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欧氏几何与第五公理

欧氏几何与第五公理

欧氏几何与第五公理
欧氏几何与第五公理

欧氏几何与第五公理

一、欧氏几何的建立

欧氏几何是欧几里德几何学的简称,其创始人是公元前三世纪的古希腊伟大数学家欧几里德。在他以前,古希腊人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几何知识,并开始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去证明一些几何命题的结论。欧几里德这位伟大的几何建筑师在前人准备的“木石砖瓦”材料的基础上,天才般地按照逻辑系统把几何命题整理起来,建成了一座巍峨的几何大厦,完成了数学史上的光辉著作《几何原本》。这本书的问世,标志着欧氏几何学的建立。这部科学著作是发行最广而且使用时间最长的书。后又被译成多种文字,共有二千多种版本。它的问世是整个数学发展史上意义极其深远的大事,也是整个人类文明史上的里程碑。两千多年来,这部著作在几何教学中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至今其地位也没有被动摇,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仍以它为基础作为几何教材。

二、一座不朽的丰碑

欧几里德将早期许多没有联系和未予严谨证明的定理加以整理,写下《几何原本》一书,使几何学变成为一座建立在逻辑推理基础上的不朽丰碑。这部划时代的著作共分13卷,465个命题。其中有八卷讲述几何学,包含了现在中学所学的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的内容。但《几何原本》的意义却绝不限于其内容的重要,或者其对定理出色的证明。

真正重要的是欧几里德在书中创造的一种被称为公理化的方法。

在证明几何命题时,每一个命题总是从再前一个命题推导出来的,而前一个命题又是从再前一个命题推导出来的。我们不能这样无限地推导下去,应有一些命题作为起点。这些作为论证起点,具有自明性并被公认下来的命题称为公理,如同学们所学的“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等即是。同样对于概念来讲也有些不加定义的原始概念,如点、线等。在一个数学理论系统中,我们尽可能少地先取原始概念和不加证明的若干公理,以此为出发点,利用纯逻辑推理的方法,把该系统建立成一个演绎系统,这样的方法就是公理化方法。欧几里德采用的正是这种方法。他先摆出公理、公设、定义,然后有条不紊地由简单到复杂地证明一系列命题。他以公理、公设、定义为要素,作为已知,先证明了第一个命题。然后又以此为基础,来证明第二个命题,如此下去,证明了大量的命题。其论证之精彩,逻辑之周密,结构之严谨,令人叹为观止。零散的数学理论被他成功地编织为一个从基本假定到最复杂结论的系统。因而在数学发展史上,欧几里德被认为是成功而系统地应用公理化方法的第一人,他的工作被公认为是最早用公理法建立起演绎的数学体系的典范。正是从这层意义上,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对数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在数学发展史上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三、欧氏几何的完善

公理化方法已经几乎渗透于数学的每一个领域,对数学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公理化结构已成为现代数学的主要特征。而作为完成公理化结构的最早典范的《几何原本》,用现代的标准来衡量,在逻辑的严谨性上还存在着不少缺点。如一个公理系统都有若干原始概念(或称不定义概念),如点、线、面就属于这一类。欧几里德对这些都做了定义,但定义本身含混不清。另外,其公理系统也不完备,许多证明不得不借助于直观来完成。此外,个别公理不是独立的,即可以由其他公理推出。这些缺陷直到1899年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的在其《几何基础》出版时得到了完善。在这部名著中,希尔伯特成功地建立了欧几里德几何的完整、严谨的公理体系,即所谓的希尔伯特公理体系。这一体系的建立使欧氏几何成为一个逻辑结构非常完善而严谨的几何体系。也标志着欧氏几何完善工作的终结。

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提出了五条公设

1.过相异两点,能作且只能作一直线(直线公理)。

2.线段(有限直线)可以任意地延长。

3.以任一点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可作一圆(圆公理)。

4.凡是直角都相等(角公理)。

5.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侧两内角和小於两个直角,则两直线作延长时在此侧会相交。

上述前三条公理是尺规作图公理,用来定直线与圆。在纸面上用尺规划出的任何直线与圆,按定义而言,都不是「真正」数学上的直线与

圆。然而,欧氏似乎是说:我们可以用尺规作出近似的图形,以帮助我们想像真正的图形,再配合正确的推理就够了。

长期以来,数学家们发现第五公设和前四个公设比较起来,显得文字叙述冗长,而且也不那么显而易见。有些数学家还注意到欧几里得在《几何原本》一书中直到第二十九个命题中才用到,而且以后再也没有使用。也就是说,在《几何原本》中可以不依靠第五公设而推出前二十八个命题。因此,一些数学家提出,第五公设能不能不作为公设,而作为定理?能不能依靠前四个公设来证明第五公设?这就是几何发展史上最著名的,争论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关于“平行线理论”的讨论。由于证明第五公设的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人们逐渐怀疑证明的路子走的对不对?第五公设到底能不能证明?

到了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俄国喀山大学教授罗巴切夫斯基在证明第五公设的过程中,他走了另一条路子。他提出了一个和欧式平行公理相矛盾的命题,用它来代替第五公设,然后与欧式几何的前四个公设结合成一个公理系统,展开一系列的推理。他认为如果这个系统为基础的推理中出现矛盾,就等于证明了第五公设。我们知道,这其实就是数学中的反证法。但是,在他极为细致深入的推理过程中,得出了一个又一个在直觉上匪夷所思,但在逻辑上毫无矛盾的命题。最后,罗巴切夫斯基得出两个重要的结论:

第一,第五公设不能被证明。

第二,在新的公理体系中展开的一连串推理,得到了一系列在逻辑上无矛盾的新的定理,并形成了新的理论。这个理论像欧式几何一样是

完善的、严密的几何学。这种几何学被称为罗巴切夫斯基几何,简称罗氏几何。这是第一个被提出的非欧几何学。从罗巴切夫斯基创立的非欧几何学中,可以得出一个极为重要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逻辑上互不矛盾的一组假设都有可能提供一种几何学。

.

欧几里得几何学的公理体系

欧几里得几何学的公理体系. 欧几里得几何(Euclid geometry)起源于古 埃及,当尼罗河泛滥后,为了重新整理土地而需要 进行丈量. 因此他们用geometry一词,其原意就是 “丈量土地”. 自此就开始了对图形的研究. Euclid 《原本》把直到古希腊时代为止的这些知识综合整理 出来,而成为一个逻辑体系. 由于这个《原本》中包 含了图形的知识、实数理论的原型、数论等,而直接 研究图形的部分最多,因此,中文译本将书名译成为 《几何原本》. (“几何”来自“geo”的音译) 几何学是数学科学中关于图形的数学分支. 在 这一阶段,几何学就意味着数学的全部,古代数学家 把萌芽中的代数学也包括在几何学中. “数”与“形”的结合,是17世纪开始的,由于 代数学、分析学的发展,并形成了几何学、代数学、 分析学等独立的数学分支,数学家R.Descartes首先 建立了解析几何学,他利用坐标系,将图形问题转化 为数量之间的问题,并用代数的计算方法来处理几何 问题. 于是,相对于解析几何学来说,不用坐标而直接 研究图形的几何学,称之为纯粹几何学. 纯粹几何学 的进一步发展,就是射影几何学. 十九世纪出现了罗巴杰夫斯基几何,这种几何否 定了欧几里得几何中的平行线公理. 在n维向量空间建立后,几何体系就综合成了 n维欧几里得几何、n维射影几何、n维非欧几何. 把几何学用“群”的观点统一起来加以论述,也就是 “埃尔兰根纲领(Erlangen program, 1872)”,德国 数学家F.Klein的一篇不朽论文):每种几何学视为 由一个点集组成的“空间”S,以及“由S到S的变 换群G”所确定的,研究S的子集(图形)性质中对 于G来说不变的性质,这就是几何学. 在埃尔兰根纲领距今已近140年的今天,几何学 的发展日新月异,微分几何学及其发展Riemann几何 学、代数几何学,在20世纪取得辉煌的成就,举世 瞩目.

立体几何公理及定理

立体几何公理及定理 一、空间点、线、面之间的关系 1、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 2、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有: 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 公理2、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1、一组平行直线确定唯一一个平面。 推论2、一条直线及直线外一点确定唯一一个平面。 公理3、如果有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公理4(平行公理)、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二、平行关系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过这条直线的任意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1、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2、两平面平行,其中一个平面内的任一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3、夹在两个平行平面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4、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 三、垂直关系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1、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2、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一个平面,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内的所有直线。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垂直。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如果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 三角公式汇总 一、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1. ①与α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角α与角β的终边重合):{} Z k k ∈+?=,360|αββ ②终边在x 轴上的角的集合: {} Z k k ∈?=,180| ββ

物理学的公理体系

物理学的公理体系 基于目前整个物理学逻辑体系的不完备性,给出了物理学公理假设及其七个推论,并由此构成了物理学的公理体系。物理学公理体系的建立意味着物理学逻辑体系框架的建设完成。 【关键词】 物理学公理 ---度规,物理学公理的第一推论--- 物理单位(量纲)的时空数值,物理学公理的第二推论--- 度规物理量,物理学公理的第三推论--- 完备物理常数定理,物理学公理的第四推论--- 物理单位(量纲)的时空组态,物理学公理的第五推论--- 时空组态和时空数值的互易性,物理学公理的第六推论--- 物理量的的时空结构,物理学公理的第七推论--- 物理单位(量纲)时空组态计算法则。 【正文】 迄今为止物理学尚没有公理,自然就没有形成其公理体系,只存在着基本物理单位和导出物理单位基础概念和大量散落分布于诸物理学分支学科中的定义,原理,定律,定理等。尽管存在着一些横跨诸分支学科的普适性很大的基本物理学原理,也被人们普遍认为是普适性的真理,但在逻辑上它们还不是公理,而属于基于基本物理单位和导出物理单位基础物理概念的推论。 物理学发展在目前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并处于长期徘徊不前困境,一方面在向全球理论物理学家们暗示需要对他们正在使用的方法论作进一步的考究,另一个情况则显得更加紧迫和严重,那就是物理学基本逻辑体系的完善性建设问题。 由于物理学的最基础概念(基本物理单位和导出物理单位的定义)现在被发现并不是对它们指称的物理实在所固有存在形式(时空结构)的全面反映,因而导致了以它们为基础概念而创立的各种常规物理概

念均无法切入到其指称的各类存在所固有的存在形式之上(时空结构),因而造成了以上述基础物理概念和常规物理概念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所有物理学理论从根本上不具有对其欲认识的客观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给出本质性物理学描述能力,而只能停留在它们的表象层面上给出已有的和将要给出的较好的物理学描述。 但宇宙及其所属各类存在原本是一体的,具有固有的,不可分割和逻辑一致的内在联系。对它们的表象性认识是无法穷尽的,而且表象性的认识往往会产生假象,这些认识假象混杂在正确的表象认识之中鱼目混珠,真假难辨,很容易让人们对宇宙的认识产生模糊甚至混乱。这种模糊和混乱认识局面的理论根本原因就在于非本质性的物理概念以及以其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物理学理论无法统一地对宇宙诸表象性认识的众多和繁杂结果进行本质性的筛选,精化,提炼并最终得到实证。 这样,实现对物理学最基础概念的深化认识,将它们在客观中的固有存在形式准确地以物理学概念反映出来,便成为21世纪物理学家们和人类对宇宙实施正确认识的当务之急和头等大事。这在理论上等效于开创性地建设一个可以准确地,完整地并具有实证性地反映宇宙基本存在形式的物理学逻辑公理体系。 目前物理学的逻辑体系不完备,缺少公理体系。物理学的最基础概念(基本物理单位和导出物理单位的符号系统)尚没有实现对其所属物理实在的逻辑形式的全称指称表述。物理学理论的这个逻辑缺陷从根本上制约

立体几何公理、定理推论汇总

立体几何公理、定理推论汇总 一、公理及其推论 公理 1 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内。 符号语言:,,,A l B l A B l ααα∈∈∈∈?? 作用: ① 用来验证直线在平面内; ② 用来说明平面是无限延展的。 公理 2 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还有其他公共点,且所有这些公共点的集合是一条过这个公共点的直线。(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通过这个公共点的公共直线) 符号语言:P l P l α βαβ∈?=∈且 作用:① 用来证明两个平面是相交关系; ② 用来证明多点共线,多线共点。 公理3 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符号语言:,,,,A B C A B C ?不共线确定一个平面 推论1 经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的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符号语言:A a A a a αα??∈?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使, 推论2 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符号语言:a b P a b ααα?=???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使, 推论3 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符号语言://a b a b ααα???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使, 公理3及其推论的作用:用来证明多点共面,多线共面。 公理4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平行公理)。 符号语言://////a b a c c b ? ??? 图形语言: 作用:用来证明线线平行。 二、平行关系 公理4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平行公理)。(1) 符号语言://////a b a c c b ???? 图形语言: 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 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2) 符号语言: ////a b a a b ααα?? ? ????? 图形语言: 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 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和交线平行。(3)

欧式几何

欧式几何VS非欧几何 1什么是欧式几何? 2.欧式几何的来源?欧几里得 3欧式几何公理有哪些? 4欧式几何的缺陷——出现非欧几何 5什么是非欧几何? 包括?罗巴切夫斯基(俄)———罗式几何黎曼(德)————黎曼几何 6三种几何的关系

导出命题 第五条公理称为平行公理,可以导出下述命题: 通过一个不在直线上的点,有且仅有一条不与该直线相交的直线。平行公理并不像其他公理那么显然。许多几何学家尝试用其他公理来证明这条公理,但都没有成功。19世纪,通过构造非欧几里德几何,说明平行公理是不能被证明的。(若从上述公理体系中去掉平行公理,则可以得到更一般的几何,即绝对几何。) 从另一方面讲,欧式几何的五条公理并不完备。例如,该几何中的有定理:任意线段都是三角形的一部分。他用通常的方法进行构造:以线段为半径,分别以线段的两个端点为圆心作圆,将两个圆的交点作为三角形的第三个顶点。然而,他的公理并不保证这两个圆必定相交。因此,许多公理系统的修订版本被提出,其中有希尔伯特公理系统。 非欧氏几何 非欧氏几何产生于非欧式空间,而非欧式空间可以理解成扭曲了的欧式空间,可能它的坐标轴不再是直线,或者坐标轴之间并不 正交(即不成90度) 例子:欧式空间中的球面,对于在球面上爬行的蚂蚁来说就是非欧式空间的平面,它们在爬行的过程中不会感觉到球面的弯曲。当然在这样的一个球面上,欧式几何也不再成立,譬如:三角形的内角和不再是180度,而球面上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也不再是两点之间的连线(因为这时两点之间的的线段根本经 过球面)欧氏几何是平面,非欧几何是在一个不规则曲面上的 非欧几何学是一门大的数学分支,一般来讲,他有广义、狭义、通常意义这三个方面的不同含义。所谓广义式泛指一切和欧几里的几何学不同的几何学,狭义的非欧几何只是指罗式几何来说的,至于通常意义的非欧几何,就是指罗式几何和黎曼几何这两种几何。 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提出了五条公设,长期以来,数学家们发现第五公设和前四个公设比较起来,显得文字叙述冗长,而且也不那么显而易见。 有些数学家还注意到欧几里得在《几何原本》一书中直到第二十九个命题中才用到,而且以后再也没有使用。也就是说,在《几何原本》中可以不依靠第五公设而推出前二十八个命题。 因此,一些数学家提出,第五公设能不能不作为公设,而作为定理?能不能依靠前四个公设来证明第五公设?这就是几何发展史上最著名的,争论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关于“平行线理论”的讨论。 由于证明第五公设的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人们逐渐怀疑证明的路子走的对不对?第五公设到底能不能证明? 到了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俄国喀山大学教授罗巴切夫斯基在证明第五公设的过程中,他走了另一条路子。他提出了一个和欧式平行公理相矛盾的命题,用它来代替第五公设,然后与欧式几何的前四个公设结合成一个公理系统,展开

初等几何研究答案

《初等几何研究》作业 一、填空题 1、对直线a 上任意两点A 、B ,把B 以及a 上与B 在A 同侧的点的集合称作 射线(或半直线),; ,并记作 AB 。 2、在绝对几何中,外角定理的内容是: 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任一不相邻的内角 。 3、第四组公理由 两 条公理组成,它们的名称分别是 度量公理(或阿基米德公理)和康托儿公理 。 4、欧氏平行公理是:对任意直线a 及其外一点A ,在a 和A 决定的平面上,至多有一条过A 与a 不相交的直线 。 5、罗氏几何公理系统与欧氏几何公理系统的共同之处是 前4组公理(或绝对几何) ,不同之处是 平行公理 。 6、几何证明的基本方法,从推理形式上分为 演绎 法与归纳法;从思维方向上分为 综合 法与分析法;从命题结构上分为 直接 证法与间接证法,其中间接证法包括 反证 法与 同一 法。 7、过反演中心的圆,其反演图形是 不过 (过或不过)反演中心的 直线 。 8、锐角三角形的所有内接三角形中,周长最短的是 垂足三角形。 9、锡瓦定理:设⊿ABC 的三边(所在直线)BC 、CA 、AB 上分别有点X 、Y 、Z ,则AX 、BY 、CZ 三线共点(包括平行)的充要条件是 1=??ZB AZ YA CY XC BX 。 10、解作图问题的常用方法有: 交轨法 、三角奠基法、 代数法 、 变换法 等。 11、数学公理系统的三个基本问题是 相容性、 独立性和 完备 性. 33.①答案不惟一. 34.①(0,+∞),②,(0,π/2),③连续,④单调递减. 35.①平移,②旋转,③轴对称. 36. ①1 =??ZB AZ YA CY XC BX (或-1) 37.①写出已知与求作,②分析,③作法,④证明,⑤讨论.

几何学公理化

几何学公理化 除了极少数的著作之外,没有人知道那些伟大的古希腊先哲们究竟在思考什么。关于这些先驱的生平,人们只能从《欧德斯摩摘要》一书中了解极为粗略的情况。然而正是在这些吉光片羽的文字中,保留了古希腊关于数学的最光辉的思想。 从泰勒斯(Thales)到欧几里得的三百多年历史中,数学稳步而又迅速地发展着。泰勒斯开始了命题的证明,毕达哥拉斯学派进一步将数学从具体中抽象出来,并把算术和几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公元前387年左右,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6-347)在雅典创建了哲学学园,主张通过几何学习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Aristotel,公元前384-322)则是形式逻辑的奠基者。这个学派的另一个重要人物欧多克索斯(Eudoxus,公元前460-357)创立了比例论。他用公理化的方法建立理论,使得比例的适用范围从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可通约量扩大至不可通约量。 到了公元前4世纪时,古希腊无论是在几何学还是逻辑学上都日臻成熟,公理化思想也是由来已久,一个严密而又完整的几何体系已是呼之欲出。这个重任就落在了欧几里得的肩上。 1.欧几里得的贡献 欧几里得(Euclid,约公元前300年左右),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他的《几何原本》直到现在,依然是几何学入门的最佳读本。两千年来,这部巨著令许多数学家的努力与文字黯然失色。《原本》一书中的数学思想与方法,深刻地影响了整整两千多年的数学与自然科学的发展历程。 欧几里得的最大贡献并不是发现了多少深奥的定理,而是对过去所有数学知识的总结。他的《几何原本》不仅奠定了西方几何学的基础,并且提供了一整套的公理化方法的范例。在他之前,也曾有人设想过如此计划。但正如《欧德斯摩摘要》一书中所说的,“把几何学原理联系到一起,把欧多克索斯的许多定理有次序地安排起来,把铁塔斯的许多定理加以完善化,并对前任未经严谨证明的许多东西给以无可争辩地阐明”的,乃是欧几里得。 《几何原本》共有十三卷(也有十五卷的版本,最后二卷为后人增补)。在第一卷中,欧氏列出了23个“定义”,接着是5条“公设”和5条“公理”(现代数学并不区分公设和公理,都以公理称之),然后循序渐进地用推理、证明、演绎的方法推导出了全书所有的命题。这就是《原本》一书为何直到现代依然被认为是研究几何学的入门书的最主要的原因:得益于其严密的逻辑与演绎。 然而,正是在看似严密的逻辑推理之下的欧氏几何公理体系中,却存在着非常严重的漏洞。虽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地有人诟病于它,但它的影响却是一直到两千年之后才反映出来,也由此铸成了一场几何学的革命。 2.第五公设的尴尬

立体几何公理推论

立体几何 平面的基本性质及推论 公理1 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 公理2 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公理3 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推论1 经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2 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3 经过两条平行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公理4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平行线的传递性)。 定理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空间中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1)直线在平面内—有无数个公共点; (2)直线与平面相交—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3)直线与平面平行—没有公共点。 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1)两个平面平行—没有公共点; (2)两个平面相交—有一条公共直线。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定理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定理一个平面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推论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于另一个面的两条相交直线,则这两个面平行。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过这条直线的任一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定理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定理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定理垂直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欧氏几何介绍

数学分支之欧氏几何 欧氏几何的建立 欧氏几何是欧几里德几何学的简称,其创始人是公元前三世纪的古希腊伟大数学家欧几里德。在他以前,古希腊人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几何知识,并开始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去证明一些几何命题的结论。欧几里德这位伟大的几何建筑师在前人准备的“木石砖瓦”材料的基础上,天才般地按照逻辑系统把几何命题整理起来,建成了一座巍峨的几何大厦,完成了数学史上的光辉著作《几何原本》。这本书的问世,标志着欧氏几何学的建立。这部科学著作是发行最广而且使用时间最长的书。后又被译成多种文字,共有二千多种版本。它的问世是整个数学发展史上意义极其深远的大事,也是整个人类文明史上的里程碑。两千多年来,这部著作在几何教学中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至今其地位也没有被动摇,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仍以它为基础作为几何教材。 一座不朽的丰碑 欧几里德将早期许多没有联系和未予严谨证明的定理加以整理,写下《几何原本》一书,使几何学变成为一座建立在逻辑推理基础上的不朽丰碑。这部划时代的著作共分13卷,465个命题。其中有八卷讲述几何学,包含了现在中学所学的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的内容。但《几何原本》的意义却绝不限于其内容的重要,或者其对定理出色的证明。真正重要的是欧几里德在书中创造的一种被称为公理化的方法。 在证明几何命题时,每一个命题总是从再前一个命题推导出来的,而前一个命题又是从再前一个命题推导出来的。我们不能这样无限地推导下去,应有一些命题作为起点。这些作为论证起点,具有自明性并被公认下来的命题称为公理,如同学们所学的“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等即是。同样对于概念来讲也有些不加定义的原始概念,如点、线等。在一个数学理论系统中,我们尽可能少地先取原始概念和不加证明的若干公理,以此为出发点,利用纯逻辑推理的方法,把该系统建立成一个演绎系统,这样的方法就是公理化方法。欧几里德采用的正是这种方法。他先摆出公理、公设、定义,然后有条不紊地由简单到复杂地证明一系列命题。他以公理、公设、定义为要素,作为已知,先证明了第一个命题。然后又以此为基础,来证明第二个命题,如此下去,证明了大量的命题。其论证之精彩,逻辑之周密,结构之严谨,令人叹为观止。零散的数学理论被他成功地编织为一个从基本假定到最复杂结论的系统。因而在数学发展史上,欧几里德被认为是成功而系统地应用公理化方法的第一人,他的工作被公认为是最早用公理法建立起演绎的数学体系的典范。正是从这层意义上,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对数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在数学发展史上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欧氏几何的完善 公理化方法已经几乎渗透于数学的每一个领域,对数学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

几何公理和公理系统

几何公理和公理系统 1.几何公理 公理是作为几何基础而本身不加证明的命题,是建立一种理论体系的少数思想规定. 在几何演绎体系里,每条定理都要根据已知定理加以证明,而这些作为根据的定理又要根据另外的已知定理加以证明,如此步步追寻起来,过程是无止境的,必须适时而止.因此,需要选取一些不加证明的原始命题作为证明一切定理的基础,这就是公理. 数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它的推理论证的演绎性质.为了建立某种理论或得出某个结论,天文学家必须借助观察,化学家必须借助于实验,但数学却不行.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不是通过测量得出和证明的,它的真实性是经事先假定为真实的命题,按逻辑的原则推证出来的.几何的其他命题也是如此. 公理是怎样选定的呢?有的是从历史上延续下来的,它们是人们经过反复实践从客观世界总结出来的规律,是人们公认的,如“两点确定惟一直线”这条公理;有的就是为了建立某种理论体系的需要,作为出发点而被规定下来的,它们不甚直观显然,甚至暂时不被人们接受,如罗巴切夫斯基几何中的平行公理.公理总是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实践,绝非科学家随心所欲的空想.譬如罗氏平行公理的出现,它首先是以欧氏几何的某些事实(概念、理论、方法)作为基础,受试证欧氏第五公设的启示;其次是受科学认识论的支配,克服认为公理是先验的唯心主义思想,承认公理的正确性必须靠实践来验证;再次是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不断革命所决定的,这些都为罗氏平行公理的出现做了必要的准备.这就是为什么到19世纪才产生罗氏几何的原因.理论的产生以实践为基础,但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它也往往走在实践的前头,“虚数”和“非欧几何”等等都是这样.判断一个理论或公理是否正确,不是依据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据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2.几何公理系统 用公理化方法建立一门几何学演绎体系时,最根本的是确立该几何学的公理体系. 作为一门集合学基础的原始概念和全部公理称该几何学的公理系统,满足公理系统的几何图形的集合称为几何空间. 例1欧几里得几何学中的几种不同的公理系统. (1)希尔伯特(D.Hilbert,公元1862年~1943年,德国人)给出的公理系统. 希尔伯特公理系统纲要:

高观点下的几何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高观点下的几何学》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 一、填空题。 1.公理法的三个基本问题是(相容性问题)、(独立性问题)和(完备性问题)。 2.公理法的结构是(原始概念的列举)、(定义的叙述)、(公理的叙述)和(定理的叙述和证明)。 3.仿射变换把矩形变成平行四边形 4.仿射变换把平行线变成平行线 5.仿射变换把正三角形变成三角形 二、简答题。 1.试给一个罗氏几何的数学模型。 答:罗氏几何的(Cayley-F.kLein)模型 在欧氏平面上任取一个圆,把圆内部的点所构成的集合看成是罗氏“平面”。 罗氏平面几何的原始概念解释成: 罗氏点:圆内的点; 罗氏直线:圆内的开弦(两个端点除外,它们可称为无穷远点)。 结合关系:圆内原来的点和线的结合关系; 介于关系:圆内弦上三点的介于关系; 运动关系:欧氏平面上,将圆K变成自身的射影变换。 罗氏平行公理(在罗氏平面上)通过直线外一点至少存在两直线与已知直线不相交。 2.试给一个黎曼几何的数学模型 答:黎曼几何的(F.KLein)模型 黎曼几何的原始概念解释成: 黎氏点:欧氏球面上的点,但把每对对径点看成一点; 黎氏直线:球面上的大圆; 黎氏平面:改造后的球面。 黎氏点与黎氏直线的基本关系: (1)通过任意两个黎氏点存在一条黎氏直线; (2)通过任意两个黎氏点至多存在一条黎氏直线; (3)每条黎氏直线上至少有两个黎氏点;至少存在三个黎氏点不在同一条黎氏直线上。 黎曼几何平行公理:黎氏平面上任意两条直线相交。 3.简述公理法的基本思想。 答:若干个原始概念(包括元素和关系)、定义和公理一起叫做一个公理体系,构成了一种几何的基础。全部元素的集合构成了这种几何的空间。在这个公理体系的基础上,每个概念都必须给出定义,每个命题都必须给出证明,原始概念、定义、公理和定理按照逻辑关系有次序地排列而构成命题系统——逻辑结构,这就是公理法思想。 4.简述公理系统的独立性 答:如果一个公理系统中的某条公理不能由其余公理证明,即不时其余公理的推论,则称这跳公理在公理

《初等几何研究》作业

《初等几何研究》作业 一.填空题 1.对直线a上任意两点A、B,把B以及a上与B在A同侧的点的集合称作,并记作 . 2.第四组公理由条公理组成,它们的名称分别是 . 3.罗氏几何公理系统与欧氏几何公理系统的共同之处是,不同之处是 . 4.合同变换包括变换、变换和变换。 5.锡瓦定理:设⊿ABC的三边(所在直线)BC、CA、AB上分别有点X、Y、Z,则AX、BY、CZ三线共点(包括平行)的充要条件是 . 6.解作图问题的常用方法有:、、、等. 7.由公理可以证明,线段的合同关系具有性、性、性和性. 8.命题:“线段小于任意一条连接其两个端点的折线”是定理的推论. 9.写出一条与欧氏平行公理等价的命题: . 10.几何证明的基本方法,从推理形式上分为法与归纳法;从思维方向上分为法与分析法;从命题结构上分为证法与间接证法,其中间接证法包括法与法. 11.托勒密定理:四边形ABCD是圆内接四边形,则 . 12.请写出两条作图公法: . 13.在希尔伯特给出的欧几里得公理系统中,三角形的定义是:。 14.命题“过圆内一点的直线必与该圆相交于两点”是由公理保证的。 15.写出一条与罗氏平行公理等价的命题:。 16.不过反演中心的圆,其反演图形是(过或不过)反演中心的。 17.梅内劳斯定理:设⊿ABC的三边(所在直线)BC、CA、AB被一直线分别截于X、Y、Z点,则X、Y、Z共线的充要条件是。 18.解作图问题的步骤一般分为:、、、、。

19.数学公理系统的三个基本问题是 性、 性和 性. 20.常用的几何变换有 等. 21.罗氏平行公理是: . 22.几何计算证明法一般有 法、 法、 法、 法、 法、 法等. 23.等边三角形外接圆周上任一点到三顶点的连线段中,最长线段与另两条线段之和具有 的关系 . 24.尺规可作图的充要条件是 . 25.由公理可以证明,线段的合同关系具有 性、 性、 性和 性. 26.如果线段与角对应,那么线段的中点与角的 对应. 27.命题:“线段小于任意一条连接其两个端点的折线”是 定理的推论.28.绝对几何包括有 组公理,它们分别是 . 29.写一条与欧氏平行公理等价的命题: . 30.在罗氏几何中,两条直线为分散线的充要条件是 . 二.问答题 1.在数学公理系统中,模型指的是什么? 2.定义线段长度的两个条件是什么? 3.以下四个命题:“过不共线的三点恒有一圆”、“三角形的内角和不大于两个直角”、“存在两个三角形,它们相似但不合同”、“同一平面上,一条直线的垂线与其斜线必相交”,哪一个命题与欧氏平行公理不等价? 4.欧氏几何公理系统中,不加定义的原始的关系概念有哪些?请解释它们的含义. 5.公理系统中的“合同”概念涉及到中学平面几何中哪些名词、术语? 6.由欧几里得《几何原本》中的第五公设引出了什么问题?产生了什么结果? 7.原始关系概念“结合”的通常说法有哪些? 8.在欧氏几何公理系统中,线段“合同”的概念与线段“长度”的概念分别是以什么形式引出来的? 9.在绝对几何公理系统中,命题“三角形内角和等于两个直角”用下列方法证明可否?若有问题,问题出在哪一步?为什么? 在⊿ABC 中,过A 作AD 交BC 于D ,如图所示。 设⊿ABC 的内角和为x ,用ω表示直角, 则∠1+∠3+∠5=x ,∠2+∠4+∠6=x ; ∵∠3+∠4=2ω,且∠1+∠2+∠5+∠6=x , ∴∠1+∠2+∠3+∠4+∠5+∠6=2x , 即x +2ω= 2x ,因此x =2ω,得证。 10.巴士公理刻划了直线和三角形的那些特性? 11.第三组公理一共有几条?这组公理的名称与我们以前熟悉的哪些概念有关? A B C D 1 2 3 4 5 6

立体几何三大公理-的应用

一、共线问题 例1.若ΔABC所在的平面和ΔA1B1C1所在平面相交,并且直线AA1、BB1、CC1相交于一点O,求证: (1)AB和A1B1、BC和B1C1、AC和A1C1分别在同一平面内; (2)如果AB和A1B1、BC和B1C1、AC和A1C1分别相交,那么交点在同一直线上(如图). 例2.点P、Q、R分别在三棱锥A-BCD的三条侧棱上,且PQ∩BC=X,QR∩CD=Z,PR ∩BD=Y.求证:X、Y、Z三点共线. 例3.已知△ABC三边所在直线分别与平面α交于P、Q、R三点,求证:P、Q、R三点共线。 二、共面问题 例4.直线m、n分别和平行直线a、b、c都相交,交点为A、B、C、D、E、F,如图,求证:直线a、b、c、m、n共面.

例5. 证明两两相交而不共点的四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 已知:如图,直线l 1,l 2,l 3,l 4两两相交,且不共点. 求证:直线l 1,l 2,l 3,l 4在同一平面内 例6. 已知:A 1、B 1、C 1和A 2、B 2、C 2分别是两条异面直线l 1和l 2上的任意三点,M 、N 、R 、T 分别是A 1A 2、B 1A 2、B 1B 2、C 1C 2的中点.求证:M 、N 、R 、T 四点共面. 例7. 在空间四边形ABCD 中,M 、N 、P 、Q 分别是四边上的点,且满足MB AM =NB CN =QD AQ =PD CP =k. (1)求证:M 、N 、P 、Q 共面. (2)当对角线AC =a,BD =b ,且MNPQ 是正方形时,求AC 、BD 所成的角及k 的值(用a,b 表示) 三、共点问题 例8. 三个平面两两相交得三条直线,求证:这三条直线相交于同一点或两两平行.

高中立体几何公理及推论及定理总汇表

高中立体几何公理及推论及定理总汇表 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的所有点都在这个平面内。(1)判定直线在平面内的依据 (2 )判定点在平面内的方法 公理2 :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它还有其它公共点,这些公共点的集合是一条直线(1)判定两个平面相交的依据 (2)判定若干个点在两个相交平面的交线上 公理3 :经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2)判定若干个点共面的依据 推论1 :经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一点,有且仅有一个平面。的依据 (2)判断若干个平面重合的依据 (3)判断几何图形是平面图形的依据(1)确定一个平面的依 据 (1)判定若干条直线共 面 推论2 :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仅有一个平面。 推论3 :经过两条平行线,有且仅有一个平面。 立体几何直线与平面 空间二直线平行直线 公理4 :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等角定理: 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和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 并且方向相同,那么这两个角相异面直线 空间直线和平面位置关系 (1)直线在平面内一一有无数个公共点 (2 )直线和平面相交一一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3 )直线和平面平行一一没有公共点 立体几何直线与平面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1 )平面的斜线和它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做这条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2)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定义这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是直角 (3)一条直线和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内,定义它和平面所成的角是00的角 三垂线定理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那么它和这条 斜线垂直

三垂线逆定理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垂直,那么它和这条斜线的射影垂直 空间两个平面两个平面平行判定 性质 (1 )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2)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1)两个平面平行,其中一个平面内的直线必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2)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3 )一条直线垂直于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平面,它也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相交的两平面二面角: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这条直线叫二面角的线,这两个半平面叫二面角的面 二面角的平面角:以二面角的棱上任一点为端点,在两个面内分另作垂直棱的两条射线, 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叫二面角的平面角 平面角是直角的二面角叫做直二面角 两平面垂直判定 性质 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1)若二平面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的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2)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经过第一个平面内一点垂直于第二个平面的直线,在第一个平面内 立体几何多面体、棱柱、棱锥 多面体 定义由若干个多边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多面体。 棱柱斜棱柱:侧棱不垂直于底面的棱柱。 直棱柱:侧棱与底面垂直的棱柱。 正棱柱:底面是正多边形的直棱柱。 棱锥正棱锥:如果棱锥的底面是正多边形,并且顶点在底面的射影是底面的中心,这样的棱锥叫正棱锥。 球 到一定点距离等于定长或小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欧拉定理 简单多面体的顶点数V,棱数E及面数F间有关系:V+F-E=2

第一讲逻辑与公理化系统

第一讲数理逻辑与公理化系统 逻辑是人通过概念、判断、推理、论证来理解和区分客观事物的思维过程,逻辑思维,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又称理论思维。它是作为对认识着的思维及其结构以及起作用的规律的分析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只有经过逻辑思维,人们才能达到对具体对象本质规定的把握,进而认识客观对象。它是人的认识的高级阶段,即理性认识阶段。 概念是反映事物内的本质属性及其分子的的思维形式,是抽象的、普遍的想法、观念或充当指明实体、事件或关系的范畴或类的实体。其特征是概念的内涵(内容)和外延(包含在概念中的事物); 判断的特征是对事物有所断定且有真假; 演绎推理的特征是如果前提真,则结论真;(数学的逻辑推理通常是演绎推理) 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式,是用简洁的语词揭示概念反映的对象特有属性和本质属性。定义的基本方法是“种差”加最邻近的“属”概念。 定义的规则:一是定义概念与被定义概念的外延相同;二是定义不能用否定形式;三是定义不能用比喻;四是不能循环定义。 划分是明确概念全部外延的逻辑方法,是将“属”概念按一定标准分为若干种概念。划分的逻辑规则:一是子项外延之和等于母项的外延;二是一个划分过程只能有一个标准;三是划分出的子项必须全部列出;四是划分必须按属种关系分层逐级进行,不可以越级。 数学中的逻辑除了上述特点之外,更重要的是定量的刻画客观事物,在这一过程中,集合是一个基本的概念,它通过集合中的一些关系将事物量化。 将具有某种确定的特性的事物的全体称为一个集合。 在数学中,在逻辑量化过程中,会用到量词。 量词是命题中表示数量的词,分为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全称量词断定所有的个体都具有相关谓词所表示的性质或关系,相当于自然语言中的“一切”、“所有”、“凡”等;存在量词断定存在(即至少有一个,但不一定是每一个)个体具有相关谓词所表示的性质或关系,相当于自然语言中的“有的”、“有”、“至少有一个”、“找得到一个”等。 符号表示为?(任一)表示全称量词,?(存在)表示存在量词,在数学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x F ?表示任一x具有性质F; ,x ) ( x?表示存在x具有性质F(满足条件F); F ,x ( ) y x? ?表示任一x和任一y具有关系G(满足条件G); G ( , ) ,y x x,具有关系G(满足条件G); y x? ?表示对任一x,存在y,使得y G , ) ( ,y x x,具有关系G(满足条件G); y x? G ?表示存在x,对任一y,使得y ( ) , ,y x

《公理化体系》

公理化方法 公理化方法公理化思想任何真正的科学都始于原理,以它们为基础,并由之而导出一切结果来随着假设演绎模型法的进一步发展,经济学日益走向公理化方法。公理化是一种数学方法。最早出现在二千多年前的欧几里德几何学中,当时认为“公理’(如两点之问可连一直线)是一种不需要证明的自明之理,而其他所谓“定理” (如三对应边相等的陌个三角形垒等)则是需要由公理出发来证明的,18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欧几里德几何的公理是人们生来就有的先验知识,19世纪末,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David Hilbert)在他的几何基础研究中系统地挺出r数学的公理化方法。 简介 恩格斯曾说过:数学上的所谓公理,是数学需要用作自己出发点的少数思想上的规定。 公理化方法能系统的总结数学知识、清楚地揭示数学的理论基础,有利于比较各个数学分支的本质异同,促进新数学理论的建立和发展。 现代科学发展的基本特点之一,就是科学理论的数学化,而公理化是科学理论成熟和数学化的一个主要特征。 公理化方法不仅在现代数学和数理逻辑中广泛应用,而且已经远远超出数学的范围,渗透到其它自然科学领域甚至某些社会

科学部门,并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历史发展 产生 公理化方法发展的第一阶段是由亚里士多德的完全三段论到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问世.大约在公元前3世纪,希腊哲学家和逻辑学家亚里斯多德总结了几何学与逻辑学的丰富资料,系统地研究了三段论,以数学及其它演绎的学科为例,把完全三段论作为公理,由此推导出其它所有三段论法,从而使整个三段论体系成为一个公理系统.因此,亚里斯多德在历史上提出了第一个成文的公理系统. 亚里斯多德的思想方法深深地影响了当时的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欧几里得把形式逻辑的公理演绎方法应用于几何学,从而完成了数学史上的重要著作《几何原本》.他从古代的量地术和关于几何形体的原始直观中,用抽象分析方法提炼出一系列基本概念和公理.他总结概括出10个基本命题,其中有5个公设和5条公理,然后由此出发,运用演绎方法将当时所知的全部几何学知识推演出来,整理成为演绎体系.《几何原本》一书把亚里斯多德初步总结出来的公理化方法应用于数学,整理、总结和发展了希腊古典时期的大量数学知识,在数学发展史上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公理学研究的对象、性质和关系称为“论域”,这些对象、性

公理化方法和中学几何公理体系

公理化方法和中学几何公理体系 12数学陈婷12220620 摘要:数学公理化方法是研究数学的重要思想方法,它对于近代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的发展有过巨大作用和深远影响,它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数学的发展。而数学的教育更多的是方法和思想的教育,公理化方法在教学教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将从几何发展简史、公理化方法的意义与作用等方面探究公理化方法对中学几何公理体系的影响。 关键词:公理化方法;几何学;发展史;中学几何;教学启示 正文: 一、几何学发展简史 几何学是一门研究『空间』与『移动』的学问.这里的『空间』指的是正统的『几何空间』, 包括各种具体或抽象的几何图形,甚至是整个宇宙空间的几何构造;而『移动』则是这些几何空间的表现,例如:平移,旋转, 对称,波动等等.因此,几何学可说是真实世界与抽象世界的舞台与演员的演出.而数学家Descartes (笛卡儿, 1596 1650)曾说:『人类心智与生俱来有完美,空间,时间和运动等观念.』不论是实际生活上为了丈量与计算的需要,或是对於宇宙空间的好奇与探索,亦或是对於『美』的追求,自从人类开始生活在地球上,几何概念的演进便未曾停歇.而几何学的发展,也使人类开始真正认识我们所生存的宇宙空间。在史学中,几何学的确立和统一经历了二千多年,数百位数学家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一)欧氏几何的创始 公认的几何学的确立源自公元300 多年前,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著作《原本》。欧几里得在《原本》中创造性地用公理法对当时所了解的数学知识作了总结。全书共有13 卷,包括5 条公理,5 条公设,119 个定义和465 条命题。这些公设和公理及基本定义成为《原本》的推理的基础。 欧几里得的《原本》是数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在数学中确立了推理的范式。他的思想被称作“公理化思想”。 欧几里德几何自诞生两千多年来,因其论证的严密性而被誉为完美无瑕。但到了19世纪,由于非欧几何的创立,大大提高了公理化方法,数学的严格性标准大为提高,从而欧几里德几何的逻辑缺陷逐渐暴漏出来了,具体将有以下几点: 1、在欧式几何中用了重合法来证明全等: 在重合法中,首先使用了运动的概念,这样就定性了欧氏几何属于经验综合知识,他与人的经验有关,不属于纯粹知识。因此没有逻辑根据,他在证明中,移动图形,且默认为图形的性质不变,这在物理经验中是需要非常多的约束条件的,而欧几里德只是默认,并没严格的初始约束条件,因此逻辑上的严格性有问题。 2、几何中的某些定义,不能自在自为自足,有时甚至使用未加定义的概念。而有些被定义的概念往往是多余的,含糊不清。对一些不能定义的初始条件反而定义,甚至是不严格的定义。如:点、线、面等等初始概念就不应该定义,反而不严格的定义。 3、引用从未提起过,且未被发觉的假定。 4、证明不严格,许多定理的证明都依赖于感性直观,通过对图形的直观来证明。缺乏对直观与抽象的区别,过分依赖于感性直观。许多知识都是经验中的知识。 5、在欧氏几何的五条初始公理中,第五公理(平行线公理)引来许多争议。在陈述上、内容上复杂、累赘。缺乏说服力,不自明。

立体几何公理定理推论汇总

立体几何公理定理推论 汇总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立体几何公理、定理推论汇总 一、公理及其推论 公理1 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内。 符号语言:,,,A l B l A B l ααα∈∈∈∈?? 作用: ① 用来验证直线在平面内;② 用来说明平面是无限延展的。 公理2 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还有其他公共点,且所有这些公共点的集合是一条过这个公共点的直线。(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通过这个公共点的公共直线) 符号语言:P l P l αβαβ∈?=∈且 作用:① 用来证明两个平面是相交关系; ② 用来证明多点共线,多线共点。 公理3 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符号语言:,,,,A B C A B C ?不共线确定一个平面 推论1 经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的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符号语言:A a A a a αα??∈?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使, 推论2 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符号语言:a b P a b ααα?=???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使, 推论3 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符号语言://a b a b ααα???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使, 公理3及其推论的作用:用来证明多点共面,多线共面。 公理4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平行公理)。 符号语言://////a b a c c b ? ??? 图形语言: 作用:用来证明线线平行。 二、平行关系

公理4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平行公理)。(1) 符号语言://////a b a c c b ? ??? 图形语言: 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2) 符号语言:////a b a a b ααα?? ? ????? 图形语言: 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和交线平行。(3) 符号语言:////a b a a b βαβα ? ? ????=? 图形语言: 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4) 符号语言://(/,///),a b b b O a a ββαααβ??=? ? ???? 图形语言: 面面平行的判定 如果两个平面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5) 符号语言: ,,//oo oo ααββ? ??? ⊥⊥ 图形语言: 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6) 符号语言:////a a b b αγβγαβ? ?=???=? 图形语言: 面面平行的性质1 如果两个平面平行,那么其中一个平面内的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7) 符号语言:////a a βααβ? ???? 图形语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