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看不见的光2(上课用)
- 格式:pps
- 大小:1.27 MB
- 文档页数:19
看不见的半命题作文(优秀8篇)看不见的半命题作文篇一回到家,埋头杀进“作业军团”,杀退一波又一波的“敌人”,早已花费了我许多时间。
不可否认,六年级毕业班的作业确实很多,抄写作业相当于一个大军队,我军只能将他们击退,不然后果就是被老师和家长一顿痛击。
一张张练习卷也是一个大军队,并且是有思想的军队,解决这一个个士兵,还得绞尽脑汁去想办法,并且还要小心着一个个陷阱,不知什么时候,一个马虎就成为俘虏,又要遭到老师的斥责:“你怎么做的作业啊!……”有时候,大意失荆州(作业忘带)会受到老师的怀疑,“是作业忘带了吗?还是没写呢?”平时比较骁勇善战、战功卓越的同学,只要听老师的一阵谈话,平时常吃败仗,常“失荆州”的同学就将派到一个个新的“任务”。
在我看来,被老师斥责谈话就是进一座牢笼,这时候什么都不能做,只能听老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心灵受着一次又一次的敲击,最终眼泪突破防线。
这样的情况也许只经历一次,也恍若就发生在《.》昨日。
被妈妈斥责更像进了拘留所里,有时候学习上的一个毛病,妈妈会借题发挥,衍生出生活上的毛病,将小毛病无限扩大。
妈妈总会结合我的各种生活不良现象一齐“打压”,即使我有什么想反驳的,那也只能隐藏在心里,不然只会火上浇油,又得面临更“酷”的酷刑。
写作业时,我身边就好像有一座大牢笼,透着无形的压力,惹得我每次做完作业总得确认对了才安心。
牢笼的束缚,牢笼的逼迫,让我们喘不过气来。
什么时候才能真正从牢笼中解脱出来,告别“牢笼”?什么时候“牢笼”能成为理解,成为鼓励?一场场作业“战争”,什么时候才能简化?什么时候才能还我一个自由的空间?看不见的半命题作文篇二最近,我家搬入新居,刚踏入整栋楼的大门,一股清香之气扑面而来,同样客梯也干干净净,一些人丢的垃圾在一夜之间也都消失了。
但是,我入住了一个月,却仍未发现清洁工的出没。
我想:难道这些清洁工是看不见的?为了查明真相,我在电梯里放了一个快递包裹,过了一个小时,快递还在电梯里。
一、选择题(1)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B.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C.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同样增大D.入射角大于反射角(2)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间的夹角为60°,则反射光线与镜面间的夹角为()A.60°B.30°C.120°D.150°(3)一束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然后将平面镜转动θ角,入射光线保持不变,那么反射光线的方向将改变()A.θ/2 B.θC.2θD.0(4)关于光的反射定律的适用范围,正确的说法是()A.光的反射定律只适用于镜面反射B.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C.光的反射定律不适用于垂直照射D.光的反射定律适用于所有光的反射现象(5)教室的墙壁对光产生的现象是()A.镜面反射B.漫反射C.不发生反射D.两种反射同时产生(6)平静的水面能清晰地映出岸上景物,就是大家通常说的“倒影”,则“倒影”是()A.正立的实像B.倒立的实像C.正立的虚像D.倒立的虚像(7)甲从一面镜子中能看见乙的眼睛,那么乙从这面镜子中()A.一定见到甲的眼睛B.一定见不到甲的眼睛C.可能见到,也可能见不到甲的眼睛D.镜子的位置不同,结果也不同(8)一条光线在物体表面上发生反射,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垂直,则()A.入射角为45°B.入射角为90°C.反射角为45°D.入射光线垂直物体表面(9)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右图所示,则从侧面看去()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10)如图所示,人眼看不见哪一个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A.a物B.b物C.c物。
【53练】课后作业-《语文园地二》1.换偏旁组成新字,填在括号里,并完成练习。
注()守()虫()拐()址涓()献()秀手()杜()抱花()冰()()鱼气()(1)我可以写出一组声旁相同的形声字并组词。
例:狡(狡猾)()()()(2)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我猜测“珖”字的读音是(),意思跟()有关。
A. wángB.guāngC.光明D.玉器2.按要求完成练习。
①那条狗高兴、紧张、发怒的时候都叫。
②那条狗高兴的时候叫,紧张的时候叫,发怒的时候也叫。
(1)这两句话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你更喜欢哪句话?为什么?(2)我爱我的老师,因为他知识渊博,工作负责,对学生和蔼可亲。
(仿照第②句话改写句子)3.把名句补充完整,再选择填空。
(填序号)①,自用则小。
——《尚书》②博学之,之,慎思之,之,笃行之。
——《礼记》③智能之士,不学,不问。
——[汉]王充④人非生而知之者, ? ——[唐]韩愈(1)不管是学习书本知识也好,学习某种技能也好,我们都应该做到。
(2)人有疑问、有困惑是正常的,正所谓“”。
4.阅读课外片段,完成练习。
人造发光植物夜幕降临后,您会看见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植物园里有一片片紫蓝色的荧光。
难道是荧光灯在田间闪烁?不,这是因为那儿有一些能发出荧光的植物——发光烟草。
这是该校生物系的研究人员用人工的方法,将萤火虫发光的基因移植到烟草的基因中去,从而使烟草发出光亮。
我们可以大胆设想:未来的高速公路两旁,不用再安装路灯,只要种上发光植物就可以了。
神奇的生物技术将带给我们更加绚丽的色彩。
(1)用“”画出文中的设问句。
(2)把画“”的句子改写为设问句。
(3)针对这篇短文你能提出什么值得思考的问题?课后作业-《语文园地二》一、加偏旁组成新字再填空。
主:()虫()守()拐肙:手()()秀()款包:冰()花()()鱼兰:阻()()杆灿()二、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那时没有电灯电视收音机和汽车。
→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物理新课标教学内容和要求人教版初中物理新课标教学内容和要求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现在我们初中物理学习的是人教版教材,而且教材又刚刚进行了调整,新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更有利于探究活动的开展,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反映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具有时代性,有一定的弹性,为不同的学生发展提供了空间,具体表现为:1、内容次序进行了重大调整将原来八年级下学期的电学内容放到了九年级进行了,将原来九年级的“机械运动”调整到了第一章,先学习测量知识和速度。
相当于将力学放到了八年级,九年级重点是电学的相关知识。
这样的调整降低了八年级下学期学习电学的难度,待学生能力有所发展再在九年级突破电学的难点。
2、删去了部分内容从第一册看,将“我们怎样听到声音”整合到了“科学世界”、删去了“颜料的混合”,将“看不见的光”放到了“光的色散”一节中等,这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
3、修改了部分习题比如:第一章中的“列车时刻表”相比老教材,学生更容易看懂。
4、增加了部分内容比如: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增加了“测平均速度”的实验。
在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分为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每一维度的目标有不同的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识与技能部分相当于以前《教学大纲》中的知识点与要求,在《课程标准》中可以称作“知识技能点”。
有四种知识技能点,其中“基础知识点”三种:了解、认识、理解,“基本技能点”一种:独立操作。
另外,在基础知识点中,还有比上述的三种要求较低的要求:初步了解、初步认识、初步理解。
2.过程与方法目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教学建议”特别重视科学探究教学,探究一般以实验为基础,因此实验探究教学应该尽可能地落实在教学过程的各个角落。
在《课程标准》中有许多必须进行的“探究活动点”,它们是探究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重要的考查内容之一。
每一个探究活动点,在《课程标准》中用“经历(探究)”来要求。
2021年八上物理同步练习2-光_光现象_光的折射规律-实验探究题专训及答案光的折射规律实验探究题专训1、(2020江苏.八上期中) 图甲是学习光的折射的实验情景,图乙是示意图。
(1)实验前,点燃固定在盒盖下方的蚊香,盖上盒盖,可清晰观察到如图乙的光路,在透明塑料盒的右侧面上可看到一个亮点(如图乙B点),实验中能看清光路是利用了光的________知识。
(2)向塑料盒中逐渐加入掺有少量牛奶的水,达到一定高度后会观察到在右侧面原来亮点B的上方出现一个亮点C,还有一个在原来亮点的下方D处,这是由于光________产生的。
(3)保持入射光不动,继续加水,下面的亮点向________移动(均选填“上”或“下”),折射角大小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4)为了研究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的变化情况,结合图甲、乙说明,应进行的操作是保持水位不变,改变入射角大小,注意观察________。
(5)如图丙,一束激光与水平方向成45°角斜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
若水位上升的速度为v,则水槽底部光斑移动的速度________v(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2020包河.八上期中) 小明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意外发现:当光沿某方向从半圆玻璃砖射向空气时,折射光消失而反射光却变得更亮,如图1,老师告诉他这是光的全反射现象.课后,小明查到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的一些数据如下表入射角i折射角r /反射能量5% 7%(1)分析以上数据可知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________,光从玻璃斜射向空气时,反射能量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________, (2)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当入射角i≥________°时,反射能量达到,就发生了全反射现象;(3)由表格数据可知:图2中图线________(选填“a”或“b”)反映了上述实验中的两角关系.(4)根据光路可逆,当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时,折射角________(选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入射角,因此折射光线不能消失,则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发生全反射现象.其理由是________。
二年级夜晚数星星写话(9篇)(1)“滴答,滴答”,一个小闹钟独自走在墙上,沉浸在夜晚的睡眠中,一切都很安静。
“呜呜呜——”一个聪明的女孩,双手抱着头,背靠着墙角蹲着。
在黑暗的包围中,眼泪急切地流下脸颊。
过了一会儿,她抬头看着星空,忍不住喊了一声“爷爷”“爷爷”...她抬头茫然地盯着天空中明亮的珍珠星。
“听说人死了会变成星星,会点缀在天上。
”女孩自言自语,眼里充满了无限的希望。
“唉!可怜的东西,我唯一爱过我的爷爷不幸去世了,现在再也没有人爱我了。
”呜呜——悲伤的哭声再次响起。
后来,她慢慢站起来,走到玻璃没了的窗口,仰着头,对着前方黑压压的山喊:“爷爷,你没事吧?我爱你!自从妈妈出去打工,我就被麻将爸爸遗弃在邻居家。
我吃了一顿没吃一顿,没人管我学习。
夜深人静的时候,父亲还在麻将桌前喝得烂醉,没有回家陪我。
爷爷,每天晚上来,我都会害怕。
如果他赢了,我就有安稳的一天;如果我输了,我会成为他的出气筒...爷爷,你在听吗?我的生活充满了恐怖,一天比一天难。
爷爷,我真的很想你。
你是最亮的星吗?”小女孩伸出满是伤痕的手,对爷爷说:“一定是,或者说应该是那么耀眼美丽!”天空中最亮的星星眨了眨眼睛,这就是答案。
一,二,三...无数小星星从家里偷偷溜出来。
他们在河边玩跳房子,从一边跳到另一边,从一边跳到另一边,玩得很开心。
"咦"?一个小流星问:“怎么没看到晨星出来玩?”“哦,今天放学刚玩,老师忘了做作业。
现在是在家做作业。
”。
织女星温柔而缓慢地回答。
明星们只是在玩,聊天。
他们玩得很努力,没有注意到天已经黑了。
突然北斗星不小心扭伤了脚踝,导致它大叫“哎哟哎哟”。
小天狼星和牛郎星很快就把北斗七星带回家了。
把北斗七星带回家后,星星们又玩了一次扔手帕的游戏。
月亮姐姐听到了“快乐星星”的歌声。
月嫂走过来说:“你不仅要自己玩,还要想想那些晚上在路上的人!没有你的夜晚,世界将是黑暗的。
你忘了昨天老师给你讲的“小山羊找幸福”的故事了吗?付出比得到更快乐!"小星星羞愧地低下头说:“月亮姐姐,我们错了。
初二物理光的折射教案•相关推荐初二物理光的折射教案(通用13篇)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二物理光的折射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二物理光的折射教案篇1教材分析:光的折射是重要的光学现象,理解由于折射而产生的现象基础是折射定律,而折射定律的学习历来是初中学生物理学习的难点,同时又是解释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
因而本节的重点是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的光线偏折的规律。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例如鱼在那里,池水变浅等。
所以本节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段时间的光学知识的学习,特别是光的反射定律的学习,对光的折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的迁移,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且能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
由于在光的反射时,垂直入射也会发生反射,学生容易产生垂直入射也会发生折射的错误观念,因此,在实验时,要学生注意观察,强调“斜射”。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光的折射现象。
2.了解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
3.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过程与方法。
1.体验由光的折射引起的视觉现象,能用光的折射知识简单解释有关现象。
2.通过实验观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感受折射现象,增强热爱自然的情感。
2.尊重科学,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浓厚的学科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难点:用光的折射知识简单解释有关现象。
器材准备:教师:实物投影仪,激光笔、玻璃砖、白胶板、水槽、空烧杯、纸杯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光的反射规律;2、光的反射现象。
(二)、新课教学投影出示:(1)汤姆大叔漫画系列;(2)水中的筷子怎么折断了?学生思考为什么,带着问题引入新课。
演示实验:让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玻璃)中,观察实验现象。
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第1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恐龙无处不有”与“板块构造”理论的关系。
2.理清说明顺序,体会事理说明文的特点。
3.把握文章阐述的事理,激发爱好科学、主动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恐龙无处不有”与“板块构造”理论的关系。
2.把握文章阐述的事理,激发爱好科学、主动探究的精神。
教学难点理解“恐龙无处不有”与“板块构造”理论的关系。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6500万年前,曾经的地球霸主——恐龙统治着世界。
可是,它们在生活了1.6亿年后突然灭绝了,这成了生物史上最大的谜。
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的观点是什么呢?今天我们走进课文一探究竟。
新知探究一、知人论世走近作者。
【活动内容】学生根据积累的知识或课前查阅的资料,和同桌交流关于作者及其作品的相关知识,教师出示课件中的“作者简介”作为补充。
【设计意图】了解作者及其作品信息。
二、知识链接【活动内容】教师出示相关资料。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与课文相关的资料,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三、正音释义【活动内容】朗读课文,检查预习。
教师先出示课件中的易错生字词和需要掌握的词语意思,再让学生指出其他理解困难的字词,并加以点拨。
骨骼()鸟臀目()深渊()褶皱()携带()铱()潮汐()劫难()膨胀()追溯()漂移()地壳()两栖()彗星()致密()陨石()天衣无缝()两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漂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流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衣无缝:_____________________褶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潮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劫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致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趋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追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意图】通过认识生字词和解释词语,读通课文,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年级(上)课外阅读练习题①(一)神奇的纳米纸纳米纸实际上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泛指用纳米材料制作的纸,或者是采用纳米技术对纸张的某种性能进行改善而制造出来的纸张。
“以后要捅破一张纸就没那么容易了”。
这句话说的是近来出现的高强度、超韧性纳米纸。
这些纳米纸的共同特点是柔韧性极强,虽轻却具有超出钢铁的强度。
2008年6月,瑞士科学家宣布成功研制出了一种高强度的纳米纸。
该纸的发明人伯格伦德博士表示,这种纳米纸韧性极佳,很硬,是利用传统纸张中发现的生物材料——纤维素制作而成。
机械测试显示,该纸的强度比普通纸整整高出200倍,达到了目前建筑用钢的水平。
不要这就是目前世界上强度最高的纳米纸了。
2008年10月,有报道称,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科研人员开发了一种神奇的纳米纸;它看上去像复写纸,比重是钢的1/10,强度却达到了钢的500倍。
这种纸使用一种被称作“纳米碳管”的碳分子制成。
这种神奇的纳米纸中的纳米碳管的直径仅有十几纳米,约为人头发直径五万分之一。
除了上述的纤维素、纳米碳管纸外,2007年7月,英国《自然》杂志还报道了石墨微粒制成的纳米纸。
这也是一种比钢铁还硬但极其柔韧的超级纸张。
该种新型纸张由美国西北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制造成功。
研究人员在经特殊处理过的水中将碳纳米膜氧化物微粒驱散,然后用滤膜过滤。
他们发现,水能够使这种微粒在过滤器表面形成一种纸状薄层;该纳米纸比由碳纳米管制成的纸张还要强韧并能加工成各种尺寸。
然而遗憾的是,这种纳米纸怕水,浸泡在水中会慢慢分解。
既然这些纳米纸的重量很轻、韧性优越、强度又出奇得高,那么,它们自然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从目前的技术发展趋势来看,防弹衣、太空服,还有汽车、飞机以及航天器的结构材料,都必将成为这种纳米纸的用武之地。
1.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纳米纸有那些神奇之处?2.第3段中划线的“整整”能否删掉,为什么?3.第4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第3-5段的段落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二)纳米卫星纳米的概念,是由美国科学家于1995年首先提出的。
教科版五上第一单元第1课《有关光的思考》同步练习(含答案)一、填空题。
1.通常我们把那些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是地球最重要的光源。
2.如下图所示,光源可以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太阳是__________,荧光灯是__________。
3.__________可以在“黑暗”的环境中,将人眼看不见的光转换成__________让我们看到物体。
二、判断题。
1.未点燃的蜡烛是光源。
( )2.夜晚的森林里发出微弱光亮的萤火虫是光源。
( )3.因为在夜晚可以借助月光看到物体,所以月亮也是光源。
( )4.人类和很多生物-样,在很多方面都要依赖阳光。
( )5.按照发光物体是否有生命,可以将光源分为生物光源和非生物光源。
( )6.夜晚的月亮很亮所以月亮是光源。
( )7.不能直接用肉眼去看激光笔发出的光。
( )8.光只能用来照明,没有其他用途。
( )三、选择题。
1.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
A.镜子B.月亮C.点燃的蜡烛。
2.我们能看见桌上的苹果是因为( )。
A.苹果能发光B.苹果能反射光C.人眼能发光。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通电的电灯是光源,未通电的电灯不是光源B.夜视仪在军事领域有着重要用途C.如果没有光,只会对人类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并不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4.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太阳是自然光源B.在黑暗的房间中可以看见苹果C.没有光就没有影子5. 下列可以称为光源的是( )。
A.镜子中刺眼的光芒B.微弱的烛光C.水面波光粼粼( )。
6. 下列关于人眼看见物体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人眼可以发射光,经过物体反射回来后看见物体B.人眼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看见物体C.人眼接受物体反射的光,看见物体( )。
四、连线题。
点燃的蜡烛 亮着的手机屏幕 眼镜 高楼的玻璃幕墙点亮的路灯 闪电五、综合应用。
晚上,小佳正在房间里玩魔方(如下图所示),突然停电了。
初中科学光知识点总结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篝火、蜡烛、油灯、电灯。
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4、应用及现象:①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
④小孔成像:5、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
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二、光的反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3、分类:⑴镜面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
条件:反射面平滑。
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
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⑵漫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4、面镜:⑴平面镜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
①像、物大小相等。
②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③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④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
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理。
作用:成像、改变光路。
实像和虚像: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
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
⑵球面镜:凹面镜:定义: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
性质:凹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会聚在一点;从焦点射向凹镜的反射光是平行光。
应用:太阳灶、手电筒、汽车头灯。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具有分数轨道角动量矢量光束的设计与应用English Title: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vector beam withfractional orbital angular momentum学生姓名: 刘晓昌专业: 物理学学号: 08027114指导老师: 周琦二0一二年六月摘要矢量光束中的偏振态在光场时空演化及其与其他物质相互作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表现出一些不同于标量光束的新颖特性。
因此,矢量光束的研究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应用意义。
近年来矢量光束独一无二的性质以及潜在的应用价值使得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偏振态显现出轴对称性的光束(即轴对称矢量光束)以及椭圆对称性的光束(即椭圆矢量光束)。
矢量光束以其独特的发展前景受到广泛的关注。
在本论文中,我们首先介绍了矢量光束的基本概念、产生方法以及应用。
通过激光器的谐振腔外干涉或在激光器谐振腔内插入特殊的元件以及利用空间光调制器能够产生各种构型的矢量光束;在第二章中,我们提出了一种利用振幅型空间光调制和偏振分束器件实现矢量光束的方案,数值计算了产生圆对称径向、角向矢量光束以及椭圆矢量光束的调制光栅构型;在第三章中,我们在矢量瑞利——索末菲衍射理论的基础上,介绍了矢量光束经过高数值孔径物镜聚焦的特性,并初步探讨了矢量光束中光子轨道与自旋角动量,得出椭圆矢量光束光子轨道角动量具有分数值的结论。
最后,我们对所研究的内容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关键字:矢量光束;激光器;空间光调制器;衍射理论;角动量ABSTRACTThe polarization state of the vector beam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evolution of optical field in temporal and spatial dimensions and the interaction with other matters; dues to some novel features different from the scalar beam are presented. Therefore, the study of vector beam has important scientific value and application significance. In recent years, more and more researchers develop strong interest in the unique nature and potential applications of the vector beams, in particular, the beam with axial symmetry polarization state ( ax symmetric vectoring beam) and elliptical symmetry polarization state (elliptical vector beam). Vector beam has also received widespread attention for its unique development prospects.In this paper, some basic concepts, generation method and foundational application of vector beamed are first introduced in Chap. 1. Vector beams with various constructs of polarization can be generated by the methods of outer cavity interference, the use of special optical element inserted into resonant cavity, spatial light modulator and so on. In Chap. 2, we proposed a novel scheme to implement vector beam by synchronously using spatial light modulator working on amplitude mode and polarization beam splitter. The modulation gratings for generating radial, angular vector beam with circle or elliptic symmetry are numerically calculated. Based on vector Rayleigh Sommerfeld diffraction theory,we introduce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vector beam focused by a objective lens with high numerical aperture in Chap.3. Some preliminary analyzes and discussions of photonic orbital and spin angular momentum of vector beam are also presented. And we find a fractional orbital angular momentum can be obtained in elliptical vector beam. Some conclusions and prospects are draw in final Chapter.Key words: Vector beam; Laser; Spatial light modulator; Diffraction theory; Angular momentum目录绪论 (1)1.矢量光束及其应用 (2)1.1 矢量光束的概念 (2)1.2 矢量光束产生的方法 (4)1.3 矢量光束的应用 (7)2. 利用空间光调制器和偏振分束器实现任意构型矢量光束方案.. 92.1 空间光调制器与偏振分束器原理 (9)2.2 矢量光束产生方案 (12)2.2.1 圆对称径向矢量光束 (14)2.2.2 圆对称角向矢量光束 (15)2.2.3 椭圆对称矢量光束 (17)2.3 本章小结 (20)3. 矢量光束传播特性 (21)3.1 光束矢量衍射理论原理 (21)3.1.1 傍轴标量理论的不自洽性 (21)3.1.2 角谱分析法 (23)3.1.3 矢量瑞利一索末菲衍射积分公式法 (24)3.2 径向、角向矢量光束聚焦特性 (25)3.2.1 矢量光束聚焦场的数学描述 (26)3.2.2 径向偏振光 (27)3.2.3 角向偏振光 (28)3.3 椭圆矢量光束角动量 (28)3.3.1 椭圆矢量光束的光强分布和偏振分布 (29)3.3.2 椭圆矢量光束的总角动量 (29)3.3.3 椭圆矢量光束的自旋角动量和轨道角动量 (31)总结与展望 (33)致谢 (34)参考文献 (35)绪论光学是研究光的物理性质和物理行为以及光和其他物质相互作用的一门物理学科。
窗户反光的文案
1.反射阳光,畅享阳光,极臻(极致)尊华。
2.金子会发光,不像你个窗户玻璃渣子只会反光。
3.记得那时候教室的窗外下着大雨,窗户反光,我在看你,你也在看我。
4.我借着窗户反射的光,看到了一个全新更好的世界。
5.当你前面有阴影时,别怕,那是因为你背后有窗户反光。
6.你看见了阳光的影子和窗户反光,而看不见真正的阳光。
7.由于地图贴在玻璃橱窗里,所以照出来有些反光,大家就将就将就吧。
8.在落地的瞬间,白色光芒更加的耀眼,如金乌坠地,窗户反光。
9.是玻璃窗户,总会反光的…是金子,总会花光的!
10.把窗户的反光投射到过去上,于是过去也以新的面貌出现了——有些色彩暗淡了,有些色彩浓郁了。
11.懒懒的月光穿过单面反光的落地窗,投射在袅袅的雾气上,化作瑰诡殊绝的光影变幻,与这缓缓注入的水流声相映成趣。
12.我总是在日落时怀着一种恐惧期待奇迹的出现,或许是夕阳的余晖,在楼群中那一瞬间的窗户反光,让一个渴望爱的灵魂无处躲藏。
13.打开窗口,看到一片灿烂的反光,那是银光闪闪的河面,与明媚的阳光。
八年级物理上册蓉城学霸期末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个3分;共24分) 1.“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小翔同学尝试估测了与自己身体相关的一些物理量,其中不合
理的是( ) A. 平静时呼吸一次所用的时间约为6s B. 泡澡水的温度约为70℃ C. 完全浸泡在浴盆里排开水的体积大约是55dm3 D. 大拇指的长度约为5.5cm 2.上课时,老师对同学们说“朗读时,声音请大一点”,这里的“大”指的是声音的( )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节奏 3.下列做法是为了加快液体蒸发的是( ) A. 酒精灯不用时要盖上灯帽 B. 洗头后用电吹风把头发吹干 C. 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 D. 蔬菜用保鲜膜包好后放人冰箱冷藏室 4.如图所示,CD为竖直挂在墙上的平面镜,位于A处的甲同学通过平面镜看到了位于B处的乙同
学.在这一现象中,光线的入射角是( ) A. ∠1 B. ∠2 C. ∠3 D. ∠4
5.如图所示,早期照相馆里摄影师取景时看到的像是倒立的.有几位同学对此现象展开了讨论: 甲.将照相机靠近两位照相的人,可以看到两位照相人的全身像 乙.调整相机和两位照相人之间的距离,人像变小时,应减小相机镜头和胶片之间的距离 丙.要使人像更亮,必须在两位照相的人身后进行“补光” 丁.现在的相机利用光学或电子技术,把倒立的像转变成正立的,便于观察. 这些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与乙 B. 甲与丙 C. 乙与丁 D. 丙与丁 6.在测量过程中,一般我们会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这样做的目的是() A. 为了减小错误 B. 避免产生误差 C. 避免产生错误 D. 为了减小误差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相同 B. 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内能 C. 汽油机工作时的四个冲程都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 太阳能、水能、石油、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源 8.工人使用氧气瓶内的氧气进行气焊的过程中,以下有关瓶内氧气的物理量中,不变的是( ) A. 质量 B. 体积 C. 密度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分) 9.验钞机能检验人民币的真伪,它的原理是利用了________ 使荧光物质发光.电视机遥控器发出一
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本章涉及的是光学根底知识.内容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传播速度、光的反射规律、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光的折射规律、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凸透镜的应用、光的色散等.本章共分8节:1.第一节“光源光的传播〞,介绍了光源的概念及其分类,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知道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及应用;知道光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知道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2.第二节“光的反射定律〞,通过实验探究出光反射时的规律;认识到物体外表能反射光,区别镜面反射与漫反射;会利用光的反射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明白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3.第三节“平面镜成像〞,通过实验探究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认识到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理解平面镜成像原理,会画平面镜成像的光路图,掌握生活中的平面镜成像特点,简单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4.第四节“光的折射〞,通过实验探究出光的折射时的规律,理解光发生折射的条件,认识生活中的折射现象,利用光的折射规律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5.第五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讲述了凸透镜和凹透镜,透镜对光的作用,透镜的焦点、焦距;探究了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倒立放大实像、正立放大虚像的规律;介绍了生活中的透镜: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6.第六节“神奇的眼睛〞,介绍眼睛的结构,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7.第七节“透过透镜看世界〞,介绍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和成像特点,简单讲述了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的历程.8.第八节“走进彩色世界〞,认识光的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会利用光的色散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认识太阳光谱.本章教材的设计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突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强调初中物理学习的根底性〔如根本概念、根本规律和根底实验的教学〕,对学生提升科学素质大有帮助,也是初中物理教学要注意的重点.本章特别强调实验在教学中的地位,让学生在实验中体会、感悟实验方法对物理学习的重要性.光学知识渗透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要求学生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来参与学习光现象的知识.【教学目标】1.在知识与技能方面:了解光源、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色散现象、太阳光谱和看不见的光的存在.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认识光反射的规律,理解反射、折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了解透镜的分类,透镜的焦点、焦距,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和应用,认识眼睛的结构,知道眼睛的成像原理,理解远视眼、近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大致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根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体验和感悟我们是如何看见不发光的物体.经历探究“光反射、折射时的规律〞,获得比较全面的探究活动体验.通过观察,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通过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实物及挂图,明确两种透镜的结构特征,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抓住事物本质特征的能力.通过制作模型照相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对凸透镜成像实验的观察分析,总结出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并用列表的方法归纳出凸透镜成放大或缩小、正立或倒立、实像或虚像的条件,养成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加物理学习活动.在探究“光反射、折射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客观地看到社会进步的同时,人类的生存环境也遭到了破坏,从而形成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折射规律,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难点】理解光路的可逆性,平面镜成像实验的探究,折射引起的错觉,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课时建议】本章共有8节,建议11课时.1.光源光的传播【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c=3×108m/s.二、过程与方法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教学重点】光的直线传播、光的传播速度.【教学难点】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简单的光现象.【教具准备】激光演示器、盛有水的水槽、牛奶〔或红墨水〕、蚊香、火柴、玻璃杯、白炽灯、皮球、三球仪、空的易拉罐、半透明的塑料膜、蜡烛、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新课引入】课前利用课间休息,滚动播放一组与光现象紧密联系的优美图片和视频:影、倒影、水面下的物体、霞光万道、晨曦中穿透树林的道道阳光、白光通过三棱镜的色散、彩色的肥皂泡、北极光、日晕、日幻……最后将画面停在“节日夜空中的多彩激光〞,直指本课的主题.让学生欣赏绚丽多彩的光现象的同时认识到大自然中有许多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进入这节课的学习.【进行新课】一、光源生1:太阳、电灯、蜡烛.生2:手电筒、火把、油灯.生3:霓虹灯、钠灯、汞灯、氖灯、萤火虫..太阳和蜡烛都是光源,它们有何不同呢?生:太阳是自然光源,蜡烛是人造光源.归纳光源定义:能够自身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分类:光源可分为自然光源、人造光源.教师介绍人造光源的开展和应用,使学生意识到人造光源的前景十分广阔.例题1〔多媒体展示〕以下物体属于光源的是〔〕A.反射阳光的平面镜B.月亮C.放电影时所看到的银幕D.收看电视时看到的电视机屏幕解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平面镜、月亮只是反射太阳光,不是自己发光;放电影时看到的也是银幕的反射光,不是银幕自己发光,所以它们都不是光源.只有电视机的屏幕,是电子枪发射的电子打到荧光屏上,使屏上的荧光物质发光,所以电视机屏幕是光源.答案:D二、光的直线传播1.光的直线传播生:我猜测,光在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演示1:在暗室里,将一束光射到有少许牛奶的水中,观察光在水中的传播路径.生1:光在空气中传播.生2: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注意:1.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学生的感性认识较少,一定要演示给学生看看.2.演示实验可用激光器演示,也可用长手电筒演示〔玻璃上用还有1~2毫米宽缝隙的厚牛皮纸或硬纸片挡住〕.演示时,为了能看到光路,可以把几支蚊香同时点燃,在空气中形成烟雾,可在水中滴少许牛奶或红墨水.教师总结:光在同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如果介质不均匀,光的传播方向也会发生偏折.例如地球周围大气就是不均匀的,离地面越高,空气越稀薄,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的光线就会发生弯曲.早晨,当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我们就看见了它,就是因为不均匀的大气使光线变弯了.因此应该说,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才是沿直线传播的.为了使学生亲身感受光的直线传播,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可以让学生自己做一个实验.学生实验:讲桌上放置点亮的白炽台灯,每个学生两只手各拿一块还有小孔的硬纸板,让眼睛穿过小孔观察光源.启发学生分析:只有当眼睛、两个小孔和光源恰好在一条直线上的时候,眼睛才能看见从光源发出的光.利用上面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在这里可以向学生交待“光线〞这个物理学名词.人们为了形象地表示光的直线传播,物理学中引入光线的概念.归纳:1.光线是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2.光线是带箭头的直线,箭头表示光传播的方向,如→.2.光的直线传播应用可见学习物理知识是有用的,大家一定要学好这门课程.下面我们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一些简单的光现象.(1)影子的形成.演示2:用白炽灯对着墙,把皮球放在灯和墙之间.现象:墙上出现球的影子.教师启发学生用光的直线传播的知识解释影子的形成.(学生积极发言)师生共同归纳得:影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遇到不透明的物体,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在不透光的物体后面,光照射不到,形成的黑暗局部就是影.(如图甲所示)〔2〕日食、月食的成因.演示3:用三球仪演示日食、月食的形成.教师启发学生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日食、月食的成因.如图乙〔日食〕和图丙〔月食〕.〔3〕小孔成像.演示4:在一个空罐的底部中央打一个孔,再用一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将小孔对着烛焰.现象:可以看到烛焰在薄膜上呈现的像.教师启发学生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小孔成像的形成原因.师生共同归纳得:小孔成像的形成原因:烛焰上部的光线,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通过小孔后,射到了下部;下部的光线,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通过小孔后,射到了上部,就形成了小孔成像.(如图丁所示)教师总结: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条件是孔径必须很小.小孔所成的像的形状与物体的外部轮廓相似,像的大小取决于物、孔与屏三者之间的距离.例题2〔多媒体展示〕晴天,树荫下的地面上出现的圆形光斑是〔〕A.太阳的实像B.太阳的影子C.太阳的虚像D.树叶的影子解析:树叶间的窗缝形成“小孔〞,树荫里的光斑也就是我们所学的“小孔成像〞现象,作为太阳的像,这个光斑也像太阳一样是圆的.这个光斑是太阳光射到地面上会聚形成的,所以是实像,C不对;这个光斑处有太阳光射到,自然也就不能叫影子了,B、D不对.答案:A三、光的传播速度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说明什么问题?生:这说明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快.15℃〕的传播速度是多大?生:340m/s.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课件“光的传播速度〞,并讲解.归纳: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2.光在其他各种介质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的小.3.光在空气中的速度可近似认为是3×108m/s.课堂演练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局部.【教师结束语】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知道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的形成等.我们进一步探究了光的传播速度,知道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最快,是3×108m/s,我们可以利用光速来求星球之间的距离.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课后习题,并预习下一节完成练习册中课前预习局部.1.这节课的内容,在以往的教学中常常只是简单介绍了事,假设能改变旧的教学方式,提供大量器材,给学生适当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经历实验过程,并在其中去想、去说、去做、去感悟、去探索物理实验反映的物理本质,从而“发现〞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通过探究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引导学生初步体会“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得出结论——解释现象——应用结论〞的科学探究方法.这种探究方法,将对今后的实验探究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2.整节课,学生始终处于积极参与探究的状态之中,他们在思考之后,自己能去选取仪器、设计实验,想到一些非常有创意的方法.说明学生能独立地去探索、去实践.只要给他们充分发挥的时间和空间,就会激发起他们的创新潜能.第二课时本章是八年级上册的重点章,也是难点章.本章涉及到“质量〞和“密度〞这两个重要物理量.通过讲述质量和天平的使用方法,以及密度概念的引入和测量,使学生对物质及其属性有进一步定量的认识.本章共有4节:1.第1节“质量〞,考虑到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此用“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引入质量概念,并且直接给出了质量单位及其换算关系.关于质量的测量,课本介绍了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2.第2节“物质的密度〞,首先让学生体会到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木块、铝块、铁块〕的质量不等,说明物质在这方面的性质上存在差异.然后让学生进行“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探究.利用探究结果: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且单位体积的同种物质的质量是一个定值,不同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不同.因此,可用单位体积的质量来表征物质的这种特点.从而引出密度的概念及其单位.3.第3节“测量密度〞,让学生学习使用天平、量筒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最后用ρ=m/V 计算出物质的密度.4.第4节“活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让学生了解密度与温度的联系,了解密度知识的实际应用,运用密度知识解释一些自然现象,以及学会用密度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目标】1.在知识与技能方面:让学生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理解密度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会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用量筒直接测量液体体积或间接测量不规则固体的体积.会用天平、量筒测量物质的密度,知道密度的应用,能运用密度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在引入密度概念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来研究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并理解用比值来定义物理量的方法.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让学生在使用天平、量筒测质量、测密度的过程中,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教学重点】天平、量筒的使用,密度概念的引入,密度公式的应用及物质密度的测量.【教学难点】质量、密度的理解,密度的测量与计算,以及运用密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课时建议】本章共有4节,建议5课时.第1节质量1课时第2节物质的密度1课时第3节测量密度1课时第4节活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1课时本章复习和总结1课时1.质量【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质量的初步概念,能正确说出质量的单位和进率,并能正确地进行质量单位换算.2.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个根本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的变化而变化.3.了解测量质量的常见工具.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比较,形成对质量概念的初步认识.2.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认识测量质量的工具.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有关物体形状、位置、状态改变而质量不变的实验,明白科学探究是获取真理的一种重要实验方法.2.通过介绍杆秤,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1.质量概念的理解;质量是物体的一个根本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的变化而变化.2.知道实验室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天平.【教学难点】1.对质量的单位形成具体的认识,并能正确进行质量单位的换算.2.能正确理解质量、物质、物体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教具准备】练习本1个、矿泉水1瓶、托盘天平和砝码1套、杆秤、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新课引入】师我们知道组成物体的物质是有多有少的,也就是说物体中所含物质质量的多少不同.谁来说一说下面甲、乙两人所说的“质量〞的含义是否相同?甲:这袋米的质量是多少?乙:这种米的质量如何?生:甲说的质量是指这袋米所含米这种物质的量有多少;乙说的质量是指这种米是否有杂质、是否变质等.师同学们以上的分析都很好.在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进行新课】一、认识质量1.物体与物质师我们首先来搞清楚物体与物质的区别,请同学们思考:课桌是用哪些材料制成的?它们谁是物体,谁是物质.生:课桌是用木材制成的.课桌是物体,木材是物质.也就是说:课桌这个物体是由木材这种物质构成的.师请同学们结合日常的观察,再举些身边的事例来说明对质量这个物理量的理解.生1:课桌和凳子都是由木头组成的,它们所含有的木头的多少不一样.生2:书和练习本都是由纸组成的,它们所含有的纸的多少不一样.师同学们说得很好.由此可见,大家认识了质量这个物理量是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2.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师同学们,请大家认真观察下面的实验〔教师演示实验〕:①出示课本,把书卷成筒状;②把书由讲台拿到教室后面;③出示装满水的矿泉水瓶.请学生答复以下问题:〔1〕上述情况下,书的形状改变了,它的质量是否改变?〔2〕书的位置改变了,它的质量是否改变?〔3〕假设把书带到月球上,它的质量是否改变?〔4〕当这瓶水放入冰箱里面冻成冰时,它的状态改变了,它的质量是否改变?学生观察、交流、分析、讨论,然后答复:没有改变.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并得出结论.归纳:质量是物体的一种根本属性,它不随物体形状、位置、温度、状态的变化而变化.简称“四不变〞.3.质量的单位师一杯水我们喝了一口后,杯中水的质量减少了,那到底减少了多少呢?如何准确表示水的质量呢?因此,我们必须知道质量的单位.不同的国家质量的单位不同,如我国过去一直用的质量的单位有:斤、两、钱,现在用的单位:千克〔公斤〕、克、毫克、吨;英、美国用磅、盎司.国际上为了便于交流、合作,统一了质量的国际单位为:千克,符号是kg.归纳:质量的单位:千克,符号是kg.比千克小的单位有克〔g〕、毫克〔mg〕,比千克大的单位有吨〔t〕.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t=103kg,1kg=103g,1g=103mg.二、测量质量师我们到商店、超市去买米、水果之类的东西时,售货员用什么工具称量货物的质量?生:电子秤.师同学们再想一想,除了电子秤可以测量质量外,我们还见到哪些测量质量的工具?生〔踊跃答复〕:测体重用磅秤;到菜场买菜看到用杆秤;称量汽车的质量用地中衡……师同学们答复正确,说明你们平时关心生活、热爱生活,大家就应该这样善于观察.其实,在我们实验室里测量质量的工具是天平,包括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物理天平也叫学生天平〕两种.1.托盘天平的结构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课件“托盘天平的结构〞,然后拿起托盘天平实物,逐一介绍天平各个部件的构造和作用.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让大家思考为何天平要这样设计,有何作用?〔学生讨论、交流并发表看法〕.归纳:托盘天平的构造:底座、托盘〔两个〕、横梁、标尺、游码、平衡螺母、指针、分度盘及相配套的砝码.2.托盘天平的使用教师提出以下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多媒体展示〕思考题〔多媒体课件〕:1.如何利用天平测量固体的质量?2.如何利用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3.如何利用天平称取一定质量的固体和液体?师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上面这些问题.各小组准备好天平和砝码、被称物体.首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老师的操作,仔细琢磨老师的讲解,然后进行标准操作.师托盘天平是比较精密的测量仪器,我们必须严格按照它的使用方法正确进行操作,否则会测量不出正确的结果,甚至损毁天平.下面我们一起学习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课件“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明〞.〔教师可以边讲解边演示操作步骤,并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为什么要这样操作〕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明〔多媒体课件〕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使底座水平.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首先把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其次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直到指针在分度盘的中线处.〔注:为了保证天平测量的精确性,我们在使用天平之前一定要牢记并完成以上两个操作〕称量物体时,左盘放物品,右盘放砝码〔且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增减砝码〕,不平衡时可移动游码,直至平衡;称量结果=砝码质量+游码所对刻度值教师引导学生独立完成调节天平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并提出以下思考题:〔用多媒体展示〕思考题〔多媒体课件〕:1.将游码移到标尺上的0刻度线上时,是游码左边还是右边与0刻度线对齐?2.横梁平衡的标志是什么?3.假设横梁左边高右边低,应将右边的平衡螺母向哪边调?如果是右边高左边低,又该如何调?学生答复:〔教师适时点评〕1.游码的左边对齐0刻度线.2.横梁平衡的标志是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3.左端高时,平衡螺母向左移动;右端高时,平衡螺母向右移动.师大家从实践中,获得的经验非常好,可以总结:调节天平平衡时,哪端高就将平衡螺母往哪端调.〔便于学生记住〕师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加砝码时,要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添加?〔教师可将“从大到小〞和“从小到大〞的两种加砝码情况演示给学生看,并让学生观察哪种容易,便于较快进行测量〕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加砝码更加便于测量.3.托盘天平的读数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托盘天平的刻度线和砝码,然后思考以下问题:〔用多媒体展示〕思考题〔多媒体课件〕:1.请你观察砝码盒里有多少种不同质量的砝码?2.请你说说天平标尺上,一个小格相当于多大质量的砝码,标尺上最右端表示多少克?3.读数时,是以游码左边还是右边所对应的刻度线为准?4.读数时,是先读大砝码还是小砝码?5.物体的质量如何计算?学生答复:〔讨论、交流后积极发言〕1.砝码盒里一般有4种砝码〔50g\,20g\,10g\,5g〕〔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2.标尺上每个小格代表0.2g〔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3.读数时,以游码左边对应的刻度线为准.4.先读大的砝码,后读小的砝码.5.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全部砝码的质量之和加上游码所对应的刻度值,即m 物=m砝+m游提醒:计算物体的质量时要注意单位的统一,且计算结果必须要附上单位.归纳:正确使用天平的方法:水平放置调节横梁平衡:游码归零;调节平衡螺母〔哪端高就往哪端调〕测量:左物右码;按从大到小增减砝码;砝码不够,移动游码物体质量=砝码+游码示数〔m物=m砝+m游〕记录结果:数值+单位整理器材4.用天平称固体和液体质量.师首先,请大家回忆一下,前面我们在第五章学习温度计的使用中有哪些本卷须知,接下来我们可以试着去推知托盘天平的本卷须知.。
第二章光现象
第六节看不见的光
授课教师:板
1 什么是光谱?
把太阳光分解成的七种不同的色光
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
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
2、可见光是怎么回事?
用什么来验证它的存在?
光谱中的各种色光人眼都能看
见,它们属于可见光,可以用
灵敏温度计来检验它们的存在。
看不见的光
红外线
紫外线
3 什么是红外线?用什么来验证它的存在?
红光以外的部分的能量辐射叫做红外线,
人眼虽看不到,但可以用灵敏温度计来
检验它们的存在,属于不可见光
。
红外线
•应用:
热辐射成像、夜视
仪、遥控、遥感
……
4 红外线的应用有哪些?
红外线可以做拍片诊断,可以
做红外线夜视仪,还可用来进
行遥控。
5 什么是紫外线?
在光谱的紫光以外,也有一种看不见
的光,叫紫外线。
6 紫外线的应用有哪些,不利因素有哪些?
有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能杀
死微生物,用来灭菌;使荧光物
质发光,鉴别钞票的真假;过量
的紫外线可使皮肤致癌,影响动、
植物人类的生存。
紫外线
•应用:
消毒、检验荧光物
质……
1、棱镜可以把太阳光分解为____种不同的颜色的光,把它们按
顺序排列起来,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红外线是一种看不见的光,通过红外线的照射,可以使物体的
温度_____,任何物体均可以辐射红外线,温度较高的物体发出的
红外线也_______。
3、紫外线也是一种看不见的光,紫外线能杀死_______,能使荧
光物质____,适当的紫外线照射有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_______。
4、在近期美英联军对伊拉克作战中,美英军人在夜间都佩戴红外
线夜视镜,在漆黑的夜晚也能发现敌方。红外线夜视镜是根据夜间
人的_______比周围草木或建筑物的温度_______,人体辐射的
_______比它们的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
5、天然紫外线的重要来源是_______,地球周围大气层上部的
_______可吸收紫外线,使得眼光中的紫外线大部分不能到达地面
,但目前_______正在受到空调、冰箱里逸出的_______等物质的
破坏,出现了“空洞”。
6、紫外线容易被红色可见光接纳和吸收,因此,经常穿_______
衣服可以防止_______的危害,减少皮肤癌的发生。
七
红、橙、黄、绿、蓝、靛、紫
升高
较强
微生物
发光合成维生素D
有害
太阳光
氟利昂臭氧层
臭氧层
红色
紫外线
要高强体温
红外线
1、下列有关红外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红外线拍出的“热谱图”,有助于对疾病做出诊断
B、在步枪的瞄准器上安装夜视仪,在夜间能捕捉到敌人
C、在医院的手术室、病房里,长可以看到用红外灯来灭菌
D、红外线可以用来对仪器设备进行遥控
2、紫外线是()
A、蓝色的B、紫色的C、看不见的D、无法确定
3、冬天,在商店购买的红外线烤火炉,看起来它发出淡红色的光
,这是因为()
A、户红外线本身就是一种淡红色的光
B、烤火炉的电热丝的温度超过标准,因此在发出红外线的同时
还发出少量红色的光,红外线本身是看不见的,看见的淡红色的光
并不是红外线
C、红外线中有一部分是看得见的,有一部分是看不见的,看得
见的那一部分只能是淡红色
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
B
C
A、B、D
4、医院里杀菌用的紫外线灯看起来发出淡紫色的光,其原因是
()
A、其实那盏灯并不是紫外线灯,因为紫外线本身是看不见的
B、灯管在发紫外线的同时,还发出少量的蓝光和紫光
C、该灯管发出的紫外线与太阳发出的紫外线不同,前者是淡
紫色的,后者是看不见的
D、上述说法都不对
5、以下对紫外线说法正确的是()
A、紫外线对人类生活只有危害,应尽量减少紫外线照射
B、患皮肤癌或白内障的病人都是由于受紫外线照射引起的
C、只有太阳光中含紫外线
D、紫外线灯看起来是淡蓝色的
B
B
响尾蛇导弹与红箭导弹
自然界中的响尾蛇视力几乎为零,但它鼻
子上的颊窝器官却具有热定位功能,能感知出
0.001℃的温差,且反应时间不超过0.1
秒。即
使夜间的爬虫、小兽等处于睡眠状态,响尾蛇
也可根据这些动物身体所发出的热能,迅速地
感知它们的位置并敏捷地前往捕食。科学家根
据响尾蛇的这种奇特功能,研制出了“响尾蛇”
系列空空导弹。
AIM-9X “响尾蛇”空对空导弹
“红箭-8”系列反坦克导弹
V型导弹
我国的导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