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山东省新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山东省新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山东省新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山东省新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20年山东省新高考历史试卷

及答案解析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

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

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战国时期,孟子认为“无礼义,则上下乱”,韩非子认为“义者,君臣上下之事”。他们所说“义”的实质是()

A.中央集权政治的准则B.衡量道德修养的标准

C.统治阶层的行为规范D.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

2.先秦至西汉前期,山东东部地区得“鱼盐之利”,总体上是商业活跃的地方。西汉中期以后,这一地区的商人活动开始步入低谷。这是由于西汉政府()

A.重视关中地区经济发展B.强化了经济控制

C.开通了丝路贸易D.以儒家义利观教化百姓

3.如表为唐代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概况。它反映了唐代()

时期概况

高祖、太宗时期设立文学馆、弘文馆等学士,备君主顾问

高宗、武后时期学士开始参与决策事务

玄宗时期开元初,设翰林待诏,后改为翰林学士,建立学士院,专掌最机密的诏令

起草,正式参与朝政决策

A.翰林学士逐渐控制了决策权

B.文官地位日益提高

C.三省六部制渐趋成熟

D.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分配

4.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与“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此举力图()

A.尽量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

B.稳定灾区的社会秩序

C.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生计问题

D.建立政府抗灾救荒体系

5.黄宗羲提出,古代圣王倡行“崇本抑末”,其中“抑末”是指禁绝与巫蛊、奇技淫巧等相关的无益于民生的工商业,而有利于民生的工商业皆属本业。他作出这一论断旨在()A.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B.论证变革经济政策的合理性

C.宣扬经世致用思想

D.促进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6.1873年,华蘅芳等人翻译的《地学浅释》把英国学者赖尔的地质学理论介绍到中国。赖尔认为,地质的进化过程,不是由超自然力量或者巨大灾变造成的,而是由自然力量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形成的。这一理论在当时受到中国进步思想家的欢迎,是因为它()A.对自然演进规律进行了科学阐释

B.传播了西方先进科学知识

C.与中国社会变革产生了共鸣

D.动摇了恪守祖训的陈旧观念

7.五四时期,中国知识界掀起了“平民教育运动”。如图为1919年4月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成员许德珩对一群小商人、人力车夫和店员演说的内容摘录。这反映出知识界已初步认识到()

兄弟……这回谈话的题目是“勤劳与知

识”。……各位劳动的精神,我们是很佩服

的,若是再能求点知识,做个有知识的劳动

家,莫终日做那些有钱人的机器、富贵人家

的牛马,这是我们所盼望的。

A.平民阶层贫困落后的根源

B.新文化传播必须与劳工运动相结合

C.觉醒民众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D.团结工农是革命的当务之急

8.如图为1906﹣1921年日、英、德、俄四国在华商号数量变化示意图。其中①是()

A.日本B.英国C.德国D.俄国

9.如图为中国近代某一历史时期农民运动发展形势示意图。图中形势形成的原因是()

A.辛亥革命得到各地响应

B.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C.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D.人民解放军展开战略反攻

10.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认为,“当雅典人进行公共事务的讨论时……他们听每个人的建议,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有这种美德,否则城邦将不存在”。他强调雅典的存续得益于()

A.规范的公共事务决策程序

B.积极参政的公民群体

C.良好的道德风尚

D.发达的城邦教育

11.启蒙运动中,一些思想家提出,“世界可以根除一切邪恶,因为任何邪恶的存在……仅

仅是不良环境的产物,而这种环境是人类创造的,人类也可以改变它”。这反映出他们已经理性地思考()

A.宗教改革运动的缺陷B.社会的改造问题

C.科学的价值与作用D.人类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1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现代欧洲联合思想之父”库登霍夫﹣卡莱基倡导建立“欧洲合众国”并发起了“泛欧运动”,在欧洲引起了强烈回响。这是因为()

A.战争削弱了欧洲的国际地位

B.凡尔赛体系缓和了欧洲各国矛盾

C.美国联邦制为欧洲提供了借鉴

D.国际联盟奠定了欧洲合作的基础

13.如表为1928年和1932年苏联在农业春播中使用不同播种方式的情况。这反映出苏联()

时间╲方式手播(%)马拉播种机(%)拖拉机牵引播种机(%)

1928年74.425.40.2

1932年51.728.320.0 A.新经济政策对农业影响有限

B.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

C.农业集体化基础相对薄弱

D.工业化发展阻力较大

14.英国学者彼得?哈格特为阐明引发国家间冲突的各类地理因素编绘了一张假想国地图。

如图所示为其中的四类因素。1938年,法西斯德国制造了苏台德问题,进而占领了苏台德地区。这一事件的起因可以归类于()

A.①B.②C.③D.④

15.1969年美国出台了新的《出口管制法》,不再使用“共产党国家”与“非共产党国家”

这一概念和划分方法,代之以“鼓励与美国有外交关系或贸易关系的国家进行贸易”,并要求商业部修订管制清单。这一调整主要是由于美国()

A.同苏联关系缓和B.与西欧竞争加剧

C.陷入侵越战争泥潭D.国家实力相对衰弱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12分)图1、图2、图3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东汉永和五年、唐天宝元年、明洪武二十六年)的人口密度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据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分别提取图1、图2、图3的人口分布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

17.(14分)1900年,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说,“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行走的少年

人物简介

詹天佑(1861﹣1919 )1872年,作为首批赴美留学幼童之一出国学习。1878年,考入耶鲁大学,主修铁路工程,成绩优异。1881年回国。1905﹣1909年,主持修建中国自主设计并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震惊中外。

邹容(1885﹣1905 )1902年,自费赴日留学,开始撰写《革命军》。1903年5月《革命军》印行,署名“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明确宣布革命独立之大义在于“永脱满洲之羁绊,尽复所失之权利,而介于地球强国之间”“全我天赋平等自由之位置,不得不革命而保我独立之权”。

周恩来(1898﹣1976)1898年出生于江苏淮安,少年时先后在东北、天津等地求学,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1917年留学日本。1919年回国后在天津参加了五四运动,组织成立觉悟社。1920﹣1924年在法国等国勤工俭学,期间积极在中国留学生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回国后,全身心投入党领导的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斗争中,建立了赫赫功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梁启超认识的理解。

(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18.(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个村支书的工作笔记

(苏寺村是中国北方的一个山区村落,以下内容节选自该村原村党支部书记的工作笔记。)

81.12.12号1天

召开两委扩大会议

会议开始由祁凤元汇报了县委召开农业责任制代表会议和真理问题补课会的精神。赵桂枝传达了公社党委当前工作安排……

82年3月23日1天

讨论记录:

……(4)当前几项工作时间如何安排?……2.抓致富:两委队长如何本人富,在(再)代(带)那(哪)一户的规划搞出来。3.责任制与端正党风……

83年3月3日1天

召开两委扩大会议

……会议首先由公社武书记讲关于“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文明礼貌月”活动的意见和公社安排。大队如何制定措施。致富户和文明户怎么确定和召开座谈会。

84年4月12日半天

召开两委扩大会议

会议由老冯同志传达了“乡党委、乡政府就建村(村民委员会)实施方案”……

讨论记录:(1)建村领导小组怎么成立?组长:张明德;副组长:冯青山;成员:姜合、崔玉海、张玉林。

﹣﹣摘自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当代史研究中心《一个村支书的工作笔记》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20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农村改革有哪些史料价值。

19.(15分)咖啡馆的历史,既是一部经济史,也是一部社会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652年,伦敦出现了英国第一家咖啡馆。

17世纪中后期,咖啡馆在英国扎下了根。在当时伦敦任何一家宾客盈门的咖啡馆里,常见的场景是:各色人等汇集于此,抽烟、读报,谈论商业和贸易,传播小道消息,争论国家大事,评判王室显贵的品行举止。

18世纪中叶以后,伦敦的咖啡馆出现了新的变化。辉格党人愿意光顾“斯米纳”

等咖啡馆,托利党人则经常聚会于“怀特”等咖啡馆,经纪人喜欢聚集于“乔纳森”咖啡馆,法律界人士集中于骑士团圣殿附近的咖啡馆。寻常百姓逐渐成为咖啡馆社交场所的边缘化群体。19世纪四十年代前后,满足贫穷工人需要的咖啡摊应运而生。

除咖啡外,茶也是英国重要的饮品之一。1606年前后,茶第一次作为商品进口到欧洲。1658年9月23日,伦敦报纸上第一次出现了茶的广告。不久,茶逐渐走进英国咖啡馆,但直到17世纪末,饮茶在英国仍然是一个新鲜事物。18世纪英国的茶叶需求量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英国人对茶的热爱超过了其他任何主要的西方国家。在整个18世纪,咖啡馆都是提供茶饮料的主要场所。

﹣﹣摘编自[英]马克曼?艾利斯《咖啡馆的文化史》等(1)编写一幕发生在17世纪伦敦咖啡馆内的人物对话场景。

(要求:先写出对话主题,主题要紧扣英国当时政治或经济领域的重大事件;对话内容

要围绕主题展开,观点明确;对话过程完整,逻辑清晰。)

(2)结合英国咖啡馆的变化,说明咖啡馆的历史是一部“经济史”。

2020年山东省新高考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战国时期,孟子认为“无礼义,则上下乱”,韩非子认为“义者,君臣上下之事”。他们所说“义”的实质是()

A.中央集权政治的准则B.衡量道德修养的标准

C.统治阶层的行为规范D.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

【分析】本题考查了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变革时期,伴随着周王室衰微和士大夫的崛起,各种力量对社会变革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不同主张;新的统治阶级还未有绝对的权威,学术氛围比较宽松。

【解答】A.孟子和韩非子强调是封建等级观念,不是中央集权政治,故排除A;

B.孟子和韩非子强调是封建等级观念,不是道德修养的标准,故排除B;

C.孟子和韩非子强调的不仅仅指统治阶层,故排除C;

D.孟子观点是:没有礼义,上下的关系就会混乱,韩非子观点是:道义,是君臣之间做事情的原则所在,所以二人强调的“义”的实质是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孟子和韩非子二人思想主张共同点,考查也学生的记忆和分析能力。

2.先秦至西汉前期,山东东部地区得“鱼盐之利”,总体上是商业活跃的地方。西汉中期以后,这一地区的商人活动开始步入低谷。这是由于西汉政府()

A.重视关中地区经济发展B.强化了经济控制

C.开通了丝路贸易D.以儒家义利观教化百姓

【分析】本题查出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西汉时期,汉高祖对商人征收重税,汉武帝时,实行均输平准、盐铁官营、算缗、告缗等政策,全面控制工商业的发展。

【解答】A.题干信息未有涉及关中地区经济发展信息,故排除A;

B.由材料可知,西汉前期社会上存在众多大盐铁商,但到中期以后这些商人转而将资金投入农业,结合所学,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政策,挤压了盐铁商人的利润获取空间,同时积极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推动了大商人将资金投入农业,成为大地主,由此可见西汉政府强化了经济控制,故B项正确;

C.海上丝路贸易会促进山东东部地区商业发展,故排除C;

D.儒家义利观教化百姓不可能对局部地区产生影响,故排除D。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要掌握西汉时期的经济政策,考查了学生依据史实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如表为唐代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概况。它反映了唐代()

时期概况

高祖、太宗时期设立文学馆、弘文馆等学士,备君主顾问

高宗、武后时期学士开始参与决策事务

玄宗时期开元初,设翰林待诏,后改为翰林学士,建立学士院,专掌最机密的诏

令起草,正式参与朝政决策

A.翰林学士逐渐控制了决策权

B.文官地位日益提高

C.三省六部制渐趋成熟

D.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分配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表格信息,分析得出材料反映了唐代翰林学士由备君主顾问到参与决策,说明翰林学士获得了决策国家事务的权力,体现了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分配。

【解答】根据表格内容可知,唐代翰林学士由备君主顾问到开始参与决策再到专掌诏令起草,正式参与决策,说明翰林学士逐渐获得了决策国家事务的权力,成为决策集团的一分子,即在朝廷内部决策权力进行了重新分配,故D正确。

翰林学士是逐渐参与决策权力,决策权始终还是归皇帝所有,排除A。

仅根据翰林学士地位的变化无法证明文官地位得到提高,排除B。

三省六部制出现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唐前期就已经趋向成熟,排除C。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唐朝中央官制演变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与“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此举力图()

A.尽量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

B.稳定灾区的社会秩序

C.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生计问题

D.建立政府抗灾救荒体系

【分析】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材料的主旨,分析得出材料反映了王安石通过招募饥民兴修水利的方式进行赈灾,进而分析得出这一方式既有利于发展农业,也有利于解决灾民的生计问题。

【解答】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王安石通过招募饥民兴修水利的方式进行赈灾,一方面救济了灾民,另一方面也兴修了水利,同时通过兴修水利也能恢复和促进农业发展,一定程度上减少灾害再次出现的可能,有利于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的生计问题,故C正确。

招募灾民兴修水利并不一定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因为水利工程的修建,还有可能暂时增加政府的负担,排除A。

招募灾民兴修水利和稳定灾区社会秩序之间没有必要联系,此举不一定有利于稳定灾区社会秩序,排除B。

王安石的措施属于救灾措施,并没有建立和形成政府抗灾救荒体系,排除D。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对王安石变法中的救灾措施及其影响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黄宗羲提出,古代圣王倡行“崇本抑末”,其中“抑末”是指禁绝与巫蛊、奇技淫巧等相关的无益于民生的工商业,而有利于民生的工商业皆属本业。他作出这一论断旨在()A.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B.论证变革经济政策的合理性

C.宣扬经世致用思想

D.促进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了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反对封建专制,重视手

工业、商业,批判继承传统儒学,这些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作用。

【解答】A.题干信息表达黄宗羲“工商皆本”主张,没有体现对社会现实的不满,故排除A;

B.根据题干“其中‘抑末’是指禁绝与巫蛊、奇技淫巧等相关的无益于民生的工商业,而有利于民生的工商业皆属本业。”并结合所学可知,黄宗羲反对“重本抑末”,主张“工商皆本”,重视手工业、商业,批判继承传统儒学,这些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旨在论证变革经济政策的合理性,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作用,所以B正确;

C.经世致用思想是顾炎武提出的,故排除C;

D.促进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不是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的主观目的,故排除D。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要掌握黄宗羲“工商皆本”主张,考查了学生的记忆和分析能力。6.1873年,华蘅芳等人翻译的《地学浅释》把英国学者赖尔的地质学理论介绍到中国。赖尔认为,地质的进化过程,不是由超自然力量或者巨大灾变造成的,而是由自然力量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形成的。这一理论在当时受到中国进步思想家的欢迎,是因为它()A.对自然演进规律进行了科学阐释

B.传播了西方先进科学知识

C.与中国社会变革产生了共鸣

D.动摇了恪守祖训的陈旧观念

【分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材的主旨,紧扣近代中国时代特征和维新思想的目的分析。

【解答】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后期,赖尔关于自然力量逐渐推动地质进化的理论,受到中国进步思想家欢迎是因为这一理论可以用来支持和宣传维新思想,与中国社会变革产生了共鸣,故C项正确。

科学阐释了“自然演进规律”,不是强烈要求变革中国社会,实现救亡图存理想的进步思想家关注赖尔理论的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

19世纪后期,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进步思想家欢迎赖尔理论不是为了传播自然科学知识,故B项错误。

19世纪后期地质进化理论传入中国,没能动摇恪守古训的陈旧观念,故D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维新思想及其背景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五四时期,中国知识界掀起了“平民教育运动”。如图为1919年4月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成员许德珩对一群小商人、人力车夫和店员演说的内容摘录。这反映出知识界已初步认识到()

兄弟……这回谈话的题目是“勤劳与知

识”。……各位劳动的精神,我们是很佩服

的,若是再能求点知识,做个有知识的劳动

家,莫终日做那些有钱人的机器、富贵人家

的牛马,这是我们所盼望的。

A.平民阶层贫困落后的根源

B.新文化传播必须与劳工运动相结合

C.觉醒民众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D.团结工农是革命的当务之急

【分析】本题考查五四运动。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平民教育运动”“平民教育讲演团”

“对一群小商人、人力车夫和店员演说”“做个有知识的劳动家”。

【解答】从题干中的“平民教育运动”“平民教育讲演团”“对一群小商人、人力车夫和店员演说”材料中的“做个有知识的劳动家”可以看出,当时的知识界已初步认识到通过开展平民教育推动民众觉醒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性,故C正确。

平民阶层贫困落后的根源是不合理的社会制度,这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A。

材料虽然强调向民众传播知识,但并没有体现出新文化传播与劳工运动相结合,故排除B。

材料中还有“一群小商人”,并非全为“工农”,故排除D。

故选:C。

【点评】本题是中档题,主要通过五四运动来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

8.如图为1906﹣1921年日、英、德、俄四国在华商号数量变化示意图。其中①是()

A.日本B.英国C.德国D.俄国

【分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图示中①国在1906年﹣1921年在华商号数量发展趋势,抓住图示时间,结合一战时期列强侵华状况分析。

【解答】依据图示可知,1906年﹣1921年①国在华商号数量持续增长,尤其是1916﹣1921年,①国在华商号数量迅猛增长。结合所学可知,1916﹣1921年处于一战时期,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而日本这一时期与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形成了独霸中国的局面,因此①国是日本,故A项正确,排除BCD三项。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对一战时期列强侵略中国及其影响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如图为中国近代某一历史时期农民运动发展形势示意图。图中形势形成的原因是()

A.辛亥革命得到各地响应

B.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C.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D.人民解放军展开战略反攻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大革命,要求学生结合大革命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A.材料反映的是农民运动的形式图,所以和辛亥革命没有关系。

B.国民革命运动时期,湖南湖北农民运动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南方其他省份的农民运动也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这只可能是由于大革命时期第1次国共合作所导致的结果。

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应该要涉及到江西,而材料中江西不是农民运动的最核心地区。

D.人民解放军开始战略反攻时期,湖南湖北主要掌握在国民党手中,农民运动几乎没有发展起来。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首先要搞清楚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发展的特点,其次要搞清楚中共领导的民主革命不同阶段斗争的特征。

10.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认为,“当雅典人进行公共事务的讨论时……他们听每个人的建议,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有这种美德,否则城邦将不存在”。他强调雅典的存续得益于()

A.规范的公共事务决策程序

B.积极参政的公民群体

C.良好的道德风尚

D.发达的城邦教育

【分析】本题考查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和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进行公共事务的讨论……听每个人的建议……否则城邦将不存在”。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城邦是具有共同血缘和地域的公民团体,城邦的狭小,使公民能更直接地参与城邦政治,更积极地追求民主权利。所以,普罗泰格拉强调的是,雅典的存续得益于积极参政的公民群体,故B正确。

A项不是人的“美德”,C项与材料中的“进行公共事务的讨论”“听每个人的建议”不符,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故选:B。

【点评】本题是中档题,主要通过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和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来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素养。

11.启蒙运动中,一些思想家提出,“世界可以根除一切邪恶,因为任何邪恶的存在……仅仅是不良环境的产物,而这种环境是人类创造的,人类也可以改变它”。这反映出他们已经理性地思考()

A.宗教改革运动的缺陷B.社会的改造问题

C.科学的价值与作用D.人类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分析】本题考查启蒙运动,解题的关键是“因为任何邪恶的存在……仅仅是不良环境的产物,而这种环境是人类创造的,人类也可以改变它”。

【解答】由材料可知,人类是环境的创造者与改变者,表明启蒙思想家已经理性地思考社会的改造问题,故B正确;

A与“启蒙运动中”不符,排除;

C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B。

【点评】本题为中档题,考查启蒙运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现代欧洲联合思想之父”库登霍夫﹣卡莱基倡导建立“欧洲合众国”并发起了“泛欧运动”,在欧洲引起了强烈回响。这是因为()

A.战争削弱了欧洲的国际地位

B.凡尔赛体系缓和了欧洲各国矛盾

C.美国联邦制为欧洲提供了借鉴

D.国际联盟奠定了欧洲合作的基础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欧洲一体化,要求学生结合欧洲一体化的影响因素来进行分析。

【解答】A.材料反映的是一战以后,欧洲一些思想家开始倡导欧洲的联合,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这主要是由于一战削弱了欧洲在国际上的地位,所以要强调加强欧洲的联合,维护欧洲的国际中心的地位。

B.凡尔赛体系是一个分赃的体系,并不能最终缓解欧洲各国之间的矛盾。

C.材料和美国的联邦制结构没有关系。

D.国际联盟是为了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它不可能成为欧洲合作的基础。

故选:A。

【点评】解答问题要搞清楚影响欧洲一体化的因素,还要搞清楚一战后欧洲和世界格局的特征,学生要有较强的整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材料的能力。

13.如表为1928年和1932年苏联在农业春播中使用不同播种方式的情况。这反映出苏联()

时间╲方式手播(%)马拉播种机(%)拖拉机牵引播种机(%)

1928年74.425.40.2

1932年51.728.320.0 A.新经济政策对农业影响有限

B.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

C.农业集体化基础相对薄弱

D.工业化发展阻力较大

【分析】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解题的关键是“1928年和1932年苏联在农业春播中使用不同播种方式的情况”。

【解答】由材料可知,马拉播种机、拖拉机牵引播种机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手播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但手播比重仍超过50%,表明当时苏联农业集体化基础相对薄弱,故C正确;

此时新经济政策已被废除,故A错误;

B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C。

【点评】本题为中档题,考查斯大林模式,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4.英国学者彼得?哈格特为阐明引发国家间冲突的各类地理因素编绘了一张假想国地图。

如图所示为其中的四类因素。1938年,法西斯德国制造了苏台德问题,进而占领了苏台德地区。这一事件的起因可以归类于()

A.①B.②C.③D.④

【分析】本题考查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解答本题需要掌握苏台德地区人口构成和民族

关系,结合一战的影响和慕尼黑阴谋的背景分析。

【解答】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苏台德地区位于欧洲中心,是捷克斯洛伐克境内邻近德国讲德语居民所居住的地区,至1918年为止,以德国人为主的苏台德地区和以捷克人为主的波西米亚同属奥匈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匈帝国战败,该国被一分为三,即:奥地利、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地区归属捷克斯洛伐克,而当地350万讲德语的居民从奥匈帝国的主体民族,一下降为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少数民族,苏台德地区问题由此而起,此后纳粹德国制造苏台德事件的事由也源于此,因此苏台德事件起因来看,符合④的描述,故D正确。

苏台德地区的主要资源是常规资源,不是具有国际意义的资源,排除A。

苏台德地区是相对完整的地理单元,相对于德国而言,鉴于捷克斯洛伐克的国家实力,苏台德地区虽然靠近德国,但其并不构成威胁,排除B。

纳粹德国有出海口,不属于内陆国,排除C。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对慕尼黑阴谋的背景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5.1969年美国出台了新的《出口管制法》,不再使用“共产党国家”与“非共产党国家”

这一概念和划分方法,代之以“鼓励与美国有外交关系或贸易关系的国家进行贸易”,并要求商业部修订管制清单。这一调整主要是由于美国()

A.同苏联关系缓和B.与西欧竞争加剧

C.陷入侵越战争泥潭D.国家实力相对衰弱

【分析】本题考查美苏争霸。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时间,结合20世纪60年代末美苏争霸状况、美国经济状况去理解美国外交政策的原因。

【解答】根据材料“1969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美国陷入越战泥潭,国家干预经济政策逐渐失灵,在和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整体国家实力相对衰落,因此美国迫切希望改善国际环境,所以此时美国开始调整外交政策,故D正确。

此时美国同苏联的关系依然紧张,排除A。

同西欧竞争加剧和陷入侵越战争泥潭都是导致美国国家实力相对衰落的部分因素,不能全面涵盖题意,属于以偏概全的错误,排除BC。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对20世纪60年代美国外交政策调整及其原因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

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12分)图1、图2、图3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东汉永和五年、唐天宝元年、明洪武二十六年)的人口密度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据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分别提取图1、图2、图3的人口分布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经济发展。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时间,正确分析三幅图示中的人口分布区域的特点,然后结合东汉、唐代以及明朝政治、经济状况分析说明即可。

【解答】依据题干时间“东汉永和五年、唐天宝元年、明洪武二十六年”,依据三幅图示可知,图1中南北人口密度差异明显,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密度最高,南方地区人口密

度相对较低。结合所学可知,东汉政治、经济中心在均北方,而南方经济欠发达,因此图1为东汉,即永和五年。图2中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在江浙地区。结合所学可知,明初政治中心在南京,南方经济发达,因此图2为明朝,即洪武二十六年。图3中黄河中下游、长江下游地区人口密度都相对较高。结合所学可知,唐朝政治中心在北方,江南经济不断开发,因此图3为唐代,即天宝元年。

故答案为:

图1:南北人口密度差异明显,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密度最高,南方地区人口密度相对较低。这与东汉政治、经济中心在北方,南方经济欠发达的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1为东汉(永和五年)。

图2: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江浙地区)。这与明初政治中心在南京,南方经济发达的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2为明朝(洪武二十六年)。

图3:黄河中下游、长江下游地区人口密度都相对较高。这与唐朝政治中心在北方,江南经济不断开发的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3为唐代(天宝元年)。

【点评】本题考查对东汉、唐代以及明朝政治、经济状况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渗透着时空观念等学科素养。

17.(14分)1900年,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说,“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行走的少年

人物简介

詹天佑(1861﹣1919 )1872年,作为首批赴美留学幼童之一出国学习。1878年,考入耶鲁大学,主修铁路工程,成绩优异。1881年回国。1905﹣1909年,主持修建中国自主设计并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震惊中外。

邹容(1885﹣1905 )1902年,自费赴日留学,开始撰写《革命军》。1903年5月《革命军》印行,署名“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明确宣布革命独立之大义在于“永脱满洲之羁绊,尽复所失之权利,而介于地球强国之间”“全我天赋平等自由之位置,不得不革命而保我独立之权”。

周恩来(1898﹣1976)1898年出生于江苏淮安,少年时先后在东北、天津等地求学,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1917年留学日本。1919年回国后在天津参加了

五四运动,组织成立觉悟社。1920﹣1924年在法国等国勤工俭学,期

间积极在中国留学生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回国后,

全身心投入党领导的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斗争中,建立了

赫赫功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梁启超认识的理解。

(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分析】本题考查近现代中国的历史人物。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材料,结合所学从三部分进行理解,从近代中国时代特征、詹天佑和邹容以及周恩来三人的活动及其意义、联系现实说明自己的担当与责任。作答时,注意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解答】本题属于开放性题,依据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的内容和表格信息,结合所学从20世纪初期中国的时代特征对梁启超的认识进行论述;从詹天佑、邹容以及周恩来的活动及其对中国社会进步意义进行论述;最后联系当今时代特征,说明自己的责任和担当。

故答案:

随着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华民族的民族危机严重,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梁启超强调少年的责任与担当和少年是国家振兴的希望。

詹天佑主持修建中国自主设计并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推动了近代中国的科技进步,为国争光;邹容撰写《革命军》,主张以革命方式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家,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为辛亥革命奠定思想基础;周恩来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并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全身心投入到中国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斗争,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胜利的进程。

因此,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大背景下,担当责任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该做且必须做到的事,只有每一个人都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点评】本题考查梁启超、詹天佑、邹容、周恩来等人的思想或活动及其意义,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8.(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文看懂山东新高考改革方案

一文看懂山东新高考改革方案 继上海、浙江之后,山东省成为了第二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市。因此山东近日公布的新高考改革方案备受关注。统考“语数外”、文理不分科、“学考”成绩记入高考……,此次山东出台的高考改革方案究竟说了些什么,中国教育在线整理8大重点带你看个明白。 1. 2020年整体实施新高考改革方案 根据方案,山东2017年启动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试点,2020年整体实施,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校考试招生模式。 2. 高考将采取3+3模式2020年只统考语数外 自2020年起,夏季高考统一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3个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考试分两次进行。 3. 取消文理分科 “3+3”模式中的第二个“3”是指3门选考科目,对于选考科目考生可以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学科中任意选择3科进行等级考试。 这意味着,新高考后不再有目前文综和理综的固定科目组合,考生可以打破文理科的界限进行自由选择和组合,考试也由相同科目的竞争转换为了特长科目的竞争。 4. 高考总分750 由语数外+三门等级考试成绩构成 考生的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由3门统一高考科目成绩和自主选择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总分为750分。等级考试科目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条件成熟时,可纳入技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科目。 其中,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的卷面满分分值均为150分,总分450分;考生自主选择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科目每科卷面满分分值均为100分,转换为等级分按满分100分计入,等级考试科目总分300分。

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杜甫诗中以“齐鲁”称谓山东是于(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2. 3.下列关于赢政改“王”而称“皇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神化皇权 B.效法古代明君 C.君主集权 D.有体现专制主义的倾向 4。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基于此种认识,秦朝采取的地方行政制度是 (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 5.中国古代的三省六部制确立完善于()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6.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其主要目的是() A.提高办事效率 B.削弱贵族势力 C.加强专制皇权 D.完善中央机构 7.下列哪一机构的设置,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 ) A.议政王大臣会议 B.中书省 C.内阁 D.军机处 8.秦汉时,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但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这一现象反映了 ( )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B.封建中央政府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 C.丞相权力的不断分散 D.中央对地方政府控制的日益严密 9. 2012年度百度搜索风云榜,“网络反腐”成为当下搜索热词。中国自秦汉开始,就已确立官员监察制度。下列哪一官职(或官员)不具备监察官员的职权? A.御史大夫 B.刺史 C.门下省 D.通判 10.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钱穆认为此项制度的意义是 A.彻底结束了贵族政治 B.平民有了提高地位的机会 C.门第观念在民间消失 D.科举成为入位的唯一途径 11.明清是我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也是专制君主制度的顶峰时期,其专制主义加强的表现包括( ) ①明朝废除丞相,设立内阁②清代设立军机处 ③实行行省制度④清代因地制宜的边疆政策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2.请根据下列图示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秘密★启用前 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 历史试题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 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 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年)颁布诏令:“货物兼通,将以利用。…自今以后,所有庄宅以(及)马交易,并先用绢布绫罗丝绵等,其余市价至一千以上,亦令钱物兼用。违者科罪。”该诏令在当时 A.打破了原有交易规范 B.抑制了土地兼并活动 C.妨碍了商品经济发展 D.顺应了经济发展趋势 2.朱熹认为,家庭、家族的“冠婚丧祭仪章度数”隐含着“名分之守”“爱敬之实”。他据此将古礼中繁琐的婚礼“六礼”简化为便于实行的“三礼”。他这样做旨在

A.推广儒家礼仪 B.实现儒学生活化 C.重塑儒家伦理规范 D.巩固儒学主导地位 3.乾隆元年修的《山东通志》改旧志的《赋役志》为《田赋志》,稍后修的《福建续志》也改《户役》为《户口》。这些改动反映了清朝前期 A.专制集权继续加强 B.重农抑商政策日益弱化 C.文化控制趋于严密 D.人身依附关系渐趋松弛 4.表1是有关太平天国时期妇女的部分史料。由此可以判断太平天国 A.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B.基本上实现了男女平等 C.冲击了社会成员的固有角色定位 D.打破了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束缚 年,清政府官员铁良检阅安徽武备练军,"见其“多系举人、廪贡、秀オ之优秀分子”。1905年12月22日《大公报》报道,有举人,秀才30多人“充当兵勇”。由上述现象可知 A.社变动引发了价值观念变化 3.维新变法解放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C.西学传播开启了军队近代化

2017年全国1卷高考历史题解析

2017年全国1卷高考历史题解析 平定一中苏双银 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今北京)。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解析】本试题依托经典史料,呈现出分封制的时空特征,考察学生对分封制认识,从选项内容设置看,试题采取了比较思维选项设置,学生所需要基本知识是分封制政治实质(D分封制把王畿之外土地分封给贵族,实现王权通过各层贵族对地方统治,其中君主贵族实行分权体制,确定了分封下贵族政治)和对文化交流与文化认同的影响(A是间接影响),以及中央集权的基本特征(BC属于中央集权下政治特点),以点带线考察内容主题是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和历史发展的趋势。涉及两大政治制度即分封制与郡县制特征的比较。 25.表1 表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解析】本题采用了大事年表形式,呈现出历史事实演变中的基本过程,表格主题“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与图表信息结合时空域特征明确。学生思考重心放在与四个选项的逻辑推论上,A是本主题的背景,B不符合主题领域特征(中央对地方管理),D信息提炼与图表信息相悖。因此正确答案是C。本题学生应具有的基本史实是汉武帝中央集权的措施。 26.表2

表2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解析】本题是史料辨析题,主题明确“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设问明确要求是“不同历史叙述——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要求学生在不同历史叙述中找出共性的历史结论。强调历史叙述具有主观性,历史事实和历史结论具有客观性,史料真伪辨析是历史实证的前提,是历史学习和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基本能力。 27.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解析】本题涉及历史现象的时间是“明前中期——明后期”,核心主题是“朝廷对饮食器皿等级管制从严格到松弛”问项是“这一变化反映了”,解题关键在“这一变化”本质是饮食器皿上变化反映的是社会习俗的变迁。思维转化为学生熟悉思维即“决定社会习俗变迁的原因是什么,社会习俗变迁产生的影响是什么”的思路上来,用唯物史观分析,社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A不符合这一理论认识,C项说法绝对化没有适当反映出伦理瓦解的程度性排除。D项是材料信息的一种表象之一,失之于信息片面。正确选项是B项。符合唯物史观认识论。 28.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1钱。这一举措 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 【解析】本试题提供信息丰富,主题是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的艰难。本题可以看到中国近代是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的近代化,受到列强排挤和压制,立意在于反思中国近代化进程,民族经济发展一定是以民族政治独立为前提的,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经济现代化发展。考察国家政策的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BC不符合材料主题排除,D项放在洋务运动特定时空中思考,没有政治独立,中国重工业无从发展是历史事实。因此排除。正确选项是A。此试题平实的如同一个模拟题,不符合高考选拔功能。A项答案仅仅是就试题论试题而已。 29.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 C.清政府鼓励留学生的政策发生变化

最新山东省2020年新高考改革政策涉及了哪些重要问题

最新山东省2020年新高考改革政策涉及了哪些重要问题 山东省2020年新高考改革政策涉及的重要问题有哪些 1、2020年山东省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分哪些类型?夏季高考和春季高考可以兼报吗?兼报的如何录取? 答:2020年山东省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类型分为春季高考和夏季高考两种,具体见《2020年山东省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类型总览表》。 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可以兼报夏季高考和春季高考。兼报考生符合录取条件、且被春季高考和夏季高考双录取的考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确认就读学校,否则视为考生放弃当年高考录取资格。 2、哪些人员可以报名参加高考? 答:高中阶段学校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人员均可报名参加高考,包括取得高中阶段学校的毕业证书、结业证书或普通高中教育同等学力认定证明的人员。具有普通高中完整学习经历但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有不合格科目的学生,可以获得学校颁发的结业证书,以同等学力身份报名参加高考。

3、夏季高考各科目考试时间是如何安排的? 答:夏季高考分为国家统一考试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两部分,时间安排如下: (1)国家统一高考 统一高考科目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考试时间安排在6月7日全天和8日下午,其中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数学考试时间120分钟,外语(笔试)考试时间100分钟。外语(听力)考试安排在1月8日上午,连续组织两次,每次考试时长约20分钟,考试成绩取两次中的高分计入高考外语科目成绩。 (2)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由我省自主命题,考生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个科目中选报3科参加考试。考试时间安排在6月9日至10日,每科考试时间90分钟。 4、夏季高考总成绩是怎样构成的?

山东省2019年夏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

山东省2019年夏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 历史试题 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建立后,在分封同姓诸侯的同时,也分封了部分异姓诸侯。其目的是 A. 稳定统治秩序 B. 强化宗法制度 C. 促进民族交融 D. 加强文化交流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列国的目的是加强对各地的统治,并作为周王室的屏藩,巩固周王室的统治,故A项正确;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故B项排除;CD项是分封制的影响,排除。

2.《战国策·赵策》载:“秦以牛田,水通粮。”据此可知 A. 牛耕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 B. 牛耕最早出现在秦国 C. 战国时秦国已使用牛耕 D. 秦国的农业技术较他国先进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战国策?赵策》”“秦以牛田”可知,战国时期,秦国采用了先进的牛耕技术,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战国时期秦国已使用牛耕,但无法体现出春秋时期的状况,故A项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出牛耕最早出现在秦国和秦国农业技术先进,故BD项排除。 【点睛】“《战国策?赵策》”“秦以牛田”是关键信息。 3.下图为西汉长安城郭区布局图。图中“西市”“东市”的主要功能是 A. 行政办公 B. 商业贸易 C. 皇室居住 D. 市民娱乐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西汉”和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西市”“东市”的主要功能是专

2020年全国新高考I卷语文高考真题(山东卷)Word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 (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①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这篇托名大禹的著作实际产生在战国后期。《禹贡》虽以记载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后的地理状况为主,但也包含了对以往地理现象的追溯,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 ②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对见于典籍记载的重要地理要素,包括古国、历史政区、地名、河流、山岭、古迹等都做了记载和简要考证,并不局限于西汉一朝。作者班固比较充分地利用已有的地理记载和地理研究成果,使得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初具雏形。同样,成书于公元6世纪的《水经注》也从传世的数百种地理著作中搜集整理了大量史料,并做了深入的考证和研究。今天,我们之所以还能知道先秦的某一个地名在现在的什么地方,能知道秦汉以降的疆域范围,能够大致了解黄河早期的几次改道,都离不开这两种著作。 ③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皇朝的更迭、政权的兴衰、疆城的盈缩、政区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断发生;黄河下游及其支流的频繁决溢改道又经常引起有关地区地貌及水系的变迁,给社会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中国古代繁荣的文化使这些变化大多得到了及时而详尽的记载,但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足,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学问——沿革地理。 ④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到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特别是与儒家经典和传统正史的理解有关的地理名称和地理知识,都被看成是治学的基本功。沿革地理的成就在清代中期达到高峰,很多乾嘉学者致力于此。

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年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新课标全国Ⅱ卷)黑龙江考题2018.司马迁著《史记》时,文献关于黄帝的记述内容不一甚至荒诞,有人据以否定黄帝的真实性。司马迁24游历各地,常常遇到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有鉴于此,他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一撰述过程表明.《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准确可信A.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B.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C.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D.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25.自耕小农衰退.土地兼并缓和D.中央集权弱化B.流民问题严重CA.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26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这表明当时.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BA 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27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28术中人物的脸谱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C D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187729.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B.国际地位得到提高D.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C .抗日战争期间,湖北省政府曾发布《湖北省减租实施办法》,在农村推行以“减租”为内容的土地改30革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未得到国民党中央的肯定。这表明当时国民党中央B.阻止地方政府进行土地政策的调整A.放弃了对农村原有土地制度的保护D.无意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C.无力控制地方政府的行为.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高校遵照中央政府要求开设公共必修课,恩格斯所著《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31过程中的作用》成为指定教科书,文化部还举办了以“从猿到人”等为宣传主题的大型科学知识展览会。其主要目的是.确立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A.构建与国家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B.探索引导宣传舆论工作的全新形式.用科学文化知识破除封建迷信思想DC 年,雅典一下层女子因亵渎神灵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死。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质问:.公元前32340“难道你们忍心让这位阿芙罗狄特(古希腊美丽女神)的弟子香消玉殒吗?”这打动了陪审团。经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妇女享有广泛政治权利BA.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C.法律注重保护平民权益D月致麦迪逊的信中说:“凡是有判断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年333.华盛顿在1787这里所说的“彻底变革”是指变革是必需的。我迫切希望这一问题能在全体会议上加以讨论。”BA.革除联邦体制的弊端.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1 / 8 .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C.废除君主立宪制D世纪晚期德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突飞猛进与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巨大反差。出现这种现象1934.的原因在于.国家分裂阻碍政治民主化A.皇权与贵族结盟掌握政权B.对外战争影响国内民主进程.经济发展消解政治改革诉求DC年内跑完这段距离。”这10100年,我们应当在.1931年,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35一思想B.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A.完全符合当时的苏联国情D.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C.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40.(25材料一 年,英国科学家爱丁顿对日全1919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有不少学者对爱因斯坦的学说持怀疑态度。食的观测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引起巨大轰动,世界范围的爱因斯坦热接踵而至。荷兰、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先后邀请他前往讲学。在中国,梁启超发起成立的讲学社曾拟邀请爱因斯坦来华讲学。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亦发出邀请,并得到其本人应允。虽然爱因斯坦因故未能年,各种报刊登载相对论的论著、译文、通讯、年到19171923成行,但相对论却在中国广泛传播。从15种左右。报告和文献不下百篇,出版译著——摘编自阿尔布雷希特·弗尔辛《爱因斯坦传》等 材料二

2020山东高考新政策

2020山东高考新政策 有关2019山东高考新政策,山东的高考政策新变化,编辑。 9月初国务院发布了中高考(微博)改革的顶层设计框架,相比于全国的改革,山东高考会有什么变化?考生和家长更为关注。山东省教育厅召开新闻通气会,发布了2019年高考改革的细节:明年山东省高考英语科目将启用全国卷,今年被取消的英语听力将重新回到高考行列中,艺术类考生提前批可以填报两个顺序志愿。 明年英语将用全国卷 9月4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意见明确提出从2019年起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当时就有老师猜测我省明年高考可能会使用全国卷。 尽管山东卷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但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曾表示,虽然最近几年“山东卷”质量也比较高,但毕竟一个省的专家水平与全国专家水平还是有所差距的。 省教育厅在新闻通气会上明确表示,根据国家关于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省份的部署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报请教育部批准后,2019年起夏季高考外语(含听力)科目使用全国试卷。 英语启用全国卷意味着去年退出高考行列的英语听力测试将重新恢复。作为高考一项重大改革,我省在2019年取消了高考外语听力考试,2019年高考英语试卷满分从现在的150分降到120分。 听力恢复有利于英语学习

记者采访了多名英语教师,对于英语试卷的调换老师们都有些吃惊。青岛市普教研英语教研员武继国表示,“英语听力恢复是个好事,毕竟作为一种语言工具,英语的听和说两项技能要比读和写重要。”武继国说,取消英语听力考试的时候,一线英语教师就认为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恢复。 青岛15中教导处副主任、英语教师杨睿也认为,恢复听力考试有利于英语的学习,“不考听力了,学生们对听力的重视程度就会下降,但学英语主要是为了交流,听不懂如何跟人交流?”杨睿说。 对于单项选择题的取消,武继国认为同样是一种引导,山东卷中的单项选择考查的多是独立的小语境以及语法记忆等,改用全国卷后将更多地考查英语知识在语境中的应用,“更加重视应用而不是死记硬背。”杨睿说,近年来山东卷中有一个阅读表达的题型,对绝大部分考生来说难度较大,“学生们知道不用全国卷了都很高兴,终于可以摆脱这个题型的困扰了。”杨睿说,不过全国卷中的改错题难度同样不小。 “无论是山东卷,还是全国卷,执行的教学大纲是一致的。”青岛58中副校长吴峰说,山东卷和全国卷相比,题型上可能会有些差异,个别内容也会有所偏重,但总体来看,考查的内容基本一致,考生也不必太惊慌。 春季高考高职继续扩招 发布的《关于2019年普通高校考试招生有关事项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山东省普通高校考试招生继续实行春季高考和夏季高考分类

2020年山东新高考历史模拟猜题专项汇编(13)中国史史学观点论述题

2020年山东新高考历史模拟猜题专项汇编 (13)中国史史学观点论述题 1、近代中国,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社会各阶层提出了各自的救国方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方案一:孙中山的“共和救国论” 余以人群自治为政治之极则,故于政治之精神,执共和主义。夫共和主义岂平手而可得,余以此一事而直有革命之责任者也。” ——1897年孙中山与日本友人宫崎寅藏平山周的谈话方案二:张謇的“实业救国论” 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若骛其花与果则灿烂甘美而忘其本,不知花与果将何所附而何自生?” ——张謇《对于救国储金之感言》方案三:陈独秀的“民主科学救国论”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迫压,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关于近代中国救国论的观点。(要求:选择材料中的任意一种观点加以评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对比表1和表2的相关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对中国近代进出口贸易呈现出的趋势进行简要评述。(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鲁国及各诸侯国二百余年的历史,内容以诸侯、大夫的政治、军事活动为主。 《史记》成书于西汉,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记载了上古至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比较《史记》与《春秋》的不同之处。从“篇目举例”中任选两则,分别简述其反映的西汉社会状况。 4、近代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传统文化认为“中国”是“天朝上国”,周围各国如“夷”,即未开化的野人,必须向中国臣服。资本主义列强刚刚闯进中国时,中国沿用了“夷”的称呼,如“英夷”“法夷”等。推而广之,凡是和外国事务有关的交涉,也统统称为“夷务”。19世纪60年代起,“天朝”与“夷”的对称变为“中国”与“西洋各国”“泰西各国”的对称,“夷务”也就演变为“洋务”。 材料二 下表反映了鸦片战争前后,清政府在对外交往中,“天朝”和“中国”词语的使用频率变化。

高考北京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8高考北京历史 12.“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利,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 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 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 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 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 13.南宋年初“中原士民、扶携南渡,不知其几千万人”,南方地区小麦价格暴涨,“农获其利,倍于种稻”,小麦在南方大规模种植,南稻北麦的粮食作物分布格局被打破,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南迁的北方人民对面食的需求推动小麦种植 ②《农政全书》的刊刻推广了先进的种植技术 ③稻麦兼种技术的发展为小麦种植提供了条件 ④曲辕犁开始从北方引入,促进生产效率提高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14.乾隆继位之初,曾裁撤军机处,但第二年又下旨:“目前两路军务尚未全竣,且联日理万机,亦问有特召交出之事,仍须就近承办”,将其恢复,此后军机处“军国大计,?不总揽”“内阁宰辅名存而已”。这表明 A.清朝内阁权利得到加强 B.清朝中央集权遭到削弱 C.军机大臣获得宰相职位 D.军机处有助于加强皇权 15.明中叶以来,松江府(今上海一带)所辖市镇数量如下表所示,据此表可以得出

①市镇数量增长体验出商人地位上升 ②明清时期松江地区工商业发展较快 ③市镇增多与近代开放通商口岸有关 ④清政府与民国政府都重视商业发展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16.1903年,林纾编译的《伊索寓言》出版,书中有一则故事:狮王与群兽立约,羊由狼管辖,兔子由狗管辖,彼此友好,和平共处。兔子感叹说,我期待这一天很久了,但真能实现吗?故事后的按语说:“今有盛强之国,以吞灭为性,一且忽言弭兵,亦王狮之约众耳!弱者国于其旁,果如兔之先见耶””林纾意在 A.提醒中国人警惕被侵略瓜分的危险 B.颂扬人类社会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 C.呼吁世界列强承担保护弱国的责任 D.鼓动中国民众推翻清政府残暴统治 17.国民革命失败后,苏共领导人曾认为,中国红军不可能在农村有所作为,只能等待时机配合城市工人暴动。但是,毛泽东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对这一探索历程表述准确的是 A.南昌起义→遵义会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中共“七大”→“工农武装割据”→敌后游击战 C.秋收起义→“工农武装割据”→中共“七大” D.遵义会议→井冈山道路→《论持久战》 18.图8取材于1945年一幅名为《端赖合作》的漫画,该漫画反映出

2015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山东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题4分,共44分。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多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3.《尚书·酒俈》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A.兼爱尚贤 B.主权在民 C.以民为本 D.道法自然 【答案】C 14.唐宋时期,地方官任职避亲,避籍渐成定制。该制度旨在一() A.瓦解宗法体系 B.防止地方势力膨胀 C.健全地方行政机构 D.完善地方监察制度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宋代的地方制度。分析选项,A明显错误,宗法制在我国古代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B与符合题意,之所以“避亲”就是防止形成家族势力,进而造成地方割据;CD与题意不符,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所以应选B。 15.“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了中国的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乃至于到今天,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这强调的是()A.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西方的主导性 B.近代中国和世界的碰撞与融合 C.中国按照西方模式向近代社会演变 D.中国近代史是西学东渐的过程 【答案】B 16.下列四项为中国近代不同时期的考题,其中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学堂使用的考题应是() A.“蒸汽有力可用,由何而生

B.“论吾国银行失信用之可惧。” C.“试比较英、美、法、瑞士、中国行政机关元首之产生方法。” D.“法国大革命对于欧洲民族主义之发展,有何影响?试举例明之。” 【答案】A 17.图5是英、德、俄、日四国中的某一国在中国出口贸易总额所占比重(%)变化示意图,这一国家是() A.英国 B.德国 C.俄国 D.日本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日本在中国实力的消长。依据所学,自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了值不值运动发展道路,同时也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作为其邻国的中国首当其冲受到日本不断的侵略,致使日本在华利益成不断上升趋势,一战期间曾形成独霸中国的局面。所以应选D。 18.1925年,苏联建立了为中国革命培养干部的莫斯科中山大学。1928年9月,苏联将莫斯科中山大学与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国部合并,改名为“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苏联更改校名是基于中国() A.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B.北洋军阀统治基本被推翻 C.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答案】C 【解析】

2018年高考全国2卷历史真题和答案解析

2017高考历史全国2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24.图5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 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 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 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 25.《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使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A.记载的真实性 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 C.修撰的政治性 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 26.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 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 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 C. 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 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 27.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的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利日趋衰落 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28.1879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播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由用船一方拨付,采取”协造”方式生产.这种变化反应了

A.军用工业由官版专为商办 B.“协造”意在缓解经费压力 C.军用工业市场化趋势明显 D.近代轮船制造业走出困境 29.1913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得谋补脑。”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这反映出当时 A.新文化运动影响日益广泛 B.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 C.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 D.广告成为推动文明的工具 30.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的群众组织,成员达404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中国党员占总人口的1%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映出 A.革命工作的中心开始转移 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 C.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 D.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 31.1977年,我国个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2001年增长至719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由此可知 A.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 B.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D.恢复同意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 32.在梭伦改革之后的雅典,有的执政官是未经正当选举上台的,被称为僭主,他们一般出身贵族,政绩斐然,重视平民利益,但最终受到流放等惩罚。这种现象表明,在当时的雅典 A.贵族垄断国家政权 B.政治生活缺乏法治基础 C.平民没有政治权利 D.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 33.13世纪后半期,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并专门发布公告称,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 A.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 B.人文主义广发传播 C.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 D.新教理论初步形成

2019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2019年山东省夏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1.下列制度具有打击世家大族、促进社会公平重要作用的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 2.明朝废除宰相和清朝设立军机处的相同目的是() A.加强君主专制 B.提高行政效率 C.避免决策失误 D.强化地方管理 3.下列反抗斗争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企图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4.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赢得的第一次反对外来侵略完全胜利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中日甲午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抗日战争 5.下列外交活动,突出反映了新中国"求同存异"的外交策略,加强了同第三世界国家联系的是() 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B.参加1954年日内瓦会议 C.参加万隆亚非会议 D.中美发表《上海联合公报》 6.伯利克里时代,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A.民众法庭 B.五百人议事会 C.十将军委员会 D.公民大会 7.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产生了广泛的世界影响,其确立的标志是() A.“光荣革命” B.《权利法案》颁布 C.责任内阁制形成 D.1832年议会改革 8.“它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第一次大规模运用,为美国在经济上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上述评论针对的是() A.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9.唐宋时期沿“海上丝绸之路”输出的商品中,除丝绸外另一种最主要的商品是() A.青铜器 B.铁器 C.瓷器 D.纸张 10.右面的资料卡片是对我国古代某一时期经济发展状况的描述,这一时期是()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11.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主要原因() A.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 D.洋务运动的兴起 12.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会议,确立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方针,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此次会议是()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13.17世纪,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国家是:()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荷兰 D.英国 14.20世纪30年代,为应对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总统罗斯丰富采取的对策 是() A.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实行计划经济 C.坚持自由放任政策 D.倡导建立关贸总协定 15.体现现实主义倾向,奠定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基础的是() A.《诗经》 B.《离骚》 C.《窦娥冤》 D.《红楼梦》

2020年全国新高考语文详细解析及双向细目表(山东+海南)

2020年全国新高考语文详细解析及双向细目表(山东+海南)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 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这篇托名大禹的著 作实际产生在战国后期。《禹贡》虽以记载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后的地理状况为主,但也包含了对以往地理现象的追溯,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 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对见于典籍记载的重要地理要素,包括古国、历 史政区、地名、河流、山岭、古迹等都做了记载和简要考证,并不局限于西汉一朝。作者班固比较充分地利用已有的地理记载和地理研究成果,使得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初具雏形。同样,成书于公元6世纪的《水经注》也从传世的数百种地理著作中搜集整理了大量史料,并做了深入的考证和研究。今天,我们之所以还能知道先秦的某一个地名在现在的什么地方,能知道秦汉以降的疆域范围,能够大致了解黄河早期的几次改道,都离不开这两种著作。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皇朝的更迭、政权的兴衰、疆城的盈缩、政区的分合和地名的更 改不断发生;黄河下游及其支流的频繁决溢改道又经常引起有关地区地貌及水系的变迁,给社会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中国古代繁荣的文化使这些变化大多得到了及时而详尽的记载,但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足,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学问——沿革地理。 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到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 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特别是与儒家经典和传统正史的理解有关的地

高考历史真题练习带答案解析

高考历史真题练习带答案解析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考历史真题练习带答案解析》的内容,具体内容:在复习阶段多做真题练习,对高考历史备考非常重要。下面我为大家带来,欢迎各位考生参考训练。高考历史选择题真题练习1.(2015潍坊)"3月8日... 在复习阶段多做真题练习,对高考历史备考非常重要。下面我为大家带来,欢迎各位考生参考训练。 高考历史选择题真题练习 1.(2015潍坊)"3月8日到12日,彼得格勒城的妇女们上街游行,要求政府解决面包短缺的危机。失业的工人,缺粮、断饷的逃兵与贫穷的农民趁机加入......"该事件使俄国() A.结束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B.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C.签订了退出战争的和约 D.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答案】B 【解析】材料中"3月""上街游行""要求政府解决面包"的信息说明题干中所指的政府应该是一战时期沙皇政府,故此次革命应该是二月革命。结束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是指十月革命,故A项错误;二月革命结果是推翻了沙皇统治,故B项正确;签订了退出战争的和约是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故C项错误;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指的是十月革命胜利,故D项错

误。 2.(2015济宁)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不要议会制共和国,而要从下到上由全国的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这表明列宁主张() A.彻底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建立无产阶级专制的政权 C.暴力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建立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 【答案】D 【解析】俄国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已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A项的说法不准确;B项"无产阶级专制"明显错误;C项阐述的是革命的方式,材料未有提及;分析材料可以明确这里重点强调的是政权的构成和组织形式,只有D项符合材料内容。 3.(2015厦门)十月革命后,苏维埃俄国曾尝试"直接过渡到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和纯社会主义的分配"。结果,这一尝试() A.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 B.有效巩固了工农联盟 C.导致了新经济政策被废止 D.迅速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答案】A 【解析】通过分析材料可知,当时苏俄尝试的政策计划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显然是指1918~1921年初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列宁设想

2018年山东高考改革最新方案

2018年山东高考改革最新方案据媒体报道,9月22日,山东省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就全省教育工作开展专题询问。会上,山东省教育厅厅长左敏透露,本省高考改革方案已经经省委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定,目前已报教育部审批,根据方案,山东省将从XX年高中的秋季入学后实施新的高考方案。 新方案的核心就是推行“两依据、一参考”的考试招生模式,将夏季高考的统考科目减少为语文、数学、外语3科,增加学生对考试科目的选择性,同时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六门学科,让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特长,自己选择三门纳入高考成绩。 山东省教育厅厅长左敏透露,目前本省的改革方案已经经省委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定,目前已经报教育部审批,具体时间将从XX年高中的秋季入学新生开始实施。 这也就意味着,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将从2019年正式实施。根据重大高考改革“三年早知道”的原则,本省的政策时间表已经给新生留下了足够的缓冲时间。 高考改革怎么考,考什么,历来是考生和家长关注的热点,而这也是高中教学的重要指挥棒。 具体来说,本省将推行“两依据、一参考”的考试招生模式,也就是说依据高考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来招生录取。以前是一次高考,现在则是“两依

据、一参考”。 考试科目方面,本省将夏季高考的统考科目减少为语文、数学、外语3科,春季高考突出技能测试,科目减少了,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在科目选择方面,本省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纳入高考,除了语数外三门课外,理化生、政史地六门学科由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特长,自主选择三门纳入高考成绩。 此外,本省还将试点高考成绩加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加学校考核的招生方式,扩大学校招生自主权,提高选才的科学性。 后年取消加分 大后年语数全国卷 XX年,英语使用全国卷,恢复听力测试,XX年文综理综使用全国卷,XX年包括少数民族加分政策取消,2018年语文数学使用全国卷,2019年高考统考科目减至3门……从今年开始,高考改革几乎年年都有大动作,这对目前的高中生甚至初中生,都有一定的影响。 明年文综理综启用全国卷 经教育部批准,本省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夏季高考),自XX年起外语科目、XX年起综合1(文科综合)和综合2(理科综合)科目、2018年起语文和数学科目使用全国卷。这意味着今年入学的高一新生将成为首批使用各学科全国卷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