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_胡铁生.pdf

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_胡铁生.pdf

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_胡铁生.pdf
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_胡铁生.pdf

Vol.24No.2 2014 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

胡铁生1周晓清 2

(1.佛山市教育局,广东佛山 528000;2.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广东广州 510631)

摘要:为了解高校微课资源的建设现状,并寻求未来的发展对策,该研究依托全国首届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平台,

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收集到527位高校微课参赛教师的调查数据。调查发现高校微课建设存在时长受评价导向影响、微课功能定位过于偏向教师专业发展、微课制作“形式大于内容”等问题,并提出了高校微课建设迫切

系列化、微课教学设计理念需要提升、微课平台及时转向应用环境建设等建议。

关键词:教育资源建设;微课;高校;调查;对策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14)02—0005—09【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4.02.001 一引言

自2011年“微课”概念在国内被首次提出来以来[1],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信息资源形式就以其“主题突出、短小精悍、交互性好、应用面广”等特点被广泛认可,微课概念在教育

领域迅速传播,相关实践和应用也迅速展开,由此带动了各级各类“微课大赛”在全国各地开

展。“全国首届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便是微课在高等教育领域建设和应用一个典型,该活动由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主办,以推动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提升,促进信息技

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搭建高校教师教学经验交流和教学风采展示平台为宗旨,分为文史、理工、高职高专三大类。截止2013年6月28日,全国参赛高校1600多所,参赛选手12000多名,参

赛微课作品总数超过一万件[2]。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具有活动周期较长、参赛选手众多、

竞赛形式多样、作品类型丰富、以应用引导建设、示范辐射面广等特点。但具体而言,高校微课资源建设的现状如何?高校教师制作微课主要方式有哪些?微课作品的制作水平和应用情况如何?参赛教师对大赛机制及活动平台又有什么反馈意见?这些都是本研究予以回应的问题。

二文献综述

有关微课的提法,国内外并不统一。如Micro-lecture[3]是由美国圣胡安学院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于2008年首创,他把微课程称为“知识脉冲”(Knowledge Burst),

以产生一种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4];Educause将微课定义为“一节的短小的视音频,呈现某个单一的、严格定义的主题”[5],在被用作在线、混合或面对面教学的一部分时,这些简短的课程就成为学习活动的点缀,这些活动有利于增强课程主题的学习。

国内关于微课有“微型课程”、“微课程”、“微课”等不同的提法,但其涵义不尽相同。刘运华等人[6]在介绍新加坡微型课程研究项目中提到微型课程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抛锚式教学、基于问题的教学和情景认知理论;胡铁生[7]认为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教学视频,通常还包括相应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

练习评测、教学反思核心和关键、学生反馈等教学支持资源,构成一种半结构化、主题突出的资源单元应用“生态环境”;李玉平[8]认为微课程的主要以数字故事为呈现方式,倡导利用碎片

5

Vol.24No.2 2014

化学习时间,宗旨是“5分钟完成一次学习,300秒经历一次思考”;此外,张静然[9]对微课程的相关研究做了系统的梳理,姚正东[10]对微课程的设计做了初步的探讨。

可以看出,由于实践领域和研究背景的不同,不同研究者对微课定义、视频时长、组成资源、表现方式、应用目的等问题的看法尚不一致。本研究将依托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采取问卷调查法,辅以访谈、内容分析和个案研究等方法,试图较全面地了解我国首届高校微

课建设与应用现状,并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发展对策。

三方法与过程

1 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取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的参赛教师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数据分析采用SPSS19.0版本,同时辅以内容分析法提炼反馈意见。问卷于2013年6月6号发布,并于2013年7月1日回收,有效样本总数527份,问卷有效率94.11%。

数据分析分为两部分:描述性分析部分描述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交叉性分析部分描述不

同类型的高校教师对微课认识的差异性。

2 研究工具

为了解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调查问卷从三个维度进行调查,即参赛教师对高校微课的认

知状况(包含参赛教师对微课的概念、内涵、特点、分类、趋势的理解)、参赛教师微课制作与应用情况、参赛教师对微课发展及平台建设的建议(包含微课作品的使用情况、平台功能建议、评价激励机制等)。

3 样本分析参与调查的527名高校教师的样本分布情况

如表1所示:

表1样本分布情况表

自变量样本分布情况

性别男36.62%;女63.38%;

专业类别理工类41.18%;文史类28.08%;高职高专类29.22%;

教龄6~10 年教龄的青年教师最多(36.62%)

技术职称讲师和副教授居多,二者总共占86.53%;

接触微课时间接触微课6个月时长以内的教师占76.66%;

四结果与分析

1 高校微课建设的基本情况

(1)参赛教师对微课的认知现状对于微课的概念,参赛教师认可度最高的微课特点依次为主题突出(77.61%),短小精悍

(66.41%),以微教学视频为核心(56.93%)等。

在微课资源构成方面,问卷所列举的9种资源形式中,教学视频以84.44%的认可率高居榜首,其次为教学设计(79.51%)、教学课件(74.38%)、教学素材(49.91%)等,从数据可以看

出教学视频、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是微课的核心资源形式,其中教学视频是重中之重。微课到底多“微”才算恰当呢?调查表明:高校教师普遍趋向于16~20分钟的微课(39.28%),

6

Vol.24No.2 2014

11~15 分钟其次(34.54%),21~25 分钟(11.39%),6~10 分钟(11.01%),25 分钟以上(3.61%),

1~5 分钟(0.19%)。总体来看,大部分教师认为 10~20 分钟的微课是比较合适的。原因有两方面,其一是大赛评价机制的导向(参赛通知中微课时长规定)作用,其二是11~20分钟的时间段能让老师讲清讲透某个知识点或教学主题,而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保持度也较高。

根据常用的教学方法分类,微课可以分为很多种,调查发现,高校教师目前教学中最迫切需要的微课类型为探究学习类(51.42%)、启发类(46.3%)、演示类(39.47%)、讲授类(39.28%)、自主学习类(37.95%)等。

高校教师对于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前景持乐观态度。83.87%的参赛教师认为微课在高校将有“较好”或者“很好”的发展前景。大部分教师对微课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2)参赛教师微课制作现状

随着微课实践的深入,已有研究者归纳出以下四种微课视频的制作方式:一是视频拍摄式,采用专业摄像机、DV或者手机等工具;二是屏幕内录式,常用的软件有Camtasia studio、Screencast、屏幕录像专家等;三是由软件合成类微课,如由 PPT、Flash 等软件录制或编辑合成;四是由运用以上二种或多种方式混合制作成的微课视频。[11]

调查发现,63.38%的微课制作者选择将这几种方式混合使用,居高校微课制作方式之首,其他制作形式的微课依次为视频拍摄式微课(38.9%)、录屏式微课(28.5%)、动画合成式微课(20.5%),而直接从原有完整视频课例中切片剪辑成微课的方式最少(14%)。通过进一步访谈

得知:传统的完整视频课例未必适合制作成微课,因为其设计制作的理念和微课的本质特征(短小精悍、高度聚焦、适合学习学习等)不完全符合,因此这种切片式的微课制作方法虽然简单

易行、在某程度上可以盘活优化原有的成品视频资源库,但并不受老师的欢迎。

从参赛教师选择微课内容来看,选择以某个教学环节、活动或进程以及教学重难点作为参考内容的比例分别达66.98%和64.9%,其他如按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教材的章节课时内容等比例较小,分别为31.69%和20.11%,这说明参赛教师在选择内容时知识点偏向零散化的特征较

明显,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目前微课制作尚处于摸索阶段,基于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的微

课制作相对容易,而单元化、体系化的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方法还不成熟;二是大赛评价机制

导向作用:首届大赛规定是以单个知识点的微课作品为主。

微课的制作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9个环节:①确定微课的教学主题;②细化微课知识点;

③微课的教学设计;④制作微课的教学课件;⑤撰写微课视频的拍摄/制作脚本;⑥微课视频的

拍摄或者录制;⑦微课视频后期编辑与优化;⑧设计制作微课配套资源;⑨教师的微课教学活

动实施。

在以上环节中,参赛教师认为微课制作过程中重要程度最高的环节依次为微课的教学设计(84.63%)、确定微课的教学主题(65.09%)、微课教学活动的实施(53.13%)、制作课件(44.97%)、细化知识点(40.04%)、视频拍摄或录制(33.97%)及后期编辑优化(32.83%)等,从中可以看

出教师最重视的还是微课的教学设计以及主题的确定等教学层面的内容,而对微课的制作、编辑和美化等技术性环节居其次,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微课制作、设计先行”和“制作微课

是技术,设计微课是艺术”的理念。此外,教师认为微课的教学实践应用也是微课设计制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占53.13%位列第

三位),这说明:微课建设的目的是主要是为了服务于教育教学改革和课堂教学、学生学习等应

7

Vol.24No.2 2014

用,而不是为了建设而建设。因此,“以用促建、应用引领”微课发展,正是本届高校微课教学

大赛的一大特色和亮点。实践证明:微课资源也只有在教学实践的不断应用中才能得到进优化、丰富和完善,实现可持续良性循环发展。

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是: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特别是视频技术的快速发展,近几年来微课

视频制作途径和方法越来越多样化、技术和软件工具越来越简单化(特别是可汗式录屏式微课制作工具的出现,微课制作技术与成本大幅降低,教师可以一个承担微课设计者、拍摄者、活

动实施者和后期编辑合成者等多种角色和任务),但本次调查发现:大部分教师在制作微课过程中遇到最大的困难却是技术层面的,例如52.18%的教师认为微课视频的后期编辑加工技术难度大(如片头片尾、画面效果、字幕显示等),48.77%的教师微课视频的拍摄难度大,制作成本较高,而只有32.83%的教师反映微课选题、确定知识点困难,只有13.85%的教师反映尚未掌握教

学设计方法。这说明目前微课制作的技术门槛对一线学科教师而言尚高,需要更多专业技术培训支持或者简便易用的工具。

与之对应,教师认为自己微课作品中的不足也主要反映在技术层面上,如视频镜头单一,表现形式不够丰富(52.75%),微课视频画面不够清晰(36.05%),其次才为教学水平有待提高(32.07%),提供的配套资源不够丰富(28.27%),师生互动不够(27.89%),微课教学设计创意不够(27.51%)等,进一步验证了教师需要微课制作技术支持的结论。

(3)参赛教师对微课大赛及平台的建议和期望在本调查实施之时,全国高校微课参赛作品上传已接近尾声,参赛作品总数接近10000节。

面对数量如此众多的微课作品,参赛教师是如何利用的呢?调查显示教师点播/查看自己的微课活动最多,其次为点播/查看别人的微课,评价(含推荐/引用别人的微课),向别人推荐自己的

微课,最后才是在自己的教学中运用微课,可见参赛教师对微课的应用停留在单纯比赛层面的

较多,围绕微课开展的同行交流及教学活动稍少。各项具体的频率指数见表2。

表2参赛教师对微课作品的使用情况

题目/选项平均分

点播/查看自己的微课 3.52

向别人推荐自己的微课 2.91

点播/查看别人的微课 3.44

评价(含推荐/引用)别人的微课 3.01

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运用微课 2.73

调查发现,对于首届全国微课教学大赛的作用,参赛教师普遍比较认可的是以下几点:有

利于同行交流借鉴,促进教师专业发展(86.34%);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79.32%);提

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展现教师风采(65.46%);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综合应用能力(63.38%);提升教师的反思能力与研究水平(53.51%)。可以看出,以上几点均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的,对于微课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只有26.19%的教师表示赞同。由此看来,本届高校微课大赛的导向还是偏向于微课在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和水平方面作用,而对高校微课最直接用户和最庞大的使用群体——大学生的学习支持服务与课堂教学变革等方面关注度和导向不够。

微课作为一种全新资源建设方式和教学应用模式,参赛教师普遍期盼建立更完善的立体化激励评价机制体系来宣传推广其理念和实践,如绝大部分(84.63%)的教师希望能获得教育行

8

Vol.24 No.2 2014

政部门的证书奖励,66.98%的教师希望比赛成绩作为职称评定的参考指标之一,61.1%的教师希 望有奖金奖励,56.55%的教师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先进典型,被推广宣传,48.58%的教师希望得

到政策支持和优先立项等。

本次比赛的所有活动和环节都是基于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的网站平台进行的,该平台设计理 念和技术较为先进,具有参赛选手实名注册、用户管理、作品上载、审核发布、微课展播、交

流评论、专家评审、成绩公布等多重功能。但调查表明,平台还存在:微课太分散,没有形成 专题化微课程体系(63.19%),没有提供微课及配套教学资源的下载功能(39.28%),微课分类 和检索仍不够便捷(37.95%)等问题,这需要进一步改善和提高。

2 高校教师对微课认识的差异性分析 交叉性分析选取了教师基本信息中 5 个自变量(参赛教师的性别、教龄、专业、技术职称、

接触微课时间长短),5 个典型因素进行交叉分析,利用 SPSS19.0 对数据进行 Pearson 卡方检验。 具体运算值见表 3 和表 4。

表3 交叉分析二维表

Pearson

卡方值

因变量

您对自己制作的微

您认为一节高校微课视频

您认为微课在教育教学中

自变量

课满意吗?

的最佳时长应该在多长?

的发展前景如何?

1.性别

0.045

0.767

0.267

2.专业

0.295 0.663

0.902

3.教龄

0.065 0.011

0.454

4.技术职称

0.053

0.071

0.371

5.接触微课时间长短

0.129

0.002

0.924

注:其中 P>0.05 的为差异性不显著;0.01

着色部分代表有差异,且颜色越深代表差异越大。

(1)不同类型的教师对参赛教师自己微课满意度差异性 表 3 中的数据显示,不同专业、教龄、技术职称、接触微课时间长短与教师对自己的微课满

意度均没有显著性差异;而不同性别的教师对自己的微课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其 Pearson 卡方 值为 0.045,差异显著。具体来说,相比女教师而言,男教师对自己制作的微课满意度更高一些。 (2)不同类型的教师对微课视频时长的看法差异性 由表 3 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不同性别、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对微课视频时长的看法没有

显著性差异;但卡方检验表明,不同教龄的人对微课视频时长看法有显著不同,如表 3,P 值为 0.011,小于 0.05,即:教龄越长的人喜欢高校微课视频更长一点。

卡方检验表明参赛教师接触微课时间长短与其对微课视频时长的看法关系重大,如表 3,p 值为 0.002,小于 0.01。其中,接触微课时间越长的人倾向于高校微课视频的时长越长。

(3)不同类型的教师对微课在教育教学未来发展前景的态度差异性 表 3 的数据显示,所有教师,无论性别、专业、教龄、技术职称及接触微课时间长短的教

师对微课的态度均是乐观积极的。

(4)不同类型的教师对微课核心组成要素的看法差异性

9

Vol.24 No.2 2014

在前面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教师们普遍认为微课核心组成要素依次为:教学视频、教学设计、教学课件,那不同类型的教师对这个看法是否存在差异呢?如表4,经过Pearson卡方检验发现:

①所有老师对教学视频和教学课件是微课的核心组成资源的看法是没有争议的;

②然而男女教师对教学设计是微课核心组成资源看法不一样,卡方P值为0.019,具体而言女教师更认可教学设计作为微课核心组成资源;

③不同教龄的人对教学设计是微课核心组成资源看法差异显著,卡方P值为0.036,教龄越长的教师认为自己有多年上课经验丰富,驾轻就熟,无须对微课进行专门的教学设计。而教龄

相对较短的教师来说,则认可教学设计作为微课核心组成资源,对微课教学设计非常重视。

(5)不同类型的教师对微课核心开发环节的看法差异性

教师们普遍认为微课比较重要的开发环节依次为:微课教学设计、微课主题的选择、微课的应用实施,那不同类型的教师对这个看法是否存在差异呢?如表4,经过Pearson卡方检验发现:

①所有教师对教学设计是微课最核心开发环节这个看法是一致的,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②不同专业的教师对微课主题(内容)确定是微课核心开发环节的看法存在显著差异,卡

方值为0.036。文史类教师相比理工和高职高专类的教师更看重微课教学主题的确定;

③不同性别的教师对微课的教学应用实施是微课核心开发环节的看法存在异常显著的差异,卡方值是0.000。其中,女教师相对而言更看重微课的教学应用和实施环节。

表4交叉分析二维表

因变量微课的核心组成要素微课的主要开发环节Pearson

卡方值

教学视频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确定主题应用实施自变量

1.性别0.082 0.019 0.613 0.933 0.068 0.000

2.专业0.561 0.272 1.000 0.287 0.036 0.271

3.教龄0.195 0.036 0.445 0.140 0.870 0.663

4.技术职称0.610 0.210 0.427 0.521 0.633 0.541

5.接触微课时间长短0.591 0.349 0.444 0.115 0.568 0.704

五结论与讨论

通过以上的调查分析,我们对高校微课参赛教师对微课的认知、微课制作水平以及对微课大赛的反馈建议三方面均有了一定认识,下面分别加以总结阐述,并提出建议。

1 高校参赛教师对微课的认知(1)高校微课核心是

微视频,时长定义受评价导向

此次调查中发现,84.44%的被调查者都认为微视频是微课最核心的资源形式,与此相配套的教学设计和课件也是必备组件,赞同率均在70%以上。其实在教育领域,也已经有来自一线的教师开始探索微视频在教学中的应用模式以及效果,范福兰等人[12]在基于交互式微视频教学资源教学应用效果的调查显示,70.5%的学生认为交互式微视频资源能够激发他们对课程学习的兴趣,而文字、音频、图像等资源形式少受青睐,这说明在流媒体技术不断成熟的背景下,微视频作为一种可用的教学资源形式具有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

10

Vol.24No.2 2014

调查发现,超过70%的人认为11~20分钟的微课对于高校微课来说是比较合适的,而且差异分析显示教龄越长的人、接触微课时间越长的人喜欢微课时长更长一些;此外,胡铁生等[13]面向2013年全国首届中小学微课大赛的调查表明:中小学的微课视频时长85%分布在10分钟以内,其中75%集中在5~8分钟之间;其高校和中小学微课时长定义如此不同次,除了与二者微课应用对象的年龄和认知特点有关系,最重要的是因为其大赛的评价导向机制根本不同,导致了对微课不同的时长定义。也有研究者认为不同学科的微课其时长要求也不尽相同,比如文科因为其更多的情景导入、涉及面较广而不如理科微课那么简单直接,因而文科微课视频时长平均长于理科微课。[14]

(2)高校微课功能定位偏向于教师专业发展,而忽视对学生学习的支持调查中有人表示微课不仅要帮助教师专业发展,也应该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然而调查数据

显示,对于首届全国微课大赛的作用,参赛教师普遍比较认可的还是偏向微课帮助教师专业发

展方面,对微课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方面却导向不够,但是不能否认学生才是微课的终端用户。

此外,梁乐明等[15]认为微型课程针对的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完整的教学活动,促进信息技术更好地整合于教与学,时间和规模都是微型的,以微视频为核心教学资源开展教学,可以整合常规课程教学,也可以供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发展所用。应该说,在微课的功能定位上,教师专业发展和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应该兼而有之。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先教师后学生”也是一条循序渐进之路,体现着由“建”到“用”的思路转变。

2 高校微课制作水平现状(1)微

课制作技术培训迫在眉睫

调查中发现大部分教师遇到的首要问题是技术方面的,如52.18%的教师认为微课视频的后期编辑加工技术难度大(如片头片尾、字幕等),认为自己微课制作不足也主要是技术层面的,如镜头切换、后期编辑等。这些数据表明一线教师急需微视频制作技术方面的指导,一方面应该提供多样化的微视频制作技术培训,能让教师灵活选择、综合使用;另一方面应该使技术门槛尽量降低,选择简便易用的微视频制作技术[16],如录屏软件、PPT课件、视频编辑软件,只有降低技术门槛,更多的教师才能自觉地参与到微课的建设中来。此外,学科教师与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应通力合作,从这方面看来,微课也为教育技术从业人员提供了一个发展的契机和挑战。

(2)微课制作“形式大于内容”现象普遍本次比赛中,84.63%的教师认为教学设计在整个微课制作环节中最重要,但还是将主要精力

放在了技术表现上,如视频、课件制作等。在评审过程中,从部分专家的评语中可以看出,也存在着“形式大于内容”的取向,有些作品教学内容虽好,但是因为技术表现不到位,导致微课作品评分过低。但随着技术培训力度的加大,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持,教育技术人员的加盟,微课制作将从最开始的注重技术表现逐步过渡到注重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上面。“制作微课是技术,设计微课却是艺术”,技术只是手段,教学才是本质。从形式到内容,微课的设计制作将逐步深化。

(3)微课制作没有突破传统课程开发模式在微课视频制作方法上,63.38%的微课制作者会采取“混合式微课”制作方法,采用多种

视频技术合成,制作方法上较纯单一拍摄式微课方法有所创新,但是在微课程开发模式和教学

设计理念上仍然不能脱离传统课堂教学束缚(如相当一部分高校参赛微课仍是片段课、精课品、浓缩课、公开课,只是形式上“微小”了),大部分还是课堂讲授式微课,教学配套资源不齐全,微课视频的交互性不够、系统平台缺乏对学生学习诊断和记录功能。总之,能支持学生有效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具有先进微课教学设计理念指导微课作品仍然缺乏。

11

Vol.24No.2 2014

3 高校教师对微课发展及平台建设的建议(1)以用促建,微课资源的教学应用实践是根本

当前高校微课的数量相对丰富,但应用还处于浅层次的探索阶段。虽然本届高校微课教学比

赛设计论证之初就考虑到微课的教学应用,但由于相关的理论研究、操作模式、应用指导与技术培训等方面仍显不足,高校微课建设仍不可避免地存在“建多用少”的问题。如何突破?首先,将微课程作为一种有效的校本研修资源,形成网络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其次,微课程可为创新型教学模式提供资源支持,如颠倒课堂、个体差异学习和自定步调学习等,为学生提供易用、易得、适用、实用的学习资源,为教师提供优质的教学辅助资源。最后,微课可作为新型学习理念,积极开展微课在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等提供更丰富的资源。以用促建,以教学需求与应用实践来引领微课建设的有序发展,切忌走上“重建设轻应用无研究”的老路。[17] (2)微课的后续发展:课程化、专题化、系列化调查显示,63.19%的参赛教师认为目前大赛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微课资源太散,没有形成

专题化的微课程。很多高校教师也期盼能尽快实现高校微课系列化、专题化、课程化的导向开发,尽快形成一批专业精品微课程并示范推广,方便师生系统使用;呼唤微课程创新教学设计,希望专家给与指导,进行微课的主题研讨;希望大赛能够常态化,重视后续推广与资源的共建共享;资源建设的方式从行政主导逐渐向行业指导转变。

(3)平台需要更强健,技术支持待完善健全的微课平台是进行资源共建共享的有力保障。

平台的功能除了满足参赛教师上传、修

改、发布微课作品的需求,还要满足参赛教师针对微课资源展开的交流、共享、评价、技术培训等需求,应该为参赛教师提供微课建设、管理、应用和研究的一站式服务环境。[18] 然而,与可汗学院相比,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的平台还太单一[19],仅是资源提供和展播,并未从学习者角度和学习为中心来设计开发,如诊断功能、交流功能、学习记录功能、虚拟社区功能等缺失,而且目前的微课数量少、没有形成体系、资源的开放力度不够。

(4)参赛教师呼吁大赛评价机制更加多元化微课作品的评价机制具有导向作用,权威、多元的评价标准正是参赛教师的诉求。教师提

出目前的评价标准过于笼统,理工类与文史类、本科与高职高专类的微课不应该使用同一评价标准;评价标准中网络评价比例占到五分之一,水分较大,有失公平;呼吁首届微课比赛能够提高获奖比例,以示鼓励;评审专家点评公开化,有人建议决赛能现场直播点评;建议奖项设置的更丰富一些,除传统的一、二、三等奖之外,可以设置最佳教学设计奖、最佳技术奖、最佳创意奖等等;也有人质疑评价标准的权威性。此外,现行评价是基于同行和专家的视角,唯独没有学生的评价和体会,这是活动设计的一个明显不足。

六结语

近年来,随着微课实践的不断丰富和相关研究的逐步深化,微课的定义从最初的“一种针对某个教学环节和知识点的新型教学资源”,到本次大赛中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定义的“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到最近更新的微课定义“一种针对某个教学环节或知识点的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微课内涵正沿着“微型资源构成—微型教学活动—微型网络课程”的轨迹发展变化。[20]高校微课建设也正同样遵循这一轨迹,按照微课的专题化、课程化发展趋势,秉承资源开放共享的理念,积极探索,大胆创新。

12

Vol.24No.2 2014 ————————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2011,(10):61-65. [2]全国高校教师网

络培训中心.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进展说明[EB/OL].

[3]Wikipedia.Microlecture[EB/OL].

[4]Shieh, David..These lectures are gone in 60 seconds.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2009, (26):1-13.

[5]EDUCAUSE.7 things you should know about Microlectures[EB/OL].

. [6]刘运华,衷克定,赵国庆.新加坡微型课程研究项目的

实践与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 2005,(11),98-101. [7]胡铁生,詹春青.中小学优质微课资源开发的区域实践与

启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11):65-69. [8]李玉平.微课程——走向简单的学习[J].中国信息技术教

育,2012,(11):15 [9]张静然.微课程之综述[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9-21. [10]姚正东.微课程设计策略探

微[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25-26. [11]胡铁生.中小学微课建设与应用难点问题透析[J].中小学信息

技术教育,2013,(4):15-18. [12]范福兰,张屹等.基于交互式微视频教学资源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分析[J].现

代教育技术,2012,(6):24-28. [13][20]胡铁生,黄晓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

志,2013,(4):15-18.

[14][15][19]梁乐明, 曹俏俏, 张宝辉. 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2): 65-73.

[16]关中客.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7):14. [17]刘小晶.教学视频微型化

改造与应用的新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13,(3):101-105.

[18]胡铁生.区域性优质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建议[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9-22.

Current Situation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the Micro-lecture Construction in Universities

HU Tie-sheng1ZHOU Xiao-qing2

(1. Foshan Bureau of Education, Foshan, Guangdong 528000, China; 2.College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Guangdong 510631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know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icro-lecture building in universities and to seek futur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we investigated 527 university teachers who participated in the first National Universities Micro-Teaching Competition. The research results are as follows: the length of micro-lecture is guided by the evaluation; the function of micro-lecture is partial to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rather than student learning; the production of micro-lecture focuses more form than content; and so on. The suggestions are as follows: series micro-lectures are needed, micro-lecture design requires further enhance and platform which aimed at application is needed and so on.

Keywords: educational resources construction; micro-lecture; universities; investigation

————————

*基金项目:本文为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 2012 年度重点课题“中小学微课学习资源的设计、

开发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12362057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胡铁生,佛山市教育局教育信息网络中心,硕士,中学正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区域教育信息化资

源建设与应用。

收稿日期:2013年9月10日

编辑:小西

13

EXE转pdf

网上关于电子书格式转换的资源很多,但通常都是TXT转PDF, RTF转PDF, WORD转PDF等等居多,关于EXE转成PDF的资源几乎没有,即使有答案也都是否定的。我曾经有将EXE转换成TXT之后再转换成PDF的经历,但是这种方法显然对EXE漫画书转换PDF不合适,看到有网友问如何将EXE文件转换成PDF文件,于是花了点时间查找了大量网上资源,通过试验转换成功,写下这个简单的EXE转换PDF的过程。目前来看,这种转换是我知道的唯一方法。(注:EXE转PDF方法二补充在文章下面) 开始以前我要说明几点: 1。我用来转换的EXE文件是没有经过加密的文件,转换过程中无需密码。如果你的EXE文件是加密文件,转换过程中也许需要你提供密码,由于我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我不能回答你这方面的问题。 2。我用来转换的EXE文件分成不同章节,每次都要一章一章的转换,然后再合并。是不是有一次都转的方法我没有试,也不知道。 3。由于需要对每一章节进行转换,合并之后每一章节都会有自己独立的页数编号,不会出现总编号。 下面我们开始: 下载工具: 1。PDFFactory Pro 4.05最新版(含注册码) 2。PDFill PDF Tools Free 8.0 转换过程: 1。下载并安装上述两个软件。 2。打开你要转换的exe文件,点击你要打印的章节,在我的例子中,我先点击第一章,然后点击打印。

3。选择打印机: pdfFactory pro,打印页数要选“all”,然后点击“print”.

4。这时会跳出个新窗口,你会看见你新生成的PDF文件。同时要求你输入名字和注册号,名字你随便,注册号在下载的注册号文件中选一个即可。

微课的设计与制作学习心得

微课的设计与制作学习心得“微课”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重点、难点、疑点、教学环节、实践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互动式活动的全过程。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了微课的设计与制作学习心得,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微课的设计与制作学习心得这次有机会参加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我学到了许多东西。其中微课的制作给我留下深刻印象。通过在电大听老师讲课,在看课件,我受益匪浅。各位指导老师的循循善诱、娓娓道来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我们焦渴的心田,让我饱尝精神大餐。下面谈谈微课制作几点学习体会: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一是选题,微课重在解决疑难,突出的应该是个性问题,是教学的某个环节,是教学中的难点突破,课后的习题讲解。微课的作用是解惑,而不应该是授业。我选的是《秋思》,确定了主题后就要搜集材料了。 接着是撰写教案,虽然是微课,教案中的环节也要详细,条理要清析。必要的是课题、学科、适应年级、学生的认知起点、作品分析、基本流程都是要齐全的,在教学流程设计

时参考教学用书,不能“拿来主义”,要有自己的见解,有思想、有价值、有创新,真正起到解惑的作用。 二是制作一个PPT课件,课件起到的是一个引领的作用,要体现出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展现出新时代教师的科技水平语文课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是要让学生见多识广,有所见识才能有思想,有分析能力,写作时眼界也宽广。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这个道理。 三是录制整合材料,录制可以用“录象专家”,转化格式处理文件可以用“格式工厂”,最后就是上传文件了。提交作品后,再回过头来回放自己的作品,有一种成就感。 篇二:微课程制作学习培训总结(杨晓蓉) 为提高职业院校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同时推进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及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成果在教学实践中的广泛应用,促进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我和申玉虹老师很荣幸参加了由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办、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协办“微课设计及制作培训”,培训时间为XX年7月14日至7月18日,历时5天。收获很大,受益多多,现总结如下: 这次培训分为两大模块:一是基础理论课程讲座,二是技术实践课。在几个专家的基础理论课讲座中,我了解到了信息化基础理论、未来课堂、微课的设计流程、类型以及发展等。使我对微课程的制作有了浓厚的兴趣,为我们更好的

如何将有密码的PDF转换成WORD

如何将有密码的PDF转换成WORD 可以试试下面的方法: 打开PDF格式文件 选择打印(如果有打印限制,抱歉,暂时没办法啊) 打印机名称选择Microsoft Office Document Image Write(没有?在安装Office时选择安装高级服务程序) 打印成mdi格式 将自动打开的mdi文件进行OCR识别(工具栏里找,注意识别时间很长) 识别完后将文件导出到Word(工具栏里) 最后,将导出的html文件另存为DOC文件 Pdf格式文件向Doc文件转换相对比较难,因为Pdf格式与Doc 格式解码格式不同,在Pdf下的回车符、换行符以及相关的图片格式无法直接转换为Doc文件,笔者之前一直使用复制文本,然后粘贴到Word中实现Pdf向Doc格式的转换。 今天突然发现了一款非常好的Pdf向Doc格式转换的工具,ScanSoft PDF Converter for Microsoft Word v1.0。它是由ScanSoft公司同微软共同组队开发了一个全新的Office 2003 插件。该插件可以帮助你通过Word直接将Pdf文档转换为Word文档,并且完全保留原来的格式和版面设计。 这个名为 ScanSoft PDF Converter for Microsoft Word 的插件是首先捕获Pdf文档中的信息,分离文字同图片,表格和卷,再将其统一到Word格式。现在你可以重新利用早先你从网络上下载或Email

中收到的Pdf文件中的信息,而无需添加任何其他软件。 ScanSoft PDF Converter for Microsoft 已经非常紧密的同Office 2003整合在一起了,有两种方式可以将Pdf格式转换成Doc文件。 第一种方式,在Microsoft Word 2003中你可以直接通过“文件”—>“打开”来打开Pdf文件。ScanSoft PDF Converter for Microsoft Word 插件会自动弹出了,如图3所示,经过转换后我们就可以得到想要的Doc文件。 第二种方式,ScanSoft公司也已经开发了基于此的Smart Tag(Office 2003中重要的功能元件)能够轻松的通过右键来将PDF文件转换成为 Microsoft Word 文件 注意,在安装ScanSoft PDF Converter for Microsoft Word的时候建议关闭正在运行的Office Word,Internet Explorer和Outlook等软件。 OFFICE使用技巧FAQ宝典-PDF文件处理 问:PDF与WORD之间如何通过软件实现格式转换? 答:PDF—>DOC 使用软件Acrobat,pdf2word;DOC—>PDF 使用软件Acrobat pdf->Tiff(JPEG,PNG)->OCR输出word,效果极佳,如果是English几乎不用怎么修改就可以用了。 推荐OCR软件:ABBYY FineReader 7.0;ScanSoft OmniPage Pro 14.0(最强) 问:如何把WORD文档转换成PDF? 答:安装Acrobat(不只是Reader)完全版,在安装选项里有的,把这一项选上,选pdfmaker。在word的工具条上会有一个转换按钮。

微课的设计与制作培训心得体会

微课的设计与制作培训 心得体会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微课的设计与制作培训心得体会 11月29日上午,学校领导对全体教师进行了微课制作培训。两节课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 从来不知道故事可以这样来叙述,可以这样直入人心,让人过目不忘。培训开始后,我开始追寻微课的脚步,步入微课的世界。 我开始跟着陈主任的讲解一步一步学习,知道了什么是微课,微课的特点,设计和制作微课的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我知道了,其实微课是指利用10分钟左右时间讲解一个非常碎片化的知识点、考点或作业题、考试真题、模拟题的一种微视频。这种视频有着短小精悍的特点,即视频长度短,主题小,设计、制作、讲解精良,学习效果震撼令人难忘。 二、微课虽然是一个短小的视频,但它也具有环节上的完整性。微课虽展现的是某个教学重难点的知识,但就这个知识点而言,它也有导入、过程和小结。因此,我们在制作微课的时候一定要清楚这一点。 三、在学习制作微课时,我也有一些小收获。如:我们不仅可以利用录屏软件来录制微课,也可以使用手机或者摄像机。其实手机和摄像机是最容易操作的,如:平时听数学老师说,数学中的除法那一部分知识特别难,而课堂上的时间又有限,老师兼顾不到每一位学生,也许某个孩子理解能力弱,没跟上老师的思路,这一部分就落下了,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采用手机或者摄像机,准备好纸

笔,这个时候老师就只需在纸上进行解题,解一道题最多也就用3、4分钟,既简单又清楚,孩子可以一遍一遍去看解题步骤。 我切切实实的感受到:微课虽然是无生上课,但上课的老师心中必须有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展示出老师的教学技巧和老师的教学素养。微课其实是老师与学生在心灵上交流、互动的教学模式。只有心中有生才能上好微型,从而达到提高自身教学技能的目的。

如何把PDF格式转换成可编辑格式

如何把PDF格式转换成可编辑的格式? 情景:在现实工作中,你可能有很多PDF文档,没有有关的编辑软件不能编辑PDF文件。需要把PDF文档转换成WORD或可编辑格式,转换为DOC、TXT格式则可以实现编辑功能,高效的完成工作。怎么才能实现PDF转换成WORD、TXT格式呢,有以下几个方法:1、首先要明白不是所有的PDF的文档都能转换成WORD格式 的,有的PDF文档是图形扫描形成的,无法转换成可编辑的格 式。 2、用转换工具,如Solid Converter PDF、PDF Password Remover、AnyBizSoft PDF Converter V2.5、e-Pdf pdf 2 word converter 2.5 、CAJviewer 7.0、ABBYY finereader v9、Readiris Corporate 12等,PDF转word的软件还有 很多种,上面介绍的几个软件只是本人在众多的转换软件中挑 选出来的比较好的软件。这些软件的使用基本大同小异,都很 简单,先安装,运行软件,指定要转换的PDF文档,指定转换 后的保存路径,按转换按钮(Convert)即可。 如:e-Pdf pdf 2 word converter 2.5 e-Pdf pdf 2 word converter 是一款功能比较单一的软件,只能是PDF转word。但那是这个软件的转换速度和版面的还原能力都是比较好的,而且有中文汉化版的便于操作。只需转换word格式的

朋友推荐使用。 3、Office 2003中自带的Microsoft Office Document maging 尽管有些软件也可以完成PDF转换为DOC的工作,但很多都不支持中文我们运用Office 2003中的Microsoft Office Document Imaging组件来实现这一要求最为方便。 运用要领: 第一步:首先运用Adobe Reader打开待转换的PDF文件,接下

微课的设计与制作

1、微课设计与制作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微课”具有教学时间较短、教学内容较少、资源容量较小、资源使用方便等特点。对教师而言,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的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在网络时代,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随着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那么,如何设计一节好的微课呢?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了解微课的定义及作用 要想设计一节好的微课,我认为,首先要了解微课的定义和作用: 1、微课是指利用5-10分钟时间讲解一个非常碎片化的知识点、考点、例题、作业题、或教学经验的一种微视频。 2、微课的作用:启惑、解惑而非授业,用于(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网络在线教育,不能代替课堂新知识的教学。

二、选择和分析处理知识点 一节微课能否设计得好、教学效果佳,知识点的选择和分析处理非常重要。因此,在设计每一节微课时,我首先慎重选择知识点,并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处理,使它们更符合教学的认知规律,学习起来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通常做到如下几点: 1、知识点尽量选择热门的考点、教学的重点、难点。 2、知识点的选择要细,十分钟内能够讲解透彻。 3、知识点要准确无误,不允许有文字、语言、图片上的知识性错误或误导性的描述。 4、要将知识点按照一定逻辑分割成很多个小知识点。 例如:在小学三年级的英语教学中,我选择了“数字one-ten(1-10)”作为一个知识点设计一节微课,让学生在短暂的10分钟内整体感知、认读并且能够初步使用数字one-ten(1-10),突破了课本单元教学中的两个重难点。 三、选择合适的微课类型 微课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讲授类--适用于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这是最常见、最主要的一种微课类型。 2、问答类--适用于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检查知识。

微课制作方法与技巧》

《微课制作方法与技巧》 培训之前,我根本不知道何为微课。对我而言,它是一个陌生的东西,然而通过上海五天的培训,我真正理解了微课的含义,也明白了微课在日程教学中的重要性。以下是我对微课制作教学的一些反思。“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 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是我们提升自己教学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这种短时间内的视频教学,能有效地观察自己上课时的过程,包括上课时的表现,对于自己的教学展示有着为清晰的认识,能通过自己看到自己上课时的语言,姿势,动作形态,课堂讲授等获得较大的自我认识。然而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快速发展,在教育领域,“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微课具有三个特点: 1.微课时间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微课”的时长一般在5-8分钟。 2.微课内容少“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 3.资源容量小“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非常适合于教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微课制作的步骤如下: 首先是选题,微课重在解决疑难,突出的应该是个性问题,是教学的某个环节,是教学中的难点突破,课后的习题讲解。微的作用是解惑,而不应该是授业。我选的是《仓央嘉措情诗·见与不见》的赏析,确定了主题后就要搜集材料了。接着是撰写教案,虽然是微课,教案中的环节也要详细,条理要清析。必要的是课题、学科、适应年级、学生的认知起点、作品分析、基本流程都是要齐全的,在教学流程设计时参考教学用书,不能“拿来主义”,要有自己的见解,有思想、有价值、有创新,真正起到解惑的作用。 下一步是制作一个ppt课件,课件起到的是一个引领的作用,要体现出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展现出新时代教师的科技水平,也不能太花了。因农村学生的见闻较少,语文课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是要让学生见多识广,有所见识才能有思想,有分析能力,写作时眼界也宽广。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这个道理。 最后一个环节是录制整合材料,同时通过这次学习,我掌握了一个非常有用的微课制作软件 ----CamtasiaStudio,简称cs.它简单而有效,最后就是上传文件了。提交作品后,再回过头来欣赏同事们上传的作品,真是精彩倍出。在制作自己的微课作品过程中,我觉得有以下几点是要注意的: 1录制时调整电脑分辩率为1024*768,颜色位数为16位。ppt尽量做到简洁、美观大方。2.时间须严格控制在5分钟左右。 3.内容非常碎片化,非常精炼,在五分钟内讲解透彻,不泛泛而 谈,若内容较多,建议制作系列微课。 4.在编写微课内容时,基于教学设计思想,完全一对一地“启惑”“解惑”。 5.微课在内容、文字、图片、语言等上须正确准确无误。 6.微课讲解时,声音响亮,抑扬顿挫。语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详略得当,不出现“你们”“大家”“同学们”等大众受众式用语。 7.若在讲解中使用课件,课件有视觉美感(建议ppt尽量采用单色,突出简示洁之美)。 8.视频画质清晰。

初中信息技术中微课的设计与实施

初中信息技术中微课的设计与实施 瓜州县第三中学李彩霞 摘要:信息技术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专业性很强,信息技术教师应提高个人专业技术熟练度和操作性,细心完成课前探析与书本研究,明白学生的个性相异,彻底弄清学生的认知框架,实现教材的重难点突破和实施措施,使教学过程能够张弛有度,激发初中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浓厚热情,培养信息化时代的复合型优秀人才。 关键词:初中教育信息技术初中微课微课设计教学实施一、初中信息技术中微课的设计与实施的内容、特点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基本载体,展示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期间里有关某种识记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方案而实施的生动的教和学的行为全过程。“微课”的关键建构元素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另外还存在和此教学话题有关的教学方法、素材资源、教学反馈、模拟测试及学生评价、教师点拨等协作性教学辅助,其中以特殊的组合关系与表达方式一起“创造”了一种半系统化、主题化的信息板块实践“微环境”。 “微课”的关键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视频,此外也含扩和此教学课程有关的一些助力性教学资源,这类资源形成了一种主题化、半系统化的氛围。因此,“微课”资源是与以往教学资源相差甚远,并且又属于传统教学资源积累上建立起来的新的资源。“微课程”这一新型的教学资源授课途径凭其带有综合性知识、表现水平高、灵活度强、简约高效等优势在数字化时代的发展环境里自然产生,所以分析“微课

程”在信息技术课程里的操作,来实现丰富信息技术教程的教学收获就发挥了非常重要的实际价值。思索到现实要求与可行性,教师应选择以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作为研究的基点,突出研究基础教育里信息技术“微课程”的筹划和运用分析。与很老套的旧式课堂比较,“微课”的重点集约,目的明确,正适应新阶段新课改下的创新教学环境。 二、初中信息技术中微课的设计与实施的原因、意义 本学年从学生课堂上讲授新课时,借助了微课教学,并且基本上是将微课运用在学生的动手操作环节当中。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实在陈旧,如今的学生从小学开始便学习了信息技术,练习的就是word、excel、ppt、画图等基本软件,若初中阶段仍就此类程序进行重复练习,即使当代学生的电脑操作技术已经非常熟练了,也都会对这门课程完全失去兴趣的。所以,本学年大胆地给学生介绍了scratch这个编程软件,一般教师操作一遍结束后,都将剩余的时间留给学生练习,便将微课当成一种辅助教材,假使学生忘记方才教师操作里的关键步骤,也能够借助打开微课进行再次听讲。经过一学年的实验教学后,多次地与学生互动交流,不断得到反馈与建议,确认微课的设计与实施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上发挥了不少的积极作用。 舒缓了教师的教学压力。日常中信息技术课总是需要教师进行演示,但演示却是课堂里反复次数最多的,是传统课堂上耗用最多时间、精力的板块,教师既需要不断提升课堂效率,也需要科学合理地自我减压。设计教学视频,便是微课的最初形式,可作为信息技术课堂上一举两得的教学手段。学生从课堂学习中习惯从教师演示或者讲解时获取新

pdf文件转word在线转换器

pdf文件转word在线转换器 PDF格式的良好阅读性和安全性使得PDF文件使用越来越广泛,很多的网站将这类格式作为主流文件进行传播和分享,但当我们找到一些有价值的资料想提进行二次编辑,该怎么办。我们常用的方法是将PDF变成Word文档,然,问题来了,怎么才能将PDF转换成Word。其实PDF转换成Word并不难,仅需一款好用的PDF转Word软件就能帮助到大家。 PDF转换成Word转换器是我见过的最强大的PDF转Word 的软件,并且支持图片格式或者是扫描件操作。它也是一款编辑软件,界面比较简介明了,中文版的,支持多种语言的识别,对于混合的语言识别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 PDF转换器使用方法如下: 第一步:首先去网上下载PDF转换器,安装至电脑桌面上,然后双击软件“P”快捷方式图标进入软件主界面,点击“文件

格式”中的“文件转Word”。 第二步:鼠标左击“添加文件/文件夹”按钮,在弹出的打开窗口中将需要转换的PDF文件全部添加到软件界面中来,注册版PDF转换器支持多个文件添加。 第三步:最后单击“开始转换”按钮,稍等片刻后,软件将会把转好的文本发放到默认的桌面“自定义文件夹”中,当然你也可以通过“浏览”按钮找到该文件所在位置。 对含有不同文字、复杂表格、图文混排等各种情况的PDF 文档转换为PPT文件,PDF转Word转换器同样也能转换成可以正常使用和编辑、修改的Word文档,节省了用户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附加PDF转换器兼容文档格式转换功能: 文件转Word-轻松将PDF格式转换成Word格式进行编辑处理; 文件转Excel-可以将PDF表格转换成Excel XLS格式,更方便的修改表格内容; 文件转图片-PDF全能转换可以把PDF文档转换成流行图片格式如JPG,BMP,PNG,GIF和TIF格式; 文件转TXT-喜欢看电子书的朋友,可以使用PDF全能转换把PDF文件转换成纯文本TXT格式; 文件转HTML-PDF转换成HTML网页格式,这样就可以轻松制作帮助了。

微课设计与制作第一周微课概述测试题

1单选(1分) ()明确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 A.《中国教育报》 ? B.《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 C.《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 D.《教育信息化发展十年规划》 正确答案:C你选对了 2单选(1分) ()提出了“教育信息化整体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总体目标。 ? A.《中国教育报》 ? B.《教育信息化发展十年规划》 ? C.《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 D.《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正确答案:B你选对了 3 单选(1分) ()对教学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教育技术能力进行了明确规定。 ? A.《中小学教师标准》 ? B.《教育信息化发展十年规划》 ? C.《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 D.《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正确答案:C你选对了 4单选(1分) 《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标准》明确规定了校长在学校信息化建设中的角色是()

? A.组织者 ? B.带头人 ? C.践行者 ? D.以上都是(带头人、组织者、践行者) 正确答案:D你选对了 5单选(1分) ()是指运用系统方法,以学为中心,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恰当利用信息资源,科学安 排教学环节和各要素,实现教学过程优化。 得分/总分 ? A.微课 ? B.备课 ? C.信息化教学设计 ? D.慕课 正确答案:C你选对了 6单选(1分) 为便于分享、交流、重用和二次开发,我们应该按照资源包的思路建设微课。微课资源包除了微视频,还应包含相关() ? A.素材、课件及其源文件 ? B.教学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 ? C.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 ? D.以上都包括 正确答案:D你选对了 7单选(1分) 从国内外微课发展的历程看,()是微课的起源之一。

如何将pdf文件转换成excel文件

如何将pdf文件转换成excel文件 如何将pdf转换成excel这是很多网友经常问到的问题,pdf转换成excel本不是一个技术活,利用一些小技巧和工具,其实你会发现如何将pdf转换成excel是很容易的,以下的pdf转换成excel方法大全让你如何将pdf转换成excel非常轻松,而且是免费的。 在实际使用和操作的过程当中,用户也无需做任何设置,仅仅需要通过以下三个步骤即可:

第一步:上传需要转换的pdf文件; 第二步:等待服务器后台转换和处理完成; 第三步:离线下载转换后的文件。 1. 如何将pdf转换成excel-莫忘“复制/粘贴”大法 在寻找如何将pdf转换成excel的“高级”办法之前,不妨先试一下最傻瓜的方法:打开PDF文档,复制全文;然后,在excel中粘贴。如果文档格式不复杂,这样得到的excel就够用了。 2. 如何将pdf转换成excel-Gmail、QQ邮箱中直接查看PDF格式 Gmail邮箱很早就解决了如何将pdf转换成excel的问题。把PDF文档作为附件发送至Gmail邮箱,在附件一侧,点击“查看”链接,进入在线PDF阅读器后,点击“纯

html”链接,即可以网页格式显示pdf内容。如果你一定需要doc格式,请复制html内容到excel。 而QQ邮箱中,PDF附件旁边也有类似的“纯文本方式查看”链接,只是相比Gmail,缺少文字格式。另外一个好处就是:这种转换还能破解PDF防止复制内容的限制。 优点:速度快、可信、很多人已经有Gmail信箱或 者QQ邮箱啦;各种语言编码的文字都可以转换。 缺点:pdf中的图片好像有问题。

音乐微课设计与制作

音乐微课设计与制作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 便于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分钟,时间较短),(一般5-10软件就可以完成最方便、快捷网络传输与播放。而且利用平板电脑上的Showme 的微课制作。因此,我们也可以用4个字来记住微课的本质特征 短:教学活动短、视频时长短(10分钟内) 小:资源容量小、教学主题小 精:教学内容精选、教学活动精彩 悍:交互性强、功能强大、应用面广 正是微课的这些特点,让它在教育领域发挥着意想不到的作用。提高学习效果;作为创新课程教学方式的变革手段,与课程教学整合;同行交流分享,促进教师教学水平。 3.微课的设计类型 在我们脑海中已经能够呈现:短、小、精、悍这四个字的时候,我们应该稍微深入的知道一些微课设计是如何能用自身的特点发挥极致的。而且特别是应用在我们音乐课堂中。我们一起来先了解它有的一些类型以及在设计上的一些关注点。(音画结合): 微课对于学生而言:可以用于学生自主学习,用于课堂教学,用于课后巩固复习等等。对于教师而言:可以服务课堂提升效率,可以实现因材施教,可以积累教育小现象小策略小故事等等。可以说核心还是为了课堂教学,因此我们不妨称之为”学生课堂微课。“教师成长微课”。 一节完整的音乐微课的诞生,大致要从分析,设计,制作,应用,评价等五课件音响等音乐知识点的选取,个阶段层层把控。设计是整个过程的关键环节。录制方式选择等方面都是需要精心设教学过程设计,思维展示方式,资源准备,计。的设计……6、5、3例如:认识音名 音乐微课设计与制作

我们音乐微课的制作目前主要有上述四种方式:PPT+录屏软件,手机+纸笔,手写板+录屏软件,课堂+摄像机。 PPT+录屏软件这种形式较为普遍,我们这次微课的录制就是采用这种形式。 手机+纸笔,操作简单,对设备要求不高,要注意录制画面要清晰,就是用笔在纸上边讲解边写画,用手机将这个过程录下来;比如我们音乐课堂中指挥拍式的运行图示,可以以这种形式展示,边讲解边演示,简洁易懂。 课堂+摄像机,就像课堂实录,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进行。为了可以得到大多数播放器支持,便于在移动终端播放。建议存储格式为.mp4 或.avi。微视频大小建议控制在50M内。 另外在很多细节处也要注意,例如时间的把控,音乐的插入,字体的选择,色彩的搭配等。内容设计及讲解时,要做到精准控制,要将设计的精华部分展示出来。整体效果追求“妙”,就是要达到讲解时将设计思想完美展示,传达的是清晰的知识点,在有限的时空内做到结构又相对完整,语言准确,让教师观看了,能清楚地明白其设计意图,领悟其设计的与众不同的精妙之处,让学生看了,能因精巧的设计、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讲解而印象深刻,达到掌握该知识点之目的。微课时长限制在5——10分钟,符合学生的视觉驻留规律和认知学习特点,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音乐微课内容可选择的题材有音乐基础知识的讲解、音乐教材的解读、音乐技能技巧的训练、音乐片段的赏析等。题材多种多样,不用局限于音乐课堂教学之中。 1.选取教学知识点—— 2.进行教学分析—— 3.制定教学目标—— 4.设计详细的教学过程四大块内容。 步骤一、选择“小而精”的教学知识点。 微课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它反映了微课是要集中表现或传递给学习对象什么样的内容。教学知识点应该尽量选取那些有学生通过自学理解不了、具有较大教育教学价值且相对简短又完整的知识内容。简单的说,就是选择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易错点”。 以一年级欣赏教学《三个和尚》的微课设计为例,我把该课的教学知识点定 音乐微课设计与制作 位为:1.听辨三个主奏乐器,2.听辨三个和尚的不同主题,分别用两节微课完成。步骤二、进行教学情况分析 主要从“学情分析”和“教学现状”进行分析,讲清该微课的用途。 “学情分析”主要是教师根据已有经验,分析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以“听辨三个主奏乐器”为知识点的《三个和尚》的微课设计,学情分析如下: 一年级学生在前面的教材中,只接触过二胡,若不着重进行听辨,学生很容易混淆板胡和坠胡的音色。这三种都属于中国民族拉弦类乐器,音色相近,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难以区分。 可对该微课进行如下“教学现状”分析: 很多教师为了突破这一重点和难点,往往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与精力,甚至需要不断重复,花好几节课的时间去不断操练巩固,即使如此,教学效果也不尽人意。所以,突破这一难点,教师可能要花多重精力。 在这一板块的最后,可简单讲讲该微课的设计目的:如基于以上学情与教学现况,我制作了这个微课,帮助学生准确区分三个不同的主奏乐器,并希望以此能减轻

如何把PDF格式转换成DOC格式

如何把PDF格式转换成WORD格式 1、实现工具:Office 2003中自带的Microsoft Office Document Imaging 使用情景:目前国外很多软件的支持信息都运用PDF形式执行揭晓,如果没有Adobe Reader,不能查看其内容,如果没有有关的编辑软件又不能编辑PDF文件。转换为DOC格式则可以实现编辑功能。尽管有些软件也可以完成PDF转换为DOC 的工作,但很多都不支持中文,我们运用Office 2003中的Microsoft Office Document Imaging组件来实现这一要求最为方便。 运用要领: 第一步:首先运用Adobe Reader打开待转换的PDF文件,接下来选择“文件→打印”菜单,在打开的“打印”配置窗口中将“打印机”栏中的“名称”配置为“Microsoft Office Document Image Writer”,确认后将该PDF文件输出为MDI格式的虚拟打印文件。 编辑提示:如果你在“名称”配置的下拉列表中没有找到“Microsoft Office Document Image Writer”项,那证明你在安装Office 2003的时候没有安装该组件,请运用Office 2003安装光盘中的“添加/删除组件”更新安装该组件。 第二步:运行Microsoft Office Document Imaging,并运用它来打开刚才保存的MDI文件,选择“工具→将文本发送到Word”菜单,并在弹出的窗口中勾选“在

输出时保持图片版式不变”,确认后系统提示“必须在执行此操作前重新运行OCR。这可能须要一些时间”,不管它,确认即可。 IT知识库提示:目前,包括此工具在内的所有软件对PDF转DOC的识别率都不是特别完美,而且转换后会丢失原来的排版格式,所以大家在转换后还须要手工对其执行后期排版和校对工作。 2、实现工具:Solid Converter PDF 使用情景:运用Office 2003中的Microsoft Office Document Imaging组件来实现PDF转Word文档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可以实现PDF文档到Word文档的转换,但是对于很多“不准则”的PDF文档来说,运用上面的要领转换出来的Word文档中常常是乱码一片。为了恢复PDF的原貌,推选的这种软件可以很好地实现版式的完全保留,无需调整,而且可以调整成须要的样板形式。 运用要领: 1、下载安装文件Solid Converter PDF,点击安装。 编辑提示:安装前有个下载安装插件的流程,因此须要保证网络连接通畅。2、运行软件,按工具栏要求选择须要转换的PDF文档,点击右下的“转换”(Convert)按扭,选择自己须要的版式,根据提示完成转换!

初中化学微课制作方法与技巧

初中化学微课制作的方法与技巧 “一节课的精华总是围绕某个知识点或者某个教学点展开,精彩的、高潮的环节都是短暂的,瞬间的。学生视觉驻留时间普遍只有5-8分钟,若时间太长,注意力得不到缓解,很难达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胡铁生 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5——8分钟以内时间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音频或视频。在教育教学中,微课所讲授的内容呈“点”状、碎片化,这些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微课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微课不仅适合于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也适合学习者个性化、深度学习的需求。 一、微课的意义 (一)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1、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 2、能更好的满足学生对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 3、学生从传统课堂中脱离出来,更多的参与自主思考和团队合作; 4、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 5、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 6、内容被永久保存,可供查阅和修正; 7、化学实验设计、操作、改进及创新的重要载体。 (二)促进教师的专业水平发展、自我的提升 (三)促进教育自身的发展 二、微课的分类 1、按照课堂教学方法来分类。 2、按课堂教学主要环节(进程)来分类。 三、微课制作方法 Ⅰ、工具的选择及简单操作方法 (一)外部视频工具拍摄(摄像机+黑板或电子白板) 工具与软件:摄像机、黑板(电子白板)、粉笔、其他教学演示工具 方法:对教学过程同步摄像 过程简述: 1.针对微课主题,进行详细的教学设计,形成教案; 2.利用黑板展开教学过程,利用便携式录像机将整个过程拍摄下来; 3.对视频进行简单的后期制作,可以进行必要的编辑和美化。

PDF格式文件怎样转化成DOC格式文件

PDF格式文件怎样转化成DOC格式文件法一: 直接采用软件,比较好的有solidconverpdf,scansoft.pd f.converter.v1.0。用scansoft.pdf.converter时,当采用以word文档打开的方式时,scansoft.pdf.converter会自动弹出询问是否转化。校园网ftp也有相关的软件,并且是破解版。 不过经过试验,发现这些软件对只有是源文件是pdf的文件的转化效果较好,如果源文件是其他格式,而转化为pdf的,则无法正常转化,只能将文件以内嵌图片的方式转化,也就是说在word文件中是图片的形式。 法二: 1、先将PDF转为图片: 可用:“Galcott PDF Converter”软件将PDF转为图片格式https://www.doczj.com/doc/cf9419214.html,/SoftView/SoftView_17738.html 2、再用OCR软件识别、校对: 推荐使用“汉王OCR2.5” ftp://software@211.147.168.80/pic/hwdoc.rar

虽然汉王巳出了5300、5800、6800,但真正完全破解的只有汉王OCR2.5,用它的批文件处理模式可进行自动识别,然后再校对。 3、输出到文本: 完成识别校对后,可用我先前发的“OCR助手”软件 https://www.doczj.com/doc/cf9419214.html,/personal/wyx/download/OCRPlus.exe 删除多余的换行符并合并导出为单个文本文件。 4、在WORD中作最后的修饰。 注:此法引述段老师课堂段老师的说法,本人由于没找到相关软件没有成功。 如果是原文件非pdf格式,可用此法,首先确定你是否安装了Office 2003中的Microsoft Office Document Imaging 组件,如果没有,使用Office 2003安装光盘中的“添加/删除组件”更新安装该组件,选中“Office 工具 Microsoft DRAW 转换器” 第二步,打开转化好的pdf文件,点打印按钮,此时offi ce的虚拟打印机会自动弹出对话框,如果有多个虚拟打印机,则选择Microsoft Office Document Image writer.然后会成生一个MDI文件,并且自动打开,选择“工具→将文本发送到

微课的设计与制作培训心得体会

微课的设计与制作培训心得体会 11月29日上午,学校领导对全体教师进行了微课制作培训。两节课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 从来不知道故事可以这样来叙述,可以这样直入人心,让人过目不忘。培训开始后,我开始追寻微课的脚步,步入微课的世界。 我开始跟着陈主任的讲解一步一步学习,知道了什么是微课,微课的特点,设计和制作微课的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我知道了,其实微课是指利用10分钟左右时间讲解一个非常碎片化的知识点、考点或作业题、考试真题、模拟题的一种微视频。这种视频有着短小精悍的特点,即视频长度短,主题小,设计、制作、讲解精良,学习效果震撼令人难忘。 二、微课虽然是一个短小的视频,但它也具有环节上的完整性。微课虽展现的是某个教学重难点的知识,但就这个知识点而言,它也有导入、过程和小结。因此,我们在制作微课的时候一定要清楚这一点。 三、在学习制作微课时,我也有一些小收获。如:我们不仅可以利用录屏软件来录制微课,也可以使用手机或者摄像机。其实手机和摄像机是最容易操作的,如:平时听数学老师说,数学中的除法那一部分知识特别难,而课堂上的时间又有限,老师兼顾不到每一位学生,也许某个孩子理解能力弱,没跟上老师的思路,这一部分就落下了,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采用手机或者摄像机,准备好纸笔,这个时候

老师就只需在纸上进行解题,解一道题最多也就用3、4分钟,既简单又清楚,孩子可以一遍一遍去看解题步骤。 我切切实实的感受到:微课虽然是无生上课,但上课的老师心中必须有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展示出老师的教学技巧和老师的教学素养。微课其实是老师与学生在心灵上交流、互动的教学模式。只有心中有生才能上好微型,从而达到提高自身教学技能的目的。

微课制作方法与技巧

微课制作方法与技巧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微课制作方法与技巧》 培训之前,我根本不知道何为微课。对我而言,它是一个陌生的东西,然而通过上海五天的培训,我真正理解了微课的含义,也明白了微课在日程教学中的重要性。以下是我对微课制作教学的一些反思。“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 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是我们提升自己教学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这种短时间内的视频教学,能有效地观察自己上课时的过程,包括上课时的表现,对于自己的教学展示有着为清晰的认识,能通过自己看到自己上课时的语言,姿势,动作形态,课堂讲授等获得较大的自我认识。然而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快速发展,在教育领域,“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微课具有三个特点: 1.微课时间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微课”的时长一般在5-8分钟。 2.微课内容少“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 3.资源容量小“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非常适合于教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微课制作的步骤如下: 首先是选题,微课重在解决疑难,突出的应该是个性问题,是教学的某个环节,是教学中的难点突破,课后的习题讲解。微的作用是解惑,而不应该是授业。我选的是《仓央嘉措情诗·见与不见》的赏析,确定了主题后就要搜集材料了。接着是撰写教案,虽然是微课,教案中的环节也要详细,条理要清析。必要的是课题、学科、适应年级、学生的认知起点、作品分析、基本流程都是要齐全的,在教学流程设计时参考教学用书,不能“拿来主义”,要有自己的见解,有思想、有价值、有创新,真正起到解惑的作用。 下一步是制作一个ppt课件,课件起到的是一个引领的作用,要体现出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展现出新时代教师的科技水平,也不能太花了。因农村学生的见闻较少,语文课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是要让学生见多识广,有所见识才能有思想,有分析能力,写作时眼界也宽广。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这个道理。 最后一个环节是录制整合材料,同时通过这次学习,我掌握了一个非常有用的微课制作软件----CamtasiaStudio,简称cs.它简单而有效,最后就是上传文件了。提交作品后,再回过头来欣赏同事们上传的作品,真是精彩倍出。在制作自己的微课作品过程中,我觉得有以下几点是要注意的: 1录制时调整电脑分辩率为1024*768,颜色位数为16位。ppt尽量做到简洁、美观大方。 2.时间须严格控制在5分钟左右。 3.内容非常碎片化,非常精炼,在五分钟内讲解透彻,不泛泛而 谈,若内容较多,建议制作系列微课。

微课设计与制作

微课设计与制作 一、微课到底是什么? 1.内涵:“微课”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信息化教学设计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展示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2.形式:“微课”是指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 3.“微课”的主要特点。 (1)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或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2)教学内容精选,教学主题小: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 (3)资源容量较小,交互性强: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

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4)资源使用方便,功能强大。“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它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包括教案或学案)、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及学科专家的文字点评等相关教学资源,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这使得“微课”资源具有视频教学案例的特征。广大教师和学生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可易于实现“隐性知识”、“默会知识”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学习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学生学业水平。 4.应用需求:课前预习、易错题指导、线上线下混合学习、基于项目学习、个性化学习、拓展学习、移动学习、德育教育、校园文化、校本课程等。 5.“微课”微在何处? 内容、过程、技术、传输。 二、微课设计 1.ADDIE模型 A分析:学生、教材、重点、难点、易错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