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透视学在建筑速写中的空间表现研究_张丽

透视学在建筑速写中的空间表现研究_张丽

透视学在建筑速写中的空间表现研究_张丽
透视学在建筑速写中的空间表现研究_张丽

大学透视学考试资料[管理资料]

大学透视学考试资料[管理资料] 一( 判断正误(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 1(一点透视又称为成角透视图。( ) 2(1525年丢勒的著作《圆规和直尺测量法》出版,提出一种分格画法,试图以平行透视正方形网格作精确的余角透视图。( ) 3(正常视域是由目点引出的视角约为30度的圆锥形空间。( ) 4(著名壁画《最后的晚餐》运用的是平行透视线条汇聚的特点,将观者的视线引向主人公耶稣的头部。( ) 5(透视学著作第一本出版物于1505年在法国巴黎出版,作者是牧师让.佩雷林。而此前的 透视论著均为手抄本。( ) 6(著名壁画《最后的晚餐》运用的是平行透视线条汇聚的特点,将观者的视线引向主人公 耶稣的头部。( ) 7(轴测图即透视图。( ) 8(透视分为三种,其中消逝透视是使观者识别画面空间距离最有效的表现手法。( ) 9(15世纪末,意大利画家达芬奇阅读了13世纪波兰学者维太罗的透视学著作,以及弗朗西斯卡的《绘画论》和阿尔贝蒂的《绘画透视学》。( ) 10(一点透视又称为平行透视。( ) 11(采用透视的方法绘图,画面的景物具有近小远大,近实远虚的特点。( )

12(15世纪末,意大利画家达芬奇阅读了13世纪波兰学者维太罗的透视学著作,以及弗 朗西斯卡的《绘画论》和阿尔贝蒂的《绘画透视学》。( ) 13(传统中国画采用的透视方法按照现在科学的透视方法来衡量是完全准确的。( ) 14(视点是投影中心,眼睛的位置。( ) 15(平行透视中,景物空间的方形景物中平行于透视画面的主体原线与面,在透视画面上发 生透视方向的改变。( ) 16(透视是一种视觉现象。( ) 17(一点透视(平行透视)在表现画面空间的活泼和灵活方面是比二点透视(余角透视)更 好的表现手法。( ) 18(沈括提出中国山水画因其视点、位置的变化而产生了“高远、深远、平远”的三种透视 变化构图特点。( ) 19(中国山水画的透视多为近视距。( ) 20(透视是在平面上的中心投影或平面上的圆锥形投影。( ) 21(中国山水画的透视多为远视距。( ) 22(在我国明代出版了中国第一本透视书。( ) 五(填空题。 1. 15世纪末意大利画家______________阅读了13世纪波兰学者维太罗的透视学著作,以 及弗郎西斯卡的《绘画透视学》和阿尔贝蒂的______________,写了不少关于透视学、

透视学考试重点

透视学考试重点 透视学 1、简述平行透视在绘画上的运用。 荷兰霍贝玛的<林间小道> 将观者视线顺引导深处,产生画面的深度距离感适 合表现长廊隧道公路铁路 意大利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突出中心人物形成一种稳静的气氛起到截止视 线下行的作用(基督的冷静与十二门徒三人一组一字排开的对称构图形成静与动的对比制约(全开放的艺术处理方法,使观者身临其境( 意大利拉斐尔的,雅典学院,中心人物不大但平行透视的构图方法对称的高 大的建筑直角边线直指画幅中心因此牵引掌握了视线使主要形象得以突出一道拱门形成了很深的透视感( 2、简述变线的种类及各类变线的透视消失方向。 答:变线分两大类: 1)、和基面平行的水平变线,灭点在视平线上。其中,和画面垂直的直角线消失于心点;和画面成其他角度的成角线消失于心点以外的余点、距点上。 2)、和基面成一定角度的倾斜变线,不论与画面成多大角度,他们的灭点都在视平线以外。其中,和画面、基面成近低远高角度的直线消失到视平线以上的天点;和画面成近高远低角度的直线消失到视平线以下的地点。 3、原线的种类与透视特征有哪些? 答:原线是指与画面保持平行关系的直线,无论怎样延伸也不会和画面相交, 同类线彼此也不会聚拢、消失。原线包括平行于基面、平行于画面的水平线,垂直于基面、平行于画面的垂直线,倾斜于基面、平行于画面的斜线三大类。原线不产生消失现象,无灭点。 4、简述远近视距的构图效果。

答:视距决定、制约着60度正常视域圈内的画幅,保证表现透视空间的最近、最大合理容量。视距短画面容量小,视距长画面容量大。 5、简述中国山水画和西洋风景画在透视手法上的差异。答:中国山水画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手法,画面视觉空间不受限制。具有时空跨度自由、表现幅度随意的特点,画面容量大。西洋风景画采用焦点透视的构图手法,画面视觉空间受限制。时空容量、表现幅度有严格的限制,画面容量小。 6、平行透视特点: 1)立方体的前后两个面与画面平行,底面、顶面与基面平行。 2)所有向远处消失的立方体各边线都集中到视平线上的心点消失。 3)平行透视指视者在视域60度角之内所表现的画面中只有一个消失点(心点) 4)平行透视画面中大多数线条是平行、垂直线,比较稳定、平衡,适合于表现庄重、宏大的场面。 7、成角透视的画面特点: 成角透视所表现的空间和物体,都是与画面有一定角度的立方体。画面上的立方体空间感较强,画面中主要有左右两个方向的消失点,大多数与底面平行的线条都消失于这两个点。使画面产生强烈的不稳定感,同时也具有灵活多变的特性。在实践运用中往往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画法,表现娱乐、欢快的场面。 8、倾斜线的消失特点: 1)、平行透视中的倾斜线为变线时,表现为近高远低或近低远高两种状态。 2)、平行透视中的倾斜线为原线时,保持原状。 3)、斜面上的变线消失到外面的消失点上。 9、倾斜透视的画面特点: 倾斜透视的画面,具有强烈的不稳定感,相对于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画面视觉冲击力更强,给观者的震撼力更大。倾斜透视展现了不同于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

《建筑制图与透视》 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制图与透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YS1045 课程名称:建筑制图与透视 先修课程: 总学时:64(理论授课学时40学时、课堂练习22学时、总复习2学时) 一、课程的任务和性质 《建筑制图与透视》是环境艺术设计和景观设计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学习和课堂训练,使学生不但掌握建筑制图、阴 影透视绘图的原理、作图方法、绘图技巧、绘图“语言”、识读和绘制 装饰装修施工图等,而且能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思维、构图能力,从 而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方案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及学时分配 1、绪论(0·5学时) 基本要求:使学生了解本课程的性质、学习内容、任务、学习要求和方法。 难点与重点:如何使刚接受高等教育的大一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掌握学习的方法。 2、第1章 投影的基本知识(1·5学时) 基本要求:使学生了解投影的概念、投影的方法及其分类;掌握投影的一般性质和规律;了解建筑工程及装饰工程常用的投影图;应重点理解和 掌握三面正投影图体系、展开及其投影特性。 难点与重点:重点是掌握投影的概念、性质、规律;难点是对于三面正投影体系的建立及其展开和投影特性的掌握。 3、第2章 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理论讲授4学时、课堂练习1学时) 基本要求:使学生掌握点、线、平面的三面正投影的特点和内在联系,总结它们的三面正投影的规律。通过事例及课堂练习,使学生掌握他 们的投影作图方法和规律。 难点与重点:重点使学生掌握掌握点、线、平面的三面正投影的特点、规律。难点总结点、线、平面它们的三面正投影的规律和内在联 系,特别是一些特殊点、线、平面的投影。 4、第3章 基本形体的投影(理论讲授2学时、课堂练习1学时) 基本要求:使学生了解基本形体的类型、构成特点,掌握基本平面体、曲面体的三面正投影的特点和规律,增强学生的空间理解和想象能力。 难点与重点:重点使学生掌握基本平面体、曲面体的三面正投影的特点和规

绘画透视教案

素描中的透视原理 教学目的:透视一直是绘画初学期的难点,本章讲述了细致的透视原理及在透视中我们常用到概念,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系统的掌握绘画中基本透视理论知识、了解绘画基础知识中透视的重要性并基本掌握绘画中的透视原理,为绘画及设计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介绍透视中所包含的各个概念,并将这些概念配合图形讲述清楚,让学生能够及时在图形中理解并记忆这些内容。 教学难点:透视原理中所涵盖的概念比较多,将这些概念理解并应用是本章的难点。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教材:(1)《绘画》.谷嶙编著.中国纺织出版社. 参考书目:(1)《素描基础》. 张恒国编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教学内容与过程:

素描写生的时候观察到的景物及其状,因为有上下、左右、前后、远近的透视变化,不是单凭视觉和感受就能画得正确的,而是需要借助于一些科学理论知识(如透视学)才能画正确。透视学是根据眼睛视物成像的原理,讲述透视规律和画法有关知识。在写生时,要运用这些知识深入分析错综复杂的现象,得出正确的认识,把物象的形状画正确,反复练习,不断提高观察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这样,即使所想象设计的物象尚未做成,也可用透视画法将它预先正确如实的画出来。 一、透视的类型 透视有三种:平行透视、成角透视、散点透视。(前两种又叫焦点透视) 1.平行透视:平行透视也叫一点透视,即物体向视平线上某一点消失。 2.成角透视:成角透视也叫二点透视,即物体向视平线上某二点消失。 3.散点透视:散点透视也叫多点透视,即不同物体有不同的消失点, 这种透视法在中国画中比较常见。

二、透视在绘画中应注意的一些特性 1.近大远小:近大远小是视觉自然现象,正确利用这种性质有利於表 现物体的纵深感和体积感,从而在二维的画面上来表现 出三维的体积空间。 2.近实远虚:由於视觉的原因,近处的物体感觉会更清晰,而远处的 物体感觉会有些模糊,这一现象在绘画中也经常用来表 现物体的纵深感.事实上,在绘画过程中,往往会对近 实远虚更加以强调。(另外应注意的是:并非在所有的 绘画过程中都遵守"近实远虚"这一规则,在一幅作品中 主与次的关系往往更为重要,主体物的实和次体物的虚 是更好的视觉导向,这也是艺术优於现实的取舍和区 别。)

透视学教案_图文(精)

教案纸系环艺专业 08艺术1 班级任课教师 章节 第章 节题目透视的基本概念、平行透视 时间2008年 9 月 22日星期一第三四节 教学 目的 认识透视的概念与用途;初步了解平行透视(一点透视) 教学重点 (结合高职特点提出重点思路)1、透视图的形成原理 2、视域、画面、物体与视点的关系 3、近大远小与消失 4、平行透视中的消失点的变化 教学难点(提出解决难点的思路)1、视域、画面、物体与视点的关系 2、近大远小与消失 3、掌握透视的基本原理及透视中几个重要关系 4、平行透视中的消失点的变化

教学方法(结合学生实际,拟采用的教学方法)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先让学生亲自感受,再进行边画边讲,在最后示范给学生看总结。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不同程度的教学方法,且要重复讲述。 教 具、 图表 投影仪、计算机、黑板 板书设计及讲解要点教学内容及设计时间分配 1、透视图的形成原理 "透视”是一种绘画活动中的观察方法和研究视觉画面空间的专业术语,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归纳出视觉空间的变化规律。客观物体占据的自然空间有一定的大小比例关系,然而一旦反映到眼睛里,它们所占据的视觉空间就并非符合原来的大小比例关系了。正如一只手与一幢高楼相比微不足道,手在远处几

乎观察不到,但若将其向眼前移动,它的视觉形象就会越来越大,最后竟能遮住高楼,甚至整个蓝天,这就是常言所说一手遮天的道理。根据这个道理,可以通过玻璃窗子,向外观察,外面的景物,或树木,或山峰,或高大建筑,或人群,都可以在很小的窗框内看到。如果一只眼睛作固定观察,就能用笔准确地将三度空间的景物描绘到仅有二度空间的玻璃面上,这个过程就是透视过程。用这种方法可以在平面上得到相对稳定的具有立体特征的画面空间,这就是"透视图”。把这个透视图转画到纸面上就叫做写生。从透视图中推导出的视觉形象近大远小、缩形的变化规律,就构成了绘画中特定的"透视学”。 一、基本术语:视平线:就是与画者眼睛平行的水平

设计制图复习题

复习题 1、什么是设计创意? (1).做某事的指令、图画的形式和构成 (2).在家具室内设计当中促成风格、样式的形式;色彩材料的配置,在整体当中部分与部分的结合,头脑中的构想的目的、意图获得某物的图案;作名词使用时可解释为占人钱财的企图;作为动词解释可以认为是发明创造,为制作或完成某事制定计划、绘图方案略图或制作模型,在头脑中的构想、筹划,为达到特定的目的而坐的计划,并希望产生正果。 设计创意讲究功能性、技术性和经济性,必须贯彻使用、经济、美观的原则。 2、现代设计创意的特点? 现代设计打破了衣食住行用的禁锢,发展到“取悦于人”,使使用者的心理愉快,灵魂得到满足,是物质与精神的结合。现代设计在生活和技术的结合方面,在促进和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在拥有众多受众面前,在较快为社会所承认和接纳方面拥有自己的优势。 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赖于使用功能的限制,受限于材料、结构、经济、科技、环境、信息等大多数非艺术因素的限制,现代设计师与实践相结合的理论素养,是体现设计师自身定位砝码。 3、影响现代设计的制约因素? (1)、材料因素:包括材料的性能,材料的加工方法,各部件的紧密结合及产生的作用都受到材料的制约。 (2)、结构因素:是指物体内部组织的排列方式和契合程度。 (3)、经济因素 (4)、科技手段 (5)、环境因素 (6)信息因素 4、有关创意设计的一般讨论? 人类对创意设计和思维呈现两个特性,即:无序性和黑箱特征。 无序性:不确定性黑箱特征:不可见性 高科技发展的今天,人类对自身大脑思维过程知之甚少。 5.思维方式的类型? (1)、感性思维:包括发散性思维、形象性思维、直觉性思维、创造性思维。 (2)理性思维:包括收敛性思维、抽象性思维、逻辑性思维、常规思维。 6.创意思维的方式? (1)、模仿的思考:直接借用某一功能或形式素材将素材作适当的调整或者将不关联的素材结合为具有新的功能的设计。弗兰克林﹒盖里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一个市场的角落,运用模仿的思 考,设计出“男人和女人”这一现代建筑。 (2)、联想的思考:是在无关联的事项之间,找出共同点,在本质上或原理上产生新的事项,包括:内容相似的联想,内容对比的联想。 (3)、分析的思考:对事物加以分析,按照个人操作习惯来组织意念,将内在的组成因子、法则、结构予以更换,改变重新加以组织,进而形成具体的发展意念。 7.创意思维的培养有哪些内容? (1)观察能力的培养 (2)动手能力的培养 (3)综合能力的培养。 8、创意思维的途径有哪些? (1)用辩证的方法看问题 (2)打破思维定式造就自己的原则 (3)思维的超导性 (4)善于联想

04487设计制图复习资料(全)

设计制图复习题纲 第一章 1、图纸幅面尺寸是指绘制图样所采用的纸张的大小规格。 国标准规定A1号图纸幅面大小为:594×841 mm。 A2号图纸幅面大小为:420×594 mm。 A3号图纸幅面大小为:297×420 mm。 A4号图纸幅面大小为:210×297mm。 2、比例为图形与其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 ? 比例的种类有:原值比例、放大的比例、缩小的比例。 3、图样中为了表示不同内容,并能分清主次,必须使用不同线型、线宽的图线。 图框线及标题栏外框线、产品外轮廓线常使用的线型是:粗实线; 尺寸线及尺寸界线、引出线常使用的线型是:细实线。 尺寸线及尺寸界线、重合断面的轮廓线常使用的线型是:细实线; 假想投影轮廓线常使用的线型是:双点画线。 图框线及标题栏外框线、产品外轮廓线常使用的线型是:粗实线; 轴线、对称中心线常使用的线型是:细点画线。 ( 不可见轮廓线常使用的线型是:虚线。 4、图样上标注尺寸的基本要求有: (1)正确(2)完全(3)清晰(4)合理 5、图样中标注的尺寸组成:尺寸线、尺寸界线、起止符号和尺寸数字。 图样中标注尺寸的起止符号可用:与尺寸界线成45°的粗短线或圆点表示。同一张图样只能采用一种起止符号。半径、直径、角度与弧长的尺寸起止符号宜用箭头表示。线性尺寸的数字一般应注写在尺寸线的上方,也允许注写在尺寸线的中断处。 第二章 1、根据投射线的类型、投射线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投影法分为两类: ( 投射线汇交于一点的投影法,称为中心投影法。 投射线互相平行的投影法,称为平行投影法。 2、正投影有哪些基本特性 (1)真实性(2)积聚性(3)类似性(4)平行性 3、三视图的对应关系: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4、视图的阅读:根据已知的两个视图,补画第三个视图——P41 例:1、根据已知的两个视图,补画第三个视图 (1) ;

透视学

透视学基本原理 一、基本术语:、1视平线:就是与画者眼睛平行的水平线。 2、心点:就是画者眼睛正对著视平线上的一点。 3、视点:就是画者眼睛的位置。 4、视中线:就是视点与心点相连,与视平线成直角的线。 5、消失点:就是与画面不平行的成角物体,在透视中伸远到视平线心点两旁的消失点。 6、天点:就是近低远高的倾斜物体(房子房盖的前面),消失在视平线以上的点。 7、地点:就是近高远低的倾斜物休(房子房盖的后面),消失在视平线以下的点。 8、平行透视:就是有一面与画面成平行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物体的透视。这种透视有整齐、平展、稳定、庄严的感觉。 9、成角透视:就是任何一面都不与平行的正方形成长方形的物体透视。这种透视能使构图较有变化。 二、透视类型: 1、单点透视又称为平行透视,由於在透视的结构中,只有一个透视消失点,因而得名。平行透视是一种表达三维空间的方法。当观者直接面对景物,可将眼前所见的景物,表达在画面之上。通过画面上线条的特别安排,来组成人与物,或物与物的空间关系,令其具有视觉上立体及距离的表象。 2、两点透视又称为成角透视,由於在透视的结构中,有两个透视消失点, 因而得名。成角透视是指观者从一个斜摆的角度,而不是从正面的角度来观察目标物。因此观者看到各景物不同空间上的面块,亦看到各面块消失在两个不同的消失点上。这两个消失点皆在水平线上。成角透视在画面上的构成,先从各景物最接近观者视线的边界开始。景物会从这条边界往两侧消失,直到水平线处的两个消失点。 3、三点透视又称为斜角透视,是在画面中有三个消失点的透视。此种透视的形成,是因为景物没有任何一条边缘或面块与画面平行,相对於画面,景物是倾斜的。当物体与视线形成角度时,因立体的特性,会呈现往长、阔、高,三重空间延伸的块面,并消失於三个不同空间的消失点上。 三点透视的构成,是在两点透视的基础上多加一个消失点。此第三个消失点可作的为高度空间的透视表达,而消失点正在水平线之上或下。如第三消失点在水平线之上,正好象徵物体往高空伸展,观者仰头看著物体。如第三消失点在水平线之下,则可采用作为表达物体往地心延伸,观者是垂头观看著物体。 49 结构素描的术语灭点又称消失点,是变线消失的汇集点,灭点有四个:心点、余点——视平线上除心点以外的点,天点——视平线以上近低远高的消失点,地点——视平线以下近高远低的消失点

透视学 复习资料

1、15世纪,意大利画家皮耶罗.德拉.弗兰西斯卡继续发扬马萨乔的显示主义传统,他与1485年写的《绘画透视学》一书为系统地研究透视学奠定了科学基础。 2、散点透视是我国传统绘画中应用透视理论的一种提法 3、透视就是透过透明平面来观察景物,从而研究它们的形状的意思。 4、物体、画面、眼睛是构成透视图形的三个要素。 5、画者眼睛做在的位置叫做视点。 6、作画时假设竖在物体前面的透明平面,是构成透视图行比备的条件,叫做画面。 7、以灭点为圆心,以灭点到视点的距离为半径所作的圆与视平线的交点,叫做测点M 。 8、中心视线与画面垂直的交点,叫做视心。 9、不平行与画面的直线无限远的投影点,叫做灭点。在地平线以上的叫天点,在地平线以下的叫地点。 10、固定视点做能见到的空间范围,叫做视域,绘画上通常采用60度以内对此作画。 11、变线,凡是与画面不平行的直线均称变线,此种线段必定消失。 12、原线,凡是与画面平行的直线均称原线。此种线段在视圈内永不消失。 13、灭线,又称消失线,画面种景物变线与消失点连接的线段称灭线。 14、物体的透视特征:等高的物体近大远小;等宽的距离近宽远窄。构成透视图中的物体在一定的视距内,越远越模糊,越近越清楚。 15、、同远近的景物,距离视平线远时所见面积宽,反之所见面积窄,等高缩窄为一条直线。 16、、视向总体上可分为平视、仰视和俯视三种。 17、、凡在空间相互平行但不平行于画面的水平线段,看起来都愈远愈相互靠拢(呈射线状),到无穷远时消失在视平线的一点。 18、从透视原理来讲,一幅画只能有一个视向。作透视图和作画之前都必须首先固定视点的位置和确定注视的方向,因为这是作画和作透视图的先决条件。 19、成角透视又叫余角透视,是由于物体与画面构成角度,所以形成了一条向左边消失的线,另一条向右边消失的线,还有第三种垂直向下和画面平行,没有形成消失点。我们习惯把成

透视知识点

(材料说明:本材料仅为我参照课件,针对老师强调的点、易错点,结合自己认为的重点、难点整理概括所得,特别强调仅供同学们复习参考) 第一部分:必背透视知识点 1、把人眼视为投射中心时,空间几何元素在投影面上的中心投影被称为透视投影或者透视图。简称透视或者焦点透视。 2、由视点、画面和物体构成的包括视觉和投影空间的整个透视投影关系。其中的视点、画面、物体构成了透视关系的三个要素 3、透视变化的条件:纵深关系(没有远近纵深关系,就没有透视。) 4、透视变化的规律:空间物体(直线)由于远近距离关系产生的透视变化规律有三种;物体大小的变化、直线方向的变化、平面方向的变化 视向是视线的方向(投影的方向),即中视线的方向。视向主要分平视、仰视、俯视三种。 5、定义:在视中线与基面(地面)平行的投影中,空间物体(直线)与基面平行、对画面垂直时形成的透视称平行透视,也称一点透视。 6、作透视图的实质:如何表现各种线段在纵深关系中的距离与长度的变化。距点法、测点法(也称量点法)。 7、在透视投影中,凡视线平视,直线与基面平行,对画面成一定角度时的透视称成角透视,也称两点透视。 8、与画面平行的光线(称平行光线),即侧面光线,和与画面相交的光线(称相交光线),即对面光线(逆光)和背面光线。相交光线侧面光线分左侧光和右侧光;对面光线分正对面光、左侧对面光和右侧对面

光;背面光线分正背面光、左侧背面光和右侧背面光。 9、注透视图中物体落影的消失规律是随着物体所在面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影灭点(光足)的位置要根据物体的所在面来确定。 10、在透视投影中,凡是直线(平面)与基面和画面都倾斜时形成的透视,称倾斜透视。由于倾斜透视一般有三个消失点,故又称三点透视。根据视向的变化的规律,倾斜透视可分为平视的倾斜透视和仰视与俯视的倾斜透视。 11、斜面透视又分为平行倾斜透视和余角倾斜透视。其中,平行倾斜透视的消点是在其斜面底迹消点(心点)的垂直上方或下方,余角倾斜透视的消点是在其斜面底迹消点(余点)的垂直上方或下方。 12、在光线照射下,物体表面直接受光部分称阳面,背光部分称阴面。明面和阳面的分界线称阴线,构成阴线的点称阴点。因受光物体的遮挡,附近物体表面或环境出现阴影部分称为影或落影。影的轮廓线称影饯,构成影线的点称影点,影所在的面称受影面(投射面),阴和影合称为阴影。 第二部分:次点 1、透视是绘画中的一个术语,指的是在二维平面上再现三维物象的基本方法。 2、透视的显著特征是:近大远小,所以也称之为“远近法” 3、透视在同的语境有不同的概念:透视现象、透视图及透视学 透视现象是一种视觉现象。同样体量的事物由于距离的远近,在人们眼里会发生大小的变化,呈现出近大远小的效果,这种现象被称之为

制图与透视复习大纲汇总

杭州电大普通、成人专科 《制图与透视》复习大纲 适用专业:建筑装潢艺术设计 第一部分期末考试说明 一、期末考试要求 考核学生建筑图的基本绘制方法和绘图知识,掌握制图的基本理论。考核的重点是检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具体考核要求分为以下3个层次: 熟练掌握:要求学生能够全面、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科学内涵。 掌握:要求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判断。了解:要求学生能够一般地了解所学内容。 二、组卷原则 1. 严格按照该课程教学大纲和考核说明的要求命题。 2. 试题的覆盖面较广,并适当突出重点。 3.试题的难易程度和题量适当,按难易程度分为三个层次:容易占40%,一般占40%,较难占20%。 4.题型参照模拟考核试题。 三、试题类型 填空题,作图题。 四、考核形式 考核方式: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形成性考核的要求及形式:本课程形成性考核的形式包括平时作业。凡是平时作业未及格者,不得参加考试。 课程总成绩:平时考核占考核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占考核总成绩的70%。 课程考核的组织:课程形成性考核由教学点组织实施:期末考试由省电大负责命题和制定评分标准,并组织全省统一考试。 五、答题时限 90分钟 六、其它说明 本考核说明按照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建筑制图与透视》课程教学大纲制定。本考核说明是考试命题的依据。考核内容以所用教材《建筑装饰制图与阴影透视》(含习题集)(第二版)为基础。 第二部分考核的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投影的基本知识 【考试的知识点】 1、投影及其分类 2、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 3、基本形体的三视图 【考试要求】

熟练掌握: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 掌握:基本形体的三视图 了解:投影及其分类 第二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考试的知识点】 1、点的投影 2、直线的投影 3、平面的投影 4、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 5、投影变换 【考试要求】 熟练掌握:点、线、面的投影规律 掌握: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了解:投影变换 第三章、立体的投影 【考试的知识点】 1、平面立体的投影 2、直线、平面与平面立体相交 【考试要求】

绘画透视学-复习资料

绘画透视学 -- 3、透视学常用名词术语及原理 (1)、常用名词术语(图1-3-1) ●视点E(Eye Point):视者眼睛的位置。又叫目点。 ●停点S(Standing Point):视点在基面上的垂直落点。又叫站点、立点。 ●主点CV(Center of Vision):中视线与画面的垂直交点。又叫心点、视心。 ●画面PP(Picture Plane):作画时假设竖在物体前面的透明平面,平行于画者的颜面, 垂直于中视线。 ●画幅(Picture):在60~视角的视圈线范围以内选取的一块作画面积。 ●中视线(Central Visual Ray):视点到画面的垂直连线,是视域圆锥的中轴线。又叫中 心视线。 ●视垂线CL(Central Line):过视心所 作的视平线的垂线。又叫中心线。 ●视平面(Horizon Plane):视平线所在 的水平面。 ●视平线、地平线HL(Horizon Line): 过视心所作的水平线。平视时,视 平线与地平线重叠,即视平线等于 地平线;仰视、俯视时,视平线与 地平线分离。 ●水平视心CVO:过视心位置的垂直线与地平线相交的点,称水平视心。由视点至水 平视心的视线与中视线的夹角为仰视或俯视角。 ●视高H(Height):视点到停点的垂直距离。 ●视距VD(VisualDistance):视点到视心的垂直距离。 ●视线SL(Sight Line):视点到物体上各点的连线。

●视角(Sight Ang]e):任意两条视线与视点构成的夹角,绘画中采用的视角不超过60。。 ●视域(VisualThreshold):视点看出去的60。空、司范围。在此范围内的视域称为正 常视域。 ●视向(V1sion Direction):作画时所看的方向,分为平视、仰视、俯视三种。 ●基面GP(Ground Plane):物体所在的平面,也是停点所在的面。 ●基线GL(Ground Line):画面与基面的交接线。 ●灭点V(Vanlshlnq PoInt):不平行于画面的直线的投影点。又叫消失点、消点。 ●测点M(Heasurlnq PoInt):以灭点为圆心,以灭点到视点的距离为半径所作的圆与 视平线的交点。又称量点。 ●距点D(Distance Point):在视平线上,距视心和视距相等的点。 ●天点(Above Horizonta]Point):在地平线以上的灭点。 ●地点(Below HorizontalPoInt):在地平线以下的灭点。 ●余点(Rest Point):成角透视在视平线上,除距点和视心点以外的其他灭点都叫余点。 ●真高线:在透视图中能反映物体或空间真实高度的尺寸线。 二、平行透视 1、平行透视的特征 什么叫平行透视 日常生活中的物体,不管它们的形状结构多么复杂, 均可归纳为个或数个正平行六面体。以立方体为例,只 要存在着与画面平行的面,其他与画面垂直的平行线必 然只有一个主向灭点:主点。在这种情形下的作图称平 行透视。由于平行透视只有一个灭点,所以又称“一点 透视”。 2、平行透视的画法 作透视图的实质就是如何表现各种线段在纵深关系中的距离和长度的变化。在透视的纵深关系中,不同透视方向的线段有两类:一类是与画面成垂直关系的线段;另一类是与画面成倾斜关系的线段。平行透视图中,测定与画面垂直的线段透视长度可采用距点法。 距点法是运用距点来测量的方法,就是利用45。直角三角形原理,在平行透视图上来测量垂直于画面线段长度的画法。距点用“D”表示,它到主点的距离和视点到主点的距离相等,位于视平线上主点的左侧和右侧。 (1)、正方体的画法 距点法作图步骤:(图2—2—1) ●定视点E,视平线HL,主点CV。画与画面平行的 正方形A B C D。从ABCD各引消失线至主点CV。 ●延长CD线得E点,CD—DE。由E点引线至距点D 得F点(即DCV线与印线交叉点),DF之长就是正方 形伸向远方的透视长(深)度。

【透视是什么】小志教你正确认识透视学

【透视是什么】小志教你正确认识透视学 透视分析透视是绘画制造空间感的主要手段透视知识 对于素描初级学习是非常必要的造型的准确很大程度上是 透视的准确下面,小志给大家从点线面→基本的透视知识→ 不同的透视关系来分析【透视】。 —小志团队—透视学即在平面上再现空间感、立体感的方法及相关的科学。狭义透视学(即线性透视学)方法是文艺复兴 时代的产物,即合乎科学规则地再现物体的实际空间位置。这种系统总结研究物体形状变化和规律的方法,是线性透视的基础。15世纪意大利画家L.B.阿尔贝蒂的画论叙述了绘画的数学基础,论述了透视的重要性。同期的意大利画家皮耶罗·德拉弗兰切斯卡对透视学最有贡献。德国画家A.丢勒把 几何学运用到艺术中来,使这一门科学获得理论上的发展。18世纪末,法国工程师蒙许创立的直角投影画法,完成了正确描绘任何物体及其空间位置的作图方法,即线性透视。L.达·芬奇还通过实例研究,创造了科学的空气透视和隐形透视,这些成果总称透视学。1、点线面(透视素描基本造型)【点】点表示位置,是形体塑造的标记,对于造型有着特定的数量意义。先看位置点,找出它的基点与顶点、右点、左点、近点和远点,这些点规定着物体的整体范围和个面之间的大小比例关系。再看转折点,这些点如同交通枢纽,联系

着形体中的线与面。【线】线由点的定向运动产生。线条是点运动的延续,连接起点和终点的是线,任何一幅素描都是由无数的线组合而成。线是形体塑造的中坚,线有着无穷的魅力。【面】无数点的组合或无数线排列后的效果,在视觉上形成了面,而面运动产生了体。在造型过程中,面可分为两类,即直面与曲面。 2、线透视 其中最常用到的是线透视。广义:透视学方法在距今3万年前已出现,在线性透视出现之前,有多种透视法。① 纵透视;将平面上离视者远的物体画在离视者近的物体上面。② 斜透视;离视者远的物体,沿斜轴线向上延伸。③ 重叠法;前景物体在后景物体之上。④ 近大远小法;将远的物体画得比近处的同等物体小。⑤ 近缩法;有意缩小近部,防止由于近部透视正常而挡远部的表现。⑥ 空气透视法;物体距离越远,形象越模糊;或一定距离外物体偏蓝,越远越偏色重,也可归于色彩透视法。⑦ 色彩透视法;因空气阻隔,同颜色物体距近则鲜明,距远则色彩灰淡。 3、透视的基础理论 1,透视——通过一层透明的平面去研究后面物体的视觉科学。2,透视图——将看到的或设想的物体、人物等,依照透视规律在某种媒介物上表现出来,所得到的图叫透视图。3,视点——人眼睛所在的地方。标识为S。4,视平线——与

环境艺术设计 建筑透视及环境制图

《建筑透视与环境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建筑透视与环境制图 英文名称:Building the perspective drawings with the environment 课程代码: 039064 一、课程基本情况 (一)学分:3 学时:64 (理论学时:32 实验学时:32 )(二)课程类别:专业限选课 (三)适用专业:环境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方向 (四)开设学期:第2学期 (五)先修课程:设计素描、建筑速写 (六)教材与参考书目: 教材: 《建筑与室内设计透视图画法》,孙元山编著,辽宁美术出版社,2011年,第1版; 参考书目: 《室内设计制图与透视》,靳克群、靳禹编著,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 《建筑制图与识图》,陆淑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版; 《设计透视》,刘国余,赵颖,徐娟芳编著,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年,第1版; 二、课程介绍 (一)《建筑与室内环境制图》课程包括透视的基本知识、透视的基本方法、制图基本知识、投影理论、室内制图法及构造详图几个部分,透视的基本方法包括一点透视、两点透视等;制图基础包括制图目的、使用工具及几何制图等,投影理论包括点、线、面的投影,室内制图法包括平面、立面、顶棚绘制,构造详图包括墙体、地面、家具、吊顶等局部放大详图绘制与表达等。 (二)本课程研究解决空间透视关系、空间几何问题及绘制和阅读图样的理论和方法,是为室内外设计课程做准备和铺垫的基础课程。 (三)目的是使学生掌握透视学和阴影学的基本原理,对物体、室内空间有较强的立体感,严格按国家标准绘制室内外施工图纸的方法,掌握绘图技巧,在此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要求学生能熟练运用绘制整套图纸,包括平面、立面、天棚及各建筑构件剖面详图,以准确快速地表现室内外环境施工设计,为施工人员提供可依据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标准,并正确表达自己的设计意途和理念。

大学透视学考试资料

一.判断正误(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 1.一点透视又称为成角透视图。() 2. 1525 年丢勒的著作《圆规和直尺测量法》出版,提出一种分格画法,试图以平行透视 正方形网格作精确的余角透视图。() 3.正常视域是由目点引出的视角约为30 度的圆锥形空间。() 4.著名壁画《最后的晚餐》运用的是平行透视线条汇聚的特点,将观者的视线引向主人公耶稣的头部。() 5.透视学著作第一本出版物于1505年在法国巴黎出版,作者是牧师让.佩雷林。而此前的透视论著均为手抄本。() 6.著名壁画《最后的晚餐》运用的是平行透视线条汇聚的特点,将观者的视线引向主人公耶稣的头部。() 7.轴测图即透视图。() 8.透视分为三种,其中消逝透视是使观者识别画面空间距离最有效的表现手法。()9.15 世 纪末,意大利画家达芬奇阅读了 13 世纪波兰学者维太罗的透视学著作,以及弗朗西斯卡的《绘 画论》和阿尔贝蒂的《绘画透视学》。() 10.一点透视又称为平行透视。() 11.采用透视的方法绘图,画面的景物具有近小远大,近实远虚的特点。() 12. 15 世纪末,意大利画家达芬奇阅读了13 世纪波兰学者维太罗的透视学著作,以及弗朗西斯卡的《绘画论》和阿尔贝蒂的《绘画透视学》。() 13.传统中国画采用的透视方法按照现在科学的透视方法来衡量是完全准确的。()14.视点是投影中心,眼睛的位置。() 15.平行透视中,景物空间的方形景物中平行于透视画面的主体原线与面,在透视画面上发生透视方向的改变。() 16.透视是一种视觉现象。() 17.一点透视(平行透视)在表现画面空间的活泼和灵活方面是比二点透视(余角透视)更好的表现手法。() 18.沈括提出中国山水画因其视点、位置的变化而产生了“高远、深远、平远”的三种透视变化构图特点。() 19.中国山水画的透视多为近视距。() 20.透视是在平面上的中心投影或平面上的圆锥形投影。() 21.中国山水画的透视多为远视距。() 22.在我国明代出版了中国第一本透视书。() 二.填空题。 1. 15 世纪末意大利画家______________阅读了 13 世纪波兰学者维太罗的透视学著作,以 及弗郎西斯卡的《绘画透视学》和阿尔贝蒂的______________,写了不少关于透视学、画家守则和人体运动方面的笔记,后人将其整理成______________。 2.我国清代雍正七年(1729 年)刊印了第一本透视书,即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合著的 _________________,就是根据波佐的著作《建筑透视》 所改写的。 3.投影分为两种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学透视学考试资料[管理资料]

大学透视学考试资料[管理资料] 判断正误(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义) 1(一点透视乂称为成角透视图。() 2(1525年丢勒的著作《圆规和直尺测量法》出版,提出一种分格画法,试图以 平行透视正方形网格作精确的余角透视图。() 3(正常视域是山U点引出的视角约为30度的圆锥形空间。()4(著名壁画 《最后的晚餐》运用的是平行透视线条汇聚的特点,将观者的视线引向主人公耶稣的头部。() 5(透视学著作第一本出版物于1505年在法国巴黎出版,作者是牧师让?佩雷 林。而此前的 透视论著均为手抄本。() 6(著名壁画《最后的晚餐》运用的是平行透视线条汇聚的特点,将观者的视线 引向主人公 耶稣的头部。() 7(轴测图即透视图。() 8(透视分为三种,其中消逝透视是使观者识别画面空间距离最有效的表现手 法。() 9(15世纪末,意大利画家达芬奇阅读了13世纪波兰学者维太罗的透视学著 作,以及弗朗西斯卡的《绘画论》和阿尔贝蒂的《绘画透视学》。()10(—点透视乂称为平行透视。() 11(采用透视的方法绘图,画面的景物具有近小远大,近实远虚的特点。()

12(15世纪末,意大利画家达芬奇阅读了13世纪波兰学者维太罗的透视学著 作,以及弗 朗西斯卡的《绘画论》和阿尔贝蒂的《绘画透视学》。()13(传统中国画采用的透视方法按照现在科学的透视方法来衡量是完全准确的。() 14(视点是投影中心,眼晴的位置。() 15(平行透视中,景物空间的方形景物中平行于透视画面的主体原线与面,在 透视画面上发 生透视方向的改变。() 16(透视是一种视觉现象。() 17(—点透视(平行透视)在表现画面空间的活泼和灵活方面是比二点透视(余角 透视)更 好的表现手法。() 18(沈括提出中国山水画因其视点、位置的变化而产生了“高远、深远、平远”的三种透视 变化构图特点。() 19(中国山水画的透视多为近视距。() 20(透视是在平面上的中心投影或平面上的圆锥形投影。()21(中国山水画的 透视多为远视距。() 22(在我国明代出版了中国第一本透视书。() 五(填空题。 1. 15世纪末意大利画家阅读了13世纪波兰学者维太罗的透视 学著作,以 及弗郎西斯卡的《绘画透视学》和阿尔贝蒂的,写了不少关于 透视学、

工业设计透视与设计速写教学大纲

《透视与设计速写》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100031001 课程英文名称:Perspective And Design Sketch 课程总学时:24 讲课:24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工业设计专业、产品设计专业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11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透视基础课程作为工业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通过学习透视的基本知识以及具体画法,使学生掌握透视的基本知识,透视的视觉特点以及正确的透视图绘制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透视科学的基本知识和绘制方法; 2.通过对透视基本规律的了解更科学的利用手绘技巧;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 基本知识:了解透视学科的发展历史,透视学的基本特点。 2. 基本理论和方法:学会并熟练运用透视画法完成透视图的绘制。 3.基本技能: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使学生具有三维空间的思辨能力。 (三)实施说明 1.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中要重点对基本概念和对于透视画法的讲解;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与思辨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遵循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以本大纲为指导,采取不同的脉络线索进行讲解。 2.教学手段:本课程属于实践类基础课,教学过程应以画法分析与绘制为主。在教学中采用电子教案、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以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全面、高质量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对先修课没有要求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 1.完成具有一定难度的产品透视图作业。 2. 课程中学生要大量实践对产品透视图的各种技巧画法,完成多角度速写。 3.安排大作业,大作业成绩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六)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考查 2.考核目标:在考核学生对透视基本知识、基本原理掌握的基础上,重点考核学生对于产品透视图的绘制能力。 3.成绩构成:本课程的总成绩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包括作业情况、出勤情况等)占80%,结课论文占20%。 平时成绩由任课教师视具体情况按百分制给出;专题报告形式由任课教师自行而定。 (七)参考书目 《绘画-设计透视学》, 恩钢著,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1 《线汇造型基础-设计制图与透视技法》,安保辉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透视学复习资料(精)

透视学历史 1. 透视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是眼睛与生俱来的本领。人依靠眼睛分清楚物体的远近、大小、厚薄、轻重。 2. 对透视学的研究始于公元 5 世纪。雅典画家阿嘎塔尔库斯在他为爱米路斯画的歌剧布景中就运用了透视原理,这是最早运用透视原理绘画的一例。 3. 真正将最早将严谨的透视原理运用到绘画上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乔托。后来佛罗伦萨画派代表马萨乔继承了乔托的传统。 4. 到了十五世纪,透视研究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绘画透视学》—皮耶罗德拉弗兰西斯科(意大利),聚像焦点透视法——布鲁耐莱斯基,线性透视法——阿尔伯蒂。 5. 列奥纳多达芬奇对透视学的研究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他借助《画论》使之成为了一门科学的、系统的学问。同期,阿尔布赖切特丢勒在所著的《圆规直尺测量法》中对线性透视做了更深入的研究。 6. 到了十七世纪,法国里昂建筑师数学家沙葛最先在数学领域研究了透视理论,他的《透视学》制定了几何形体透视投影的正确法则,使透视学从“线性透视”的平行透视扩大到了成角透视。透视学的定义1. 将三维的客观空间画到二维的平面上,使二维的平面产生深度空间,从而得到三维的绘画效果,这就是透视。2. 希腊哲学家阿纳萨格罗斯说XXXXXXXXXXXX3. 三维空间即上下左右前后各一维。把景物的三维空间立体地表现在平面上,即透视学。基本术语1. 视点——画者眼镜的位置2. 画面——将景物透过透明面形成的物象绘出来的媒介(就是你画板上的纸)3. 基面——景物投到画面的水平面,画面和基面成 90 度(可理解为地面)4. 视心线——视点和心点的连线,与画面垂直。5. 视距——画面和视点的距离6. 心点——视心线与画面的交点,位于画面上7. 视平线——由心点引出来的位于画面上的水平线,随眼睛(即视点)的高低位置变化而变化8. 基线——画面与基面的相交线9. 视高——视点的高度,即视平线和基线的距离10. 灭点——消失点,与画面不平行的直线在画面上会愈远愈靠拢,最后消失在灭点11. 距点——与画面成 45 度角的水平线的灭点(位于视平线上,心点的左右各有一个距点,距点与心点的距离等于心点与视点的距离,是眼睛的视野范围的界限)12. 余点——余角透视(即成角透视的一种)中在视平线上与画面成任意角度(除 45 度与 90 度)的灭点13. 天点——视平线以上的灭点14. 地点——视平线以下的灭点15. 视圈的画法:由视点引出与视平线成 60°角的线相交视平线于两个点,命名为 E、F 点,再以心点为圆心,以 E 或 F 点与心点的距离为半径画圆,即为视圈焦点透 视又称定点透视法,是视点相对近距离地观察物体的方式,属于有限视域范畴的中心投影,画面只有一个中心。焦点透视法最早产生于古希腊,后经过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学者的努力使其得到的广泛应用。散点透视散点透视又称“活点透视”,采用移动视点漫视的方法和多视域的组合,将景物自然而有机地组合到一个画面之中,是一种复元性的透视方法。其画面构图具有很大的自由性。透视规律消失现象1. 与画面不平行的一组平行线,在画面上呈现越远越靠拢,在最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