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信息系统考试大纲(有答案)

管理信息系统考试大纲(有答案)

管理信息系统考试大纲(有答案)
管理信息系统考试大纲(有答案)

管理信息系统练习题

填空题

1. 数据资料中包含信息量的多少是由消除对事物认识的“不确定程度”来决定的。

2.信息量的大小取决于信息内容消除人们认识的不确定性。

3.组成系统5个基本要素:输入、处理、输出、反馈和控制等

4.管理信息的物理结构按地理位置分布:集中式、集中—分布式、分布式。

5.订货点=单位时区的需求量×订货提前期+安全库存量。

6.业务流程重组步骤:(1)BP分析与诊断;(2)BP的再设计;(3)BPR的实施。

7.计算机网络功能:①信息交换;②分布处理;③资源共享。

8.计算机网络按地理位置分为三类: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城域网(MAN)

9.域名解析是将主机域名映射为IP地址的过程:正向解析(从域名到IP地址)反向解析(从IP地址到域名)。

10.Intranet是基于Internet TCP/IP协议、使用WWW工具,采用防止外界侵入的安全措施、为企业内部服务,并有连接Internet功能的企业内部网络11.Extranet是使用Internet、VPN、Web技术的企业外联网。

12.MIS网络结构有:主机/终端模式、客户机/服务器结构C/S(Client/Server)、浏览器/服务器结构B/S(Browser/Server)

13.数据组织的基本逻辑元素:数据项、记录、文件、数据库。

14.数据模型中数据之间的联系方式; 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

15.第一范式(1NF)中:元组中每一个分量都必须是不可分割的数据项。16.第二范式(2NF)中,满足1NF且所有非主属性都依赖于主关键字。

17.信息系统开发策略:“自上而下” 方法、“自下而上” 方法、综合方法18.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划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阶段(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等);

19.在系统开发过程中在前三个阶段坚持自顶向下地对系统进行结构化划分:20.在系统实施阶段,则坚持自底向上地逐步实施,

21.面向对象法的特点:①封装性(Encapsulation)②抽象性③继承性④动态链接性

22.CASE的目的是使开发支持工具与开发方法学统一和结合起来;通过实现分析、设计与程序开发、维护的自动化,提高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效率和管理信息系统的质量,最终实现系统开发自动化。

23.可行性分析内容: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运行可行性。

24.可行性报告包括总体方案和可行性论证两个方面,

25.诺兰模型六个阶段:初始阶段(起步)、扩展阶段(普及 )、控制阶段、统一阶段 (综合集成)、数据管理阶段、成熟阶段。

26.总体规划的时机:控制阶段或集成阶段

27.定义数据类的方法:实体法、功能法。

28.系统分析主要工具:TFD、DFD;主要结果:系统分析报告;

29.目前,对于系统分析主要采用结构化的分析方法

30.结构化分析方法所采用的基本方法是“抽象”和“分解”,分析过程体现为“自顶向下逐层分解”。

31.决策树是用一种树型图形方式来表示多个条件、多个取值所应采取的动作的逻辑表达方法32.决策表是以表格的形式给出各种条件的全部组合,以及在各种组合下应采取的行动的逻辑表达工具。

33.功能结构图,就是按功能从属关系画成的图表,图中每一个方框称为一个功能模块。

34.模块结构图是用于描述系统模块结构的图形工具.

35.结构化设计的方法强调开发方法和开发软件的结构合理性的软件开发方法。

36.结构化设计的方法包括结构化分析(SA)、结构化设计(SD)、结构化程序设计(SP)。37.结构化系统设计的基本思想是采用分解的方法,将系统设计成由相对独立、功能单一的模块组成的结构。

38.模块应具备的四个要素输入和输出、处理功能、内部数据、程序代码。

39.IPO(Input-Process-Output)就是用来表述每个模块的输入、输出和数据加工的工具。

40.系统吞吐量是从用户向系统发出一个作业请求开始,经系统处理后给出应答结果的时间。41.系统响应时间系统可以连续工作的时间。系统可靠性即每秒钟执行的作业数。

43.文件设计中按文件用途分为主文件、处理文件、工作文件和转存(周转)文件。数据库的概念结构通常采用实体--联系方法来表示。

45.顺序码用连续数字代表编码对象的代码。

46.代码结构中确定校验位值的方法算术级数法、几何级数法、质数法

47.系统调试的步骤(先后顺序):模块(程序)调试、子系统调试、系统调试(联调)。系统测试方法:机器测试(动态测试技术)、人工测试(静态测试技术)。

系统转换方式(系统切换)包括:直接方式、平行方式、逐步方式(分段)。系统维护内容:硬件维护;数据维护;软件维护;代码维护。

51.系统维护类型:正确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预防性维护。

52.项目管理的内容包括:人员管理、质量管理、计划管理。

53.信息系统文档按照产生的频率,信息系统文档分为一次性文档和非一次性文档。信息系统文档按照文档服务目的不同,信息系统文档可以分为用户文档、开发文档与管理文档。

55.系统评价的主要内容:经济指标、系统性能指标、管理指标。信息系统监理的模式按照监理的程度不同,可以分为:咨询式监理、里程碑式监理、全程监理。

单选题

1.在因特网中用E-mail发送邮件,实现的实体间联系是( D )。

A. 1:1

B. 1:n

C. n:1

D. m:n

2.在医院,患者与医生的关系是属于( D )。

A. 1:1

B. 1:n

C. n:1

D. m:n

3.为了解决数据的物理独立性,应提供某两种结构之间的映像,这两种结构为

( B )。

A. 物理结构与用户结构

B. 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

C. 逻辑结构与用户结构

D. 概念结构与逻辑结构

4.系统结构化分析和设计的要点是( A )。

A. 由顶向下

B. 由底向上

C. 集中

D. 分散平等

5.在各种系统开发方法中,系统可重用性、扩充性、维护性最好的开发方法

是( C )。

A. 原型法

B. 生命周期法

C. 面向对象的方法

D. 增长法

6.在诺兰模型中,开始对计算机的使用进行规划与控制是在( C)。

A. 集成阶段

B. 成熟阶段

C. 控制阶段

D. 数据管理阶段

7.企业系统规划法的基本概念是:()地进行系统规划和()地付诸实

施。( A )

A. 自上而下,自下而上

B. 自下而上,自上而下

C. 自上而下,由总到分

D. 由总到分,自上而下

8.处理功能分析常用的方法有:决策树、决策表和( A )。

A. 结构化语言

B. 数据字典

C. 数据功能格栅图

D. E-R图

9.系统开发中强调系统的整体性,它采用先确定()模型,再设计()

模型的思路。( C )

A. 实体,用户

B. 用户,实体

C. 逻辑,物理

D. 物理,逻辑

10.生命周期法的主要缺点是难以准确定义用户需求,及( C ).

A.阶段不明确

B.无法对项目进行管理和控制

C.开发周期长,难适应环境变化

D.系统各部分不独立

11.计算机的作用主要用于学习和培训,真正用于管理的尚属少数,这是诺兰

模型中计算机应用的( A )。

A. 初始阶段

B. 数据管理阶段

C. 普及阶段

D. 成熟阶段

12.信息系统规划的主要方法不包括( D )。

A. 战略集合转移法

B. 关键成功要素法

C. 企业系统规划法

D. 业务流程法

13.U/C矩阵是一张表格,它的第一行列出系统中各数据类的名称,左边第一列

是系统中各功能的名称。表中内容表达了各()与()的关系。( C ) A. 模块、数据 B. 模块、数据项

C. 数据类、功能

D. 数据项、记录

14.在系统设计中使用U/C矩阵方法的主要目的是( D )。

A. 确定系统边界

B. 确定系统内部关系

C. 确定系统与外部的联系

D. 确定系统子系统的划分

15.在MIS各种开发方式中,对企业开发能力要求最高的是( B )。

A. 合作开发

B. 自行开发

C. 委托开发

D. 购买软件包

16.委托开发的特征是:它用于企业内部的费用小,而且用于外部的费用大。

本企业开发能力要求不太重要,对系统维护( B )。

A. 可自行解决

B. 相当困难

C. 比较容易

D. 不必关心

17.结构化开发方法,其系统开发的主导原则是( B )。

A. 自底向上

B. 自顶向下

C. 由具体到抽象

D. 由外向内

18.系统切换的任务是( D )。

A. 将总体设计转换为详细设

B. 测试系统

C. 验收系统

D. 保证新老系统平稳而可靠的交换

19.应用软件系统维护的类型有:完善性维护、适应性维护、改正性维护和

( C )。

A. 安全性维护

B. 可靠性维护

C. 预防性维护

D. 技术性维护

20.可以用E-R图描述的是( B )。

A. 逻辑模型

B. 概念模型

C. 物理模型

D. 数据模型

21.原型法的开发过程是多个阶段重复、不断演进的过程,这些阶段包括:分

析、设计、编程、运行和( D )。

A. 测试

B. 切换

C. 实施

D. 评价

22.描述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是( C )。

A. 业务流程图

B. 组织机构图

C. 数据流程图

D. 系统流程图

23.系统新系统取代旧系统,风险较大的转换方法是( B )。

A. 平行转换法

B. 直接切换法

C. 逐步转换法

D. 逐个子系统转换法

24.系统设计阶段工作的依据是( C )。

A. 总体规范方案报告

B. 系统设计报告

C. 系统分析报告

D. 系统实施报告

25.绘制数据流程图的分阶段是( B )。

A. 系统规划

B. 系统分析

C. 系统设计

D. 系统实施

26.建立数据字典的分阶段是( B )。

A. 系统规划

B. 系统分析

C. 系统设计

D. 系统实施

27.最适合应用原型法开发的系统是( B )。

A. 数据关系较复杂、数据量大的系统

B. 用户需求较难定义的、规模较小的系统

C. 用户需求较明确、规模较大的系统

D. 运算关系复杂、运算工作量大的

28.运用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开发系统的战略规划阶段的主要结论性成果是

( C )。

A. 业务流程图

B. 数据流程图

C. 可行性报告

D. 系统流程图

29.系统分析阶段工作的依据是( C )。

A. 总体规范方案报告

B. 系统设计报告

C. 系统可行性报告

D. 系统实施报告

30.下列不属于系统开发的指导原则的是( C )。

A. 系统的目的性

B. 系统的整体性

C. 系统的层次性

D. 系统的相关性

31.对于校园物管中心值班人员来讲,以下哪项不是信息( A )。

A.课表B.天气预报C.来访者姓名D.值班制度32.在诺兰模型中,建成完全一体化数据库是哪个阶段的标志。( D )

A.扩展阶段 B.控制阶段C.整体化阶段D.数据管理阶段33.以下关于信息系统开发风险的评价正确的是( D )。

A.规模大结构稳定的系统,较规模小结构不稳定的系统风险小

B.规模小技术新的系统,较规模大技术旧的系统风险大

C.结构稳定技术较新的系统,较结构不稳定技术较旧的系统风险大

D.结构不稳定技术较老的系统,较结构稳定技术较新的系统风险大34.子系统划分方法中最好的方法是( A )。

A.功能划分B.顺序划分C.数据划分D.过程划分35.关于U/C矩阵说法错误的是( A )。

A.每一列至少有一个C B.每一列至少有一个U

C.每一列不能没有U和C D.不能出现空行

36.在银行的核心系统中,新旧系统的切换方式通常采用( B )。

A.直接切换B.并行切换C.分段切换D.定时切换37.以下哪项不属于BSP方法要识别的过程。( B )

A.计划/控制B.战略/管理C.产品/服务D.支持资源

38.识别企业过程的三种主要资源不包括( A )。

A. 资金/技术资源

B. 产品/服务资源

C. 计划和控制资源

D. 支持性资源

39.用原型法开发信息系统时,原型是( D )。

A. 系统的概念模型

B. 系统的逻辑模型

C. 系统的物理模型

D. 可运行的模型

40.第二范式意味着,关系中的所有其他属性都( A )。

A. 完全依赖于主键

B. 依赖于主键

C. 完全依赖于第1个数据项

D. 依赖于外码

名词解释

1. 信息系统的概念

是一个人造系统,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目的是及时、正确地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决策和控制。

2. 管理信息系统概念

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讯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存储、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3. 订货点理论

根据历史记录和经验来估测未来的物料需求、是一种使库存量不得低于安全库存的库存补充方法,以此来保证需求。

原理:库存量<=订货点,立即订货补充。

4.ERP概念

是以企业的所有资源作为研究对象,把企业中的产、供、销、财、人等活动联成整体,形成一个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面向供应链和流程管理的闭环信息集成系统。

5.CIMS概念

以计算机为基础,综合生产过程中信息流和物流的运动,集市场研究、生产决策、经营管理、设计制造与销售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使企业走向高度集成化、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技术与组织方式。

6.业务流程重组的概念

就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再思考和彻底性重建,使企业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取得显著改善,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运行效率。

7.数据处理概述

将原始数据,用一定的设备和手段,按一定的要求,加工成另一种形式的数据的过程。8.数据库系统

是由计算机系统、数据、DB、DBMS和有关人员组成的具有高度组织的总体。

9.快速原型法

是凭借系统开发人员对用户要求的理解,在强有力的软件环境支持下,给出一个实实在在的系统原型,然后与用户反复协商修改,最终形成实际系统。10.战略目标集转化法(SST)

SST方法把企业的战略目标看成是一个“信息集合”,由使命、目标、战略和其他战略变量等组成。战略规划过程是把组织的战略目标转变为信息系统战略目标的过程。

11.表格分配图

是帮助系统分析人员描述系统中复制多份的报告或单据的数量,以及这些报

告或单据都与哪些部门发生业务联系的流程图。

12数据流图是一种用少数几种符号综合反映信息在系统中流动、处理和存储情况,能全面地描述IS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

13.数据字典的定义

是以特定格式记录下来的、对DFD中的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处理逻辑、

数据存储和外部实体等六个方面所作的完整的定义和说明。

14.文件设计

是根据文件的使用要求、处理方式、存储量、数据的活动性以及硬件设备的条件等,合理地确定文件类别,选择文件介质,决定文件的组织方式和存取方法。

15、白盒子测试(逻辑覆盖)通过对程序的内部结构和处理过程,用尽可能多的逻辑覆盖方式进行测试,检验内部控制结构和数据结构是否有错以及实际的运行状态与预期的状态是否一致的一种测试方法。

16黑盒子测试

完全不考虑程序的内部结构和处理过程,只在软件的接口处进行测试,依据需求规格说明书,检查程序是否满足功能要求。

17项目管理的定义是通过项目经理和项目组织的努力,运用系统理论和方法对项目及其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实现项目的特定目标的管理方法体系。

18项目管理的网络计划法利用网络计划对项目进度进行控制,通过计算每个事件的最早时间和最迟时间,确定关键路线的方法。

简述题

1. 信息系统的功能是?

1.数据的收集和输入;

2.数据存储——信息共享;

3.数据传输;

4.数据加工处理;

5.数据的输出—以不同方式输出;

2. 闭环MRP的特点?

1.考虑了实际的生产能力,计划在执行过程中符合客观实际;

2.在执行过程中对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进行反馈,能够对计划做出及时调整. 3.业务流程重组的类型?

1、消除职能重叠的BPR:同一职能进行流程重组;

2、跨职能的BPR:多个职能部门的业务流程重组;

3、组织间的BPR:有配套协作关系的企业之间的流程重组;

4.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实现数据共享;

减少数据的冗余度;

使数据与程序具有较高独立性;

有较高的数据安全性;

并发控制性好;

5.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规划的必要性?

第一,信息是组织的重要资源,应当被整个组织所共享,只有经过规划和开发的信息资源才能发挥其作用。

第二,各子系统除了完成相对独立的功能外,相互之间还需协调工作,总体规划的目的就是信息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能够相互协调。

第三,总体规划主要使人力、物力、时间的安排合理、有序,以保证将来的子系统开

发顺利进行。

6.(CSF)、(SST)、(BSP)三种系统规划方法的比较?

关键成功因素法(CSF)能抓住主要矛盾,使目标的识别突出重点。由于经理们比较熟悉这种方法,使用这种方法所确定的目标,经理们乐于努力去实现。该方法最有利于确定企业的管理目标。

战略目标集转化法(SST)从另一个角度识别管理目标,它反映了各种人的要求,而且给出了按这种要求的分层,然后转化为信息系统目标的结构化方法。它能保证目标比较全面,疏漏较少,但它在突出重点方面不如前者。

企业系统规划法(BSP)虽然也首先强调目标,但它没有明显的目标导引过程。它通过识别企业“过程”引出了系统目标,企业目标到系统目标的转化是通过企业过程/数据类等矩阵的分析得到的。由于数据类也是在企业过程基础上归纳出的,所以我们说识别企业过程是企业系统规划法战略规划的中心,绝不能把企业系统规划法的中心内容当成U/C矩阵。

7.系统分析报告包括的内容

①引言:系统名称、用户名称、开发单位名称、参考资料、专门术语解释等。

②任务概述:系统开发的目的、目标和背景,子系统的划分,系统与其他子系统的关系和开发中的各种限制。

③用户要求:功能要求通过DFD和DD进行说明,性能说明应考虑合法性、可靠性、灵活性、易用性等。

④运行环境规定:软件环境、硬件环境以及操作环境。

⑤开发进度:开发阶段任务及完成时间和标志、人员分工等。

8.系统设计的任务

1)、总体设计

系统模块结构设计;

系统物理配置方案设计;

系统数据存储设计;

2)、详细设计

处理过程设计、代码设计、数据库设计、输入输出设计;

3)、编写系统设计说明书

模块结构图、模块说明书和其它详细设计的内容;

9.系统设计的特点?

采用相对独立、功能单一的模块结构;

采用“块内联系大、块间联系小”的模块性能标准;

采用模块结构图的描述方式

10.系统设计报告内容?

1).系统概述

摘要、背景、系统环境与限制、参考资料、专门术语说明;

2).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代码设计;I/O设计;模块设计;文件、数据库设计;模型库和方法库设计;

程序设计说明书;安全保密设计;物理系统配置方案报告;系统实施方案及说明;

11.系统测试基本原则

1、测试用例应包括输入数据和预期的输出结果;

2、既选合理、也要选不合理数据;

3、既要检查系统或程序完成应做的工作,也要检查是否做了不该做的事情;

4、测试用例应长期保存;

12、数据流程图的用途

①利用它系统分析人员可以自顶向下地分析整个系统的信息流程。

②根据逻辑存储,可以进一步做数据分析,向数据库设计过渡。

③根据数据流向,确定存储方式。

④可以在流程图上标出需要计算机处理的部分。

⑤对应一个处理过程,用相应的程序语言、判断表等工具来表达处理方法,向程序设计过渡。

综合题

1. 管理信息系统作用是?

1. 管理信息的集成方面

(1)信息的系统组织

使整个组织的信息规范、唯一、完整

例:原料代号全公司统一

库存结余数全公司唯一

数据库有数据完整性检验

(2)信息的全体共享

在安全保密的前提下,同时供整个企业共享

同源信息各部门不必重新登录

可直接从系统中读取使用

(3)信息的科学处理

可实现人工难以实现的信息处理计算

利用计算机处理信息将减少人为因素

(4)信息的时空超越

使不同区域的分支机构不再有合作障碍

新产生的信息可无滞后地供各部门使用

出差人员可通过便携机上网与企业交互信息

2. 管理职能的支持方面

(1)对计划职能的支持

计划编制的反复计算

计划数据的便捷存取

计划对象的趋势预测

计划优化的模型求解

(2)对组织职能和领导职能支持

组织结构的有利演变

领导指引的渠道拓宽

(3)对控制职能的支持

计划及时调度:动态记录、同步比较、及时纠偏

行为分析应对:掌握动态、科学分析、及时引导

其他控制:质量、库存、成本、预算等等

3. 管理效益的获得方面

(1)定性效益:

改善组织形象

提高管理人员技能素质和基础管理水平

加强管理人员协作精神

减轻管理人员劳动强度

从历史数据中找到规律总结经验

(2)定量效益:

降低库存、加快流动资金周转、

减低成本、增加利润等

2、国内MIS存在问题和解决对策是?

国内MIS存在问题

1.企业对信息系统认识不足,信息系统在企业“定位”不准确、不明确;

2.企业管理基础薄弱;

3.企业信息化基础较差;

4.企业管理变革的阻力大;

5.咨询公司综合能力不高、解决方案的客观性和中立性不够:

6.企业信息化实施缺乏系统的规划:

解决对策

1.明确MIS建设的目标;

2.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3.加强基础建设,增强员工的参与意识;

4.软件与硬件兼顾,开发与选购并重;

5.坚持“第一把手”负责原则;

6.解决好信息系统建设中的资金问题;

7.选好合作对象

3.系统测试内容?

1.数据处理正确性测试

输入的数据是否正确保存;

运行结果数据能否正确地输出;

数据间的计算关系是否正确;

数据统计方法和口径与需求是否一致;

是否出现字符乱码;

2.功能完整性测试

是否具备SD中所提出的全部功能;

检测主要业务功能;

检查所有辅助功能和细节性功能;

3.系统性能测试

系统运行速度;

操作的灵活性;

用户界面的友好性;

对错误的检测与提示能力;4.系统测试注意事项

环境应同未来一致;

测前准备好数据、明确测试内容;

测时应有用户参加;

测完后要写测试报告;

4画业务流程图采购员将入库单交给检验员,检验员将不合格的入库单退回采购员,合格的入库单交保管员并记入库存台帐,统计员根据库存台帐制定月报表交主管部门审阅。

5.画业务流程图

采购员从仓库收到缺货通知单以后,查阅订货合同单,若已订货,向供货单位发出催货请求,否则,填写订货单交供货单位。供货单位发出货物后,立即向采购员发出取货通知。

6.人事管理工资核算事务

每月由人事科科长对员工基本情况进行审核、评价,科员张红负责对审核、评价结果建档,科员王强根据建档结果和员工考勤情况进行核算统计,最后打印工资条发给员工个人。

业务流程图数据流图

7、某公司的折扣政策为:购货在5万元以上的顾客,如果最近3个月无欠款,则折扣率为20%;虽然有欠款但与公司已经有5年以上的交易关系,则折扣率

为10%,否则折扣率为5%;如果年购货在5万元以下的顾客,则没有折扣。决策树如下图:

8、假设某校对考试升留级有如下规定:如果在英语、数学、政治等三门主要课程中有两门或两门以上不及格者就留级。

9.算术级数法

?原代码4 0 1 0 1 0 1

?权7 6 5 4 3 2 1

?加权和

?S=4*7+0*6+1*5+0*4……=37

?设模M=11

?S/M=37/11=3 (4)

?校验位为:4

?带校验位的代码:40101014

10.求关键路径5的最早时间和最迟时间。

管理信息系统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信息的定义,“信息是用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的说法出自( ) A.西蒙 B.香农 C.《国家经济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标准规范》 D.Gordon 2.战略信息主要用于确立企业_______的目标。( ) A.战术 B.利润 C.组织 D.财务 3.战略计划子系统是供_______使用的系统。( ) A.计算机操作人员 B.信息处理人员 C.高层决策者 D.中层管理者 4.管理层次中,主要职能是根据组织内外的全面情况,分析和制定该组织长远目标及政策的是( ) A.高层管理 B.中层管理 C.基层管理 D.职能层管理 5.BPR的特点有( ) A.根本性的 B.彻底的 C.巨大的 D.以上均对 6.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是在计算机硬件发展的( ) A.第二代 B.第三代 C.第四代 D.第五代 7.网络互联设备中,具有流量控制功能的是( ) A.网桥 B.路由器 C.中继器 D.集成 8.关于DB、DBS和DBMS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DB包括DBMS、DBS B.DBS包括DB、DBMS C.DBMS包括DBS、DB D.三者平行 9.Access中,共享数据功能不包括( ) A.数据的导人 B.导出 C.分析 D.链接

10. Access中,选择了“实施参照完整性”复选框,同时又选择了“级联删除相关记录”,则在删除主表中的记录时,相关表中的相关信息( ) A.自动删除 B.条件删除 C.没有变化 D.完全更新 一、1. B 2.C 3.C 4.A 5.D 6.C 7.B 8.B 9.C 10.A 16.下列不属于物理配置方案设计的依据的是( ) A.系统吞吐量 B.系统响应时间 C.系统处理方式 D.系统的输出方式 17.下列不属于系统转换方式的是( ) A.直接转换 B.并行转换 C.垂直转换 D.分段转换 18.对项目的正向风险不应采取的策略是( ) A.开拓 B.自留 C.分享 D.强化 19.下列可以放大增强信号的网络互联设备是( ) A.中继器 B.集线器 C.网桥 D.路由器 20.数据字典中数据存储的条目主要描述该数据存储的( ) A.结构 B.有关的数据流 C.查询要求 D.以上均对 参考答案:16.D 17.C 18.B 19. A 20. D 二、填空题 21.事实上,信息系统是一个集技术、_______、社会组成为一体的结合物。 22.管理信息系统一般被看作一个金字塔形的结构,共分为_______个层次。 23.管理的核心是_______。 24.企业竞争战略内容一般由____、竞争对象、_______三个方面构成。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代码:INDE2009 英文名称: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学分/学时:2.5学分/54学时 开课学期:第6学期 适用专业:工业工程 先修课程:数据库、管理学基础、计算机基础、网络技术、高级程序设计 后续课程:无 开课单位:机电工程学院课程负责人:窦云霞 大纲执笔人:窦云霞大纲审核人:杨宏兵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性质及主要内容,指明学生需掌握知识与能力及其应达到的水平) 课程性质:《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学科交叉性的课程,也是工业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信息管理是最重要的管理内容,是本课程的核心内容。信息是宝贵的资源、无形的财富、决策的基础,是本课程的核心概念。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涉及到管理思想、管理制度、运行机制和人文环境,是本课程依赖的环境与背景。 教学目标:了解MIS的功能和作用;掌握MIS开发要点;熟知MIS结构;掌握利用计算机进行管理数据搜集、加工和使用的知识,获得管理和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能力。重点了解信息系统的应用领域,知道如何根据管理任务向信息系统开发人员提出设计要求,并配合他们建立信息系统,为管理决策服务。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含课程教学、自学、作业、讨论等内容和要求,指明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重点内容: ;难点内容:?) 1、信息系统概述(6学时) 1.1信息化与管理 1.2系统与信息系统 1.3管理信息系统 1.4管理信息系统与现代管理方法 1.5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1.6组织与信息系统; 1.7信息系统对组织的影响 1.8信息系统应用中的管理挑战 1.9企业信息系统管理部门的建立

《管理信息系统》02382自考实践大纲

《管理信息系统》实践指导 实践考核大纲 一、考核目标 《管理信息系统》是为自考工程造价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专业课。通过学习本课程,能使学生在已学了相关专业课的基础上,将已有的专业知识与计算机应用知识结合起来,通过实践考核,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和开发方法,获得对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和实现的初步能力。 二、考核依据教材 教材:杨一平马慧主编,《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代码:02382,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三、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标准 1、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按照要求使用相关开发工具完成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及实现。教师根据完成情况进行评议并给出具体的成绩。 2、考试时间为90分钟,题目完成后,要求提交实验结果与实验报告。实验结果按试卷题目要求保存在相应文件夹中。 3、实验报告内容要求如下: (1)实验过程(描述实验的步骤和构思); (2)实验结果(实验结果保存位置、文件名等)。 4、评分标准 (1)实验报告书写规范程度(10%) (2)实验结果保存位置正确性(10%) (3)实验过程合理化程度(20%) (4)实验结果与题意的符合程度(60%) 四、考核内容 考生通过实践应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具体考核内容包

括: (1)数据表的设计及建立; (2)菜单的设计及建立; (3)输入、输出及统计分析模块的设计及实现; (4)系统测试及系统集成的基本方法。 五、实践考核要求 1.掌握关系数据模型;E-R图分析工具;实用数据库Access基础 2.掌握构造系统的数据流程图 3.理解建立系统的模块结构图 4.能够以某高校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案例和学生教学管理系统案例,作参考设 计其它管理信息系统 考核方案 考核基本项目为: (1)平时出勤情况考核; (2)平时实验成绩考核; (3)实验考核成绩; (4)实验报告考核(选择部分实验内容作为考核)。 流程为:平时点名——实验课实验结果检查——综合性实验考试——实验报告考察

学校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

一、学校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 (一)开发背景介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在各行各业都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各级学校教育部门也同样面临着信息时代的巨大挑战。教 务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务管理的计算机化将是 建设现代化学校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同时,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 招生数量比例增大,传统的学生管理的工作量繁琐复杂。所以,针对具 体情况开发了教务管理信息系统。 (二)项目概况;节省人力资源,快捷方便,提高学校管理的质量,快捷的管理学生信息,教师信息,课程信息。通过该系统方便全校同学们选课, 报名,查询成绩。教师发布成绩等业务操作。 (三)可行性分析: (1)管理可行性:信息化的教务管理在如今的信息时代是大势所趋,而 且随着现代管理理念、方法和途径的发展,教务信息化管理手段日渐成 熟,也必定会突飞猛进,所以从长远利益出发,主管领导对该项目的开 发与实施会大力支持。 (2)技术可行性:本系统采用Windows 2000作为操作平台。数据库选 用SQL server 2000,该数据库管理系统在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上 能运行,并提供数据库之间的数据复制功能,可代替现有系统单据数据 的手工传递工作,降低出错率,提高数据的可用性。本系统的应用软件 开发平台也选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NET 2005。 (3)经济可行性:采用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可取代原系统的单据手工传递工作,减少人工开支,节省资金,并且可大大提高信息量的取得,缩 短信息处理周期,规划教学资源,提高学生信息,及时反馈教学信息 的利用率,使教学质量更上一个台阶。 (4)营运可行性:本系统操作简单,易于理解,只需通过简单熟悉,上手较快,学校教务管理处的教职员以及相关教师均能进行操作,营运环境要求低。 所以,综上所述通过可行性分析研究,认为系统的开发方案切实可行,

管理信息系统7p大题题库带答案

1.1 什么是信息?信息和数据有何区别? 答: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课通信的知识。首先,信息时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特征的反映;其次,信息时可以通信的;最后信息形成知识。 区别:首先,两者概念不同,信息概念(同上);数据是记录客观事物的、可鉴别的符号。其次,数据经过解释才有意义,才成为信息。而信息经过数据才能有意义,才能对人类有益。1.2试述信息流与物流、资金流、事物流的关系。答:(1)组织中各项活动表现为物流、资金流、事物流和信息流的流动。①物流是实物的流动的过程。 ②资金流是伴随物流而发生的资金的流动的过程。③事物流是各项管理活动的工作流程。 ④信息流伴随以上各种流的流动而流动,它既是其他各种流的表现和描述,又是用于掌握、指挥和控制其他流运动的软资源。(2)信息流处于特殊地位: ①伴随物流、资金流、事物流产生而产生。②是各种流控制的依据和基础。 1.3如何理解人是信息的重要载体和信息意义的解释者? 答:①人是信息的重要载体: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信的知识,而知识是人的意识的反映,信息经过人的收集、加工、存储、传递,使其对人、组织和社会有作用。 ②人是信息意义的可解释者:广义的信息强调“人”本身不但是

一个重要的沟通工具,还是信息意义的解释者:所有的沟通媒介均需使信息最终可为人类五官察觉与解释,方算是信息沟通媒介。 1.4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那些方面能给管理者提供支持? 信息技术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贮、传递、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用等的技术。可以说,这就是信息技术的基本定义。它主要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实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显示信息、分配信息等的相关技术1,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和产品市场化的速度; 2,将基层业务人员从大量重复的、烦琐的数据处理中解脱出来,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3,是管理信息系统()将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全面的信息管理,加强了统计、分析和报告的功能,满足了中低层管理者的需求;4,是经理信息系统()和决策与集体决策支持系统(、),提高了高层管理者的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 1.5为什么说管理信息系统并不能解决管理中的所有问题? 答:管理是一种复杂的活动,它既涉与客观环境,又涉与人的主观因素。 由于生产和社会环境的复杂性,也由于事物间复杂的相互联系和事物的多变性等等原因,人们在解决管理问题时不可能掌握所有的数据,更不可能把所有的、待选的解决方案都考虑进去,而管理信息系统解决问题时运行的程序是由人来编写的。

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

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管理信息系统 开课院系:管理科学与工程系 任课教师:冯玉强,马维忠,路杨,刘鲁宁,邵真 先修课程:管理学,市场营销学,会计学,生产运作管理 适用学科范围: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生 学时:32 学分:2 开课学期:秋季学期开课形式:中文授课 主要教材及参考书: [1].Kroenke, David, Deborah Bunker, and David Nigel Wilson. Experiencing MIS. Pearson Prentice Hall, 2008. [2].黄梯云,李一军. 管理信息系统.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门课程采取教师讲授和案例讨论两个主要环节,以帮助学生理解以信息系统为基础的企业变革、企业变革过程中的技术问题、企业内部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以及如何利用新的信息系统实现新的管理理念、支持新的管理手段等实践性问题。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旨在让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新信息技术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使他们有能力、有信心在管理实践中创造性地使用不断涌现的新技术,为他们成为信息时代的新型管理人才或继续从事信息系统理论方面的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教学主要内容: 本课程将采用由美国学者David M. Kroenke 教授所编写的《Experiencing MIS》,以及国内管理信息系统的创始人黄梯云所编写的《管理信息系统》为主要参考教材。课程主要包括五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介绍(包括引言、信息系统和业务流程、信息系统和组织战略三个章节),第二部分介绍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包括硬件和软件、数据库应用、数据通讯三个章节),第三部分对信息系统在企业内、外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 一、系统 1、系统的概念:系统是由若干个具有独立功能的元素构成,这些元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完成系统的总目标。 2、系统的特征(1)系统的整体性(2)系统的目的性(3)系统的相关性(4)系统的动态适应性 3、系统的组成:系统一般应该包括五个要素:输入、处理、输出、反馈和控制 二、管理系统:构成一个管理系统的两个基本部分是管理者和被管理对象,而建立管理者与被管理对象之间联系的纽带正是信息。 三、管理活动的层次结构:一个组织或企业的管理活动,从纵向看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战略管理层、战术管理层、作业管理层。 四、管理决策:1、战略管理层的决策活动属于非结构化决策;2、战术管理层的决策活动属于半结构化决策;3、作业管理层的决策活动属于结构化决策。 五、信息的概念 1、数据的概念:数据是用来描述客观事物的性质、状态以及相互关系等的物理符号或是这些物理符号的组合。 2、信息的概念:信息是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所得到的另外一种数据,这种数据对接收者的行为有一定的影响,对接受者的决策或行为有现实或潜在的价值。构成信息的基本要素包括实体、属性和属性值 3、信息与数据的区别和联系 (1)区别:a、数据是反映客观实体的属性值,是记载客观事物的符号,是物理性的,包括数字、文字、图形、图表等符号。 b、信息是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后得到的有用数据,它对接收者的行为能产生影响,它对接收者的决策具有价值。即可以利用信息来指导我们的行动。 (2)联系:a、信息与数据是相对的,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具有决策参考价值才是信息,否则就是数据。b、数据是信息的载体,是信息的表现形式。c、数据经过加工提炼之后形成信息。d、只有经过解释,数据才有意义,才成为信息。 六、信息的特性:1、识别性2、转换性3、传递性4、存储性5、共享性 七、信息管理 1、信息管理的含义:信息管理是为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信息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社会活动。 2、信息管理的对象:(1)信息资源(2)信息活动 第二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一、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管理信息系统是对一个组织进行全面管理的人和计算机相结合的系统,它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技术和决策技术,与现代化的管理思想、方法和手段结合起来,辅助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和决策的人机系统。 二、安东尼模型 现在的管理信息系统是根据著名的“安东尼”模型设计和演绎而来的。“安东尼模型”将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业务活动分为战略层、战术层和作业层三个层次。 在“安东尼模型”中,首次将制造型企业管理系统视为一个以经营资源为基本元素的企业经营业务活动的整体,系统化地描述出了企业内外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传递和接收过程。 三、事务处理系统(TPS) TPS是最基本的业务系统,为企业基础层即生产运作层服务的系统,用来记录、处理组织中最基本的操作层数据。 事务处理系统包括业务处理系统和过程控制系统两部分。 四、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要素 1、支撑管理信息系统的人力资源 2、支撑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 3、管理信息系统的网络架构 (1)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 (2)浏览器/Web服务器(B/S)模式 五、信息系统进化的阶段模型(诺兰模型) 初始阶段、扩展阶段、控制阶段、集成阶段、数据管理阶段和成熟阶段。 六、常见的管理信息系统: 1、办公自动化系统(Office Automation System,OAS) 2、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 3、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SCM) 4、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PLM) 5、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 6、商业智能系统(Business Intelligence,BI)

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开题报告1

题目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研究目的和意义 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是提高办公效率的主要途径,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校学生人数不断增多,办学层次出现多元化,由一地办学发展到多地多点办学,同时进一步推行学分制。这些变化是教务管理部门的管理任务越来越繁重,不仅增加了工作量,更增加了工作难度和复杂度,按传统的管理模式,只靠有限的工作人员已无法进行高校管理,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已成为教学管理现代化的迫切需求。通过完善管理信息化的制度,可以规范管理,保证教学效果,提高管理效率,有效地提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现代化水平,使教务管理工作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高校教务管理系统旨在改善教务管理系统,提高管理效率,实现大学校园教务管理的电子化,协同化,网络化,使教务部门能更有效地管理和监督各院系的教学、学籍、成绩、课表等其他事务管理,使管理人员及时而充分地获取自己的工作日程、通知、会议等,更好地向社会宣传学校教务的工作成果,促进校内外交流。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教务管理是高校的主要日常管理工作之一,涉及到学校教学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全校教师、学生、课程、学生成绩等一系列信息。所以国内外都很重视教务教学管理工作。 在国外高校,与国内不同,他们一般具有较大规模的稳定的技术队伍来提供服务与技术支持。国外的校园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发展很早,从六七十年代就已经开始,现在已比较成熟。到2002 年为止,美国已经有82%的高校能够为学生提供在线课程目录服务,有70.9%的高校能够为学生提供在线课程注册服务。 国内高校信息化建设相对起步较晚。在数字校园理论逐步应用的过程中,各高校一方面不断投资购建各种硬件、系统软件和网络,另一方面也不断开发实施了各类教学、科研、办公管理等应用系统,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信息化建设体系。但是,由于整体信息化程度相对落后,经费短缺,理论体系不健全等原因,国内高校教务管理系统在机构设置、服务范围、服务质量及人员要求上与国外高校相比都有一定的差距。国内自从开始使用高校教务管理系统到目前为止,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主体是基于单机和独立的业务系统;第二个阶段和第三个阶段分别是基于C/S 和B/S 开发的。 二、发展趋势 纵观目前国内研究现状,在安全性和信息更新化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各现有系统资料单独建立,共享性差;在以管理者为主体的方式中,信息取舍依赖管理者对于信息的认知与喜好,较不容易掌握用户真正的需求,也因此无法完全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未来的教务管理软件应充分依托校园网,实现教务信息的集中管理、分散操作、信息共享,使传统的教务管理朝数字化、无纸化、智能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并为进一步实现完善的计算机教务管理系统和全校信息系统打下良好的基础。

管理信息系统试题库及答案

管理信息系统试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当计算机在管理中的应用主要在于日常业务与事务的处理、定期提供系统的 业务信息时,计算机的应用处于()。 A.管理信息系统阶段 B.决策支持系统阶段 C.电子数据处理阶段 D.数据综合处理阶段 2.下面关于DSS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DSS是解决结构化和半结构化问题的信息系统 B.DSS中要求有与MIS中相同的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 C.DSS不仅支持决策者而且能代替决策者进行决策 D.DSS与决策者的工作方式等社会因素关系密切 3.ES的特点不包括()。 A.掌握丰富的知识,有专家水平的专门知识与经验 B.有通过学习或在运行中增长和扩大知识的能力 C.自动识别例外情况

D.有判别和推理的功能 4.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条件包括科学的管理基础、领导的支持与参与 及()。 A.报表文件统一 B.数据代码化 C.建立组织机构 D.建立专业人员队伍和培训 5.在因特网中用E-mail发送邮件,实现的实体间联系是()。 A.1:1 B.1:n C.n:1 D.m:n 6.为了解决数据的物理独立性,应提供某两种结构之间的映像,这两种结构为 ()。 A.物理结构与用户结构 B.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

C.逻辑结构与用户结构 D.概念结构与逻辑结构 7.系统结构化分析和设计的要点是()。 A.由顶向下 B.由底向上 C.集中 D.分散平等 8.在各种系统开发方法中,系统可重用性、扩充性、维护性最好的开发方法是 ()。 A.原型法 B.生命周期法 C.面向对象的方法 D.增长法 9.在诺兰模型中,开始对计算机的使用进行规划与控制是在()。 A.集成阶段 B.成熟阶段 C.控制阶段

《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教学内容

《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教学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目的 管理信息系统(MIS)是管理科学、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和通讯技术等多学科综合发展起来的边缘性、综合性、系统性的学科,它运用经济管理理论、信息理论、系统理论、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概念和方法,融合提炼组成一套新的体系,它既具有较深和较宽的理论基础,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作为一门课程,管理信息系统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本课程的任务和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和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学、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各阶段的任务与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环境与工具以及其它类型的信息系统等;使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并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分析开发应用系统的初步能力。 二.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从技术的角度讲,本课程属于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管理领域的应用,综合运用数据结构、数据库、软件工程、程序设计语言和计算机网络等先导课程的知识,是决策支持系统、办公自动化与其它业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的基础。 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本课程不侧重于讲解技术本身,重点在于讲清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关系、管理的革新与信息技术改造的关系、管理的需求与信息系统实现的关系。 三.教学要求的层次 各章教学的具体要求在后面列出的课程教学内容中给出,教学要求的层次为了解、理解和掌握。了解即能正确判别有关概念和方法;理解是能正确表达有关概念和方法的含义;掌握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灵活应用。 四.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 .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 2 .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学; 3 .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各阶段的步骤、基本技术与方法; 4 .初步掌握应用系统开发的方法,能够编写开发过程各阶段的主要文档; 5 .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新技术和新进展;

2018年管理信息系统习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 发现原始数据有错时,其处理方法为()。 A)由输入操作员进行修改 B)由原始数据检查员进行修改 C)应将原始单据送交原填写单位进行修改 D)由系统自动检错并更改 2. 用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方法设计程序时,程序基本逻辑结构不包括( ) A)顺序结构 B)随机结构 C)选择结构 D)循环结构 3. 决策表由以下几方面内容组成( )。 A)条件、决策规则和应采取的行动 B)决策问题、决策规则、判断方法 C)环境描述、判断方法、判断规则 D)方案序号、判断规则、计算方法 4. 校验输入的月份值最大不能超过12是属于( )。 A)重复校验 B)视觉校验 C)逻辑校验 D)格式校验 5. 工资系统中职工的“电费”数据(每月按表计费)具有( )。

A)固定值属性 B)随机变动属性 C)固定个体变动属性 D)静态持性属性 6. 下列关于结构化方法和原型法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注重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和全局性 B)原型法与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所采用的开发策略不同 C)与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相比,原型法不太注重对管理系统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与分析 D)原型法适用于开发大型的MIS 7. ()又称数据元素,是数据的最小单位。 A)数据字典 B)记录 C)投影 D)数据项 8. 在诺兰(Nolan)阶段模型中,“集成”阶段之后是( )阶段。 A)蔓延 B)数据管理 C)初装 D)控制 9. MIS的金字塔形结构中,位于底部的为()的管理过程和决策。

A)结构化 B)半结构化 C)非结构化 D)以上三者都有 10. 在绘制DFD时,应采取()的办法。 A)自下而上 B)自顶向下逐层分解 C)先绘制中间层 D)可以从任一层开始绘制 11. 校验位不可能发现的错误是( ) A)抄写错 B)易位错 C)随机错误 D)原数据错 12. U/C矩阵用来表示( )对( )的使用和产生。 A)模块、数据 B)模块、数据项 C)过程、数据类 D)数据项、记录 13. 建立数据字典的分阶段是()。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与任课教师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类别:必修课 总学时/学分:48/2.5其中理论学时/实验学时:40/8 授课时间:二(3,4)、双周四(3,4)/1-16周授课地点:6D402 任课教师姓名:董敬然职称:工程师 所属院(系):机械学院 联系电话:Email: dash2012@https://www.doczj.com/doc/c813367678.html, 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 1.课间,一对一,或与同学协商时间地点集中答疑; 2.针对作业中的问题,集中讲解。 二、课程简介 管理信息系统是工业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该课程主要学习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与测试、系统实施等的理论,同时也针对系统规划、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等关键环节进行实操练习,培养学生在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方面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 根据工业工程专业培养的特点,此课程的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此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掌握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方法和特点;掌握系统分析的调查方法、资料分类与整理方法、业务流程的总结方法和系统流程图的分析方法、数据字典的编制方法、业务逻辑表达方法;掌握结构化系统设计方法,包括功能结构图设计、输入输出设计、信息流程图设计和处理流程图设计;掌握至少一种开发平台的特点和基本使用方法,并对其设计特点有一定了解,了解规范化的测试方法;了解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和相应的技术手段;了解软件开发的项目管理及其特点,了解微软项目开发框架MSF的应用;了解决策支持系统的原理和应用,了解电子商务的应用与发展前景;了解至少一个主流技术的开发案例的所有细节和其运行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掌握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全过程。能将客户的需求与当前的技术结合起来进行系统规划;能根据客户的行业特点和系统需求进行详细的业务调查,也能对业务流程进行分析和改进,并根据需求设计出新的数据流程图;能根据当前技术平台的特点进行系统设计,包括架构设计、界面设计、业务组件设计、数据库设计;能在现有技术平台上制定相应的测试方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 管理信息系统是信息化中的技术综合应用案例,其根本要义就是将现实世界的人类活动抽象化、理性化、过程化并转换为一系列的信息流动、处理与存储。所以设计一个管理信息系统最终是对设计者理性程度的考验,其中包括:系统规划的技术能力考量、系统调查的切入点与重点的设置、系统分析中信息的变迁与流程的改造、系统设计中架构的扩展与优化等。而在更深层次上也应意识到设计者本身对于信息和知识的接受程度对系统的设计带来的巨大影响,同时也看到这是一个完整的进化过程。因此保持开放的态度和开放知识与信息接纳并以理性予以归化才是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终极手段。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管理信息系统的先修课程为:计算机文化、数据库等。 五、教材选用与参考书 1.选用教材:《管理信息系统》,黄梯云、李一军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第4版。 2.参考书:《管理信息系统》,薛华成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第5版。 六、课程进度表 表1 理论教学进程表

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员考试大纲

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员考试大纲 1、考试说明 (1) 熟悉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各主要的基本性能指标,掌握安装与配置方法; (2) 掌握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及其常用系统的安装、配置和使用 (3) 熟悉多媒体设备、电子办公设备的安装、配置及使用 (4) 熟悉常用办公软件的安装、配置及使用 (5) 了解信息化及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知识 (6) 熟练掌握信息处理基本操作 (7) 掌握信息系统运行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 (8) 了解常用信息技术标准、信息安全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基本知识 (9) 正确阅读和理解计算机使用中常见的简单英文 2、通过本考试的合格人员能在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的制导下,熟练地、安全地进行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安装和配置相关设备,熟练地进行信息处理操作,记录信息系统运行文档,能正确描述信息系统运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具备一定的问题受理和故障排除能力,能处理信息系统运行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具有助理工程师(或技术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3、本考试设置的科目包括: 信息系统基础知识(初级),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选择题; 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应用技术),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问答题。二、考试范围 考试科目1:信息系统基础知识(初级) 1、计算机科学基础

?二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数,整数和实数的机内表示方法,精度和溢出 ?字符和汉字的机内表示,声音和图像的机内表示 ?奇偶校验码 2、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 2.1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 2.2.1半导体、大规模集成及其层次机构 2.1.3计算机的类型和特点 ?微型、工作站、服务器、小型机、大型计算机、巨型计算机 2.1.4中央处理器CPU ?运算器、控制器、常用寄存器 ?CPU性能 2.1.5主存和辅导 ?存储器系统 ?主存储器的类型和特性 ?Cache的概念和功能 ?辅助设备的类型和特征 ?虚存的概念 2.1.6 I/O接口和I/O设备 ?I/O接口概念 ?I/O设备的类型和特征 ?I/O控制方式:中断控制、DMA 2.1.7电源设备,UPS 2.2计算机软件基础知识 2.2.1操作系统基础知识 ?操作系统的类型和功能 ?操作系统的体系结构

管理信息系统试题库

管理信息系统 一、填空题 1.系统的基本特性包括整体性、目的性、(相关性)和(环境适应性)。 2.可行性分析的基本内容包括管理可行性、(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 3.信息最基本的属性是(事实性)。 4.信息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电子数据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 5.决策问题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其中往往是由决策者根据掌握的情况和数据临时做出决定的是(非结构化决策)。 6.(企业过程)是指为完成企业目标或任务而进行的一系列跨越时空的逻辑相关的业务活动。 7.对于大系统来说,划分子系统的工作应在系统规划阶段进行,常用的是(u/c矩阵)。 8.可行性分析的任务是明确应用项目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内容一般包括管理可行性、(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 9.数据流程图具有的两个重要性质是(抽象性)和(概括性)。 10.某种代码由两位字符组成,第一位为0-4,第二位为0-8,问共可以组成多少种代码?(45种代码) 11.用质数法设计代码检验位的方案如下:原代码共4位,从左到右取权17、13、7、5、3,对乘积和以11为模取余作为检验码,问原代码12345的检验位是多少?(检验位为0) 12.编制信息系统开发项目工作的常用方法有(甘特图)和(网络计划法)。 13.信息量的大小取决于信息内容消除人们认识的(不确定程度)。 14.系统设计的任务:在系统分析提出的逻辑模型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进行(物理模型)的设计。 15.决策科学先驱西蒙教授在著名的决策过程模型论著中指出:以决策者为主体的管理决策过程经历三个阶段,其中,(设计)阶段的内容主要是发现、制订和分析各种可能的行动方案。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 修读学期5学分3学时48 课程英文名称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适用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先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数据库应用技术 二、课程的地位及作用 《管理信息系统》是专业方向课,属于管理类课程。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交叉性的学科,它面向管理,以计算机及网络作为技术平台,利用系统的观念,数学的方法,以信息化管理为重心,研究信息化对现代管理模式的影响,以提高管理的效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指导学生运用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等学科的理论和概念,掌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方法及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对企事业等社会组织中的业务管理和决策信息进行收集、存储、组织、检索、分析、设计、处理和应用,培养学生政务信息管理能力、现代办公操作能力和社会工作与服务能力。本课程侧重对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和技术的学习,是一门实用性、技术性较强的课程。 三、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学习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初步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和评价方法,懂得人的因素、社会因素在实现和发展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作用。对于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本课程阶段并不要求去编写复杂的应用程序,通过上机实验和教学软件的演示拓宽视野,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生产实际,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掌握操作和使用方法,提高政务信息管理能力、现代办公操作能力和社会工作与服务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通过本门课的教与学,应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结构,具有管理信息系统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各阶段的步骤、基本技术与方法,能够设计小型的MIS系统; 3.掌握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大纲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大纲 一、试卷题型题量 1.单选:1*20 2.名词:4*5 3.简答:6*5 4.论述:10*2 5.案例分析:10*1 二、复习思考题/知识点 1.什么是信息,为什么说信息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2.信息资源在管理中有何作用? 3.如何开发信息资源? 4.什么是信息系统,如何理解信息系统是组织、管理与技术的结合。 5.信息技术对组织结构和组织文化产生了什么影响。 6.如何用信息技术支持企业竞争战略。 7.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含义 8.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含义 9.冯·诺依曼机的设计思想和结构 10.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热点和趋势 11.人工智能的概念、产业发展动力、产业链结构 12.计算机硬件、嵌入式系统、服务器、软件、系统软件、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概念 13.软件的类型 14.摩尔定律 15.Tick-Tock模式 16.安迪-比尔定律 17.数据管理、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仓库、大数据、区块链、数据模型等概念 18.数据仓库的特点 19.大数据的来源和基本特征 20.区块链技术的主要特点 21.计算机网络、物联网、云计算、网络体系结构、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等概念 22.企业计算模式的含义和类型 23.定位技术的类型和实现原理 24.什么是关系模式?如何要对关系模式进行规范化? 25.数据完整性的含义,及SQL Server的表定义支持的完整性约束 26.安东尼模型 27.企业应用集成有哪几种类型 4 p198 1)业务过程集成 2)应用集成 3)数据集成 4)平台集成 28.系统调查的原则、方法和范围有哪些?

范围:9 1)组织机构和功能业务 2)组织目标和发展战略 3)工艺流程和产品构成 4)数据与数据流程 5)业务流程与工作模式 6)管理方式和具体业务实施方法 7)决策方式和决策过程 8)可用资源和限制条件 9)现存问题和改进意见 原则:5 1)自顶向下全面展开 2)全面铺开与重点调查结合 3)先分析问题和原因,再设想有无改进的可能 4)遵循科学的步骤 5)发扬团队精神,主动沟通,亲善合作 方法:7 1)收集资料 2)开调查会 3)个别访问 4)书面调查 5)参加业务实践 6)发电子邮件Email 7)电话和电视会议 29.信息化规划的作用和方法有哪些,它与信息系统项目的规划有何区别?作用:6 p209 1)促进信息化战略与组织战略之间的协同 2)支持组织管理目标及运营过程 3)统筹组织信息资源 4)指导和保障信息系统项目建设 5)达成实现信息化愿景的共识 6)规避投资风险,提高投资回报率 方法:4 p214 1)情景法 2)战略目标集转化法 3)企业系统规划法 4)关键成功因素法 区别:

学校如何实施教务管理信息化

学校如何实施教务管理信息化 教务管理作为学校教学管理的直接实施环节或职能,其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因为教务管理的实质就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的教学环境,组织教学人员和教学条件进行教学活动,使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高效率地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确保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 一、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教务管理工作是一项对准确度要求很高,却又非常繁琐的工作。按照传统的管理模式,用手工来完成所有的教学计划、教务排课、成绩管理、考试管理等已经明显不能满足教学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进现有的教务管理模式,开展科学高效的管理教务工作。为了保证教学工作能稳定、高效、经济地运行,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教务管理信息化成为必然。使用信息化管理教务,将会有以下优点。 1.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现在的教学相关数据网上输入,直接存储进数据服务器中,过程不再经过其他人,有效地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 2.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方便了教师、学生及时查询教学信息。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全体教师、学生和教务人员在任何时间地点,根据自己的权限,查看相关教学信息和数据,使得教学工作更具有及时、方便和高效性。 3.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减轻了教务人员的工作压力。随着日常教务管理工作的日益繁重,使用信息化管理后,把很多原来需要手工操作的数据收集、整理、统计、分析、结算交由计算机来完成。这样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工作负担,减少不必要的差错,使教务人员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研究、管理中去。 4.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实现了数据的共享、信息的交换。原有的教学管理所涉及的各部门都是相对独立的,所拥有的教学信息也是单独的,信息的交互、反馈、处理需要经过繁杂的人工传递,对于紧急的事务难以及时处理,现在实现教务信息化管理,充分利用网络的灵活性、交互性和及时性的特点可以解决了各部门对数据的共享要求。 二、教务管理系统的建立 1.系统设计的特点和目标。系统应基于WEB技术平台而构建,选择以B/S 体系结构作为基本框架。通过SQL数据库来实现,教务人员、教师、学生直接通过浏览器进行网上查询信息和输入信息。不需要开发用户端界面。其中数据库用于存储教学、教师、学生的各种信息,并采用浏览器服务器体系结构,选择B/S 体系是因为:由于客户服务器两层结构存在灵活性差、升级困难、维护工作量大等缺陷,已较难适应当前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发展的需要。随着WEB技术的日益成熟,B/S结构已成为取代C/S结构的一种全新技术。采用该结构软件的优势在于:(1)无需开发客户端软件,维护和升级方便;(2)可跨平台操作,任何一台机器只要装有WWW浏览器软件,均可作为客户机来访问系统;(3)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可扩充性;(4)可采用防火墙技术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有效地适应了当前用户对管理信息系统的新需求。因此该结构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领域中获得飞速发展,成为应用软件研制中一种流行的体系结构。教务管理系统应能实现教务管理的自动化,实现实时信息发布,实现个性化、交互式的教学管理,涉及教务管理的各个环节,面向学校各部门以及学生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系统的可移植性

管理信息系统题库及答案word版本

管理信息系统题库及 答案

《管理信息系统》练习题 一、填空题 1. 管理系统按层次可分为战略管理管理控制和作业管理等三个层次。 2. 数据模型有层次数据模型、网状数据模型和关系数据模型等几种。 3一般将系统产生、发展和灭亡的生命历程称为__生命周期__ 。 4从数据流图推导出模块结构图一般有两种方法,即事务分析和____变换分析。 5数据流图的四种基本符号是___外部实体_、__数据流_、__数据存储、_处理过程。 6系统设计可分为系统总体设计和____详细设计两个阶段。 7按照结构化思想,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划分为总体规划系统分析、_系统设计、系统实施_和运行维护等5个阶段。 8管理信息系统MIS是英文:Management ( Information ) System的缩写。 9将信息系统发展的过程归纳为6个阶段的模型称为__诺兰(Nolan)_____模型。 10.三种常见的数据模型为: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 11.结构化的开发方法将系统的开发分为以下四个阶段:①系统规划、②系统分析、③系统设计、 ④系统实现。 12.计算机网络由①资源子网、②通信子网两个子网构成。 13.数据流程图主要有以下几种基本元素:外部实体①数据流、②数据存储、③处理过程。 14.在管理信息系统中,MRP的中文含义是:①物料需求计划 BSP的中文含义是:②企业系统规划 15.系统实施中的系统切换方式主要有:①直接切换、②平行切换、及③分段切换 16.U/C矩阵的正确性检验主要有:①完备性检验、②一致性检验、及无冗余性检验 17.管理信息系统的三要素是:①系统的观点②数学的方法、③计算机的应用。。 18. 计算机的网络的功能有①数据通信、②资源共享、③负荷均衡和分布处理。 19. 管理信息一般分为三级:①战略级、②策略级、③执行级。 20. 在管理信息系统中,MRP的中文含义是:①制造资源计划、ERP的中文含义是:②企业资源计划。 二、选择题 1.下列系统开发的各阶段中难度最大的是 ( A ) A、系统分析 B、系统设计 C、系统实施 D、系统规划 2.U/C矩阵的正确性检验没有包含的一种是:( B ) A、完备性检验 B、准确性检验 C、一致性检验 D、无冗余性检验 3.文件系统中最小的数据存取单位是( A ) A、数据项 B、记录 C、文件 D、数据库 4. 下列关于结构化方法和原型法的描述错误的是( B ) 结构化开发方法是以系统工程的思想和工程化的方法进行开发 对于运算量大、逻辑性较强的程序模块可采用原型法来构造模型 结构化方法要求严格区分开发阶段 原型法要求的软件支撑环境比结构化方法高 5.可行性分析的内容包括( C ) C、经济上的可行性、技术上的可行性、管理上的可行性 6 在银行财务和一些企业的核心系统中,系统切换应采用( B )方式。 B、并行切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