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据结构实验课教学大纲-09版(2010-10-12)

数据结构实验课教学大纲-09版(2010-10-12)

数据结构实验课教学大纲-09版(2010-10-12)
数据结构实验课教学大纲-09版(2010-10-12)

(完整word版)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设计题目:一 单位员工通讯录管理系统 一、题目要求 为某个单位建立一个员工通讯录管理系统,可以方便查询每一个员工的办公室电话、手机号、及电子邮箱。其功能包括通讯录链表的建立、员工通讯信息的查询、修改、插入与删除、以及整个通讯录表的输出。二、概要设计 本程序通过建立通讯录链表,对员工信息进行记录,并建立一个系统的联系。 三、主要代码及分析 这里面关于链表的主要的操作有插入,查询,删除。则这里只列出这几项的主代码。 1、通过建立通讯录结构体,对信息进行存储,建立链表,建立信息之间 的联系。 typedef struct { }DataType;结构体来存储通讯录中的基本信息 typedef struct node { DataType data; /*结点的数据域*/ struct node *next; /*结点的指针域*/ }ListNode,*LinkList; 2、信息插入操作,将信息查到链表的后面。 void ListInsert(LinkList list){ //信息插入 ListNode *w; w=list->next; while(w->next!=NULL) { w=w->next; } ListNode *u=new ListNode; u->next=NULL; cout<<"员工编号:";cin>>u->data.num; cout<<"员工姓名:";cin>>u->https://www.doczj.com/doc/c69016081.html,; cout<<"手机号码:";cin>>u->data.call; cout<<"员工邮箱:";cin>>u->data.email; cout<<"办公室电话号码:";cin>>u->data.phone; w->next=u;w=w->next; }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C语言版)

《数据结构》课程实验指导 《数据结构》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806523006开课学期:3 开课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总学时/实验学时:64/16 总学分/实验学分:3.5/0.5 一、课程简介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各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在计算机科学中,数据结构不仅是一般程序设计的基础,而且是编译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及其它系统程序和大型应用程序开发的重要基础。数据结构课程主要讨论各种主要数据结构的特点、计算机内的表示方法、处理数据的算法以及对算法性能的分析。通过对本课程的系统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种数据结构的特点、存储表示、运算的原理和方法,学会从问题入手,分析研究计算机加工的数据结构的特性,以便为应用所涉及的数据选择适当的逻辑结构、存储机构及其相应的操作算法,并初步掌握时间和空间分析技术。另一方面,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也是进行复杂程序设计的训练过程,通过对本课程算法设计和上机实践的训练,还应培养学生的数据抽象能力和程序设计的能力。 二、实验的地位、作用和目的 数据结构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基础课程,本课程实验主要是着眼于原理和应用的结合,通过实验,一方面能使学生学会把书上学到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加强培养学生如何根据计算机所处理对象的特点来组织数据存储和编写性能好的操作算法的能力,为以后相关课程的学习和大型软件的开发打下扎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使书上的知识变活,起到深化理解和灵活掌握教学内容的目的。 三、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 实验方式是上机编写完成实验项目指定功能的程序,并调试、运行,最终得出正确结果。具体实验要求如下: 1.问题分析 充分地分析和理解问题本身,弄清要求,包括功能要求、性能要求、设计要求和约束,以及基本数据特性、数据间联系等等。 2.数据结构设计 针对要解决的问题,考虑各种可能的数据结构,并且力求从中选出最佳方案(必须连同算法实现一起考虑),确定主要的数据结构和全程变量。对引入的每种数据结构和全程变量要详细说明其功用、初值和操作的特点。 3.算法设计 算法设计分概要和详细设计。概要设计着重解决程序的模块设计问题,这包括考虑如何把被开发的问题程序自顶向下分解成若干程序模块,并决定模块的接口,即模块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模块之间的信息交换问题。详细设计则要决定每个模块内部的具体算法,包括输入、处理和输出。 4.测试用例设计 准备典型测试数据和测试方案。测试数据要有代表性、敏感性。测试方案包括模块测试

数据结构课程实验指导书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学科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计算机学科的一门核心课程。本课程较为系统地论述了软件设计中常用的数据结构以及相应的存储结构与实现算法,并做了相应的性能分析和比较,课程内容丰富,理论系统。本课程的学习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软件设计水平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由于以下原因,使得掌握这门课程具有较大的难度: 1)理论艰深,方法灵活,给学习带来困难; 2)内容丰富,涉及的知识较多,学习有一定的难度; 3)侧重于知识的实际应用,要求学生有较好的思维以及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加大了学习的难度; 根据《数据结构》课程本身的特性,通过实验实践内容的训练,突出构造性思维训练的特征,目的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组织数据及设计大型软件的能力。 课程上机实验的目的,不仅仅是验证教材和讲课的内容,检查自己所编的程序是否正确,课程安排的上机实验的目的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1)加深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 实验是对学生的一种全面综合训练。是与课堂听讲、自学和练习相辅相成的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环节。通常,实验题中的问题比平时的习题复杂得多,也更接近实际。实验着眼于原理与应用的结合点,使学生学会如何把书上学到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软件工作所需要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能使书上的知识变" 活" ,起到深化理解和灵活掌握教学内容的目的。 不少学生在解答习题尤其是算法设计时,觉得无从下手。实验中的内容和教科书的内容是密切相关的,解决题目要求所需的各种技术大多可从教科书中找到,只不过其出

现的形式呈多样化,因此需要仔细体会,在反复实践的过程中才能掌握。 (2) 培养学生软件设计的综合能力 平时的练习较偏重于如何编写功能单一的" 小" 算法,而实验题是软件设计的综合训练,包括问题分析、总体结构设计、用户界面设计、程序设计基本技能和技巧,多人合作,以至一整套软件工作规范的训练和科学作风的培养。 通过实验使学生不仅能够深化理解教学内容,进一步提高灵活运用数据结构、算法和程序设计技术的能力,而且可以在需求分析、总体结构设计、算法设计、程序设计、上机操作及程序调试等基本技能方面受到综合训练。实验着眼于原理与应用的结合点,使学生学会如何把书本上和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计算机软件工作所需要的动手能力。 (3) 熟悉程序开发环境,学习上机调试程序一个程序从编辑,编译,连接到运行,都要在一定的外部操作环境下才能进行。所谓" 环境" 就是所用的计算机系统硬件,软件条件,只有学会使用这些环境,才能进行 程序开发工作。通过上机实验,熟练地掌握程序的开发环境,为以后真正编写计算机程序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同时,在今后遇到其它开发环境时就会触类旁通,很快掌握新系统的使用。 完成程序的编写,决不意味着万事大吉。你认为万无一失的程序,实际上机运行时可能不断出现麻烦。如编译程序检测出一大堆语法错误。有时程序本身不存在语法错误,也能够顺利运行,但是运行结果显然是错误的。开发环境所提供的编译系统无法发现这种程序逻辑错误,只能靠自己的上机经验分析判断错误所在。程序的调试是一个技巧性很强的工作,尽快掌握程序调试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分析问题,选择算法,编好程序,只能说完成一半工作,另一半工作就是调试程序,运行程序并得到正确结果。 二、实验要求 常用的软件开发方法,是将软件开发过程划分为分析、设计、实现和维护四个阶段。虽然数据结构课程中的实验题目的远不如从实际问题中的复杂程度度高,但为了培养一个软件工作者所应具备的科学工作的方法和作风,也应遵循以下五个步骤来完成实验题目: 1) 问题分析和任务定义 在进行设计之前,首先应该充分地分析和理解问题,明确问题要求做什么?限制条件是什么。本步骤强调的是做什么?而不是怎么做。对问题的描述应避开算法和所涉及的数据类型,而是对所需完成的任务作出明确的回答。例如:输入数据的类型、值的范围以及输入的

数据结构实验

实验2 查找算法的实现和应用?实验目的 1. 熟练掌握静态查找表的查找方法; 2. 熟练掌握动态查找表的查找方法; 3. 掌握hash表的技术. ?实验内容 1.用二分查找法对查找表进行查找; 2.建立二叉排序树并对该树进行查找; 3.确定hash函数及冲突处理方法,建立一个hash表并实现查找。 程序代码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arraay[10]={1,2,3,4,5,6,7,8,9,10}; int binary_search(int a[10],int t); cout<<"Enter the target:"; int target; cin>>target; binary_search(arraay,target); return 0; } int binary_search(int a[10],int t) { int bottom=0,top=9; while(bottom

cout<<"Not present!"; } return 0; } 结果 二叉排序树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typedef int keyType; typedef struct Node { keyType key; struct Node* left; struct Node* right; struct Node* parent; }Node,*PNode; void inseart(PNode* root, keyType key) { PNode p = (PNode)malloc(sizeof(Node)); p -> key = key;

数据结构课程教学大纲

《数据结构》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课程名称数据结构课程编号*04069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开课学期第3学期 总学时64 理论50 学分数 4 实践14 一、课程性质与目标 数据结构课程属于专业必修课。通过本课程数据结构的学习,学生应实现如下目标: 1.知识目标:本课程主要讲述线性表、栈、队列、字符串、数组、树、二叉树、图、查找表、内部排序等常用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操作及其典型应用例子。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数据结构的概念及不同的存储结构、掌握一些典型算法原理和方法,且能够在不同存储结构上实现编程,同时,对于算法设计的方式和技巧也有所体会。 2.能力目标 (1)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不断地扩展知识面,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更新知识结构; (2)科学观察和思维的能力——运用数据结构的基本理论,熟悉各种基本数据结构及其操作,学会根据实际问题要求来选择数据结构。 (3)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利用数据结构原理分析实际问题,提高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对部分优秀的学生,培养其在知名程序设计在线评测系统(如POJ等)中求解实际问题的能力。 (4)求实精神——通过数据结构理论课程教学,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作风。 (5)实践能力——通过学习,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编写高质量、高效率程序的能力和风格。 3.素质目标: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思维,热爱算法设计和程序实现,面对实际问题能转换为计算机能够求解的过程并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设计出在时间和空间上具备一定高效率的程序,培养学生学习算法设计与实现的细心和耐心,培养学生坚韧不拔,攀登技术高峰的优秀品质。让部分优秀的学生热爱上湖南省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体会ACM程序设计竞赛的魅力。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课程前应该认真预习,特别是前导课程相关知识体系; 课中应该认真听课,参与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回答问题及联系实际编程; 课后积极做好复习、认真完成作业及课程设计相关实践教学的环节。作业应具备一定实用性的数据结构和算法实现为主,对部分优秀学生,引入一定量的知名程序设计在线评测系统(如POJ等)中与数据结构相关的题目进行编程并在线提交验证正确性与时间、空间效率。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实验指导-数据结构B教案资料

实验指导-数据结构B

附录综合实验 1、实验目的 本课程的目标之一是使得学生学会如何从问题出发,分析数据,构造求解问题的数据结构和算法,培养学生进行较复杂程序设计的能力。本课程实践性较强,为实现课程目标,要求学生完成一定数量的上机实验。从而一方面使得学生加深对课内所学的各种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表示和运算的方法等基本内容的理解,学习如何运用所学的数据结构和算法知识解决应用问题的方法;另一方面,在程序设计方法、C语言编程环境以及程序的调试和测试等方面得到必要的训练。 2、实验基本要求: 1)学习使用自顶向下的分析方法,分析问题空间中存在哪些模块,明确这些模块之间的关系。 2)使用结构化的系统设计方法,将系统中存在的各个模块合理组织成层次结构,并明确定义各个结构体。确定模块的主要数据结构和接口。 3)熟练使用C语言环境来实现或重用模块,从而实现系统的层次结构。模块的实现包括结构体的定义和函数的实现。 4)学会利用数据结构所学知识设计结构清晰的算法和程序,并会分析所设计的算法的时间和空间复杂度。 5)所有的算法和实现均使用C语言进行描述,实验结束写出实验报告。

3、实验项目与内容: 1、线性表的基本运算及多项式的算术运算 内容:实现顺序表和单链表的基本运算,多项式的加法和乘法算术运算。 要求:能够正确演示线性表的查找、插入、删除运算。实现多项式的加法和乘法运算操作。 2、二叉树的基本操作及哈夫曼编码译码系统的实现 内容:创建一棵二叉树,实现先序、中序和后序遍历一棵二叉树,计算二叉树结点个数等操作。哈夫曼编码/译码系统。 要求:能成功演示二叉树的有关运算,实现哈夫曼编码/译码的功能,运算完毕后能成功释放二叉树所有结点占用的系统内存。 3、图的基本运算及智能交通中的最佳路径选择问题 内容:在邻接矩阵和邻接表两种不同存储结构上实现图的基本运算的算法,实现图的深度和宽度优先遍历算法,解决智能交通中的路径选择问题。设有n 个地点,编号为0~n-1,m条路径的起点、终点和代价由用户输入提供,寻找最佳路径方案(例如花费时间最少、路径长度最短、交通费用最小等,任选其一即可)。 要求:设计主函数,测试上述运算。 4、各种内排序算法的实现及性能比较 内容:验证教材的各种内排序算法。分析各种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要求:使用随机数产生器产生较大规模数据集合,运行上述各种排序算法,使用系统时钟测量各算法所需的实际时间,并进行比较。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一.题目要求 1)编程实现二叉排序树,包括生成、插入,删除; 2)对二叉排序树进行先根、中根、和后根非递归遍历; 3)每次对树的修改操作和遍历操作的显示结果都需要在屏幕上用树的形状表示出来。 4)分别用二叉排序树和数组去存储一个班(50人以上)的成员信息(至少包括学号、姓名、成绩3项),对比查找效率,并说明在什么情况下二叉排序树效率高,为什么? 二.解决方案 对于前三个题目要求,我们用一个程序实现代码如下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Stack.h"//栈的头文件,没有用上 typedefintElemType; //数据类型 typedefint Status; //返回值类型 //定义二叉树结构 typedefstructBiTNode{ ElemType data; //数据域 structBiTNode *lChild, *rChild;//左右子树域 }BiTNode, *BiTree; intInsertBST(BiTree&T,int key){//插入二叉树函数 if(T==NULL) { T = (BiTree)malloc(sizeof(BiTNode)); T->data=key; T->lChild=T->rChild=NULL; return 1; } else if(keydata){ InsertBST(T->lChild,key); } else if(key>T->data){ InsertBST(T->rChild,key); } else return 0; } BiTreeCreateBST(int a[],int n){//创建二叉树函数 BiTreebst=NULL; inti=0; while(i

算法与数据结构实验

学生实验报告册 (理工类) 课程名称:算法与数据结构专业班级 学生学号:学生: 所属院部:计算机工程学院指导教师:章海鸥 2016 ——2017 学年第 1 学期 金陵科技学院教务处制 实验报告书写要求 实验报告原则上要求学生手写,要求书写工整。若因课程特点需打印的,要遵照以下字体、字号、间距等的具体要求。纸一律采用 A4的纸。

实验报告书写说明 实验报告中一至四项容为必填项,包括实验目的和要求;实验仪器和设备;实验容与过程;实验结果与分析。各院部可根据学科特点和实验具体要求增加项目。 填写注意事项 (1)细致观察,及时、准确、如实记录。 (2)准确说明,层次清晰。 (3)尽量采用专用术语来说明事物。 (4)外文、符号、公式要准确,应使用统一规定的名词和符号。 (5)应独立完成实验报告的书写,严禁抄袭、复印,一经发现,以零分论处。 实验报告批改说明 实验报告的批改要及时、认真、仔细,一律用红色笔批改。实验报告的批改成绩采用百分制,具体评分标准由各院部自行制定。 实验报告装订要求 实验批改完毕后,任课老师将每门课程的每个实验项目的实验报告以自然班为单位、按学号升序排列,装订成册,并附上一份该门课程的实验大纲。

实验项目名称:顺序表实验学时: 2 同组学生:╱实验地点: 实验日期:实验成绩: 批改教师:批改时间:

实验1 顺序表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掌握顺序表的定位、插入、删除等操作。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 VC6.0 三、实验容与过程(含程序清单及流程图) 1、必做题 (1)编写程序建立一个顺序表,并逐个输出顺序表中所有数据元素的值。 编写主函数测试结果。 (2)编写顺序表定位操作子函数,在顺序表中查找是否存在数据元素x。 如果存在,返回顺序表中和x值相等的第1个数据元素的序号(序号 从0开始编号);如果不存在,返回-1。编写主函数测试结果。 (3)在递增有序的顺序表中插入一个新结点x,保持顺序表的有序性。 解题思路:首先查找插入的位置,再移位,最后进行插入操作;从第 一个元素开始找到第一个大于该新结点值x的元素位置i即为插入位 置;然后将从表尾开始依次将元素后移一个位置直至元素i;最后将 新结点x插入到i位置。 (4)删除顺序表中所有等于X的数据元素。 2、选做题 (5)已知两个顺序表A和B按元素值递增有序排列,要求写一算法实现将A和B归并成一个按元素值递减有序排列的顺序表(允许表中含有值 相同的元素)。 程序清单: (1) #include #define maxsize 20 typedef int datatype; typedef struct{ datatype data[maxsize];

数据结构-教学大纲

《数据结构》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71213A 课程类型:□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 □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 ■学科基础课 总学时:48讲课学时:32 实验(上机)学时:16 学分:3 适用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先修课程: 程序设计基础与应用、计算机基础 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必修课。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既重视学生相关理论的系统学习,又强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数据结构》在计算机科学中是一门综合性的专业主干课,它是介于数学、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三者之间的一门核心课程,而且是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及其它系统程序的大型应用程序设计的基础,同时又直接为从事各类计算机应用的技术人员提供了必要的基本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多种方法。 用计算机解决任何问题都需要进行数据表示和数据处理,而数据表示和数据处理正是《数据结构》要研究的内容。《数据结构》主要介绍如何合理地组织数据、有效地存储和处理数据,正确地设计算法以及对算法的分析和评价。该课程逻辑上以线性结构、层次结构、网状结构为主线,物理上分顺序存储、链式存储,分别介绍基本数据结构的特点和算法。并重点介绍有关各种检索、排

序和文件组织的常用算法。通过上述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提高,为后续学习和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 目标1:通过对数据结构基本知识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并掌握算法设计的基本思想。 目标2:培养学生分析算法复杂度的初步能力,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并使之了解数据结构的各种应用场景。 目标3:鼓励学生运用算法知识解决各自学科的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独立科研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一)教学内容 1.知识体系 第一部分: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包括数据、数据元素、数据项等基本概念、数据类型、抽象数据类型、算法的定义、算法的特性、算法的时间代价、算法的空间代价; 第二部分:线性表的逻辑结构特性,以及线性表的两种存储实现方式;顺序表的定义与实现,包括搜索、插入、删除算法的实现及其平均比较次数的计算;单链表的类定义、构造函数、单链表的插入与删除算法及其平均比较次数的计算; 第三部分:栈的定义、特性和栈的抽象数据类型,栈的顺序表示、链表表示以及相应操作的实现;队列的定义、特性和队列的抽象数据类型,队列的顺序表示、链表表示以及相应操作的实现; 第四部分:串的定义,串的表示和实现,串的操作的定义; 第五部分:数组的两种存储表示方法;矩阵的压缩存储; 第六部分:树和森林的概念。包括树的定义、树的术语、树的抽象数据类型;二叉树的概念、性质及二叉树的表示;二叉树的遍历方法;线索化二叉树的特性及寻找某结点的前驱和后继的方法;树与森林的实现,重点在用二叉树实现;森林与二叉树的转换;树的遍历算法;二叉树的计数方法及从二叉树遍历结果得到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 (计算机信息大类适用) 实验报告至少包含以下内容: 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与要求: 实验内容与步骤(需要你进行细化): 实验结果(若顺利完成,可简单说明;若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也请在此说明) 收获与体会(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说明,不得空缺) 实验1 大整数加法(8课时) 目的与要求: 1、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及其基本运算、实现方法和技术的训练。 2、单链表的简单应用训练。 3、熟悉标准模版库STL中的链表相关的知识。 内容与步骤: 1、编程实现单链表的基本操作。 2、利用单链表存储大整数(大整数的位数不限)。 3、利用单链表实现两个大整数的相加运算。 4、进行测试,完成HLOJ(https://www.doczj.com/doc/c69016081.html,) 9515 02-线性表大整数A+B。 5、用STL之list完成上面的任务。 6、尝试完成HLOJ 9516 02-线性表大菲波数。 实验2 栈序列匹配(8课时) 目的与要求 1、栈的顺序存储结构及其基本运算、实现方法和技术的训练。 2、栈的简单应用训练。 3、熟悉标准模版库STL中的栈相关的知识。 内容与步骤: 1、编程实现顺序栈及其基本操作。 2、对于给出的入栈序列和出栈序列,判断2个序列是否相容。即:能否利用栈 将入栈序列转换为出栈序列。 3、进行测试,完成HLOJ 9525 03-栈与队列栈序列匹配。 4、用STL之stack完成上面的任务。 5、尝试完成HLOJ 9522 03-栈与队列胡同。

实验3 二叉排序树(8课时) 目的与要求 1、二叉树的链式存储结构及其基本运算、实现方法和技术的训练。 2、二叉树的遍历方法的训练。 3、二叉树的简单应用。 内容与步骤: 1、编程实现采用链式存储结构的二叉排序树。 2、实现插入节点的操作。 3、实现查找节点的操作(若查找失败,则将新节点插入二叉排序树)。 4、利用遍历算法对该二叉排序树中结点的关键字按递增和递减顺序输出,完成 HLOJ 9576 07-查找二叉排序树。 5、尝试利用二叉排序树完成HLOJ 9580 07-查找Let the Balloon Rise。 实验4 最小生成树(8课时) 目的与要求 1、图的邻接矩阵存储结构及其相关运算的训练。 2、掌握最小生成树的概念。 3、利用Prim算法求解最小生成树。 实验背景: 给定一个地区的n个城市间的距离网,用Prim算法建立最小生成树,并计算得到的最小生成树的代价。要求显示得到的最小生成树中包括了哪些城市间的道路,并显示得到的最小生成树的代价。 内容与步骤: 1、建立采用邻接矩阵的图。 2、编程实现Prim算法,求解最小生成树的代价。 3、尝试利用Prim算法完成:HLOJ 9561 06-图最小生成树。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班级: 2010年12月15日

实验一线性表的应用 【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线性表的基本操作在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上的实现。、; 2、以线性表的各种操作(建立、插入、删除、遍历等)的实现为重点; 3、掌握线性表的动态分配顺序存储结构的定义和基本操作的实现; 4、通过本章实验帮助学生加深对C语言的使用(特别是函数的参数调用、指针类型的 应用和链表的建立等各种基本操作)。 【实验内容】 约瑟夫问题的实现:n只猴子要选猴王,所有的猴子按1,2,…,n编号围坐一圈,从第一号开始按1,2…,m报数,凡报到m号的猴子退出圈外,如此次循环报数,知道圈内剩下一只猴子时,这个猴子就是猴王。编写一个程序实现上述过程,n和m由键盘输入。【实验要求】 1、要求用顺序表和链表分别实现约瑟夫问题。 2、独立完成,严禁抄袭。 3、上的实验报告有如下部分组成: ①实验名称 ②实验目的 ③实验内容:问题描述:数据描述:算法描述:程序清单:测试数据 算法: #include #include typedef struct LPeople { int num; struct LPeople *next; }peo; void Joseph(int n,int m) //用循环链表实现 { int i,j; peo *p,*q,*head; head=p=q=(peo *)malloc(sizeof(peo)); p->num=0;p->next=head; for(i=1;inum=i;q->next=p;p->next=head; } q=p;p=p->next; i=0;j=1; while(i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空间数据结构基础》 课程实习报告(测绘10级) 姓名 班级 学号 环境与测绘学院

1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础 【实验简介】学会用算法语言C++描述抽象数据类型,使用模板建立数据结构。理解数据结构的组成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数据集(数据元素),第二部分是在此数据集上的操作。从面向对象的观点看,这两部分代表了对象的属性和方法。掌握用C++描述数据结构的基本方法,即通过建立类来描述抽象数据类型。类的数据成员提供对象属性,成员函数提供操作方法,方法是公共接口,用户通过调用方法实现对属性的访问。 【实验内容】 1.定义三维空间的坐标点TPoint 2.描述三维空间的球TBall,实现其主要操作(如计算体积和表面积,输出空间坐标 等)。 【主要代码】 头文件: TPoint.h: #ifndef TPOINT_H #define TPOINT_H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TPoint { public: TPoint(double xx,double yy,double zz):x(xx),y(yy),z(zz){} TPoint(TPoint &TP):x(TP.x),y(TP.y),z(TP.z){} double getX()const{return x;}//取x坐标值 double getY()const{return y;}//取y坐标值 double getZ()const{return z;}//取z坐标值 void DisplayTP() const {cout<<"("<

数据结构教学大纲(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XX师范学院大学本科专业教学大纲中文课程名称:数据结构 英文课程名称:Data Structures 适用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制定单位:商学院 执笔人: 审核人: 单位负责人: 制定时间:2017-2-10 XX师范学院教务处

二〇一七年一月

《数据结构》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一)课程代码及课程名称 1.课程代码:06151090 2.课程名称(中/英文):数据结构/Data Structures (二)课程类别及课程性质 专业教育必修课程 (三)学时及学分: 总学时数:64;总学分数:3。 其中,讲授学时:32 ,实践(实验)学时:32。 (四)适用专业及开设学期 适用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 开设学期:第二学期 (五)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 先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高等数学、C语言程序设计 后续课程: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管理信息系统、Java程序设计(高级) 二、课程简介 “数据结构”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一门重点专业基础

课程,也是学科专业核心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属于专业学位必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针对大量的信息处理对象,介绍对象信息与数据表示的各种抽象的、基本的逻辑结构及其上的基本运算操作。通过研究各种基本数据结构内在的逻辑关系和它们在计算机中的存储表示方式,初步建立数据结构上基本运算操作的正确性概念,同时,结合各种典型问题讨论其上的各种基本运算操作及其基本算法,讲授各种数据结构的特点、适用范围,以及对一些基本算法效率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为后续课程提供必要的数据结构基础。此外,配合实验课程的教学中,学生应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通过规范地完成一系列数据结构实验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相关书本知识,在知识、能力、素质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三、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一)该课程教学目的与专业培养要求对应关系矩阵

2017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 贵州大学 电子信息学院 通信工程

目录 实验一顺序表的操作 (3) 实验二链表操作 (8) 实验三集合、稀疏矩阵和广义表 (19) 实验四栈和队列 (42) 实验五二叉树操作、图形或网状结构 (55) 实验六查找、排序 (88) 贵州大学实验报告 (109)

实验一顺序表的操作 实验学时:2学时 实验类型:验证 实验要求:必修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熟练掌握线性表的基本操作在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上的实现。 2、以线性表的各种操作(建立、插入、删除等)的实现为重点。 3、掌握线性表的动态分配顺序存储结构的定义和基本操作的实现。 二、实验内容及步骤要求 1、定义顺序表类型,输入一组整型数据,建立顺序表。 typedef int ElemType; //定义顺序表 struct List{ ElemType *list; int Size; int MaxSize; }; 2、实现该线性表的删除。 3、实现该线性表的插入。 4、实现线性表中数据的显示。 5、实现线性表数据的定位和查找。 6、编写一个主函数,调试上述算法。 7、完成实验报告。 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 1、根据实验内容编程,上机调试、得出正确的运行程序。 2、编译运行程序,观察运行情况和输出结果。 四、实验条件 运行Visual c++的微机一台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对程序进行调试,并将运行结果进行截图、对所得到的的结果分析。 六、实验总结 记录实验感受、上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遗留的问题、意见和建议等,并将其写入实验报告中。

【附录----源程序】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typedef int ElemType; struct List { ElemType *list; int Size; int MaxSize; }; //初始化线性表 bool InitList(List &L) { L.MaxSize=20; L.list=new ElemType[L.MaxSize]; for(int i=0;i<20&&L.list==NULL;i++) { L.list=new ElemType[L.MaxSize]; } if(L.list==NULL) { cout<<"无法分配内存空间,退出程序"<L.Size+1||pos<1) { cout<<"位置无效"<

数据结构实验

长春大学计算机学院网络工程专业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实验二栈和队列的操作与应用 班级:网络14406 姓名:李奎学号:041440624 实验地点:日期: 一、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栈和队列的特点。 2.掌握栈的定义和基本操作,熟练掌握顺序栈的操作及应用。 3.掌握链队的入队和出队等基本操作。 4.加深对栈结构和队列结构的理解,逐步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编程能力。 二、实验内容、要求和环境: 注:将完成的实验报告重命名为:班级+学号+姓名+(实验二),(如:041340538张三(实验二)),发邮件到:ccujsjzl@https://www.doczj.com/doc/c69016081.html,。提交时限:本次实验后24小时之内。 阅读程序,完成填空,并上机运行调试。 1、顺序栈,对于输入的任意一个非负十进制整数,打印输出与其等值的八进制数 (1)文件SqStackDef. h 中实现了栈的顺序存储表示 #define STACK_INIT_SIZE 10 /* 存储空间初始分配量*/ #define STACKINCREMENT 2 /* 存储空间分配增量*/ typedef struct SqStack { SElemType *base; /* 在栈构造之前和销毁之后,base 的值为NULL */ SElemType *top; /* 栈顶指针*/ int stacksize; /* 当前已分配的存储空间,以元素为单位*/ }SqStack; /* 顺序栈*/ (2)文件SqStackAlgo.h 中实现顺序栈的基本操作(存储结构由SqStackDef.h 定义) Status InitStack(SqStack &S) { /* 构造一个空栈S */ S.base=(SElemType *)malloc(STACK_INIT_SIZE*sizeof(SElemType)); if(!S.base) exit(OVERFLOW); /* 存储分配失败*/ S.top=S.base; S.stacksize=STACK_INIT_SIZE; return OK; } int StackLength(SqStack S) { // 返回S 的元素个数,即栈的长度, 编写此函数

数据结构 教学大纲

《数据结构》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90131110 课程英文名称:Data structure 课程总学时:48 讲课:40 实验(上机):8 适用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11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较详细地阐述了使用计算机解 决具体问题时所建立的数学模型的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的多种类型以及对数据具体进行操作的算法实现。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使用高级语言编程时组织数据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是学生进一步学习计算机方面相关专业课程的必备基础。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基本知识:掌握时间效率和空间效率的概念,掌握数据结构中的线性表、树、图等基本结构。 2.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线性表的基本操作,栈、队列、串、数组的基本操作,树的应用方法,图的应用方法及数据的查找、排序操作等。 3.基本技能:学生应该能够使用高级语言正确定义数据的逻辑结构和选择有效的存储结构 解决具体问题,其算法实现应注重时间效率和空间效率。数据对象查找与排序操作等较常用基本操作,学生应掌握算法学会合理使用。 (三)实施说明 1.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中要重点对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解题思路的讲解;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加讨论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注意培养学生提高利用标准、规范及手册等技术资料的能力。讲课要联系实际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教学手段:在教学中采用电子教案及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以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全面、高质量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要求学生有高级语言的基础知识与编程经验,应该学习过C语言程序设计等课程。 (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 1.对习题课的要求 学习完每部分内容,都要做相关的练习题,加深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检验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引导学生对所讲例题举一反三,从而达到熟练编程的能力。 2.对实验环节的要求 上机实践环节在理论课后一周左右进行。通过上机调试运行自编程序,熟练掌握程序设计、调试程序的方法。 3. 本课程的课程设计单独设课,单独考核,具体要求参见相应的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六)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考试 2.考核目标:在考核学生对数据结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的基础上,重点考核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算法设计能力。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及答案(徐州工程学院)

《数据结构实验》实验指导书及答案

信电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和技术教研室编 2011.12 数据结构实验所有代码整理 作者郑涛 声明:在这里我整理了数据结构实验的所有代码,希望能对大家的数据结构实验的考试有所帮助,大家可以有选择地浏览,特别针对一些重点知识需要加强记忆(ps:重点知识最好让孙天凯给出),希望大家能够在数据结构实验的考试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如果有做的 不好的地方请大家谅解并欢迎予以指正。 实验一熟悉编程环境 实验预备知识: 1.熟悉本课程的语言编译环境(TC或VC),能够用C语言编写完整的程序,并能够发现和改正错误。 2.能够灵活的编写C程序,并能够熟练输入C程序。 一、实验目的 1.熟悉C语言编译环境,掌握C程序的编写、编译、运行和调试过程。 2.能够熟练的将C程序存储到指定位置。 二、实验环境 ⒈硬件:每个学生需配备计算机一台。 ⒉软件:Windows操作系统+Turbo C; 三、实验要求 1.将实验中每个功能用一个函数实现。 2.每个输入前要有输入提示(如:请输入2个整数当中用空格分割:),每个输出数据都要求有内容说明(如:280和100的和是:380。)。 3.函数名称和变量名称等用英文或英文简写(每个单词第一个字母大写)形式说明。 四、实验内容 1.在自己的U盘中建立“姓名+学号”文件夹,并在该文件夹中创建“实验1”文件夹(以后每次实验分别创建对应的文件夹),本次实验的所有程序和数据都要求存储到本文件夹中(以后实验都按照本次要求)。

2.编写一个输入某个学生10门课程成绩的函数(10门课程成绩放到结构体数组中,结构体包括: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课程成绩)。 3.编写一个求10门成绩中最高成绩的函数,输出最高成绩和对应的课程名称,如果有多个最高成绩,则每个最高成绩均输出。 4.编写一个求10门成绩平均成绩的函数。 5.编写函数求出比平均成绩高的所有课程及成绩。 #include #include struct subject { int subject_id; char subject_name[20]; double subject_grades; }; struct subject sub[10]; void input() { int i; printf("please input:\n"); for(i=0;i<10;i++) { scanf("%d %s %lf",&sub[i].subject_id,&sub[i].subject_name,&sub[i].subject_g rades); } printf("you just input:\n"); for(i=0;i<3;i++) { printf("%d %s %lf\n",sub[i].subject_id,sub[i].subject_name,sub[i].subject_g rades); } } void subject_max() { int i,flag; double max=sub[0].subject_grades; for(i=0;i<10;i++) { if(sub[i].subject_grades>max)

《数据结构》课程实验报告一

《数据结构》课程 实验报告一线性表的顺序实现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顺序表的存储结构形式及其描述和基本运算的实现。 2.掌握用顺序表表示集合等数据的方法,并能设计出合理的存储结构,编写出有关运算的算法。 二、实验内容:(给出具体的说明文字和操作图片) 已知顺序表结构与相关函数定义在sequlist.h文件中,基于该文件完成所有实验题。 1.基于sequlist.h中定义的顺序表L,设计一个算法void delx(sequence_list *L, datatype x),删除其中所有值等于x 的元素,要求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n)、空间复杂度为0(1)。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 /*顺序表的头文件,文件名sequlist.h*/ /**********************************/ #define MAXSIZE 100 typedef int datatype; typedef struct{ datatype a[MAXSIZE];//存放数组a的第一个地址 int size;//长度 }sequence_list; //请将本函数补充完整,并进行测试//

void initseqlist(sequence_list *L)//初始化OK { L->size=0; } void input(sequence_list *L) { datatype x; initseqlist(L); printf("请输入一组数据,以0做为结束符:\n"); scanf("%d",&x); while (x) { L->a[L->size++]=x; scanf("%d",&x); }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