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人格权法独立成编及其基本内容的立法建议下

中国人格权法独立成编及其基本内容的立法建议下

中国人格权法独立成编及其基本内容的立法建议下
中国人格权法独立成编及其基本内容的立法建议下

中国人格权法独立成编及其基本内容的立法

建议(下)

谢哲胜台湾中正大学

2012-06-04 10:30:32 来源:人大法律评论 2009年第1期

三、人格权法的规范目的与功能

人格权法用来保护人格权,基于人格权和财产权不同,而且人格权有关的问题,并不限于人格权受侵害的情形,因此,民法典应将人格权法独立一编加以规范。

人格权是作为权利主体的人本身的权利,是关于人的尊严与价值的权利[25]人格权法有以下三种目的与功能:[26]

(一)体现以人为本和宪法保障人权的精神[27]

人是权利的主体,人格权也是个人人格的基础,与个人有不可分离的同一性关系,而且人才是人类社会一切文明和制度的根本。因此,现代各国对于人格权的保护,均以比财产权更为重要的地位加以保护,甚至在宪法的体系上,有关自由权等各项基本权利,均可视为补充具体化人格权的保护以贯彻人性尊严的基本价值决定而存在。

(二)减少对人格权益的侵害

虽然宪法对基本权利有保障的规定,然而宪法的规定未必可以作为直接诉权,[28]违反宪法的规定,未必会有人直接承担法律责任,人格权法的相关规定,则赋予个人直接诉讼救济的权利,侵害人格权,将直接承担法律责任(民事责任),尤其是加诸加害人适当的损害赔偿责任,将使加害人有切肤之痛,而有吓阻功能,借此将能减少对人格权益侵害的事件发生,而能对权利主体的人本身给予直接的保护[29]。

(三)鼓励个人充分发挥其人格价值

人格权法藉由课加害人损害赔偿责任,固然可以达到保护人格完整不受侵害的功能,但这只是消极功能;积极方面,藉由人格权法周延的规范,人格权在一定范围内也能让权利主体取得财产或非财产的利益,人们可以积极地投注心力培养个别人格权的价值,使人格权对自己产生最大效用,促使个人充分发挥其人格价值,每个人都充分发挥人格价值,将符合整体社会的福祉[30]

四、人格权应否独立成编有关争论评析

(一)人格权应否独立成编有关争[31]

人格权制度是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民事法律制度,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逐渐重要,然而人格权应否于民法典中独立成编,则有重大争议,正反意见如下:[32]

1.否定说

持反对意见者理由为:

(1)人格权独立成编与否与重视人格权无直接关联

如果法律制度内容已充分表现对人的尊重与人格权的保护,则该项制度在民法典上的安排和位置,是否为单独一编或一章并不重要。

(2)民法典的设计应以说理圆通为主而非仅以创新为由

世界上迄今尚未有民法典将人格权独立成编,大多规定在自然人一章中,赞成者若要主张创新与特色,必须先提出足以说服人的理由。

(3)《民法通则》的成功经验仅在首次将人格权具体列举而已

《民法通则》之所以备受好评,乃因《民法通则》在1949年后第一次作出比较充分的人格权规定,而不是因为将人格权单独设节,因此,不要完全被《民法通则》的设计体系所牵制,而要探究其受欢迎的真正原因。

(4)因人格权的本质使人格权不应单独成编

作为人格权客体的人的生命、身体、健康等,均是人格的载体,因此,人格权与人格始终相依不可分离,因此,世界上民法典均将人格权规定在自然人一章,理由根据正在于此。其次,人格权是存在于主体自身的权利,而非存在于人与人之间关系上的权利,只有人格受到侵害时才涉及与他人的关系,但这种关系属于侵权行为责任关系,系债权关系,因此人格权不应单独成编而与其他物权、债权

等并列。

2.肯定说

持赞成意见者理由为:[33]

(1)人格权独立成编系符合民法典体系结构与内在逻辑

传统大陆法系民法典未将人格权独立成编具有二个缺陷:第一,人格权制度与财产权制度系相对应,但人格权却无体系化的规则,这显然是不协调,同时反映出民法“重物轻人”的不合理现象。第二,人格权没有独立成编,无法突显其作为民事基本权利的属性。因此,人格权独立成编,是法典逻辑性和体系性的要求。

(2)从民法调整对象来看人格权理当独立成编

民法主要系调整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及人身关系,而人身关系系包括身份关系与人格关系,即所谓人格权与身份权;由于现今大陆法系均单独设置亲属继承编来规范身份关系,却一直未有完整的人格权编来调整人格关系,因此,唯有人格权独立成编,方能完整调整民法内部体系。

(3)人格权独立成编有助于原有体系的完整展开而非破坏

民法典的分则体系是按照民事权利建构的,将人格权确认为一项独立的权利,有助于民法典体系的建构。

(4)侵权行为法既独立成编也必然在体系上要求人格权单独成编

民法典的制定过程中,学者大多主张将侵权行为独立成编,在民法典中集中规定侵害各种民事权利的侵权责任。侵权责任旨在保护各项民事权利,因此必须在民法典分则中先规定各项民事权利,而后再集中规定侵权责任,方能使体系具有逻辑性与完整性。如果民法典仅仅规定物权、知识产权等权利,而不对人格权进行体系化的规定,会使得侵权行为法编对人格权的保护欠缺前提与基础。因此,与其在侵权行为中规定人格权内容,不如单独集中对人格权进行规范。

(5)人格权独立成编是我国民事立法宝贵经验的总结

1986年的《民法通则》第五章第四节就人身权利的规定,已为中国未来民法典整个分则体系建构出基础。该节就人格权内容充分列举,系各国民事立法所罕见。其次,《民法通则》将人身权与物权、债权等并列作出规定,从而为人格权独立成编提供独立的立法根据。最后,《民法通则》所确立的体系,已经过长时间的试练,成为民法立法的宝贵经验,应当继续保留而非抛弃,从而成为人格权独立成编的重要理由。

(二)本文评析

1.功能决定体系而非概念决定体系

人格权法的规范功能,重在人格法益的保护,不限于人格受到侵害时才涉及与他人的关系,人们以姓名、名誉、肖像、美姿协商利用,并不涉及侵权行为,

因而无法规定于侵权行为法。此种协商与商品或服务的交易绝非相同,也不适合规定于契约法。因而应依人格权法的功能,决定人格权在民法的体系位置,而非依侵害人格权也是侵权行为,而以逻辑和概念决定人格权在民法的体系位置。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中国传统思想如果不合乎现代社会的价值,如重男轻女、缠足,都应解放思想不受拘束,中国更不是任何欧美国家的殖民地,更不应以他国民法典未独立成编为理由,[34]反对人格权独立成编。决定民法典的体系,应该实事求是,采最符合现代中国的需求的体例,而不拘泥于他国的框框或陈旧的思想与概念。决定人格权应否独立成编,更应该与时俱进,当今世界各国所存在的民法典,都是该国制定当年时空背景下的产物,严格地说,都是过时的制度,因为古人是无法精准预测现代人生活最佳规范的,更何况目前学者们所参考的德国、法国、日本民法典,都是在帝制时期形成,当时的执政者的理念与现代“执政为民”的理念显有不同,因而民法典体系的思考不仅不宜被古人所限,更不应被外国的古人所限,而应与时俱进。

3.符合“和谐社会”的体系

国家社会的构成分子是人民,人民如果觉得生活的不快乐,就会有抗争或上访,所谓“不平则鸣”;人民的需求得到满足,就会感到快乐。人们的满足分为物质的和精神的层面,物质的满足有赖财产法的明智规范,精神层面的满足,则有赖人格权法与身份法的明智规范。

人格权法如能充分体现国家重视每个人民的价值,每个人都将觉得受到尊

重,而活的有尊严并感到满足,如果物质条件也得到基本的满足,自然就不会有抗争或上访,而有和谐的社会。

因而人格权法是否独立成编,也与和谐社会的形成密切相关。

4.人格权应独立成编[35]

台湾地区民法典的立法体例,关于侵害人格权的构成要件及其法律效果等规定,散见于民法总则编与债编中,造成民法体系紊乱,并增加了法律适用的复杂与困难,台湾地区学者早有批评规范上较瑞士债务法落后,至于规范上更为落后的德、法民法,更不值得学习[36]。虽然内地学者对于人格权是否独立成编有不同意见,但无人否定人格权在民法典中的重要性,大家均承认人格权是民法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认为民法典应当重视人格权制度的规范。

如果要突出民法的价值宣示意义,也许就要采取具有强烈价值宣示意义的民法理论体系,进而以此为基础而设计民法典体系。当今世界,人身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从世界性以及各区域性的人权保护公约或者条约中可明显得知,目前中国大陆不仅加入了相关的公约,学界更无人反对加强对包括人格权在内的人权的保护,有学者更是形成了系统的人格权见解。在此背景下,民法典以体系编排体现人格权的重要价值,将其独立成编并放置于财产权诸编之前,可能比否定人格权独立成编、或者将人格权放在财产权诸编之后的体系,更能凸显法律对人格权的保障。立法的体系也足以影响法律的解释适用,进而影响具体权利的保障,就此而言,为了宣示国家对人格权保障的决心,也引导人民重视人权的保障,将人格权独立成编,也就十分适合现行需要。

从功能决定体系而非概念决定体系而言,将性质上不同于财产权的人格权独立于总则和侵权行为法外,以人格权共通的法理,架构独立的人格权法编,当然比将人格权法依附于总则或侵权行为法编更为明智。摆脱既有民法典的束缚,依据中国社会的需要,配合当代加强保护人格权的趋势,将人格权法独立成编,当然比较符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人格权法独立成编,突出的是民法的价值宣示意义,配合实质保护人格权的相关规定,能充分体现国家重视每个人民的价值,使每个人觉得活得有尊严并感到满足,自然可以减少抗争或上访,而有和谐的社会。

综上所述,人格权法应独立成编。

五、人格权法的基本内容

人格权法既然应独立成编,则可以将有关人格利益的全部事项,都规定在人格权法编,则人格权法的基本内容可以包括属于人格权法的共通事项、类型化人格权的内容及其权能、人格权的保护三大项,分述如下:

(一)一般规定

属于人格权法的共通事项,与身份法和财产法的共通事项,性质上有所不同,自应在人格权法编的一般性规定,说明如下:

1.人格权概括承认

人格权应被承认为人民与生俱来的权利,[37]因而人格权不限于法律所列举

的权利为限,任何有关人的精神或肉体的专属享有和不可侵犯的利益,都属于人格权的客体,受到人格权法的保护,因而应明文规定概括承认人格权。

人格权既应概括承认,则个人如认为人格利益受到损害,不必明确指出何种具体人格权受损,都可以声请法院依法救济。

2.人格权的特性及共通效力

人格权保护的客体既是包括有关人的精神或肉体的专属享有和不可侵犯的利益,则人格权原则上具有专属性;人格权的主体可以直接支配其人格,因而人格权具有直接支配性;除非是受到法律限制,否则人格权受到法律绝对的保护,非经其同意,任何人不得侵入或干涉人格权,有些人格权,其主体也不能抛弃。

[38]

人格权因具有专属性、直接支配性和保护的绝对性,而有不同于其他权利的共通效力,在人格权法编也应明定。

人格权原则上应有以下共通效力:

(1)排他效力

人格权因具有专属性,任何一个人的人格利益,都无法由他人的人格利益加以替代,因而人格权也具有不可替代性。人格权因具有不可替代性,因而必须特别强调排他的效力,任何他人都不得侵入或干涉人格权,人格权主体对于不法侵入或干涉,通常可以主张正当防卫、紧急避难及自力救济,以避免人格权受到损

害。

(2)追及效力

人格权因具有专属性、直接支配性和保护的绝对性,因而对基于人格权而衍生的财产利益,也应归属于人格权主体,不容许他人以任何方法侵夺此种利益,因而人格权主体对于基于人格权而衍生的财产利益,可以追及利益的所在,而主张其权利,一方面使人格权得到利益归属的绝对保护,另一方面剥夺侵夺行为人的利益所得,而能吓阻对人格权的加害行为。

(3)人格权请求权

人格权固然有排他效力,但仍然无法确保人格权不被侵害或干涉,因而仍须赋予人格权主体各种请求权,以维持人格权的完整,此种人格权请求权,不以符合侵权行为要件才能请求,因此,也应承认为人格权共通的效力[39]

3.人格权的限制

国家固应保护每一个人的人格权,但每一个人也都只是国家的构成员之一,法律保护个人的人格权时,其实是在追求公众利益的极大,也就是全体国民或国家社会福祉极大,因此,为了公共利益,必要时,可以对人格权加以限制。然而为了避免国家任意限制人格权,对人格权的限制应符合正当法律程序,即符合正当性、必要性及比例性,以确保国家对人格权的限制是最小的必要限制。

(二)类型化人格权的内容及其权能

概括承认人格权,只是为了周延保护人格权,然而每个具体人格权的特性不完全相同,为了更为妥当地规范,法典有必要规定类型化人格权的内容及其权能,各种常见的具体人格权的内容及其权能,探讨如下:

1.生命

因为生命是人民最基本需求(生理需求)的基础,因而生命权是人民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人格权,又因人民是国家的构成要素之一,国家更应将人命视为国家重要资源,加以保护。

生命权以自然人维持其生命现象为内容,[40]因具有绝对专属性,生命权不得转让,也不得抛弃。

关于生命权的剥夺,则一直存在争议,如死刑的存废即是以此为争点,国家是属于每一位人民,国家有保护每一位人民生命权的义务,但是为了保护更多人民生命权而有必要时,也不应排除由国家剥夺特定人的生命权,否则国家将无法保护其他更多人民生命权,因此只能在为了更大的利益(更多人的生命),并符合必要性,才能依法剥夺生命权。

生命权既然可以在符合正当法律程序下由国家加以剥夺,则比较轻度的限制生命权的措施,理论上也可以依法制定,但仍须符合正当法律程序。譬如,缓死的作法,本质上是对生命期限的限制,可视为是对生命权的限制。又例如对于被判决死刑的死刑犯,限制活命的地点或方式,例如开发居住危险边疆区域或杀敌建功,理论上也未尝不可。

2.身体

人的生命现象存在于身体上,因此身体的完整不受侵犯,是生活质量的根本,身体四肢及组织器官都在身体权保护的范围内。

身体权是绝对权,任何人都不得未经权利人同意接触或侵入他人的身体,非经正当法律程序,不得未经权利人同意限制身体权。身体权也具有一身专属性,影响生命的身体组织器官,不得分离或处分,但不影响生命及健康的身体组织器官,如血液、骨髓、皮肤及毛发,则可以分离或处分。但基于身体是生命和健康的根本,对于身体组织器官的分离和处分,各国法令都有限制。

3.健康

健康可以分为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包括自然人生理和心理的完整良好状态,不限于身体的完整良好,因此,健康权也是独立于身体权的具体人格权。

健康权是绝对权,任何人都不得侵害他人健康。健康权也具有一身专属性,也不得转让或抛弃。至于可否限制,则视国家政策而定,如对于强奸犯以化学去势,以减少再犯可能,可视为对于健康权的限制。

4.姓名

姓名是自然人姓氏和名字的文字组合,也是自然人的标签及与他人区别的表征,法人和商号等其他非自然人则以名称来区别彼此,名称如同自然人的姓名,

与姓名权受类似的保护。

姓名权原则上是绝对权,然而姓名只是姓氏和名字的文字组合,而因为姓名和文字的有限数量,难以避免同名同姓的情形;因此,姓名权也只是保护该姓名所表征的身份上同一性,(41]只要能区别彼此,并不禁止以他人的姓名为自己命名,也不禁止合理使用他人姓名,只有冒用、影射或不当使用他人姓名时,才构成侵害他人姓名权。

姓名权原则上也具有一身专属性,个人不得让与其姓名权给他人,但可以允许他人使用其姓名以表彰个人对某事的看法或态度,如使用他人姓名联署或代言。姓名既然只是个人的标签,如可以区别身份上同一性,某一姓名也并非某人专属使用,如以名人的姓名为子女命名,并不构成侵害他人姓名权。

5·肖像[42]

肖像是自然人的外貌形象,如同姓名是自然人名称的表征一样,肖像则是自然人在外貌形象上与他人区别的表征。

肖像权原则上是绝对权,然而肖像只是自然人的外貌形象,他人的使用未必损及肖像本人,因而也可以合理使用,如为新闻报导而摄影,在不构成侵害隐私权的前提下,可以使用他人肖像。

肖像权因为是自然人对其外貌形象专属使用的权利,基于外貌形象的独特性和唯一性,肖像权原则上也具有一身专属性,个人不得让与其肖像权给他人,但可以允许他人使用其肖像以从事特定目的[43]

6.名誉

名誉是特定人所得到的社会评价,[44]在指称名誉权时,则是通常指良好的社会评价。然而,并非社会评价不佳的人即无名誉权,即使社会评价不佳的人,也享有得到客观评价的权利,而享有名誉权。

名誉权原则上是绝对权,因而指出事实足以贬损某人得到的社会评价,都可能构成侵害名誉权。然而名誉权既应是客观评价,则指出的事实如果是真实的,则有助于对某人为客观评价,则原则上不构成侵害名誉权[45]。

名誉权也具有一身专属性,个人不得让与其名誉权给他人。名誉权既然是个人享有客观社会评价的权利,就不得抛弃。当事人间的自愿限制,如影响个人得到客观的社会评价,原则上也是无效的。

7.自由

最广义的自由权,可以包括人民所享有的各种权利,甚至包括财产权,最狭义的自由权,则仅指身体自由行动的权利,而通常所称的自由权,则指身体上自由行动和精神上自由思考不受外力拘束。

自由权是绝对权,侵入干涉他人身体或精神自由权,都可能构成侵害自由权。自由权是为个人独立自主所必要,因而自由权不得抛弃。当事人对自由权自愿限制,也不得违背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

8.信用

信用广义上指个人的行为所得到社会的信赖度的评价,与名誉即有重叠,狭义的信用仅指个人偿债的能力,所以,狭义的信用权指个人对其偿债的能力享有客观评价的权利。

信用权是绝对权,以任何方法贬低社会对某人偿债的能力的客观评价,都可能构成侵害信用权,但如陈述事实使某人偿债的能力得到真实的客观评价,则并不影响客观评价,不构成侵害信用权。信用权既然是个人享有偿债的能力的客观评价的权利,信用权也不得抛弃。信用权原则上也具有一身专属性,个人不得让与其信用权给他人,但权利人可以有偿或无偿地以其信用权提高他人的信用[46]

9.隐私[47]

隐私指不公开私事,隐私权即指人民享有私事或私生活不被公开的权利[48]。隐私权固然是绝对权,非经本人同意,揭发他人隐私,固然可能构成侵害隐私权。然而,人民享有私事或私生活不被公开的权利,不应作为非法活动的保护伞,为了保护更多人或更大的利益所必要,即得限制隐私权。

隐私权既只是保护权利人私事或私生活不被公开,如权利人同意公开,不管是有偿或无偿,原则上不受限制[49]

10.性自主

从男女性实质平等的角度来看,贞操权是一个逐渐死亡的权利,因为如果贞

操是指未有性行为而言,则在性开放和性自主的角度来看,有无贞操应不影响一个人的人格完整和人格尊严,除非仍存在处女情结,这对妇女显不公平。如果规定妇女贞操权,会产生三个不良效果:将使社会中的女性处于较低的地位;既规定女性贞操权,势必有维护该权利的责任,造成女性不良的社会压力;如果妇女受到性侵害失去贞操,恐遭他人歧视,使人格产生减等[50]因此,人格权法中不宜纳入贞操权。

如果贞操是指不应有不纯洁的性行为,则除了与通常认知的贞操概念不同外,此贞操也非权利而为贞洁义务,而且还必须先定义贞洁义务为何。在现代性价值变迁下,尊重身体权和性自主权,所谓的贞洁义务,不问内容为何,也只能是道德上的约束,除非违反法规范而有制裁的必要,否则贞洁义务遵守与否应由道德加以约束,而不应在法律加以规范[51]。

为了尊重人民性行为决定的自由,应承认性自主权,指人民享有与何人、何时、何地、为何种性行为的权利。

性自主权既强调自主,除非不具同意能力,否则经本人同意的性行为,并不构成侵害性自主权。性行为必然有对象,也伴随着生殖、卫生相关问题,因此,人民的性自主权,可以法律加以限制。另外,婚姻也会对性自主权加以限制。在法令和婚姻限制的范围内,权利人即不得主张性自主权。

(三)人格权的保护

关于人格权的保护,可以针对各种具体人格权遭侵害的救济方法,逐一规定,但如为精简法典条文,也可仅为一般性的规定,一般性规定的条文至少应包括:

1.人格权请求权概括承认

为维持人格权的完整,应赋予人格权主体各种请求权,此种人格权请求权,不以符合侵权行为要件才能请求。包括人格权妨害除去请求权、人格权妨害防止请求权以及人格权复制物归人请求权。

未经权利人同意制作人格权效力所及的物品,如未经他人同意制作他人肖像权效力所及的商品、未经同意制作模仿美女名模的充气娃娃,都构成人格权侵害,行为人是以复制物方式侵害人格权,固然可以请求行为人销毁,但如复制物具有财产价值,销毁未免可惜,可由权利人行使人格权复制物归人请求权,请求行为人将复制物归给权利人,再由权利人决定如何其权利。

2.权利人可以随时终止对他人的授权或行使人格权的自愿限制

除非违反公共秩序或善良风俗,应允许人格权人随时终止对他人的授权,例如,授权他人贩卖其隐私所制作的商品或授权制作肖像复制物出售,即使有期限,人格权人应可随时终止对他人的授权,但应赔偿相对人的所受损害,不包括所失利益。

人格权人行使人格权的自愿限制,除非违反公共秩序或善良风俗,原则上也应允许权利人随时终止其先前的自愿限制,例如,同意他人偷窥其隐私,即使有期限,应允许权利人随时终止此一同意,但是因婚姻而限制性自主权,则在离婚前,则不能终止其同意,否则违反公共秩序或善良风俗。

3.侵害人格权的救济

对于人格权构成侵权行为,权利人当然可以依侵权行为法请求救济,除了请求赔偿金外,并可以请求回复人格权所必要的一切处分,赔偿金并包括财产上赔偿金和精神上赔偿金。

六、结论

民法典的体系决定于民法的理论体系,民法的理论体系则牵涉到学者的法价值判断。民法的理论体系应从民法的功能面思考,由功能决定概念和体系,并正确认识法典化,以决定民法典的体系和基本内容。从民法保护的法益可将民法区分为人格权法、身份法和财产法三大体系,财产法则可分为物权法、契约法和侵权行为法三大体系,以此架构民法典体系正好符合“三个代表”的精神。

将民法选择法典化前,应先探讨法典化的中心思想,作为法典化的指导方针:法典只是法律的一种形式,在解释适用民事法律时不能被民法典所束缚,才可避免法典化造成法典僵化的缺点,必须以规范功能来决定法典化的法律概念,而法典化的目的在于建立明智而简约的法律。具备此一中心思想,才符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民法典的基本内容,应包括民法的基本原理原则、概括承认与类型化的权利以及各类型权利的内容及效力的基本规定。民法典应包括:总则、人格权、亲属(包括婚姻和收养)、继承、物权、契约和侵权行为七编。

人格权法用来保护人格权,基于人格权和财产权不同,而且人格权有关的问题,并不限于人格权受侵害的情形,因此,民法典应将人格权法独立一编加以规

范。人格权是作为权利主体的人本身的权利,是关于人的尊严与价值的权利。人格权法具有:(1)体现以人为本和宪法保障人权的精神;(2)减少对人格权益的侵害;以及(3)鼓励个人充分发挥其人格价值的三项目的与功能。人格权法的基本内容,自应以达成此三项目的与功能为目标。

有关人格权法是否独立成编,经过一段时间激烈的争辩,虽然内地仍有学者执迷于他国一百年前的民法体系反对将人格权法独立成编,但多数学者都已赞成将人格权法独立成编,本文从功能决定体系而非概念决定体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以及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也支持将人格权法独立成编。

独立成编的人格权法,则可以将有关人格利益的全部事项,都规定在人格权法编,则人格权法的基本内容可以包括属于人格权法的共通事项、类型化人格权的内容及其权能、人格权的保护三大项。人格权法的共通事项,即是人格权法编的一般性规定,包括人格权概括承认、人格权的特性(专属性、直接支配性和保护的绝对性)及共通效力(排他、追及与人格请求权)以及人格权的限制。类型化人格权的内容及其权能,即是将各种常见的具体人格权的内容及其权能,为具体规定,包括生命、身体、健康、姓名、肖像、名誉、自由、信用、隐私、性自主等权。关于人格权的保护,可以针对各种具体人格权遭侵害的救济方法,逐一规定,但如为精简法典条文,也可仅为概括性的规定,概括性规定的条文至少应包括:人格权请求权概括承认、权利人可以随时终止对他人的授权或行使人格权的自愿限制以及侵害人格权的救济。

注释:

[25]参见王泽鉴:"人格权保护的课题与展望:人格权、人格尊严与私法上的保护",载《台湾本土法学杂志》第80期,第108~111页。

[26]参见谢哲胜:"财产法专题研究(四)-中国民法典立法",台湾财产法暨经济法研究协会,2004年11月,第102~103页。

[27]参见王泽鉴:"人格权保护的课题与展望(二):宪法上人格权与私法上人格权",载《台湾本土法学杂志》第81期,第89~108页。

[28]在德国,宪法的规定不可以直接作为诉权的依据,但在美国,宪法的规定可以直接作为诉权的依据,为了贯彻宪法保护人民基本权利的精神,本文认为应采美国法,使宪法的规定可以直接作为诉权的依据。但即使让宪法的规定可以直接作为诉权的依据,也不排斥人格权法的规定,如同宪法也有财产权保障的规定,但不排斥财产权法有关的规定。

[29]关于人格权在民法上的保护,请参见王泽鉴:"人格权保护的课题与展望:人格权、人格尊严与私法上的保护",载《台湾本土法学杂志》第80期,第118~120页。

[30] 以上三段并请参见谢哲胜:《中国民法》,新学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版,第7~8页。

[31]以下参见谢哲胜、常鹏翱、吴春岐:《中国民法典立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7~79页。

[32] 以下参见吕健:"试论人格权在民法典体系中应独立成编",载http://www.civil-law. corm. cn/weizhang/default. asp? id = 13732,最后访问日期2004年3月31日。

论中国立法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立 法 学 论 文 法学院 法学0804班 林添 200848400430

论中国立法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法学0804班林添 200848400430 摘要:立法制度是立法活动、立法过程所须遵循的各种实体性准则的总称,是国家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好的立法制度,便难有好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因而再好的执法、司法制度也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实现法治或建设现代法治国家便没有起码的条件。本文就中国现行的立法制度的不足,从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行政机关依职权立法的问题,地方立法中“较大市”的立法问题,地方立法层次过多的问题,地方权力平等的问题分别阐述。 Abstract:Legislative system is the lawmaking activities, the legislative process must follow the floorboard of all sorts of substantive standards, is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national legal system.. Without good legislation system, laws and statutes, regulations just difficult to finish having draw other norm document, as a result still better enforcing the law , judicial systems can bring the due effect into play , realize rule by law or build just not elementary condition of modern law-ruled country neither. This article deficiency moving towards Chinese legislation system currently in effect, from the regulations of the Constitution and other laws administrative organ leans on authority of office legislation problem, middle "bigger local legislation city " legislation problem , local legislation overlapping and unwieldiness problem, the equal local authority problem expounds respectively . 关键词:立法制度中国现行立法体制不足与完善 立法制度是立法活动、立法过程所须遵循的各种实体性准则的总称,是国家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立法制度是国家法制整体中前提性、基础性的组成部分。没有好的立法制度,便难有好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因而再好的执法、司法制度也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实现法治或建设现代法治国家便没有起码的条件。 现代立法制度主要由立法体制的制度、立法主体的制度、立法权的制度、立

2020年4月浙江自考中国画论真题

浙江省2018年4月历年自考中国画论真题 课程代码:0074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唐代著名美术理论家_________在其著作《历代名画记》中对谢赫提出的“六法”作了最早的解释,并对六法内容作了新的补充,即关于立意问题。( ) A.郭若虚 B.郭如虚 C.张彦远 D.张颜远 2.明万历年间,莫是龙、董其昌、陈继儒及沈灏提出山水画的南北宗论,这是中国绘画史上第一次提出的关于( ) A.文人画的理论 B.表现手法的问题 C.画家的风格说 D.画派的理论 3.东晋杰出的画家,理论家顾恺之画论著作有三篇:《魏晋胜流画赞》、《论画》、_________,这是中国最早的专门画论。( ) A.《画云台山记》 B.《林泉高致》 C.《古画品录》 D.《图画见闻录》 4.近代花鸟画家齐白石先生曾讲“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_________。” ( ) A.惑众 B.下能 C.欺世 D.无法 5.《左传》中记载的“……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阐明了青铜器图纹的社会作用,这是中国绘画理论( ) A.最早的品评说 B.最早的功能说 C.最早的技法说 D.较早的功能说 6.“谚云:‘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不唯各言其志,盖亦耳目所习,得之于心而应之于手也。……”,其中黄家指的是( ) A.黄修复 B.黄道周 C.黄庭坚 D.黄筌 7.继谢赫后,南陈的姚最写了《续画品录》,提出了前人所未提的“_________”论。( ) 1

论中国立法原则中公平和正义的体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c811574633.html, 论中国立法原则中公平和正义的体现 作者:刘乃强 来源:《法制与社会》2015年第25期 摘要本文指出,中国立法原则的基本内容要求必须考虑公平与正义要素,才能使立法体制、立法过程和立法结果达到法理范畴里针对立法的具体要求。在立法层面,公平与正义主要体现在公平是立法的基础和正义是立法的目标。在以追求和谐社会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平和正义是密不可分、互为基础和体现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立法领域中,公平和正义是重要的原则,只有坚守公平和正义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立法体制才能实现管理职能和价值。 关键词中国立法原则公平正义 作者简介:刘乃强,天津大学文法学院。 中图分类号:D92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09-005-03 现代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步入了法制社会,社会的法制体制中,立法体系的要求和研究逐渐受到了各国足够的重视和关注。中国在悠久历史和纷繁现代的复杂情况下,设立了适合于中国实际社会情况和发展的立法体制。中国宪法自颁布至今的历次修正,特别是1999年的《宪法》修正案将基本的治国方略确定为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这为我国依法治国、依法立法提供了根本的依据。自2000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更是明确了我国立法体制中操作层面的具体要求和内容。随着立法体制重要性的逐渐凸显,立法领域中各基本要素的研究和分析也逐渐受到了重视。本文从法学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公平与正义之间关系的法理层面理解。 一、中国立法原则的基本内容和必须考虑公平与正义要素 我国《宪法》第七十八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织和工作程序由法律规定。”我国《立法法》第三条规定:“立法应当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坚持改革开放。” 法律原则是法律中能够作为法律概念和法律规则来源与基础的综合性、稳定性的原理。法律原则作为法律规范的一种形式,与法律规则一起,在法律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页 下注释)。宪法的基本原则确定且限定了立法的根本原则,包含:第一,绝大多数人拥有国家最高权力的人民主权原则;第二,由公民基本权利表达的基本人权原则;第三,相对于人治而言的法制原则;第四,以保障公民权利为目的的权力制约原则。

立法的基本原则

立法的基本原则 [日期:2008-05-22]来源:嘉兴电大作者:lzj[字体:大中小] 立法就是将社会中的利益、要求、愿望制度化、法律化、规范化,使之成为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立法的活动的进行,在宏观上首先要确立、遵循正确的指导思想,贯彻一定的立法基本原则。没有一定的立法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作为前提和基础,立法是无法实现法治化、理性化的。 一、当代中国立法的指导思想 所谓立法的指导思想,就是立法的理论基础和理论根据,是指立法中所要遵循的普遍性的根本性的系统性的主导思想,是体现主权者的根本利益和整体意志,并形成高度系统化的理论形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所涉及和解决的是立法的性质和方向问题,表明立法和立法者需要遵循什么样的宗旨来制定法律,以及要制定的法律是什么样的。显然,立法的指导思想不同,法的内容、目的、目标和功能就截然不同。 立法的指导思想不是可有可无的,也不是人们主观任意选择和决定的,而是由一定时期国家的根本任务来确定的,并授本国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发展状况和社会价值观念、价值观念体系等因素的影响。马克思说:“权利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权利的法律化、制度化、规范化,法律的创制同样如此。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代,国家的根本任务有所不同,政治发展目标、经济发展状况和程度、文化发展状况和程度、科学发展状况和程度、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会有很大的差异,立法指导思想当然也有巨大的差别,甚至出现根本对立。在以人为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前资本主义时代,社会关系建立在血缘纽带基础上,人身依附、等级特权、专制独裁等形成了社会的基本结构,自然经济体制是社会经济的形式,支配立法的指导思想是神学宗教信条、道德和宗法思想;在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时代,社会的经济基础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社会关系都借助于最普遍的商品货币交换的物化形式出现,人的所有、所作所为都商品化、市场化,立法的指导思想是市场化的权利化的理性化的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由此可知,一个国家的立法指导思想总是相对稳定的确定的明确的。 当代中国的立法指导思想在《立法法》中有明确规定。《立法法》第三条规定:立法 应当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坚持改革开放。这是对当代中国的根本任务、中心工作、政治发展目标的理论总结和法律概括,

论中国环境法基本原则的立法发展与再发展

论中国环境法基本原则的立法发展与再发展 【内容提要】 作为我国最主要环境立法的《环境保护法》应当明文规定环境法的基本原则。2014年修订该法时,新增了有关环境保护原则的专条,这是我国近35年环境立法史上首次以立法明文宣示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对于环境法学者而言,此过程虽漫长、艰难,但其进步意义明显、巨大。新法所确立的“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和“损害担责”等四项环境法基本原则,依次应是学理上的“(环境)风险防范”、“预防(环境)损害”、“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发展了的“污染者付费”原则之立法表述。就法律解释、法律执行、立法技术而言,环境法基本原则在未来中国仍有寻求新发展的必要和空间。 2011年《环境保护法》修改被列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的立法计划,之后历经四次审议、二次公开征求意见,三年后终于尘埃落定。2014年4月24日举行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环境保护法修订草案》(以下简称“新《环境保护法》”),该法第5条明文宣示了“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在我国环境立法史上,这是环境基本法对环境法基本原则的首次直接规定,无疑具有非凡的历史进步意义。若要准确解读该条内涵,则需结合对该条立法过程和新法总则相关条款的分析,本文拟尝试之。 【关键词】环境保护法;风险防范;损害预防;公众参与;损害担责 【正文】 一、《环境保护法》应明文宣示中国环境法的基本原则 关于《环境保护法》的定位,我国环境法学界一直存有争议。[1]笔者一直主张将《环境保护法》定位为我国的环境保护基本法,并逐步发展达到这一目标。正如汪劲教授所总结:“无论是从借鉴西方国家(地区)的环境立法实践出发,还是从环境与资源保护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程度出发,我国都有必要制定一部高位阶的环境保护基本法来指导和统领单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2] 汪劲教授认为,环境法基本原则“是指环境法在创制和施行中必须遵循的具有约束力的基础性和根本性准则”,“环境法基本原则既是环境法基本理念在环境法上的具体体现,又是环境法的本质、技术原理与国家环境政策在环境法上的具体反映”。[3]环境法基本原则应是经由环境立法“所确认并

全国人大的决定权和立法权

全国人大的决定权和立法权 .什么是决定权? 决定权是指国家权力机关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权力。各国法律规定不一。在我国,行使决定权的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决定权作为人民代表大会四类职权之一,是最能表现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特征的一种职权,反映了人民代表大会权力的广泛性。具有鲜明的法定性、人民性、权威性、强制性。同时,能起到补充人民代表大会其他三类职权、协助其他三类职权行使的作用。 2.确定重大事项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有哪些? 重大事项的内容是不确定的,它因时间、地点的变化而不同。因而,确定重大事项,不仅要看事项本身的重要程度,还要考虑时间、地点等因素,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法性原则,即确定的重大事项必须是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而且是人大及其常委会职权范围内的。(2)全局性原则,即确定的重大事项必须是关系到本行政区域内的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的问题。(3)可行性原则,即确定的重大事项必须从该本行政区域内的实际出发,在实践中能够行得通。(4)群众性原则,即该事项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并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重大事项决定权的范围是怎样规定的? 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权包括: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建置;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作出各种授权决定等。 4.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重大事项决定权的范围是怎样规定的? 宪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权包括:审查和批准本行政区域内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以及它们执行情况的报告;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环境和资源保护、民政、民族工作的重大事项等。乡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权包括:根据国家计划,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文化事业和公共事业的建设计划;审查和批准本行政区域内的财政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民政工作的实施计划等。 5.全国人大常委会重大事项决定权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决定国家重大事项的权力,具体内容有:(1)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预算在执行过程中所必须作的部分调整方案。(2)决定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的批准和废除。(3)规定军人和外交人员的衔级制度和其他专门衔级制度。(4)规定和决定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5)决定特赦。(6)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如果遇到国家遭受武装侵犯或者必须履行国际间共同防止侵略的条约的情况,决定战争状态的宣布。(7)决定全国总动员或者局部动员。(8)决定全国或者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戒严。(9)决定延长本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任期。(10)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有权根据国务院总理提出的议案,决定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的设立、撤销或者合并。(11)审查和批准中央决算,等等。

7月浙江自考中国画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画论试题 课程代码:0074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使民知神奸”论出自() A.《韩非子》 B.《庄子》 C.《左传》 D.《淮南子》 2.“将无项,女无肩”、“坐看五,立量七”是唐五代________中绘画经验的总结。() A.《画论》 B.《山水论》 C.《神、骨、肉》论 D.《叙画》 3.钱选把________视为区分文人画与非文人画的标志。() A.笔墨 B.篆体 C.诗文 D.隶体 4.中国第一篇正式的山水画论是() A.《图画见闻录》 B.《叙画》 C.《林泉高致》 D.《笔法记》 5.“成竹于胸”出自() A.《画楷序》 B.《竹懒论画》 C.《林泉高致》 D.《竹谱》 6.将画竹过程分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画家是() A.文同 B.郑板桥 C.苏轼 D.石涛 7.南宗画系宗主是() A.苏轼 B.米芾 C.王维 D.董源 8.“摄情说”出自() A.倪瓒 B.钱选 C.王鉴 D.恽南田 1

9.透视学上“三远”论出自() A.郭若虚 B.郭熙 C.王微 D.石涛 10.赵孟頫“作画贵有古意”的古意指绘画要取法() A.唐人 B.宋人 C.汉代 D.魏晋 11.元代画家赵孟頫绘画上的主张主要有() A.逸气论 B.创作取材要精粹 C.书画用笔同法论 D.士气论 12.“美术革命”的口号由________提出,主张中国画要改良,必须采用西洋画写实之精神。() A.陈独秀 B.林凤眠 C.高奇峰 D.康有为 13.有法必有化提出者是() A.沈灏 B.石涛 C.郑燮 D.恽格 14.美术“变法论”提出者是() A.石涛 B.林凤眠 C.康有为 D.徐悲鸿 15.徐渭艺术思想主要是() A.似与不似 B.重气韵,不拘成法 C.逸笔草草 D.邪、甜、俗、赖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5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6.春秋至汉代诸子论美术,论述比较简略,且作者本意往往不在论画,而是________,阐发他们的哲学观点或学术 思想。 17.顾恺之的绘画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8.《笔法记》是唐末五代山水画家________所作的重要的山水画论著作。画论中根据山水画的特殊要求和自己的创 作实践他提出“六要”,即:________、________、思、景、笔、墨。 19.宋代表现江南景色水墨山水画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 20.黄宾虹认为绘画要墨法分明,提出墨法有七: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积墨、泼墨、焦墨、宿墨。 21.张彦远认为山水画从________开始发生变化,达到完美境界的是________、________父子。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2.“心师造化”论 2

护理立法的基本原则

护理立法的基本原则 一、国家宪法是护理立法的最高守则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法律方面,它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护理法的制定必须在国家宪法的总则下进行,而不允许有任何与其相抵之处。护理法规不能与国家已经颁布的其他任何法律条款有任何冲突。 二、护理法必须符合本国护理专业的实际情况。 护理法的制定,一方面要借鉴和吸收发达国家的护理立法经验,确立一些先进目标;另一方面,也要从本国的文化背景、经济水准和政治制度出发,兼顾全国不同地区发展水平的护理教育和护理服务实际,确立更加切实可行的条款。假若脱离本国实际,势必难以实施不仅失去其先进性和科学性,且无生命力。 三、护理法要反映科学的现代护理观 近几十年来,护理学从护理教育到护理服务,从护理道德到护理行为。从护理诊断到护理计划的实施,评估乃至护理咨询,护理管理等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只有经过正规培训且检验合格的护理人员才有资格从事实际护理服务工作。护理法应能反映护理专业的这种垄断性、技术性和义务性特点,以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感,提高社会效益的合法性。 四、护理法条款要显示法律特证。 护理法与其他法律一样,应具有权威性、强制性的特征,故制定的条款措辞必须准确精辟、科学而又通俗易懂。

五、护理立法要注意国际化趋势 当今世界,科学、文化、经济的飞速发展势必导致法制上的共性,一国法律已不可能在本国法律中孤立的长期存在。所以,制定护理法必须站在世界法治文明的高峰,注意国际化趋势,使各条款尽量同国际上的要求相适应。如随着护理服务范围的扩大,社区初期卫生保健护士日益增多,需对护士的种类、职责范围赋予新的规定;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出现了许多与护理相关的潜在性法律问题,也需要从护理法中找到解决的依据等等。

中国立法权限划分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立法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立法成就举世瞩目。但是,也应当看到,在中国的立法工作中,还存在着立法混乱、以立法谋私、借立法卸责扩权、重复立法、立法效率效益低下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立法体制中立法权限划分较粗或者划分不当所致。目前,立法权限划分问题已成为掣肘中国立法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依法治国需要而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为此,笔者想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就中国划分立法权限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本文所讨论的立法权限,是指一个主权国家中现行全部有关需要通过立法方式加以调整、控制和规范的事项的权力范围,即立法主体行使立法职权的权力限度和内容范围。对立法权限进行划分,主要目的是为了科学而合理地决定立法事项的不同归属,既包括立法的实体性权力内容的分配,也包括其形式要件的确认和划分,确定哪些主体可以成为立法主体以及这些主体在立法权限体制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它们各自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等级(位阶)等。现代政治和法治具有动态的和不断发展变化的特性,它们对立法既有稳定不变的要求,又有适时适量加以变更调整的要求。从立法体制上对立法权限做出尽可能科学而切合实际的划分,就是这种要求的一个集中体现。如何在既有的立法体制基础上对有关的立法权限重新划分,其实质是国家中政治关系、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的重新定位,是对权力格局的调整和权力背后的利益的重新分配。现代宪政理论认为,倘若国家的立法权限划分不当,将产生以下不良后果:一是可能出现中央过分集权或者地方过分分权的状况,在多数情况下,无论出现哪一种状况,都会对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带来损害;二是可能造成政治体制结构失衡和政治权力行使失控,给管理造成混乱,阻碍社会进步,甚至引发社会动乱;三是对立法造成损害,出现立法无序,如越权立法、重复立法、立法懈怠等以立法谋私的现象,导致法律体系的混乱和法律难以实施。因此,立法权限划分是一项敏感而细致的“切蛋糕”的政治和法治系统工程,必须慎之又慎。一、中国立法权限划分的历史回顾与模式比较一个国家立法权限划分的历史,往往是这个国家政治变迁、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历史写照。法国从第一共和国到第五共和国的几部宪法,都在立法权限划分部分打上了阶级关系变更的历史烙印。瑞士历史上几次大的宪法修改和近年来正在进行的修宪运动,最重要和最敏感的也是联邦和州的权限划分问题。尽管中国有自己的国情,但立法权限变更的过程仍反映了1949年以来共和国历史变迁和政治发展的轨迹。新中国成立以后,伴随着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曲折发展,以及立法制度的变化,立法权限的划分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形成了三种既有历史联系又不尽相同的立法权限划分模式。(一)第一个时期:分散立法模式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1949年到1954年宪法的颁布,是中国实行分散立法模式的时期。这一时期立法权力的行使具有多极化和分散化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从中央到地方的多级主体享有立法职权。在中央一级,享有立法职权的主体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和政务院。根据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的规定,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前,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其享有的立法职权是:制定或者修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制定或者修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制定或者修改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根据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的规定,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依据共同纲领行使以下立法职权:制定并解释国家的法律,颁布法令并监督其执行;废除或者修改政务院发布的与国家的法律、法令相抵触的决议和命令;批准或者废除或者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外国订立的条约和协定。根据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的规定,政务院有权:颁布决议和命令,并审查其执行;有权废除或者修改各委、部、会、院、署、行和各级政府与国家的法律、法令和政务院的决议、命令相抵触的决议和命令;有权向中央人民政府提出议案。在地方一级,行使地方立法职权的主体包括大行政区的人民政府,省的人民政府,直辖市、大

传承戏曲艺术 发扬中国文化

【内容摘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曲艺文化是其中不可忽视的文化力量。自电影传入中国,便与戏曲深深结缘,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发扬中国文化。 【关键词】传统戏曲中国文化中国电影戏曲元素 小小的身影讲述着千年的故事,幽婉的曲调传扬着上古的声音,一声声铿锵有力的锣鼓传递着华夏子孙不屈的意志,一幕幕曲折动人的故事承载着国人五千年的悲喜怒乐。戏曲——中华民族的瑰宝,在历史的长河中,戏曲的发展,潺潺而流,从未曾干涸。数百年前,当我们依旧做着天朝圣国的美梦时,西方世界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工业革命,当他们打开我们的国门强行带走无数奇珍异宝的同时,也将电影带进了我们的世界。随后,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电影经历着一次次改革,不断发展壮大并成为当今文化传播的一个主流载体。除了那些从小听着《穆桂英挂帅》,看着《天女散花》的祖辈们,现今已鲜有年轻人愿意跨进剧院,聆听这份传承千年的艺术。无数人站出来宣称戏曲灭亡论,殊不知,戏曲已经用另外一种方式存在于历史发展的大舞台之中。纵观中外电影,无论是《霸王别姬》还是《大闹天宫》;无论是影视剧还是动画;无论是从小受中国戏曲文化熏陶的本土导演陈凯歌,还是深受中西文化融合影响的香港电影导演徐克,戏曲元素以各种形式存在于影视剧作品之中,依旧用戏曲特有的方式,传递着中国传统文化。这种方式的载体,我们称之为戏曲元素。 何为戏曲元素? 有人说中国传统戏曲中的“唱念做打”便是戏曲元素,也有人说戏曲元素就是五彩斑斓的服饰、夸张传神的动作、丰富多变的色彩、生动夸张的脸谱。戏曲元素即编剧方面有剧本文学的诗赋性,结构方面是点线连贯的分场性,超脱的时空变化,综合的表演形式,根据行当创造角色,流动的技艺及通俗的民间艺术。①笔者认为,戏曲元素简单概括便是戏曲的综合性、写意性与技艺性。 下面笔者从三个部分来具体阐述戏曲元素在影视剧作品中的运用。 一、向经典致敬 1905年,丰泰照相馆内,“谭鑫培唱着最拿手的《定军山》,只见他配合着锣鼓点儿,一甩髯口,把刀一横,立成顶梁柱一般,就听旁边有人喊:‘快摇’,刘仲伦便使劲摇了起来,那时的胶片只有二百呎一卷,很快便摇完了,算告一段落……”② 就这样,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拍摄完成。这是京剧史上的里程碑,更是电影史上的里程碑,中国电影的起步,便是说唱艺术和传统的中国戏曲结合的产物。传统中国戏曲已经成为中国电影独特的一种存在形式,自电影开始在中国发展,就未曾忽略过民族国粹的地位,更有许多影片向中国传统艺术致敬,其中不乏《霸王别姬》《刀马旦》等优秀影片。 《霸王别姬》可谓是陈凯歌导演的巅峰之作,本片以“文革”为背景,讲述了京剧名旦程蝶衣和名生段小楼的故事。片中情感细腻,色彩华丽,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及人性进行了深入挖掘。影片中,当段小楼揭发程蝶衣时,当“文革”的黑色雾霾笼罩着中国大地时,笔者不禁思考陈凯歌为什么要用我们的国粹京剧艺术来衬托这一故事。中国京剧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最为厚重的艺术之一,陈凯歌导演的独到之处便是用最具代表性的中华艺术来映射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考。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虞姬最后自刎于霸王剑下亦是程蝶衣自刎于段小楼剑下,陈凯歌的这一做法是聪明而独到的。戏曲《霸王别姬》无疑是国人最熟悉不过的剧目之一,用历史演绎过去,戏曲的助力使影像的张力更加具有历史深度。 二、局部引用 在众多中国电影中,戏曲的各种元素被中国导演灵活运用。1942年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铁扇公主》吸收了传统戏曲的造型艺术,人物活灵活现。无独有偶,《大闹天宫》的孙悟空的扮相完全借鉴了京剧中猴戏的孙悟空脸谱,为广大观众所喜爱。在音乐方面,影视剧作品中不乏锣鼓小调的出现,红极一时的电视剧《大宅门》同名片头曲《大宅门》中融合了京剧、

画论复习资料优选稿

画论复习资料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中国画论期末复习资料 一、选择填空: 1、左传中记载的“......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阐明了青铜器图文的社会作用,这是中国绘画理论中最早的功能说。 2、东晋杰出的画家、理论家顾恺之画论着作有三篇:《魏晋胜流赞》、《画云台山记》、《论画》,这是中国最早的专门画论。 3、宗炳在论山水画功能时,首先谈的就是“心悦之乐”。 4、明代王履提出了“庶兔马首之络”的绘画见解。 5、唐代着名美术理论家张彦远在其着作《历代名画记》中对谢赫的六法做了最早的解释,并对六法内容作了新的补充,即关于立意问题。 6、宗炳的《画山水序》是中国第一篇正式的山水画论。 7、南宗画系的宗主是王维。 8、“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中黄家指的是黄荃。 9、赵孟頫“作画贵有古意”指绘画要取法魏晋。 10、继谢赫以后,南陈的姚最写了《续画品录》,提出了前人所未提出的“心师造化论”。 11、“自然、神、妙、精、谨细”五等评画标准的提出者是张彦远。 12、画家徐悲鸿主张作画要:“中西结合”,我们把他的理论称“中西绘画调和轮”。 13、在清初画坛上占统治地位的正统艺术观的代表者是“四王”。 14、唐代美术理论家张彦远提出绘画的功能论的主要内容是:“助人伦、成教化、怡悦性情。”

15、近代花鸟画家齐白石先生曾讲“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 16、清初画坛四僧之一的石涛在创作中提出“我用我法”、“师古人之迹而不思故人之心,宜其不能一出头地也。”他的艺术主张大都收在其着作《苦瓜和尚话语录》中。 17、倪瓒绘画理论上主张“逸笔草草”以及写胸中之逸气。 18、元代山水画家黄公望提出“作画大要,去邪、甜、俗、赖四字”。 19、畅神的山水画功能论是宗炳在多次游历名山大川后提出的。 20、郭熙提出的三远法是:平远、深远、高远。 21、“笔墨当随时代。”是清初四僧中石涛的艺术主张。 22、魏晋南北朝时代的王微的山水画着作是《叙画》。 23、“犬马最难,鬼魅最易”的绘画观点出自《韩非子》。 24、唐代画家在继承东晋以来的青绿山水画风格之外,又创造了水墨山水画,代表人物为王维、张璪。 25、以四王为代表的绘画仿古思想,成为清初画坛上占统治地位的正统艺术观。 26、南北宗论中北宗的宗主是李思训。 27、《图画见闻录》的作者是北宋的理论家郭若虚。 28、顾恺之在论画中提到,“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的美学思想。 29、传为王维的《山水论》中说:“远水无波,高于云齐。” 30、荆浩在其山水画论中提出用笔有四势,筋、肉、骨、势。

护理立法的基本原则

护理立法的基本原则 护理立法的基本原则护理立法的基本原则护理法是指国家、地方以及专业团体等颁布的有关护理教育和护理服务的一切法令、法规。从入学的护生到从事专科护理实践的护士,从在校培训到任职后的规范化培训、继续教育,从护理教育、医院护理到护理专业团体等均有涉及。不同的内容或程序有不同的护理法规及不同的制定和颁布者。各国现行的护理法规,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第一类,是国家主管部门通过立法机构制定的法律法令。可以是国家卫生法的一个部分,也可以是根据国家卫生基本法制定的护理专业法。 第二类,是根据卫生法,由政府或地方主管当局制定的法规。 第三类,是政府授权各专业团体自行制定的有关会员资格的认可标准和护理实践的规定、章程、条例等。 除上述三类以外,如劳动法、教育法、职业安全法,乃至医院本身所制定的规章制度,对护理实践也具有重要影响。 护理法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总纲、护理教育、护士注册、护理服务等四大部分。 总纲部分阐明护理法的法律地位、护理立法的基本目标、立法程序的规定,护理的定义、护理工作的宗旨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及其社会价值等。 护理教育部分,包括教育种类、教育宗旨、专业设置、编制标

准、审批程序、注册和取消注册的标准和程序等,也包括对要求入学的护生的条件、护校学制、课程设置,乃至课时安排计划,考试程序以及护校一整套科学评估的规定等。 护士注册部分包括有关注册种类、注册机构、本国或非本国护理人员申请注册的标准和程序,授予从事护理服务的资格或准予注册的标准等详细规定。 护理服务部分,包括护理人员的分类命名,各类护理人员的职责范围、权利义务、管理系统以及各项专业工作规范、各类护理人员应达标准的专业能力、护理服务的伦理学问题等,还包括对违反这些规定的护理人员进行处理的程序和标准等。 护理立法的基本原则相关内容:

论中国立法基本原则

论中国立法基本原则肖金明尹凤桐〔内容提要〕中国立法应当遵循民主、科学和法治原则。民主原则主要表现为立法主体的广泛性、立法行为的制约性、立法内容的平等性和立法过程的程序性。科学原则主要体现在科学的立法观、科学的立法制度、科学的立法方法和技术等方面。法治原则主要表现为立法权限的法制性、立法内容的合法性和立法过程的法定性。由观念更新、制度建设、作风改进等推进的立法民主化、科学化和法治化对于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立法原则民主科学法治〔作者简介〕肖金明山东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尹凤桐山东大学出版社编辑。邮码:250100。在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中立法受到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立法原则、立法主体、立法权限、立法程序、立法监督等立法的基本问题近些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争论随着争论的日益深入和“立法法”立法的不断进展在立法的基本问题上人们的认识越来越趋于一致。关于立法原则学界普遍认为中国立法应遵循民主、科学和法治原则但对立法三项基本原则的理解尚存差异。本文拟在对中国立法内涵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对立法的民主、科学、法治原则加以论析。一在民主国家立法是表达人民意志的国家政权活动。表达人民意志的立法必须遵循民主原则这是民主国家的基本特征和民主政治的具体体现。在中国民主集中制是国家政权运行的基本原则立法、行

政和司法都有一个民主与集中相统一的过程。但比较而言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在权力性质、基本特征和运行规律等方面存在差异简言之立法权崇尚民主行政权追求效率司法权 求证公正。毫无疑问立法更强调民主。因为只有在广泛民主的基础上才能够真正集中和表达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要求。中国立法必须遵循民主原则。准确理解立法的民主原则有必要界定如下两对关系:11关于多数与少数的关系。民主的基本准则是少数服从多数民主立法自然要求遵循多数原则。多数原则是这样一个概念:一要遵守“多数决”或“多数通过”规则 法案经表决多数同意方能成为正式的法二要体现多数人的 意志和利益要求。立法集中人民的共同意志最终以多数人的意志为依归。立法上的多数原则并不是简单否定少数而是同时要求尊重和保护少数。在民主立法过程中多数通常是“变动的多数”即在某一项立法上处于多数地位的人中有些人在另一立法中可能处于少数地位。多数是变动的与少数互相渗透、交叉和转化。在立法特别是法案的起草、审议过程中少数人的正确意志和少数人的利益也要吸87纳和兼顾。机械、盲目地坚持多数原则不尊重和不考虑少数人的意志和利益 容易形成立法上的“多数专制”从而降低立法的民主化程度。21关于民主与集中的关系。立法既是一个民主的过程又是一个集中的过程是在广泛民主基础上集中人民共同意志的过程。立法要反映经过集中的人民意志它不是反映人民的所有

福师 《中国画论》期末考试备考资料(一)00

福师《中国画论》拓展资源(一) 第一讲解衣般礴——诸子论画 一、历代重要画论著作论画观点

(其他时代转文档尾部) 二、诸子论画 (一)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秋——公元前479年春,73岁)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今河南商丘夏邑县),春秋末期鲁国l取(z0”州)邑(今山东曲阜南辛镇)人。孔子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専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文宣皇帝、文宣王,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修订《诗》、《书》、《礼》、《乐》,序《周易》,撰写《春秋》。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著名的儒家学派经典《论语》。儒学的经典包括诗、书、礼、乐、易、春秋。 《易经》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孔子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 在个体层面主张“仁、义、礼、智、圣”之德性与德行;在社会层面侣导博爱、厚生,公平、正义,诚实、守信,文明、和谐,革故、鼎新,民主、法治之德性与德行。德道思想体系是以性善论(“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为基础,以立人极(“三极之道”)为旨归,以人道与天道、地道相会通,人道中庸又适时之变为方法论的完足思想体系。 《论语》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追记孔子的言行思想编纂而成,全书20篇,498章,是儒家思想和中国文化最重要的典籍。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孔子少时贫贱,做过管仓库和放牧的小吏,30岁开始创立了中国第一所私学,一生主要活动是从事教育,传说有弟子3000人,其中优秀的有72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末期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美术考编制 选择考点

易错记忆部分 1、我国最早的一部绘画通史是《历代名画记》作者:张彦远。 2、西方两处史前的洞窟壁画是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和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壁画。 3、巴黎圣母院是哥特式建筑。沙特尔属于哥特式建筑。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庭式建筑。 4、意大利比萨大教堂是罗马式建筑代表。帕拉仁诺大教堂属于伊斯兰式建筑风格。 5、科隆大教堂是欧洲北部最大的教堂也是德国最大的教堂。 6、二战后,世界艺术中心由巴黎移到纽约。 7、《学记》中“道而弗牵、强而弗仰,开而弗达”的教育思想体现教育中启发性原则 8、现实主义旗手是,库尔贝。 9、欧洲“巴洛克”艺术雕刻方面代表的是贝尼尼。绘画方面代表的是佛兰德斯的鲁本斯。 10、唐代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的是唐太宗接见吐鲁番来使的情节,题跋字体为篆书。 11、顾恺之的作品《女史箴图》,于1900年被八国联军掠走,收藏于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 12、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司母戊方鼎 13、明式家具造型特点是实用简洁、质朴匀挺 14、敦煌石窟被称为中国古代彩塑的博物馆。 15、民间玩具中以挂虎、坐虎,喜用大红、是我国陕西凤翔。 16、服装设计的要素是、色彩、造型、材质 17、被称为“东方维拉斯”的石窟是龙门石窟。被誉为“彩陶博物馆”的石窟是敦煌石窟。 18、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建造时期是北魏。 19、宗炳撰写的山水论著是画山水序。 20、达达派代表人是杜尚。《带胡须的蒙拉丽莎》作者是杜尚。 21、米勒是现实主义大师。 22、“现代绘画之父”塞尚。马蒂斯野兽派代表。 23、‘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明代画家是徐渭 24、西班牙毕加索《亚威农少女》被认为立体派产生的标志。 25、《潇湘图》作者是董源。 26、五代山水画坛有董源、荆浩、巨然、关仝 27、“元四家”指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 28、“南宋四大家”是李唐、王希孟、马远、夏圭 29、“南宋四家”马远、夏圭、刘松年、李唐. 30、中国书法“宋四家”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 31、曾在北大任校长蔡元培发表过论文以美育代替宗教。 32、德国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两位画家是丢勒和小荷尔拜因 33、著名现实主义雕塑家罗丹成名作是《青铜时代》 34、艺术创造过程可以分为艺术体验、艺术构思、艺术传达三个阶段。 35、中国古代门饰以雕刻为主,北方以彩绘木雕、南方以镂空雕为主。 36、近代画家任伯年注重文人画与民间美术相结合,创造了雅俗共赏的新画风。 37、人类最早的艺术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有三万到一万年之间。 38、东汉时代的画像石以山东嘉祥的武梁祠为代表。 39、成都扬子山出土描绘劳动生活场景的画像砖是戈射收获。 40、《贝叶工虫》的作者是齐白石。《记忆的永恒》达利。 41、柳公权的代表作是《玄秘塔碑》。 42、著名建筑泰姬陵所在的国家是印度。是著名的伊斯兰建筑。

试论我国商法的基本原则 论文

试论我国商法的基本原则论文 [摘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西方实行市场经济已经有数百年历史,商品经济发达的原因之一是有着完备的商法。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商法才逐渐从民法和经济法中分立出来,不管是“民商合一”还是“民商分立”,商法都与民法、经济法和行政法关系密切。法学界关于商法的原则,观点不一,本人赞成四原则的分法,即现代商法分为强化企业组织、讲究经济效益、维护买卖公平和保障交易安全四大原则。 [关键词] 商法、商事关系、商人、商行为、原则 商法是指以商事关系为调整对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这里的商事关系包括商事组织关系和商事交易关系,具体体现为商人和商行为,商人是以自己的名义实施商行为并以此为常业的人,商行为就是商人适用商事法律规范的营利活动。商法的基本原则集中体现商事立法的宗旨和营利性的价值追求,对各种商事活动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它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在法律上的反映,市场经济体制是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而逐步完善的。近代资本主义商法以契约自由、平等和诚实信用等为原则,带有强烈的反封建色彩。到了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生产的高度社会化、经济全球化带来市场交易的专业化和普遍化,知识经济和网络信息对商法规范提出更高的要求。法学界关于商法的原则,有二分法、三分法、四分法和五分法。本人赞成四分法的观点,也就是说现代商法有强化企业组织、讲究经济效益、维护

买卖公平和保障交易安全四大原则。 一、强化企业组织 计划经济年代,国营企业是最重要的经济主体,国有企业法是龙头法,改革开放后,尤其是1993年《公司法》颁布以来,公司逐渐成为我国市场经济最重要的主体,是最有实力、最有活力和最有影响力的市场要素。因此,健全企业组织,完善企业功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首要任务。企业是法律上的人格者,能够享受权利、承担义务的民事主体。《民法通则》规定:“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现代企业的典型形态是公司法人。组建集团公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是“产权清析、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强化企业组织,就是要提高企业素质和完善企业结构。提高企业素质要求企业具备较强的经济实力和交易能力,有吸收社会闲散资金和确保企业财产保值增值的法律制度。例如,公司法实行有限责任公司制度,股东仅以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大大降低投资风险。实行公司资本三原则制度,可以使公司资本在公司成立或者公司设立时拥有充足的财产和可靠的信用,从而具备必要的经营能力、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要维护社会公平正当竞争,形成良好的优胜劣汰机制,该破产的要破产,不破不立,每天都有新的公司注册成立,也应该有亏损企业倒闭破产。当然,对于国有企业改革,情况比较特殊,可以实行承包租赁、联营兼并、和解重整或者组建集团公司、实现资产优化组合等。完善

教师编制考试《美术史》简答、论述题汇总(附答案)

简答题和名词解释 1.从作品题材和审美感受方面,简要说明中国画《捣练图》与油画《拾穗者》两幅作品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答:(1)《捣练图》是我国唐代著名人物画家张萱的代表作之一,《拾穗者》是19世纪法国批评现实主义画家米勒的代表作之一。 (2)他们的相同点都是在绘画劳动的场面,人物动作生动和谐,画面所传达出来的气息是自然真实的。 (3)不同之处:《捣练图》是工笔重彩画,是以描绘宫廷侍女劳动为题材的,画面人物较多,且分为三个部分,设色沉着素雅,人物线条工细劲健,体现出古代宫廷绘画的高贵雅丽之特色。而《拾穗者》是布面油彩,是以社会底层普通的劳动人民为对象,描绘的是三个妇女在弯腰捡拾遗漏下来的麦穗的瞬间,色调以暗黄色为主,画面空间较大,画面氛围温馨感人,淳朴实在,是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 2.美术史:美术史是研究美术历史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美术史的研究范围包括建筑艺术、雕塑、绘画、工艺美术、书法、篆刻等美术种类的历史,涉及美术家、美术作品、美术理论、美术思潮和美术流派等各方面。 3.列举艺术起源的五种主要观点。 答:(1)模仿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对于自然或现实生活的模仿。这是一种有关艺术起源的最古老的理论,它在古希腊的哲学家中比较流行。代表人物有:德谟克利特、亚里士多德等。 (2)游戏说认为艺术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一方面由于人类具有过剩的精力,另一方面由于人类可以将这种过剩的精力运用到没有功利性的活动中,于是体现为一种自由的游戏。代表人物:德国著名美学家席勒、英国学者斯宾塞、德国学者谷鲁斯等。 (3)表现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情感表现和交流的需要。意大利学者克罗齐的美学思想的核心是“直觉即表现”。美国学者苏珊.朗格从符号美学出发,进一步认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英国史学家科林伍德对于克罗齐的“表现说”做了进一步的详尽发挥。 (4)巫术说认为艺术起源于原始名族的巫术仪式活动。这是在近代西方学术界最具影响的一种理论。英国学者爱德华.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最早提出艺术起源于“巫术”的理论主张,英国学者詹姆斯.弗雷泽也持这一观点。 (5)劳动说认为艺术产生的根本动力和原因,在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尤其是占主导地位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这是对艺术产生根本原因最具影响的揭示。俄国普列汉诺夫等人对此进行过阐释。 4.请赏析并论述下幅画作。 答:拉斐尔是意大利杰出的画家,和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并称文艺复兴时期艺坛三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