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州工业园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

苏州工业园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

苏州工业园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
苏州工业园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

赴苏州工业园的考察报告文档

赴苏州工业园的考察报告文档Investigation report of Suzhou Industrial Park

赴苏州工业园的考察报告文档 小泰温馨提示:考察报告是指为了了解某地区的基本情况,或者为了获取某项科研任务的科学数据或证据,根据一定的科学标准,亲自进行考察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写成文章,如考察散记、考察札记、考察日记,以及一些学术性的报告等。本文档根据考察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县委组织第十二期青干班学员赴江苏考察了苏州工业园。期间,我们了解了苏州工业园的有关情况,参观了工业园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感觉收获很大。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苏州工业园区的基本情况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的重要合作项目,开创了中外经济技术互利合作的新形式。1994年2月11日,国务院下达《关于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有关问题的批复》;2月26日,中新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协议;同年5月12日,苏州工业园区破土启动。 苏州工业园区地处苏州城东金鸡湖畔,行政区域面积288平方公里,下辖三个镇,户籍人口25万,其中,中新合作开

发区规划面积70平方公里。我们的目标是:把苏州工业园区 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和现代化、园林化、国际化的新城区。 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一直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 关怀和高度重视。十年来,在中新合作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园区开发建设快速推进,发展效益不断提高,群众生活大幅改善,主要经济指标以年均45%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累计新增就业 岗位超过20万个。XX年,园区以中央领导多次视察园区和中 新联合协调理事会第七次会议、成立十周年庆典等重大活动成功举办为动力,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服从和主动适应宏观经济调控,在加快开发建设步伐的同时,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全区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3亿元,比上年增长38%;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9亿元,增长42%;进出口总额达281亿美元,其中出口119亿美元,分别增长96% 和99%;固定资产投资282亿元,增长39%;新增合同外资4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8亿美元,分别增长96%和50%;新增注 册内资174亿元,成为了国内开发速度较快、协调发展较好、竞争力较强的开发区之一。 二、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

(完整版)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设计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首期开发区总体规划报告第1章苏州市概况 1.1 天然环境 苏州市域面积8488平方公里,其中178平方公里(包括14.2平方公里的古城)是属于市区。苏州境内位于太湖东部的地区,包括苏州市本身,地势基本平坦。太湖(2,425平方公里)位于苏州市以西15公里,它汇集了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安徽南部的水流,并由多条河道将水注入长江和大海,五千年前这里还是东海,所以在苏州境内有众多的湖泊、河流和水道与太湖连接。这种纵横交错的河道网络有助于灌溉和运输,同时也能调节长江和太湖的水量和水位。这些风景怡人的水道和湖泊,也使苏州成为众所皆知的“东方威尼斯”。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腹地是上海以西最邻近的城市,它的西部是无锡和常州,南部与浙江的嘉兴和湖州毗邻,北部长江对岸是南通市。京沪线铁路和京杭大运河都经过苏州市,此外,完善的公路网络和众多的河流/水道网络也提供了前往苏州的水陆交通途径。 1.2 人口 苏州市在1992年拥有总人口567万人。其中:市区人口856,700人,自1975年以来,苏州市人口的平均增长率为每年1.85%,虽然增长率在1980年后开始下降(平均增长率是每年1.5%),但是随着苏州市的经济活动增加,外来人口涌人,这里的人口增长率相信

会升高。我们假设这个新的苏州工业园区必须要能应付每年2.0%的人口增长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外来人口对苏州市人口的增长具有显著的影响,这和苏州地区的情形相反,苏州地区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来自自然增长。苏州市参与劳动者总数约占总人口的60,这和中国其他主要城市相似,如下表所示:

上海、天津和苏州的劳动力中少于10%是从事第一产业(比如农业和渔业),大约60%从事第二产业(比如制造业),30-40%则从事第三产业(比如零售业、酒店和金融业)。 1.3 城市发展形式 苏州是中国一大古城,以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迹以及秀丽的风景而著称。古代的苏州市建于公元前514年,建城的地点就在目前14.2平方公里古城的所在地。传统的城市格局以及独特的道路/河道系统大部分都被保留了下来。1981年,中国宣布将苏州市列为重点保护的历史与文化名城,及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城市,风景旅游城市和沿海开放地区。随着苏州的迅速发展,古城的基础设施已经显得不足,不适应经济和人口增长的步伐。在保护历史古城,同时促进城市现代化的宏观规划目标这个基础上,苏州已经将古城指定为历史和文化中心,主要用于发展传统工业以及旅游业,在古城的西部,一个面积26.5平方公里,称为“新区”的地区已经获得相当的发展,以适应该市不断增长中的经济和新时代的需求。域西新区由大运河划分为河东和河西两部分,河东主要是住宅区,河西则用于国家批准的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在苏州市以西,靠近著名的太湖边的

赴苏州工业园区考察报告

赴苏州工业园区考察报告 苏州工业园区中新合作开发区规划面积70平方公里,目标是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和现代化、园林化、国际化的XX区。目前,园区以占XX市4%左右的土地、人口和7%的工业用电量,创造了全市15%左右的gdp、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26%左右的注册外资、到帐外资和30%左右的进出口总额。我的观察,两区在经济总量上超过苏州工业园区,但在城市建设、整体形象、区域管理服务等方面,与苏州工业园差距很大。一、城市建设大规划、大投入、大手笔苏州工业园区城区建设超前谋划,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突出特点是大规划、大投入、大手笔、大效果,给人感觉是不计成本.苏州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提出了苏州东部地区是长三角“区域中轴”重要区段的判断,确立了未来苏州中心城市将由“苏州主城"和“苏州新城"组成“双城”结构、东部新城是首要发展方向的定位,提出了“苏州中心城区发展方向在东部、市域cbd在园区、未来新城在湖东"的城市发展战略。苏州工业园区根据这一发展定位,提出推进新一轮开发建设,追求完美全力打造苏州东部XX 区的目标,突出了“以人为本”理念,较好地体现了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形成了较强的综合环境优势。一是坚持规划先行.从开发伊始,园区就编制了具有前瞻性的总体规划,先后制定和完善了300多项专业规划,并确立了“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的科学开发程序和“执法从严”的规划管理制度。近年园区重点围绕新十年发展目标和“洋苏州新天堂”的发展定位,通过国际招标等方式先后开展了30多项规划编制和城市设计,为推进新一轮开发建设赢得了主动。二是区域环境展现新的面貌。超前投入300余亿元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按照“九通一平”标准,基本完成了中新合作区主要基础设施开发。特点是:第一,绿化高标准,积极打造生态园林城区,大力实施绿化、亮化、美化工程,绿地覆盖率超过45%,为区内企业和居民提供了最佳的居住和创业环境。沿湖沿河沿路绿化力度进一步加大,方洲公园、沙湖生态公园、独墅湖湖滨公园以及金鸡湖风之园、玲珑湾、

城市界面——苏州工业园区东环路地区城市设计

城市界面——苏州工业园区东环路地区城市设计 卢济威陈屹峰吴其煊 苏州工业园区东环路地区位于苏州市东部,东侧紧靠中国和新加坡合作开发的苏州工业园区,西侧毗邻苏州古城,区内有作为苏州内环线一部分的东环路、规划中的虞苏杭高速公路及中新路、三星路、机场路、金鸡湖路等重要城市干道穿越(图1)。

东环路地区城市设计的研究范围西起东环路,东至规划中的虞苏杭高速公路,北起三星路,南至机场路,主要对三星路、中新路、金鸡湖路、机场路两侧地区及东环路东侧地区进行设计研究,规划设计范围为63.5ha。 1、发展定位 苏州市在近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一城两区的格局:即整个城市由苏州古城、苏州工业园区和苏州新区三个相对独立的城市区域构成。从宏观上来看,位于苏州古城和工业园区之间的东环路地区,正是限定苏州工业园区这一城市区域的重要边沿之一。因此,作为一个城市界面,强化苏州工业园区的整体城市意象是东环路地区的一个基本功能。 今后,苏州古城将以旧城保护、旧城改造为主要任务,逐渐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而苏州工业园区和苏州新区则发展成以生产为主,兼重服务的自我完善的独立城市区域,这一城两区将由东西向城市干道干将路—中新路所联系,因此干将路中新路已成为苏州城市的生长轴和发展轴,苏州城市这一沿东西轴向的主导发展模式在新编制的《苏州市总体规划》中也得到肯定。规划中的沿干将路—中新路的地铁轻轨系统也将使这一发展趋势得到加强。因此作为联系苏州古城和工业园区的东环路地区,同时,也应把强化苏州城市东西轴向发展主导趋势作为他的基本目标。基于上述认识,对于苏州工业园区东环路地区,应以城市界面作为其总体发展定位。这个定位包含二个层面: (1)城市景观层面: 工业园区是中新合作的现代化工业区,有着较大的影响和知名度,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城市意象与之相称。对这一相对独立的城市区域而言,东环路地区是对它起限定作用的一个城市界面,因此它对塑造工业园区整体的城市意象有着重要意义,也将起到巨大的作用。 (2)城市功能层面: 苏州古城和工业园区是两个自我完善、相对独立的城市区域,仅依靠一条城市干道和地铁轻轨系统是无法将其很好地联系起来,无法保证物质和住处在它们之间正常地流动和交换,更不能保持苏州城市东西轴向发展的趋势。因此,有必要把它们之间的城市区域建设成良好的联结体,以保证城市职能延续、组织机制有序、区域交通顺畅和环境形态优美。根据以上定位,城市设计要对《苏州东环路地区控制性规划》作必要的调整。 首先,碰到的问题是东环路原规划设置内环高架路,这对工业园区的景观和形成区域次中心都带来不利。因此在设计过程中?仔细论证并与多方协商,将内环高架东移,与虞苏杭高速干道高架并道,平行布置,使东环路成为苏州新老区联系的景观廊。 其次,原规划土地使用以居住为主。城市设计定位要求在基地沿街地区增加商业、办公等服务性功能,特别是对东环路沿街和中新路两侧土地的使用性质作了较大调整。由于土地使用性质的改变以及为保证资金的投入产出平衡,增强开发的可能性,城市设计结合房地产市场调查适当提高了部分地块的开发强度。 第三,出于东环路地区的整体形态框架考虑,调整了控制部分地块的建筑限高,以获得预期景观效果。 2、目标与构思

苏州工业园区简介(宣传片文字稿)

苏州工业园宣传片(文字稿) 苏州工业园区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不论是经济实力,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还是体制机制的创新,都走在了中国开发区的前列,已经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国务院副总理 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中方主席王岐山 苏州是一座古城,2500年的历史幻化成小桥流水的旖旎;苏州工业园区是一座新城,15年的传奇在这片古老的大地上演绎。1994年2月,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正式签署了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协议。在中新两国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和直接推动下,苏州工业园区实现了堪称奇迹的跨越式发展——昔日的农田水乡,如今以占苏州市%的土地,%的人口,创造了15%的经济总量,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幅超过30%,GDP比开发之初增长了近100倍。开发区建设以来,79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园区内投资了125个项目。滚滚而来的中外投资,形成了内资外资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截止到2009年底,园区实现了4个超千亿的发展业绩,利用外资连续多年位列中国开发区第一,综合发展指数位居国家级开发区前列。 2006年,实施科技跨越计划至今,苏州工业园区R&D投入占GDP 比重达%,已经建成科技载体300多万平方米,形成国家级创新基地

10个,设立公共服务平台20多个,集聚各类研发机构160多家,创投机构85家,100多项国家级科技攻关项目在区内实施,创新型园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苏州工业园区借鉴新加坡城市建设,经济管理和公共行政管理的成功经验,从建设初期就确立了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的科学开发程序。园区高标准建设了9通1平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金鸡湖金融商贸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阳澄湖生态旅游度假区等功能板块。园区管委会和各相关机构,时时处处站在企业的角度思考问题,逐步形成了高效、透明、公平、规范的亲商服务理念,亲商、富商、安商已成为园区经济发展的制胜法宝之一。如果说园区人的借鉴是对人类文明成果全方位地大胆借鉴吸收,那园区人的创新,则是世界先进理念与中国国情结合地勇敢探索,是支撑园区居安思危、超前谋划、借鉴创新、追求完美的精神动力。创新需要政策的支持,中国国务院先后授予苏州工业园区多个先行先试的政策,为园区创造了独特的发展优势。全国首批出口加工区、全国首家中外合作办学试点、全国首条空陆联程航线、全国首个保税物流中心、全国首个政府部门充分授权的一站式服务窗口,全国唯一服务外包示范基地。园区人创造了许多个国内第一,也就是这一个个第一、唯一铸就了园区创新发展之路。苏州工业园区借鉴创新的国际理念和本土实现,给地区发展奉献了一种崭新的智慧,它涵盖东西方价值观的努力,孕育了一个人融共赢新的模式。 新一轮全球经济变革已经开始,面对国际产业重新划分的迅猛浪

苏州工业园区外资企业名单

苏州工业园区外商投资企业名单 微电子及信息技术产业 三星电子(苏州)半导体有限公司Samsung Semiconductors KOREA 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Samsung Electronics KOREA 飞索半导体(苏州)有限公司FASL (Suzhou) Limited [previously called AMD Suzhou Limited] USA 超威半导体技术(中国)有限公司AMD Technologies (China) Introdution USA 瑞萨半导体(苏州)有限公司Renesas Semiconductor (Suzhou) JAP 旭电(苏州)科技有限公司Solectron Technology USA 富士通多媒体部品(苏州)有限公司Fujitsu Media Devices JAP 德尔福德科电子(苏州)有限公司Delphi DelcoElectronics Systems USA 德联覆铜板(苏州)有限公司Isola Laminate System(Suzhou)Co.,Ltd. GER 诺基亚(苏州)电信有限公司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Finland 安德鲁通讯器材苏州有限公司Andrew Telecommunications USA 艾佩斯(苏州)不间断电源有限公司APC UPS USA 楼氏电子(苏州)有限公司Knowles Electronics USA 苏州力特奥斯保险丝有限公司Littelfuse OVS USA 得力(苏州)半导体工程有限公司Technic Semiconductor Eng. USA 康姆迪国际无线通讯设备有限公司Com Dev International Wireless Canada 苏州高达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Gaoda Computer Technology JAP 快速多媒体(苏州)有限公司Xpress Multimedia SIN 码捷(苏州)科技有限公司Metro Technologies USA 新电信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NC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IN 阿尔卡特通讯设备(苏州)有限公司Alcatel Telecommunication France 安普连接器(苏州)有限公司AMP Connector Tool USA 苏州中星通讯工程发展有限公司SZ ZhongXing Telecom Eng. Dev. SIN 迅达电子(苏州)有限公司Schindler Electronics Swiss 卡特拉-汉莫(苏州)电器有限公司Cutler-Hammer (Suzhou) Electric USA 密科丰微电子设备苏州有限公司Microform Microelec. Equipment SIN 贝康光缆系统(苏州)有限公司Biccor Optical Cable Systems UK SIP智能电子系统维护管理有限公司SIP Intelligent Electronic System Ma & Mg SIN 高德(苏州)电子有限公司Gul-Tech Electronics SIN 苏州元本电子有限公司Epoch Electronics TW 艾新(苏州)电子控制件有限公司Elsing Electrical Controls Italy 唯凯电子(苏州)有限公司Wecan Electronics Finland 精密机械产业 百得(苏州)电动工具有限公司Black & Decker Power Tools USA 格兰富水泵(苏州)有限公司Grundfos Pumps DM 捷可勃斯夹头(苏州)有限公司Jacobs Chuck Manufacturing USA 安特(苏州)精密机械有限公司Amtek Precision Engineering SIN 盖茨霓塔传送带(苏州)有限公司Gates Nitta Belt USA 新达精密机械(苏州)有限公司Sing Tech Precision Engineering SIN 威格士液压(苏州)有限公司Vickers Hydraulics System USA 安特优发动机工程(苏州)有限公司MTU Engineering GER

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总体 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首期开发区总体规划报告 第1章苏州市概况 1.1 天然环境 苏州市域面积8488平方公里,其中178平方公里(包括14.2平方公里的古城)是属于市区。苏州境内位于太湖东部的地区,包括苏州市本身,地势基本平坦。太湖(2,425平方公里)位于苏州市以西15公里,它汇集了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安徽南部的水流,并由多条河道将水注入长江和大海,五千年前这里还是东海,因此在苏州境内有众多的湖泊、河流和水道与太湖连接。这种纵横交错的河道网络有助于灌溉和运输,同时也能调节长江和太湖的水量和水位。这些风景怡人的水道和湖泊,也使苏州成为众所皆知的“东方威尼斯”。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腹地是上海以西最邻近的城市,它的西部是无锡和常州,南部与浙江的嘉兴和湖州毗邻,北部长江对岸是南通市。京沪线铁路和京杭大运河都经过苏州市,另外,完善的公路网络和众多的河流/水道网络也提供了前往苏州的水陆交通途径。 1.2 人口 苏州市在1992年拥有总人口567万人。其中:市区人口856,700人,自1975年以来,苏州市人口的平均增长率为每年1.85%,虽然增长率在1980年后开始下降(平均增长率是每年

1.5%),可是随着苏州市的经济活动增加,外来人口涌人,这里的人口增长率相信会升高。我们假设这个新的苏州工业园区必须要能应付每年2.0%的人口增长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外来人口对苏州市人口的增长具有显著的影响,这和苏州地区的情形相反,苏州地区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来自自然增长。苏州市参与劳动者总数约占总人口的60,这和中国其它主要城市相似,如下表所示:

上海、天津和苏州的劳动力中少于10%是从事第一产业(比如农业和渔业),大约60%从事第二产业(比如制造业),30-40%则从事第三产业(比如零售业、酒店和金融业)。 1.3 城市发展形式 苏州是中国一大古城,以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迹以及秀丽的风景而著称。古代的苏州市建于公元前5 ,建城的地点就在当前14.2平方公里古城的所在地。传统的城市格局以及独特的道路/河道系统大部分都被保留了下来。1981年,中国宣布将苏州市列为重点保护的历史与文化名城,及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城市,风景旅游城市和沿海开放地区。随着苏州的迅速发展,古城的基础设施已经显得不足,不适应经济和人口增长的步伐。在保护历史古城,同时促进城市现代化的宏观规划目标这个基础上,苏州已经将古城指定为历史和文化中心,主要用于发展传统工业以及旅游业,在古城的西部,一个面积26.5平方公里,称为“新区”的地区已经获得相当的发展,以适应该市不断增长中的经济和新时代的需求。域西新区由大运河划分为河东和河西两部分,河东主要是住宅区,河西则用于国家批准的高技术产业开发

苏州工业园区外资企业名单

苏州工业园区外资企业名 单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苏州工业园区外商投资企业名单 微电子及信息技术产业 三星电子(苏州)半导体有限公司 Samsung Semiconductors KOREA 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Samsung Electronics KOREA 飞索半导体(苏州)有限公司 FASL (Suzhou) Limited [previously called AMD Suzhou Limited] USA 超威半导体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AMD Technologies (China) Introdution USA 瑞萨半导体(苏州)有限公司 Renesas Semiconductor (Suzhou) JAP 旭电(苏州)科技有限公司 Solectron Technology USA 富士通多媒体部品(苏州)有限公司 Fujitsu Media Devices JAP 德尔福德科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Delphi DelcoElectronics Systems USA 德联覆铜板(苏州)有限公司 Isola Laminate System(Suzhou)Co.,Ltd. GER 诺基亚(苏州)电信有限公司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Finland 安德鲁通讯器材苏州有限公司 Andrew Telecommunications USA 艾佩斯(苏州)不间断电源有限公司 APC UPS USA 楼氏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Knowles Electronics USA 苏州力特奥斯保险丝有限公司 Littelfuse OVS USA 得力(苏州)半导体工程有限公司 Technic Semiconductor Eng. USA 康姆迪国际无线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Com Dev International Wireless Canada 苏州高达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 Gaoda Computer Technology JAP 快速多媒体(苏州)有限公司 Xpress Multimedia SIN 码捷(苏州)科技有限公司 Metro Technologies USA 新电信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NC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IN

苏州工业园区二十年发展变化调查报告

苏州工业园区二十年发展变化调查报告 【摘要】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最重要的经济合作项目之一。从1994年园区开发至今,它已从一片农田变身为苏州市区发展最快、前景最好的城市行政规划区域。本文通过比较园区开发前后的面貌,分析园区迅速崛起的原因,展望未来的前进方向。 【关键词】苏州;工业园区;发展 一、工业园区二十年的巨变与发展 1、工业园区开发前后的对比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新加波两国政府间重要的合作项目,地处苏州城东金鸡湖畔,行政区域面积288平方公里。自1994年开始启动开发以来,苏州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一直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苏州工业园区已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国际合作的成功范例,也是全球发展速度最快、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开发区之一。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2006年跨国公司眼中的中国吸引力城市”评选中,苏州工业园区位居“开发区综合吸引力”20强之首。 然而,谁又能想到如今环境优美、拥有投资价值的现代化的工业园区在三十年前竟是一片的水稻田。 2、工业园区的发展概述 17年前金鸡湖西17年后金鸡湖西17年前,当掘土机在苏州市的东边轰响时,人们并没有想到金鸡湖畔将从

此升起一颗璀璨的“明珠”;17年后,3299家外商投资企业入驻、累计上交各类税收近1030亿元、创造就业岗位49万个……这颗璀璨“明珠”闪耀出的夺目光芒让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倍感骄傲。 1992年,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提出“要借鉴新加坡经验”,于是,在两年之后的1994年,由中新两国政府合作开发建设的苏州工业园区破土动工。旧貌换新颜,昔日的农田水乡逐渐变成集商务、居住、购物、餐饮、休闲、娱乐、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城。这颗“明珠”由此慢慢绽放出它的光芒。 国际科技园、生物纳米园、创意产业园、金鸡湖金融商贸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综合保税区、旅游度假区……17年间,苏州工业园区各项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为名副其实的“改革开放试验田、国际合作示范区”。 如今,77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工 业园区内投资了124个项目,全区投 资上亿美元项目100个,其中10亿 美元以上项目6个。在IC、TFT-LCD、 汽车及航空零部件等方面形成了具 有一定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经济结构明显优化,连续3年新增科 技与服务业项目超过制造业项目。 2008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分别比上年提高了0.8个和2.1个百分点,国际知名品牌服务业项目日益增加,形成了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基地、综合保税区等一批新的功能亮点,资源集约、生态环保等走在全国开发区的前列。 积极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加大政策资金重点聚焦力度,科技三项经费连续三年翻番增长。创新资源日益丰富,形成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等9大国家级创新基地,建成IC设计、软件评测、生物医药、动漫影视等10多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风险创投、产业投资、融资担保资金扶持体系,创投资金规模超160亿元。创新主体快速集聚,拥有各类研发机构131个、高新技术企业384家,100余项国家级科技攻关项目在区内实施。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均以每

苏州工业园区国企名单

中新中新苏苏州工州工业园业园业园区区开发开发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工州工业园业园业园区区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工州工业园业园业园区区建屋建屋发发展集展集团团有限公司苏州工业园区建屋置业有限公司苏州工业园区建屋兴业有限公司苏州工业园区瑞信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昆山市建屋置业发展有限公司 苏州工业园区建屋物业发展有限公司苏州工业园区建屋体育发展有限公司[3]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工程设计施工图审查有限公司苏州工业园区兴园房地产有限公司丹阳德欣房地产有限公司 苏州工业园区建屋酒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苏宿建屋置业有限公司 苏州工业园区建屋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 苏州工业园区建胜信息产业园有限公司苏州工业园区建屋乐龄公寓有限公司 苏州创业创业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苏州工业园区银杏科技金融服务有限公司苏州融创担保投资有限公司 苏州工业园区银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苏州工业园区沙湖金融服务有限公司[6] 苏州工业园区沙湖商业服务有限公司 苏州圆融发展集展集团团有限公司 苏州工业园区圆融商业物业管理有限公司[25]苏州工业园区圆融阳澄半岛开发有限公司苏州圆融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苏州协信圆融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南通圆融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苏州万邦圆融置业发展有限公司 苏州工业园区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苏州工州工业园业园业园区区地产经营产经营管理公司管理公司苏州工业园区公租房管理有限公司苏州工业园区地下空间开发管理有限公司 苏州工业园区万润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中新中新苏苏州工州工业园业园业园区区置地有限公司苏州中新和顺商业投资有限公司中新苏州工业园区湖左岸国际幼儿园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和合酒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吴江中新置地置业有限公司中新苏州和乔物业服务有限公司[17]张家港中新置地置业有限公司[1]苏州和信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苏州新工项目管理有限公司[2] 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国际教育服务有限公司 苏州工州工业园业园业园区区教育发展投展投资资有限公司苏州研究生城管理服务中心苏州纳米技术大学科技园管理有限公司苏州工州工业园业园业园区区科技科技发发展有限公司苏州软件园培训中心有限公司[3]苏州工业园区国际科技园产业管理有限公司[13] 苏州风云科技有限公司 苏州国科数据中心有限公司苏州物流中心有限公司 苏州得尔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4]苏州工业园区物流信息平台有限公司[4]苏州吴淞江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苏州普洛斯物流园有限公司苏州普洛斯望亭物流园开发有限公司苏州上药供应链有限公司苏州物流中心国际货运有限公司 苏州工业园区报关有限公司[5] 苏州工业园区航港物流有限公司

苏州工业园区第二、三区总体规划文本

第一章前言 一、区位 位于长江三角洲腹地,是以西最邻近的城市;它的西部是和,南部是和,北部长江对岸是。京沪铁路、京杭大运风312国道都经过市。市域面积8488平方公里,地势平坦。太湖位于市以西15公里;它汇集了南部、北部、南部的水流,并由多条河道注人长江。境有众多湖泊、河流与太湖连接;创造怡人风景,使成为众所周知的“威尼斯”。 工业园区第二、二区位于首期开发区东部,涉及跨塘、斜塘、维亭、胜浦四个乡(镇),西距怖中心约15公里,东距约万公里(用地现状见图1-1)。

二、背景 1992年底,在中新双方合作开发工业园区的构想下,展开选址工作1993年4月, 工业园区的概念规划首次呈报给市人民政府;1993年5月呈报给省人民政府。 这个概念规划,是工业园区第一、一、三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的基础和指导。 1994年2月,由省建设委员会主持审定厂工业园区首期开发区(即第一区)的总体规划。根据专家意见调整之后;于1994年6月里报正式成果给市人民政府。这个总体计划于1994年出获得省人民政府的批准。 在此基础之上,展开首期开发区的详细规划。1994年11月,首期开发区的详细计划通过专家审定。这个详细规划于1994年12月获得市人民政府的批准。 1995年5月,展开工业园区第一区、第三区的总体规划,由新加坡市区重建局、驷马国际、裕廊环境私人和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局共同编制了结构规 划。 1995年6月初;总体规划的四个成员单位会同市及国际上参加专业规划的成员单位,在探讨确定了结构规划的基础上,展开了专业规划。 1995年6月底;在新加坡裕廊管理局,出裕廊环境工程私人和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局主持召开了总体规划讨论会,综合协调各专业规划。经过多人论证,多方案比较,现形成总体规划报告。

苏州工业园 园区简介

园区简介 首页> 园区概述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政府间重要的合作项目。年月,中新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协议》,同年月实施启动。园区地处苏州城东金鸡湖畔,行政区域面积平方公里,下辖四个镇,总人口万。其中,中新合作开发区规划面积平方公里。园区的目标是:把苏州工业园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和现代化、园林化、国际化的新城区。 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始终得到了中新两国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年月,江泽民主席首次亲临视察时,欣然挥笔为园区题词:“加快建设苏州工业园区,为发展中外经济技术互利合作积累新经验。”年月,胡锦涛总书记访问新加坡时指出:“在中新苏州工业园区项目上的成功合作,给双方带来了切实利益。” 新加坡李光耀资政年月访华时指出:“新加坡十分重视与中国的关系,愿与中方继续加强合作。今年是苏州工业园区成立十周年,园区取得的巨大成就值得双方庆贺。”新加坡李显龙副总理年月在会见到新访问的苏州友好代表团时表示:“这个项目我们双方都尽了很大努力,花了很多时间,取得的成效比我们任何一人所预期的都要好。” 为了推进苏州工业园区的顺利发展,中新两国政府建立了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由两国副总理分别担任理事会中新双方主席,中国外交部、商务部、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海关总署和新加坡外交部、贸工部、国家发展部、环境部、经发局等有关部门及江苏省政府和苏州市政府的负责人为理事会成员,定期举行会议,及时协调解决园区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中新双方财团还共同出资组建了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具体负责成片土地开发建设。国家有关部门先后在项目审批、外事管理、海关物流等许多方面授予园区相应的管理权限和优惠政策,江苏省和苏州市更是把园区作为全省、全市对外开放的重中之重,全力以赴推进开发建设,为园区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十年来,在中央和省市的正确领导下,经过中新合作双方的共同努力,苏州工业园区经济发展和开发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目前,园区以不到苏州市的土地、的人口和的工业用电量,创造了全市的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工业产值、的注册外资、的进出口额,每万元耗水吨、耗能吨标准煤,达到了年代世界先进水平,初步走出了一条高产出、低能耗的新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开发项目审批流程

第一阶段:方案阶段 1-1市国有土地挂牌成交确认书 1-2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1-3建设项目定点选址意见书 1-4工业园区土地预审表 1-5地形图 1-6工程测量及控制点放样成果 1-7建设项目环保审批意见 1-8立项批准书 1-9规划方案设计 1-10设计资质核准通知 1-11勘察工程资质核准通知 1-12项目现场地上(下)管线布置图1-13报批模型制作 1-14日照分析 1-15房屋面积预测成果 1-16人防工程核准联系单 1-17规划方案批准书 1-18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1-19国有土地使用证 第二阶段:施工图阶段

2-1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批准 2-2苏州市抗震设计初步审查意见 2-3施工图审图批准(建筑、结构、水、电)2-4白蚁防治合同书签订 2-5规划验线合格 2-6工程现场开工查勘批准 2-7工程招投标备案审查批准 2-8消防设计审核意见批准书 2-9人防工程立项批复 2-10人防工程审查抄告单 2-11环保工程图纸批准书 2-12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2-13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 第三阶段:预售阶段 3-1景观规划批准书 3-2小区公共设施布置图 3-3前期物业管理招标 3-4前期物业管理委托合同及服务协议 3-5 苏州工业园区商品房价格备案表 3-6房屋预售面积预算成果表 3-7房屋预售许可证

第四阶段:交房阶段 4-1工程质量竣工验收报告 4-2环保工程验收合格通知书4-3自来水质量检测报告书 4-4消防检测报告 4-5房屋竣工测量成果 4-6建筑用地测量成果 4-7消防工程竣工验收 4-8规划竣工验收意见书 4-9自来水室内水表验收报告4-10人防工程竣工验收证明书4-11电梯验收使用证 4-12建筑使用证

苏州工业园区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1版

苏州工业园区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2011年版)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用地管理通则 第三章建筑管理通则 第四章住宅区规划管理 第五章公共设施规划管理 第六章工业区规划管理 第七章景观与环境规划管理 第八章附则 附录一特定区域范围 附录二建筑满窗日照计算规则 总则 第一条(目的依据) 为加强城市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江苏省城乡规划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苏州工业园区中新合作区范围内各项新建、扩建、改建的建设工程及与城市规划、设计和管理有关的活动,中新合作区外参照执行。 第三条(规划建设理念) 园区规划建设应当体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总体要求,统筹安排各类建设项目和建设用地,完善功能布局、集约利用土地,保护景观和生态资源、改善人居环境。 第四条(特定区域) 园区行政主管部门可视城市发展需要,将城市核心地区、旧城更新地区及大型公共绿地、滨水地区等在土地使用和建筑管理上有特别要求、需作特殊规定的地区划定为特定区域。 特定区域内的建设工程,应按经批准的详细规划(含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执行。在规划设计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和特殊要求确定地块的建筑密度、容 积率、绿地率、建筑退让和建筑间距等指标。 园区现行特定区域范围见附录一。园区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需要另行制定特定区域的 管理规定。 用地管理通则 第五条(新增城市用地分类) 园区内建设用地,按主要用途和功能分区的基本原则,参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分类,并结合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在现行国标基 础上新增部分用地类别。

苏州工业园区规划背景

1995年版总体规划图 附件二: 苏州工业园区二三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规 划 背 景 ● 区位 1 ● 原规划编制过程 1 ● 规划调整的原因 2 ● 规划调整思路 2 ● 规划调整指导思想及园区发展目标 2 ● 总体布局调整主要内容 2 ● 二三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任务和目标 3 中新合作区总体规划图 5 中新合作区道路交通规划图 6 苏州工业园区二三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规 划 背 景 一、 区位 苏州工业园区中新合作区西距苏州市中心约15公里,东距上海约75公里,包括一区、二区、三区三个组成部分,由西向东顺序展开。本规划的范围为其中二、三两区,位于中新合作区东部。 二、 原总体规划、建设指导详细规划编制过程 1994年—1995年,中新双方合作编制完成《苏州工业园区第二、三区总体规划》,该规划于1995年10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1994—1996年,中新双方合作编制完成了《苏州工业园区二期建设指导详细规划》、《苏州工业园区三期建设指导详细规划—— 初步报告》(二期、三期的用地总范围即为第二区、三区的用地范围,二期用地在二区、三区北部,三期用地在二区、三区南部)。 总体规划、建设指导详细规划与以后陆续编制的重要地区的城市设计、修建性详规等组成了完整的规划系列,对园区建设起到重要指导作用,被实践证明是一个高水平的规划。

1995年版二期建设指导详细规划 1995年版三期建设指导详细规划 三、规划调整的原因 1、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和来自周边地区激烈的竞争,促使园区站在新世纪的起点上,重新审视自身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调整其空间发展结构,进一步提升园区综合竞争力。 2、苏州市社会经济发展“十五”计划纲要对园区提出明确的发展目标和要求,促使园区在区域协调和自身功能完善等方面作更深层次的思考。 3、经济快速发展,招商形势迅猛,园区发展面临全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近两年园区土地批租速度明显加快,在项目选址、建设控制等方面极易对规划产生冲击;另一方面,新进项目数量多,投资额高、用地需求大,对园区建设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 4、园区首期建设基本完成,二、三区开发已全面启动,一些近期建设项目逐步明确,急需规划的宏观把握和详细指导。 5、根据《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备忘录》的要求,每5—10年应调整或修订一次规划。 四、规划调整思路 立足宏观背景的思考,在深入分析园区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充分研究园区与城市的协调发展。同时,在对首期规划全面检讨的基础上,调整总体布局规划,进而完善园区的功能结构、交通体系、绿地系统以及基础设施规划等。 五、规划调整指导思想及园区发展目标 1、规划指导思想: 体现“总体框架不变”的原则,反映整体协调的规划思路,坚持空间布局规划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理念,强化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突出规划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2、园区发展目标: 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园区 有吴文化底蕴的现代化新城区 有水乡特色的生态化园区 六、总体布局调整主要内容 1、进一步确立园区作为苏州市现代化新城区的功能定位,积极拓展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的发展空间,承担起苏州市部分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职能,进而提升园区的国际

苏州工业园区的产业发展之路

苏州工业园区的产业发展之路 苏州工业园区软件借鉴与“宪章城市”构想 一个开发区或城市的品质最终取决于治理水准、可持续性、综合发展竞争力等,这是制度、文化、理念诸要素的综合体现。 保罗。罗默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新增长理论的代表人物,,以其命名的罗默内生增长模型,强调以创意或知识为基础来理解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机制。 采用相对先进的制度、法律、体系、思想、理念来构建一种重视制度和公平规则的城市,命名为“宪章城市。 苏州工业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能否真正成功,关键:.借鉴成果制度化.新加坡经验本地化 新加坡经验的核心: 基本原则和保证实施的制度。新加坡经验本地化或中国化是一种消化吸收创新乃至提供示范、辐射的过程,而创新是十分重要的。结合国情及园区实际方面进行创新 开发区主要任务是开发建设、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管理社会 年天津开发区:一站式服务中心,年“零行政事业收费区” 年苏州:从源头上遏制腐败,年首推社会承诺服务制,目前普遍实行“小政府大社会”。 中新合作持续深化() 先后编制实施余项新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确立全新的“亲商亲民亲环境”理念,优化“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服务体系,构建“公

开、公正、公平”和透明规范的法制环境,建立“精简、统一、效能”的服务型政府。 苏州工业园区发展的历程:() 1.酝酿启动阶段(—) 2.基础开发阶段(—)按照“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正式建 立了园区行政管理主体——园区工委、管委会及相关管理体制,初步建成了专业招商队伍和招商网络。一开始摒弃全民招商、人海战术,优选高层次、专业化、复合型人才,从事专业招商。“有的放矢”、“上门敲砖”,以诚感商。园区十分注重新加坡经验的本地化和法制化。 3.加速发展阶段(年初至年月) 4.转型升级阶段(年月至今) 园区经验的内涵(): 1.借鉴:高起点自主创新学习 2.创新:高目标自主探索 3.圆融:高品质结合统一 4.共赢:高效益共同发展 圆融是一种状态,借鉴是圆融的来处,创新为圆融的手段,共赢为圆融的目的。借鉴先进、创造新知、融合互通、携手共赢。 园区的成功经验:() 1.坚持科学规划,有序推进,开发建设水平得到不断提升(规划先 行、规划即法)

苏州工业园区规划管理常见问题(同名48338)

苏州工业园区规划管理常见问题(同名48338)

苏州工业园区城市规划管理常见问题解答 设置临时停车场场如何办理手续? 第一步:向园区工商局申办工商名称预核准证; 第二步:准备材料: 1、正确填写完毕并加盖公章的《苏州工业园区停车场设置申请表(第一类)》; 2、停车场设置位置图、加盖有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专项资质单位公章的总平面图和停车位图; 3、主要设施情况说明和设备配置明细(加盖单位公章); 4、对占用空地的,需提供场地产权或使用权证明复印件(原件送交检验)。如设置单位非场地产权或使用权所有者,还需提呈设置单位与产权或使用权所有者的租赁合同或协议复印件(原件送交检验) 第三步:若需占用机动车或非机动车道的,准备好规定的材料后报园区交警大队审批;无需占用机动车或非机动车道的,准备好规定的材料后报园区城管执法大队审批;

第四步:将填写完毕的申请表、相关申请材料与以上专业部门审批意见报园区一 站式服务中心办理城市管理审批并取得停车 场设置意见书; 第五步:到园区工商局申领营业执照; 第六步:完成设置后,业主应分别向原设置审批部门(交警或执法大队,以及城管)报送加盖有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专项资质单位 公章的验收申请,并提交《苏州工业园区停车场设置验收申请表(第一类)》; 第七步:专业部门验收合格后,到一站式中心申办城管局验收;验收合格,业主与园区城市管理局签订市容环境“门前三包责 任书”;并提交保证书,城管局核发《停车场设置证(第一类)》。 对厂区容积率有何规定? 厂区容积率0.5-2.5。厂区用于后勤、办公的建筑面积不超过总建筑面积的25%,用于生产的建筑面积应超过总建筑面积的50%。厂区内不得建造住宅、宿舍、专家楼、宾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