疗技术仿真作为重点研究发展计划之一。日本也制定国家计划开展高技术医疗器械研究发展。许多著名的国际会议,象IEEE Robotics and Automation,IEEE Eng,In Medicine and biology Society,IEEE System, Man and Cybernetics等都将医用机器人与计算机辅助外科单独列为一个专题,在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多次召开国际会议;1996年,机器人工业协会将Eagleburger 最高荣誉奖授予了W.Barger和H.Paul博士,表彰他们在医用机器人技术临床研究方面的贡献 ) 。 目前.,医疗机器人的研制主要集中在外科手术、康复和医院服务机器人系统等几个方面。

轮式移动机器人结构设计

大学 毕业设计说明书题目:轮式移动机器人结构设计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12年5月30日

大学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论文(设计)题目:轮式移动机器人结构设计 学号:姓名: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指导教师:系主任: 一、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1:了解轮式移动机器人的原理及其设计: 2:CAD绘图设计,要求A0图纸一张,总共达到两张A0。 3:说明书,要求6000字以上,要求内容完整,计算准确: 4:外文翻译3000字以上,要求语句通顺。 二、重点研究的问题 1:轮式移动机器人转向机构的设计: 2:轮式移动机器人电机的选型

三、进度安排 四、应收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 [1] 吕伟文.全方位轮移动机构的原理和应用[A].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615-17. [2] 赵东斌,易建强等.全方位移动机器人结构和运动分析[B].机器人,2003,9. [3] 李瑞峰,孙笛生,闫国荣等.移动式作业型智能服务机器人的研制[J].机器人技术与应 用,2003,1:27-29. [4] 杨树风.带有机械臂的全方位移动机器人的研制.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6. [5] 田宇,吴镇炜,柳长春.开放式三自由度全方位移动机器人实验平台[J].机器人,2002,24 (2):102-106. [6] 闫国荣,张海兵.一种新型轮式全方位移动机构[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1,33(6):854-857. [7] 吕伟文.全方位移动机构的机构设计[A].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2:03-12. [8] 高光敏,张广新,王宇等.一种新型全方位轮式移动机器人的模型研究[A].长春工程学院学 报,2006,12. [9] 吴玉香,胡跃明.轮式移动机械臂的建模与仿真研究[B].计算机仿真,2006,1(05). [10] 付宜利,徐贺,王树国.具有新型轮式走行部的移动机器人及其特性研究.高技术通信,2004,12. [11] 付宜利,李寒,徐贺等.轮式全方位移动机器人几种转向方式的研究.制造业自动化,2005,10:5-33. [12] 滕鹏,马履中,董学哲.具有冗余自由度的新型护理机械臂研究.机械设计与研究,2004,1:3-32. [13] 孔繁群,朱方国,周骥平.一种机械手关节联接结构的改进设计[B].机械制造与研究,2005,5:2-16. [14] 蔡自兴编著.机器人原理及其应用. 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88. [15] 吴广玉,姜复兴编.机器人工程导论.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88. 大学

医疗机器人

令人期待的未来:医疗机器人“大白”怎么造? 2015-03-05 11:43:18 现在大家比较通常的叫法是mHealth。美国在2010年的移动医疗峰会上,对mHealth下了一个定义——通过移动设备提供医疗服务。这样一想,会移动的机器人大白,确实符合这个定义。 移动医疗英文最初的全称是“Emerging mobile communication and network technologies for healthcare”,翻译过来就是“医疗保健行业新兴移动通信与网络技术”。所以移动医疗的兴起,一开始的根本原因是通信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成本的下降、设备的普及,特别是智能手机的大量部署,才有了移动医疗的爆发。目前移动医疗还处在通信技术红利的发展中期。 按逻辑来说,移动设备的普及,促成了移动医疗产业。那么机器人产业是否成熟,就是大白何时造出的指标了。那么笔者可以自信的告诉你,大白确实距离我们不远了。一个24小时陪伴左右的医生护士是成本极高的,但是由机器人健康助手来代替,成本确实会降至不可思议的低。 医疗机器人前景广阔美直觉外科股价“常牛” 2014-07-25 10:43:00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为腹腔手术辅助医疗机器人的领军企业,美国直觉外科公司(Intuitive Surgical,纳斯达克交易代码:ISRG)是目前全球最先进的医疗机器人——达芬奇系统(da Vinci Surgical System)的生产商。 作为以微创的方式辅助复杂外科手术的医疗机器人,达芬奇系统于2000年被美FDA正式批准投入使用。此手术系统最初主要用于泌尿外科的微创手术,现在则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心外科等外科微创手术,被全球医院争相采用。 达芬奇系统主要由3个部分组成:一是主刀医生操作控制台;二是三维成像视频影像平台;三是机械臂,摄像臂和手术器械组成移动平台。在实施手术时,主刀医生通过三维视觉系统和动作定标系统操作控制,由机械臂以及手术器械模拟完成医生的技术动作和手术操作。 目前市场上普遍应用的是第三代产品(da Vinci Si)。业内人士表示,该系统在实时操作上已经非常到位,但是手术的操作范围上仍有局限性。而在第四代产品中,直觉外科公司对达芬奇系统进行了大量改进。 业内人士分析称,第四代产品最大的特点在于四个微创手术刀的设计,配以可旋转支架能够使其旋转到身体的任何部位。如果主刀医生认为有必要,这四个微创手术刀可以取出并重新植入身体内部。此外,第四代产品可以配合直觉外科公司的萤火虫荧光影像系统,为医生提供更多实时的视觉信息,包括血管检测、胆管和组织灌注等。该产品具有十分强大的可扩展性,可以为其它影像和器械技术提供无缝连接入口。 直觉外科公司的收入主要来源于达芬奇系统的销售以及配件、服务费。达芬奇系统售价普遍在100万-200万美元区间,每台系统销售后的年均服务费用为10余万美元。业内人士表示,直觉外科公司的商业模式属于典型的“刮胡刀和刀片”模式,公司销售后的配件、服务费收入增幅要大于销售达芬奇系统本身的收入增幅,这也是公司多年来备受华尔街推崇的重要原因。 百度百科 医用机器人种类很多,按照其用途不同,有临床医疗用机器人、护理机器人、医用教学机

智能式移动机器人设计说明书

智能移动式送料机器人机械系统设计 摘要:智能移动式送料机器人以电动机作为驱动系统,运用单片机传感器等技术达到其智能移动的目的,实现行走、刹车、伸缩、回转等多种动作的操作。因此它具有机械化、程序化、可控化、适应性、灵活性强的特点。 前言:工业机器人是一种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在现代生产中应用日益广泛,作用越来越重要,机器人技术是综合了计算机、控制、机构学、传感技术等多学科而形成的高新技术是当代研究十分活跃,应用日益广泛的领域。

现在,国际上对机器人的概念已经逐渐趋近一致。一般说来,人们都可以接受这种说法,即机器人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联合国标准化组织采纳了美国机器人协会给机器人下的定义:“一种可编程和多功能的,用来搬运材料、零件、工具的操作机;或是为了执行不同的任务而具有可改变和可编程动作的专门系统。”我国研制的排爆机器人不仅可以排除炸弹,利用它的侦察传感器还可监视犯罪分子的活动。监视人员可以在远处对犯罪分子昼夜进行观察,监听他们的谈话,不必暴露自己就可对情况了如指掌。 智能小车,又称轮式机器人,可以在人类无法

适应的恶劣和危险环境中代替人工作。它是一个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自动驾驶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系统。现如今已在诸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对于快要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实时、富有意义和挑战的设计课题。 正文: 设计方案: 一课题名称:智能移动式送料机器人设计 二机器人工作过程及设计要求 自主设计智能移动小车,设计一个取料 手爪装配到小车上,完成取料机器人的机械系统设计,并进行机器人运动规划和取料虚拟仿真,使机

器人完成如下动作:沿规定路径行驶——工件夹取——车体旋转——手爪张开,将工件从储存处送到运料车上。 三机器人设计的内容 一机械手的设计:

医疗机器人在中国

2019年5月刊 31 Features 特写 “医生,你可以让达芬奇医生来手术吗?”第一次被患者这样问,泌尿科医生张力吃了一惊。讨论手术方案之前,他还没来得及把“达芬奇”的存在告知患者,更没有详细解释达芬奇是个机器,而不是医生名字。 从最初的不接受到现在主动询问能否让机器人来做手术,中国患者正在逐步接受机器人医生。 在负责诊疗的三甲医院之外,变化也在康复医院发生,一台康复机器人正帮助一位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在医疗链条的前端,就诊与预防中,一款直径只有11.8毫米、长度27毫米的胶囊胃镜机器人,成为传统插管胃镜外的新选择。 随着感知与计算能力的提升,未来还将看到一些全新生命体的诞生:例如,能够部分替代人类淋巴系统,能够编程实现抗体识别的细胞机器人;借助神经生物学基础的脑科机器人,通过脑机对接进行脑科功能强化。这些都不是科幻场景,而是正在进行的研究与项目。 在医疗大航海的时代,医疗机器人作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作品,正在带来全新的就医范式。 中国机会 一个窄口瓶里,两个机械手完成了 葡萄皮的切割和完好地缝合,轻巧、精准,原位对齐。这段达芬奇机器人的“炫技”视频在网络上走红。从实验室到临床应用,精准、远程、智能,过去20年间,以达芬奇机器人为代表的手术革命席卷全球,包括中国市场。 2018年11月17日,直观复星在上海举办了一个简单的庆功宴,庆祝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在中国完成了10万例,“这对于达芬奇机器人来说,是一个里程碑。”直观复星CEO潘小峰坦承,病人手术量大并不值得庆祝,但对于这位“洋医生”来说,是值得称道的成绩。 2006年,第一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出现在中国人民解放军301医院,那时候外界对于这位新形态“医生”的接受度参差不齐。 在欢迎者中,一位使用过达芬奇SI 的主刀医生告诉《21CBR》记者,从手术体验来看,和普通手术体验完全不同,比如视觉更好了,1080i 分辨率加上3D 立体视觉,能够清晰地看到手术位置周围全方位的组织结构。7个自由度的机械臂,能够稳定完成任意角度的手术操作。 2007年,解放军总医院在中国首家引进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原副院长高长青教授组建了中国第一支机器人心脏手术团队,并完成了中国第一例机器人不开胸微创心脏手术。至今,该院已经完成各种机器人不开胸心脏手术,包括全球仅几位心脏外科医生才能完成的不开胸、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冠脉搭桥。 也有质疑者。有人依旧是传统手术的拥趸,相信这门技能应掌握在人的手中,而非机器手中。外界也有另一种声音,觉得达芬奇机器人的诞生意味着职业经验的贬值,一时间医生与达芬奇机器人站在了对立面。 达芬奇机器人入华12年,已在中国落地生根,也在这个医疗需求旺盛的市场里,掀起了一波医疗 医疗机器人在中国 入华12年,达芬奇完成手术超过10万例。 编辑 谭璐

三轮全向机器人原理及matlab仿真解读

计算机辅助设计报告 三轮全向移动机器人 运动控制仿真 2 余杨广 2 沈阳 2 陈斌 人员分工: 余杨广:总体负责,系统理解及控制器设计,PPT制作,后期报告审查及修改 陈斌:PPT制作,报告撰写 沈阳:资料收集,辅助其余两人完成任务

目录 一、实验目的 (3) 二、实验原理 (3) 2.1控制对象——三轮全向机器人 (3) 2.2 控制系统结构 (4) 三、实验内容 (5) 3.1电机模型 (5) 3.1.1物理建模 (5) 3.1.2 Simulink模块搭建 (6) 3.1.3无刷直流电机仿真模型的验证 (9) 3.2运动学模型 (10) 3.2.1物理建模 (10) 3.2.2 Simulink模块搭建 (11) 3.3 路径规划 (12) 3.4. 传感器设计 (13) 3.5.控制器设计 (13) 3.5.1 电机控制器设计 (13) 3.5.2 运动控制器设计 (15) 3.6 观测器 (19) 四、结果验收 (20) 4.1 x轴方向的误差 (20) 4.2 y轴方向的误差 (20) 4.3 前进方向偏角 (21) 4.4 速度误差 (21) 五、致谢 (22) 六、附录(路径规划函数) (22)

一、实验目的 (一)建立三轮全向机器人系统的数学模型,然后基于simulink建立该系统的仿真模型并设计控制器,最终满足控制要求; (二)控制的最终目的是使该机器人能够良好跟踪预期的运动轨迹; (三)通过对复杂系统的分析、建模、仿真、验证,全面提高利用计算机对复杂系统进行辅助设计的能力; (四)通过集体作业、分工完成任务的方式培养团队意识,提高团队集体攻关能力 二、实验原理 2.1控制对象——三轮全向机器人 三轮全向移动机器人其驱动轮由三个全向轮组成,径向对称安装,各轮互成120°角,滚柱垂直于各主轮。三个全向轮的大小和质量完全相同,而且由性能相同的电机驱动。

9款最先进医疗机器人

9款最先进医疗机器人:人体内部自行 组装治病 https://www.doczj.com/doc/c818282654.html, 2009年11月24日 09:29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1月24日消息据《新科学家》杂志网站报道,机器人技术进步不断推动医学技术向前发展,为未来外科手术描绘了美好蓝图。例如,受蠕虫启发而开发的“摄像胶囊”可爬进肠道治病,还有诊疗系统被一块块吞下后可在身体中自行组装。以下是9款最先进的医用机器人。 1.爬行摄像胶囊 爬行摄像胶囊 按照设计,这个机器人可携带摄像机,通过有弹性的“腿”爬进患者的消化道,替代传统内窥镜进行检查。它可用来检查食管、胃和十二指肠内部的损伤或溃疡情况,由意大利圣安娜高等学校的CRIM实验室开发。 2.游动摄像胶囊

游动摄像胶囊 这款摄像胶囊由微型螺旋桨驱动,也设计用于检查人体消化系统。在被患者从嘴里吞服下以后,它会“游动”检查医生所怀疑的区域。 3.远程诊断

远程诊断 如图所示,医生正通过RP-7医疗机器人向护士询问患者病情。这款机器人与听诊器、耳镜和超声扫描仪相连接,还有一个相机和一个屏幕,使患者和远方的医生都能看到对方,从而使医生可以最大限度地像亲临现场一样进行诊疗。 4.肌肉机器人 肌肉机器人 RI-MAN机器人是由日本名古屋理研生物模拟控制研究中心开发的医用搬运工模型。它不仅有柔软、安全的外型,手臂和躯体上还有触觉感受器,使它能小心翼翼地抱起或搬动患者。从长远来看,RI-MAN机器人能取代护工去照顾老人或体弱多病者 5.摄影机器人

摄影机器人 在微创手术(即“锁孔手术”)中,摄影机器人FreeHand可以让外科医生运用头和脚来控制腹腔镜相机。这意味着他们可以腾出手来做手术。 6.前列腺诊疗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内部结构及基本组成原理详解

工业机器人内部结构及基本组成原理详解 工业机器人详解 你对工业机器人有着什么样的了解?关于工业机器人,我们过去也反反复复推送了很多的文章,在这一次,我们将尝试解决有关---在工业环境中使用的最常见的机器人和作业时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关于工业机器人定义什么可以被 认为是一个工业机器人?什么不能被称为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直到最近才能避开这种混乱。不是在工业环境中使 用的每个机电设备都可以被认为是机器人。根据国际标准组织的定义,工业机器人是一种可编程的三自由度或多轴自动控制的可编程多用途机械手。这几乎是在谈论工业机器人时被接受的定义。工业机器人自中年以来发生了什么变化?越来越多的工程师和企业家正在寻找越来越多的机器人技术,帮助在工业环境中优化工作流程的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机器人技术的进步,机器人手臂必须为诸如仓储中使用的群组AGV等新手铺路。我们经常说典型的工业机器人 由工具,工业机器人手臂,控制柜,控制面板,示教器以及其他外围设备组成。那么这些是什么?这些部分通常都在一起,控制柜类似于机器人的大脑。控制面板和示教器构成用户环境。工具(也称为末端执行器)是为特定任务设计的设备(例如焊接或喷涂)。机器人手臂基本上是移动工具的

东西。但并不是每个工业机器人都像一个手臂。不同机器人有不同类型的结构。控制面板--- 操作员使用控制面板来执行一些常规任务。(例如:改变程序或控制外围设备)。应用“机器人工人” --------- 什么时候应该使用工业机器人而不是人工?相信这个问题大家思考的次数并不少了。理想情况下,这应该是双赢的。想快速看到效果,你需要知道什么是别人最不喜欢的工作。想得最多的是那些重复的,乏味的工作,需要从工作人员那边进行大量单调的行动,这个思考是正确的,因为正是如此,例如从一个输送机到另一个输送机。如果总是相同的任务,您可以使用专门针对您的需求量身定制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工厂的工作处理需要越来越灵活,在这些情况下,正确的解决方案是:可以试用用于不同任务的可重新编程的机器人进行任务操作。此外,就是那些对人类工作有害的任务。(例如:用危险化学品进行表面处理,这是在有害环境中工作。在许多情况下,长期使用机器人比聘用工人更聪明和便宜。)当然,还有的是人类难以操作的工作。(例如:举或搬运重物或在不适合人类生活的条件下工作。)同样,在许多这些情况下,可以应用特定的自动化解决方案。然而,如果任务需要灵活性处理,还需要考虑要用到的机器人。以下是最常见的机器人应用程序列表:电弧焊、部件、涂层、去毛刺、压铸、造型、物料搬运、选择、码垛、打包、绘画、点焊、运输,仓储关于工业机器人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