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数学上册竞赛试题

九年级数学上册竞赛试题

九年级数学上册竞赛试题
九年级数学上册竞赛试题

九年级(上)数学竞赛试卷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计算错误..

的是( )

=

=

=

D.3=

2.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kx 2-6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A. k ≥9

B. k<9;

C. k ≤9且k ≠0

D. k<9且k ≠0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明天的降水概率为30%”是指明天下雨的可能性是30%

B .连续抛一枚硬币50次,出现正面朝上的次数一定是25次

C .连续三次掷一颗骰子都出现了奇数,则第四次出现的数一定是偶数

D .某地发行一种福利彩票,中奖概率为1%,买这种彩票100张一定会中奖

4.已知,EF 为⊙O 的直径,OE=5cm,弦MN=8cm,那么E 、F 两点到直线MN 的距离之和等于 ( )

A. 12cm

B. 8cm

C. 6cm

D. 3cm

5.中心角90AOB ∠=o 的扇形面积为24πcm ,用这个扇形围成一个圆锥的侧面,这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 )

A .1cm

B .2cm C

D .4cm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如图,已知A 、B 、C 是⊙O 上的三点,若∠AOB=44°,则弦AB 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为

2.在李咏主持的“幸运52”栏目中,曾有一种竞猜游戏,游戏规则是:在20个商标牌中,有5个商标牌的背面注明了一定的奖金,其余商标牌的背面是一张“哭脸”,若翻到“哭脸”就不获奖,参与这个游戏的观众有三次翻牌的机会,且翻过的牌不能再翻.有一位观众已翻牌两次,一次获奖,一次不获奖,那么这位观众第三次翻牌获奖的概率是 .

3.用等腰直角三角板画45AOB =o ∠,并将三角

板沿OB 方向平移到如图所示的虚线处后绕点

M逆时针方向旋转22o,则三角板的斜边与射线OA 的夹角α为______o.

4.如图,国旗上的五角星的五个角的度数是相同的,每一个角的度数都是.

三、解答题:(共23分)

1.(5分)计算:

1 1275348

3

??

+-

?

?

??

2、(8分)在△ABC中,∠B =90°,AB=6cm,BC=12cm,点P从A开始沿着AB 边向点B以1cm/s的速度移动,点Q从B点开始,沿BC边向C点以2cm/s的速度移动,如果P、Q分别从A、B同时出发,几秒后△PBQ的面积等于8cm2?

3.(10分)如图,在RT△ABC中∠ABC=90°,斜边AC的垂直平分线交BC与D点,交AC与E点,连接BE

(1)若BE是△DEC的外接圆的切线,求∠C的大小?

(2)在(1)的条件下当AB=1时,

求△DEC外接圆的半径

2017-2018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知识点归纳

2017-2018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知识点归纳 第二十一章 二次根式 一、二次根式 1.二次根式:把形如)0(≥a a 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 ” 表 示二次根号。 2.最简二次根式:若二次根式满足:①被开方数不含分母;②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这样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 3.化简:化二次根式为最简二次根式(1)如果被开方数是分数(包括小数)或分式,先利用商的算数平方根的性质把它写成分式的形式,然后利用分母有理化进行化简。(2)如果被开方数是整数或整式,先将他分解因数或因式,然后把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开出来。 4.同类二次根式: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以后,如果被开方数相同,这几个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5.代数式:运用基本运算符号,把数和表示数的字母连起来的式子,叫代数式。 6.二次根式的性质 (1))0()(2≥=a a a )0(≥a a (2)==a a 2 )0(<-a a

(3))0,0(≥≥?=b a b a ab (乘法) (4))0,0(≥≥=b a b a b a (除法) 二、二次根式混合运算 1.二次根式加减时,可以把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把被开方数相同的最简二次根式进行合并。 2.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与实数中的运算顺序一样,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或先去括号)。 第二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 一、一元二次方程 1、一元二次方程 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0(02≠=++a c bx ax ,其中2ax 叫做二 次项,a 叫做二次项系数;bx 叫做一次项,b 叫做一次项系数;c 叫做常数项。 二、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 1.降次: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不管用什么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都是要一元二次方程降次) 2、直接开平方法 利用平方根的定义直接开平方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叫做 直接开平方法。直接开平方法适用于解形如x 2 =b 或b a x =+2)(的一元

2016年秋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典中点第三章整合提升专训一.doc

专训一:巧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图表信息问题名师点金: 解图表信息题的一般方法: (1)“识图表”: ①先整体阅读,对图表资料有一个整体了解,进而搜索有效信息; ②关注数据变化; ③注意图表细节的提示作用. (2)“用图表”:通过认真阅读、观察、分析图表,获取信息.根据信息中数据或图形特征,找出相等关系. (3)“建模型”:在正确理解各量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解决问题. 积分问题 类型1球赛积分问题 1.学校举行排球赛,积分榜部分情况如下: 班级比赛场次胜场平场负场积分 七(1) 6 3 2 1 14 七(2) 6 1 4 1 12 七(3) 6 5 0 1 16 七(4) 6 5 1 0 17 (1)分析积分榜,平一场比负一场多得________分; (2)若胜一场得3分,七(6)班也比赛了6场,胜场数是平场数的一半且共积14分,那么七(6)班胜几场? 类型2测试积分问题 2.某小组8名同学参加一次知识竞赛,共答题10道,每题分值相同.每题答对得同样多的分,答错或不答扣同样多的分.情况如下: 学号答对题数答错题数得分/分 1 8 2 70 2 9 1 85 3 9 185

4 5 5 25 5 7 3 55 6 10 0 100 7 4 610 8 8 2 70 (1)如果答对的题数为n(0≤n≤10,且n为整数),用含n的式子表示得分; (2)什么情况下,得分为零分,得分为负分? 月历问题(建模思想) 3.你对生活中常见的月历了解吗?月历中存在许多数字奥秘,你想知道吗?(下表是2016年12月的月历) 2016年12月 一二三四五六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1)它的横行、竖列上相邻的两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2)如果告诉你一竖列上连续三个数的和为72,你能知道是哪几天吗? (3)如果用一个正方形圈出四个数,且这四个数的和为56,这里圈出的四天你知道分别是几号吗? 分段计费问题 类型1出租车计费问题 4.在外地打工的赵先生下了火车,为尽快赶回位于市郊的赵庄和家人团聚,他打算乘坐市内出租车.市客运公司规定:起步价为5元(不超过3 km收5元),超过3 km,每千米要加收一定的费用.赵先生上车时看了一下计费表,车到家门口时又看了一下计费表,已知火车站到赵庄的路程为18 km. 上车时里程表下车时里程表

九年级数学(上)竞赛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数学(上)竞赛试题 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是 A . B .1203x x ==, C .12 10,3 x x == D . 2.顺次连结任意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到的四边形一定是 A .平行四边形 B .菱形 C .矩形 D .正方形 3. 若一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分别是三角形、三角形、圆,则这个几何 体可能是 A .球 B .圆柱 C .圆锥 D .棱锥 4. 在同一时刻,身高1.6m 的小强,在太阳光线下影长是1.2m ,旗杆的影长是15m , 则旗杆高为 A 、22m B 、20m C 、18m D 、16m 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B .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C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D .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6. 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6和8,则这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是 A .4.8 B .5 C .3 D .10 7. 若点(3,4)是反比例函数221m m y x +-=图像上一点 ,则此函数图像必经过点 A .(3,-4) B .(2,-6) C .(4,-3) D .(2,6) 8. 二次三项式2 43x x -+配方的结果是( ) A .2(2)7x -+ B .2 (2)1x -- C .2(2)7x ++ D . 2(2)1x +- 9.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2,BC=3.若点E 是边CD 的中点,连接AE ,过点B 作BF ⊥AE 交AE 于点F ,则BF 的长为( ) 第9题图 A . 3√10 2 B . 3√105 C .√10 5 D .3√55 10. 函数x k y =的图象经过(1,-1),则函数2-=kx y 的图象是 11.如图,矩形ABCD ,R 是CD 的中点,点M 在BC 边上运动,E 、F 分别是AM 、MR 的中点,则EF 的长随着M 点的运动 A .变短 B .变长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12.如图,点A 在双曲线6 y x = 上,且OA =4,过A 作AC ⊥x 轴,垂足为C ,OA 的垂直平分线交OC 于B ,则△ABC 的周长为 A .47 B .5 C .27 D .22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3.如图,△ABC 中,∠C=090,AD 平分∠BAC ,BC=10,BD=6,则点D 到AB 的距离是 。 14.如图,△OPQ 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P ,则此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 。 2 30x x -=0x =1 3x = 2 2 2 2 -2 -2 -2 -2 O O O O y y y y x x x x A . B . C . D . A B C R D M E F 第11题图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典中点第四章整合提升专训一(含答案)

专训一:线段或角的计数问题 名师点金: 1.几何计数问题应用广泛,解决方法是“有序数数法”,数数时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2.解决这类问题要用到分类讨论思想及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 3.回顾前面线段、直线的计数公式,比较这些计数公式的区别与联系. 线段条数的计数问题 1.先阅读文字,再解答问题. (第1题) 如图①,在一条直线上取两点,可以得到1条线段,如图②,在一条直线上取三点可得到3条线段,其中以A1为端点的向右的线段有2条,以A2为端点的向右的线段有1条,所以共有2+1=3(条). (1)如图③,在一条直线上取四个点,以A1为端点的向右的线段有______条,以A2为端点的向右的线段有______条,以A3为端点的向右的线段有______条,共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条); (2)如图④,在一条直线上取五个点,以A1为端点的向右的线段有______条,以A2为端点的向右的线段有________条,以A3为端点的向右的线段有________条,以A4为端点的向右的线段有______条,共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条); (3)如图⑤,在一条直线上取n个点(n≥2),共有______条线段; (4)某学校七年级共有6个班进行辩论赛,规定进行单循环赛(每两个班赛一场),那么该校七年级的辩论赛共要进行多少场?

平面内直线相交所得交点与平面的计数问题 2.为了探究同一平面内的几条直线相交最多能产生多少个交点,能把平面最多分成几部分,我们从最简单的情形入手,如图所示. (第2题) 列表如下: (1)当直线条数为5时,最多有________个交点,可写成和的形式为________;把平面最多分成______部分,可写成和的形式为________; (2)当直线条数为10时,最多有________个交点,把平面最多分成________部分; (3)当直线条数为n时,最多有多少个交点?把平面最多分成多少部分? 关于角的个数的计数问题 3.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如图,如果过角的顶点A: (1)在角的内部作一条射线,那么图中一共有几个角? (2)在角的内部作两条射线,那么图中一共有几个角? (3)在角的内部作三条射线,那么图中一共有几个角?

2019-2020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学期知识竞赛试题

2019-2020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学期知识竞赛试题 (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请将唯一正确答案填入下表中) 1的结果是 ( ) A 、6 B C 、2 D 2.如图所示,其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 3.下列各组二次根式化简后,被开方数相同的一组是 ( ) A 、93和 B 、31 3 和 C 、318和 D 、2412和 4.下列解方程中,解法正确的是 ( ) A 、,两边都除以2x ,可得 B 、 C 、(x -2)2=4,解得x -2=2,x -2=-2,∴x 1=4,x 2=0 D 、,得x =a 5.某商品原价200元,连续两次降价a %后售价为148元,下列所列方程程正确的是( ) A 、200(1+a%)2=148 B 、200(1-a%)2=148 C 、200(1-2a%)=148 D 、200(1+2a%)=148 6.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 ) A 、三点确定一个圆 B 、三角形的内心到三角形各边的距离都相等 C 、在同一个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D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 7、如上图、一只小虫子欲从A 点不重复的经过图中的每一个 点或每一条线段而最终到达目的地E ,试问这只小虫子沿 E P A →→行走的概率是( ) A 、31 B 、61 C 、91 D 、121 8.中心角90AOB ∠=的扇形面积为24πcm ,用这个扇形围成一个圆锥的侧面,这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 ) A .1cm B .2cm C D .4cm 9.在Rt △ABC 中,∠C=90°,AC=3cm ,BC=4cm ,以C 为圆心,2.5cm 长为半径的圆与 AB 的位置关系是( ) (A )相切 (B )相交 (C )相离 (D )不能确定 10.如图所示,EF 为⊙O 的直径,OE=5cm,弦MN=8cm,那么E 、F 两点到直线MN 的距离之和等于 ( ) A. 12cm B. 8cm C. 6cm D.3cm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21.1 一元二次方程 知识点一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等号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注意一下几点: ①只含有一个未知数;②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③是整式方程。 知识点二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一般形式:ax2 + bx + c = 0(a ≠ 0).其中,ax2是二次项,a是二次项系数;bx是一次项,b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数项。 知识点三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方程的解的定义是解方程过程中验根的依据。 21.2 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 21.2.1 配方法 知识点一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1)如果方程的一边可以化成含未知数的代数式的平方,另一边是非负数,可以直接开平方。一般地,对于形如x2=a(a≥0)的方程,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可解得x1=a,x2=a . (2)直接开平方法适用于解形如x2=p或(mx+a)2=p(m≠0)形式的方程,如果p≥0,就可以利用直接开平方法。 (3)用直接开平方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要正确运用平方根的性质,即正数的平方

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 (4)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是:①移项;②使二次项系数或含有未知数的式子的平方项的系数为1;③两边直接开平方,使原方程变为两个一元二次方程; ④解一元一次方程,求出原方程的根。 知识点二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通过配成完全平方形式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配方法,配方的目的是降次,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来解。 配方法的一般步骤可以总结为:一移、二除、三配、四开。 (1)把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右边;⑵方程两边都除以二次项系数; ⑶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把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式;⑷若等号 右边为非负数,直接开平方求出方程的解。 21.2.2 公式法 知识点一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1)一般地,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如果b2-4ac≥0,那么方程的两个 根为x= a ac b b 2 4 2 - ± - ,这个公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利用求根公式,我们可以由一元二方程的系数a,b,c的值直接求得方程的解,这种解方程的方法叫做公式法。 (2)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就是用配方法解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过程。 (3)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具体步骤: ①方程化为一般形式:ax2+bx+c=0(a≠0),一般a化为正值②确定公式中a,b,c 的值,注意符号; ③求出b2-4ac的值;④若b2-4ac≥0,则把a,b,c和b-4ac的值代入公式即可求解,

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典中点第一章整合提升专训一

专训一:生活中的数学 我们发现数学与人类的生活密不可分,现实世界处处存在着数学,人们每时每刻都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着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 生活中看到的数学 1.下面是我们经常看到的一些交通标志,它们是利用数学中的几何图形向人们传递信息的,你能说出这些交通标志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吗? (第1题) 2.物体与影子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利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很多物体与影子的关系,下面一组图中,哪一幅图能比较合理地反映灯与影子的关 系? (第2题) 生活中操作的数学 3.将一张正方形纸片按如图①、②所示的方式依次对折后,再沿图③中的虚线裁剪,最后将图④展开后是() (第3题)

生活中用到的数学 应用1数学在学校生活中的应用 4.某大学举行文艺会演,会演时5名同学同台演出,在演出之前,每两名同学握一次手,则握手的次数是() A.5次B.10次C.6次D.8次 应用2数学在家庭生活中的运用 5.有面积为1 m2,4 m2,9 m2,16 m2的正方形地毯各十块,现有面积为 25 m2的正方形房间需用以上地毯来铺设,要求地毯互不重叠且刚好铺 满.则最少需要地毯() A.6块B.8块C.10块D.12块 6.星期天,小雪要爸爸给她买计算器.在商店里,看到柜台里摆着各式各样的计算器,有便宜的,也有贵的,最后他们决定买标价为78.6元的那种.爸爸把钱包交给小雪,小雪打开钱包一看,里面有1张100元,1 张50元,2张20元,3张10元,1张5元,3张1元,还有1张5角,3 张1角.不需要找零的付款方式有多少种呢?说说你的想法. 应用3数学在商业中的应用 7.某报纸上刊登了两则广告:甲商厦实行有奖销售,设特等奖1名,奖金 10 000元,一等奖2名,奖金各为1 000元,二等奖10名,奖金各为100 元,三等奖200名,奖金各为5元.乙商厦则实行九五折优惠销售.请你想一想,哪一家商厦提供给消费者的优惠较大?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2016年全国初中数学联合竞赛试题及详解

2016年全国初中数学联合竞赛试题 第一试 (3月20日上午8:30 - 9:30) 一、选择题(本题满分42分,每小题7分) (本题共有6个小题,每题均给出了代号为A ,B ,C ,D 的四个答案,其中有且仅有一个是正确的.将你所选择的答案的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选对得7分;不选、选错或选出的代号字母超过一个(不论是否写在括号内),一律得0分.) 1.用[]x 表示不超过x 的最大整数,把[]x x -称为x 的小数部分.已知 t =a 是t 的小数部分,b 是t -的小 数部分,则 11 2b a -= ( ) .A 1 2 .B 2 .C 1 .D 2.三种图书的单价分别为10元、15元和20元,某学校计划恰好用500元购买上述图书30本,那么不同的购书方 案有 ( ) .A 9种 .B 10种 .C 11种 .D 12种 3(A). 如果一个正整数可以表示为两个连续奇数的立方差,则称这个正整数为“和谐数”.如: 33 3 321(1),26 31,=--=- 2和 26均为“和谐数”.那么,不超过2016的正整数中,所有的“和谐数”之和为 ( ) .A 6858 .B 6860 .C 9260 .D 9262 3(B ).已知二次函数2 1(0)y ax bx a =++≠的图象的顶点在第二象限,且过点(1,0).当a b -为整数时,ab = ( ) .A 0 . B 14 . C 3 4 - .D 2- 4.已知 O 的半径OD 垂直于弦AB ,交AB 于点C ,连接AO 并延长交O 于点E ,若8,AB =2CD =,则BCE ?的面积为 ( ) .A 12 .B 15 .C 16 .D 18 5.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0 90BAC BDC ∠=∠=,AB AC == 1CD =,对角线的交点为M ,则DM = ( ) . A 2 . B 3 . C 2 . D 12 6.设实数,,x y z 满足1,x y z ++= 则23M xy yz xz =++的最大值为 (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元二次方程 易错点: a≠0 和a=0 方程两个根的取舍 知识点一: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等号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注意一下几点: ①只含有一个未知数;②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③是整式方程。 知识点二: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一般形式:ax2 + bx + c = 0(a ≠0).其中,ax2是二次项,a是二次项系数;bx是一次项,b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数项。 知识点三: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方程的解的定义是解方程过程中验根的依据。 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 配方法 / 知识点一: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1)如果方程的一边可以化成含未知数的代数式的平方,另一边是非负数,可以直接开平方。一般地,对于形如x2=a(a≥0)的方程,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可解得x1=a,x2=a -. (2)直接开平方法适用于解形如x2=p或(mx+a)2=p(m≠0)形式的方程,如果p≥0,就可以利用直接开平方法。 (3)用直接开平方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要正确运用平方根的性质,即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 (4)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是:①移项;②使二次项系数或含有未知数的式子的平方项的系数为1;③两边直接开平方,使原方程变为两个一元二次方程;④解一元一次方程,求出原方程的根。 知识点二: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通过配成完全平方形式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配方法,配方的目的是降次,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来解。 配方法的一般步骤可以总结为:一移、二除、三配、四开。 (1)把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右边; (2)方程两边都除以二次项系数; (3)) (4)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把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式; (5)若等号右边为非负数,直接开平方求出方程的解。 公式法 知识点一: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1)一般地,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如果b2-4ac≥0,那么方程的两个根为 x= a ac b b 2 4 2 - ± - ,这个公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利用求根公式,我们可以由一元二方程的系数a,b,c的值直接求得方程的解,这种解方程的方法叫做公式法。 (2)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就是用配方法解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 0)的过程。

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典中点第二十一章整合提升专训三

解码专训三:思想方法荟萃 分类讨论思想 名师点金:在解某些数学问题时,它的结果可能不唯一,因此需要对可能出现的情况一一加以讨论,像这样对事物的各种情况分别加以讨论的思想,称为分类讨论思想.在运用分类讨论思想研究问题时,必须做到“不重、不漏”.在化简二次根式时,有些时候题目中没有给出字母的取值范围,这时候就要对字母进行分类,在不同的范围中化简二次根式. 1.已知a是实数,求(a+2)2-(a-1)2的值. 数形结合思想 名师点金:数形结合就是根据数学问题的题设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分析其数量关系,又揭示其几何意义,使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巧妙地结合起来,并充分地利用这种结合,使问题得到解决.在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时,可以借助数轴确定字母的取值范围,然后对式子进行化简. 2.已知实数m,n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化简:m2+n2+(m-n)2+n2+2n+1-(m-1)2. (第2题) 类比思想 名师点金:类比是一种在不同对象之间,或者在事物之间,根据某些相似之处进行比较,通过联想和预测,推出在其他方面也可能有相似之处,从而建立猜想和发现真理的方法.通过类比可以发现新旧知识的相同点,利用已有知识来认识新知识.本章中二次根式的运算方法和顺序类比于整式的运算方法和顺算,运算公式和运算律同样适用.

3.计算:(72+26-3)(26-72+3). 转化思想 名师点金:解数学问题时,碰到陌生的问题常设法把它转化成熟悉的问题,碰到复杂的问题常设法把它转化成简单的问题,从而使问题获得解决,这就是转化思想. 4.计算:(3+2)2 015·(3-2)2 016. 解码专训三 1.解:(a+2)2-(a-1)2=|a+2|-|a-1|,分三种情况讨论: 当a≤-2时,原式=(-a-2)-[-(a-1)]=-a-2+a-1=-3; 当-2<a≤1时,原式=(a+2)+(a-1)=2a+1; 当a>1时,原式=(a+2)-(a-1)=3. 点拨:求含字母的两个绝对值的和或差时,要分类讨论.本题也可以通过解不等式来确定各分界点. 2.解:由m,n在数轴上的位置可知:m>n,0<m<1,n<-1. ∴m-n>0,m-1<0,n+1<0. ∴原式=|m|+|n|+|m-n|+|n+1|-|m-1|=m-n+m-n-1-n-(1-m)=m-n+m-n-1-n-1+m=3m-3n-2. 方法点拨:在利用a2=|a|化简时,一定要结合具体问题,先确定出绝对值号里面式子的符号,再进行化简. 3.解:(72+26-3)(26-72+3) =[26+(72-3)][26-(72-3)] =(26)2-(72-3)2

七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3章 一元一次方程典中点习题课件第三章达标检测卷

第三章达标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四个式子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A .1+2+3+4=10 B .2x -3 C. x -13=x 2+1 D .x +3=y 2.下列等式变形中,正确的是( ) A .若a =b ,则a -3=3-b B .若x a =y a ,则x =y C .若ac =bc ,则a =b D .若b a =d c ,则b =d 3.方程-2x +3=7的解是( ) A .x =5 B .x =4 C .x =3.5 D .x =-2 4.解方程2x +13-x +16=2,有以下四步: 解:2(2x +1)-(x +1)=12 ① 4x +2-x +1=12 ② 3x =9 ③ x =3 ④ 其中最开始发生错误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5.已知M =-23x +1,N =16x -5,若M +N =20,则x 的值为( ) A .-30 B .-48 C .48 D .30 6.若关于x 的方程2x -m 3=1的解为x =2,则m 的值是( ) A .2.5 B .1 C .-1 D .3 7.已知方程7x +2=3x -6与关于x 的方程x -1=k 的解相同,则3k 2-1的值 为( ) A .18 B .20 C .26 D .-26 8.某项工程甲单独做5天完成,乙单独做10天完成.现在由甲先做两天,然后 甲、乙合作完成此项工程,若设甲一共做了y 天,则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y +25+y 10=1 B.y 5+y +210=1 C.y 5+y -210=1 D.y 5+25+y -210=1

九年级数学竞赛

九年级数学抽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 1.下列一元二次方程没有实数根的是( ) A .x 2+6x +9=0 B .x 2-5=0 C .x 2+x +3=0 D .x 2-2x -1=0 2.用配方法解方程x 2+1=8x ,变形后的结果正确的是( ) A .(x +4)2=15 B .(x +4)2=17 C .(x -4)2=15 D .(x -4)2=17 3.把抛物线y =-1 2x 2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的抛物线 解析式为( ) A .y =-12(x +1)2+1 B .y =-1 2(x +1)2-1 C .y =-12(x -1)2+ 1 D .y =-1 2 (x -1)2-1 4.如图,将△ABC 绕点A 顺时针旋转60°得到△AED.若线段AB =3,则BE =( ) A .2 B .3 C .4 D .5 5.如图,AB 是⊙O 的直径,点C ,D 在⊙O 上.若?=∠55ABD , 则BCD ∠的度数为( ) A .?25 B .?30 C .?35 D .?40 6.如图,以AB 为直径,点O 为圆心的半圆经过点C ,若AC =BC =2,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A.π4 B.12+π4 C.π2 D.12+π2 7.如图,点O 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点A 在x 轴上,△OAB 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以O 为旋转中心,将△OAB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OA′B′,那么点A′的坐标为 C A O B D

( ) A.(2,23) B.(-2,4) C.(-2,22) D.(-2,23) 8.关于抛物线y=x2-4x+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开口向上B.与x轴有两个重合的交点 C.对称轴是直线x=2 D.当x>2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9.如图,一边靠墙(墙有足够长),其它三边用12 m长的篱笆围成一个矩形(ABCD)花园,这个花园的最大面积是( ) A.16 m2B.12 m2C.18 m2D.以上都不对 10.函数y=mx+n与y=n mx,其中m≠0,n≠0,那么它们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1.在国家政策的宏观调控下,某市的商品房成交价由去年10月份的7 000元/m2下降到12月份的5 670元/m2,则11、12两月平均每月降价的百分率是。 12.一个不透明的袋中装有除颜色外均相同的9个红球,3个白球,若干个绿球,每次摇匀后随机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后再放回袋中,经过大量重复实验后,发现摸到绿球的频率稳定在0.2,则袋中约有绿球个. 13. 如图,矩形ABCD的边AB与y轴平行,顶点A的坐标为(1,2),点B与点D在反比例 函数 6 y x (x>0)的图象上,则点C的坐标为。

2015年湘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基础知识竞赛试卷及答案

2015年下期九年级上册数学基础知识竞赛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2430 x x -+=时可配方得() A.2 (2)7 x-= B.2 (2)1 x-= C.2 (2)1 x+= D.2 (2)2 x+= 2.在△ABC中, , , ,则最长边上的中线长为() B. C.2 D.以上都不对 3.若 2010 a b b c == , ,则 a b b c + +的值为(). (A) 11 21(B) 21 11(C) 110 21(D) 210 11 4.如图,是一块三角形草坪,现要在草坪上建一凉亭供大家休息,要使凉亭到草坪三条边 的距离相等,凉亭的位置应选在() A.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的交点 B.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C.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D.三角形三条高所在直线的交点 3 y x = 5.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是x轴正半轴上的一个定点,点B是双曲线 (0 x>) 上的一个动点,当点B的横坐标逐渐增大时,△OAB的面积将会( ) A.逐渐增大 B. 逐渐减小 C.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小 6.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B∥CD,对角线AC⊥BC,∠B=60°,BC=2cm, 则梯形ABCD的面积为() A .2 B. 6cm2 C. 2 D.12cm2 7.将抛物线2 21216 y x x =-+绕它的顶点旋转180°,所得抛物线的 解析式是(). A.2 21216 y x x =--+B.2 21216 y x x =-+- C.2 21219 y x x =-+-D.2 21220 y x x =-+- 8.若实数a,b满足 2 1 20 2 a a b b -++= ,则a的取值范围是(). (A)a≤2-(B)a≥4 (C)a≤2-或a≥4 (D)2-≤a≤4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9.“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相等”,这个命题的逆命题是. 10.方程x(x-1)=2(x-1)的解为. 11.如图,在△ABC中,BC=8cm,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D,交边 AC于点E,△BCE的周长等于18 cm,则AC的长等于cm. 12.在正方形ABCD中有一点E,△EAB是等边三角形,则∠CED为. 13一个函数的图像关于y轴成轴对称图形时,我们称该函数为“偶函数”.如果二次函数24 y x bx =+- 14.如图,在△ABC中,AB=AC=1,点D、E在直线BC上运 动,设BD=x,CE=y.如果∠BAC=30°,∠DAE=105°, 则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15.一辆客车、一辆货车和一辆小轿车在一条笔直的公路上朝同一方向匀速行驶.在某一时刻,客车 在前,小轿车在后,货车在客车与小轿车的正中间.过了10分钟,小轿车追上了货车;又过了5 分钟,小轿车追上了客车;再过t分钟,货车追上了客车,则t= . 三、解答题(共55分) 16.计算: 0020 60|3sin30|cos45 +--(6分) 17.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某市的商品房成交价由今年3月份的14000元/平方米下降到5 月份的12600元/平方米. (1)问4、5两月平均每月降价的百分率是多少?(参考数据:95 .0 9.0≈) (2)如果房价继续回落,按照此前降价的百分率,你预测到7月份该市的商品房成交价是 否会跌破10000元/平方米?请说明理由。(8分) 18.如图,某电信公司计划修建一条连接B、C两地的电缆.测量人员在山脚A点测得B、C 两地的仰角分别为30°、45°,在B处测得C地的仰角为60°,已知C 地比 A 地高200m , 求电缆BC的长(结果保留根号).(10分)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全书教案》 第二十一章二次根式 教材内容 1.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 二次根式的概念;二次根式的加减;二次根式的乘除;最简二次根式. 2.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次根式是在学完了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反比例正函数》、第十八章《勾股定理及其应用》等内容的基础之上继续学习的,它也是今后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 (2a≥02=a(a≥0(a≥0). (3(a≥0,b≥0; a≥0,b>0a≥0,b>0). (4)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并灵活运用它们对二次根式进行加减. 2.过程与方法 (1)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探讨、分析问题,师生共同归纳,得出概念.?再对概念的内涵进行分析,得出几个重要结论,并运用这些重要结论进行二次根式的计算和化简.(2)用具体数据探究规律,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出二次根式的乘(除)法规定,?并运用规定进行计算. (3)利用逆向思维,?得出二次根式的乘(除)法规定的逆向等式并运用它进行化简.(4)通过分析前面的计算和化简结果,抓住它们的共同特点,?给出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利用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来对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达到对二次根式进行计算和化简的目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培养学生:利用规定准确计算和化简的严谨的科学精神,经过探索二次根式的重要结论,二次根式的乘除规定,发展学生观察、分析、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1a≥0a≥0)2=a(a≥0); (a≥0)?及其运用. 2.二次根式乘除法的规定及其运用. 3.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 4.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 教学难点 1a≥0)2=a(a≥0(a≥0)

九年级数学竞赛试卷

九年级数学竞赛试卷 (时量 120分钟 总分 100分) 一、选择题:(将唯一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填入下表内,每小题4分,满分32分) 题 次 1 2 3 4 5 6 7 8 答 案 1. 已知2a b == ,且ab <0,则b 的值是( ) A .8 B. ﹣8 C. 16 D. 16- 2. 若一个三角形三边的长均能使代数式2918x x -+的值为0 ,则此三角形的周长可能是( ) A. 9或18 B. 12或15 C. 9或15或18 D. 9或12或15或18 3.方程组?????=+=+6 12 y x y x 的实数解的个数为( ) A.1 B.2 C.3 D.4 4.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点A 坐标为(3,-3),点 P 是y 轴上一点,则使△AOP 为等腰三角形的点P 共有(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5. 如图,已知在三角形ABC 中,D 是AB 的中点,F 是AD 的中 点,且FG ∥DE ∥BC ,△AFG 的面积是2,则梯形DBCE 的面积是( ) A. 32 B. 8 C. 16 D. 24 6. 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 (1)210a x x a -+--=的根都是整数,那么符合此条件的a 的值有(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7. 一个样本为1,3,2,2,,,,a b c 已知这个样本的众数3,平均数为2,那么这个样本的方差是( ) A. 8 B. 4 C. 87 D. 4 7 8. 如图,点P 是边长为1的菱形ABCD 对角线AC 上一个动点,点 M 、N 分别是AD 、DC 边上的中点,MP NP +的最小值是( ) A. 2 B. 1 C. 2 D. 2 1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满分30分): 9. 化简1 ____________a -- =。 10. 已知一次函数y ax b =+的图像经过一、二、三象限,且与x 轴交于点(﹣2,0),则不等式ax >b 的解集为 。 11.如果11a a -=,那么代数式1 a a +的值是 。 12. 绕湖的一周长是24千米,小张和小王从湖边某一地点同时出发,反向而行,小王以每小时4千米速度每走60分钟后休息5分钟;小张以每小时6千米速度每走50分钟后休息10分钟,则两人出发后__ ____分钟后第一次相遇. 13. 已知αβ、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23)0x m x m +++=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且满足 1 1 1α β + =-,则m 的值是 。 14. 如图,在长方形内画一些直线,已知边上有三块面积分别为13,35,49,图中的数据表示所在的小块面积,则图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4个小题,满分38分,应写出必要的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 15. (本题满分8分)已知,a b 为有理数,,x y 分别表示57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且满 A M B P N D C A B E C F D G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公式汇总

第二十一章 二次根式 1、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在实数范围内,负数没有平方根。 2、一般地,我们把形如 (a ≥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称为二次根号。 3、a (a ≥0)是一个非负数.当a 为带分数是,要把a 改写成假分数,即53 22要写成 53 8 4、二次根式的性质:(a )2=a (a ≥0), 2 a =a (a ≥0) 5、用基本运算符号(基本运算符号包括加、减、乘、除、乘方和开方)把数和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起来的式子,我们称这样的式子为代数式。 6、二次根式的乘法规定:a ×b =ab (a ≥0,b ≥0) 7、二次根式的除法规定:b a =b a (a ≥0, b >0) 8、最简二次根式条件:①被开方数不含字母;②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9、二次根式加减法法则:先将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10、同类二次根式即指被开方数相同的最简二次根式 11、平方差公式:a 2-b 2=(a+b)(a-b) 完全平方公式:(a ±b )2=a 2±2ab+b 2 12、二次根式除法没有分配率,任何非零数的零次幂都是1,(ab )m =a m b m 第二十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 1、 等号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 2 +bx+c=0(a ≠0),其中ax 2 是二次项,a 是二次项系数;bx 是一次项,b 是一次项系数;c 是常数项。 3、 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方程的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4、 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 (1) 直接开方法:如果方程能化成x 2 =p 或(mx+n )2 =p(p ≥0)的形式,那么可得x=p ± 或mx+n=p ± (2) 配方法:步骤:第一步,把方程化成一般形式(二次项系数是1);第二步,把常 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第三步,配方,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第四步,把方程左边写成含有未知数的代数式的平方的形式,即(x-k )2 =h(h ≥0);第五步,用直接开平方法解方程。 (3) 公式法:Δ=b 2-4ac 叫做方程ax 2 +bx+c=0(a ≠0)根的判别式。当Δ>0时,方程 ax 2 +bx+c=0(a ≠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Δ=0时,方程ax 2 +bx+c=0(a ≠0)有两个相

河南省郑州市京广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第一次学习比赛数学试卷及答案

A B C D E F G H A B C D E F A B C D E A B C D E F 郑州市京广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学习比赛 数学试卷(分校) 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关于x 的方程中,一定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为( ) A .ax 2+bx +c =0 B .x 2?2=(x +3)2 C .x 2+ 3x ?5=0 D .x 2=0 2.已知 513b a =则b a b -的值是( ) A .813 B .58 C . 49 D . 94 3.一个不透明的盒子有n 个除颜色外其它完全相同的小球,其中有12个黄球,每次摸球前先将盒子里的球摇匀,任意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后在放回盒子,通过大量重复摸球实验后发现,摸到黄球的频率稳定在30%,那么估计盒子中小球的 个数n 为( ) A .20 B .30 C .40 D .50 4.如图,已知△AOB 和△A 1OB 1是以点O 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且 △AOB 和△A 1OB 1的周长之比为1:2,点B 的坐标为(?1,2),则点B 1 的坐标为( ) A . (2,-4) B .(1,-4) C .(-1,4) D (-4,2) 5.a ,b ,c 为常数,且(a -c )2>a 2+c 2,则关于x 的方程ax 2+bx +c =0根的情况是( ) A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 .无实数根 D .有一根为0 6.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 E 、 F 、 G 、 H 分别是AB 、BD 、CD 、 AC 的中点,要使四边形EFGH 是菱形,则四边形ABCD 只需要满 足一个条件,是( ) A .四边形ABCD 是梯形 B .四边形ABCD 是菱形 C .对角线AC =BD D .AD =BC 7.如图,已知△ABC 和△ADE 均为等边三角形,点D 在BC 边上, DE 与AC 相交于点F ,图中相似的三角形有( )对. A .3 B .4 C .5 D .6 8.如图,在△ABC 中,D ,E 分别是边AB ,BC 上的点,且 DE ∥AC ,若S △BD E =4,S △CD E =16,则△ACD 的面积为( ) A .64 B .72 C .80 D .96 9.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5,点E 、F 分别在BC 和CD 边 上,分别连接AE 、AF 、EF ,若∠EAF =45°,则△CEF 的周长是( ) A .6+2 B .8.5 C .10 D .12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二十三章旋转 23.1 图形的旋转(1) 教学内容 1.什么叫旋转?旋转中心?旋转角? 2.什么叫旋转的对应点? 教学目标 了解旋转及其旋转中心和旋转角的概念,了解旋转对应点的概念及其应用它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通过复习平移、轴对称的有关概念及性质,从生活中的数学开始,经历观察,产生概念,应用概念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重点:旋转及对应点的有关概念及其应用. 2.难点与关键:从活生生的数学中抽出概念. 教具、学具准备 小黑板、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完成下面各题. 1.将如图所示的四边形ABCD平移,使点B的对应点为点D,作出平移后的图形.2.如图,已知△ABC和直线L,请你画出△ABC关于L的对称图形△A′B′C′. 3.圆是轴对称图形吗?等腰三角形呢?你还能指出其它的吗? (口述)老师点评并总结: (1)平移的有关概念及性质. (2)如何画一个图形关于一条直线(对称轴)?的对称图形并口述它既有的一些性质. (3)什么叫轴对称图形? 二、探索新知 我们前面已经复习平移等有关内容,生活中是否还有其它运动变化呢?回答是肯定的,下面我们就来研究. 1.请同学们看讲台上的大时钟,有什么在不停地转动?旋绕什么点呢??从现在到下课时钟转了多少度?分针转了多少度?秒针转了多少度? (口答)老师点评:时针、分针、秒针在不停地转动,它们都绕时针的中心.?如果从现在到下课时针转了_______度,分针转了_______度,秒针转了______度. 2.再看我自制的好像风车风轮的玩具,它可以不停地转动.如何转到新的位置?(老师点评略)3.第1、2两题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共同特点是如果我们把时针、风车风轮当成一个图形,那么这些图形都可以绕着某一固定点转动一定的角度. 像这样,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O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点O叫做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