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拣玉米生霉粒心得体会

拣玉米生霉粒心得体会

拣玉米生霉粒心得体会
拣玉米生霉粒心得体会

拣玉米生霉粒心得体会

篇一:霉变玉米危害

霉变玉米危害

玉米霉变对当前养猪业带来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进入今年十月份以来,在我省许多养猪场(户)普遍出现了猪的适口性变差,日采食量明显降低,并常伴有拉稀或消化不良,以及小母猪阴门红肿(似发情症状)和妊娠母猪时有流产等一系列现象。为尽快查明上述问题,公司技术部人员立即赶往现场,对猪群、环境、原料等进行认真调查,经反复诊断,并与有关专家、教授探讨,确认为系由霉变玉米所造成。为能减少或避免霉变玉米对广大养猪场(户)带来的危害与损失,现就霉菌毒素的相关知识,以及所应采取的有效措施作一概略介绍。

一、玉米为什么容易发霉变质:

1、玉米胚大。玉米胚部几乎占全粒体积的三分之一,占全粒重量的10%—12%,因其呼吸强度大,吸湿性强,带菌量大,容易酸败。据实验,正常玉米的呼吸强度要比正常小麦的呼吸强度大8—11倍;玉米胚部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极易感染大量的微生物,据测定玉米经过一段时间储藏后,其带菌量比其它禾谷类粮食高得多;玉米胚部含有整粒77%

——89%的脂肪,在高温高湿情况下,脂肪容易产生酸败,致使胚变色变味,不仅影响适口性,而且丧失发芽能力。

2、原始水分大。一般新收获玉米的水分在20%——35%,而今年由于秋雨连绵,玉米难以充分干燥,自然也就增大了玉米的生理活性,使储藏稳定性大大降低,极易导致霉变。

3、易感染虫害。因玉米胚部富含营养,并有甜味,可溶性糖含量较大,所以很易感染虫害,这又加快了玉米发霉变质的程度。

二、霉变玉米有何危害:

霉菌生长需要适合的温度、湿度、氧气及能源。当湿度大于85%,温度高于25℃时,霉菌就会大量迅速生长,并产生毒素。霉变玉米产生的毒素主要有黄曲霉菌、赤霉烯酮、伏马霉素及呕吐霉素等。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产生有毒的代谢物,改变饲料的营养组分,降低动物对养分的利用,使养分利用率最少下降10%;B、造成畜禽采食量减少、呕吐,甚至拒食饲料;C、生长缓慢和饲料利用率降低;D、种畜禽生殖系统破坏、繁殖力低下甚至失去生殖能力;E、免疫抑制,畜禽抗病能力下降; G、中毒严重者导致孕畜流产,甚至死亡。

1、黄曲霉毒素的危害

黄曲霉毒素主要是对动物肝脏的伤害,它可导致肝功能下降,降低生产性能,并使动物的免疫力降低,易受有害微生物的感染。此外,长期食用含低浓度黄曲霉毒素的饲料也可导致胚胎内中毒,通常年幼的动物对黄曲霉毒素更敏感。黄曲霉毒素的临床表现为消化系统

功能紊乱、生育能力降低、饲料利用率降低、贫血等。黄曲霉毒素不仅能够使奶牛的产奶量下降,而且还使牛奶中含有转型的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B1是诱发人类肝癌的重要原因。

2、玉米赤霉烯酮(F-2毒素)的危害

它是一种具有类似雌激素作用的霉菌毒素。临床症状随接触剂量和猪年龄不同而异。含1~5mg/kg浓度玉米赤霉烯酮的日粮可引起初情期前的后备母猪外阴阴道炎,其特征为外阴和阴道肿胀和水肿,早熟性乳房发育,并常发生里急后重,偶而导致直肠脱垂。公猪接触玉米赤霉烯酮后包皮增大,青年公猪性欲降低,睾丸变小。

初情期前后备母猪日粮1~3mg/kg浓度的玉米赤霉烯酮,临床反应为发情,外阴阴道炎、脱垂;未怀孕母猪和后备母猪日粮3~10mg/kg浓度的玉米赤霉烯酮,临床反应为黄体滞留、不发情、假孕;妊娠母猪日粮>30mg/kg浓度的玉米赤霉烯酮,其临床反应为出现早期胚胎死亡。

3、伏马毒素的危害:

串珠镰刀菌产生的伏马毒素可造成猪肺水肿,生殖系统紊乱,也可导致人类食道癌。

三、怎样去处霉菌毒素

正常玉米籽粒皮色有黄色、白色、红色、紫色、黄褐色多种,以黄白色为最多见。正常玉米的颗粒饱满,无损害、无虫咬、虫蛀和发霉变质现象。发霉玉米可见胚部有黄色或绿色、黑色的菌丝,质地疏松,有霉味。受霉菌毒素污染严重的玉米,应该废弃。对于轻度污染的玉米,经适当处理可以达到饲用标准的,仍可利用。

1、物理脱毒法

(1)水洗法:先将发霉的玉米磨成碎粉,将其倒进缸中,加入3~4倍水,然后进行搅拌、静置、浸泡,每日换水搅拌两次,直至浸泡的水由茶色变成无色为止。

(2)排除法:就是把饲料中有霉变的部分除去。

(3)脱胚去毒法:发霉玉米的毒素主要集中在玉米的胚部。其方法是:先将玉米磨成~

的小颗粒,再加5~6倍清水,然后进行搅拌,胚部碎片因轻而浮在水面上,将其捞出或随水倒掉,如此反复数次,

即可达到脱胚去毒的目的。

(4)石灰水浸洗法:先将发霉玉米粉碎成直径~5mm 的小粒,然后将过120目筛后的石灰粉按%~l%的比例掺入发霉饲料中,最后将掺入石灰粉的料和水按1:2的比例倒入容器中搅拌lmin,然后静止~5h,将水倒出,再用清水冲洗2~3次,一般去毒率可达91%以上。

(5)热处理法:在湿度较高的条件下,高热或高热高压可破坏毒素,如用260℃处理污染玉米,可使黄曲霉毒素含量下降85%。

(6)辐射法:紫外线和等离子体照射可以杀死霉菌也可破坏霉菌产生的毒素,但同时也会破坏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将污染黄曲霉毒素的饲料铺成薄层,用高压汞灯紫外线大剂量照

射,去毒率可达97%~99%。

(7)吸附法:一些矿物质能够吸附并捕获霉菌毒素分子。如硅酸铝盐、沸石、膨润土、活性炭、硅藻土等,但大量添加这类吸附剂会降低养分浓度。

2、化学方法

(1)碱煮处理法:其方法是:按每1000g发霉饲料加入清水,再加入500g苏打粉或1000g石灰共煮,待煮到饲

料裂开时,让其冷却,然后再用清水冲洗到没有碱味时即可使用。

(2)中草药熏蒸法:用含芳香油的中草药如山苍子油在60℃条件下熏蒸饲料,对黄曲霉毒素有解毒去毒的作用。栓皮能加速黄曲霉毒素的氧化而分解其毒性。

(3)氧化剂法:氧化剂是有效的黄曲霉毒素钝化剂;过氧化氢能有效抑制饲料中的毒素。

3、微生物方法

主要是利用微生物的转化作用降解黄曲霉毒素的毒性。常用的微生物菌种有乳酸菌、黑曲霉、米根霉、葡萄梨头菌、灰蓝毛菌、橙色黄杆菌等。

4、营养素法

(1)补加蛋白质或氨基酸:肝脏能够净化被动物吸收的霉菌毒素,该净化过程基于谷胱甘肽的氧化还原反应,而蛋氨酸有利于谷胱甘肽的组成,因而额外添加蛋氨酸可以减少对动物生长和其它性能产生的不利作用。

(2)补充维生素:叶酸具有破坏黄曲霉毒素的能力,把叶酸加入到轻度发霉的饲料中,可以有效去除黄曲霉毒素。

(3)补充硒:硒对于火鸡、猪具有抗黄曲霉毒素的作

用,因为硒可以提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

四、养殖场(户)须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在当前养猪生产中,广大养殖场(户)应当面对今年玉米霉变现象较为普遍的现实,必须经常而认真地检查所用原料。如果发现玉米霉变现象较为严重时,建议最好废弃不用;如果确需使用时,除应进行处理后并减少用量外,最好不要用来饲喂种猪和仔猪,特别是种公猪和妊娠母猪。现将玉米霉变后的处理方法以及畜禽中毒后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处理方法:

(1)对于养殖数量不大的场或户,可以采用以上所介绍的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进行去毒处理。

(2)对于养殖数量较大的场或户,最好采用能以吸附多种霉菌毒素的霉制剂进行去毒(小场、小户同样可以采用)

经近阶段大量应用与实践效果表明,由比利时?英伟—纽埃特国际营养公司专门设计的纽埃特霉净剂,可为广大养殖场(户)经济而有效地解决霉菌毒素问题。其主要优点为:(1)能够对饲料和原料进行脱毒处理,并能防止霉菌毒素再度产生;(2)能够减少霉菌毒素在畜禽体内的生物利用率,

从而免于被消化道吸收而防止霉菌毒素中毒;(3)能够大大减少

畜禽产品中霉菌毒素含量,不存在残留问题;(4)能够改善畜禽生产性能和提高产品质量;

(5)能够有效地提高畜禽对于药物治疗的免疫能力;(6)能以连续性投药,勿须设置停药期。(7)使用方便:预防量为每吨玉米添加—1千克,被污染或长期贮存的玉米每吨添加—千克。

(3)可以用30%的小麦代替玉米使用,但需添加%的小麦型专用酶制剂;

2、防治方法:

(1)于畜禽饲料中补加蛋白质(或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硒。

(2)利用高锰酸钾进行洗胃,并内服吸服剂,然后再投缓泻剂。

(3)立即停止饲喂霉变玉米。

篇二:玉米的储藏

玉米的储藏

一、玉米的贮藏技术

1、原始水分一般较大,成熟度不均匀

各玉米产区在收获季节,由于天气等因素的影响,使玉米原始水分差别较大。玉米的成熟度也很不均匀,穗的顶部籽粒成熟慢,含水量大,脱粒时容易损伤。

2、玉米的胚大,呼吸旺盛

玉米胚部约占籽粒体积的三分之一,占粒重的10%-12%,组织疏松,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可溶性糖和脂肪,呼吸量大,呼吸强度约为小麦的8-11倍,使得玉米在贮藏中易吸潮、生霉、发酸、发苦。

3、玉米胚部含脂肪多,易酸败

玉米胚部含有整粒中77%-89%的脂肪,胚的脂肪酸值始终高于胚乳,酸败也首先从胚部开始。

4、玉米胚部容易霉变

由于胚部营养丰富,微生物附着量较多,所以胚部是虫和霉菌首先为害的部位。胚部吸湿后,在适宜温度下,霉菌即大量繁殖,开始霉变。

二、玉米穗的贮藏方法。

一般将玉米果穗装入特制的容仓内贮藏。容仓形状分长方形和圆形两种。长方形容仓离地垫起米,长度以地形而

定,

宽不超过米,用木杆或高粱秸等制成;圆形的底部垫起米,直径2-4米,高3-4米,用荆条编制品或高粱秸围成。

贮藏时应注意,上部盖藏好,防止雨雪入仓,并选择地基干燥而通风的地点。仓与仓之间保持一定距离,以利通风。果穗水分含量低时,可及时脱粒,避免高湿季节果穗吸湿引起霉变或酸败。

如果入仓时果穗水分均匀,且在安全标准以内,一般不会出现发热霉变现象。入仓后应注意检查,一旦出现热湿,要及时倒仓降温、降湿。

三、玉米粒的贮藏方法。

干燥的玉米粒可放入仓内散存或囤存。堆高以2-3米为宜。一般玉米水分在13%以下,粮温不超过30℃,可以安全过夏。如果仓贮新玉米粒,可在入仓1个月左右或秋冬交季时,进行通风翻倒,以散发湿热,防止出汗。对已经干燥,水分降低到14%以下的玉米粒,可在冬季进行低温冷冻处理,并做好压盖密闭工作,以利安全过夏。

篇三:国检扦样心得体会

国检扦样心得体会

曹庆玲

此次国检为期10天,其中扦样的时间为一周:从XX 年9月6日至9月11日,扦样地点从海口库到文昌分库、铁龙库、琼海分库、老城库、八所分库,扦样仓房共17个。期间我也全程跟随国检检查组共同完成了此次国检中海口板块的扦样工作,在这既短又漫长的一周,我感受很多:有工作上的提高,也有精神上的压力;有认识层面的增长,也有身体上的辛苦。作为一名还并不熟悉业务的新员工,就应该时刻保持学习的状态,抓住每一次学习进步的机会,不能有懈怠,而这次国检对于我本人来说正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让我对自己的工作岗位职责和内容有了一个很全面的梳理。

一、前期准备资料过程中,让我对工作内容更进一步的认知。此次国检是我进中储粮后第一次遇到的大检查,在前期准备工作中,我把需要准备的资料:原始记录本、样品登记本、质量控制单、专卡和检验报告,按照货位号逐一对应检查,是否有错填、漏填等,并及时纠正补齐,比如说在核对专卡信息时,发现如下几个小问题:发现本库的专卡并未按照分公司要求更新版本,还一直用以前的旧版本;有一个仓的数量填错了一个小数点;有一个仓容重一栏填的数据为719,但等级却标明二等。

通过检查组审阅我准备的资料,我发现了许多自己工

作上的不足,有些是我之前都没有想到过的方面,比如说实验室的制度管理资料、

实验室仪器的校准维护记录,样品的台账管理等,还有些方方面面的小细节,都让我倍感自责与压力:我要做的还很多,我要学习还有很多,要进步的地方更多!

二、实地扦样过程中,让我对板块的中储粮食质量情况更加了解。

在扦样工作的7天中,最大的感受是自己脑海里对各个仓房粮食的质量情况在实际中有了一个非常直面的感官认识,加深了印象。这一周里,我们几乎把整个板块的库点跑遍,每天从一个仓房到另一个仓房,直接接触感官到一仓又一仓的粮食,让我短时间内实地考察了板块里大部分的仓房,哪些仓的粮食储存的比较好,哪些仓杂质较大或者生霉较多,再通过分析原因后,就对这批粮食有了一个更清楚的认识,相信这对于我今后的工作也有很大的帮助。比如说本库的7仓玉米是今年6月刚验收的新玉米,生霉粒却相对较高,而12仓是去年年底收的玉米已经储存半年多了,整体的色泽、气味都很好,生霉也相对较少,分析其原因可能就是产地品质的好坏影响,12仓收购的辽宁玉米,7仓收购的河北玉米。

三、在跟随国检质量组期间,也让我学习到许多粮食

检验的专业知识。

这次扦样也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国检质量检查组有安徽省粮油质监站的站长、有做粮食检验二三十年的资深检验员,高级工程师,还有我们中储粮的一些资深保管员和检验员,对于我这个初出茅庐的新人来说,他们在工作中的敬业、细心、谨慎的态度和对粮食检验丰富的经验等,都是有很多地方需要我去借鉴和学习的,扦样期间,遇到一些疑惑我也时常会积极向他们请教,收获颇多。

总而言之,通过这次国检扦样,我受益很多,也更加清醒认识到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还需要更加努力,不断学习提高,把工作做得更加扎实。

四种玉米减肥餐

四种玉米减肥餐 玉米减肥原理 每100克新鲜玉米中的热量有196千卡,含粗纤维1.2克、蛋白质3.5克、脂肪2.3克以及40.2克的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纤维素的含量也十分丰富。另外玉米中大量的粗纤维,要比精面、精米量高出4~10倍多,玉米中丰富的镁元素,可以促进肠胃蠕动,有助于肠胃健康,并且可以帮助顺利排出体内废物和毒素,可起到清肠排毒的作用,并且对减肥瘦身非常有好处。成熟后的玉米花穗玉米须,具有利尿功效,对减肥也很有帮助。 一、鲜榨玉米汁 做法:新鲜玉米将玉米粒切下,再放入约三倍的水,大火烧沸后加入糖,小火10分钟煮制熟烂。将煮好的玉米粒加入牛奶,用搅拌机搅打成玉米汁,再用筛网过滤一下即可。 二、低卡金蛋优格 材料:鸡蛋2颗、甜玉米粒100公克、玉米酱30公克、荷兰芹碎适量。调味料:原味优格10公克、盐适量、白胡椒少许。 做法: 1.鸡蛋水煮至熟后捞起放凉,去壳切对半摆盘。 2.将甜玉米粒、玉米酱与所有调味料一起拌匀后淋在作法1的蛋上,最后再撒上荷兰芹碎即可。 三、玉米田园杂蔬 材料:山药一段、莴笋一段、胡萝卜一根、青红椒各一个、煮熟的老玉米1个、盐1/2茶匙、蘑菇精1/4茶匙。 做法: 1.煮熟的老玉米粒剥下来备用 2.山药去皮切小丁略焯水备用 3.胡萝卜去皮切丁,青红椒切丁,莴笋去皮切丁 4.锅内油6-7成热时,下青红椒、胡萝卜和莴笋翻炒2分钟左右,再倒入玉米粒和山药,继续翻炒2分钟,调入蘑菇精、盐翻炒一分钟即可。 四、玉米海带龙骨汤 材料:老玉米1个、海带结200克、胡萝卜1根、大葱2-3段、生姜3-4片、龙骨2斤、盐少许。 做法: 1.排骨洗净,飞水略焯去掉浮沫捞出备用 2.砂锅中添水,放入刚才炒好的龙骨,此时,将胡萝卜洗净切滚刀块,玉米洗净切段,海带结洗净备用 3.水开后加之葱姜,调至中火加入排骨慢炖30分钟,30分钟后加入玉米、海带和胡萝卜,继续小火炖1小时即可 4.炖好后,调入适量盐即可。奶油玉米棒。做法:新鲜甜玉米,切成小段,泡入牛奶中,再放入一小块黄油和糖,大火烧沸后转小火煮10分钟即可。

玉米品种密度与产量的关系

玉米品种的密度与其产量有直接的关系,每一个优良品种都要有其合理的种植密度,才能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即要合理密植。 玉米产量由单位面积上的有效穗数、穗粒数和粒重三因素构成。穗数基本由株数决定,是产量构成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变化较大,也是易于人为控制的因素;穗粒数由植株个体营养条件、穗分化时期及开花授粉时期的气候条件决定;粒重主要由品种遗传特性决定,一般变化较小,是相对稳定的因素,但粒重的大小又受抽雄后光合生产率与光合产物向子粒运输的效率、时间和数量等因素影响。玉米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均与种植密度有关。在某一范围内,单位面积上的有效穗数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多,超过这一范围,因空秆率提高,穗数反而下降。穗粒数和粒重一般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 所以,玉米种植密度必须考虑影响产量三因素的协调发展,生产上应通过合理密植协调和统一亩穗数、穗粒数和粒重之间的矛盾,使三因素的乘积达最大值,最终获得较高的产量。 以2010年河北裕丰玉米研究中心的4个玉米新品种密度试验为例:参试品种有承玉18、承玉19、承 365、承421,依次用A、B、C、D表示。留苗密度设5个处理。承玉18的5个处理分别为3500、4000、4500、5000、5500株/667m2,株距分别为0.32、0.28、0.24、0.20、0.16m,小区株数分别为95、110、120、135、150株,行株数分别为19、22、24、27、30株;承玉19、承365、承421的5个处理分别为2500、3000、3500、4000、4500株/667m2,株距分别为0.44、0.37、0.32、0.28、0.25m,小区株数分别为70、80、95、105、120株,行株数为14、16、19、21、24株。处理共分为A1 A5、B1 B5、C1 C5、D1 D5,计20个处理。 该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面积18m2,5行区,行长6m,行距60cm,收获中间3行计产。对各品种分别进行指数回归分析,求得各品种最佳留苗密度。通过田间收获及室内考种,指数回归分析见图1 。 图1 品种密度与产量的关系 根据产量,通过指数回归分析结果如下。估 计值计算:A品种667m2产量变换的依变量平均 5.05,回归系数0.2113,回归截距403.7719;估计值= 403.7719Xe0.2113X;每667m2最佳密度=4700株,产量= 703kg。B品种估计值=634.3177Xe0.2853X;最佳密度= 3500株,产量=817.9kg。C品种估计值=365.3479Xe0.2471X; 最佳密度=4000株,产量=543.9kg。D品种估计值= 565.3479Xe0.2667X;最佳密度=3750株,产量=779.9kg。 相关系数检验:A品种=-0.7896;B品种=-0.7896;C 品种=-0.3927;D品种=-1.026**。 通过田间观察、室内考种和指数回归分析,承玉18 (A)品种估计值=403.7719Xe0.2113X,相关系数检测不显 著,每667m2最佳留苗密度应为4700株,可获最高产 量703kg;承玉19(B)品种估计值= 634.3177Xe0.2853X, 相关系数检测不显著,最佳留苗密度应为3500株, 可获最高产量817.9kg;承365(C)品种估计值= 365.3479Xe0.2471X,相关系数检测不显著,最佳留苗密度 应为4000株,可获最高产量543.9kg;承421(D)品种 估计值=565.3479Xe0.2667X,相关系数检测极显著,最佳 留苗密度应为3750株,可获最高产量779.9kg。从而 看出矮秆,紧凑型,耐密植的品种承玉18,株高、穗位 变化不大,而且秃尖小,空秆率低,无倒伏,适于密植高 产。高秆大穗形品种承玉19、承365每667m2最佳密 度为3500、4000株。随着密度的增加,株高、穗位逐 渐增高,而且空秆率、倒伏率提高。应以稀植为好。承 421是个稳产品种,产量在2500 4500株之间,变化幅玉米品种密度与产量的关系 冯海侠 (河北省承德县农牧局,承德100731)

鲜玉米的吃法大全

鲜玉米的吃法大全 1、土豆削皮后切丝放进大碗,加入玉米粒、加入切碎的韭菜、磕进鸡蛋,倒入面粉,放盐,用筷子搅拌均匀。水不要放多,先拌一下,如果太稠才加水,如果鸡蛋比较大,有可能就不用加水了。 2、电饼铛预热,刷一层薄油,用小勺子把面糊盛进电饼铛,推开成小饼状。 3、盖上电饼铛盖子这个时候可以去洗脸刷牙了。 4、翻面一次,再盖上盖子一会即可。时间应该根据面糊的厚薄和材料的快熟程度来决定。依次把面糊全部煎完就可以啦。 1、新鲜的玉米摘了之后,去皮,但一定不能全部去掉,留1-2层,玉米须沿玉米皮的尖端剪断。这样不仅仅大大的保留了玉米的营养,吃的时候去皮和须也非常的方便。 2、洗净后,放锅里里,加水水稍微淹没玉米棒即可,加热。 3、水沸腾后根据个人口味增加点作料,可放少许糖或少许盐,我一般什么作料都不放,因为煮玉米的水可是一个极佳的饮品,长期喝预防三高,我年轻,没有体会出什么降三高,但是就单单口感而言也是很妙的,有玉米的香味,喝不完放冰箱冷藏第二天还可以喝,夏天喝这个比什么饮料都好。 吃鲜玉米的注意事项 1、哪些人不能吃鲜玉米 消化系统不好的人群、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体力劳动者、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 2、鲜玉米的适用人群 所有人都适合食用。 3、鲜玉米的食用禁忌 除此之外,平时在煮玉米吃的时候最好不要吃玉米须,如果不是想要治疗疾病,服用玉米须并不是一个好选择,这点需要大家都牢记在心。 1、玉米中含有较多的粗纤维,比精米、精面高4~10倍。玉米中还含有大量镁,镁可加强肠壁蠕动,促进机体废物的排除。 2、玉米可煮汤代茶喝,也可粉碎后作成玉米粥、玉米饼,膨化后的爆米花体积大,食后有饱胀感,含热量很低。

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分析

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分析 一、实验目的 玉米是优良的饲料、重要的工业原料和优质的粮食作物,具有适应性广、发展潜力大、营养丰富和综合利用价值高等优点。同时,玉米是中国四大粮食作物之一,因此发展玉米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次实验主要目的为: 1.掌握玉米产量的构成因素; 2.通过实验数据得出这些因素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从播种到新的种子成熟为玉米的一生。它经过种子萌动、发芽、拔节、孕穗、抽雄开花、吐丝、受精、灌浆直到新的种子成熟,才能完成其生活周期。 玉米完成其生长发育需要一系列的条件,包括光照、温度、种植密度等。 玉米为喜光作物,属于C4植物,同时,玉米是短日照植物,若其长期处于短日照条件下,发育加快、植株矮小、提前抽雄开花而降低产量,若长期处于长日照条件下,植株增高、茎叶繁茂、抽雄开花期延迟甚至不能开花结实。一般要求日照时数播种至乳熟每天需要7-9h,乳熟至成熟需要每天至少大于8小时。 玉米喜温,其生物零点温度为10℃,在整个生育期只有达到品种的有效积温才能正常生长发育达到成熟。 此外,种植密度也与产量息息相关,种植过稀,不能充分利用土地、空间、养分和阳光,虽然单株生长发育良好、穗大、子粒饱满,但单位面积总产不高。种植过密,通风透气不良、全田荫蔽,容易造成空杆、倒伏、穗小、粒轻,也降低了单位面积总产。 实验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单位面积的穗数也增加,呈渐近线关系,穗粒数降低,百千粒重降低。但产量是穗数、穗粒重、千粒重的函数,任何一个因素离开另外两个都不能独立发挥作用。因此,合理密植才能增产。 此外,玉米产量还与施肥量、灌溉量、土壤条件、整地技术、播种技术及田间管理等相关。 由于玉米籽粒产量受穗长、穗粗、秃尖长、穗行数、行粒数、百(千)粒种、穗粒重、穗重、苞叶重和穗轴重等许多数量性状的共同影响,而这些数量性状间又彼此相关,对籽粒产量的贡献大小各不相同,所以探讨玉米高产杂交种的产量组成模式,一直是近年国内外研究的重要课题。为了协调千粒重、穗行数、行粒数等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明确高产育种的方向,人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在不同的生态条件和产量水平下,玉米高产杂交种模式是有差异的。本次实验以黄淮地区和宁夏中卫的玉米为研究对象,对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进行遗传分析,并进一步阐明各个产量构成因素在玉米籽粒产量组成中的重要性。此前,已有研究表明,在黄淮玉米生态区,产量构成因素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百(千)粒与产量均呈极显著的遗传正相关,与籽粒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均为正值,其中穗长对产量的总体效应值最大,其次是穗粗。选育高产玉米杂交种时,应高度重视选择果穗长而粗、行粒数多的类型,同时保证一定的千粒重,对穗行数的选择可适当放宽。但同时也有研究指出在陕西泾阳地区,除穗行数外,其余4个性状与籽粒产量的遗传相关系数均为正值,其中穗长、行粒数、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穗粗的遗传相关系数的差异不显著。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穗行数、穗粗和行粒数与籽粒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均为正值。而千粒重的直接通径系数都是负值。高产育种时要重视选择果穗每穗行数多、果穗长的类型,适当注意穗位高、穗粗和行粒数的选育,对千粒重的选择可适当放宽。这可能与玉米生态区的不同有关。因此此次对宁夏中卫玉米产量相关因素的分析对当地玉米的高产有重要意义。

晒干的老玉米粒怎么吃-

晒干的老玉米粒怎么吃? 在日常生活中晒干的老玉米粒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食物,是指用新鲜的玉米晒干水分后的一种玉米,老干玉米不仅味道香浓,而且营养价值丰富,食用方法繁多,每一种做法都非常令人垂涎,而且经常食用还可以补充身体所需要的纤维,对身体健康非常好,可以将晒干的老玉米粒加工成玉米粉,或者是玉米面进行食用。 晒干的老玉米粒怎么吃? 准备一些老玉米 首先你得准备一些老玉米棒,或者直接购买老玉米粒 刨玉米粒 将老玉米棒上面的玉米粒刨下来待用,直接买的的玉米粒就或略这步 干玉米怎么泡开 清洗玉米粒 无论是玉米棒上面直接刨的玉米还是购买的玉米粒,由于晾晒的条件,难免会有些杂物、沙什么的,所以最好先淘洗、清洗一下,如果想泡的快些可以直接用开水清洗。 发泡 根据你需要使用的时间,急用就直接拿开水发泡,不着急就拿冷水发泡,正常5小时左右即可 老玉米的营养价值 1、可利用能量高。老玉米中还含有大量镁,镁可加强肠壁蠕

动,促进机体废物的排泄。老玉米上述的成份与功能,对于减肥非常有利。老玉米成熟时的花穗玉米须,有利尿作用,也对减肥有利。玉米可煮汤代茶饮,也可粉碎后制作成玉米粉、玉米糕饼等。膨化后的玉米花体积很大,食后可消除肥胖人的饥饿感,但食后含热量很低, 也是减肥的代用品之一。 2、亚油酸含量较高。老玉米的亚油酸含量较高,是谷实类饲料中含量最高者。如果玉米在日粮中的配比达50%以上,仅玉米即可满足猪、鸡对亚油酸的需要量(1%)。 3、矿物质约80%存在于胚部,钙含量很少,约0.02%;磷约含0.25%,但其中约有63%的磷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单胃动物的利用率很低。其它矿物元素的含量也较低。 4、维生素中维生素E较多,约为20mg/kg,黄玉米中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维生素D和K几乎没有。水溶性维生素中含硫胺素较多,核黄素和烟酸的含量较少,且烟酸是以结合型存在。 老玉米的功效作用 1、玉米可以延缓衰老中医学认为,玉米性平味甘,入肝、肾、膀胱经,有利尿消肿、平肝利胆、健脾渗湿、调中开胃、益肺宁心、清湿热等功能,立秋时令食用不但能祛秋燥,还有助于延缓衰老。 2、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现代的医学研究表明,玉米中含有非常多的维生素、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以及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物质。 现代研究证实,玉米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亚油酸的含量高达60%以上,它和玉米胚芽中的维生素E协同作用,可降低血

打窝玉米怎么制作方法

打窝玉米怎么制作方法 钓鱼成为了现代社会不少人都喜欢的一个休闲娱乐方式,而在钓鱼的过程中,也是要注意很多方法的,针对不同的人群他们选择的饵料往往也是不一样的。有一些地区就喜欢使用玉米来做饵料,因为使用玉米做出来的饵料不仅味道鲜香,而且还可以让鱼儿更快上钩。这种做法叫做打窝玉米,因此打窝玉米的制作方法是怎样的呢? 嫩玉米打窝攻略: 嫩玉米打窝细化后应该分为三种: 1、成片打窝法,即切下来的玉米直接抛到钓点,切记一定要切下来才有味,诱鱼效果自然就好,不能用手剥离下来,失去了气味的嫩玉米效果就差了。 2、打窝器打窝,这样打窝比较集中,效果也不错,缺点没有成片的抛洒更诱鱼。 3、我最推荐的嫩玉米打窝法,少量的抛洒打窝法,隔几分钟抛几十粒,一穗嫩玉米总共有大概500到700粒,我大概统计过,如果一次性打窝两穗就是一千多粒,没有很多鱼来窝子吃,试想你的双钩被鱼吃几率才有多大,所以几十粒几分钟的间隔,是的窝子里的鱼吃不饱,也不离开,而且这种玉米粒入水的声音对吃颗粒长大的鱼是一种诱惑,野生水库的鱼在经常做钓的钓场也是一样,宗旨灵活运用,自我总结一些从鱼的角度看待的一些习惯,你就距离大鱼频频爆护就不远了。

老玉米做钓攻略: 老玉米做钓是库钓队伍最常用的钓大鱼的饵料,每每打窝都是几十斤上百斤,一旦发窝后就会巨物连连,特别是南方钓友频频用玉米钓到大青鱼,实在是让人羡慕,最近我也在经常摸索老玉米的诀窍,因为我们这里水库抛海竿定点守钓不行,水下石头太多,水库水深,只有手竿可以做钓,所以手竿钓大鱼用老玉米打窝往往不能用干玉米打窝,那样发窝太慢,所以就要把老玉米炮制一下,采用老玉米打窝的方法有这几种炮制方法,想必大家也都用过,以前很简单就是直接用酒炮制几天后打窝,再后来就采取药酒炮制等方法,我就简单介绍几种老玉米的炮制方法。 1、老玉米药酒炮制法: 首先选干净无霉变的老玉米,用水浸泡一晚上,这样可以省很多酒,而且不至于让酒泡玉米味道太浓,药酒可以用丁香,小茴香,山奈等,这样的中药配方大家想必都知道,炮制一周后就可以打窝使用。 2、老玉米鱼类添加剂炮制法: 前期和上述一样,只是就里面的添加剂就不一样了,这里介绍的也是大家常用的的老玉米炮制法,维生素B2,核黄素,氨基酸,白糖外加两包来得快即可,这样的酒和添加剂炮制出来的老玉米在水下具有一定的荧光诱鱼作用,是一种强效的窝子诱饵,对环境和鱼类也不会产生污染和毒害。 3、老玉米现场泡煮法: 水库做钓的钓友们都带有灶具,去钓场钓鱼的时候带一些干玉米,到钓场后烧一锅开水,把玉米香精和少量草莓香精和牛逼

我国玉米种植分布及产量情况

我国玉米种植分布及产量情况 玉米在中国布局广泛,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形成一个从东北到西南的狭长玉米种植带,这一带状区域集中了中国玉米种植总面积的85%和产量的90%。吉林、河北、山东、河南、黑龙江、内蒙古、辽宁、四川、云南、陕西是玉米播种面积最大的十个省份,其中吉林、河北、山东的种植面积均占全国的10%以上。 我国玉米种植地区分布图 2、我国玉米产量情况 中国玉米产业的发展史同时也是玉米种子的优化史。改革开放以来,玉米品种经历了六代更替,玉米产量增长亦经历了两个阶段: (1)70-90年代单产增幅较大,涨幅超过50%,但面积增加较小,总产量的提高主要是由于单产增加所致,而新品种选育与推广成为推动单产增加的第一要素; 根据各地调查春季玉米螟基数情况,今年东北大部百秆活虫数偏高,春玉米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长势良好,6月份东北南部、内蒙古中部偏东地区、西北东部等地降水较常年偏多,预计一代玉米螟总体偏重发生,程度与上年相当。其中,黑龙江、吉林大发生,辽宁、内蒙

古偏重发生,新疆、黄淮和华北大部中等发生,江淮、西北其他地区、西南大部偏轻发生。预计全国一代玉米螟发生约1.6亿亩。 全国大部地区玉米螟越冬代成虫羽化盛期较常年接近或偏晚1-3天(具体数据见表1)。预计6月中下旬至7月末,江淮、黄淮、华北、西北、东北将陆续进入一代幼虫为害盛期。 一、东北春玉米主产区玉米螟平均百秆活虫数偏高 据春季各地剥秆调查玉米螟平均百秆活虫数,以东北3省和内蒙古虫量较高。与常年平均值比,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东、江苏、重庆偏高10%以上,山西和河南偏高近7%,黑龙江和河北等10省(区、市)偏低;与上年相比,内蒙古、山西、河北和陕西等10省(区、市)偏高,其余9省(区、市)偏低(具体数据见表2)。 各地玉米螟平均百秆活虫数统计表

影响玉米产量的因素分析

影响玉米产量的因素分析 摘要分析了影响汤阴县玉米生产的因素,如播种与收获期、种植密度、气象因素以及田间管理,以期为汤阴县的玉米生产提供指导。 关键词玉米;产量;影响因素;河南汤阴 汤阴县地处豫北,经过近几年的农业结构调整,现已由棉花种植大县调整为粮食种植大县,秋粮主要以玉米为主,另有少量小杂粮和经济作物。玉米的产量和品质直接关系到农户的经济利益。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在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笔者对影响汤阴玉米生产的因素分析如下。 1播种及收获期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近8年来,在作物观测地段,玉米平均播种日期为5月24日,较1991~2000年平均播种日期(6月3日)提前了10d,播种最早的是2006年,为5月18日;播种较晚的是2001年和2002年,为5月30日。由于普遍采用小麦、玉米套作种植制度,播种日期提前,使玉米和小麦共同生长期增加。由于没有充足的光合作用,玉米生长出现不健康状态,如果土壤水分偏少,玉米将出现瘦小的现象;如果土壤水分偏大,玉米将出现瘦而高的现象,这2种现象的出现,都不利于玉米后期生长发育。玉米瘦小,在小麦收获后的强太阳光照射下,也很难出现壮苗;玉米苗过高,在收获小麦时收割机易把玉米苗顶部割去,使玉米苗不能正常生长。要使玉米生长达到壮苗,最好是使小麦收获时玉米苗高度在10~15cm范围内。 鉴于以上分析,玉米的适宜播种期应选择在5月28日至6月3日。玉米的的平均成熟日期在9月18日,玉米收获过早,对玉米的品质有不利影响,过迟会影响小麦的适时播种。因此,玉米的收获期应选择在9月18日的前后几天。 2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如表1所示,近8年来,玉米种植平均密度为63 840株/hm2,密度最小的是2001年,为50 220株/hm2;密度最大的是2007年,为73 800株/hm2。8年平均籽粒重为133.80 g/株,籽粒重最大的是2008年,为163.55g/株;粒重最小的是2003年,只有89.85g/株,两者差55.55g/株,按8年平均63 840株/hm2计算,将减产3 546kg/hm2。因此,玉米种植一定要有一个合理的密度。根据品种特性进行种植,在没有特别要求的情况下,应选择60 000~64 500株/hm2,按此密度和8年平均籽粒重133.8g/株计算,产量可达8 028~ 8 630kg/hm2。 3气象因素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玉米粒粥的做法大全

玉米粒粥的做法大全 关于【玉米粒粥的做法大全】 玉米粥_简介 玉米粥,即玉米或者玉米粉为主要材料熬制成的粥。玉米是一种常见的杂粮,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且亚油酸含量较高,经常食用对人体有不少好处。玉米粥... 玉米粒玉米珍粥_简介 1.玉米粒玉米珍粥.饭菜[引用日期2012-06-17]. 2.玉米粒玉米珍粥的做法.经验[引用日期2013-03-12... 玉米瘦肉粥_简介 玉米瘦肉粥是一道传统的汉族小吃,此粥能滋润皮肤,帮助体内排毒,增加皮肤自然健康的光泽,并能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及预防便秘。白米、淮山、薏仁、芡... 玉米碴子粥_简介

玉米碴子粥是一道菜粥,主要食材是玉米面和玉米碴子。......玉米碴子粥是一道菜粥,主要食材是玉米面和玉米碴...做法一1、玉米碴子洗净... 鲜玉米粥_简介 用料材料用量玉米一个水适量做法1.把玉米须去掉,洗净。用礤子把玉米粒礤成玉米碎。 2.把玉米碎收到碗中备用。锅中加两小碗水,水烧开后... 玉米枸杞粥_简介 营养功效这款粥相对简单方便,非常适合需要祛湿又要减肥的女性。这道粥力富含烟酸,能降低血清胆固醇的浓度、甘油三酯等;含有的玉米黄素和枸杞,可有... 玉米粒_简介 玉米粒,新鲜玉米粒口感扎实,像葡萄干,口感香甜。是老少皆宜的谷物。......玉米粒,芡实,胡萝卜,毛豆粒,木耳,虾仁,葱,姜,色拉油,盐...

玉米薏仁粥_简介 玉米薏仁粥是一道美食,主要食材是苡米、苡仁土玉米。......玉米薏仁粥是一道美食,主要食材是苡米、苡仁土玉米...精选薏仁米,与玉米粒(... 玉米咸粥_简介 原料主料新鲜玉米粒,袋装或新鲜玉米棒把粒用刀刮下来辅料肉、芸豆、韭菜、盐,鸡精做法1.把玉米粒放榨汁机里稍打一下,不要太碎,然后备用2.把葱... 玉米八宝粥_简介 玉米粥是东北地区特有食品,是以去皮去脐的玉米粒(以下简称玉米粒)为主,添加芸豆煮熟而成。八宝玉米粥是在玉米粥基础上配以红枣、花生、黑豆、南瓜...

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

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 品种选择:选择稳产增收、品质优良、抗倒伏、抗病虫害强的优势杂交良种。地理环境:在海拔高度、温差效应、日照时间不同的区域,选择相应适应性强的杂交良种。一般来说,玉米最适宜在海拔高度为800~1 000 m达到高产。品种搭配:由于各种玉米品种的全生育期不同,授粉期也各不同。在同一个地理条件下,选择全生育期大致相同的品种,抽雄授粉期会延迟一段时间,因此通过品种间授粉,玉米的全生育期得到延长,积累干物质的量多,千粒质量增加,667 m2产量提高。 营养块的制作,营养块的大小是决定移栽后的返青期长短的关键。玉米苗的根须需要足够的生长空间,如果营养块制作太小,在3叶1心的时候,其根须已经超出了它应该占有的营养块面积,移栽时,势必伤到它的根须,移栽至大田,返青期延长,严重者甚至会死苗。 播种时间:玉米是禾本科、短日照、C4作物,喜光,全生育期都需要强烈的光照。它需要充足的日照时间、适宜的温差效应条件下积累的干物质量大。播种时间对玉米稳产增收起着关键性作用,早播种,首先是延长玉米全生育期;其次是玉米种在薄膜遮盖且保温的苗床上早生根,迟长苗,有利于壮苗;最后是避开倒春寒和秋风秋雨提前来临时期。施足底肥:玉米种出苗到3叶1心之后,玉米种种子本身的营养完全消耗,就会产生生理需肥。因此需要外界营养的供给,玉米苗才会继续吸收养分,维持原有的生长状态。移栽时间:3叶1心时期是玉米苗移栽最佳时间,要把握好这个时间。如果移栽时间晚了,玉米苗成了高脚苗;时间过早,玉米苗太小,太早太晚都会影响玉米返青时间,甚至影响到产量。 移栽密度:移栽密度需根据品种特性、坡向等条件。因玉米植株的长势分为紧奏型、半紧奏型、平展型,紧奏型透风透光强,需肥量高,密度大,一般成活苗4 000株/667 m2;半紧奏型比平展型密度大,半紧奏型的密度一般为3 300~3 500株/667 m2,平展型一般为3 000 株/667 m2。坡向分为向阳坡和背阴坡,

脆皮玉米的做法及配料

脆皮玉米的做法及配料 很多地方的小吃店会出现脆皮玉米这样的美食,其实玉米本身就是一种比较受欢迎的食材了,而转换一种制作的方式,其实也是一种创新的方法,并且味道也是不错的。制作脆皮玉米比较简单的方式就是让玉米裹上蛋液然后进行炸的工序,这样就完成了脆皮玉米。 脆皮玉米是一种2014年兴起的食物,发源于台湾,传入中原,采用中原地区所独有的脆甜玉米改良制作。主要食材是初秋新鲜玉米和新鲜的鸡蛋液,脆皮玉米口感脆嫩,同时又拥有独特的香甜,是一种火爆的街边小吃。脆皮玉米拥有芝士、甘梅、巧克力、沙拉、海苔等十几种口味。 做法一 脆皮玉米 主料:甜玉米、芝士、玉米淀粉 辅料:油适量、浆粉适量、鸡蛋1个 制作步骤 1.甜玉米洗净控干水,煮熟。 2.让浆粉裹匀每个玉米。 3.加进一些鸡蛋液拌匀。 4.使每个玉米粒都醮上鸡蛋液。 5.在上面再撒上一层玉米淀粉,拌匀。 6.锅内倒多些油,油温在200度热时,下玉米炸3分钟左右,

至玉米外酥内熟时捞起,吃的时候在上面撒些调味料。 脆皮玉米在制作时注意油温热时下玉米,不要炸时间太长,否则玉米就不脆嫩了。 做法二 食材准备 主料:玉米1个,鸡蛋1个 辅料:面包糠适量,梅粉适量,芝士适量 制作步骤 1.准备好材料。 2.玉米清水煮六分钟。 3.把面包糠和芝士混合(建议分开吧...因为芝士比较重,我裹的时候芝士总是没裹上!)。脆皮玉米的做法步骤3 4.给玉米插支小棒棒,刷蛋液。 5.在面包糠里翻滚,因为芝士比较重,总是没裹上,急得我直接用手把它们拍上去,(觉得直接削一大片芝士贴上去再裹面包糠会比较赞) 6.烤箱200度20分钟,自己观察嗯,出炉后再狂撒梅粉~ 做法三 食材准备 主料:玉米200g 辅料:油适量,玉米淀粉适量,鸡蛋1个 制作步骤 1.玉米洗净控干水;玉米上成撒上一层玉米淀粉 2.让淀粉裹匀每颗玉米

炒玉米粒要先煮熟吗

炒玉米粒要先煮熟吗 我们平时吃的玉米一般是煮熟了吃的,而且玉米的品种也有多种,比如有粘玉米,有水果玉米,还有普通的品种。玉米粒可以炒着吃,做成爆米花就更好吃了,而且还可以加入奶油、巧克力等等。但是,炒玉米粒要先煮熟吗?炒玉米粒是不用煮的,放进炒锅直接炒就可以了。 配方:300克玉米粒、一根胡萝卜、两条火腿、少许油、少许盐。 玉米粒炒胡萝卜的做法 1、胡萝卜削皮切块,火腿切块,玉米粒可直接在菜市场购买,小心道具刮手。 2、把切好的胡萝卜玉米粒火腿倒入开水的锅内,中火蒸5分钟,这样吵起来就不会费力…… 3、把蒸好的玉米粒等放入盘子中,并把水倒干。接下来把锅烧热,下少许油,并把玉米粒放入炒,加入盐等佐料,用中火,5分钟就可以盛盘了! 4、大工告成 吃玉米的好处 1.减肥。因为玉米属于粗纤维食物,食后可消除肥胖人的饥饿感,而且含热量很低,是一种很好的减肥食品。 2.明目。玉米种含有丰富的玉米黄质还有胡萝卜素,这都是明目的成分,多吃玉米可以缓解黄斑变性、视力下降。

3.预防便秘。由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量地摄取鱼,肉,甜食等不宜消化食物,再加上缺乏锻炼,导致很多人都会有便秘的困扰。而玉米的膳食纤维,可以刺激肠道蠕动,达到防治便秘的作用。 4.预防心脑疾病。玉米还有一个特殊的功效就是能够预防心血脑疾病,那是因为在玉米中富含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等营养成分,这些营养成分可以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浓度,对心脑血管疾病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5.抗癌。玉米种含有硒与镁,这两种微量元素具有较好的抗癌防癌作用,因此常吃玉米的人比不吃玉米的人发生癌症的风险要低得多。 6.促进胆汁排泄更新。食用玉米后,胆汁分泌速度明显加快,而胆汁的排泄也增加了不少,使胆汁含有的速度和杂质明显减少,所以食用玉米有很好的利胆作用 7.治疗水肿。玉米好吃,煮玉米的水同样好喝,不仅玉米水自带甘甜,它还有利尿的作用,可以促进代谢,去水肿。

影响玉米产量因素

【引用】玉米产量潜力与实现的限制因素评估 粮食生产2011-03-06 10:11:28 阅读15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本文引用自老墨《玉米产量潜力与实现的限制因素评估》 内容提要:对1949至2005年玉米产量变化资料分析表明,50年来,我国玉米单产提高了248.43公斤,增幅为331.68%,年均增加5.54公斤;总产由1175万吨提高到12600万吨,增加了10.72倍,其中单产贡献占84.9%、面积贡献为15.1%,总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是单产的增加,技术的创新、突破与扩散在玉米单产的增加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国玉米单产仍然蕴藏着巨大的潜力,按光温理论产量、理想条件产量和近期现实产量潜力估算,我国玉米主产区依次有2114.59公斤、969.50公斤和261.82公斤增产潜力,分别相当于现有生产实际单产水平的7.44倍、3.95倍和1.80倍。采用专家参与式研究表明,当前限制玉米产量潜力实现的主要因素是施肥方法不科学,耕作栽培管理粗放,技术不规范与到位率低等栽培种植技术问题;其次是以干旱为主的不利生态、气候条件和玉米品种多乱杂、缺乏高产稳产的区域主导品种,而土壤侵蚀严重、耕层变浅和地力不足以及玉米螟等主要病虫害严重发生也已成为玉米生产能力提高的重要障碍因素。加强栽培技术研究和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是近期政府制定相关产业政策时必须考虑的重要领域,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是解决我国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的最有效途径。2005年11个省15个玉米试点县的15003位科技示范户平均亩产580.24公斤,基本实现了玉米近期现实产量潜力。 我国现有人口13亿,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5亩,预计30年后将增至16亿,人均耕地将减少到1亩,未来如何保证粮食和食物安全?这是人人关心的头等大事。玉米是C4高光效作物,蕴藏着巨大的产量潜力,被誉为21世纪的“谷中之王”。世界玉米最高产纪录是美国Francis Childs于2002年创造的亩产1823.4公斤,比小麦(1013公斤)和水稻(1014.8公斤)高产纪录分别高出810.4公斤和808.6公斤。我国是玉米生产大国,常年播种面积3.5~3.8亿亩,总产量约1.2亿吨,面积和产量仅次于水稻,居第二位。20世纪玉米产量的快速增长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在新的世纪,玉米的需求量将逐年增加,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是保障需求的有效途径。因此,探索玉米增产潜力和主要限制因素,明确科技创新和扩散的方向与目标,对提高玉米生产能力,保障我国食物和能源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我国玉米主要分布在从东北斜向西南狭长的玉米带上,包括3大玉米生态区和13个省(区),分别是东北春玉米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黄淮海春、夏玉米区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和陕西,西南山地丘陵玉米区四川、云南、贵州和广西,玉米种植面积占全国玉米总面积的85%,总产量占85%以上。

玉米间苗的正确做法

春播玉米间定苗技术 1.玉米早间苗、定苗的好处: ⑴玉米早间苗可以避免拥挤遮光,利于植株生长。 ⑵节省土壤中的有限养分和水分。由于土壤中的速效养分含量有限,所以提早间苗,可以使土壤中有限的速效养分集中供给所保留的个体植株。 ⑶可以协调植株地上部分生长与地下部分生长的矛盾,使二者互相促进,地下部分根系健壮发达,地上部分植株粗壮而不徒长。 ⑷减少间苗时的伤根、断苗现象。间苗时小苗次生根短,易于拔出,不至于伤害邻苗。间苗过晚,由于苗主根密而长,不易拔出,不仅易断苗,同时还会把邻苗一起拔出,从而影响定苗质量,给以后的管理带来困难和麻烦。 2.间苗、定苗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1)适时早间苗、定苗、防止苗荒。玉米的间苗时间一般在3~4叶期进行,这时玉米籽粒的营养物质已基本消耗完,如果苗子过分拥挤,株间根系交错,争肥争水,幼苗叶片彼此相互重叠,不但影响光合作用,而且易发生苗荒,导致减产。当玉米苗龄达到5片叶时,是定苗的最佳时期。生产实践中有“三叶间、五叶定,七到九为叶控,十叶以后要直攻”的经验。春玉米地下害虫多,根据地块地下害虫危害的程度,可适当晚定苗,但最晚不能超过6片叶,过晚根系发育差,对幼苗生长不利。适时间苗、定苗可以避免幼苗拥挤和相互遮光,节省土壤养分和水分,有利于培育壮苗。 (2)要注意天气情况。间苗、定苗应在晴天下午进行。因为病害、虫咬以及生长不良的苗,经中午日晒,易发生萎蔫,便于识别淘汰。 (3)要根据苗相决定取舍。间定苗要掌握“去弱留强、间密存稀,定向、留匀、留壮”的原则,对矮苗、密叶苗、下粗上细而弯曲的遭病虫侵害的苗以及有明显差异的杂苗应彻底去掉。选留那些大小一致、植株均匀、茎基扁的壮苗。(4)保证密度。对缺穴、断垄处,可在相邻穴(行)留二个苗,但双苗要尽量大小一致。 总之,玉米只有适时、科学的间定苗,才可以降低劳动强度,促进农作物生长发育,从而达到降低农业减耗、促产增效的目的。

影响玉米期货价格波动的因素

影响玉米期货价格变动的因素: 1、玉米的供给 从历年来的生产情况看,国际玉米市场中,美国的产量占到了40%以上,中国的产量占到了近20%,南美的产量占到了大约10%,成为世界玉米的主产区,其产量和供应量对国际市场的影响较大,特别是美国的玉米产量成为影响国际供给的最为重要的因素。其他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产量比重都较低,对国际市场的影响很小。美国农业部出具的月度报告、交易商的报告、私人分析机构的预估、天气状况等因素都会影响对于玉米供给的预期。 2、玉米的需求 美国和中国既是玉米的主产国,也是主要消费国,对玉米消费较多的国家还有欧盟、日本、巴西、墨西哥等国家,这些国家消费需求的变化对玉米价格的影响较大,特别是近年来,各主要消费国玉米深加工工业迅速发展,大大推动了玉米的消费需求的增加。 这些国家对玉米采取的进出口关税以及玉米消费的政策等等都会影响对于玉米需求的预期。 3、玉米库存的影响 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库存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该商品供需情况的变化,是商品供求格局的内在反映。因此,研究玉米库存变化有助于了解玉米价格的运行趋势。一般地,在库存水平提高的时候,玉米价格走低;在库存水平降低的时候,玉米价格走高,结转库存水平和玉米价格存在负相关关系。 4、相关商品的价格 与玉米关系最密切粮食品种包括饲料小麦和饲料稻谷。历年的价格实践表明,上述粮食品种在消费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替代作用。例如饲料小麦和玉米的正常比价关系约为0.9:1.0,如果两者比价关系超过这一水平且幅度较大,则会引起两种商品在使用上替代情况的发生。因此,小麦和稻谷的价格成为影响玉米价格走势非常重要的因素。 此外,由于玉米现阶段主要用于饲料生产,因此同样用于饲料生产的豆粕价格的变动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玉米的价格。尽管两者间不能相互替代,但是

剥玉米粒的简单方法

剥玉米粒的简单方法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吃到玉米这种食物。而经常吃玉米,对于人体健康而言也是好处多多的,尤其是对于一些需要减肥的人来说,玉米可以很好的达到辅助减肥的效果。玉米的吃法有很多,除了可以直接煮着吃,也可以蒸着吃,当然,还可以将玉米粒剥下来做菜。那么,怎样能将玉米粒剥下来呢? 方法一:带尖的刀具 1、将玉米洗净,把玉米从中间横着掰断。 2、将带尖的刀具插入玉米芯中,插入越深越好。当然这时要小心,不要让尖刀的刀口对着自己的手。 3、慢慢的,刀往深处插的时候,玉米一下子就分开成竖着的两半了。(不要直接用刀切一半,容易把一些玉米粒破坏,这样可以保留完整的玉米粒) 4、拿起分开的玉米段,其实用手指对着侧面的玉米一排排的轻松就剥下玉米粒了。一直按一排排的剥下来,感觉特别爽!这个方法很好剥玉米,大概一分钟就能剥下一根的玉米粒,而且剥下来的玉米一粒粒的非常好看。 方法二:螺丝刀 1、取一个螺丝刀。将螺丝刀的尖对着玉米一排的根部。 2、然后插进去,往上一推,就掉落了一排。 3、最后用手就很好剥啦。 方法三:剥皮刀

1、把玉米从中间掰断。 2、把玉米棒子小段立在砧板上,一只手扶好,然后用另外一只手握住刨皮刀对准玉米粒的根部压下去,一刀下来,大概能够把两排玉米粒给切下来。 3、对准玉米粒的根部轻轻切下去,切的时候不要过度用力,每一刀下去应该只切下一排玉米粒,然后稍稍转动玉米棒子,继续切下一排玉米粒。 4、然后用刀切,因为每刀下去只切一排,所以切下来的玉米粒粒形非常完整,切下来的玉米芯子外表也非常光滑。 方法四:叉子 1、将玉米从中间掰成两段。 2、拿把质量过硬的叉子,用叉子从掰断的地方插入往前推。 3、很容易就推出三排。 4、剩下的就用手直接剥下来,很容易剥了。剥的干净,玉米粒也很完整。 方法五:两根玉米对着搓 把玉米弄出一个缺口,然后从这里用两根玉米对着搓也容易剥。徒手剥的话推荐这样,比单纯徒手剥省事很多。

影响玉米产量的原因

影响玉米产量的原因 我国玉米的种植面积还是比较广阔的,而且杂交玉米的出现使得玉米的产量又上了一个层次,玉米每年的产量也是越来越不错了,其中和很多方面的原因有关,那么今天我们要了解的就是影响玉米产量的原因,但由于影响玉米产量的原因有很多,所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几个比较重要的原因,一起来看看吧。 1、品种选择 现在玉米的品种多种多样,而且每个品种的抗性也不同,比如说抗旱性强的、抗病强的、抗寒强的、抗涝强的等等。其中品种选择的正确与否是影响玉米产量最基础的原因,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使玉米产量不受品种因素的影响,那么我们需要根据玉米种植所在地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再来选择品种。

2、种植条件 种植条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温度、土壤、光照这三个方面,因为如果种植的条件不利于玉米生长,那么就算品种选的再好那也无事于补,所以说种植条件也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是玉米生长的基本条件,那么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种植地进行种植。

3、密度管理 在以上两个基本的条件均没有出现问题的情况下,那么种植的密度也会影响玉米的产量,由于玉米的生长需要有一定的光照,所以如果种植的密度太大,那么田间就会显得比较阴郁,从而影响到玉米的生长,最后影响玉米的产量。还有就是密度太大会影响授粉,这时最终导致玉米减产的原因。如果按照正常的密度进行栽种,那么玉米棒就会大很多,从而玉米的产量也就会提高。

4、水肥管理 水肥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一个关键性的原因,我们通常也都是通过加强水肥的管理来达到提高玉米产量的目的,如果田间的水分过多,会是玉米苗腐烂以及产生其他的病害,这样会使玉米减产,其次就是水分如果过少,那么玉米苗会干死,这也会导致减产,然后就是如果施肥过量或用肥不当,都会导致玉米减产,而施肥果少则会导致玉米营养不良,最终导致减产。

甜玉米羹4种家常做法

甜玉米羹4种家常做法 甜玉米羹4种家常做法甜玉米羹的家常做法1 材料 水120ml,牛奶120ml,塔雷吉欧奶酪80g(切4mm厚小片),意大利玉米粉100g,混合香草碎1汤匙(15g,迷迭香碎和奥里根努碎),培根100g(切碎),盐1茶匙(5g) 做法 将水和牛奶放入锅中用中火煮沸,再倒入意大利玉米粉转小火煮制10分钟,其间不停用木勺搅拌,使其快速混合,制成玉米酱。 塔雷吉欧奶酪片上均匀的蘸上一层混合香草碎。 取1/3份的玉米酱放入准备好的模具底部,再铺上一层沾好香草的奶酪片,接着铺上一层培根碎,然后再将剩下的1/3份玉米酱铺入,照此方法重复一次以上步骤,最后上面撒入培根碎。 焗制: 烤箱预热至200度,将模具放入烤箱焗制25分钟即可。 甜玉米羹的家常做法2 材料 玉米1-2根,马蹄粉(或生粉)适量,盐,鸡精,水,油,鸡蛋1-2个 做法

1.玉米去粒洗干净备用,适量马蹄粉加水搅拌均匀备用。 2.玉米加水(浸过玉米面)用搅拌机重复搅拌3次左右成玉米糊。 3.搅拌好的玉米糊再加水煮开后,加适量的盐、鸡精、少许油调味。 4.倒入鸡蛋搅散后,再加入马蹄粉水再度煮开即可。 甜玉米羹的家常做法3 材料 鸡肉,水淀粉,玉米,青豆,蛋一只,高汤或者罐头鸡汤 做法 1.鸡肉切成青豆般大小待用. 2.玉米从棒子上切下来,用冰冻玉米粒就解冻.青豆洗净备用. 3.高汤或者罐头鸡汤放锅内烧滚后把鸡肉丁和玉米青豆通通推入,再烧开,转中小火煲20分钟,少许盐调味(罐头鸡汤有咸味,要试味以免太咸). 4.用水淀粉勾薄芡,将打散的鸡蛋液淋入羹中快速搅拌,关火. 甜玉米羹的家常做法4 材料 罐装玉米1罐 鸡蛋1个 枸杞子少许泡开 煮熟青豆或者刀豆丁少许 鸡汤块1块

玉米粒的家常做法大全

玉米粒的家常做法大全 玉米粒这是比较受人欢迎的一种食材了,其吃起来的味道非常的香甜并且其含有很丰富的维生素E以及其他对于人体有好处的元素,可以有效的提升人体抵抗力、降血压、降血脂以及降血糖等等。关于玉米粒人们的吃法有很多,有些人烤着吃、有些人炒着吃,下面来详细介绍一下玉米粒的家常做法大全。 一、椒盐玉米粒 材料 罐装玉米粒1罐,鸡蛋1个,生粉适量,椒盐少许,小香葱1根 做法 1.备齐所有所需材料 2.将玉米粒控干水分,放入碗中,打入一个鸡蛋 3.加入适量生粉,可以适当多放些,以至玉米粒比较有厚重感 4.充分搅匀,使玉米粒均匀裹满蛋液 5.锅中加适量油,比炒菜稍多一些,烧至七、八成热时倒入玉米粒,不要立刻用铲子拨动,等待约半分钟再用铲子搅散 6.炒几下停一会,不要一直翻动,待玉米粒呈金黄色后熄火,趁热撒入椒盐和葱花,拌匀即可 二、风味玉米粒 材料

玉米粒黄瓜火腿肠胡萝卜食盐油鸡精白糖淀粉 做法 1.用少许水将玉米粒打焯,主意水不要太多,焯过的水用碗收起来,一会用 2.黄瓜,胡萝卜,火腿切丁儿。焯玉米粒的水晾凉后,里面加入少量淀粉,用于勾芡。 3.热锅加油,加入黄瓜丁,胡萝卜丁,火腿丁,翻炒2分钟后,加入玉米粒。 4.加入食盐,鸡精,白糖,继续翻炒3分钟,加入淀粉水。 5.出锅,装盘,拍照。 6.品尝 三、五彩玉米粒 材料 玉米粒罐头300克,青椒80克,豌豆粒罐头50克,火腿50克,胡萝卜30克,植物油适量,盐适量,味精适量,料酒适量,水淀粉适量 做法 1.玉米粒罐头和豌豆粒罐头沥干水分,备用。 2.青椒去蒂,去子,洗净,切成丁。 3.火腿切成丁,备用。 4.胡萝卜去皮,洗净,切成丁。 5.炒锅置火上,倒油烧热,放入胡萝卜丁用大火翻炒。 6.炒至胡萝卜变软时,放入青椒丁继续翻炒。 7.青椒炒蔫后,下入玉米粒罐头、豌豆粒罐头和火腿丁一起

玉米的收获时间与产量构成

玉米适时收获很关键 耿智广庆阳市农科院 玉米是一种高产作物,收获不当一般可造成8~10%的减产,即每(亩)667平方米少收获80公斤左右。科学实验表明,玉米收获的早晚对玉米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很大。一般情况下,人们习惯在玉米果穗包叶发黄、上部籽粒变硬时收获。研究表明,这时的玉米正处在腊熟期,还没有完全成熟,此时收获,玉米要减产8~10%,出粉率低,且品质差。 那么,玉米什么时候收获才能确保优质高产呢?玉米完全成熟的标志是籽粒乳线消失,籽粒基本变硬,微干缩凹陷,果材苞叶干枯发白、松散。籽粒乳线是玉米开花授粉后28~30天出现的。当淀粉在籽粒顶部充实沉积,开始形成固体时,下部仍为乳浆状液体时,形成的固体和液体的交界面,截面好象一条线从外部看,这就是乳线。乳线从出现到消失,玉米要历经形成期、半乳线期和乳线消失期三个时期,共计20天左右。 目前,各地收获玉米的时间都是在半乳线期,此时玉米籽粒只有完全成熟的90%。半乳线期后,玉米籽粒继续灌浆,一般7~10天后乳线才消失,这时玉米籽粒的千粒重达到最

大值,此时收获玉米的产量最高,质量最好。以丹玉13玉米品种为例,半乳线期收获千粒重为330克,每(亩)667平方米产量为570公斤;乳线消失期收获千粒重为378克,每(亩)667平方米产量为654公斤,晚收获7~10天,每(亩)667平方米就多收84公斤,增产14.5%左右。如果按每公斤1元计算,每(亩)667平方米可多收入84元。至于玉米的品质,根据对玉米籽粒的淀粉含量化验,半乳线期收获,含量为64.37%;乳线消失期收获,含量为70.09%,出粉率可提高6.36%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综上所述,在不影响下茬作物的前提下,玉米应尽量等到籽粒完熟期再收获,这样可以使玉米获得较高的产量和优良品质,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