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细胞的增殖练习(附答案)

细胞的增殖练习(附答案)

细胞的增殖练习(附答案)
细胞的增殖练习(附答案)

细胞的增殖练习(附答案)

“分子与细胞”第六章第一节《细胞增殖》练习题

1.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时形成的纺锤体是由什么组成的()

A.纺锤丝 B.中心粒 C.星射线D.中心体

2.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一般认为两组中心粒的分开发生在()

A.前期 B.中期 C.后期D.间期

3.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中心粒的分开和复制分别发生在()

A.前期和后期 B.中期和间期 C.前期和间期 D.前期和中期

4.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细胞内2组中心粒的行为特点是()

A.1组位置不变,另一组移向另一极

B.2组中心粒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C.由星射线牵动两组中心粒移向细胞两极

D.每组的两个中心粒中,1个位置不变,另一个移向另一极

5.在人体细胞有丝分裂前期,可以看到的中心粒数目是()

A.2 B.4 C.8 D. 1

6.一个动物细胞在细胞分裂的前期,下列结构除哪个外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A.染色质 B.核仁 C.核膜D.着丝点

7.下列哪一项叙述,表明动物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

A.核糖体合成活动加强 B.线

粒体产生大量ATP

C.中心体周围发射出星射线 D.高

尔基体数目显著增多

8.下列哪一个现象是在进行分裂的动物细胞中不能出现的()

A.染以单体分开 B.染色体排列在

赤道板上

C.细胞核消失 D.在赤道板的位

置上出现了一个细胞板

9.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的特点是()

A.在赤道板的位置上出现细胞板,向四周扩散形成细胞壁,分隔成两个子细胞

B.染色体变成染色质,核仁、核膜重新出现,形成两个子细胞

C.不形成细胞板,由细胞中部内陷横缢形成两个子细胞

D.亲代染色体经过复制,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10.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只在植物细胞中出现的结构是()

A.中心体 B.纺缍体 C.细胞板D.姐妹染色单体

11.在有丝分裂前期,细胞的动态变化中,动植物细胞的区别在于()

A.染色体形成的方式不同 B.赤道板出现的方向不同

C.核膜、核仁解体的时间不同 D.纺缍体来源不同

12.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主要不同分别发生在()

A.间期和前期 B.前期和中期 C.中期和后期 D.前期和末期

13.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相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间期,DNA复制含量加倍

B.前期,由中心粒周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C.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含染色单体

D.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加倍,不含染色单体

14.真核细胞的直径一般在μm

100之间。生物体

10~μm

的体细胞一般都较生殖细胞和个别组织的细胞小,其原因是()。

A.细胞较小,相对表面积大,有利于物质的迅速转运和交换

B.受细胞所能容纳的物质制约

C.细胞较小,相对表面积小,有利于物质的迅速转运和交换

D.受细胞核所控制的范围大小的制约

15.间期是分裂期的准备阶段,这是因为分裂间期()。

A.细胞体积迅速增大 B.染色质进行一次复制

C.细胞代谢活动旺盛 D.占全周期持续时间的90%以上

16.下列有关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染色质螺旋化成为染色体 B.核膜消失,核仁结构逐渐消失解体

C.中心体复制 D.形成纺锤体17.有丝分裂后期细胞的主要特征是()。

A.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 B.子染色体分别向两极移动

C.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D.纺锤体形成

18.在细胞周期中,要辨认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应选择()。

A.间期 B.前期 C.中期 D.后期

19.同一细胞有丝分裂前期和后期的染色体数和DNA 分子数之比为()。

A.1︰2和1︰2 B.1︰1和1︰1

C.1︰2和1︰1 D.1︰1和1︰2

20.与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相比较,分裂后期的细胞内()。

A.DNA数目增加一倍,染色体数目不变

B.DNA数目和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

C.DNA数目不变,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

D.DNA数目和染色体数目都不变

21.一个细胞核中有20个染色体的细胞,在连续进行两次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中有染色体()。

A.10个 B.20个 C.30个 D.40个

22.水稻的体细胞内有24个染色体,在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数目依次是()。 A.24、24、24 B.24、48、96 C.24、48、48 D.24、24、96

23.一个细胞周期的持续时间是()。

A.一次分裂开始至下次分裂开始 B.一次分裂开始至下次分裂结束

C.一次分裂结束至下次分裂开始 D.一次分裂结束至下次分裂结束

24.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质成为染色体和染色体成为染色质的过程依次发生在()。

A.间期和末期 B.前期和末期

C.中期和后期 D.后期和前期

25.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纺锤体的作用是()。 A.使染色质变成染色体 B.形成细胞板

C.形成细胞核膜 D.牵引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26.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形成和分开的两个时期依次是()。

A.中期和末期 B.前期和中期 C.间期和后期 D.后期和末期27.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对根尖

染色的目的是使()。

A.核仁着色 B.核膜着色 C.染色体着色 D.核孔着色

28.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能看到的结构是()。

A.中心体 B.高尔基体 C.叶绿体D.染色体

29.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数目倍增,染色单体形成,染色体在细胞核中最早显现,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最为清晰的时期依次为()。

①分裂间期②分裂前期③分裂中期④分裂后期⑤分裂末期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②③①④D.⑤③②④

30.细胞有丝分裂最重要的特征是()。

A.有纺锤体出现 B.有染色体复制和染色体的平均分配

C.有染色体出现 D.有核膜、核仁的消失

31.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图

像,全部清晰可见的结构是()。

A. 染色体、纺锤体、细胞壁

B. 染色体、赤道板、细胞膜

C. 纺锤体、细胞膜、细胞核

D. 纺锤体、细胞壁、核仁

32.人的一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肝细胞内,全部DNA 数目确切地说应为()。

A. 大于 46

B. 等于 92 C . 等于

46 D. 大于 92

33.在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 DNA 分子数目相同而染色体数目不同的时期是()。

A. 间期和前期

B. 前期和中期

C. 前期和后期

D. 间期和中期

34.下列各图为学生所绘制的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简图,其中正确的是()

35.下图中,横轴表示细胞周期,纵轴表示数目的变化情况。能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核中 DNA

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情况的曲线分别是()。

36.在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开始时,如果它的染色

体数是 N , DNA 含量为 Q ,则该细胞分裂后每个

子细胞中的染色体和 DNA 含量分别是()。

A. N 和 Q

B. N/2 和 Q/ 2 C . N 和 Q/2 D. N/2 和 Q

37.若用物理化学方法抑制恶性肿瘤细胞中 DNA 的

复制,则这些细胞将停留在细胞周期的()

A. 前期

B. 中期

C. 后期

D. 间期

38.果蝇体细胞有 8 条染色体,在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其染色体、染色单体、 DNA 分子数目依次是

A. 8 、16 、16

B. 16 、16 、16 C . 16 、0 、

16 D. 8 、0 、16

39.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中 DNA 数目为本物种

体细胞中 DNA 数目的两倍的时期是()。

①间期②前期③中期④后期⑤末期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③⑤

D. ①③⑤

40.观察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理想材料是()。

A. 活的肝细胞

B. 口腔上皮细胞

C. 发育着的受精卵

D. 卵细胞

41.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在制作装片的过程中,主要操作步骤应是()。

A. 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B. 漂洗、解离、染色、制片

C. 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D. 漂洗、染色、解离、制片

42.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时,视野内最多的细胞是()。

A. 间期细胞

B. 前期细胞

C. 中期细胞

D. 后期细胞

43.除病毒外,一切生物生长、发育、繁殖的基础是()。

A. 无丝分裂

B. 有丝分裂

C. 减数分裂

D. 细胞分裂

44.右图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

图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生物为一种植物; B.该生物的体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

C.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D.该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

45.单细胞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直接意义是() A. 产生新个体 B. 增强生活力

C. 增加变异性

D. 改变遗传性

46.图6-3是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周期中核内DNA及染色体相对数目(假设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为2N)的变化曲线。请分析曲线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图6-3

(1)实线A→B→C→D→E→F表示____________的数量变化,虚线a→b→c→d→e表示____________的数量变化。

(2)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的区段:实线应为__________段,虚线应为__________段。

(3)实线B→E段DNA均为4N,请分析这期间染色体发生的变化: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从有丝分裂进程分析,此曲线有一个不科学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7.下图为植物有丝分裂示意图

A B C

D E

(1)用图中字母排出有丝分裂细胞各时期的顺序________。

(2)图中细胞内有六条染色体的时期是________。(3)开始出现染色体的时期是________;染色体开始转变成染色质形态的时期是________。

48.下图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某个时期,据图回答:(1)此细胞有________条染色体、________条染色单体、________个DNA分子、

(2)它在进入分裂期之前的间期细胞中有________条染色体、________条染色单体、________个DNA分子

(3)在其刚形成的子细胞中有________条染色体、________条染色单体、________个DNA分子、49.如下图所示是两个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请据图回答:

(1)A图示_________细胞有丝分裂,B图示_________细胞有丝分裂,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2)A图示有丝分裂的_________期,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图示有丝分裂的_________期,其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0.下图中A与B表示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

色体数目的动态变化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是从开始到。

(2)图A中,cd段表示细胞分裂进入期,de段表示细胞分裂进入期。

(3)图B表示(填“植物”或“动物”)细胞的分裂期,共有条染色

体、条染色单体和个DNA分子,

相当于图A中的是段,分裂后形

成的子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条。

(4)写出B图中标号的结构名称:①是;②

是;③

是。

答案:1-5 CACAB 6-10 DCDCC 11-15 DDBAB

16-20 CACCC 21-25 BCDBD 26-30 CCDBB

31-35 DCAB 36-40 CDCBC 41-45 AADDA

46(1)核内DNA 染色体(2)DE bcd (3)

①染色质高度螺旋为染色体②染色体数量

的加倍③染色体的位置由散乱分布→赤道

板有规律地排列→移向两极(4)间期持续

的时间太短

47(1)C、A、E、B、D。(2)A、C、D、E。(3)A;D。

48(1)8、0、8。(2)4、8、8。(3)4、0、4

49 (1)动物植物 A图中有中心粒,B图中

有细胞壁

(2)中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3)后染色体着丝点分开,一套染色体形成两套染色体并向细胞两极移动

50 (1)e j (2)后末(3)

动物中 4 8 8 b~c(或

g~h) 4 (4)中心体(粒)染

色体纺锤体

细胞增殖教学设计

《细胞的增殖》教学设计 巨鹿二中王耀华 一.教材分析: 细胞的增殖是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六章第1节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细胞生命系统的物质组成、结构之后,来认识细胞这个系统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细胞分裂的三种方式中,有丝分裂是最主要、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方式。多细胞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体细胞的增多就是通过有丝分裂实现的。无论是单细胞真核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他们各种形式的无性生殖也是通过有丝分裂完成的。有丝分裂还是学习减数分裂的基础,而减数分裂知识又是学习遗传变异规律的基础。由此可见有丝分裂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讲透,要让学生真正掌握有关知识。 二、学情生分析: 高一的学生由于在初中基本上不学习生物学,对生物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不甚了解,而且缺乏一定的空间感,故对本节内容的学习比较困难。因此要借助多媒体或模型来帮助理解。三.教学方法: 本节课教学内容理论性强、抽象复杂,所以课前我指导学生做好预习,课堂上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性通过上一节课的模拟探究使学生了解了细胞增殖的必要性,明白了生物体的生长还要靠细胞增殖增加细胞数量。可以通过不同方式,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整个学习过程。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到认识和分析一个生命现象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方法——除了一般的文字描述外,还可以用图形描述特点;用图解和表格突出重点;用曲线描述量的变化规律和趋势;通过实验观察、验证生物学知识等……。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了解一些常用的生命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在讲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主要特点时,我采用了FLASH动画逐步演示有丝分裂各时期,很好地让学生感受细胞分裂过程的动态性和连续性。黑板粘贴模型克服了多媒体手段转瞬即逝的弊端,较好地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形象。 四.教目学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真核细胞增殖的方式及意义。 2、理解细胞周期的概念。 3、准确描述细胞有丝分裂各阶段的重要特征。了解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 4、掌握有丝分裂的过程、特征和意义。尤其是DNA和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 (二)能力目标: 1、学习用曲线图描述DNA和染色体数量的变化规律 2、通过学习有丝分裂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图像、解读图像的能力。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制作临时装片的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以及识图和绘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细胞周期以及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使学生对生命的运动性、对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等哲学问题有正确的认识。 2、通过对实验思路的分析和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工作作风。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细胞周期的概念。

细胞增殖及细胞活力检测方法

细胞增殖及细胞活力检测方法 目前主要有两种用于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的方法。一种是直接的方法,通过直接测定进行分裂的细胞数来评价细胞的增殖能力。另一种是间接的方法,即细胞活力(cell viability)检测方法,通过检测样品中健康细胞的数目来评价细胞的增殖能力。显然,细胞活力检测法并不能最终证明检测样品中的细胞是否在增殖。如细胞在某一培养条件下会自发启动凋亡程序,但药物的干扰可抑制凋亡的发生;这时若采用细胞活力检测法,显然可以区分两种条件下的细胞数量,但我们并不能从药物干扰组细胞数大于对照组的事实说明药物可促进细胞增殖的结论。所以最直接的证据应该采用方法一。 用于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最经典的方法是用氚标记的胸腺嘧啶核苷处理细胞,再检测DNA链中氚含量。若细胞具有增殖能力,DNA合成过程中将会采用氚标记的胸腺嘧啶核苷作为合成原料,因此检测细胞DNA链内标记核苷酸的量可判断细胞是否进行DNA 的合成。 但更为常用的方法是BrdU检测法。用BrdU预处理的细胞中,BrdU可代替胸腺嘧啶核苷插入复制的DNA双链中,而且这种置换可以稳定存在,并带到子代细胞中。细胞经过固定和变性处理后,可用免疫学方法检测DNA中BrdU的含量(如采用鼠抗BrdU单克隆抗体特异识别BrdU,再采用辣根过氧化酶标记的山羊抗鼠IgG二抗标记,最后用比色法或荧光的方法进行定量测定),从而判断细胞的增殖能力。Calbiochem/EMD公司提供一种BrdU检测试剂盒,以微孔板的形式,合并所有清洗、固定、变性的步骤以单一试剂当中。比色检测在一抗二抗标记后在450nm下读数,

所有操作在3小时内结束。而且该试剂盒的灵敏度与市场上其他同类产品相比是最强的。1000个细胞以上水平的检测只需用BrdU预孵育2小时,100个细胞则采用过夜预孵育,即可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 BrdU法的一个缺点是需要固定和变性等破坏DNA的处理。有些情况下,研究者可能希望在测定细胞增殖能力的同时检测细胞的总DNA含量,然而,在变性条件下,DNA 的双链结构将被破坏,DAPI和Hoechest 33342等核酸标记探针就不再能识别DNA,因而也无法估计DNA总量。Molecular Probes公司的Click-iT EdU检测试剂盒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种方法不需要变性步骤,因为荧光探针标记的叠氮化物小分子,而不是庞大的抗体分子,可以很轻易的识别并结合未变性DNA双链中的EdU分子。采用BrdU方法时,你必须非常小心的去对DNA进行变性,才能一方面使BrdU抗体进入细胞,另一方面又保留足够的双链DNA分子来进行细胞周期的分析。有了EdU 后则不同,由于你不再需要变性,这一切都很简单了;另外,常常用于DNA变性的HCl,可能破细胞内坏蛋白的抗原识别位点,因而限制了BrdU检测法中同时检测其他蛋白的应用,但这种情况在EdU法中不存在。 图1:EdU及BrdU原理示意图(摘至invitrogen说明书) 在一些情况下,细胞活力的检测相当于细胞增殖能力的测定。用于细胞活力检测的方法又很多,这些方法主要采用特殊的试剂来测定细胞的代谢活力,Alamar Blue,MTT及其他四唑盐。它们通过检测细胞的氧化还原活性来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所以这是一种间接的方法。 Calbiochem的快速细胞增殖试剂盒,或者,严格来说,叫细胞活力试剂盒,采用一

细胞增殖练习题

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1节细胞的增殖 一、选择题 1.要观察植物细胞的细胞板结构,所选择的细胞应处于有丝分裂的() 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末期 解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位置上由高尔基体形成细胞板逐渐扩展成为细胞壁,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答案:D 2.下列选项中,两类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均可呈周期性变化的是() A.蛙的红细胞与淋巴细胞 B.小鼠骨髓瘤细胞与皮肤生发层细胞 C.人的胚胎干细胞与成熟红细胞 D.牛的精细胞与精原细胞 解析:染色体数目呈周期性变化的细胞必须是能进行连续分裂的细胞,A选项中蛙的红细胞进行无丝分裂,无染色体变化;C选项中人的成熟红细胞、D选项中牛的精细胞都不再分裂;B选项中小鼠的骨髓瘤细胞与皮肤生发层细胞均能进行连续的有丝分裂,染色体数目呈周期性变化。 答案:B 3.菠菜根的分生区细胞不断分裂,对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DNA和染色体的数目增加一倍 B.细胞分裂前期,核膜和核仁逐渐消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C.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适于染色体计数和形态观察 D.细胞分裂末期,在细胞中央赤道板的位置出现一个由膜构成的细胞板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间期复制的结果是DNA含量加倍,染色体数目不变;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只发生在动物细胞和部分低等植物细胞中;细胞板没有膜结构。 答案:C 4.在人体成熟的红细胞、蛙的红细胞以及鸡的红细胞中均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A.中心体发出星射线 B.细胞膜中央凹陷 C.ATP合成 D.着丝点分裂 解析:人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复杂的细胞器,所以不能分裂,但是可以通过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和ATP。蛙的红细胞能够进行无丝分裂,先核分裂,然后细胞膜中央凹陷,缢裂形成两个子细胞,能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水和ATP。鸡的红细胞有细胞核和各种具膜的细胞器,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水和ATP。 答案:C 5.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以下操作和结论正确的是() A.剪取5 cm根尖,用酒精和吡罗红混合液解离染色 B.右图是高倍显微镜下调节细准焦螺旋看到的视野 C.持续观察,视野中的K细胞将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D.视野中,N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M细胞的一半 解析:解离时用的解离液是酒精和盐酸混合液,且剪取的根尖长2~3 mm。该实验所观察的细胞在解离时已经死亡,不会继续分裂。M细胞的着丝点尚未分裂,染色体数目并没有加倍;N细胞中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所以N细胞的染色体数是M细胞的两倍。

高中生物知识点——细胞的增殖

高中生物知识点——细胞的增殖 知识点1细胞不能无限长大 1.细胞生长的原因 (1)细胞的生长 (2)细胞数目的增多 2.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1)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越低。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生长。 (2)细胞核所控制的细胞质范围有一定的限度,细胞核中的DNA不会随细胞体积的扩大而增加。细胞的核质比限制了细胞的生长。 3.模拟实验 (1)琼脂块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随琼脂块的增大而减小。 (2)NaOH的扩散速率(深度):随琼脂块的体积增大保持不变。 (3)NaOH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体积之比:随琼脂块体积的增大而减小。 知识点2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 1.细胞周期

1.细胞的增殖状态 (1)能持续分裂的细胞:红骨髓造血细胞、形成层细胞、根尖分生区细胞等; (2)暂时停止分裂的细胞:肝脏细胞、黄骨髓造血细胞等; (3)不能持续分裂的细胞:高度分化的细胞,如神经细胞、精子等。 3.细胞周期的判断方法 (1)细胞周期以分裂间期为起点,而不能以分裂期为起点。 (2)分裂间期的时间远远长于分裂期。 知识点3有丝分裂 1.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 真核细胞可进行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2.有丝分裂过程(以高等植物细胞为例) (1)分裂间期 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分裂期

3.有丝分裂中规律性变化规律 (1)有丝分裂相关结构的变化规律 (2)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规律

(3)核DNA、染色体及染色单体数目变化规律(以二倍体为例) 数量变化: 曲线变化模型: (4)染色体、染色单体及DNA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当有染色单体存在时,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 当无染色单体存在时,染色体∶DNA=1∶1。 4.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 5.有丝分裂的意义 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保持了细胞的亲子代之间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6章第1节 细胞的增殖教案

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1节细胞的增殖 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1、简述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描述细胞的无丝分裂。 能力方面:模拟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探讨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 ⑴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⑵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解决方法: ⑴用吹塑板做成细胞和染色体模型,边讲解边在黑板粘贴有丝分裂各时期剪贴图。 ⑵运用多媒体再现动态的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 2、教学难点: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以及DNA数量的变 化。 解决方法: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既让学生感受细胞分裂过程的动态性和连续性,又能克服电教手段转瞬即逝的弊端,再通过表格、曲线图呈现变化。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方法:实验法、讲解法、启发法。 五、教具准备:课件 六、学生活动 1、通过实验,启发学生发现事物的规律性。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知识点,回答相关问题。 七、教学程序 第1课时 [问题探讨]出示教材P110图讨论: 1、推测象与鼠相应器官和组织的细胞大小差异如何? 2、生物体的长大,是靠细胞数量的增多还是靠细胞体积的增大?(让学生明确多细胞生物体体积的增大,即生物体的生长,既靠细胞生长增大细胞的体积,还要靠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不同动(植)物同类器官或组织的细胞大小一般无明显差异,器官大小主要决定于细胞数量的多少。)

导言:细胞为什么都那么微小呢?什么因素限制了细胞的长大?让我们通过模拟实验来探讨之。 一、细胞不能无限长大 [实验: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先引导学生设计模拟实验的方案,然后讨论各种方案的可行性,最后实验按教材P110——111提供的方案。 1、据测量结果计算后填入教材P111表中。 2、写出实验结论。 3、讨论回答教材P111的讨论题。 4、教师总结: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低。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二、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 1、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2、细胞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细胞在分裂之前,必须进行一定的物质准备。细胞增殖包括 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 有丝分裂 3、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无丝分裂 减数分裂 三、有丝分裂 引言: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具有周期性。(学生阅读教材P112) 教师提问: 1、什么叫细胞周期? 2、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哪两个阶段? 3、什么是分裂间期,什么是分裂期?哪个时期长? 4、细胞分裂间期有什么特点? 5、新的细胞周期从什么开始? 6、要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采用什么样的细胞比较好?分裂期细胞有哪些特点呢?下面我 们以高等植物细胞为例,来了解有丝分裂的过程。 教师可先用吹塑板做成细胞和染色体模型,边讲解边在黑板粘贴有丝分裂各时期剪贴图。 1、前期:⑴染色质成为染色体(特点见教材P113)⑵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⑶纺缍体形成⑷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纺缍体的中央(两失两现一散乱)

高三生物专项训练试题:细胞的增殖(含答案)

专项训练试题:细胞的增殖 一、单选题 1.a、b、c、d分别是一些生物细胞某个分裂时期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 a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 B. b图表示人红细胞分裂的某个阶段 C. c图细胞分裂后将产生两个染色体数目不同的细胞 D. d图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单体 2.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减数分裂、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下列叙述最可能属于该三 种细胞分裂方式共性的是() A. 染色质丝先螺旋化变成染色体,再解螺旋变成染色质丝 B. 同源染色体先两两配对,再彼此分离并进入不同的子细胞 C. 细胞完成分裂后,每个子细胞都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 D. 子染色体在纺锤丝或星射线的牵引下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3.将全部核DNA分子双链经32P标记的1个果蝇精原细胞置于不含32P标记的培养基培 养,先经过一次有丝分裂,再经过一次减数分裂,产生了8个精细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有丝分裂中期和1个减Ⅰ中期细胞内染色体数相同,标记的染色单体数不同 B. 有丝分裂后期和1个减Ⅰ后期细胞内染色体数不同,标记的染色体数也不同 C. 1个减Ⅰ后期和1个减Ⅱ后期细胞内染色体数相同,标记的染色体数不同 D. 产生的8个精细胞,每个细胞内含有4条染色体,均有2条被标记 4.下图表示人体内干细胞的增殖分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干细胞与白细胞的基因型不同,但合成的mRNA和蛋白质的种类相同 B. 红细胞可以通过无丝分裂增殖 C. 图示所有的细胞中,干细胞具有细胞周期,而且其分裂能力较强 D. 白细胞能够穿过血管壁去吞噬病菌,这是因为细胞膜的选择透 过性 5.如图表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不能得出的推断是 () A. I时期一定发生DNA复制 B. II时期可出现四分体 C. 细胞周期开始于a D. 在做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时,应尽可能选择Ⅱ 比值大的作实验材料 ⅠⅡ 6.实验室培养甲、乙、丙、丁四种不同类型细胞,测得分裂间期占细胞周期的比例如 下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四种细胞中丙分裂间期持续的时间最长 B. 不同温度下培养以上四种细胞,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都会发生变化 C. 加入DNA复制抑制剂,停留在分裂间期细胞数量最少的是丁 D. 正常情况下四种细胞在分裂间期可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化 7.测定一定数量细胞的DNA含量以分析细胞周期.下表是三组DNA、细胞数的相对 量.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甲组的大部分细胞处于G1期 B. 乙组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

细胞的增殖 教学设计

细胞的增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从细胞物质交换方面模拟探究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2.细胞增殖的方式和意义。 3.细胞周期的概念,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4.分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的变化规律。 能力目标 1.尝试通过模拟实验以进行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利用数学、物理方法处理和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 3.运用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理解释某些生命现象。 4.养成批判性思考问题的能力。 5.能够利用多种媒体获取生物信息。 情感目标 1.形成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生物学思想。 2.使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细胞周期及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教学难点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DNA、染色体的变化规律。 难点突破通过模拟实验和制作动态的多媒体课件,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再加以随堂训练,攻克难点。 【教学方法】

探究、讲述和讨论的方法。【教学用具】 教学模型、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观察分裂间期的细胞,引导学生分析间期的主要变化及变化的结果。 观察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注意每个时期所发生的主要变化。 提问:1、分裂前期所发生的主要变化有哪些?染色质转变成染色体的生物学意义?(提示:可以使DNA 分子在分离的过程中不损坏,保证了遗传信息的完整性,确保染色体在子细胞中的平均分配。 2、分裂中期所发生的主要变化有哪些?什么是赤道板?(提示:赤道板是垂直与纺锤体的纵轴,并将其平分的一个平面,实际上并无板状结构存在。) 3、分裂后期所发生的主要变化有哪些? 4、分裂末期所发生的主要变化有哪些?(与分裂前期进行比较) 教师同学生一起分析、归纳有丝分裂的实质。 在授课过程中穿插介绍我国科学家在“细胞增殖”领域中的研究进展及成果。

(完整版)细胞增殖的练习题及答案(2)

细胞的增殖作业 一、选择题: 1、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最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A.着丝点的分裂和细胞质的分裂 B.染色体数加倍和染色单体形成 C.细胞板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出现D.染色体复制和中心粒复制 2.科学家用15N的硝酸盐作为标记物浸泡蚕豆幼苗,追踪蚕豆根尖细胞分裂情况,得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连续分裂数据如下,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在蚕豆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活动旺盛 B.蚕豆根尖细胞的DNA分子结构稳定性最低的时期有0—2h、19.3—21.3h、 38.6—40.6h C.基因重组可发生在19.3—21.3h D.蚕豆根尖细胞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为19.3h 3.下列有关“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现象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A.分生区的细胞呈正方形 B.根尖的整体呈乳白色,尖端(根冠)略显淡黄 C.处于分裂前期的细胞均无核仁 D.向左下方略移动装片,图像向右上方移动 4.种子萌发时,在利用光能之前,不会发生下列哪种现象() A.细胞分化B.细胞分裂 C.细胞呼吸D.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5.有关细胞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化只发生在人的胚胎时期 B.分化过程中,细胞器种类和数量不会发生改变 C.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D.生物体生长发育过程是细胞发生分化的过程 6.癌细胞属于恶性分化的细胞,表现为() A.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B.存在大量游离核糖体 C.细胞代谢速率下降D.细胞含水量急剧下降 7.下图中甲—丁为某动物(染色体数=2n)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比例图,关于此图叙述中错误 ..的是()

高一生物 细胞的增殖 第2课时示范教案 新人教版

高一生物 细胞的增殖 第 2 课时示范教案 新人教版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一对染色体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变化的模型剪贴图。如图 6—1-2。
图 6—1-1 染色体的复制
图 6—1-2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两条染色体
学生用橡皮泥制作染色体的模型,以供上课用。
[情境创设]
教师:上节课我们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观察到的细胞是死的还是活的?为什么?
学生:是死的,解离的时候已经把细胞杀死了。
教师:为什么要对视野中的细胞进行计数?
学生:因为细胞已经被杀死,我们不能观察到细胞分裂的动态过程,只能用看到的视野中细胞的多少
来说明细胞分裂的某个时期的长短。
教师:同学们回答得很精彩(掌声鼓励)。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有丝分裂的过程。
[师生互动]
教师演示有丝分裂细胞周期的动画课件。
学生观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具有周期性。即连续分裂的细胞,
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
间期和分裂期。
教师:同学们上节课的实验结果怎样呢?
学生:根据实验的计数,我们发现:细胞分裂间期的细胞最多,大约是其他各期细胞的 8 倍。
教师:非常好!引导学生观察课本 P112 表 6—1 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t/h)。在细胞周期里,
哪一个时期长?
学生:细胞分裂间期。
教师:细胞分裂间期有什么特点呢?
1

细胞增殖教学设计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高中 2,学科:生物 3,总课时:2 教学课题:细胞增殖 教材分析: “细胞增殖” 是《分子与细胞》这一模块第六章第1节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细胞生命系统的物质组成、结构之后,来认识细胞这个系统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其中有丝分裂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有丝分裂是学生以后学习减数分裂和遗传规律的基础,也是学习DNA复制及遗传信息传递的重要基础,甚至是生物班的学生学习选修模块的基础。 细胞分裂的三种方式中,有丝分裂是最主要、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方式。多细胞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体细胞的增多就是通过有丝分裂实现的。无论是单细胞真核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他们各种形式的无性生殖也是通过有丝分裂完成的。有丝分裂还是学习减数分裂的基础,而减数分裂知识又是学习遗传变异规律的基础。由此可见有丝分裂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讲透,要让学生真正掌握有关知识。可以通过不同方式;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整个学习过程。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到认识和分析一个生命现象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方法——除了一般的文字描述外,还可以用图形描述特点;用图解和表格突出重点;用曲线描述量的变化规律和趋势;通过实验观察、验证生物学知识等……。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了解一些常用的生命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 本节课教学内容理论性强、抽象复杂,所以课前我指导学生做好预习,课堂上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性通过上一节课的模拟探究使学生了解了细胞增殖的必要性,明白了生物体的生长还要靠细胞增殖增加细胞数量。 在讲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主要特点时,我采用了FLASH动画逐步演示有丝分裂各时期,很好地让学生感受细胞分裂过程的动态性和连续性。黑板粘贴模型克服了多媒体手段转瞬即逝的弊端,较好地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形象。 《细胞增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真核细胞增殖的方式及意义。 2、理解细胞周期的概念。 3、准确描述细胞有丝分裂各阶段的重要特征。了解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 4、掌握有丝分裂的过程、特征和意义。尤其是DNA和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

(完整版)高中生物《细胞的增殖》练习题

细胞的增殖练习 一.选择题 1.高等动物器官的大小主要决定于( ) A.细胞体积的大小,B.细胞数量的多少 C.细胞体积的大小和数量的多少D.细胞大小一般无明显差别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只能适度增大,不能无限增大B.细胞越小越好 C.生物细胞的大小可以各种各样D.细胞越大越好 3.在一个细胞周期中( ) A、分裂间期占有的时间长 B、分裂间期占有的时间短 C、分裂期占有的时间长 D、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占有的时间相当 4.关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染色体的形态较稳定,数目较清晰 B.每条染色体都有两条染色单体 C.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位置上 D.每条染色体中只有一个DNA分子 5.细胞核中每条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为两个,一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彼此分开的时期是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末期( ) 6.植物有丝分裂期中,不具有姐妹染色体的是( ) 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末期 7.动物细胞中心粒倍增的时期是( ) A.分裂间期 B.分裂前期 C.中期 D.后期 8.生物有丝分裂使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保持遗传性状的稳定,这是因为 ( ) A.子代细胞和亲代细胞的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DNA不变 B.分裂间期染色体和DNA自我复制一次 C.分裂后期染色体和DNA分子平均分配了一次 D.分裂期细胞平均分裂了一次 9.动物细胞的无丝分裂中( ) A.一般是细胞核先延长,中部凹陷缢裂为两个细胞核 B.一般是整个细胞先延长,中部凹陷缢裂为两个细胞 C.有纺锤丝的出现 D.也有染色体的出现 10.人体皮肤受伤后,伤口处细胞分裂促使伤口愈合,这种细胞分裂是( ) A.无丝分裂B.有丝分裂C.减数分裂D.分裂生殖11.在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你观察时,处于哪一个时期的细胞最多A.分裂中期B.分裂后期C.分裂前期或分裂末期D.分裂间期( ) 12.洋葱根尖细胞染色用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主要是因为 A.易使细胞染色 B.细胞质着色( ) C.细胞壁着色 D.染色体着色 13.有丝分裂中“丝”指的是( ) A.染色质丝 B.染色体 C.姐妹染色体 D.纺锤丝 14.细胞既不能无限长大,也不能无限小,细胞最小的限度是由什么决定的( ) A.生物的种类所决定 B.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

优秀教案一等奖细胞的增殖

课时课题:第六章第1节细胞的增殖第2课时 课型:新授课 授课时间:2014年 1 月 1 日,星期四,第5、6 节课

【在学生模拟的过程中,教师指出图钉是模拟 着丝点,彩纸条是模拟染色体或染色单体。】 师生共同归纳出复制前后以及着丝点分裂后 染色体组成及形态的变化规律。 如果细胞中只有一条染色体,我们用铅笔把纺锤 体画出时,看到的中期与后期的应该是什么形态 的? 所以,从整个过程来看,下列各项的数目变化如何 呢? 染色体数目:_1___ ___1__ __2___ 着丝点数: _1___ ___1__ ___2__ 染色单体数:_0___ __2___ ___0__ DNA分子数:_1___ __2___ __ 2___ 计算细胞中染色体上的DNA分子数: 有染色单体时,DNA分子数=_染色单体数 __________; 没有染色单体时,DNA分子数=染色体数。 那我们能否总结出染色体、DNA、染色单体的数量 关系呢? 【总结】 染色体数=着丝点数 染色体≤DNA数量 染色单体的数量要么等于0,要么等于DNA 数量。 师生共同分 析模拟的正确和 错误例子,指出2 条染色单体上的 遗传信息应该是 完全相同的,所以 应该用2条颜色和 长短相同的彩纸 条来表示2条姐妹 染色单体。 学生讨论回答: 左图:染色体: DNA :染色单体 = 1:1:0 右图:染色体: DNA :染色单体 =1:2:2 学生自己动 手模拟操 作,增加对 细胞分裂中 染色体数目 变化的认 识。

图像又能来表示什么时期呢? 3、细胞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同学们,人有46条染色体,那么人体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过程中,细 胞中DNA、染色体、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怎样呢? 复制前复制后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D N A 分 子 染 色 单 体 染 色 体 以人为例, 分析人体细 胞在进行有 丝分裂过程 中,细胞中 DNA、染色 体、染色单 体的数量变 化情况。 我们如果把这个过程绘制成曲线,则其细胞中染色体、DNA的数量 变化。 下面我们把得到的结果在下列的坐标中用曲线表示出来。 提问:大家比较一下其中染色体和DNA这两条曲线,它们有何相同 点?

高中生物_《细胞的增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细胞的增殖》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细胞增殖”是《生物1(必修)──分子与细胞》第六章第1节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细胞生命系统的物质组成、结构和功能之后,来认识细胞这个系统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因此,本章的学习需要以前几章的内容作基础。另外,细胞增殖、细胞分裂、细胞周期、有丝分裂等概念与《遗传与进化》一书中有关减数分裂的内容联系很密切,同时,有丝分裂作为细胞分裂的一种基本方式,是学生以后学习减数分裂和遗传定律的基础,也是学习DNA复制及遗传信息传递的重要基础,甚至是学习选修模块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在初中曾学习过“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但是在当时对细胞分裂的了解还是很浅,没有深入到细胞分裂过程的水平。 2、学生在第一课时的实验过程中已观察到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各时期图像,但仍不明确其变化特点,由此对本节课也产生强烈的探知欲,有利于教学过程的组织和引导。 3、高一学生具有一定抽象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同时我校学生基础扎实,学习自觉性、主动性较高,我所带班级学生对生物课程学习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为本节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三:课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①简述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②概述有丝分裂的过程。 ③描述细胞的无丝分裂 2.过程与方法 ①培养学生图文信息的转化能力以及比较、归纳、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 ②学习建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合作、表达、交流、描述DNA和染色体数量的变化规律。 ③通过问题串的设置,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客观的观察和描述生物图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细胞分裂这一动态变化过程,感叹生命的神奇,认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激发继续探索生物奥秘的兴趣。 重点:1、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高一生物细胞增殖知识点总结

高一生物细胞增殖知识点总结 1、染色质:在细胞核中分布着一些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这些物质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在细胞分裂间期,这些物质成为细长的丝,交织成网状,这些丝状物质就是染色质。 2、染色体:在细胞分裂期,细胞核内长丝状的染色质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就形成了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看见的染色体。 3、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在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进行自我复制,形成由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条完全相同的染色单体。。每条姐妹染色单体含1个DNA,每个DNA一般含有2条脱氧核苷酸链。 4、有丝分裂:大多数植物和动物的体细胞,以有丝分裂的方式增加数目。有丝分裂是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亲代细胞的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 5、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这是一个细胞周期。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叫分裂间期。分裂期:在分裂间期结束之后,就进入分裂期。分裂间期的时间比分裂期长。 6、纺锤体:是在有丝分裂中期细胞质中出现的结构,

它和染色体的运动有密切关系。 7、赤道板: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准确地排列在纺锤体的赤道平面上,因此叫做赤道板。 8、无丝分裂: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变化。例如,蛙的红细胞。 1)染色体的数目=着丝点的数目。 2)DNA数目的计算分两种情况:①当染色体不含姐妹染色单体时,一个染色体上只含有一个DNA分子;②当染色体含有姐妹染色单体时,一个染色体上含有两个DNA分子。 1、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关系:第一,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细胞中的两种不同形态。第二,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后仍连接在同一个着点的两个子染色体;当着丝点分裂后,两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 2、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关系和变化规律: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以染色体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无论一个着丝点上是否含有染色单体。在一般情况下,一个染色体上含有一个 DNA分子,但当染色体复制后且两染色单体仍连在同一着丝点上时,每个染色体上则含有两个DNA分子。 3、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分裂间期: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结果: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个

必修16.1细胞的增殖基础知识填空及练习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6.1 细胞的增殖 一、不能无限长大 1、细胞与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即:细胞体积越小,其相对表面积越,细胞物质运输的效率也越。 2、细胞的所有生命活动都受的控制,一般细胞核中的DNA 不会随细胞体积的增大而增加,细胞太大,细胞核的“负担”就会过重。 二、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 1、细胞以方式进行增殖。细胞增殖包括和整个连续的过程。 2、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 三、有丝分裂 1、细胞周期即的细胞,从时开始,到时为止。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和两个阶段。 2、分裂间期占细胞周期的。为分裂期进行物质准备,完成 和,同时细胞。 3、分裂期是一个的过程,为了研究方便,人为的将其分成四个时 期:、 、、。 (1)前期:a、染色质成为,一条染色体包括两 条; b、核仁逐渐、核膜逐渐; c、细胞两极发出形成; d、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纺锤体中央。 (2)中期:a、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上; b、染色体的形态稳定、数目清晰。 (3)后期:a、着丝点,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分别移向两极; b、染色体数目,到两极。两极各有。(4)末期:a、染色体变成; b、逐渐消失; c、重现; d、在赤道板位置出现,它形成新的细胞壁。 有丝分裂的意 义:。 四、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点 1、。 2、。 五、无丝分裂 细胞无丝分裂过程比较简单,一般是先延长,核的中部,缢裂成为;接着。分裂过程中没有和变化,所以叫做无丝分裂。例如:。 六、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 染色体易被染料着色,如和。 装片制作过程:———

练习题 1、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最主要的差别是无丝分裂( ) A、没有DNA 的复制 B、核物质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C、染色体数目有规律的变化 D、不出现纺缍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2、在细胞周期中,要辨认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应选择() A.间期B.前期C.中期D.后期 3、下列有关细胞分裂时期的四个叙述中,其中有一个叙述与另外三个叙述不在同一时期,这个叙述是( ) A、染色体数目加倍 B、染色体的着丝点数目加倍 B、DNA 分子的数目加倍D、染色单体变为染色体 4、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与体细胞数相同,而DNA 数不同的时期是( ) A、后期和末期 B、前期和后期 C、前期和中期 D、中期和后期 5、某植物体细胞内有 4 条染色体,那么在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其染色体、染色单体、DNA 分子和脱氧核苷酸链数依次是( ) A、4、4、4、8 B、4、4、4、6 C、4、8、8、16 D、4、8、16、32 6、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蛙的红细胞与哺乳动物红细胞染色体数目均可呈周期性变化 B.机体内所有的体细胞处于细胞周期中 C.抑制 DNA 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 D.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 7、下面的a、b、c、d 分别是一些生物细胞某个分裂时期的示意图,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a 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 B.b 图表示人红细胞分裂的某个阶段 C.c 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甲→甲是一个细胞周期 D.d 图细胞中含有 8 条染色单体 8、某同学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并绘制出下图。据此推测高尔基体的活动明显增强的是( ) 9、某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有染色体数目为16 个,那么该物种染色体数为:()

细胞增殖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简述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描述细胞的无丝分裂。 3.概述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和有丝分裂的过程。 教学难点: 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的染色体形态、数目、位置和运动的变化是一个动态而又微观的过程。 3.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 标签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师]从细胞水平来看,一个蛙的受精卵需要怎样的途径才能成为一只成蛙呢? 学生小组讨论、代表回答:需要不断进行细胞体积的扩大与细胞分裂,还要细胞的分化等。 [师]细胞生物学的研究也证明了以上观点,生物体的体积增大,即生物体的生长,既靠细胞生长增大细胞的体积,还要靠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事实上,不同生物同类器官或组织的细胞大小一般无明显差异,器官大小主要决定于细胞数量的多少。 (二)、细胞不能无限长大 [师]细胞为什么不能无限长大?什么因素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生]细胞体积越大,需要的营养物质越多,需要排出的代谢废物也越多,物质的输入和输出也会遇到困难。 [师]随着细胞的长大,细胞膜的面积不是也在扩大吗?下面通过模拟实验来探讨这个问题。 学生分组实验:①将实验桌上准备好的琼脂块(内含酚酞)切成边长分别为25px、2 cm、3 cm的立方体;②将以上三种琼脂块样品,同时置于盛有适量0.1%的NaOH溶液的烧杯中,处理10 min;③取出琼脂块样品,吸干浮液后,分别将每一样品切成两半,观察切面,测量每一切面上NaOH扩散的深度并记录数据。 学生活动:各小组对实验采集的数据进行讨论分析,小组代表陈述观点。 分析: (1)琼脂块的边长越长,NaOH在琼脂块中的扩散效率越差。 (2)边长为3 cm、2 cm、1 cm的琼脂块分别看作三个植物细胞的话,那么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是依次增大的。 (3)因而,我们有理由相信,生物的异常旺盛的代谢与其细胞的S/V相对直接有关。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低。 [师]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可见,生物体的长大主要靠细胞的数量增多,即细胞的增殖来实现。 (三)、细胞周期 [师]细胞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 [师]像草履虫、变形虫这些单细胞生物,细胞分裂有什么作用呢? [生]通过细胞分裂可以产生后代,起到生殖和繁衍种族的作用。 [师]对多细胞生物来讲,细胞分裂又有什么作用呢? [生]细胞分裂可以增加体细胞的数目,是细胞分化、组织与器官形成的基础。 [师]细胞的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生殖和遗传的基础。 [师]下面我们就来探讨细胞增殖的问题。我们先以动物细胞为例,看看细胞是如何增殖的。 呈示多媒体信息:播放一段草履虫有丝分裂的视频。 [师]大家看到了一个动物细胞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最后形成两个完全一样的子细胞,也就是说它完成了一次细胞增殖。并且这样的增殖具有周期性。科学家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用32P标记蚕豆根尖细胞并观察它的有丝分裂过程,揭示了细胞周期的基本规律。

第一节细胞增殖的教学设计

第一节《细胞的增值》的教学设计 孝义三中高一生物组孟春香 一、教材分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主要讲述了细胞的增值、细胞周期、有丝分裂与无丝分裂,是以后学习减数分裂和遗传规律的基础,也为后面的细胞分化、细胞的衰老和死亡打下铺垫。本节课涉及到的内容与前几章所学的细胞器功能的知识融会贯通,进一步掌握以往的知识,有利于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解释生命现象,在教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节的核心问题如下: 1.细胞问什么不能无限长大呢? 2.细胞通过什么方式增值?主要方式是什么?什么叫细胞周期? 3.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是怎样的?它有什么生物学意义? 二、学生分析 因为高一年级的学生生物学基础知识很少,因此,要像对初学生物学的学生那样对待。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前五章学生对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学习展开,通过适当的策略使新知识融入到原有的知识网络中。虽高一的学生已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与综合思维能力,但本节内容确实抽象,估计学生对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数的变化难理解,对于有丝分裂各个过程所出现的一系列现象,学生可能仍无法想象清楚,或无法将几个时期的事件串联成一条直链,因此,在教学中可用课件演示的方式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连续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令教学中充分体现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课改理念,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 (1)细胞增殖的方式和意义。 (2)细胞周期的概念,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3)理解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的变化规律。 (4)能够通过小组讨论和总结发言体验合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5)通过有丝分裂动画的展示培养观察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6)养成质疑、严谨、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2.教学难点 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以及DNA数量的变化。 3.学生学习重点 (1)细胞为什么要进行分裂? (2)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是什么? 4. 学生学习难点

细胞的增殖测试题(附解析)

细胞的增殖测试题(附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与植物细胞明显不同的是( ) A.间期有染色体的复制 B.后期有着丝粒的分裂 C.末期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D.分裂末期在细胞的中部不形成细胞板 解析:选D 动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间期都有染色体的复制;动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都有着丝粒的分裂;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染色体都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方式不同,动物细胞是细胞膜向内凹陷,最后缢裂成两个子细胞,而植物细胞是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向四周延伸形成细胞壁,将细胞分为两个子细胞。 2.在洋葱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当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1∶2∶2时,该细胞可能会发生( ) A.两组中心粒周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B.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移向细胞的两极 C.染色质丝正在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 D.着丝点全部排列在细胞的细胞板上 解析:选C 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1∶2∶2。洋葱属于高等植物,其根尖细胞中不含中心体结构;洋葱根尖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不进行减数分裂,所以不可能出现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移向细胞两极的现象;在有丝分裂前期,染色质丝正在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有丝分裂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而细胞板出现在分裂末期。 3.人们通过比较同一时刻同一生物不同细胞的染色体特点,来推测一个细胞在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变化。这一做法能够成立的逻辑前提不包括( ) A.染色体可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B.同一生物的体细胞所含遗传物质相同 C.体细胞增殖的过程相同 D.各个细胞有丝分裂是独立进行的 解析:选A 不同生物不同细胞的染色体都可以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同一生物的体细胞所含遗传物质相同,染色体的数目相同,变化过程相同;体细胞都是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增殖,方式和过程一样;各个细胞有丝分裂是独立进行的,互不影响。 4.(2019·杭州模拟)细胞周期包括G1期、S期、G2期和M期。放线菌素D可通过与DNA 结合以阻碍RNA聚合酶与DNA的结合,抑制RNA的合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