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数学复习方法全攻略:“回归”课本 重视基础

高考数学复习方法全攻略:“回归”课本 重视基础

高考数学复习方法全攻略:“回归”课本 重视基础
高考数学复习方法全攻略:“回归”课本 重视基础

2019高考数学复习方法全攻略:“回归”课本

重视基础

高考数学复习方法全攻略:回归课本重视基础

一、2009年山东考试说明解读今年高考是新课程背景下的第三年高考,考试说明仍然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与要求,继续重视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以能力立意为主导,将知识、能力和素质融为一体,全面考查考生的综合素养,今年的数学考试说明主要体现出以下四个特征。

1.保持稳定今年高考数学命题的指导思想是本着有利于中学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新课程改革的原则,继续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改革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要求与能力不变。对知识的要求由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了解、理解和掌握。能力要求为五大能力和两种意识,包括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2)考试范围与具体考试内容及其要求不变。考试范围:文科为数学必修五个模块和选修1-1与选修1-2;理科为必修五个模块和选修2-1、选修2-2与选修4-5的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证明的基本方法。文科具体考试内容及其要求无变化。(3)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不变。考试形式: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限定用时为120分钟。考试仍然不允许使用计算器。在题型安排和分值上与

去年保持一致,仍然不设置选做题。保持高考的稳定也符合社会的要求。

需要说明的是理科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与去年相比多了反证法和放缩法,试卷说明去掉了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以中等难度题为主的说法。

2.强调基础

《说明》继续强调对考生数学基础的考查,即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同时又注重对知识内在联系的考查,不刻意追求知识的覆盖面。考生要正确理解基本概念、定理、原理、法则、公式等基础知识。高考试题大部分都是基本题,但基本题不等于是简单的题,而是利用基本方法、基本知识和能力解决基本的问题。

3.注重能力

数学中的能力是指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标准》中的基本理念决定了高考数学命题必须突出能力立意,在注重考查数学基础的同时,着重考查考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以及考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且灵活及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数学思维能力的考查,既有利于提高试题的区分度,又对考生升入大学继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4.强化应用

《说明》对于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的考查要求逐步提高。近几年的高考数学命题都加强了对应用性问题的考查力度。应用的主要过程是依据对材料的理解提炼出相关数量关系,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通过构造数学模型加以解决。应用题能够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它能够较全面地考查考生的数学素养。应用题的命制将本着贴近生活,背景公平,控制难度的原则,把握好提出的问题所涉及的数学知识及方法的深度和广度,注重问题的多样化,体现思维的发散性,同时结合我省中学数学教学的实际,引导学生自觉地置身于现实社会的大环境中,关心自己身边的数学问题,促使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的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二、备考建议

通过对2009年考纲、考试说明以及近几年山东数学高考试题的分析与研究,不难得出山东数学高考试题有如下特点:试卷结构保持稳定,试题平稳,但也有创新试题,有一定的思维量和计算量,重基础,注重通性通法,全面综合地考查基础知识深化能力立意,在知识的交汇点处命制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强化数学思想方法。现在离高考还有30多天,时间比较紧,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备考。

1.树立高考能考好数学的信心

有的考生有可能平时模拟考试成绩不理想,对数学学习失去了信心,尤其文科考生。首先应该对自己有信心,绝对不能抱有放弃的想法。有些文科生认为数学差一点没关系,只要最后在其他三门文科上多用功就可以把总分补回来,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数学薄弱,不仅直接影响高考成绩,还会影响考生心理,导致其他科目发挥不理想。其次,要杜绝负面的自我暗示。在考试暂时不理想的时候,不要有我肯定没希望了、我是学不好了这样的暗示,相反的,要对自己始终充满自信,最终才能取得成功。

2.认真研读2009年山东数学考试说明与近两年山东数学高考试题

《2009年山东数学考试说明》是对高考数学考什么、考多难、怎么考这三个问题的具体规定和解说。明确提出了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对于要考的知识点、考到什么程度都有明确的规定。因此,考生应认真学习《说明》,明确考查的内容、要求、热点、重点和难点,以减少复习的盲目性,提高针对性和效率。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

快。3.回归课本,重视基础,让知识网络化、系统化

复习时,考生最后一定要回归课本,浓缩所学的知识,夯实基础,从整体上把握知识脉络,形成知识网络。熟练掌握解题的通性、通法,提高解题速度;同时,许多高考试题在教材中都有原型,即由教材中的例题、习题引申变化而来,因此,考生必须利用好课本,夯实基础知识。

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

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此外,考生要注意对一轮、二轮复习资料的错题整理和回顾,对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总结,归纳及熟练运用。具体为:①知识系统化:要抓住知识的结合点,从中提取归纳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②方法常规化:即把握通法通理,在通法通理上反复练;对于技巧性强的方法,应尽力挖掘其推广应用的空间;③问题模型化:每一块有哪些重要题型,哪些典型方法要心中有数,这些典型方法怎样应用,不同的情景中又有哪些注意事项;④思维多向化:注意逆向思维、等价转化、数形结合等。

最后要熟悉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函数与方程、分类讨论、数形结合、转化与化归及中学数学中常用的数学方法,如: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等。

高中数学教学总结与反思

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要求一个称职的高中数学教师,决不能像“教书匠”式地进行“照本宣科”,而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共进。新课程提倡教学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 一、教师从主导者转变成为组织者、引导者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一直在倡导“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常常是“主演加导演”。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只能被动学习。为了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必须从“主导者”成为“组织者”、“引导者”。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从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入手,组织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活动,缩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 数学知识不是独立于学生之外的“外来物”,而是在蕴含在学生熟悉的事物和情境之中,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内容。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适当引入他们喜欢的活动,使他们产生乐学、好学的动力,从而增强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欲望. 比如在上指数函数单调性这一章节的时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叫杰米的百万富翁,一天他碰到了一件奇怪的事,一个叫韦伯的人对他说,我想和你订个合同,在整整一个月中,我每天给你10万元,而你第一天只需给我一分钱,以后每天给我的钱是前一天的两倍,杰米非常高兴,他同意订立这样的合同,如果是你们,你们是否愿意订立这样的合同.学生刚开始都很高兴地说愿意,看到我笑后又想想可能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于是齐声说不要这样的合约,那么

到底谁更为合算,能否用我们的数学知识来进行探讨,此时学生的兴致达到极点,并由此发现其实际为一个“指数爆炸”的现象. 二、重视课本,回归课本,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中学生往往缺乏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这除了数学难以读懂外,另外一个原因是许多数学教师在讲课时,也很少阅读课本。数学课本是数学基础知识的载体,课堂上 重视阅读数学课本,首先需要教师引导,特别在讲授新课时,应当纠正那种“光听老师讲”的教学方法,在讲解概念时,应当让学生翻开课本,教师按课本原文逐字、逐句、逐节阅读。在阅读中,让学生反复认真思考,对书中叙述的概念、定理、定义中有本质特征的关键词句要仔细品味,深刻理解其语意,并不时地提出一些反问:如换成其它词语行吗?省略某某字行吗?加上某某字行吗?等等,要读出书中的要点、难点和疑点,读出字里行间所蕴含的内容,读出从课文中提炼的数学思想、观点和方法。教师在课堂上阅读数学课本,不仅可以节省不必要的板书时间,而且可以防止因口误、笔误所产生的概念错误,从而使学生能准确地掌握课本知识,提高课堂效率。 为了帮助学生在课外或课内阅读,教师还可以列出读书提纲,以便使学生更快更好 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是怎样进行的? 起点在原点的向量、起点不在原点的向量、相等的向量,它们在坐标系中是怎样表示的? 两向量平行时,它的坐标表示是什么? 通过学生对课文的阅读,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挖掘课本隐含知识,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回归课本回归教材

回归课本回归教材. 高三化学教材基础知识高考考前必读 必修一 必修一: 1.P4 常见危险化学品的标志,主要知道常见

物质的性质与标志相对应。如酒精为易燃液体、高锰酸钾为氧化剂、浓硫酸为腐蚀品、KCN为剧毒品。如P10习题第二题选B。2. P6-7 熟记过滤、蒸发、蒸馏装置图,分别需要哪些仪器?蒸馏烧瓶中温度计水 银球的位置,冷凝管水流方向(若冷凝管竖直冷凝水流方向)。蒸馏烧瓶和普通烧瓶的区别。 2+2+2-等杂质,MgSO 除去粗盐中的Ca、、3. P7 4先加入过量的BaCl,至沉淀不再

产生后,再加入过量2的NaCO、NaOH,充分反应后将沉淀一并滤去,经检322-,其原因是SOBaSO测发现滤液中仍含有一定量的442-COKsp差不大,当溶液中存在大量的和BaCO的33时,BaSO就会部分转化为BaCO。其中NaCO的作32432+2+。所以试剂加入顺序Na和过量的BaCOCa用是:除32在之BaCl 后。24. P9 萃取和分液:分液装置图,分液漏斗的结构(两活塞、两小孔)。溴水呈橙色、溴的(苯)CCl4橙红色。碘水呈黄色,碘的(苯)CCl呈紫红色。萃取42 后分液,上下层液体分别从上下口倒出。注意实验1-4的第(2)步、(4)步操作的注意事项及规范的文字表述。P9关于CCl 的注解①42-2-的检验方法。和氯离子、COSO 5. P10 第6-7题

43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6. P16 ()。重点注意步骤、图示、注解、注意事项、学与问等。称量固体时托盘天平)P18习题6(包括只保留一位,量筒量取液体时也只保留一位。容量瓶查“”)。使用的第一步操作:检查是否漏水(简称“查漏的方法:向容量瓶中加入适量水,盖好瓶塞,左手漏”食指顶住瓶塞,右手托住瓶底,将容

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最新目录 (1)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必修一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1集合 1.2函数及其表示 1.3函数的基本性质 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 2.1指数函数 2.2对数函数 2.3幂函数 第三章函数的应用 3.1函数与方程 3.2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必修二 第一章空间几何体 1.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1.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1.3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1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2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2.3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第三章直线与方程 3.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3.2直线的方程 3.3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 必修三: 第一章算法初步 1.1算法与程序框图 1.2基本算法语句 1.3算法案例 第二章统计 2.1随机抽样 阅读与思考一个著名的案例 阅读与思考广告中数据的可靠性 阅读与思考如何得到敏感性问题的诚实反应 2.2用样本估计总体 阅读与思考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图 2.3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阅读与思考相关关系的强与弱 第三章概率 3.1随机事件的概率 阅读与思考天气变化的认识过程3.2古典概型 3.3几何概型 阅读与思考概率与密码 必修四: 第一章三角函数 1.1任意角和弧度制 1.2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1.3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1.4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1.5函数y=Asin(ωx+ψ) 1.6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 第二章平面向量 2.1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 2.2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 2.3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2.4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2.5平面向量应用举例 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

高一数学期中考试总结与反思

高一数学期中考试总结与反思 许中银 高一数学期中考试按事先约定的计划已圆满地结束了。从考试的结果看与事前想法基本吻合。考试前让学生做的一些事情从成绩上看都或多或少有了一定的效果。现将考前考后的一些东西总结。(1)考试的内容: 本次考试主要考查内容为高中数学必修1全册,必修4到1.2.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从卷面上看,必修1集合部分占29分,约占总分的18%。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I 部分140分,约占总分的88%。必修4三角函数部分14分,占总分约为8.5%。从分值分布看基本合理。(2)考试卷面题型分析。 卷面上只有填空和解答两种题型。 第I卷第1小题“设集合M={}{}R y y y y x∈ x x x 22 = , ,, = R =, ∈ N 则M∩N=”为集合交集问题,放在此处对于学习能力差的同学较难。第2题考查补集、子集问题。第3小题为计算题,根式计算问题。4,5,6,7为一般性问题应准确性还可以。第10题为偶函数定义域为[]a a2,1-,要考虑端点关于原点对称,有不少学生不太熟悉这种形式。第12题是关于恒成立问题,因为组内集体备课未强调,有的人讲,有的人没有讲,但也有很同学做对。13题为考 1,但是在考场上没有做出来的还是很多。14前讲过的原题答案为 24 题较难考虑画图后比较端点大小,没有讲过这种问题的班级做对的学

生很少。 第II卷解答题15题一般性集合问题, 16题一般性二次函数问题,考查奇偶性,图象,单调区间,值域等等。17题为三角函数问题,学生初学又没有复习深化,大多数人被扣分,对m的讨论不全。第1小题对第2小题有诱导错误嫌疑。18题因为没有将分段函数总结在一起扣分,其实扣分也不太合理。 19题,第1小题用定义证明单调性过程比较规范,第2小题有同学用特值法求出m的值但缺少验证奇函数过程。 20题,较难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一般学生只能做第1小题和部分第2小题,第3小题较难又涉及到参数和恒成立问题,全校仅有数人能完整解答出来。 (3)考试成绩分析与反思 笔者教两个班,高一(2)班为普通班,入学成绩较低一些,高一(24)班为二类重点班,入学成绩介于高分与低分之间。从考试结果看,好的入学成绩的学生基本上考出较好成绩,差的入学成绩基本上考出一个差的成绩。无论教育制度怎么改,量化出来的分数始终是最让师生关注的,总结大会上各级领导也基本上以分数或者分差多少来评论教师的个人业绩,多少年来似乎从未改变过。每一个师生的成绩总要拿出来晒一晒,分数好一点的人暗自庆幸我终于不在“批评”之列,不管其他学校老师的书是怎么教的,不管其他班级的学生是怎么学习的,师生的目标就是过了本校的对手,这样,日子也许会好过一些。这也是多少年没有改变过的事情。因而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注

回归教材实验--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选修5)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教材实验 目录 01含有杂质的工业乙醇的蒸馏(选修5,P17) (2) 02苯甲酸的重结晶(选修5,P18) (2) 03用粉笔分离菠菜叶中的色素(选修5,P19) (3) 04乙炔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选修5,P32) (3) 05溴苯的制取(选修5,P37) (4) 06硝基苯的制取(选修5,P37) (5) 07苯、甲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反应(选修5,P38) (5) 08溴乙烷水解反应实验及产物的验证(选修5,P42) (6) 09溴乙烷消去反应实验及产物的验证(选修5,P42) (6) 10乙醇的消去反应(选修5,P51) (7) 11乙醇与重铬酸钾酸性溶液的反应(选修5,P52) (7) 12苯酚的酸性(选修5,P53) (8) 13苯酚与溴水的反应(选修5,P54) (9) 14苯酚的显色反应(选修5,P54) (9) 15乙醛的银镜反应(选修5,P57) (9) 16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选修5,P57) (10) 17实验探究乙酸、碳酸和苯酚的酸性强弱(选修5,P60) (10) 18实验探究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选修5,P61) (11) 19葡萄糖的还原性实验(选修5,P80) (12) 20果糖的还原性实验(选修5,P80) (12) 21蔗糖与麦芽糖的化学性质(选修5,P82) (12) 22淀粉水解的条件(选修5,P83) (13) 23蛋白质的盐析(选修5,P89) (14) 24蛋白质的变性(选修5,P89) (14) 25蛋白质的颜色反应(选修5,P90) (15) 26酚醛树脂的制备及性质(选修5,P108) (15)

新课标高中数学教材目录大全

新课标高中数学教材目录大全 新课标人教A版 必修一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的概念 1.1 集合 1.2 函数及其表示 1.3 函数的基本性质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I) 2.1 指数函数 2.2 对数函数 2.3 幂函数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三章函数的应用 3.1 函数与方程 3.2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本章小结与复习 必修二 第一章空间几何体 1.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1.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1.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 2.1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 2.2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 2.3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三章直线与方程 3.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3.2 直线的方程 3.3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四章圆与方程 4.1 圆的方程 4.2 直线、圆的位置关系 4.3 空间直角坐标系 本章小结与复习 必修三 第一章算法初步 1.1 算法与程序框图 1.2 基本算法语句 1.3 算法案例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二章统计 2.1 随机抽样 2.2 用样本估计总体 2.3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三章概率 3.1 随机事件的概率 3.2 古典概型 3.3 几何概型 本章小结与复习 必修四 第一章三角函数 1.1 任意角和弧度制 1.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1.3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1.4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1.5 函数y=Asin(ωx+?)的图象 1.6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二章平面向量 2.1 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 2.2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 2.3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 2.4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2.5 平面向量应用举例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 3.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 3.2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本章小结与复习 必修五 第一章解三角形 1.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1.2 应用举例 1.3 实习作业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二章数列 2.1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2.2 等差数列 2.3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2.4 等比数列 2.5 等比数列前n项和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三章不等式 3.1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3.2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3.3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 3.4 基本不等式ab≤ 2 b a+ (a≥0,b≥0)

(完整)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教学反思

2017-1018学年下学期教学反思 高考是选拔性的考试,对于数学学科来说,它是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突出能力(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的考查。因此作为高三数学教师在进行高考复习时,在有限的复习时间内立足基础,在能力的提高上有所突破,以达到应试的要求和水平。现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反思: 一、加强高考研究,把握高考方向 随着数学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高考命题也在逐年探索、改革,命题的方向愈加突出考查能力,所以研究好高考,尤其是把握好高考的新动向,搞好高考复习,不仅能为学生打好扎实的基础,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应试能力和高考成绩,而且也必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研究高考要研究大纲和考纲,要研究新旧考题的变化,要进行考纲、考题与教材的对比研究。通过对高考的研究,把握复习的尺度,避免挖的过深,拔的过高、范围过大,造成浪费;避免复习落点过低、复习范围窄小,形成缺漏。 二、明确中心思想,做好学习计划 第一轮复习是高考复习的基础,其效果决定高考复习的成败;一轮复习搞的扎实,二轮复习的综合训练才能顺利进行。故制定以下指导思想:全面、扎实、系统、灵活。全面,即全面覆盖,不留空白;扎实,即单元知识的理解、巩固,把握三基务必牢固;系统,即前挂后连,有机结合,注意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初步建立明晰的知识网络;灵活,即增强小综合训练,克服解题的单向性、定向性,培养综合运用、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探究能力。 第二轮复习是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强化、巩固的阶段,是考生数学能力及数学成绩大幅度提高的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高考的胜败。指导思想是:巩固、完善、综合、提高。巩固,即巩固第一轮复习成果,把巩固“三基”放在首位;完善,即通过专题复习,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知识体系;综合,即在训练上,减少单一知识点的训练,增强知识的连结点,增强知识交汇点的题目,增强题目的综合性和灵活性;提高,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概括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重视回归课本,狠抓夯实基础 《考试说明》中强调,数学学科的命题,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注重对数学能力的考查,注重展现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同时兼顾试题的基础性、综合性、现实性。并明确指出:易、中、难的比例控制在3:5:2左右,即中低档题占总分的80%左右,这就决定了在高考复习中必须抓基础,常抓不懈,只有基础打好了,做中低档题才会概念清楚,得心应手,做难题和综合题才有基本条件。尤其在第一轮复习中应以夯实“三基”为主,对构建的知识网络上每个知识点要弄清概念,了解数学知识和理论的形成过程,以及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过程。在第一轮的复习课中,应总结梳理每一章节的数学知识,基本题型和练习,以利于学生进行复习,在梳理中注重由学生自己去推理数学知识的形成的过程。如在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这一章中公式较多,要求学生证明两角差的余弦这一重要公式,并由次推导三角函数的和角、差角、倍角、半角等三角公式,通过这一练习,不但使学生对三角公式之间的联系十分清楚,记忆加深,而且增强了灵活运用公式的能力。在分章节复习时要以课本知识为本,因为课本是知识与方法的重要载体,课本是高考题的主要来源。纵观近几年的新课程高考试题,不难发现,多数试题源于教材,即使是综合题也是课本例习题的综合、加工与拓展,充分体现了课本的基础作用。复习必须紧紧地围绕课本来进行,只有严守课本,才能摆脱“题海”之苦。课本中有基本题,也有综合题,都在课

高三化学回归教材实验--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必修1)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 1 教材实验 目录 01 粗盐的提纯(必修 1,P5-P7) (2) 02 粗盐中硫酸根离子的检验(必修 1,P6) (2) 03 检验蒸馏前后自来水中的氯离子(必修 1,P8) (3) 04 碘水的萃取与分液(必修 1,P9) (3) 05 电解水(必修 1,P13) (4) 06 配制 100 mL 1.00 mol/L NaCl 溶液(必修 1,P16) (5) 07 胶体的性质和制取(必修 1,P26-P27) (5) 08 离子反应(必修 1,P31-P33) (6) 09 钠与氧气的反应(必修 1,P47-P48) (7) 10 铝与氧气的反应(必修 1,P48) (7) 11 钠与水的反应(必修 1,P49-P50) (8) 12 铁与水蒸气的反应(必修 1,P50-P51) (8) 13 铝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必修 1,P51) (9) 14 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必修 1,P55) (9) 15 碳酸钠、碳酸氢钠溶解性的探究(必修 1,P56) (10) 16 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对比实验(必修 1,P56) (10) 17 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对比实验(必修 1,P56) (11) 18 焰色反应(必修 1,P57) (11) 19 氢氧化铝的制备(必修 1,P58) (12) 20 氢氧化铝的两性(必修 1,P58) (12) 21 铁的氢氧化物的制备(必修 1,P60) (13) 22 三价铁离子的检验(必修 1,P61) (14) 23 三价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转化(必修 1,P61) (14) 24 铝盐和铁盐的净水作用(必修 1,P62) (14) 25 硅酸的制备(必修 1,P76-P77) (15) 26 硅酸钠的耐热性试验(必修 1,P77) (15) 27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必修 1,P82-P83) (16) 28 氯气与氢气的反应(必修 1,P83) (16) 29 氯气的漂白实验(必修 1,P84) (17) 30 氯离子的检验(必修 1,P85-P86) (17) 31 二氧化硫性质的实验探究(必修 1,P90) (18) 32*二氧化硫的实验室制法与性质实验(必修 1,P90) (18) 33 二氧化氮被水吸收的实验(必修 1,P92) (19) 34 氨气的喷泉实验(必修 1,P97) (20) 35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必修 1,P99) (20) 36 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必修 1,P101) (21) 37 浓硫酸与铜的反应(必修 1,P101) (21)

高三数学教学反思和总结

高三数学教学反思和总结 彬县中学杨西龙 对高中三年的数学教学,特别是高三一年来的复习迎考工作,我们付出了,拼搏了,换来了成绩与我们的付出等价吗得与失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我不断地进行总结、反思、探索,希望寻觅一条能使学生学好数学,通向高考的成功之路,用取得的经验和吸取的教训来指导今后的数学教学工作。前面的总结也写了一些东西。这里主要想谈谈数学的解题反思:联系当前高三数学复习备考的实际,无论是在第一轮知识方法系统的重新构建,还是在第二轮的专题强化训练中,解题教学无疑占据着“半壁江山”。各种训练题、模拟题层出不穷,铺天盖地,特别是最后一个多月,考试甚至成为不少学生每天殚精竭虑、疲于奔命的主流生活,也成为一些教师手中提升学生应考能力的法宝。但是,“题海无边,何处是岸”学生“题海挣扎”的结果又如何面对一些学生一次次在同一个坎上跌倒,一次次在同一个“陷阱”里失足,一次次在同一个岔路口徘徊??确实应该引起我们教师的反思、深思 高三数学复习课,基本的模式是学生练后,以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呈现,往往是教师讲得口若悬河,口干舌燥;而学生听得却不甚明白,提不起精神。我在最后的那个月的一些测试以后和一些同学交流,问他们是否懂得从试卷中反思,然后提高。而事实上解题反思是大多数同学的弱项,不知反思,不知如何反思,不知反思什么是很多同学的共同点。已经折射出了解题教学中的重大失误。直面高

三的现实,大量解题是回避不了的。问题是教师在解题教学中教了什么引导了什么培养了什么有什么得失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探究了什么体验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有什么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有什么抵达不了的困惑??这些都是需要共同反思的。 因此,在高三的复习备考进程中,我觉得解题反思无疑是一个重要课题和环节。我在网上看了一篇曹凤山老师文章“数学解题——想说爱你不容易”他里面介绍解题反思的原则则可简略地概括为“行后三思”。一思“对”——回顾解题过程:策略是否可取即在解题后引导学生反思: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不能那样做这样做正确吗(或完备吗)这样做的关键是什么教学总结教研总结学年总结研修总结二思“优”——审视解题过程:方法能否更佳即在解题后引导学生反思:我会这样做了,但这样做感觉如何我还能怎样做有没有更好的做法三思“通”——变换题设或结论:规律能否推广即在解题后引导学生反思:如果变更题设,结论又怎样如果题设一定,结论能否更趋一般通过探究通性寻找通法。 如何让学生在长期的解题中坚持做好解题反思,坚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是行之有效的。 一、建立档案以备反思.将平时训练题中、考试题中自己做错的问题(尤其是非计算失误所致的错误)集中记载下来,包括原始的错误过程与方法,第一次更正的过程与方法,归类整理,留下空白,以备日后反思。如果下次不再失误便是收获,如果下次继续失误则应高度警惕,深刻反思前次有什么反思不到位之处。

人教部编版高中数学高考教材各章节必考知识详解

人教部编版高中数学高考教材各章节必考知识详解 高中数学必修课本的学习顺序及内容 学校学习必修课本的主流顺序是14523、12453。同一城市不同学校的学习顺序并不一致,这取决于相应高中的教研组的安排。(为给大家提供更精准的学习资料,可在留言区留言你所在学校数学教材的学习顺序) 个别学校的顺序为13452,那可考虑秋季必修14的课程;个别学校的顺序为13245,那可考虑秋季必修1、2的课程。必修3课本简单。 高中数学必修课本共有5本。高一学完4本,高二前2个月再学1本。 必修1:集合、幂指对函数 必修2:立体几何、平面解析几何(直线和圆) 必修3:算法、统计、概率 必修4: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三角恒等变形 必修5: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 必修1课本是高中基础,学生需要适应高中更抽象、更复杂的学习方式。 必修2课本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计算能力。 必修3课本知识点简单,学好必修3难度不大。

必修4课本和必修5课本,因三角函数而联系紧密。必修4在高考中的考题难度一般,但竞赛自招对必修4要求高。 必修5课本很有难度,对解题技巧能力要求高。 1.集合(必修1)与简易逻辑,复数(选修)。分值在10分左右(一两道选择题,有时达到三道),考查的重点是计算能力,集合多考察交并补运算,简易逻辑多为考查“充分与必要条件”及命题真伪的判别,复数一般考察模及分式运算。 2.函数(必修1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与导数(选修),一般在高考中,至少三个小题一个大压轴题,分值在30分左右。以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及扩展函数函数为载体结合图象的变换(平移、伸缩、对称变换)、四性问题(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对称性)以选择题、填空题考查的主要内容,其中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有向抽象函数发展的趋势。压轴题,文科以三次函数为主,理科以含有ex ,lnx的复杂函数为主,以切线问题、极值最值问题、单调性问题、恒成立零点为设置条件,求解范围或证明结论为主。 3.立体几何(必修2):分值在22分左右(两小一大),两小题以基本位置关系的判定与体积,内外截球,三视图计算为主,一大题以证明空间线面的位置关系和夹角计算为主,试题的命制载体可能趋向于不规则几何体,但仍以“方便建系”为原则。

高中化学教材(人教版)课本实验整理(回归课本)

高三化学课本实验整理13周 高三()班姓名:________________ 必修1: 胶体的配制:P26 Fe(OH)3胶体的配制:将烧杯中的____________加热至沸腾,向____________中逐滴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______ ______,停止加热。 例1.P47在实验3-2中,切下一小块金属钠,放入______中,加热。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 2.P48科学探究中,加热铝箔后,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该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3.实验3-3:金属钠与水反应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该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 4.在P50的科学探究中,铁与水蒸气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该反应中,氧化剂:_________ 还原剂:_________转移的电子是:__________ 例 5.在P51实验3-4中,通过该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该实验中,用这两种不同的方法制得等量的H2,消耗的铝的质量比为:______,消耗的HCl 与NaOH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转移的电子比为:______。 例 6.在P55实验3-5中,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实验现象说明:该反应___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生成。 思考:反应后所得的溶液先变红后褪色,说明溶液中含有某种具有漂白性物质,经探究确定,该漂白性物质为H2O2,请写出生成该物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数学基础教材(艺术生用)

第1节 常见不等式及其解法 1.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不等式ax >b (a ≠0)的解集为:当a >0时,解集为{x |x >b a }.当a <0时,解集为{x |x <b a }. 的情形,以便确定解集的形式. 解集是解的集合,故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一定要写成集合或区间的形式!! 解不等式(高中我们能遇到的所有不等式)的通用步骤:①解方程②画图像③写解集 例1.解下列不等式: (1)2x 2+7x +3>0; (2)x 2-4x -5≤0; (3)-4x 2+18x -81 4≥0; (4)-1 2x 2+3x -5>0; (5)-2x 2+3x -2<0; (6)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x 2+ax +b <0的解集为{x |1<x <2},求关于x 的不等式bx 2+ax +1>0的解集. 例2.解下列不等式: (1)x +23-x ≥0; (2)2x -1 3-4x >1

叮叮小文库 1.已知集合P ={x |x 2-x -2≤0},Q ={x |log 2(x -1)≤1},则(?R P )∩Q =( ) A .[2,3] B .(-∞,1]∪[3,+∞) C .(2,3] D .(-∞,-1]∪(3,+∞) 2.设a >0,不等式-c

2017年高考回归教材化学必修1

考前不言苦与累,易错知识必须背 《必修1 》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1.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需要间接加热的仪器有烧杯、烧瓶、锥形瓶。 2.过滤是分离固体和溶液的操作,主要仪器有漏斗、烧杯、玻璃棒、铁架台(含铁圈)。 蒸发是加热溶液使溶剂挥发的操作,主要仪器有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铁架台(含铁圈)。 蒸馏是利用液体的沸点不同而加热使其分离的操作,主要仪器有酒精灯、蒸馏烧瓶、温度计、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 3.除去粗盐中含有的可溶性杂质CaCl2、MgCl2和Na2SO4时添加试剂的顺序:氯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 4.萃取是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操作,分液是分离两种互不相溶液体或溶液的操作, 萃取分液的主要仪器有__分液漏斗、烧杯、铁架台(含铁圈)___。 萃取碘水中的碘,对萃取剂的要求是:不溶于水的有机溶剂、不与碘反应。 5.[P110 附录二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20℃)] 溶解性规律:①都溶于水的盐是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 ②盐酸盐不溶于水的是__AgCl__; ③硫酸盐不溶于水的是__BaSO4、PbSO4__、微溶于水的是__ CaSO4、Ag2SO4__; ④碳酸盐可溶于水的是__K2CO3、Na2CO3__、微溶于水的是_ MgCO3__; ⑤碳酸氢钙与碳酸钙中,溶解度较大的是__碳酸氢钙__;碳酸氢钠与碳酸钠中, 溶解度较大的是_碳酸钠_。 ⑥不溶于强酸的盐有:BaSO4、PbSO4、AgCl、CuS 。 6.检验SO42-的方法是取少量溶液加入到试管中,加入盐酸酸化,再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 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含有SO42-; 检验CO32-的方法是取少量溶液加入到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无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出,说明原溶液中含有CO32-(或HCO3-); 7.浓溶液稀释:c1·V1= c2·V2或ω1·m1=ω2·m2;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关系:c B=1000ρω/M 。 8.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必须选用具体规格的容量瓶(如100 mL、250 mL 、500 mL和1000 mL),容量瓶上标有容量、温度和刻度线。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1.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胶体,三者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2.分散系及其分类 3.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向沸水中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红褐色,停止加热。利用丁达尔效应来区分胶体与溶液。 4.什么叫渗析法?利用半透膜分离胶体粒子和溶液中溶质粒子的操作 5.生活中的胶体: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土壤、血液、河水、肥皂水、豆浆、烟、雾等。6.(p42-5)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①④。 ①有尘埃的空气②稀硫酸③蒸馏水④墨水 7.电解质:在__________或_________,能够导电的____________。 8.酸:_________时生成的离子________是离子的_____________。

2016年高考数学回归课本必备

2016年高考数学回归课本必备 1 .区分集合中元素的形式:如:{x|y=lgx }—函数的定义域;{y|y=igx }—函数的值 域; {(x,y)|y= igx }—函数图象上的点集。 2. 在应用条件A U B =B A n B =A A E 时,易忽略A 是空集① 的 情况. 3, 含n 个元素的集合的子集个数为2n ,真子集个数为2n - 1; 如满足{1,2} M {1,2,3,4,5}集合M 有 ___________ 个。 (答:7) 4、C U (A n B)=C U A U C U B; C U (A U B)=GA n QB;card(A U B)=? A U B=B A B C U B C U A A n C U B= C U A U B=U q ;命题“ P 或q ”的否定是=P 且门Q', “ P 且q ”的否定是=P 或门Q log a N — b(a 0,a 1,N 0) , a N 。 &二次函数 ① 三种形式:一般式f(x)=ax 2+bx+c(轴-b/2a,a 工0,顶点?);顶点f(x)=a(x-h) 2 +k;零点式 f(x)=a(x-x 1)(x-x 2)(轴?);b=0 偶函数; ③区间最值:配方后一看开口方向,二讨论对称轴与区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女口:若函数 y 2x2 2x 4的定义域、值域都是闭区间[2-2b ],则b ④实根分布:先画图再研究△ >0、轴与区间关系、区间端点函数值符号 方程f(x) 0在(k 「k 2)上有且只有一个实根,与f(kjf(k 2)0不等价,前者是后者的一 个必要而不是充分条件。 a 0 二次函数f (x) ax 2 bx c 0恒成立的充要条件是 2 b 4a c 0 5、A n B=A 6、命题p q 的否定与它的否命题的区别:命题p q 的否定是 P q ;否命题是 7、指数式、 对数式: m n 丄 0 m ,, a a n 1 , log a 1 0 , log a a 1 , lg 2 lg5 1 , log e x ln X , a b N log a N (答:2)

高三数学个人教学工作总结

高三数学个人教学工作总结 人生需要反思,总结才能远航,回首往夕,收获的是经验和提高。下面是橙子整理收集的高三数学的教学工作总结,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高三数学教学工作总结【一】本学期我担任高三(5)班的数学教学和高三(6)班班主任,在这学期我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扎扎实实的工作,使本学期的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面向全体学生,进一步要求班主任加强家校联系。 我们打破了过去只等到学生犯错后才和学生家长联系的情况,我要求班主任经常与学生家长联系,即时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同时也把学生在校的情况反馈给学生家长,特别是那些学困生。我们经常以年级教师商讨年级班级工作中存在的优点与不足;经常交流特殊生教育的心得,同时也把老师教育的具体情况反馈给学生家长。对于个别学生还请家长到学校来协助教育。以上措施的实行已见成效,获得社会家长的好评。 二、教学方面 1、做好备课工作。在教学中,我始终坚持预先备好课,在教学中我归纳了以下几点备课原则:扣大纲,抓重点;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能围绕本课时教学目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复杂的内容进行变换,取其精华,有取有舍;环节齐,有后记等等,紧

跟课改,上好每一节课。教学目的明确,能认真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研究教法,突破重难点,善于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热情,能有序地开展教学活动,体现分层教学,各类学生主动地发展。严把课堂教学质量关等。 2、认真布置、批改作业。在教学中布置作业要有层次性,针对性。并认真批改作业,做到有质量全批,在作业过程出现不同问题及时作出分类总结并记载下来,课前分析讲解。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3、抓好培优扶差工作。我认识到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培优扶差工作至关重要,只有把优生培养好了,优秀率才能升高,班级才有榜样;也只有把差生的转化工作做好,才能提高合格率,并为营造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扫清障碍,利于班级良好学风的形成。因此,我坚持做到有计划、有效果、有记录、有辅导、有鼓励、努力提高合格率和优秀率。对学生的表现都做出公正、准确的评价,发放积分卡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不断进步。总之,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取长补短,争取做得更好。努力提高自己综合素质,做一名学生喜欢的教师。 高三数学教学工作总结【二】在本学期中,本人担任了高三(23)班和(24)班的数学教学工作。还记得当初学校通知我连任高三的时候,觉得压力还是挺大的。作为年轻教师,教学经验不足,对高考的把握始终不够。特别又是高三(23)和(24)班都是文科班,学生的基础普遍是偏差的。高考数学试卷的特点是难度大,区分度大,

高三化学回归教材人教版化学选修4

回归课本之选修4 1.化学反应与能量 P4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该实验中,为了达到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采取了哪些措施?每一次实验一共要测量几次温度?测定混合溶液的温度时是测量最高温度。除大小两个烧杯外,还有有两种重要的玻璃仪器名称是什么?注意观察它们的位置。50mL 0.5 mol/L盐酸温度为t1℃,50mL 0.55mol/L NaOH溶液温度为t2℃,混合溶液最高温度为t3℃,写出生成1 mol H2O的反应热的表达式(注意单位)。为了使盐酸充分中和,采用0.55mol/L NaOH的溶液,使碱过量。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利用盖斯定律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生成最稳定的氧化物,生成液态水);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除有H+、OH-外,如弱酸、浓硫酸、弱碱或生成沉淀的反应热与中和热的对比)。可逆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如299 K时,合成氨反应 N2 (g ) + 3H2 ( g )=2NH3 ( g ) ℃H = -92.0 kJ/mol,将此温度下的1 mol N2和3 mol H2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时进行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一定小于92.0 kJ。 2.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P18 实验2-1,明确实验目的,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向外(内)拉(压)针筒活塞,松开后又回到原来的位置,表明装置不漏气。] P20 实验2-2完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草酸为弱酸,生成的Mn2+作反应的催化剂,所以反应速率越来越快。 P21 实验2-3,完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硫酸起酸的作用,Na2S2O3发生歧化反应。P22实验2-4,P23科学探究1,H2O2分解的催化剂可以是MnO2,也可以是Fe3+。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不影响热效应。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中,温度和催化剂增大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浓度和压强只增加了活化分子的浓度,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不变。 P26 实验2-5,Cr2O72-和CrO42-的颜色及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的相互转化的离子方程式。实验2-6中,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在血红色溶液中加入NaOH颜色变浅。[血红色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Fe3++3SCN-℃Fe(SCN)3,加入NaOH时,Fe3++3OH-= Fe(OH)3↓平衡左移,Fe(SCN)3浓度变小,血红色变浅。] P28 实验2-7,记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左移,阻止温度升高,但温度最终比原来高,颜色变深;降低温度,平衡右移,阻止温度降低,但最终比原来低,颜色变浅。理解只能减弱不能抵消。 P29 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的正确书写,只与温度有关。 P36 自由能的变化。具体某反应能自发进行的时,判断外界条件。如: 2NO(g)+2CO(g)=N2(g)+2CO2(g),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回归课本中的实验

回归课本中的实验 必修1第一章 一、常用的物质分离、提纯的物理方法 (1)如图1,方法、装置的名称:过滤。 适用范围:把不溶性固体与液体进行分离。 注意事项: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轻靠三层滤纸处,漏斗下端靠烧杯内壁。②若滤液浑浊,需更换滤纸,重新过滤。 (2)结晶是晶体从饱和溶液中析出的过程,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固态溶质,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而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相当大的固态溶质,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如图2,方法、装置的名称:蒸发结晶。 适用范围: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物质 注意事项:①玻璃棒的作用:搅拌,防止局部过热而飞溅;②当接近蒸干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而不能直接蒸干。 问题思考 1.可否利用KCl 和NaNO 3两种物质来制备KNO 3和NaCl ?若可行其简要的操作步骤是什么? 答案 可行,其简要操作步骤为:溶解—蒸发—结晶,趁热过滤,洗涤干燥可得NaCl ,然后对所得滤液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可得KNO 3。 (3)如图3,方法、装置的名称:分液。 适用范围:①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②分液:两种液体互不相溶且易分层。 注意事项:萃取剂选择的原则 ①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大;②萃取剂与原溶剂不相溶;③萃取剂与溶质不反应。 (4)如图4,方法、装置的名称:蒸馏。 适用范围: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 注意事项:①温度计的水银球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②蒸馏烧瓶内要加沸石;③冷凝管水流方向应为“逆流”(下进上出)。 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误差分析: 根据c=n/V =m/MV 来判断,看m 、V 是变大还是变小,然后确定c 的变化。 [练习]在配制溶液过程中,下列操作对所配得的溶液的浓度无影响的是 (填序号);会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大的是 (填序号);会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小的是 (填序号)。 A 、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 B 、实验前,用蒸馏水洗净容量瓶后,没有将容量瓶烘干 C 、将所配溶液从容量瓶转移到干燥、洁净的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 D 、在烧杯中将浓硫酸稀释后,马上将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 必修1第四章 三、氯气的制法及其性质的检验 1.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图1 图2 图 3 图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